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品德德育论文范文

品德德育论文精选(九篇)

品德德育论文

第1篇:品德德育论文范文

1.应试教育的制约

考试是社会选拔人才的一个较公平的手段,但由于人们对考试和人才的认识存在着偏差,因此,无论是社会、家长都极其关注学生的考试结果,因此,教师也比以往更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这个时候我们往往就可能忽视学生的德育工作,无法在教育教学中体现“德育为先”,甚至在紧抓学生成绩的过程中,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一不小心学生就会走到教师的对立面上,这个时候对学生进行任何教育都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效果也肯定是微乎其微的。

2.学校对学生犯错违纪缺乏有效的惩罚手段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公民的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也在日益提高,作为惩罚学生手段的体罚和变相体罚也远离学校,但同时似乎一些合理的惩罚手段也统统不能使用了,甚至连学校和教师在批评学生时都要小心翼翼。的确,在处理学生犯错违纪时应本着教育为主的方针,但并不是说就不能有任何惩罚措施了,尤其是学生犯原则性错误的时候,更应该要有相应的惩罚措施。笔者并不支持使用体罚和变相体罚等手段,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学校和教师在处理学生犯错违纪时变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而当一而再,再而三的教育成为老生常谈时,对学生的约束力就会大大降低,反而助长了学生违反道德和违反纪律的气焰。

二、家庭德育的滞后

家庭教育对学生而言具有独一无二的重要性。由于父母和子女的血缘关系,父母的教育对子女来说是其他教育不能也无法替代的。但当前初中生的家庭德育严重滞后,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当今初中生的父母大多受教育程度不高,尤其是农村初中生的父母,因此,这些父母在对子女的德育上存在着很多问题:父母由于本身的文化程度不高,在社会生活中,他们体会到了知识的重要性,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文化程度的重要性,因此他们无一例外地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相对忽视了子女的德育,这就导致有一些学生学习成绩不错,但在道德品质方面差强人意;因为受教育程度不高,父母也缺乏一些正确的教育子女的方法,这些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也许是世界上最有耐性的,却没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能力,只能是一味地唠叨,这种简单的唠叨更可能引起目前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的厌烦,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从而达不到理想的教育目的。一些粗暴的教育方式不但达不到教育目标,而且培养了学生用暴力处理事情的错误思想。

对孩子的溺爱谋杀了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前些时候,看到了这样的一个报道:由于家庭的溺爱,一个孩子在犯错误后被老师轻轻地质问了一下后,竟然一整天躲在了教室的电视机柜后不出来,该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可见一斑。现在,很多初中生是独生子女,给孩子更多的爱无可厚非,但目前很多家庭对孩子溺爱的情况相当严重甚至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结果是很多初中生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他人,对他人的付出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一丝感恩的心理,更有甚者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所以这些孩子们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农村留守初中生缺乏家庭道德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交通的便利,越来越多的农村人涌向城市打工,农村留守初中生也就在农村学校占有了一定的比例,这些学生的家长和他们的交流是相当少的,也就谈不上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了。这些孩子缺乏父母教育和监管,极容易误入歧途。

三、社会德育的影响

1.社会中存在的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

在大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社会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良社会现象,这些不良社会现象也许就发生在我们初中生的身边,正处在青春期的初中生,由于心理仍不成熟,很容易在不能明辨是非的情况下养成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和不良的行为习惯。

2.部分媒体的不良影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视和电脑等已成为大多数家庭必不可少的娱乐设施。娱乐频道和娱乐新闻是大多数初中生关注的焦点之一,但一些青春偶像剧没有对初中生起到励志作用,反而其中的某些情节使初中生无法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初中生追星现象是十分普遍的,一些明星的绯闻也在很大程度上给初中生带来了不好的影响。总之,初中生尤其是农村初中生的品德教育现状令人担忧,要切实加强初中生品德教育,就要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地联系起来,全社会共同为初中生德育做出贡献,教师在加强学生品德教育方面应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提高自身道德素养。尽管,教师已不是学生心目中的“权威”,但仍然是学生较尊重的人之一,教师的一言一行时刻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所以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高低影响着学生能否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

2.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负面现象,帮助学生分析这些负面现象给社会、给他人以及给学生自己带来的危害,从而帮助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加强与学生家长的交流。第一,教师应帮助学生家长认识到德育对孩子重要性,要使家长明白教育不能仅仅只是关注孩子的成绩,更要关注孩子的道德素养,促使孩子全面发展。第二,在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中,教师也要最大限度地去从家长那里了解学生,只有了解学生,才能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做出相应的措施,做到“因材施教”。第三,教师应帮助家长改进教育方法,为家长教育孩子出谋划策。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紧密联系中,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使孩子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4.对学生的错误不能视而不见。对于学生的错误,尤其是原则性错误,教师应拿出一个具体的处罚措施,也可以以学校或班级为单位制定一个标准和措施,由学校和家庭共同实施。

第2篇:品德德育论文范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孩子从降生到完全独立进入社会,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家庭德育在培养幼儿的思想基础方面,特别是在早期教育中起着幼儿园和社会教育难以起到的作用。这个时期基础打不好,从某种意义上说将决定其孩子未来的发展。列宁夫人克鲁斯卡娅曾说过幼年打下的烙印,如同青石上刻的花纹,很难磨灭。为此,家长们一定要克服“树长自直”和“顺其自然”的说法,切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古训,因为人是有意识的。要培养幼儿优良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必须要有家庭教育的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因此作为教师要与家长经常保持联系。教师首先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活动和表现,掌握幼儿在家庭中思想品德变化的情况,以便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同时教师也应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内的各方面的表现,宣传幼儿园的教育主张和对幼儿品德教育的要求,促使家长能够按照幼儿园的教育要求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才能使德育工作产生实效。

二、资源利用法

幼儿园的日常生活是平常而琐碎的,潜移默化之中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将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渗透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去,便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德育因素,是对幼儿进行良好习惯培养的重要途径。例如,进餐时,老师除了让幼儿品尝烧的美味可口的饭菜外,还有意识地引导幼儿了解伙房工作人员是怎样工作的;饭后,老师便带幼儿去观察食堂,阿姨在给餐具消毒、拖地等;小朋友亲眼看到阿姨工作非常辛苦。实际观察不仅使幼儿对工作人员产生敬意,而且使他们懂得了应该尊重和爱护别人的劳动成果,不浪费饭菜,不往地上乱扔脏东西的道理。

三、启发诱导法

幼儿由于受年龄和生理的影响,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启发诱导就显得格外重要。如培养幼儿与人友好相处的习惯,教师首先应该通过游戏让幼儿感到大家在一起的快乐感,再启发幼儿愿意参加集体活动,然后教会幼儿与人相处的方法及规则,怎样寻求帮助和帮助别人,怎样征求他人的意见和接受他人的意见,例如对幼儿说:“某某小朋友今天把图书弄坏了”,启发幼儿一齐帮助同伴修理图书;例如告诉幼儿“今天玩娃娃家”,启发幼儿自己分配角色,学习征求和接受他人的意见。

四、鼓励法

心理学家认为,如果一种行为不论好与坏,只要发生后得到鼓励,则这种行为就容易再现,事实证明,塑造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基本方法是“正强化”(物质或精神鼓励),幼儿的可塑性强,古人说:“少成若天性”,即幼儿期形成的好习惯像天生的一样非常巩固,能因此终生受益。所以,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幼儿的优点并给予适当的鼓励,让幼儿能从中体会到被表扬的快乐,因为由这种快乐产生的积极的情绪体验,幼儿容易记住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渗透法

从幼儿感兴趣的和比较熟悉的事物中取材,使幼儿产生一种亲切感和愉快的情绪体验。如利用周围的有利条件带领幼儿参观周围环境的变化等等。回到幼儿园把看到的用语言表达出来,用彩笔画出来,用积木搭出来,将孩子们的作品布置在活动室中。这样孩子们的印象就更深,很难从记忆中抹去。如在各类竞赛性游戏中,教育幼儿团结一致,激发上进心和求胜心;在以玩皮球模仿动物跳等小型游戏中,教育幼儿互谅互让,不争抢活动器具;在偶发事件中,当在激烈奔跑的游戏中,幼儿不慎突然摔倒;当活动场地受到干扰,幼儿注意力不易集中时;当幼儿要钻过障碍物,走过独木桥,个别幼儿产生畏惧情绪时,老师都及时而恰如其分地进行品德教育。

总之,在进行幼儿德育教育时,教师必须时常参与幼儿活动,与幼儿打成一片,充分了解幼儿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具体发展情况及个体接受差异。有针对性、有层次地帮助幼儿认识问题,抓住存在的苗头性问题,及时予以教育纠正,使之形成正确的品德、行为习惯,才能更好地面向全体幼儿,实现德育教育的任务。

参考文献:

[1]项贤明.泛教育论-广义教育学的初步探索.

[2]章志光.幼儿教育心理学.

第3篇:品德德育论文范文

我们认为,只有把道德要求变成青少年的自我要求,让青少年自觉依照道德规范去做时,他们才会体验到自由和愉快,才能使德育真正落到实处。而要使道德要求转化为青少年的自我要求,则需要青少年对道德要求有一个自主思考、质疑、选择的过程。也即,德育不只是要求青少年服从某项规范,而应该去激发青少年内在的道德情感与实践的理性能力。为此,我开展“青少年道德自我教育与自主发展的实践与思考”这一研究,旨在从道德自我教育这一重点突破,引领深入开展形势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改革开放教育、国防教育,更有效地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品质,提升他们的道德自我教育能力,为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青少年道德自我教育的由来与发展

关于青少年自我教育,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通过研究指出:“必须积极开发青少年的自我教育活动,把它作为教育过程最优化的手段。”苏霍姆林斯基对自我教育更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并把自我教育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认为:“只有能激发青少年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教育。”近年来,我国不少学者与教师对自我教育这一课题也进行了研究,如魏书生通过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写说明书”、“自己开药方”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促进青少年进行自我教育的办法。

我们提出的“道德自我教育”是德育与自我教育的结合体,它既属于德育的范畴,又和自我教育息息相关。因此,许多自我教育的研究以及学校德育的理论与实践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然而我对青少年自我教育的研究实践主要原因有二:其一,从研究重点来看,许多校内教育或是笼统地研究德育,或是从某一道德品质入手着重培养,注意到道德自我教育的也只是把它作为德育途径之一给予简单一提,对道德自我教育的认识及操作措施缺乏研究的深度和力度。本题研究实践将以道德自我教育作为德育的重点进行突破,对此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其二,从研究目标来看,目前自我教育研究多着眼于促进青少年内化行为规范和社会道德,即促进青少年的“社会化”——校外教育。而本课题研究旨在满足青少年合理的道德需要,发展青少年健康的个性,为青少年的终身发展奠基,更强调青少年的“个性化”。

青少年道德自我教育与自主发展的实施

实现青少年道德自我教育与自主发展,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青少年则需形成教师的教育指导、青少年的自我反思、同学的伙伴互助三者协同配合的操作样式(见图一)。其中青少年教师的教育指导是基础,力争做好营建良好氛围、构建内容体系、寻求实施途径三篇文章;青少年的自我反思是关键,重点做好创立自我教育反思型模式一项工作;同学的伙伴互助为支撑,努力形成灵活辅助机制。

3.1营建良好的道德自我教育氛围。加强青少年文化建设,优化校外育人环境,营建良好氛围,是青少年道德自我教育与自主发展的前提。青少年环境氛围作为围绕在青少年周围的客观存在,对青少年道德发展的动向、态度等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它主要包括物理环境与人际环境两方面。

3.1.1物理环境建设。使校外活动场所环境力求体现“活动育人为首,发展道德自我教育能力”的主题。

3.1.2人际环境建设。其一,建立宽松的、开放的“社会育人、育社会人”的管理制度,是营建良好校园氛围的组织保证。其二,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师生交往变权威式、命令式、批评式为民主式、协商式、激励式,让青少年形成积极的自我认识。其三,形成团结协作、和谐竞争的生生关系。加强青少年间的情感交流,让他们在愉快的交往中和相互的感染中优化环境。其四,家长的观念、道德水准、选择导向对培养青少年道德自我教育能力也具一定影响,需注意积极引导。

3.2构建道德自我教育的内容体系。构建贴近各段青少年道德发展水平、帮助青少年掌握道德自我教育方法、提高青少年道德自我教育能力为重点的内容体系,是青少年道德自我教育与自主发展的基础。

3.2.1对青少年道德品质现状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根据共性问题和突出问题确定德育自我教育内容的重点。

3.2.2根据未来社会和时展对未来人才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方面的要求来更新、丰富德育自我教育内容。

3.2.3参考德育的各类理论与实践资料,筛选、整合、重组、创造性的设计内容。如青少年儿童。

3.2.4鼓励师生积极参与道德自我教育内容的设计与讨论,使之更具有生活性与针对性。

3.3寻求道德自我教育的方法。从青少年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出发,寻求各种道德自我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是将道德自我教育落到实处的有力保证。(1)强化少工委和团组织功能,在学习中注重引导青少年进行道德自我教育,使自主学习的实践过程同时也成为青少年对自己进行道德教育、自主发展道德品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从预备队员、少先队到参加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中,引导青少年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监控、自我检测、自我评价,增强发展自己的内驱力;(2)运用少先队阵地,创建青少年喜闻乐见、自愿参与的各种活动形式(自主性活动、实践性活动、展示性活动等),寓德育于青少年的自主体验之中,让青少年在自觉自为的活动中培养自我教育能力。如开展的“阳光少年”、“雏鹰争章活动”、“暑期快乐总动员”、“夏令营”和“志愿服务活动”等。让青少年自愿选择活动、青少年独立自主开展活动、青少年积极参与实践锻炼并勇于探索;(3)发挥榜样的作用,唤醒青少年道德自主发展意识。俗话说:“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榜样的力量无穷的。向青少年提供有价值的榜样,可以促进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使以自我意识为基础的自我教育不断深化。“童年向党”儿歌演唱比赛和少年领袖营等活动。(4)营造积极进取的班风,在集体的引导作用下不断完善自我。积极引导青少年参与各类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团队精神,健全思想道德修养。在集体主义氛围下,潜移默化地进步。在每年12月9日开展“十八而志、青春起航”成人礼活动中,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修养。

3.4创立青少年道德自我教育反思型模式,形成同伴互助的辅助机制。道德自我教育反思型模式是指依据社会对青少年道德规范要求,结合青少年自身发展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青少年的亲身体验、自我反思,增强善行的内驱力,自主选择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方式的教育模式(用图表示见图二)。这是青少年道德自我教育与自主发展的关键。(1)情境激发。通过将青少年生活中的真实事件再现,激发青少年的道德情感,是道德教育的起点;(2)自我体验。通过将情境中问题的揭示,引起青少年感情的共鸣;(3)自我反思。在独立思考、评价的基础上,对照自己进行反思,选择自己认同的道德价值观;(4)自主行动。通过前三环节的认识,促使青少年在现实的学习生活中选择符合自己道德认知的行为。这是一轮道德教育自我反思的结束,又是下一轮的新起点。

第4篇:品德德育论文范文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尤其是沿海开放地区,社会变革步伐更快。这种变革必然会影响家庭和家庭教育,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孩子的品德发展。本文根据广东、福建和浙江三省沿海城镇地区初中和小学中高年级(4-6年级)学生品德状况和家庭德育状况的抽样调查数据,研究家庭因素对孩子品德的影响。

品德是个体按照一定社会的道德、政治、思想、法纪等社会意识和行为规范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特征和倾向,是一定社会价值观念体系内化为个人人格的重要体现,具有鲜明的社会性、时代性和阶级性。有关学生品德发展和家庭因素的关系,国内有一些新近的研究,国外的有关研究就更多。这种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基础所构架的理论和实证的结论,有些有普遍的意义,但更多的带有明显的时间性和地域性。时过境迁,许多结论会与现实不符。所以研究我国现代化程度较高的沿海开放地区家庭德育因素对孩子品德的影响是一项很有意义的课题。

一、学生品德和家庭德育指标

对于在校的儿童少年,主要研究他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依据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小学德育纲要》、《中学德育大纲》及有关文件,在调查中将热爱祖国、遵守公德、遵法守纪、团结友爱、勤奋学习、勤劳俭朴、孝敬父母和文明生活八项作为评价学生品德的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下有四个二级指标(题目),由低到高以1、2、3计分。全部二级指标值的总和作为学生品德分(简称品德)。

家庭德育是指家庭生活诸因素影响孩子品德发展的过程。在调查中将家庭德育分成狭义家庭德育和广义家庭德育。狭义家庭德育是指家长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品德的活动,属于显性教育、其一级评估指标取为:家长教育观念、家庭德育目标、家庭德育内容、家庭德育途径和家庭德育策略。广义德育是指家长素质和家庭环境对子女品德的影响,属“无主体”的隐性教育。其一级评估指标取为:家长学历和职业、家长道德素质、家庭生活条件、家庭生活方式和家庭人际关系。每个一级指标下有4至5个二级指标(题目)作为测量变量,以1、2、3、4、5计分。按一定的理论、经验和设想,有利于学生品德发展的选项分值较高。狭义德育的二级指标值的总和为狭义德育分,广义德育的二级指标值的总和为广义德育分,两者之和作为家庭德育总分。此外,还有两个参考一级指标:家庭与学校的联系,社区环境状况。

沿海城镇地区儿童少年品德状况和家庭德育状况的调查是在广东、福建、浙江三省12个城镇抽样进行的,21间学校60个班级(初中和小学4—6年级)共有2000多学生和他们的家长接受了问卷调查,去除从测谎题看出来没有配合的答卷,有效样品2105个(但有些样品在某些变量上有缺失值,数据分析时样品可能没有这么多,并且在分析不同的变量时缺失的样品数也可能不同)。调查结束后,随机抽取了两个班共81名学生进行重测,得到重测信度如下:学生品德0.91,家庭德育0.88。

二、家庭德育的重要性分析

按我们的家庭德育指标,学生品德与家庭德育的相关系数为0.25,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P<0.001)。这说明,不管家长意识到没有,家庭德育对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按教育社会学的理论,在品德教育方面,与学校、社会的教育因素相比,家庭教育的作用尤为重要。首先,德育是从家庭开始的。孩子从出生之日起就生活在家庭这个“第一环境”中,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开始总是以双亲的言行为榜样,以双亲的需求和情感为认同对象。家庭生活的行为规范则是孩子最早接触到的社会行为规范。孩子的行为方式和道德信念就是在家庭通过模仿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喜好和厌恶,经过同化、内化逐渐形成的,并可能对其终身的发展带来难于改变的定势作用。其次,家庭德育最为长久。早期的家庭教育有多个方面,包括教导基本生活技能,传授基本知识,教导社会规范、价值观念,引导形成社会角色、个性特征、生活习惯等。从小孩上学开始,大部分的教育责任转移给了学校,尤其是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方面,基本上是学校的责任了。部分教育功能则由社会教育机构(如少年宫、各种媒体、计算机网络等)取代。但是,家庭品德教育仍然继续,并且无法取代。学生在学校和社会环境中接受的教育影响,在家庭教育中不断被比较和筛选,品德发展的过程由家庭教育不断补充和调整。即使在孩子完成学校教育,具有充分的独立性后,家庭对其品德的影响仍在继续,他们会不断地把自己的经验和价值观与家庭教导给他们的进行对照,与家庭群体建立互动反馈联系。再者,家庭德育的影响最为深刻。家庭群体中的交往接触密切,生活与教育融为一体。与学校一个教师面对一个班级学生的情况相比,家长显然更加了解孩子,因而在德育方面可以有很强的针对性,对症下药,灵活进行,效果较好。有一项调查显示,在品行习惯方面,64.2%的学生认为家庭成员的影响最甚,27.1%的学生认为学校中人物影响最甚,只有8.7%的学生认为社会中人物的影响最甚。综上所述,可以说家庭德育是影响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最重要的环节。

三、家庭德育对孩子品德影响的分析

学生品德与狭义家庭德育的相关系数0.291,远大于品德与广义家庭德育的相关系数0.164,尽管后者也是非常显著(P<0.001)。

为了研究家庭德育对孩子品德的影响,我们先考虑家庭德育的类型。我们用聚类分析的方法进行分类。聚类变量是狭义家庭德育和广义家庭德育。分成多少类合适呢?我们自然是希望分类以后,同一类中的两种家庭德育指标都比较接近,而不同类的德育指标有较大差异。用统计语言描述就是,希望各类类中心远离,同一类内的样品紧靠类中心。经过统计分析和比较,我们发现分成4类比较恰当(分析过程略)。

我们用SPSS统计软件快速聚类程序将家庭德育分成4类,表1列出了各类样品个数和类中心。

表1四类家庭德育的类中心和频数分析

类别1234总数

类中心(狭义)90.4884.8674.7173.57

类中心(广义)81.6368.7477.1459.46

频数5529241672791922

百分比28.748.18.714.5100

缺失值183

第一类家庭狭义德育均值为90.48,在四类中是最高的;广义德育均值为81.63。在四类中也是最高的。这一类家庭不仅德育的客观条件优越、对孩子品德的正常发展有潜在的积极影响,而且家长主观上也很重视对孩子的品德教育。第二类家庭狭义德育均值为84.86,在四类中居第二;广义德育均值为68.74,在四类中排第三。这一类家庭德育的客观条件在平均水平(71.82)之下,但家长比较重视家庭德育,狭义家庭德育在平均水平(83.96)之上。第三类与第二类正好相反,这类家庭有较好的客观条件,广义德育的均值为77.14,比第二类的高出8.4分,但放松了对孩子的品德教育,狭义德育均值只有74.71,比第二类的低了10分。第四类家庭是客观条件不好,对孩子管教也少,广义和狭义德育均值分别为59.46和73.57,在四类中都是最低的。我们可以将这四类家庭的德育情况归纳一下,列成一个简表(表2)。

表2四类家庭的德育情况

类别1234

狭义德育好较好差差

广义德育好一般较好差

百分比28.748.18.714.5

通过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可以证明表2对各类家庭德育情况的定性是合理的。这里采用DUNCAN多重比较检验法,取α=0.01,比较结果见表3,两类交叉处有“*”表示两类差异显著。对于狭义德育,第3和第4类没有显著差异,其他类别之间差异显著;对于广义德育,任两类之间差异显著。

表3四类家庭德育的多重比较结果

从表2可以看出,有37.4%的家庭客观条件好或较好,14.5%的家庭客观条件差,其余的为一般。但高达76.8%的家庭重视或比较重视孩子的品德教育,其余的不重视或重视不够。

表4学生品德分类汇总

类别均值标准差学生数

182.806.89552

280.996.65924

378.837.97167

477.168.47279

总数80.777.131922

各类家庭孩子的品德状况如何呢?我们以类别为变量对学生品德进行分类汇总,结果见表4。F检验结果差异非常显著(F=43.07,相伴概率P=0.0000),即家庭德育类型对学生品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取α=0.01,用DUNCAN法进行多重比较检验,结果见表5。第3和第4类没有显著差异,其他类别之间差异显著。由表1、表3、表4和表5知四类家庭孩子品德平均分的排序和类别之间的差异显著性与四类家庭狭义德育的统计分析结果一致。这说明家庭狭义德育对孩子品德的影响至关重要。相比之下,广义德育是次要的。这说明家庭有意识的教育比家庭潜在的影响更有利于孩子的品德发展。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个别客观条件优越的家庭会有品行不端的孩子。

为了了解家庭德育中的哪些因素对学生的品德有较大的影响,我们做学生品德与家庭德育10个一级指标及2个参考一级指标的相关分析,见表6。

从线性相关的角度说,狭义家庭德育指标中的德育内容与学生品德有最大的相关系数,德育策略次之,广义家庭德育指标中的家长素质位居第三。而家校联系、生活条件、社区环境等与学生品德的相关性不显著。表6学生品德与家庭德育一级指标的相关系数

德育内容德育策略家长素质教育观念人际关系教育目标

学生品德0.255**0.195**0.186**0.149**0.147**0.147**

第5篇:品德德育论文范文

在我国这一概念最初被应用于文学理论研究领域,进入二十一世纪才被引入教育领域,并逐渐成为教育研究领域的焦点。不过,多数研究者将研究侧重点放在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上,而忽视了从这个角度研究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问题。本文拟从主体间性视角探讨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以寻求提升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传统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某些问题

传统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片面强调教师的主体作用,即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方式将教师视为思想品德教育行为的主宰者,而将中学生视为纯粹客体,忽视了中学生在思想品德接受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片面强调单向灌输的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师生关系和教育效果。

1.传统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问题体现在等级观念上。传统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将教师与中学生看成“主体—客体”的关系。在这种不太平等的关系中,作为主体的教师始终高高在上,处于支配地位。在这样的“前提”下中学生被视为有待改造的对象,中学生的人格、尊严、权利得有所忽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往往被忽略。在传统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中学生有时被边缘化,只是听众,整个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往往成了教师的独角戏。曾有学者指出:“主体性(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主体与客体间的活动,是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塑造、甚至征服。也就是说,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通常强调的是受教育者(中学生)个体对教育者(教师)的服从、认同,教育者占据主体地位,受教育者只是被驯服的对象,或者把受教育者看做被改造、被填充的对象,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以至于把受教育者客体化、物化、非人化,由此最终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完全被动的局面而难以受到应有的效果。”[1]可见,教师与中学生地位的等级差异,使得他们之间不易实现相互理解并形成良性互动,往往导致双方关系的欠和谐。

2.传统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问题体现在教育模式的单向性上。在传统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由于教育对象是未成年的中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教育活动片面夸大教师的作用,教师成为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主宰者,处于绝对的支配地位,教育模式是由教师传入中学生的单向活动。教师与中学生之间缺乏沟通,互动性差。思想品德教育基本通过“灌输”实现,中学生被视为被动接受教育的容器,其主观能动性被忽视。在这种教育模式中,教师与中学生不是平等和谐的互助关系,而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哈贝马斯指出,人类的存在并非以一个独立的个人做基础,而是以“双方理解”的交往作起点。[3]缺少中学生的积极参与,忽视与中学生的良性互动,单向的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无法取得好的成效。

3.传统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问题还表现在教育效果低。在传统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教师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不太重视中学生的实际需求,教育内容往往脱离实际。在教学活动中,只告诉中学生“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却不解释中学生所关心的“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不该那样做”,因此不易取信于中学生,不易激发他们的兴趣与积极性,从而实现真正的内化。其结果便是,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偏于形式,课堂成了教师空宣讲的地方,中学生缺少积极性,也不易有所感悟,产生共鸣。

三、主体间性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内涵

“思想政治(品德)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4]从中不难看出,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由教师、中学生、教育媒介和教育环境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主体间性视域下的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不同于传统的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注重将该四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在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的同时承认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重视教师与中学生的互动。

1.在主体间性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教师与中学生之间是“主体—主体”的和谐关系,而非“主体—客体”的对立关系。传统的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往往将教师与中学生视作“主体—客体”关系,即作为主体的教师对作为客体的中学生的教育、塑造改造,二者间时有紧张的关系。显然,教师与中学生之间不应是不平等的主客体关系,这不符合教育规律,不利于取得预期教育效果。在主体间性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教师与中学生是一种“主体—主体”平等和谐关系,他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教师的主体性体现在对教育活动的设计、组织和修订上。中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在积极参与教师组织的教育活动并及时反馈自己的真实感悟。诚如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而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我与你)的对话和敞亮……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5]有必要指出,我们在呼吁尊重中学生的主体性同时,不能顾此失彼,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极端,淡化了教师在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作用。

2.在主体间性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教师与中学生之间积极沟通交流,实现良性互动,而非单向的压迫性灌输。传统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往往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思想品德教育成为教师的单边行为,缺少中学生的参与。教育模式只是由教师到中学生的单向活动,教师负责“教授”,中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二者之间往往缺乏沟通与互动。不难看出,传统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往往影响了教师与中学生的关系,不太符合教育规律。任何实践活动都离不开交往,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亦如此。至于这一点,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十九世纪就有过如下阐述:“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6]主体间性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顺应教育实践规律,确立了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倡导教师与中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将教育行为视为双方的知识共享与情感共鸣,重视彼此良性互动,有助于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3.在主体间性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对传统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辩证继承与发展。传统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虽然有其缺陷,但并非一无是处。主体间性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并不是对传统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全盘否定,它是对传统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批判继承与发展,是一种扬弃,即既克服传统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不足之处,又保留其积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升级。具体表现为:主体间性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继续重视教师在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并强化教师在此过程中的组织能力与监管能力;同时关注中学生在此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中学生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参与与能动作用,积极推动教师与中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促使思想品德教育真正成为中学生的内化过程,切实强化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实际效果。

四、主体间性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实现途径

虽然传统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影响仍然存在,但是只要我们下定决心,采取恰当的途径就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推动我国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进步,确立主体间性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主导地位。

1.确立主体间性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必须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传统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之所以在举步维艰,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过于夸大教师的作用,忽略了中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能动作用,教师与中学生之间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对立关系。要确立主体间性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必须首先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承认中学生的平等地位,重视中学生的能动作用,努力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者,而是中学生的朋友、知己、榜样。中学生也不再是令教师“头痛”的冷眼旁观者,而是教师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合作者。

2.确立主体间性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必须实现由单向灌输教育向互动式沟通教育模式的转变。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应该是教师与中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作用,并最终实现中学生自我道德内化的过程。传统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难以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原因在于忽视了教师与中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指出:“教育并不是一个被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的和建设性的过程。”[7]要确立主体间性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必须抛弃传统的教师唱独角戏,即单向灌输的教育模式,而应当充分激发中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唤起中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中学生多思考、多提问、多批判,真正实现教师与中学生双向互动,建构互动式沟通教育模式。

3.确立主体间性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必须摒弃脱离实际的空洞乏味的教育内容,实行身体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传统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往往是教师照本宣科,脱离社会实际,不能深入地解答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有关思想品德的困惑,挫伤了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易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主体间性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要汲取传统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某些教训,摒弃脱离实际的内容,精心选择中学生感兴趣并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积极实行中学生身体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让中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将教学内容内化为个人的思想品德要求,并逐步外化为个人自觉行为。

五、结语

第6篇:品德德育论文范文

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因素,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作为教师,要认真挖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性,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道德观点,培养他们的高尚道德情操。例如,初中英语九年级(人教课标版)Unit7Teenagersshouldbeallowedtochoosetheirownclothes.要求学生就“规则(rules)”这一话题表达自己的看法,该话题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够引起他们的共鸣,既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也增强了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最后的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和文中主人公一起感受母亲对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并通过主人公对妈妈顶嘴的片段,帮助学生体会父母对孩子的伟大的爱,教育学生尊敬父母,理解父母,听取父母的意见,明白接受父母和长辈给他们的建议的重要性。

二、利用教材中的课文典型实例,渗透初中英语教学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除要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与知识的训练外,也要深入钻研、挖掘教材,准确灵活地把握其内在的思想性,恰如其分地运用和发挥学科德育功能。如,初中英语教材中学习写“失物招领”“寻物启事”,教育学生在生活中要保管好自己的东西,倡导“拾金不昧”的精神及价值观。学习食物的单词和句型,渗透教育他们要珍惜粮食,饮食要均衡。教材中的对话包含了许多礼貌用语,这就在教学中给学生灌输了文明礼貌,行为习惯教育,对学生个性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习动物单词时,告诉他们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要好好珍惜,保护生态环境教育。教材中谈论京剧及生活用品的材料和产地,学生在了解中国产品和传统艺术品的同时,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感,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信心。只要我们认真挖掘教材的内在思想性,就能使学生既学到丰富的语言知识,又受到多方面的思想教育。

三、结合教材中的句子渗透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教师在对初中英语新课程教材中的课文进行解析时,要善于利用教材中名言警句和事例。这种把课本知识和学生身边的人或事联系起来的教育法,直观形象,便于理解和接受,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又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修身成才,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从而寓思想教育于英语教学之中。

第7篇:品德德育论文范文

一、加强老师与学生的互动

1.教师规范操作“生活化教学模式”

由于小孩的是非辨别能力差,教师在品德教育过程中对小孩的启迪作用尤为重要。“生活化教学模式”不是像其他教学模式有固定的教学场所和评估标准,而且实施难度大。教师应根据学校的“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指导以及所在班级学生的特性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在进行生活化教学之前,除学校给老师进行特定培训之外,老师自己也应该加强对“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强化,教师可以自己去了解和掌握一些“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成功案例,认真分析甚至解剖其生活化课堂,切实体会和理解其生活化教学的方面。例如,在教学《找春天》一课时,除了给孩子具体地讲解课文内容之外,我们还可以带领学生去郊外春游让他们在玩耍的过程中找春天,找春天的现象、特征,他们可以找到春天来了,河水解冻了,草绿了,花开了,树木发芽了,农民开始春耕了,通过发现春天的这些特征现象,他们就可以找到春天,可以亲身用手、鼻、眼去感受春天,可以真真切切地体会到春天的特征。

2.让孩子乐在其中

孩子在小学阶段对玩乐的兴趣大于学习的兴趣。“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在枯燥的课堂学习教授中引入生动活泼的生活外的教学,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让孩子在实际的动手操作中更加认同品德教育中的知识理论。例如,在教学《花草树木点头笑》一课时,首先根据学生经常把一些重物挂在树枝上的举动,我们可以设计让学生体验的环节。其次,创设环境让学生扮演“小树”伸出两臂当作“树枝”,我让学生把沉重的书包挂在“树枝”上,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体验了小树挂重物的苦楚,从情感上产生共鸣,加深对小树的同情,学生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对别人的痛苦有了移情的体验。新课程把生活化的学习内容作为教学主流时,课堂教学中创设这样的生活场景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开展“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

1.生活化教学内容与书本知识的衔接

从目前的教育发展现状看,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还是以课堂教育为主,“生活化教育模式”为辅的。为了保证教学的质量,生活化教学的内容与书本知识的衔接是尤为重要的。

2.注意生活化教学工作的反馈环节

生活化教学并不是一次就会成功的,在实践中教师会有自己的感悟,他们对生活化教学模式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也会有对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有感想。不管这次教学活动的规模大小,活动之后教师都应该做好工作日志的记录,做好教学工作的总结,以汲取以前的经验教训,并且发扬生活化教育模式中好的一面,以便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3.重视趣味教学

第8篇:品德德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 灵魂 思想品德 潜移默化 渗透

关于人的素质内涵,现在比较共识的是包含以下四个部分: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其中,思想品德素质是人的灵魂与方向,是做人的根本。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它的最终目的就是要造就具有高度社会主义责任感的真诚、善良、美好的人,抑制人性中的假、恶、丑。而这种思想品德的教育不只是班主任及政治教师的任务,我认为:语文教师也应承担一定的责任。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在增长语文知识、提高各种能力的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那么如何有效地寓思想教育于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呢?我想:要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我在教学中摸索出如下做法:

一、在导入新课时激发

饱含深情、扣人心弦的导语,能够调动学生的感情,激发他们内心感受,从而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比如《信客》的导入:他朴实得像一块石头。一个人,一匹马,一段世界邮政史上传奇,他过滩涉水,越岭翻山,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用20年的跋涉飞雪传信。路的尽头还有路,山的那边还是山,近邻尚得百里远呵,世上最亲邮递员!这是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王顺友的颁奖词。

20年,每年至少330天,在苍凉孤寂的深山峡谷里踯躅独行;20年,步行26万公里,足可重走长征路21回,环绕地球6圈半;20年,没延误一个班期,没丢失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100%。平凡的工作呈现出一种不平凡的伟大。无独有偶,翻开历史的画卷,让我们感受《信客》中人物的平凡与伟大!

二、在课文阅读分析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语文教学中相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充分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以情激情,诱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就能使他们在学习、接受语文知识的同时,心灵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从而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首先,应注意联系实际。庄子有个寓言说,有一只海鸟栖息在鲁国都城的郊外。鲁侯把它迎进宫去,奏乐给它听,送牛肉给它吃,可是海鸟听不进,吃不下,到第二天死了。庄子认为,这是“以己养鸟”而不是“以鸟养鸟”。今天我们所教育的学生是一群活生生的海鸟。他们有自己的习性,有自己天天接触的“大海”。我们就应该顺着学生的思想、生活的实际来以“鸟”育“鸟”。

比如《〈论语〉十则》这一课的内容对学生便是很好的精神营养,但是怎样在课文的基础上阐发呢?考虑到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思想相当积极而又苍白无力,对社会现象十分敏感而又理解偏颇,也正是这样造成他们困惑,彷徨和无所适从。于是我便结合其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一则对学生讲道:这句话中“学”的含义很广,可以理解为做学问的意思,不仅指自然科学的学问,也指社会、人文之类的学问,也不仅仅是学校里做学问,还广泛地指在生活、社会中学习处世的原则,做人的道理,句中“思”同样不单是指做作业上肯动脑筋,而且广义地包括了对社会生活意义上的善于思索,或者还指有深刻而富有独创的思想等等。学与思是有机统一的,它们互相牵制又互相促进和发展。如果只埋头学习而不善于思考,那就会变得迂腐不堪;如果坠入“思而不学”的泥塘而不能自拔,就会思想彷徨和无奈,情绪郁闷和烦躁……

第二,好的课堂提问能激起学生的思考

通过思考,学生不仅能获得知识,而且能受到教育。例《谈生命》: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对生命现象和规律进行思考,并感受和借鉴这种人生态度,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为此我设计了如下思考题:

1、“一江春水”经历了哪些生命过程的体验?(可用文中的关键语句回答)这些体验有无先后顺序?从中你领悟到什么道理?

2、通过“一棵小树”的经历,使我们得到哪些启示?

3、怎样理解“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这句话?

第三,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要引导学生分析某些词句的含义或某些人物的性格特点,其实启发学生思考分析词的过程正体现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比如《 故乡》的结尾:“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强调为新生活的到来努力奋斗,勇敢实践,开辟道路。通过分析启发学生,要取得新成绩必须勇于探索、勤于实践。

三、在归纳中心时突出

归纳文章中心是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环节。中心思想是人物形象相互作用呈现出的社会意义以及作者对这些人物与生活现象的评价,它们中有的歌颂革命领袖、伟人及英雄模范的崇高思想和革命业绩,如《沁园春・ 雪》;有的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反映人与人之间裸的金钱关系,如《我的叔叔于勒》;有的表现了起义英雄反抗斗争中伟大的智慧和力量,如《智取生辰纲》;有的预示了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存,人类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如《那树》……所以我们应珍惜文章所体现出来的正确的观点,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四、在写作教学中相机渗透

第9篇:品德德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品德教育 重要意义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56-02

作为传授语言文字,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一门重要学科,小学语文是小学教育阶段中的基础科目。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只注重传授知识,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没有规范小学生的言行举止,引导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导致语文教学的质量较差,所以,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合理渗透品德教育,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

一、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品德教育结合的重要意义

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不仅仅包含了天文、地理、历史、自然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而且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气息和思想感情,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充分认识到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合理开发和利用语文教学资源,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因素[1]。而且,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学校是乐园》、《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珍贵的教科书》等课文,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塑造学生的品质。所以,把小学语文教学与品德教育结合起来,是陶冶学生情操,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途经。同时,品德教育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单纯地通过说教式的方式,灌输思想理论,因此,把品德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渗透品德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熏陶学生,可以提高品德教育的效果,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品德教育结合所存在的问题

1.小学语文教材中品德教育内容不合理

小学语文教材中品德教育的内容具有多样性,比如赞美祖国地大物博、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民族精神坚韧不屈等,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许多小学语文教师仅仅从知识的角度,开展教学活动,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没有充分发挥品德教育的积极作用,从而使得语文教学的效果较差。

2.没有充分挖掘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品德教育内容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仅需要讲解基础知识,而且需要延伸教学内容,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但是,目前,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许多小学语文教师一味强调课堂教学,没有合理组织课外实践活动,未能充分挖掘品德教育内容,使得品德教育的内容狭窄、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3.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不合理

因材施教是一种优秀的教育思想,是促进小学生个性化的必要途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些小学语文教师一味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忽视了学生年龄、性格特点以及心理等方面的差异,未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进而降低了语文教学的效果。

三、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品德教育结合的有效措施

1.在语言文字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

语言文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在语言文字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适当融入品德教育内容,丰富语文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例如,在学习《的扁担》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揣摩“扁担,不准再拿”几个字的情感,让学生通过实际模仿,体会以身作则,愿意与同志同甘共苦的精神,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2.加深学生对品德教育内容的体会

语文学科蕴藏着深厚的人文气息,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2]。

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以及学习需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合理进行品德教育,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以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例如,在学习《在山的那边》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朗读,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以培养学生的品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四、总结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可以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合理开展品德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