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冰雪文化论文范文

冰雪文化论文精选(九篇)

冰雪文化论文

第1篇:冰雪文化论文范文

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2]。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3]。十报告指出“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4]。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已将文化产业作为推动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注重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和新型文化业态的发展。目前,我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地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在依靠文化“软实力”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调整文化产业结构方面进行了诸多有意义、有价值的探索。虽然文化产业可以提升区域性经济水平,但我国各地域之间经济发展不均衡、文化资源有差异,这就使得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要因地制宜,选择恰当的文化产业进行发展。

东北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各项指标较低,但东北地区丰富的生态文化、特有的冰雪文化、悠久的外来文化相融合,形成了东北文化竞争力最重要的文化资源。因此,立足东北地域特色,夯实冰雪文化产业基础,整合区域文化产业资源,发展“冰雪主题”公园成为东北地区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推进文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协调发展的首要选择。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大大小小的主题公园超过2500多座,但其中,一些主题公园仅靠机械游乐项目添充,缺少独特的主题和文化支撑,以致亏损。鲜明、独特的主题永远是主题公园成功的灵魂。鲜明的社会主题,准确的文化定位、独特的地域特色、有序恰当的艺术渲染与诠释,是成功的主题公园永恒的元素,也是成功的保障。东北地区源于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气候,发展“冰雪主题”公园成为区别其他区域主题公园的优势所在。

首先,冰雪是大自然的馈赠,发展“冰雪主题公园”的原材料相对天然、便宜。从1963年,哈尔滨市首次举办冰灯游园会到现在以冰雪大世界、冰灯公园和太阳岛雪雕公园为依托的三大冰雪主题公园,哈尔滨冰雪文化集中区域基本建构完成,每年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推动了哈尔滨经济的发展。如果东北三省能联手打造冰雪主题公园的文化产业群,形成有效的文化产业传播链,势必会极大推动东三省的经济发展。其次,完善接待设施,打造服务品牌也将扩大经济收入。一个成功的主题公园除了拥有独特的主题,接待设施不可或缺。主题公园内别致的咖啡厅、特色餐饮店、货真价实的旅游纪念品商店的建立不仅能满足游客的休息、购物等需求,而且也可以兼具创收、宣传等功能。因此,把握消费心理,打造服务品牌,调整文化产业结构,不仅可以增加就业岗位,而且还可以带来除门票之外的附加收入。

二、东北冰雪主题公园文化产业发展的策略

虽然,在东北冰雪主题公园的建构中,哈尔滨三大冰雪主题公园总结了一些成功经验。但是,纵观近年来的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推进东北冰雪主题公园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深化地域民族特色,加强民俗文化表达东北地区由于地处边疆,很多民俗文化保存得较为完整。以黑龙江省为例,如能巧妙地以赫哲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等北方少数民族的民族特色作为艺术造型创作元素建立冰雪民俗馆和体验区,着重展示少数民族的文化形象并开发意向剪纸、石雕根雕、各种皮质工艺品、植物编织制品等相应的文化产品,不仅会为冰雪主题公园注入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而且可以形成相应的文化产业链增加旅游创收。

(二)注重文化演艺产品开发,刺激游客体验参与冰雪主题公园的材料表现以冰雪为主,再加之室外零下30多度的气温,使很多游客感觉冷上加冷,难以抵抗。因此,冰雪主题公园可以加入以传统民俗为核心的歌舞类巡游演出进行热身,如龙江剧、二人转、阿城金源文化的大型历史歌舞剧,赫哲族、蒙古族和朝鲜族的民族歌舞表演等。这些歌舞类巡游不仅能展示宝贵的文化遗产也能增加互动,使游客加入巡游队伍,增加游客个性化体验。

第2篇:冰雪文化论文范文

摘要:开展群众冰雪健身活动、全面提升冰雪竞技运动水平、努力扩大青少年冰雪运动覆盖面、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这一切无不彰显着冰雪运动的普及与推广离不开冰雪运动教师,同时也标志着我国的冰雪运动教师教育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采用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冰雪运动教师教育为立足点,剖析我国当前冰雪运动教师教育发展存在的投入不足、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欠缺以及研究队伍尚未形成等现实问题,在把握问题的前提下,改革冰雪运动教师教育的课程模式,丰富课程设置,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育高水平冰雪运动教师教育学科队伍,提升冰雪运动教师教育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冰雪运动;教师教育;专业化培养

随着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季奥运会的成功申办,国家将大力发展群众冰雪运动成为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2016年,国家体育总局、发改委、教育部等23部门关于印发《群众冬季运动推广普及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中提到“以京津冀为引领,以东三省提升发展为重要基础,发挥新疆、内蒙古等地区的后发优势,带动南方地区协同发展,点线面结合布局群众冬季运动生态圈”,可见,突破冰雪运动的地域局限、开展群众冰雪健身活动、全面提升冰雪竞技运动水平、努力扩大青少年冰雪运动覆盖面、实现“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已成为我国冬季群众体育运动推广普及的主要目标。群众冰雪运动的普及与推广离不开冰雪运动教师,因此,冰雪运动教师专业化是时展和冰雪运动普及推广的根本需要,是冰雪运动人才培养的必然走向,同时也标志着我国冰雪运动教师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随着我国冰雪运动的普及与推广,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冰雪运动教师教育队伍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同时冰雪运动教师教育的水平也必然会影响和制约我国冰雪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广泛的知识基础与专业素质是冰雪运动教师发展和提升的基点。柳海民在《试论教师专业化及专业化培养》一文中曾提到“教师教育带有明显的‘双专业’的特点,如物理教育、化学教育、汉语言文学教育、历史教育等,它们分别是物理学、化学、汉语言文学、历史学与教育学组成的一个复合专业。这些专业的最大特点就是2个学科的交叉、融合,2个学科没有孰重孰轻、此厚彼薄,2个学科组合得越巧妙、越一体,这些专业也就越有自己的特点,也就越称得上一个专业,这些专业其专业化的程度也就越高,也越具有不可替代性”[1]。

基于上述观点,本文认为冰雪运动教师教育应是冰雪运动与教育学组成的一个复合专业,即集冰雪运动技能与教师教育为一体,主要指导冰雪运动实践,并通过反复的冰雪运动实践总结出促进基础性冰雪运动教学的完善建议和发展方向。因此,这就要求冰雪运动教师本身不仅应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教育专业素养,同时,也要求冰雪运动教师应具有比较高的素质。当然,这种高素质应当是一种综合的素质,不仅是指冰雪运动教师应具有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而且必须包括教师驾驭冰雪教学的能力和心理素质。同时,冰雪运动教师必须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要在冰雪运动教学中对学生有爱心、有耐心。因此,在冰雪运动教师的职前教育中,应把教师驾驭冰雪运动教学能力作为重点,即冰雪运动教育中更应该重视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去传授冰雪运动知识,如何运用冰雪运动技术组织教学,以及如何处理冰雪运动教学中的各种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使学生们在安全的条件下愉快地掌握冰雪运动知识和技术。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冰雪运动教师教育发展的现实问题与专业化培养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搜集我国冰雪运动教师教育的相关资料十余篇,以了解我国冰雪运动教师教育发展的现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寻找我国冰雪运动教师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1.2.2访谈法

访谈吉林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哈尔滨体育学院、东北师范大学等多所体育专业院、系的从事冰雪运动教学的教师,探讨我国冰雪运动教师教育中的专业培养与专业设置。

1.2.3历史研究法

对我国冰雪运动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培养进行考察与分析,寻求我国冰雪运动教师培养方面的历史经验与教训,为我国冰雪运动教师教育的发展提供历史参考。

2冰雪运动教师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2.1冰雪运动教师教育研究队伍尚未形成

目前我国冰雪运动教师教育研究队伍主要有高等师范院校的冰雪运动教师和专业体育院校的冰雪运动教师组成。师范院校是我国冰雪运动教师教育的主要承载体,但是目前从我国冰雪运动教师的来源渠道来看,却多以专业体育院校为主体。而专业体育院校的发展多以“在训练水平上有所突破,更多地为国家培养能在国际上获得金牌的优秀运动员”为主,所以很难做到将专项运动训练与教学二者兼顾。本就人数不多的冰雪运动教师中,因为大多数教师专注于竞技性冰雪运动项目的训练,因此从事冰雪运动教师教育研究的人数极少。这就造成了不仅冰雪运动教师教育专业化程度不高,而且没有冰雪运动教师教育研究权威的局面。最终导致冰雪运动教师教育在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也无法走向专业化,即冰雪运动教师教育的知识体系无法得到有效的确立。

2.2冰雪运动教师专业培养发展不平衡

我国早期冰雪运动教师的培养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末,以东北三省为主要培养基地。目前,我国冰雪运动的发展虽然已经开始呈现由北至南向西,初步形成向全国布局的态势,但是对冰雪运动教师的培养仍然由于受地域的影响,大多仍局限于东北三省。因此,我国的冰雪运动教师专业人才培养呈现出北强南弱的局面。根据国务院学位办的学科分类目录,冰雪运动属于体育学二级学科运动训练专业中的一个项目,因此,在东北众多的院校中,无论是从招生还是培养上,它都包含在运动训练专业之中,这也使得它在教师专业培养上有很大局限性。此外,专业体育院校中的冰雪运动教学由于开展得较早,开展的项目也比较多,形成了比较雄厚的师资团队,教学条件和课程建设也处于不断完善中,如哈尔滨体育学院不仅开设有冰雪轮滑、雪上运动专业,还有花样滑冰舞美研究室和冰雪研究所,而且投资数亿元建设了冰雪教学基地。相比之下,师范院校和综合大学中的体育院、系中的冰雪运动由于起步较晚,且受场地和经费的限制,教学与训练开展的不仅项目少,而且师资力量相对也较为薄弱。

2.3冰雪运动教师的知识和技能亟待提高

注重冰雪运动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高是冰雪运动普及和发展的基础。我国从事冰雪运动的体育教师人数少,从整体看,虽然大部分体育教师在大学期间都接受过速滑等相关技能的学习,但由于教学时数的限制,他们只能达到初步掌握滑冰等技能的程度[6]。此外,我们在专业体育院校以及师范院校体育系中所开设的教育学、心理学存在着与冰雪运动这一具体学科相脱离的现象,只是抽象地讲一些理论性、一般性的知识,并没有反映出“双学科”、交叉型的教师专业化特点,要进行冰雪运动专业性的教学,能力就显得不足。在冰雪运动教学中,很多教师通常是按照教材边学边教,直接影响学生对动作技能的掌握和对冰雪运动的兴趣[7]。另外,大部分冰雪运动教师很少或几乎没有参加过职后继续教育的培训,对冰雪运动教学中出现的难点问题或实际问题找不到有效的解决方法或策略。基于上述现状,冰雪运动教师无论是从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还是从冰雪课程的教学能力上都有待提高。冰雪运动教师教育质量的提高不仅取决于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其综合性的知识也尤为重要。尤其在传承冰雪文化,提高人文素养,丰富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教师组织竞赛、裁判和社会实践的指导能力和社交能力等方面都亟待提高。

3冰雪运动教师的专业培养

3.1建立合理的冰雪运动教师教育的学科研究团队

教师教育学科研究团队的建设是使冰雪运动教师教育专业得以发展的驱动因素之一。冰雪运动教师教育建设要取得进展,关键是要有一支知识和层次结构合理、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稳定的学科研究团队。综合的学科结构有利于促进冰雪运动教师教育的发展、科研水平的提升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冰雪运动教师教育的学科研究团队不仅只有专业从事冰雪运动的教师组成,而且要适当增加一些其他不同学科的教师,多学科交叉互补的研究团队可以使成员各尽其职、合作共嬴,改变单一的学科结构,形成跨学科的研究。这种跨学科的研究能够促使冰雪运动教育进行更新和改造。“整合的学术”是一种“从不同的学科和广泛的知识背景出发,在知识和范式之间建立起联系;同时,打破原有知识体系的僵化分割,为新学科的成长和知识的应用提供交汇点”[8]。这种跨学科研究促使冰雪运动教师教育的团队应运而生,在这一团队中,除了要考虑各类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年龄和学历等构成外,还要考虑其相互联结的方式,以保持学科梯队的稳定性。

3.2构建合理的冰雪运动教师教育专业体系

三角形是几何图形中最为稳定的图形。冰雪运动教师教育的专业发展可以以三角形为借鉴,构建其专业体系(见下图)。即把冰雪运动教师的技能、知识和研究作为三角形的三条边,在这三条边的支撑下,其稳定性最好。也就是说即使在承受外界压力或拉力的情况下,也能保持冰雪运动教师教育发展的稳定性。在这三条边中,可以说“研究”是冰雪运动教师发展的核心,“研究”必须是与冰雪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如在课程设置、各课程之间的连贯性与相互渗透、授课内容以及学分分布和实践环节等方面都要体现出研究导向。冰雪运动教师所具备的技能和知识则是其发展的基础。冰雪运动作为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课程,要求教师不仅对冰雪运动的内容有深刻和灵活的认识,也必须具备多元化的、比较高超的冰雪专业技能,在教学中能与其他学习者相互借鉴学习,并能通过现实教学情境中获取的信息和应用的知识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以确保学习者对冰雪运动内容的掌握;冰雪运动教师作为体育活动的传授者、倡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更需具备综合性的知识,即普通基础知识、人体科学理论知识、专项理论知识和教育学科理论等。冰雪运动技能、知识和研究构成的这种三角形结构有利于使冰雪运动教师教育体系持续发挥稳定的作用。

3.3采取综合培养的方式

在冰雪教师教育培养方式上,可以采取国内外相结合、长短期相结合的综合培养方式,并不断加强冰雪运动教师的职后培训。1)国际国内结合方面,可以将国内的学生送到国外进行深造,同时,也可以通过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的冰雪教育技术和经验,把全球化、现代化和我国冰雪运动教师教育本土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促进我国冰雪运动教师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2)长期和短期的结合。在保持长期冰雪运动学科建设发展的同时,可以与专门的培训机构进行合作,对有冰雪运动教学追求的体育教师进行短期培训,依靠冰雪运动短期培训班满足当下“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对教师的需求;3)加强冰雪运动教师的继续教育。“教师教育应该是涵盖了职前、职后教育在内的一体化教育,单靠职前的一次性终结型的师范教育是不够的。教师的专业发展贯穿于职前培养与职后进修的全过程”[9]。如果说职前教育是为冰雪运动教师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那么职后教育则为冰雪教师的成熟创造了条件,职后的继续教育是冰雪运动教师更新知识结构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必不可少的环节。冰雪运动教师的专业培养和提高也可以进行基于网络的教育实践研究。可以搭建专业体育院校和师范院校体育院、系的内部、校际、地区或全国的网络平台,为冰雪运动教师提供职前或职后的学习机会,促进其专业发展。

3.4冰雪运动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日趋合理

冰雪运动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不仅应考虑现行课程的实用价值,还要符合冰雪运动专业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和社会需求。在课程设置中不仅使学生理解冰雪运动的核心概念、探究工具和学科结构,还要为学生创设一种学习经验,要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课程设置中安排教学实践,并且要加强实践教学的环节,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了解授课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和人际关系的处理,研究具体的教学方法并不断进行反思,提高专业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其熟悉教学、认识教育现象、提高专业化水平。同时,要考虑安排课程的先后顺序,注重课程的联系与协调,以形成一个严谨、完整的冰雪运动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课程体系。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使他们能在愉悦、安全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在课程总体门类多、课时紧张的情况下,可以精简一些过时的、无用的课程,为增设实用的课程创造条件。由于冰雪运动教学的风险性较高,冰雪运动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中必须要加强教学实践中的安全教育,不仅使学生掌握一些必备的运动医学常识和运动损伤处理知识,而且要适当增加一些针对突发事件进行定期组织的训练或模拟演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在所有课程内容中,要全方位渗透冰雪运动教师人格塑造的诸多因素,使学生不仅要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而且更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使命感,要在课程内容设置中增加冰雪运动文化的因素,为冰雪文化的发展创设良好的氛围。冰雪运动教师的专业培养是我国冰雪运动普及和开展的基础。组建高水平的冰雪运动教师教育团队、构建合理的冰雪运动教师教育专业体系、采取综合的培养方式和日趋合理的课程设置是提升冰雪教师教育的必要条件。

4结语

为更好地培养冰雪运动项目的专门人才,必须着眼于冰雪运动教师的培养水平与质量的提高,要在课程设置、学生整体知识结构优化等方面使其综合性与专业性相融合。只有如此,才能进一步实现我国开展群众冰雪健身活动、推广冰雪运动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柳海民,孙士杰.试论教师专业化及其专业化培养[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5):113-118.

[2]杨春雨.东北三所专业体育学院冰雪运动方向本科培养模式现状的研究[D].沈阳:沈阳体育学院,2014.

[3]哈尔滨体育学院冰雪运动系介绍[EB/OL].

[4]吉林体育学院冰雪系简介[EB/OL].

[5]沈阳体育学院冰雪运动课程[EB/OL].

[6]房巍,刑继庆.东北地区校园冰雪运动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探析[J].体育教学,2009(2):20—21.

第3篇:冰雪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校 冰雪 文化 思考

前言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体闲文化已成为人们业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年前,高校冬季活动项目还仅限于滑冰、雪地足球,现在学生则更加倾向于时尚的滑雪运动,甚至世界范围广泛流行的单板,也受到很多学生的喜爱。中国的开放、发展,使中国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更加开阔,能够与国际前卫思想同步。学生们更喜欢时尚、愉悦身心的雪上运动。而且,冬季的雪地徒步也受到广泛关注,每到节假日,学生十几人成一团队,来到雪地森林,体验异域风情,感受当地人的冬季生活方式,成为学生们的时尚选择。

冰雪文化形态

对冰雪文化产业而言,不单单代表的是一种艺术、一种体育活动,还是一种文化现象,展现出当地的风俗习惯,可以传承文化的精神,继承文化的精髓,实现的循环具备继承性和创新性;反映出了人们不断创新的精神,在征服自然的阶段又跨跃了一个台阶。在所在区域的文化心理影响下,艺术作品才得以产生。在我国北方,冰雪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常艺术作品的主题定位在冰雪文化、元素,则必须做到景观和文化相结合,才能保证艺术作品的独特。运用的数据理念也应当结合当地的冰雪景观,利用受到居民认可的公共空间来构造。展现冰雪景观的独特,更好的符合所在区域的特色。当前,我国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严重,必须秉承治理环境、保护环境的宗旨实现冰雪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使冰雪产业可以为北方代言,作为北方的一种身份,致力于在我国北方建立冰雪王国。

高校冰雪文化的无奈

不论从我国传统文化发展进程还是从学校体育发展的历史来看,“重文轻武”是我国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而应试教育的价值取向,从一定程度上又加深了对这一观念的认同,为这一观念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因此出现了国家部委重视而基层忽视的尴尬局面。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界对学校体育的认识不断提高,学校体育指导思想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但这种提高和转变往往只停留在体育理论界的学术层面,尚未在学校管理层达成共识,部分管理者对体育的认识还或多或少地停留在生物学意义的范畴,对学校体育价值的认同还局限于学校这一相对狭窄的时空领域,其结果势必导致对学校体育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的忽视,这种认识上的局限性,使高校校园冰雪文化建设失去了推动力,失去了学校的政策优势。校园冰雪文化是一个由冰雪物质文化,冰雪制度文化和冰雪精神文化组成的复杂,有机的开放系统。把校园冰雪文化建设看成是多举办几次冰雪竞赛,多搞几项冰雪娱乐活动,在大赛中多拿几块奖牌是包括部分体育教师在内的大部分人的共识。这一局限性认识的结果,是对校园冰雪文化形式上的重视,而忽略了隐性的冰雪精神文化的建构和冰雪制度文化的建设,这一局限认识也导致了对冰雪文化建设的困难性,长期性估计的不足,从而使高校校园冰雪文化建设难以向纵深,高层次方向发展,最终导致了高校校园冰雪文化功能的弱化和简单化。

高校冰雪文化的发展

物质环境的拓展

近年来,滑雪运动发展很快,滑雪运动不仅是一项竞技运动,更是一项绿色环保的健身体闲运动。相对于冰上课程来说,雪上运动需要的条件要高很多,雪场的选址需在高山丘陵起伏的地区,建造雪场的投入较大,滑雪器具价格不菲。目前,高校还没有这方面的建设。但这不妨碍高校开展雪上运动,雪上运动理应成为高校体育课程项目设置。雪上运动在高校的开展是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高校体育要与时俱进,面向未来。可采取如下措施:首先加强高校与滑雪场的合作。

人文环境的建立

创造快乐的冰雪体育人文教学环境,就是将人文的冰雪体育教育理念具体化为环境形态,以直观和感人的教学形式影响大学生的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方式,使人文的冰雪体育教育理念在冰雪体育教学实践中产生相应的人文效果。高校冰雪体育人文教学环境需要由理念到条件全方位地加以改造,这一重任责无旁贷地落到了体育教师的肩上,体育教师应成为冰雪体育教育人文化的学习者、研究者和开拓者,把握体育具有的鲜明的为人的发展、为社会发展服务的人文特征,使自己的教育观念、知识体系、教学方法跟上时代的步伐,创建丰富的教学情境,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尽可能地表现出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冰雪文化氛围的营造

高校不仅是教师学生学习的场所,更是学生个性、兴趣培养和文化融合、交流传播的重要舞台。高校应充分营造和引导学生认知地区的优秀特色文化,并充分发挥学生来源的广泛地域性优势,传播和强化优秀地域文化。青少年是中国冰雪体育等传统文化形式的最主要潜在消费者,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主要传承和发展者。高校校园要学生了解、认知和体验冰雪体育文化形式的最重要途径。高校校园冰雪体育文化讲座、宣传,冰雪运动比赛,征文、摄影等冰雪体育文化形式以及冰雪雕等直观冰雪景观,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冰雪体育文化的认知,激发其学习和体验欲望,唤醒其内在的运动热情,从而有效推动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

趣味性的提升

高校应该充分的利用的地域特点,着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开展多样化的冰雪体育运动形式,注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个性培养、大众性、娱乐性等。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基础、兴趣爱好、以及个人规划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分组、分层的进行教学,实现教学内容的性化、差异化和层次化。对于基础薄弱的同学,主要是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参与冰雪运动的欲望,从而提升文化的素养和身心的健康。

参考文献:

[1]王大伟.高校冰雪运动文化的建设途径[J].冰雪运动.

2013,(02)

[2]王淑华.冰雪体育文化特征对大学生社会品质的塑造[J].

冰雪运动, 2012,(02)

[3]孙玉巍.冰雪体育教育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J].

冰雪运动,2011,(05)

第4篇:冰雪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 大冬会 冰雪体育 经济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体育消费的增加,体育产业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社会需求和发展空间。冰雪运动在欧洲和北美等地的风靡和火热,已然影响到中国。尤其是2007年亚冬会,以及2009年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以下简称大冬会)在我国召开,使冰雪运动蓬勃地发展起来。它们的召开对于提升我国冬季体育运动水平、促进黑龙江省冰雪体育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现阶段我国冰雪体育经济的发展情况及存在问题

“体育经济”,即体育产业与体育事业的结合,体育产业化是体育经济政策的核心。我国冰雪运动在1996年前基本上是靠政府拨款来支持的,一直不能称之为产业经济。在1996年后我国开始举办综合性冰雪体育赛会后逐步形成我国的冰雪体育经济。但是冰雪体育经济发展仍有不足,具体表现如下:

1.冰雪体育发展不均衡。黑龙江省冰雪体育经济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黑龙江省各地的冰雪场地迅速扩张,但是发展不均衡。亚布力、二龙山等档次较高的滑雪场软、硬件均很完善,但是档次较低的场地也较多,设备不足、老旧且环境条件较差。

2.缺乏文化含量,亟待加强品牌概念。黑龙江省的冰雪运动开展占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但是由于利益驱动,一些冰雪场地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对于文化内涵,包括服务、休闲、餐饮、生态、历史、冰雪、宗教、民俗、商业等文化不加以注重。例如某知名雪场不注重餐饮文化,在雪场周边没有较好的餐厅,普通饮食却比其他地方贵3倍~5倍,这种做法虽短期内会产生一定经济利益,但是长此以往政府花大力气宣传的冰雪产业品牌将不复存在。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加强管理,严格处理损害冰雪运动产业的行为,塑造品牌、树立良好形象。

3.管理需更加规范,产业布局现仍较分散。现阶段黑龙江省的冰雪运动产业仍存在重复开发,资源闲置的问题。只有彻底贯彻省政府集约管理策略,将省内各区域的冰雪体育作为整体,实现“一区四线”的产业布局,对不符合要求的冰雪场地改造或合并,使冰雪运动的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二、大冬会对黑龙江省冰雪体育经济的影响

1.增加影响力,展示黑龙江省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黑龙江省有着得天独厚的冰雪运动资源优势,山区冬季雪量大、雪期长、雪质好,大冬会无疑是向世界展示黑龙江省优厚条件的绝好的机会。它将拓展和吸引来自国内外的冰雪体育运动爱好者。黑龙江省冰雪运动产业的发展面临着激烈的国内外竞争,要在竞争中取胜,必须抓住大冬会这难得的机遇,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树立良好的形象,将潜在的冰雪体育爱好者培养成黑龙江省的主要客源。

2.促使冰雪运动场地及设施完善。大冬会的举办使黑龙江省在冰雪运动场地及设施上日益完善,已逐步与国际接轨,形成靠资源优势打响品牌的黑龙江省冰雪运动产业的发展道路。

3.推动我国冰雪运动的开展,为冰雪运动培养后备人才及爱好者。随着大众冰雪运动的普及,黑龙江省自然条件优越,所以开展较早,部分中小学、大学有专门的冰场,另有少数体育学院及政府、个人建设了滑雪场,培养出大批冰雪项目的人才,为普及黑龙江省冰雪运动奠定了物质和人才的基础。大冬会的召开扩大了冰雪运动影响,促使更多的人加入冰雪运动,同时也为国家输送了更多优秀后备人才,为冰雪产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提高我国冰雪运动竞技水平。虽然我国冰雪运动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自杨扬在冬奥会摘得首金后,20届冬奥会上韩晓鹏又夺得雪上项目的首金。这些成绩的取得使国家进一步认识到开展冰雪体育的重要意义,加大了对冰雪竞技运动各个项目人才的选拨及培养,加快了我国冰雪竞技运动的开展,使我国冰雪竞技的水平在逐步提高。

5.增强了冰雪文化底蕴。大冬会可以弘扬黑龙江省独具特色的冰雪文化。通过对冰雪文化的深入宣传,使更多的人关注冰雪文化,提升其内涵,使其成为促进黑龙江省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推动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桥梁。使冰雪文化形成规模,建成品牌。

6.拓展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随着冰雪运动产业的发展及大冬会的召开,吸引国内外的资金的投入,带动旅游产业规模化壮大,餐饮和购物等相关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三、对黑龙江省冰雪体育经济的几点建议

1.迅速形成完整的冰雪运动经济体系,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及恶性竞争。把黑龙江省的冰雪运动经济体系做大、做强。

2.加强冰雪文化的建设,对于已有的文化,进行深入分析、合理规划,形成规模,使之成为文化品牌。

3.进一步普及冰雪运动,引导大众体育需求,扩大需求,培养对冰雪项目的爱好和兴趣,提高对冰雪体育旅游的需求,开发体育旅游的本地市场。

4.对于冰雪场地周边的配套设施进一步进行改造,例如服务、休闲、餐饮、民俗等配套文化及环境的改善。

四、结论

大冬会给黑龙江省的冰雪体育经济的积极影响非常明显,我们一定要把握住大冬会这一良好契机,以冰雪体育经济带动其他产业同步发展,为振兴黑龙江省经济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蒋凯施抗美王羽:举办亚冬会对长春市体育经济的影响[J].冰雪运动,2007(2):76~78

[2]张晓飞:我国北方冰雪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浅探[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23(1):28~33

第5篇:冰雪文化论文范文

名片,而且它也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支柱之一,因此冰雪体育产业为城市带来了高额的经济收入和更

多的就业机会。此研究以黑龙江省冰雪体育产业为研究对象,对冰雪体育产业链的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分

析其发展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优化产业链的相关对策,其研究成果不仅可以丰富体育产业的相关理论研

究,而且还有助于对冰雪体育产业链结构优化在实践中的指导。

关键词:冰雪体育;产业链;优化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6-0034-04

全球经济一体化,不仅增强了各国之间的经济往

来,也增加了各行业之间的合作,经济各领域已经不

再是单一产业各自为政、各自发展的局面,而是形成

网状的产业链,这就使得各个单个经济主体的发展都

离不开产业链的组织结构,因此,对于产业链的相关

研究在全球化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体

育产业的不断发展,也形成了具有规模的产业链发展

模式,但是由于体育产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其产业链

相关理论也比较薄弱。冰雪体育产业作为体育产业链

中的一部分,它的地域性很强,开展冰雪体育的城市

只占全国省市的少部分,关于冰雪体育产业链的结构

与发展模式研究较少,未成体系。黑龙江省是冰雪体

育的发源地及主要开展省份,因此,文章将黑龙江冰

雪体育产业链发展作为研究对象,结合黑龙江省的地

方特点及其冰雪体育产业现状,探讨冰雪体育产业链

优化组织策略,为冰雪体育产业链结构的优化和黑龙

江省城市发展总竞争力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

1 产业链涵义概述

产业链,是一个涉及到企业、行业甚至是区域发

展的大范畴。对于产业链的涵义有很多且并没有统一

的认识,有的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论证产业链,有的

从价值链的角度论证产业链,文章则推崇从核心竞争

力的角度解释产业链:产业链就是以市场前景比较好、

科技含量比较高、产品关联度比较强的优势企业和优

势产品为核心,以一定的资源、技术、经济以及社会

为关联基础,通过这些链核,各产业部门依据特点逻

辑关系、需求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网状

产业组织系统。通过产业链的网状组织系统,一个

企业的单体优势就可以转化为一个产业甚至一个区域

的整体优势,从而形成这个产业和区域的核心竞争力。

产业链具有以下特点:(1)产业链是产业层次

的表达;(2)产业链是产业关联程度的表达;(3)

产业链是资源加工深度的表达;(4)产业链是满足

需求程度的表达。产业链以企业为主体、以分工协作

为基础、以行业关联为纽带,通过对信息流、产品流、

资金流的控制,将具有不同创造价值职能而又相互联

系的产业联系起来,是企业改变自身的经营组织结构

和经营模式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的一种方式。

它是—个起于自然资源,至于顾客需求的过程(见图1)。

产业链的组织结构包括两个方面:结点和环节。

结点是产业链上的各个经济体(企业),如生产商、

销售商等。环节是产业链上的各个经济活动,如研发、

生产、销售等。各结点之间进行紧密的合作与分工,

各环节根据产品生产销售的要求相关联就构成了产业

链。其中产业链各环节可分为基础环节、关键环节

和辅助环节三类,它们的地位各不相同,基础环节是

产业链中生产某种产品或提供某种服务的若干环节。

关键环节是产业链中生产某种产品或提供某种服务处

于核心地位的某个或某些环节。辅助环节是产业链中

与基础环节以及关键环节相配套的上下游环节,如媒

介环节等。

关键环节是产业链中具有高附加值、高利润和高

增长等特点的环节,因此,关键环节是产业链中处于

核心地位和主导地位的环节,它能够带动产业链中各

辅助环节即上下游环节的协调发展。但是关键环节具

有不确定性,随着发展时期和经济条件的变化,产业

链上的关键环节也随产业链上的最大增值环节的转移

而不断地上下浮动。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较强的增

值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或竞争潜力等优势,并且其关键

环节的规模较大且关联关系较紧密的结点叫做链核,

正如关键环节在环节中处于核心地位一样,链核在结

点中也处于领袖的地位,因此,链核和关键环节在产

业链上处于核心地位,它们能够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

展,从而获得行业内的竞争优势。

从全球化视角来看,在宏观空间中各个产业链之

间的差别主要体现在:行业类型的不同,结点数量的

多少,链环关联的差异。但每个产业链都是完整的并

且各环节之间环环相扣,紧密结合。而从具有特色的

地域空间角度来看,产业链通常不具有完整性,而是

完整的产业链条中的某个阶段或相对独立的某些链

环,即产业链条中的断链、短链或孤环。

2 冰雪体育产业链的发展现状

冰雪体育产业是以冰雪体育旅游为主体,各项效

益最佳组合的生态经济综合体,其他相关产业协调发

展的产业链。冰雪体育产业主要包旅游业、娱乐业、

服务和加工制造业、冰雪体育培训等诸多领域。冰雪

体育产业链就是要通过冰雪体育产品或服务来满足消

费者各种不同的需要,从而获得经济效益、社会效应

以及生态效益。它是建立在产业内部分工和外部供需

关系基础上的不同产业和部门之间的动态链接。因此,

冰雪体育产业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冰雪体育产业链的结

构要比传统产业复杂得多,关联性也大得多(见图2)。

要发展冰雪体育产业,自然资源是重要的保障,

主要是对气候和地形有一定的要求,比如气温风力、

雪期、积雪的深度及时间、海拔高度以及山体坡度等。

黑龙江省雪资源丰富,与全国相比黑龙江拥有巨大的

雪资源优势。全省总面积的60%由山川和森林构成,

47%的森林覆盖率和18万平方公里山林面积,是黑

龙江省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黑龙江优越的气候

资源、优势的地貌以及丰富的雪资源,为冰雪体育产

业的发展提供了天然的基础条件,适宜滑雪的山峰就

有100多座,使得黑龙江省成为最具备开展冰雪运动

条件的省份。

近年来,以黑龙江为首的一些北方城市开始认识

到冰雪体育产业的重要性,以开展或承办国际性的活

动为契机,充分利用北方城市冰雪资源的优势,为城

市带来了活力和知名度,随之而来的是为城市招揽了

大量的外来投资参与到冰雪体育产业的建设上,同时,

也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丰厚的利润。据统计,每

年黑龙江省依靠冰雪旅游而直接就业的人数在3~4万

之间,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太阳岛雪博会和冰灯游园

会每年的施工人员总计有2万人,仅冰雪大世界每年

的工程制造人员就有9000人左右。2007年黑龙江省

国际滑雪节开幕仅1个月时间,省内各雪场所接待的

游客人次就同比增长近30%,仅滑雪旅游收入在短短

一个月时间就突破了40亿元。

冰雪体育除了为城市带来生机活力和高额的经济

附加值之外,对城市的大众健身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黑龙江省开展的“百万青少年上冰雪”的活动,不仅

培养了广大青少年对冰雪运动的爱好和兴趣。而且还

奠定了冰雪体育在大众健身领域里的群众基础,使得

人们对冰雪体育产业的功能和价值有了充分的认识。

通过举办大型国际冬季体育赛事,不仅能够提高冬季

运动项目技术水平,同时也增强了对外交流与合作,

从而推动东西方冰雪文化的融合与发展。以2009年

在哈尔滨举行的世界大学生冬运会为例,大冬会的成

功举办不但拉近了人与体育,人与社会的关系,而且

也因为大冬会的举办促进了哈尔滨城市环境、绿化范

围、社会风气以及服务质量等城市素质指标的全面提

升。同时,大冬会的体育场馆、吉祥物、开幕式、闭

幕式也无不展现东西方冰雪体育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在此基础上,开拓了冰雪体育旅游市场,如冰雪节、

滑雪节等,将冰雪体育产业的影响力传播到其他国家和

城市。上述这些举措,都大力推动了冰雪体育产业的快

速发展,并从中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和经济利益。

虽然,冰雪体育产业已经在我国的北方省市展露

头角,这些省市的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并不输于欧美

国家,但是这些省市依靠冰雪体育产业而产生的经济

效益与加拿大、法国、奥地利、瑞士等国相比,还有

相当大的差距。因此,我国北方省市在冰雪体育产

业的发展上还有很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就黑龙江冰

雪体育产业来说,在其发展过程中就存在着不容忽视

的诸多问题有待优化,主要包括:产业结构缺乏合理

而科学的规划和布局,重复建设严重浪费资源;配套

设施不足,维护和更新不够;服务水平不高,周边的

服务行业经营状况不佳;环境资源保护不足,污染现

象严重;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缺乏针对性的培

训;安全意识不强,运动场所缺乏必要的安全救助措

施。因此,针对上述问题,依据产业链的相关理论,

优化我国冰雪体育产业链的结构,科学合理配置各链

条之间的联系,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的新局面,达到提高我国冰雪体育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缩短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3 冰雪体育产业链结构的优化

3.1 优化产业环节,重点发展关键环节

根据区域特色发展的战略部署,培育与配套合适

的产业链核,合理选择关键环节、基础环节和辅助环

节,剔除不再适合发展的环节。目前,冰雪体育产业

链的关键环节在于冰雪体育产品的研发。但是要想具

备核心竞争力,更重要的是对冰雪体育产品的深度挖

掘,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从冰上项目入手。

首先,可以建造大型的冰上乐园,使专业的冰上项目

转化为大众体育娱乐项目,培养群众基础的同时还可

以为冰球、冰壶和滑冰等冰上运动爱好者提供休闲健

身的场所;其次,可以开展不同年龄段的各项冰上运

动赛事,拓展群众体育交流。另一方面可以从雪上项

目入手。雪上项目要想做好主要依靠滑雪行业,因为

滑雪是冰雪体育产业的主打产品,而要做好滑雪业,

首要则是完善滑雪场内的场地基础设施,对于没有达

到等级标准的滑雪场,可以选择性分离,加快整体晋

级的步伐。

3.2 基础环节和辅助环节协调发展

产业链除关键环节外还有基础环节和辅助环节,

基础环节和辅助环节与关键环节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是产业链上不可缺少重要一环。要想提高产业链的整

体实力,关键环节、基础环节和辅助环节就需要配合

好、相互之间协调发展。冰雪体育产业链的结构优化

离不开基础环节和辅助环节的协同作用,体育、文化

和旅游等相关产业的主管领导不能忽视这些环节的发

展,规避木桶效应。要想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就

要以链核为先导,基础环节和辅助环节相互配合,共

同促进主体链核的发展。首先,通过前期的调查了解

掌握冰雪体育产业链的现状,对基础和辅助环节进行

筛选;然后通过测评,把一批基础环节和辅助环节纳

入到产业链主体,并对这些主体加以重点扶持。一般

而言,冰雪体育文化产品、冰雪体育娱乐产品、冰雪

体育装备产品、冰雪体育服务产品都可能成为基础环

节和辅助环节上的产业链主体。这些产品要相互协调、

共同发展,才能使冰雪体育产业链的结构得以优化。

3.3 优先发展瓶颈环节

产业链的巨大优势和独特魅力就是链条上的产业

能够协同发展。但瓶颈环节使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脱

节,后续环节无法得到上游环节投入的价值增值,也

不能在上游环节已有的基础上进行资本、技术和劳动

力的追加,从而使整个产业链陷入阻塞瘫痪。虽然冰

雪体育产业发展时间较短,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

展,冰雪体育产业发展速度也十分迅猛,随之而来的

是统一规范的缺失和管理方面上的漏洞,使整个产业

链出现断链。如滑冰、滑雪场的开发与管理,许多滑

雪场为了寻求成本的最低化、收益的最大化,对损坏

的雪板不进行维修,消费者如果在“借雪板”时观察

不仔细就容易陷入到雪场设下的圈套,等消费者再“还

雪板”时索要高额赔偿费,这样使消费者对整个产业

失去信心。而因雪板质量出现安全问题则会使整个产

业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再比如冰雪体育相关的服务

业态度生硬,缺乏有效的管理与引导。这其中的许多

是产业链上的关键环节,造成冰雪体育产业链核心优

势不明显、发展后劲不足、降低产业链的综合产出能

力。冰雪体育产业链的接通,必须消除这些瓶颈,加

大对瓶颈环节的投入力度,优先发展瓶颈环节。

4 结语

黑龙江省要依托其自然资源优势、工业基础,以

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契机,重点发展冰雪体

育产业链,通过冰雪体育产业链结构的优化,使冰雪

体育产业能够能够对我国北方城市的经济、社会、文

化的发展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针对冰雪体育产业目

前存在的问题,结合相关理论与研究,要改善交通,

改变营销手段,调整产业链结构等等,以促进我国北

方城市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学益·构筑产业链,形成核心竞争力——

兼谈福建发展的定位及其战略选择[J].福建改

革,2000(8):14-15.

[2]蒋霞美.我国信息产业链的结构及其优化研究[D].

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贾春佳,宋秀平,张宏宇,等.2009年大冬会效

益对黑龙江省冰雪产业的影响[J].哈尔滨体育学

院学报,2007(4):7-9.

[4]朱馥萍.冰雪经济对黑龙江省区域经济的影响[J].

商业经济,2008(3):11-12.

[5]张新华,才立伟,倪莎莎.冰雪体育旅游对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J].冰雪运动,2006(5):

79-81.

[6]董少伟,于雷.我国冰雪体育产业发展现状与

对策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6(6):8-10.

第6篇:冰雪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冰雪体育旅游 开发 辽宁

1 前言

目前,体育活动的普及以及余暇时间的增多,体育与旅游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如今,全国已有27个城市打出了“冰雪牌”,体育冰雪旅游在国内正形成强劲的发展势头。发展体育冰雪旅游,既能丰富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增强国民体质,培养冰雪体育运动人才,又能带动和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促使体育产业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拉动体育需求,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2 概念界定

目前来说,对于冰雪体育旅游的研究很少,有几位学者对冰雪体育旅游的概念做了简单的界定。由于冰雪体育旅游是体育旅游的一种,因此我们根据体育旅游的定义,把冰雪体育旅游概括为:冰雪体育旅游者在旅游中借助冰雪所作的各种身体娱乐、身体锻炼、体育竞赛、体育康复及体育文化交流等活动与旅游地、体育旅游企业及社会之间关系的总和。亦可这样理解:为了满足和适应旅游者冬季体育的各种需求,借助多种多样的体育器材和冬季体育活动,充分发挥冬季体育的诸多功能,使旅游者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从而达到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

3 辽宁省冰雪体育旅游发展现状

辽宁省冰雪体育旅游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然而,辽宁位于中国的东北部,有着天然的和地理位置的优势,再加上近年来辽宁举办了多次冰雪节,冰雪体育旅游开展得红红火火,因此对于冰雪体育旅游的研究更应该跟上发展的步伐,必须加强理论上的支撑。

3.1辽宁省开发冰雪体育旅游的优势

辽宁有着丰富的冰雪旅游资源。既有银装素裹的妖娆,又无刺骨的严寒,在冰雪旅游方面有很大的优势。

3.1.1自然资源优势

辽宁四季交替分明,冬季积雪期长、雪量大、雪质松软,冬季温度比哈尔滨要暖,更适宜人们进行户外休闲活动,为冰雪运动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

3.1.2地理位置优势

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南部,山地面积8.72万平方公里,是中国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辽宁的地理位置相对于冰雪体育旅游开展发达的吉林、黑龙江省更靠近内地,应该更好的发挥冰雪旅游第一站的地理优势。

3.1.3举办冰雪赛事优势

白清寨滑雪场,是我国仅有的几家可以承办国际大型滑雪比赛的场地之一。可以通过这个优势提升其知名度。

3.2冰雪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截至2003年末,辽宁省共有滑雪场地10所,占地面积9万m2,2001年至2003年之间共建成8所,占地面积共111万m2。其中几个主要滑雪场为沈阳棋盘山冰雪大世界、沈阳白清寨滑雪场、沈阳东北亚滑雪场、辽阳市弓长岭滑雪场及大连林海滑雪场等。

经过5年时间的打造,棋盘山冰雪大世界目前已成为在海内外知名度颇佳的品牌。将冰雕、雪雕融入冰雪活动中,是近年沈阳棋盘山冰雪大世界为丰富旅游产品而增加的项目,2005、2006年这里的雪雕作品连续两年创世界吉尼斯纪录。

辽宁省滑雪场从规模来说基本属于中等水平;从滑雪场硬件设施来说,雪道长度、宽度设置都很完善,基本都设有索道设施;但是拥有跳台的滑雪场只有一家,即沈阳体育学院白清寨滑雪场。因此辽宁省滑雪场基本只能作为旅游娱乐性滑雪场存在,相互间硬件设施差异性不是很明显,缺乏教学和举办大型比赛的条件。

作为辽宁省唯一拥有跳台的白清寨滑雪场,是我国仅有的几家可以承办国际大型滑雪比赛的场地之一。雪场建有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场地、U型场地、高山大众滑雪场地(初级、中级、高级雪道)。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场地、U型场地均达到国际比赛标准。游客在滑雪的同时,可以欣赏到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国家队精彩的训练表演还可以欣赏到高水平的单板技巧表演,为训练比赛促进滑雪运动的推广创造了条件。

3.3冰雪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3.3.1赛事型体育冰雪旅游产品

体育观赏型产品也称为活化体育旅游产品,是指组织各项体育赛事的观众前往比赛举办地进行观摩并参加各种节庆的旅游产品。白清寨举行过冰雪国际赛事,为辽宁的冰雪体育旅游做了一张名片。

3.3.2休闲型体育冰雪旅游产品

休闲型冰雪体育旅游产品是指在冰雪体育旅游中能使旅游者既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又能休闲娱乐的体育旅游产品。辽宁娱乐休闲型的冰雪体育旅游产品开发得比较好,有冰上摩托、卡丁、爬犁、雪地滚球、驯鹿拉雪橇等40多种冰雪娱乐项目。

3.3.3节庆型体育冰雪旅游产品

节庆型体育冰雪旅游产品是指在体育冰雪旅游项目中包含特定节庆因素的体育冰雪旅游产品。包括具有体育冰雪旅游特色的活动或非日常发生的体育冰雪旅游特殊事件等。

3.4发展冰雪体育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

3.4.1冬季体育旅游发展的不平衡。我省由于居民收入的不平衡,对冰雪体育旅游的消费也有很大的差异,很多居民缺乏支付冰雪体育旅游消费的能力。

3.4.2思想观念偏差,对旅游资源缺乏合理认识。冰雪体育旅游业在我省乃至整个国内都还是个新兴产业,还处于培育和起步阶段,人们对冰雪体育旅游的本质、特征和意义认识非常浅薄。

3.4.3专业人才教育发展滞后。冰雪体育旅游在于参与性、刺激性、挑战性,旅游者在参与冰雪体育旅游活动的过程中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心理障碍,他们需要有人帮助自己解疑、克服障碍,这就需要具有体育和旅游专业知识的服务人员提供专业技术、安全保护和讲解服务等。

3.4.4缺乏科研基础和科学技术的支持。在国内的旅游类学术著作中对冰雪体育旅游的论述非常少,对冰雪体育旅游的研究缺乏深入和系统性。

3.5冰雪体育旅游的发展策略

3.5.1突出重点,开发冰雪节特色产品体系。产品特色是产品的生命力,因此冰雪节产品要具有东北特色。提升体育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和特色要结合东北冬季体育旅游的实际,有重点地开发既有东北特色。

3.5.2积极开展广大青少年学生寒假期间的滑冰运动,既锻炼了身体,还丰富了学生寒假生活。上冰活动的青少年人数越多,冰上运动普及程度越高,冰上竞技运动水平也会提高。

3.5.3加强对辽宁省冰雪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科研工作,为冰雪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3.5.4建立协调机构,促进冰雪体育旅游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冰雪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涉及的部门很多,必须有一个综合性的协调机构或权威机构,协调各方面的工作,以促进冰雪体育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3.5.5加强专业人员的培养。要充分利用省内高等体育院校教学资源优势,为冰雪体育旅游市场提供专业人才,已确保对冰雪体育旅游市场的管理更加科学化与规范化。

第7篇:冰雪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大兴安岭、冰雪旅游、策略

1.充分发挥大兴安岭地区的区位优。

势,加强对冰雪旅游宣传营销,形成大兴安岭地区的冰雪品牌1.1塑造形象,创造旅游品牌。

近几年大兴安岭地区认真分析大兴安岭地区的人文与地理,根据市场需求来科学设计具有鲜明特色和吸引力的旅游形象,现已经形成令人向往的“神州北极村、避暑养生地”这一中国最北的旅游形象,为了发展冰雪旅游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整合资源,确定主题,明确定位,像北极村突出一个“北”字品牌吸引旅游者来北极村找“北”一样,大兴安岭冰雪旅游的发展也应该突出一个品牌,那就是“冷”字。再进一步塑造“森林观光、休闲度假、湿地览胜、冰雪体验”等大兴安岭旅游业的主打品牌。

1.2运用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大力发展网络营销。

从长期、持续、有效的原则来看,大兴安岭地区政府应该主导市场的整合营销。运用旅游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政府可以编制3~5年的旅游营销规划,以此指导地区、县区旅游营销体系的建设,并实现营销定位的长期性与分阶段实施。运用旅游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政府制定年度营销计划,以取代现有的促销计划,使计划具有更系统的整合效果,达到更高的营销效率。同时要加强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方式的结合,促使大兴安岭冰雪旅游市场尽快走向成熟。

1.3与哈尔滨、呼伦贝尔盟、黑河、齐齐哈尔等地进行联合营销,客流市场共享,互为推进。

我们应与哈尔滨、呼伦贝尔盟、黑河、齐齐哈尔等地客源互流,线路互通,形成营销网络联盟。营销的手段应该多样化,形成立体的宣传效果。明确宣传的口号,一体化的宣传,比如“到兆麟公园观冰灯,到太阳岛赏雪雕,到冰雪大世界玩冰闹雪”。黑龙江省打出“没到过黑龙江,不会体会到真正的冰情雪意”。大兴安岭是不是也打出“没来大兴安岭,不会真正体验到冰雪与寒冷。另外,也可以与哈尔滨、呼伦贝尔、黑河、齐齐哈尔等地的联系,共同搞冰雪推介会等活动来吸引旅游者。

2.借哈尔滨冰雪名城的辐射作用,将大兴安岭地区冰雪旅游产业做大做强。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哈尔滨的冰雪旅游业存在的时间变得越来越短(12月份至次年的2、3月),大兴安岭是中国最北、最冷、积雪期长最长的地方,大多数的旅游者来大兴安岭旅游是为了找北、找纯、找自然,大自然赋这里属于寒温带大兴安岭性季风气候,特别漠河无霜期仅86.2天,最低气温达到-52.3℃,冬季的平均气温也在零下30度左右,这给大兴安岭发展冰雪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要把握好,抓住机会加大对大兴安岭冰雪旅游的宣传力度,让对哈尔滨的冰雪旅游抱有遗憾的游客,来大兴安岭寻找他们的冰雪之梦,所以我们就要每年10月和第二年3月在哈尔滨的做好冰雪旅游推介,使客人了解大兴安岭的冰雪旅游,来大兴安岭体验真正冰雪之旅。让客人来找冷、体验冷,在体验寒冬的同时,也让客人体验到大兴安岭人”火“一样的热情。

3.将冰雪旅游与少数民族文化结合发展。

在民俗方面,大兴安岭地区各民族与冰雪都有不解之缘;充分发掘本地文化、突出冰雪主题,把世代在大兴安岭地区繁衍生息的、与冰雪有着深刻交流的北方少数民族的特点深挖出来,也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我们有文字记录的滑雪活动始于两千多年前,那时鄂伦春人用柔韧性好、晾干后不开裂的树木破成木板,将貂皮顺毛包上,使之滑动时不易后退,再在板上穿绳,系到鞋上。他们穿着这样的原始雪板在山林中呼啸滑行、追赶野兽,是一幅多么惊心动魄而又引人入胜的画面!这些文化道理和文化内涵都要让旅游者懂得,而不是简单的看,而是让他人亲自体验。

4.让游客体验大兴安岭的先民、知青的冰雪旅游生活。

旅游体验是旅游者活动的主体内容,其满意程度决定了旅游质量感知水平。人们开展旅游活动大多是为了扩展个人视野,感受不同的生活体验或者获取个人生活范围以外的信息。体验式旅游更着重的是给游客带来一种异于其本身生活的体验,我们可以为城市人提供乡

[1] [2] 

村生活的体验、为现代人提供当年开发大兴安岭人的生活体验、为青年人提供当年知青的生活体验,这样可以为游客带来不同地域,或者是不同年代生活的体验等。这样游客不仅仅能感受到、领悟到大兴安岭的冰雪旅游,而且在这些旅游体验中更能体会到开发大兴安岭的人和知青的精神所在,大兴安岭的文化精髓所在。

.建设特色冰雪旅游景区、举办冰雪节庆活动。

首先我们应将大兴安岭地区特有的冰雪汽车拉力赛、北极圣诞村等冰雪旅游项目做好、做大、做强。冰雪景区的建设中我们要精益求精,宁缺毋滥。我们大兴安岭举办的冰雪活动,最好是每年有一个主题,以奇妙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取胜。我们这里的少数民族鄂伦春为主题,以知青文化为主题,把冰雪活动和大兴安岭本地特有的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另外我们的冰雪雕作品艺术质量应该高,表现题材、内容和艺术设计样式很丰富。

.开展丰富多彩的冰雪活动,使冰雪活动成为大兴安岭人生活的一部分。

大兴安岭现已开发出高山滑雪、雪地摩托、雪圈、雪橇、破冰捕鱼、速度滑冰、花样滑冰以及冰雕雪塑、冰雪风光摄影、冰雪旅游商品展示等冰雪旅游产品,增添了冰雪旅游的文化氛围和地域特色。

大兴安岭的冬季漫长,全区各单位或社区可以组织开展冰雪活动大赛,如滑冰、滑雪、冰灯制作大赛、冰雕制作大赛等。让大兴安岭本地居民亲身参与到冰雪旅游的发展与建设中来,只有真正地调动大兴安岭人对于冰雪的活动的热爱,使冰雪活动成为大兴安岭人生活的一部分,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冰雪旅游的氛围,才能更好地开发大兴安岭地区的冰雪旅游资源。

.建设雪堡、冰商店、冰餐馆等冰雪旅游基础,开发更多的冰雪娱乐项目。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冬季来到大兴安岭,来观冰赏雪,来体验冰雪旅游,我们除了大自然所赋予我们的自然的冰雪与广袤的森林和神秘的界江外,我们更应该更多的开发出冰雪活动项目,让游客玩在其中,乐在其中。可以让游客住在雪堡内,到冰雪餐厅去用餐,到冰雪商店去购物。打造以运动体验为主,注重参与性的体验式冰雪旅游活动,让游客在体验在镶银砌玉的冰雪世界里堆雪人、看冰凌、赏树挂、抽冰尜、住在雪堡,坐着马拉雪橇驰骋在宽阔的黑龙江上欣赏着对岸俄罗斯的景色和村庄。我们还可开展雪地滚球、豪华型马爬犁、普通型马爬犁、骑马、雪圈、狗爬犁、羊爬犁、冰上自行车、冰上碰碰车、儿童冰车、雪地卡丁车、风驰冰车、雪地越野摩托车、豪华雪摩托车、快乐冰滑道、动力伞、雪地冰橇、冰上飞板、冰上串串烧、冰雪CS等多项游乐项目,这样可以极大地推动大兴安岭冰雪旅游业的发展。

第8篇:冰雪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寒地;城市;冰雪景观

Abstract: urban cold snow and ice landscape due to factors such as geography, location, climate condition, on the snow and ice landscape development has its particularity and pertinence. In our country, for example, the most north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 occupies a unique geographical location, nearly 10 years of snow and ice landscape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has developed rapidly, attracting a large number of tourists every year. How can let the city of snow and ice landscape development to seek a better development strategy, better coordination of city cold snow and ice landscape environment,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ree make the cold snow and ice landscape of c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cold snow and ice landscape city

城市环境的组成有: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城市本身以及与环境不相协调的发展。如何更为有效地与当地寒地冰雪景观发展相衔接,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你:第一,认真分析城市寒地景观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第二,对当前城市景观发展的了解认识。(以哈尔滨市为例)就此提出城市未来发展空间的观点。

现如今的城市环境,在传统意义的城市发展模式理论上有“园林城市”、“卫生城市”、“山水城市”“花园城市”等等。在环境有几个趋势:注意全球性环境问题,以整体观念解析环境问题,扩大生态学原理的应用范围,提高环境监测效率。城市规划处于转型期,由具体的实体规划转向关注经济规划和经济规划转型,可向社会规划、文化规划和生态规划理念转变。以改变大气、水、土壤、生物等自然介质来区分环境的做法,要求环境科学从环境的整体布局出发,实行跨学科的合作,进行系统分析,以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哈尔滨市区地貌特征受松花江水系控制,按成因形态分为侵蚀堆积冲洪积河谷平原。前者分布在哈尔滨南部,被松花江之流切割成不规则“”形,总的特点是地势较高,具缓坡漫岗状起伏;后者为松花江水系冲积而成,地貌低平,微地貌发育。位于亚欧大陆东部的中高纬度,在北纬44・04`~46・40`和东经125・41`~130・13`之间。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哈尔滨四季分明,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暂而炎热,而春、秋季气温升降变化快,属于过渡季节,时间较短。受地理环境、海陆气团和季风的交替影响,全市各季气候差异显著,变化很大。

哈尔滨冰雪旅游的历史文化从1963年创办哈尔滨市兆麟公园冰灯游园会为起点,至1985年哈尔滨市举办冰雪节,到1998年建成冰雪大世界。这些冰雪发展史标志着将冰雕和雪雕艺术相结合、冰上体育运动与雪地体育运动相结合的冰雪旅游风格的形成。以此哈尔滨省提出:“以冰雪为契机,建设冰雪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发展特色旅游经济。”在几十年前,我们搞冰雪只是冬闲时的游戏,而现在要做到的是一个大的冰雪文化产业。如何在现有的高度再上一个新台阶,这就是我们面临新的问题,新的挑战!

世界四大冰雪盛会:加拿大的魁北克、芬兰的赫尔辛基、日本的札幌、中国的哈尔滨。哈尔滨作为世界四大冰雪盛会,如何改变我省冬季景观只有冰雪艺术一枝独秀而变成多种形式的造型因素,呈现百花齐放的形态,使哈尔滨省冬季景观发展迈向一个新到的台阶。

每年冰雪节,哈尔滨市在充分展示其精美的冰雪艺术品的同时,也为冰雪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每到冬季,哈尔滨街道、广场张灯结彩,一个集冰雪艺术、冰雪体育、冰雪旅游、冰雪饮食、冰雪经贸、冰雪会展等各项活动的节日,便在一片银白色的世界里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建设成为专门进行冰上运动和娱乐的冰上迪斯尼乐园。在这里可设冰上运动专业表演区、冰上大众娱乐区、游客参与的冰景制作区、旅游服务区、冰上儿童乐园等。形成“一站式”的冰雪乐园。

目前哈尔滨市冰上运动娱乐项目作为冰灯观赏的副产品,主要分散在冰雪大世界和冰灯游园会等景区,主题性不强,娱乐氛围不浓,且游人一般都是晚上游览,大多只是观赏冰灯,没有参与冰上游乐的兴趣,所以一些冰上娱乐项目形同虚设。太阳岛雪博会的主要项目也是观赏雪雕艺术。玩冰比滑雪更有群众基础,更适合大众消费,而且需要的场地面积较小,对树木和生态环境没有破坏,又适宜在市内修建。因此,哈尔滨市建设一条可供白天游乐的冰上运动与娱乐的冰雪景观观赏的步行街。

随着近几年,哈尔滨市对冰雪景观LED的引进,逐渐改变了传统的欣赏模式,让冰雪景观变的色彩斑斓。当看到有色彩的冰雪景观变时,使哈尔滨市更加美丽多姿。黑龙江省是重工业的大省,科学技术比较先进,如果让有色彩的冰雪景观动起来,就像赋予生命一样。这可能先期投入大,但如合理宣传成为一个城市的头彩,将其成为一个城市特有的文化,成为世界的冰雪景观领头军。这不仅仅能给城市增彩,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进步。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全球化,现代科学的整体化趋势更加明显,各学科之间相互参透、相互影响、相互沟通的联系性更加紧密。使寒地冰雪景观发展在未来更好的全方位、立体化、开放性地发展。

寒地冰雪景观是科学文化、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它是一项人工产品。而气候条件是冰雪景观的前提。寒地冰雪景观是冰雪园,是一个优美的自然环境与人工相融合的园林。哈尔滨市冰雪景观引用LED照明,以活跃冰雪景观气象,丰富冰雪景观的内容。如把科学技术引进到冰雪景观中,让景观动起来,不仅是冰雪景观师们的设计,更需要科学技术的引领,这个是怎么动,冰雪设计师在根据机器如何运动,来设计冰雪的形态,这需要科技人员与冰雪景观设计师相互交流来创造冰雪机器人,使之产生新的景观。

参考文献

[1]焦胜,曾光明,曹麻茹等编著.《城市生态规划概论》.化学工业出版社

第9篇:冰雪文化论文范文

关 键 词:冰雪旅游文化 哈尔滨 作用机制

1 哈尔滨城市旅游形象构成要素及其特征

1.1城市建设

1.1.1城市公共景观

在特有的寒地气候条件、北方社会条件的制约下,哈尔滨的城市公共景观显著区别于我国其他城市,呈现出独特的个性。主要体现在俄罗斯文化与殖民文化的影响方面,特别是南岗区、道里区与道外区,按照西方近现代城市的规划与设计手法进行统一建设,如城市道路的方格网与放射结构,这些元素对今天哈尔滨的城市公共景观塑造仍然有深刻的影响。

1.1.2城市建筑

哈尔滨享有“建筑艺术博物馆”的美誉,包括欧式建筑,中西结合的中华巴洛克建筑以及现代建筑,这些丰富的建筑是哈尔滨历史上中西文化共生现象的重要见证。哈尔滨建筑文化是哈尔滨城市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是哈尔滨城市旅游形象的重要要素。

1.2城市冰雪文化

1.2.1传统冰雪景观

哈尔滨是中国纬度最高的特大城市和省会城市,全年平均气温3.6摄氏度,冬季漫长,半年可见冰雪。气候特点对城市形象的影响无处不在,建筑、景观、园林方面无处不体现着与冰雪相关的设计,其中最典型的是独具特色的冰雪文化。发展到现代,形成了以“冰雪节”为核心的冰雪景观体系,结合东北尤其是黑龙江地域文化大力发展冰灯、雪雕艺术,逐渐在国际冰雪艺术发展占有重要地位。

1.2.2时尚冰雪景观

随着时展,新兴城市文化也逐渐融入冰雪文化,是冰雪景观逐渐呈现出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两条发展脉络。时尚冰雪文化包含了现代技术措施手段处理后的冰雪形象与展示内容。一方面,展示内容具备时尚特征,如冰雪景观的形象是当前流行的动漫、影视以及时尚形象广泛的出现在冰雪作品中;其次当代技术的使用,使冰雪景观具备了更强的表现力与视觉张力。

1.3城市冰雪节事

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冰雪活动为内容的国际性节日(见图1-1),每年 1月5日开幕的冰雪节成为哈尔滨人和冰雪爱好者的盛大节日。冰雪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如在松花江上修建的冰雪大世界、举办的雪雕游园会、在兆麟公园举办的规模盛大的冰灯游园会等。冰雪节期间举办冬泳比赛、雪地足球赛、国际冰雕比赛、冰上速滑赛、冰雪摄影展、冰上婚礼等,创造成融文化、体育、旅游、经贸、科技等多领域活动为一体的黄金旅游季节。

(1)冰雪赛事 冰雪运动发源于哈尔滨,曾纪承办1996年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2008 年齐齐哈尔全国冬运会以及2009年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等多项大型冰雪赛事。哈尔滨每年还举办与冰雪艺术相关的比赛,包括国际冰雕比赛、国际雪雕比赛(见图1-2)。

(2)冰雪商贸 哈尔滨是城市历史较短,气候条件较差,既没有自然山水也缺乏历史名胜。冰雪资源,为发展哈尔滨商贸提供了条件,促进以冰雪为依托的旅游业的发展,形成独特的冰雪旅游业。通过对哈尔滨市冰雪资源开发的不断深入,逐渐形成以冰雪艺术经济、冰雪旅游经济、冰雪饮食经济、冰雪商品经济为主体的冰雪经济体系。

2 哈尔滨冰雪旅游形象定位分析

2.1冰雪旅游形象内涵

冰雪旅游形象是指在我国东北城市,以冰与雪元素为主要营造手段的景观,并以此作为卖点形成的城市旅游形象,即为冰雪旅游形象。冰雪旅游形象既可以依托冰雪作为主体构造的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也可以是借助冰雪开展的各类活动,具有特定地域性,文化性及艺术性。冰雪旅游形象具有以下方面的特征:

2.1.1地域性

由于冰雪景观所在的区域或城市都处于相对稳定的地理位置,并且受到特定的气候条件的影响,所以在其相应的景观形态的形成及发展中,地理气候上的客观条件是其景观特色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其形成发展的最根本条件。

2.1.2文化性

冰雪景观是中国北方城市特有的气候地理条件下所形成的特有的艺术类型。寒冷的冬季被冰雪覆盖着,形成了无处不在的自然冰雪景观,自然冰雪景观经过人工雕琢与加工,逐渐发展为人造冰雪景观,成为哈尔滨文化生活及艺术生活的一部分。在以冰雪文化,冰雪元素为主题的城市形象中,重视冰雪文化形成的基础,创造出特色的冰雪城市景观和冰雪景观文化氛围,进而成为一种城市文化。

2.1.3艺术性

冰雪城市的形象很大一部分体现在对人文冰雪景观的打造,如冰灯、冰雪雕塑都是市民与游客可以近距离观赏与参与的景观元素,与砖瓦石材、金属、塑料等材质带给人的感受不同,具有自然的感官感受。冰雪景观一般放置于室外空间,大尺度的空间感加之独特的造型与氛围,使得艺术感受更具唯一性。

2.2定位综述

哈尔滨的旅游形象定位为“冰城夏都”,定位主要根据哈尔滨独特的气候特征。而其中的冰雪文化是形成“冰城夏都”旅游形象的重要元素之一。城市冰雪旅游形象具有历史形成的多元性,也具有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可塑性。冰雪旅游形象应突出季节特点,以“哈尔滨之夏音乐节”、“哈尔滨冰雪节”为旅游文化品牌,打造冰城夏都的城市旅游形象。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寒地气候特征使得哈尔滨具有独特的冰雪文化。除了塑造冰雪景观和开展冰雪活动以外,更应注重与冰雪文化相关文化特质的拓展,使得城市居民和游客可以从更广泛的文化元素中认可哈尔滨城市冰雪旅游形象。

3 冰雪景观对城市旅游形象的提升机制

3.1再现城市建设

3.1.1规划冰雪旅游景观体系

充分利用现有的旅游线路,布置点线面结合的冰雪旅游景观体系。如在斯大林公园、中央大街、兆麟公园遥相呼应,可达性强,易于形成哈尔滨市最主要的冰雪景观带。选定哈尔滨重要公共空间重点打造冰雪景观节点,发挥公共空间文化传达作用的作用的同时,塑造冰雪旅游形象,更加有利于强化游客对于哈尔滨文化的深入了解。

3.1.2特色建筑的冰雪再现

冰雪文化要长盛不衰,就要体现哈尔滨地域文化资源,哈尔滨最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是前文所提的哈尔滨建筑文化,因此应该将哈尔滨城市的特色建筑作为塑造的重点。例如以开发哈尔滨教堂为核心,保护原有的建筑风貌,赋予建筑新的文化功能,冬季时可以将冰灯冰雕作为点缀、组织冬季教堂活动例如平安夜等,形成中西合璧的、具有异域文化色彩的建筑,成为培育哈尔滨城市冰雪形象、和提升哈尔滨国际知名度的有效方法(见图3-1)。

3.2凸显城市文化

哈尔滨冰雪旅游形象的核心要素是冰雪景观与冰雪旅游,而冰雪旅游形象又要吻合哈尔滨城文化的整体特征。冰雪旅游形象的塑造,应有针对性的选取哈尔滨文化体系中的核心要素,使其塑造的冰雪文化内涵能够充分凸显哈尔滨的文化特征。

3.2.1打造文化品牌

依托哈尔滨文化特质,以冰雪景观为载体,打造极具哈尔滨城市文化特色的冰雪作品,是强化哈尔滨冰雪旅游形象的内在需求。首先要丰富与深化冰雪文化的表现形式,使外来游客对哈尔滨冰雪产品和服务持有良性的体验与评价;其次打造与冰雪相关的标识系统。

3.2.2体现民俗风情

哈尔滨的民俗文化展示也是冰雪旅游形象的重要组成部份。例如,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二人转和秧歌表演是东北人茶余饭后的消遣,观赏这类表演可以作为游客领略冰雪风情之后的一个重要环节,成为游客了解哈尔滨冬季生活的一个缩影,因此紧密联系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创作具有冰雪文化符号的艺术作品是传播哈尔滨旅游形象的动态元素。

3.3强化活动参与

在利用现有冰雪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整合冰雪旅游资源,拓展冰雪旅游的产业链。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冰雪旅游体系,做到一站式娱乐,加大冰雪旅游的丰富程度。如提升冰雪娱乐项目的类型并以此吸引更广泛的受众,延长冰雪娱乐活动的参与时间、参与地点与参与群体。

3.3.1冰雪主题园的建设

哈尔滨冰雪旅游现有游园能够充分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娱乐需求,具有相对固定的游客群体,而在目前体系完整的前提下,进一步充实主题园的文化内涵。

冰雪故事园 打造多个冰雕故事组成的游览线路,形成点线结合的冰雪园区,这些故事应该突出东北地区特色,使游客作为主体角色之一参与其中,结合形式多样的冰上活动,向游客与市民展现哈尔滨的冬季风情与生活场景。

冰雪主题游园 是旅游类冰雪景观的重要体现,是面向世界展示哈尔滨冰雪旅游独特魅力的又一窗口。可以与一些知名品牌联合打造冰雪主题,冰灯、雪雕等艺术作品围绕特定主题展开,结合各种冰雪相关的项目,创造不同主题的冰雪体验游园。

冬季冰雪博览会 举办冬季冰雪博览会,利用现代科技对冰雪文化旅游、体验以及相关产业的新技术与新方式进行集中展示,实现传统民俗艺术文化与现代技术的充分融合,赋予冰雪文化新的形式与内涵,可以极大拓展冰雪相关产业的规模,实现产业发展与冰雪文化发展的双赢。

3.3.2冰雪比赛

比赛本身就蕴涵着多重属性,融合了教育、竞争、参与,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会增强城市的凝聚力。通过承办区域性和国际性大型赛事,推动哈尔滨城市发展,并为哈尔滨市的冰雪产业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发展平台。开展冰雪比赛,挖掘冰雪文化内涵,提升冰雪比赛文化品位,加强冰雪比赛相关的产业建设,例如竞赛表演业、健身娱乐业、咨询业、体育用品、新闻与媒介、体育广告、冰雪旅游等。哈尔滨市应组织一些特色的冰雪赛事,例如冰雕比赛、雪雕比赛、体育赛事等,进一步提升哈尔滨冰雪品牌的影响力(见图3-2)。

3.3.3市民参与

哈尔滨市民的行为代表着城市的人文历史、民族特性等特征,是旅游形象的塑造者和体现者。很多历史名镇中当地居民的“角色扮演”模式,将历史名镇与其所代表的时期的典型生活场景、生活方式甚至居民的饮食与着装都采用所表现的时期,能够生动而鲜明的展现特定文化特征。哈尔滨的冰雪旅游形象同样需要塑造典型时期、典型气候条件下的生活场景,并鼓励市民参与,通过不断增强和更新其旅游体验以吸引游客,从而切身体验到冰雪景观的“真实性”。

4 结论

哈尔滨的冰雪旅游形象需要通过实物、文化以及活动参与三方面共同作用才能实现形象提升。在哈尔滨的冰雪旅游形象的塑造中,三者有着不同的作用机制与作用强度,因此不仅要关注旅游项目建设,更要体现冰雪旅游形象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在具体设计方而,要关注冰雪景观及周边环境的整体品质提升设计,注重冰雪活动及其上下游旅游产业的共同发展,以此提高了哈尔滨冰雪旅游形象的提升。

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资助编号:HIT.NSRIF.2012 057)

2、2013年度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2013C061

3、2013年度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立项 专项项目批准号:13D018

4、2013年度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2013B001

5、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项目编号HIT.HSS.201124

参考文献

[1] 毛振华. 中国北方冰雪景观艺术在北方社会中的经济作用[J]. 美术教育研究. 2012(23) :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