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描写秋天的文章范文

描写秋天的文章精选(九篇)

描写秋天的文章

第1篇:描写秋天的文章范文

读着它们,都能使人置身到奇特的异象当中,感受大自然给予的无限美好的馈赠!

两位作者在自然景物里自然心情的表露,自然情绪的表达,没有任何刻意的渲染,一切都在不经意间传递着,使人为在世间的渺小存在而轻轻地叹息。

秋日里,尤其是晚秋,那零落的秋叶,摇曳的芦苇,清凉的秋风,萧萧的秋雨,南飞的归雁,给人一种独立寒秋的空旷。而落日下的苍茫则给人一种深沉的孤寂和色泽富丽的感官享受。在秋野中,那日落是一种静谧,一种神圣,一种苍凉,一种美好。《秋天的日落》不同于以往读到的散文,作者虽然在这篇散文中写了衰草残茎的荒凉秋景,却让人感觉不到一丝悲哀、忧郁和惆怅,表现出作者一种豁达的人生观。而《草色倾心》中,春天的小草刚刚发芽,一切是那样的新鲜和新奇。作者把生命的那种弱小但不卑微,幼稚但不缺活力通过看、听、想描写得活灵活现。

纯美的语言,纯美的意境,淳朴的情怀使人感到一种蓬勃的积极向上的力量,仿佛自己就处在这自然的力量之上。这种感怀同样贯串于两篇文章之中,尤其在文章的结尾处都得到了升华,如“总有一天,太阳的光辉会照耀得更加妍丽,会照射进我们的心扉灵府之中,会使我们的生涯充满了更大彻大悟的奇妙光照”(《秋天的日落》)。“这声音,迅即漫上你的心。你,也就变成了一棵草,不,应当是草芽儿。”(《草色倾心》)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2篇:描写秋天的文章范文

抒情类散文的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但教师要教好散文,学生要学好散文,却不是件易事。2016年暑期,江苏省对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上)课本作了修订,增加了台湾著名作家罗兰的抒情散文《秋颂》。该文篇幅短小,但意蕴深刻,对于缺乏生活阅历、缺少阅读经验的初一学生来说,要理解文章有很大难度。在实践的基础上,本文提出项目学习理论应用于初中散文教学,以期“深文浅教”,更好地帮助师生触摸作品的情感,把握文章的主旨。

【教学理念】

项目学习强调以任务驱动学习,引导学生通过主动、合作学习来解决问题。为此,教师在教学之初可根据《秋颂》一文的写作特点,指导学生通过互助合作研究教材,整合成一个个专题研究项目,并分组逐个击破。在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与提示下,通过咬文嚼字,从而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主旨。在教学结束前,各小组可以总结探究成果,相互取长补短,完善对散文写作方法与写作特点的基本认识。

【课文简析】

作者罗兰描画了很多关于秋的景与情,明确告诉读者她眼中的秋是澄明的、明澈的,并由此感悟到人生的淡泊、洒脱与闲逸。作者为什么看重这份明澈?作者又是怎样来描画出这份明澈?这是本次项目学习的核心指向。

【实战应用】

一、课前指导学生思考项目任务

1.作者依次描写了秋天的哪些景物?

2.秋有什么特别之处值得去歌颂?

二、新课伊始学生汇报项目任务

1.教师范读,各项目小组成员听读课文。

2.各小组代表汇报项目任务完成情况。

景物:枫树、秋林、秋日、秋院、秋云、秋风、秋水。

特别之处:明澈。

三、教学之初整合形成研究项目

1.各小组分别针对上述七个场景展开研究,主题研究项目为:枫树是如何体现出明澈之美的?作者是如何来描画的?(以此类推秋林、秋日等)

2.确定研究项目后,各小组自由朗读,集体讨论展开探究。

3.各小组形成初步的研究成果。

枫树――飒爽之美;秋林――秀逸之美;秋日――凄楚之美;秋院――寂寥之美;秋云――澄明之美;秋风――纯净之美;秋水――明净之美。

4.教师归纳学生的研究成果:枫树、秋林、秋日、秋院并没有体现出作者所说的明澈之美,而秋云、秋风、秋水体现了这份明澈之美。

5.各小组集体讨论:为什么作者更看重的是这份明澈之美?

教师出示写作背景:

我十九岁那年,抗战兴旺,凑巧有机缘让我去僻远的乡下教小学。国仇家恨与自身前途渺茫的凄惶,给我那段年龄带来了深浓的凉意。在那寂寞的村学里,我常抄写唐诗,打发着无望的时光。在那唐人的诗句里,我读出了你的明澈。是你,带着哲学家的明悟来慰问我内心的悲凉,为我化解沉重的烦恼与忧郁;是你,教会我如何找寻迷失的自我,告诉我更要以澄明之心去了解你那不变的安闲和永恒的宁静。

从这段话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当时虽然面临人生坎坷,但她从秋之明澈中汲取释怀的精神力量,平复了情绪上的阴影,心灵得到减压,心情获得宁静。因此,在她笔下的秋天不再沧桑,不再凄凉,不再凄楚,不再寂寥,而是澄明的、明澈的。

四、教学之中解决新的项目任务

1.各小组针对“作者如何通过秋云、秋风、秋水来描画出明澈之美”展开讨论、探究。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咬文嚼字(替换词语、对比词语等方式)来品析。

3.各小组自由选择场景谈感受,达成如下认识。

(1)秋水:

“秋水和风一样明澈。”直接点出。

引用古诗句来描画这份明澈。

通过描画白鹭、沙鸥来体现明澈:

在一江秋水之上,几只白鹭沙鸥点缀在江边,它们的倒影在秋水中清晰可见,就像一幅美丽的画面,恼饫锬艹耐谐銮锼的明澈。

通过“钓叟”来体现:

“叟”即老翁的意思,不识字的江上钓鱼翁,他是怎样的一种生活状态?闲适自在,无忧无虑,用语段里的话说就是“没有什么可忧心、可紧张、可执着”。他“傲杀万户侯”,“傲杀”就是“鄙视”的意思。“万户侯”就是达官贵人。钓鱼翁鄙视这些执着于功名利禄的达官贵人。他毫无心计,看开看淡,心中一尘不染。钓鱼翁这种高贵的品质,也反衬出秋的明澈、秋的淡泊。

(2)秋风:

“不带一点修饰”和“最纯净”这两个关键语句点出了这个“明澈”。

“爽利”,即爽快、利落,不带任何的感彩,强化了“明澈”。

连用四个“就是”,也强调了秋风的纯粹、明澈。

“不必有所眷顾”“无需参与,不必流连”都说明没有什么可留恋,可拖泥带水的,反衬出秋风明澈的特点。

四个“就是”句(引领学生读出节奏明快的感觉)――“秋风”就是“秋风”,也让人从明澈的秋风读出了一种秋的洒脱。

(3)秋云:

“闲云”的“闲”:“闲”字带有人一样悠闲的味道,这个字与后文“澹澹然、悠悠然”呼应起来。

澹澹然、悠悠然:叠词,增强悠然悠闲的语气,营造了“闲”的语境。

第9小节中的“明净”一词,直接写出了秋的明澈。

比较“一抹”与“一朵”“一堆”的区别:“一朵”感觉上是白云一团,很厚实;“一堆”的话,好像是很多云聚集在一起,一大片。但这是秋日的天宇,用“一抹”更恰当。“抹”是轻微的痕迹的意思。这个动作应该是比较轻的,留下的痕迹也是比较淡的。用它来形容云,突出了云的淡,只是薄薄一层。蓝蓝的天、淡淡的云,写出了秋日天空的明净、明澈之美。连同那山野中自由自在飞翔的仙鹤,正所谓――“闲”与“逸”正是秋的本色。

教师总结:通过以上的交流,同学们了解到,作者在“国仇家恨与自身前途渺茫的凄惶”中,并没有感到失望,而是从秋的明澈之美中获得了释怀的精神力量。她欣赏秋的明澈,她赞美秋的那种闲逸、淡泊与洒脱。那么,本文就只是写了秋,赞颂了秋吗?有没有写到其他内容――人?

五、学生展示项目成果

1.各小组齐读第10~11小节,找出集中赞美具有秋一样品格的人的语句,并圈画重点词句。

2.各小组结合原句内容,以“是一种……的人”的句式来回答。

3.各小组讨论归纳,并依次展示各组的探究成果。

4.教师依据各小组探究成果归纳如下:这些人身上体现出“这样”的品质――心中明澈纯净、注重自己的内在美,淡泊洒脱,对生活有着极为深刻的认知和体会,不追名逐利,闲适自在。

5.教师引领,学生归纳写作技巧。

(1)这种既写景同时又抒发某种感情的写法叫什么?明确:情景交融。

(2)作者描绘秋天形形的景物,她歌颂秋的明澈,赞美秋的闲逸、淡泊与洒脱,同时还赞美了秋一样品格的人。依托“秋天”来赞美秋一样品格的人,这体现了本文的什么写作特点?明确:托物喻人。

教师总结:作者罗兰通过对秋景的描述,赞颂了秋,我们可以从她的清新质朴、充满诗情画意的文字中,感受到她对有秋一样品格的人的高度认同与强烈赞美之情。希望这篇文章能带给同学们一些启示,让我们记住罗兰和她的秋。

第3篇:描写秋天的文章范文

一、慧眼捕捉,发掘美点

写景之文就是要独具慧眼,去发掘别人不曾察觉的独特美点。怎样来发现其独特的美点?可从形态、范围、色彩、声音、变化等方面去细致观察,还可从不同的时间、地点、季节等方面去细心发现。在细腻观察的基础上准确地概括出其独特之点。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就紧紧围绕“温晴”这一特点,描绘济南的山水,呈现给读者一幅山清水秀、天蓝地暖的动人冬景图,抒发出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热爱之情。尤其是在写济南之山时,作者从三个角度立体呈现出其不同的特点:阳光朗照下的山是“慈善”的;白雪覆盖下的山是“秀气”的;城外的远山简直是一幅水墨画。由此可见:写景只有抓住其独特的美点,才能给人以最鲜明的印象和感受。

二、情由景生,因情取景

写景的目的一般是为了抒情,胸中一定要有数,因而文中的妙景要做到因情取景,即为抒发感情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景来体现。比如为表现喜悦之情,用流光溢彩的图景相映衬;为突出悲伤之情,用风霜雪雨相配合。让乐与亮色、暖色交友,忧与暗色、冷色挂钩,力求表达的情感与所选定的景物相契合。比如《春》一文,在作者笔下,不论写春天的情态,还是写绿绿的春草、艳丽的春花、轻软的春风、绵绵的细雨,都倾注着作者对春的追求和热爱。景中所渗透的作者的情思,拨动着读者的心弦,唤起了读者相应的情感。

三、物以情观,情附于物

一方面不同的景物能触发不同的情感;另一方面情感又能为景物附上一层主观色彩。所谓“草木含悲,风云变色”、“风含情,水含笑”,便是很好的例证。所以,要善于寄情于物,把自我情感主动介入山水之中,融入自然之景,就能绘出独特之景来。因此在写景时,我们一定要学会借景抒情,让笔下之景,渗透出自我的感情。如《观沧海》一诗,作者以沧海自比,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不仅反映了沧海的形象,同时也赋予了它性格。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尤其是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之景抒发了统一中原之志,真可谓融情于景的绝妙佳句。

四、描绘准确,诗意表达

只有准确描绘,才能鲜活地呈现心中的美景。如《秋天》一诗,“满披”一词形象生动,“飘”字贴切传神,“稻香”使人满口生香。“冷雾”烘托出一片蒙的诗意,又与季节相吻合;“满流”与“香与热的笛孔”搭配,在“夏夜”的映衬下,诗意盎然。正因为用词准确生动,使得秋之诗意跃然纸上。又如《春》中用一个“钻”字展现了春草的活力,用“抚摸”一词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春风的和煦与温暖,以“斜织、笼着”形象贴切地描绘出春雨的紧密迷蒙,以“静默”来传神地表达出春雨中安静和平的气氛。此外,还大量运用叠词,诸如“嫩嫩的”、“绿绿的”、“偷偷的”等,更加增强了春的情韵美。文章遣词造句可谓简洁传情,整齐和谐,尽展春天的活力无限。不仅如此,还要善用辞格,方式多样,使文章的语言灵动多姿,充满诗情画意。由此可见,准确描绘,诗意表达,会使语言个性化,让笔下之景具有独特的情韵美,更增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学生佳作】

诱人的秋天

湖北松滋市南海中学 邓 泌

一片黄叶悠悠地从树枝上飘落下来,悄悄地告诉人们秋天到来的喜讯……

秋天是快乐的。田野里虽然已看不到稻浪翻滚的情景,看不到农民忙碌的身影,然而人们如花的笑脸、欢快的笑声,让我们体会到秋天丰收的喜悦。这种内心深处的快乐,是秋天送给人们最珍贵的厚礼!

秋天是动人的。山野上那铺满的竞相开放。漫步山野,你似乎会听到它们热烈的争论:“我是最美的!”“我是最美的!”白菊似寒霜初盖,黄菊如金谷飘香,红菊似晚霞映天。它们盛装玉扮,美艳绝伦,把秋天点缀得五彩缤纷;它们不畏寒霜,傲然绽放,浓墨重彩地抒写着优美动人的篇章。望着眼前的秋日风情画,又怎能不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呢?

秋天是无言的。林阴道上,黄叶满地,脚踏黄叶,发出“吱吱”的声响,仿佛在与秋天进行一次真诚的对话。在追逐秋叶的征程中,我们获得了秋天最真挚的心灵独白。那黄叶已不再逼人眼球,但透露出一种成熟的芬芳。我望着那飘零的黄叶不禁浮想联翩:它们悄然地飘落不正是为了新叶的成长吗?它们无声地远离,不正是为了新生命的开始吗?无言的秋天,让我明白:安静地离开也是一种美丽!

秋天是幸福的。深沉的夜空中挂着一轮满月,如水的月光一泻千里,勾起人们无穷的相思之情。天上稀疏的星星也眨着眼睛,柔情似水地看着万家灯火。被月光唤醒的湖水也似乎在跟天上的星星打招呼,展现出秋夜的圣洁与神秘、纯真与美好,让我们真正体会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一往情深,陶醉在那银色的秋月图中。

秋天是诱人的,它的风韵与神采,让人陶醉;秋天是诱人的,它的丰富与多彩,让人赞叹;秋天是诱人的,它的成熟与芬芳,让我们品尝到生活的甜蜜……

第4篇:描写秋天的文章范文

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

2、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3、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稿“形”与“神”的关系。

4、根据自己的主观色彩,有意识地选择几处景物,写几个片段。

教学重点

1、本文写故都的秋天,为何不详写故都秋天的著名风景?

2、本文题为“故都的秋”,文中却多次提到南国之秋,为什么?

教学过程

一、 题解

“故”字,饱藏着眷念热爱故都之情。“秋”揭示了本文的描写角度。全题点出地点和节令,洗练含情。很值得品味。

“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文章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念,情中有秋的落寞。“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以情取景,以景显情,信手写来情景浑然一体。

二、 作者及时代背景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省富阳县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并曾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任教。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茫茫夜》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出版有《达夫全集》《达夫散文集》《达夫游记》《达夫日记》《郁达夫选集》等。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民国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云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本文写于1934年8月。

1933年至1936年,作者受白色恐怖的威胁,从上海迁居杭州。“撤退到隐逸恬恬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他过着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学习这篇课文,“要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认识作者渗透在作品中的那种思想感情的合理性。”正确地认识作者通过描写“故都的秋”所表现出来的复杂的感情。

文旨:

文章通过对故都的秋的洗练、优美的描写,赞美了故都秋色的特有的美,勾勒了故都之秋的清、静又带有悲凉的情景,抒发了作者眷念、热爱故都的真挚感情,从中也流露出作者忧虑、冷落的情怀。

三、 课文结构

(指导学生作疏理全文结构的训练)

先依据练习的框架,作自读。然后逐层提示如下:

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总起(第1、2自然段)

1、 写故都秋之感。清、静、悲凉令人向往。

2、 写江南秋之感。秋味不浓不让人满足。

第二部分:分写(第3—12自然段)

秋晨天空、秋之牵牛花

槐树落蕊而知秋 乡国有异,悲秋之感却同。

记叙 秋蝉残鸣而报秋 议论

秋雨淋人人知秋 故都之秋,有它的特别之处。

枣树秋色之奇观

第三部分:总括(第13、14自然段)

南国之秋,色味不如北国之秋浓。

故都之秋,我减少寿命也要留住。

四、 组织学生讨论几个问题。

1、 作者为什么在文中多次写到南国之秋呢?

明确:

写南国之秋,是为了南北对比,以“南”衬“北”。作者以南国之秋的“淡”来衬托北国之秋的“浓”,以这秋的深味在南方“尝不透”,来同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作对比,这样南北对比、衬托,突出了故都的秋感人至深。

2、 本文的“形”是什么?“神”是什么?“形”与“神”的结合点是什么?

明确:

本文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说就是那五幅秋色图。“神”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向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结合点”是“清”“静”“悲凉”。

3、 文章描绘了五幅秋色图之后,一大段议论,这段议论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

从记叙到议论,这是从“形”到“神”的深化过程。这段议论,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从理喻的角度,进一步赞颂秋,赞颂北国之秋。

4、 如何理解文章结尾的一段话?

明确:

秋色是这样的好,祖国的美景是这样的可爱,联系当时国家山河破碎、内交外困的现实,作者为了保住祖国美好的东西,“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不仅抒发了赞美、眷念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也表现出了深沉的爱国之情。

5、文章是怎样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的?举例说明。

明确:

第三自然段,只是在生活的底片上对自然风物稍加点染,把它自然地再现出来,碧绿辽阔的天空,作了画背景;地面上,爬着五颜六色的牵牛花;天地之间,间或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瓦灰色的驯鸽,点缀在一大片的空白中,显得疏密得体,浓淡相宜。坐在院子里的人,手捧浓茶,举头望碧空,俯身看牵牛,耳边不时传来驯鸽的飞声。这里静中有动,绘声绘色,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之秋的质朴美和原始美完全溶合在画面之中。但是,画面上笼上了一层作家内心的主观感情色彩。 “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牵牛药的蓝朵”,而且认为牵牛花是“蓝色或白色为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可见作家内心的孤独、冷静与淡淡的悲凉。画面中底色都是青蓝灰白等“冷色”,“驯鸽的飞声”反衬出秋晨的寂静。由此可见,这段文字能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情”与“景”达到完善的交融与统一。

6、文中写“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雨声,“缓慢悠闲”的人声,同样能给人幽静的感觉,这是什么原因?

明确:

这是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等等,都是细小的声音,能听到这些细小的声音,就能给人以幽静的感觉,说明这个地方寂静无声。

五、 鉴赏要点

1、 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作者身处在社会环境,使他内心投下了忧虑和冷落的阴影,他追求“清”“静”,并笼罩着淡淡的“悲凉”。正因为这样,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自然也就笼罩着池一层主观感情色彩。文章不写富有“暖色”和香山红叶,也不写游人如织的园;而写作者“租人家一椽破屋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但是,“故都的秋”,又并没有因为作家的主观感情而受到扭曲,失却了它固有的特征。那牵牛花,那槐树的落蕊,那秋蝉的残声,那秋风秋雨,还有那枣子树,多么逼真,多么清晰!作者只用了廖廖数语略作勾勒,便将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显示了作家的卓越的艺术才华,它既是对北平之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光和反射。

2、 语言明白晓畅,简洁清丽。

课文不用生僻的词汇,不用拗口的句式,但由于作者的精心的锤练,认真琢磨,细腻清新的叙写里,充满了诗情画意,展现了优美的画面,给人以高度的艺术享受,琅琅上口。如文中两段对槐树和秋雨后描写: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

这两段文字象轻轻飘浮的白云,又像呆咚作响的山泉。作家用明白如话的语言,在娓娓的叙述之中,创造了无穷的诗意。这是有动有,有声有色,亦情亦景,字里行间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

3、 运用渲染、衬托的手法

第5篇:描写秋天的文章范文

1、在你的笔下,xx的景色是那么的美丽动人,活动是那么的丰富多彩,我也爱你美丽的xx。

2、小作者运用了动点观察的方法对xx晨色进行了生动的描写,字里行间饱含着小作者对xx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作者能按方位顺序向读者先容其可爱的xx,从校门——教学区(教学楼巨型花坛)——活动区(大操场),条理清楚,有选择有重点地绘景,自然地反映出学校朝气蓬勃的气氛。

4、小作者对景物的描写生动细致,捉住色彩外形香味等方面的特点,并且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手法,令人处处感受到秋天的美。

5、文章首尾呼应,语句简练,一针见血,点明主题。文章通过四季景色的描写,说明了xx之美,照应开头。若能注意段落层次分明就更好了。

6、全篇色彩艳丽,生机盎然。字里行间,通过xx春夏秋冬的描写,抒发作者对xx童年生活的热爱。

7、在你的笔下,冬天xx的景色描述得细致入微,语言通彻流利。文中的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增添了作文的生动性趣味性,如能在这样的景色中放入人物活动的描述,那作文会增色不少!

8、作者把写景与抒怀结合起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全文字里行间都突出了对xx的无比喜爱之情。作者着力描绘了美丽无比的喷水池,绿草如茵的操场,宽敞明亮的教室,使一个美丽的xx展现在人们眼前。

9、小作者写作思路清新,描写生动,文笔优美,牢牢围绕一个“绿”字,按“总分总”的结构,描写了xx的美丽景色。

10、文中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xx不同季节的绿色生机盎然,芳香四溢。

11、小作者观察仔细,描写生动细致,加上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使人读了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也使作者喜爱xx的思想感情表露得更为自然充分。

12、xx四季景色真美,你的习作条理清楚,内容丰富,用词尤为生动准确。

13、小作者写了自己熟悉的地方——学校,把写景与写人巧妙结合起来,景中有人,以景衬人。

14、本文文笔优美,抒情浓郁,是一曲对童年生活的美好颂歌。作者以抒情的笔调,浓墨重彩地描绘了xx一角的春夏秋冬四季景色,深情地回忆了在那里度过的美好童年生活。

15、这篇文章语句朴素生动,内容真实有趣。文章中有很多地方都反映了小作者平时细心的观察,这在描写xx的各种有趣的生活场景尤为明显,令人处处感到xx的欢乐,使人读了有身临其境之感。

16、纵观全篇,文章笔调清新活泼,描写有声有色,消息结合,从近处的晨雾写到远处的日出,从空中的树叶,写到地上的小草,从一棵棵杨树写到自由翱翔的小鸟,条理清楚,层次清楚,读后使人如临其境。

17、小作者捉住了春天xx特有的景色,能正确贴切地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xx的美,同时借题发挥赞美了辛勤的园丁——老师们,使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

第6篇:描写秋天的文章范文

学生在写作文时,常常描写不生动、具体,这和平时不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特点有关系。比如,有的学生是这样描蜻蜓的:“雨后,西秀湖上的蜻蜓真多,它们张开双膀, 水面上飞来飞去,美极了……”至于蜻蜓的大小、颜色、形状、怎么美都没有写清楚,文章也就显得乏味、不具体了,类似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

怎样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的特征,写出它们的不同色彩呢?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不失时机地泽学生进行引导。例如,老舍先生写的《草原》中的第一部分,作者对初次进入草原所看到的景色作了极富魅力的描写,“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流,轻轻流入云际。……”使草原的景物历历在目。由于作者在文中运用了色彩和光泽的描写,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多姿多彩的画面,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作者对色彩描写。比如《西湖的绿》中的精彩描写:“雨中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也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分析课文时,我让学生体会作者在语言文字中写了西湖的“绿”,色彩表现得淋漓尽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除此之外,还要引导学生去认真观察大自然,如树叶在不同的季节表现为不同的绿色——浅绿、深绿、墨绿,同样的花,色彩也各有不同——粉红、雪白、枯黄……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来进一步加深认识。当金秋来临,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秋天的自然景色,恰如其分地描写色彩进行练笔。一学生这样写到:“秋天,许多树的叶子都枯黄了,纷纷扬扬飘落下来,只有松树的叶子依然那么苍翠,远远望去,就像一排排身穿绿军装的战士坚守岗位,几座灰白色大楼在它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安宁……”这位学生以形象的比喻描绘了松树的俊美,把自己的感受、想象、情思都融进了字里行间,还因为恰当地描写了事物的色彩,读起来就像一幅“画面”展现在眼前。

第7篇:描写秋天的文章范文

我爱生机勃勃的春天,也爱果实累累的秋天,更爱秋天的早晨,它纯洁、凉爽,使人振奋。 (点评:这样的开头比较经典,也常见,是属于四平八稳的开头模式。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了秋天早晨的特点――“纯洁、凉爽、使人振奋”。接下来的文段,最好接着对此展开详细叙述。)

清晨,我和好友郑炜散步到河岸边。(建议:此段开头第一句,不妨交代得更详细一些。比如,河叫什么名字?如果是无名河,则可以在河岸处落笔。河流很长,河岸也很长,各处景致不同。可以散步的河岸当然有些特别的地方。意思是,得把到河边散步这件事的真实感受写出来。小编我也喜欢到河边散步,我会这样描述:我和谁到河边散步,这一段河岸很安静,沿岸有桂花树。清秋时节,恰好也是桂树花开时节,一边散步,一边轻闻桂花香。走一段路,心旷神怡……我为什么这样写?因为这是我平时在河岸边散步的真实感受。) 河水清澈见底,如同一面大镜子平铺在大地上,顿时觉得有一股难以形容的凉意透过全身。河边,有许多鹅卵石,我拾了一块看了看后,往水里一扔。呀!“镜子”被我打破了。正当我感到惋惜时,一阵秋风把几片金黄的叶子吹到了河里,像几只小船要去远行了。树木的落叶景象让我很快想起一句名言:“一时的委屈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着。”我明白了,原来树木是在养精蓄锐,以使来年长得更旺盛。(点评:这段由河水的清澈平静,写到吹落到水面的树叶,然后再联想到秋天树木落叶是为了养精蓄锐……作文的步骤是符合逻辑的,可是读者看完这一段,总会觉得有种空泛之感,觉得太简单。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作者对河水的描写,对落叶的描写不够细致,不够具体。那种河水清澈,落叶飘飞的情景,原本是很有画面感的,一幅秋天意境的图画,清静,萧瑟。可是作者一笔带过,不能详细地把画面展开。所以,文段结尾的联想也同样显得苍白,不像是自然而然的感触。)

远处,火红的太阳慢慢地升起,一会儿就升到了半空中。好温暖的阳光啊!我和好友情不自禁地赞美熠熠照人的晨光。看看美丽的小花,看看翠绿的芦苇,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和勇气在我心中油然而生。(建议:“翠绿的芦苇”?南方的秋天虽然温暖,但一般来说,清秋时节,芦苇是由青绿转为浅黄了。作文源于生活,所观,所察,有所感触,发而为文。观察细致很重要。建议小作者平时多多留心平常生活。有心人,处处皆是神秘世界。)

啊!秋天的早晨,你催人奋进、向上,你鼓舞着我们这代人去迎接新的明天、更美好的未来!(建议:这是经典的结尾,首尾呼应,又升华了主题。形式虽然经典,但不是适用于每篇文章。此段删去,文章更显简洁。“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和勇气在我心中油然而生”,这句结尾已经升华了文章的主题,作为结尾显得更加自然。)

第8篇:描写秋天的文章范文

人类生活在五光十色的自然之中。春、夏、秋、冬,风、霜、雨、雪等气候现象;春种秋收、日出日落等节令时序;鸟兽虫鱼、花草树木等动物植物,还有那数不胜数的名山大川,富饶的沃野、草原,浩瀚的沙漠、海洋,构成了这个丰富的大千世界。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中,必须要接触它,并了解、观察、感受它,以至加以描绘。把这些再现于字里行间,就是景物描写。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这样的作文呢?

一、立足于观察

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尤其对于写景作文,离开了细致准确的观察,是绝对写不好的。

观察必须确立好立足点。立足点可以是固定的 ( 空间方位 ) ,也可以是变换的 ( 移步换景 ) 。但无论怎样必须层次清楚,文章的思路也就清楚了。

二、抓住特征

写景物,要善于抓住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时间里的景物颜色、形态、声响、变化等方面的特征,不能生搬硬套,春天就是春光明媚,秋天就是秋高气爽。这样,你笔下的景象就会生动起来。

三、要层次分明

层次就是文章的内容顺序,也即表达顺序。一般来说,写景文章有如下几种顺序。

1 .空间方位顺序。上下、左右、前后、远近等等。

2 .时间顺序。可按季节时令和一日的时间变化 ( 春夏秋冬早午晚 ) 。

3 .地点转换顺序。也称移步换景,或参观、游览顺序。

四、要动静结合

所谓动静结合,就是指描写景色时,不仅要写出景色的静态,而且要写出它的动态,使他们很和谐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只有这样、你笔下的景色才能活起来,才能使读者的印象更深刻。

五、要抒发感情

任何景物都是客观存在的,但这种客观存在的景物却能给人不同的感受。我们写景要写自己热爱的景色,表达一定的主题思想,要表达出对自然的热爱,这就是借景抒情。

六、要文辞优美

自然景色是美丽的,令人陶醉的。因此,我们在写景色时,一定要文辞优美,语气生动形象,恰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方法。这样,文章才会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写景作文范文:

美丽的雪景

今天,下了一场鹅毛大雪,一片片雪花在天空中飞舞。

雪花落在树姑娘的身上,树姑娘好像披上了雪白雪的的婚纱。雪花落在屋顶上,屋顶好像带上了雪白雪的帽子。雪花落在大地上,大地好像盖上了雪白雪白的羊毛毯。

我双手接过晶莹的雪花,想数一数它有几朵花瓣,谁知它到手上就不见了,变成了小水珠。

小朋友们可高兴了!

第9篇:描写秋天的文章范文

一、空间方位的顺序

一切景物都存在于空间,在空间里总要有它的位置,即空间方位,如上、下、左、右、前、后;东、西、南、北;远处、近处等等。按照这样的空间方位观察、描写景物,能使文章层次清楚,读了给人印象深刻。如《天安门广场》(苏教版第七册)就是这样写道:

登上天安门城楼向南眺望,整个广场尽收眼底。广场中央矗立着高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身正面是主席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广场南端是纪念堂。东西两侧,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巍峨壮丽的人民大会堂遥遥相对。

这段描写从广场中央写到南端,再写到两侧。描写时,设立一个固定的“立足点”作为观察点,按远近、上下、内外、前后、左右,或者东南西北的顺序来介绍,这种方法又叫“定点写景法”。

二、游览先后的顺序

当游览一处名胜或者风景时,因为景物是由多处景点组成,往往需要我们按照游览的路线进行描写,一边走一边看,依次把看到的景物写下来。如《参观人民大会堂》(人教版第八册)一文,作者首先“登上台阶”,看到了庄严的国徽、12根大理石;接着“进了大门”,参观了中央大厅;穿过大厅,又“走进大礼堂”,详细介绍大礼堂;从大礼堂出来,又“上楼参观北面的宴会厅”;最后“又参观了好几个会议厅”。

在写一处面积较大,组成部分比较多的景物时,总是随着游人位置的变换转换描写的景物,这也就是“移步换景”的写法,即作者走一处看一处,看一处写一处。

在“移步换景”时,要学会准确地使用表达方位的词语,使每换一个景都显得自然而然,容易把读者引入具体情境之中。如《颐和园》(人教版第七册)一文,作者按游览的先后顺序具体描写了颐和园的长廊、万寿山、昆明湖这三处美景。而且每到一处,作者都作了过渡交代,使得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楚,井然有序:“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三、时间变化的顺序

自然界的景物在不同的时间内,姿态、光泽和颜色都不一样,其景物是有变化的,按一定的时段依次来写,可以表现出景物的丰富多姿,使人产生美的感受。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人教版第五册)就是按照春夏秋冬四季变化顺序写的:“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作者按时间顺序写出了不同的季节、时令,呈现出不同的景物特征。

春、夏、秋、冬,是一年四季的顺序;早、午、晚、夜,是一天的先后顺序;过去、现在、将来,是历史长河的顺序;幼、成、老,是自然生长的规律……具体到某一景物,选用哪一种时间顺序写,应视描写对象的特点而定。如:《初冬》(人教版第三册)按“雾来时、雾散后”的顺序写,《观潮》(人教版版第七册)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顺序写,《山雨》(人教十一册)按“雨前、雨中、雨后”的顺序写……

四、形态分类的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