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煤矿后勤工作计划范文

煤矿后勤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煤矿后勤工作计划

第1篇:煤矿后勤工作计划范文

作者:宋胜利 单位:河南省郑煤集团白坪煤业有限公司

促进后勤管理工作的和谐开展有力于矿区现实矛盾的解决从当前我国煤矿企业发展的现状来看,煤矿所具有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仍旧有待提高,在这个背景下,煤矿经济利益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冲突仍旧十分明显。而从煤矿企业管理内部情况来看,后勤管理工作中涉及到的后勤保障、利益分配、思想政治建设等都可能出现一系列不和谐的现象。解决这些客观存在的矛盾是煤矿后勤管理工作体现煤矿员工根本利益以及促进煤矿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

促进煤矿后勤管理工作的和谐开展与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紧密的关系,在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使后勤管理人员提高重视、创新理念的同时还需要通过管理制度的完善以及管理队伍的构建来保证煤矿后勤管理工作和谐开展的执行力。所以促进煤矿后勤管理工作的和谐开展,需要从更新后勤管理理念、完善后勤管理制度以及推动后勤管理队伍建设三个方面入手,并通过联系实际来真正达到促进煤矿后勤管理工作和谐开展的目的。以人为本,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服务质量煤矿后勤管理工作的和谐开展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并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突出服务的意识与价值,通过以煤矿企业员工的利益为核心开展后勤管理工作计划与目标的确定。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加强煤矿后勤管理人员对以人为本的认识并强化服务意识。后勤管理人员应当意识到人是煤矿企业发展的决定性要素,只有做到服务意识的加强才能够实现煤矿后勤管理的价值,同时也要认识到企业员工对后勤管理的认知是评价后勤管理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所以管理人员必须切实做好餐饮服务以及会议服务等与企业员工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的服务内容;其次要使后勤管理人员树立不断优化服务质量的责任感。

创新管理机制、完善管理制度,推动科学管理煤矿后勤管理工作的和谐开展仅仅依靠管理理念的革新是不够的,同时也要通过管理制度的完善来增强管理理念的执行力。在管理机制方面,后勤管理工作应当正确处理管理与服务的关系,从而做到管理与服务并重,同时在管理过程中重视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建立公正高效、透明廉洁的煤矿后勤管理机制,从而使煤矿后勤管理工作的开展更加具有说服力;在管理制度方面,煤矿后勤管理工作面临着点多面广的特点,所以促进管理制度的完善对推动科学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所以煤矿后勤管理工作在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管理纪律、以及考核制度等重要内容的同时需要做到规范管理程序、明确管理责任以及落实责任到人的管理制度,从而保证煤矿后勤管理工作能够有序的开展。

重视与加强煤矿后勤管理队伍建设煤矿后勤管理队伍素质直接影响煤矿后勤管理工作是否能够和谐开展,煤矿后勤管理人员不仅要有坚实的专业素质与政治素质,同时要有奉献精神与团队精神,并且在管理方法上也要做到重视与企业员工的交流与互动,从而保证煤矿企业的凝聚力。在煤矿后勤管理队伍的建设中首先要做到选好人才,即强化人才考核制度的作用,从人才选用关上提高管理队伍素质;其次要用好人才,即根据管理人员年龄、经验、专业结构的不同分配不同的工作;再次要培养人才,即重视管理人员之间的经验交流与能力提升,从而做到其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方法等方面的素质;最后要重视挖掘人才,即通过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以及竞争机制来实现人才的选拔,通过为管理人才提供更好的工作平台来使其在后勤管理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价值。

第2篇:煤矿后勤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煤矿企业;后勤管理;对策;实践

一个企业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后勤保障工作。煤矿企业的后勤管理工作与全矿的整体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煤矿后勤管理工作的加强,对于煤矿的安全保障性与经济效益的提高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煤矿后勤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可以使煤矿员工在更加良好的环境下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煤矿后勤管理工作是保障煤矿工作有序高效运转的重要条件,与煤矿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息息相关,也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集团公司“一切为了企业,一切为了职工”发展宗旨的具体体现。

一、煤炭企业后勤管理工作的服务作用

煤炭企业后勤管理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解决煤炭企业职工的日常生活问题,还是一个系统的管理工程,必须牢固树立企业为一线服务的思想,力争主动,意识超前。首先应当善于审时度势,与时俱进,胸怀全局。目前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后勤产业的生存和发展依托的是主业的发展,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煤矿企业遇到了严峻的生存与发展的挑战,后勤管理工作要创新思路,把完全依赖主业的“等、靠、要”转变为“主动、自主、创造”,围绕主业服务主业,与主体产业保持同步发展;二是要牢固树立和增强服务意识,围绕主业发展“副业”,用发展的眼光制定发展规划,用创新的手段解决当前在后勤产业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和实现“副业”的经济增长,以化解传统产业的“痼疾”和难题;三是要做好对后勤管理发展工作的探讨和研究,在推动后勤服务社会化、产业化方面多做研究和尝试,寻求更加适合煤矿特点的后勤管理方式,以期达到主副业共同发展之目标。

二、煤矿后勤管理工作的内容和特点分析

传统煤矿企业的发展过程一直受到计划经济的直接影响。煤矿企业一般都远离市区,煤矿后勤集团的服务对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也比较固定。因此,在进行煤矿后勤工作时,一定要具有针对性,从具体实际出发,不断满足个性化要求,提升服务水平,促使企业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煤矿企业后勤管理工作,不仅是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为员工提供基本工作保障,还为职工承担着各类生活服务,虽然后勤服务的内容、对象与形式都具有固定性,但要不断根据煤矿工作人员的需求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使煤矿工人的急切需求得到保障与服务,从而利用后勤生活服务为煤矿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为其日常工作创造一个和谐平等的氛围,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特别是煤矿企业面对一些经营问题时,后勤管理工作可以使企业在特殊时期发挥其特有的作用,使其更好地投入到企业生产当中去,使其可以与企业文化所倡导的企业精神相衔接。煤矿后勤部门通过生活服务与精神呼唤来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同时要在思想上牢记“一切为了企业,一切为了职工”的企业宗旨,服务于大局,服务于职工,在此思想基础上,还要勤于学习新知识、善于掌握新技能,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主动作为,并且在工作中还需要掌握好相关政策,当好领导的参谋,为企业领导献言献策,妥善处理问题,为做好企业发展和稳定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三、加强煤矿后勤管理的对策

(一)主动作为,强化主动服务意识

首先煤矿的后勤工作要针对煤矿工人的差异性与服务内容的多样性,来加强对服务宗旨的强化,努力提高后勤服务人员的服务技能,使其在工作过程当中满足煤矿工人对于生活服务的要求,感受到企业人性化的管理方法与服务手段;煤矿后勤工作者要不断提高服务的品味与提高后勤服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其次,推动后勤服务社会化,应当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后勤服务的效率与经济效益,促进煤矿后勤管理工作的商品化观念,为煤矿的工作人员与家属提供优质高效的生活服务;第三,在工作作风上必须严谨求实,注意在管理过程中搜集和利用新信息,胸怀大局地为主业服务,设身处地地为职工服务,态度热情周到,服务细致入微,从而不断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构建一个和谐矿区,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健全后勤管理制度

对于一切企业行为来讲,制度的建立和规范都是必要的。因此,在加强煤矿后勤管理工作之时,要不断建立健全后勤管理制度。首先,要进行后勤管理制度的创新。后勤工作的宗旨是服务,管理是手段,只有将服务与管理相结合,后勤管理质量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因此,在进行煤矿的后勤管理之时,要综合分析煤矿的现实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最符合本企业现状的管理制度来规范日常的后勤管理行为;其次,煤矿后勤工作的工作面较广,员工组成复杂、多样,这就要求人们还要注重考核激励机制,才可以使日常的后勤管理工作有规范可依,才能调动广大后勤工作人员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

(三)提高后勤工作人员的素质

后勤工作人员的服务素质与技能水平对于后勤工作质量有着显著的影响,因此,煤矿企业要充分重视后勤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由于淮南矿业集团是一个传统国有企业,由于种种原因,后勤人员构成复杂,后勤服务人员的素质及专业技能还参差不齐,这就迫切需要尽快提高后勤人员的综合素质,比如说,在入岗时,要严格进行各项岗位培训,定期组织进行服务知识和相关技能的学习,考核后方可上岗,在工作后,还定期与不定期进行各项业务考核评比,对不符合岗位要求的人员进行调整和淘汰,对于后勤管理人员及一些特殊岗位的人员,加强与外界的同行人员进行经验的交流,了解社会相关行业的变化,吸取先进的工作经验,提高自身水平,使煤矿后勤工作水平不断提高。此外,还将煤矿企业的企业文化传播到每一个后勤工作人员的头脑中,加强思想与意识教育,使其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将这些观念融入到日常的服务当中去,构建企业特色文化,提升企业形象。通过这些措施,使后勤工作取得了较好的企业效应和经济效益,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切实营造了一个良好的企业氛围。

四、结语

总之,一个企业的后勤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企业员工和员工家属的工作和生活,对于企业的整体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后勤工作的改进和创新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工作,搞好煤炭企业后勤改进和创新,为企业助力,必将为企业的发展、为矿区的社会稳定和煤炭企业职工的幸福生活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者:方学平 单位:淮南矿业集团张集煤矿

参考文献:

[1]刘冀英.关于煤炭企业后勤改革的思考[J].煤炭企业管理,2002(6):29-30.

[2]李强.如何做好煤矿后勤管理工作[J].民营科技,2010(10):234.

第3篇:煤矿后勤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校企合作;厂矿中专班;探索与实践

一、实践背景

1、企业背景

七煤集团是我国重要的主焦煤生产基地和三大稀有保护性开采煤田之一,现有10个生产矿、六座洗煤厂,是一个集煤炭、化工、建材、电力于一体的特大型国营企业。作为地方支柱产业,基层管理人才的匮乏不仅会影响到生产,更是安全的克星。

2、学校背景

七台河技师学院的前身是七台河矿务局职工中专和七台河市、矿务局技工学校。职工中专84年建校,有着近30年的依托煤炭行业的办学经验,煤矿类专业齐全。96年以后,随着普通高教的高速发展和扩招,七台河矿务局职工中专的招生也陷入困境。

3、合作成果

从1997年起,我们就开始办厂矿中专班。我们的办学定位是“以涉煤专业为主,突出行业特色,面向社会、服务企业;以提高素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产学研结合为途径,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中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十几年来,我们一直坚持开办厂矿职工中专班。在我省其他职工中专相继摘牌,难以为继或改弦易辙的情况下,七台河职工中专却一枝独秀,依托七煤集团与各生产矿、洗煤厂合作办了采矿工程、矿山机电、矿井通风、计算机应用、发电、煤炭深加工等专业。培养了各级各类煤炭企业专业人才近2万人。

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厂矿中专班的毕业生,基础理论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工作勤奋努力,能理论联系实际,职业素质高,操作能力强,深受企业欢迎。我们培养的厂矿毕业生90%以上都在生产一线的技术及管理岗位,多数为井区长,有的已经成为副矿长、矿长,成为七煤集团煤炭生产一线名副其实的骨干力量。

二、办学过程与经验总结

1、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制定教学计划

厂矿中专班的教学计划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确定。学校先拿出专业教学计划,企业负责人及相关技术人员根据其安全生产的实际需要提出企业方的想法。经多次沟通,最后确定最终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实施中也会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和调整。课程内容既符合职业岗位要求,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又具有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基础理论课在课堂进行,实践教学则深入到一线,甚至是千米井下采掘工作面,结合实际生产来进行教学。学生与技术人员一起编制采掘作业规程、供电报告,进行矿井风量计算、设置通风构筑物、调节风量等。将技能培训、综合实践训练做到实处,形成了较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2、送教到一线,合理安排上课时间

参加学习的学员都是基层和一线岗位的干部和技术工人,他们在工作日很难保证学习时间,我们就送教到厂矿,宁可教师多跑些路,多搭些功夫,保证学员上课时间。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如半脱产或将教学安排在业余时间,尽量不占用学员的工作时间。也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参与授课,担任实习教师或指导毕业设计。

3、锻炼培养了一批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

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技能,一直是职业学校的师资建设的重中之重。专业教师通过去厂矿教学,近距离地接触了一线生产,对生产设备的更新、技术的进步、安全生产的现状有了更深入、更细致、更全面的了解。他们除了从事教学活动,也参与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并参与产品研发、技术创新,从中练就了过硬的本领,丰富了实践经验,从理论到实践,从书本到生产装置,从课堂到现场,从技术研究到工程应用,掌握了许多平时教学无法得到的知识、经验和信息,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而且弥补了实践经验的不足,极大地提高了自身实践能力。通过厂矿教学,更多的专业教师离“双师型”目标愈加靠近。有效地优化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结构。

4、构建了完善的管理运行机制

为确保学员出勤率和教学的正常进行,厂矿中专班由厂矿的职教科长或指定专门管理人员负责学员的日常管理和出勤进行考核,任课教师也对学员的出勤进行记载,并与成绩挂钩。按年级落实一名学员作为班级联络员,及时掌握和了解学员学习情况,征求学员的意见,听取他们对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的意见和建议,定期向任课教师进行反馈和调整。帮助学员处理好工学矛盾,对学员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督促和纠正。为了使培养的人才真正符合企业的需要,七煤集团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在资金、技术、设备、实验实习场所等方面给予各种支持,为课堂教学和实践技能的培养提供了保障。

5、加强教学评价,完善检查考核制度

为确保教学质量,学校主管领导和厂矿企业领导经常跟踪课堂教学,检查学习内容,技能目标是否实现,是否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师在完成教学计划的前提下,努力寻找适合厂矿班学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完成教学任务。学期末,学员要填写教师教学评价表,从教师知识传授、教学方法、教学态度、完成课时情况及师德等方面给任课教师打分。由于班级教学设立在生产单位,学员在上课或实习期间被找回岗位处理相关事情的情况不可避免。我们本着服务企业、支持生产的理念,将学员考试、考核确定为弹性的学分制度。

6、选用和自编相结合,搞好教材建设

教材是坚持选用和自编相结合,打破了传统的以系统理论为基础的教材体系。在教材的选用上专业教师结合培养目标和专业覆盖的职业岗位需要,选择合适的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以教学内容精、结构合理、知识新颖、实用性强为标准。学校也鼓励教师根据专业特点及人才培养要求自编讲义、实验指导书。我们自编的供煤炭类专业使用的教材(讲义),学生反映良好。

厂矿中专班的成功开办,既充分发挥了成人职业教育办学灵活的优越性,又尽可能方便了基层人才培养和煤矿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还相对缩短了人才培养周期。培养出的人才“留得住、用得上”,使煤炭企业消除了基层技术骨干和班段长等生产骨干“人才流失”的疑虑,校企双方各司其职,达成了统一的目标,实现了可持续发展。这种厂矿职工中专班的办学模式也逐渐成为我校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手段和理想选择,是成功的校企合作模式。

参考文献

[1]庞旭卿,毛红梅.《基于校企合作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绉议》.职业技术,2010.10

第4篇:煤矿后勤工作计划范文

大家好!今天,煤业公司“强化经营管理,建设节约型企业”现场会的召开,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在此,对与会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地感谢!

今年以来,北皂矿认真贯彻落实公司一系列会议精神,干事创业,勤俭办矿,科学和谐组织生产,致力加强成本和煤质两大体系建设,积极开展三个要效益活动,经济运行质量全面提升。上半年实现原煤产量150.20万吨,掘进进尺9033米,在消化了钢棚、维修费、租赁费等增支因素1577万元的情况下,完成单位成本142.87元,煤炭收购价格完成148.18元,比内部收购价格提高6.94元,实现提质增收1032万元。

下面就我矿上半年在强化经营管理,勤俭办矿,建设节约型企业的一些做法和体会汇报如下,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树立“一个意识”,突出“两个重点”,积极开展“三个要效益”活动。

一、统一思想,提高境界,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办矿”意识

思想是先导,认识是前提。面对年经营承包指标的压力,尤其是成本的压力。我们认为,要完成全年成本考核指标,既要开源,又要节流。要“两条腿”走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要增加产能,提高效率,解决增量与增效、提质与提效的关系,又要大力倡导“艰苦奋斗、勤俭办矿”。针对部分员工思想中存在的“大发展就是大花钱”的错误思想,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的现象有所抬头的苗头。我们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班前班后会等形式,加强舆论宣传,在全矿大力倡导“崇尚节俭,反对浪费”之风,深入开展了“降成本、提煤质”大讨论活动,教育引导全矿员工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办矿”思想,增强了紧迫感、责任感,在全矿上下形成了“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浓厚氛围,有效地调动了全员节支降耗、降低成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建设节约型企业成为全矿员工的共识。

二、突出成本、煤质两大体系建设,努力构建节约型企业的长效机制

机制是关键,是保证。我们从机制入手,突出了成本和煤质两大体系,靠机制调动积极性,促进了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优化。

1、突出责任目标成本管理体系建设。在认真总结0四年副总承包考核的基础上,以加大承包责任机制和风险收入机制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深化、细化承包考核,分管领导对科室承包,副总工程师对专业承包,实现了考核范围和费用指标的无缝覆盖。在具体运行过程中,突出考核兑现,严格按照考核项目、考核结果确定专业副总、科室的工资收入,拉开了副总之间、科室之间的工资收入,进一步调动了各专业、各科室抓节支、降成本的积极性,成本费用得到有效控制。上半年,在消化了钢棚、租赁费、维修费涨价等7项增支因素1577万元情况下,完成单位成本142.87万元,按同口径计算完成单位成本132.37元,分别比公司考核目标和奋斗目标分别降低3.63元、2.63元,降幅3%、2%。

2、突出煤质管理体系建设。今年以来,我矿没有煤2产量,而且随着采场进一步向深部转移,煤质呈下降趋势。针对煤质的严峻形势,我们坚持从源头抓起,从4106面开始,推行了煤质措施化管理制度,制定了《北皂煤矿采煤工作面煤质技术措施审批管理制度》,在工作面设计的同时,进行煤质设计,制定煤质措施规程,科学预测煤质指标,从源头上实现了煤质的目标化管理。坚持严格过程控制,从工作面、掘进头、运输、提升、风选厂、配煤发运等逐环节确定煤质考核指标,制定管理措施,合理确定煤炭质量与循环产量的最佳效益点,实行“双控”、“波动曲线”管理,实现了生产全流程煤质的可控化。坚持严格煤质考核制度,制定了《北皂煤矿煤质事故责任分析追究制度》,实行经济挂钩政策,严格考核兑现,开展了“质量责任追溯”活动,严细管理,严格奖惩。通过事前抓设计,事中抓控制,事后抓考核,有力地保证了煤炭质量。上半年,完成好煤率81.3%,比考核目标增长10个百分点,综合售价达到148.18元/吨,比考核目标吨煤增加6.94元,实现提质增收1032万元。

三、深入开展“三个要效益”活动,努力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新形势、新任务,对“艰苦奋斗,勤俭办矿”赋予了新的内涵,为此,今年以来,我们在内涵和外延上不断深化、拓展,在全矿积极开展了“向科学管理要效益、向科技创新要效益、向回收复用要效益”活动,开源节流,节支增效。上半年,在消化各类增支因素的情况下,实现内部利润17.9万元,比集团公司考核的盈亏持平目标,增盈17.9万元。

1、向科学管理要效益活动成效显著。

一是健全制度。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了《材料成本计划管理规定》、《钢棚管理规定》、《材料回收管理规定》、《钢棚回收管理规定》、《现场材料管理考核实施办法》等相关的规章制度,对材料的审批、领用、现场使用、码放、回收、考核等全过程的管理进行了规定,明确了各单位、部门,直至每一个人在材料管理中的责任和标准。

二是严格考核。从与材料管理相关的企管科、技术科、海域办、安监处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了材料检查小分队,坚持定期检查和不定期相结合,对井下现场材料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实现了对煤炭生产的回采、掘进、运输及地面选煤和排矸的全过程的监督和控制。

同时,对检查出的问题进行严肃处理,一追到底,对造成材料浪费的单位和个人决不手软,做到奖罚分明。通过经济杠杆来调动各单位材料管理的积极性,杜绝了井下材料乱丢乱放和浪费现象,有效促进了全矿材料管理工作逐步向规范化、制度化和自觉管理方向迈进。极大的促动了各级员工加强材料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上半年,在4107撤面过程中,克服面长、设备多、现场压力大、条件差等不利因素影响,在51项配件、材料回收项目中,有49项回收率为100%,其余两项为98%,成为建矿以来面最长、回收率最高的工作面,充分体现向科学管理要效益的成效。

2、向科技创新要效益取得新的突破。上半年,依靠科技进步,积极进行小改小革,推广革新项目,不断深化小改小革100推活动,我们先后推广应用了小改小革项目20多项,依靠科技进步实现节支降耗100多万元,向科技要效益5600多万元。主要项目有六个:

(1)通过优化施工设计和回采工艺,合理确定放顶煤层位,4107工作面比设计多回收煤炭6万吨,增加效益600万元以上;4402工作面预计比设计多回收煤炭50万吨,增加效益5000万元以上。

(2)井下固定皮带安装QJR1-315/1140型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交流真空软启动装置,最大限度消除了皮带机启动时产生的电动力、热动力对设备、胶带的损坏,减缓了皮带表面涨力,延长了使用寿命,每年可实现节支30.4万元。

(3)研制U型钢卡栏板整形机,上半年实现了U25卡栏板的“零投入”,共计节约资金38.3万元。

(4)综合推广应用大功率喷浆机、锚杆钻机及风电闭锁装置等先进掘进设备,不但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还实现节支14.7万元。

(5)通过改进KBD-30S手提开关,实现了井下排水装置的自动化,现井下已安装5套,运行4个月,效果良好,节约人工、电费等各类费用13.1万元。

(6)海域施工依靠科技创新降成本。用旧U型钢替代25mm厚钢板加工拉杆,仅此一项每米巷道可节约费用700元;在皮带井下段满足现场需要,缩小支护断面,减小断面跨度,采用3.4*2.7的直墙半圆拱支护,每米节约费用172元;在H2103材料巷以U29棚喷支护取代U36壁后充填混凝土支护,实现海域支护的实际性突破,大大降低了支护成本。上半年,海域施工巷道单位成本比年初承包目标降低517元,降幅达到9.2%。

3、向回收复用要效益取得新进展。今年以来,我们进一步完善了物资回收复用管理体系,重新优化了体系的运作方式,调整了考核标准,在原回收管理规定的基础上,对各项材料的回收率、回收标准及考核办法重新进行了明确,提高了各基层区队在材料回收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收旧利废,降低了材料消耗。上半年完成材料回收411.9万元,材料复用251.8万元,分别完成全年回收复用目标的82%和69%,冲减材料成本1.68元/吨。上半年在回收复用上着重加大了三个方面的力度:

(1)加大计划管理力度。根据月度作业计划安排,对每月的回收指标进行再确定,根据材料成本的容纳情况对材料的复用指标进行调整确定,并按钢棚、大型材料、其它小项进行分解,确立月度回收复用计划,下达到相关部门和单位,从而使全矿的回收复用工作更具有针对性、计划性和条理性。

(2)加大过程控制力度。计划制定后,关键是如何落实到生产过程中去。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我矿企管科、技术科、回收公司等部门和单位,从完善制度入手,着重抓了现场检查、回收上交、复用计划落实、周转调剂使用、台帐记录和考核兑现等环节,杜绝了材料丢失和浪费,有力地推动了我矿的节支降耗、勤俭办矿工作。

(3)加大复用力度。致力三个突出:

一是突出钢棚回收复用重点,强化回收复用工作,增加了钢棚的复用量。特别是机修厂划转后,我们积极采取措施,调整业务管理程序,建立起全新的维修合作业务关系,并在钢棚的维修复用中重点抓修复难度较大的旧U型钢的维修,在租赁维修中心的大力配合下,矿组织企管科、技术科、回收公司等单位和部门参与,从旧U型钢的挑选到修复好后的验收、存放整个修复环节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1-6月份共回收钢棚3681架,其中U型钢棚2890架、工字钢棚697架、槽钢棚94架;复用钢棚1644架,其中:U型钢棚595架、工字钢1043架、槽钢6架,复用钢棚金额124.7万元,相应冲减材料成本0.83元/吨。

二是突出铁路、铁管等回收周转,循环使用。1-6月份共复用铁路8900米、2寸铁管2000米、4寸铁管6100米,相对减少了新铁路、铁管的投入量,上半年新管路投入量仅为全年指标的46%,比平均进度少投入7万元。在海域施工中,针对支护成本高的现实,实施了一体化材料管理,做到同类材料规格一致,循环周转使用,提高了材料的二次利用率。二季度,拉杆、连板实现了零投入,节支降耗55万元。

三是突出增加复用项目,扩展回收复用内涵。通过加强管理,在继续巩固原钢棚、U型钢卡子等回收复用项目的基础上,增加复用项目,进一步提高回收复用工作空间,其中主要进行了利用废旧U型钢加工固定联板和锚盘的工作,累计已加工固定联板15720个,锚盘33950个,相对减少了新材料的投入,节支降耗140万元。

年以来,我矿虽然在开展科学管理、勤俭办矿,创建“节约型企业”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但与上级领导的要求,与先进单位相比,我们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和不足。下一步,我们将借这次现场会的东风,认真学习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紧紧围绕全年的各项奋斗指标,以科学管理、科技创新和回收复用为工作重点,进一步强化成本费用控制工作,力争下半年材料回收复用达到300万元以上,实现科技创效益100万元,全年确保完成材料回收复用550万元以上,实现科技创效益200万元,推动“节约型企业”建设活动的开展,促进我矿成本费用控制工作再上新台阶。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办矿”意识,在节约型企业建设的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最近,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常务会议,就建设节约型企业进行重点安排部署。倡导节约已经列入国家重要议事议程。我们将认真贯彻上级指示精神,全力建设节约型企业,进一步提高境界,创新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提高我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继续完善责任目标成本管理体系和内部经营管理机制。探索建立和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将物资管理进一步与专业副总工程师的承包挂钩,从源头上强化成本控制和现场管理工作。

3、继续深入开展“三个要效益”活动。通过强化科学管理,结合公司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使用,进一步规范物料的审批、领用程序和现场使用;通过加强现场煤质管理,提高煤炭质量,增加好煤率,实现提质增收。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进一步优化施工工艺,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矿井自动化水平,在海域第二个工作面建成自动化采煤工作面。大力开展回收复用工作,增加材料、配件的二次使用和废旧材料的合理再利用,抓住钢棚维修复用和废旧钢材综合利用这个重点,在井下建立新的钢棚维修车间,减少钢棚的维修周转环节,提高钢棚维修质量和数量;在利用废旧钢材加工锚盘、连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废旧钢材的综合利用力度,相对减少新材料投入,实现内部挖潜,开源节流,节支增效。

4、进一步研究做好海域支护改革工作。逐步探索海域巷道支护规律,依靠科学的数据分析,合理确定海域巷道支护形式,努力降低支护成本。

5、继续深入开展“小改小革100推”活动。调动各级员工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依靠科技进步,将“节约型企业”的创建活动延伸到基层班组,落实到实处。

第5篇:煤矿后勤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培训课程;应急培训;管理体系

1培训课程体系建立分析

(1)事故决策提高课程体系——模拟救灾推演。进一步推动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根据煤矿特点,结合行为科学理论,以真实的事故警示案例为依据制定事故模拟推演方案,用于矿级管理人员培训教学中,以期提高矿级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在矿井重大灾害事故抢险救灾中能够正确决策指挥。

(2)提高现场应急处置能力课程模块。针对目前煤矿企业存在着应急管理培训工作进展不平衡,在培训课程体系中,需要加入现场应急处置能力课程,应急管理工作应从上层抓起,并需要编制了《煤矿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文件汇编》,结合行为科学原理,从行为准则上对现场应急处置能力进行提高。

(3)扩大课程范围适应不同层次人员。煤矿区队级管理人员是煤矿安全生产主要环节人员,是煤矿基层管理工作者,是生产一线第一责任者,在矿井发生事故时,是现场处置第一决策者。做好煤矿应急预案编制、管理、演练、培训是提升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重要手段。这充分说明了煤矿企业基层安全管理和技术管理人员应急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严重匮乏,必将导致大部分煤矿企业应急管理能力低下。

(4)煤矿应急预案演练课程体系。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九条规定,煤矿企业每年必须至少组织1次矿井救灾演习的要求,相关课程内容必须严格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AQ/T9007-2011标准,以《煤矿安全规程》、《矿山救护规程》等为依据,并结合地方行政机构的应急法律法规。

2培训教师管理及确定

煤矿安全培训虽然是一种在职教育学习,但其教学成果以及学员学习效率都符合学校教学规律,在全日制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管理,是学校教务部门最为主要的工作之一,是整个学校运行和发展的根本,所以在煤矿安全应急培训中,对于其讲师的管理尤为重要,要从前期的培训教师的选择,到中期的教师监督管理,以及教务人员的教学组织实施,到后期的教学质量的评价。煤矿安全应急培训的教师确定,必须要针对煤矿企业生产的全过程进行识别,即各个工作程序和内容的分析识别,确定哪个工作环节更需要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在识别过程中还需要把我国煤矿相关安全法律法规以及目前煤矿安全监察的动态和现实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问题相结合。并且煤矿安全培训要积极响应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政策,以及最新的劳动保护规定,这样既能结合煤矿企业实际的安全培训要求,又能把相关培训政策性指导内容进行前期的预判分析。由于煤矿安全培训人员的结构差异性,对于煤矿安全培训的对象进行差异化需求分析。并且把煤矿安全培训的个体和组织相结合,以识别整个煤矿企业的安全培训需求。

3煤矿安全应急培训质量评价方法

煤矿安全培训质量的评价,在整个煤矿安全培训环节中流程中是比较重要的,它是进行培训效果评价的有效手段,也是进行后期煤矿安全培训项目改正提高的措施之一。对于教学质量的评价方法,目前有多种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一定的特征,所表征的优势可能有一定的差别。根据煤矿安全应急培训班的特点,主要通过3种方式对其进行教学质量的评价分析:

(1)教学效果的测量与评价。这是从学生的成绩上,用量化的方式,来反映教学效果的优劣,任何一种模式的教学,都可通过此法进行定量评价。这种教学质量的评价目前在各个层次的教学过程中应用比较广泛。主要是根据学生的成绩来进行量化比较,对于煤矿应急管理培训教学成绩的量化,要根据培训教学的特点,设置适合的考核和考试方法,主要以答辩和编制相应应急预案,最后也可以进行相应课程成绩考试来综合量化处理。

(2)教学问卷调查评价。教学问卷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也是目前比较常用的教学评价方法之一,对于教学问卷的评价,必须进行侧重点的问卷设计,然后设定目标值,然后对目标值进行统计分析以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分析。

(3)教学质量模糊综合评价。首先对于煤矿安全培训的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其影响因素中可以对它们进行分类,一般将它们分为2类,一类为重要影响因素,另一类为次要影响因素。其中教学计划、师质力量、过程控制等都属于煤矿安全培训质量影响的重要因素。次要因素主要包括培训需求、教学时间、学员意见等。在此分析基础上,并通过一定的数学评价分析理论,建立煤矿安全培训质量评价体系。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评价因素是对煤矿安全培训质量的综合评价集合。

4煤矿应急培训教学管理体系

对于煤矿企业内部的培训中心,其应该根据煤矿企业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国家煤矿安全监察行政机构的政策动向,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具体的培训计划要按照企业发展的规划以及企业人员结构的特征和相关企业职工考核制度进行培训计划的制定。作为企业的安全培训机构,其要对整个煤矿企业的安全培训和安全生产负有一定的责任,必须要进行责任化管理,只有进行了责任化管理,才能够促使企业的培训机构加强相应的工作。并且企业的培训机构要在企业的年度开始就制定好本年度的培训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调整变化。对于煤矿企业培训中心所制定的培训计划,应该包括培训教学大纲、培训教学计划、培训的时间安排、培训的手段以及相应的教学资源都应该进行明确化。对于培训计划的时间,可以进行中长期的培训计划的制定。

(1)煤矿安全培训中心长期培训计划的制定,长期发展计划的制定是培训机构按照所属矿山企业发展规划要求制定的,长期的培训计划其时间跨度一般较大,大部分是按照单位为年的时间进行的培训计划的制定。对于时间的长短,也需要着重考虑。因为如果时间过短就失去了长期培训计划制定的意义,而如果制定的时间过长,那么在长时间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变化,这些变化也许不能够合理地去预测,这样也会给制定的培训计划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错误。

(2)煤矿安全培训中心中期培训计划,中期培训计划一般是指年度计划的制定,即整个年度内的培训计划的制定,它的制定需要在长期计划的前提下进行制定,即它要符合长期的培训计划要求。并且制定的中期培训计划要结合企业年度发展规划或者发展目标,并且要考虑短期的培训计划的要求,使得中期培训计划衔接长期和短期计划。

(3)煤炭培训机构短期培训计划的制定,对于煤矿企业短期的培训计划的制定,主要考虑煤矿企业短期内的人员结构变化以及国家煤矿主管部门对煤矿相关政策的动向,以及近期相关国家法律法规或者国家新的标准颁布实施的情况,尤其是国家标准规范的实施,在实施前需要进行相关培训,这样能够有效地贯彻和落实煤矿企业的实施国家标准规范的能力。

对于编制培训计划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编制:

(1)首先在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内容时,先要考虑的是煤矿企业自身的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然后对企业本身的人员结构的发展,以及技术水平的现状等都进行相应的调查研究,然后再制定具体的内容,在确定内容后,就需要制定相应培训内容后的培训目标,进行培训的目标要明确,这样才能进行高效的煤矿安全培训,并制定相应的目标考核机制,进行合理化的考核。

(2)在制定培训内容时还需确定培训对象,以及和它对应的培训具体内容要求。培训对象要和培训内容相结合进行考虑,这需要对本矿山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和技术发展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才能够进行确定。培训对象确定后,就要根据确定的培训内容确定培训的时间安排,时间的长短要根据培训内容和培训对象的认知能力进行确定,而具体在那个时间段进行培训,需要考虑煤矿企业自身的生产需求,因为煤矿企业培训最好在不影响煤矿企业生产的前提下进行,如果影响到煤矿企业的生产,那么也需要把这种影响降低到最低。

(3)对培训教学人员的选择也是进行培训计划制定的重要内容,首先要根据培训的具体内容选择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有一些培训内容,如理论性较强的工程技术课程可以选择外聘科研院所的科研工程技术人员,而操作性比较强的培训内容可以选择本企业内部工作人员进行教学工作,而像其他一些国家规范和标准的培训可以选择行政机构或者高校教师进行宣贯国家标准。对于企业内部的培训中心在进行培训计划时也需要考虑培训场所的问题,目前大部分煤矿企业的培训中心都有固定的教学地点。

(4)对于制定的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及目标,需要通过采取一定的手段进行监控,因为在职培训所涉及到的学员不能全日制地进行学习,所以在控制过程中首先需要制定的是相关人员的出勤率,对于出勤率可以采取相应的检查和考核制度。对于培训计划实施过程中也需要进行相应的监督管理,在整个过程中进行监督管理是培训机构教务人员的主要工作之一。

在进行培训计划制定过程中,还需要制定相应的评估或评价制度,只有建立相应的评价和评估制度,才能够有效保证整个培训项目的质量和目标的实现。煤矿培训项目的实施是培训机构的重要工作,整个培训机构的各个部门都需要协同工作。在培训项目实施阶段就是要按照前期制定的培训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培训工作。在培训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按照整个培训项目的监督和评估方法,进行有效的全过程控制管理。在我国煤矿安全监察行政机构所属部门中也有相应的煤矿安全培训机构,有的培训机构还承担对所监察的辖区内煤矿企业的安全培训中心进行监管和管理,那么此类培训机构的培训计划的制定需要和煤矿安全监察行政机构的工作动向相结合,并时刻对煤矿企业所需要的培训要求进行调查,以制定符合市场规律的培训项目计划。

由于煤矿从业人员的结构差异性,即煤矿管理人员和普通生产管理人员以及一线的采掘工人,并且由于煤矿行业的特殊性,需要有一定数量的特种工作人员。所以不同结构层次的人员对于安全培训的需要,和需要培训的内容以及其认知能力都有较大的差异。所以再制定教学计划和培训大纲以及考核标准时都需要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进行合理的确定。由于煤矿生产企业属于高危行业,所以国家安全生产监察部门对从事煤矿企业的管理人员有资格证书的培训内容,如矿长资格证、总工资格证等资格培训项目。对于煤矿的特种工人,也有相应的资格证书培训,如采煤机司机证书、爆破工资格证书等。

参考文献:

[1]程伟,柏建彪.松软厚煤层巷道围岩稳定原理与控制技术研究[J].煤炭科技,2010(2):4-6.

[2]刘建军.崔家寨煤矿近距离煤层群开采巷道稳定性分析[J].煤炭科学技术,2009,37(3):13-16.

第6篇:煤矿后勤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矿井;生活区;选址

1 概述

矿井工业场地一般由行政办公及生活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风井区等几个部分构成。前者一般称为场前区,为生产指挥及生活服务,后三者一般皆为生产服务。除风井场地外,其余部分一般结合主副井井口及彼此关系联合布置,以便统一使用、统一管理。工业场地的布置经常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场地结合主副井井口而得出不同选址的情况,如主井工业场地、副井工业场地等。生活区独立选址情况较少,一般跟随副井工业场地布置。但在一些特殊矿井场地设计中,其独立选址有着鲜明的设计特点。本文结合陕西党家河煤矿、中庄煤矿、新疆涝坝湾煤矿等工业场地设计,探讨生活区场地独立选址的相关特点。

2 独立选址优点

2.1 减少压覆资源量

总体来说,煤矿相对于其他如钢铁、化工等工业项目,场地位置及布局受煤炭资源赋存条件的制约,同时受开采范围塌陷的影响。矿井生产的目的是开采出煤炭,因此结合井下煤炭赋存情况,工业场地的位置、占地范围要尽量减少压煤量,特别是不压第一水平的可采煤量。在许多大埋深、多厚煤层的矿井,占地较大的话,压覆煤炭资源量可能达到上千万吨。因此,减少井田范围内工业场地面积是减少压覆资源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受井下工程及井田边界线的限制,主副井及其生产场地难以远离井田边界范围,但生活区场地却可在远处布置;所以,生活区场地独立选址是减少井田范围内场地面积的手段之一。

党家河矿井田范围内地形复杂,可供选择的场址不多,仅有井田边界的一条较大冲沟平台场地可选,工业场地全部位于井田上。场地设计时选择将生活区独立选址在距离生产场地13km的张村驿镇上,相应减少了场前区的面积,对井田的煤炭资源的压覆大大减少了。

2.2 提高场地布置的灵活性

矿井几个分区各有其特性,一般在考虑风向的影响下,不得将生活区布置于生产区主导风向的下风侧。同时,场地布置还受到场外公路、铁路、地形地貌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如进场公路与场前区、生产区的关系;铁路装车站的位置对场前区的影响,冲沟走向等等,这大大增加了场地布置的限制性因素,提高了各分区之间协调的难度。

生活区独立选址后,工业场地只剩余生产区及辅助生产区,二者之间的关系较容易处理。即使有办公楼、灯房浴室等建筑的存在,其在环境的要求上,也不如单身公寓及食堂要求那么高,布局相对更加灵活。

党家河煤矿生活区独立选址后,生产区可以放到最外侧布置,方便了煤炭对外运输,生活区的污染因素也随之消失。中庄矿井因没有独立选址,场前区放在沟口位置,生产区受风向限制不得不放在最小的一个支沟内;同时,煤炭外运车辆进出沟口造成的煤尘、噪音等对场前区存在不利的环境影响,究其原因就是较多限制性因素造成设计上的灵活性不足。

2.3 降低防洪要求及场地工程量

依据《防洪标准》、《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矿井工业场地防洪采用100年一遇洪水标准,矿井井口、地面变电站采用300年一遇洪水校核标准。

上述是一个很高的标准,如果场地是一体化布置,则均应符合要求。但如果独立选址生活区,按照《防洪标准》的注释,“如辅助场区(或车间)和生活区单独进行防护的,其防洪标准可适当降低。”应当来讲,生活区被洪水淹没后,其影响较生产场地特别是井口等重要设施要小很多。这降低了一些需要独立选址生活区场地的设计洪水位标高,也为生活区独立选址提供了思路。

神华新疆涝坝湾煤矿生活区由石门子水库管理站改造而成,原办公楼作为矿井办公楼使用,另有食堂、6栋轮班宿舍(新建2栋)。因现场条件使然,生活区与井口及辅助生产区相距100m。按照防洪评估报告,矿井井口及其附近场地均满足防洪要求,但生活区场地因位于其上游且现状标高低,不能满足百年一遇的防洪要求。如果将其归入生活区规划,按照《防洪标准》的解释,其防洪标准可适当降低,其就可以满足规范要求了。

因此,上述情况可以看出,生活区独立设置后,因其淹没损失小,其场地的防洪也可降低,大大节省了相应的土方工程量。此种案例可以在填方量较大的地方,如沟谷、平原等地带参考使用。

同时,如党家河煤矿一样,许多矿井场地位于冲沟、山地等区域,独立选址减少复杂地形下的占地面积,可以节省较大的边坡处理费用,减少场地的填挖方等工程量,也可降低因大开挖造成的塌方等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

2.4 改善生活环境

场前区的面貌体现了一个企业的形象,是企业文明生产的象征;良好的场前区设计将给企业的综合面貌加分。一般来说,工业场地在有效分区下,再配合一定容量的绿化,其卫生情况较生产区及辅助生产区是良好的。但随着生产经营时间越来越久,人流、车流的混杂,煤尘的影响,场前区的环境状况一般也变得越来越差。单独靠场地分区及绿化手段已不能解决最终的环境问题。

同时,在“场前区占地面积不得大于总用地面积7%”的条文限制下,场前区布置局促,环境面貌不可能实现大的改观。中国的许多煤矿分布在荒漠、山沟中,自身独立成一个小社会,职工生活范围局限在封闭的环境中,与现代生活有较大的脱钩。许多小餐馆、小旅社、小停车场等围绕在场前区,破坏了矿井的整体形象。

场前区独立选址后,能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其可以借助城镇居住生活环境和其他有利条件,解决了职工业余生活枯燥乏味等不利影响。从生活方面考虑,有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工人能够获得最安逸的休息调养,调动他们的劳动积极性。

同时,对于附近的一些小的村镇,矿井生活区的一些设施还可以为当地社会提供一些服务,如食堂、招待所等,大大提高了企业对当地社会的回报效应。

3 独立选址缺点

3.1 设施重复建设

场前区独立选址,特别是在与生产场地相距较远的情况下,设计上不得不为其单独考虑供排水、供电、供暖等公用工程设施。虽然生产场地的辅助动力设施规模相应减小,但二者相加总体规模及投资还是变大了。如陕西党家河煤矿,生活区场地新建了锅炉房、污水处理站、浴室等。而新疆涝坝湾则是利用原有设施,且距离矿井辅助场地场地不远,因此,其不必增加相关公用工程设施及费用。

3.2 城市规划限制

一些矿井生活区选址在附近的小城镇后,当地的城镇基础设施是否能满足需要,要从总体上综合考虑。对于一些较小的城镇甚至乡村,其常住人口本来就不多,矿井新增人口却不少。如陕西党家河煤矿,其所处的张村驿镇镇区人口在2400人左右,而矿井设计工作人员在700人以上,加上后期可能增加的工作人员、来访人员及其他吸引而来的相关人员,外来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可能达到30%上。这部分人员是原城乡规划所未能预测到的,对当地的各类建设用地、给排水、供配电、道路等等基础设施形成较大压力。因此,需要多方面协调矿井生活区选址与当地城乡建设之间的矛盾,化解不利影响。尽量将工业发展与当地城乡建设有机联系在一起。

3.3 通勤及相关运营费用

生活区独立选址后,因矿井生产实行的是倒班制,人员来往需班车运输,且上下班工人数量较大,造成人员通勤费用、时间等投入较多。而且,人员通勤是长期行为,运营费用长期存在,直接增加企业生产成本。

从国外矿井的发展历程来看,人们对于自己的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A地工作,B地生活已是许多企业员工的选择。随着我国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开车上下班也逐渐多了起来。但在当下,这只是一种发展趋势,多数工业企业在工作、生活分离的情况下,还是由单位提供相关的交通工具,来摆渡工人上下班。如果两个区域相距太远,通勤及相关费用必然较多,员工上下班时间较长也容易产生不良抵触情绪。新疆涝坝湾矿井,生产区与生活区二者距离仅100m,完全没有这方面压力;党家河矿井的距离在13km左右,在可接受范围内。笔者认为,通勤距离在20km、通勤时间在20min以内的情况是可以接受的。

4 结语

矿井生产区等与生活区分开选址,有的是基于现状的选择,有的是通过设计优化的结果,从国外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来看,其又是一阵发展的趋势,是人民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一种体现。基于我国矿井的生产现状,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是否分开选址有时不仅仅是经济比较的结果,更是设计综合考虑的延续。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区独立设置,甚至取消生活区也是完全可行的。

生产的归生产,生活的归生活。在当下的实际中,综合比较分开与合并选址的优缺点,尽量平衡生产与生活的需要,在有利生产,经济合理,生活和谐,距离适中的情况下,设计者应该多做比较方案,综合确定;应多考虑独立选址带来的优点,在用地面积、土方工程、边坡工程费用减少、生活环境改善等优点与相关费用增加之间的比较推荐,为企业更好的选择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傅达聪等.煤炭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手册,煤炭工业出版社,1992.

[2]GB 50187-2012.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P].

第7篇:煤矿后勤工作计划范文

三季度原煤产量计划万吨,实际完成万吨,超计划万吨。开掘总进尺计划米,实际完成米,超计划米。其中开拓进尺完成米,超计划米。原煤销售完成万吨,实现了销大于产。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同比提高万元。吨煤综合售价元,吨煤同比提高元。吨煤综合考核成本元/吨,实际完成元/吨,吨煤节约元。实现利润万元。职工人均收入达元,同比增长元,达到了全年人均工资提高元的水平。

刚才,对三季度的经营工作和财务工作进行了总结分析,对四季度的经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希望各战线、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

总之,三季度我矿整体经营工作呈现出“两个超”(原煤产量、开掘进尺超计划)、“四提高”(售价、销售收入、利润、职工人均收入提高)发展态势,是多年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但还要看到在经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一是瓦斯治理工程投入量大,采掘接替安装工程投入量大,造成材料费月月超耗,成本在高位运行,给控制成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二是部分干部职工认为经营形势好转了,经济效益提高了,花钱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的不良作风有所滋长。三是基层单位部分干部存在着“先投入、后算帐”旧的经营管理理念,还不能适应内控体系管理制度的要求,经营管理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增强和提高。下面对三季度的经营管理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加大内控制度学习力度,提高干部职工的执行力

三季度,我矿内控管理工作全面铺开,从现在起,要组织全矿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我矿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和内控管理各项规定,尤其是全矿副科级以上干部要加强学习,全面了解掌握内控体系内容,达到细化管理,规范操作。企管中心要做好内控制度的辅导解释工作。二季度末对全矿副科级以上干部进行考核,以此增强干部的约束力,提高执行力。使我矿的决策更加科学,管理更加规范,把经营风险降到最低限度,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二、强化以成本控制为核心的经营管理

要正确认识效益提高与管理的关系,正确处理成本合理上升与严格成本管理的关系。煤炭市场好转,经济效益提高,并不能表明管理水平自然地得到提高。在某种程度上说,正是由于效益的提高,掩盖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由于我矿所有采区全部进入高突采区,加大了安全资金的投入,成本也随之上升,成本的上升有合理的因素,但不能因为成本的合理上升而放松成本管理。成本和效益成反比,成本越高,效益就越低。效益靠管理,管理出效益。因此,无论在什么时候,管理都是企业永恒的主题,而成本管理则是企业管理中最基础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抓住了成本管理,就抓住了“牛鼻子”。

要大力压减非生产性支出。在经济形势好转的情况下,一些单位艰苦奋斗,勤俭办矿的意识淡薄了,管理有所放松,花钱大手大脚。要使大家认识到市场经济瞬息万变,市场形势不可能一直好下去,煤炭价格不可能一直在高价位运行,有起就有落,有高就有低,我们要“居安思危”,把好日子当穷日子过。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办矿的优良作风,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处处精打细算,把各项费用指标控制在计划之内。

要维护计划和成本管理的严肃性。分解到各战线、各单位的计划指标,要严格控制,严格考核,对超指标的单位,硬起手腕,用工资抵扣,不讲情面,不讲关系,不搞下不为例,坚持公平、公正原则,维护计划的严肃性。把各项费用指标控制在限额之内。全矿干部职工都要树立“节约一分钱,就增一分利”的经营管理理念,把企业效益和干部职工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提高全矿干部职工的经营管理意识。希望各单位都要把精力放在加强管理上,放在内部挖潜上,努力完成目标成本。

三、加强技术管理,优化工程设计,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管理带来的经济效益是不可低估的,同时,它所带来的隐患所构成的威胁也是非常之大的。因此要认真贯彻技术与经济结合,生产与管理并重的原则,从技术经济领域开辟降低成本的新途径。工程技术人员对搞好技术管理工作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各单位技术管理干部是本单位技术管理的第一责任者。要严格落实一工程一措施制度,规范技术措施审批程序,把好作业规程及安全编制、审批关,设计最佳技术方案,使工程达到科学、合理、经济、高效,让每项工程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降低成本费用。

四、加强财务资金管理,严肃财纪经律

正确处理经营管理以财务为核心,财务管理以成本控制为核心,成本管理以资金控制为核心的财务管理关系,深入开展成本管理年活动,在各个环节的管理上,按照内控体系的要求,按章办事,精细管理,重点在资金控制上下功夫、堵漏洞。对分解到各单位、各部门的各项费用指标量入为出,严格控制,月月考核,奖惩兑现。

要加强资金管理,对资金投放,资金工程,大修理工程严格控制计划规模和实际投入,坚决杜绝计划外工程,最大限度地压缩资金成本。在资金的投放上严格授权审批制度,并经矿党政集体研究决定,维护财经纪律的严肃性。

要认真落实清欠工作责任制。按照清欠目标分解指标,落实责任,从严考核,对完不成清欠指标者给予处罚,增强清欠人员的责任感,确保完成清欠任务,减少呆坏帐损失,压减应收帐款,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要加大审计工作监督力度。围绕经营管理和成本控制中的突出问题,把审计工作渗透到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源头参与,过程控制,发挥内部结算中心、财务科、审计科职能部门的作用,实现由事后审计向事前介入转变,充分发挥审计工作在经营管理中的监督保障作用。

五、抓好物资管理,堵漏节流,降耗提效

对各单位上报的材料计划要严格审查,把好材料审批关,严格按定额和限额双向控制,对材料消耗考核到区队,做到严格考核,奖罚兑现,超耗用工资抵扣,坚决克服上旬松、中旬紧、下旬超的不正常现象,切实把材料消耗降下来。继续推行物资配送管理办法,特殊材料配送到施工地点,形成物资管理部门、供应部门、使用部门三方制约机制,杜绝物资流失现象。

要发挥基层区队青年物流监督信息员的作用,对井上、下物资流通过程中的使用、闲置、浪费等信息及时反馈给矿主管部门,制定措施,及时整改,严堵漏洞。同时,对闲置物资及时回收,加快周转,对积压物资合理调剂,提高物资的利用率,达到物尽其用,发挥最大效能。版权所有

六、抓好煤质管理和商品煤销售工作

在煤质管理上,要立足源头,抓好质量管理。从月日起,集团公司对煤炭质量管理作了新的补充规定,外销煤发热量低于大卡的煤炭不准装车外运,否则不计产量,不计销量,不返还目标成本。入洗煤灰分超过30%时,按外销混煤计算。地销煤发热量低于大卡不计产量,不计销量,不返还目标成本。针对这一新的严厉规定,四季度要重点抓好采掘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期间的质量管理,因地制宜,控制采高,确保灰分不超标。要牢固树立“质量是企业命根子”的经营理念,做到诚实守信,质级相符,真心实意为用户着想,使用户同企业利益共享。

抓好原煤销售工作。三季度我矿煤质内在灰分较高,根据煤质变化,适当调整发运去向,密切加强与集团公司有关单位的联系,及时催要车皮,尤其是对外运直达专列,要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保质保量完成装车任务,确保及时发运。针对公司下达我矿组煤入洗量大的情况,及时加强与、、洗煤厂的联系,加大组煤入洗量,扩大成本空间,实现效益最大化。

七、整合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对全矿劳动组织进行整顿,按照“采掘一线满员精干,井下辅助定岗定员,机关科室定岗定编,地面模拟市场运行”的原则,减少编制,压缩富余人员,使各类人员配置合理,机构精干高效。对长病、长伤休养人员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根据鉴定结果和劳动能力情况适当安置工作,达到人尽其力。

第8篇:煤矿后勤工作计划范文

如何引领时代前行?——是科技与创新

作为中国矿产行业的先行者——中国大唐国源矿业,

顺势响应国家推进智能化发展的宏观政策,

深刻洞察人工智能、大数据、5G、云计算、机器人等新技术领域的创新发展,

以智慧之名,创新打造安全生产智慧枢纽中心,为推动能投公司高质量发展、为助力大唐集团打造世界一流能源供应商的卓越品牌贡献专属力量,聚时代之势,以全新的智慧产业,谱写新时代智能化矿井的全新篇章。

应势而动 顺势而为

智慧矿山是以矿山数字化、信息化为前提和基础,对矿山生产、职业健康与安全、技术支持与后勤保障等进行主动感知、自动分析、快速处理,建设智慧矿山,最终实现安全矿山、无人矿山、高效矿山、清洁矿山的建设。智慧矿山建设主要包括:智慧生产系统、智慧职业健康与安全系统、智慧技术支持与后勤保障系统建设。

2014年6月,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我国能源行业的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能源及时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明确提出了煤炭行业重点主攻方向,要求开发智能化工作面等技术,重点煤矿区基本实现工作面无人化。近年来,随着国家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和能源消费结构的转型,倒逼煤炭产业必须走绿色智能的清洁化生产之路,国内外煤炭企业、科研院所和装备厂商不断加大煤矿智能开采的研发投入和应用力度,推动煤炭生产向少人化、无人化发展。

第9篇:煤矿后勤工作计划范文

丁明干强调,下一步我们要加强培训机构的监督管理,严格把好准入关,加强煤矿安全培训机构建设,狠抓煤矿全员安全培训工作的落实。

笔者在会议上还了解到为了增强煤矿安全培训监管工作实效,福建煤监局通过四项举措,使煤矿安全培训工作在福建顺利开展。

一是加强安全培训机构建设。根据国家有关要求和我省煤矿实际,制定了《福建省煤矿安全培训机构资质认定和监督管理实施办法》、《关于规范全省煤矿安全培训秩序有关问题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按照“统一规划、稳步推进、规范管理”原则,严格煤矿安全培训资质认定和复审,培育发展煤矿安全培训机构;严格按照资质要求选配教师,初步建立了一支专业齐全、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严格按照培训机构的考核认定条件,督促各培训机构增加投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教学条件。目前,全省认定二、三、四级资质煤矿安全培训机构48家,其中:二级资质培训机构2家、三级10家、四级36家。

二是加强安全培训机构监管。规范对安全培训工作的管理,出台《关于加强和规范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书及煤矿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煤矿企业三项岗位人员安全资格证申办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加强培训教学组织、考核发证的管理和监督。合理划分培训资源,对二、三、四级资质培训机构的培训对象和范围进行明确划分,并要求各培训机构加强自身建设,全面建立教师岗位职责、教学管理、学员管理、后勤管理等多项管理制度,并从日常教学管理、学员考勤入手,把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到位。规范培训考核发证工作,按照“教考分离、统一标准、分级负责”原则,对全省“三项岗位人员”培训全面实行教考分离,加强考试题库的建设和管理,建立了种类齐全、标准统一、内容丰富、难易适度、符合要求的试题库。

三是加强煤矿从业人员安全培训。以增强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为目标,对煤矿在岗从业人员开展经常性安全教育培训,对新工人则严格按规定学时开展安全培训,尤其是抓好煤矿轮换工、农民工的安全教育培训。经过严格培训和考核,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管理水平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