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鲁迅的名言名句范文

鲁迅的名言名句精选(九篇)

鲁迅的名言名句

第1篇:鲁迅的名言名句范文

1、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2、说过的话不算数,是中国人的大毛病。

3、初幼稚,不算耻辱的。

4、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5、子手……所以智识非铲除不可。

6、智识太多,不是心活,就是心软。心活就会胡思乱想,心软就不肯下辣

7、宁可与敌人明打,不欲受同人暗算。

8、敌人是不足惧的,最可怕的是自己营垒里的蛀虫,许多事情都败在他们手。

9、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于也颓废的快。

10、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11、人类总不会寂寞,因为生命是进步的,是天生的。

12、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13、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14、我们中国人对于不是自己的东西,或者将不为自己所有的东西,总要破坏。

15、文人作文,农人掘锄,本是平平常常的,若照相之际,文人偏要装做粗人,玩什么“荷锄带笠图”;农夫则在柳下捧一本书,装作“深柳读书图”之

16、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的难。

17、唯独革命家,无论他生或死,都能给大家以幸福。

18、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19、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20、中国虽发明火药,却只会用来放烟花炮竹;发明罗盘,也是用来看风水。

21、了才快活的。

22、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鲁迅名言

23、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

24、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

25、我们和朋友在一起,可以脱掉衣服,但上阵要穿甲。

26、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27、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大抵如

28、搞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

29、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30、跑至终点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的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

31、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

32、智识太多,不是心活,就是心软。心活就会胡思乱想,心软就不肯下辣子手……所以智识非铲除不可。

33、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

34、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35、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36、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37、有舍身求法的人……

38、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39、我好象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40、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41、发思古之幽情,往往为了现在。

42、自由固不是钱所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

43、从来如此,便对吗?

44、假使做事要面面顾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45、歌颂生平,还粉饰黑暗。()

46、明言着轻蔑什么人,并不是十足的轻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

47、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48、其实先驱者本是容易变成绊脚石的。

49、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

50、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见泯恩仇。

51、此,大抵!

52、只要从来如此,便是宝贝……

53、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

54、与名流者谈,对于他之所讲,当装作偶有不懂之处。太不懂被看轻,太懂了被厌恶。偶有不懂之处,彼此最为合宜。

55、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56、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57、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这些孱头们。

58、凡是总须研究,才会明白。

59、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60、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鲁迅名言

61、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62、哈儿狗往往比它的主人更严厉。

63、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64、纠缠如毒蛇,执着如冤鬼。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于也颓废的快。

65、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

66、幼稚对于老成,有如孩子对于老人,决没有什么耻辱的。

67、谦以待人,虚以接物。

68、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

69、与名流者谈,对于他之所讲,当装作偶有不懂之处。

70、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的死掉了。

71、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72、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73、敌人是不足惧的,最可怕的是自己营垒里的蛀虫,许多事情都败在他们手里。

74、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然而只要无碍于进行,则越到后来,这队伍也就越成为纯粹、精锐的队伍了。

75、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我们何尝做做这一木一石呢?

76、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77、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78、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79、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

80、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

81、……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82、凡事总需研究,才会明白。

83、我们中国人对于不是自己的东西,或者将不为自己所有的东西,总要破坏了才快活的。

84、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

85、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

86、在运动会上,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到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87、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

88、走上人生的路途吧。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

89、人类总不会寂寞,以为生命是进步的,是天生的。

90、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91、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

92、来之脊梁。

93、明言着轻蔑什么人,并不是十足的轻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

第2篇:鲁迅的名言名句范文

2、我好象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3、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4、凡是总须研究,才会明白。

5、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

6、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

7、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8、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第3篇:鲁迅的名言名句范文

我在偶然时看到了这句鲁迅的名言。鲁迅?就是那个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他可是一生都在为革命事业而奋斗,就是因为他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使后人敬仰。我虽然只是个小学生,但我却觉得我们也应该有这种奋斗的精神。

以前,我遇到不会做的题总是想一会儿就放弃了,从来不去钻研。自从读了这句名言,我碰到题目总是自己去想,去算。有一次,我碰到一道难题,想了好一会儿都没想出来,本来我想放弃了,可以想到那句名言,我又充满了信心。经过我的分析,终于将这道题做了出来。就向名言中所说的,只有勇士才会第一个去吃螃蟹,我为何不自己也去尝试奋斗一下呢?

选择一条自己的路,定一个目标,一直走到底,这是我的想法,以前,我觉得学习很简单,但是有明确的目标。自从读了这句名言,我明白只有永远地奋斗,不懈努力,才会学到丰富的知识,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人。

当然,没有大胆的尝试是不行的,学习有的时候也需要尝试,有一种新的思路、新的想法。我以后要发散思维,不能只局限于一种思考方式,可能还有第二种方式、第三种方式……也许我可能成为某一方面第一次“吃螃蟹”人。

第4篇:鲁迅的名言名句范文

一句名言的启示

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曾说过一句名言:"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的确是这样,一个人只吸收一方面的知识是不行的,你需要从多方面去吸收,这样才能得到充分的知识,

就拿我来说,老师经常叫我们多看书,可我们只看漫画书和爱情小说,最不喜欢看得救是<水浒转><三国演义>作文书等,那些什么报纸,新闻我都不喜欢看,就算给老师家长逼我也只是囫囵吞枣的看.应为我不经常看课外书,所以我每到写作文时都不会用四字词,好句子等弄到在做作文里无话可说了.自从知道了鲁迅这句名言之后让我懂得了自己不能偏自己喜欢的,也不能不堪不喜欢的书,讨两样都看一下,要看看课外书,看看课内书的,这样我们才能吸收根多的知识.这样才能丰富自己.

现在我时时用鲁迅的这一句名言提醒自己,不要只看自己喜欢的书,也要看看别的书,看看不同作者的书,认自己吸收根多的知识.

第5篇:鲁迅的名言名句范文

某著名学者谈到鲁迅作品教学时,说了一个顺口溜:“中学生学语文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周树人,三怕文言文。”学生如此,老师又如何呢?前不久我曾和一位市语文教研员闲谈鲁迅,她直言不讳地说不喜欢读鲁迅的文章。问其原因,一说拗口,又说不喜欢鲁迅好斗的性格。两种原因都很有代表性。

熟悉中国语文教材编写史的老师都清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迅作品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最多时达到二十余篇。即便到了新时期,有些人曾呼吁应把鲁迅当普通作家看待,鲁迅作品仍在教材中享有其他作品无 法享有的殊荣:数量之大,仍无人超越。短时间内希望删减鲁迅作品来解决矛盾是不现实的。解决矛盾只能从改进鲁迅作品教学入手,如何改进鲁迅作品教学呢?笔者认为应从两个方面进行突破。

一、兴趣突破

鲁迅作品中像《孔乙己》、《立论》等,这样趣味横生的作品不多,更多表现的是一种深刻,是一种愤世嫉俗的渲泄,是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呐喊和独白。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在快餐文化和众多媒体吸住眼球的诱惑下,鲁迅作品的魅力难逃“养在深闺屈a href=//shici.7139.com/2654/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宋词?rdquo;的厄运,然而“在整个20世纪的中国作家中间,达到像鲁迅这样思想上异常深刻和艺术上光芒四射的大师,无疑是十分罕见的”,鲁迅作品语言的典范性,数遍现当代作家,恐无人能与之比肩,鉴于此,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语文教材编撰者无论潮起潮落,自始自终把鲁迅作品当作重头戏,实在是明智之举。不过由于受政治因素或其他因素影响,一些脍炙人口、颇受中学生欢迎的作品,如《“友邦惊诧”论》、《文学和出汗》和《一件小事》,悄悄从课本中淡出,实在有点遗憾。教师应从思想上摆正观念,学习语言不能一味媚俗,从行动上克服个人嗜好的不足,自觉去阅读一些鲁迅的作品,提高自己的“鲁迅品位”。通过阅读鲁迅传记(如林贤治的《人间鲁迅》)走近鲁迅,了解鲁迅性格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原因:幼年丧父,家道中落,婚姻的不幸,兄弟反目、友人断交和学生背叛。通过了解这些,你会理解鲁迅,恶劣的环境造就了鲁迅“敏感多疑而不失光明磊落、激烈尖刻而内含博爱胸襟、审慎多虑而一旦认准便锲而不舍”的性格。另外,教师的阅读不同于其他人的消遣性阅读,其他人的阅读仅仅是为了愉悦自己,我们的阅读还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担,应把阅读的快乐分享给学生,应把阅读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以我的阅读经历来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读一些名家对鲁迅褒扬的文章以及对鲁迅作品赏析的文章会大大激发阅读的兴趣。鲁迅作品的赏析文章不少,精品不多。即便不是精品,由于赏析者是当代人,说话口吻、用语习惯和我们的阅读习惯相近,他们的赏析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作品。在讲授《孔乙己》一课时,笔者便引用刘再复的话:“《孔乙己》产生之后,直接间接分析这篇作品的数量已经超过《孔乙己》作品本身的字数几十倍了,但是,今天,我们读《孔乙己》仍然可以咀嚼出新的意味”, “这可以说是一种奇迹。只有高度浓缩的真正优秀的短篇,才经得住这么多人分析、研究、推敲”,学生听后阅读兴趣大增。学《阿Q正传》道一句:“《中华读书报》评选20世纪最受欢迎的中国作品,鲁迅的《阿Q正传》评为第一。”学生的精神便会为之一震。

二、语言突破

鲁迅作品博大精深,使鲁迅研究者兀兀穷年,皓

首穷经,对此,走红作家王朔以“小人”之心度“鲁迅”之腹,大加挞伐,“倘若鲁迅此刻从地下坐起来,第一个耳光自然要扇给那些吃鲁迅饭的人脸上”,此语一出,无异于文坛地震,鲁迅研究者纷纷操笔上阵,檄文如潮水般铺天盖地而来,王朔纵有千口、口有百舌,也只有招架之功,无还口之力。吓得王朔在出《无知者无畏》一书时抽掉了《我看鲁迅》这篇重量级文章。笔者无意去探讨谁对谁错,只是觉得对中学生而言,学习鲁迅作品,以“语言学得促进语言习得”显得更为重要。之所以这样说,并不是笔者想回避“人文性”,更不是想为王朔呐喊助威是学生如何运用语言工具的问题,而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就成了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第6篇:鲁迅的名言名句范文

正反对从,一语中的一句话演讲,不允许拐弯抹角,旁生枝节,必须抓住精髓,巧作对比,以求一语中的。请看我国著名新闻记者、政治家、出版家邹韬奋先生于1936年10月19日在上海各界公祭鲁迅先生大会上发表的一句话演讲:今天天色不早,我愿用一句话来纪念先生:许多人是不战而屈,鲁迅先生是战而不屈。

邹韬奋先生的这一句话演讲,在当时被人们誉为最具特色的演讲。透过这一句话的演讲,我们分明地感受到它里边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既有对当时政治战线、思想战线、文化战线上“不战而屈”的投降派的谴责,又有对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勇敢战斗,决不屈服的可贵品格的赞颂。“不战而屈”和“战而不屈”,同样四个字的不同组合,成为衡量一个人有没有硬骨头精神的试金石。这极其精练的一句话演讲,巧妙地采用了鲜明的对比,使卑微者更渺小,使高尚者更伟大,尽管只是一句话,却激发了人们奋起抗争的勇气,鼓舞人们以鲁迅先生为榜样,挺身而出,战斗不止。

灵活运用,借题发挥

第7篇:鲁迅的名言名句范文

    论文摘要:杂文创作,几乎倾注了鲁迅先生的大部分心血。鲁迅先生的杂文对现代传媒中各种评论文体的出现和影响,对杂文创作题材、体裁、手段的开拓,对现代文语言运用的自由无拘、富有创造力的贡献,想象思维的逆向运用和正反的结合可谓影响深远,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在鲁迅先生创作后期,他倾注了大部分心血于杂文创作中,可以说,鲁迅先生的名字是与他的杂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在对鲁迅先生的评价中,引起最大争议的同样也是他的杂文。从其生前直到现当代,对他的杂文的肯定与赞赏、否定与嘲讽就从未停止过。尽管一些文学评论家或读过鲁迅先生杂文的读者曾无数次地宣布:鲁迅的杂文时代已经过去,就连他本人也一再表示希望他的攻击时弊的杂文“与时弊同时灭亡”,但事实却是难以回避的,即鲁迅先生的杂文始终为一切关心与思考社会、历史、思想、文化、人生、人性……问题的中国人所钟爱。鲁迅先生的杂文在现当代仍是中国社会中活生生的“存在”对正在发展的中国思想、文化发生作用,对现实的中国人心产生影响。它的每一次最新发表,仍能给读者一个针对当前现实而写的感觉。读者一遍又一遍地阅读,每读一次,都会有新的感觉和发现,可谓常读常新。阅读鲁迅先生的杂文,可以发现它在现当代仍然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尤其是他的杂文对现代传播中各种评论性文体的出现和影响,杂文创作题材、体裁、手段的开拓,对现代文语言运用的自由无拘、富有创造力的贡献,以及想象思维的逆向运用和正反结合可谓影响至深。

    l  鲁迅杂文对现代传播的意义

    作为一种报刊文体,杂文与现代传播有着血肉般的联系。人们说起杂文,特别是鲁迅先生的杂文,总要联想到“五四”时期的《新青年》《语丝》《莽原》《京报副刊》《晨报剐刊》,以及20世纪 3O年代的《萌芽》《太自》《申报 ·自由谈》等,这决不是偶然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杂文是富于现代性的文体;或者说,它是现代作家通过现代传播媒介与它所处的时代、中国的社会、思想、文化现实发生有机联系的一个重要、有效的方式。鲁迅正是通过杂文这种形式,由地深入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迅速地接纳、反映瞬息万变的时代信息,做出政治的、社会历史的、伦理道德的、审美的评价与判断,并及时得到生活的回响与社会的反馈。随着现代传媒对人的现代生活的日益深刻的影响,杂文也就更加触及和深入到现代生活中,并成为人们现代生活的组成部分。这样的作用与价值是其他非报刊文体所不可比拟的。正因为杂文与“现在时”的生活有着如此密切的互动关系,所以,杂文“魁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是一个时代的忠实记录。对此,鲁迅先生非常自信,他说:“我的杂文,所写的常是一鼻,一嘴,一毛,但合起来,已儿乎是或一形象的全体”,“‘中国的大众的灵魂’,现在是反映在我的杂文里了”。鲁迅曾经“想到可以择历来极其特别,而其实是代表这种国人性质之一种的人物作一部中斟的‘人史”  。可以说鲁迅的杂文不仅是现代 中团社会、政治、历史、法律、哲学、道德、文学艺术,乃至经济、军事……的“百科全=}弓”,更是对中国现代国民的文化心理、行为准则、价值取向,以及民性、民情、民俗、民魂的真实、生动而深刻的描绘,是一部活的现代中国人的“人史”。有人甚至说,要了解中国的国情,就要了解创造这国情的中国人;而要了解中国人 ,莫过于细心阅读鲁迅杂文这一历史文献。 

    2 鲁迅杂文对自由创作的意义 

    鲁迅先生曾经这样说过:“我们试去查一通美国的‘文学概论’或中国什么大学的讲义,的确,总不能发现一种叫做杂文的东西”。他还说:“我知道中国的这几年的杂文作者,他们的作文,却没有一个想到‘文学概论 ’的规定 ,或者希图文学史上的位置的,他以为非这样写不可 ,他就这样写。” 这就是说,杂文是一个未经规范的文体,在这个意义上,它是一种无体之文。“无体”固然会给它的学习、推广、再产生造成困难,却同时提供了特别大的自由创造的空问“以为非这样写不可,就这样写”,一切出于内心 自由欲念的驱动,最方便地表达 自由。可以说,正是因为杂文这种“无体的自由体式”才使得鲁迅天马行空的思想艺术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发挥。我们看到,鲁迅是那样自由地飞翔于杂文这块广阔的天地里,进行着既是现实的,又是超越性的思考,无忌地出入于文学、历史、地理、哲学、心理、民俗、人类学、政治学、文化学以至自然科学……等各门学科,无拘地表现自己的大愤怒、大憎恶、大轻蔑与大欢喜,将各种艺术形式——诗的、戏剧的、小说 的、散文的、绘  的,以至音乐的… …熔为一炉。鲁迅正是利用杂文这一形式,发挥他不拘一格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进行他的文体实验。从这个意义上讲,“杂文”确实具有某种先锋性。这是鲁迅终于找到的最足以发挥他的创造天才的,也是最适合于他的文体。正如此,鲁迅的杂文,才具有了某种不可重复性。鲁迅杂文的“个人性”,体现了“文学的现代性”这一基本特征,利用它可以更直接地与现实对话,也更能满足读者的需要。

    3 鲁迅杂文富有创造力的语言运用 

    与其思想的“天马行空”相适应,鲁迅杂文的语言也是自由尤拘且极富创造力的。例如,在《纪念刘和珍君》里,鲁迅是那样自如地驱遣着中国汉语的各种句式:或口语与文言句式交杂;或排比、重复句式的交叉运用;或长句与短旬、陈述句与反问句的相互交错;混合着散文的朴实与骈文的华荚与气势,真可谓“声情并茂”。鲁迅的杂文可以说把汉语的表意、抒情功能发挥到了极敛。同时,鲁迅杂文的语青又是反规范的,他仿佛故意地破坏语法规则,违反常规法,制造一种不和谐的“拗体”,以打破讲青对思想的束缚,用以达到荒诞、奇峻的美学效果。这都是鲁迅为表达自己对外部事物的独特反映、内心世界的“离奇和荒芜”所需要的。在鲁迅杂文中,他有时将含义相反的或不相容的词组织在一起,于不合逻辑中显示深刻,例如:“有理的压迫”“豪语的折扣”“跪着的造反”“在嫩苗上驰骋”等等。 

    有时他又随意乱用词语,例如,女士们“勒令脚尖”“小起来”,用“一只黑柱子”将脚跟支起,叫它“离开地球”:这是“大词小用”;君子远离庖厨而大嚼,“于是他心安理得,天趣盎然,剔剔牙齿,摸摸肚皮,‘万物皆备于我矣’了”:这是“庄词谐用”;“雄兵解甲而密斯托枪,是富于戏剧性的”:这是中(英语)、文(言)、白(话)词语对用;“商人……遇有不合自意的,便一气呵成屎橛,而世界上蛆虫也委实太多”:这是“雅俗杂用”;“诗人”坐在“金的坦克车”上“凯旋”,“教育家”在“酒杯问”“谋害”学生,“杀人者”于“微笑”后“屠戮百姓”,老鼠“飘忽”地走着,那态度比“名人名教授”还“轩昂”:这都是有意的词语配合不当;“好像失去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永远‘国’下去一样”:以名词作动词用,这自然是“明知故犯”;“日‘唉’乎于予蔑问之。

    何也?噫嘻吗呢为之障也”,“这确是一条熹微翠朴的硬汉!王九妈妈的凌曾小提囊,杜鹃叫道‘行不得也哥哥’儿。嗡然‘哀哈’之蓝缕的蒺藜,劣马样儿。这口风一滑溜,凡有绯刚的评论都要逼得翘辫儿了”:这更是一种“戏仿”,将对语言的偏颇推于极端。

    所有这一切,又非事先的精心设计,而是笔到之处,自然流出;待写到兴会淋漓时,就更是无拘无忌地将诸多不相谐的语言顺手拈米,为“我”所用。请看“即使连国都不见了,也何必大惊小怪呢,君不闻迦勒低与马其顿乎?——外国也有的!”(《外国也有》)“今年,我竟发现了公理之所在了,……北京巾央公园里不是有一座石牌坊,上面刻着四个大字道:公理战胜么?——Yes,就是这个”(《公理之所在》)“原来‘中国第一流作家’……不过是要给人……‘破颜一笑’,… …那么,我也来‘破颜一笑’吧——哈!”(《奇怪(三)》)。这真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人们所看到 的是他对现存秩序(社会、文化的秩序,思维逻辑的 秩序,以及语言的秩序)的大不敬与随意戏弄,以及明知戴着镣铐,仍渴望着自由地思想与自由地表达的挣扎。鲁迅的杂文,正是集中体现了始终没有走出奴隶时代的鲁迅的叛逆性与异质性。 

第8篇:鲁迅的名言名句范文

有人说如果不是因为考试等必需因素,没有人会将鲁迅的杂文读上四五遍,可我已经记不清读过多少遍了,至今还在读着,而且必将永远地读下去。每次阅读,总有感悟,我不知道我读懂了多少,只知道我一次比一次懂得多,每次,都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不是矫情,不是做作,而是真的和鲁迅,我眼中最伟大的作者交流。

我懂得越多,就越知道他的伟大。有人居然说,他是靠骂街出名的,我觉得这是对鲁迅最大的侮辱。有人看林语堂,看余秋雨,看张爱玲,不愿看鲁迅,说是讨厌那种压抑的气氛,那种积血的悲哀。记得丰子恺有幅漫画,名字叫“一肩担尽古今愁”,我总觉得,那就好像鲁迅,也只有鲁迅,才配得上这样的名字。鲁迅是一座凝聚的大山,他托起的是民族,而不是个人的名利,或是写作的乐趣。

鲁迅的生命,消耗在不停的斗争中,和刽子手斗,和帮凶斗,和伪君子斗,和御用文人斗。鲁迅好像并没有为自己活着,这是种伟大,是一种至今还没有任何人可以比拟的伟大。

第9篇:鲁迅的名言名句范文

教授骂人,这事稀罕吗?很稀罕,用句俗话说,为建国以来少见。

印象当中教授是不骂人的,最起码当众是不会骂的,更不用说在自己的博客上公开骂人。当然啦,网上骂人的人是不稀罕的,但是像该季姓教授这样坐不改名行不改姓而且指名道姓的真骂,这可是少见复少见,要不怎么会在网上、在纸媒体上炸开了锅呢!

这么说吧,见过骂人的,还真没见过像教授这么骂人的。

骂人不对,不该骂人,这应该说是一个十分简单的事理。常言说“知书达理”,“知书明理”,应该说但凡读了点书的人都明白和知晓的,可为何成为博士生导师的教授却不明白了呢?看来有必要在这里再重复一些通俗的道理,算是给骂人教授开开小灶。

照理说教师这一行被称为“太阳底下最好的职业”,而教师则被誉为“人类灵魂工程师”。既是太阳底下,那么见不得世面、上不了台面的东西就还是不亮在太阳下为好;既是塑造人类灵魂,那么骂人的话就一定不是学生必修或选修的内容。这本来是毫无疑问的。

那么教授到底为什么要骂人呢?约略分析一下。

――因为教授很生气,这叫不平则鸣、不忿则骂。人生气、恼羞成怒就可能像饥不择食那样出口成骂、骂不择言。这一点和一般骂人者没有什么区别。骂人可以发泄私愤,甚至可以过把瘾。

――骂人可以出名。这个应该是始料能及的,事实上也是,骂人教授通过互联网的传播,特别是他自身博客传播,可以说名播遐迩。

骂人的人是很有几个出名的,比如王朔。可王朔给自己的定位是“流氓”而不是“教授”,他的一句名言是:“我是流氓我怕谁!”还有一句:无知无畏!人家没有把自己定位成“教授”、“灵魂工程师”,没说“我是教授我怕谁”,更何况,还真没听说王朔动用“”、“痔疮”、“鸟人”、“畜生”、“禽兽”、“脑便秘”、“满纸都是屁”之类的下三路、下九流语言。

教授骂人出气了吗?看来是出气了。也出名了,可有一样,这是什么名声啊!看到都有什么冠名了吗?“教授”、“科教授”、“痔疮教授”、“骂人教授”。说实在的,这还真有点丢不起这人!

教授是研究文艺学的,一定知道鲁迅是很能“骂人”的。鲁迅先生的杂文被一些人称之为“骂人文学”,可翻遍他的诸多杂文,也没有找到“”之类的下三路的东西。这个例子也许不那么典型,因为,鲁迅先生好像还不是什么教授,尽管他的水平令许多教授汗颜。这里说给骂人教授听,因为此教授一定会知道鲁迅骂人,而且可能真是学先生骂人哩,只可惜有可能学走样了。要知道骂战不是骂街,学术之争不是骂人比赛。善长打笔墨官司的鲁迅是战士而不是泼妇,不是那个“细脚伶仃的圆规”。

关于教授骂人这件事,上述评述应该说还不够简单通俗、简单、朴素。如果让老百姓评价这样的事情,往往用的是最朴素、最简单、最通俗的语言,而真理往往也是最简单、最通俗、最朴素的。这些老百姓往往会用毋庸置疑的口气问你:“我问问你,你念书念到驴肚子里啦!”

小孩子是喜欢模仿的,好的坏的都会模仿,如果模仿说脏话、坏话,幼儿园的老师和家长听到就会说:“丢丢,不害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