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经典遗传学范文

经典遗传学全文(5篇)

经典遗传学

第1篇:经典遗传学范文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诞生;延传;多维度阐释空间

中国现代文学是中国社会内部发生历史性变化所诞生的产物,它广泛接受了外国文学的影响,形成了新的文学表现形式。从1917年到1949年,中国现代文学经历了无数创作者带来的文学革新,创建了现代小说、杂文、散文诗、新诗、话剧等多种文学体裁,在叙事、抒情方式与结构表现上也有创新,具有鲜明的现代性特征,真正实现了与世界文学潮流的融合。所以说,中国现代文学是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文学表现形式,它铸造了无数时代经典,非常值得研究。一、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诞生中国现代文学拥有一套完全独立的知识系统,它站在中西文学比较的高度上来整理、审视传统文化内容,希望从文化深层结构出发思考问题,了解中西方文学文化各自所具备的双重性特征。如果细究中国现代文学,会发现有无数经典,这些经典与中国近代文学有完全不同的体系,同时它又有别于西方文学,整体看来表现特征多元、表现形式开放,真正塑造了全新的知识系统[1]。

(一)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价值系统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拥有自己独立的价值系统,其核心内容就是人与科学的发现。例如,在《沉沦》(郁达夫)这一短篇小说中,作者就直言不讳地发出对贫困中国的不满:“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沉沦》所体现的是一种全新的、以个人价值为中心的价值观,不是为社会,不是为国家,而是为个人,这种思想在之前的中国是不存在的。郁达夫就认为社会国家一定要为个人的发展创造条件,否则国家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他在现代文学中构建了这一全新的价值系统,其中所倡导的是科学推动社会的发展,社会的科学发展让国家致富。新价值系统有独特的审美思想,追求天人相分,彰显个体,主张知识进化,所有的价值与意识形态都体现在一种中正平和的审美体系之中。所以说,中国现代文学的这种审美价值系统,与西方主张冲突型、悲剧型以及力量型的文学审美价值观念完全不同。实际上,中国现代文学摒弃了自身传统叙事方式而呈现出新的程式化内容,即摒弃了大团圆模式,而追求一种独立全新的美学原则,建立新的美学价值系统,例如鲁迅的《彷徨》《呐喊》、郭沫若的《我的幼年》《女神》都是如此[2]。客观讲,上文所描述的新旧系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中国现代文学价值系统不同于传统旧文学审美价值系统,其本质区别在于现代性。“现代性”一词首次被运用于文学是在《新青年》中,当时中国正值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将陀思妥耶夫斯基比喻为“人类灵魂伟大的审讯者”,从人物理解角度深层次剖析了文学的现代性,加入了当时“五四”时期人们对于经典作品的新要求与新理解,这种现代性表现出了文学灵魂的内在特征。正如德国思想家JürgenHabermas所认为的,人类对于文学现代性的认知必须全面。在他看来,文学现代性应该具有两大向度:思想模式向度与社会运行模式向度。其中思想模式向度代表了人文主义思想内涵,认为人是具有自然力的,甚至拥有摧毁宇宙的力量,此时人是主体,自然成为客体,人类的经验代替了先验,人的理性可为自然立法,人类世界中的一切都应该遵守理性原则;而社会运行模式则主张现代性,基于西方形成的新社会生活构建一套完整的社会组织模式,例如民主共和政治体制、市场化经济运行体制等。现代文学就是适应现代社会生产力的重要产物,它的价值就是直接促使旧社会结构出现分化,形成新社会,这就是现代文学的力量[3]。

(二)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意识形态系统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中的现代性直接对应着社会的意识形态系统,这是因为这种现代性包含启蒙性,主要立足于改变社会、革新思想和精神,所以这一意识形态系统的构建非常重要。在该系统中,全新的审美精神诞生并体现为一定的现代审美价值。如果从中国现代文学角度来审视,它表现出一种超功利思想,是对传统文学的终极反思。例如在《狂人日记》(鲁迅)中,就讲述了什么是“仁义道德”。鲁迅强调中国的历史没有年代感,旧时代有的只是“吃人”二字,所以旧时代没有“仁义道德”。如果从启蒙文化角度思考鲁迅的这一文学表达,会发现其对于封建文化礼教本质的揭露是非常深刻的。鲁迅借现代文学之笔严厉抨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谓的“仁义道德”,揭露其本质是“吃人”,这是典型的启蒙式话语。在鲁迅看来,中国人没有历史,只有轮回,因为中国的历史就是这样惊人地相似,在重复中历经各朝各代,这正应了那句“历史的车轮”[4]。这种独特的鲁迅哲学就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鲁迅所表达的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心理恐惧,他通过塑造这样的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来宣扬新时代的冲突美与扭曲美,其文学启蒙话语背后所展现的却是一种独特的荒诞意识,它直接与鲁迅的文学悲剧意识相结合,将《狂人日记》中那种严峻、冷酷甚至是绝望的独特意境传递给读者和那个时代的所有中国人。这样的文学审美现代性可以理解为一种启蒙现代性,它是一种在文学迷茫中追求深刻清醒的过程,这种文学思维理念只有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中才有。

(三)中国现代文学中新文学经典的创作

中国现代文学创造了大量新文学经典,它为读者所呈现的世界是崭新的,其中有一股中国社会挣脱旧我、追求新我的巨大张力,所体现的是一种现代审美精神,而这种审美精神建立在新的知识与价值背景之上。自新文学经典出现以来,其中的文本经典性接受概念逐渐形成。例如在《呐喊》(鲁迅)中,鲁迅就营造了一种较为灰暗的色调,色调背后则希望彰显一种写实格调。鲁迅深知中国人的古典审美格调独特,喜欢运用或鲜艳浓烈、或淡泊空灵的色彩,而《呐喊》中的灰暗色调显然与古典审美格调格格不入。但是这种灰暗是具有立体层次的,它背后所蕴藏的是灵魂的扭曲与挣扎,更有一种可穿透现实的、令人刺痛的阳光,二者形成了鲜明对比。正是在如此的黑暗中,中国人从黑夜走向了光明,真正地呐喊了出来,这是鲁迅希望表达的。他所传达的正是一种新时代中国现代文学的创新精神,所以才塑造了如此具有魄力的新文学经典。中国现代文学的生成是经历了历史的,它构建了自己独立的审美系统与意识形态系统,更塑造了无数的新文学经典。

二、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延传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延传涉及多个问题,可以将这些问题视为一个多维的阐释空间。具体来说,其第一维度空间是革命与审美的阐释空间,以鲁迅作品为代表。鲁迅文学在“革命话语”的严厉制约下呈现的是一种“潜语言”。实际上,不仅仅是鲁迅,像三四十年代的沈从文、钱钟书、张爱玲也是这样书写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但是鲁迅的文学作品(如杂文)要相对复杂,他所表现的文学内涵与审美品格都相对独立,是对当时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的淡化,它在某种程度上遮蔽了对于生命意识的审美价值,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完整保持了艺术的独立自主性,审美价值相当之高。第二维度空间阐释了有关民族化与现代化的相互关系问题。因为在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中,民族化始终与现代化相关联,二者都关注民族现实,契合点也相对较为统一。就以郭沫若的《女神》为例,其中采纳了大量西方意象派与象征主义表现手法,同时与中国古典诗歌美学风格相互契合,在作品文学风格展示上注重泼辣犀利与深沉凝重并重。所以说,郭沫若的《女神》以及他的其他文学作品表达的是一种纯粹的中国现代文学内涵,其中对于文学精神的淡化也与鲁迅一样,无愧于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又一大新经典,其对于民族化、现代化审美精神的研究是颇为深入的。就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在重构过程中所对应的知识系统、价值系统以及意识形态系统来看,人们可以基于三个系统来分析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与延传,分析现代文学的审美机制,了解文学的独立性与审美特质。不过中国现代文学的审美特质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存在于自身内部的,是有沉淀的,在联系现实方面,它就新知识、新价值与新意识形态方面对“启蒙现代性”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立足于社会改造解决思想精神层面上的更新问题。客观讲,在新文学经典中,也囊括了经典性接受内容,例如像鲁迅的创作就总有一种“灰暗”色调,而色调背后则具有一种写实精神,构建出了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立体层次。

三、总结

综上所述,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在重构过程中追求回归新文学经典本质,注重将更多时代文化内涵、社会精神、传统文学文化审美内容加入进来,同时也吸纳了像鲁迅、郭沫若这样的现代文学大家的个性化文学表现内容,其经典重构与延伸整合了中国文学内涵并将其推向了一个新世界,引起了全球化语境下人类的文化共鸣。本文深度探讨中国现代文学新经典,其目的也是希望反思我国现代文学发展与延传的本质内涵,反思其发展过程,为中国现代文学永葆青春贡献力量,希望其始终充满生机。

参考文献:

[1]居文豪,丁川,张志君.讽刺延伸,时代思索——谈〈阿Q正传〉电影改编艺术[J].名作欣赏,2020,000(005):169-170.

[2]陈雨泓.“成长史”书写与王朔1990年代的文学境遇——以〈动物凶猛〉为中心[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0,(4):234-249.

[3]方长安,陈柏彤.中国现代文学史重写与新诗经典化——以〈陕西教育〉连载版〈中国现代文学〉为中心的考察[J].学习与探索,2020,000(004):144-152.

第2篇:经典遗传学范文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美学;传统美学;西方美学

一、中国传统美学的传承研究

(一)传统美学下形成的古典舞体系

我国是诗的国度,在上古时期,舞蹈与诗歌、音乐三者高度统一,而舞与乐更是不可分割的,因此,我国先哲往往将其一并论述。关于古典舞,先秦思想家持有不同观点,其中一种观点以孔子为代表,孔子认为舞蹈给人以审美享受,能实现礼教作用,舞蹈起到正向积极作用。如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另一种观点以老子、墨子、庄子为代表,其认为舞蹈使人丧失斗志,浪费人力物力,舞蹈产生消极影响,如老子提出“五音令人耳聋”。由此可知,古典舞具有两种价值,即娱乐和礼仪。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我国古典舞不仅保留了娱乐性,而且还具有一定的文学性、礼仪性,古典舞不仅给人精神上的享受,而且给予正向的思想引导,许多励志故事在古典舞中均有体现。在传统美学的影响下,古典舞体系“发乎情,止乎礼义”,古典舞不但彰显出精神美、肢体美,更将雅正蕴含其中。

(二)传统美学下形成的古典舞审美内涵

首先,表现在意境上。意境主要存在于舞蹈作品的境界当中,通过对具体物象进行升华,使得舞蹈作品趋于空灵,舞蹈呈现出形象拟人化、动作象征化、意象诗意化的特点。古典舞应用意境“虚”与“实”,使得舞蹈意象超越时空场景,古典舞整体层面呈现出境生象外、虚实相生的审美内涵。其次,表现在形神上。形神主要存在于舞蹈人物形态层面,体现在舞蹈者性格特征、思想情感,使得舞蹈者内在精神性得以展现,在古典舞“形”与“神”的关系中,神代表韵味,支撑着形体的运动,产生内在的韵律感和细腻质感,塑造出典型的舞蹈形象。因此,在古典舞方面,通过挖掘古典舞形态特征,呈现出“以神领形、形神兼备”的审美特征。再次,表现在气韵上。气韵主要存在于动作动势层次,古典舞具有独特的动作语汇,这些动作是通过“气”来展现的,调和气息完成动作的连接变化、节奏变化。在“气”的引领下,完成动作的姿态、节奏,利用气完成韵,将情感注入艺术作品中,呈现出“气中有韵,气韵生动”的审美内涵。

(三)传统美学下古典舞的艺术特征

首先,表现在含蓄美。我国古典美学理念讲究“发乎情,止乎礼义”,崇尚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以和谐、中庸、仁礼为主要表现,因此,我国古典舞也以此为特征,讲究表意的含蓄美。在具体舞蹈表现上,手部动作的重视程度要明显多于足部动作;关注舞蹈者内心的变化,而非仅仅关注形体的变化;舞蹈以和谐为主导。古典舞具有伦理型文化特征,含蓄婉约。其次,表现在民族性。我国古典舞在以戏曲舞为基础的条件下,还彰显民族性,其主要表现在基本舞蹈动作训练方面:强调柔韧性和腰部训练,需要表演者有较高的柔韧性;古典舞受到文人气质的影响,在舞蹈动作方面也极具诗性,运动节奏彰显出弹性,如同诗歌诵读一样具有节奏性;讲究身法韵律,“提、沉、冲、靠”这些基本的舞蹈动作元素,需要与呼吸相契合;在技巧方面,以旋转为例,出现独具特色的“翻身”动作,吸收中华武术精神的弹跳。最后,表现在尚“圆”的美学思想。由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以及“大团圆”的民族心理,使得尚“圆”思想备受推崇,中国古典舞蹈也受其影响,呈现出“曲折婉转、闪转腾挪”的舞态。关于“圆”,一方面表现在姿态上,如双臂呈现出双向弯曲的形态,手臂线条为弧形,形成圆润的曲线美。另外,舞者的手位也呈现出弯曲状,如“剑指”“兰花指”,这些曲线体现出古典舞婉转曲折的特色。以敦煌舞蹈中“反弹琵琶”为例,其舞姿的曲线感表现在舞蹈者身体的曲线、舞蹈者与手中所持琵琶共同构成的曲线、舞蹈者所带配饰,卷曲飘逸的姿态彰显出雍容华贵。另一方面,表现在动律中,古典舞彰显出“圆游之韵”,如动律中的“云手”“大刀花”“风火轮”“摆扣步”“摇步”,这些都是在“圆”的轨迹基础上进行演变的,使得舞蹈动作呈现出圆润柔和的特点。

二、西方传统美学的传承研究

中西方美学方面,都强调有序,如亚里士多德提出,美的事物具有比例得当这一特性,道家强调审美对象之间的相互转化,中西方古代美学均强调“和谐美”,因此,西方传统美学渗入中国古典舞艺术美学思想具有可行性,另外,中西方美学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相似性,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美取向

我国古典美学讲究“美善相乐”,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唯务折衷”。西方传统美学讲究“多用说”,如贺拉斯提出“寓教于乐”,因此,两者在美学思想发展中出现了契合点,均体现出折衷主义。两者在美学审美蕴涵方面均呈现出和谐,表现为“中和之美”“调和之美”。如在舞曲的伴奏音乐方面,中西方音乐虽然在基础调式、调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出现了不同的音乐风格,然而,却较少发生不和谐的音程关系。例如,我国古典音乐由五个音级构成音程,此音程为协和音程,古典音乐可以显现出庄重、和谐的美感,西方古典音乐由七个音级构成音程,虽然出现不协和音程,增四度、减七度。然而,音乐创作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协和音程构成音乐旋律,由此可知,中西方美学的审美观点均注重“旋律流畅均衡、平和庄重等特点。”我国古典美学和西方美学均体现出对于和谐的相似性追求。因此,西方美学渗入我国古典舞艺术美学思想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二)人性表现

在历史上的一段时期,中西文化出现了共同点。这一阶段处于我国明清时期,当时,随着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市民阶层的兴起,商人的出现,原有的政治秩序受到挑战;社会意识形态发生了变化,在美学思想上坚持以人为本,以心为本,其代表人物为李贽,其倡导“童心说”,这一学说对传统的“礼”发出挑战。李贽在《焚书》中提出“发乎情性,由乎自然”,将乐器的“琴”,从禁欲的工具变为抒情手段,此时,艺术出现自觉。在西方,这一阶段处于文艺复兴时期,这时人文主义思潮兴起,对以神学为核心的传统思想发出挑战,宗教禁欲主义受到严重冲击,艺术的娱乐审美功能得以恢复。此时,理论家将舞蹈艺术存在的理由总结为人们自身的审美需要,主张恢复舞蹈的情感特质,例如,约翰内斯·廷克托里斯对“天体和谐说”进行猛烈抨击。此时,西方美学家纷纷提出舞蹈艺术应该打动人们心灵,唤起激情。由此可见,中西方文化都开始对人进行关注,注重人的感官欲望和审美需求。

三、美学传承的创新研究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我国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一口号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倡导,本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在借鉴西方文化方面,需要对西方舞蹈与中国古典舞蹈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考量,不能仅仅采用过去的拿来主义。在对待传统文化方面,也不能单纯实行“民族主义”,应该“追根溯源、立足本土”,坚持不懈地对传统文化进行挖掘,明确其存在的优势劣势,探索时代对于传统文化的需求,进行文化自身的变革。

(一)以传统文化为基础,探寻本质美

一方面,由于中国古典舞在取材上往往选用文学作品以及历史典故,例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周敦颐《爱莲说》、鲁迅《孔乙己》以及曹雪芹《红楼梦》,这些古典舞或是诗歌或是文学作品。因此,对于这些作品,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特质,再现本土文化,在古典舞表现方面,选用清新明朗的格调来表现宏大主题。另一方面,关于中国古典舞,在选用乐曲、服饰、道具方面,多采用古代特色的物品,通过此种方式显示出古典舞所具有的特质。例如,舞蹈者在表演古典舞《碧雨幽兰》时,以油纸伞为道具,表现出舞蹈的意境。又如,舞蹈者在表演《扇舞丹青》时,以手中折扇为毛笔,通过舞动折扇展示书法作品或刚劲或柔韧的特点。虽然中外文化由于背景、环境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然而,可以依据中国古典舞蹈自身属性,明晰中西文化的差异所在,基于传统文化特性对西方美学进行借鉴,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既能彰显民族特色,又能融合西方美学,从而凸显时代文化的舞蹈风格。

(二)力求精神与身体的统一

舞蹈作为“人体的艺术”,无限接近人类原始行为,中国传统文化彰显人文精神,舞蹈艺术契合其内涵。《毛诗序》中提到,当言语无法表达内在情感时,需要发生感叹,当感叹不足以抒发内心愿望时,则需要歌唱来抒发,如果歌唱无法表达时则“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此时,舞蹈不仅能够表现内心愿望,更能将情感用于表达。因此,在美学传承方面,舞蹈者进行舞蹈表演时,需要对自身进行关注,同时也要对作品内涵进行深入挖掘,从而利用舞蹈加以展现,而不能为了追求舞蹈的外在形式,选择高难度的动作、华丽的舞台背景。舞蹈应作为舞者沟通观众的桥梁而存在,与人本精神同生共在,因此,在美学传承的创新方面,需要坚持人本精神,注重舞蹈内涵传达。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舞艺术美学传承发展的过程中,只接受西方美学是不可行的,还需要保留中国美学所具有的时代性和民族性的特点,同时也应看到西方美学具有完整体系的优点,借鉴西方艺术美学的长处,因此,中国古典舞在发展上需要保留其特色部分,同时也需要融入西方美学所具有的优势,实现中国古典舞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武艳.中国舞蹈美学的问题域与发展趋势[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4,(S2):130-133.

[2]谢晨彤,郑颖.中外舞蹈的共性与差异[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09):157.

第3篇:经典遗传学范文

1中央公园回廊设计效果图

传统古滇装饰性美学的体现在于相关装饰元素的科学组合,根据不同环境空间的结构布局特点,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中央公园在装饰性元素的选择方面主要参考了古典园林的设计思想,左侧大理石回廊顶部以实木框架进行装饰,这与传统古典装饰性美学的材料组合形态相—致,而廊门的金属仿古装饰则进—步增加了其古典美,以充分体现材料与结构形态在古典装饰设计中的融合效果。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水体景观的结构化线条与回廊相似,在艺术造型方面严格遵守了传统古典装饰性美学的整体性要求。

2中央公园中心广场设计效果图

传统古典装饰性美学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还体现装饰性元素的空间布局方面,中央公园中心广场采用了环抱式的设计风格,在视觉效果上更加整齐。半圆形的花坛设计,在环境艺术效果上与中国传统园林设计中的装饰美学相吻合,并能够融合水体景观构建山水园林的意境。同时,中国传统古典装饰性美学中的相关环境要素结构布局的艺术效果不仅与平面空间相关,垂向空间的环境要素分布使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特点得以体现。

3中央公园水体景观设计效果图

第4篇:经典遗传学范文

教学过程中经典理论教学与专题讨论课教学这两条主线需要相互配合,相得彰宜。因此,对于文献专题的选则应当把握三个原则:所选文献专题确系当今医学、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前沿与热点问题(高于课本);专题与经典理论相联系(不脱离课本);专题内容为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较浓、质疑较多而课本讲授深度有限的内容(符合学生兴趣)。在一门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中,根据以上三个原则,由教学组全体教师共同拟定4-5个文献专题,而后在国际权威科学杂志如《自然》、《科学》及《细胞》上就每一个专题选择近年来发表的5篇文献,并指定各专题的辅导教师。文献内容以能够体现该专题重要科学概念、里程碑式科学发现及先进的研究技术方法为标准。文献选定后,由学生依据自身兴趣自主选择,就某一专题形成兴趣小组。经过一段时期的分组学习及教师辅导,最终由每个小组推选两名报告人,在本专题内选定两篇精读文献,以科研论文讨论的形式进行学生课堂汇报。例如在《分子遗传学》的理论教学中,讲授了“表观遗传学”内容,但囿于课本内容的深度及课时数,仅介绍了其基本概念和发展简史。然而,学生在课后提问中表现出强烈兴趣,该专题也无疑是当今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

2学生课堂汇报

学生课堂汇报安排在复习指导课之前1-2周,让学生在结束文献精读训练后,转而全身心投入复习考试过程。汇报课由主讲教师主持,学生代表依次上台,以幻灯为辅助进行汇报陈述,教研室主任、教授及教学组全体教师共同参与讨论,并给予点评。以上述表观遗传学文章为例,学生代表先介绍了完成该研究工作的美国研究小组,而后介绍了与课题密切相关的研究背景:组蛋白(Histone,H)泛素化与组蛋白甲基化,与理论课上讲授的基本概念密切相关。作者在《分子遗传学》的DNA结构中讲过,一个核小体由两个H2A,两个H2B,两个H3,两个H4组成的八聚体和147个碱基(bp)缠绕在外面的DNA组成。在哺乳动物基因组中,组成核小体的组蛋白游离在外的N-端可以受到乙酰化,甲基化,磷酸化,泛素化等修饰,从而影响基因的转录活性。而本篇文献则重点讨论H2B泛素化与H3甲基化之间的关系。在对研究结果的讲解中,学生用逐步深入的科学问题作为逻辑主线,体现出文章作者的科学研究思路。作者首先根据H2B泛素化影响H3甲基化这一保守的生物现象,提出了三种假说:①调节泛素化的Rad6复合物可影响调节甲基化的COMPASS复合物中Set1组分的活性;②Rad6复合物可影响COMPASS复合物中其它组分的活性;③Rad6复合物影响COMPASS复合物中各组分的组装、稳定性及活性。而后,作者采用酵母Rad6突变体与野生型相对照,利用色谱分析、蛋白双向电泳、染色质免疫共沉淀等生物技术,对三种假说依次进行验证和排除,最终揭示Rad6复合物通过影响COMPASS复合物中Csp35这一关键组分与染色质的结合,实现H2B泛素化对H3甲基化的调控作用。通过文献精读,学生从表观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如组蛋白甲基化、泛素化)出发,进入到基本而又深刻的科学问题,了解到上述确切的科学研究结论,以及寻找科学结论所需的生物技术方法。这个学习过程,在引申了经典理论知识的同时,教会了学生自主学习前沿知识的方法,有效地培养了本科学生的科学研究素质。

3文献讨论、点评

在文献讨论过程中,鼓励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主动性与创造力,发表自己的见解。以上述表观遗传学文章为例,H2B泛素化对于H3甲基化的影响不仅存在于第4位赖氨酸上(H3K4),也存在于第79位赖氨酸上,而该文献的研究对象仅限于前者。有学生在完成文献精读后,就H2B泛素化对H3K79甲基化的影响机制提出了自己的假说。教师对于有独到见解,甚至能提出假说的学生给予高度赞扬,并鼓励其撰写科学假说论文,进一步锻炼自己的科研素质。在每一名学生的汇报及讨论结束后,教研室主任、教授给予点评,在肯定其优点的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问题通常表现在背景知识介绍不充分、逻辑主线不明晰、以及研究方法讲解不清等方面。

4结语

第5篇:经典遗传学范文

科研论文讨论是科研单位惯行的学术活动形式,讲解者在精读文献的基础上通过PPT来解读文献内容,通常包括研究小组简介、课题背景介绍、研究结果解析和讨论几个部分。在讲解中,通过不断提出科学问题,逐层深入地展示研究结果。幻灯要求背景大方,字迹清楚。

2文献专题选择

教学过程中经典理论教学与专题讨论课教学这两条主线需要相互配合,相得彰宜。因此,对于文献专题的选则应当把握三个原则:所选文献专题确系当今医学、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前沿与热点问题(高于课本);专题与经典理论相联系(不脱离课本);专题内容为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较浓、质疑较多而课本讲授深度有限的内容(符合学生兴趣)。在一门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中,根据以上三个原则,由教学组全体教师共同拟定4-5个文献专题,而后在国际权威科学杂志如《自然》、《科学》及《细胞》上就每一个专题选择近年来发表的5篇文献,并指定各专题的辅导教师。文献内容以能够体现该专题重要科学概念、里程碑式科学发现及先进的研究技术方法为标准。文献选定后,由学生依据自身兴趣自主选择,就某一专题形成兴趣小组。经过一段时期的分组学习及教师辅导,最终由每个小组推选两名报告人,在本专题内选定两篇精读文献,以科研论文讨论的形式进行学生课堂汇报。例如在《分子遗传学》的理论教学中,讲授了 “表观遗传学”内容,但囿于课本内容的深度及课时数,仅介绍了其基本概念和发展简史。然而,学生在课后提问中表现出强烈兴趣,该专题也无疑是当今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作者就这一专题选定了5篇文献,其中2007年12月发表在《细胞》杂志上的一篇题为《HistonecrosstalkbetweenH2B monoubiq-uitinationandH3 methylationmediatedbyCOM-PASS》的文章引起了学生的热烈讨论,并被选定为精读及课堂汇报文献之一。

3学生课堂汇报

学生课堂汇报安排在复习指导课之前1-2周,让学生在结束文献精读训练后,转而全身心投入复习考试过程。汇报课由主讲教师主持,学生代表依次上台,以幻灯为辅助进行汇报陈述,教研室主任、教授及教学组全体教师共同参与讨论,并给予点评。以上述表观遗传学文章为例,学生代表先介绍了完成该研究工作的美国研究小组,而后介绍了与课题密切相关的研究背景:组蛋白(Histone,H)泛素化与组蛋白甲基化,与理论课上讲授的基本概念密切相关。作者在《分子遗传学》的DNA结构中讲过,一个核小体由两个H2A,两个H2B,两个H3,两个H4组成的八聚体和147个碱基(bp)缠绕在外面的DNA组成。在哺乳动物基因组中,组成核小体的组蛋白游离在外的N-端可以受到乙酰化,甲基化,磷酸化,泛素化等修饰,从而影响基因的转录活性。而本篇文献则重点讨论H2B泛素化与H3甲基化之间的关系。在对研究结果的讲解中,学生用逐步深入的科学问题作为逻辑主线,体现出文章作者的科学研究思路。作者首先根据H2B泛素化影响H3甲基化这一保守的生物现象,提出了三种假说:

①调节泛素化的Rad6复合物可影响调节甲基化的COMPASS复合物中Set1组分的活性;

②Rad6复合物可影响COMPASS复合物中其它组分的活性;

③Rad6复合物影响COMPASS复合物中各组分的组装、稳定性及活性。而后,作者采用酵母Rad6突变体与野生型相对照,利用色谱分析、蛋白双向电泳、染色质免疫共沉淀等生物技术,对三种假说依次进行验证和排除,最终揭示Rad6复合物通过影响COMPASS复合物中Csp35(而非Set1)这一关键组分与染色质的结合,实现H2B泛素化对H3甲基化的调控作用。通过文献精读,学生从表观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如组蛋白甲基化、泛素化)出发,进入到基本而又深刻的科学问题(如:泛素化与甲基化的相互关系是什么?),了解到上述确切的科学研究结论,以及寻找科学结论所需的生物技术方法。这个学习过程,在引申了经典理论知识的同时,教会了学生自主学习前沿知识的方法,有效地培养了本科学生的科学研究素质。

4文献讨论、点评

相关热门标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