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前教育社会实践总结范文

学前教育社会实践总结精选(九篇)

学前教育社会实践总结

第1篇:学前教育社会实践总结范文

同志在2008年视察北京大学和2009年视察中国农业大学时反复强调了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培养的重要性,他指出大学生“要在提高实践本领上狠下功夫,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要“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每年暑期,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都会在全国广泛开展,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深入基层。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丰富的基地资源、系统的组织程序等多方面的积淀。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暑期社会实践的主题特点、开展形式、目标要求等都在不断变化,高校在开展这项工作过程中问题和矛盾不断凸显。

(一)保障体系不到位

首先,思想保障是先导,可以有效保障工作的方向性和价值性。现阶段,多数高校对社会实践育人重要性的认识程度还不够,一般只是将暑期社会实践定位为团学课外活动的范畴,未能真正将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其次,组织保障是基础,可以有效保障工作领导的科学性和管理的严谨性。很多高校都成立了暑期社会实践领导小组,包括分管学生工作的校党委副书记、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处和团委等部门,但往往都是团委牵头做,而其他部门参与过问、提供的支持和保障却很少。第三,制度保障和经费保障是工作有效开展的后盾,可以保障工作的可操作性和长期稳定性。高校对社会实践育人目标的设计、育人环节的策划、育人过程的支持和实际育人效果的考量等方面都还缺乏充分的顶层策划和制度依托。虽然有部分高校的社会实践已有相应的学分,但基本上都没有纳入常规性的教学管理。运行经费也只够用于支持个别重点团队和奖励优秀团队。此外,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指导教师工作量认可等也得不到有效的保障。长此以往,将严重制约社会实践工作的开展。

(二)参与覆盖不到位

尽管几乎所有高校在暑期都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但基本上都存在以点代面的现象,主要表现是把大量精力、财力投放在社会实践重点小分队或某一类实践活动上,而对面上学生的实践活动则缺乏具体有效的措施,导致点上轰轰烈烈,面上却星星点点。虽然许多高校对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做了硬性要求,但是较高的参与率往往只停留在实践回执表的公章上,实际参与、思考和研究的过程并不理想。

(三)过程指导不到位

第一,高校对于社会实践安全、礼仪等方面的培训开展较为普遍,但对于如何选择合适的社会实践方式、如何实施具体的社会实践过程、如何确定社会调查的题目、如何撰写社会实践报告等问题都缺少系统的培训和专业的指导。第二,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也主要以感性地体验社会和简单地服务社会为主,对社会问题的调查研究和对社会现象的分析思考很少。第三,实践后的报告内容基本以总结和心得为主,对实践成果的提升和巩固效果不佳。实践的广度和深度仅仅靠学生本身去拓展是比较难的,还需要教师专门、专心、专业地指导,才能够真正提升暑期社会实践的育人效果。

(四)考评机制不到位

高校往往注重优秀个人、优秀团队等先进的评比和表彰。对于面上学生个体参与社会实践的情况,一般是以提交社会实践回执和总结报告作为成绩的依据。委托并没有实际实践的单位在社会实践回执上盖章以及通过拷贝抄袭完成实践总结、不认真对待实践报告等现象屡见不鲜,学校缺少有效地监督和考核。

二、与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相结合是暑期社会实践改革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即“中央16号文件”)指出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要求各高校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教学。2005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很多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中,都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有些学校则从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拿出一定学分,专门开设了“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是与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相适应的一门课程,它通过实践的方式,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了解和认识社会,掌握用思想政治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行合一”,将思想政治理论内化为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外显为良好的行为习惯。从空间上分,思想政治理论实践包括课内实践教学环节、课外校内实践环节和社会实践环节三部分。其中社会实践环节是最真实、最生活、最有效、最广阔的思想政治实践育人的大课堂。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利用暑假的大块集中时间深入基层,通过教学实践、军事训练、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形式,了解社会、认识国情、服务群众,“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深化政治和价值认同,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都是高校思想政治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和大学生成人成才的重要途径,并且有相互契合的目标、形式和内容,可以相互结合和依托。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可以充分利用已经发展相对成熟的暑期实践活动的各项资源和平台,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课程社会实践环节;另一方面,结合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也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不再只是一项团学活动,而是作为正规的教学环节,根据日常的教学管理严格地用第一课堂的要求规范第二课堂。在学分设定、师资配备、过程指导、课时津贴、成绩评定等方面都有了规范的保障。通过将暑期社会实践作为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的主要载体的方式,能够解决一系列暑期社会实践自身现存的缺陷和问题,是其改革和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与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相结合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改革的方法和路径

根据党的十提出的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等联合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的明确要求,笔者将“与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相结合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改革”目标确定为:提升社会实践育人实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和能力素质培养的育人双目标。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改革路径确定为:利用和整合资源,按照课程化建设的标准规范管理,完善各保障系统,建立全体参加、全员育人、全过程培养的工作机制。

(一)实行课程化管理,完善保障体系,实现学生

全体参加将暑期社会实践作为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的课程主要载体,根据课程建设和管理的要求,列入正规的教学计划、纳入正常的教学管理。这对于学生的全体参加、教师教学工作量的认可和经费支持等方面都有了有效的保障。首先,社会实践作为课程,有着规范的学分、学时设置。根据一般的课程管理要求,规定社会实践成绩合格者才能得到相应的学分,因故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参加社会实践或成绩不合格的,需要缓修或重修,否则不能获得学分。社会实践的课程化、学分化保证了全体学生必须参加。其次,全体参加不能只停留在社会实践的证明材料上,要有科学的考核方法促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实际参与、真正思考。实践单位的时间认定和反馈意见、社会实践日记和总结报告等都是检查考核社会实践的常规且重要的依据。另外,以社会实践交流为主题的团日活动也是学生总结、交流和考核的有效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班级、学院、学校不同层级的社会实践主题团日交流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总结交流中反映的参与暑期社会实践的深度、取得的效果和回答问题情况进行综合评定。科学的考核方法保障了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实际参与。再次,要制定调动指导教师工作积极性的相关措施和具体的考核办法,根据任课教师指导、带队和评阅等工作的开展情况,给予任课教师教学工作量的认可。最后,课程建设经费与原有的社会实践活动经费可以统筹协调、相互补充,保障教师在指导过程中交通费、住宿费以及重点项目和团队支持费等经费支出。

(二)建立领导管理机构,健全协同沟通机制,形成全员育人合力

首先是建立工作领导机构,形成领导合力。社会实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外实践教学共同的重要平台,因此需要校主管思想政治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和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共同负责,宣传部、学生处、教务处、团委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等相关部门统筹规划共同推进。具体由“实践育人工作领导小组”或“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小组”等机构总体领导和指导该项工作。其次是完善组织协调机构,形成课程建设合力。将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各二级学院党总支联合起来。团委负责组织协调;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理论教学和指导;各二级学院成立以党总支书记为组长的“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课程组”,负责课程开展的具体工作。最后,健全指导教师队伍,形成育人合力。将思想政治教育专任教师、思想政治辅导员、专业教师、教辅行政人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读研究生等力量共同凝聚到社会实践指导队伍中来,发挥各自优势特长。选派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任教师为各专业学院社会实践进行选题、调研方法、调研报告写作等理论指导;思政辅导员负责组织管理、安全教育和礼仪培训等;专业教师负责专业内容的指导;思政在读研究生担任课程助理。健全的领导机构、课程管理组织和指导教师队伍为暑期社会实践的有序实施和质量提升提供了保障。

(三)明确教学任务,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和能力素

第2篇:学前教育社会实践总结范文

(一)丹麦社会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课程设置

丹麦社会教育专业学制是三年半,分为7个学期,共计210学分,课程结构包括必修课(1.教育理论,2.语言、文化与交流,3.个体、学校与社会)、选修课(1.艺术、自然与技术,2.身体、健康与运动,3.表达、音乐与戏剧)、专业领域课(1.社会问题者的相关领域,2.身心残疾者的相关领域,3.幼儿和青少年的相关领域)、教育实习和毕业论文五个部分[2]。其中,选修课和专业领域课学生可以三选一,至于学生如何选择课程主要是要考虑自己的实践与毕业方向。目前,丹麦社会教育专业中约有50%的学生会选择幼儿和青少年的相关领域与表达、音乐与戏剧课程(丹麦教养员职前教育课程),毕业后从事教养员工作。其中教育实践课程中的教育实习为74学分,占总学分的35.2%;毕业论文为12学分,占总学分的5.7%;课程结构中所有实践类课程共占总学分的40.9%。

(二)丹麦社会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课程内容

1.教育实习

丹麦教养员职前教育课程中的教育实习是贯穿职前培养全过程的,其中第一学期有3个月的初步实习,第三个学期和第六个学期分别有6个月的深入实习。教育实习通过为作为专业活动基础的专业理论知识、理解力与能力提供框架来实现教学目标。教育实习与在学校学习是两个独立但又彼此支持的学习环境,通过两者互动获得的知识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习得。学生学习的起点在于参与,对体验的系统习得以及对社会教育工作者、学校与职业之间互动的反思。它为学生的实践练习以及个人对教育职业及其使用群体的观察提供框架。三个教育实习的难度会逐步提高并且逐步涉及教学工作的多种领域,这些都有助于提升学生对职业及其活动的整体领悟意识。第一学期的3个月初步实习期主要针对具体的教学关系;在第三学期的6个月实习中关注重点扩大到学校的视角;在第六学期的6个月实习中,学生体验社会变化中的教学工作。丹麦社会教育专业的教育实习有明确的职业目标:第一个实习期的目标旨在使学生在实践基地参与日常教学实践;参与并发展有意义的关系,增强与他人建立关系的能力;参与计划、执行与评估等教学过程;从实践中获得体验并反思;伦理性与批判性地反思自己的实践;展示对建立关系与社会能力等自身先决条件的个人见解。第二个实习期的目标旨在使学生参与并为组织日常教学工作出力;参与创新与变化的过程;计划、执行、记述并评估教学过程;记述并告知教学实践;批判性地对自己的实践及实践基地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第三个实习期的目标旨在使学生掌握教学实践并为职业的发展与创新出力;集中致力于满足特定幼儿的需求;解释针对特定目标群体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如何能用于优化一般范围内的教学工作;以科学理论前提条件与方法论技能为基础,通过对实践的参与、分析及反思来产生知识;结合职业情况与发展描述个人的职业认同。

丹麦社会教育专业明确规定了教育实习中要获得的核心知识与能力领域,在三个实习期都适用的是实践基地的教学与社会目的及功能、目标及教学实践;教学实践的文化与社会条件的重要性;实践基地的目标群体与需求、生活质量、发展与学习;伦理观、价值观以及人性观点;以记述与发展教学实践为目的的参与、对体验的系统收集及反思。第一个实习期主要是了解与掌握教育关系,具体包括在教学过程中,参与者之间的互动与关系;互动对个体生活质量与发展的重要性,包括个体自身对关系的影响与重要性;关系中的交流、互动与冲突;关系中的权力与伦理。第二个实习期主要是了解学前教育机构,具体包括作为社会机构与公益的教学实践;机构照护、成长与发展;实践基地的组织、文化与管理、内外合作;制度框架中的权力与伦理。第三个实习期主要是了解与掌握教育职业,具体包括职业的工作与任务领域;教学工作与方法;职业理论、核心概念与术语,包括其科学基础与方法;社会现代化过程与职业的历史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职业意识与认同;教育职业为解决跨行业任务做出的贡献。丹麦社会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实习是与在校上课、学习与管理有机结合的,3个月的初步实习中有5天要回校辅导,6个月的深入实习中也有10天要回校辅导。平均每天在教育实践基地工作6小时,包括回校辅导的学习日。在每个教育实习前,学校都要为学生参加实习做好准备,包括实习期间的学习方法与目标,要详细描述教育目标。在每个实习前,学生准备一份实习文件袋,文件袋里含有学生对实践基地的具体期望和问题,对即将到来的实习的个人想法以及实习与本科学习的关系;文件袋中还有学生为实习做的其他准备,包括学生所做的与实习相关的文献阅读笔记。在实习开始时,学生基于三个职业目标具体阐述实习的教育目标,实习基地必须根据学生实习期的教育目标提供管理。

2.本科论文

丹麦社会教育专业学生在第7学期的最后半段时间进行本科论文写作,本科论文写作为期10个星期,为12学分。本科论文可以由学生个人独立撰写,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撰写(每组最多不超过4名学生)。学生选定一个获学校通过的与专业领域相关的具体问题作为毕业论文选题,撰写时必须要在论文中展现科学理论方法知识,论文必须包含学习与体验或其他形式的实践知识。(三)丹麦社会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课程评价丹麦社会教育专业的教育实践课程测试与评估形式是按照丹麦政府文件中的评估规定进行的。整体而言,评估形式必须符合教学目标并且必须是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接触过的形式。而且,评估形式必须确保是对受试者的个人评估,评估是个人化的,因此必须由个人通过。三个教育实习对学生的评价最晚应在实习期进行三分之二时段的时候进行,在实训基地由实习机构的导师与学生和学校导师举行会谈之后做出,学校导师有最终决定权,评价成绩为通过或未通过。本科毕业论文采取外部测试,外部测试中的外部考官由教育部委派,论文最后以个人的口头考试结束,对学生按7分制进行评估。

二、丹麦社会教育专业教育实践对我国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启示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贯彻实施,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正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丹麦教育经验表明,幼儿园教师质量决定着学前教育质量,而完善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体系,是影响学前教育师资质量的关键。目前,我国政府对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高度重视为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却表现出与理论教学关系不明确、实践教学体系尚未建立等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广泛借鉴国内外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优势,积极改革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一)调整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践的时间安排

丹麦社会教育专业在第一、三、六学期共安排三次教育实习,总计15个月;毕业论文在第七学期,共计10周。而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课程模块中,基本上是:安排军训(2周)、教育见习(2周)、教育实习(8周)、毕业论文(8-10周),教育实践课程学分为20学分,按总学分180学分计算,教育实践只占11.1%。与丹麦教育实践占总学分40.9%相比,相差极大。教育实习是教师教育院校培养高素质师资人才的必由之路,是教师职业养成的关键环节[3]。而我国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实多安排在第七学期或者第八学期。这种滞后的教育实习时间安排,既不利于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也不利于学生在实践中检验知识、获得感悟和进行实践的教学反思。因此,学前教育师资培养院校要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中,增加教育实践课程的学时比例,合理安排学生的教育实习时间,还要把教育实习与在校学习紧密结合起来,规定教育实习过程中回校辅导的具体时间,以使学生通过教育实践与在校学习的互动来增强对专业理论知识的习得,增强学校与职业之间的互动反思。

(二)丰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践的学习内容

丹麦社会教育专业的教育实践课程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学习内容,三个不同层次的教育实习都详细规定了实习中要获得的核心知识与能力领域。而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见习仅仅是观摩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教育实习也仅仅是从事一些基本的保育与教育工作。过于单一的教育见习与实习内容削弱了学生的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因此,要想使准幼儿教师具有突出的实践能力,灵活地把学前教育理论知识与保教实践有机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就要明确规定学生在教育见习与实习中必须获得的教育实践核心知识与能力领域,在已有规定的见习与实习内容基础上,增加教育实践的文化与社会条件的重要性;实践基地的目标群体与需求、生活质量、发展与学习;伦理观、价值观以及人性观点;职业理论中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幼儿园的组织管理制度;社会现代化过程与职业的历史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教育职业为解决跨行业任务做出的贡献等内容。

(三)改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践的教学模式

教育实践能力是教师对幼儿施以积极影响、引导幼儿发展的基础。丹麦社会教育专业的三个教育实习有着各不相同的职业目标,三阶段的教育目标层层递进、螺旋式上升,通过循序渐进的体验式教育实习活动,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而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实践课程,虽然也有明确的教育见习与实习任务,但是任务往往缺乏层次性与全面性,实现任务的最佳方法也不够科学。因此,我们要借鉴丹麦社会教育实践课程中三个层次的职业目标,运用“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即学生在完成相关理论教学后,学习者在相关实验室、实训基地、实习单位等实践场所进行实践活动过程中,作为体验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对实践活动的认知、情意方面的总结与归纳,注重学习者对自身所从事活动的反思、回味、深化等内省过程的教学,注重学习者今后职业生涯的心理和人格的完善[4]。这样,学生才能够做到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四)发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践的主体作用

丹麦社会教育专业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每个教育实践前,都由学生提出对实践基地的具体期望和问题,对即将到来的实习的个人想法以及实习与本科学习的关系,实习基地要根据学生的目标提供管理。而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见习与实习过程中,基本上都是由所在院校统一提出实习要求,学生只是被动执行,而且每个实习基地也并不一定会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高质量地完成指导工作。因此,我们要借鉴丹麦的做法,在教育见习与实习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制定教育见习与实习规划,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专业发展意识与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并不断进行反思。同时高校也要与政府教育部门沟通,强化教育基地对学生教育实践指导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供根据学生和学校实践工作目标的管理,提前完成对学生实习评价工作,留出学生反思提高的时间,促进准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五)改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践的评价方式

第3篇:学前教育社会实践总结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实践 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G51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9(a)-0003-02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环节,是高等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在社会实践中成长成才的重要形式。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大学生能力的培养越来越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功能。社会实践就是让学生通过接触社会,从而了解社会、认知社会,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服务社会,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综合素质的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确保大学生在实践中成才。

1 高校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义和作用

总书记2008年5月3日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要在提高实践本领上狠下功夫,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向人民群众学习,磨练意志,增长才干,切实提高创造能力和创业能力,为今后走上社会、成就事业打下坚实基础”。大学生要在实践中学习,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在实践中练就品格、素质,发现和挖掘自我。社会实践引导广大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群众,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通过参加活动,巩固和检验所学理论知识,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使大学生磨练了意志,开阔了视野,明确了责任的含义,培养了责任感,体验了自身的价值,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通过参加活动,巩固和检验所学理论知识,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社会实践为大学生提供了服务社会的一个平台。社会实践活动使得大学生主动地把自我融入到一个集体中,从而增强了集体感和主人翁精神,培养了尊重他人劳动的习惯,学会与他人合作的本领,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为进一步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改造社会做好准备。

2 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突出问题

2.1 在思想认识方面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没有得到社会、相关部门的重视。由于没有形成社会、学校以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缺乏全局、整体的规划和充足的经费保障,使得社会实践活动得不到具体、高质量地落实。一些高校领导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对其活动的开展重视不够,采取的措施不多,使社会实践走过场,流于形式,严重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大多数人认为实践是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向生产一线参加社会劳动和实践锻炼,学生怕苦、怕累,开展社会实践是浪费时间、精力和财力。

2.2 在实践规划制定方面

大多数高校都还缺乏关于社会实践的一个总体设想和长远的目标规划,被动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实践与教育相脱节,内容单调。实践与教学总是被有意无意地割裂开来,实践只是作为教学计划外的补充,没能纳入教学内的计划安排,社会活动的指导力度不够,活动的专业技术含量低,实践活动的内容单一,有的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不能很好地体现大学生的专业特点和知识结构特点。

2.3 在社会实践保障机制方面

社会实践作用和效果得不到充分展现,在很大一部份原因在于评价方法老套、单一。任何一项教育行为的落实都必须以制度机制作保障,同样,高校的社会实践的开展,也必须建立完善的制度机制为前提,否则,社会实践就难以正常健康运转。

2.4 在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方面

没有固定的实践场所和实践基地。大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寻找社会实践场所基地建设既要有眼前的目标,更要有长远的目标;既要有单一的目标,更要有系统的目标,最终达到有效性和可持续发展。社会实践的基地建设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可以提高基地的育人效果。“长期、规范、有效、层次”是高校实践基地建设的有效目标。

2.5 在实践经费方面

由于教育经费本身不足,实践活动的经费就显得更为拮据。随着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实践经费已成为一块极大的绊脚石,它严重地制约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正常有效开展。

3 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重要性的认识及相应的策略

高校要深化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探索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服务社会、勤工助学、择业就业、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完善激励、组织、培训和保障体系,加快建立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大学生社会实践就是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学习中的主阵地作用,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真正将学到的知识转变为未来工作岗位需要的技能,以便将来更好地立足社会。“学生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实践出真知,终极要转变为能力。参加社会实践,积极了解这个社会(包括现状和未来的发展),鼓励学生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才不是一句空话。社会实践还有利于尽快缩短学生人向社会人转变的时间,改变毕业生适应社会的“短板”效应。

搭建实践舞台,促进学生成才。推进素质教育,引导大学生积极自觉地进行实践锻炼,包括校园实践、校外实践和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自觉参与、感悟,努力的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包括就业、创业等实践中遇到的现实问题等等。主动加强文化素质自我教育,有利于把健全人格自我教育渗透到实践之中,感悟社会的真实面,从而更好地促进第一课堂的学习。要求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身体力行地把德育教育、智育、体育、美育结合起来,是人生的自我创新!鼓励学生走出校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奉献社会、积极参加社会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素质。

大学生社会实践要做好,涉及到专业、形式以及课程的改革,还有领导机制和实践深化的基地问题。具体地说,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 社会实践活动专业化

专业化的社会实践使学校的专业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互联系起来。学校应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引导和吸引学生积极参加课余活动,根据不同的年级,开展社会实践的形式各有侧重。低年级的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知识文化水平,但由于他们的活动范围比较窄,实践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比较低,可以安排参观访问、调查研究等方式。高年级别的学生可以放手让他们去做课题调研甚至进行工作实习、开展科研活动,使他们从中学到更多东西。

3.2 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多样化

学校要体现各自的办学特色,社会实践也要体现自己的特色,形成品牌优势,把社会实践向纵深发展,在广度、深度、时间和方式方法上寻求多样化,因地制宜,使社会认可、群众满意、学生得到锻炼。社会实践的特社会实践的实效性与实践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会实践活动应该注意多样化,来自城市的学生多接触农村,经受锻炼,让来自农村的学生多接触城市中、小学、机关、科研单位,使得他们开阔视野。社会实践不能仅仅限于寒暑假,在活动时间上,要形成制度化。可以利用周末、节日或课余时间,有连续性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地点上“就近就地”,立足校园,放眼周边,深入社区,特别是把广泛开展社区志愿者援助行动作为社会实践的重要形式;通过社会调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服务,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通过科技发明,培养良好的学术道德,弘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通过勤工助学,帮助贫困大学生取得合理的经济收入,增进对社会和国情的了解。

3.3 社会实践课程化

社会实践是高校的一门特殊课程,是学校与社会化两个课堂,教师与群众两类教师、书本与实践两种教材的有机结合。而社会实践又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专业教师和社会实践指导教师尤其要提高自身素质,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善于发现学生的创造萌芽,给予特别的扶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创造欲望,把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纳入高校的教学计划,作为一个必修课,纳入学生学籍管理和德、智、体综合测评体系,制定详细科学的考评办法,分级分等考评,考评结果应存入学生个人档案。同时,对社会实践的指导教师也应像担任其它学科教学的教师一样计工作量、并纳入教师晋职晋级考证体系。要结合培养目标,制定《社会实践活动办法》,对社会实践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目标要求,形式内容,方法途径,时间要求,成绩考评,工作量计算,奖励办法,组织领导及有关政策,使活动贴近学生特点,做到有章可循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课程观念的更新,原有的课程观已被新的课程观所更替。

3.4 社会实践实行领导责任机制

面对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形势、新问题,要使其广泛、深入、持久、有效地开展下去,必须建立社会实践的领导机制,形成程序规范化、工作制度化。

3.4.1 建立社会实践的层次领导机制

首先,学校可建立校级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由团委牵头,以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处、学生会为成员单位,聘请地方领导,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参加指导、协调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负责社会实践的总体规划和设计。其次,系(院)可成立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小组,由系(院)牵头,学生党支部、分团委、学生分为成员单位,负责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指导和实施。最后,班级里可成立社会实践小分队,由团支部牵头,党支部(或党小组)、班委参加,负责具体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骨干队伍的组成,还应包括学校指导教师骨干队伍、校外指导教师骨干队伍、学生骨干队伍。这样的队伍,将有效确保活动内容的高层次化。

3.4.2 社会实践工作程序化

为了增强社会实践的教育效果,必须对社会实践从准备、实施到巩固消化活动成果的全过程形成一套规范化的程序,这套基本程序应包括准备阶段、联系选点阶段、实施阶段、总结表彰阶段。在准备阶段,对社会实践的内容形式、时间等都需要作充分、细致、具体的规范和统筹安排,从确定主题、组建分队、组织培训到动员和必要资料器材准备都必须环环扣紧,扎实周密;在选点阶段,就是要走出学校,走向社会,选取社会实践的地点,将社会化实践的目标和主题结合起来。在实践阶段,要按照活动计划,有领导有步骤地进行。

3.4.3 社会实践工作制度化

开展社会实践必须强调纪律、安全、集体观念、控制经费、充分考虑活动中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完成活动计划,并制订必要的检查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实践活动的指导和检查,还需要建立并完善活动信息反馈机制,及时进行社会实践总结,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就需要对实践活动进行全面总结交流,成绩评定、工作量计算、汇报演讲、成果展览、宣传报道,表彰先进等,进一步巩固活动成果,扩大受益面。

3.5 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化

建立基地是社会实践的前提和媒介,可以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有相对稳定的对象,有相对适宜的内容以及相对的检验标准。学校在基地建设方面,设立社会实践管理机构,安排专人负责,选派优秀教师深入基地现场指导,在基地建设标准上,必须配备一定条件和一定规模,考虑是否符合学生实践条件,并且对大学生和企事业基地双方明确责任也义务,形成书面协议,保证基地建设正常化制度化运行,同时不断总结,召开讨论会,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逐步完善。基地建设要有一定的稳定性,一般3-5年为一个建设周期。学校可聘请基地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担任社会实践指导教师,指导社会实践基地建长远规划。应把建立实践基地,优化实践环境,与促进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结合起来,实现多方共赢,社会实践成为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深化教学改革和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确保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3.6 社会实践实现资金保障机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要积极探索以市场为杠杆,协调推进活动的方式,学校和社会团体及单位应该签订协议,拿出各自的资源优势,按照“共赢”和“互惠互利”的原则,通过高等学校与社会实践接受单位之间开展项目合作,提高社会实践的效益,达到双向收益、互惠互利的目的。保障社会实践资金供应,建立多渠筹措资金的机制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深入认识社会实践在育人中的多重作用,扩大拨款比例,使实践地位、实践课时与经费相符;(2)扩大社会交流合作,与企业、公司合作开展互利性质的实践活动,如果是技术服务、产品宣传等实践活动,就要争取企业赞助和报酬;(3)加强同政府职能部门的联系,以及与社会团体、福利机构、民间组织、非赢利组织的联系,协助他们开展社会服务活动,费用由他们承担,学生提供义务劳动,同时从中受到陶冶和锻炼;(4)将学生的实践活动与教师的研究课题相结合,学生参与课题的调查部分,或者操作动手部分,费用由项目经费中出。老师和学生各得其所,也解决了经费问题;(5)有些实践项目费用可以由学生分担一部分。

此外,还可以通过选择无费用或低费用的实践项目来减少经费支出。同时社会实践也应该坚持有偿与无偿相结合,对于有偿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的收入也可以用于补贴实践经费。通过相互合作,有利于学校与单位建立良好的关系,对于学校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吸收社会资源,解决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经费紧张的难题,同时,也是大学生社会实践走向成熟和独立的一个标志。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实现社会实践由单纯的行政管理向科学化管理转变;建立纵横交错的一体化组织机制,实现社会实践由学校牵头为主向学校、学生、实践单位共同牵头为主转变;建立多元化的经费长效投入保障机制,实现社会实践以学校投入为主向学校、学生、社会共同投入转变。

参考文献

[1] 王小云,王辉.大学生社会实践概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2] 王秀成.大学生社会实践运行机制建设.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3] 谭辉旭.面向“新课改”,以校为本的“实践型”教师教育.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1期.

[4] 张兵亭,徐梅,冯素玲.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运行机制探索.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5] 尹春芬.论社会实践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

[6] 史洁.进一步强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5).

[7] 杨晓娟.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长治学院学报,2005(2).

第4篇:学前教育社会实践总结范文

关键词:社会实践;实践育人;创新人才培养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现状分析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高校开始有组织地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至今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历程。当前,高校社会实践工作稳步推进,但也存在一定问题不足。

(一)活动覆盖面广,参与度高,但缺乏专业性的指导体系

据统计,每年有200多万名大学生参加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活动,94.2%的大学生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4]。社会实践是教学课堂之外学生开展的实践项目,活动的组织实施主要由高校团学系统完成。同时,因为参与度高、项目团队数多等诸多因素,有针对性的专业实践指导体系较难跟上。少部分由学校组织的优秀项目虽然获得专业教师指导,但对其他团队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较小。多数由学生自主设计开展的实践活动,在选题、报告撰写、行程安排、成果总结、课题深化等方面存在困难。社会实践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与补充,具有对专业知识进行拓展学习的要求,更需要相关部门用专业思维来指导。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提高专业教师的参与程度与有效投入度,是提高实践质量,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

(二)活动项目丰富,贴近青年需求,但缺乏系统性的资源保障

通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学生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青年学子以理论宣讲、实践调研、志愿服务、科技创新等不同形式,围绕国际热点、国内民生等议题开展实践活动,在提升能力的同时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但在社会实践的资源保障方面,如基地建设、实践课题、校外合作等,还尚未形成统一的、推广性强的做法和工作体系。目前,团中央在每年的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挖掘各地资源设立了专题类项目,并倡导设立了一批社会实践基地。学生可以通过申请实践专项,获得进入社会实践基地开展实践的机会。但由于全国参与社会实践高校数、学生人数众多,绝大部分学生的社会实践开展仍然需要自己寻找社会资源。深入企业、事业单位或科研机构、公益组织的走访调研、志愿服务项目,缺乏系统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实践的专业性、针对性和持续性的发展。

(三)目标明确,问题导向强,但缺乏科学性的评价机制

各高校高度重视社会实践工作,从人才培养全局角度,通过建立实践基地、拓展实践渠道,引导和帮助学生提升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但是,当前社会实践的评价机制还未夯实,科学、规范、完整的评估体系尚不健全。大部分高校将社会实践纳入课程体系,作为实践学分来计入成绩,但对于具体的实践效果、成果质量以及相关配套的实践教学效果、后续支持等缺乏科学的评估标准。很多学校以项目评优方式代替评估,学生通过提交实践报告、现场答辩的模式参与其中,但最终获得评估的只是少部分学生的实践成果。绝大部分成果难以获得一对一的评估及反馈,因此,也未能形成有效提升和项目的深化发展。

(四)进行了系统的工作研究,但运行模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研究,相关学者、高校学生工作者进行了一定的探讨,主要涉及社会实践的意义作用、存在的问题困难以及对于改进工作模式的建议对策等。研究者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参加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的一系列教育活动的总称[6];学习性、成长性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本质规定的抽象和概括[7]。各高校根据教育部、团中央的各项文件要求,组织学生参与各类专题性社会实践活动,包括理论普及宣讲、科技支农、志愿服务、红色之旅、军民共建等。在社会实践运行方面,要形成大学生实践能力培育共同体,即协调政府、高校、社会、教师和学生等各构成要素,建设以培育和提升实践能力为目的的培育载体[8]。在实践环境方面,构建就近、就地与社会支持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新机制是高校社会实践工作的必由之路[9]。这些研究成果虽然相对丰富,但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的探索还不够深入。与国外政府、社会、企业、学校和个人多方参与模式相比,我国尚处在探索协同开展实践育人模式的进程中,尚未形成全员参与的制度安排和做法。大学生实践育人的功能研究有待深化、工作的运行模式还有待完善。

二、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维度解析

坚持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人才培养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党多年来一贯坚持的方针。毛泽东在《实践论》一文中对实践的认知过程进行了四个阶段的概括:第一步是对事物的感性认知;第二步是通过推理、判断形成概念;第三步是将已形成的法则性的思想、理论、计划或方案变为事实;第四步是通过不断试错调整方案到达预期的实践效果,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10]。指出:“我们的学习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富有探索精神的……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既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向专家学者学习,也要向国外有益经验学习。学习有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有实践知识的学习。”[11]基于实践和认识的相互作用规律,要构建契合育人目标的社会实践工作维度,就要做到遵循人的成长规律,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将高校社会实践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科学构建实践育人工作维度[12]。

(一)构建社会实践的理论学习维度,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高校要重视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树立以扎实的专业基础为根基的社会实践理念。要通过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课堂教学,为学生打牢知识基础、训练专业思维,帮助他们掌握认知世界的工具。要以课堂知识为出发点,积极设计与专业知识相对接的社会实践项目。要引导学生广泛涉猎文献并深入思考,运用专业的思维逻辑,寻找与个人兴趣相契合的观察视角。要设计好实践规划,形成科学性和可行性强的实践行动计划,这是开展高质量社会实践的基础。课堂教学也要不断适应青年成长的社会需要,开展系列特色课程,使之与学科前沿、时展相匹配,为青年学生成长提供与时展相适应的能力和素质培养模式。

(二)完善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维度,突出社会实践的育人实效

社会实践是广泛的育人课堂。要紧密围绕育人目标,围绕各校人才培养特色,开展具有鲜明育人导向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通过亲身的参与、思辨,把关于“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的指示落到实处。要充分发挥社会育人与高校育人相结合的优势,一方面鼓励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指导,另一方面也邀请社会人士加入指导队伍,建立政府、高校、社会、教师和学生等构成的大学生实践能力培育共同体,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落地生根。

(三)把握社会实践的社会认知维度,突出实践的真理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国近40年的快速发展和巨大进步,充分说明了改革开放的路线是正确的,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生命力。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毛泽东思想的实践理论和关于实践育人的重要论述都指出了实践的重要作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的育人成果终究要体现在服务我国社会发展这个根本问题上来。研究表明,与实际生产、社会实践等应用行为紧密结合的过程,更有利于高等学校发挥知识生产和创造的功能[13]。大学生要在掌握理论知识和调研方法的基础上,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在理论指导下进行社会认知。要将科学知识、方法论与劳动过程所获得的经验体悟相融合,进行再认知、再学习,发挥好社会实践的真理校检功能。

三、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举措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14]这是总书记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出发,对高校社会实践工作提出的要求。要落实讲话精神,就要构建政府、高校、社会通力协作的工作机制,从专业课程、校园文化、教师和学生等学校环节以及政府、社会的资源立体化供给出发,系统协调推进社会实践工作,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校要通过价值引领、制度保障,引导多方参与、协同育人,共同推进社会实践工作科学化常态化制度化运行。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高校在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要突出与育人导向相契合、与校史校情相结合、与热心公益相融合。高校可以利用各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引领类实践项目,传承红色基因;把握国家发展重点,开展国情类社会实践项目;聚焦家乡变迁,对家乡发展、农村变化等进行走访和调研,开展支持区域性发展的项目;设计爱校荣校、热心公益等志愿服务行动类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怀与责任。要围绕上述主题,充分运用实践育人这一有效平台,引导学生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确立务实、清晰的实践课题和行动方向,从而将个人实践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结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夯实平台、打通渠道,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要紧紧围绕学校、政府、社会三方需求,寻求最大公约数,有效进行社会实践大类指导、交叉组队、专题立项。同时,依托校企、校地、校校联合的高质量实习实践基地,实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与提升育人质量双丰收。学校应鼓励学生依托教师专业课题,申报实践项目。通过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双选的模式,鼓励学科交叉,发挥朋辈引领优势,扩大项目受益面。要积极与校院两级实践基地深化合作,围绕企业、政府部门所需现实问题,设立实践项目,形成实践立项的问题导向机制。此外,要探索校外单位在实践课题、资金支持、项目联合、成果孵化等方面多方合作机制,形成多方参与、互利共赢的实践模式,使学生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激发创新潜能。

第5篇:学前教育社会实践总结范文

[关键词]西部地区 社会工作 课内实践教学

一、西部地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实践教学的瓶颈问题

(一)实践教学总体水平较低

作为一个实务实践本位的专业,对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强调和重视是专业教育的应有之义。[1]自社会工作专业开办以来,专业教育方面被诟病最多的有两个方面:一是理论性过强,并且有西方理论脱离本土实践之虞;二是实践教学环节严重不足,既无法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学习的成果,也没有机会从实践中学到切实可行的实务知识与专业技能。[2]除去职业建设的不足,这两方面产生的最大弊病就是――学院派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并没有生产出真正适合本土需求的专业毕业生,使得社会工作发展中缺乏有效的社会工作人力资源,从而使得全社会无法从效果上认同社会工作专业,又反过来影响社工专业的发展。

社工教育届因此推动了多项教育改革对实践教学进行加强与改进。国内开办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加大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时数,“800小时”作为一种专业教育注重实践的硬指标,体现于诸多大学社会工作本科教学计划之中,各种探索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也相应展开。

目前的西部高校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主要指安排在正式课程教学时数之外的实践教学及活动,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结合:第一是与传统本科教育中的毕业实习相结合,毕业实习往往从大三第二学期结束的暑假开始,到大四第一学期的前一个半月,加上暑假的一个半月,总共有三个月时间,除去实习安排和实结,毕业实习的实际时间有两个月,每天按8小时计,总共是8小时*60天=480小时。第二是与传统本科教育实践中的暑期社会实践相结合,比如“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等。[3]时间基本在半个月之内,有效时间10天,每天按8小时计,总共是8小时*10天=80小时。剩余的时间240小时则以零星的见习实习作为补充。

这两种结合基本上可以保证大多数社工专业学生以社工专业学生的身份参与实习实践,在实习实践过程中能够见习到实务领域的事务,但最基本问题在于有效时数不足和专业效果欠缺。从专业实践教学角度来看,社会实践范围太过广泛,无法做到对社工专业有针对性的实践。这对于需要有专业督导在专业范围内进行专业训练和指导的专业实践来说,效果上是大打折扣的。

(二)课外实践教学效果不佳

就课外实践教学效果而言,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实践环节不足,内容简单。专业实践教学从机构探访、机构了解到服务见习、专业演练等有诸多方面的要求,然而目前的课外实践教学其主要形式是专业见习,最多能够完成机构探访的任务,大致了解一下实习单位及其业务范围,深入实践做不到,学生了解到的都是皮毛。目前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实习与实践教学其实是异名同实的。这就需要重新界定社工实习与社工实践教学的区别,明确二者的内涵及其操作环节与流程,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

2.与教学体制不相契合。目前高校的教学体制,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依靠学分在课程内进行,对教师的评价主要考察其教学与科研,教学方面主要以授课时数为评价基准。课外实践教学,既然是课外,由于其无法与教学评价体系挂起钩来,使得总体上流于形式,成为一种学生活动或社团活动,更多像一种第二课堂,其中的教学性大大降低,专业性之低更不言而喻。是逐步改变教学评价体制以适应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教学需求?还是继续修订社工专业实践教学方案以适应目前的教学评价体制?是亟需回应和解决的现实性问题。

3.实践中的理念错位。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可以涵盖志愿精神和爱心奉献,但其核心理念是“助人自助”或“助”+“人自助”,[4]在社会工作专业实践中也应该坚守这一点,目前的课外实践教学则无法做到这一点。这一方面是由于接收实践教学的单位对于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理念并没有确切的认知和理解,自然无从要求;另一方面则在于社会工作的课外实践教学中没有做到对其核心理念的贯彻。理念的错位使得课外实践教学的社会工作性演变为慈善救助、献爱心之类的志愿或爱心活动。

4.缺乏有效督导。实践教学中的督导在形式上都会配备,往往也会有学校督导与机构督导之分工,但就实际情况而言,学校督导除了对基本理论有所掌握之外,对要去实践的机构或单位的实务状况并不了解,而实践教学单位的机构督导则对社会工作理论有所空白,往往依照此前的经验和机构内共享知识与行动惯习开展督导工作,这样就会导致无法进行有效督导与考核。在暑期的实习实践过程中,专业教师介入的角色是辅导员或者指导教师,做不到专业督导的层面。有效督导的缺乏是一个历史问题,源于社会工作专业本身的舶来性,本土化程度较低,尚未培养出优秀的督导人才;同时也是一个现实问题,源于社会工作职业化推进的滞后,专业督导目前没有岗位设置,自然无法实现有效督导。[5]

5.参与面受阻,参与度不高。社会工作专业实践宏观上取决于社会工作专业自身发展的前景,有良好前景则有专业能力提升的竞争性需求,作为一个朝阳产业,每每号称“社工的春天”已经到来,但西部地区社会工作的发展还未见起色,所以不论从学校教育,还是实践基地接收上,参与面都不是很广泛。微观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热情,参与热情一部分来自专业学分体系的评价方式,另一部分来自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自我认同,西部地区社会工作专业社会总体认同较低,有志于在社会领域有所作为的学生参与度较高,但总体比例较低。学生在实践教学方面的参与度呈两极分化状况。

6.缺乏标准化的专业评估体系。与法学专业实践教学进入的“公检法司律”等岗位相比,社会工作课外实践教学进入的机构和岗位是多元化的,每个机构和岗位的要求与标准都各不相同,如果仅从服务性来界定的话,显然范围太过广泛,专业内核无法体现。虽然这体现的是西部地区社会工作领域内部虽然分门别类但却尚未统一到社会工作专业和职业层面的现状,但面对不同的机构和岗位,结合社会工作实践教学要求,从实践内容、环节、标准、效果等方面提炼出标准化的专业实践评估体系,的确是目前社会工作实践教学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6]

总体上,西部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社会分化不充分,体制内的传统社会工作基本包办了所有社会事务,在传统社会工作内部虽然分门别类,但却没有统一规范,专业边界与职业内涵模糊,导致无法提供确切的社会工作专业教学的对应实践岗位和领域,而新生的社会组织在规模和类型上也很难满足社工专业实践教学的需求,因此,按照传统本科专业培养模式中的专业实习来开展社工专业的实践教学困难重重。

二、课内实践教学课程的内涵及其开展

(一)课内实践教学课程的内涵

课内实践教学是专业实践和专业教学在课程内的结合,不同于实验教学,也不同于专业实习,是指为提升锻炼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安排在教学计划之中的,与社会工作专业方向课相配套的,严格确保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要求和实践教学效果的实践教学课程。与课外实践教学最大的区别在于,后者属于专业实践活动,而前者属于实践与教学的结合,在考核体系中属于一门必修的课程,学生选择了相应的专业方向课程,就会有确保教学时数、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就教学改革的内容来说,课内实践教学目前有社区工作(个案工作与小组工作有相应的实验教学环节来确保实践教学)、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矫正社会工作等课程。教学时数基本在周4左右,即确保每周有半天时间能够带着所学课程的知识和问题进入到相应的实践教学基地,在学校督导和机构督导的支持下,接触了解学习掌握专业方向课的基本内容,提升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技能。课内实践教学是近年来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改革过程中不断探索的结果。

开展课内实践教学主要有如下考虑:

1.弥补目前专业实习实践的不足。目前实践教学首要的问题是教学时数,时数不能保证则其他一切都是空谈,要保证教学时数,就需要有比较刚性化的教学安排和机制设置,课内实践教学是一种尝试。其次是实践教学的内容,专业见习、社会实践、专业实习、实验教学、实践教学这五个概念在内涵和外延上具体有何区别,不论在理论上如何说的清楚,在实践中可能都存在边界模糊的现实操作,因此,实践教学的内容如果不进行框定,恐怕就会沦为专业见习和社会实践的混同体,消弭了实践教学的专业性。再次,目前实践教学督导方面的空缺很大[7],主要是对督导的概念和内涵还没有建立统一认知,只是停留在带队和指导层面,课内专业实践可以确保理论课任课教师作为学校督导,相应的部门负责人作为机构督导,在身份划定上更进了一步,下一步可以继续细化督导的职责和内容。

2.与传统的教学评价机制相衔接

在实践教学的实际执行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阻力在于教学评价机制方面。传统的学院式专业教学,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其他为辅,课程评价以“理论教学(上课)―知识考核(考试)”为主要方式,教学机制上主要也以上课任务量、修读学生人数、教改论文等评价教师,这些与实践教学的要求相去甚远,这就导致总体上教师由于“吃力不讨好”而不愿意开展实践教学。要衔接这两者,就需要在实践教学和传统教学机制之间做出改变,目前的做法是将实践教学基本纳入课程评价体系,然后探索如何使二者更好融合,激发教师对实践教学的兴趣和动力。

3.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实践

针对性在此有两个层面的含义:其一,针对相应的课程,开设相应的课内实践教学,比如“矫正社会工作”,开设的实践教学就得去社区司法所观摩社区矫正、进入社区直接接触矫正工作等;其二,根据所学的进度,开展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即有计划地针对理论学习的进度、专业实践的要求制定不同的实践教学进度。

4.社会工作办学院地合作的机制创新

实践教学的微观逻辑是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活动,宏观上则涉及社会工作办学的理念问题,即应该开展社会工作专业与传统社会工作领域的接触,有针对性地发展与学校办学特色相关的社会工作专业方向课程,以及发展与特色方向课程向契合的实践教学基地。

5.为社会工作本土专业化提供经验支持和理论来源

社会工作专业的本土化,其实不仅仅是把一个专业介绍到本土来,而是要在本土开展一种专业化的服务分化,或者说从公共服务中发展出专业精神、专业理念、专业技术以及专业评价体系来。这种专业究竟从何而来?回答只有一个:那就是来自实践。课内实践教学在这一点上勾连了学院的“理念社工”和传统的“经验社工”,[8]将社会工作的理念带入实践基地进行检验和验证,将实践基地的具体情况带回课堂,同时学习实践基地的做法和理论并进行反思与修正,这两个过程融合所产生的东西就是西部地区社会工作专业化与本土化的内核。

(二)如何开展课内实践教学

1.建立与特色方向有关的实践教学基地

实践教学是社会工作实务部门和高校的专业教育的连接点,课内实践教学的此首要之义是应当建立与学校办学特色一致或相关的实习实践教学基地。西部地区社会工作实践教学基地还处于粗放式建设阶段,从建设范围上来看,往往能够签协议接纳实习实践学生的就可以作为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在设置和规划上,建立与办学特色相关的实践教学基地,既是一种专业发展的选择,也会促成特色专业进一步与实务部门结合产生更为贴近实际和有效的教学成果。

2.开设与学校办学特色相关的课内实践教学课程

第二步在于如何设置课内实践教学课程。目前很多西部高校的社会工作教育还处于普适型培养阶段,虽然有了特色发展的理念,但落实效果并不显著,每个学校有自己的总体特色,也有其既定的师资构成,同时还有深嵌在教学过程中的思维传统,对于社会工作教育来说,以上因素会自然延伸至教学计划的制定与相关课程的开设上。课内实践教学总体上应该开设与该校社会工作专业办学特色相关的专业方向课程,比如政法类院校的社会工作专业,就可以侧重司法社会工作或矫正社会工作来开展课内实践教学课程;师范类院校则可以开设学校社会工作课内实践教学课程等等。

3.实践教学基地与学校专业教育建立合作的长效机制

实践教学采用学校督导与机构督导相结合的“双督导制”。其问题在于不同机构或单位的评价方式不同,而作为实践教学又是从学校方面延伸出去的教学活动,因此应当以学校为主体,将专业实践教学与学校教育联系起来。可以采用聘用制,将实践教学基地的机构督导聘为学校的督导,使之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单位或机构员工,有单位或机构的相关工作要求,有作为学校的外聘督导,能够在教学环节上给予学生相应的督导。

4.严格设置和把控专业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

课内实践教学是否能够有效开展,需要把学生带入实践教学基地,还需要设置和把控好专业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9]比如实践教学总体规划、各阶段时间节点及流程、督导规程、实践日志、实践教学考核、实践基地评估等等环节都需要进行细致设计,并且按照规范流程执行。

三、目前课内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原因与反思

(一)学校方面

1.督导与教材缺乏

首先是师资问题,社会工作专业师资一直是近年来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短板,课内实践教学的师资则是短板中的短板。实践教学的师资问题具体来说就是督导的缺乏。一方面是督导数量的缺乏,目前西部地区受到此前社会工作的发展现状和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化程度限制,社会工作专业师资大多刚刚从高校毕业,刚刚走上专业社工的教育岗位,才开始进入理论教学环节,能够从事实践教学督导工作的师资数量不充足;另一方面是督导的专业性欠缺,如果勉强配备了实践教学督导,由于受教育者并未受过系统的督导训练,甚至此前在自己的受教育阶段也没有安排此种实践教学环节,如何督导就成为一个空白的、有待开发和创新的领域。高校传统专业(诸如法学)的实践环节往往采用的是“带学徒”的方式进行专业督导,社会工作需要的督导方式在西部地区的社工实践基地内部尚未达成共识,此前的传统方式于是成为一种路径依赖。由于机构督导本身也缺乏理想中的社会工作专业性,所以目前在机构督导方面,也主要以各单位实际情况而定。教材建设的问题紧跟其后,课内实践教学是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新尝试,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师资、教材等都需要做出重新调整和改进。目前的西部地区社会工作教育仍然主要偏重理论教学,体现在教材建设上就是没有实践类教材,社会工作教育从其服务地方社会的角度来说,在实践方面除了体现普适的专业性之外,应该体现一定的本地性和当地性,这对实践教学的教材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2.教学机制欠缺

如前所述,高校的教学体制机制在实践教学开展方面存在一定的壁垒。开设课内实践教学就是为了在教学机制上改善这一障碍。从教学场域上来说,院校式的教学基本上发生在校园内教室内,教学资源、场地、条件都可以保证,同时教学监控与管理也可以正常进行,确保教学的规范性。实践教学则主要发生在实践基地,这对目前的教学机制来说有些鞭长莫及,院校式的教学模式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规范化的教学流程,而目前的课内实践教学则是参照这种模式建立的,二者之间存在融合与一致性问题。课内实践教学的基本逻辑是,学校督导带领学生进入实践基地开展专业实践,机构督导负责学生在实践基地的教学指导和专业问询,学生携带问题返校后再向学校督导反馈实践中的问题,由学校督导予以最终解答,并给出专业意见。目前教学机制上最显著的问题在于:课内实践教学所要达到的教学效果如何通过目前的教学评价机制来实现。

3.学生的参与度不高

课内实践教学在学生参与度上的问题可做两分:其一,比照此前的专业实习实践和社会实践,学生有了更多机会进入社会、了解相关机构或单位,对学生而言是一种专业上的“进入”,因此学生比较有积极性,这一点在实践教学的“机构探访”阶段体现尤为突出。其二,一旦进入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教学,由于实践基地本身专业性的问题、需求摩擦问题,以及缺乏督导等问题,使得学生在后面的实践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相当的懈怠,参与度不高,整体效果也随之降低。

(二)实践基地方面

1.实践基地本身的建设现状

课内实践教学需要选择与办学特色和培养方向相关的社会工作类机构作为实践教学基地,但从西部地区社会工作发展现状来看,目前这还只是一种建构性需求。西部地区社会工作类机构偏少,新成立的机构更多地停留在“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概念层面,尚未达到“专业社会工作组织”的内涵要求上。实践基地的管理、运行模式不一,规范化、专业性建设还有待提升,政府购买服务过程中,强调的是实务和务实,主要以“做事”为主(行政方式),而非“以社会工作的方式提供服务”为主。因此可以说,虽然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政策已经惠及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但总体上社会工作的专业机构建设及分化还远没有达到可以承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实践教学的需求的程度。传统的社会工作部门则专业性推进在西部地区还处在观望状态,实践教学过程中更多地让学生接触到的是“实际是什么样的”,而不是“专业应该是什么样的”。

2.实践基地与高校教育的需求摩擦

课内实践教学是从高校社会工作教育这个点上延伸出去的教学活动,从高校和实践基地来看,双方视角并不一致,高校以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教学效果为基本需求,而实践基地要配合高校教学工作,就有自己的需求。具体来说,传统社会工作类部门,比如民政、司法、社区等,需求在于有学生和老师参加到自己的工作中来,能够“区校联建”、“院地合作”,做出相应的新政绩;新成立的社会服务组织的需求则在于既可以通过高校的社工专业学生来推动服务项目的完成,也可以通过高校的教育活动为本组织提供一些培训和宣传。实践教学过程中诸多需求上的摩擦使得课内实践教学也是一种外联式的合作教学活动,这样一来,专业性则体现在了资源整合和关系协调上,但回过头来看,这也成为一种社会工作的范例。

(三)反思与讨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

社会工作及社工教育界一直强调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和本土化,[10]其中最内核的是专业化,最关键的职业化,最终的要求是本土化。所以在探讨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之前是要回答“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社会工作专业化”的问题。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的出现,是社会分化与分工的体现,意味着面向不特定有需要帮助的人的服务走向专门化和分工技术化。因此,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本身并不是专业知识和技巧的移植,而是专业理念、专业精神的参照,以此来推进中国社会服务的分化分工和专业发展。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也因此不应当以“向外取经”为主而不观照当地的、本土的分化分工和专业发展。毋宁说,社会工作教育主要提供的是一种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向导,这一向导将舶来的“社会工作理论”与当地社会实践相结合,最终旨在培养出具有本地化、当地化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呢?需要能够从实践教学中展开和践行社工理念,尝试社工技巧,验证社工专业知识,更重要的在于,在实践中提炼和总结中国社会工作实践的本土需求、本土特色和专业内核,最终为“未完成”的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化提供新的内容。

基金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规青年项目《西部地区社会工作职业化困境及推进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2YJC840029。甘肃政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2014年教改项目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柳拯:《本土化:建构中国社会工作制度必由之路》[M],中国社会出版社2012年版,第23页。

[2]民政部社会工作研究中心:《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报告(2011~2012)》[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22页。

[3]张省、王丽娟、孙长勇:《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研究》,《社会工作》2008年第12期下。

[4]顾东辉:《“助”+“人自助”的社会工作解读》,《中国社会导刊》2007年24期。

[5]杨柳:《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模式的本土化探讨》,《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1年05期。

[6]高春凤:《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研究综述》,《社会工作》,2011年04期。

[7]陈诚惠:《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实习的问题及其对策》,《社会工作》2010年05期。

[8]任文启:《西部地区社会工作职业化进程中的五大问题》,《社会工作》2012年07期。

[9]刘爽、唐晓英、曾辉:《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大庆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第6篇:学前教育社会实践总结范文

高职教育以培养生产一线需要的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基层、在生产一线的工作岗位就业,其与社会基层、与生产单位的结合更紧密,更直接,因此也更需要了解现实社会中的实际情况及老百姓所关心的热点问题,更要具有符合行业岗位要求的实践工作能力。通过在校学习期间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与专业有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行业,则是进行专业能力培养的、“长才干”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这一方式可以使学生热爱社会、关心社会和了解本行业的现状,使学生更成熟、更理智,从而成为合格的生产一线需要的人才。

针对笔者所在学院农业类专业在过去开展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教育结合得很不够、专业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指导教师和参与的同学的积极性普遍不高的现象,我们对学院农业类的部分专业组织假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改革试点,组织大二学生开展了与专业相结合的假期社会实践。通过三年的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现将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总结如下:

一、坚持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人才培养这一主题

我们认为,大学生参加假期社会实践活动,虽然具有服务社会、服务“三农”的功能,但更主要的还应将其看成是在校期间人才培养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人才培养这一主题。

回顾以往的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其成绩是主要的,但也存在以下问题:(1)各校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时,大多为学生处、团委、学生会等部门组织,教学部门和专业教师为参与(甚至没有参与)性质,从而使该活动未能与高校的专业教育和技术资源有效地结合,更没有纳入专业教育教学范畴;(2)参加学校组织假期“下乡”活动队的学生往往是集中少数的优秀生或学生干部,受教育的学生面十分有限,且有“乡村旅游”嫌;(3)参加“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没有进行有效的考核和效果检查;(4)由于学校组织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是以“三下乡”形势出现,活动目标之一是以对社会、对农业的服务为主,学生下去若是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下乡活动,则大多定位于技术指导者的身份,而实际上许多大

一、大二的学生其实并不能真正胜任这个任务,使每次活动的实际作用不大,并不能解决多少实际生产问题,最多只能算是搞搞形式而已。因此可以说,这种只有部分学生参加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并不能很好地起到对广大全体学生进行教育的目的,不能达到对合格人才在思想和专业能力上进行培养这一目标。

高职大学生是受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主体,大学生通过参加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能按照社会的人才需求而健康成长。通过将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能够充分发挥它的人才培养双重作用——实践中的思想教育和实践中的专业学习。总之,高职学生的假期社会活动要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最终目的。

二、明确与专业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随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和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高职院校在组织学生进行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时,应积极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与专业相结合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种社会实践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创新意识,进而为培养生产一线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通过实践,我们认为与专业结合进行假期社会实践具有以下明显的优势:第一,假期社会实践与专业能力培养相结合应是人才培养方案中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巩固所学专业知识、吸收实践新知识、增强专业技能水平、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第二,学生在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可不受教学大纲的限制,可以在本行业的社会实践大课堂中自由驰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专业(或专业方向)兴趣有重点的发展和学习,从而能增强学生在未来就业时对某一岗位(或岗位群)的工作能力。第三,能充分利用在校期间的以学习为主、有专业老师进行指导的条件下学好和掌握本专业知识的有利条件,在结合本专业的假期社会实践中磨炼自己,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素质。第四,通过与专业结合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能充实教学中的实践内容,活跃教学气氛,拓宽师生的社会视野,使学生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掌握在学校课堂上难以掌握的技术,同时也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第五,在与专业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在对应的行业工作实践进行专业知识的实践和运用,能够激发、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学习意识,有利于专业能力的培养。

因此,通过充分利用与专业相结合的假期社会实践,能进一步加强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使之成为职业院校一种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

三、专业教师或企业人员进行指导的假期社会实践更具有行业针对性

为使假期专业社会实践能让学生深入接触和了解行业情况,增加对未来的岗位适应能力,使社会实践更具有行业针对性,同时也为保证社会实践的实效而不走过场,在进行假期社会实践中必须要有专业教师指导。

我们的做法是:放假前,组织学生进行会议布置、实践单位安排(选择校外实习基地单位、教师任技术顾问的企业、主动来校要求学生前往实习的生产单位为主,也可安排让少量的学生自行选择假期实践单位)、公布各位专业教师的专业方向和联系方式,各系成立由系主任和书记负责组织的假期实践活动机构,具体负责此项活动。学生在暑假中根据安排或自行落实好专业实践项目和内容后,及时通过电话或网络(QQ或电子邮箱)向系里汇报,由系里帮助统一进行专业指导教师的指定,然后告知学生和相应指导教师,让学生与教师取得联系。如在假期实践中,遇到生产实践中的某一专业技术问题时,可给学生指定对应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在某生产单位进行调查性质的实践时,可请该单位的技术人员或负责人进行指导,系里同时对一些单位进行电话抽查和联系沟通。以此保证学生的社会实践落到实处。

由于这种方式的实践是在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管理人员的指导下完成的,所以学生开学返校时带回的社会实践资料大多有较丰富的内容或具体的数据,能反映某地某企业、行业的一定生产状况或某一生产中的具体技术问题。比如在某养殖企业或园林企业进行假期社会实践时,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针对企业的具体实际,在企业生产技术人员的帮助下进行的实践活动,能真实反映企业实际情况,学生能学到真实有用的东西。

同时,通过这种方式也加强广大教师对本行业、对社会的及时了解,提高自身能力。实践证明,凡有专业教师进行指导,效果都比较好。

四、以教学的方式进行组织,要求学生人人参与假期社会实践

我们通过对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践和研究得出:要将假期社会实践摆在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的地位。要认识到社会实践是一门特殊的课程,是学校与社会、教师与群众、书本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高职院校要把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要纳入学生德育考评体系,制定详细科学的考评办法,分等级考评。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后每人应当写出一份假期社会实践报告,进行心得交流,同时报告成绩要记入毕业档案。

因此。我们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将暑假专业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使其具备制度化、经常化、教学必需化。虽然我们目前未将该内容计算教师的教学学时,但由于是以教学的方式进行组织的,在教学计划中将其视为教学必修内容之一,所以学生都必须参加,从而保证了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假期专业社会实践中去,保证了对广大学生接受教育和培养机会都均等,而不是过去的那种只由部分学生干部组成的、只能有部分学生参与的暑假实践活动。

五、社会实践在活动前有周密的计划安排、活动后有检查评价和总结

为保证暑假专业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正常有序地开展下去,在三年的改革实践中,我们坚持做到:活动有周密的计划安排、实践项目和内容有指导、暑假报告质量有要求;活动前有宣传发动、活动中有督促检查、活动后有检查评价与总结。因而做到活动的可操作性强,保证了社会实践的实效,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我们将这一活动安排在每届学生的第四学期结束前,因为此时学生已学完了许多专业课程,只要再经过一学期学业后就将进入毕业实习环节,开始步入社会进行“预就业”了。此时安排这一活动可为学生即将来到的“零距离就业”增加竞争能力。

我们教育学生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这个活动,要认清它的意义。这是毕业前的最后一个暑假了,要珍惜这次以学生的身份直接去接触社会的最后一个假期学习机会,要增加自身的就业能力和毕业时的就业资本。所以,有90%以上的同学表示接受这种观点,并且愿意积极参加。

为做好活动前的发动工作,我们用半天时间召集参与活动的学生进行暑假社会实践工作安排与培训。在培训中对假期社会实践的目的、内容、方法设计、工作实施、时间安排和调查报告(或假期打工实习体会、专业实习论文)的写作进行讲授。

在时间上我们要求每个学生不能少于十天的实践活动。在实践内容上可以是在本行业生产单位打工;也可以是对某企业或家乡当地进行行业调查;也可以参与一项企业的生产技术工作。为此我们对每个学生发给一份“暑假专业社会实践活动安排和指导提纲”的计划书。

在活动中,要求学生都要在系里指定下与相应专业方向教师取得联系,对个别在假期实践中未与专业教师联系并获得指导的学生,教师可拒绝为其进行暑假调查报告(或实践工作报告、专业论文)的指导修改,允许学生在半年后的寒假中补修该教学内容,以完成教学计划中的学业任务。

在活动结束,学生返校时,要求开学后两周内上交一份有指导教师(或生产单位和技术人员)签名的报告,并附有教师评价意见。对于报告的要求是,文字只要求在1500字以上(不一定达到通常论文要求的字数),但报告一定要有实际的内容。不要求报告写得洋洋万言,但一定要有真实体会。

通过这种形式的实践和报告总结后,许多同学除了得到不少的实践工作体会外,还学会了写调查报告(或对某一技术工作的总结报告),学会了分析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新晨:

第7篇:学前教育社会实践总结范文

关键词:社会实践资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6-0324-02

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特点就是实践性,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就不能是单纯的理论教育模式,它内在地要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实际中深化理论的传播。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社会,实现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的转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因此,充分挖掘社会实践资源的价值,将社会实践资源以制度化的方式导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思维方式,又有助于进一步开发利用社会实践资源,缓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紧张的局面。

一、社会实践资源的内涵

关于资源的含义至今还未形成共识。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国度、不同领域的人对资源的理解是不同的。《辞海》从两个方面解释资源,一是指“资财的来源,一般指天然的财源;二是指一国或一定地区内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要素的总称。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前者如阳光、空气、水、土地、森林、草原、动物、矿藏等;后者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经过劳动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1]根据《辞海》的解释,可见资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本文所指的社会实践资源主要是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角度进行阐释。所谓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主要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能够被教育者开发利用的、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各种要素的总和”[2]。凡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有利的所有因素都应该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社会实践既然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的总和。那么,社会实践资源则是指由学生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和实施的各项活动的总和。从资源的空间分布角度,其既包括以校园文化活动为主的校内社会实践活动,也包括社会调查、教学实习等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从资源的载体角度,其既包括借助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搭建的虚拟社会实践活动,也包括以校内外实训基地和红色景区等为平台的实体性社会实践活动。总之,社会实践资源蕴藏于人类的社会交往和生产实践之中,有待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断发掘其价值所在,为我所用。

二、社会实践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1.社会实践资源的应用在理论上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维方式

科学实践观的引入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突出特征。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3]。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们为着满足一定的需要,而进行的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实践的能动性首先体现为实践活动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活动,实践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实践者头脑中作为目的以观念的形式存在着,而这个目的又决定人们活动的方式和方法。此外,实践的能动性还体现在自觉地运用在实践基础上获得的认识成果去指导实践,创造出客观世界原来没有的东西,以满足主体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理论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必须将大学生的生活世界和主体实践纳入考虑视域,应该看到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实践活动,本身就是实现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主体性活动,即在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以实现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的转化。社会实践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更加科学地将社会实践纳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既符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也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维方式。

2.社会实践资源的应用符合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人们能动认识、改造现实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只有社会实践才能推动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现象深入到本质,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这一基本理论揭示了一般意识、一般思想形成发展的规律,即“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主客观因素相互平衡,、相互协调的结果”,是知(认识)、情(情感)、意(意志)、行(行动)、信(信念)的统一[4]。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的是知行统一的客观结果,他要求实现学生在道德修养上的知行合一,这也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大学生投身于实践,在实践中理解、认识、践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意义,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健康的道德习惯、良好的道德行为。将社会实践资源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以社会实践作为其实施过程的重要元素之一,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遵循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3.社会实践资源的应用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理论源于实践,是实践的科学总结。理论与实践的不可分割性,决定了实践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之一,也是其不断发展的基础。然而,在传统教育机制下,思想政治教育往往被视为知识教育的一部分,忽视对现实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现象的分析与研究,教育内容的抽象空泛与现实脱节,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很差。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好环,往往其症结就是由于我们只是进行单纯的理论教育和灌输,而忽视了社会实践的组织。实践证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的效果的取得,有赖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的社会实践环节的落实和加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教育最终将落在实践上,实践可以促进理论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尤其如此,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与道德认知能力,进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因此,社会实践资源的应用,为学生的实践提供现实基础,便于学生理解和把握现实世界和人类自身发展规律,最终实现真正的知行合一。

4.社会实践资源的应用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当代大学生面向开放的世界成长,经历着人生社会化过程。所谓社会化就是个体不断使自身适应社会并改造与发展自身和社会的过程,其目的就是使个体从“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的社会成员。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立足于大学生的主观需求,把握好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通过社会交往活动,促进大学生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和谐,使大学生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真正认识和理解个人的发展要求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并将之转化为自己的欲求,在社会协作和交往实践中,培养个人各方面能力的同时,发展真正的责任意识和义务感。与实践相结合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方式和重要环节,也是大学生社会化发展的主要途径。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将个体放置到更宽广、更真实的社会环境中,随着社会活动范围的扩大,社会交往对象的丰富,实践活动参与者会自觉地扮演更多的社会角色,并承担更多的角色责任,增加社会技能。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见,社会实践资源的应用架起了学校与社会沟通的桥梁,有利于大学生适应不同社会角色,促进其社会化进程。

三、社会实践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前景

1.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社会实践资源就是要把学生看作是独立的实践个体,把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一种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否定和生成自身的超越性过程。通过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社会,就是要学生以社会为课堂,以人民为教师,以社会生活为教材,走出课堂,回归生活,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激励。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包括新生适应大学生活主题的实践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走进法庭观摩、以学雷锋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以及以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展开的社会调查等活动。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获得自我反思、评价和学习的机会,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形成自我教育机制。

2.以网络虚拟实践为依托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日益成为大学生接受和传播信息的一种重要形式和渠道。它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而且能够超越时空限制,将抽象化为现实,改变和突破了现实社会人际交往与互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为文化传播活动和社会经济活动创设了虚拟世界。而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开展虚拟实践,则是大学生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优化和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模拟现实社会很难实现或是根本无法实现的各类社会实践情境,同时利用网络平台搭建信息沟通和交流的平台,构建适应网络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立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积极开展以网络为载体,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活动。

参考文献:

[1]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4082.

[2]陈华洲.资源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34.

第8篇:学前教育社会实践总结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体系;

作者简介:郑永廷,西南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所谓原理,就是基本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是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是两个概念,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展开研究,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发展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前沿发展理论、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等。因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主要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自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设立以来,持续、深入开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创立之初,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研究的基点,主要是阐述经典作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总结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发展、新要求,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与新方法。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队伍的成长与壮大,经过一段时间的学科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开始比较系统地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基本矛盾、范畴体系、要素结构、运行过程等基本问题,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本质、规律、原则、要素关系等内容,建构原理体系。经过专家们的深入研究、反复讨论、大胆争鸣,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难点问题得到解决,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统编教材。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硕士学位点、博士学位点的设立与增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师与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要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研究的基点再次发生转变,开始综合研究原理体系,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律、根源等关键问题,旨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理论性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特色,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和说服力的成果。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体系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主要标志,必须在理论上回答几个最基本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本体论(或本质论)问题

主要回答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是什么的问题,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概念、内涵、外延;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基本范畴、基本要素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主要环节、运行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功能、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本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具体规律。

(二)思想政治教育本源论(或根源论)问题

主要回答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性与普遍性问题,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是统治阶级进行主流意识形态主导,或“思想统治”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与人的实践性本质的逻辑展开,即实践是认识的根源和思想指导实践不可分割;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人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社会本质的必要方式,即思想政治教育要协调物质关系与思想关系的辩证统一;思想政治教育是满足“人的需要本性”的必备方式,即人的物质需要、社会需要与精神需要,都要有相应的满足方式。

(三)思想政治教育结构论(或关系论)问题

主要回答思想政治教育怎么样的问题,即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相互关系及运行机制,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与结构,即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目标、内容、方式、教育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类型、特点、作用与关系;教育目标的类型、层次与作用;教育内容的类型(即理论内容、实际内容、知识借鉴等)、内容体系、内容选择与整合;教育原则体系与方法论;环境的特点与教育环境的优化;教育载体及其综合运用;教育管理与评估。

(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论(或前沿论)问题

主要回答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原因与前景,包括:时展、社会发展、人的发展既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要求,又提供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点是围绕、服从和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动员、引导广大群众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研究并提供解决人们所面临现实问题的正确理论和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目标是要在理论上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本体论(或本质论),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现象与问题的罗列,而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理论抽象,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根本标志,因而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本源论(或根源论),要从社会与人的两个层面,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演进中,阐述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存在与发展的普遍性与必然性,解除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有思想政治教育的误解,确立思想政治教育是人与社会存在与发展方式的信念,因而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精髓。思想政治教育结构论(或关系论),是思想政治教育本体论(或本质论)的展开,提供思想政治教育应用性理论,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综合性与应用性特点,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论(或前沿论),既是社会与人的发展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与人的发展服务的基本职能,因而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深化研究的任务

综观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教材、专著与论文,虽然各有侧重与特色,但前期多数成果比较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结构论(或关系论)研究,后期一些成果开始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或本质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论(或前沿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本源论(或根源论)虽有一些研究成果,但多以独立专著、论文出现,只有个别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专著有思想政治教育本源论研究内容。这种状况使有些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材、专著存在以下问题:缺乏理论的系统性与深度;前面所阐述的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存在多样化表述问题;不能从理论上回答为什么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必然性与普遍性问题;难以为人们提供解决当前所面临现实问题的理论。这就需要进一步拓展、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研究。

(一)深化、系统化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或本质论)、思想政治教育结构论(或关系论)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内涵、外延,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象、基本范畴,只有深化研究,使理论彻底,才能达成共识。如果对研究的概念理解不一致,或在研究过程中增加一些不必要的设定;如果研究只是各抒己见,缺乏讨论、争鸣,都会导致在基本理论研究上的差异甚至对峙,这种“概念理解不一”“不必要设定”“各抒己见”以及成果的差异和多样化,在前一部分已经梳理。

所谓理论研究的“系统化”,就是追求同一理论内涵的内在联系和相关理论之间的逻辑关系。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具有系统性,一是要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逻辑体系,不是零散、平行摆放研究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虽然可以各有侧重、显示特色,但不管其研究成果多么与众不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必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必须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外延与规范,必须是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缺乏逻辑体系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难以称之为原理。二是要在内容研究上形成体系,诸如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体系;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体系;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体系(即基本规律与具体规律的关系、具体规律之间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体系;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体系等,只有将每个研究内容形成系统,才能赋予研究成果理论性,才能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本色。如果将研究内容平行罗列,多一点少一点无所谓,也会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缺乏理论性与说服力。

(二)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本源论(或根源论)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本源论(或根源论)研究已经涌现一批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从各个层面、视角,研究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源。有学者通过文献调查,汇集了中外古代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先哲、学者,以各种人性(预设人性为善、恶、有善有恶、无善无恶、自然人性、理性人性等)预设为前提(虽然这种预设是主观的、不科学的),都阐述了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必要性与必然性。即使是预设人性为恶的各种宗教,也把向善、求善的道德教育作为必要方式。有学者从哲学高度,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理论”,力图从本源上找到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与发展的根据。还有学者分别从认识、价值、政治等层面探究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源。

要科学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源,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从社会和人两个层面的本质与人类社会活动的普遍性入手,才能深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源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提出了自阶级社会以来就有阶级统治的著名论断:“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1]98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阐述了一个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与“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的辩证关系,肯定了占统治地位思想的相对独立性,而且强调“构成统治阶级的各个人也都具有意识,因而他们也会思维……他们还作为思维着的人,作为思想的生产者进行统治,他们调节着自己时代的思想的生产和分配”[1]98-99。所谓“思想的生产”,就是人们为了认知世界和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所进行的探索、创作和精神生产的活动;所谓“思想分配”,是指按一定规定把思想分配给社会、社会集团以及社会成员的过程和形式。传媒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各种文化活动等,是人类社会各个历史阶段都要采用的“思想分配”方式。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源,是由一定阶级“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或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实施“思想统治”或主导社会发展所决定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摒弃了主观的人性论假设,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论著中,科学揭示了人的实践本质、社会本质和人的需要本性。实践本质从认识论意义上讲,就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因而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源。实践本质从人的主观能动性上讲,人必须坚持思想领先,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任何实践都是先有思想、后有行动;有正确的思想才有正确的行动,有积极的思想才有积极的行动,有统一的思想才有统一的行动。有思想无行动只能称之为认识,不是实践;有行动没思想只能称之为本能,也不是实践;只有思想与行动统一才是实践。“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2]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在提高人的思想认识、增强主观能动性、指导人的正确行动中必不可少。

马克思对人的社会本质进行了论述:“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60社会关系“分成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思想的社会关系不过是物质的社会关系的上层建筑,而物质的社会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和意识为转移而形成的,是人维持生存的活动的(结果)形式。”[3]人的社会本质既决定人对物质关系的需要,又决定人对思想关系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正是为满足人们形成与发展合理物质关系与正确思想关系所必备的方式。因为“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4]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实现人的社会本质所必须。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交换、分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5]需要的发展“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6]132这就是说,人的需要就是人的本质。马克思进而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6]123全面的需要包括物质的、社会的、精神的需要。社会生产、社会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等,是满足人的全面需要的基本方式。

总之,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社会的实践本质、社会本质、需要本质的理论,科学解决了人的认识、人的思想关系、人的精神需要产生的根源,从而可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源进行科学论证。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重大现实问题的理论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重大现实问题的理论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研究的延伸。以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服务于党的中心任务,解决人们现实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与任务。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不仅要提供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理论,更要提供解决现实问题的前沿理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确立并部署了一系列战略决策,需要我们认真学习,深入研究,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方法。

(一)深化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2012年总书记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凝结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7]同时,总书记根据我国社会的性质与发展需要,特别强调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8]总书记关于实现中国梦和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论述,思想内容丰富,不仅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还丰富了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激发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理想的信心与决心。

(二)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研究

2013年,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9]总书记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明确定位,既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又是我国社会发展需要的展现,对加强和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世界观基础,反映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自觉的、系统的思想体系,是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想基础,是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精神支柱。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站在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高度,进一步研究如何更加重视并切实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性,自觉抵制、批判错误思潮的影响;研究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

(三)开展立德树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论研究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在阐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时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价值目标,又是价值标准,在国家、社会、个体三个层面上各有侧重、相互贯通、相互渗透,在培育和践行过程中有利于把个人与国家、社会联系起来,有利于推进立德树人活动。为此,201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阐述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和指导思想,要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集聚社会正能量、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需要;是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科学发展的需要;是促进人的健康、全面发展的需要;是抵制错误价值观、引领多样价值观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形势下的重要任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研究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深远意义;研究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理念、新方法;研究如何把立德树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人们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中去。

(四)重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

第9篇:学前教育社会实践总结范文

关键词:哲学思考;思想;素质教育;客观性

建国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峰回路转,在曲折中前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国情结合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高度,作出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提出了“科技兴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国策。素质教育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指导今后教育实践的政治思想保证。它的提出,对中国的教育改革命运和前途有长远的决策性意义,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深刻理解、切实贯彻、全面实施。

一、素质教育的客观性

客观性原则是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原则,坚持客观性原则,就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客观性与必然性、现实性与可能性,内容与形式等诸多方面的统一,而且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要正确地反映客观实际并非易事。素质教育的形成,正是经过反复实践、反复认识的结果,它表明我们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认识的深化。

素质教育的客观性在于它充分体现了我国的国情,邓小平同志再三强调研究国情,把国情作为我们办事情的出发点。研究国情的实质是解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如果不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对社会主义教育的指导就必然脱离实际,也就是违背客观性原则。我们过去教育经历了许多曲折,很重要一条教训就是脱离国情。建国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在探索怎样根据中国国情来发展教育,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后来由于经验不足,也由于国情和经济发展规律认识有偏差,参与了应试教育的作用,曾多次出现急于求成的情况,影响了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展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确立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对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作用,高度重视素质教育。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地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教育和质量。”邓小平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把提高民族素质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根本目标和任务。

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在整个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须牢牢记住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同志在党的十四大和1994年全教会上进一步强调,要“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素质的轨道上来”。这一论述,对于我们理解素质教育的客观性及其指示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党和国家的素质教育来自于对国情的深入了解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全面贯彻实施素质教育呢?我国的教育,是在旧中国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例,科技教育文化十分落后的情况下发展壮大的,只有对国情的深刻理解,我们才能真正懂得素质教育的正确性,并自觉地为之奋斗,才谈得上理论联系实际,谈得上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关于素质教育问题,不是哪一个人心血来潮想出来的,也不是自上而下传下来的,它是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教育进行不断探索形成的共识。它始于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期,它是各国教育的共同趋势,是这个特定时代赋予教育的历史使命。

总之,认识素质教育的客观性,要十分重视对国情、省情、县情的研究,要反对本本主义和一切主观主义的东西,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完成,使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更富于自觉性和创造精神。

二、素质教育的整体性

万物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普遍联系和辩证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任何的诸要素都是互相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它们的有机统一形成事物的整体。如何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来认识素质教育,也是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所必须的。

素质教育是通过科学的、抽象的理论形式来反映我国教育实际的,从形式上看他是主观的,从内容看是客观的,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素质教育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由许多子系统组成,包括社会各界的普遍理论与大力支持。不了解其中各子系统的联系和关系,就不能把握其整体,不能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就不能认识其本质和规律性。

如何把握素质教育的整体性,及其内部诸方面的有机统一,这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我们不可能一下完成这个任务,但必须努力去研究他、实践他,以期取得一定成效,有助于素质教育协调而健康地向前发展。下面试从三个方面略加分析。

从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看,我们习惯把素质教育称为面向全体、全面提高、主动发展,它简明而形象地指出了素质教育的本质所在。以其具体内容而论,它涉及到更多的方面和关系,要充分认识其整体性,必须做全面考察。素质教育是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来的,它是在经济文化不发达的13亿人口中实行的。它要达到的目标是: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它要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和需求,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纪律、学会审美,为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关键是转变教育思想。教育思想集中表现在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等根本问题上。由于思想是人们行动的先导,所以,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教育实践。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思想与“应试教育”的教育思想有质的不同。

可见,素质教育是由前提、保证、目标,以及实现这个目标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手段、措施等构成整体。其中有几个具体问题需要澄清。

一是搞素质教育还要不要考试了?邓小平同志说“考试是检查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同检查产品质量是保证工厂生产水平的必要制度一样。”因此,考试是一种教育评估手段,不同点是素质教育把考试作为推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手段,所以素质教育不是要考试而要对考试进行改革,有效地利用考试这个手段。只要学校存在,考试就永远不会完结。

二是搞素质教育不是就要多搞活动?本来,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二者都应抓好,但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所以素质教育绝不等于活动教育。

三是是不是条件差的学校就不搞素质教育了?素质教育是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遵循的办学指导思想,所以无论条件如何,都应该搞素质教育。

四是打牢基础与升学选拔是什么关系?应该明确,推行素质教育不是不要升学率,而是要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只要全体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了,拔尖人才自然会脱颖而出。

三、素质教育的实践性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他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列宁曾经指出:“实践主义(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也指出,马克思主义科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他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是他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

社会生活本性是实践的。人们正是通过社会实践认识社会的本质及其规律,并依据社会的规律去改造社会,使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使主体客观化。素质教育是在教育实践中取得的科学认识,为我们提供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迎接21世纪挑战,培养跨世纪人才的理论武器和战略举措。

然而,它毕竟是精神的东西,理论只有掌握群众才能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素质教育的实践性,也内在地蕴涵在素质教育的内容中,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根本目标和紧迫任务,党和国家把素质作为关系到面向21世纪中华民族历史命运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问题提到了我们面前,所以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刻不容缓。

遵循实践性原则,我们在实施教育进程中,还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在实践中深化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丰富和发展素质教育“三个要求”的内容。

遵循教育的实践性原则,我们要注意在实施过程中坚持科学理论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理论性是实践的前提,素质教育是符合我国教育实践的科学真理,在实施中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目标指导的原则,因为目标制约着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教育媒体的选择和教育评价。二是整体优化原则,要从素质教育这个系统的整体出发,努力探求各要素功能的优化组合,实现整体系统的功能大于各要素功能之和。

三是因材施教原则,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放矢地进行素质教育。

四是内启动原则,在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启动学生的内因,点起他们内在因素,使其主动接受外因的积极影响,并转化生成为自己的“营养”,成为进步的内在动力。这是“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一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在素质教育过程中的有效运用。

五是群体合作原则。在“教育社会化”的大教育观念指引下,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家庭教育的基础功能和社区教育的依托功能,构筑教育社会化体制,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促进学校各方面工作整体优化,全面提高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