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论文范文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论文精选(九篇)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论文

第1篇: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论文范文

>>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弘扬郭明义精神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机制探析 创新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途径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科学精神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中的青年责任与担当 刍论完善志愿服务活动与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借品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论云南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哲学关系 论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 论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 论体育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 ,孙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策略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5] 佘双好,冯茜.理论自信的表现及其培养路径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3,(20).

[6] 王永灿,吴磊.自媒体时代青年核心价值观嬗变及引导[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7] 吴潜涛.弘扬和践行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教育读本》解读[J].北京教育(德育),2015,(1).

[8] 鲍振东.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承中国精神[J].文化学刊,2010,(5).

第2篇: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论文范文

同时,在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也出现了一种令人担忧的认识倾向。一些论者在处理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关系时,搁置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则,甚至在理论阐释中夹带文化复古主义、观点。他们将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弘扬传统文化看作是非此即彼的单项选择题,认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行不通了,才会代之以传统文化的隆重出场,认为弘扬传统文化,必然会遇到马克思主义无法安放的问题;他们将中华传统文化简单等同于儒学、儒教,认为重视传统就是“回归孔孟道统”“回到康有为”;他们将“传统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相混淆,不加甄别地宣扬传统文化中一些失去历史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具有明显消极因素的陈词滥调。凡此种种,表面上看是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实际上是回到了文化保守主义、文化复古主义的窠臼中去。这不但无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会使人们在认识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关系的问题上陷入理论混乱。

党的十以来,围绕传统文化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课题,以科学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原则遵循。

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

谈及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一个基本理论前提,是必须厘清“传统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各自内涵。

指出,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他还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在论述中,既讲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又强调挖掘其优秀、汲取其精华。言其独特,是指中华文化自成系统,道出了其不同于异质文化的客观事实;言其优秀,则指独特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包含有精华和值得肯定部分,是我们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的固有根本。这些论断阐明了“传统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不同内涵,内蕴着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

中华文化在五千年历史的长河中不绝如缕,薪火相传,文化传统从未中断。与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一样,中华文化的传统并非千年如斯,而是一直处在一个生生不息、日新不已、变易不断的过程中。中华民族经年累代创造并传承下来的物质遗存和精神遗存,诸如语言文字、风俗礼仪、思维方式、伦理宗教、审美旨趣、文学艺术、器物制度等,都是我们所说的传统文化。

可见,传统文化是一个极为宽泛的概念。其内容中既有精华的部分,也有糟粕的部分;既有时代性、阶级性的一面,也有超越时代的、具有文明共性的一面。我们所说的继承和弘扬,自然是传统文化中独特且优秀的部分,是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而不是丧失合理性、与时代精神背道而驰的糟粕。继承和弘扬的对象只能是“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这是论及对待传统文化态度问题时一个不言而喻的逻辑前提。

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关系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指导思想和鲜明旗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事关中国走什么路、向何处去的重大实践课题。有些人在这一问题上感到迷茫,认为对中华传统文化“精神标识”“固有根本”的论断,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两者地位的此消彼长。有些人在这一问题上搁置立场,专注于阐释两种文化间的相互关系,而在事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态度上闪烁其词。

要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必须将其放到近现代中国社会变革的跌宕历史中去考察。鸦片战争以后,睁开眼睛的中国人看到了不一样的西方世界,也接触到了不一样的西方文化。器物层面、制度层面、观念层面的文化渐次涌入,开启了中国近现代的文化变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干的儒学,影响不断衰落。一时间,欧风美雨来袭,西学风头日劲。西方的进化论、天赋人权论、自由平等论、社会有机体论等成为当时中国知识界的理论时尚。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以西学为思想武器,为自强保种、救亡图存而奔走呼号。但是,民族危机并没有根本缓解,中华民族的命运并没有彻底改变。历史证明,固守“中学”无法完成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使命,照搬“西学”同样也不能担当此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最终为先进的中国人所接受、所选择,成为一种历史必然。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不是非此即彼、截然对立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独特的文化传统、特殊的基本国情,决定中国必须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植根于中华沃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产物,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文化基因。因此,非但不存在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对立,恰恰相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土文化之根,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文化土壤。同时,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也改变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使中华文化沿着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方向发展。

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以何种态度对待传统文化的讨论,自近代以来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与之相伴,面目各异的、文化虚无主义、文化复古主义、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以及中体西用论、全盘西化论、儒学复兴论等观点,从来就没有销声匿迹过。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而是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关键是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处理好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固有根本的关系。处理两者的关系,不能在“指导思想”和“固有根本”的概念上兜圈子、搞诠释、排位次,不能将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的关系,抽象地等同于本末关系、体用关系,并据此来判定两者的高下优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历史观和方法论,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的指导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和固有根本,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那种认为弘扬传统文化是复兴儒教、以中华传统文化取代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揣测,既不懂中国历史,也无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贻害匪浅。

第3篇: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论文范文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深化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丰富了育人手段,拓宽了发展空间。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网络文化建设和校园环境建设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5-0038-0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思想观念、文化传统、语言习惯、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价值取向、思想品格和道德规范。它既以有关物化的经典文献、文化物品等客体形式存在和延续,又广泛地以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性格特征、审美趣味、知识结构、行为规范、风尚习俗等主体形式存在和延续。①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质,肩负着传承、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崇高使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大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的精神资源,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历史是不能割断的,思想政治教育也离不开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理想信念,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还需要借助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孔子“仁者爱人”的儒家思想,孟子“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人格追求,老子“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等,这些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财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方法永远比知识更重要。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手段单一、说教味浓、单向传播等弊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修身、治学的好方法,应该在大学生中得到传承。南宋理学家朱熹“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治学方法,古代“重学、自省、克己、慎独、存养”的修身方法等②,都是有效的育人手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只局限于书本、课堂和校园,应该走向社会,走向自然。校外的博物馆、档案馆、纪念馆、历史遗迹和名胜古迹等,蕴藏了丰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利用好这一宝藏,可以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端午节、清明节等传统文化节日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因素,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好时机。

二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路径

加强课程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是教育的第一载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离不开完备的课程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需要精心挑选,系统编排,形成传统文化必修课,在所有学生中打下传统文化的共同基础。开设门类多样、内容丰富的传统文化通识选修课,满足不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要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紧密结合。在专业课教学中,要找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点,达到教书与育人的高度统一。

激活校园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广受欢迎,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主题教育、社会实践、文艺体育、志愿服务等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设立集中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节,通过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内容,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大学生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富于创新精神,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善于将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

重视网络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的一部分,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有着重要的影响。占领网络这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兴阵地,让学生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最大限度地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积极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承担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③要积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播,打造适合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传统文化精品佳作。重点建设一批有广泛影响的传统文化特色网站,引导学校网站开设传统文化专栏。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依托高校网络文化示范中心、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等,完善适合大学生学习特点的线上教育平台。

美化校园环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环境包括教学楼、图书馆、广场、操场等建筑和空间,是大学生的主要活动空间,对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行为选择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应该充分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让学生在充满文化气息的环境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校园广场、教学楼等区域树立孔子、孟子、老子等先贤的雕塑,在教室、图书馆等场所悬挂古代名人名言和书画作品,利用橱窗、海报等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典故、人物等。

注 释

①顾冠华.中国传统文化论略[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6)

第4篇: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论文范文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以及海外华人族群的日益壮大,使得海外华文教育日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不断发展。海外华文教育,不仅教授广大华人华侨及其子孙汉语,在一定程度上也传播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由于所在地域问题,海外华文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所在国教育政策、法律法规的限制,尤其是海外华文教育中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更是受到了严峻的考验,一些国家由于担心本国文化被中华文化所同化,并不十分赞同海外华文教育以及中华文化的传播,所以,海外华文教育要不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问题之一。其次,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全球化的影响下,逐步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在海外华文教育重应该传承怎样的中华传统文化,怎样取其精华,并如何与当地本土文化更好地融合,对此,学者们也展开了相关的讨论。此外,在当今世界全球化的影响下,如何进行有效地文化传承,以及中华传统文化在海外华文教育中的地位和影响,也是现如今学者们考虑的问题。笔者就以上问题,翻阅大量文献资料,将近十年来的研究成果汇总,以供参考。

二、关于是否需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成果

由于海外华文教育的地域性特点,受当地教育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影响,海外华文学校的教学一般都经历了受排挤到相衔接的过程,考虑到与当地文化融合度的问题,以及是否会同化当地文化,有部分学者认为华文教育只需进行语言文字教学,不宜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播。大部分学者对此提出了反驳意见,薛纪达指出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必须和海外华文教育相辅相成,通过海外华文教育传播到全世界,同时又给予华文教育支援和扶植。黄薇认为华文教育中的文化教学与对外汉语中的文化教学相比,更具有其独特的教学任务,我们不能忽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作用。陈晓桦认为,在目前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世界里,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清点自己的文化,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主动将优秀的中华文化传播出去,传承下去,使之成为新形势下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与其他各种文化相互交流,和谐共处。吴端阳、吴绮云认为中华文化有很强的民族性和包容性,海外华族文化包容吸收了本地文化,但与中华文化同源,中华文化还有很强的世界性,为世界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海外华文学校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键。

综上所述,几乎所有的学者都支持海外华文教育中的文化传承,都认识到了作为华文教育的一部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三、关于如何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成果

既然我们应当在海外华文教育中弘扬传播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如何进行有效地传播,其策略问题必然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翦伯象、白少玉谈到了华文教学中的文化传播的策略问题,他们认为可以用如下方法:1.在汉语阅读教学中传播中华文化;2.在华文写作教学中传播中华文化;3.通过与华人社团交流传播中华文化李其荣谈论了华侨华胞在传播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华侨华人既是中华文化的“守望者”,又是“传播者”他们通过华文教育、华文传媒和华人社团这“三宝”传播中国传统文化。黄薇认为以下几点在华文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中要予以重视:第一、横纵结合,对比教学;第二、寓教于乐的原则;第三、温故而知新,避免“炒冷饭”现象;第四、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不宣扬带有政治色彩的超文化内容。陈晓桦对海外华文教育文化传承的方式也进行了探讨,认为在信息时代,远程的网络教学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此外,在社会环境中认知、体验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是进行文化传承的另一个有效途径。耿虎认为文化传播借助文化传播载体而展开,在众多的文化传播载体中,基于人的活动所形成的载体又至关重要。就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而言,依托不同层次的华族移民活动所形成的文化传播载体主要有个体活动、家庭生活、华族社团、华文传媒和华文教育等五个方面。

综上所述,对于如何有效地传播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学者们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总体而言都认为应该依靠华文教育、华人社团及华文传媒这三大支柱来展开文化传承。

四、关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影响的研究成果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海外华文教育为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反过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对海外华文教育、海外华人族群,甚至是本土文化有什么样的影响和作用,学者们对此也进行了相关的探讨。苏泽清认为华文教育应当确保中华文化的主导地位,以保证华文教育的健康发展,首先,中华文化是华文教育的深层次内容,其次,中华文化在华文教育中具有永久的魅力,再次,中华文化是华文教育培养优秀人才的基石。李其荣对华侨华人传播中华文化的功能做出了如下阐述:1.华侨华人在海外传播中华文化,增强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相互理解,加深了中外人民之间的友谊;2.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有利于增强海外侨胞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促进民族伟大复兴;3.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展示了侨胞良好形象,

有利于华侨华人更好地融入住在国主流社会,从而进一步展示当代中国新形象。薛秀军、何青霞认为,在全球化、信息时代和市场经济的共同影响下,中华文化面临着多重挑战,而借助世界范围内兴起的华文教育热潮,在重新审视华文教育的内涵、发掘华文教育现实展开的多种路径的基础上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现实生命与活力,无疑已成为提升中华文化竞争力的可供选择的最现实的路径。

综上所述,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海外华文教育的重心,可以增强海外华人华侨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而且对中外文化交流有重要作用,是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做出贡献的重要表现。

第5篇: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论文范文

重庆市玉带山小学“一马当先”,顺新年之势,组织一年级小学生观看“杀年猪”场面。据该校老师介绍,此举是为了弘扬传统民俗文化。这种弘扬与传承的热情值得肯定,可是,“杀年猪”这样一个摆脱不了血腥暴力标签的民俗活动,被毫无遮掩地展现在一群刚满学龄的孩子面前,似乎太过草率。民俗文化应三思而后“扬”,弘扬传统文化应择其精华,择其吻合时代价值观的部分,有选择性地进行,而且在弘扬的同时也要考虑受众的个体条件,切不可全盘照搬。

为什么要三思而后“扬”?原因有二。一是传统民俗自身本是过去的事物,有糟粕在所难免。正如“杀年猪”活动,热闹喜庆的氛围自是吉兆,可屠杀的过程却是一种较为原始的“征服观”的体现,其中血腥暴力的程度不比暴力书籍更加严重吗?二是随着时代变迁,传统文化中不乏与今日价值观相违之物。如今提倡和谐社会,更提倡和谐家园,过早地让心智发展还未成熟的孩子接触人对动物的屠杀,的确是欠妥的做法。

什么是“三思而后‘扬”’?所谓三思,一思去除传统糟粕,二思今日主流价值,三思受众个体条件。三思之后,对于传统民俗进行有选择性的弘扬,方可趋利避害。“杀年猪”习俗本意是展现过年时全家男女老少相互配合、举家欢乐的和谐画面,意在提倡全家人的配合劳作,如果只是让一群孩子看着杀猪过程,就只是传递了血腥和暴力的信息,这恐怕也违背了这一习俗的初衷。

弘扬传统民俗文化,一定要辩证取舍,学会扬弃。扬是发扬精华,弃是舍弃糟粕。以“杀年猪”为例,民俗的具体做法只是一个载体,去除糟粕绝不会影响民俗的传承。我们可以像陈嘉德守护手工墨厂一样传承文墨书香,可以像余秋雨一样穿越地域限制传承先哲智慧,可以像梁思成一样传承建筑气派……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脉络绵绵,为何偏就选中了一个血腥暴力的场面呈现在孩子们眼前呢?

不是所有埋藏在地下的都是宝藏,不是所有遗之后世的都是珠玑。弘扬传统民俗,务必擦亮双眼,三思而后“扬”!

教师点评

第6篇: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弘扬传统美德 政府政策 相关关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弘扬传统美德,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1978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历史性变革,也使中国公众的道德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一新形势表明,能否在我们建设与巩固物质基础和各项制度等硬件的同时,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完成文化和道德等“软件”的建设,已经成为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否顺利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国是一个有着丰富优秀美德传统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作为海内外炎黄子孙世代相传的优秀道德思想宝藏,必将成为促进社会进步和文明的主旋律。对我国而言,继承这一宝藏,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在我国取得丰硕物质文明建设成果的同时,在道德方面暴漏了一些问题,这对与我和谐社会的构建非常不利。在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旧的道德观念被冲垮,而新的道德观念尚未完全确立,再加上法律、制度等层面的转型,造成道德选择过程中人们的盲目性,导致道德代价。许多学者还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形成道德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市场经济本身所具有的利益导向性;计划经济时期对个人意识的压制,使人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始叛逆;当前转型其中的贫富差距、社会公正等社会问题,使人们却小人格主体性与安全感,造成人们的逆反心理严重;片面的把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解为唯有经济建设,忽略社会发展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一、政府政策与弘扬传统美德的关系

本文认为,政府政策与弘扬传统美德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其中,政府政策对弘扬传统美德其直接的促进与推动作用,本文中根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号召下,全国各省市区的响应为例进行说明。而弘扬传统美德的进展在未来又会对政府政策的决策产生影响。

二、政府政策对弘扬传统美德起直接的促进与推动作用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政府强有力的行政力与政策决策力发挥着积极的引导作用,政府行政部门自身作为上层建筑,是建设精神文明中尤为重要的力量。在文献[1]中,华中师范大学的贺东航认为,改革开放后,政府的行政作用与政策的执行对公共领域中各类事物的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影响,政府在教育、医疗卫生、广播宣传、国土、环保等公共部门的政策影响力日益增强,其行政职能迅速扩张。这一切都有效地提升了政府的自主意识和执政能力,政府政策的执行力得到了有效的增强。通过弘扬传统美德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与道德建设和谐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弘扬传统美德可以保障社会精神文明领域的发展与经济、政治、社会领域的发展相适应的,帮助树立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金钱观,增强他们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公民意识、效率意识、法制意识和创新意识。

在2013年1月17日,在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中的《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上做出了批示:“浪费之风务必狠刹,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在中央“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号召下,许多央企与政府部门的年会进行了“瘦身”甚至干脆取消。全国各个省市区召开会议,学习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如何制定切实措施,用来狠刹铺张浪费之风。中央的八项规定“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政策在全国各地顺利展开,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由以上例子中可以看出政府政策对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宣传与弘扬有着重要的影响,起到了直接的促进与推动作用。

三、弘扬传统美德促进政府进行政策的推进与改革

弘扬传统美德相关的政府政策的出台与解决我国物质文明建设中,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密切相关。而从政府决策人员的角度看,政府政策的出台跨越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时空截断。从政府决策结果即政府出台的政策看,它虽然是以现实社会问题为基点或切入点,但其自始至终都聚焦在未来的某一时空中变化发展中的问题。因此,我们可以把这种社会现象与政策之问的关系概括为三维时空中动态链接关系。这一关系告诉我们,政府决策者对我国物质文明建设中出现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的背景,以及问题出现的程度与范围的判断时,需要充分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法研究过去、现在、未来中这些问题发展的轨迹,对症下药。同时对传统美德的弘扬的效果,以及相关问题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准确的判断,从而使政府政策对应于我国物质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衍生出多套具有实时针对性的备选方案,对现有的政策进行继续的推进的同时,做出相应的改革。

例如,在2004年,我国公款吃喝总金额达到了3700亿元,但是在2005年,全国公款吃喝金额迅速增长至3951亿元。今年政府相关部门,应根据“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政策在全国开展的情况,根据该政策在未来是否可以有效地遏制全国公款吃喝的情况,对该项政策做出相应的修改。

四、总结

本文主要对政府政策与弘扬传统美德的关系方面做了相关的研究与分析,并根据中央八项规定“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政策在全国展开的情况,以及该政策在未来可能出现的改革,说明了政府政策与弘扬传统美德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白晋波,胡凯丽,侯嘉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道德代价问题的研究综述[J],知识经济,2012.

[2]贺东航.文化传统与政府引导—晋江市和谐社会的构建及其启示.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2007,(1).

第7篇: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论文范文

阐释以孔子及儒家思想为核心的齐鲁文化。

推动《论语》进社区、进学校、进数字平台。

推举“山东好人”。

2013年11月在山东考察时强调,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振奋中华民族精神。山东注重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为建设美德山东、文明山东、诚信山东提供丰厚的道德资源。

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新的内涵。充分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和发展前景,正确处理弘扬传统文化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关系、与坚持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的关系、与吸收外来文化的关系,以及与发展以网络化、信息化为标志的现代文化的关系,真正做到兼收并蓄、创新发展。发挥省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课题组、社科规划项目、社科优秀成果评奖的导向作用,策划重点研究项目,促进多学科资源共享,组织以孔子及儒家思想为核心的齐鲁文化研究阐释。对适合于协调不同时代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都要结合具体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含义。

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普及。坚持以文育人、以文化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促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山东在文化传承创新中注重发挥国民教育的基础性作用,把优秀传统文化列入一至八年级和高等学校必修课程,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基地建设,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充分利用山东丰厚的道德文化资源优势,在机关、农村、企业、学校、社区、家庭中开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大型主题活动,举办《论语》进社区、进学校、进公交车等活动,推动优秀道德理念深入人心。在利用报纸、广播电视、黑板报、宣传栏等新闻媒体、宣传阵地开展传统文化宣传教育的基础上,充分运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运用数字报刊、移动终端、微信、微博等新的传播方式,打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平台,使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适应科技发展,紧跟时代步伐,迎合人们需求。

第8篇: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藏传佛教文化;弘扬;机制;模式

中图分类号:K825.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91(2013)01-0040-10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苯传佛教哲学及其当代价值”(项目编号:07BMZ01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刘俊哲(1951-),男,四川宣汉人,西南民族大学政治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哲学、藏族哲学与彝族哲学。四川 成都610041藏传佛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大花园中的一朵鲜艳夺目的奇葩,是值得世代弘扬的宝贵遗产。藏传佛教拥有众多的信仰者,它为藏族民众所普遍信仰,国内的土著、纳西、蒙古、裕固、汉等民族也不乏有信仰者,而且在欧美也有信众。不仅如此,在藏地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藏传佛教还广泛传播于汉地、蒙古、俄罗斯以及欧美国家。由此可见,对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有广大的信仰者和产生深远而广泛影响的藏传佛教文化予以弘扬的价值和意义绝不可被忽视和低估。它在当代得到弘扬,无疑有助于人们心灵境界的提升、社会和谐稳定、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等。一、藏传佛教文化的当代价值(一)藏传佛教文化价值透析

藏传佛教文化主要是在继承印度佛教文化的基础上,经过一千多年吸纳、融合、创造性的转化,孕育发展而成的领域宽广、学理高深、教派多样、寺院林立、教规教制齐全、卷帙浩繁的文化体系。宗教制度上的活佛转世;修行上的显密双修,尤重密宗,终成藏密;宗教属性上本是大乘,而又大小乘相融;在因明学上对印度古因明阐释、扩充而成为藏传因明;将土生土长的苯教的宗教仪式吸取为自身的仪式,以及将其众多神灵转化为自己的护法神等,这些无不显示出藏传佛教具有本土化的特色。对自成体系、颇具特色的藏传佛教文化如何进行价值评价和认定是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首要问题。

由此可以看出,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指藏传佛教对价值的根本观点或看法,而是指对藏传佛教文化的价值的根本看法或基本观点。在此问题上,现代以来存在着截然对立的两种错误观点。一是全盘否定论。这种观点认为藏传佛教是落后的文化,抑或认为它净是糟粕,甚至认为藏传佛教在藏族传统社会中还造成了对大批人的杀戮,因而它不仅是藏地社会落后的重要根源,也是一种文化“恶魔”,抑或将其视为与现当代社会格格不入,甚至严重对抗的一种社会文化。这样,藏传佛教文化理所当然地不应该被信仰,也不应该被继续传播和弘扬。笔者也听到了这种声音,这是的表现。二是全盘肯定论。持此种观点的人把藏传佛教视为没有任何缺陷的绝对真理的思想文化体系,不允许人们有丝毫怀疑和否定。否则,就是对藏传佛教的亵渎,这是一种文化保守主义。前一种观点是对藏传佛教义理没有深入理解所导致的误判。实际上,我们承认藏传佛教义理有消极出世,不主张积极投身于生产实践和政治革命实践的成分,也有进寺庙当僧人过多的现象,还有忍辱无争,缺乏积极进取等弊端,这些均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同时,在藏地传统社会中,统治者推行政教合一的社会制度,并且利用藏传佛教作为维护其统治的工具,甚至利用藏传佛教对广大民众进行残酷的统治,甚至有一些灭绝人性的行为。但我们应该知道,这不是藏传佛教本身所造成的,不能记在藏传佛教的账上。其实,佛教是坚决反对杀戮,主张爱生和护生的,即使对待动物也是如此;对待违反宗教教义,甚至是搞宗教分裂者也是给予教育引导,最严重处罚是开出僧团,决不开杀戒。藏传佛教也是如此。我们认为藏传佛教文化中有许多精华,它们有着极为重要的当代价值,无论如何是不能被否定的。欧洲新教(又称基督新教)禁欲主义坚决反对奢侈、懒惰、欺诈等不道德行为,大力主张勤奋、节俭、诚信和在世俗社会中通过奋斗获利的行为。这些宗教伦理是促进西方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正如马克思·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指出:“清教徒(指新教禁欲主义者——笔者注)的职业观以及它对禁欲主义行为的赞扬必然会直接影响到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发展。”[1](P332) “在一项世俗的职业中要殚精竭力,持之不懈,有条不紊地劳动,这样一种宗教观念作为禁欲主义的最高手段,同时也作为重生与真诚信念的最可靠、最显著的证明,对于我们在此业已称为资本主义精神的那种生活的态度的扩张肯定发挥过巨大无比的杠杆作用。”[1](P341)新教伦理对西方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如此大的作用,那么同样有着许多精华的藏传佛教也会对推动当代藏区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价值。所以,我们充分肯定藏传佛教文化精华的当代价值,一定能够使其真正成为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

全盘肯定藏传佛教观点的产生不仅把藏传佛教中蕴涵着的合理成分绝对化,肯定了其消极落后的因素,而且给其披上神圣性的光环,把它视为亘古不变的教条,以藏传佛教信仰上的情感代替其是否具有真理性的理性分析。夸大藏传佛教真理性的观点表面上是抬高藏传佛教文化,实际上是贬低了藏传佛教文化。因为真理跨前一步,哪怕是一小步就会成为谬误,正如列宁指出:“任何真理,如果把它说得‘过火’……加以夸大,把它运用到实际适用的范围之外,便可以弄到荒谬绝伦的地步,而且在这种情形下,甚至必然变成荒谬绝伦的东西。”[2]不仅如此,不适当地夸大藏传佛教文化的真理性和价值,还不利于藏传佛教的弘扬。以辩证唯物论辩证否定观看来,这两种观点在认识论上都犯了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的片面性错误。藏传佛教文化精华和糟粕并存,应该采取吸取其精华,去除其糟粕即“扬弃”的科学方法和态度。

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指出:“宗教要同社会主义相适应,社会主义社会也要圆融宗教。这是我们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①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始终坚持自由的政策,并且给宗教的存在和发展以宽容的态度,这是从国家和人民利益出发的。社会主义圆融宗教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2011年10月,党中央指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的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3](P25-26)这为弘扬藏传佛教文化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二)藏传佛教文化在当代藏区文化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角色

自从佛教传入藏区之后,藏民族传统社会中的精神文化由藏传佛教文化、苯教文化和世俗文化三大部分构成,而藏传佛教文化是藏族传统社会的文化主流,而且在政教合一的社会条件下,藏传佛教文化权为贵族或僧侣所把握,成为他们维护其统治的意识形态,居于万流归宗的地位,甚至是主宰藏族社会命运的决定性因素。民主改革之后,藏族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革,尤其在当代社会,经过改革开放之春风大潮的洗礼,进入了小康社会建设的崭新的历史阶段,同时从根本上结束了藏传佛教是藏地文化主流的历史,其一统天下的格局被打破。以藏传佛教文化成为广袤的雪域高原社会主流和意识形态的藏民族传统社会文化特征,被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下的文化多元发展的文化新时代特征所代替。虽然藏传佛教文化的昔日辉煌不复存在,但并没有丧失其存在的合理性,它是当今藏区社会多元文化中的一种重要文化类型,也是广大藏族民众离不开的信仰文化,并且其重要的当代价值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在当代社会,藏传佛教文化充当着积极与消极的双重的社会角色。从积极方面讲,其心性论、为善去恶论、众生平等论、普度众生论、爱生护生论等,起着慰籍信仰者的心灵,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的文化内容,促进藏区社会的稳定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的重要功用。从消极视角看,藏传佛教的神学性质和与世无争,脱离轮回之苦而进入涅槃的出世思想与市场经济有诸多不合拍之处,这对于广大群众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做新时代的弄潮儿,不怕冒风险,敢于竞争,用诚实劳动和聪明智慧获取更多的物质利益等有着严重影响。此外,达赖集团利用藏传佛教为幌子和工具,搞分裂破坏活动,这对广大藏区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严重威胁。然而,藏传佛教文化中有许多精华,而且它与其他文化一样,不仅有着产生、发展的时代性,而且又具有超越性的特征,在价值上具有普世性和永恒性,即冲破时空的限制为国内外的许多人所信仰,为藏地当代社会发展服务。

(三)当代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内在必然性

1.弘扬藏传佛教文化是中国和平崛起的需要。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世界性大国不仅有着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而且往往又有着创造性的、丰富多彩的文化“软实力”。由此可见,文化的兴旺繁荣,是大国崛起的一个重要指标。在中国和平崛起过程中,必然面临着同他国的竞争,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不仅是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竞争,而且也是文化 “软实力”竞争。因此,中国的和平崛起,客观上需要丰富和发展自己文化,而这离不开对中国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而藏传佛教文化的弘扬也就成了中国和平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

2.藏传佛教文化的弘扬是建立一个发展健全社会的需要。资本主义的迅速扩张将全球卷入了一个片面追求物质财富的社会,工具理性膨胀,价值理性严重弱化,由此造成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物质繁荣,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精神空虚和道德堕落。这充分说明一个良性发展的健全社会应该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共同发展的社会,偏离任何一边都是非常危险的。当代中国的经济发展被西方学者誉为创造了“神奇”而为世界所瞩目,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文化发展严重滞后,经济主义、物欲膨胀的现象有增无减,这在物质生产、社会行为、人际关系等方方面面充分地表现了出来,导致了社会充斥着较多的嫉妒、浮躁、仇恨以及社会的不安定。这种现象在藏区各地也或轻或重地存在着。因此,弘扬藏传佛教文化中具有的丰富的价值理性因素,对于促进藏族社会文化乃至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有着内在的价值和意义。

3.弘扬藏传佛教文化是藏区长治久安的需要。目前藏区面临着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藏传佛教进行民族分裂活动和破坏活动的威胁。由于一些人对藏传佛教教义缺乏深入了解,难以认清敌对势力利用藏传佛教搞分裂破坏活动和烧暴力活动就是对藏传佛教教义的亵渎和严重悖逆,很容易上当受骗,干出危害国家利益、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事情。藏传佛教中众生平等、十善业道、慈悲济众等义理,有利于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因此,弘扬藏传佛教文化对于藏区的长治久安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4.弘扬藏传佛教文化能满足藏族广大民众的精神需求和藏地文化繁荣发展的需要。在我国发生的 “”,给中国带来了一场文化浩劫,也对藏传佛教文化造成严重破坏,藏民族群众的自由被肆意剥夺,他们丧失了其赖以虔诚信仰的藏传佛教这一精神家园,给他们造成了心灵的创伤,引起了他们的严重不满。改革开放之后,藏传佛教文化得到了保护和利用,党的自由的政策得到了坚决贯彻,广大藏族群众得到了很大的精神慰籍。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种种限制,藏传佛教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还不尽如人意,因此为了充分满足广大藏族群众的宗教精神需求,就需要进一步弘扬藏传佛教文化。与此同时,广大藏区的文化需要大发展大繁荣,而这离不开对藏传佛教文化的精华的弘扬,因为藏传佛教文化是当代藏族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的文化因子,因此弘扬藏传佛教文化必将能推进广大藏区的文化繁荣发展。

5.弘扬藏传佛教文化是提升藏区社会道德水平的需要。在当代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历史背景下,多元价值观在藏区相互碰撞,有的人对此无所适从,特别是受到经济主义和物欲膨胀的社会影响,有不少人产生错误的认识和观念,既丢失了本民族的传统的藏传佛教文化中优秀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又没有建立起新的、积极上进的价值理念。一句话,藏区同其他地区一样,有着道德滑坡的严重趋势。藏传佛教是对人性进行终极关怀的宗教,亦是关于心灵的科学,旨在指导人们养心、净心、正心,提高精神境界和道德境界。藏传佛教中人生论、境界论及不杀生而护生、与人为善、慈悲济众等义理,充满着十分浓厚的人性和人道主义的关爱。因此,弘扬藏传佛教的这些义理对善良人性的张扬和善德的引导扩充,从而提升整个藏族社会道德水平有着积极的价值和意义。二、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当代主要制约性因素(一)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认识不到位

党中央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社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3](P25)这充分肯定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大价值及其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大意义。但长期以来,藏区的各级相关部门和领导对藏传佛教文化的认识不到位,主要从藏传佛教是一种信仰的宗教上去认识,没有充分认识到藏传佛教文化的精华之所在,更没有从弘扬的视角去认识藏传佛教文化,而且还没有把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精华纳入繁荣发展藏区哲学社会科学、增强藏区的文化软实力的高度去认识。其深刻根源首先在于没有去深入研究藏传佛教文化,其次是受了那种认为藏传佛教是落后的、仅仅是宣传神的文化的观念的影响。认识上的不到位,必然造成行为上偏差。他们主要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等视角来制定关于对待藏传佛教文化的方略,制定寺庙的管理、对僧尼和广大信教群众的宣传教育和各种藏传佛教文化活动的开展的政策,以及决定经费的投入等,这无疑是正确的。但错在缺乏方略制定的宏伟性以及在政策制定上的偏狭性,从而影响和制约了藏传佛教文化的弘扬的历史进程。

(二)信仰主体对藏传佛教文化认知水平普遍低下

在藏族社会的现代转型的巨大变迁中,广大藏族民众对藏传佛教的信仰状况、信仰心理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自从宗教势力退出藏区政治舞台之后,对藏传佛教的信仰逐渐成为纯粹个人的私事,全民虔诚信仰的状况已有所变化,而且宗教人士的社会作用亦不如从前。魏冬通过多次深入调查发现,有的藏族村落中发生纠纷请僧人和寺院出面调解的现象越来越少;给新生儿命名,或选择婚丧嫁娶的良辰吉日,不用宗教人士而自主决定的情况越来越普遍;以前在寺院听不到,甚至被禁止的知识和娱乐节目开始进入僧侣的生活。从宗教感情看,随着宗教世俗化程度的加剧,宗教的神圣性日益减退,一些信徒的宗教感情日渐淡化。如神物不再神圣:衣服的颜色,以往铁锈红和黄色是佛教人士独享的专利,是佛教神圣性的体现,而今却穿在了很多男女老少的身上;以往仅供朝拜的寺庙和圣地,现在都变成了旅游景点;以往被奉为至尊的唐卡佛像,现在已成为艺术品,被展销传卖等等。此外,还有的人已经不满足于传统五明文化的学习,努力学习现代科技知识。在社会心理结构方面,出现了由浓厚的佛教出世心理向世俗的入世心理转变的态势[4]。

但是,上述变化并不是藏传佛教文化在藏区的丧失,也不是藏传佛教文化体系的解体,而是表明以前以佛教文化为主转变为佛教文化与世俗文化共存、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并举。同时,上述变化也不是广大藏民族的改弦易辙,正如魏冬对地区藏民族信仰藏传佛教的状况进行深入调查后发现,目前藏传佛教文化仍然受到了藏族民众的普遍认同,仍然为广大藏族民众普遍信仰,只不过这种信仰已经有了差异化的新趋势[5]。

弘扬藏传佛教文化与信仰主体息息相关,因为藏传佛教只有得到他们的崇敬、理解和信仰,并且在社会生活中践履之,才能真正发挥其对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的功能。只有这样,它才被称得上大力弘扬。在此意义上讲,藏传佛教的信仰主体是藏传佛教文化弘扬的基础和先决条件。而信仰主体对藏传佛教认知水平又直接决定着藏传佛教弘扬的程度和实效。这说明信仰离不开对信仰对象的认知或理性的参与,尽管感性之情感是信仰的本质。如西方基督教徒对上帝的虔诚信仰是由于其认识或体悟到上帝是世界的创造者,是全智全能的神,又是人类的拯救者。中国现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的道德境界有高低之分,这是由于人对宇宙人生的不同程度的觉解所决定的,按人的觉解的高低不同,可分为由低到高的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处于最高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有完全底高一层底觉解。此即是说,他已完全知性,因其已知天。他已知天,所以他知人不但是社会的全的一部分,而且是宇宙的全的一部分。不但对于社会,人应有贡献;即对于宇宙,人亦应有贡献。”[6]这就是说,人的认知水平愈高,其道德境界也就愈高。同理,若广大信仰者对藏传佛教的认知水平高,真正把握了藏传佛教义理的深刻内涵,就能真正提升信仰者的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就能认清达赖集团的分裂言论与藏传佛教义理严重悖逆,就能洞察达赖分裂集团散布编造的谎言的实质,从而不仅不会受骗上当,而且还会坚决反对和自觉抵制。否则,就可能盲目接受,在不知不觉中成为达赖集团分裂活动的参与者。然而,提高信仰主体的认知水平又可以在弘扬藏传佛教文化中得以实现,因为他们在弘扬的文化氛围中得到对藏传佛教文化耳闻目染的熏陶,从而逐渐深化对藏传佛教文化的认知。因此藏传佛教弘扬与信仰主体认知水平的提高之间是一得俱得,一损俱损的内在关系。迄今为止,尽管不同的信仰群体对藏传佛教文化的认知水平有着差异性,但总的说来认知水平较为低下,这主要是由于其文化水平低所决定的。在笔者的调查中了解到,在藏区庞大的僧尼队伍中,他们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如在林芝地区的四百多个僧人中,最高的文化程度是初中,而且只有两个具有初中文化程度,其他基本上是半文盲。在宗教界出现了因文化素质低而无人能接班的现象。如云南耿马县佛教协会秘书长想退休,但却无人接班。再如云南佛学院免费招收南传佛教生员,入学条件是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文凭的小和尚,但是找遍耿马县119所佛寺都找不到几个符合条件的僧员。目前云南总共有南传佛教僧尼8000多人,但是真正能够施授佛学教育的教职人员只有1500人左右[7]。他们根本无法了解深奥的藏传佛教教义或义理,也就只好仅仅满足于打坐念经。造成此种局面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传统寺庙教育体系的中断,而新型的、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寺庙教育体系尚未完全确立,而现有的教育体系中有没有对广大僧尼进行文化教育的体制和机制。普通信仰群众文化水平也普遍低下,也有不少是半文盲甚至文盲,这使其对藏传佛教教义的理解能力更是困难,所了解的相关知识更是少之又少,有的甚至对宗喀巴、米拉日巴等藏传佛教史上的重大人物只是知其名,却不了解他们的事迹和言行,而且他们大多数常到寺庙等宗教场所拜佛,但却分不清所拜佛像为何佛。农牧民、城镇居民普遍接受佛教主张不杀生、尊敬师长、友爱他人等日常伦理,并在日常行为中践履之,但更是很少有人对藏传佛教十善和其它伦理道德有真正的理解。这些对藏传佛教文化的弘扬造成了相当大的障碍。

(三)藏传佛教文化弘扬在教育上的严重制约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藏区的教育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由于基础差、地域偏远、经费投入有限等原因,藏区教育还相当落后。一般来讲,在国民教育中,藏区拥有学校的数量、校舍质量、教师的学历层次、教师业务水平、教育经费、教育管理者的管理水平等教育资源较少或较低,教育质量普遍较差,与内地差距较大,因而出现了藏区同内地之间严重的不公平现象。同时,寺院教育普遍不受重视,不仅多数寺院教育缺乏制度性和规范性,不少规模小的寺院教育根本就无法开展,而且佛学院偏少,在僧尼队伍较为庞大的没有一所佛学院,因而很少有僧尼进佛学院深造的机会,而提高广大僧尼人员的文化素养更没有纳入到国民教育的体系之中。再则,藏传佛教文化很少进入教科书中,即使藏区编著出版的本土教材也很少有此方面的内容。这严重影响着藏区人才的培养质量,严重影响到对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人才需求,也严重影响到信仰主体的认知水平和寺庙僧尼的文化素养的提高。三、弘扬藏传佛教文化机制的建立机制是事物的内在结构及构成它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调节的原理,在社会文化中的机制还应包括相应的规制,目的是达到各要素之间的彼此协调和动态平衡,使事物得以良性运行和顺利发展。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离不开机制的建立,以保持其顺利开展和达到实际的功效。

(一)信仰机制

这是为了充分保证广大信众的信仰自由的权利的实现。的作用绝不可低估,它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而且历来是一把双刃箭,它既可以增强民族团结,增强国家内部的凝聚力,也可以对一个国家的民族团结和稳定形成斥力或抗力。或者说,宗教既可以成为建立和谐的民族关系的纽带和向心力,也可以被用来制造民族之间的不和与冲突。正由于此,敌对势力往往处心积虑地利用宗教问题搞分裂活动。所以,一定要认真对待和慎重处理藏区的藏传佛教信仰问题,坚决抵制和击退敌对势力利用其搞分裂活动的图谋,维护广大藏区的社会稳定。为此,需要建立维护广大民众对藏传佛教信仰的机制,而这种机制的内涵包括维护广大民族自由的权利,充分满足其信仰需求,以及在藏传佛教信仰中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等的责任与义务。

(二)保障和监督机制

保障机制是指弘扬藏传佛教的经费、法律法规、组织机构、人员、宣传教育的工具、办公与活动场地等保障的原理、规定。监督机制是对弘扬藏传佛教文化中的各种制度的执行、遵纪守法、经费的安排使用、宗教文化管理等方面的监管和督查的原理和规制。

(三)动力机制

弘扬普及藏传佛教文化的动力要素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主要包括改革、教育、宣传、研究四大动力。藏传佛教文化中有一些与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不合拍,甚至背道而驰的教规教制、教义等要素。如政教合一的陈旧落后的制度、超越现实的出世而不积极入世的神学特质、忍辱无争的消极思想、人生唯苦的悲观情绪、盲目崇拜的深层心理等等就是当代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阻力因素。而建立改革机制就是革除或克服这些消极因素,同时革除在目前制定的不适合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政策措施,以此打破旧的条条框框的束缚,催生推进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步伐的新的方略、政策和措施。由于对藏传佛教文化的教育、宣传、研究的落后,所以对其弘扬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因此需要发展教育、加大宣传的力度、加强研究来推动藏传佛教文化的弘扬。若没有这些要素的推动,弘扬藏传佛教文化就是一句空话。改革、教育、宣传、研究背后的推手是人,人是改革、教育、宣传、研究的实施者或执行者。所谓建立动力机制,就是建立有利于上述四大要素推行和发展,以及充分调动各级领导、相关部门、宣传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机制。

在这里,需要对建立教育这一动力机制再进一步做出深入的阐释,因为这个问题对于弘扬藏传佛教文化太重要了。赵朴初先生在1992年的佛教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当前解决佛教的核心问题是人才问题,他说:“当前和今后相当时期内佛教工作最重要、最紧迫的事情,第一是培养人才,第二是培养人才,第三还是培养人才”。弘扬藏传佛教文化中的人才也是一个核心问题,因为它是直接关系到藏传佛教文化能否得到真正的弘扬,关系到藏传佛教文化能否有效发挥其价值及精神导向作用的大问题。而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因为只有加强教育才能提升信仰主体的认知水平,才能提高寺庙僧人的文化水平,才能培养一大批卓有成效地开展宣传教育和研究工作的人才队伍,才能在广大僧人中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自觉抵制、反对国内外敌对势力在藏区搞分裂破坏活动的骨干分子。以往藏区教育存在的许多问题与教育机制不健全密切相关。如对教育制度的安排、经费投入、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对民众的教育培训以及宣传教育等方面的机制就不健全或不完善,于是在教育的经费安排、人员的培训、宣传教育等方面的随意性很大。因此,弘扬藏传佛教文化急需建立教育机制。具体包括建立藏传佛教文化教育的制度安排机制、充分发挥国民教育对藏传佛教文化弘扬的基础性作用的机制、对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经费投入机制、藏传佛教文化教学研究机制、对相关人员在当地和外出培训机制、提高僧尼的文化素养的机制、教学研究基地建设机制、藏传佛教文化宣传教育机制等,并且建立这些机制时应该考虑其长效性、相对稳定性。

(四)实践机制

这是指开展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各种活动的原理和规定。如宣传教育活动、节庆活动、研究活动、宗教文化聚会、宗教仪式活动、转山、转湖、转经筒等。实践机制的建立旨在规范和要求人们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行为动机和方式,如需要做什么,做的目的是什么,能做什么,又不能做什么等。如在不能做什么方面就有不能以教干政,不能利用宗教文化搞分裂破坏活动等。这表明此种机制上的规定有着极强的排他性和抗拒力。

(五)创新机制

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当代性离不开创新,因为创新性是宗教文化当代性的一个重要标尺,这也是其与时俱进的根本性要求。藏传佛教文化的弘扬决不是如同一块钱币拿来就能在当下即用,也不是将已有的佛学义理、教规教制等的简单重复,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发扬就是一种新的阐释和倡扬,光大本身就是扩充创新。在解释学家伽达默尔看来,诠释者解读文本是视域融合和效果历史的统一,在此基础上的理解也就是站在解释者视域和文本视域相融合的一个效果历史事件,而效果历史体现了诠释者思考的历史性,这是一种新的历史视域。既然是一种新的历史视域,那么对原作者本意的追溯就不是目的,而是要达到所说的意义本身,因此理解便体现诠释者对文本的创造性。正如他所指出:“文本的意义超越它的作者,这不只是暂时的,而是永远如此的。因此,理解就不只是一种复制的行为,而始终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8]对藏传佛教教义等的阐释也就同样是一种创新。当然,对藏传佛教义理等的创新意义上的阐释前提是要符合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原则和方针,或者说是要符合当代性的新阐释。但创新性阐释又不是从根本上改变藏传佛教文化自身的特质,也就是要保持自己的不同于其他思想理论之“异”,如若抹杀了其“异”,就是对藏传佛教文化的“吞噬”。通过制定有利于创新的机制以增强藏传佛教文化的时代感和吸引力,以及为繁荣发展藏区哲学社会科学增加新的内容和活力。创新机制包括建立有利于弘扬藏传佛教文化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解放思想、学术争鸣,有利于除旧布新的规制和社会环境,有利于创造性与开拓性的精品力作的问世等等的规制。

(六)建设机制

藏传佛教文化建设包括关于藏传佛教文化活动场地、藏传佛教文化研究基地、藏传佛教文化设施、藏传佛教文化旅游资源、藏传佛教文化宣传媒介、藏传佛教文化产品等方面的建设。藏传佛教文化建设机制就是建设有利于藏传佛教文化活动场地的开辟、藏传佛教文化研究基地的建立、藏传佛教文化设施的建造、藏传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利用、藏传佛教文化宣传活动的拓展、藏传佛教文化产品的开发(如开发卡通、唐卡、工艺品)等机制,以此充分体现藏传佛教文化载体、活动形式、宣传形式等的丰富多样性。藏传佛教文化建设需要上下结合,若无上层的组织领导的建设就无以见“宏”,若无下层积极性的建设无以见“微”。也就是说,若无各个上级的组织领导就没有弘扬藏传佛教文化高瞻远瞩及其战略、政策的制定,乃至大量经费的落实,而无基层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就没有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具体而全面的落实。因此,对藏传佛教文化建设需要上下齐心和共同给力。四、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模式的建构所谓模式就是作为一种行为标准的样式或形式,而这种样式或形式是主观的、理性的,因而结构主义把模式视为用来说明事物结构的主观理性形式。主观理性建构起来的模式有着方法论功用。所以,弘扬藏传佛教文化模式的建构对弘扬藏传佛教文化又有着方法论的指导意义,它为弘扬藏传佛教文化提供思维方式和指导方法的样式。弘扬藏传佛教文化模式的建构既是观念性的,又是一种先在的筹谋,然后努力在实践中得以实现。我们认为弘扬藏传佛教文化应该建构具有如下模式:

(一)有层次与结构

这就是说,对弘扬藏传佛教文化进行分层次、有结构的考量。这根源于藏传佛教文化自身的层次结构。藏传佛教文化是由组织机构、寺院、神职人员、普通信教民众、典籍、传播媒介、规章制度、宗教仪式、宗教活动、神学或教义、世俗文化等诸多要素所构成的有机系统,而在这个系统中具有一定的层次结构。所以,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模式就应体现出一定的、含摄主要内容的层次结构。把藏传佛教中组织机构、寺院、普通信教群众、僧尼、典籍、宣传媒介、活动场地等作为弘扬藏传佛教文化中的基础层;把活佛转世制度、各教派的传承制度、神职人员的阶位制、寺院的规章制度、修行制度、宗教仪式活动(包括祭祀仪式、转经筒、转佛塔、转神山、转神湖、诵经等)和各种宗教庆典作为中间层。与此同时,在历史上,藏传佛教把世俗文化(如作为认识论和逻辑学的因明、作为医药科技的医方明、作为语言文学的声明、作为农商和建筑手工等的工巧明)等融摄到自己的体系之中,成为自身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让世俗文化为其自身所用,抑或以此体现和论证藏传佛教教义。如因明学就是阐释、论证藏传佛教教义的,且给予藏传佛教理论以强有力的逻辑论证。二是证明藏传佛教是宣传和发展世间知识的。所以这些世俗文化也是我们研究、传承的对象。而这一对象也可以纳入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中间层。

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高层是佛学(内明),它是论述和阐释佛教教义或义理、概念、范畴等的学说。在义理上,包括缘起论、性空论、中道论、宇宙观、心性论、因果论、生死观、人生论、境界论、道德观、修行论、认识论等,而且每一个部分都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如伦理道德中就有为善去恶、众生平等、普度众生、因果报应、爱生护生等义理。藏传佛教不仅具有神学的特质,而且是既宗教又哲学的学说,是出世与入世、心灵和智慧的学说有机结合。在整个藏传佛教文化系统中,佛学不仅是处于高层,而且居于核心的地位,它是藏传佛教文化的灵魂,其他部分都是对它的支撑和体现。

建立这一个具有上述层次结构的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模式,才能满足当代全面继承和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要求。

(二)批判吸取并举,继承与创新结合

如前面所述,藏传佛教文化是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所以在建构弘扬藏传佛教文化模式中需要鲜明地体现出对其精华的吸取,对其糟粕的批判。对藏传佛教文化进行批判继承的同时,又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根据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的需要进行新的阐释和更新,实现其价值转换。

(三)有体有用,体用结合

藏传佛教文化中有体有用,所谓“体”就是佛学教义或义理,“用”就是体现佛学教义或义理的宗教活动、传播媒介、宗教仪式、教规教制、典籍、活动场地,等等。被纳入藏传佛教文化里的藏族古代文学、艺术、因明学、医学、建筑技术等等虽然是世俗文化,但它们无不是对藏传佛教教义的体现或阐释,所以对藏传佛教教义而言也是用。藏传佛教文化之体是本质、灵魂、核心,用是现象、表现、表层。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无体即无用,无用即不能显体,体是用之体,用是体之用。所以,在弘扬藏传佛教文化模式中既有体又有用,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在弘扬藏传佛教文化之体和用的结合中,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引,藉以保证其正确的方向。

(四)多形式与多途径

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离不开多形式、多途径的模式的建构。因为只有多形式、多途径才能使藏传佛教文化精华得到广泛的倡扬,才能使其被广大干部群众或信众所理解,才能得到全面的继承和体现。多途径包括以宗教活动、节庆活动、旅游、广播、电视、电影、图书资料、学术研究、宣传教育等途径弘扬藏传佛教文化。多形式是在上述的各种途径中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如宗教活动中就包括讲经、辩经、转经筒、转山、转湖等,宣传教育包括社会、学校、寺庙、家庭等宣传教育。又如图书资料包括通俗读物、报刊、杂志、传单、研究文献等。

(五)信仰与建设共进

藏传佛教文化既是广大信众的信仰对象,又是和四省藏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藏传佛教文化被广大藏族群众和其它民族的群众所信仰是不能被抹杀的。但如果仅仅是信仰,藏传佛教文化只能是在情感范围内的重复,抑或只能满足信仰者的信仰需要,而没有使其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所以,在信仰的同时,要把藏传佛教文化纳入藏地文化建设的范畴,对其进行资料上的挖掘、义理上的阐释和研究,且作为一种文化进行传播、继承与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创新,以推进藏地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六)体现当代性、通俗性、大众化、实效性

这种模式的构建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所以在以前的藏传佛教文化宣传、继承和弘扬中没有凸显出来,导致藏传佛教文化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用。所谓当代性,从根本上讲,就是推进藏传佛教文化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使其促进广大藏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及社会的和谐稳定。问题是如何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在政治上讲,就是要使广大信教群众和寺院僧尼热爱祖国,遵守宪法和法律,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同时,整理发扬藏传佛教文化的精华,改革其与宪法与法律相抵触的因素,宣扬藏传佛教教义、教规中的积极因素,以激励广大信教群众和僧尼为善去恶,利益民众,奉献社会。佛法既认为人生唯苦,通过修行脱离生死轮回,超脱世俗认识,进入涅槃之境,同时又讲不坏和随顺世间,以慈悲化解矛盾对立,以和平化解暴力,以智慧对治无明,这些对于由恶心恶行向善心善行的转化,对于形成同舟共济和互助互济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以及对于维护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等均有着积极的价值和意义。所谓民族性,一方面,就要使藏传佛教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能将其从中华民族文化中脱离开来,它只能是同中华民族文化的融合。另一方面,藏传佛教文化是藏民族特有的文化,因此要充分体现其藏民族的特性。如精彩纷呈的空性论与中道论、活佛转世制度、藏密、藏传因明以及与藏传佛教密切相关的唐卡、各种手工艺制品等等,当人们一讲或一看就知道是藏民族的特色文化。这个民族特色一定要继承而不能丧失。所谓大众化就是指藏传佛教文化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不仅使广大藏族干部群众都能理解,而且使其他民族也有所了解,而不能把它搞成藏传佛教高僧大德和研究者的专利。藏传佛教文化作为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不是把其浩繁的典籍、深邃的义理等直接拿来就可以使用和使广大群众所认识和理解,而是要经过深入研究,尤其是对其通俗易懂地加以转述和阐释,以此揭开其神秘面纱,让广大群众,特别是信教群众能够容易理解和掌握。这就是通俗性。所谓有效性是指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实际功效,使其真正达到鼓舞群众、提升境界、加强民族团结、凝聚人心、建设美好藏区的精神动力。这一模式的构建就是要考虑以较少的投入获取较大的效果,考虑藏传佛教文化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政策性,特别是要注意防止可能出现的对其歪曲的理解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的宣传阐释。

(七)向内地宣传,向世界推进

目前,中国出现了藏传佛教文化热,藏传佛教文化业已受到许多内地人的青睐,但他们对此又感到非常神秘。我们可以借此“东风”,在构建模式时充分考虑如何将藏传佛教文化向内地宣传,让内地人对它真正了解。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进一步完善。”[3](P9)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人类的。一种优秀的民族文化一旦被其他民族所认识,就会积极而主动地研究、宣传、接受,藏传佛教文化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受到愈来愈多的世界人士的关注、研究甚至信仰便是如此。但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接受藏传佛教文化,在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模式中我们要有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充分考虑制定进一步推向世界的方针和具体措施,从而把藏传佛教文化全方位地推向世界,为我国在与西方各国文化对话的语境中争得自己的话语权做出贡献。

注释:

①1999年3月4日,赵朴初在全国政协九届二次会议民族宗教联组会上的发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陈维纲,徐培,王美秀,等,译韩水法韦伯文集(上册)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

[2]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单行本)[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4]华热·多杰藏传佛教文化的世俗化及其动因刍议[J]中国藏学,2009,(2)

[5]魏冬当前藏传佛教文化认知现状及其对策[J]中国宗教,2011,(10)

[6]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四卷) [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7]杨学政云南宗教情势报告[R]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

第9篇: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论文范文

 

中国文化的自信心得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要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决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要以科学态度对待传统文化。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如果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采取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既不能片面地讲厚古薄今,也不能片面地讲厚今薄古。

 

要很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深入挖掘和阐发其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大力宣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社会治理等还存在需要协调适应的地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闭上眼睛不看世界。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对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我们当然要学习借鉴,而且要认真学习借鉴,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

 

中国文化的自信心得

 

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红色文化,是我们上党老区的传家宝。无论在血雨腥风、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意气风发、激情燃烧的建设年代,还是在波澜壮阔、生机勃勃的改革年代,红色文化一直激励着长治人民奋勇前进。

 

在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征程中,大力弘扬红色文化,传承太行精神,从中汲取昂扬奋进、团结拼搏的精神动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在新形势下弘扬红色文化,就是要从坚定理想信念着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今天,我们面临着“四种危险”和“四大考验”,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广大党员干部从红色文化中汲取营养,把全市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以我们身边鲜活的典型申纪兰、段爱平、申飞飞等模范人物为榜样,坚定信仰,忠诚不二,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在新形势下弘扬红色文化,就是要继承优良传统,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太行儿女的奋斗历程,既是一部气势恢宏的革命战争史,也是一部感天动地的作风建设史。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特别是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各级干部要勤思勤为不懈怠,真抓实干不浮躁,清正严明守纪律,以经济发展的新成效,造福一方百姓。

 

在新形势下弘扬红色文化,就是要攻坚克难,大胆实践,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长治作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是必然选择。我们要紧密结合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三去一降一补”,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提高传统产业循环率、新兴产业占有率和节能降耗减排率,既要以坚忍不拔的精神把地下资源的文章做好,更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把地上资源的文章做好,加快采掘文明向制造文明转变,加快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快粗放增长向绿色发展转变,早日实现资源城市向经济文化城市的转型。

 

在新形势下弘扬红色文化,就是要扭住发展不动摇,奋力实现我市经济浴火重生。革命先烈流血牺牲,就是为了让我们过上幸福生活。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必须致力发展。唯有发展才能破解制约长治发展的“瓶颈”,进而以发展之力蓄积突破之势。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我们既要把“两学一做”抓好抓出成效,又要把活动焕发出来的政治热情和进取精神转化为推动发展、造福百姓的实际行动。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