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典文学作品范文

经典文学作品精选(九篇)

经典文学作品

第1篇:经典文学作品范文

经典文学作品指最能代表这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精品与经典是有区别的,精品只是指作品的质量,而并不需要有经典所据有的其它特性,所在行业的精品,或者说是一个时期里的精品,具有代表性质和意义。

列举:

《诗经》、《离骚》、《九歌》、《九章》、《天问》、《九辩》、《周易》、《尚书》、《春秋》、《左传》、《国语》、《论语》、《老子》、《战国策》、《礼记》、《古诗十九首》、《孔雀东南飞》、《盐铁论》、《汉书》、《史记》、《三国志》、《神女赋》、《搜神记》、《诗品》、《文心雕龙》、《阳春白雪》、《全宋词》、《赵飞燕别传》、《沧浪诗话》、《贵耳集》、《吹剑录》、《全元散曲》、《西厢记》、《牡丹亭》、《窦娥冤》、《世说新语》、《长生殿》、《桃花扇》、《聊斋志异》、《隋唐演义》、《红楼梦》、《儒林外史》、《镜花缘》、《虞初新志》、《全唐诗》、《全五代诗》。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经典文学作品范文

关键词:中学语文 古代女性 经典形象

艺术特色 启示意义

当今,女性在社会上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女性和男性一样出现在政治、经济的舞台上,一句“巾帼不让须眉”更是鼓舞着万千女性。然而,古代女性的悲惨命运是今天的我们很难想象的,在中学语文教材的一些文学作品中保留下了这些女性的伟大形象。

一、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女性形象

中学语文教材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可以当之无愧地称为经典形象。其中一些敢于突破常规、敢于向封建伦理纲常发起反抗的女性形象更显得弥足珍贵。中学语文教材中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如下几类女性形象。

1.深明大义,忠贞爱国

古代的女子多是以相夫教子为生活。这就使得充满英雄气概的女性形象更为突出。花木兰算得上这类人物中的杰出代表。替父从军这一壮举,虽不免有对父权至上的过分推崇,但是文中花木兰表现出的果敢、坚毅为后世树立了完美的女性形象,同时也证明了女子的才智、胆识并不比男子逊色。如果说花木兰是平民女子中这一类形象的代表,那么《触龙说赵太后》中的赵太后则是贵族阶层的代表。虽然文中的赵太后在开始的时候有过犹豫,但是在面临着国家兴亡的考验面前,她毅然放下了个人的情感,以大局为重。作者刻画的这类能够改变历史走向的女性形象其价值不仅仅在当时,即使在今天也仍然具有极大的鼓舞作用。

2.勤劳睿智,宜其家室

常言道: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了不起的女人。古往今来皆是如此,中学语文教材古典文学名著中,也为读者塑造了许多这类女性形象。

《乐羊子妻》一文中,塑造了一位睿智且具有高尚人格的女性形象,她的一言一行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面对着丈夫带回的不义之财,她陈词激昂:“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当丈夫意志动摇之时,她又晓之以理:“一丝而累,以至于寸,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乐羊子妻的胸怀和志向,令很多男子在她面前都会相形见绌。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一位伴侣,乐羊子最终学有所成。“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万古不变的真理,每一个想要使自己更具魅力的女性,都应该以上述的女性为榜样,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3.忠于爱情,至死不渝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古代流传下来的很多作品,其主要内容都是对爱情的歌颂。中学语文教材中也收录了一些描写美好爱情的文章。作为语文教师,面对着正处于青春懵懂时期的少男少女,更要适当地加以合理引导,使学生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王实甫的名句“永老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寄托了他对有情人的美好祝福。在古代,有情人终成眷属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为禁锢自由爱情的枷锁。每每读到这样的作品 ,都会情不自禁地为主人公的悲剧命运而惋惜。《孔雀东南飞》一文中的刘兰芝,她心地善良,勤俭持家,与焦仲卿感情笃深,但最后仍逃脱不了被遣归的命运。面对着接踵而至的不幸,她没有向封建家长制度和统治阶级屈服,而是用生命来捍卫自己“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铺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的诺言。刘兰芝形象的经久不衰,在于她对爱情的诠释。真正的爱情是需要付出的,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这一形象的积极意义更在于,她为那些还没有做好准备为爱情做出牺牲的年青人上了生动的一课。

二 、古典文学作品中经典女性形象的艺术特色

在写作过程中对人物形象的把握是很难的。要想使人物形象吸引读者,就必须从语言、外貌、行为等多方面进行描写。古文中塑造的这些经典的女性形象性格鲜明、栩栩如生,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水准。

1.个性化的语言描写

语言是表现人物性格最重要的载体。作者在刻画人物时,特别注意了运用语言的艺术。也正是由于个性鲜明的语言而使她们各具特色。《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妻的“君美甚,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情真意切地包含了妻子对丈夫的深情厚爱;刘兰芝的“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义正辞言地彰显了处于不平等地位中女性的尊严和自爱;崔莺莺的“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表现了她对爱情的大胆和执着。她贵为相国的女儿,但敢于冲破门第观念,直白地表露心声,这在当时是为封建礼教所不容的。教材中每一个经典的女性形象,都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化语言。也正是由于作者善于对语言进行精彩的驾驭,使主人公的抒情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2.巧妙的烘托描写

侧面烘托描写也是在人物塑造中常用的一种手法,这种方法的运用有时候会达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如,在对刘兰芝的塑造中,就运用了多处侧面烘托。在写她心灵手巧的时候,并没有直言,而是通过“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这些具体的句子从侧面烘托了她的贤淑。又如,在对他们夫妇双双殉情表达惋惜之情时,用到了“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无情的花鸟树木都为他们的感情而动容,更何况有感情的人,作者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侧面烘托描写,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趋向,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三 学习古典文学作品中经典女性形象的意义

语文是一门极具人文色彩的学科,它除了要肩负起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功能,最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语文教材中一系列经典的女性形象,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将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语文学科的深层次魅力,也是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积极发掘的力量。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古往今来,美好的爱情一直都是人们歌颂的主旋律。它是生命中最崇高的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种情感。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很多人忘却了精神生活的价值,青少年学生更容易迷失在各种诱惑之中。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爱情观。很多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已经为他们树立了典范。如《西厢记》中的崔莺莺,她勇于冲破门第观念,她所追求的爱情中没有一丝物欲;《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则是更高的境界:对于爱情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教材中这些女性形象所呈现出的挚爱真情,自然地唤起了学生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为他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生命中除了爱情,还有很重要的亲情和责任。然而,在社会中,出现了太多人情寡淡冷漠的事情。曾引起网上热议的“常回家看看入法”“老人摔倒扶不扶事件”拷问着每一个人的良知。而花木兰用她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亲情和责任的重要。古代的一个弱女子,尚且知道如此,千百年后的今人,又该做些什么呢?

2.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经典的意义在于,它不但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在享受的同时还能提升自身的素养。作者在塑造女性形象时,所运用的一系列手法,对学生日后的写作,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学生在解读这类作品的时候,一方面要领悟作者所要传达出的思想内涵,另一方面还要领会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呈现出的艺术特色,这才是有意义的语文学习。中学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学习阶段,是学生各种观念和素养提升的关键期。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仅要“传道、授业”,更重要的是要担负起“解惑”的重任。语文老师任重而道远,在传授经典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雪芳.高中语文教材选文中的女性角色和女性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第3篇:经典文学作品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爱情观;外国文学

爱情观教育是人生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正确的爱情观是高职教育面临的难题。高职学生爱情观教育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特别是产生于近现代工业化生活中深受自由博爱精神洗礼的外国文学,其蕴含的现代爱情观念起步早,历程长,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思想。对高职语文外国文学中爱情观进行研究,有助于借鉴其丰富的爱情思想观念探索高职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影响的爱情观的现代化之路。

1 高职生爱情观教育的现实难题

1.1 高职生爱情观问题在当前社会的普遍性

自从1999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央提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工作要求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推进和大力发展,近几年随着国家对具有专业技术和专业技能人才的大量需求,职业教育更是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近几年高职学生人数激增,恋爱现象非常普遍,但高职教育存在的一些偏差和误区,以及社会生活风气的不良影响,使高职生的恋爱观存在一些极为突出的问题。

1.2 高职生自身问题的复杂性

高职学生经历高考失利之后,挫折感严重、自信心不足、理想信念扭曲、学习和生活目标不明,品行问题更显突出。他们认为自己不需要高深的理论素养和高远的理想,于是精神空虚,为了寻求一时刺激,谈情说爱蔚然成风。还有一些人自卑心理严重,精神一蹶不振,为了增强自己的自信心于是以期用谈恋爱来证明自身价值。更甚者爱慕虚荣,把爱情当作获取金钱的途径和手段,结果一失足成千古恨。

1.3 职教本身因素的不利影响

①高职教育中人文精神的淡化。由于现在严重的就业压力使职业教育领域存在功利主义倾向,导致过于注重专业知识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对人文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学生人文精神淡薄、是非辨别能力下降、没有正确的爱情观等。部分职业院校虽也增设了《人际沟通》等人文类课程,专业课教师也承载起部分人文教育的责任,如在自然学科的讲解中强调科学家的精神。但对学生爱情观等现实问题还存在一些欠缺

②高职教育社会实习的冲击。职业院校学生需要较早到企业、医院等地方实习、见习,较早接触社会,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他们的观念受到巨大冲击甚至发生严重偏移,很多人处于“无边消费主义”、“ ”和“狭隘民族主义”、“精神空虚”或者“意义荒芜”的状态,部分学生走入爱情误区,出现心理失衡和心理障碍。

2 高职生语文教育中心理失衡爱情观教育的现状

高职的“大学语文”是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它对于学生的爱情观教育,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1 高职语文教育中我国文学爱情观教育的现状

高职语文教材中我国古代文学部分涉及到爱情的篇目主要是《关雎》、《鹊桥仙》、《西厢记》,我国现当代文学涉及到爱情的篇目是《伤逝》和《致橡树》。《关雎》是我国爱情诗之祖,传达的情感不断给人温暖和力量。《鹊桥仙》将爱情的境界升华,道出了“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爱情真谛。《西厢记》追求恋爱婚姻自由和个性解放,不过分重视门第和财产。《伤逝》强调女性独立性,同时爱情是需要不断耕耘、培植和保鲜的。《致橡树》向人们提出了一个爱情的高标准,昭示了一种平等、互相依靠扶持、理解对方又珍视自身生存价值的爱情观。但是总的来说,人物形象不及外国文学人物形象丰满灵动和情感的丰富细腻。

2.2 高职语文教育中外国文学篇目爱情观教育的现状

高职语文教材外国文学选取的篇目涉及爱情相关主题的是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

①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中塑造的波西霞通体闪烁着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光辉,完美可爱。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重点讲的“挑匣配婚”,表现了她的爱情理想,象征着纯洁爱情和高尚情操对世俗观念的胜利。

②夏绿蒂·勃朗特的《简爱》描述了一个在残酷的现实社会中努力维护女性尊严、实现个人价值、追求女性自由与平等从而赢得男性尊重并获得伟大爱情的女性形象。

但外国文学的篇目涉及到爱情的相对还是较少,而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外国文学以人为本,张扬人的个性、关怀人的心灵的特质无疑具有极大的优势。

3 如何发掘外国文学经典素材为学生构建正确的爱情观服务

3.1 外国文学经典的人本精神

西方文化自始至终贯穿着一种深沉而深刻的生命意识和人本精神。对人的自我生命和价值意义的探究,是西方文化演变的内在动因。而文学是从属于文化并受文化直接影响的,因此,西方文学自然有其深层独到的人性意蕴和人文内涵。外国文学从一开始的古希腊罗马人身上就洋溢着强烈的欢乐意识和生命欲望,他们对生活欢乐的追求和对美与力量的崇尚超过了对片面的伦理道德的兴趣。其作品强调生命的意义,人永恒的快乐是什么,是锲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尊崇自己内心的声音,并和谐的处理亲情、友情、爱情,也就是人要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3.2 外国文学经典对学生爱情观教育的积极影响

外国文学从古希腊开始,无论在神话、史诗还是戏剧、诗歌、小说等方面都始终能做到以人为本,张扬人的个性、捍卫人格尊严、以美为它的核心并富有浓郁的浪漫气息。积极将外国文学经典引入高职语文教育,对学生构建正确的爱情观无疑具有积极的影响。

①一见钟情教育探秘。一见钟情始终让人向往,它往往使人在没有充分了解对方的情况下陷入盲目信任甚至是崇拜的误区,最后发现对方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甚至更坏,可一切已来不及,甚至还可能酿成悲剧。《卡门》就是一个引导学生思考理情的典型范例。《傲慢与偏见》则反映自认为拥有或不可能拥有那种爱情的双方还是要通过长时间的了解才能成就彼此的。

②爱情观发展的窘境误区分析。爱上已婚之人,结局肯定不好。且不说你只能和他有一段露水情缘,对你的身心也会造成极大的伤害,并且对你以后的爱情观也会造成影响。著名的《乱世佳人》可以说是典型。人一旦结婚是很难放弃家庭的,所以不管你出于什么样的原因,一定要三思而后行。想一想你真的能输得起吗?

③爱情观核心价值标准的确立。A.家族门第问题:《罗密欧与朱丽叶》、《阴谋与爱情》涉及到婚姻爱情到底要不要门当户对的问题,虽然有些人认为门当户对和金钱、地位关系密切,因此不以为然。他们特别赞赏灰姑娘、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可现实生活中这种故事毕竟为数甚少。因为门当户对在金钱背后还隐含着其他诸多问题,比如人生观、价值观、消费观等。特别当你面对家族、父母的大力反对时,感情还是要慎重考虑的,而且应该积极努力赢得父母的同意,否则一味的反叛冲动蛮干很有可能酿成悲剧。B. 以财取人与以貌取人:《呼啸山庄》凯瑟琳与希克厉的爱情告诉我们建立在金钱、地位上的所谓的爱情终究是不可靠的,悲剧的酿成在所难免。爱情是心灵的契合和是精神的一致。

④爱情观成熟的平等人格精神。《简爱》阐述了爱情不能附有某种让人感到恩赐的压迫,不能套上物的枷锁,爱情要平等,要有自己独立的自由的人格与经济基础,并且要获得同等的人生发展的广阔天地。这样才能得到爱人的喜爱和尊重,关键的是得了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真爱。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则从反面指出,真爱的出路还是平等独立。

蕴涵浓郁人情人性之美的西方文学其最为强烈的情感篇章是对爱情的讴歌,在爱情主题的表达上直接、大胆、热烈、奔放。这些爱情故事或是作者自己爱情生活的写照,或是作者对爱情底蕴独具慧眼的探索和发现,视角多样,笔致不一,各臻其妙。当今社会,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人文学科的教师,我们理应担负起用文学的力量,特别是用底蕴丰富、给我们智慧和力量的外国文学来启迪和关怀学生的思想和心灵,引导其形成正确的爱情观。

参考文献

[1](英)罗素著,刘烨编译,《罗素的道德哲学》[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

第4篇:经典文学作品范文

关键词:新时期;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

汉语言文学学习目标不仅是系统地学习汉语言理论知识,更要培养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人文精神。阅读对弘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阅读在汉语言文学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经典阅读尤为重要。而当今社会互联网和计算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各个环节,如何运用网络优势,优化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模式,是当前汉语言文学急需思考的重要问题。在网络时代,各种各样的新媒体为人们阅读提供了更多便利条件,网络中包含各种各样的文学作品,这就对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造成一定影响,若要合理运用网络便利条件,提升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效率,就必须深入思考二者之间的关系,准确寻找其结合点。

一、新时期网络时代与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和谐关系

在新时期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途径也逐渐拓宽,纸质书籍的阅读信息时常比较零碎,缺乏系统性和统一性,而互联网则包含大量信息,在资源获取和存储方面能够有效补充纸质书籍的不足。在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中合理运用互联网,不仅能够及时获取丰富的阅读资源,拓展阅读视野,接触到更多有关经典阅读的研究资料,还能够有效打破经典阅读中的时空限制,增强汉语言文学学生在经典阅读中的灵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时间安排,在网络环境下随时随地进行经典作品阅读。此外,网络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世界各国的人通过网络都可以互动交流,利用网络进行经典阅读,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就阅读内容进行讨论和研究,这一方面能够使汉语言文学学生及时了解国内外在经典阅读方面的方法、理念和观点,另一方面也能够及时弘扬我国经典作品文化,使世界各地都能够体会到我国经典作品的魅力。

二、新时期网络时代与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冲突

新时期网络时代的到来为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资源,营造了更加便利的阅读环境,但调查显示,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网络阅读方面多选取言情类或科幻类文章,甚少涉及经典文学作品。此外,经典作品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品位,需要阅读者在安静的环境中深入研读,但在网络环境下,一些平台为了吸引读者眼球,会在经典阅读中增加娱乐性元素,这显然不利于汉语言文学学生深入思考经典作品内容。在网络环境下,许多汉语言文学学生往往带着娱乐心态进行经典阅读,这就导致阅读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往往只选取故事情节较强的部分阅读,对经典作品相关的社会背景、作者信息则甚少涉及,众所周知,经典作品多源于作者对当时社会的思考、感悟和揭露,若在阅读过程中流于表面,就根本无法体会经典阅读的价值和魅力。当前,网络管理存在严重不足,准入门槛较低,许多人歪曲或恶搞经典文学作品,若汉语言文学学生缺乏辨别能力,就很有可能受到这些不良信息的影响,进而对经典作品产生误解。此外,网络信息繁杂,许多网络平台上的经典作品未经严格审核,其中存在大量错别字,或章节错乱现象,这对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开展显然极为不利。

三、新时期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实施策略

1.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经典阅读教学同样需要关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当为汉语言专业学生营造和谐、良好的阅读教学氛围,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经典作品阅读中。经典文学作品内涵丰富、情节曲折,能够带给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喜悦、悲伤、痛苦、愤怒等情感,只有引导学生进入相关的阅读情境中,才能够促使他们与作品、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全面把握经典作品的意蕴,进而提升他们的文学艺术品位。而若要增强经典阅读教学的趣味性与和谐性,就需要采取多样化的阅读方式,使经典文学作品阅读更加生动、形象,进而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阅读兴趣。网络时代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教师可以根据经典作品内容采用背景、道具、灯光等设备,还原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一些场景,并选择合理的配乐,烘托场景氛围,展示作品人物的情感变化。这一方面能够增强经典阅读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和把握经典作品情感。需要强调的是,借助网络工具和平台营造和谐氛围的同时,还应当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研读经典作品,大致把握作品内容和情感。

2.将课堂变成舞台。将课堂变舞台,主要是指以戏剧或话剧形式展现经典文学作品内容。调查表明,许多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较低,但却很热衷于表演《红楼梦》《雷雨》《茶馆》《水浒传》等经典作品。因此,教师应当鼓励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将经典文学作品改编成话剧,并为他们提供表演舞台,促使他们以多样化形式展现经典作品内容。网络的多样性、丰富性特点,能够帮助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多种形式的改编,通过音乐、灯光、视频等形式,丰富表演形式和内容。这些网络元素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揣摩、品味和思考经典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语言和思想,进而更加准确地把握经典作品作者的写作意图。为了避免学生将表演内容局限于四大名著和《家》《春》《秋》等经典作品,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运用网络资源,扩大自身知识面,了解和接触更多经典文学作品。与此同时,教师在点评学生的表演内容时,应当着重点评其语言、情感和故事框架,而非他们的表演技巧。要明确话剧表演只是经典阅读的教学形式,主要目的是促使汉语言专业学生在表演中更好地把握作品情感。教师也可以将学生的表演录制成视频,上传到相关的网络平台上,便于更多人点评和探讨。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观看有关经典文学作品的视频,并鼓励学生思考视频内容与作品内容的异同,并就这种差异展开讨论和探究.

3.用网络视频形式展现经典阅读。在网络时代背景下,许多学生都不愿意再认真阅读纯文字的长篇文学作品,而对那些图文结合或声像结合的作品更加关注和喜爱。新时期网络时代,网络视频已经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所以,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视频开展经典阅读教学,利用网络资源和相关软件,在经典文学作品中融入图片、声音等元素,相较于传统纯文字作品,这种改编作品更容易吸引汉语言文学学生的注意力。比如,教师可以组织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开展“校园百家讲坛”,并要求学生将自己阅读的经典文学作品制作成PPT或视频,且对这些内容进行详细讲解。这就要求汉语言文学学生必须预先研读经典文学作品,并根据自身的理解和感悟制作视频。同时,也可以鼓励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开展经典阅读交流会或校园说书会,在网络视频平台上自由发表自己对经典文学作品的观点和看法。

4.增强经典阅读课堂的艺术性。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是一种艺术性、文学性学习的形式。经典阅读内涵丰富,但往往篇幅较长,语言书面化,包含许多生涩字词,比如,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讲述薛府、贾府的盛衰起落,涉及众多人物,各个人物的肖像、心理、情感变化都十分丰富。若只依靠课堂教学很难使学生领悟这部经典作品的魅力和价值。所以,教师应当利用多媒体增强经典阅读的艺术性,例如,运用多媒体播放电视剧《红楼梦》的主题曲《枉凝眉》,引导学生对主人公贾宝玉和林黛玉形成感性认识,进而自觉进行文本研读。或通过网络平台搜集归纳国内外对某一经典文学作品的观点,然后组织学生就这些观点展开讨论、辩论和演讲,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不仅能够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经典阅读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增强他们的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综上所述,网络时代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时代形势的影响。网络中包含的不良信息为经典阅读带来一定挑战和冲击,但与此同时,网络时代特有的开放性、丰富性等特点也为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提供有利条件。所以,在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教学中既要关注网络时代存在的不利因素,加以引导和监督。也要充分利用网络时代的有利条件,寻找二者的结合点,为经典文学作品阅读和理解提供多样化渠道,进而引导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自主进行经典作品阅读。

参考文献:

[1]王德明.名著演出: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一种经典阅读与体验———汉语言文学专业“课堂+舞台”实践教学新模式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1(8).

[2]贾波.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与体验[J].武汉科技报(科教论坛),2013(8).

[3]蔡梅娟.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体系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4]易达靖.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策略[J].新西部(理论版),2016(1).

[5]张连桥.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现状调查报告[J].青年文学家,2010(18).

第5篇:经典文学作品范文

文学作品能否成为经典,是包括文本生产、文学传播、文学史书写以及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观念共同运作和各种权力斗争相互交织的结果,这里涉及到了作家、批评家、普通读者、商人、新闻记者甚至统治阶级或利益集团。笔者认为,建构当代文学经典,需从文学自身、文学史和文学接受的三个维度中去把握。

第一,文学自身的艺术品质。经典的合法化来源都是独特的。诚如布鲁姆恪守审美自律的文本解读实践一样,那些具有某种强烈的艺术魅力和诗性内涵的、闪耀着思想光芒的、具有标新立异价值的作品往往是其能够成为经典的基础。毕竟凡是被划入经典行列之作,都具有普适性的价值观念、人类共通的道德理想和独立的审美品格,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强烈的心理共鸣。这是其在一定历史语境下形成的经久不变的恒态品质。否则,我们很难解释为什么有些作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政治语境与文化权力都变动的情况下,还能被列入经典。例如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六十年代,当时每年发表的作品数量很多,可只有《红岩》、《创业史》、《百合花》、《林海雪原》、《青春之歌》等少数作品至今仍然受到读者的喜爱。这显然不是仅仅用意识形态就能完全解释得了的,这预示着在一个具有连续性的历史阶段中,可能存在着相对稳定的经典化规则和标准。这一规则和标准首先应归于经典的审美性和原创性,经得住时间考验。杨沫的《青春之歌》1958年出版后总发行量已逾500万册,并被译成近20种文字。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红色经典”的热潮中又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话剧和歌剧。在《青春之歌》的经典化过程中,其运用的创作模式发挥了很大作用。有学者将这种创作模式概括为“出走”模式、“绝处逢生、英雄救美”模式、“革命+恋爱”的“三角恋”模式和“寻父模式”。这些模式的成功运用,实现与传统模式的完美嫁接,并与观众产生了一种认同感及亲和力。当然,尽管这一系列模式的运用成为这些作品获得重获新生并成为经典的重要的内在因素,但是作品自身所包含的价值观念、道德理想和独立品质才是其成为经典的关键所在。沈从文的《边城》问世70多年以来,其评价不断变化,构筑其经典地位的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对其审美价值的再发现、再阐释和再估价。在《边城》经典化过程中,其具备的审美特质、原创性风格显然是永恒的,而这又恰恰与“”结束后文化反思、历史寻根和其后商品化大潮中遭遇的人文困惑相呼应。正是这些具有相似性的历史处境和审美心理,触动了人们的神经,使得人们从不同角度对《边城》之美进行再解读,而每一次发现又各有特色。罗曼·罗兰指出,“在歌德、雨果、莎士比亚、但丁、埃斯科罗斯这些伟大作家的创作中,总是有两股潮流,一股与他们当时的时代命运相汇合,另一股则蕴涵得深得多,超越了那个时代的厚望,又给诗人们和他们的人民带来了永久的光荣”。所谓“超越了那个时代的厚望”、“永久的光荣”即指经典具有的审美性和文学性。因此,作品生产过程本身就体现出“经典”具有的历久弥新的力量和艺术价值所在,而且这种持久性力量越强烈,作品的经典化程度也就越高。

第二,文学史的话语规约。文学史将文学发展的历史流程编撰成册。只要文学家及其作品在所处时代中产生影响则必纳入文学史家的视野,久而久之就会在史家的描述与流传中成为经典。因此,文学史撰写关涉文学的经典化建构,在文学经典化的推动中至关重要。一方面,文学经典的确立决定着文学史的经典性和权威性,成为建构文学史的关键性依据;文学的经典化历程构成了文学史的构架和血肉,推动着文学史不断被阐释和重写。在这个意义上,文学史成为文学经典的历史。另一方面,文学史对于文学经典进行的阐释和再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在文学史的书写中,对经典的每一次诠释都是再创造和再生产的过程。“每个时期的文学经典的秩序,终需在文学教育及文学史编撰中有所体现,以实现文学经典的合法化。排名前后的不同,书写篇幅的多少,与作家、作品的经典化程度息息相关,与经典在文学史中的地位相关。”因此,文学作家作品的经典化,往往通过书写文学史的教科书和各种选本选刊实现,这些在经典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文学传播效力和评价效力,往往是读者接触当代文学的重要途径。对此,有学者指出当代文学史的存在具有两种意义:“一指文学在历史轨迹上的发展过程,属于过去时的空间;二指文学史以叙事体(narratives)形式的具体呈现,属于现在时的描述。”在其第二义上,文学研究者享有挑选文学史的叙事对象及其叙事方法的权力。在建构当代文学新秩序中,这种选择的权力往往体现的是公共话语和“集体意识”,甚至是一个时期国家权力意志运作的结果。例如从20世纪50年代初王瑶所著的《中国新文学史稿(上)》,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丁易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略》、刘缓松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及至后来唐等人的文学史著作,均是政治话语规约的表现。而经过这些文学史家的努力,文学史的合法规范建立起来,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作家的经典地位被确定下来,左翼文学作为现代文学的主流地位得以巩固。同样,柳青的《创业史》、赵树理的“山药蛋”作品在文学史中被树为经典,无疑也体现出政治权力的运作,显示出文学被政治调遣、使唤、支配的过程。可以说,文学的政治化一直或隐或显地存在于文学的发展中,它与文学的情感诉求共同构成文学内容表达的两极,文学经典化的过程,某种程度上就成为主流话语权力左右下的经典受制历程。所以,文学史经典并非完全是按照文学的审美要求成为经典的。这一情况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才有了改观。随着新文学史观的提出,逾越政治意识形态,注重文学观念、创作方法和风格多元化,新文学经典的阐释具有了不同于以往的特征。如重新排大师,重视过去遭受单一政治意识形态话语湮没的作家如徐志摩、沈从文、张爱玲、钱钟书等应有的文学史地位和价值。文学史的撰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学作家作品的经典化。

第三,文学的接受和传播。接受美学的出现改变了传统作家和文本的中心地位,意味着文学经典的建构不仅取决于作品自身和权力意识形态的规训,还离不开文学接受,包括读者的审美趣味、文学传播和消费等。读者是文学经典建构的重要力量,一部作品是否获得社会认可,关键是能否拥有足够数量的、愿意继续读下去的读者。不同时空中的读者的阅读接受是文学经典化的重要过程和试金石。某种程度上,读者的阅读接受对经典有着最终命名权。例如郭沫若、徐志摩、戴望舒、卞之琳等诗人脍炙人口的佳作就是因为与不同语境下读者的阅读期待相契合,才逐渐被遴选出来,在不断阅读中被塑造为经典。同样,新时期以来为精英批评家所不看好的金庸武侠小说,其“经典化”历程无疑得益于读者的痴迷和喜爱,即顺应了民众的文化心理需求———不同职业、年龄、身份的读者群的接受———继而被评论界所看好,从文学史的阴影中浮现出来,慢慢被学院体制接纳,成为学者研究的对象。1962年之前,尽管金庸已创作了《书剑恩仇录》、《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雪山飞狐》、《倚天屠龙记》等作品,并产生一定影响,但远未达到洛阳纸贵的地步。后来,随着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尤其是电视剧《射雕英雄传》在大陆的热播,金庸小说在大陆的接受史有了新的开端,其过程日益精彩,在20世纪90年代被确立为文学经典,并由此引起文学研究者开始深入思考“五四”以来一直受到排斥的武侠小说等边缘体裁作品。在这个意义上,有人视金庸作品的经典化为“重写文学史”运动的延续。当然,金庸小说的经典化还得益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化语境及其价值取向的转变和学界对文化体系进行的重构。就文学传播和消费视域下的文学经典而言,随着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和后现代社会的来临,电影、电视、广告、网络、画册、影集等充斥着人们的眼球,否定传统、消解历史、信奉断裂颠覆了经典赖以存在的文化根基。艾布拉姆斯所谓“文学四要素”(世界、作家、作品、读者)的经典内涵已经被媒介化、虚拟化、图像化取代。作者成为生产者,文本成为商品,读者成为消费者。文学失去了往日的神圣和严肃,越来越多的经典作品被改头换面推向市场,甚至成为商人们赚钱的高雅手段。文学经典具有的一元中心的价值观和权威性根基受到前所未有的解构,学界弥漫着一种去经典化思潮。文学经典的媒介化发展应该说体现了现代性的世俗要求,惟其如此,一些在今日文化图书市场上受到大众读者欢迎的经典作家如鲁迅、沈从文、张爱玲、钱钟书等的作品成为畅销书;那些获得主流文化认可的作品,如《长恨歌》、《白鹿原》、《尘埃落定》、《檀香刑》等经过媒介的运作,也成为市场上的畅销书,理所当然被大众读者奉为经典。故而,就文学经典及文学传播和消费之间的关系来看,文学的经典化与通俗化是可以通约的。这为文学经典的内涵发展拓宽了道路。

三、对当代文学经典化的反思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发展的外部环境和作家创作风格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文化的兴起,文学经典以市场化的手段推行,文化也遭遇后现代的消解,当代文学经典化遭遇深刻变革。

第一,文学经典化尺度标准的相对性与冲突性。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发展的外部环境和作家创作风格等发生变化,无论是意识形态遮蔽,还是读者的阅读期待都发生松动。这使得当代文学情况复杂,经典化标准时常发生冲突。一方面,无权无势的草根阶层希望采取一种犬儒主义的态度规避政治意识形态对文学的干预和压制;一方面,精英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希望厘定一定的标准,用意识形态来指引文学创作,强化官方的立场。“当代中国80年代以来的文学,主旋律式的官方经典标准,民间通俗性标准与文学精英性标准,此三种标准一直在并行存在中纠缠不休。在彼此相互制约的努力中,时常使作品成为‘四不像’的东西(比如,民族国家叙事看似是当下唯一可通行的叙事准则,然而,在《亮剑》等较为出色的主旋律作品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三种经典标准的激烈冲突)。”这就造成文学场域的核心标准变化多样、反复无常,失去了应有的作为经典存在的核心位置。在这一过程中,尤其应该注意的是,“纯文学”概念重新成为文学观念中的流行词汇。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对“纯文学”的张扬显示“去政治化”的文学自足性和对审美性、形象性的追求。“纯文学性”口号的重新提出,在文坛引发了广泛的探讨。当然,经典也并非单纯意指“纯文学”概念,它仅仅是摆脱当代文学曾有的极端化政治形态的一个不得已的策略。

第二,文学经典化中的话语权力与功利主义。针对文学经典的社会政治约束及其文化根基因素,近年来文学界提出“重写文学史”和重新排大师,以及对原先被奉为经典的左翼文学、解放区文学、“红色经典”等进行重新评价。在这一过程中,文学的政治功利性受到挑战,文学的审美性得到加强,显示文学经典处在一个不断被建构的开放体系之中。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文化的兴起,文学经典以市场化的手段推行,激发了自身多种潜在的文化功能,在为文化提供多种养分的同时,也遭遇后现代的消解。尤其是国民对经典的渴求不如从前,逐渐疏远传统的经典。在高校,讲授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的课堂比从前冷清得多,大学生忙着可以解决就业压力的各种课程和证书,无暇也无心整天阅读不能帮他们找到理想工作的名著。此外,市场机制下对利润的追求使各种文艺作品良莠不齐,祛除了文艺的内在意蕴和超越意义,大话经典、戏说经典、恶搞经典等颠覆式改编动摇了经典作品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对当前文学发展造成严重冲击,文学经典的焦虑与危机感加强。2007年德国汉学家顾彬声称“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对中国文坛刺激甚大。这些无形中加大了作为动态的文学经典厘定的难度。于是,如何确立一种符合客观实际的建构标准,进而扒梳当代文学中的经典问题,就成为以新的视角审视和评价当代文学存在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

第6篇:经典文学作品范文

一、经典教育的定义

所谓的经典,就是一些永远不会过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再被关注,反而会因为时间变得愈加的晶莹璀璨,时间不会让经典蒙上灰尘,只会给它增添更多的光辉,经典的作品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而且,经典作品就是可以经得起我们反复读、反复推敲的作品,我们每一次读都会有一些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比如说,《红楼梦》这本书是中国的四大名著,是经典中的经典,很多人花费了自己毕生的经历都在研究这本书,甚至出现了“红学”。

经典教育就是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些经典作品的选段,通过对这些经典文章的学习,让学生接触到经典,感觉到经典不是那么的遥不可及,也不要把经典束之高阁。经典教育就是强调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对课文中经典的教学。比如说,小学语文中的一些古诗词,像《望庐山瀑布》、《出塞》,还有我们学过的一些文言文,以及《三字经》都是一些经典,对这些内容进行了解和领悟的过程就是在接受经典教育。

二、经典教育的好处

1.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的提高有一个最好的途径,就是多阅读,学生不仅可以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接受经典教育,也可以在课堂外接受经典教育,学生可以自己主动去阅读一些经典,比如说中国的四大名著、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集、鲁迅的小说、《茶花女》、《呼啸山庄》等都是可以的,学生在阅读这些经典名著的时候,肯定就会对故事的情节进行思考、对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思考,在思考和分析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得到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和水平也会得到提高。

2.扩展我们的知识面

只要是读书都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了解一些自己以前不知道的知识,更不用说阅读经典了,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审美水平,还扩大了我们的知识面,让我们了解中华五千年的文化,让我们也可以接触到西方文化,感受不一样的风土人情、不一样的、不一样的风俗习惯,让我们可以到一个更大的世界,开阔我们的视野。因为知识是非常渊博的,学习知识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也就是说其实每个人掌握的知识都是有限的,每个人都是一只井底之蛙,但是我们要选择让自己的井口可以变得更大一些,能看到更大的天空,视野也变得广阔。

3.健全学生的人格

经典文学中塑造了很多比较经典的人物形象,他们身上有一些非常具有正能量的品质,经典文学中还有一些比较积极向上的主题思想,阅读经典可以让我们和这些好的品质近距离的接触,让学生可以感悟到这些精神和品质的美好,让学生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己。健全自己的人格。比如说,学生在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就塑造了一个不怕困难、坚强不屈、乐于奉献的主人公,学生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就会被这个主人公所感动,然后自己自觉地拿自己和这个主人公做对比,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然后去改正。

三、怎样进行经典教育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重视教材中的经典教学,因为这是一个窗口,让学生爱上阅读经典的窗口,老师要在课堂的经典教育中起一个比较好的引导作用,让学生感悟到经典的魅力,让他们愿意积极主动地去阅读经典,而且,老师在课堂的教学中也要教会学生如何去阅读经典,比如说,要先了解这个文学作品的作者的一些基本情况,要去了解这个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等。

老师还要多鼓励学生利用课外的时间去阅读经典,抓住一些零碎的时间去阅读经典,在阅读过程中收获的知识都是自己以后生活和学习中的养分,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养成做笔记的习惯,在阅读经典的时候,不要一味地追求速度,可以适当地慢一些,放慢节奏,认真品味经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语言表达等,让学生可以学习,然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学生把文章中自己比较喜欢的语言总结下来,以后翻看会比较方便,而且做笔记是为了让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学生还可以养成写读后感的习惯,这个习惯对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的提高都是有很大的作用。

第7篇:经典文学作品范文

1.1网络时代

唐诗、宋词、元曲、名小说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大量的文学大家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古人和今人共同搭建了一座巨型的“文化大厦”。通过对各个文学大家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他们之间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他们都重视经典文学。网络时代的来临对这个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经典文学的传播方式也逃不过网络时代带来的冲击。网络时代改变了经典文学的传播方式。在没有网络的时代,作家的每一部文学作品通常都会和作家的生活地点、生活状态、人生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例如文学家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乙己》、《呐喊》等作品都同它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每部经典作品的背后都是一个时代先驱者的结合,经过漫长的时间而形成的一代人的精神的合集。经典文学使人文价值能够永恒的存在于这个世界之中,但对这种价值的挖掘和发现往往都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然而网络时代的来临使经典文学的生产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虽然剥夺了文化精英对文化的掌控权,但是却没能获取到经典文学的正真价值,造成了在网络时代下,文学作品发展出现了空心化。

1.2阅读方式的变化

网络的快速发展,使传统的数据逐渐走向了边缘化,并且在逐渐走向消失的途中。电子书的出现逐渐代替了传统书籍,人们的阅读方式和习惯都在逐渐的发生着变化。阅读方式的变化使阅读变得更加便捷的同时也使文学经典的形成发生变化。在网络时代,作家创作的作品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在网络上和读者见面,同时和读者就作品问题进行更深一步的探讨。通过网络,作品将成为作家、读者、批判家的探讨对象。网络的出现不仅提高了文学作品的发展速度,也使人们的思考形式发生了变化,文学作品的欣赏逐渐变成了快餐文化,许多的文学作品都成为了仅仅是追求感官刺激,不在是为了心灵冲击和精神上的愉悦追求,这种变化使文学经典阅读逐渐缺失。

2解析经典阅读方式

对于文学的学习不能仅去听,要去读去想。只有通过读和想才能真正的体会到文学作品的内涵。在阅读中,我们往往摆脱不了政治因素对心理造成的影响。钱理群教授曾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到由于长时间受政治元素的影响,我们在阅读鲁迅先生的文章时,都会带有严重的政治色彩,而带着政治色彩去阅读就很难走进读者的内心。虽然经典的文学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同时也承载着历史价值和革命价值,如果带着历史情结去阅读,那么文学作品的独立性和艺术性将会消失在阅读之中,这种情况不仅仅会在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中有所体现,在其它文学家的作品中也有所体现,浓厚的政治因素将会使部分读者(年轻的读者)失去对文学作品的兴趣。久而久者人们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将会消失在变化之中。经典的文学作品重要的不是其政治性的体现,而是其文学价值的体现。一部具有文学价值作品可以起到净化人心灵,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同作者在心灵上产生共鸣,然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读者在经典阅读中,往往因时代的独立性而带有严重的政治色彩,从而心灵同经典阅读之间将会形成隔膜,使读者的心灵和文学作品之间产生距离,缺少了读者的支持,作家写作的动力也会逐渐消失,长时间的发展下去,经典阅读将会消失在文化的海洋之中。网络文学的出现使阅读受到了一种新的解析方式,自从20世纪90年代网络文字兴起后,经典的阅读方式受到了强力的冲击。城市快节奏生活,巨大的生活压力使深度阅读已经成为了历史,反观轻松的现代网络文学更加符合现在人们的生活状态和阅读形式。网络文学的特性、读者在网上交流不会受到年龄、性别等因素的限制,促成了所有以读者身份上网人员在网上进行交流的局面,而且所有网民在交流中相互都是独立的,不受到任何人的约束,这种“绝对自由”导致了戏弄经典、嘲讽经典、改造经典情况的发生。

3解析传统文学价值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文人都有着一颗具有历史责任感的心,因此他们在创作之中都带有着浓厚的时代使命感,这种使命感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着改变,但其根本性质并没有消失。从古人的忧国忧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鲁迅先生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真实情感写照,对读者的心理都会产生的巨大的冲击,这种文学价值只有通过读者的深度阅读才能够体会到。网络文学作品的兴起同传统的文学创作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网络文学作品更多体现的是娱乐性质,而不在是历史使命感,正所谓“茶余饭后”当不得真,仅仅是消遣而已。娱乐形式的小说在我国的文学道路上曾经遭受过道严重的批判,将文学当作失意或者得意时的一种消遣游戏应该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掩埋,然而在网络时代,这种创作呈现了一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景象。从当代的一些作品的文学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那种使命感已经不再存在,多数文学作品都是娱乐性质,供人消遣,调侃经典之作。可以说文学经典阅读的消失很大原因是因为经典文学作品的缺失。例如我国当代的代表作家郭敬明,从其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其作品中体现的是深厚的物质文化,这种体现并不是由于作家本身的思想造成的,而是作家受到了生活环境的影响。名车、名包、名表、在小说中层出不穷,这对读者的思想将会造成极大的冲击,而现在的80后,90后对这样类型的小说却是独钟,久而久之,造成了传统价值观的丧失。

4结束语

第8篇:经典文学作品范文

“一个民族的阅读史,就是它的精神发育史。”[2]不管人们从事的行业是什么,都会对自己的人生有感悟,经典文学可以提高人的审美素养,教会人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用更加丰富的内心来感悟世界、理解世界。经典文学还可以提高个人表达、沟通能力培养更加敏捷的思维能力,因此,经典文学对人们的审美鉴赏与思维方式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1经典文学可以提升人们的审美素养经典文学是人类成百上千年来积累的精神作品,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可以使人们获得审美的意识,不断陶冶人们的心灵,情感得到升华,从而实现审美方面的超越。审美是人们的精神活动,它可以使人们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得到很大提升。经典文学的阅读可以使人们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拥有高尚的情操。[3]以此同时,经典文学作品里还蕴含着各种各样美的事物,如自然美、人性美、社会美,使人们在艺术的审美愉悦中获得启迪,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

1.2经典文学可以培养人们创造性思维能力阅读经典文学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过程,对作品的阅读,一般要融入读者的情感与精神,每个人的阅读都是再创造的过程,也就会有不同的审美感受。人们要从经典文学作品中读出时代的新意,从经典著作中汲取营养。[4]因此,要积极鼓励人们广泛阅读,鼓励人们用心去感受和体验经典文学中所体现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要重视读者的再创造过程,从而引领人们自我提升,自我塑造,使读者在经典文学中不仅能体会到文学作品自身的美,理解文学作品写作中体现的创造性思维,还要以此来提升作者自身的能力,尤其是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创新能力,发散思维的能力等。

2经典文学作品所包含的美学教育作用

经典文学样式多种多样,包罗万象。作品里不仅有对人与社会的描写,也包含对大自然美好景色的讴歌,还包含对于真善美的描写。通过大量的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可以使人们丰富自己的知识,也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鉴别欣赏审美能力,不断净化自己的心灵,对于人类真善美有充分的认识。除此之外,经典文学作品中还描写了很多感人的故事,通过对这些故事的阅读,可以使人们的情感更加丰富,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无论从身心还是精神都受到极大的震撼。

美育指的是一种关于审美的教育。对于大众来说,经典文学作品可以以自身的审美特性打动人们,使人们的精神层面得到极大享受,从而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通过文学名著的美育教育,使人们的个人情感不断得到深化,从而大大提升他们审美体验的有效性。经典文学作品可以教育人们正确地认识美,感受美,提升审美情趣。这些都是经典文学区别于一般文学作品与文学垃圾的独特之处。

经典文学的审美教育使人们在阅读中感受美,在阅读过程中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与自然风光。与此同时,这些优秀的经典文学作品也体现出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情感,人们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可以深刻体会到作者当时的思想情感,也会受到莫大的启发,进而在感受美的同时也提高自我的审美情趣,以提高自我的赏析能力。无论是思想道德教育还是审美教育,都可以使读者的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也可以提升人们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这正是经典文学所发挥的重要作用。[6]审美也可以促使人类实现自身价值,还可以培养了让自己的意志和品格,更陶冶了心灵。

第9篇:经典文学作品范文

一、“品德与社会”课程和“经典诵读”活动内容具有较多可整合之处

课程资源,这里专指与“品德与社会”课程相关的一切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它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及自然资源的总和。

万松园小学是广东省书香校园,在构建校园文化的过程中,读书活动渗透到校园的每个角落,不断提高学生的素养。在认真研究“品德与社会”课程后,发现其与万松园小学的“经典诵读”活动内容具有诸多思想上的共通点。“经典诵读”活动内容兼备思想内涵和文化底蕴,同“品德与社会”课程具有较多可整合之处。以万松园小学近年采用的北师大版和人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为例(见表1)。

从表1可知,无论何种版本的“品德与社会”教材,其中的较多内容均与中华文化紧密相连,例如祖国河山、中国历史、中华儿女和中华文化等,构成了丰富的“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与上述主题内容正好契合的是近年“经典诵读”活动的指定内容,例如“中华之魂”“中华节日文化”等。万松园小学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要求,有针对性地选择“经典诵读”的活动内容。具体而言:精心挑选“经典诵读”的文本内容,用心设计“经典诵读”的过程,将优秀文化的精髓和参与者的体验整合到“品德与社会”课程之中,使其成为学生喜闻乐见又独具特色的课程资源,成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有益补充。通过这样的做法,使“经典诵读”的文本内容及活动过程成为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相结合的课程资源。

首先,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经典诵读”的文本内容,使其成为课程资源,既丰富“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内容,又增强课程的开放生成性,还使教学充满活力。其次,课程资源的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应为教学服务。新课程引入“课程资源的载体形式”这一概念,把课程资源分为“非生命载体”和“生命载体”两种形式。课程资源的“非生命载体”,即素材性课程资源所依存的非生命物化形式。据此,“经典诵读”的内容可作为课程资源的“非生命载体”。的确,经典作品能够代代相传、家喻户晓,是因为它蕴含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课程资源的“生命载体”,即素材性课程资源所依托的“生命载体”。据此,“经典诵读”活动的亲身参与者(专家与指导教师)可作为课程资源的“生命载体”。确实,专家与指导教师在参与“经典诵读”的过程中,其丰富的知识、不凡的体验和独特的感受,均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因此,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经典诵读”的文本内容,使其成为课程资源,并将其导入“品德与社会”课程,意义非同凡响。

二、“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与“经典诵读”活动内容的主题整合设计

“经典诵读”活动内容和“品德与社会”课程具有较高的匹配性,因此,通过合理设计,总结“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主题,提炼“经典诵读”活动内容的主题,将两者有机整合后,导入“品德与社会”课程,使“品德与社会”课程对学生更具吸引力,从而进一步激发课堂教学的活力。就这样,备课组教师根据“品德与社会”的课程要求和“经典诵读”的文本内容进行“品德与社会”课程和“经典诵读”活动内容的主题整合设计(见表2)。

首先,在学生的课余生活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例如在高年级成立“经典诵读”小组,在每个年级选择两个班为实验班,选择三个班为对比班。其次,把“经典诵读”活动内容和活动过程开发为课程资源,为学生开辟教材以外的“第二阵地”,使学生的学习更加丰富多彩,既符合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又更好地落实“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三、使“经典诵读”活动内容成为课程资源的实施策略

陶行知先生在育才五字诀中提到“集”,即对每个问题都要搜集材料,以便精益求精地研究。这与使“经典诵读”活动内容成为课程资源的做法殊途同归。赞可夫说过,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那么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可见,只有使丰富的“经典诵读”活动内容成为课程资源,合理地引进“品德与社会”课程,课内的40分钟才能被充分利用;只有让课程资源进入课外,才能为学生公民素质的培养预留更多空间。那么,如何使“经典诵读”活动内容成为课程资源,并将其运用到课堂内外呢?两个要诀:相互联系,有效整合。两个理念:“经典诵读”彩排现场即是“品德与社会”课堂,将“经典诵读”资源导入“品德与社会”课程。

1.“经典诵读”彩排现场即是“品德与社会”课堂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需要广阔的天地,因此,教师应创造机会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从“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所学的知识和道理,把理性认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此外,在“经典诵读”活动过程中,有很多可进行品德教育的契机,可作为“品德与社会”课堂的延伸。最重要的是,充分利用“专家和指导教师”这一课程资源,灵活地把“经典诵读”彩排现场变为“品德与社会”课堂。

例如,在“经典诵读”节目《悦动新春》的彩排现场,指导教师告诉我,扮演爷爷、奶奶、孙子和孙女的学生找不到感觉,表演夸张且脸谱化。于是,我循循善诱:“爷爷、奶奶平时对你们那么好,你们一定观察过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能模仿他们的表情和动作吗?”就这样,很多学生跃跃欲试,表演得惟妙惟肖。我适时表扬他们,并叮嘱他们回家问候爷爷、奶奶并为其捶背、送茶。第二天再次彩排时,学生已找到对爷爷、奶奶尊重、亲近的感觉,表演越发自然。此后,我一直鼓励学生尊重和亲近爷爷奶奶,到家长来观摩表演时,有的家长高兴地表示:孩子在家越来越孝顺,这是学校育人的功劳。

又如,在“经典诵读”节目《追寻英雄的足迹》的彩排现场,由于时间较长,学生感觉枯燥,表演状态不佳。于是,我结合“追寻英雄的足迹”这一主题,鼓励学生发扬“长征”精神,寻找鼓舞士气的方法。就这样,学生纷纷出谋划策(例如:唱革命歌曲、进行耐力比赛和讲英雄故事等),最终找到排练的乐趣,表演也逐步到位。通过“经典诵读”活动的彩排,学生既增长知识,又磨砺意志,达到双重的育人效果。

2. 将“经典诵读”活动内容导入“品德与社会”课程

(1)联系“经典诵读”经验,激发“头脑风暴”

如果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经典诵读”活动内容,使其成为课程资源,并将其导入“品德与社会”课堂,那么便能为创设多样化的情境,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创造更广阔的空间。

例如在教学“炎黄子孙的心愿”这一内容时,我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充分发挥个人才能的环节:“新年到了,如果让你送一份礼物给海外的华侨小朋友,你会送什么?在赠送过程中,你会引用哪些经典来向他们介绍这份礼物的寓意?”有的学生引经据典地介绍礼物的深刻寓意,有的学生绘声绘色地讲述与春节有关的故事。此时,学生从“经典诵读”活动中学到的有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知识派上用场。又如在教学“独特的中华文化”这一内容时,我设计了一个越洋视频通话的环节,让学生向海外的华侨小朋友介绍中国传统的过年习俗。于是,学生在“经典诵读”活动中学过的有关“春节习俗”的知识(包括鞠躬礼、拱手礼等礼仪)都派上用场。就这样,浓浓的中国传统年味弥漫在课堂中。由于在教学中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经典诵读”活动内容,使其成为课程资源,并将其导入“品德与社会”课堂,从而使“品德与社会”课堂更加活跃,既增强学生运用民俗知识的意识,又强化学生对中华儿女身份的认同。

“经典诵读”活动内容是一种独特的课程资源,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使用,可引导学生的思维往纵深处漫溯、向多方面发散。由于学生在“经典诵读”活动中已吸收了大量传统文化知识,教师再设计相关的运用环节,提供相应的平台,便促成学生的经验分享,让学生学以致用,最终使“经典诵读”课程资源成为学生经验的宝库。

(2)鼓励行为实践,解放体验空间

只有亲身经历、主动体验,“品德与社会”课程才能从书本中“走”出来,落户到学生的心里,真正内化为学生的自身财富。因此,学生的情感体验、实践体验一旦与“经典诵读”课程资源相结合,便产生奇妙的作用,带来强烈的效果。

例如在进行“经典诵读”活动《四君子·中华魂》的同时,我选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不屈的中国人”这一主题,与五年级的军训相结合,并以这一主题连续四周进行教学。从“经典诵读”课程资源中,学生既深刻感受到“梅”“兰”“菊”“竹”这“四君子”的高风亮节,又明显感受到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又如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不屈的中国人”这一主题时,我先让学生畅谈自己熟知的“不屈的中国人”的故事,再让学生将这些人的风骨与“四君子”的特点相结合。在最后的实践环节,先在校内开展为期一周的军训,再安排五年级学生外出军训,让学生在连续的军训中真正体验“坚强”的意义。由“经典诵读”课程资源到“品德与社会”课程再到具体实践,三个层次的递进使学生从模糊地感知到实在地领悟道理。由于有了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再加上实践的感受,无论是在情感方面,还是在价值观方面,对学生的震撼都直抵内心,影响深远。“经典诵读”活动内容作为课程资源导入“品德与社会”课程,能把教材中的抽象文字变得生动、活泼,既使哲理形象化,又能深化学生的道德认识。

(3)渗透人文知识,延伸学习长廊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文化积淀之深厚非一时一日之功。打开文学殿堂的大门,先让学生感受中华经典之美妙,再让学生主动开发资源,必然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例如在进行“经典诵读”活动“追寻英雄的足迹”时,学生接触到大量的诗词和的故事。在“经典诵读”活动彩排过程中,我给学生讲了很多开国元勋和人民英雄的故事。在教学“向人民英雄致敬”主题中的“光辉的历程”这一内容时,我让学生收集、欣赏并背诵诗词,还进行讲故事(有关的故事)比赛。就这样,中国近代史的学习变得更具趣味性和挑战性。

“经典诵读”活动内容作为丰富的课程资源,可对其采用延伸性策略,以一点牵一线,使“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

3. 将“经典诵读”活动内容导入“品德与社会”课堂的效能

将“经典诵读”活动内容与“品德与社会”课程进行有效整合后,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充分开发课程资源,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品德素养进一步提高,从而提升“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效果。在“经典阅读”活动内容导入“品德与社会”课程后,实验班与对比班学生的学习情况明显不同(见表3和表4)。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