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舆情管理范文

舆情管理精选(九篇)

舆情管理

第1篇:舆情管理范文

[关键词]网络舆情;网络问政

[中图分类号]F49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4-0139-03

所谓网络舆情,是指社会舆情在互联网空间的映射,是社会舆情的直接反映。伴随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社会不断进步,互联网在中国迅猛发展,特别是随着网络普及及技术进步一跃而成为新媒体代表。网络舆情已经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深刻地改变着传媒生态,重塑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深刻影响着国家治理方式。

一、加强网络舆情管理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畅达民意,建立沟通桥梁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利益群体分化严重,利益博弈规则却不够透明、公正,常常使得政府与民众之间处于信息不对称的状态,上情下达、下情上传通道不畅。而互联网是完全开放的,广大民众通过网络就可以全面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表达自己的意愿,同时通过网络参与相关事件的评论和讨论,真实、充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这种方式使社情民意得以充分表达,甚至实现了民意直达。互联网成为民众利益顺畅表达的通道,更成为不同利益群体进行利益表达,特别是弱势群体维护基本权益的发声平台。在一定程度上,互联网也成为政府和民众之间发生利益摩擦和冲突的“社会缓冲带”。可以说,互联网不仅是传统媒体和生活方式的补充,而且已成为民意凸显地带,在基层群众与各级党和政府之间架设起直接沟通的桥梁。

2.有利于政民互动,实现网络问政

网络媒体以其公开性、透明性、快捷性、广泛性的突出特点,拓展了广大民众的公共空间和选择网络信息的自由,给予所有人以发表意见、参与相关事件的评论讨论及参议政事的便利。在人人面前都有一个麦克风的网络时代,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渠道,成为意见表达的主体。同时,由于互联网的匿名特点,网络媒体常常反映出许多在其他媒体上很难见到的、来自社会基层的各种消息、独特见解,可最快地、最大限度地使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了解到真实民意,倾听网民的意见和建议,为其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国务院总理曾说:“我们现在有4亿多网民,他们代表社会的一个很大的群体,而且也包含着社会的各个方面。倾听网民们的意见,开创了网络问政的新风。” 互联网搭建了人民群众与政府及领导者之间的信息高速公路,成为“民心沟通的平台,领导决策的参谋”。

3.有利于舆论监督,提升政府公信力和科学决策水平

长期以来,由于、体制缺陷等因素,各级政府对于社会上存在的体制机制上的弊端以及重大事故和社会事件常常反映滞后。随着新兴媒体的兴起,网络监督以其无比优越的特点逐步成为一种新的、重要的社会监督形式。首先,网络监督以其方便快捷、参与率高、影响力大、成本较低等优势和特点,为我国行政监督提供了一条崭新而有效的途径。其次,网络具有虚拟性,利用网络举报、监督无需实名,“安全系数”较高,可以使相关人员得到保护。再次,在互联网上的有效言论也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形成很大的社会舆论场,产生巨大的作用力施加于决策和决策者。“网络监督”日益成为一种反应快、影响大、参与面广的监督方式。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每一重大事件,几乎都在网络媒体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和激烈辩论,形成了若干规模较大、力度较强的网络舆论,对于有关部门的决策和施政产生了重要影响,对公共权力特别是“一把手”权力进行了有效的监督。政府合理、有效地利用网络监督,厉行官员问责制,对于提升政府公信力意义十分重大。

4.有利于管理创新,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由于我国改革正处于攻坚期,各种利益关系纠结,各种思潮涌现,这给国家社会管理带来一定难度。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众往往以信息化的方式发表各自看法,网络舆情可以采用网络自动抓取等技术手段,方便获取、效率高、信息保真,而且覆盖面全,这给社会管理带来一定启示与创新。首先,在日常舆情管理中,互联网还原了社会真实意见的构成,有利于政府及时、真实了解社会情况,准确判断官民隔阂和对峙情况,以坦诚的姿态促进官民之间顺畅沟通和良性互动,为有针对性进行社会治理提供依据。其次,在网络舆论危机管理中,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和有识之士认识到,舆论危机的实质是民意通道淤塞、政府应答机制缺失所致的瞬间决堤、垮坝效应。政府要从高发的舆论危机和突发公共事件中警醒,总结、制定并创新出一系列危机管理之策,及时疏浚民意通道、理顺应答机制,以和谐而不是高压来缔造稳定。同时,互联网提醒政府如何面对“意见领袖”,发展“网上统一战线”,习惯与社会“自组织”力量共处与合作。可以说,互联网激发了政府的神经机能,使政府变得耳聪目明,提高了决策速度和公共治理水平。

5.有利于舆论引导,营造和谐社会环境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条件下,互联网已成为覆盖广泛、快捷高效、影响巨大、最具潜力的大众传媒,已形成了一块强大的舆论宣传新阵地,对社会舆论的态势和走向产生着越来越强大的影响。如果我们不重视或引导不力、不当,就可能会通过网络的催化和放大,使局部问题扩大为全局性问题,使一般问题演变成政治性问题,使个人的偏激言论扩散为非理性的社会情绪,直接影响社会稳定、损害政府形象甚至危害国家安全。在视察人民网时的讲话指出:“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网络已经成为舆论传播的“制高点”,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做好网上舆论引导工作,牢牢把握正确的网络舆论导向,充分发挥互联网宣传科学真理、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的积极作用,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营造和谐社会环境。

二、加强网络舆情管理,提高应对能力

面对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各种矛盾,网络言论也复杂多样,各级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对网络舆情管理的重要性,并参照国际通行的互联网管理做法,结合国情,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网络监管模式。

1.重视网络舆情,调整管理思路

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为36.2%,网民数量达到4.85亿,网络舆情正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发展。网络媒体具有开放性、全球性、交互性和海量信息等新媒体特征,这导致采取传统媒体的管制方法在互联网上往往失效。各级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到网络舆情的重要性,及时调整管理思路。首先,要重视网络舆情,力避一些部门对于网络舆情采取“不理、不用、不管”的漠视状态。要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互联网基本政策,充分重视网络舆情,管理好网络舆情。其次,调整管理思路,力避强硬监管的传统管理模式。对于出现的网络舆情,一味地禁止既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还易导致网民的抵触情绪。适当调整管理思路,恰当引导舆论,积极疏导信息才是对互联网信息有效管理的选择。因此,政府需要摒弃传统媒介控制下的防民意识,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宽容对待网络时代的公民权利,积极和正确引导互联网言论,形成公共辩论的良好氛围。同时,可参照国际通行做法,发挥技术手段的防范作用,遏制违法信息对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和未成年人的危害。

2.完善法律规制,提高网络管理能力

与传统媒体以政策管理为主不同,网络媒体由于主体的多元化,依法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就网络立法而言,为了适应互联网的动态发展,我国不断出台了互联网管理法规,至今已有40多个。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2000年制定的“一法两规两条例”,它们是构成我国网络内容管理的重要依据。2010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简称《侵权责任法》),其中被业界称为“互联网专条”的第三十六条,首次明确了网络用户和网络服务提供商的法律责任。2010年10月1日起,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多个条款涉及互联网管理,其中打击互联网、手机传播色情信息和保护网上知识产权是持续治理的两大重点领域。但整体而言,我国网络立法仍然不够完善,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大多法规的出台显得仓促应付。当前,亟须制定一部强调政府保障传播义务以及网络传播媒介与公民分享传播权利的网络传播法,以保障言论自由和限制有害信息传播。只有通过法律手段,才能处理好知情权与隐私权、政务公开与国家机密、合理监督与造谣诽谤、言论自由与人身攻击等诸多关系,实现网络监督与管理的规范化。

3.加强行业自律,规范网络行为

互联网自始就是一个高度自由、高度自治的领域,决定网络行为规范的最初力量并不是国家机关,而是那些信息产业的从业者。与政府管制相比,行业自律往往能够更好地把握管理与发展、规范与自由之间的平衡。自2001年5月,全国性互联网行业组织——中国互联网协会成立,该协会先后制定并了一系列自律规范,促进了互联网的健康发展。政府应该给行业组织更大空间,支持其工作,为行业组织发挥服务、自律、协调作用提供帮助。同时,政府对互联网行业组织及行业应采取科学合理的监管,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方式手段引导互联网行业发展,达到防范有害信息、预防打击犯罪、纯洁网络的目的。

4.提高网民网络知识和道德标准,培养自主治理能力

网络治理完全依靠政府管制和技术手段是不能达到目的。网民的网络意识和道德对于互联网的自主治理具有关键性作用。因此,加强网民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对网络的认知是关系到网络自主治理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要对网民进行网络安全培训。网络安全培训能提高用户对网络安全的意识以及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防止虚假信息、诈骗信息等对自身造成危害;能够使网民了解网络并不是一个法律空白区,个人的网络行为,例如信息与传播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值得注意的是,网民的网络意识和安全教育并不应当是由政府自上而下所主导的行政强制行为,而应是自主自发的学习和合理引导过程。互联网的自主治理是网民自发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一个持续互动过程。其次,要对网民进行网络道德教育。虽然由于网络的虚拟空间使道德压力降低了,但是真实世界与虚拟空间的逐渐融合趋势证明,加强网民的现实道德教育同样也能积极影响其在网络中的行为表现。网络言论自治离不开网民自律,要强化“人人是秩序的享有者,也都是秩序的创造者”理念,对网民加强道德教育和普法教育,促使广大网民自觉遵守法律规定和道德规范,营造良好的网上文化环境,依法合理开展网上活动。

5.强化政府管理,提高应对网络舆情能力

网络舆情应对能力是执政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一部分,在新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格局下,政府必须学会在各种网音中执政,提高网络舆情应对能力。首先,搭建平台,保障信息公开透明。公开透明是增强群众信任感、避免谣言散布的关键。政府要积极搭建沟通平台,积极发展、合理利用本地网络媒体,广开网络问政言路,有效疏通民意,坚决做到信息的公开透明。同时,各级政府要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要善于和媒体打交道。其次,发挥“意见领袖”作用,整合疏导网络舆论。针对网络舆论分散性的特点,“在分散中求集中”是可行之策。具体来说,就是在分散无序的网络舆论环境中建立权威和信誉,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社会主流意见(包括媒介意见、政府态度以及专家和专业组织的见解),从而实现对舆论的引导。因而,需要培养一批有号召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的网络舆论“意见领袖”,让他们响应民意,情系民生,给网民讲解政府公共治理的复杂性,促进官民沟通,呼唤官场的党性、良知和改革热情。同时,可适当设置实名注册的网评员,引导网络言论,创造有利于创建和谐社会的网络环境。再次,提高对网络舆论的反应速度,树立处理突发事件的大局意识。纸媒体时代有黄金24小时原则,而新媒体出现后,一件事从事发到全国皆知只需要40分钟左右。因此对于政府机关来说,必须提高对网络舆论的反应速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对于一些公共突发事件和,有错误的要敢于道歉,有误解的要积极澄清,有问题的要敢于问责,纯粹情绪性的东西要以冷处理为主。真诚地让权力为民众服务,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努力打造一个“法治政府”。同时,部门之间要妥善协调,不要因相互推诿而错失解决问题的时机。还要建立一套完备的应急机制,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理问题。

[参考文献]

[1]祝华新.网络舆论倒逼中国改革[EB/OL].人民网,2011-10-14.

[2]顾明毅,周忍伟.网络舆情及社会性网络信息传播模式[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5).

[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R].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2010.

[4]邹庆国.应对“网络问政”[M].人民出版社,2010.

第2篇:舆情管理范文

从高校舆情的主体、客体以及传播媒介来看高校舆情危机中学生管理的难点:首先,高校舆情的主体是高校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他们敏感、活跃、情绪化、学习能力强、慎独意识尚浅、富有热情而又理性不足,在学业与就业的双重压力下,容易被一些负面思想煽动情绪或诱发矛盾,可能引发学生,危害校园安全与稳定,加大了高校舆情危机向深度演化为治理性危机的可能。学生的一些合理要求若通过违法的方式表达,或者涉及政治目的,比如维权型或爱国型,学生管理就越发棘手。其次,从高校舆情的客体上看,舆情危机内容的多元性、分散性、突发性使得学生管理工作缺乏准确的预见性与全面的覆盖性。口水效应引发的道德危机、从众效应引发的盲从危机、减压效应引发的群体危机、放大效应引发的异化危机、眼球效应引发的虚假危机、掌控效应引发的失实危机,多种危机交互作用,不确定性和突变性为学生管理带来了多维难点。另外,舆情危机发生后,先入为主的信息引发学生大规模关注,稀释舆论自净化能力,学生管理若没有前期的铺垫工作,处理不及时将带来次生灾害。再次,Web2.0时代,高校舆情的传播媒介主要是社交媒体和网络,舆情传播具有裂变式、实时性和交互性等特点,舆情危机中的学生管理在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难度都加大了。对于习惯于传统管理模式的高校,如何创新管理模式适应媒介环境的变化迫在眉睫,而单向、高位、被动的学生管理模式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厌恶与抵触情绪。

2创新高校舆情危机中学生管理的若干对策

2.1重新定位学生角色

肯定学生治校的合理性学生群体作为主体教育消费者和利益相关者,学生治校有其独特优势,在大学的治理架构中应给予学生应有的地位,一味的科层制管理、强制高压的态度、简单粗暴的一刀切,只会让负面情绪乘虚而入。当然,学生由于知识积累、管理经验、危机处理能力等自身因素的局限,他们的参与必定是循序渐进的有限过程。高校需重新定位学生角色,多渠道了解学生需求,站在学生角度为其解决实际问题,完善沟通机制,加大对特殊群体的关怀,引导学生理智看待问题。无论是危机前、危机中还是危机发生后,学生都能成为缓解舆论压力的正能量。

2.2充分利用新媒体为学生管理带来的契机

高校从门户网站、BBS到人人网、空间博客,再到微博、微信的快速跟进和积极参与对学生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对于高校来说,积极合理利用新媒体,一方面迎合了新媒体发展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另一方面能够为了解学生思想、情绪和行为倾向提供重要参数。有效整合各类新媒体资源,充分利用新媒体在沟通引导、提供服务、营造理性舆论环境等方面的作用,与学生民主平等对话,避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舆情危机,不得不说,这是成本最低但效率最高的辅助学生管理的方法。2.3积极培养校园意见领袖掌握舆情危机中学生管理的话语权舆情危机中,回避和失语是最可怕的处理方式,具有责任感的意见领袖能意外扭转局面。高校要积极发掘并培养这类正面的、有亲和力、有说服力的校园意见领袖,可以是优秀活跃的学生,也可以是见解独到的老师,亦或是具有人格魅力的学校领导。高校要与意见领袖充分建立信任关系,通过意见领袖的辐射力掌握舆情危机中学生管理的话语权,发挥意见领袖的优势,先发制人稳定情绪,通过谨慎客观的声音为学生提供全面而真实的信息,消解反动错误观点。

2.4建构高校舆情危机监测系统

辅助学生管理工作如今高校学生管理逐步数字化,各类资源平台被有效适用。构建高校舆情危机监测系统辅助学生管理工作,将舆情管理、危机管理、学生管理纳入统一管理轨道,用舆情危机监测的方法策略对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行为倾向密切关注,可有效降低舆情风险,使学生管理按照有理、有序、有利于危机处理的方向发展。首先,对舆情危机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内容分析、数据挖掘、人工排查等方法全面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然后对舆情危机信息进行有效汇集,为校园舆论引导提供信息支持和决策参考依据;接着是分析阶段,形成直观的舆情发展趋势图和舆情研判结果;最后通过案例库匹配和情景适应性推演,根据舆情危机的分析结果,判断危机的性质、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做出危机预警和处理决策。

3结语

第3篇:舆情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

[DOI]1013939/jcnkizgsc201550094

网络舆情主要是人们借助网络这个虚拟平台,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表达出来。网络舆情在现在的高校大学生中的影响力更是不可低估,大学生作为网络舆情的主要参与者,高校需要对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加强重视,正确引导学生积极使用网络,正面舆论。在网络上,人们言论自由,言论平等,但是网络的传播速度过快,至今还未形成统一有效的管理体制,导致网络上出现了许多消极的内容,对人们产生了负面影响,尤其是大学生,因此,高校应该注重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管理,为学生全身心健康成长发展提供帮助。

1高校网络舆情概述及管理现状

11高校网络舆情概述

高校网络舆情只是网络舆情中的一部分,主要集中在高校网络中。参与者自然也是高校的大学生和教师,以及管理者,主要的形式则是校园网站、博客、QQ群、贴吧、微博等,大学生主要经过这些平台进行讨论,发表意见。当学校内部或者社会上发生一些事情时,学生会经过这些载体,进行讨论,各抒己见,从而形成所谓的舆论。高校网络舆情出现在学校,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性,大学生是舆情的主要参与者,他们本身就具有鲜明的个体心理和思维特征,再加上大学生涉世未深,在评论事情时,根据的是自己的感觉和想法,不曾深思,大多带有自我情绪,这就使得他们在舆论中扮演着不同于他人的角色,严重影响自己的心理状态和全面素质的发展。

12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现状

伴随着时代的信息化,互联网快速更新,很大程度上推进了互联网在社会各个领域的扩张。据调查研究发现,现在的大多数网络使用者是大学生,这为高校带来了便捷和新颖,却也给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目前,已经有许多的学校在加强对学校的网络舆情管理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其管理机制依旧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现在的大学生通过校园网络,对社会上的事情进行自由言论,也有人带着情绪进行大肆评论,不够理性,这给社会的网络发展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对高校舆情管理也带来了许多的挑战。

2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是一个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群体,他们的身心成长和素质培养都是高校的主要责任和目标。而网络作为一个可以尽情表达自己观点和价值观的载体,自然受到大学生的喜爱,也正是由此产生了网络舆情。高校对网络舆情的管理虽已做出一些成绩,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21管理主体不明确

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需要高校各部门共同合作完成,但是现在的高校的分工并不明确,时常会出现多个部门解决一个问题的现象,导致资源浪费,耽误网络舆情问题的及时处理。而且,目前许多高校基本上都是建网站者实施网络舆情管理,并没有建立专门的网络舆情管理部门,管理的主体并不明确。就现在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情况来看,大多高校依然处于起始阶段,而网络舆情也基本是由大学生自己或者建网站的人来实施管制的,更多依靠的是大学生自身的修养和综合素质。但是如今的网络舆情实在是好坏皆有,甚至可能负面信息更多,这必然会给学校网络带来许多的不良影响,这样的局面则急需明确的管理主体来进行管制、完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主体的不明确,将会导致高校网络舆情失去控制,进一步阻碍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获取有益的信息,从而对大学生的全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22管理人才不充足

网络舆情的管理不只需要部门的建设,也需要优秀的人才来管理。高校网络舆情管理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是管理人才,想要完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就必须为管理部门配置专业的管理人才。但是据调查显示,现在的许多高校在网络舆情管理人才配置方面并不十分令人满意,许多管理人才可能是具备某一方面的才能,但是缺乏多元化的能力和素质。而学校的管理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很有可能是忽略了网络舆情管理部分,导致出现严重缺乏人才的现象,阻碍了正常的网络舆情监管工作的进行,更多的是在问题发生之后,学校才做出相应的处理,这样的处理方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管理危机的存在。专业的优秀人才需要具有全面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能够及时地处理网络舆情问题,甚至能够根据平时的数据分析,预测到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并提前做好准备,以防危害。

23管理模式不新颖

网络的更新快速及时,随之而变的是网络舆情的管理机制,为应对不同的网络舆情问题,高校应该适时更新管理方法。现阶段,许多高校进行网络舆情管理一般采用的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或者以单独面谈的形式,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情感,从而推敲他们的舆论倾向。这样的方式过于传统,不够新颖,无法适应现代快速进步的信息化社会的发展。网络的独特性在于其传播信息的速度快,方式便捷,范围广,这就导致了原来的管理方式已无法满足现在的网络舆情管理需求的局面,然而目前还是有诸多的高校依旧采取这种方式进行管理,这给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进行造成了一定的阻碍,致使成效不够明显。

24管理机制不健全

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我国的网络进步也十分迅速,但是现在我国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并不健全,尤其是高校。以前我国大多数的高校并没有建立健全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导致大学生不能正确地使用网络获取信息。目前,我国诸多高校依旧缺乏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控、分析和处理的专门的管理机制。大学生利用网络了解社会上的最新消息,学习一些有益的知识,发表自己的言论,这样的方式为大学生提供了便捷,也为高校增添了一种了解学生的途径,打破了惯有的模式。但是与此同时,自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良的信息,而大学生未曾涉世,辨识能力相对较差,可能会涉足不良网站,接触恶性信息,这将会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带来十分消极的影响。在应对这些问题的时候,高校依旧存在许多欠缺之处,网络的维护不够全面,未及时筛选优良的信息,这些都没有很好地约束和监管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给学生和高校自身都来了恶劣的负面影响。

3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建设

高校的网络舆情管理事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涉及高校的校风建设及发展,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那么很有可能会诱发一系列的舆论危机或者恶性事件,从而严重影响学校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的完善,采取有效措施,是现在高校进行网络舆情管理的主要任务。

31加强管理主体建设

管理主体是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建设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所以,加强管理主体建设,为大学生的全身心健康成长和高校的进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前提。高校的管理主体包括学生处、网络管理、安保部门三个部分,其各自具备着自身的相应的职责。想要加强网络舆情管理主体的建设,需要这三个部门团结和谐,各自完成分内任务,共同实现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学生处在对大学生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进行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大学生对舆论的关注程度和具体的倾向性,从而有利于进行网络舆情管理。网络管理部门对于大学生很少有直接的接触,可以尝试着从学生处了解学生的情况,及时准确地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网络平台,对部分大学生使用恶性网站的行为进行网络管理。安保部门在学生处和网络管理部门工作的同时,加强对大学生使用网络的安全管理,保证高校内部网络安全有序进行,从而完善网络舆情管理主体建设。

32加强管理人才建设

加强管理人才建设是高校加强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建设的必然要求,网络管理人才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实现网络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因此,高校应该注重加强对管理人才的培训,可以尝试在招收管理人才的时候,进行全面的综合素质的考验和专业能力的考核,具有针对性地聘用符合岗位的全面化的人才。在此基础上,也要对在职人才和新进人才进行定期培训,不仅是培训专业能力,也要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以防在工作期间管理人才出现纰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与此同时,高校管理部门内部也可以实行考核,以这种方式,促进管理人才的自我培养和成长,从而能够为高校的网络舆情管理做出相应的贡献,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网络平台。

33注重管理模式创新

网络的发展迅速,舆情的信息量也自然会随之加大,因此,传统的管理模式就会出现无法满足现代网络舆情管理的需求。目前大多数高校使用的针对学生进行具体了解的形式,过于浪费时间,而且可能会导致无法顾及每位学生,造成一定的疏漏。网络舆情管理是一种现代化的科学技术,高校可以利用网络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监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教师与学生在网络上的积极交流,形成师生无障碍沟通的局面,这样既能保护学生的隐私,引发学生交流的兴趣,又能促进高校的校风建设,完善高校舆情管理机制。高校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及时更新管理模式,适应大学生的需求,更进一步地了解大学生的舆论倾向,从而完善高校舆情管理机制建设。

34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能够有效规范大学生和高校正确使用网络,而这一体制的健全需要监测、分析、处理这几个专业的机制组合而成,需要他们互相合作,团结配合,形成一条稳固的规范链,监督大学生和高校使用网络的行为。监测是保障高校能够及时获取舆情信息的前提,对进行后期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在进行监测时,一定要注意从不同的网络方式和不同的群体中全面监测、搜集信息,着重注意大学生对学校和社会事件的关注程度,以及社会各界对学校的评价。在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之后,交予分析部门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从而判断舆情的真实情况和发展趋势等,并对信息做进一步的总结,然后以客观的立场将信息数据保存。在此基础上,处理部门对分析出来的问题,进行实时有效的解决,以此完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的建设。

4结论

高校是使用网络最频繁的地方,也是人才荟萃的地方。在高校,网络这个平台已经成为师生之间进行交流的主要平台,也已经成为大学生了解社会的主要渠道,高校是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因此高校加强网络舆情管理越来越重要。高校应该做到及时了解舆情信息,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完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从而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获取信息的网络平台。并且,高校对网络舆情的信息一定要时刻保持敏感,从自身做起,从大学生的立场出发,建设良好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为高校的和谐发展和大学生的全身心健康成长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姜胜洪网络舆情的内涵及主要特点[J].理论界,2010(3).

[2]吴绍忠,李淑华互联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

[3]马春来论高校网络舆情的内容及管理[J].琼州学院学报,2009(4).

第4篇:舆情管理范文

显而易见,在这看似没有硝烟的微语境下,“掌上舆论场”已悄然崛起,各方博弈暗流涌动、舆情或一触即发。然而,当前舆情管理仍不能满足网络治理的现实需要,管理主体对“移动多态化”的舆论格局尤感茫然,普遍存在一股“舆情焦虑”,管理范式亟待转型。正如中共中央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所强调,“如何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和舆论引导,确保网络信息传播秩序和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突出问题。”

刷新认知观

所谓管理主体的“舆情焦虑”,不仅指管理舆情的方法论焦虑,即面对各种突出舆情时进退失据,缺失舆情应急处置的实战经验,更是指管理主体将舆情应对失效的根源全归咎于所调控的舆论参与主体的行为失范,诸如网络传谣、网络暴力等非理性网络行为。在他们看来,这些令人焦虑的“网络失范行为”是一种“故意对抗”,即源自“网络之恶”的网民逆反心理。

微传播时代来临,这种“舆情焦虑”变得更为突出。譬如,在应对无孔不入的“微舆情”时,许多地方政府部门手忙脚乱。即便初步掌握了微媒介平台的运用,然而一旦面临随时会被数以亿计的“现场直播者”捕捉并聚焦,管理主体一方面会难以克服“心魔”,忧虑如何处理将以排山倒海之势袭来的舆情数据;另一方面当事主体更难以及时、全面、科学地研判舆情走势,总在“再三慎重考虑”中延误时机。大量案例表明,舆情管理主体将这些难以逾越的“困境”过多归于法律不健全、机制不灵活等外因,这种归因法亦难免有推责之嫌。因为法律可以更健全、机制可以更灵活,这些外在因素显然不是造成焦虑的关键。

应当说,舆情管理的焦虑,主要源自管理主体对当前舆情生态的认知不到位,甚至是认知方向错位。具体而言,这至少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无法辩证地看待“微舆情”与自身作为管理主体的关系。“掌上舆论场”的众声喧哗,早已不是以前那般景象,许多政府部门仍沿袭“前微传播时代”的处置思维,以为可以通过控制信息与渠道来影响舆论走向,结果是大费周折却毫无成效。二是忽视舆情管理的和谐有序,须有一个基于共同价值理念的文化或伦理规范。若一个群体没有形成文化认同或共同遵守的价值信仰,那所有法律或政策规约都会大打折扣,舆情管理更是如此。三是片面站在具体国情上理解舆情管理的有效性。这种观点认为,任何一个社会,网络管治是社会治理的一部分,或是一种延伸。舆情管理是否有效,亦与社会治理是否有效有着某种必然关联。这确实符合一定的逻辑,不过在以微博为主要驱动的“微舆论场”上,“微话语”因碎片化、扁平化传播路径而支离破碎,网络群体往往“冲动、多变而急躁”,易受“口号式”只言片语的情绪感染,对于理性与逻辑有着天然排斥。

显然,当前舆情管理主体的焦虑情绪,正是对微语境下“认知观游离”的回应。因而,若要顺利实现舆情管理范式转型,前提是刷新微传播生态中的管理观念,为管理主体在舆情管理中正确的自我定位奠定基石。当然这仅是实现舆情管理范式转型的第一步。

超越主体性

刷新认知观之后,舆情管理主体又如何厘清与其他网络舆论参与者的关系呢?这应是实现舆情管理范式转型的内在关键。在笔者看来,这一层内在关键问题的破解,必然要实现对“主体性”的某种超越,由此演绎出一套非形式主义的行为准则。

在此论述对“主体性”的某种超越,必得从“主体间性”这一哲学概念着手。“主体间性”由被称为“法国的弗洛伊德”的拉康提出,并经不同的哲学家从不同的领域进行了解释与发挥。拉康认为,主体是由其自身存在结构中的“他性”界定的,这种主体中的“他性”即是“主体间性”。于是他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的“奴隶和主人”进行重新描述。在他的描述中,当看守者为了囚犯而固定在监狱的位置上时,那他就成了囚犯的“奴隶”,而囚犯则成了主人。这一对“主体性”的“重新确认”和“超越”,使我们从关注认知上的“主体-客体”关系转向关注“主体—主体”关系,强调并确认“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间的平等交流、和谐共在。这种主体性超越,确有其进步意义。

回到舆情管理上,若按以前的认知观念,网络群体是舆情调控的“客体”,管理主体只需单向式宣教、制定规范政策或采取强制手段来规约网络行为失范者。这显然违背了当今公认的“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互联网精神,并且诸如“网络实名制”、“注销微博帐号”等措施也无法从根本上消解“网络之恶”。当然这并非意味着管理主体在网络社会的治理上只能消极无为、茫然失措,任凭“舆情焦虑”如燃烧的荆棘四处蔓延。相反,只有当管理主体从认知与实践中切实将网络社会中的其他参与者都当成平等对话、坦诚交流的主体,才能真正充分展示网络管理的“舆论自信”。只有管理者能有理有节、主动担责、真切回应社会诉求,在互动平台上深入网络群体,不断消除作风,才能在权力不断解构、舆论生态多元化、“微传播”主流化的网络社会,认识到舆情的本质不在于“平息”,而是有效“利用”,负面舆情亦可正面化。如此才能避免成为对象主体的“奴隶”,淡化管理上的焦虑情绪,从而实现管理主体公信力的最大化,舆情管理效率的最优化。

舆情管理主体应顺势而为,在保持内在独立性的同时,转变看待其他网络舆论参与者的视角,尊重彼此存有的差异却又平等交流。

升级方法论

面对微语境下多元共存的网络舆论场域,舆情管理主体要实现对网络社会的有效治理,刷新认知观是前提,超越主体性是关键,而最终的落脚点应是舆情管理方法论的升级。

从宏观层面看,实现舆情管理的方法论升级首先要树立一个方向,即通过积极作为强化主体的责任意识,为营造和谐共在、异质共存的网络生态环境而努力。一方面,政府部门应当最大限度地为公众数字化生存打造一个公平、平等、开放、共享的网络交互平台。确切地说,管理主体应确保网络信息安全,维护民众最基本的媒介接近权,缩小网络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以最公正的信息分配增进各群体之间的了解,从而减少信息不对称、发展不均衡等带来的舆情隐患与网络失范。

另一方面,要实现政府的“网络再造”,升级电子政务平台,延展政府各项公共服务职能。换句话说,政府部门的网络实践,不仅是作为舆情管理主体的必然行为,更是政府通过网络平台拓宽渠道进一步服务民众的重要活动。借助网上职能的有效拓宽,实现维护自身社会治理的合法性基础。譬如通过网络平台向广大民众提供教育培训、法律救济、经济救助等便民惠民项目;实现环境优化、生活民主化;及时且有效回应网络各类民生诉求与呼声。众所周知,网络舆情问题的彻底化解,根本还在于现实问题的最终解决。

相对于宏观层面以间接影响为主的舆情管理,微观层面的方法论优化或升级主要应在三方面更新管理模式:一是熟练掌握所有新媒体应用,盘活论坛、新闻、微博、微信等新平台,借助传统传播媒介等各类载体,实施差异化传播,全方位、立体化利用影响力资源,融合各类舆论场域,形成健全、科学、高效,且融监测、预警、研判、疏导、评估为一体的网络舆情工作机制;二是合理均衡网络舆论生态,通过策划主题,如红网论坛策划的“点赞2013正能量: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活动,备受网民关注与欢迎,传递了网络正能量并影响网络群体,均衡了网络生态。诸如此类的主题策划或议程设置,其价值亦在于能有效降低官方与民间两个舆论场的温差,让“上微博看一小时,得看一周的新闻联播才能缓过来”的戏称调侃失去市场;三是从细微处入手,切实提升处置突发负面舆情的水平。很多情况下,舆情管理主体一旦忽视应对细节,便为酝酿或滋生负面舆情提供土壤。曾有媒体总结,“新的舆论环境”下,个别官员应对网络舆情的“葵花宝典”——“踢皮球式”、“挤牙膏式”、“背书式”、“撒谎式”,奇招百出却未必见效,反而恶化事态,这些奇招的失效,往往是对微博等新媒介传播细节的忽视。

微博具有哪些舆情传播特点

一是和接收信息简便。对于新闻中的相关人物,微博提供一键关注;对于传统新闻或论坛中的内容,微博可以一键;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可以轻松地发送和接收微博。

二是传播信息快捷。如2009年11月5日7时31分,西安发生4.4级地震,新浪微博仅在一分钟后即信息,而国家地震台网在15分钟后才第一次信息。

第5篇:舆情管理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40(2016)02-0183-02

“网络舆情就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因此,在公众意见和互联网基础上,本文把网络舆情界定为在互联网上出现的以各类评论性信息为主的网络信息。这些信息包括信息者所阐发的感受、情绪、看法、意见、态度和观点等内容。

一、当代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特征

由于网络舆情以互联网为平台进行传播,而互联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跨越了时间和空间限制,从而使网络舆情具有不同于传统媒体舆情的特征。当代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特征概括起来表现在六方面。

(一)网络舆情的丰富性

大学生网络舆情的丰富性是指网络舆情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各种各样的言论都可以在网上出现。这主要是因为互联网是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加之网上评论的匿名性,导致网上言论缺少严格的法律和道德约束,从而使信息者能够无所顾忌地在网上信息。不同的思想观点、价值导向、生活准则、道德规范等相关的言论在互联网上比比皆是。大量正面言论和负面言论充斥着互联网,让人莫辨是非,从而导致网络舆情内容五花八门,异常丰富。虽然可能会遭到相关部门监控,但通过一些特殊手段部分言论仍然可以规避相关监控。

(二)网络舆情的复杂性

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复杂性是指言论的主体、言论的导向、言论的权威性以及言论的自觉性等方面纷繁复杂,很难确定起主导作用的言论。从言论主体来讲,既有官方舆情,也有民间舆情,每个人都可在网上发言,因而很难确定谁是主导。就平面媒体而言,其主导地位的言论一般是官方的。但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官方的垄断地位,使平民百姓拥有了发言权,甚至有些言论民间的地位比官方的地位更为重要,这一点从取消收容制度和劳教制度就可窥见一斑。除言论主体的复杂性外,言论的导向也纷繁复杂。网络舆情不像传统媒体那样体现官方意志,而是各类思想、观点的集散地。在网上可以看到各种不同的声音和观点,其舆情的导向性各种各样,既有积极意义的舆情,也有消极意义的舆情;既有进步思想,也有反动思想。尤其是一些翻墙软件和网上的出现,使学生可以轻易浏览到被官方屏蔽的海外网站,导致不同导向的舆情随处可见。

(三)网络舆情的多元性

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多元性是针对舆情的意识形态而言的,即网络舆情的意识形态呈多元化特点,各种思潮均可见诸网络。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西方的文化意识渗透无处不在。这一点的突出表现就是大量网络水军充斥各大网站、论坛、跟贴等。此外,一些独运的网站受到西方支持,频繁谣言和虚假信息,试图干扰国内的思潮。这种现象之所以在网络世界中尤为突出,是因为网络平台缺少“把关人”的监控,导致信息可以自由流动。而传统媒体由于时空限制,加之存在“把关人”的筛选,恶意的政治信息难以入侵。互联网则突破了时空限制,信息可以在不同国界自由流动,导致网络舆情的意识形态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尤其是西方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文化思想的渗透无处不在。

(四)网络舆情的冲突性

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冲突性是指网络舆情的伦理相对主义强化和伦理基础准则的冲突。这一点主要来自网络的两个特点。一是网络的匿名性;二是网络的跨国界性。从网络的匿名性来看,由于网络允许网民采用匿名的方式信息,从而导致网民可以在互联网上随心所欲地言论而不担心被揭露出来。大量的新闻评论和网上跟贴等则不需要实名制,因而网民仍然有匿名言论的空间,加之海外网站的加入,使网民的私密性得到了较好地保护,从而形成了“网络社会”伦理相对主义强化。例如,根据中国经营网在2013年7月29日的报道,华为在英国参与了政府网络过滤系统,屏蔽网络色情等内容。这一现象在英国网民中引起担忧,主要是因为网民担心自己的隐私被政府监控。但这一现象在中国国内却没能引起太大反响,相反,中国的家长们比较欢迎政府屏蔽掉网络色情的内容。因此,国与国之间的伦理准则差异,导致了网络舆情的伦理相对主义强化和伦理基础准则之间的冲突。

(五)网络舆情的难控性

大学生网络舆情的难控性是指“在网络媒体上要对舆情进行控制是比较困难的”。这是由于互联网的高度开放性特点。为了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互联网的多个信息出口都不受新闻出版部门审批。这样一来,在互联网上匿名发送邮件、进行评论、参与讨论等都变得十分简单快捷。同时,由于互联网的跨越国界性,网民通过海外网站言论更是难以监控,使政府管控网络舆情变得十分困难。对于国内网站,政府可以通过定向关闭特定网站或是要求网管人员删掉不恰当的评论,而对于境外网站,政府只能通过屏蔽网站来进行管控。然而,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各类翻墙软件和网上软件的出现,使政府很难屏蔽掉这些网站,从而很难对相关网络舆情进行控制。

(六)网络舆情的公共性

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公共性主要是指公共意见通过互联网表达。在互联网出现以前,这类信息内容主要是在平面媒体和电视媒体等大众媒体上出现。通常纸质媒体主要是新闻评论的形式,包括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后感等。这些信息的是由专门机构和组织负责的。互联网出现后,网络舆情得到了极大发展,各种形式的网络舆情精彩纷呈,极大影响着人们尤其是青年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等。承载这些舆情的公共平台有各类网站上的公共论坛、校园网站的BBS、个人网站、个人博客以及官方微博。此外,许多新闻网站也提供了各种类型的跟贴服务,例如搜狐网站的“我来说两句”、腾讯的“大家在说”等。迄今,各类评论性的信息已成为网上信息内容中最为活跃的组成部分,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尤其是对作为互联网主要用户群的青年学生而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受到网络舆情越来越深入的影响。为此,研究网络舆情对青年学生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二、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对策

(一)建立网络舆情的管理机构及宣传主阵地

在学校相关部门成立网络管理组织和机构,由专业人员进行管理,明确工作职责,同时建立学校网络宣传主阵地,如一些重要的网站、个人网站、百度贴吧、博客论坛、BBS及微博等。这些宣传主阵地为每个上网者都有机会参与各类事情的评论,为自由和传播表达个人观点提供了公共平台。

(二)建立网络舆情的监管及联动应急机制

在学校相关部门建立相应的学生网络舆情监控机制,加强网络舆情日常监测并启动社会有关行政职能部门、学校联动应急机制,随时监管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接触过什么舆情,如何被这些舆情影响的,及早发现负面舆情,有针对性地做好网络舆情应对工作,避免网络引起群体性突发事件。因此,做好网络舆情管理应做到早监测,早发现,早处置,早导控。学校要有专门的网络管理软件、监控软件,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筛查和整理,适当屏蔽一些负面舆情。同时,国家政府部门在网络管理方面不能完全放开,实行完全自由化的政策。国家相关部门及相关教育机构应当对网络舆情进行适当分类,根据舆情的正负面程度进行适当屏蔽和放开。

(三)健全重大突发事件网络机制及网络舆情法制教育

善于抓住关键时机,及时公布信息,确保信息公开透明。第一时间真实信息,有效避免流言、谣言传播,斩断负面舆情源头,使学生对虚假信息产生免疫,满足学生的知情权,同时使学校网络宣传主阵地成为网络舆情的意见领袖。另外,通过网络倾听民意,妥善回应、解决学生在网络上反映的问题,做好网络维稳工作。与此同时,做好青年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让学生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网络舆情传播中讲公民道德和社会公德,积极传播健康信息,扩大主流舆情,营造良好的校园舆情环境,做好舆情管理工作。

(四)形成网络舆情监管与引导合力

本研究发现网络舆情会对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产生影响。正面的网络舆情产生积极影响,而负面舆情则产生消极影响。为此,我们应认识到网络舆情是一把双刃剑,从而在进行学生管理时,整合学校、社会、家庭的力量,共同引导学生接触一些正面舆情,尽量避免一些负面舆情,使学生能够与主流意识形态站在同一战线,共同抵御负面网络舆情。

(五)加大社会支持减缓负面网络舆情

研究发现,社会支持有助于减缓负面舆情对青年学生的不良影响。因此,在高校的学生管理实践中,相关部门应建立学生网络舆情辅导机制,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舆情的深层含义,背后的实质内容等,从情感支持、尊重支持和信息支持等三方面着手,帮助学生走出负面舆情的桎梏。

参考文献

[1]王灵芝.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分析及引导机制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0.

[2]王玲玲.大学生网络舆论特征及其引导[J].思想•理论•教育,2006,(5):32-35.

[3]谭伟.网络舆论概念及特征[J].湖南社会科学,2003,(5):188-190.

第6篇:舆情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校 大数据 舆情 发展 特点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重点项目“大数据时代高校舆情管理机制研究”(BB14002);2014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大数据对企业营销决策和活动的影响研究”(YB2014108)

一、问题的缘由及研究意义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微”时代与人类生活已经浑然一体,人们获取信息、传播信息和分享信息的平台越来越多,传播方式越来越便捷,自主发表、评论和转发舆情的网络传播渠道实现实时化。在校大学生是使用移动互联网的主力,特别在学习生活、情感交流、电子支付、旅行计划、就业竞争等方面与移动互联网形影不离,舆情信息俯拾即是、舆情数量迅速飙升,加之青年学生从众化、激情化和冲动性等特征,极易出现由于舆情而引发过激的言论和行为,因而强化高校校园教育舆情管理愈发凸显其重要性。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每天都会产生数以ZB级的舆情数据,这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高等学校的管理者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与此同时,校园舆情在民间有极高的关注度,往往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这与中国人的教育情怀高度相关、与子女教育成本攀升相关、与独生子女为主体的家庭结构有关、与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光宗耀祖、养儿防老)有关。因而,关注校园舆情及其传播特点,构建切实可行的校园舆情管理机制,有助于引导和管理高校舆论,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最大限度地避免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持续稳定地实施教育改革,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

本文采用王来华教授对舆情的定义[1],舆情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主体(民众)对客体(执政者)及其持有的政治取向所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而教育舆情[2]是指在公共空间中传播的针对教育问题的公众话语与民意表达。并把其延伸到高校。认为高校舆情是教育舆情的一种,是某一高校范围内广大师生针对社会、学校所发生事件,引发的有一定倾向性的热议、评判和取向的总和,不简单定义为只是学校范围内的事件、政策、观点等舆情民意。

二、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舆情传播特点

大数据不仅是现有分析技术无法处理的数据集,更重要它是从海量多样性数据中快速获取信息的一种能力[3],而一个高校的管理则涉及分析环境、建章立制、制定规划和执行控制,无论哪一个环节都与信息传播和使用密切相关,搞好学校教育管理实质就是做好获取、处理和运用舆情信息的能力。抓住了一个高校舆情产生、发展及传播的特点,就等于掌控了舆情传播的方式和路径,监管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一)信息传播扩展模型

首先提出传播模型的是信息论创始人香农(Shannon),他在《传播的数学理论》一文[4]中阐述了通讯的传输模式,1949年他又与韦弗(Weaver)合著的《传播的数学理论》[5]中,把通讯传播模式扩展到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这一模型又被称为香农-韦弗传播模型。在此模型中,强调信源发出的信息在传递过程会受到噪声的干扰,传输信号的不稳定性,可能导致信源发出的信号与信宿接受的信号产生差别,实际接收到的是“信号+噪声”。传播失败的一个共同原因就在于:信息发出者不能认识到发出与接受的信息并不总是相同。

针对大数据时代信息传播的环境,本文对香农-韦弗传播模型进行了补充,拓展后的传播模型见图1。

从传播学沟通的视角来看,大数据时代高校舆情的形成和传播首先是因为学校舆情有它形成的内在因素(信源输入)触发,外在环境(噪声,如网络大V)不利元素的客观累积,传播信道(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的指数传递特征,意见领袖或守门人(刺激放大)的推波助澜,信宿(信息接收者)的自我解码,信息反馈线结果未得到及时妥善处置,舆情传播扩散过程可能会放大或掩盖某些事实真相,信息必然有所损失或畸变。

(二)高校舆情传播过程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舆情形成与传播过程如图2。

某个事件能够形成一定声势的舆论,首先都是由某种导火索引发,其实这些隐患平常就存在,它处于一种亚稳定状态,一旦导火索被点燃,超越了触发的阈值,均衡就被打破,事情就由潜在转化为显现,当事人或知情人并未周密考虑就可能匆忙传播到网上,同时@某些大V(意见领袖)或数字媒体,这可能被极少数不怀好意的人加以利用并恶意扩散。而大V之间、大V与网民之间、新媒体与网民之间、网民与网民之间的相互转发、分享、评论,导致整个事件迅速扩散,形成网民二次传播热潮,助推事件形成舆情。由于传播过程众多人按照自身知识、经验和态度对事件所做的“自我”加工,信息可能畸变失真,甚至可能歪曲信源的原意,完全或部分改变了事实的真相。传播过程中,想成为有话语权的大V的心理,导致分享、转发和评论的机制自动运转起来,某一平台内的传播也就自动形成;同时,平台之间还可相互分享、链接,则使得信息有了多系统、多方式的全方位传播路径,如微博向微信、QQ的相互交叉传播。大数据背景下传媒工具的快捷、平民、自媒体特征,使得事件从触发到形成高潮(舆情转发、分享、评论总和条数达到最大)的时间短、无空间区隔,信息迅速扩散传播,形成校园内极大的舆情压力,加之工作人员的懈怠、疏忽、迟缓或冷漠,使得管理者短时间了解舆情传播并加以处置的难度大大增加。

(三)高校舆情传播特点

1.平民化。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传递工具快速采用和普及,使得信息传输网络覆盖每一个角落,传播舆情、民意已经不只是传媒机构的特权,每个人都有了话语权和参与积极性。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6] 的研究,我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1.7%,学生依然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比25.1%。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及传统PC、笔记本电脑快速普及过程中,学生群体是使用数码产品的先锋,大多数大学生至少拥有一种上网的设备,发送、转发身边发生或关注的事情不是什么稀罕事,轻轻松松动几下手指就能实现,参与性高。

2.实时化。

高校事件发生有随机性也有必然性,表现在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的不确定性上,要准确预见事件爆发的时间、地点并加以引导和控制,这客观上难以实现,而事件的传播却具有即刻上传、实时呈现的特性。便携式设备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使得信息及时传播成为了可能,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形式的信息能够快捷、轻易地上传至网络,由于信息的时效性、扩散性及放大效应,通过意见领袖的转发分享,迅速使信息传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进而同步传播到校园之外的各种社交网络,传统层级多、速度慢、单向传递的传播模式被打破,事件发生与公众接收信息基本做到无时差。

3.移动性。

事件发生时间、地点的随机性和移动设备的随身携带性,使得信息传播地点也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而非固定在宿舍、图书馆、教室等某些区域。传统上文本、图片信息需要以纸为载体,需要用笔来书写,必定要在一定时空条件下才能完成,而音视频的传播更是需要专业人员运用一定的设备才能实现,一般大众难以完成。在当今“移动互联+大数据”的时代,传播并发送给受众变得如此的容易。任何事情都是在“变”:事件在变、时间在变、地点在变、传播人也在变。大数据时代的信息监测更应关注可能导致的结果,尽力避免不良后果的形成,因为大数据时代更关注相关关系。

4.全时空。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舆情传播不分白天黑夜,也不只限于校园这个地理区域范围。以前,由于信息传播主要依靠人与人之间的口传,时间上集中在白天,空间上则囿于校园内;现在,信息传播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为主流,打破了过去时空界限,全国、全球范围内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会在极短时间内传遍网络所能覆盖的区域,信息传播的地理空间概念不复存在,校园信息也就是全国信息或全球信息。正是因为这种信息传播的全时空特征,使得当今信息的引导、监管难度加大。

5.大体量。

大数据背景下,资料和数据的增长特征决定了高校舆情会以几何级数增长。今天,我们面临的数据不仅表现在数据体量的超高速增长上,更表现在数据类型和结构的花样翻新上。以前,需要人类分析处理的是统计技术可以加工的结构化数据,当今这样的数据没有减少反而呈现加速翻番的态势;更重要的是今天面临近10年来巨量出现的非结构化数据处理的更大挑战,如图片、音频、视频等非结构化的数据,过去惯常的手段无法识别与捕捉,要做出某种技术分析并提取出有某种倾向的事前征兆信息,其难度可想而知。

三、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舆情管理对策

(一)高校舆情管理的思维

1.广开通道。

大数据背景下,对高校舆情管理应加强沟通交流及对话,善于开渠疏导,不能采用传统管制思维、高压手段和瞒堵措施。学校、学院要建立定期的公开接待制度,当场沟通情况、交换信息和解决问题。

2.身体力行。

沟通管理要求校、院各级领导顺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管理的要求,开通QQ、微博、微信等移动互联平台,深入了解大学生及网民的学习状况、生活状况和热点事件,第一时间掌握或嗅闻到潜在的大事件,及时地做出引导、回应和预防。最好的事后处置就是把小事件在早期阶段得以妥善解决。

3.重视过程。

高校舆情有其形成、传播、衰减的整个过程,自然就要分别针对各个阶段实施过程管理,在舆情触发形成阶段、传播扩散阶段及事后处置追踪阶段分别采取对策,疏导、控制事态,使之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二)高校舆情管理的措施

1.促进教育相关数据资源开放机制的建立。

在政府引导和推动下,建立数据资源开放机制,搭建数据共享平台。在不的情况下,各级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高等院校应通过共同建设、招标建设、购买使用权等方式,积极主动地建立并开放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如各种课程资源、毕业生信息资源、高校拟招生数据库等,建立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及学院(系)的各层级数据系统,实现资源共享。

2.建立以IT技术为基础的舆情监管系统。

由学生、家长到班主任、学院、学校职能部门、学校领导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传统信息传输模式,管理层级过多,较长的传递通道难以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加之信息传输的时效性、扩散性及放大效应,必须改变传统的信息采集与反馈机制,建立以IT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收集、分析处理、传递引导平台,充分运用当代信息技术管理好高校舆情。

3.积极主动地发挥大数据的统计预见功能。

舆情参与人群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教育程度、区域构成等指标快速汇聚成结果,并通过预警系统所确定的指标对舆情性质、趋势做出研判,采用可视化图表导出主要结论性信息,及时传递给教育管理者做出决策和响应,积极应对、引导高校舆情的发展,以做到防患于未然,消除校园不安全、不和谐的隐患,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同时,运用大数据技术挖掘国民对教育的需求,为教育政策制定和教育发展规划提供决策参考,发挥大数据对教育的预见性。正如中国大数据技术与产业发展白皮书[7] 指出的那样:“未来的任务主要不是获取越来越多的数据,而是数据的去冗分类、去粗取精,从数据中挖掘知识……现在要做的事情是‘从厚到薄’,把大数据变成小数据”。

4.强化高校舆情的实时管理和动态管理。

高校舆情数量爆炸式增长、类型多样的情形下,必须对舆情实施实时管理。对高校舆情要做到实时在线分析,即使做不到实时分析也要及时跟进管理,尽量减少滞后步长,第一时间潜在舆情威胁的公告、解释和说明,尽早锁定目标群体实施沟通和疏导,把潜在事件消灭在爆发前。

注释:

[1]王来华:《舆情研究概论:理论方法和现实热点》,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2]张会杰:《教育舆情评析及大学公信力场域之构建――以清华“真维斯楼”舆论话题为例》,《复旦教育论坛》2012年第10期

[3]赵国栋:《大数据时代的历史机遇――产业变革与数据科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4]Shannon C E. 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J]. The Bell System Technical Journal, 1948, 27(3): 379-423

[5]Shannon C E, Weaver W. 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M]. Urbana: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49

[6]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6-08[2016-09-30].https:///hlwfzyj/hlwxzbg/hlwtjbg/201608/P020160803367337470363.pdf

第7篇:舆情管理范文

关键词:网络舆情工作;医院管理;有效应用

0引言

在网络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诸多的便利,使得人们可以自由的获取需要是信息,但是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会使得一些负面消息在网络迅速传播,导致了一些问题的发生。在医院的工作中也会因为不良信息的传播对医院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所以,做好网络舆情工作对医院的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则在对医院网络舆情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网络舆情工作的正确认识方式,进一步探讨网络舆情工作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1医院网络舆情特点

在当前网络舆情发展中,医院网络舆情的主要特点包括:(1)突发性强,网络舆情的形成通常相当迅速,在网络平台上迅速传播,同时信息简单身份隐蔽,网友们能够迅速发表自己的意见,事件本身加上情绪化渲染,也就能够成功点燃一片舆论导火索;(2)控制难度大,想要对网络媒体上的舆论实现有效控制难度非常大,医疗问题是老百姓关注重点,如果出现网民应用互联网匿名性及隐蔽性实施非理智舆情传播,甚至变形、方法以及发酵,那么也就会直接对医院管理产生影响,想要对其实施技术手段控制几乎难以实现;(3)内容偏差大,网络处于虚幻空间,群体状态下的公众均具有情绪化,同时每个人也都是新闻者,有一部分网民的理解能力以及人生观、价值观均受到环境的影响,本身对一些医疗问题具有偏见,如果受到有心人的利用,随意虚假信息,制造不实舆论对医院施加压力,那么在网络上的大量传播,最终后果则可能和事实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医患关系更加紧张;(4)后果破坏性大,一旦爆发网络舆情危机,那么在网络上通常会出现一边倒现象,如果处理不当,则会对医院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严重可以导致的发生,不管是对当事医院还是医务人员均会直接造成危害,甚至还有可能对整个医疗行业的发展产生不可预估的破坏性。

2网络舆情工作的正确认识

2.1强化文明上网意识,营造良好的上网氛围。积极引导员工文明上网,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倡导文明上网,让员工认识到文明上网的重要意义,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讲座的形式对文明上网的分析以及分析其中的利弊,使得员工对上网有一个深刻的意识。分析不文明上网会对医院工作带来哪些不利的影响,动员全体员工以身作则,努力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

2.2加强员工的思想道德教育。医院不仅要注重员工的专业技能的提高,同时也要加强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可以通过各党支部的“一课三会”、基层政治学习、科室晨会等形式加强员工的政治学习,员工的学习要具体落实到位,使得员工真正从中学到知识,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让每一位员工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以客观的态度处理工作中的问题。

3医院管理中的网络舆情工作构建机制

3.1构建舆情监督领导机制。医院应注重网络舆情的监督工作,并将其纳入到日常工作中,成立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和探索网络舆情变化规律,制定合理完善的网络舆情工作机制,各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协调好舆情监察、调查处置及处理修复等工作。

3.2建立有效的舆情应对机制。由于网络的开放性、迅速性及影响力较大的特点,医院在上级领导的指示下,建立了网络舆情快速应对机制,负责防范和处置医院网络舆情工作。由专门的负责人管理日常的舆情工作,对负面新闻信息应及时处理,充分利用网络,给予员工正确的舆论引导,提供给员工积极的、富有正能量的舆论信息。同时要及时捕捉对本单位具有倾向性的舆情信息,反馈到其相关部门。在重大舆情出现时,要做到及时召集相关人员进行研究讨论,认真落实舆情反映的问题,查找网络舆情发生的原因,及时作出应对问题的解决方案。同时要充分发挥舆情的监督功能,对本单位的工作进行自我检查,对各个环节查漏补缺,逐渐完善薄弱环节。

3.3听取群众意见。医院为了更好的做好本单位的舆情工作,需要不断完善工作制度,为群众提供方便的交流平台,群众可以及时反馈自己的意见,医院要积极接纳群众的建议,这样可以为医院的工作指明了明确的方向,促进了医院更好的发展。将医院的网站作为人们咨询疑问、检举监督的交流平台,正确引导群众提出合理的建议,利于各种矛盾的化解。定期对群众事件进行详细分析及评判,针对问题找出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并据此建立规章制度。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及建议经分析研究进行整改与落实,从本质上防范舆情信息带来的危机。同时在舆情发生时,医院要主动做出回应,要第一时间组织新闻会,以诚恳的态度对事件做出合理的解释,让医院成为事件的公布者。在问题发生时,尽量不要拖延时间,以免事情的继续恶化,从而获得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3.4提高网络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网络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与舆情工作息息相关,所以,我们要加强网络队伍人才建设,在原有专职网络舆情联络员的基础上,加强对业余兼职网络舆情信息员的新闻业务知识等方面的专业培训,逐渐提高网络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积极主动搜取相关信息,对出现的重大紧急事件要及时上报,努力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理,将舆情的影响降到最低。打造强有力的网络舆情引导队伍,扎根在各大网络社区、论坛、微博等地,对热点舆情实施专项监控,建立全天候24小时监控制度发现问题迅速果断处置。针对网上热点敏感问题多做释疑解惑、理顺情绪工作,努力化解矛盾,正确引导网上舆论。

3.5细化责任。建立舆情工作责任分解制度,在舆情发生时可以及时找出问题的源头,利于问题的及时解决。对网络管理人员作具体的工作要求,包括信息是数量、质量以及内容等方面的工作,对每个人月的工作做总结,并且要落实待到个人。为了加强医院的监督工作,将信息工作纳入到个人的业绩考核中,促进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利于医院舆情工作的顺利开展。

4结论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发表对某些事件的看法,这种现象在医疗卫生工作方面也逐渐增多,有些舆情对医院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我们要以客观的态度看待这项问题,以积极的心态处理遇到的问题。医院通过处理各种问题,可以发现医院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可以促进医院管理者提高管理质量,同时推动了医院工作的发展。医院要从实际出发,提高医疗质量,逐渐改善服务态度,加强员工的道德建设,从本质上防止舆情危机。

参考文献

[1]陈立富,王兰成,王果等.医疗机构网络舆情原因分析与应对策略[J].医院管理杂志,2014,(1):35-37.

[2]曹文献.积极应对网络舆情有效促进和谐医疗[J].医院管理杂志,2012,19(10):901-903.

[3]曹天宇,张卫东.医院管理在网络舆情、病患心理以及无线查房系统方面的提升[J].科技风,2014,(10):245-245.

[4]陈立富.医疗突发事件网络新闻的舆情传播特征分析[J].医院管理杂志,2015,(1):62-64.

[5]季兴东,王晨梅,蔡玉田等.重视网络舆情促进医院和谐发展[J].现代医院,2010,10(9):95-97.

第8篇:舆情管理范文

网民力量的存在,说明舆论影响决策、改善社会治理方式的空间正在拓展。对政府处置来说,把握网络“舆情下线”的主要特征和演变规律,有利于争取工作的主动性与前瞻性。政府部门与网络民意的良性互动,不仅可以避免出现“小事闹大、大事闹炸”的线下聚集运动,还能引导网上舆论朝着客观、理性和成熟的方向发展。因此,在互联网视阈下对“舆情下线”泛化趋势进行监测与规律分析,已成为加强官民良性沟通和顺畅互动的必然要求。

“舆情下线”成因分析;

第一,群体意识相互感染。

在信息发达的网络时代,社会公众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社会管理中来,并且更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近些年,分配不公、权利不公、官员办事不公、执法不公等现象时有发生,民众利益受到损害,产生相对剥夺感,有这种怨气的人往往会产生利益丧失感、被欺骗和被愚弄感、被侮辱和被压迫感。有了这种情绪基础和群体意识,一旦遇到与这种情绪相吻合的事件,就会迅速聚集大量围观人群,不满的情绪就会相互感染,从众心理的相互鼓励,积怨宣泄产生的强烈,使人们参与线下活动的动机大增。

第二,舆情处置简单粗暴。

我国目前正值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各类舆情事件频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习惯通过互联网了解世界风云变幻,传递对国计民生的关注,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然而,有些地方政府在处置和引导舆情的过程中,习惯用排斥社会参与的权力机制来解决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主管官员对事态的判断,对舆论监督的态度,政府公共治理的理念和技巧仍然严重滞后。诸如解释说服不够、方式方法简单粗暴,缺乏耐心、细心和责任心等,对网络舆情“下线”起到负面的催化作用。

第三,信息管制恶化事态。

公共事件出现后,地方政府习惯在封闭的环境下协调解决问题,对外封锁事件的一切信息,把“封堵打压”这种非常态的应对舆情手段当成“救命稻草”。网络时代,政府在处置舆情的过程中不仅要面对问题本身,还必须面对社会大众的质疑,封闭的、僵硬的内部处置方式将会产生连带效应,导致舆论关注重点从对事件本身真相的追究转移到对政府体制的质疑和批评。信息管制、阻隔或有限度的公开,容易形成“大道不畅、小道必猖”的局面,事态被传言无限扩大,公众一旦寻求“下线”聚集活动,就会给政府部门的形象造成重大损害。

第四,“意见领袖”推波助澜。

自媒体环境中,多元诉求促使各方声音迅速崛起,“意见领袖”在舆论场力量日渐强大,他们的言论具有很强的号召性和感召力,在某事件或话题上,意见领袖对待时局的态度观点和解决方案,常常能获得广大网民的共鸣,有时甚至摆脱了媒体依赖,能够改变事件的走向。一些意见领袖通过对公共事件和话题的介入,以嬉笑怒骂的煽情话语得到网民的追捧,撩拨民众对社会、政府的不满情绪和怨恨心理,网上的浮躁与喧嚣蔓延至网下,加剧不良情绪的蔓延。

“舆情下线”对社会管理有何影响?

消解政府公信力。政府的公信力和民众的互信度,是社会健康运行和良性发展的重要资本,这种资本需要长期的互动才能累积起来。网络舆情“下线”表明正常途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失效,久而久之会转化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情绪或政治情绪,在现实社会衍生出各种质疑、批评、追问、谣传甚至谩骂,最终推动舆情事件进入难以把握的不稳定状态,误导公众对地方政府作出不合作乃至对抗性的解读。在政府公信力不断被消解的同时,政府组织效能也越来越脆弱,给社会管理带来极大的困扰。

加大舆情应对难度。互联网门槛低、效率高、互联互通的特性,使得网络舆情能大量和快速传播。要实现有效引导社会舆情,就必须从根本上减少网络负面信息,这就需要根据网络自身特点,遵循“网来网去”的原则,集中力量做深入细致、定性定量的分析,实现对舆情事件的“靶向解决”。反之,如果应对方式趋于程式化、保守化,导致舆情“下线”自寻出路,就容易加大舆情应对难度,抬升舆情处置的社会成本,各种显性或隐性的不稳定因素激增,难以形成政府与民众之间的良性互动。

消解社会共识形成。社会共识被传递和被认同,对形成和引导社会公共价值、凝聚民心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网络上喧嚣一片,杂音甚多,既体现了公众对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责任意识,也成为负面情绪的扩散器和社会矛盾的放大镜。要缓解社会张力,保持社会结构的弹性,必然需要一定的途径释放社会怨气,但过度抱怨甚至网上网下策划联动,容易割裂社会现实,造成更大的社会动荡与冲突。一旦社会共识消解,受众心理的原有倾向和选择过程将会发生相变,产生新的有序结构将更为困难。

恶化网络舆论环境。社会普遍存在的焦虑情绪,成为舆论热点不断变化的重要推手,更使舆论引导环境复杂多变。网络舆情久拖不决直至“下线”呼应,必然对地方政府形象形成巨大冲击,网上网下的联动传播逐渐形成恶性循环,传播形态变异,充满了诸多的不确定性和无序性,极易迅速产生集聚与放大效应,不仅会恶化网络舆论环境,还降低了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客观来看,政府对网络舆情的线上处置和情绪安抚,已经成为政府引导舆论,改善舆论环境,有效进行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

如何防止“舆情下线”?

第一,积极解决社会矛盾。

网络舆情是社会心态的真实反映,着力解决社会矛盾是消解舆情危机的理性回归。当前社会上存在的问题,大部分并不是政府及有关部门没有发现,而是由于种种原因,解决起来十分困难,特别是一些积重难返的问题,地方官员无心或无力解决,明知是定时炸弹也不排险,这其中民生问题比较突出。关注民生,解决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不应当是政府的临时政策,也不应是地方政府处置舆情“临时抱佛脚”的权宜之计。各级政府应通过建立和完善公平、合理的分配体制和激励机制,完善社会管理制度,避免产生群体性对抗情绪。

第二,努力维护社会公正。

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在各种社会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多元化的利益群体会不可避免地相互竞争和冲突。通过公共政策维护和创造公共价值,维护社会基本的公平正义,消解社会矛盾,这是加强和改善社会管理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在新的形势下,地方政府在强力缔造社会稳定的同时,更要不断适应民主、开放、互动的网络生活,小心翼翼维护社会公正,清除网络“舆情地雷”,这也是地方政府积极探索网络时代危机应对方式的重要支撑。

第三,引导公众有序表达。

地方政府在引导处置舆情时,要正确处理点与面的关系、质与量的关系、快与慢的关系,就必须积极考虑民众的接受范围、舆情的承受能力,为公众实现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搭建更宽敞的平台。理性引导公众有序合法地表达自己,不仅能大大降低引导舆论的成本,更能培育网络自我净化的修复力量,避免“豆腐盘成肉价钱”。地方政府只有通过引导公众有序表达,对群众的合法合理诉求积极回应,才能避免激化矛盾、引发冲突。

第四,理顺舆情工作体制。

舆情工作是一项带有全局性的工作,政治性、政策性、综合性和技术性要求很强。做好舆情工作,必须正确把握其内在要求和基本规律,减少盲目性,增强自觉性。地方政府应明确归口管理,责任到人,制定出相关应急预案。只有各个政府行政单位之间实现信息互通、协调有力、处理高效,网络舆情才能得到及时、高效、合理的应对和解决,舆情应对工作才能跟上互联网的脚步,才能与网友的情感合拍。

第五,创新多元治理模式。

第9篇:舆情管理范文

一、工作目标

加强对企业自媒体舆情监控,及时掌握舆情动态,坚决封堵、删除各种有害信息,提升企业自媒体对员工正面引导,释疑解惑,化解矛盾,消除不良影响的能力,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政治环境和企业文化氛围。

二、工作小组

(1)由厂党委牵头,成立舆情监控与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开展相关工作与组织考核。

领导小组:组长:厂党委书记、副组长:厂纪委书记、成员:各支部书记、党委工作部全体成员。

(2)以宣传工作三级组织架构为基础,设立舆情监督员(各级宣传报道员兼任),逐级落实相关工作。

宣传工作三级组织架构,即第一级班组/科室级、第二级支部级、第三级工厂级,对企业内各级自媒体进行规范管理,每一级别都形成独立的宣传工作体系和人员配备,独立完成相关平面媒体、员工群、稿件等相关任务。至下而上层层递进,层层把关,使整个企业的宣传工作形成有机整体。本着谁建立谁负责的基本原则,各级自媒体都要设立舆情监控专管人员,作好日常监督、处置、记录与上报工作。

三、工作对象

监控对象涵盖,《网报》微信公众号、“家园之声”微信群、视频大屏幕、企业使馆、外部媒体形成的“站、群、屏、馆、报”五大工厂级媒体资源,以及各科室、支部、班组创建的微信群、大屏幕、橱窗板报等宣传媒体。

四、工作原则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讲好自己的故事。自媒体宣传内容要从讲政治、讲理念、讲文化三个方面入手,认真把握阅读需求,以员工身边的典型人、典型事为主体,确保新媒体作品接地气、接人气,提升传播吸引力,并依照相关政策、法规牢牢把握好宣传的范围和尺度,坚决不碰“高压线”,拒绝“低级红”和“高级黑”。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监测到的舆情信息进行管理,确保“快速反应、确认事实、妥善处理”的原则及时对舆情进行分析、判断、评估, 准确查找舆情信息产生的原因, 认真核实舆情反映的问题, 对舆情走向作出正确的判断, 对舆情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客观、全面评估,及时做好应对措施。

在处置网络舆情事件时,一定要端正工作态度,多渠道、多方法全面了解事件真相,不推卸责任,勇于承担应负的责任,第一时间做好回复,做到真诚、公开、及时的沟通,不使矛盾进一步激化,赢得员工的理解和信任。

针对外宣工作重大舆情事件的发展态势和走向, 最大程度地争取媒介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适时转移目标, 最及时权威的信息,影响舆情走向,将噪音杂音压下来,使舆情信息关注度逐渐转冷,加强正面引导, 创作良好舆论环境。

五、工作要点

各级舆情监督员与媒体负责人,

一要定期、定时浏览、搜索、观看“五媒联动”的相关媒体,对微信群及相关网站要做到每天至少4次浏览,并对重点信息进行记录、处置和上报。

二要建立工作群,协调相关工作,处置突发问题,并在每周一进行舆情通报会。

三要定期收发、整理、学习各级舆情监控文件,领会工作精神,做好落实。

四对员工提出的意见、建议、投诉,要及时反映给媒体管理部门,并在1个工作日内做好答复与反馈。

五要对自媒体平台出现的不良信息,要及时做好撤回、删除与应对,并联系相关人与责任人。

六要定期对有一定影响力的行业媒体、社会媒体和论坛进行定期浏览,收集相关敏感话题和信息。

七要对外部媒体报道或转载的重大突发事件、网上投诉举报, 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引发的错误舆论导向, 必须在发现该报道1天内向主要领导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