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范文

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精选(九篇)

高校人才培养方案

第1篇: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 学生辅导员 学生社团 人才培养

目前,用工单位对毕业生的考察内容已经从专业课成绩、英语能力、计算机水平等常规指标向多方位、多层面发展。目前的高校人才培养往往局限在学生专业领域拓展或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这种定性的培养方案不仅无法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会埋没一些学生的才能和潜能。可通过建立一个以学生辅导员为核心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弥补现存培养方案的缺陷。该培养方案与以往方案不同,更加贴近学生。以辅导员和学生社团相配合,通过个性化档案建设和针对性培养计划,达到最佳的培养效果。

一、辅导员在培养方案中的作用

随着大学体制改革的逐步完善和深化,学生辅导员的工作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目前,高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辅导和高校学生活动的制定与督促。因此,与授课老师相比,辅导员更加贴近学生群体并在学生中具有一定威信。基于以上原因,将学生辅导员引入培养方案能提高方案的适用性和普及性。培养方案的实施中,辅导员须在综合测评组织的帮助下进行以下工作。

1.信息采集和资料库建立

本培养方案是基于建立一个完善的学生信息库作为个性化培养趋向的依据。学生辅导员作为该信息库的维护者,需要不断更新学生的资料。这些资料包括学生的自然信息和参加各种类型比赛的获奖情况等,并对学生进行交叉分类。辅导员可以通过信息库的检索功能方便的整理出具有某一方面特长的学生。

2.人才推荐和人才培养

培养方案中,学生辅导员的主要工作是因材施教将具有特长和爱好的同学推荐到适合的组织进行技能培训。同时,学生工作辅导员还需配合相应组织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的考核,以实质性的提升学生技能。对于多次尝试同一领域技能却无显著提升的同学,在征求本人意见后推荐其加入其他组织。另外、辅导员需在个性化培养同时关注学生学习成绩,对素质培养导致成绩下降的学生进行督促与预警。

3.提升必备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心理素质、应变能力等“软实力”在日常工作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也使得辅导员的工作向更加深入、更加重要的方面发展。所以,培养方案将这些能力的提升作为必选内容,由学校有关部门进行统一培训和辅导。

心理素质的提升包括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培养、受挫耐压能力的锻炼、心理调节能力的提升等。应变能力等职业素质的提升主要是配合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的进行深化学习。

二、学生社团的职能

1.学生社团定位

目前,高校学生社团的功能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并且普遍存在监管松散、活动模式化等缺点。因此,目前的学生社团并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本培养方案将学生社团从普通的学生组织上升成为辅助学生辅导员提升学生素质、培养个性化人才的教学机构。使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资源提升素质。

2.学生社团工作方式

为确保学生社团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需进行下列工作:

首先,应完善学生社团机构设置,建立一个社团监管部门。通过该部门进行社团资料采集、社团培养方向确定、社团活动审批、社团活动完成度测评、社团会员技能提升情况考察等。通过进行上述工作,对培养方向相近的社团进行整合。同时,通过技能考察结果进行社团等级评定,进行优胜劣汰的选拔以保持社团在良性竞争下逐步进步趋于完善。

其次,定期组织个性化技能培训或兴趣提升。根据类型不同开展相应的培训和素质拓展活动。在活动进行的同时,记录学生参与情况和能力提升情况。最后,定期向学生辅导员进行人才跟踪汇报;对信息库中学生参与活动及活动中的提升情况进行汇报,并通过信息库对比功能对未获得提升或进步不大的学生进行筛选。根据个体情况,对其进行动员或建议其更改素质培养趋向。

3.学生社团职能示意图

三、培养方案实施方法

1.培养方案实施条件

为使本培养方案顺利实施,学校可根据需要在管理制度做出相应调整:

首先,高等院校体制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辅导员的地位,但其在高校中仍属于不被重视的群体之一。故其在对学生素质培养工作中的作用受到较大限制。所以实施院校应通过相应规章制度提升学生辅导员的职能和工作权限,以保证辅导员的工作有章可依、有法可执。

其次,高校须将信息库的建设作为办公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库中应详尽包括学生姓名、学号、所在院系、学习情况、参赛获奖情况、兴趣爱好、参加个性化培养的提升情况等。同时,授权辅导员对其进行维护和更新。并定期检查辅导员的完成情况和完成效果,作为辅导员工作能力的测评方式之一。

最后,实施院校需定期举办或承办各种方面领域的比赛。通过这种方式,检测与鼓励学生投入到个性化培养方案中,使其在比赛中获得提升得到锻炼。同时,实施院校可创办个性化奖学金以奖励在培养方案中获得较大提升的学生。

2.培养方案整体示意图

四、结束语

本文阐述了以学生辅导员为核心的高校个性化培养方案的原理、功能以及使用说明,总地来说,此培养方案有以下几方面优点:(1)方案针对性强、学生认可度高;(2)个性化培养可提升学生的职场竞争力;(3)培养方案工作原理简单、信息库软件实用性强,便于高校推广;(4)资料库亦可作为辅导员举办及参与活动的人才备选库。

参考文献:

[1]邢博闻.基于讲座类学生社团的高校辅修系统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2).

[2]孙菊如.课堂教学艺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

[3]王章豹.高等学校教师教学科研方法[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8.

第2篇: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范文

引言

近年?恚?我国高等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校对体育专业也逐渐地重视起来,招生数量与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与择业的问题日益突出,社会对体育人才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培养人才的高等院校,需要掌握体育专业的就业现状,把社会需求与学生的就业问题作为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依据,建立起全新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双向选择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体育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符合新世纪需求的体育新型人才,是各大高校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质量越来越高,给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方面带来压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而培养目标是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正确定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满足高校的自身发展要求。高校在体育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确保学生毕业之后可以胜任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等工作,并且可以从事体育科学研究、体育工作管理以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经济社会在不断发展,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培养方案,人才培养的目标要确立在社会需求之上,与时俱进。但是我国许多高等院校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培养目标单一,使得学生毕业后就业面变窄,社会适应能力不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高校必须转变原有的传统教育教学观念,改变体育专业原有的单一培养目标,建立起为全民服务、为社会服务、为体育教育以及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的培养目标。体育专业学生不但要掌握体育专业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而且要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以及一门外语,全面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高校人才培养现状

1.封闭式教学。体育专业是具有社会参与度高、实践性强的特点,所以要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学模式。当前许多高等院校的体育专业仍然是关起门来办学,不与外界充分交流,不能够及时了解社会体育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从而导致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学生毕业后知识与能力结构方面不能适应社会体育行业的发展需求,很难融入到工作中去,对自身的工作岗位感到陌生。封闭式教学对学生的视野开阔造成很大的影响,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挥及创造性发展。

2.师资力量不足。大部分高校体育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多数是由体育方面有某项专场的教师来担任,一名教师教授多门专业课,对体育的内涵不能够真正了解,教师经过简单的培训就匆匆上岗,对本专业的现状和发展缺乏了解,虽然懂得理论基础知识,但实践经验缺乏。而高校也很少组织教师进行校外实践活动,导致教师只能因材施教,对教学内容不能及时更新,大大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课堂质量。所以,高校体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直接制约着高素质体育人才的培养。

3.体育训练设施不够完善。由于大部分高校教育经费不足的原因,导致体育训练设施的构建不够完善。实践证明,体育实施与体育场馆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训练的兴致,由于各大高校的招生计划在不断扩大,所以体育场馆紧缺已经是高校面临的严峻问题,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严重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改革,高校的体育设施项目单一,结构也不够合理,不能够给学生的体育训练提供服务,所建设的体育设施基本是围绕田径、体操、球类、游泳、武术等竞技体育运动形式,而对于民族、民间特色、传统的体育项目以及供人们健身、休闲、娱乐的场所严重缺乏,不能满足构建大课程结构设置的需求,也不能够满足日益开放的、社会化的高等学校体育领域整体的需求。

4.学生自身素质不高。由于社会对体育人才需求量不断扩大,所以各大高校实施扩招政策,在招生过程中不能够严格把关,导致体育专业学生的基础水平参差不齐,统一的教学进程导致学生不同的接受水平,一部分基础差的同学无法跟上教程的步伐,差距会越来越大,导致学生对体育慢慢地失去兴趣。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对体育生源的质量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学生文化素质与体育技能的整体偏低现象,对体育专业的人才选拔极为不利,给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方面也加大了难度,导致了高校培养的体育人才能够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越来越少。

三、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高校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专业的教学计划,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确定时间教学环节,下面对高校体育专业人才的有效培养提几条合理性建议:

1.加强职业培训。职业培训是高校专业教育教学的延伸,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基础,学生仅仅拥有基础文化知识很难在社会立足,不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高校毕业生要具备服务社会的能力,所以加强职业培训已经是高校教育体育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高校在体育教学方面要制定相应的职业制度,积极与体育方面企业相联合,正确地引导学生参加体育专业培训和获取从业资格证书,为学生就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通过了解社会的需求,加强培养体育专业人才的创新精神,社会实践能力,充分掌握职业技能。

2.完善课程设置。高校在体育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方面要改变原有的单一设置,需要开设必修课与选修课,公共课和专业必修课比较多,而实践性课程比较少,导致学生缺少实际动手能力,缺乏创新意识,只掌握体育基础知识,自主能力比较弱,适应社会的能力也比较差,许多高校的课程设置不够完善,学生的知识视野不够开阔,灵活性较差。在传统的传授式教学中,学生很难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对体育知识的学习也只是应付考试,只注重眼前,导致人才培养的质量下降,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经济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是多元化的,传统的课程设置不利于学生多元化的培养,不能够使体育专业全面发展。高校要根据当前体育专业人才的就业形势,改革体育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优化课程体系,不断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课程的具体实施者,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高校要采用专兼职结合的建设办法进行教学,高校的体育教师要具备高标准的综合素质,目前许多高校的体育专业教师的培养意识和知识结构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教??的职业技能不够高,不了解社会对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知识层面存在局限性,导致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个性的发展受到一定阻碍。高校若想培育高素质的体育专业人才,首先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大体育教师培养经费,鼓励教师参加教师职业培训,强化自身综合素质,组织体育教师参加学术研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真正了解社会对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有目标地对高校体育专业人才进行培养。引进高水平的教师和教练,把理论知识和实践充分结合起来,教师在实践中也要不断完善自我,了解社会发展情况,及时地更改教学内容,鼓励学会努力学习,构建高校课堂,从自我出发,了解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状态,跟随社会发展的脚步,对学生的基本素质进行培养。

4.训练场馆的修建。我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高校对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应重视起来,体育场馆的修建有利于学生进行竞技体育训练,体育设施的完善可以促进学生体育训练的积极性,熟练地掌握体育竞技技能,把所学知识充分与体育训练结合起来。高校要科学地设计体育场馆,使体育场馆达到有特色、多功能,符合体育规律,实现以人为本,提升场馆的管理工作,使场馆的使用可以有序地进行,为学生的日常体育训练提供良好的环境。

5.面向社会开放式办学。社会对体育专业的人才的需求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高等院校在体育人才培养上要真正符合社会的需求,所以开放式办学已经是必经之路,把市场需求作为向导,鼓励学生走向社会,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磨炼自己,从思想、技能方面全面提升,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对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明确学习目标。高校可以把社会社会上资深专家引进到校园中,为学生们进行课程讲座和科研性探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学术交流中,以多样化的形式对学生分综合素质进行培养,把校外的有利资源合理运用,培养体育专业人才。只有开放式办学,才能够与外界联合起来,充分发挥出高校培养人才的作用。

第3篇: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7-0030-02

近年来,在实现规模逐步扩张的同时,各高职院校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指引下,积极主动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校企合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强高职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要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水平,优化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一个重要抓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规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手段、培养方式、培养措施及实施保障的基本教学文件之一,是指导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规划和蓝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直接体现了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理念。因此,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高职院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创新高职教育理念,重新

定位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首先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即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灵魂,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前提。

坚决摆脱传统高职教育培养理论技术人才的窠臼 传统的高职教育主要培养技术型人才,这一类型的人才“主要从事技术的运用与动作,将设计、规划、决策等转化为一线产品,即将科学技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以区别于培养学术型、工程型理论人才的普通高等教育。但在实际操作中,传统的高职教育作为普通高等教育的补充,在培养目标上并无显著差异——培养专科层次的技术型理论人才,这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高等教育精英化时代问题并不明显,但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的今天,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要求。

警惕过度“就业化”导致的高职教育职业培训化倾向 近几年席卷全国的“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正使高职教育逐渐摆脱学科式教育的阴影,高职教育的职业属性和特色日渐彰显,但同时改革中的高职教育教学日渐暴露出另一个问题,即从重理论、轻实践的学科式教育,滑向过分强调岗位技能培养,而忽略基础理论素质教育,过度的“就业化”导向使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注重岗位技能培养,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强,适应期短,但在学生就职后长远发展缺乏基础,后劲不足,高职教育的高等教育层次受到质疑。因此,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要警惕过度“就业化”的现实功利倾向,避免将高职教育办成职业培训。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符合时代精神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因此,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职业人才的功能和价值必须受到重视和强化。同时,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等教育专科层次专业人才的功能和价值也必须坚持。兼顾二者,将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综合素质、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兼备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坚持“能力”和“素质”两条腿走路,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岗位适应性且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是符合时代精神和高职特色的目标定位。

规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流程,实施开放式的制定流程

高职院校的职业属性决定了它与区域行业、企业之间的联系必然应该是最紧密的。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必须走出校门,实施开放式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流程。

设计科学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流程,加强过程管理和控制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质上是将社会经济发展中相关岗位对专业人才的“需”与“求”转化为高职教育中的“教”和“学”。根据这一思路,在总结过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高职教育的就业导向,可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划分为四个步骤:社会调研、分析解构、课程构建、方案设计,成立由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组成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组,明确规定各个步骤的工作任务和要求。(1)社会调研。走出校门,深入行业企业一线,就行业发展背景和新兴技术、行业企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数量和质量等方面开展调研,掌握最新的、真实的一线数据,提交专业调研报告。(2)分析解构。根据调研数据,完成从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到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转化;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分析确定与专业人才相适应的主要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各项工作任务必须具备的素质、知识、技能和能力,提交研讨报告。(3)课程构建。针对上一步骤分析的专业岗位素质、知识、技能和能力要求设置课程,选择课程教学内容,完成课程体系构建和教学内容体系构建。(4)方案设计。挖掘并充分考虑校内外可用教学资源,根据专业特色和专业对应岗位的规律,设计现实、可行、高效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课程特点设计课程教学模式、课程考核模式等,完成并提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充分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实施开放式方案制定工作流程 改革过去封闭的经验式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模式,实施开放式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流程,在走出校门的同时,邀请行业、企业和同行专家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使校企合作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开始贯穿整个人才培养工作过程。在社会调研阶段,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深入相关行业、企业,确保调研数据新鲜、真实、有效。邀请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共同参与分析解构,身在一线的专家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专业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与企业行业专家一起梳理岗位工作任务和流程,合作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共同合作开发和建设课程资源,拟定课程标准。充分利用专家及其所在行业企业的教学资源,有针对性地设计科学、合理、有特色并且具有现实可行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模式。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将完成的人才培养方案提交专业指导委员会,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实行审核论证,把最新的知识、技术、能力要求渗透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落实到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

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框架,重构高职特色课程体系

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框架,引导、规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通常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主要包括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主要课程介绍三大模块。这种框架结构重点突出,课程结构和主要教学内容一目了然,但缺乏对课程设置的分析论证和对课程教学的后期设计,不是严格意义上结构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因此,要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内容,首先要完善和优化方案框架结构。

1.增加课程设置认证模块。在课程体系模块前,增加“职业能力分析和课程体系构建思路”、“职业能力分析与课程安排”等内容模块,明晰并准确把握“专业对应岗位——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完成任务所需能力素质——课程”四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强课程设置的目的性,使课程体系构建更加科学。

2.增加“课程教学模式”和“课程考核与评价方法”模块。在核心课程介绍模块中除常规课程内容介绍外,增加课程教学模式和课程考核与评价方法介绍,积极推进课程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方法改革。

3.在教学条件保障模块中,增加“师资知识能力结构要求”和“实训设备配置和功能要求”。在“专业师资基本要求”模块中除传统的师资数量、职称、专业、学历要求外,增加“职业能力要求”,突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双师”素质要求。在实践教学条件中增加“功能要求”模块,在明确实训条件的设备要求、数量要求的基础上,更加明确实训条件的功能。强化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的要求,形成“目标——论证——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考核办法——教学保障”诸要素齐全、结构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框架。

架构高职特色课程模块体系,强化课程实施设计,优化培养方案内核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的核心内容,要实现符合时代精神需要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实施是关键。

1.结合学分制,重构高职特色课程结构。突破传统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这种三段式课程体系结构,将课程体系划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和“职业技术课程体系”两个模块。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包括基础理论课程(英语、“两课”等)、公共选修课程和讲座;职业技术课程体系包括技术基础课程、核心技术课程和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前者侧重于基础知识、方法能力和综合素质教育,后者重点培养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在进行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时突破普通本科学校学科体系式课程设置和编排思路,根据岗位任务设置课程,根据工作流程编排课程,并且注意做到三个结合: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

2.汲取最新教研教改成果,加强课程实施设计。公共基础课程注重优化整合,基础理论课程内容选择注重专业针对性,提高课程效率,增设《高职人文》等培养学生人文、艺术素质的课程,广泛开设各科类公共选修课程,广邀行业企业专家到学校开展各种讲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以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培养大学精神。职业技术课程重点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以工作任务为主线重新优化、整合课程体系编排,充分挖掘和整合校内外可利用教学资源,结合课程特色实施“理实一体化”、“现场教学”、“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等多样化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设计,配合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口试、作品制作、论文、上机考试、以证代考、实际操作等多样化的考核形式设计。

参考文献:

[1]李斯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需要厘清的若干问题[J].职业教育研究,2010(11):7-9.

[2]廖细春.关于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几点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5):11-12.

[3]吴家礼,许芳奎.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11):26.

[4]黄柏江,林娟.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六个追问[J].教育与职业,2011(11):24-25.

[5]李贤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要素的思考与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0(2):77-78.

[6]杨玉泉,张静.论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发的基本取向[J].职业时空,2010(8):77-78.

作者简介:

第4篇: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范文

【文章摘要】

在中国经济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下,国家对高职教育王婧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2011年,天津市教委《关于实施天津市高等职业院校提升办学水平》文件,并实施了“天津市高水平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财会专业一直是各高职院校的常青树专业,在上述背景下,科学设计并有效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培养财会类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保障。选择合理的实施路径,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理实一体;双证融合;双元互动;人才培养

1 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内涵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地处天津滨海新区,我们根据多年办学经验以及充分的企业调研,按照滨海新区区域经济中小企业会计的工作过程和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逐步探索出“理实一体、双证融合、双元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是指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企业与学校互动的基础上,通过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互通的教学形式,培养优秀技术技能型会计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理实一体”,是一种教学模式,是将专业理论课与实习课进行组合教学,它不仅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沟通和联系,而且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激情;同时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仅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的一体化,也是教师在知识、技能、教学能力上的一体化,甚至包含教学场所的一体化。这种教学模式对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设置提出了新的挑战。

“双证融合”则是指通过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内涵的衔接与对应,实现高职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的融合及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的融合,达到学校会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接轨。

“双元互动”是指校企合作的模式,是指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利用学校和企业之间互动的基础上,开展、落实人才培养方案。

2 实践探索:财会专业“理实一体、双证融合、双元互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案运行

2.1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完善

2.1.1目标

根据充分的企业调研,通过人才需求分析,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分析能力结构,并据以构建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进程,制订并不断完善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教学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面向天津滨海新区中小型企业,培养具有良好会计职业道德,具备财会专业必备知识和较强实践操作技能,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会计咨询服务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从事出纳、会计核算、成本计算、纳税申报、财务咨询、审计及相关财务工作的优秀技术技能专门人才。

2.1.2 方法与措施

(1)组织教研室定期开展企业调研,了解会计人才总体需求特征及变化,从需求特征中提炼出会计人才培养规格和能力结构。按照专业岗位群的需要,层层分解,确定从事这一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明确培养目标,制定出财会专业标准,规范专业人才规格、能力模块、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实训项目和学习评价。(2)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载体,建立财经职教联盟,搭建学校与企业的“双元互动”平台。定期召开会计职教联盟论坛,开展会计教育教学改革及会计人才培养学术讨论活动,共同进行科研课题开发、教材开发、课程建设与完善等项目,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做出论证、修订和完善。(3)建立毕业生信息平台,进行毕业生三年毕业跟踪调研,按照学生的岗位知识结构和岗位适应能力,不断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2 课程建设

2.2.1 目标

引入职业资格证书标准,按照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会计工作岗位模块化”课程体系。按照“把企业搬进校园”的思路,建设与会计岗位需求对接、符合岗位技能需要的有标准、有特色、有一定优质资源的核心课程,即优质课程。

2.2.2 方法与措施

(1)课程体系建设的方法与措施

1)组织教研室定期开展会计岗位群的调研,了解会计职业准入资格、毕业生的就业趋向以及职位发展与岗位迁移等,根据调研分析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并分解成会计专业人才成型平台四阶段能力:即通识能力、从业能力、初级能力和中级能力,在不同阶段设置相应专业课程。在通识能力阶段,要求通过课程设置,培养学生会计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在从业能力阶段,引入职业资格证书标准,设置会计证取证考试课程,保证学生在毕业时能够具备会计上岗的条件;在初级能力阶段,一方面,按照会计工作岗位,分岗位分任务,培养学生从事会计大类工作的核心技能,另一方面,引入初级会计师职业资格证书标准,帮助学生具备初级会计师资格;在中级能力阶段,重视学生的拓展能力培养,设置中级能力课程,同时将中级会计师职业资格证书标准融入课程体系,高职会计人才培养不仅仅培养熟练工,而是培养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能更多被社会所重用的会计人才。如图所示。

2)根据各工作岗位调研结果,明确会计相关工作岗位,并进行工作过程及任务分析,形成特色课程模块,将各成型平台进行整合,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会计工作岗位模块化”课程体系,并据以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如图所示。

3)从会计专业三年学制来说,首先对学生进行充分的专业教育,要求第一、二学期课证融合,并从第二学期开始进行会计从业证书的考取,第三学期开始专业初级能力培养,第四学期开始专业中级能力培养,第五学期进行岗前能力综合训练,第六学期进行顶岗实习。整个课程体系表现为“理实一体、双证融合”,同时定期召开会计职教联盟研讨会,论证课程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2)课程建设的方法与措施

1)从系部层面建立教学工作委员会和教研室课程组,以课程组为单位进行优质课程建设,并由教学工作委员会进行课程建设指导与培训。

2)定期开展会计岗位调研,充分分析各会计岗位的具体工作任务及过程,抛弃过去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把理论与实训融合在一起,学生边学边做,形成“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并据此编写课程标准。课程开发主要包括“岗位分析、工作过程分析、行动领域提炼、学习领域提炼、学习情境开发”五个步骤。这个过程需要对老师进行指导性培训,通过培训开拓老师的教学思路。核心课程典型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如图所示。

3)在整个课程建设中,根据各种会计证书考试科目的要求,在一些课程内容的设置上需要偏向取证标准,并且采用取证教材,因此需要建立取证教学资源,尤其是会计从业证书。这里应该对师资能力有特定要求,需要有应试型师资,可以采用外包形式,与社会培训服务机构合作,聘请培训类教师授课,或者开设助学辅导班形式;第二种方案,可以培养自有师资,但是需要足够的培训基础,为教师提供充分的培训研究平台。

4)在课程建设中,通过教学积累,每个课程组应建立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包含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教学指导书、教案、多媒体课件、习题库等,与一些软件公司合作,将教学资源整合上升为课程教学资源包,并初步形成专业教学资源库。要求学生定期从专业教学资源库中进行学习,与学生真正进行网上教学互动。

5)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下,课堂应该做到“把企业搬进校园”,给学生提供“理实一体化”场所。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中心,对学生进行岗前综合素质训练,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工作和锻炼的机会;建立财会手工模拟实训室、财会综合实训室、会计电算化仿真模拟实训室、财税审实训室以及会计沙盘实训室等,对学生进行分项技能训练。所有“理实一体”课程都能够进入到相应场所进行,培养学生专业气质,锻炼学生专业单项和综合技能。

6)在课程建设中,一些课程应充分与职业技能大赛衔接。按照技能大赛的考点,设置课程考核与评价标准,将课程考核作为技能大赛的初赛并进行选拔,通过专业学生社团组织协办,并最终与院级大赛、市级大赛以及国家大赛衔接,让学生在学习中有竞争意识,在大赛中有学习动力,并通过大赛锻炼学生心理素质。开设大赛可以根据成型平台进阶进行,包括会计手工核算大赛、会计电算化核算技能大赛、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财会专业技能竞赛、点钞技能大赛、小键盘录入技能大赛等。

7)在课程考核中,为了培养德技双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尤其对于会计人员来说,职业道德至关重要,而仅仅通过某一门课程的学习绝对是不足以的,因此从系部层面建立新生“全员社团化”制度,进行更好的专业管理,要求每位学生在第一学年至少参加一个社团,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以财会专业学生社团为主导,辅以其他相关专业社团,通过参与社团活动,培养学生沟通、协调、组织、合作等综合能力,并培养学生诚信正直、细心踏实的会计职业道德,在方方面面让学生感受到会计专业文化。

2.3 师资队伍建设合理化

2.3.1 目标

以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为抓手,通过学校教师与企业骨干“双元互动”,建设一支“专兼结合、身份融通”的优秀教学团队。

2.3.2 方法与措施

师资队伍建设在以下几方面展开:科研建设、实践能力培养、学术修养培养、基地建设、职业资格能力培养等方面。科研建设包括:教材建设、课程建设、课题建设等等,组织带领教师共同开发课题,服务专业建设,通过各种手段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培养主要通过顶岗实习、企业挂职锻炼等方式进行;学术修养培养主要通过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参加各种教学培训、以及知名学院会计专业培训提示教师的学术修养;基地建设包括校内、校外基地建设及开发,通过该项建设提升教师的综合专业素养;职业资格能力培养包括鼓励教师参加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会计师、审计师等职业资格考试,提升教师的职业资格能力。具体建设培养措施应按照每位教师进行培养计划与自我发展的个性定制,以团队为基础,以个人为单位,按照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以及兼职教师分别进行。通过建设,学校教师与企业骨干“双元互动”,相互衔接,形成一支与企业联系紧密、规模稳定、人员稳定、水平较高的 “专兼结合、身份融通”的优秀教学团队。

2.4 “双元互动”校企合作模式建设

2.4.1 目标

通过构建“双元互动”的校企合作模式,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通过学校与企业“双元互动”,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就业,同时兼顾学校和企业利益双赢的局面。

2.4.2 方法与措施

(1)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

可持续、规范地坚持校企合作办学,需要构建相应的合作机制。包括运行机制、指导机制、动力机制、情感机制、管理机制、监督机制、反馈评价机制和保险社会化机制等。建议从学校层面首先进行顶层设计,设置校企合作合作教育办公室作为工学结合的组织机构,全面管理与协调学校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沟通学校与政府、企事业单位之间的联系,促进校企紧密合作。从专业层面,建立财经职教联盟,建设内容应该分项设计,包括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阶段顶岗实习、学生毕业顶岗实习、教师顶岗实习、兼职教师管理等问题,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形成了规范高效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工作机制。

(2)学生企业社会生产实践活动安排

社会实践分三步进行,一是理论教学阶段的教学实习,二是暑期阶段性企业实习,三是毕业前的生产实习。教学实习能提高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兴趣和专业认识,是专业认同和专业教育的有效手段。暑期阶段性企业实习能巩固学生在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情况,同时又为后面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承上启下,工学交替。毕业前的生产实习是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检阅和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双证书”培训和提前到企业顶岗实习,确保毕业生就业畅通。

(4)学校与企业外联

具体措施包括:①学生走进企业(校外实训基地),利用企业的设备、人力、生产管理手段来帮助学生提高技能,企业走进学校(校内实训基地),利用学院的设备、师资、文化环境来帮助企业提高员工理论修养,有效地增强了学校的培训能力。②增进人员往来、技术交流。不同企业财务工作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规范,财务软件存在各种各样的功能闲置,很多财务软件在企业只停留在使用层面,更深层的技术问题处理,一是靠财务软件公司的服务,二是靠企业自身的技术人员。但有些问题靠技术人员或操作人员是很难解决的,这就为校企之间的技术交流、提供服务打下了基础。校企合作中形成的经验、教材以及技术革新成果等双方共同利用,双方共建教学基地,开展企业参与指导的技能大赛,并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办学,开展证书培训服务,最终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的三方共享,做到学校出人才、企业用人才、学生成人才。③签订协议。校企联合,涉及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具体事项,要通过协议等方式来明确。

2.5 学生考核评价体系设计

现行的职业教育评价方法单一,高职财会类专业学生评价体系的改革,需要增加过程性、实践性、适应性的考核,按照“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内容,设计考核内容,评价内容除了知识、技能外,还包括态度、情感等。按照岗位模块,根据工作内容设计课程考核指标与考核项目,课程的评价标准应是学生今后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与能力要求,具体考核方法有观测、现场操作、第三者评价、证明书、面谈、自评、提交案例分析报告、书面答卷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相比单一的试卷考核,更能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在评价体系设计过程中,充分调动教师与企业的能动性,一些课程可以通过开发考核软件来进行。

3 结束语

职业院校任重道远,示范校建设对于高职院校的建设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我们应该抓住机遇,探索创新适合区域发展的人才培养路径,通过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校企合作等方面,培养出更多被社会重用的财会人员。

【参考文献】

[1]何洁,秦万忠.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J],继续教育研究,2013(5):115-117

[2]洪永铿.“三方联动,双证融合”:高职人才培养的新模式[J].教育发展研究,2007(7-8B):118-120.

[3]李艳,谭太平.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J].保山师专学报,2009(28):103.

[4]郭彧.高职一体双元互动式校企合作模式初探[J].教育论坛,2012(11):149.

第5篇: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戴宪滨(1964-),男,辽宁朝阳人,沈阳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副教授。(辽宁沈阳11013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6-0053-01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特征。在这个时期,迫切需要大量能够满足现代工程技术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本科应用型人才。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才需求与人才供给两者之间正处于一个强烈的磨合期。因此,要求工程类本科院校必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适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主动探索和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以保证高等教育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本文结合沈阳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就应用型人才培养谈几点认识。

一、准确定位人才培养层次,明确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层次的正确定位直接关系到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准确定位人才培养层次,明确培养目标是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人才培养目标一般包括人才的层次和人才的规格定位两方面内容。

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一般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类[1]。学术型人才是指从事研究客观规律、发现科学原理的人才,主要任务是致力于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客观规律转化为科学原理。应用型人才是指利用科学原理为社会创造直接利益的人才,主要任务是将科学原理或新知识应用于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践领域。在我国,重点高校(985或211类)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而一般本科院校则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

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基本规格可以用知识、能力、素质三要素来描述。一般本科院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规格:在知识方面,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以及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具备进一步发展所需的知识平台;在能力方面,主要包括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适应能力,它集中体现在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工程技术与工程实践四个方面的运用能力,所以工程类本科院校在课程设置上要从这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在素质方面,应用型人才不仅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也要有思想政治、人文科学、职业身心等非专业方面的素养[2]。

沈阳工程学院作为工程类一般本科院校,准确评估自身的办学实力,主动适应区域发展环境,将学校的人才培养、师资状况、办学规模、历史传统等要素合理配置。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为:以电力行业应用型人才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线;面向社会、面向电气工程领域;明确服务于东北三省区域经济;以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

二、把握应用型人才主要特征,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载体,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有相应的课程体系作依托[3]。应用型人才必须突出工程应用能力,紧随社会需求发展步伐,强调行业和产业所需的知识结构,专业知识重组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具有较强行业适用性和针对性的课程体系,来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需求。

沈阳工程学院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进行课程重组与整合,以专业主要课程建设为核心,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注重课程内容的先进性与实用性。注意课程衔接,加强课程间的统筹协调,避免脱节和不必要的重复,改变课程内容陈旧的状况,提高课程的综合化程度。构建了“平台+模块”的科学完整的课程体系。以理论课程、实践实验课程、综合素质课程为三大平台,课程设有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通识教育课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五个课程模块。调整后的课程设置体现了“强化两头,优化中间”的思想,即强化基础理论课程、强化实践环节、优化专业课程的思想。

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中,每个课程模块又设置了核心课程。突出核心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中心地位[4]。所谓核心课程是指把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与人的生存与发展密切联系的知识与经验体系,通过核心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更为宽阔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具备走向社会所必需的素质与能力。

(1)公共基础课课程模块。设置21门公共基础课,共计948学时、55学分。其核心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和大学外语。通过公共基础课教学,使学生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较好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初步能力。

(2)专业基础课课程模块。根据专业的知识结构特点设置11门专业基础课程,共计476学时、2分。其核心课程包括电路、电子技术、电机学及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内容遵循“合理选择,梯度深化,有机结合”的原则,重点设置一批专业基础课。

(3)专业课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是根据专业特点设置的课程。它以深广适度的公共基础和较宽厚的专业基础课程群为基础,为满足电力行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设置“适用对口且高新技术含量高”的专业课体系。专业课模块包括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1)专业必修课。优化专业课程,对课程门数重新整合,压缩总学时,注重工程应用能力培养。设置6门专业必修课,共计322学时、20学分。专业必修核心课程包括电力系统分析、电气设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高电压技术。学生通过此类课程的学习掌握走向社会所必需的素质与能力。2)专业选修课。为了突出专业特色,反映专业、学科发展前沿(智能电网、新能源发电技术、数字化变电站应用技术、直流输电与FACTS技术等),设置16门专业选修课,共计144学时、10学分。整个课程模块注重新知识与新设备的掌握与应用,进一步拓宽了学生专业知识面。

(4)通识教育课课程模块。为提升应用型人才的人文科学、职业身心等非工科专业方面的综合素养,充分体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科学理念,通识教育课课程模块设置9门通识教育课,共计172学时、7.5学分。通识教育课程是面向全院开设,要求学生必须在每类课程中选修一定的学分。

(5)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课程模块。按照系统性、层次性与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构建由基本技能(计算机实训、工程制图与CAD实训、金工实习、电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专项能力(电机检修实习、电缆施工工艺实习、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习、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实习、专业课程设计)、综合能力(变电站仿真实习、电厂仿真实习)和应用能力(变电站设备装配实习、电气运行实习、毕业设计)多阶段、与理论教学体系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的集中实践教学体系。设置22门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共计40周、40学分。其核心实践环节包括变电站设备装配调试实习、电气运行实习、电厂仿真机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

学生在进入大三开始,加大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力度。通过实验课、实训教学环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把学生培养成能动脑、会实践、懂设计、精操作、有系统概念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三、结论

现代电子科学和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并迅速渗透到传统的电工学科的各个领域,使电工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作为工程类本科院校应该准确把握人才培养定位,积极地探索适合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培养的新方法,构建具有较强行业适用性和针对性的课程体系,来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需求,迎接新时代对我国工程教育的挑战。

参考文献:

[1]章跃,朱永江.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及其人才培养模式建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7):7-9.

[2]干洪,徐达奇.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6):44-48.

第6篇: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汽车维修人才;定位;培养方案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私家车数量正在快速增长。与此同时,汽车维修行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对汽车维修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正确定位高职院校的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构建培养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前社会对汽车维修人才的要求

1.现代汽车技术的发展。当前社会对汽车的安全、环保、节能等方面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同时也在追求更高的操纵性和舒适性。因此,现代汽车正逐渐朝着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电子化的方向发展,融合了汽车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等。在现代汽车维修中,前提条件是视情修理、强制维护、定期检测,服务准则是采用快速、高效的维修方式。汽车维修的基本要素已经扩展为工艺规范、维修技术、维修信息、检测维修仪器设备等。

2.对汽车维修人才的要求。维修汽车的技术含量不断提升,汽车维修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技术基础。维修人员应当熟悉汽车的原理和结构,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熟练应用自动控制技术、液压控制技术、传感技术等,对于相应的汽车故障问题,应当能够快速查阅网络资料或维修手册。此外,还应当具有充足的实践经验。熟练应用现代化检测仪器,快速地诊断和处理汽车中存在的问题。另外,还要懂得各种汽车零部件的装卸,对汽车的保养及美容有一定的了解。

二、当前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模式

1.汽车维修人才的现状

(1)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目前,我国很多汽车维修人才都是通过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培养出来的,很少接受过系统、正规的教育。在行业当中,专家群的知识过于陈旧,需要更新。另外,也没有形成新的专家群,相关的技术专家面临着断档的问题。汽车维修人员之间技术能力具有较大差异,普遍缺乏较高的专业素质。

(2)技术型人才紧缺。在很多汽车技术发达的国家当中,汽车产业已成为其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型产业。而我国汽车产业近年来也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因此在相关的汽车维修行业当中,需要越来越多的技术型人才。然而,我国当前技术型人才较为紧缺,无法满足日益提高的汽车维修人才需求。

2.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校企信息不对称。我国当前很少有汽车企业愿意参与和支持高职院校汽车维修人才的培养。而学生在学校中,大多只能学习到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却十分欠缺,一些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也缺乏先进的理念和前沿的技术。由于校企信息不对称,使高职院校的汽车维修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学生就业十分盲目。

(2)人才实用性不强。现代汽车维修所需要的人才不能只具有理论知识,也不能只具有实践能力,而必须将二者进行良好地融合,才能够更好地维修汽车。但是,我国当前的汽车维修人才要么是理论知识扎实而缺乏实践经验,要么就是实践经验丰富而缺乏理论知识,导致汽车维修人才的实用性普遍不强。

三、高职院校汽车维修人才的定位与培养方案构建

1.高职院校汽车维修人才的定位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能单纯地以学历判断人才,而是要看社会的实际需求。人力资源的市场化发展,转变了社会的用人观念和教育理念,使竞争环境更加公平,从而顺利地推动了知识战略和人才战略。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对汽车维修人才的定位,应当是技术型和技术管理型,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2.高职院校汽车维修人才的培养模式

(1)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专业课程当中,应当加强对应用控制技术、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等方面的知识和内容的讲解。向学生介绍最前沿的技术应用和相关的研究成果,从而培养和启发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一体化教学能够有效促使学生融合理论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能够朝着实用型汽车维修人才的方向发展。

(2)校企订单式联合培养模式。在很多欧美发达国家,经过长时间的不断研究和发展,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校企合作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拥有充分的条件进行相关的实践操作,能够更加直观地掌握理论知识,从而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结合。

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需要汽车维修人才具有更高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够完成现代化汽车的维修。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准确地对汽车维修人才进行定位,同时构建科学的培养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从而培养出更多实用型汽车维修人才。

参考文献:

[1]汪晓晖.高职汽车维修人才的定位与培养[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0(3):76-79.

第7篇: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范文

分配合理、前置与后继课程的连贯性、课程整体设置的稳定性,以及符合课程考核要求等状况。同时,安排和开展好各项实践教学环节。

鄙人以浅显之笔,借于他山之石略谈几点思考。

关键词 地方高校 音乐学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在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上,依据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特点和社会需求,确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形成有力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依据,形成“平台+模块+课程群”结构的课程体系,将实践性教学环节贯穿于人才培养过程中,以便建立特色鲜明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方案。

一、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基本程序

人才方案的制定首先是人的因素,只有充分调动广大的教育教学及相关人员共同投入到此项工作中,才能达到较为优化的效果。从系领导班子及专业学科带头人要进行多次研究探讨,同时以教研室为纽带成立人才培养方案研讨小组。对方案进行多次修订,并邀请有关专家进行指导,以便达成了相对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规格要求及其特点

在其培养目标表现上讲,音乐学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音乐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良好文化素养、职业道德,富有创新能力的基础音乐教育工作者和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的应用型人才。

在其培养规格要求上,不进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团结协作、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具有适应新课程改革的现代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能运用计算机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并具备相应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系统掌握从事学校音乐教育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音乐专业工作和适应相近专业工作的素质和能力;了解音乐专业的发展趋势和新进展,具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与此同时,具有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分析、处理和应用能力,形成良好的责任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求实与探索精神。

在其专业特点上看,具备师范性、专业性、基础性特点。高师音乐学专业相对于专业音乐院校的培养目标而言,有着师范性的特点,相对于普通学校的音乐素质教育而言,有着专业性的特点,如果音乐学专业的本科阶段相对于音乐学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而言,具有基础性的特点。

三、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知识、能力结构

为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与成才志向,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分类指导,促进各类学生成长成才,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根据学校要求推行(4-X)+X人才分类培养模式。也就是基础理论学习(2年),分层次培养阶段及其实践过程。

音乐学专业学生知识结构表述体现在,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熟悉一定数量的中外优秀作品,并能利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了解音乐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并具备适应相邻专业工作的基本素质,掌握音乐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了解相关学科的一般知识和基本理论等。

音乐学专业学生能力结构表述体现在,具备胜任中小学音乐教学所必备的音乐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多项音乐专业基本技能技巧的能力,具备丰富的民族音乐和多元文化.学科综台的知识和能力,掌握面向全体学生、发展个性、注重实践、提倡创造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掌握科学的教学评估理论、方法,具备正确评价自身.他人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状况的能力,以及学习、享受、传授音乐的艺术能力。

四、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体系

根据音乐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要求,结合其专业特点、培养模式,建立系统化的“平台+模块+课程群”课程体系。

结合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音乐学专业的特点、社会需求和学生的个性要求,设置了专业方向模块课,建立了人才分类培养模式。前两年是专业技能基础课和专业理论基础课的主要学习阶段,后两年为分层次培养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学习阶段。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教师教育和公共实践四个平台组成。从音乐学培养目标来看,主要是为中小学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因此他们需要具备胜任中小学音乐教学所必备的音乐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多项音乐专业基本技能及教学能力。

为此,在前两年中需要开设和加强了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如:钢琴基础、声乐基础、舞蹈基础等音乐表现类课程,开设了音乐感受与鉴赏类课程。如乐理与视唱练耳、中国音乐史与名作欣赏等课程。另一方面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在五、六学期开设了以“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合唱·合唱指挥”等专业主干课程,强化了音乐教学能力的培养,使专业课教学加强了针对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为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根据分层次培养的要求,设置了职业技能强化课程、专业知识拓展课程两个方向的模块。

在职业技能强化课程模块中, 五、六学期开设的声乐∕器乐∕钢琴∕舞蹈教育课程作为专业基础技能课程的延续,不仅增加了专业技能课程的深度和难度,而且融入并加大了教学技能的培养;开设音乐教学技能训练、钢琴配弹与即兴伴奏、电脑作曲、音乐录音与编辑等课程,进一步加强学生音乐教学技能的同时也增加了音乐创造类课程的分量,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开设的声乐∕器乐∕钢琴∕舞蹈课程,不仅加大了专业基础技能课程的深度与广度,也提高了学生专业技能的能力。

在专业知识拓展课程模块中,开设音乐教育科学方法研究、音乐教育学、曲式与作品分析、音乐美学等课程使学生加深了对音乐学科特点的深刻理解,使之初步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并为其继续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加大了实用性和应用性,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

另外,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和综合素质教育需求,应该构建以戏剧音乐鉴赏、中外舞蹈作品赏析、中国当代流行音乐、钢琴调律、音乐课件制作、地方区域音乐与文化等富有地方特色课程构成的任选课课程群。加强音乐与相关文化的联系。体现文化素养基本知识的广泛性、音乐专业技能的全面性。开阔学生视野,也开启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实践课程是实践与理论课程相结合的重要环节,贯穿着教学的全过程,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合并乐理、视唱练耳、中国音乐史与名作欣赏、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等必修专业理论基础课,在减少课内理论学时情况下,加强各种实践环节的教学,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时间,赋予学生学习的主动权。针对音乐学专业的不同模块的需要,开设音乐教师技能训练、舞台艺术表演、重奏与合奏等实践性课程,以课程的形式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得以确立。同时组建了管弦乐团、国乐团、合唱团、舞蹈团等,针对基础教育所需要的各种实践能力,开展创新型实践活动,给予学生较多的时间去深思、去练习、去实践,较好地完成知识、技能的传授和转化,使学生在教学实践、社会实践、艺术实践中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

五、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启示

通过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和认识,使我们一定程度上明确了培养目标,建立了新的培养模式,重构了以学科知识体系、学生身心发展和社会需要三个维度为体系的课程体系,以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任选课程相结合的课程模式。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音乐教育教学阶段的全过程,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增强了实践应用能力实现了人才培养的多样化与个性化特点。

参考文献:

[1]曹理.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2]陈雅先.论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的关系[J].音乐研究,000.

[3]何绍芬.试论地方本科院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 中国成人教育,2011.

[4].应用型人才培养对策的思考[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3.

第8篇: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培养目标;课程设置

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是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在新一轮以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为标志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专业建设与改革的着力点是要围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条件建设。而这一切理念、思路与成效最终都要落实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上。作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要素,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实践条件等,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具体实施中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能否理清这些关系将直接影响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条件建设的思路与进程,制约着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科学性,并最终决定着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通过三年来对建设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实践经验的总结,我们认为,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设计中,高职院校对上述核心要素关系的处理关键要做到“四个契合”。

人才培养模式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契合

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培养目标是对受教育者在发展方向及素质规格方面提出的要求专业培养目标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体系中最为基础的下属目标,直接指导专业教学计划,具有预定发展结果的目标导向和激励调控功能以及为教育评价提供依据的价值尺度功能。因此,专业培养目标是专业教育教学的预期结果,指完成一定的专业教育教学活动后,学生在认知、技能和态度三方面应达到的状态。专业培养目标在素质规格方面具体表现为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专业能力,统称为职业行动能力或职业综合能力。培养规格是指学生在接受了三年的专业学习与培训后,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和能够胜任的某种职业领域的综合性工作任务。方法能力指有效、准确、快速地学会新知识、新技能、新经验,并能够把学到的和使用过的知识、技能、经验灵活地、创造性地应用到新的情境和行动领域之中。具体表现为:能够在没有人指导的情况下,独立学会相关知识与经验;能够认识任务结构,独立地把已获得的知识运用到特定的没有预先给定解决方法的任务中,评价问题解决方法和解决过程。社会能力指在专业要求的情境下合作、沟通与互动,最终解决问题与冲突,以及对自身和他人具有负责意识和行动能力。具体表现为:在工作领域中理解社会交往和利益冲突,能够理智地、认真负责地与他人讨论,达成共识,形成解决方案。专业能力一是指直接与职业有关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实践中形成的如对材料、装置、工具、机器等的操作技能);二是指知识的迁移;三是指知识的应用。在培养目标所涵盖的上述三种能力中,方法能力是基础和核心,没有方法能力,无法习得社会能力和专业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路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职院校在一定教育理念指导下,各专业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行系统思考与设计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专业教学活动的结构样式和运行方式,包括专业办学理念、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途径、培养模式运行保障等要素。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有以下几个含义:第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要以一定的教育理念作指导。教育主体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定位,对人才培养模式所包含要素及其结构的确定,对整个培养过程的设计都体现了教育主体的教育理念。第二,人才培养模式体现的是整个学程系统性的人才培养活动,包括“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和“谁来培养人”的全过程,因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既包含着目的性要素,也包含着技术性要素。第三,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培养目标与规格定位是决定不同类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特征。第四,人才培养模式的主体是专业培养计划,包括课程体系,课程教学计划的实施、监控与评价。第五,人才培养模式不是自然形成和随意变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为了达成培养目标,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人为设计的,在人才培养的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最终形成比较稳定的结构样式和运行方式。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旦形成,要保持其相对稳定性,不可随意更改。

培养模式与培养目标的关系非常密切培养目标是专业设置的出发点和归属,是制定专业培养方案、确定课程设置的前提。准确的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给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反过来说,选择最佳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保证。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变了,培养模式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如果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不能适应培养目标的变化,就会制约人才培养质量,无法实现人才培养规格。

人才培养方案与人才培养模式相契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等职业院校为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一定的培养目标,并围绕目标组织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结构样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要具体化为人才培养方案,才能在人才培养的实践中得到运行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亦称教学计划)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而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教学环节、生产劳动、军事训练、课外活动等内容及其顺序、时数安排的教育教学指导性文件。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文本形式,其编写要围绕人才培养的三个核心问题——“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谁来培养”,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目标与规格、内容与方法、条件与保障等进行描述和设计,并遵循以下几点要求:

要素与格式的规范性与完整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指导专业人才培养的纲领性和实施性文件,要素齐全和格式规范是培养方案编写的基本要求。人才培养方案的主体部分包括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学制与招生对象、课程设置、教学组织与管理、教学实施、考核与评价等要素;支撑部分包括专业调研材料、人才培养模式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制度与条件建设、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等要素。

培养目标定位的准确性与区域性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的依据是专业调研结果,通过调研确定相关职业岗位群对从业人员的综合职业能力要求。准确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模式构建提供了可靠性依据。同样的专业在不同区域的高职院校中培养目标有所区别,体现出区域性特点。例如,同样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分别设在东北和闽南,培养目标就有所区别,因为工程施工的气候环境与质量标准要求都有所区别。

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性与个性化高职院校属于区域性高等学校,为区域经济社会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提供人才和技术服务是区域性高校办学的出路。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不同,对人才的规格、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这些不同要求在区域性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要有所体现,这就是创新,就是个性,最终反映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人才培养实践中。

另外,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都有赖于专业教学团队、实训实习环境、校企合作机制等相关条件和制度作保障,因此,还需要理清课程设置、师资团队建设、实训实习条件建设与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关系问题。

课程设置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契合

课程指课程计划中规定的所有教学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即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全部教学科目及其在课程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进程安排及其达成标准的体系的总称。课程设置指对一个专业的全部教学科目、教学内容及其进程所进行的体系组合和科学安排。从专业教学的角度看,人才培养方案是对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行系统化思考与设计之后,编制而成的专业教学活动的具体安排;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只有依附于课程设置,它才变得“有骨有肉”。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要靠系统化的课程与有计划的教学活动来实现。课程作为学校的产品是为实现培养目标服务的,课程设置取决于专业培养目标,因此,课程设置要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契合,每一门课的课程目标都要体现对专业培养目标的支撑作用。在当今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形势下,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需要厘清三个问题:

专业培养目标是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根本依据如今大家都在讲,高职的课程改革要打破学科系统化的课程体系,那么,为什么要打破普通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呢?根本原因就在于本科与高职的培养目标不同。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学生从事某种职业的高级专业化教育,以传授各类专业技术及相关理论为主要内容,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现场的高级技术人员、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操作人员,而不是培养某一学科领域的学者和学科专家。要实现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实施与这一培养目标相契合的课程。

课程设置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高技能人才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现场以“转化”和“推广”设计方案、科研成果为职责,示范、组织、带动一线工人执行设计方案,把各种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培养具有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即胜任某一职业领域典型工作任务的高技能人才,必须实施与这一培养目标相契合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工学结合一体化的课程,即把学生的学习内容设计为工作任务,把学习过程设计为职业行动过程,让学生通过工作实践、工作任务的完成实现学习,这种课程也叫做学习领域课程。通过一门学习领域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学会完成某个职业(或专业)的一个典型工作任务;通过全部学习领域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从事一个职业的资格。

如何构建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契合的课程学习领域课程作为一种课程模式,是以某职业的一个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的专业教学单元,它是从具体的“工作领域”转化而来,常表现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性学习任务,其基本特点是保证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学习领域课程不同于学科课程,它来源于具体的职业行动领域,是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性学习任务。这种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采用专门的课程开发方法与技术。目前,可以采用世界上先进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工作过程导向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法”(bag)和“实践专家访谈会”(exwowo),通过整体化的职业资格研究,按照“从初学者到专家”的职业成长的逻辑规律,重新构建学习领域模式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建设与课程设置相契合

课程的实施,首先依赖于师资队伍,师资队伍是课程实施的人力资源保障;课程的实施,还依赖于一定的教学条件,教学条件是课程实施的物质保障。因此,课程设置与实施的需要是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条件建设的根本依据。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区别于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性质和特征,决定了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设计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时更强调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和校内外实训实习教学场所建设,并与课程设置相适应。

首先,高职教育的学习领域课程不同于学科课程,它是职业工作领域的具体化,是跨学科的与企业生产活动和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综合性教学项目。这种教学项目的实施,一方面,像过去那样,只靠单科教师是无法实现的,必须依靠教师团队的力量共同承担;另一方面,教师仅仅具有学科与专业理论知识也是远远不够的,更要具有专业操作技能和企业工作经验,才能指导和带领学生完成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性教学项目,所以,要求师资队伍要专兼结合、教师要提升“双师”素质。

其次,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体系一般由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等三个不同的课程类型构成,不同门类的课程体现不同的课程模式,像过去那种“粉笔加黑板”的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学科实验室等已经无法满足这些门类课程实施的需要,必须建设多元化的教学实践场所。这种多元化或表现为实践场所的功能上,或体现为实践场所的性质上,或落实在不同建设主体和建设地点上,而关键是与课程的设置与实施相契合。

再次,对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建设、课程设置要进行整体性的思考和系统化的设计。专业建设涵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条件建设等要素,在抓住专业建设根本问题和主要矛盾的同时,三方面的改革实践也应该遵循三者内在的逻辑关系进行整体性的思考和系统化的设计。但事实上,三个方面的建设从时间进程上往往表现为齐头并进、不分先后。在师资队伍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没有转变、新的理念没有形成的阶段就开始了课程与教学改革,在没有搞清楚课程应该如何设置之前,就已经着手大规模地开展实训基地的规划与建设,致使课程与教学改革和实训条件建设都存在相当的盲目性。

总之,从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改革的重点和方向看,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者一定要立足于传统观念的更新和建设理念的转变,在编制和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在宏观思考、中观设计和微观实施上有一个全方位的把握: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是什么;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应该构建什么样的培养模式,设置什么课程;为了模式的运行和课程实施需要组建什么样的师资队伍和教学团队,建设什么样的实习实训条件,等等。只有理清了这些问题与关系,才能避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盲目性、片面性和孤立性;在此前提下所编写的人才培养方案才能真正成为指导专业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专业建设与改革才能取得预期成效。

参考文献:

[1]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彭元.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第9篇: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模块化”课程模式 “任务驱动法”课程模式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形式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应该说是职教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一个类群。它有多种式样,而且还在不断创新,概述起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模式

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模式,是1958年5月天津开创的“政府主导,企业办学”职教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曾在过去的历史时期进行过广泛的推广,到今天也仍有某些地区在使用,是我国探索工学结合职业教育的先河;

(2)学工交替模式

学工交替工学合作模式,即一种校企有效合作,学生到企业实践实训与回校进行课堂学习相互有序交替工学结合育人模式。一般三年制的做法是将三学年分成6至9个学期,某些学期学生在企业,某些学期学生在学校,但最后一个学期一般在企业。如果前面的时间都在学校,最后一年在企业,则称为“N+1”或“2+1”模式。学生在学校期间以学习公共课程和专业理论课程为主,在企业学习期间以参加生产实践为主,并在企业学习部分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

(3)订单式培养模式

该模式是指作为培养方的职业院校与作为用人方的企事业单位针对市场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订单,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合作,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分别在学校和用人单位进行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以上所介绍的三种模式是目前我国应用较为广泛的人才培养模式,笔者所在的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也不例外。目前我们所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上是“学工交替”模式,这样可以让学生能够快速的适应工作生活,也可以缩短学生从离校到工作之间的周期,让企业和学生获得双赢。另外最几年我们也在不断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例如“订单式”培养。去年和今年我们分别与内蒙两个知名企业进行了“订单”式合作,也收到了不错的成效。

二、结合实际,如何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针对当前就业形势、招生形势的不断变化,高职院校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已经渐渐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如果不能及时作出调整,将面临就业形势进一步恶化,甚至出现被淘汰的结果。笔者所在的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当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因此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当中,而笔者也有幸参与了这一过程。在前期制定工作即将结束,评估研讨工作即将展开之际,就笔者所担任的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进行具体的展开。

1.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原则和目标

(1)人才培养要与国家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相一致,相契合

(2)人才培养要紧紧围绕技能型紧缺人才需要

(3)紧紧围绕“特色”做文章

(4)以专业建设为核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课程建设为落脚点做实和支撑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四点是我们在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时遵循的原则中较重要的几点,围绕着这些原则开展工作,才能使我们制定出的方案切合实际,做到有的放矢,而不是为了改革而改革的盲目行事。

2.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

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是课程体系的建设。而课程体系的形成受到地区经济特点、师资力量、学生层次、就业模式等多方面内容的制约,因此我们在针对自身特点进行课程体系建设时主要以“模块化”课程模式和“任务驱动法”这两个要点支撑并构建整个课程体系。

(1)“模块化”课程模式

模块化课程模式突出了学生为认知的主体,通过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加速了学生的认识过程和能力培养。采用模块式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育手段与资源,调动学生探索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模块化教学,突出了学科交叉,强化了专业性和学科的相互贯通性,为学生专业转型提供了条件。

(2)“任务驱动法”课程模式

这一课程模式是将要完成的某一职业领域工作任务所需要具备的诸多学科知识、技术、能力和态度的集合,将知识和技术的整合、学习领域课程的设置和职业水平的提高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将企业最需要的知识、最关键的技能、最重要的素质提炼出来融入课程及过程中。

在过去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课堂教学的比重非常大,而实验实训的课时比例较小,并且由于条件所限,很多实训的真正目的并没有达到。而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我们加大了实践环节的课时比重,最终形成的比例大约为理论课时/实践课时=1/1.1。这样首先在教学时间上保证了学生可以多动手、多实践,避免只会理论的“空谈家”。接下来我们加大实验实训设备的投入,使一些过去不能开设的课程得以实现。以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在国家颁布的新课程标准(高职版)中提出的机电一体化几门核心课程,在过去我们一门都没有开设。而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我们增设了《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这门课程做为本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配套建设的还有专门的机械拆装实验室、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仿真实验室,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极大的提高学习效率。

三、思考与展望

我们职教工作者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中不断探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这只是阶段性的胜利,接下来我们还应该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扩展和延伸:

1.人才培养应结合当地用工实际,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闭门造车。包头所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周边的工业特色,我们在输送人才时也应首先考虑企业的用人需要,而不是一味的学习别人的培养模式,应该努力探索出符合自身特色的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

2. 加大学生工学结合的参与度,强化做实“工学结合”的保障体系,确保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质量。现代职教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就是职教与产业的紧密结合,以此提供和提高学生与生产零距离接触、无缝对接的参与度。当前影响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质量的主要因素,仍然是学生与生产零距离接触、无缝对接实习实训与企业顶岗的参与度不足。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培训经费不足。当然,质量保障体系及质量评价体系不适应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变革也是重要原因。因此我们在加大投入的同时,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黄福荣.大中型企业职业学校转轨后的教学和管理工作[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4月中):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