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弘扬民族文化范文

弘扬民族文化精选(九篇)

弘扬民族文化

第1篇:弘扬民族文化范文

关键词: 高校体育专业 武术课程教学 武术文化 继承与保护

武术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代表,也是普通高等院校体育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在高校体育专业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依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武术课程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了解武术运动的文化特点,传承民族体育文化;掌握基本的防身自卫知识和技能;成为热爱祖国、热爱体育事业,弘扬民族精神,具有一定教学能力和运用武术运动方法进行强身健身指导的体育教育人才。

从中不难看出:武术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然而在武术课程教学中只重视技术、技能教学,轻视、忽视武术理论教学和武术文化、民族精神传播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了学生只会打几套拳,对于武术中蕴含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却一无所知的现象。这样的教学现状难以实现武术课程培养武术人才,继承民族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目标。

笔者认为,武术不仅是一种民族体育项目,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邃的文化底蕴和博大的民族精神。武术教学不仅仅是对学生简单的武术技术动作的教学,更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播,民族文化自信和自豪感的培养,民族文化继承和保护责任感的培养。在武术教学中,教师应始终贯彻落实武术课程教学目标中对武术文化、民族文化继承发扬的重要目标任务,通过理论讲授和技术教学使学生认识体会武术文化内涵;认识武术继承和保护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继承和保护的意义,激发学生对武术文化的兴趣;结合当前武术继承面临的严峻形势,唤醒学生对于武术继承和保护的危机感和使命感,使学生由被动地为学分而学转变为积极主动地去学。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力图使学生形成三个认识,树立三种意识。

1.认识武术继承和保护的重要性:武术文化继承与保护意识的树立

在实际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认识武术继承和保护的重要性是有一定困难的,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群生活于高度发展的现代文明中的年轻学生。现代的思潮、理念、方式充斥着他们的生活,传统文化对于他们显得遥远而飘渺,在他们看来,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保护是国家政府的事,与自己没有太大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运用丰富的理论知识并结合具体事例分析论证武术文化继承的重要性。在讲授《武术与传统文化》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运用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层层递进推理的方法,使学生明白民族文化对于国家、民族乃至世界的重要意义。如笔者对武术继承保护的重要性讲稿如下:

“对任何一个民族来说,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天然纽带,它以血缘与地缘为依托,将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与性格凝聚在一起”[1],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民族文化的缺失必然导致民族精神的缺失。一个没有科技的民族一打就垮,而一个没有民族文化的民族不打自垮。因此,保护和发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同时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是关系民族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

正因为这样,从古至今,人类社会各种民族文化的争夺、侵略、交流就从未间断过。法国著名作家都德的著名的《最后一课》所反映的民族情结感动着无数爱国者,同时也反映了另外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文化侵略、文化统治。对于一个民族来说,精神和文化的侵略才是致命的侵略。日本侵略者为了彻底摧垮中华民族,达到彻底统治中国的目的,在进行血腥屠杀的同时也进行残酷的文化侵略和奴化,对中国的大量文物进行毁害和掠夺。国民政府为了保护中央博物馆的大量珍贵文物,历经十年的艰苦转移,兵分三路,历尽坎坷,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最终成功地将这批文物安全转移,创造了世界文物保护了奇迹,保护了民族文化。尤其是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文化的交流融合愈加频繁,同时文化争夺和侵略现象更加严重。从“端午节保卫战”就可以看出文化争夺的硝烟正在弥漫全球。这些无不显示出文化,尤其是优秀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

从人类、世界的全局角度来看,民族文化对于人类、世界的发展进步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各民族的文化不仅属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更属于整个人类、整个世界,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同自然界物种多样性导致繁荣、物种单一性导致衰亡一样,文化的多样性能促使文化的进步和繁荣,反之,文化的单一性将导致文化的退化和枯萎。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了世界人类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因而,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和继承不仅事关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更深刻影响着整个人类、整个世界的文明进程。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悠久的历史渊源、博大的精深的文化内涵、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和独特的技击、健身、修身、娱乐功能享誉世界,被誉为国之瑰宝,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朵奇葩。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武术家不断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积累前人的宝贵经验,形成了自成体系、各具特色、异彩纷呈的拳种和流派,其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是任何一种武技所难以比拟的。武术中深邃的文化意蕴和丰富的技术内容,不仅对本民族,而且对世界人类都具有久远价值和深刻意义。

2.认识武术文化的博大精深:武术文化自信的树立

谈到武术的技击、技术,学生往往感到很直观,也容易理解,而谈到武术的文化内涵时,学生却感到抽象和迷茫。这是因为:一方面,武术的文化内涵确实博大精深,浩如烟海,以致教师在讲授时不知从何说起。另一方面,文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包含了众多的内容,同时又是一个抽象的精神层面的概念,看不见摸不着,所以难以理解。

文化必须通过一种载体和形式来体现,如语言、文字、艺术、民俗、礼仪、建筑等。同书法、戏曲、绘画等艺术一样,武术既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体现传统文化的载体,一种表现形式。武术的技击理论、拳法理论、动作形态和武术所崇尚的理念,无不传递着浓郁的民族文化精神。在讲授武术文化博大精深的这一特点时,教师应从武术拳种流派,武术拳理,技击理论,动作名称,武德规范中蕴含、体现的传统文化来讲述,使抽象的文化变得具体生动,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感受体悟武术文化的博大精深。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2.1武术文化底蕴的博大精深

武术根植与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这片沃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深受传统哲学、儒家经典理论、兵法、医学、文学艺术、宗教等传统文化的滋养,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一点在武术拳种流派、技击功法理念、动作名称、拳谱歌诀、武术谚语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传统哲学中的太极阴阳学说、五行生克学说、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道论、气论、形神统一的观点在传统武术的形成、发展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太极拳就是以太极阴阳学说为理论基础形成和发展的优秀拳种,讲求顺乎人体的自然调节、阴阳平衡,动静结合、虚实分明、刚柔相济、以柔克刚。形意拳中的“五行拳”,包括劈、崩、钻、炮、横拳,外应水、火、木、金、土五行,内应肾、心、肝、肺、脾五脏,以五行相生相克为其内核。传统武术注重形与神、内与外的和谐统一;讲究内外三合,内三合要求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要求;注重内外兼修、形神兼备,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体现的是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形神统一的哲学思想。而武术运动中的动静、刚柔、虚实、开合、内外、进退、攻守等一系列矛盾变化体现了传统哲学中阴阳对立统一辩证关系。传统武术中的内功气功、养生功则是建立在传统中医理论、道论、和道教学说的基础之上。武术的技击理论则吸收了兵法中的精髓,避实击虚、攻守兼备、攻中有防、防中有攻,招无定法,变化无穷。武术与宗教的结合则产生了名扬天下的少林禅宗武术、武当的道教武术。传统武术动作名称具有极强的民族文化特色。如我们熟悉的太极拳中的野马分鬃、手挥琵琶、倒卷肱、白鹤亮翅、玉女穿梭等,还有根据历史人物或小说、神话传说命名的动作,如霸王举鼎、二郎担山、童子拜佛等。这些都体现了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2.2武术内容的博大精深

武术之所以博大精深,是因为武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积累前人的宝贵经验,形成了自成体系、各具特色、异彩纷呈的拳种和流派。其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是任何一种武技所难以比拟的。

传统武术有众多的拳术流派,据1983年至1986年传统武术挖掘整理显示,仅套路而言,目前流源有序、自成体系的拳种有129个,拳械套路有5000多种[2]。这些拳种门类众多,风格各异,特色鲜明。而且传统武术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从功法特点来分,可分为内家拳和外家拳;从地理来分,可分为南北两大派系;从地域来分,各地均有独具特色的地方拳,如陕西的洪拳,西北的披挂拳、翻子拳,河北的八卦拳、八极拳,山西的形意拳,山东的螳螂拳,河南的少林拳,四川的武当拳,福建的咏春拳等。可以说,在中国任何地方都有独具特色的拳种。

中国武术不仅流派众多,而且每个流派都有完备的体系,有独特的功法、技击理论、套路拳械。各个拳种在流传过程中又不断发展派生出不同的流派。比如太极拳,分为陈、杨、孙、吴、武五大主要流派,还有许多小的流派。传统武术无论从功法、技击、拳理上讲多十分深厚,任何一个拳种都需要长期不懈的刻苦练习、深入研究才能有所收获,所以有“十年太极不出门”的说法。这些都表现了武术的博大精深。

2.1武术蕴含民族精神的博大精深

“未曾习武先修德”是对习武者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习武的最高境界。“文以评心,武以观德”,武术的各个拳种流派极为看重对德的修炼,对武德都有严格明确的规定,历代习武者无不把修德作为武术修炼的至上境界。武林中被尊为大侠者无不是武艺高超、光明磊落、品德高尚,受人敬仰。而那些道德败坏、阴暗卑鄙、恃强凌弱者即使武功再高也遭人唾弃,被视为败类。武德所提倡德就是“仁、义、礼、信、勇、忠、孝”,是儒家经典思想和传统美德对习武者道德品质和行为的规范,体现的是爱国爱民、匡扶正义、勇敢坚韧、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友爱和善、诚实信义、崇尚礼节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历代习武者豪杰、英雄辈出,精忠报国的岳飞、抗击倭寇的戚继光、抵御外辱的霍元甲、反帝反封建的义和团志士等,他们不仅精通武术,武艺高强,而且在他们身上无不体现出这种精神和美德。武侠文学、武侠影视中塑造的英雄人物:《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三国演义》中的关羽、现代武侠电影中的英雄人物,我们对他们的喜爱和崇拜,与其说是对武功的崇拜和喜爱,更不如说是对他们身上散发出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的赞扬。

3.认识武术面临的继承与保护危机:武术继承与保护使命感的树立

3.1西方竞技体育项目对民族体育项目及武术的挤压

在西方强势文化占据主导的今天,许多地方的、民族的文化“正被美国的大众文化模式――电视演出、服装、音乐、电影等――逐出并取而代之。对我们许多人而言,这是界定全球化的真正核心:世界文化的标准;美国的电视、音乐、好莱坞电影,正在取代世界上其他一切东西”[3]。西方社会“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科学力量为依托,把持文化交流中的主动权,控制着文化交流中的流向、流速、流量,乃至所传递的文化信息的性质”[4]。我们从以下数据可看出西方体育文化的主导地位。根据奥林匹克有关研究结果显示: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所设28个大项300个小项中,除柔道、跆拳道等极个别的项目外,均为西方运动项目;在举办过奥运会的城市中,奥运会极少在非西方国家举办;奥林匹克决策层由西方人士主导,在国际奥委会当前的委员中,52.6%的委员来自欧美国家[5]。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代表的西方体育文化自从诞生之日起,就把自己定位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化,并自始至终呈现出欧美中心主义倾向。从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出奥林匹克运动在当今世界体育运动中的绝对地位,感受到西方体育文化的绝对掌控。而外来竞技体育项目,如跆拳道和空手道、剑道等项目,以其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和简单易学的形式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和追随。特别是跆拳道,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就风靡中国各大城市,成为青少年竞相追求的“时尚”运动,令号称“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汗颜不已。“中国人的礼仪、忍耐、谦虚、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在跆拳道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北京的一家跆拳道馆打出了“练跆拳道,体验中国武术精神”的招牌。

3.2竞技体育思想对武术发展的制约

在体育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遇到了西方体育的强势挤压。西方体育全球化已经成为事实,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已经落在后面。为了借助“奥运快车”实现武术跨越发展愿望,一直以来,武术的发展以竞技武术为主,确定了竞技武术为主导的武术发展方向,制定了武术进军奥运的战略。奥运会作为西方现代竞技体育的代表,其发展机制相当成功,渴望通过奥运会的平台向世界推广武术,其用意无可厚非。但竞技武术的发展始终以符合奥运要求为标准,力图同世界接轨,为迎合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竞技比赛,不惜牺牲武术的文化内含和民族特性,使武术成了四不像的中国式体操,失去了传统武术的内涵和魅力。竞技武术,虽脱胎于传统武术,但其标准化、单一化、程式化的模式限制了武术的丰富多彩性,很难代表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更重要的是受武术竞技主导思想的影响,大众武术和学校武术也带有深刻的竞技武术烙印:学校武术课的教学内容以竞技武术的内容为主,高等体育院系的武术教学和科研也以竞技武术为主,民间武术馆校的教学和训练也以竞技套路和武术散打为主,是否为专业运动队输送运动员和培养冠军成为衡量他们业绩的重要指标。而且,竞技武术最大限度地追求比赛成绩优异化为目的,以高、难、美、新的竞技发展标准为准则的精英体育要求,对于普通人群来讲更是高不可攀。这就使得武术难以向社会大众推广和普及,致使武术的发展路子越走越窄,形成了曲高和寡、高处不胜寒的尴尬局面。而传统武术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仍然游弋在民间处于低层的自发状态,没有形成广泛影响和适应现代社会及自身发展的传播模式。

4.结语

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武术课程教学,既肩负着培养合格的中小学武术教学师资、社会武术健身指导员的责任,同时作为高等教育,又肩负着继承传统优秀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的重任。为此,我们在武术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武术文化的熏陶和教育,注重培育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情感,培养学生对于武术的继承与保护意识,为武术文化的发扬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且东.大危机[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6:126.

[2]蔡仲林,周之华.武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3]胡慧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

[4]王宁.全球化与文化:西方与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08.

[5]王岗.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自尊[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127.

第2篇:弘扬民族文化范文

关键词: 钱穆 《中国历史研究法》 爱国主义 民族文化 责任感

一、作者简介

钱穆(1895-1990),生于江苏无锡。名思嵘,字宾四,1912年改名为穆。钱穆先生没有上过大学,也没有出国留洋深造,他是自学成才,先是在无锡、苏州等地做了十几年的乡村小学老师、中学教师,然后经推荐,走向大学讲台成为大学教授。1949年,钱穆先生只身前往香港,白手起家,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移居台湾。1990年逝世于台北,享年95岁。

钱穆先生学识渊博。按现代学科门类分,他的治学范围广及史学与历史学、哲学与思想史、文化学与文化史、政治学与制度史等,在人文学科中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按中国传统的分类法,其学问兼及经、史、子、集四部,所以有人把他称为“我国最后一位国学大师”、“最后一位读书人”。他以中国传统史学为本,吸取西方史学思想和方法建设中国近现代新史学,他的以儒家文化为本位的民族文化生命史学体系在中国近现代史学史上是独树一帜的。

二、作品简介

《中国历史研究法》是钱穆先生根据1961年在香港孟氏教育基金会的八次讲演稿修改汇集而成的,是钱穆讲述他史学理论和治史方法的主要著作之一。作品从通史和文化史总题及政治史、社会史、经济史、学术史、历史人物、历史地理等六个分题,言简意赅地论述了中国历史研究的大意与方法。从这本书中我们尤其清楚地看到,钱穆先生对祖国传统文化充满推崇。他认为,相比西方文化,中国文化的宇宙观、人生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及文化精神、历史走向等方面所具有无法比拟的特殊性。并且,他一改以往认为中国历史发展落后于西方,甚至什么都不如西方的“民族虚无主义”的传统说法。我在阅读钱穆先生的《中国历史研究法》时,经常体会到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责任感,学到钱先生的治史态度和方法,此书是一本既有史学学术价值又有社会现实意义的好书。

三、作品特点

本书内容全面具体,详略有当,虽然仅仅八讲,却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并时刻穿插对中西历史文化、发展背景、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对比介绍,并在每一讲中都详略得当地阐明钱穆先生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表现钱穆先生的人格精神和思想情怀。

本书以“中国历史文化大义”贯穿始终,总讲题为如何研究中国史,并在全书的每一讲都始终渗透文化这一总主题。全书在每一讲中都遵循提出问题、阐释问题、概括总结、提出方法这一总的行文思路,清晰易懂。运用演绎法、归纳法等,条分缕析、层次分明、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并给读者留下一定的思考空间。

钱穆先生在一些具体问题上用得比喻新颖独特,使得晦涩的问题变得形象具体,浅显易懂。如钱穆先生以“西洋历史如一部剧,中国历史像一首诗”这一比喻说明西洋历史和中国历史一个是划分开来,各有起讫的,另一个则是前后相承,不可分割的。以“七巧板”的板块移动规律比喻历史文化变迁须有步骤,有选择则更是巧妙。对比手法贯穿始终,中西文化、地理、经济、习俗传统、宗教等的对比,历史人物之间的对比,不同的历史名词,命题的对比,借此辅助钱穆先生更好地宣扬本书内容和思想。

四、作品的思想价值

1.宣扬爱国主义传统,彰显民族精神,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钱穆先生在第一讲和附录中就说道:“每一个国家的公民都应该知道些关于他们自己本国的历史。”“要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我想惟一的起码条件,他应该诚心爱护中国。”这不是空空洞洞的爱,而是对中国国家民族传统精神传统文化有所认识了解。只有这样才能认识历史,不至于盲目崇拜其他民族的文化,导致民族虚无主义的泛滥,才能看清祖国的未来。钱穆先生启示我们要热爱自己的祖国,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钱穆先生提出:“中国历史所以能经历如许大灾难大衰乱,而仍然绵延不断,隐隐中主宰此历史维持此命脉者正在此等不得志不成功和无表现的人物身上。”钱穆先生列举了如此多的人物、史实,就是为了说明,即使不得志、不成功、无表现,每一个国民有责任承担起祖国复兴的重担。

2.弘扬民族文化,争取文化认同,重建文化自信。

此书中钱穆先生强调各个历史都有它的独特性,都有它存在的独特价值。为了证明中国文化的独创性,钱穆先生列举了中国的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赋税制度、节制资本、调节物价的经济制度,科举考试制度等历史上曾先进的制度,呼吁国民认同、尊重并重视我们的民族文化并以此为骄傲。钱穆先生认为那些说“中国一切都落后,在现代世界潮流下,一切历史人物传统政制,都不值得再谈了”的观点是必须否认的。钱穆先生更强调:“世界上唯有中国人无地域偏见,无民族偏见,而能高揭一文化大理想来融通各地域,调和各人群。”钱穆先生以坚定的语气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以强大的融合力延续了数千年,它独特的个性和价值是无法被取代和轻视的,中华民族的国民重建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是应该的也是必然的。

3.拒绝全盘西化,坚持对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钱穆先生强烈呼吁近代的中国人,不必因为一时科学落后,就全面否定本民族文化,全盘西化,我们的文化是坚韧性最大、持续力最强、推拓力最强、融化力最强的文化,自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借鉴意义。钱穆先生提出:“我们要重新创建新历史、新文化,也决不能遽尔一切原有的旧历史、旧传统,以为只盲目全部学习他人,便可重新创造自己。”说明我们不必全然抄袭模仿西方,可以采人之长,补己之短,采取扬弃的文化交流方式,在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亦不能将优良文化传统一笔抹杀。钱穆先生一反西方规定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根据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创造性地提出看法。钱穆先生强调,任何一文化系统,必有其优点与长处,当然也必有其劣点与短处,不能说专对自己寻瑕求玷便是好。要保留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却粗取精,去伪存真,采取扬弃的态度,在继承的基础上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之处,进行文化创新。钱穆先生对“西化论”和民族文化虚无主义作了坚决批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振兴提供了有理论参考价值的新方案。

五、局限性与值得商榷和推敲的地方

1.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执著、厚爱,钱穆先生对传统文化的看法过于倾向于理想化,为此他要求人们应全面地认同传统、肯定传统、回归传统,因而对传统文化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大的负面影响估计不足,造成了片面性。

2.钱穆先生将西方学术文化视为一种物质性的文化,是低于中国道德精神性文化的,对西方学术文化思想很少吸收,且常作贬低。这反映了他思想的时代和民族局限性与保守性。

六、结语

在中国现代学术文化史上,钱穆先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守大成的人物出现,往往被当成守旧者形象的代表,但是现在许多人已经清醒地认识到钱穆先生是旧中有新,是老树发新芽。他研究古书古籍,并不是想回到旧时代,而是想从中找到一条线索,为中国近百年的求新活动提供历史的依据。他是从旧的立场出发,寻找新的路子。他实际上是在理旧萌新。

钱穆先生是一位学者,但并不是一位仅仅埋首书斋的学者,他的学问有着强烈的经世意识和以天下为使命的责任感,这在他的作品中有着极强烈的表现。他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强烈关注,他的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都在这部作品里表露无遗。我在阅读时,经常深深地被感动,激起了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责任感,同时也学到了钱穆先生治史的态度和方法,所以认为此书是一本既有史学学术价值又有社会现实意义的好书。

第3篇:弘扬民族文化范文

关键词:传统武术;学校教育;中小学;民族传统文化

说:“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它凝聚了民族的精气神。”[1]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体系。无论从哪方面(物质方面、精神方面、制度方面),武术的核心价值观(刚健有为、道德至上等精神)始终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要义相吻合。传统武术经过历史的洗涤早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实用技艺,而内化、上升为一种教化之学。[2]学校承载着教育的使命,传统武术走进校园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传统武术在学校的开展有着深远的意义。[3]

1学校武术教育的发展

据文献记载,早在五帝时期出现了名为“成均”和“庠”的教育场所。夏朝有了学校的设置,即“序”和“校”,祭祀礼仪、射、御、书、数的教育是其主要内容。因为战争的原因“军事武艺”成为学校的主要教育内容。商代,奴隶主们以军事武艺竞赛、军事演习的形式检验学校武术教育的效果。周朝现出重文轻武,且规定了专门训练的时间及训练内容。春秋战国时期,据《孔子家语》引《乡射》曰:孔子“与门人习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焉”,讲的是孔子带领弟子参加射箭比赛的热烈场面。[4]后来出现“文武分途”,重视“拳勇”“技击”的热潮,武术逐渐成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5]

2赋予学校教育的职能

2.1学校教育的时代含义

“学校教育”是一种丰富的生活形态,蕴含着丰富的生命资源,它充满意识的自觉,有制度保障着生活。学校教育对个体的影响毋庸置疑,而且是直接的,不需要任何中介,我们要对它的生命责任保持积极的意识,同时,它也为提高生命的质量提供了可能[6],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奠定了基础。

2.2学校教育的完整统一

当代社会所呼唤的文明形态是一种新型的个体与群体、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状态,个体的成长,同时意味着他人的成长,文明的成长,这是一种整体性的演进。[7]个体的发展是在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的影响下形成的,学校是促进学生社会化的场所,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个体传授思想文化信息,提供价值标准、规范社会行为、创设社会交往环境和遵循整体性原则,对学生个体的发展具有全面、系统和深远的影响。

2.3学校教育的文化内涵

叶澜认为文化教育中的功能更注重的是学生对周围世界和自己形成一种积极而理智的,富有感情和探索、创造、超越意识的态度方式,是激发学生潜能的一种力量。[8]中国在悠久的历史中,文化是历史发展 的主线,是民族繁盛发展的根基,而教育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有力手段,学校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阵地,学校教育使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系统、更规范,效率更高,影响更广。

2.4学校教育的体质建设

梁启超曾说“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命运,学校教育中的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能,培养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指导学生身体锻炼,促进身体的健康发展,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健康水平,掌握身心卫生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身心卫生的习惯。

3新时代学校教育的使命:武以载道,武以化人

3.1天人合一:和谐统一的整体观念

中国传统哲学讲求“天人合一”,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和天地万物组成一个整体,人的活动要遵循自然界规律。而中国武术重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统一,武术拳理强调“内三合”与“外三和”这与中国传统文化“和为贵”“协者和也”的价值观不谋而合。例如:六合拳、太极拳、形意拳中所要求的内外三和,以及长拳所要求的“内外协调,得心应手,形成一个整体”;八卦掌要求“皆要以腰为轴,周身一体,内外相合,外重手眼身法步,内修心身意气力”等都体现出内外协调一致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提倡整体的思维方式,注重事物的统一、协同,强调从统一的角度去观察事物,而武术的每一个动作在注重规格和细节的同时更注重动作之间的衔接流畅,讲究一气呵成(尤其体现在太极拳中),这与整体的文化精神相吻合。

3.2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化秉性

武术的民族文化特点让武术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独放异彩。刚健有为的民族文化精神使武术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周易大传》提出武术的刚健有为包括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两个方面。[9]武术所承载的刚健有为的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精神的基石。其中,自强不息是自立之道,厚德载物是立人之道,自立是立人之基,立人是自立之申。中国武术吸收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武技(戚继光对日本刀的改良)丰富自己,不断发展,这种刚健有为的精神在武术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刚健有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刚柔并济同于一身,体现出健全的人格,而且影响着世界,尤其表现在文化多元化。

3.3内外兼修:内化于心且外化于行

谚语“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表明中国武术既注重外练,又注重內练。武术的健身价值在武术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到清末武术的社会功能发生了质的变化,武术与导引养生术有了特殊关系,它强调“精、气、神”这是武术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武技的健身价值。这与党中央提出的增强人民体质、全民健身的目标一致。武术在校园开展能增强学生的体质与健康,培养学生的阳刚之气,使其充满着傲气、骨气和斗志,拥有强健的体魄和坚忍不拔的意志,此外武术的防身自卫功能和健身养生功能是武术特有的,特别是武术作为一种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在全民族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背景下,传统武术对提高民族自信心有着重要的作用。

3.4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

武术本身是一种武技、技击术,其内涵对弘扬传统文化和培育民族精神重在对人的武德教育,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注入生命活力。从练习武术的过程中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例如尊师重道是中国传统道德中极其重要的一条,虽然并非只有习武的人所特有的,但它是中国人非常重视的一种美德;“然诺”即言必信,行必果,重然诺是中国传统道德中的一种美德,在习武之人道德准则中是非常重要的一条等等。武德是习武者为了把握社会、实现社会价值而建立的自我约束与自律体系。在学习武术中注重武德,可以增强人的社会责任感,可以提高自我修养,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社会秩序提供助力。

4目前学校武术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1武术发展缓慢

国家自1915年提出很多有关武术进校园的政策,早在1916年就开始进入学校,不同时期又不断地编排教材、列入大纲和课程,但是,今天却在学校中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普及,甚至许多还有了名存实亡的说法。[10]调查显示,我国大约占70.3%的中小学没有开设武术课,甚至部分学校把武术课改成跆拳道课程。另外,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搁浅了传统武术的发展。

4.2武术认知模糊

不管是学生、家长还是教育者对武术的认知都存在模糊的现象,尤其学生对武术的认知也比较模糊。[11]学生喜欢武术,但是不喜欢上武术课,学生认为练习武术只是为了养眼或者防身,对于武术要传达的武术精神及其文化内涵领会的不够深刻,形成只知其形不知其意,逐渐加深了人们对武术的误解。

4.3武术人才匮乏

就目前中小学的体育教师中的教授武术的教师的武术专业水平普遍较低,有的只是在中学或者大学阶段学习过一段时间,并不是很长,而且学习的都是武术基本的技能,对武术动作的攻防含义并不清楚,在教授过程中虽然教授了动作,但动作的内涵并没有传授,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武术在校园的推广。传统武术的传承人引进校园的措施实施的不是很理想,对武术传承人进校园的门槛较高,影响了传统武术的原生态。

5“武术进校园”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

“武术进校园”在中学采取“一二一”策略,具体如下:

5.1“一”人手一本武术教材

就目前中小学中并没有独立、专门的武术教材,只是出现在《体育与健康》的教材中,因此要创编一本适用于中小学的武术课本,在创编武术教材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本着“健康第一”的理念,均衡发展的目的,且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标准。(2)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教师的水平,注意武术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例如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武术基础理论等,提高教材的科学性。(3)在保持武术动作的经典性和传统性的同时注重动作的创新性,使武术教材与现代体育方法融合,便于武术的发展。(4)创编具有实效的攻防动作组合,注意武术的实用性与教育性的统一。(5)注重武术教材内容的多样性,丰富武术的人文价值,发挥武术的教育功能。

5.2“二”自选一种基本拳术和一种基本器械并掌握

据20世纪80年代对武术的挖掘整理工作显示,符合“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特征的拳种就有129个。[12]器械也不止18样,显然这么多的拳术、器械不能都列入学生的学习的课程中,选择具体代表性的、普及性高的拳种、器械供学生选择。首先在这么多的拳术中选择适合学生阶段学习的拳术套路、器械,在开课之前进行问卷调查,根据统计结果选取频率较高的拳术和器械开展武术教育活动。这样既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教学质量,对武术教育的开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3“一”熟知一项传统拳(地方拳种)

每一种拳术都有它自身的技术、文化、和理论体系,它们承载着武术的历史、文化和精神。[13]每个拳种在其地域文化形态、社会因素、创拳者自身修养水平、传统文化熏陶等因素的影响下,凝结着“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中国文化精神,在学校开展地方优秀传统武术,并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让武术成为地方特色课程,不仅有利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而且对传统武术的保护、传承、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5.4人才引进

引进高质量的武术人才,对武术专业的人才进行筛选,保证武术及其文化传播的有效性、准确性,弥补武术人才的空缺。将当地传统武术的传承人聘入学校,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指导,传承人是传统武术的传承主体,能保持传统武术的原生态,传统武术都是靠口传身授的,单靠教材是不能把传统武术精髓充分表达出来的,因此对传承人就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既要保持传统武术的原味,又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保持传统武术的新鲜活力。6

6结语

武术作为我国的国粹,早在2004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功申遗项目,如今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因此中国传统文化若想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继承和发扬民族本土的传统优秀文化,学校要承担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武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文化,有着弘扬传统文化的使命。加大传统武术进校园的力度,真正让传统武术成为中国的品牌,更重要的是武术要服务于学校教育,助力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振奋民族精神,放大武术民族符号。

参考文献:

[1].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J].中国人才,2014(09):2.

[2]王岗.武术教育应注重人文之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6-3:第12版.

[3]张峰,赵光圣.学校武术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01):77-80.

[4]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1.

[5]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武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5.

[6]李家成.关怀生命[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2.

[7]叶澜.“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M].上海三联书店,1999:195.

[8]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争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17-18.

[9]王岗,李世宏.学校武术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与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05):84-87.

[10]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组.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1]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纂.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447.

第4篇:弘扬民族文化范文

【关键词】语文 新课程 民族文化 弘扬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031-02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此非常珍贵,同时也非常值得我们传承和弘扬。语文课堂对于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所,同时通过语文课堂对学生普及民族文化也是使民族文化得到弘扬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于新疆地区的小学生来说,向其弘扬民族文化尤其重要,这不仅能够使其获得更多的知识,同时也非常有利于民族和谐。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新疆小学的语文课一定要及时改革,将有关民族文化的内容加入到教学中,这样才能够使民族文化得到弘扬,才能使我国的孩子从小就认识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一、民族文化概述

文章本部分将从民族文化的概念、分类以及其价值三方面对民族文化做简要的概述。

(一)民族文化的涵义

民族文化指的是一个民族所创造的,能够体现本民族的特点以及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综合。一个民族的民族文化往往是在其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里面包含的是自古以来这个民族人民智慧和汗水以及历史经验的结晶,同时也是从古至今,人们在不断的实践中,对各种经验的总结,因此对后人来讲是一笔非常有价值的财富。通过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我们通常能够看出一个民族历史发展的进程以及文化发展的水平,因此可说,民族文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一个国家的历史深度。

(二)民族文化分类

民族文化属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在物质文化方面,民族文化主要包括衣、食、住、行等几个方面,这几个方面都属于人们在生活中必须接触的东西,因此在民族文化中属于非常常见,也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

在精神文化方面包含的内容很多,例如语言、文字、艺术、科学、哲学和宗教等都属于这个范畴,其中语言对一个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影响是最为深远的,语言的发明使一个民族之间的人们能够互相交流,从而大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同时,不同的地区形成的不同语言,也将人类分为了不同民族。宗教在民族文化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尤其是在科学技术还未得到发展,或还未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过去,那时候人们对自然非常崇拜,久而久之便演化成了对神的崇拜,因此也就形成了信仰和宗教,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宗教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逐渐变小,但在民族文化中仍然属于非常重要的,同时也非常值得我们研究的一个方面。

二、民族文化对小学生的价值

1.优秀的精神品质

在历史与文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一些非常值得学习的优秀的精神品质逐渐形成,并流传下来直到今天。

2.独特的艺术品位

一个民族的艺术品位与这个民族所生活的自然环境以及人们的性格特点是分不开的,因此每个民族的艺术都非常具有独特性,同时也非常具有欣赏、传承和弘扬的价值。

三、在语文新课程中弘扬民族文化的方法

弘扬民族文化要从娃娃抓起,因此,想要使民族文化得到弘扬,首先就应该从小学生入手。由于语文课程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来说是一个非常有利的途径,因此教师一定要注重在语文新课程中对民族文化进行弘扬,以使小学生能够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从而能够将民族文化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一)提高儒家文化在语文新课堂中的比重

儒家文化属于中华民族的一个非常优秀的传统文化。儒学所提倡的品质对培养小学生优秀的思想品德以及谦虚的待人接物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语文新课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将儒学融合到课堂内容里。

(二)向学生普及不同区域的不同文化特点

民族文化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同样,在民族文化当中,各区域的文化特点也是不同的,教师一定要注重像学生普及不同区域的不同文化特点,使学生认识到,文化并不是相像的,而是各有特色的,使其从小就能够认识到矛盾的特殊性这一哲学道理,同时根据对不同区域不同的文化特点的学习,也能够在小学生中达到弘扬民族文化的目的,这对小学生来讲是非常有利的,同时也大大的有利于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利于语文课堂全面有效的贯彻新课程标准的思想和要求。

由此可见,像学生普及不同区域的不同文化特点对弘扬民族文化来讲也是一个重要,并且有价值的途径,因此也是值得借鉴和实施的。

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民族劳动智慧的结晶,它对任何一个人来讲都非常有价值,因此非常值得我们弘扬。在语文新课程中,我们一定要掌握弘扬民族文化的具体方法,这样才能够使民族文化得到最大程度的保存和传承。

参考文献:

[1]黄钊.儒家德育学说论纲[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03).

第5篇:弘扬民族文化范文

“十二五”规划,建设文化强国,都迫切要求创建新一代汉字输入法,迎接全民应用电脑的新时代。当前,影响电脑进一步普及应用的瓶颈,就是汉字输入法还不规范。很多人不会背五笔字根,不会拼音,影响电脑的普及应用!所以,“十二五”规划,呼唤新一代汉字输入法。这是当前进一步普及电脑,建设文化强国的当务之急!

网络化时代我国汉字输入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电脑的应用,是信息化的基础,是加速我国的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有上百种输入法问世,各有特点,但都还没有达到规范的统一汉字输入法的要求。目前,最主流的还是五笔和各种拼音输入法。

我们新开发的《中文规范输入法》(华夏版),在技术上有重大突破,符合中国人的写字习惯和《国家语言文字法》,而且还可作为汉字学习平台,有利于全民普及电脑和弘扬中华文化,能极大地提高整个社会的信息化水平,能使七万多个简、繁体方块汉字方便地输入电脑,进入网络,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发挥更大优势。

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是华夏文明的瑰宝。它记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灿烂文明史,是全世界流传至今最古老的也是最优秀的语言文字。在当今世界处于信息化时代,我国的方块汉字,如何继承传统文化,又如何发展,以适应全球信息化时代的需要?

掌握汉字输入法是掌握电脑的基础,而且还是信息化时代传承中华文化的基础。在我国大陆,大多数中老年人不会用拼音,不会打五笔;台湾和港、澳地区、国外的华侨,大多应用繁体字,不熟悉拼音和五笔。如何研制出一种规范化的全国通用的汉字输入法,已经成了全社会的关切。在前几年召开的全国人大、政协“两会”期间,有不少委员就呼吁重点研究解决全国统一的规范的汉字输入法问题,得到多数网民的支持。

现在的教育系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直到大学毕业,甚至读到博士后,几乎全部应用拼音输入,已经普遍出现了“提笔忘字” 错别字频出,汉字危机。

我国传统的汉字文化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这种严重现象,我们再也不能忽视下去,所以,输入法问题,影响到我国十二五规划“转型升级”,也影响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影响到我国的汉字文化能否走向世界,关系到我们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这项科技成果,基本符合“规范、易学、通用、高效和汉字国际化”的要求,能实现:规范、易学、通用、高效、电脑键盘中国化、智能化、输入模式多样化、多功能化等十项功能特点,可用于全国各行各业及港、澳、台地区和全世界的汉语用户,使汉语跨上现代化的新台阶。这项成果已获国家版权局颁发的版权证书,拥有我国自己的知识产权。

中文规范输入法(华夏版)新的功能特点

规范化:严格遵循我国制定的有关语言文字规范 GB2312、GB18030-2000、GB18030-2005、中日韩CJK大字符集规范、国家语委颁布实施的《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GB13000.1字符集汉字折笔规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字库量达七万多个简、繁体汉字。

大众化:不背字根、不用拼音、不用写字板,不用背口诀,做到“会写字就会打字” ,无需培训,一看就会。做到高度人性化,方便用户。

通用化:能打简体和繁体字,大陆和港、澳、台地区、世界各地的华人都能通用,工、农、商、学、兵各行各业都能通用,男女老少都能通用,教育系统和社会通用;适用于所有Windows简体中文操作系统,包括Vista和Windows 7。

高效化:效率较高,可以满足各方用户需要。熟练以后,每分钟可以打170个字以上,也可以满足专业用户快速打字的需要。

电脑键盘中国化:精选26个汉字基本笔画和部件(偏旁),确定为汉字的26个输入符号。利用国际通用电脑键盘,实现了“电脑键盘中国化”,为电脑在我国的大普及,为汉字走向世界,铺平道路。

可视化:用户每输入一个笔画,电脑都可逐笔跟踪显示笔画和字形,首次实现了世界标准的可视化输入方式,和写字创作的思维相协调。

独创智能化:可原汁原味地用汉字笔画直接输入,打字如写字,而且能实现打简出繁,简繁对照,词句联想,个性化造词等智能化功能。

输入模式多样化:可用笔画输入、笔画+部件、大键盘五笔画、小键盘五笔画和拼音输入等五种输入模式,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

多功能化:能输入7万多个简、繁体汉字,可以查看2万多汉字的字典解释、笔顺演示和同音字查询,常用字的普通话发音,可以查看汉字的形、音、义,可以供国内外用户用作学习汉语知识和中华文化的“学习平台” 。还可以输出机械、农业、计算机等二十四个行业的专业词汇约一百万条,以方便专业人员提高工作效率。

革命化:这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正版软件。它的推广普及,必将引发我国信息处理领域的重大改革,为汉字跨入现代信息社会铺平道路。对于在中小学和各级学校开展汉语基础教育改革,在全社会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加速城乡信息化建设,加速实现海峡两岸“书同文”和汉字国际化,加速文化创新,弘扬中华文化,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威望,具有深远的意义。

《中文规范输入法》(华夏版)的推广意义

1.加速我国的信息化建设。本软件的推广,在国民经济各行各业中加速电脑的推广应用,实现工作的高效化和管理现代化,能极大地提高整个社会的工作效率和信息化水平;

2.本项科技成果,是我国信息化时代的“现代活字排版”;能使七万多个方块汉字方便地输入电脑,实现汉字网络化,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发挥更大优势。

3. 加速我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汉

字是文化的基础,而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本软件的推广应用,可以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国内外同胞更好学国的汉字文化,更好传承和弘扬华夏文明,弘扬国学,助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4. 加速破解海峡两岸汉字“书同文”的难题。目前海峡两岸存在着简体字和繁体字的争议。我们认为,简体字和繁体字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汉字,从客观现实出发,两种文体兼顾并存,是可行的。本软件可以输入简体和繁体字,还能实现打简出繁、简繁对照等功能,有利于破解汉字“书同文”的难题,有利两岸文化交流,也有利汉字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5.可以发展汉字教育和文化产业链。例如编写中小学汉字教学课件、孔子学院辅助教材以及其他的文化教育教学课件,发展汉字文化学习和电脑应用服务业的新领域。

6.发展科技扶贫和文化扶贫,大搞公益事业。配合“绿色电脑扶贫行动”,在农村及贫困地区普及电脑的应用。做到“会写字就会打字”,而且为普及汉字文化提供最新一代的扶贫软件--《中文规范输入法》(华夏版)。

第6篇:弘扬民族文化范文

关键词:中职 国学教育 高雅情趣 文化素养

中职生多数是由于没有考上理想的中学才来职校学习专业技能的。他们的语文基础不扎实,文化素养较低,综合素质也不高。在中职校园里,这样的现象我们经常见到:学生因考试不及格在网群里辱骂老师;因老师批评了几句就想不开,寻短见;因为同学之间的一些小矛盾就恶言相向,甚至拳脚相对;平日里沉迷网吧,迷恋网络小说而不能自拔等等。这些都是学生情趣不高雅、学习态度不端正、胸无大志、抗挫折能力低的具体体现。从中也可以看出,这些青少年缺乏正确的是非观念和良好的人文素养。

常言道:态度决定一切。而一个人的态度是受思想指导的,要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胸怀大志,就必须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熏陶。因而重视学生人文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文明礼貌意识和人文素养迫在眉睫。培养学生的高雅情趣,就是正确引导和陶冶学生情操最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

那么,如何通过语文课堂,既传播传统的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又培养学生的高雅情趣呢?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一、对对联

对联是我国悠久而丰富的文化遗产中独具风格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是我国文化艺术芳园中极为别致的一朵奇葩。

在学习对偶这种修辞手法时,笔者特地设计了对对联的学习活动。题目是“北京雾锁车迷路”,让学生对出下联。有人对“广州雨大人难行”“武汉雾大人看海”……唉!看来他们对对联的格式不是很了解。于是,笔者出示对联的六大要素,也叫“六相”,即“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内容相关”。

同学们明确了对联的“六相”之后,终于有了“上海雾大孩走失”“日本核泄人惊慌”“交警旗挥人畅行”这样的妙对!下课铃响了,他们还陶醉在对对联的乐趣当中,课后还主动对了好多对联让笔者修改。他们为自己在对对联方面的“小有成就”而得意和兴奋,学习氛围空前

高涨。

为了让他们把这种对对联的热情持续下去,在学习其他课文时,笔者尽量用对联来引入和概括。用“天下誓,誓誓不及孝妇三桩灵誓;世上冤,冤冤难比窦娥千古奇冤”来引入戏剧《窦娥冤》的学习。用“一夜风流项链变锁链,十年劳苦变老妇”来概括《项链》的主题……让学生保持对对联的积极性,随口即对,随意而为。

把对对联活动引入到课堂中,指导学生开动脑筋,转变思维,有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师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的热情,使学生自觉地发掘学习素材,实现知识的内化、情感的升华、思维的发散、能力的提高,以及高雅情趣的形成。从而让学生了解社会、懂得人情,把德育教育隐藏在无形中。此所谓“润物无声,踏雪无痕”也。

二、猜字谜

猜字谜在我国不仅是日常生活中一项极为常见、参与度高、娱乐身心、启迪智慧的智力游戏,它还是“语文课程资源”之一,是传统文化的精粹。“谜语”能形象、生动、有趣地描述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人和事,朗朗上口,充分调动和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提高了学生学习国学的积极性。

在学习朱自清的《春》之前,笔者先让大家猜谜语:出淤泥而不染(打一现代作家名),谜底是朱自清。学习古诗时,也同样让学生先猜谜语:禁止放牧(打一古代诗人);跑旱船(打一古代诗人);露出胸前白雪肤(打一古代诗人);谜底分别是杜牧、陆游、李白。而《茶馆》的作家是老舍,笔者让同学们为老舍这个名字出谜面,有“故居”“习惯性放弃”“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学生在猜谜和编谜中体受到学习的乐趣。

逢年过节时,社会上的猜灯谜活动,学生都表现出很大的兴趣,虽然只猜中几个,可已经把他们给乐坏了。课堂上的引导竟能让学生把这份兴致延伸到课外,并在生活中学以致用,其潜移默化之功可想而知!

三、学古文

怎样才能让这些整天沉迷游戏和网络的年轻人接触国学、接受国学、研究国学呢?首先教师可在早读时让他们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等文化精粹。学生熟读于口,濡染于心,那些博大精深、睿智宏伟的国学经典,就会潜移默化地被他们接受。除此以外,平时我们在学习文章时可以有意识地把国学经典渗透进去,让学生感受古代先贤的人文精神。

学习史铁生的《园中不单有过我的车辙》时,史铁生有“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感叹,笔者借此机会引导学生去学习国学《二十四孝》。其中有一个“负米养亲”的故事。故事说,子路早年家境贫困,常年只能吃到野菜、白薯之类的食物。子路为了让父母能够吃到大米,就到百里之外将米背回来。后来,子路飞黄腾达了,做了大官,拥有许多车子、粮食和酒肉。子路一次在宴席上遗憾地说,父母亲走了,我想再为自己的亲人去百里外背米已经是不可能了。父母亲的寿命是很短暂的,就像是霜露对草木的作用一样,仅是一时的;贤良的人想要为父母尽孝,而父母却可能会等不到他尽孝的这一天了。

通过学习“负米养亲”的故事,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孝、体会孝、弘扬孝。从而不再叛逆,不再任性,不再与父母师长怄气,能守孝悌,营造和谐的家庭气氛、学习环境,培养乐学精神。

学习《成语》时,让学生讲讲成语的典故,如铁杵磨成针、闻鸡起舞等古人励志的成语故事。让学生在国学精粹中感受到古人的励志精神,激发学生奋发图强,创造奇迹。

四、写诗词

中国是诗的国度,具有悠久的诗歌传统和璀璨的诗歌文化,诗人词家,灿若群星;名篇佳作,传之久远。时光飞逝,今非昔比,读诗、写诗成了极少数人偶尔为之的事,特别是青少年读诗的时间与频率更是远远少于小说。诗歌是我们民族文化中的精粹不能后继无人。所以我们要提倡中技生读诗、写诗,培养其高雅情趣。

中职生语文水平普遍偏低,如果一来就命题作诗,恐怕未成诗句先“投降”。因此,可以先让他们仿写,如学完《早春的微笑》后,让学生仿写校园春早或青春的微笑、微笑的青春等等。接着引导学生即景赋诗,如个别学生喜欢看窗外的雨,教师可及时引导学生观察雨景,然后把观察到的景物和产生的感想写下来,即成一首好诗。经过一番训练,这些平日以钳工、车工操作为伴的“武夫们”,也能出口成章,当起“酸秀才”来了,真是令人感叹啊!

第7篇:弘扬民族文化范文

文/伍茂兴 幸玉雪

近期,黄桑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在全县“春风行动”招聘会上,成功招聘到了3 名女演员。致使黄桑森林生态巫傩艺术团拥有专职演员9 名。

湖南黄桑森林生态巫傩艺术团是我省首家由部级自然保护区组建挂牌成立的。艺术团以弘扬森林生态文化,传承古风神韵,展示民族风情,促进生态旅游为宗旨,特别是对全县远古巫傩遗风进行收集、整理、编创,再以表演的形式向世人展示,将绥宁黄桑推介到外界,让更多的人认识黄桑自然保护区,了解黄桑自然保护区,爱护黄桑自然保护区。

绥宁县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自屈原“溯湘沅,逐洞庭”开始,这里就倍受荆楚文化的熏陶,是中国古代巫傩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许多地方至今还延续着巫傩遗风,保留着许多古老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黄桑女阴泉、傩母冲等集中代表着母亲民族文化,巫水河、九溪冲等昭示着屈原《九歌》《离骚》悲情之作的古楚文化,而傩舞、傩戏又充分体现了巫楚文化的风韵。至今已挖掘出跳傩舞、祭山、祭狗、祭树、祭桥等多个具有巫傩文化色彩的节目。由该团佘刚林老师主创的《苗家美》《哭嫁》《鼓楼月夜》等节目曾在央视音乐频道《民歌中国》专栏连续六集展播。《鼓楼月夜》参加国家文化部、广电局举办的中国民间音乐舞蹈大赛荣获银奖,《哭嫁》参加湖南省艺术节民俗类节目比赛荣获金奖并赴北京参加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歌曲《苗家美 》、《多情苗家妹》分别由中国民族歌舞团青年歌唱家阿幼朵及空军政治部文工团青年歌手易秒英演唱,曾在央视三、四、八及音乐频道播出。

艺术团共53 人,大部分表演人员由管理处干部职工及保护区内的村民组成。通过演出,村民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同时也增加了收入,还为黄桑培养了一支亦农亦旅的队伍。

第8篇:弘扬民族文化范文

三江民族实验学校是三江侗族自治县唯一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建校伊始,学校本着“成才先成人”的育人思想,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并确定以侗民族文化为根基,致力于打造学校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

独具民族特色的校园环境

一所学校的校园环境往往反映着它的办学特色。走进三江民族实验学校,扑面而来的便是其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校园内随处可见古色古香的凉亭和文化长廊,它们在布局上匠心独运,如教学楼前的绿地中央建有读书亭,亭两旁是中、小学园区的文化长廊,“两廊”“一亭”在校园内交相辉映。“两廊”的设计尤为巧妙。小学园区的文化长廊长达50米,上面刻画了极富民族气息的传统文化内容,有穿戴着艳丽的侗民族服装的教师岗位牌,有穿着民族服装上课的学生,有面带微笑讲课的教师,有欢唱着拦路歌迎接客人的师生,还有欢乐的芦笙踩堂舞场面……这条文化长廊包含了侗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各种特色内容。中学园区的长廊全长40米。上面刻画的则是快速发展的现代文明。不仅有科学知识,还有同学们在各种科技比赛中所取得的骄人成绩。小学园区与中学园区内容的不同彰显了该校民族文化与现代文明和谐交融的办学理念。

除了“两廊”“一亭”,以“播种良好习惯、收获健康人生、弘扬民族文化”为主题的走道文化也是该校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该校教学楼和宿舍楼的楼梯、走廊、过道的墙壁上,四处悬挂着师生的侗民族书画、手工等艺术作品。各种凸显民族文化气息的作品在校园里随处可见。使校园成为传承中华文化和侗民族文化的大家园。

侗民族文化进课堂

早在2007年以前,学校领导就已经意识到,优秀的侗民族文化正在濒临消失,作为一所民族学校的负责人。他们有责任和义务把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于是自这一年起,侗民族文化开始进入三江民族实验学校的课堂。2008年,该校成立了民族文化进校园课题研究小组。着重对侗族大歌、侗族农民画、侗族服饰、芦笙踩堂舞、迎客拦路歌、多耶舞、刺绣、剪纸等优秀侗族文化进行研究,侗民族文化开始成为该校校园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内容。为此,学校组织教师下村入寨了解侗族文化。收集相关信息,还请来侗民族文化发源地上土生土长的歌师、技师到校指导课题研究小组的具体工作。经过两年的努力,三江民族实验学校《民族文化进校园读本》校本教材于2010年和全体师生见面,成为该校的校本课程。有了教材,却没有专门教授这门课程的教师,于是学校领导决定下村入寨聘请歌师、技师来校培训教师,给学生上课,还到各乡镇去物色对民族文化比较了解、有一定文化基础的教师来校上课,也从民族班学生中筛选熟悉民族文化的学生充当小老师……有了这些人力的支持,教师们带着自编的教材,将民族文化带进了课堂。

学校把民族文化课穿插在各年级日常教学的美术或音乐等课程当中,从小学一年级到中学三年级,传统的侗民族文化一直伴随着学生成长。民族文化课的教学任务由民族文化进校园核心教师团队的教师们担当重任。如杨炳业老师和杨丹老师负责教授学生们学习侗族传统农民画和手工;陈玉秋老师负责讲授侗族农民画、侗族服饰、剪纸;杨全老师则教授学生们掌握各种侗民族传统乐器,如侗笛、芦笙、多耶舞;莫月英老师的侗族大歌、刺绣则让学生们进一步认识了侗民族更为丰富的传统文化。所有的民族课教师只有一个愿望,希望他们所掌握的侗民族传统技艺能够在学生们的身上得到延续,让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能够有效传承。

除了将民族文化融进课堂教学,学校还专门开设了各种侗民族文化兴趣班,而这是学生们着力学习侗民族文化的主要阵地。每天的课外活动时间,孩子们都会走进自己喜欢的兴趣班,认真地学习民族传统技艺。民族文化兴趣班的分类较为详细。有侗族农民画、侗族服饰、芦笙踩堂舞、侗旗大歌、迎客拦路歌、多耶舞、刺绣、剪纸等,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入自己喜欢的兴趣班。每个兴趣班都有专门的老师指导,老师会带领学生学习该项目的历史沿革,让学生在学会做的同时,也明白了该项目的历史渊源。学生在兴趣班里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侗民族传统技艺,并组成各种特色小组,在各种书画展和文艺汇演上向人们展示他们所学到的传统技艺。

三江民族实验学校的民族文化建设工作还向其他乡镇延伸。核心教师团队中的杨丹老师、杨炳业老师等经常应邀到独峒乡指导农民画基地工作。

学生们的民族文化作品不仅在区内享有盛名,甚至还走出了国门,站到了世界的舞台上。

独具侗民族文化特色的内容引入平常课堂,极大地丰富了素质教育的内容,也进一步强化了民族文化建设工作,使民族学校的育人环境和育人模式民族化、特色化,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也因此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侗民族文化进校园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得学生们在学习时有了认同感,增强了民族自信心,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动手实践的能力。学生们不再是“死读书读死书”,他们在了解传统民族文化的过程中不断深化民族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在学习民族传统文化技艺的过程中,使传统民族文化得到传承。

如今,三江民族实验学校的特色文化建设已是硕果累累:2008年,有21名学生的作品参加全国青少年书法、美术大赛获奖,作品在日本、法国展出;2009年,学生参加广西“八桂画童”美术作品展。有13名学生荣获一等奖,11名同学荣获二等奖;2009年,潘索婷等6名学生参加广西少年儿童第三届“八桂画童”美术作品大赛获奖;2010年,该校有68幅学生作品参加自治区文化厅举办的“广西首届农民画”画展,有5幅作品入选参加全国农民绘画展;2011年,有200幅学生作品在柳州市少儿中心成功举办侗族农民画专场展览会,得到柳州市教育局、妇联、民族局领导的高度赞扬,扩大了三江民族实验学校的民族文化影响力。如今,在众多的学生们作品中,已有10幅作品走出国门参展,还有上百幅作品荣获部级奖励。杨丹等老师有多幅作品入选全国农民画册,一些作品被中国农业博物馆收藏;2010年,杨全老师带领2名学生应邀到中央电视台“神州大舞台”参加民族器乐表演活动;2011年10月,该校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上了中央教育电视台的节目;2011年,《广西民族报》专题报道了该校“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活动成果。该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升,2011年,中学部、小学部双双获得中考、小考第一名,继续保持在全县的领先地位……

第9篇:弘扬民族文化范文

慈善法颁布以后,中华慈善总会通过接受记者采访发表见解、积极开展慈善法相关活动,通过举办全国性慈善法培训、网络直播向全国慈善会宣传,通过制作集趣味性、知识性为一体的新媒体内容向大众宣传,并组织自媒体开辟慈善法学习宣传专栏,动员大众媒体广泛深入地配合相关宣传,开展了为全方位、立体式的专题宣传,为宣传慈善法、普及慈善知识、传播慈善文化做出了贡献。各地慈善会也结合各自实际认真学习,对慈善法有了越来越深的认识。

依法开展慈善活动绝不能停留在口头上。慈善组织在认真贯彻慈善法的宗旨、原则和大政的前提下,也要对慈善法的具体规定、要求逐一落实和严格遵守。慈善法第八十八条明确规定:“国家采取措施弘扬慈善文化,培养公民慈善意识。”“学校等教育机构应当将慈善文化纳入教育教学内容,国家鼓励高等学校培养慈善专业人才,支持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开展慈善理论研究。广播、电视、报刊、网站及媒体应当积极开展慈善宣传活动,普及慈善知识,传播慈善文化”。这是国家首次以法律形式规定慈善文化要走进校园,充分展示了对慈善文化的关注和重视,以及对培养学生慈善意识和慈善文化的意义所在。

慈善文化进校园:传播慈善文化 意义非凡

中华慈善总会,作为全国第一家以“慈善”命名的全国性公益机构,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最具影响力的慈善组织之一。正是由于多年的慈善文化积淀,具有一定的前瞻性。2011年,中华慈善总会基于慈善文化教育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作用,勇敢跨出慈善文化项目第一步,邀请教育界、慈善界专家集思广益,共同研发出我国第一套系统的中小学慈善类读物――《慈善读本》。以《慈善读本》为载体,积极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项目。自此,“慈善文化进校园”在全国铺展开来,如今项目已开展五年。五年来,项目立足弘扬慈善文化与传承民族精神积极探索,初具成效。

“慈善文化进校园”项目是由中华慈善总会创立,联合各地慈善会、教育部门共同实施的全国性慈善文化普及项目。项目以多元化的筹募手段为途径,以《慈善读本》为载体,提供校园慈善活动支持。

“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旨在弘扬慈善精神,推动我国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促进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使学生在多彩的团体活动中,肯定自我和他人,积极开朗学习生活,弘扬慈善精神,播撒爱心种子。

“慈善文化进校园”项目主要从四个方向开展:一是,依托《慈善读本》,开展主题阅读和相关的阅读活动。很多地方慈善会组织学生开展慈善主题的征文、绘画、手抄报、文艺表演等比赛,形式多样,温馨动人。二是,作为由慈善机构发起的教育活动,更加注重慈善的实践性。倡导孩子在学校帮助身边的同学,在家里要帮助父母做家务,鼓励孩子走进社区、敬老院去做义工。还有一些学校鼓励学生利用假期时间亲子共同参与慈善,并记录心得体会,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三是,为自强不息的困境学生发起募捐,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树立信心。四是,建立相关鼓励机制。为更好地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项目活动,营造慈善文化的普及氛围,中华慈善总会联合包括《慈善》杂志在内的自有媒体及主流媒体,对“慈善文化进校园”的作品和活动给予多平台展示和传播;与各地慈善会合作,以多种形式组织教师培训、交流,树立、宣传先进典型。

“慈善文化进校园”项目是慈善事业发展中一个新的跨越,是从物质慈善向物质慈善与精神慈善并重发展的重要一步。如今,项目已在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50多个市(地、州)开展。超过5000余所中小学推广,惠及人群超过500万。项目形式多样,成果显著,被誉为“种子项目”“基因工程”,被境内外媒体称为备受关注的“精神慈善”。

五年来的实践证明,“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开展,对学校以及社会慈善氛围的形成和慈善事业的发展形成一个有力的推动作用,引导学生人心向善,培养学生的慈善意识。同时对锻炼提升了我们慈善组织的认知能力、管理水平,创新慈善意识、规范慈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在一定层面、一定范围浓厚了和谐社会的慈善氛围,使越来越多的人将慈善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慈善文化进校园:预见性和前瞻性 项目先行

“慈善文化进校园”项目将慈善教育与德育教育、学科教育、特色教育相结合,寓教于乐,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在弘扬慈善精神、推动我国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成果显著,得到了学生、教师及学生家长的普遍认同。

全国各地积极关注并实施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并结合当地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华慈善总会坚持不断创新,积极参与相关活动,扩大“慈善文化进校园”的知名度与影响力,让更多的学生、学校受益,更广泛、更深入地传播慈善文化、弘扬慈善精神。

“慈善文化进校园”新春特别行动――“你自强,我赞扬!”:2016 年2月,中华慈善总会和贵州省慈善总会联合发起“慈善文化进校园”新春特别行动――“你自强,我赞扬!”。中华慈善总会通过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和支付宝公益平台,为贵州西北乌蒙山腹地毕节田坝中学40名身处困境而自强不息的孩子进行网络募捐。3月8日,一位捐赠者代表到达贵州毕节田坝中学,为40名同学每人发放了500元“励志金”,并送上了带有爱心人士的深情寄语的明信片。这是一次充满信念与温情的行动。

作为唯一受邀慈善公益组织参与教育创新成果:2016年9月23―25日,中华慈善总会“慈善文化进校园”项目受邀参加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承办的第二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教博会上,项目展示了基本情况、项目内容、项目成果。项目吸引现场许多一线教师及学校关注,前来交流。项目介绍了与学校展开联合活动的方法,也与墨脱县背崩乡中心小学“小学生手工制作藏汉结合式婚纱课”以及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果宝小学进行了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期待下一步的共同合作,共同进步。9月24日,中华慈善总会新闻办公室主任刘芳在德育与生涯规划展区进行工作坊做了主题为“作为一家慈善机构,我们为什么要推广慈善文化教育”的分享,对“慈善文化进校园项目”进行了综合性介绍。从项目成立背景、发展历程、鼓励机制、良好效果等方面展开。活动取得了多方的认可和支持。中华慈善总会作为公益慈善组织参与进来是一次特别体验,也是教育与慈善的交流对话,学校与教研机构对我国首套面向中小学的慈善书籍和活动方式表示极大关注和肯定。

从首批试点到全省启动:陕西省作为项目启动之初的首批试点省份,省教育厅、省慈善协会早在2012年就筹资1600万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项目,以《慈善读本》为教材,以课堂教学为抓手,以“善行伴我成长”为主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做到“三结合”:慈善教育与校园德育教育、《慈善读本》与学雷锋活动相结合、与建设文明校园相结合。从实际出发,发挥各地积极主动性。慈善文化教育不搞一刀切,重在实践,使孩子心中有慈善、行动中做慈善。在中小学校,开展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课前两分钟演讲、征文、板报、校园广播等形式进行宣传和推广。同时,陕西省慈善协会基于慈善文化在中小学取得的效果,在大学也开展了慈善文化活动。在大学校园,联合高教工委、教委在50所大学开展“阳光爱心行动”进行善语征集、摄影大赛、暑期支教、慈善大讲堂活动。如今,陕西省“慈善文化进校园”项目具有《慈善读本》课本教学以及电子教学的形式,实现了慈善文化教学形式的新突破。2016年3月20日,陕西省慈善协会、陕西省教育厅召开全省慈善教育工作会议,总结四年来“千校慈善教育”项目成果,表彰先进。陕西省慈善协会、陕西省教育厅把立德树人作为慈善文化教育的根本任务,联合印发了《关于在中小学校全面开展慈善教育活动的通知》。安排部署在全省中小学校全面开展慈善教育,推动陕西慈善文化进课堂“全覆盖”。目前,项目学校已发展到2000余所,近200万中小学生参加了这一活动。成为三秦大地一道亮丽的慈善风景线。

因地制宜与因材施教: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慈善总会从2012年开始会同区教育局开展了传播慈善文化的奠基工程,全区46所中小学有步骤地进行“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黄岩区先从6所中小学进行试点,在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全区学校从三年级至九年级全面铺开,通过活动全区中小学生写出42000篇《慈善读本》读后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收获。黄岩区的项目活动结合学校自身优势因而各具特色:黄岩区实验中学倡导“德育无小事,人人是导师”,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慈善育人氛围。开展感恩教育、慈善征文比赛、组建学生社团――崇德社、评选十佳美德少年等活动,丰富了“慈善文化进校园”的内涵。新前中心小学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前武术传承教学基地。“传承非遗文化,提升育人功效”是该校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该校进行各种体现慈善文化的武术表演,寓武功于文化之中,形成“慈善文化进校园”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院桥初级中学是一所以足球为特色的学校,结合足球运动开展慈善文化教育活动。例如“日行一善”、出板报、校园广播爱心歌曲,并将慈善文化教育具体化到各门学科,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深化完善慈善文化。黄岩区中小学积极探索青少年慈善文化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以不同的形式开展活动,将慈善文化进日常教育教学相结合,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深化完善慈善文化活动,取得了突出成效。

慈善文化进校园:立足现在 展望未来

慈善文化是一个国家文明的象征,中华慈善总会践行慈善文化的全民普及,培育奉献精神和责任感建构着必要的价值和情感基础,必将有效地促进慈善情怀内化为社会公民的一种基本素养。这是慈善造福民族未来的必由之路。“慈善文化进校园”项目进一步具有实质性的开展落实,是对学生慈善意识的培养的过程,我们要发挥创造性,用生动活泼的方式教育学生,建立慈善文化观念,并通过参与慈善活动获得真切感受。

“慈善文化进校园”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获得了广大师生、学校和家长的认可以及高度评价。在此基础上,我们仍然在探寻完善,不断思考。作为一家闯入了教育领域的慈善机构,我们也在自问,我们所推广的慈善文化教育到底能给学生、学校和家长,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在推广过程中有哪些值得注意和考虑的因素?我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非常慎重,一致认为:对中小学的慈善文化教育一定要避免单纯的灌输,绝对不能给同学和学校增加额外的负担,要让孩子们在愉快的学习活动中,自然而然地体验慈善,避免单纯的说教。同时,为保证整个项目的公益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采用只有了解到学校确实有慈善教育的需求,才联系捐赠者,免费送进校园,从根本上避免了利用《慈善读本》乱摊派等不良现象的出现。

如今,“慈善文化进校园”项目已走过五年光景,我们希望借着项目五周年的契机,进一步做好项目工作、优化项目发展。在“慈善文化进校园”五周年之际,我们将征集全国各地慈善会与教育部门“慈善文化进校园”开展活动的情况,收集一线教师和相关学校的做法和经验感受,将这些材料进行整理,对过往的工作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我们将邀请教育专家、媒体人等相关人员作为评审,以他们的独特见解、丰富经验为依据,选取上报材料中优秀的项目作为典型,吸取各地的先进经验,在今后的项目开展中以此典型推广。同时,我们还会把收集整理的各地情况,进行编辑整理,汇编成册。邀请相关领导专家,开展项目经验交流会,对项目的基本情况、募捐形式、运作方式、发展方向等进行研讨。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