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校园文化活动论文范文

校园文化活动论文精选(九篇)

校园文化活动论文

第1篇:校园文化活动论文范文

创新人才是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其中创新素质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关键素质,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等。创新意识是一种推崇创新、追求创新的意识,是人们面对未知问题和领域表现出强烈的、勇于尝试的欲望和冲动。从其构成来看,可将其按层次分为创新需要、创新动机、创新兴趣、创新信念和创新理想等,具体体现在对创新过程和创新结果的意义的认识上。创新思维是指人们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批判和发散性的思维方式对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思考,从中进一步找出新关联、探求新知识,从而获得有价值的新观念、新方法的思维活动。具体表现为对事物能进行独立思考,勇于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突破思维定势,善于从多角度中求解。创新能力是指综合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运用创新的方法创造性地提出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新的发现和发明新事物的能力,是一个人在创新活动中所具有的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总和。从一定意义来说,人类历史的前进和发展,是一代又一代人通过不断的创新活动实现的。创新人格是指个体在创新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对推动创新进程、促进创新人才成长和促进创新成果的产生起引导作用的优良的理想、信念、意志、情感、情绪、道德等非智力素质的总和。“一个人虽然具有了创新能力,但若缺乏创造性人格,没有从事创造活动的积极性和愿望,自然也不会取得创造性成果。”[2]优秀的创新人格能够引导其选择正确的创新目标和价值取向,推动创新活动的发展,同时有利于创新精神、探索精神和批判精神的培养。

二、校园文化活动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

良好的政治素质是创新活动符合社会发展规范和要求的重要保证。校园文化活动以其植根于深厚的大学文化之上,紧跟时代脉搏,结合地域特色和优秀民族文化,坚持育人导向功能,在其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影响人和教育人,对大学生能力的提高、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形成往往较课堂教学作用更为明显。这就要求在进行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校园文化活动中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培养,这样才能使党和国家对创新人才的期望和要求内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

2、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良好的个性品质

积极有效的校园文化活动能为大学生的个性自由发展提供广阔的实践平台,同时也为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优越的环境。通过环境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利于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进一步内化理解,同时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建立良好的创新品质即“广泛的兴趣爱好、积极稳定、乐观开朗的情绪情感,顽强果断、坚忍不拔的意志力,正确认识自己,正确面对挫折、勇于开拓进取的可贵品质等个性品质”[3]。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20%依赖于智力因素,其余的80%则依赖于非智力因素。”[4]校园文化活动是根据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并且是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的,既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又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提高,获得自我完善和自我提升。

3、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促进创新人才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校园文化活动以全面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其目的,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校园文化活动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对于推动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有效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创新人才培养视角下校园文化活动创新的路径

1、坚持以学生为本,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理念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要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将活动目的与校园文化育人理念和活动特色结合起来,不能只顾活动目的,忽略学生的主体感受。在学生社团组织中,尊重社团干部和活动“带头人”在学生群体中的主体地位,给予其充分施展的空间。在此前提下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理念一是要尊重师生精神文化诉求的多样化。这就要求校园文化活动应富于变化,避免观念僵化,活动内容陈旧。二是要注重活动体现时代化,要及时与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大趋势相结合,要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三是注重活动科技化,高校校园文化活动要与科技相结合,善于运用和借助高科技提高活动的观赏性、参与性和真实性。四是注重活动的通俗化,校园文化活动要以学生最熟悉、最易接受的形式和生动形象的风格,使枯燥乏味的理论入脑、入耳、入心,使师生在潜移默化中认可并接受所倡导的理念和价值观念。

2、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内容

校园文化活动的核心问题是提倡一种什么样的校园精神,怎样形成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以实现人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的显性和隐性塑造。要实现校园文化活动的这一功能,使学生通过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真正有所收获,学校必须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不断挖掘和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一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加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渗透性教育,解决大学生对马列主义的信仰、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问题;二是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内容要注重优秀传统道德的要求,依据一定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规范影响学生,以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能力。三是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内容要积极充实创业教育等相关内容,一方面可以利用大学生创业团队、创业实体等组织创新校园文化活动,以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和合作创业意识,另一方面通过有效的创业实体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

3、拓宽校园文化活动平台,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形式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创新一是要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如牡丹江师范学院每年五月份的“国际文化艺术节”就是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缘优势,与俄国、韩国、日本及牡丹江市等周边不同类型的高校联合举办的集思想性、政治性、科技性、文化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国际化活动,这种方式创新了校园文化活动形式,为提升大学文化提供了新的有效的途径,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搭建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二是新形式的创新和尝试。网上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活动的特殊形式,通过对网上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探索,拓宽交流平台,提升品位,强化特色,不断增强网上校园文化活动的生机和活力,不断拓展校园文化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三是校企携手、校园文化活动与社区、军营等携手。积极探索校企携手的突破点和交点,在扩大校园文化规模的同时,实现校园文化活动的社会化,加强同社区、军营和社会文艺团体的有效沟通,延伸校园文化活动的空间,为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创造良好的环境。

4、坚持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创新校园文化活动运行机制

第2篇:校园文化活动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当前农村小学由于地理位置、人文环境等原因,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还大多停留在物质文化建设的层面上,整理整理环境、刷刷墙字、写写标语等。当然这些对陶冶学生情操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对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发展却很少有人问津。现就“如何搞好农村小学的活动文化建设,净化校园文明风气”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搞好精神文化建设,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爱党爱国、关心集体、尊敬师长、勤奋好学、团结互助、遵纪守法的风气。 

1 近年来一些农村小学学生课余活动现状 

下课铃刚响,学生就迫不及待地冲出教室,一群一群的男孩聚在墙根屋角打四角板成风、弹玻璃珠成风、有的在平地上滚铁环,无论天气如何,风雨无阻,上课铃声响了还迟迟不进教室。打四角板的同学甚至把新书和本子都撕下折四角板了,弹玻璃珠的同学把父母给的中餐钱也买了玻璃珠。这些行为是一种变相,它妨碍孩子的思想健康发展,在校园里影响极坏。校长再三叮嘱各班主任教育学生不准玩这些败坏校风的东西,有时也亲自阻止,当然老师们也尽力教育了,“安稳”几天,但没过多久又“卷土重来”。这种腐败的习气至今还难以收拾,不但影响校风更影响学习。学校无法治理学生这种活动行为的原因何在呢?小学生正处于好动的年龄,加之学校文化生活枯燥乏味,所以趁着下课时间就赶紧活动活动,放松放松,但学校没有更好的活动项目,如此,学生只好自寻开心,就玩起打四角板、弹珠珠的游戏了。 

2 搞好农村小学的活动文化建设,净化校园文明风气 

校园文化的主旨就是通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体现出来的-培养品学兼优和健全人格的人才离不开生动活泼、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要想让学生去掉那些腐败活动习气,变得勤学好问,活泼可爱,农村学校应该借鉴一些先进的教育策略,从活动文化建设着手,每月举行一系列文体活动比赛,如“琴、棋、书、画”、跳、跑、体操、数学竞赛、诗歌朗诵、演讲等,可根据学校实际条件开展多项活动,让学生选择参加自己喜欢的项目。还可以开展每学期一次的“学守则讲规范知识竞赛”、“安全知识比赛”、“文明之星评选”、 每年一度的作文竞赛和口算王争夺赛。比赛可分个人的和团体的,激励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去练习,儿童爱面子、好表现、喜欢得到表扬,老师们注意及时对有进步的同学加强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培养孩子的自信,这对文化学习是很有帮助的。这些活动的开展,既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能给学校增添无限生机,学生的智力得到极大开发,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他们待人接物的能力;既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也能为学校教育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3 加强农村小学制度文化建设,促进良好的校风的形成。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加强相应的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 规范了师生的行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才能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制度文化建设实际上包括制度建设、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三个方面,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是确保制度建设落到实处,并使其真正起到规范校园人言行的关键环节。校园文化组织机构的健全和完善,校园文化队伍的勤奋与能干,对正常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 

虽然农村小学教学条件有限,不是每样都能做得好,但只要学校领导和老师们能有这样的想法,并努力去实施,去监督,持之以恒,校园里的文明风气就会有更好的进步,祖国的下一代也会更好的健康成长。 

第3篇:校园文化活动论文范文

 

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包括学术活动、科技竞赛活动、文体活动、实践活动及志愿服务活动等内容,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展研究生德育思想政治工作,培养研究生综合素质,实现研究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提升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载体[1]。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0]11号)中也提出,要把研究生学术文化建设、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等作为新形势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可见,高质量的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对于提高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研究生全面发展,提升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性

 

研究生是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受益者,是校园文化活动的参与主体。开展高质量的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不仅关系到研究生个人的全面健康成长,还关系到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

 

1.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明确提出要“大力建设校园文化”。意见指出,高校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研究生群体是高校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群体所组织、参与、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影响着全体在校生,也深深影响着大学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建设,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2]。

 

2.校园文化活动是开展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把研究生学术文化建设、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等作为新形势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而随着研究生教育的不断改革,研究生招生人数逐年增加,也使得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地位愈加突出和重要。可见,开展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重要的意义,是研究生德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

 

3.校园文化活动是提升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研究生是大学校园里的重要群体,他们具有年龄跨度大、知识层次高、自我意识强、个性化明显等特点。很多高校普遍关注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成果,忽视了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对研究生的影响。近年来,研究生学术诚信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就业压力等问题日益增多,严重影响了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3]。因此,开展高质量的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是提升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二、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现状[4]

 

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群体有其自身特征:研究生以科学研究为主业,属于导师负责制;研究生群体年龄跨度大、生源组成多样;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个性化明显、集体观念相对淡薄。此外,研究生管理体制上属于导师负责制,以科研团队和实验室为中心。这些特征要求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要有其自身的特点。当前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现状如下。

 

1.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精品较少。校园文化活动涵盖学术类、文体类、生活类以及实践志愿服务类等活动。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分校级、院级、班级活动,虽然活动繁多,但是精品活动较少,缺少传承性的品牌活动。根据华南理工大学杨琨[4]等调查显示,43.65%的学生认为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数量虽多但平淡乏味。很多活动本身缺少吸引力,未能真正考虑研究生群体的实际需求。这些使得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精品较少。

 

2.研究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积极性偏低。研究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积极性偏低。根据北京大学韩流[5]的研究显示,36%的北大研究生长期或经常参加校园文化活动,51%的研究生偶尔参加,其余13%几乎不参加。张延港[3]也在文章中指出,研究生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较低。首先,因为研究生科研学习压力大,可自由支配时间少;其次,研究生管理体制上属于导师负责制,班级概念较弱,很多研究生的活动范围和活动形式仅限于实验室、科研团队,不太注重参与校园文化活动。

 

3.未能很好融合不同专业、年级和科研团队研究生。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和参与者多集中在硕士低年级群体,高年级群体仅有少部分人作为管理者参与活动,硕士三年级和博士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人数屈指可数。目前,很多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受众面窄,不能充分发挥研究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活动仅限于某个班级或某个年级的部分同学,未能很好地发挥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和不同科研团队优势。

 

三、以需求开展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以研究生行业软件培训系列活动为例

 

马斯洛于1943年发表于《心理学评》上的《人类动机论》中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五个层次。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需求决定动机,动机决定行为,自我实现的需求是最高层次的需求。在开展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应从实现研究生自我需求入手,根据需求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以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学院开展的“研究生行业软件培训系列活动”为例,通过调研学生对于行业软件技能的需求,结合各专业和实验室资源优势,开展软件系列培训活动,满足了研究生对行业软件技能掌握的需求,充分发挥了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育人功能。

 

1.校园文化活动因需开展。经过前期调研发现,工科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时,对行业相关软件需求很多。行业软件种类繁多,专业性强,花钱学习软件费用很高;其次,从毕业生求职过程中发现,很多招聘企业都对毕业生掌握的软件技能和分析能力提出了要求,掌握某种专业软件成为求职成功的加分项。因此,很多研究生在校期间都有学习相关专业软件的需求。

 

2.充分发挥研究生主体作用。开展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要以研究生为本,充分发挥研究生的自身作用,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与“三自”教育相融合。在开展软件系列培训活动时,要以研究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不同实验室、不同专业研究生特长,促进研究生群体相互交流,互相帮助,发挥活动的育人功能。

 

3.立足长效,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服务。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中心目标是满足研究生需求。“行业软件培训活动”通过交流促进研究生掌握行业软件技能,培养行业专业素质,提升学术科研能力,为提升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服务。活动从研究生需求出发,发挥研究生主体作用,同时融入育人功能,真正实现了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三自”育人功能。

 

总之,在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中,应根据研究生群体的自身特点,从需求出发,深入分析研究生的关注点和兴趣,了解研究生在校园文化活动方面的诉求,并结合需求开展高质量的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激发研究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在动力,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在研究生德育工作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作用。

第4篇:校园文化活动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校园文化对于受教育者全面发展,以及创建提升素质教育氛围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讨论校园文化应当关注其功能及其作用的发挥。校园文化在学校文化建设、教书育人等方面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实践中,在营造健康向上校园文化氛围的同时,更应当让校园文化发挥促进学习的功能,校园文化最重要的属性应是学习功能。因此,设计、营造校园文化必须将重心放置在促进学生学习方面。

学术界、各级各类学校都曾从不同角度对校园文化展开过热烈的讨论,进行过比较深刻的学理分析。如结合建设和谐社会议题,人们对如何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发表了诸多有意义的见解。讨论比较集中的领域是,如何通过以人为本、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创造提升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优化环境等等。讨论大学校园文化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可以认为,只要大学在发展,校园文化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学校、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本质上是大学文化的组成部分,且大学文化具有“传授人文知识的性质”[1],故此决定了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必须凸显“教与学”的核心内涵。如何使这种内涵外化为现实,校园文化的功能属性是应当进一步讨论的问题。应当说,关于校园文化的价值、意义、实施方略以及相关功能等方面的探讨是比较充分的,但仔细浏览各项研究成果,不难发现关于校园文化学习功能的相关研究并不多见。无论人们对大学及其校园文化有什么样的认识,大学最终必须是也一定是传授知识,传播文明和培养人才的场所,学习永远是学生的第一要务,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是不应被忽视的。因此,营造健康向上的高等院校校园文化,终极目的之一是促进大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而校园文化理所当然属于学习型文化。

一、校园文化的学习功能或属性

讨论校园文化的学习功能或属性,可以从理论、实践两个方面展开。人们常说,21世纪人类社会是学习型社会,“学会学习”是21世纪的青年人最应掌握的本领。关于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及其意义,已经有过较多的探讨,不需要多费笔墨。而关涉实际问题,则有一系列问题值得深思。比如,许多高校的校园文化多元化、多样性特点比较突出,主要体现“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许多人认为不断地追加各种投入、增加活动场所、活动设备,搞各种文体活动就可以,而这些活动看似轰轰烈烈,实则往往缺乏教育内涵,形成了一种简单的娱乐化的倾向,不能对学生产生很好的教育效果。”[2]还有人将这种现象解释为“素质教育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类似说法从表面上看并无不周全之处,但如果深入追问,则不难发现,无论多么丰富的课余活动,也仅仅是课余活动,终究代替不了课堂学习和专业学习,更不可以等同于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活动。此外,由于某些校园文化活动流于表面,缺乏实质性精神文化内涵,丧失对大学生学习上的帮助与启迪作用。一旦校园文化教育功能弱化,校园文化的存在价值便大受贬损。大学生全面发展是社会的需求,也是自身成长发展的需求。但必须正视的是,全面发展的基础是良好的专业学习和专业素养,全面发展的目的是促进、保障专业学习,而有成效的专业学习、专业训练,也一定受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高等院校校园文化“是注重精神文化作用的大学校园生活存在方式的总和”[1]。文化生活是大学生校园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丰富文化生活向来为各级各类学校一贯重视。但文化生活、业余生活的丰富多彩的终极目的是为大学生从事专业学习创造条件;文化生活、业余生活的丰富多彩并不能表明学习的丰富多彩。因此,校园文化活动中,应有意识地注入强化学习、专业等方面的内容,而各种名目的“节日”往往是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在这些“节日”中,应突出学习型内容,至少应让参与者认识到,学习远比各种“节日”重要。比如,在各种“节日”加大学习和专业内容的比重,增加类似论文竞赛、科技发明竞赛等内容,为校园文化人为地注入学习内容等等。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学生课堂内外浓厚的学习氛围。然而,这些举措、建议无论怎样设计、实施,均属于外在条件,实践中制约大学生学习动力、学习自觉的因素主要还存在于大学生自身。或者说,解决实践中大学生学习方面的问题,必须正视大学生学习方面存在的主观问题。

大学生厌学已是整个社会不回避的客观现实问题。可以认为,大学生厌学是当今社会一大难题,业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关于大学生厌学的原因,众说纷纭,也有许多学者进行了比较深刻的探讨。大学生厌学原因非常复杂,很难找到一个高度概括性的、得到普遍认可的缘由。比如,有人认为是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有人认为就业压力增大使然,有人认为学校风气的作用,也有人认为是个体差异等等,不一而足。无论何种原因导致学生厌学,在追根溯源的同时,还应寻找医治此顽症的“良方”。当然,如同剖析厌学现象产生的原因一样,“医治”此顽症,各家开出的“药方”也不尽相同。结合我们所讨论的中心议题,我们主张校园文化建设应突出学习属性,至少不应淡化学习这一高等院校学生永恒的主题。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学习氛围,减少厌学倾向是值得认真研究和探索的途径。当然,百分之百寄希望校园文化解决厌学问题是不客观的,但校园文化毕竟以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广大学生最能够接受的方式开展活动的,比之循规蹈矩的课堂教学,能够得到更多大学生的认同感,相对容易激励学习积极性。此外,“校园文化建设,能发展学生的智力,扩大视野……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3]讨论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时,有学者指出要“更新观念”[3]。“更新观念”也属于常议常新的话题,而且需要进一步讨论的是,各种观念的更新。我们认为,为使校园体现学习属性,发挥促进大学生学习之功能,也需要更新观念,即在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中,组织者、策划者、设计者有意识地将学习内容融入其中,更新单纯的“活动”观念,并更新校园文化内容,从各方面表现出对大学生学习积极性提供支持,营造一种端正学习态度的外在环境。

校园文化的研究者、实践者一致认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功能之一是育人功能。但对育人功能的解说,却主要集中在德育层面。既然涉及育人功能,就不能仅仅强调德育,而只能是通过德育育人促进智育进步。高等院校校园文化的学习属性通过育人功能得以充分显示,除了我们前面叙述的针对厌学,有意识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之外,学校的学风建设无疑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学风往往是一所高校学习风气、治学精神的缩影,是学校教育环境中的特殊因素,是一个学校精神风貌的直接体现。优良的学风与良好的学习氛围、环境密不可分;反之,学风不良意味学习风气欠佳,自然不可能形成浓厚的奋发向上的学习空气。学风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蕴涵于校园文化之中,校园文化是学风的重要载体。因此,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改善、改变学风,对扭转普遍存在的厌学情绪是有帮助的。

二、对校园文化功能的探讨

研究者关于校园文化功能的探讨比较多,有学者专门探讨“陶冶”和“导向”功能[4]。此外,也有人专门探讨校园文化的凝聚、规范、激励、教育等方面的功能。针对目前各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研究校园文化的“陶冶”、“导向”功能至关重要。结合本文所研讨的主题,我们不妨这样认为,情操的陶冶目的之一是使大学生能够树立准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准确地对待自己的专业,勤奋学习。所谓“导向”指的是校园文化必须具有“引导性”功能[5]。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校园文化在引导大学生学习过程中,应大力倡导严谨的治学精神,积极向上的学风,从各方面体现校园文化对学习风气的营造。因此,强调学习、突出学习应成为当代大学校园文化的主要功能。无论是“导向”,抑或是“引导性”,一定包括学习方面的正确导向和引导。校园文化的引导或导向,既可以是宏观的,也可以是微观的、具体的,这也是校园文化的设计者、管理者必须顾及的,即在宏观上帮助大学生端正学习目的和态度,微观上则紧密结合大学生学习实际,使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各种活动与大学生具体的专业学习结合在一起。

校园文化的设计、建构,在突出和谐校园、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应把学习属性放在显要位置。也就是说,校园文化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应强调为大学生学习营造一种自觉学习的氛围。关于校园文化的营造,许多学者热衷于讨论“硬件建设”,认为校园的景致、景点、楼宇、标语等各种人文景观,都应处处表现人文精神,使大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美等等。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确存在着“硬件”和“软件”的相互关系,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就功能而言,我们还应把重心放置在“软件”建设层面。因为改变、改善校园文化建设的“硬件”条件、环境相对比较容易,而从根本强化“软件”建设,则需要各方面的努力,有时甚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和课堂教学的“有形教学”相比,校园文化及其营造的教育氛围更像人们所说的“无形课堂”。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专业培养,“有形课堂”与“无形课堂”同等重要。就功能而言,有学者关于校园文化具有启迪智慧之功能的认识,是我们能够接受的观点。在校园文化活动这一“无形课堂”上,校园文化主体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理念,智慧自然得到启迪,自然会促进学习,提高专业水平。我们赞同发挥校园文化教育功能的论点,因为“校园文化始终是作为教育的客体存在,它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它的显性和隐性教育作用。”[6]这里所说的“显性和隐性教育”是内涵丰富的教育,涵盖着对受教育者的德育、智育教育。因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旨在于,使教育回归教育。”[7]所以,校园文化的设计者、组织者关注智慧启迪的同时,突出校园文化的教育作用,真正凸显校园文化的学习型属性,使校园文化活动真正成为服务于大学生学习的文化活动。

学习型校园文化及其构建前提是校园文化的设计者、主持者、领导者,在设计校园文化各种活动时,不要忘记学习对于每一个大学生的绝对重要性,尤其应强调“本领”、专业水平、专业素质永远是安身立命之本。有人认为,校园文化具有教育价值——体现在德育方面。其实,确切地说,校园文化具有教育和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并通过对大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其教育得以体现。

三、校园文化具有广泛的基础性和群众参与性,也具有层次性

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具有广泛的基础性和群众参与性,也具有层次性。学生本位是校园文化的本真含义,因此,校园文化的建构、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一定要以大学生为中心,为大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心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许多校园文化的研究者强调校园文化必须以人为本,如果在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将以人为本具体化,则必须强化以学生为本、学生本位的观念和意识。作为一种文化形态,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具有层次性特征,而且一定是“具有精英意义的社会文化”[1]。高等院校校园文化的确是一种特殊的、体现精英文化的文化。高等院校本身即是人才和科技精英、文化精英的聚积地,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代表着科技进步、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最新水平,因而对广大学生既有某种激励作用,也有塑造和引导作用。所以,在这种先进水平比较高的文化活动中,倡导学习、营造学习风气等,必然是校园文化的应有之义。实践已经证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可以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怎样生活、怎样学习,而且还能激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努力学习,鼓舞他们养成不断进取的良好学风。”[8]

营造学习型校园文化,是注重校园文化精神内涵的重要表现,即我们的今天的校园文化既体现出时代特征,也应反映高等院校的人文精神和校园文化品位。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接受、获取知识的渠道是多重的,但大学生所接触的各类知识,未必蕴含着人们所期待的精神内涵。正如有学者尖锐指出的那样:“当代的大学,几乎在校园每一个角落都能嗅到因受流行文化所传染的、低级且腐烂的审美观的介入。这种流变与原本传统的道德观,社会价值观形成了对立的场面。”[1]由此可知,强化我们所说的校园文化的学习型属性,还应建立在削弱其他各种消极文化因素的影响基础之上。众所周知,高品位校园文化本身就是对各种消极文化的积极抵制,尤其应突出“强化主流文化意识”[2],让主流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旨。

伴随着高等院校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的变化,新世纪的高等院校必须正视新型的“学习文化”发展与走向。人们探讨新型的“学习文化”时,大都把目光集中在了“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合作学习”等方面,但我们认为,“学习文化”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是学习者的价值取向,因而“学习文化”从不同侧面印证了校园文化的学习型属性。21世纪,重新研究“学习文化”不仅对构建学习型校园文化有重要意义,而且也会促进校园文化健康发展。实践已经告诉我们,在学术界集中讨论校园文化体系中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时,“学习文化”因其与大学生的密切关系,理应得到更多的关注。

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具有培养人的重要功能,这一点毋庸置疑。而怎样培养人?通过什么渠道体现对人的培养?大概很难统一认识。校园文化永远不能取代大学生的学习活动,也不可能构成学习的全部内容,但通过上述讨论可知,校园文化对学习的制约、影响、引导作用也是不容回避的事实。因此,对高等院校校园文化的研究应侧重学习型属性研究,使校园文化成为大学生勤奋学习的“助推剂”。

参考文献:

[1]吴丽娟.大学校园文化的社会学分析[J].沧桑,2008,(4):186-187.

[2]陈洪林,辛彬.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1):149-151.

[3]王云霞,刘雨录.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刍议[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4):13-15.

[4]朱俊伟.浅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J].商业文化,2008,(8):172-173.

[5]厉爱民.营造人文取向的校园文化[J].教学与管理,(8):8-10.

[6]王小拉.繁荣高校校园文化与建设和谐校园[J].中国青年研究,2008,(2):91-93.

第5篇:校园文化活动论文范文

关键词:马克思人学理论;以人为本;校园文化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概述

马克思人学理论是一种科学的理论,它是马克思从哲学视角对人所做的思考,这一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人”,马克思人学理论中所提到的“人”具有现实性,是具体的、发展的人,是与他人以及社会密切联系的人。“人的现实性”自始就是马克思人学理论的根本出发点,是马克思人学理论的逻辑起点。这一理论的关注点是人的各种需求,线索是人的生存与全面发展。马克思人学理论产生的标志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但是直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及《1846年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问世才意味着科学的马克思人学理论的正式形成。经过不断的发展与演变,如今,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又有了新的内涵。马克思人学理论正是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科学性在各国传播开来。主要包括列宁大力倡导的集体主义原则,可以说是马克思人学理论的新发展。不仅如此,在中国,我们有科学发展观,特别强调“以人为本”这一基本理念,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念,这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人学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十以来,多次强调人才强国,把人的发展放在第一位,重点强调人力优势,更是对人学理论的弘扬。

二、高校校园文化活动调研

当前,各行各业都大力倡导“以人为本”,高校自然也不例外,多种改革如火如荼的开展着,不论是从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手段都力图实现“以生为本”。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可喜的同时,笔者注意到作为高校“第二课堂”的校园文化活动在这一方面存在不足之处,为了获取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第一手信息,笔者进行了一次实地的调研活动,力图获取最真实的信息,找到不足,为更好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提出有效性建议。在本次实地调研中,笔者选取了就近的一所高校,在调查客体的选择上也是尽可能多样化,其中包括校内学生60名,教师30名,管理者10名。调查的内容是当前这所高校组织的校园文化活动状况。调研的形式主要是以访谈为主,让受采访者回答问卷问题,记录其真实的回答,最后整理分析。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你认为当前校园文化活动的缺点是什么?”好多受采访者都表示“校园文化活动主题单一”、“可参与性不强,形式化”;在“你愿意参加校园活动么?”这一问题,有一半同学表示不愿意,只有少数表示愿意。在接受访问的教师也表示,当前开展活动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必须以扣学分的方式才能“强迫”学生参与等等。从简单的几个问题我们不难看出,当前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普遍有学生主动性不高,参与活动热情度低,被迫性强等问题,在内容的设置上比较单一,大多走形式套化,只是为了搞活动而搞,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并没有发挥其积极作用,追根溯源,就是由于没有在马克思人学理论指导下来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活动完全忽视了“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全面发展”等原则。自然不能取得好的效果。

三、如何开展好高校校园文化活动

笔者虽然只是调查了一所高校,但是,已经能反映出主要的问题了。就是没能重视人,针对此种现象,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人学理论的方法论作指导,来进行校园文化建设,那么如何才能开展好校园活动呢?首先,校园文化活动的对象要“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在设计校园活动时,要多关注学生主体的思想,看学生当前最需要的是什么,多贴近生活,把握热点设计内容,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参与性。第二,校园文化活动活动在内容的选取与编排上,要提升与学生的契合度,要用全面的眼光来设计,遵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仅仅局限于诗歌比赛等学术性活动,也可以适当增加文娱,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多领域发挥自己的能量。第三,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要多样,尊重人的独特性的前提下促进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最后,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要创新,多增加互动环节,这样才能真正加强与学生的交流,达到培养人和提升人的目标。总之,马克思人学理论强调“以人为本”,这就为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提供了理论指导。今后不论在内容的设计还是形式的创新上,都要重视人,这样才能使得活动取得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武天林.马克思主义人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9.

[2]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4.

[3]李尹辉.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代解读.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15(1).

[4]袁贵仁.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90.

第6篇:校园文化活动论文范文

校园媒体,主要是指校报、校园广播电视台、校园杂志、校园网络、宣传栏、电子屏、墙壁框架广告等校园信息传播媒体。它们承担着引导舆论、传递信息和内聚人心、外树形象的重要使命。相对于一般的大众传媒来说,校园媒体是在一个固定范围内传播信息,具有一些不同于其他大众传媒系统的特性。校园媒体作为学校党政的喉舌和学校内外宣传的主要阵地,在和谐校园建设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发挥着独特的功能。

传递校园信息,引导校园舆论

校园媒体报道的内容主要是发生在学校内的各种事件,大到党政会议,小到社团活动,另外还登载一些与校园有关的社会信息和新闻事件。随着现代网络的普及和运用,校园网络还具有校内各种教务、科研、行政、就业、后勤管理等校务信息的职能。校园媒体是校园舆论的主要引导者。校园舆论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所在,校园媒体通过言论、深度报道等方式引导积极向上的校园舆论,从而培育优良的校风、学风、教风,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德能并举培养人才。校园媒体以其各自的优势在营造校园舆论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比如校报,作为一种传统的舆论宣传方式,主要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以校园新闻、学术动态、文化活动、时事评论等内容,定期反映校园内某阶段发生的各种新闻事件,传递学校内部的各类教学活动、“二课”活动、教研教改、文体活动,以及与校内活动密切相关的社会新闻、时政信息、校内外交流活动等,全面综合地反映整个校园的政治、业务及业余生活动态。而校园微博、校园论坛则是校园舆论最活跃的部分,因其真实、活泼、广泛、自由、开放、快捷等特点受到众多学生的欢迎,学生参与度高,特别是对校园热点问题反映强烈。校园媒体,既是学校、师生、社会信息交流传递的一个重要平台,又是一个重要的教育阵地,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引领正确的舆论导向。校园媒体和其他新闻媒体一样,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报道方针,引导校园舆论。

建构塑造学校特色,营造校园风气

校园文化具有学校特有的气息,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展现学校的内涵,是一所学校独特的精神气质所在。校园媒体是校园文化的建构者和传播者,校园文化对学生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通过校园媒体的宣传实现的。一方面,校园媒体本身就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创办各种校园媒体本身就体现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另一方面,校园媒体是报道校内各类文化节、科技节、艺术节、文化讲坛以及各种文艺晚会和运动会等校园活动的主力,在校园媒体的报道下,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的影响得以扩大,其教育功能、娱乐功能、信息传递功能得以延伸。同时,校园媒体通过对校园各类活动的真实报道,通过对校园内以及社会上发生的一些事件的褒贬、是非善恶的评价,引导舆论导向,在校园内营造积极健康的舆论氛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通过对校园读书节、科技节、慈善活动、青年志愿者以及“感动校园人物”评选等系列活动的专题报道,树立道德典范,倡导社会正气,在校园内营造积极向上的校风,同时,通过持续报道独具特色的校园专项活动,塑造独特的学校精神。

塑造校园形象,记录校园历史

校园文化对内传递工作信息,传达教育思想,展示校园活动的成果,对外传递学校的各种工作动态、办学思想、办学特色,承担着重要的对外宣传任务。学校要在社会上扩大影响,树立自己的形象,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媒体的力量。校园媒体是外界对校园认识最直接的媒介,校园媒体常常成为联系校园内外的窗口,人们通过校园媒体的报道,了解学校的内涵建设发展,洞悉学校真实的教育教学活动,产生对学校的直观认识。所以,校园媒体在传递校园信息的同时,无形中塑造着学校形象。同时,校园媒体始终都在忠诚地记录着学校发展的点点滴滴,它比“学校大事记”、“校史”记载的内容更加详细具体,是学校建设发展的历史见证,尤其是校报,通过对校园大大小小事件的报道、评价,真实地记录着学校各类活动的细枝末节,既能反映学校的重大事项,又能记载学校的微观活动,真实记录着学校的历史变迁,且留存性强,是见证学校发展的珍贵历史资料;学校教研期刊,则详细记载着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探索。校园媒体对校园文化建设有如此重要的功效,所以应当格外注重以下几点:

注重客观报道校园热点问题,正确引导校园舆论。比如通过报道发生在大学校园的“我爸是李刚”事件,转载社会各大媒体的评论,以及针对“富二代”、“官二代”现象的针砭,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权力、财富等社会现象;针对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的任性、过分追求自我、责任教育缺乏的现状,报道诸如“张尚昀背母求学”、母亲割肾救子的事迹,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感恩教育;报道升华“感动校园人物”平凡事迹,让师生发现身边的感动和不平凡,树立真实的精神榜样,弘扬校园新风尚。

贴近校园生活,有针对性地报道。由于校园属于半封闭环境,学生年龄段集中,人员密度大,群体活跃度高,校园媒体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文化层次、校内人群分类和行为习惯、群体倾向等,将学生熟悉的这些人和事通过文字提炼和延伸,有针对性地宣传报道,营造校园舆论,贴近校园生活,让大家喜闻乐见,这样才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作用。

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围绕中心工作,提高服务意识和全局意识。校园主流媒体要紧紧围绕学校发展方向和办学特色,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宣传党和国家政策,刊登学校新闻,进行学术交流,服务全局,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当然,校园内主流媒体除了舆论性、学术性和育人功能外,我们也不应该忽略校园媒体在校园特别是高校校园处理负面公共关系危机的作用。青年学生思想活跃度高、情绪不稳定,易于受到来自社会的各种思想的影响,容易产生比较极端的思想或行为,当负面情绪或行为发生后,又容易通过口口相传或网络传播等方式互相传染,如果处理不当,就很容易触发,从而爆发公关危机。因此高校很容易成为公关危机集中爆发的场所。校园主流媒体在主流思想完全控制并加以利用的情况下,应当也完全有能力在危机公关大战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重视大众传媒新兴媒体的运用,丰富校园媒体的报道形式。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大众媒介的传播形式也不断出新。目前,发展比较成熟的网络传播形式有论坛、博客、播客等,有些校园媒体已经开始注意引入这些大众传播形式。现在很多高校都已经开辟了自己的校园BBS、官方微博,这些新兴媒体成为弘扬各自校园文化的重要阵地,成为一所学校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网络博客、播客的成熟与发展,为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据有关调查发现,学生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行为习惯具有时代特点。网络媒体(其中包括手机网络)由于已经更新速度快、直观、廉价、便于获取等特点,已经部分取代了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而成为当代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当网络渠道已经成为信息传播和获取的主要途径时,学校官方网站要与时俱进,充分发挥信息量大、更新快、内容直观生动、成本低廉的特点,占据信息宣传的主要阵地,并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与学生产生互动和正常信息交流。同时面对问题不隐瞒不回避,不推卸责任,要表现出足够的人文情怀和道德风尚,赢得内外部公众的信任,掌握信息宣传的主动权,不给小道消息可乘之机,获取广大学生和社会公众的信任和正面性接受。

校园文化发展离不开校园传媒系统,校园媒体的优势对于校园文化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校园媒体应该在党委宣传部门及相应管理部门的统一部署下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工作,强化自身的宣传优势,不断丰富和发展其传播内容和形式,为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7篇:校园文化活动论文范文

关键词:大学工;校园文化活动;协同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一、校园文化活动的现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大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艺术活动之中。”

校园文化活动在育人环节中发挥着锤炼人格、培训技能、科技创新等重要作用。但当前高校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组织形式单调,精品活动较少;人文关怀不够,活动趋向功利性,主题虚化;资源浪费严重,活动系统性不足;形式和内容创新不足,特色和优势不明显。

二、“大学工”模式下的校园文化活动机制

从根本原因来说,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问题本质在于: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与高校文化活动组织之间存在矛盾。

一方面,高校学生有在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创新意识、精神价值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需求,校方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地贴近学生,对其个性发展真正起到必备的支撑作用是校园文化活动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另一方面,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承办者是高校各级共青团,在活动策划组织上“各抒己见”,职能部门及学生社团等发挥的作用相对较少。如何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打破瓶颈,整合资源,形成良性互动、衔接有序的校园文化活动链也是校园文化活动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我校在“大学工”模式下,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以全面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建立起校园文化活动的新机制。

1.理论基础

(1)人本主义理论: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高校来说,也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即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特性、人格,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求。以学生发展作为文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学生作为文化活动的真正主体,以体现文化活动的真正意义。

(2)全面发展理论:高校的教育重“教”,更重“育”。在校园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校园物质环境、校园文化制度营造校园文化氛围,使大学生受到感染。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让每个同学在多元的文化活动中发展个性,是校园文化活动的职责。

2.“大学工”模式下文化活动的系统架构

(1)健全文化活动管理机制,校园文化活动“扁平化”。我校在“大学工”模式下,成立了校园文化艺术工作委员会,协同学院、职能部门、后勤服务公司等多单位,按照部门领导、专业老师、文化艺术指导老师的结构,建立起一支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总策划、总指导队伍。

校园文化艺术工作委员一方面要对校园日常文化活动进行审批,资源共享,避免多头策划造成活动重复冗杂。比如,我校原本有协会组织的体育类项目,学院学生会有体育类项目,团委也有“三走类”等体育活动项目。在场地审批上有冲突,学生参与热情也相对分散。在校园文化工作艺术委员会的指导下,体育类活动以体育文化节为主要载体,明确主办单位,加强活动指导,将原来多种多样的体育竞技打造成了校园文化品牌。

在校园品牌文化活动中,校园文化工作艺术委员会群策群力,指导文化活动,产出更多精品。比如在我校的迎新晚会、毕业晚会等重要舞台文化活动上,相关领导发挥校园文化工作艺术委员会的力量,精心打造出紧扣主题、自成系统的精品节目。

(2)注重多平台孵化,打通上升渠道。传统校园文化活动以竞技类、表演类居多,提升技能的核心群十分有限。在“大学工”模式下,校区文化活动发挥寝室、班级、协会等多个单元的作用,降低参与门槛,增加“体验”“展示”项目,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其中。

例如,我校在后勤服务公司下宿舍管理中心牵头组织的寝室文化艺术节,以寝室为单位,从寝室整洁到优化学风活动逐年开展,让每个同学参与进来,进行业余兴趣爱好、专业作品、志愿服务等各方面的展示,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我校通过特色寝室建设,特色班级建设,先进团支部、协会活动,建立起学生活动组织的交叉网,覆盖每位同学。举办化妆舞会、锅庄舞、社团文化艺术节、画展等活动,让同学们低门槛参与活动,感受多彩文化。

另外,我校进一步协同各部门力量,为各类才艺人员打造更广的平台。例如,由我校选送的大学生迎新晚会合唱节目在四川省第七届大学生艺术节上获得合唱组一等奖。协会日常训练中,由团委、协会推荐老师参加省高校武术套路比赛,囊括了非体育专业组软器械男子、女子组的第一名。整合学院、校区辩论赛资源,成立校区辩论队,代表校区参加校级、省级比赛,还邀请了台湾著名辩手黄执中将我校作为西南地区唯一的免费讲座地点。开展就业创业、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校区及学院领导、专业老师、辅导员、团委老师等协同指导,比对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各类专业类赛事等,从校内专业技能提升、科研兴趣计划等方面搭建培养平台。

(3)贴近师生,通过“走出去、引进来”方式,营造活动活跃校园文化氛围。“大学工”模式下,我校定期举办学院及职能部门负责人的面对面座谈会,收集处理学生意见建议,并通过网站、微信、微博投票等方式选择文化活动的形式、类型等。

另外,我校各学院、各部门共享资源,通过“引进来、走出去”方式,营造活动交流氛围。如参加团市委主办的创新创业活动周系列活动,通过省市团校、骨干培训、专业论坛等,拓宽交流渠道,并邀请到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美国名企等专家开讲“名师对话”系列讲座。通过“高雅艺术进校园”平台邀请京剧、话剧专家讲课等活动。成青办2015基层团建创新立项审批通过。

(4)树立活动品牌意识,夯实精品传承基础。文化活动品牌是校园文化活动的筋骨,校园文化是文化活动的灵魂。我校在“大学工”模式下,协同打造出旅游文化节、体育文化节、主题文艺晚会、寝室文化艺术节等文化品牌,树立起学风建设的标杆。旅游文化节活动成为我校开展学生工作类品牌。

体育文化节中,整合了体育类各项赛事资源,丰富竞技活动的内涵,体现体育育人的功效。举办主题文艺晚会,校区文化工作艺术委员会协同组织策划,演绎“川农大精神”,起到文化育人的功效。寝室文化艺术节连续举办了四届,寝室建成社区辅导员,做到寝室环境育人,寝室文化氛围育人,几年来,寝室成员文明离校,无一安全事故。文化品牌具有传承性、凝聚性,潜在育人功能强,在各部门协同努力下,校园特色鲜明,育人功效十分显著。连续三年,校区进图书馆人次直线上升。此外,“优秀学生标兵”“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创新创业代表的简历上都不同程度的提到文化活动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8篇:校园文化活动论文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校园文化;规律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3-0250-03

一、 研究新媒体环境下校园文化的特点及变化规律的意义

1.理论意义

在新媒体的环境下,校园文化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姑且称之为新兴的校园文化。这种新兴的校园文化有着它独特的特点,它具有开放性、多样性和时代性。因此,研究在新媒体环境下校园文化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已经成为一个热点研究课题。有关新媒体环境下校园文化研究有很多,但多停留在怎样建设新媒体环境下的校园文化,或拓展新媒体环境下校园文化的建设途径等,从理论上对新媒体环境下校园文化的特点及其变化的规律研究却少之又少。本课题着重研究新媒体环境下校园文化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以便更好地搞好新媒体环境下新校园文化的建设。

2.实际应用价值

掌握新媒体环境下校园文化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才能遵循规律来满足大学生的信息需求、个性需求、人际融合与社会互动的需求以及娱乐和消费需求,才能够更好地建设新媒体下的校园文化。

新媒体能满足人们特别是大学生对信息的需求。新媒体具有分众性、交互性、实时性等特点,信息内容及形式十富多样,传播源广泛,传播成本低廉,这就使得大学生通过新媒体能够及时、便利地获取所需信息,并参与信息的反馈和再创造,最大限度的满足大学生获取知识、进行自我教育、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建议和思路的要求。①

新媒体能满足大学生的个性需要。大学生通过网上论坛、个人网页等平等、互动地表达和交流自己的主张,展现自我个性,从而强化个人价值,拓展心灵空间。

新媒体能满足大学生对人际融合以及社会互动的需求。新媒体消除了时空距离、社会地位、文化背景、种族、、风俗习惯等方而的差异,提供了“无障碍”的人际交往的环境。大学生在新的虚拟空间里能畅所欲言,尽情宣泄,更好地满足自我表达和渴望沟通的欲求,有益于人的精神调节,也容易洞察他人的境况,寻找到谈话和社会交往的基础,加强同亲友和社会的联系,减少孤独感和寂寞感,寻回归属感、认同感和被需要感,实现感情沟通和社会交往。②

新媒体能够满足大学生对娱乐的需求及消费的要求。新媒体的内容丰富并且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来呈现,能够给受众带来一种多维度和全方位的感受,大学生可以通过新媒体来体会美学和文化所带来的乐趣,身心可以得到彻底的放松。此外,现在的校园中,很多的大学生利用新媒体在网上进行购物、交费、储蓄等。目前新媒体已经成为了一种方便,快捷、经济的方式,深受大学生的欢迎。

其次,研究好新媒体环境下校园文化的特点及其规律才能更好的普遍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校园中的推广工作,扩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校园文化的影响。新媒体时代,应该以新的传播方式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既然传统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我们就需要用新媒体手段刺激大学生的感官,从而扩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力和影响范围。作为马克思主义者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不断创新。③

新媒体不仅仅为在校师生的学习、娱乐、工作以及生活提供了便利的同时,也潜在的在改变着人们固有的思想意识和习惯,从而可以重塑或养成新的思维方式,进而成为创新型人才。如利用微博传达学校精神,微博讲座,博客讲座等形成等。加强和改进新媒体时代的校园文化建设,成为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因此,在加强新媒体时代的校园文化建设之前,我们应当掌握好新媒体对校园文化的新影响等理论知识,本文的研究就是对新媒体环境下校园文化的特点以及变化的规律进行研究,在理论的基础之上,运用理论更好的去指导实践,更好的加强和改善新媒体时代的校园文化建设。

我们要把握时代的特点,找准新媒体校园文化建设的立足点。搞好新媒体校园文化的建设,不仅要把握时代的脉搏,时时以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为核心开展工作,也应善于利用先进的设备及技术,使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④可以利用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成果去指导实践,借助现代新媒体传播手段,利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来拓宽新媒体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有效的延伸和有益补充新媒体校园文化建设的功能。

作为马克思主义者,我们同样要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运用新媒体环境下校园文化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来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新媒体方式扩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校园文化的影响力,让大学生们更容易的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好新媒体环境下校园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对接。①

二、新媒体及传统校园文化的内涵及特点

1.新媒体的内涵及特点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我们在日常生产生活学习中总是接触新媒体,然而何谓新媒体呢?新媒体是指依托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而形成的新的传媒技术体系,由这些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而产生的,有别于传统媒体传播方式的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媒体称之为“新媒体”。新媒体包括网络以及手机等当今社会流行的传播媒体。新媒体具有覆盖面广,分众性、交互性、实时性强等特点,它内容及形式十富多样,传播源广泛,传播成本低廉,是那些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这些也是新媒体的显著特点。这就为补充校园文化建设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平台。

2.校园文化内涵以及传统的校园文化特点

(1)校园文化内涵。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活的一种存在方式,是在物质环境、精神风貌以及活动方式上具有一定独特性的文化类型。②高校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大学生,大学生生活在校园的这个大的空间内,学习与生活,参与课外娱乐活动等,获得全方面的发展。

(2)传统校园文化的特点。传统的校园文化特点十分显著。首先,传统的校园文化具有一定的渗透性,它可以渗透到大学校园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之中,无论是教学、科研、管理还是学习、生活及课外活动。其次,传统校园文化具有实践性。传统的校园文化可以使大学生获得丰富的体验,可以在这些活动中提高自己的实践与动手能力。第三,传统校园文化具有教育性。传统的校园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文化,它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之中构建起来的。第四,传统校园文化具有群众性,无论是在校园生活、工作还是娱乐,都少不了群众的参加,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群众的一部分,校园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在群众的参与下完成的。

三、新媒体传播背景下校园文化的特点、变化规律及其影响

1.新媒体传播背景下的校园文化的特点

(1)时代性。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文化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它打着深深的时代刻记,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高校校园文化也不例外。③现在是新媒体广泛传播的时代,新媒体被打上深深的时代烙印,它是根据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社会在发展,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校园文化的形式和内容也有所不同。在我国,从学校的建立到新中国成立以前这个阶段,我国的校园文化是充满着抵抗压迫、争取民族自强的,各种学生运动风起云涌。新中国建立以后,每一个阶段,校园文化也都有其特有的特色,时期的校园文化是激进的,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也大大的增加;时期的校园文化则是批判性的,学生们戴着批判的眼镜看待校园的一切。在新媒体时代,校园生活也必然的存在着这个时代特有的特色,大批的学生依赖新媒体接触外界,吸收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并利用新媒体传播自己的主张,这就赋予了新媒体鲜明的时代特征。

(2)开放性。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其重要的有机构成。高校校园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社区文化、部队文化、企业文化、街道文化等文化都一样,都是社会文化中的一部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与社会的联系不断加强,只有更加开放的校园文化才能被先进的社会文化所接纳,校园文化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更加面相市场和社会,更加开放。只有这样,校园文化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才会被社会文化这个大熔炉接纳。

在新媒体传播的环境下,各种信息的接受和都是开放的的,校园文化也变的更加具有开放性。新媒体传播信息的本身就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所有的信息都是全面的对外开放的,大学生们可以自由地获取信息,这是时代的进步,同时也为大学生开拓了眼界。

(3)多样性。高校校园文化内容是丰富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处于主体地位的大学生提供了张扬个胜、展示才能、施展魅力的舞台。校园文化的载体是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的表现形式也就是多种多样的,这包括社团活动、课外活动以及教育教学活动。

(4)创新性。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这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生机与活力。高校应该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己任,建设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文化。新媒体不仅为在校师生的学习、娱乐、工作以及生活提供了便利,也潜在地改变着人们固有的思想、意识甚至习惯,从而塑造和培养出新的思维方式,进而影响校园文化的方方面面,如利用微博传达学校精神、微博讲座、校园文化论坛等。新媒体背景下的校园文化,为人们知识的掌握与观念的更新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从而为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提供了思想基础。因此,校园文化具有创新性特征。

2.新媒体环境下的校园文化的变化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校园文化是不断的变化发展着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二者是对立统一的,二者相互制约又互相影响。当今的校园文化离不开新媒体,同样也离不开传统媒体,二者有其各自的特点与优势,相互推动,构建着新的校园文化。

(2)量变到质变规律。校园文化从传统媒体环境下发展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同作用环境下,必定经历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新媒体传播工具从少到多,就表现了这个规律。

3.新媒体对校园文化的影响

新媒体满足了人们特别是大学生对信息的需求。新媒体具有分众性、交互性、实时性等特点,信息内容及形式十富多样,传播源广泛,传播成本低廉,这就使得大学生通过新媒体能够及时、便利地获取所需信息,并参与信息的反馈和再创造,最大限度的满足大学生获取知识、进行自我教育、获得解决现实问题方法的需要。④

新媒体满足了大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大学生通过网上论坛、个人网页等平等、互动地表达和交流自己的主张,展现自我个性,从而强化个人价值,拓展心灵空间。

新媒体满足了大学生融洽人际以及社会互动的需求。新媒体消除了时空距离、社会地位、文化背景、种族、、风俗习惯等方而的差异,提供了“无障碍”的人际交往环境。大学生在新的虚拟空间里能畅所欲言,尽情宣泄,更好地满足了自我表达和渴望沟通的欲求,有益于人的精神调节,密切了同亲友和社会的联系,减少孤独感和寂寞感,寻回归属感、认同感和被需要感,实现了感情的沟通与社会交往。⑤

新媒体不仅满足了大学生对娱乐的需求,也满足了其对于消费的要求。新媒体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能够给受众带来一种多维度和全方位的感受,使大学生的身心得到彻底的放松。此外,很多大学生在网上购物、交费、储蓄等,这种方式不仅便利、快捷,而且经济,深受大学生的欢迎。

随着技术的进步,校园文化也在不断的发展。所以,第一,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要与时俱进,不断的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校园文化。第二,我们要把握时代的特点,找准新媒体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契合点,搞好校园文化的建设,用先进的校园文化去敲开创新人才培养之门。第三,先进的校园文化即包括浓厚的学术氛围、丰富的文化生活、和谐的人际关系、文明的生活方式、良好的校园环境、共同的价值取向,它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是人才成长不可或缺的土壤。

――――――――――

注 释:

①周书俊,等.正确认识-5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内涵和相互关系[J].新视野,2012,(2).

②石丽敏.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J].教育探索,2010,(8).

③李元卿,等.高校校园文化的特点及其功能[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1,(2).

第9篇:校园文化活动论文范文

所谓高雅,就是指人或事的内在和外在的高品质表现。一般来讲,对于人的高雅内涵研究,主要是针对一个人内在的良好的综合素养和外在的高尚气质与行为举止的考量;而对于校园文化活动高雅内涵的研究,则是对于校园文化活动的出发点、落脚点和中心内容层次上的研究。在研究校园文化活动的高雅内涵建设中,首先要看我们的活动类型和活动内容的设计是否在内容上典雅,在表现上文雅,在形式上优雅,把它们综合在一起就是高雅而令人欣赏的,而不是庸俗的内容,粗俗的表现和通俗的形式。所以说,校园文化活动的高雅内涵就是一个学校在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形式和表现等方面的综合体的体现。

二、高雅内涵活动的分类

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其最终目标是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和学习环境,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设计高雅内涵的校园文化活动就得结合高校自身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利于学生发展和成长的文化活动类型,以致最终服务于社会,实现高校存在的意义。

1.思想性强的校园文化活动

无论任何一个国家或者一所学校,其校园文化活动应充满较强的思想性。思想理论教育文化活动应该成为活动的核心主题,应主题鲜明,具有时代意义。我们培养人才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将来服务人民、服务社会,肩负起祖国建设事业伟大重任的优秀人才,培养热爱党和拥护党的合格先进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性强的校园文化活动,是青年大学生的成长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生命力的动力源泉。而且这也是学校教育顶层设计的基点,更是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高雅内涵的重要体现。党的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三个方面来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这不仅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而且是对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在创新,也是对高校大学生思想引领的重要内容。把它作为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类型,具有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的重要含义,具有改造和创造一个新世界的功能作用,是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不可缺少的高雅内涵的活动内容。

2.艺术性强的校园文化活动

在很多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中,艺术类型的活动是相当缺失的,尤其是一些理工科院校十分突出。他们把高雅艺术进校园当成是一种故弄玄虚,认为不值一提。认为搞这些高雅艺术活动,一则是学生没有欣赏艺术的天赋;二则是学生没有艺术类的知识基础;三则是高雅艺术进校园是费力不讨好,办活动辛苦,学生又不喜欢;四则是高雅艺术进校园需要投资,不愿意投入;五则是高雅的艺术会让学生分心,影响正常的学习等等。这些认知和看法都是俗人的眼光,是肤浅和错误的。就是因为当前高校的这些不足,才更得应该重视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活动。关于高雅艺术进校园党和国家是十分重视的。2006年和2010年财政部、教育部和文化部相继为此发文,要求让高雅艺术走进大学校园,提倡坚持“走进大师、感受经典、陶冶情操、提高修养”的主题,把高雅艺术活动深入人心。通过组织音乐舞蹈专业院团把“管弦交响乐、艺术歌曲表演、现代歌剧、芭蕾舞剧、京剧和民族器乐”等音乐舞蹈艺术带进校园;通过美术、书法、摄影等专业机构把“国画、雕塑、人体、时装秀、书法、摄影”等作品和展示引入校园等方式,让这些高雅艺术与学生近距离接触,消除学生学习的疲劳,缓解学习的压力,充实理工科对于文科艺术类元素的缺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扩充学生的艺术视野,了解人类艺术的真谛,为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具有积极作用。

3.文学性强的校园文化活动

一个学校的存在和外在表现无不都是以文学内涵的形式来表达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人文建设的最为深刻的文学性的表现,校园人文精神的再现是一种融思想性、艺术性和文学性为一体的文学表现形式,其语言、标示、媒介和文字也无不展现其文学性的特征。无论哪一种活动,某一种思想或者某一样艺术都在文学中升华。所以说,文学性的高雅内涵的活动是无所不在的。这里要重点强调是,纯文学性的高雅内涵活动的途径和对人的可塑性的论述。在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中,节目主持人的文学修养、节目主持词的文学内涵、诗歌朗诵的文学浪漫、演讲比赛和辩论赛的语言文学技巧、舞台设计的文学性意境、相声小品的文学创意与口才能力、歌剧演唱的文学剧情等等,这些活动都具有强烈的文学性,是校园文化活动高雅内涵形成的经典。

三、高雅内涵的功能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