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物材料论文范文

生物材料论文精选(九篇)

生物材料论文

第1篇:生物材料论文范文

关键词:材料物理化学;教学改革;教学质量

《材料物理化学》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包括物质状态转变、化学反应等过程热力学及动力学特性方面的内容。《材料物理化学》课程意在使学生从理论角度掌握材料传输与成形过程的特性,进而能够通过理论计算预测材料在特定条件下所表现出的行为,这一课程将为后续材料成形原理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材料物理化学》课程为材料成形理论的学习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然而,现有的教学模式与考核方式往往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间接降低了学生对材料成形原理相关理论的理解能力。目前,广泛运用的教学方式主要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成绩考核由试卷分数和平时成绩两部分来评定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这种教学与考核方式导致学生被动、机械地学习理论知识,阻碍了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及运用能力,也使教学质量处于较低水平。

本文通过对《材料物理化学》课程中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环节进行教学改革,推行课堂讲授、启发、互动型教学和多媒体立体、形象型教学,结合课内实验环节,优化考核环节,强化学生对《材料物理化学》课程的理论理解和运用能力。

一、教学方法改革

1.联合教学。《材料物理化学》课程重点讲述物质状态转变、化学反应等过程热力学及动力学特性方面的内容,同时将材料学科中的少部分理论内容进行穿插讲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在讲述《材料物理化学》课程部分章节的过程中穿插相关专业课内的具体内容,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物理化学知识,同时学生也对相关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具有深刻的认识。然而,部分专业课教师的授课内容存在差异,要准确、及时地将相关教师的授课内容对接到《材料物理化学》教学中难度极大。鉴于上述联合授课问题,可将《材料物理化学》课程中的部分教学内容提前分配给相关专业课教师,再由专业课教师配合实例讲解这些理论。这种教学模式将使每位专业课教师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提高《材料物理化学》理论课教学效果。2.实践环节深化理论教学。《材料物理化学》是一门注重理论学习的专业基础课,力求通过公式推导过程使学生理解理论的应用方法。如果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出相关的、简单的工程问题,要求学生依据理论计算给出解决方案,这种教学模式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这种教学方法还可要求学生在理论课程进行的同时,通过查阅资料设置具有理论分析性的简单实验并进行理论计算与分析,由此加深《材料物理化学》课程基础知识的理解。

二、教学模式改革

1.多媒体与板书教学相结合。在《材料物理化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板书教学方式存在绘图、书写占用时间长,形象性弱、无动态性讲述等问题,无法实现抽象知识点的形象教学,教学效果不理想。多媒体教学方式通过形象、生动的图形、图片、动画等具体信息将抽象理论形象化,这种方式相对减少了教师完成板书的时间,增加了讲解的时间,同时也为师生交流和学生独立思考留出充分的时间,为启发式教学提供了基本条件。由此,在《材料物理化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设置多媒体教学方式为主体教学方法并将板书教学设置为辅助教学方法,最终实现两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2.启发推动互动型教学。理论抽象、公式多而复杂是《材料物理化学》课程的主要特点。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先要求学生观看屏幕上的概念,然后对其含义进行简单解释。之后,播放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文件对相关概念进一步的讲解。相对于传统的板书教学,尽管这种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具有很大提升,但这种方式仍属于灌输式教学。本文作者依据自己目前应用的教学方式对以往教学模式进行了优化。例如,在屏幕上给出与理论概念相关的部分内容,同时展示与理论概念相关的图片、动画或视频。屏幕上不完整的概念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屏幕上的图片、动画或视频将对不完整概念进行总体、形象的解释,缺少的文字内容是概念中的关键,学生在经历从抽象到形象的学习与思考过程后,缺少的文字内容最后显示出来。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推理依据已知概念来学习未知概念。任课教师在互动型教学模式中应针对关键知识点对学生进行提示和启发。

三、教学内容改革

《材料物理化学》课程注重概念理解及公式推导,为了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可设置开放性实验室,鼓励学生自主设计与理论课相关联的创新性实验。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如遇到难于理解的课堂内容,便可查阅资料并设计相关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消化课堂内容,同时也强化了实践能力。另外,任课教师也可依据《材料物理化学》的教学内容查找与之相关的科研课题并联系该课题的主持教师,鼓励学生参与相关科研课题或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这种理论教学与科研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课堂理论的理解能力,还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考核方式优化

目前,《材料物理化学》课程的考核方式多采用闭卷考试,这种方式使学生机械记忆知识点来通过考试,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无法在考核成绩中充分体现。由此,笔者认为可运用复合考试方式进行考核,即设置70分闭卷考试内容来考查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设置30分开卷考试内容来考查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五、结束语

《材料物理化学》课程已经过四届学生的教学过程,笔者认为上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改进取得了明显效果,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力有所提高。此外,这种教学方式也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姚爱华,叶松,贺蕴秋,林健.《无机材料物理化学》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7

[2]谭年元,谭玲玲,王焕龙.工科院校物理化学研讨式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16

[3]姜英,陈宗民,高军,王友林.《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与课程群的构建[J].铸造设备与工艺,2013

[4]李志扬.材料成形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

第2篇:生物材料论文范文

绪论是引导学生快速进入材料化学主体内容比较关键的部分,在绪论这章应该让学生尽快对材料化学这门课程的一些基本概念、材料化学的主体内容范围及其地位和作用以及一些学习方法,包括思维方式的转化和训练方面有一些了解,同时由于是双语教学,不断渗透英语教学内容仍是主体,所以在绪论内容设计上,逐步导入英文教材内容,用英语表述一些概念,对概念的理解上,采取中英文表述,主要是照顾英文理解较差的学生,同时给学生一个适应的过程。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下,对材料化学绪论内容进行设计和实践,以下是教学实践中的尝试和总结,以其今后更好地进行材料化学课程双语教学,教学方法上“重视学”,“以学生为本”,提高教学质量,实施以培养能力为中心的素质教育。

材料概念的导入

1材料的定义有关材料的定义有以下几种:材料是具有结构、光、磁、电的用途的物质(Matterisamaterialwhenthatformofmatterhasstructural,optical,magnetic,orelectricuse)。材料是能为人类社会经济地制造有用器材(或物品)的物质(Matterisamaterialwhenthatformofmattercanbemanufacturedintousefulobjectseconomicallyforthehumansociety)[13]。材料是人类用来制作物件,如用具、工具、元器件、设备设施、系统等的物质。《辞海》给材料下的定义是:经过人类劳动所取得的劳动对象称为原料,而经过工业加工的原料如钢材、水泥等则称为材料[14]。这是以往对材料的定义,随着时代的发展,材料基本含义没有太大变化,内容上丰富许多。与时俱进,现在采用英文教材的最新定义,是需要学生理解和掌握的。英文教材的定义为:材料可广泛定义为可用于解决当前或未来社会需要的任何固态组件和设备(Thetermmaterialmaybebroadlydefinedasanysolid-statecomponentordevicethatmaybeusedtoaddressacurrentorfuturesocietalneed)[15-16]。例如,钉子、木材、涂料等解决我们住房需求的简单建筑材料(Forinstance,simplebuildingmaterialssuchasnails,wood,coatings,etc.addressourneedofshelter)。

2材料的分类材料分类有很多种,现代材料一般分为金属(metals)材料,高分子(polymer)材料如塑料、橡胶、纤维等,无机材料如陶瓷(ceramics)、玻璃、水泥、砖瓦等和复合(composites)材料四大类[17]。英文教材将材料分为天然的(natural)和合成的(synthetic)两大类材料。天然的材料分为无机(inorganic)和有机(organic)材料。无机天然材料包括矿物(minerals)、黏土(clays)、砂(sand)、骨(bone)和牙(teeth)。有机天然材料包括木材(wood)、皮革(leather)、糖(sugars)和蛋白质(proteins)。合成的材料包括大块(bulk)、微米(microscale)、纳米(nanoscale)材料。大块(bulk)材料包括非晶态(amorphous)和结晶(crystalline)材料[15-16],这种材料分类更贴近材料化学的定位。

3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广义上是指由两个或多个物理相(以微观或宏观的形式)所组成的固体材料。狭义上是指用高性能玻璃纤维、碳纤维、陶瓷纤维、晶须、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等增强的塑料,金属和陶瓷材料等。国际标准化组织把复合材料定义为由两种以上物理和化学上不同的物质组合起来而得到的一种多相固体材料[18-19]。

4新材料与功能材料为适应国民经济、科学技术与国防建设的发展,满足生产力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要求新近出现或研发出来的、或正在发展中、具有传统材料无法比拟或更为优异的性能之各种新型材料,均称为新材料。新材料一般具备表征性、先导性、依托性、时间性、优能性和新颖性6个特征[14]。材料通常可分为结构材料与功能材料两大类。结构材料是以强度、刚度、韧性、塑性、耐磨性、硬度等力学性能为其基本特征,用于制造以承受重力或传递应力为主要服役方式之结构构件的材料。功能材料则是具有特殊物理性能、化学性能或生物学性能等,主要用于制造各种功能元、器件的材料[14,20-21]。1965年,美国贝尔实验室Morton博士提出功能材料的概念,20世纪70年代日本材料科技界完善确立,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逐渐被人们接受。功能材料的定义,国内外尚无统一定论,国内比较一致的定义,功能材料是指那些具有优良的电学、磁学、光学、热学、声学、力学、化学、生物医学功能,特殊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效应,能完成功能相互转化、并被用于非结构用途的高技术材料。这些材料在元件、器件、整机或系统中,可实现对信息与能源的感知、采集、计测、传输、屏蔽、绝缘、吸收、贮存、记忆、处理、控制发射和转换等目的[14]。

5纳米材料20世纪70年代,日本科学家最早认识到纳米性能并引用纳米概念。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们正式把这种材料命名为纳米材料。纳米材料是指物质的粒径至少有一维在1~100nm之间,具有特殊物理化学性质的材料[22-27]。组成纳米材料的基本单元在维数上可分为三类:(1)零维。指在空间三维尺寸均在纳米尺度内。如原子簇等。(2)一维。指在空间有两维处于纳米尺度。如纳米丝、纳米棒、纳米管等。(3)二维。指在三维空间中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如超薄膜、多层膜等[24]。在实际应用中,以一个材料的10%质量分数作为阈值来确定其是否为纳米材料,作为化妆品纳米材料的判断指标[28]。材料及其分类的介绍,主要侧重英文教材的定义,让学生记住其英文表达,同时强调材料的应用及最新材料介绍。

材料科学与材料工程的界定

材料科学是研究材料结构与性能间的关系,而材料工程是在这些结构与性能间的关系基础上,对材料结构进行设计和工程化以生产预期性质的系列产品(Thedisciplineofmaterialsscienceinvolvesinvestigatingtherelationshipsthatexistbetweenthestructuresandpropertiesofmaterials.Incontrast,materialsengineeringis,onthebasisofthesestructure-propertycorrelations,designingorengineeringthestructureofamaterialtoproduceapredeterminedsetofproperties)[29]。

材料化学的定义

广义上材料化学学科的定义致力于研究组成材料的原子、离子或分子排列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它的整体宏观结构/物理性质(Thebroadlydefineddisciplineofmaterialschemistryisfocusedonunderstandingtherelationshipsbetweenthearrangementofatoms,ions,ormoleculescomprisingamaterial,anditsoverallbulkstructural/physicalproperties)。依据这个定义,普通学科如高分子、固体和表面化学都包括在材料化学的研究范围内(Bythisdesignation,commondisciplinessuchaspolymer,solid-state,andsurfacechemistrywouldallbeplacedwithinthescopeofmaterialschemistry)。这个广泛的领域是由研究现有材料的结构/性质,新材料的合成和表征以及利用先进的计算法来预测未知材料的结构和性质组成的(Thisbroadfieldconsistsofstudyingthestructures/propertiesofexistingmaterials,synthesizingandcharacterizingnewmaterials,andusingadvancedcomputationaltechniquestopredictstructuresandpropertiesofmaterialsthathavenotyetbeenrealized)[15-16]。#p#分页标题#e#

第3篇:生物材料论文范文

关键词:材料物理性能 教学改革 新材料产业化形式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9-241-02

材料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新材料是材料工业发展的先导,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材料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与新材料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在传统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一批具有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称为新材料。任何新材料从研发到生产使用过程中都离不开科学的分析检测手段,材料物理性能分析方法是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因此,新时期材料科学研究工作者必须掌握材料物理性能理论,并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材料物理性能》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增强材料类专业学生解决分析材料科学研究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适应新时期材料科学发展需求。基于新材料产业化形式与该课程课堂教学特点,我校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以及实践教学各个环节入手对材料物理性能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以期使新材料产业化形式下的材料类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科研与实践能力。

一、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性质

材料物理性能课程主要涉及材料的电学、热学、磁学、光学以及热电学等性能。该课程主要研究上述各种物理性能的本质及其随着外界条件改变的变化规律和外界条件对性能的影响机制等。在此基础上,掌握各种物理性能的表征手段和方法。

材料物理性能课程内容抽象,不仅涉及到传统的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还涉及到功能材料的相关知识。如果仅仅是以讲授原理方面知识为重点或主体,一方面课堂教学内容枯燥,另一方面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我们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方法,并对其进行实施与研究。

二、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方法

为了提高新形势下材料类大学生的科学实践与创新能力,材料物理性能教学除了应该具有科学研究方法外,还势必要将具有引导性、实时性、前瞻性的问题引入到教学中,我们将该方法称之为“实事教学法”。该方法的使用将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该方法的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阐明课程主线

该方法实施的前提是学生首先掌握该门课程的学习内容主线,即让学生掌握课程涉及到哪些材料及其相关物理性能分析方法。通过网络期刊等资料的查询,了解新材料的研究动向,例如新能源材料、光电材料、电磁材料、纳米材料等新兴领域研究的成果,并且总结课程学习与新材料研究和开发的相关性。利用4学时介绍课程的总体概况及相关物理性能的特点,让学生对课程有初步的了解,在此基A上设置课外学习小组,每个小组设定一个物理性能研究方法,通过查询资料获得该物理性能方法的应用对象或范畴,然后利用2学时按照小组进行汇报。带着问题有学习课程内容,即可以加强学生对课程的认识,又可以提高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和总结问题的能力。

(二)依托于现有的科研环境和条件

在学生对课程有了整体的认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本教学单位的科研资源,将课程的学习与现有的科学研究结合起来,这样让学生做到真正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课程教学中将本教学单位的相关科学研究工作引入到课堂中,通过对现有实例进行分析。

例如在热学性能学习中,各种转变包括熔化、凝固及固态相变产生的热效应,使金属及合金的热函、热容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正是利用这一特征,可以研究材料相变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问题。利用本单位的STA409PC示差扫描量热仪对玻璃陶瓷CaO-Al2O3-SiO2-CeO2的相变热力学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对该玻璃陶瓷体系进行热分析测定,获得热分析曲线,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该玻璃陶瓷体系的相变活化能,从而确定相变发生的可能性。同时利用热分析技术可以测定材料的相变点,这样可以科学合理的制定新材料的合成或者加工工艺,便于增强学生对课程的认知度。

(三)开展第二课堂

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有条件的课程在实验室完成,实践操作环节有助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对电学性能中电阻测量的学习中,我们完全可以在物理实验室进行,一边讲解理论,一边让学生进行电路的连接。学生通过直观地数据能够更好地理解单电桥和双电桥电路在测量电阻中的特点及区别,这样能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以教学方法为背景进行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以实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为目标,以掌握新材料研究和应用发展为导向,结合课程的内容及特点和本教学单位情况对课程进行合理化设置。表1是依据“实事教学法”而设置的《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方案。

四、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与新材料产业化进程的关系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低碳生活、清洁能源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这就对新材料的性能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材料主要以功能材料为主体,其研发和应用过程中离不开物理性能分析方法。因此,材料物理性能课程可以利用新材料进行丰富与扩展,拓宽学生视野,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学生是新时期材料研究和生产的后备力量,将会成为新材料产业的主力军。为此,提高材料类大学生对材料物理性能分析方法本质的认识和理解非常重要。材料物理性能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加速新材料产业化的进程。新材料产业化必将促进材料类大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解,并增加学习主动性。

五、结语

我们从《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本质和特点出发,结合新材料发展动向,进行了该课程的教学改革,突破了传统的单一讲授形式。“实事教学法”的实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激发了学生的科学研究兴趣。我们虽然在《材料物理性能》课程的教学中获得了一些经验,但是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为新材料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佳木斯大学教学研究项目(JYLY2014-01)与佳木斯大学教育科研项目(NO.JKA2013-001)资助。]

参考文献:

[1] 马向东.《材料物理性能》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19)

[2] 江民红,张潇燕,陈国华,等.新世纪材料物理性能实验课程的教学平台建设与实践初探[J].高教视窗,2008(3)

[3] 李享成,邓承继.“材料物理性能”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冶金教育,2010(5)

[4] Lijie Qu, Bin Li, Jing Wang,Yuemei Gu. Application of DSC Technique in Study of Glass Ceramic.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0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第4篇:生物材料论文范文

一、构思的关键是标题和论点一定要切合题意

“作文之道,首在立意,意立而凡事举。”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深思熟虑,弄清材料里含有一个怎样的人生道理。要理清材料中的人或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是要深入思考材料中对人或事物的生存发展甚至取得成功或者遭遇失败起着决定性作用的精神因素,在定出标题的时候,标题必须含有这种关键的精神因素,而且要用“做人(或者成人、成才、成功)要有什么精神品质”来做标题,也可以用一个条件关系的复句来做为中心论点句,如:做人只有具备怎样的精神,才能够取得成功。如一个人物事迹类材料:科比是篮球巨星,几乎获得了所有荣誉。现在,他每隔几场就会超越一个过去球星的纪录,树立起一座座属于自己的里程碑。但是,当他个人单场得到30、40分甚至更多时,他的球队却输球了,弄得他很沮丧,人们戏称科比又创造了“里程悲”。这则材料里暗含了一个人生成败的道理:成功之花只能盛开在团结合作的枝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写作时要明确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反对个人英雄主义,突出集体智慧和力量的决定性作用。

二、要做好新材料作文各种常见类型的分类指导

1.人物事迹类新材料作文。所出材料是选自历史或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事迹,此时立意一定要深挖材料中人物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进而反思做人的道理:做人贵有什么精神,成人、成才、成功要有什么品质。正面例证可以从历史或者现实生活中去选取因为具备同样优秀品质或者精神而取得成功的名人实例,尤其是感动中国的名人事例。2.寓言故事类新材料作文。所出材料是虚构的一则寓言故事,主要是想让学生思考分析寓言中人物或者自然事物成败得失的原因,要注意深入挖掘人物或者自然事物身上存在的真善美等积极乐观、顽强坚韧的优秀品质,扣紧一点或者几点精神品质、做人的道理来立意。3.名言警句或哲理诗类新材料作文。所出材料是一个或者几个名言警句或者一首哲理诗,其中暗含着做人的道理。学生必须抓住关键词,深思其含义并且悟出做人的道理。比如“我在地上漫步,不在云端跳舞。”材料指示的核心应当是做人贵能脚踏实地。

三、要指导学生列出提纲,快速成文

要训练几种作文结构,特别是五段式写法,写够800字。

第一段:概括分析材料,引出论点句,把论点句放在段末尾。如:读了这则材料,我明白了一个人生道理:做人(或者成人、成才、成功)贵有什么精神品质。安排50个字。第二段:扣住原材料进行道理分析论证。应当重点分析精神品质对于成功的重要作用,可以用假设分析论证,但不可以照抄原材料。如:试想一下,如果该人物或者该自然事物不具备这种精神品质,他就失去了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可见,只有具备了这种可贵的精神品质,我们才能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取得成功。安排50个字。第三段:做正面实例论证。要精心选取历史或者现实生活中的因为具备这种优秀品质而取得成功的名人事例,至少写3个较详细的正面例子,可以细分为3个小段。实例可以按时间顺序写一个古代中国名人、一个外国名人、一个当代中国名人。如果学生掌握的古代或外国名人实例不多,那就可以多写一些当代中国尤其是感动中国的名人例证。这3个小段之间可以用“古往今来,因为具备了这种可贵精神而取得成功的名人事例不胜枚举”;“不仅古代中国有这样的成功范例,而且外国也不乏其人”等语句自然过渡。如果想写三个以上的正面简明名人例证,可以写成排比句使文章显得更有气势,但例证应当严格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写。应当注意的是:议论文中的例证有别于记叙文中的写人记事,论证要扣紧标题和论点,要突出所写人物因为具备了什么可贵精神而取得成功这一个点,余不涉及。可以安排600字。第四段:做简短精练的反面事例论证。一枚硬币总有正反两面。特别是思辨类关系型作文,这一点就显得更为重要。可以用“反之,如果不具备这种可贵精神,往往会导致人生遭遇失败”来过渡衔接。可以安排100字。第五段:总结论点,结合现实发出积极进取的高远号召。可以用“总之”来得出结论,然后由小到大,从个人做人道理这个小层面扩大上升到治国平天下的高度,结合青年学生所应承担的民族复兴重任,按照主席提出的“个人梦与中国梦”、“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等指示,发出培养精神,建设富强中国的高远号召。可以安排100字。

四、标题一定要好,正面名人例证一定要扣紧论点,典型充实

好标题就是成功的一半。“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好标题,最好一句立骨,既能反映出可贵精神的重要作用,又能统领全文。正面名人例证一定要扣紧论点,典型充实。

第5篇:生物材料论文范文

语言文学专业学术论文的资料研读方法

搜集资料,并不是把资料找来了就完事,也不是要等资料搜集全了,再去阅读研究。搜集资料的过程,也就是阅读资料的过程,一边查,一边读,一边想,才能把资料搜集工作做好。对于一般性的资料,可以采取浏览的方式作大致的了解,对于重要的资料,则要精读细审,字字落在实处,万不可心浮气躁,马虎武断。语言文学专业学术论文的资料阅读,本质上是一种专业阅读,表现出明显的专业性。如写语言学方面的论文,注意的是语言材料,注意的中心可能是文字、词汇、语法结构、修辞现象,而写文学方面的论文则更多的是注意作品的人物、情节、结构、手法、风格等。因此,研读资料,应根据不同课题采用与之相关的方法。写语言文学专业学术论文,比较特殊的阅读方法有校勘性阅读、考证性阅读。校勘性阅读以校勘为目的,即根据同一部书的不同版本和有关资料,比较其文字的异同,探求原文的真相,订正流行的讹误,求得对读物文句的正确理解。考证性阅读以考证为目的,即研究文献或历史问题时,通过对事实的考核和例证的归纳,对某一问题作出结论。

语言文学专业学术论文的资料研读,是一种专题性阅读,它以一定的课题为中心,目的非常明确,目标常常限制在一个不太大的范围内,在阅读中,总是淘汰那些不需要的部分,只挑选那些有关的内容来读。专题性阅读具有客观性,它必须依据课题的需要,尽可能全面、详尽、准确、客观地获得所需要的材料而不允许主观、任意地取舍。专题性阅读具有综合性,它有时并不要求通读整本著作,但必须把不同著作中的相关部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察。专题性阅读具有研究性,它必须通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分析、研究,揭示事物的关系及其内在联系,提出自己的见解、认识。搜集资料的过程,也就是积极思考的过程,不能将资料搜集与分析研究割裂开来,如果割裂开来,一大堆资料摆在我们的面前,就很难理出一个头绪。研读中,要善于发现,善于对比分析,善于放在一个比较宏观的背景下思考,善于分析比较各家不同的说法,从中提炼自己的观点。

第6篇:生物材料论文范文

关键词:固体物理;课程教学;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3-0158-02

固体物理,作为高等学校本科课程计划中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它是以固体的组成结构以及组成粒子(原子、离子、电子等)之间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阐明其各自相关的性能与用途[1],是材料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在当代科学研究中起着重要的基础理论作用。材料学科专业的学生掌握一定的固体物理知识及其研究方法,有助于开阔科学视野,为今后的发展奠定知识基础。因此,国内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以及许多工科院校的理工科专业均普遍开设了这门课程。以此认识为出发点,笔者围绕材料学科各专业固体物理教学的特点,结合固体物理课堂教学的经验和体会,对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与探索,以期待为推动高等学校固体物理课程教学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材料学科固体物理教学现状

高等学校材料学科相关专业要求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能够了解材料相关学科最新的发展趋势,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专业技术工作的基本能力。因此,在材料学科的培养计划中,要求学生应当学习基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固体物理课程就是其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它要求学生初步具备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和量子力学等相关的基础知识作为固体物理课程学习的前提,其主要目的是研究固体物质(主要以晶态物质为主)的基本物理性质、构成物质的各种粒子的运动形式及其相互关系[2]。作为工科材料学科的固体物理课程,其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与高等师范院校有明显的差别。固体物理与材料学科的其他课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方面,工科学生虽然经过部分专业课程的学习,具有大学物理和材料科学基础等方面的知识,但是固体物理课程开设的前提要求学生具备有扎实的高等数学、统计物理、量子力学、以及分析力学和群论的基础知识,这些基础是工科学生没有学到也不具备的。另一方面,工科材料学科在固体物理教学的学时方面安排的较少,一般为32学时或40学时,因此,不可能在有限课堂上系统补习该方面的内容,学生也更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自学,更何况统计物理、量子力学等本身就有相当的难度[3]。综合以上各方面的原因与现状,工科材料学专业的本科学生的固体物理课,容易导致学生因基础知识的不具备而跟不上固体物理的理论推导过程,造成教师很难顺利将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完整而系统的讲授,学生也听不懂,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制定教学计划等方面时,必须考虑学生对本课程的接受能力。

二、固体物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措施

针对上述工科材料学科专业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情况和现状,以及考虑到固体物理课程的特点,笔者结合近几年工科材料学科固体物理课程教学的经验和体会,对固体物理课程的教学进行探索,提出以下关于本课程的改革措施。

(一)结合学生基础,选用与本学科相适应的教材

选择一本好的教材,是学生学好一门课程的基础。对于固体物理来说,不乏经典的教材,如黄昆先生的教材[1]。但是,固体物理教材基本上是为物理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而编写的,现有的教材鲜有专门为工科材料等学科编写的教材,对只有学习过普通物理和材料科学基础等的工科本科生来说,本课程难度非常大。因此,对于工科材料学科的固体物理课程,在选择教材时,尽量选择能系统地包含固体物理的经典内容,同时要求容易理解和知识程度较浅的。选择好一本教材时,还要对教材内容进行筛选,选择适合本专业章节,同时也要兼顾固体物理的系统性。

(二)制定符合本专业的教学大纲,合理选取教学内容

固体物理内容庞大,针对工科材料专业的特点,在制定教学大纲和选取教学内容方面,保证固体物理教材系统性的基础上增强与工科材料学科的联系,在有限的学时内将固体物理实用而且精髓的部分讲授给学生,就必须精选教学内容。学习固体物理最重要的是清楚基本概念,物理原理和物理模型。针对材料学科学生固体物理基础知识薄弱的特点,尽量避免过于烦琐的公式推导,如必须公式推导,要针对本专业学生所具备的基础,讲清公式的来龙去脉,细化推导过程,让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此外,还有考虑材料专业其他学科的内容与固体物理相关章节的联系性。像晶体结构、晶体缺陷等虽属于固体物理的内容,但该部分内容已在材料科学基础等专业课程中涉及到,没有必须再去重复讲述。对于一些涉及量子力学的基础知识的章节,如能带理论部分,是必须要讲清楚,学时重点掌握的内容,但是,仍要在有限的学时中抽出时间补习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三)传统板书与现代多媒体结合,选择最佳教学方式

多媒体技术是指使用计算机技术,对文字、数据、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管理,使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感官与计算机进行实时信息交互的技术,可以有效的地利用到课程教学当中。同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多媒体教学方式具有直观性、图文声像并茂、动态性等特点,能帮助学生多角度地理解掌握基本概念和方法,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等,有助于突破教学难点。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得课堂教学手段多样化、现代化。例如,使用Diamond或Flash软件,对晶体结构进行三维动画模拟,立体展示晶体的结构特点。

然而,并不意味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这是万能的,多媒体教学在某些方面也存在着局限性,它并非适合固体物理的所有章节和内容,而是有一定的范围的,每一部分内容对多媒体教学的要求是不同的。如,固体物理的晶体结构、能带结构等部分,使用多媒体可以直观、形象演示其内容,学生也容易理解和掌握,但对于理论较强的部分,如倒格空间、晶格振动、能带理论等,需要黑板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板书推导为主,多媒体演示为辅。因此,传统的“板书的固体物理教学方式并不过时,而先进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亦非万能,它们是优势互补的,只有当我们把这两种教学方式巧妙的捏合在一起的时候,课堂教学效果才能达到最佳状态。这对于别的课程教学也具有借鉴意义。

(四)教学过程引入学科前沿知识

固体物理学虽是一门基础理论很强的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它与当今最活跃的凝聚态物理以及新型材料科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固体物理其内容丰富、体系庞大、理论性较强,同时,在教学和学习中,还要求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论方面的解释。但是,该方面也是最容易出现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脱节的状况。针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在传统的固体物理教学中,将固体物理中相关的知识与本专业的其他课程相互联系,也非常重要。

这就要在讲授传统固体物理教学内容的基础之上,适当地把与本学科知识相关的前沿动态和研究热点引入课堂教学,巩固已学过的知识。本学科相关前沿知识的引入,一面强化了固体物理的基础知识,拓宽了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结构,开阔了科学研究的视野;另一方面也可以因材施教,满足不同知识程度的学生学习的需要。

(五)重视课后作业

固体物理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基础理论课程,绝大部分学生尚不能在课堂上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这就需要课后作业。课后作业是对课堂教学内容加深理解和掌握的有效手段之一。课后作业同时也是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环节,是学生对所学新知识进行巩固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延续。如果学生能认真对待课后作业,就会很好地巩固、理解、运用所学知识;如果课后作业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则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对于材料专业的本科生来说,固体物理是一门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课程。在布置课后作业时,一方面要考虑到教材的习题中相对应的题目作为学生的课后作业;另一方面,为了加深课程中公式的推导的理解,可以将部分的公式推导安排在作业中,加深对课堂教学的理解。此外,针对某一些研究热点,通过撰写小论文,让学生从固体物理的角度发表自己的看法,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结语

本文主要从固体物理课程的课堂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教学形式以及课后作业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材料学科的固体物理课程有其自己的特点,应做到精选教学内容,重点突出,有的放矢。只要我们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就能大大提高固体物理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黄昆,韩汝琦,固体物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第7篇:生物材料论文范文

在近些年的高考阅卷中,笔者发现学生的考场作文中普遍存在着几点缺陷:

1.字迹潦草,书写不够规范 有的学生字迹潦草,难以辨认,阅卷老师只能上下文联系,连蒙带猜,才能勉强读懂句意;有的学生不懂书写格式,如开头不懂空格,文中不懂分段,段中不懂得正确书写和运用标点符号。

2.扩写材料,没有认真审题立意 近些年,全国新课标卷中的作文都是新材料作文——即讲一个故事(事件),让学生提出观点写作文。但有些学生只看到了材料的表面,而不去挖掘作文材料背后的深意。如2014年的作文材料中说到游客给野生动物喂食,会使他们丧失觅食能力,于是,又有各种喂食动物的作文出现,有的动物生病了,有的游客被教训了,有的……总之,形形色色,让人“眼花缭乱”。

3.缺乏生活常识,论据可笑 作文,不仅仅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考查着学生的思想情感价值观。文中的事例不仅仅是用来支撑文章的中心论点(中心思想)的,同时也反映着一个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对是非的分辨和真实的思想感情。好多年前,曾考过以“挫折”为话题的作文,记得一位老师说过,那一年写父母在高考前意外身亡的学生很多,刚开始,老师觉得是一种感动,但后来发现,大多数实为矫情。

4.文章内容空洞,只有观点而没有论据和论证过程 有的学生拿到作文不知道该如何下笔,也不会审题立意,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凑够字数。因此,他就盲目下笔,述写材料,空洞讲理,不着边际,直到文章最后似乎才有所感悟。终于提出了一个看似观点的话语,但又戛然而至。我常常戏称此类文章为“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5.论据材料陈旧,应用在文中显得牵强 学生阅读面过窄,积累的作文素材过于陈旧,离不开爱因斯坦、牛顿、爱迪生、霍金等。这些事例本身都很典型,也不乏教育意义和励志作用,但用得过多,就会没有新意和时代精神。

兼于上述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现象,我认为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基本常识和基本技能很重要 高中毕业生已都是成年人,作为一个成年人,应该了解和掌握生活中的基本常识:比如庄稼的种收季节;中国的传统节日、风俗的来源和意义;生活中的日常规范以及吃饭穿衣的基本礼仪,等等。

2.审题立意不可缺,提炼中心是关键 新材料作文和传统的材料作文相比,最大的区别是:传统材料作文在材料之后有一段阐明观点或发表议论的话,这无疑已经概括了作文材料的中心。而新材料作文中只有材料而没有总结性的语段。这就增加了审题立意的难度。可以训练学生从以下几点做起:

①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如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I中的作文(材料略)。

老切割师的话就是这段材料中的关键句,其中“经验”“技术”“勇气”就是关键词,可以任选一个立意,也可以立意为“经验+技术+勇气=成功”。

②材料中的叙述对象就是立意角度。上述材料中叙述的对象有商人、其他切割师、老切割师、徒弟,前两者的角度不好写,但后两个的角度就好写多了,老切割师的成功是“经验、技术、勇气”,而徒弟成功是不考虑其价值,心无杂念。

③从材料中找到辩证的关系进行立意。如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II中的作文:不少人因为喜欢动物而给它们喂食,某自然保护区的公路边却有如下警示:给野生动物喂食,易使他们丧失觅食能力,不听警告执意喂食者,将依法惩处。

这段材料中有游客、动物和制度三个角度,可以从任意一个角度立意,也可以辩证地立意,从游客与动物的角度立意——爱与害,从游客与制度的角度立意——爱与法,情与理,理智地去爱等等。

④从两段材料的共同点来立意。因为篇幅有限,不一一举例,大意即从提供的素材里寻找共同点。

另外,还应该注意:一、任何材料都最终要立意到人上;二、材料中叙述对象有观点我们都可以从正反两方面来立意,但要选一个好写的来写。

3.文章结构要完整,内容丰富见真知 考场作文是一种特殊的作文,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阅卷老师是其唯一的读者,而且阅读时间很短。因此,考场作文最引人注目的应是结构完整,内容丰富。题目做到“慧眼传情”,开头做到“开门见山”,中间行文引用材料最好是古今中外,结尾联系现实和时事。

第8篇:生物材料论文范文

关键词:甲供材料核销;工程项目;工程管理

通常情况下,一项工程从设计到具体施工到最后竣工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涉及的内容也较多,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文章要提到的就是物力原材料,拿水电工程建设来讲,根据实践情况分析证明在整个工程投资当中主材投资占有较大比重,高达50%~60%左右。业主要建立全面系统的材料核销体系,保证工程材料统一采购、统一送达等,这能够有效降低工程成本,实现工程效益最大化。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工程在进行甲供材料核销工作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行研究讨论。下文为具体讨论内容。

1 甲供材料核销基本概述

1.1 甲供材料核销的含义

一般,在工程建设中均需要进行甲供材料核销管理,工程业主项目部门要进行工程材料统一选购,同时根据不同施工进度、施工需求对其予以不同类型材料下放,在这一过程中要系统核算不同阶段工程所用的材料消耗量,同时将核算指标数据与预期规划的工程阶段所用材料消耗量这两进行对比,根据对比数据能够对工程前阶段材料消耗情况进行总结,同时还能够度工程后阶段材料消耗情况予以调整和预测,从根本上控制工程成本[1]。上述内容即为甲供材料核销概念。

1.2 需要核销的材料

通常情况下,一项工程的甲供材料核销管理中需要被进行核销的材料主要包括三方面。首先,理论消耗量。工程项目在投标过程中需要对工程项目所需物资及工程建设时间和阶段性工程进度等不同方面明确阐述标注,最终形成文本合同,理论消耗量属于合同内容的一部分。其次,施工理论消耗量。投标结束后确定工程建设的甲方和乙方,工程承包商与业主部门相互沟通协商的过程中明确业主的意愿,并规划施工图纸,在这一项工作中需要对工程材料消耗量进行核算,主要是根据工程量、当前原材料市场单价等方面考虑后进行配比核算出的指标数据,其也属于理论材料消耗量的一种。最后,材料实际消耗量。工程从开始施工到最后竣工期间所用的原材料消耗量,将这一指标数据与上述两项理论指标数据进行核销整理对比即可。

2 甲供材料核销应用于工程管理的价值作用

从大方面来讲,加工材料核销应用于工程管理的价值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是投资控制。根据当前工程建设情况来看,存在一定不良风气。部分施工工程承包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会进行物资倒卖活动,将好质量工程材料卖掉买进质量差的工程材料,赚取中间差价,同时大部分施工工程承包商都没有健全科学的物资管理系统,物资丢失或损毁情况常见,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增加工程业主的投资支出。将甲供材料核销管理应用其中能够对施工单位的不良风气予以抑制和防范作用,能够有效管理物资提高物资利用率,同时在工程施工中进行原材料统一购买,能够从物资需求量方面出发进行采购协商,降低原材料成本,控制工程投资。其二是质量控制。在工程建设当中原材料物资用工不合理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物资超耗,与之相对应的另外一种是物资欠耗。前者主要是指工程建设的实际原材料消耗情况与工程规划预计的材料消耗情况相比较,实际应用材料少于预期规划原材料,造成材料剩余,这种情况要进行甲供材料核销管理,最为重要的是库存管理,保证剩余材料合理保存,以免造成损坏或雨淋生锈等,在后期工程建设中应用必定会影响工程质量。物资欠耗主要是指工程实际施工所用材料远远超过预期规划的工程材料消耗量,这种情况也需要进行甲供材料核销管理,从施工方、工程业主方等不同方面彻查是否有偷换原材料或偷工减料现象,以免工程质量受到影响[2]。

3 甲供材料核销管理完善建议

首先,完善物资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就目前而言,工程管理相关的物资管理规章制度还不够健全,要根据当前工程建设现状要设定不同类型的物资管理制度。其中可以有《甲供物资管理办法》、《物资运输及仓储管理办法》等[3],工程项目在招标投标阶段,业主可以将这些物资管理相关制度作为合同签订的附加条件,保证施工工程承包商能够认同并严格遵守,一旦出现违背情况要按照合同签订予以赔偿,承担相应责任。其次,物质采购工作合理化。工程项目投标中,业主要与工程承包商进行有效对话沟通,从工程量、工程预期进程及工程质量保证等多方面考虑,计算出工程所需材料量,尽可能提高该指标核算的准确度。确定物资理论消耗量后业主部门进行不同类型原材料统一购买,这种情况能够在进行原材料采购过程中占据采购量优势,能够协商到低于市场平均单价的原材料,从根本上降低投资成本。同时也能够吸引不同类型的供应商,可以多方考虑,“货比三家”选取质量过硬的原材料,保证工程建设保质保量完成。最后,过程管理。工程建设过程管理涉及的内容较多。物资在统一采购后需要送达至工程施工场地,业主部门人员要在物资运输之前进行核查,清点验货,主要查看物资的质量和物资的数量是否均正确,随即核算运输效率,保证物资不受损的情况下最大程度提高物资运输量,这能够最大程度提高运输效率。另外,物资运达至施工现场后要将其放置于仓库储藏,要保证物资不暴露于自然环境中,以免日光暴晒或者风吹雨淋等影响物资质量。同时对于施工方物资领取方面也要予以管理,每次领取物资的时间、数量、类型及用途和领取人姓名均需要登记,这能够有效提高物资利用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业主部门要对甲供材料进行核销,分别与每个月月底、每个季度和每个完成工程阶段进行核销,在核销过程中积极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根据原材料消耗量预测并调整工程后续的施工方案,保证合理利用原材料物资,降低工程投入成本。最后,工程施工中会产生废旧物资,这类物资材料需要业主部门予以统一管理,避免施工方出现废品倒卖情况,保证工程建设过程中甲供材料核销管理的统一性和科学性。

4 结束语

工程建设中实行甲供材料核销管理能够提高原材料的使用率,降低工程投入成本,对于实现工程经济效益最大化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吉仓,舒忠.甲供材料核销在工程管理中的作用[J].房地产导刊,2013(20):160-160.

[2]郑书国.甲供材料核销方法的实践和思考[J].建筑・建材・装饰,2015(6):128-129.

第9篇:生物材料论文范文

先说有理。

有理,就是观点正确,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和人们的是非观念。理,有大道理和小道理之分。小道理是指站在个人的立场、局部的立场、眼前的立场上看问题;大道理是指站在大多数人的立场、整体的立场、长远的立场上看问题。大小道理的问题,实际上是要求一个人要有辩证思维的能力。

如2005年高考江苏卷满分作文《没有了妖魔的取经之路》,此文是典型的“有理”议论文,三个分论点――患难见真情、出门长见识、征程即真经――很有见解,很有力度,完全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事物的一切发展要以时间、地点、条件的转移为前提。同时有理还必须要有针对性,有针对性的立论,才有教育意义。此文结尾,针砭时弊――考试作弊现象,增强了文章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显得很“在理”。有一些道理,大家都知道,如果你还在那里喋喋不休地大谈特谈,就是再“有理”,别人也会厌烦,所以你所议的“理”还要有新意,只有有新意的“理”,别人才乐于接受――从本质上说,人是“喜新厌旧”的。孙悟空“日行千里”,飞过去把经取回来不就万事大吉了嘛,何必遭受那么多、那么大的磨难呢?多数人对此甚是疑惑,此作给出了三个令人信服而又富有新意的观点,令人折服。

综上所述,议论文要有理,立论必须要注意三个方面:立论的正确性,立论的针对性和立论的新颖性。那么如何进行立论呢?一般有三种方法:

1、中心立论法。即根据所给材料的中心,联系实际,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这些观点和主张是对原材料中心的具体化,是对原材料中心进一步阐发和深入论证。

2、反中心立论法。是以原材料的中心为对立面,提出与其截然相反的观点。

3、变换角度立论法。变换一个角度来看原材料,选择自己的论点。

再说有据。

有据,就是要有论据。观点正确,往往还不能让读者信服;必须拿出足够的证据来,才有说服力。论据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理论论据,即用人们熟悉的普遍道理或权威的经典论述以及经过实践证明的可以信赖的格言、谚语等来作论据。另一类是事实论据,即用具体的、可靠的事实――或中外历史和现实的事实,或实践经验以及统计数据,或从图片、电影、电视、戏剧中搜集、积累的材料――来作论据。论据须有三个特征:可靠、典型、新鲜。

1、可靠

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提到:“作议论文字,须考引事实,不使差忒(差错),乃可传信后世。”洪迈的“不使差忒”便是论据可靠。议论文只有选取确凿真实的论据来证明观点,文章理由才充分,才让人信服。论据虚假,论点就经不起反驳,也就站不住脚了。因此,选取论据时,要仔细研究材料,认真核实每一个论据,要尽可能选择现实材料或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例;引用书面材料要有出处,忠实原文,不能断章取义、马虎行事。

2、典型

古语曰:“兵不在多,独选其能;药不贵繁,唯取其效。”用这个道理便可用来说明议论文的写作要“论据典型”。典型的论据不是偶然的、个别的、表象的,而是能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或基本情况,能代表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规律性,能切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因此,选取论据,切忌随意选择那些只能表现为孤立的、个别的、片面的性质的材料,切忌选择那些只能说明个别偶然现象而与论点不具有本质联系的材料。一句话,论据典型就是要求论据的选择要做到既必要又充分。

3、新鲜

俗话说得好:“宁咬鲜桃一口,不吃烂杏半筐。”写议论文也是这样,论据新鲜,能增强文章的辩驳力和感染力。选择论据,自然要挑自己熟悉的;感觉陌生,必然难以驾驭,但“熟悉”不等于陈旧。如果选用的论据都是些人尽皆知的“陈芝麻、烂谷子”,虽然一点也不“陌生”,但也没有一点新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