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措施范文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措施精选(九篇)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措施

第1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文化建设;中职学校作用

2013年11月24日至28日,在山东考察结束时,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充分发挥传统文化资源优势,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指示。为实现提出的“中国梦”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精神,职业学校必须强化育人意识,保证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中职学校应坚持“以生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强化“三德”教育和感恩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让感恩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信念。而这些都离不开中职校园文化建设。当前,各校都在着力校园文化建设,但尚未形成有特色的模式。笔者认为,将优秀传统文化贯串于中职德育教育中,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开创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智慧的结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一方面,西方文化逐渐渗透到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另一方面,由于长期缺乏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有相当一部分的国民不仅对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还无端反感传统文化,以至于一些国民道德失范,信仰缺失,给社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和不稳定的因素。当前中国的社会、经济、教育的现实状况,迫切需要在学校大力倡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主要方面,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将会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因此,学校应高度重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中职校园文化建设中。

(一)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直接或间接地传承和包涵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富民强”、“自强不息”、“以和为贵”等思想,从国家层面上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需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儒家“天人合一”、“隆礼重法”等思想,从社会层面上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传承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从个人层面上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闪耀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来源。

(二)有利于塑造平等、诚信、与人为善的人生观、价值观

中职生都处在15-18岁的青春躁动期,尚未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此时,他们对新事物的探求欲和模仿力很强,不论是有益的还是无益的东西,他们都会不计后果地去尝试。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学校是学生除了家庭、社会教育外,汲取知识,塑造人生观、形成价值观的最重要的场所。因此,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引进校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每个学校都必须重视的工作。学校通过重视这项工作,能更好地处理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和创新性,养成感恩、孝悌的好习惯,也可以帮助中职生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塑造个人良好品格

从诸子百家以来的哲学家、教育家,到近现代的每一位伟人,都非常注重道德品行的修炼与提升。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良好品德有潜移默化的改造作用,古语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每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和心理素质,助其成为品德高尚、具有良好品格的人。我校这几年,从新生入学的第一天开始,就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三个一”活动,即学唱一首歌《感恩歌》、熟读一本书《弟子规》、上好一堂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活动,规范了学生的行为,陶冶了学生情操,培养了学生感恩社会、国家、父母、长辈、他人的良好品德,学生素质得到较大的提高。总之,我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的成长,并养成其良好的品德。品德修养的提高,对学生今后生活、学习、乃至就业都有极大的帮助。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彰显人文性

中职生将来要走入社会、走进企业,成为企业的有用之才和社会的良好公民,这就需要学校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彰显人文性。在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值得继承的精华:如仁、义、礼、智、信、孝、勤等。对学生进行《弟子规》等传统经典文化的系统教育,让优秀传统的经典文化净化洗礼学生的心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培养其高尚人格。通过组织青年志愿者和义工活动,通过班会、国学班、第二课堂讲座等形式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让学生重新定位自己,重塑自信。

二、中职校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没有明确的、权威的定义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阐释,如何区别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也没有标准可言,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传统的文化正慢慢被遗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深入研究、独特见解的专家、学者没有机会、没有渠道走入校园为学生授课。从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通常年纪大、见识广博,而中职学生年纪小、视野狭隘,新、老一辈没有机会进行交流,两代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过程出现断裂,极大地阻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存和弘扬。

(二)盲目推崇中华传统文化,认为传统文化都是好的。这样导致了封建主义思想死灰复燃,固步自封,缺少创新、与时俱进的思想;或是盲目推崇西方文化,照搬西方的文化,脱离中国的实情,认为中华传统文化无用,淡忘了儒道的传统思想,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浮华世界中飘渺的概念,过度追逐物质生活上的享受,从而忘记了精神文明的建设,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心灵愈加空虚,都市中患上忧郁症、轻度自闭症的人群数量不断增加。中职学生走上这两种极端,都会对生活、学习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会扭曲人生观、价值观。因此,需要学校、老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建设轻松、愉悦、平等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建设投入更多的关注。

(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只停留在普及教育上,并未走向深入。职业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实用人才。过去在专业设置、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训上,学校、教师花的精力较多,而在校园文化建设和传统文化教育上关注的较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并没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于生活和学习,理论和实践,很难做到“知行合一”。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中等职业学校要建成符合学校教育目标所要求的校园文化,就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和精心的打造。根据学生心理、生理的特点和实际要求,在不同的教育阶段,教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先后、轻重之分,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同时,“教什么、怎么教”,需要教育有关部门做出规定,并将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课程体系中。

三、常创常新,做到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相协调

笔者认为,在中职校园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为此,要有一个系统的学习计划,有一个有效的管理机构,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和工作方法,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

(一)中职学校运用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制定一个系统的学习计划。

这包括两方面,一是对学习传统文化内容的安排。不同年级、不同学期安排学习的内容侧重不同,要充分发掘中华传统文化中与时代特征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的内容。同时对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作出通俗易懂的表达,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从而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发展;二是中职教育培养理念的认识。中职教育要把“人人成才”的观念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各环节和育人的活动和实践中。学校应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入手,形成一套系统的规范的教育内容,并将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课程体系中。

(二)建立一个有效的管理机构,保证校园文化工作计划有序推进。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德育的副校长或副书记为副组长,学校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抓的良好局面。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工作计划、实施方案,不定期召开工作联系会和交流会,适时对工作加以评估和检查,为这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证。

(三)一套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法是保证工作有序开展的关键。

校园文化工作措施应依据计划和各时段教育的实际需要制定,并在人、财、物上给予有力的保障。同时要积极探索与校外活跃的文化组织、机构合作,通过邀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领域知名的专家、学者走进校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讲座。几年来,我校多次邀请专家、学者进校园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优秀传统文化讲座,通过征文比赛、朗诵比赛、摄影大赛,运动会、大型团体操和文娱晚会等丰富的课余活动的形式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贯穿到中职生喜闻乐见、乐于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去,让校园成为学生的一方乐土,为创建乐教乐学的和谐校园奠定基础。

(四)为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在中职校园文化中长久有效地开展,确保工作有落实,必须有科学合理的考核办法。

可以在各班开展校园文化推广示范班评比活动,并把该活动列入班级半学期或年终考评分数之一;在学生层面上可以执行学生个人星级评比,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评选德育优等生,根据学生的星级在毕业时可以优先推荐就业等等。总之,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中职校园文化建设,要向品牌化、长效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中职生必将能在良好的氛围中,树立良好的品格,形成学得好,就业好,发展好,人人成才的局面,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在中职校园文化建设中才能发挥真正作用,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文吉昌.论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3,(12).

[2]王碧昱,梁宗宪.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现代渗透意义[J].中国轻工教育,2014,(1).

[3]罗冲.浅述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传统文化教育[J].中国报业,2011,(4).

[4]张媛磊.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问题研究[J].开封:河南大学,2013.

第2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措施范文

传统文化的落脚点在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相对于当代文化和外国文化而言的。所谓传统文化指的是存在于历代历史中的种种物质上的、制度上的、精神上的文化实体和意识,也就是通常所称谓的文化遗产。[1]

国内学术界将传统文化区别为广义的传统文化和狭义的传统文化。所谓广义的传统文化包含了存在于历代历史中的精华和糟粕,也就是精华与糟粕混杂在一起的矛盾统一体。那么狭义的传统文化,指的是对广义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其也可以被称作为优秀传统文化。[2]

二 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同志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一再强调了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同志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他强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高校是孕育大学生成长的摇篮,承担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任务,也是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加强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高校与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有利于培养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

高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要注意与时代特征相结合,注重因材施教,提倡多措并举,要针对大学生的人格及个性的发展需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或者活动,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爱国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三 调研分析

为了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文化观,笔者选取哈尔滨市三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笔者将哈尔滨市分成若干个区域,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抽样区域,其中包含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林业大学。采用随机发放问卷的方法,共发放问卷650份,回收610份有效问卷,下面将分别从认知情况、接受情况和评价态度三个方面进行剖析。

(一)认知情况

对于每一位中国公民来说,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方面,当问及对于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喜好时,更多的同学喜欢中国文化,占总数的73.77%,喜欢外国文化的占11.48%,其他则认为不能比较,占总数的14.75%;在问及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时,绝大多数的同学都表示一般了解,占总体的88.52%,而非常了解和较少了解的分别占3.28%和8.2%;在问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优势时,认为传统文化更具优势的占13.11%,认为现代文化更具有优势的占32.79%,更多的人认为不能比较,占总数的54.1%。总体上来说,大学生更喜欢中国文化,对中国文化中的传统文化大多数都有所了解,更多的人认为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各具千秋。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具体可以参见图1、图2和图3所示。

(二)接受情况

对于在传统文化的接受情况方面,在问及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时,通过课外书、杂志、报纸来了解的是最多的,占总数的45.9%,其次有27.87%的人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有18.03%的人通过课堂学习,有8.2%的人通过旅游、参观、展览;在问及如何继承中华传统文化时,77.05%的人认为要“留意生活中的点滴,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并将其应用于生活中”,19.67%人认为“自己有心发扬,但找不到途径”,仅有3.28%的人认为“随便,无所谓”;在问及是否会参加保护与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时,12%的人不论什么时候只要有空就会参加,54.1%的人在周末休息时间会参加,24.59%不会参加但支持此类活动,仅有1.64%的人不参加也不支持。总体上来说,大多数的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弘扬具有浓厚的兴趣,且了解传统文化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情况具体可以参见图4、图5、图6。

(三)评价态度

对于在对传统文化的评价态度方面,当问及对传统文化的未来发展时,仅有21.31%持乐观态度,认为不乐观、悲观和可能会消失的分别占72.13%、3.28%和3.28%;在问及是否有必要在大学里大力宣传优秀传统文化时,有90.16%的人认为有必要,仅有8.2%和1.64%的人认为没必要和无所谓;在问及是否有必要在大学中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如《论语》《孟子》)等时,有32.79%的人认为非常有必要,有52.46%的人认为有必要,有14.75%的人认为无所谓。总体上来说,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发展感到担忧,并认为有必要在高校里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对于传统文化的评价态度可以具体参见图7、图8、图9所示。

四 高校实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探究

(一)以通识教育、团校为核心,拓展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相关政策要求,高校要对广大 的团员青年普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高校应合理设置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同时要充分利用团校资源,要求学生干部带头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吸引更多的学生关注和热爱优秀传统文化。

(二)以基础设施为载体,融合优秀传统文化元素

高校基础设施建设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可以在校园、教室、宿舍内悬挂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名人警句、图片和书画等,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高校网站上体现出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让学生能够在高校的各个角落、各个场合和各个时间段都能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营造具有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高校校园文化氛围。

(三)以学生活动为抓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高校应加强传统文化类社团的建设,支持师生共同参与,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鼓励学生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学习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应在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例如端午节、中秋节,九一八纪念日等,让同学们在节日和纪念日的氛围里深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例如参观民族历史博物馆、民俗馆、纪念馆等,或有一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的景点景区、人文景观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等。在实地观赏或参与中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从而加深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第3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措施范文

【关键字】国学教育 传统文化 助推 引领 【中图分类号】K207.8 【文献标识码】A

“国学”,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民族文化的根,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所在。同时,国学不仅凝聚了我国数千年的优秀文明史,也是广大华夏儿女的精神瑰宝。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十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优秀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且主席在出访其他国家,面对多方记者也屡次表明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及鲜明的态度,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强烈的反响和海内外华夏儿女的共鸣。

学习和传播国学经典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的需要

国学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凝结了祖祖辈辈智慧的结晶,是对中华民族数千年生活习惯、行为方式、思维逻辑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在国学经典中,我们每一个人以读书、修身养性、立品立德为立身之本;倡导“忠、孝、礼、义”等价值取向,这些精神正是当今社会所欠缺的,需要弘扬和提倡的。

学习传播国学,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随着我国文化的不断沉淀,国学孕育了中A民族诚实守信的高雅人格,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处事精神,厚德载物、海纳百川的广阔胸襟,讲道义廉耻、宠辱不惊的道德操守,也因此培养了华夏民族所特有的文化底蕴。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学习和传播国学,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文化,了解我们悠久的历史,扩大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是我们的责任,同时也能提升建设优秀的文化传承体系,是落实党中央十精神的重要举措。学习和传播国学都是当前我们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每位华夏儿女应积极响应之事。

学习传播国学,是提升人们道德修养的需要。经典国学多为儒家思想,其中蕴含了深厚的道德理念。国学能教导我们如何去做一个有道德、对社会有用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体验生活的意义,生命的价值。加强经典国学的教育和传播,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能提高人们在思想道德上的认识,还能对社会的不良风气进行抵制和改良,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提升道德修养。

学习传播国学,是提高人们人文素养的需要。在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今天,随着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们的素养特别是人文素养有了更高的要求。继承国学中知大义、明事理、讲文明、讲礼貌、懂谦让等人文价值,对于提升人们在精神上的品质,改善生活在这个喧嚣繁华都市中人们的浮躁心情和不文明行为等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对于青少年在人格上的培养和熏陶、文化学习的渲染和积淀、良好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误入歧途青少年的感化和挽救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国学教育资源整体相对匮乏

当下我国的国学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这刚兴起的国学热潮大环境下,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缺乏对国学教育的认识,导致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不足。不论是广大的群众还是相关的部门,对学习国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对国学的学习都只在小范围内推广,对于我们大家来说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是明显不足的。

国学教育资源整体相对匮乏,导致各层级发展不均衡。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就学校而言,几乎没有专业的国学教师和专门为国学教育提供的经费。资金、时间、效果得不到应有的保证,导致教育发展不均衡,甚至停滞不前。就对学校中不同的层级而言,幼儿园对国学教育要好于中小学。对于城乡而言,城市的优于乡镇的,乡镇的要优于村小的。从社会层面上看,就是国学教育整体资源相对匮乏,导致各层级发展不均衡,没有形成一支真正具有代表性的教育队伍,无法促使国粹精髓文化渗透到各个阶层领域。

凝聚共识重引导,构建强有力的国学教育社会氛围

国学教育对于社会道德的进步和人民群众人文素养的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那么构建强有力的国学教育社会氛围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国家教育部应把学习、宣传国学经典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去规划和实施,给予经费上的支持和保障;各层级宣传部门应把学习国学经典纳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中,把其当作一项重要工作进行部署,给予高度重视,并树立相应的道德模范,给予表彰,加强社会效应,同时增强新闻、电视、报刊、网络媒体对国学教育的宣传,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影响力,引导人们去认知国学精粹;群众和社会团体也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各个社区、组织以国学和道德教育为主要内容设计不同的宣传活动。而政府部门则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凝聚不同的社会群体,构建强有力的国学教育。

培养骨干重服务,完善国学教育体系和宣传管理机制

要想使国学教育得到全面、快速的推行,就应该拥有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和宣传管理机制。首先,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中小学,虽有学习国学经典的引导,但学生为什么学、如何学以及学习效果如何不做硬性要求和评判。而大学里除了文学专业的学生有相应的课程外,其他专业的学生根本不涉及国学教育的内容。因此,国家在大、中、小学的课程设置中要求增加学习国学的课程安排是非常关键的。而有课程安排就必须有相应的师资队伍,那么培养和建设一支掌握国学知识和内涵的师资队伍是关键中的关键。

其次,对于大部分群体来讲,他们根本没有太多时间、精力去学习国学知识,也不太愿意去接触,因此组建一支强有力的宣传队伍,达到全民国学教育目的也是必不可少的。此外,还应加大对国学教育的执行力度,选择一些地区作为试点,有计划有组织地落实国学教育,树立起全国各地学习国学的典型,再进行推广,不断完善国学教育体系和宣传管理机制。

教育先行重实效,实现国学教育多层级和谐互动

面对国学教育在不同层级发展的不均衡,政府及教育部门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尽可能避免一些地区和学校没有得到应有的教育。国学教育应全面落实到各阶层的不同群体,比如政府机关、各个社区、每个乡村、每个家庭。在政府机关,通过对国学的学习,使得人们领悟先辈们的为人处世哲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把国学精神融入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树立良好的道德观、职业观;在社区里,通过在小区的宣传栏、文化活动中心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每一个家庭相连在一起形成一个大集体,充分营造一个学习国学经典的活跃氛围,从而提高人们的道德和文化修养;在乡村,国家提出的口号“讲文明、树新风”应得到更好的体现,人们可以通过闲暇时间,自发组织学习,积极参加和开展各种有关传统美德的讲座和活动,这样才能有效提高乡村文化建设,促进乡风文明,建设美好新农村;在家庭,人人参与家庭美德教育,注重孝道,加强教养,遵守道德,和睦相处。

(作者为贵州民族大学副教授)

【参考文献】

①曹智耕:《拾起素读,学习国学经典》,《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 (第九卷),2015年。

第4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现代科技传统文化契合性

新的历史条件下,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对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挑战,但同时也赋予了中国传统文化新的内涵和活力。因此,我们要正确处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之间的关系,充分认识和积极借助现代科技的优势,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纽带作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现代科技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契合性

现代科技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共同的社会功能。任何一个国家,都在社会存在的多元文化中确立一种能够占统治地位的主文化,并通过不断发挥主文化的教化功能。现代科技也是这样,人们发明的现代科技,只有被社会认同,才能发挥出应有的先进作用。而社会对现代科技的认同过程,也是现代科技发挥教化功能的过程。因此,现代科技和中国传统文化在共同的社会教化功能上,体现着二者的契合性。中国传统文化总起来说可以归纳为关于人的问题,是一种偏重于怎样做人,形成人生价值观的文化,人生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现代科技则是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促使人们去深化对社会、自然的认识,促进人生价值观跟上时展。同时,通过现代科技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影响和渗透,使人们的时间观念、劳动观念、消费观念、自我意识、家庭意识等也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体现了现代科技在人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功能。这说明,在形成人生价值观的功能方面,现代科技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也存在着契合性。

现代科技与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相同的促进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形成了一种相对独立的精神文化体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通过不同的表现形态,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对人们的思想行为起着影响和规范的作用,在客观上推动了我国社会向着现代文明不断发展。可以说,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长期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是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当然,现代科技对中国社会发展同样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这个层面上,它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不是对立的,而是一致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科技条件下将继续发挥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不断地吸收和容纳现代科技的新成果。同样,现代科技要在中国社会发展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也离不开已经深深植根于中国人民思想中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现代科技赋予中国传统文化新的科学特性和创造活力。一方面,进入20世纪以来,现代科技对人类文化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现代科技不但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和现代经济发展的强大驱动力,而且更重要的是,现代科技发展中形成的科学精神,包括现代科学思维方式、科学态度、科学的价值观念等,对人们现代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对中国传统文化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科技条件下,赋予了崭新的科学特性。另一方面,在现代科技条件下,传统优秀文化经过现代科技的陶冶和兼容,具有了新的创造活力,它既蕴含了现代科技的新成果,又指导着现代科技条件下的民族文化不断创新和发展,永葆生机和活力。具有新的创造活力的民族文化,既不守旧,又不封闭,既不教条,也不狭隘,是一种集开放性、多维性、创造性、辩证性为一体的崭新文化,充分体现着现代科技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契合性。

现代科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挑战

现代科技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在存在着契合性的同时,也对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冲击和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的封闭性受到了以开放性为特点的现代科技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始终是以自然经济为基础,以高度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为背景,以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为条件。这种在特定的经济基础、政治背景和地理环境条件下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中国传统文化,带有明显的封闭性特点。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新文化开始在中国传播,并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具有开放性特点的中国现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受到了这种现代文化冲击的同时,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并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不断扬弃,使优秀传统文化得到进一步弘扬。现代科技与工业经济和市场条件相适应,打破了地域和国界的限制,有着强烈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对仍然保留着一定封闭性的中国传统文化,无疑带来了一次新的冲击,促使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吸收和容纳现代科技的新成果,在新的条件下继续发扬光大。

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信条受到了现代科技条件下的竞争原则的冲击。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内容,是中国儒家思想的核心。中庸思想在中国人民的思想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但它与现代科技条件下所提倡的竞争原则相冲突。于此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要求人们的精神文化体系充分吸收市场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包括竞争观念在内的一系列新的文化价值观念。如果我们在现代科技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固守着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那么,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感到束手无策,甚至被淘汰。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中心原则受到了现代科技条件下的物质利益原则的冲击。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儒学的核心是“仁”,由此形成了浓重的伦理中心原则。在这种原则的指导下,中国传统文化突出了人性和人生问题,侧重研究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人的行为规范等宗法伦理问题。相比之下,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但研究并不突出,也不占中心地位。现代科技侧重于研究人对自然的认识和对自然界的改造与利用,与现代科技相适应的物质利益原则占了主导的地位。这样,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中心原则就受到了物质利益原则的冲击。

现代科技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所产生的新问题,对中国传统文化提出了挑战。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其影响和应用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引发出一系列新的问题,给传统文化提出了新的挑战。例如:社会进入信息化后,先进通信网络的形成使传统大众传媒走向没落,大众传媒原来拥有的道德传播、控制社会舆论的作用大大减弱,人们的价值取向、价值观念等受到多种渠道信息源的影响而日益多元化。另外,通信网络的发展,电话的普及减少了人们直接接触交流的机会,影响到对人们发展非常重要的人际关系,也会加深人的孤独感。

充分发挥现代科技优势,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和树立现代科技蕴含的高尚科学精神,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和基础。现代科学技术本身不仅蕴含着世界观价值、方法论准则和伦理学规范,而且蕴含着体现现代科学技术本质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和科学知识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三种精神形态。科学精神是科学研究者在长期科学活动中形成的一种高尚的意识、观念、道德品质和精神风貌,是人们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进行科学思维的前提,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大力弘扬的重要保证。有了科学精神,才能对中国传统文化采取科学的态度,才能在现代科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和挑战面前,形成科学的认识,得出正确的结论,采取科学的方法,取得有效的成果。因此,在现代科技条件下,培育和树立科学精神,仍然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第5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措施范文

这次会议是经市青少年读书教育活动组委会研究,并报请市委领导同意后召开的。会议目的主要是总结回顾我市青少年读书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安排部署全市青少年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刚才,苗明峻同志就全市开展青少年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题教育读书活动总体方案作了具体说明,高峰同志、明汝君同志就开展好主题教育活动分别对各级教育部门和新华书店提出了工作要求,我完全同意。我们还通报表彰了上届活动组织工作先进单位、表彰了“走向世界的中国”征文比赛及演讲比赛的获奖者和优秀辅导教师。这次会议内容很丰富,效果很好。下面,我代表组委会重点讲两个问题。

一、对我市青少年“走向世界的中国”读书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情况的回顾和总结

开展“走向世界的中国”读书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是对青少年深入进行十六大精神学习教育的重要部署。开展读书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现代化建设事业接班人的需要,是扩大对外开放与国际接轨的需要。这次在全市青少年中开展的“走向世界的中国”读书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就是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为主题,使广大青少年学习十六大精神,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读书成才。市里对这项活动非常重视,由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团市委、市新华书店共同组成了活动组委会,指导协调整个活动的开展。去年11月4日,市组委会在泰安召开了全市青少年“走向世界的中国”读书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动员会,对活动进行了动员部署。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各级高度重视,强化措施,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取得了明显成效,达到了预期目的。具体呈现出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一是领导重视,发动广泛。为加强领导,市及各县市区、矿业集团都成立了由宣传部主要领导为主任,宣传、教育、团委、书店等部门分工领导,相关科室负责人参加的活动组委会,并明确各自责任,为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各有关部门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抓紧抓实,并多次召开联席会议,进行专题研究,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出活动的实施方案。各县市区在市里动员会后,迅速召开了由各乡镇宣传委员、教办主任、县直各学校校长参加的动员会议,进行了全面组织发动。新泰市、肥城市、宁阳县、东平县、泰山区等地在组织活动中不但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而且在抓工作落实上狠下功夫,使青少年参与率达到了应参加人数的90%以上,不断扩大教育面,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二是组织周密,参与广泛。开展青少年“走向世界的中国”读书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是一项社会系统工作,必须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广泛参与。在活动中,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能够明确职责,相互配合,充分发挥了各自职能作用,保证了活动的正常开展。各级宣传部门认真做好组织协调工作,积极负责,周密安排,加强了对整个活动的宏观调控;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都把这次活动纳入到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与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培养青少年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相结合,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各级共青团、少先队组织注重发挥团员和少先队员的带头作用,积极做好配合性工作,为开展好活动出计献策;各级新华书店认真做好活动用书的供应工作,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有些基层书店安排专人专车,不辞辛苦,直接到各乡镇学校上门服务,将活动用书迅速及时地发放到各乡镇各学校,保证了整个活动健康顺利地开展。

三是活动扎实,成效显著。这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在认真组织青少年学生学习阅读《走向世界的中国》等教育读物的基础上,广泛开展“走向世界的中国”读书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征文比赛及演讲比赛等活动。通过学习了解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的道理,使广大青少年了解中国从闭关锁国、贫穷落后走向独立自强、发展进步的艰难历程,增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各级各部门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良好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区分不同层次,丰富教育的内容和实践形式,狠抓工作落实,吸引了青少年广泛参与。很多学校把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活动列为寒假作业的一项重要内容,量化读书内容,鼓励学生记读书笔记,写学习心得体会,积极撰写征文。还有许多学校自行组织开展了征文比赛、主题活动、演讲比赛,进行了相关内容的黑板报、手抄报、书法、绘画等方面的评比活动。许多地方还在报纸、广播等宣传媒体上开辟专栏专题,刊登和播发学生优秀征文。这次活动全市大约有10万青少年参加了征文活动,在各地各学校层层进行评选推荐的基础上,又经组委会专人评奖,共评出征文一等奖50名,二等奖100名,三等奖200名;优秀演讲稿10篇;并有50名教师获得优秀辅导教师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我市近年来在组织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方面,措施有力,工作扎实,成效显著,今年9月,全国组委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十周年表彰大会上,市教育局获得组织工作先进单位,有两名同志获得读书教育活动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总的讲,由于各级重视程度高,工作措施有力,所取得的成效是显著的。但同时还应当看到,从面上看活动开展还不平衡,有些地方和单位还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活动开展不广泛,参与面少,效果不理想等问题。这应当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改进。

二、关于下一步开展青少年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题教育活动的几点要求

自1993年以来,根据省委宣传部的部署和要求,我市每年围绕一个主题,在全市组织开展了系列化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极大地激发了青少年热爱祖国、勤奋学习、立志成材的热情,促进了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得到了各级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好评,显示了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前不久,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胜利召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下面,根据组委会研究的意见,就搞好本届全市青少年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题教育活动,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要充分认识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题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也强调:“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着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法规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改革和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民族文化的灵魂。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发扬先进文化的根本要求,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题活动,是在全社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各项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入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的一项实际举措。青少年是社会上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体。通过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题教育活动,把亿万青少年紧紧集聚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带头弘扬民族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至关重要。

各级党委宣传部门、教育行政部门、青少年组织,都要从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政治高度,从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合格接班人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搞好这次主题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满腔热忱地做好这项工作。要把这项活动纳入议事日程,摆上重要位置,针对青少年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使这项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富有成效。

二要围绕主题,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应当看到,民族精神的内涵是随着历史前进的步伐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把握历史方位,具有世界眼光,既传承历史文化的精华,又体现时代进步的要求。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题教育活动,要紧密结合实际,着力在引导广大青少年深刻理解和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上下功夫。中华优秀儿女在五千年创造辉煌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培育、积累和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宝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民族优良传统;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三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64字创业精神”、伟大的抗洪精神以及抗击非典的伟大民族精神,等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正是依靠这种民族精神,我们才了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开创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新纪元;正是依靠这种民族精神,我们才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为世界所瞩目。前不久,我国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梦想,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在主题教育活动中,要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生动而深刻的教育。通过教育,使广大青少年深刻认识到,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之林;使广大青少年深深懂得,伟大的民族精神,既表现在国家安危、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赴后继;也表现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还更多地表现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中,能够爱岗敬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要通过教育,积极引导广大青少年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把对祖国、对人民深沉的爱,把个人的远大理想和抱负,化作励志图强、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

要积极探索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教育形式,创造性地开展活动。要注意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依托各级各类青少年活动阵地、青少年教育基地,以各种节目、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纪念日为契机,以活动为载体,吸引广大青少年广泛参与。特别是要把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组织好,使青少年在自觉参与中了解、熟悉、感受民族精神,理解、接受和认同民族精神,在参与活动中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并使之成为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组成内容。

第6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德育工作;弘扬;培育;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民族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弘扬民族精神的现实意义

在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不断增强广大青少年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和自信,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延绵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民族人民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二、我校弘扬民族精神教育活动的具体实践

1.牢牢把握住爱国主义教育这个核心

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我们通过对学生进行中国近代史、中国革命史、中国现代史和国情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提高爱国主义觉悟,让学生懂得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的神圣使命,捍卫国家和领土完整是公民应尽的义务,自觉地同分裂祖国的行为作斗争。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也是宪法的基本要求,在教育中,注意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全过程。爱国主义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教育战线抓德育的一个最重要的资源。

2.把中华传统美德作为弘扬民族精神教育的重点

继承和发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以及诚实守信、与人为善等传统美德,对于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中国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以及5.12汶川大地震中的抗震救灾精神等优秀革命传统,也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培养学生坚定的信念、振奋全民族的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3.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

我们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贯穿整个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积极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氛围,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热爱祖国,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远大志向,继承和发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悠久的文化传统。我们坚持升国旗制度,每周一以及重要节日、纪念日、大型集体活动必须举行庄严、隆重的升旗仪式,每周进行高质量的国旗下讲话,全体中小学生都会唱国歌。学校结合学生实际,充分利用起了校园广播、电视、校园网、橱窗、板报和文化长廊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和弘扬民族精神;校园内张贴悬挂中华名人和中华民族杰出人物画像,制作体现民族精神的展板、宣传牌等,积极开展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浓厚校园氛围。

4.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定期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瞻仰革命圣地和遗址,祭扫烈士陵园,缅怀民族英雄、仁人志士、革命先烈,学习他们的高尚品德和感人事迹,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参观城市、农村和名胜古迹,了解改革开放的成就和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组织中小学生开展主题征文、演讲、讲座、知识竞赛、社会调查等教育活动。这样就能充分发挥校外活动场所、社会实践基地的育人作用。

当前的青少年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可塑性很强,通过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青少年学生具有传统的美德、良好的风范、高雅的志趣、昂扬的气概、顽强的意志、不懈的追求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将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将关系到祖国未来的前景。

总之,广泛地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活动,是当前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如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抓实抓好抓出特色抓出成效,这是德育工作者的一项重点课题。中华民族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五千年灿烂文化和形成的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继承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是最终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条件。

注:本文系甘肃省“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S【2011】GHB253。

第7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创新 民族音乐 教学 弘扬

创新民族音乐文化教学,改善现在民族教育的制度,可以说是保护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的举措。最近几年来,虽然不少音乐专家不断学习西方民族音乐的教学制度。希望能从中借鉴到适合我国民族音乐文化教学的体系制度。然而,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笔者结合民族音乐教学的特点以及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创新民族音乐教学的措施,希望能给从事民族音乐教学的教师们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学习民族音乐的意义

民族音乐是民族对美的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民族音乐所具有的内涵来自于优秀的民族文化,因此学习民族音乐,不但可以欣赏优美的音乐,还可以学习到优秀的民族文化。民族音乐创造来源于民族的社会生活,是民族社会生活真实的写照,因此学习民族音乐,了解民族音乐可以感受到民族的精神,同时在欣赏民族音乐的过程中还能陶冶自己的情操,同时民族音乐中所包含的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除此之外民族音乐的凝聚力,自豪感、有较强的民族文化作为支撑,民乐往往是音乐家民族精神的艺术表现形式,学习民族音乐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民族精神,争强学生的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二、创新民族音乐教学的措施

(一)采用多种教学形式,丰富课堂音乐教学内容

民族音乐的教学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式,例如:在民族音乐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将将经过整理改编的民歌、民族器乐演奏、民族歌舞等有效地结合起来,丰富课堂音乐教学,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综合教学。在课堂上老师还可以让学生一边学习民歌一边学习民族舞蹈,边歌边舞;可以在学生会唱民歌后,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民族乐器演奏;还可以课堂开展各种各样的的音乐活动。除此之外还可以将民族音乐教学延伸到课堂外,例如:老师带领学生到操场或者空地上进行民族乐器演奏,民族歌舞表演。通过唱奏结合、唱跳结合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民音乐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学习民族音乐,在学习民族音乐的过程中,弘扬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

(二)举办民族音乐课外活动,活跃民族音乐教学环境

传统的民族音乐教学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但是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在课堂教学的需求,为此需要创新民族音乐教学方法,因此结合学生的性格以及个人的差异,老师可以利用各种课外活动时间,举办各种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活动,估计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提高民族音乐教学的效率,例如:可以组建一些课外兴趣小组,组织一支民族音乐演奏队,还可以利用学校的校园板报宣传一些民族音乐,在学生课间休息时,播放一些精选的民族音乐歌曲,营造一个学习民族音乐的良好环境,还可以定期开展一些民族音乐活动,例如:民族歌舞会、民歌歌唱会,通过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为学生创造一个民族音乐活动的平台,提供一个良好的民族音乐教学环境。

(三)利用社会民族音乐活动,感受民族音乐文化

民族音乐除了在课堂教学意外,还可以利用社会上各种民族音乐活动,民族音乐教学体系应该是一个开放的教育体系,因此利用社会上民族音乐活动是创新民族音乐教学,让学生进行民族音乐实践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老师可以征求学校的同意,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上各种民族音乐活动,从各种民族音乐活动中,学习民族音乐,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例如:参加民族节庆、民族歌舞比赛、民族音乐演奏,以及各种各样的闵姝活动,通过社会上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活动,为学生民族音乐的学习提供更加宽广的舞台,通过让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民族音乐活动,让学生融入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环境中,从中感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从而更好地进行民族音乐文化的教学。

三、结语

创新我国的民族音乐教学,创新我国民族音乐教学的制度。对我国民族音乐教学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还需要从事的民族音乐教学的工作者们不断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探索,让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下来,弘扬我国我国民族音乐文化。

参考文献:

第8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职;德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5-0056-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为我国职业教育今后10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它要求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贯彻好《教育规划纲要》,职业学校必须强化质量意识,保证学生“学得好,就业好,发展好”。为此,首先应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和做人教育,培养学生较高的职业修养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德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目前,各个中职学校都在进行德育方式改革和探索,但相当一部分中职学校还没有特别奏效的模式。笔者认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一把“利剑”,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职校园,将会开创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中职学生的现状

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行业需要的中等实用型人才的教育。这种教育定位决定了中职学校对中职生源挑选的宽松性,这种宽入口就决定了中职学生普遍存在文化课基础较差,学习主动性不强的问题。虽然就整个群体而言,中职学生道德素质是好的,他们爱祖国,爱家庭,爱社会,爱他人,爱劳动,有理想,有道德,遵纪守法,努力学习,积极上进,但还是有相当部分学生综合素质较差,人格不够健全,缺乏积极应对挫折的态度,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不懂感恩,不讲孝悌,没有健康的荣辱观,缺乏青少年应有的远大志向,学习目的不明确。不少学生来中职学校上学只是为了满足家长要求,对待学习也只是应付,目的是“混个毕业证,混够年龄后去工作”,被动学习情况很普遍。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部分学生的道德水平出现了“滑坡”现象。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德育中的作用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让中职学生学会做人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因此,中职学校德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在中职学校德育中的作用。用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品德美、艺术美、行为美,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夯实思想道德基础,形成道德行为规范,最终学会做人。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让中职学生学会孝悌

“国以人为本,人以德为本,德以孝为本”。缺德缺在孝,修德从孝敬父母下工夫,孝门开,百门开。孝即孝敬父母,悌指尊敬兄长。一个人,有了孝悌之心,才能够感念父母的恩德,感念到父母的不容易,才能够推己及人。一个人假如对含辛茹苦抚养自己长大的父母尚且不去关爱,他又如何能去爱他人,爱工作,爱社会,爱国家,爱人民呢?我们要教导中职生孝敬父母,不仅仅要养父母之身,而且要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心,就是不能让父母担忧。比如,来到学校学习,功课不好,父母会担忧,这就是不孝;和同学相处不好,让父母担忧,这还是不孝;走上工作岗位,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还会让父母担忧,这都是不孝,更何况是打架斗殴呢?一个真正的孝子,就是一个完美的人。如何养父母之志呢?父母养育我们,都希望我们能成为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我们好好学习,将来在社会上有所作为,就是养父母之志。学生如果时刻想着对父母尽孝,就会激发责任心,就会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在学校他们就会努力学习、自觉学习。在现代社会中悌的思想应该推广为同学、同事、朋友之间的尊重友爱。同学间能像兄弟般互相关心、友爱,学校里的打架、偷盗现象就不会再发生。正如《论语》所说:“君子敬而不矢,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在现代企业中也更需要团队精神,更需要考悌思想的扩大和延伸,做到孝悌的学生,也会受到企业的欢迎。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让中职学生学会感恩

感恩教育是提升个人道德素养的需要。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不乏感恩的传统文化。知恩,才可能感恩;感恩,才可能向善。感恩是人格品德;感恩是公共道德,是社会责任;懂得感恩,就懂得爱,可让人生境界升华,让人的道德素养得到提升。我们要教会学生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同学、感恩社会、感恩自然。让学生懂得知恩图报和施恩不图报的道理。既要有报恩之心,更要有感恩之行。只有这样,中职学生才能做到:在家里孝敬父母,孝敬前辈,讲文明礼貌;在学校尊敬教师,关爱同学;在社会遵守公德,遵纪守法,尊老敬贤,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保护环境,爱护自然。

中职学校如何运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德育模式

笔者认为,在中职校园中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德育模式是一项系统工程,为此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有组织、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以《弟子规》等为教育载体和行为规范,使学生学习、力行《弟子规》。为此要做好“五个一”工作。

(一)有一个清晰、正确的指导思想

中职学校运用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德育模式,必须有一个清晰且正确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包括两方面,一是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虽经历了几千年的积淀,但也存在一些腐朽的“毒素”,不利于社会的进步,是必须要剔除的。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清醒地了解、认识传统文化,取精华,去糟粕,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二是对中职教育培养理念的认识。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视频会议上讲到:“职业教育要把‘人人成才’的理念真正融入到教育体系、教学环节和育人的实践中”。这就意味着职业教育是人人成功的教育,不是淘汰选拔式教育,德育工作也要围绕这样的理念开展。

(二)有一个健全有效的组织机构

一个健全有效的组织机构能从组织上保证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如可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其他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相关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协调保障和检查落实等工作,确保德育创新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

(三)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

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是保证工作有序开展的前提。中职德育工作方案的制定应该依据各校实际情况,做到工作面广,跨度大,方法新,内容得当,有人财物的保障。德育工作不仅涉及学生,还要包括领导、教师、职工,教务、后勤等方方面面,要形成“人人讲道德,德育人人抓”的局面。跨度上要有时间跨度和空间跨度。时间跨度包括新生入学到毕业离校;空间跨度包括社会、学校、家庭。方法上要结合中职学生实际,摆脱平淡无味的说教,采取灵活多样的新颖方式。内容上以《中职学校学生手册》为框架,以《弟子规》等为教育载体,培养学生学习、力行《弟子规》。人、财、物都要有保障,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德育模式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必须有相应的人、财、物保障才能顺利开展。

(四)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方法

无论开展什么工作,措施得当都能事半功倍。笔者认为本工作的有效措施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

领导小组要真正对德育工作起到领导的作用 每月召开一次德育工作会议,每学期召开两次德育经验交流会,部署学校德育工作,使德育工作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有交流、有总结、有提高。

打造一支教工德育工作团队,提高学校德育质量 打造教工德育工作团队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培养教工良好师德。《教育规划纲要》要求“加强师德建设。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只有当师德工作做好了,学生德育工作才会有基础。另一个层面是培养合格的传统文化教育师资队伍。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质量取决于教师水平。由于多年忽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目前中职教师自身文化素质、教学水平难以承担传统文化教育任务。因此,搞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从培训教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入手。应通过培养训练,形成一支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熟悉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熟悉传统文化教材,熟悉教学方法,有独立德育工作能力的师资队伍。

安排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简单的说就是培养习惯。德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智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中职学生许多是中考失利者,文化知识基础相对薄弱,普遍缺乏文化归属感,行为习惯养成不尽如人意,所以,要安排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进日常的教学工作之中,在学生吸收必需的课本文化知识的同时,用中国传统文化浸染和熏陶他们,让他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立志、修身、勉学、处世、治家、忠孝等方面的经典章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使教师能很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使学生能通过课程系统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他们的道德规范、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影响,更好地矫正和规范行为。

组织一批精英,设计一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模块(不包括课堂教学) 德育模块可方便各个学校按模块统一部署德育的组织实施。德育模块至少包括:教师德育工作合格证培训模块;新生入学强化教育模块;日常行为养成模块;孝道感恩教育模块;“经典诵读”模块;主题活动模块等。这些模块应该形式多样,内容翔实,涉及教工和学生,涵盖学生入学到毕业离校的德育工作全程,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在活动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魅力所在,感受人文情感和关怀。同时,要让师生写感想文章,汇编成册,日后在班级或年级间交流分享,让更多的人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充分发挥这种教育模式的感染和激励作用。由于模块程序规范,设计精心,便于推广,便于考核,便于提高学校德育质量,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教师水平的差异影响德育效果。

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 中职学校要把德育系统工程的大厦建筑到一个极有感染力的校园文化的人文环境里,就要营造环境育人的德育氛围。高质量的德育种子只能根植于优秀的校园文化的土壤里,才能长大成型。在培植校园文化,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时,应主要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是有形塑造,在学校教学楼、宿舍墙壁、楼道上设置标语、图片、宣传画等,展示中国传统文化,让学校每一面墙都成为德育渗透的好工具,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二是无形塑造,并使之成为校园文化的核心。具体做法是:把学校的制度、纪律条例内化为学生美的语言,美的形象,美的行为,美的活动,培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风气和良好习惯,使学生把真心的爱内化为美的心态、好的个性和正确的行为,再升华为各种能力,最终达到素质全面提高的目的。

(五)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

为使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工作长久有效地开展,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必须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

可用“德育银行”的方法记录学生品行优劣。学生每学期凭“德育银行”累计分值获得星级,数量从1星~6星,第6星级为道德明星,按星级在校牌上打上相应个数的星星(平时戴在胸前也作为一种荣誉)。毕业时凭“德育银行”的积累,发放德育合格证书。要给予道德明星精神和物质奖励,实行优先推荐就业等鼓励政策。而对道德星级低的学生可采取补课或延缓毕业的方式激励其改进,争取“不求人人优秀,但求人人进步”。

总之,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借助于富有特色的系列活动,将教育理念落实到学生的行为习惯中,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推动德育工作向品牌化、长效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中职生的道德水平才会大大提高。学得好,就业好,发展好,人人成才就有了前提,德育就会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从而达到中职学校多年为之努力而未曾达到的理想效果,增强职业学校的吸引力,实现《教育规划纲要》“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彭鹏,郭耀武.重建青少年的精神家园――基于西安市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理论导刊,2011,(1).

[2]景国敏,曹书敏.突出办学特色 促进学校发展――登封中专特色办学的思考与实践[J].河南教育,2011,(1下).

[3]王传满.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弘扬传统文化[OL].(2010-09-19)..

[4]熊兵.大学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1,(5).

[5]邬焕庆,万一.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改革[OL].(2006-06-05).http://news.省略/newscenter/2006-06/05/content_4645324.htm.

第9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不但有助于为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还能在加强学生文化底蕴的基础上丰富教学内涵,帮助学生构建更为完善的语言文学知识体系。针对于此,在“互联网+”视角下开展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时,语文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在尊重学生个人意愿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融合应用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深入发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实用价值。

一、“互联网+”视角下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渗透的现状

(一)学生缺乏传统文化的共性

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受年龄限制社会经验和阅历相对匮乏,看待问题时缺乏辩证性思维和意识,且认知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薄弱,在成长阶段极易受外界影响因素干扰,对初中生原本尚未成型的价值观念造成冲击,也不利于学生日后身心健康成长。“互联网+”视角下,在各项信息技术支持下互联网中充斥着大量信息资源,且数据信息质量参差不齐,无形中增加初中生受不良信息影响的概率。同时,随着初中生主观意识的不断加强,对互联网中兴起的新鲜事物产生浓厚的探知欲望,网络盛行的各种不良风气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着初中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素质,违背素质教育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初衷。另外,由于初中生原本就具有好胜心强、探知兴趣浓厚的性格特征,在心理和情感方面渴望受到外界的关注与认同,而互联网作为一种开放性平台,为初中生提供更多展示自身才能和特长的时机,从而导致初中生整体上缺乏共性,尤其体现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新时代背景下初中生大多追求个性化发展,不同初中生之间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性,性格也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受互联网新兴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关注度逐渐下降,为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工作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

(二)基于应试教育影响素质教育落实不到位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时,语文教师的主要教学目标在于引导学生继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使学生发自内心地喜爱传统文化中的优良道德品质和文化元素,并自发投入传统文化的宣传活动中,最大限度上提升初中生文学素养和道德品质。但在当前初中语文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语文教师受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过度重视学生最终考核成绩,未突破传统教学中固定思维的局限性,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时只注重古诗词或古文的背诵及翻译,导致学生对优秀古诗词的理解和认知仅停留在表面层次,未深入发掘古诗词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也无法确切体会诗词作者传达的中心思想和情感态度,语文传统文化的教学整体上流于形式。与此同时,部分语文教师未充分利用自身引导者角色,只注重为学生讲解课内教材中有限的传统文化知识元素,未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灵活运用现有教学资源和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课外传统文化学习体验,进而导致学生的视野和眼界具有一定局限性,对语文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意义认知不明确。此外,在“互联网+”时代,部分初中生过度依赖辅助教材或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并借助信息化平台搜集所需信息资源,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整个学习阶段缺乏自主探究意识,也不利于学生对复杂深厚的传统文化进行理解。

(三)学生家长未充分发挥自身引导者角色

初中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同时也是继承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自身担负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责与义务。但在当前传统文化渗透过程中,初中生获取优秀传统文化信息的渠道主要来源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在日常生活或课外实践活动中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时机较少,并且家长也未充分发挥自身导向作用,积极带领初中生在生活实践中接触优秀传统文化。基于“互联网+”时代,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逐渐趋于多元化,对学生思想水平和文化底蕴的提升有着积极影响,但实际上大部分学生家长受先进信息化技术的影响,普遍存在沉迷网络、忽视学生情感态度变化的现象,无形中降低了亲子互动交流的频次和积极性,造成初中生缺乏家长的有效管治,未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此外,尽管部分家长要求学生观看弘扬传统文化的优秀电视节目、网络视频等,但却未真正陪伴学生共同观看,整体上缺乏有效互动交流,未及时针对初中生认知有限的传统文化知识进行讲解,不但会迫使初中生无法理解较为抽象的传统文化理论知识,长此以往还可能造成初中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失去兴趣,过度沉迷于其他娱乐电视节目和网络信息。

二、“互联网+”视角下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语文教师综合素质,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

在某种程度上传统文化更深层次地延展与丰富着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以更直观立体的方式将语文教学内容体现出来,有助于初中生更深入体会古典文学诗词的意境美,将抽象复杂的古诗词语言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具体文化情境中,从根本上降低初中生理解与掌握古诗词的难度。在“互联网+”时代,开展语文教学工作时,语文教师应积极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和教育平台,加大传统文化的渗透力度,为学生创设多样性课堂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培养初中生宣传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品质,在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引领初中生承担自身责任与义务。另一方面,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早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语文教师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更应积极提升自身文化素养,不断积累深厚的文学底蕴,深入发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但需要注重学生基础认知教育的落实,还应以身作则带领学生共同体会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将其视为渗透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和传播形式,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阅读与浏览相关经典故事和创作背景,深入发掘古诗词、古文中潜藏的人生哲理和美好道德观念,并为学生详细介绍古诗词相关的背景资料、作者生平事迹以及政治环境等内容,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知识储备,有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死记硬背古诗词的常规,促使学生从古诗词中体会人文情怀和情感表达,综合提高学生写作实践应用能力。

(二)正确运用互联网资源,打造积极的传统文化学习环境

互联网在为教学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初中生的成长造成一定消极影响,语文教师应积极联系家长起到良好带头作用,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指导学生正确运用互联网资源,选取具有正面价值和积极意义的信息资源,正确看待“互联网+”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带来的时代特色和内涵。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应积极转变教学思维方式,在传统课堂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方式,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将信息化技术与传统文化进行有机结合,引导学生适应新时代教学改革发展需要,积极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想象空间。其次,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优秀的传统文化节目,组织学生认真观看节目中涉及的经典古诗词和延展性课外知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古诗词学习过程的兴趣。最后,突出强调学生在教学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有效沟通交流,尽可能鼓励学生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营造氛围浓厚的家庭环境,促使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在语文教师和家长的共同监督下提高初中生文学素养。例如,语文教师在进行“渔家傲•秋思”教学内容讲解时,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介绍作者范仲淹的生平简介、家世背景以及当时的政治立场等内容,并为学生播放诗词中边塞特有的声音,促使学生在音调变化中感受边塞的壮观景象,为学生呈现更丰富的意象美,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古诗词的背景与主观感受,真正理解作者在惨烈的战场中创作诗词的心境。

(三)创设多元化教学方式,全面渗透中华传统文化

基于“互联网+”时代,初中生已具备一定的主观意识,在数量庞大的互联网信息包围下,初中生更容易受到不良网络信息的冲击与影响,这也对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提出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接触中华传统文化,促使学生自发投入中华传统文化弘扬活动中。例如,在我国春节、端午节以及中秋节等传统文化时节,语文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主搜集与各节日相关的古诗词,组织学生以各传统文化节日为主题进行写作,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以插入图片、播放动态视频的方式为学生呈现各传统文化节日相关背景资料,组织学生动手实践完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手工物品。另外,语文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上台讲解传统文化相关的故事和科普知识,带领其他学生认真体会古诗词中传递的思想感情,并以小组为单位为学生创设表演情境,指导学生还原古诗词中的具体场景,加深学生对古诗词中心思想的印象,强化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例如,语文教师在讲解“送东阳马生序”时,可以先带领学生熟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送别同乡后学的思想感情,提问学生作者如何克服求学中遇见的困难,组织学生找出其中具体细节进行描述,更深层次地加强学生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其次,语文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指导学生演绎课文中作者与友人送别的场景,帮助学生反复揣摩古文中人物角色的形象、语气以及情感变化,确保还原场景的真实性。通过这种方式不但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促使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诗人恋恋不舍的思想感情。

三、结束语

基于“互联网+”时代,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对推动初中语文教学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语文教师必须及时转变传统教学理念,灵活运用信息化技术为学生带来更丰富的课堂教学体验,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在初中语文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提高语文教师综合素质,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正确运用互联网资源,打造积极的传统文化学习环境;创设多元化教学方式,全面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语文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陈世雄.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J].当代家庭教育,2020(21).

[2]张艳.浅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研究,2020(5).

[3]谢晶.初中语文教学中应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8).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