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境科学研究范文

环境科学研究精选(九篇)

环境科学研究

第1篇:环境科学研究范文

 

我国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和教学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尽管我国设置“环境经济学系”的高校不多,但是几乎所有设置环境科学系、经济学系及相关专业的高校都开设了环境经济学或者类似的课程。由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其教学对学生经济学背景知识有着较高的要求。而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不同于经济学或者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一般没有受过经济学的训练。环境科学专业课程多、时间紧的特点也不允许他们做这样的知识准备。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开展环境经济学的教育和教学是一个必须研究的问题。本文对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经济学课程设置、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等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提供借鉴。

 

1 课程设置

 

目前国内外环境科学专业设置的相关课程有环境经济学概论、环境经济学基础、环境经济学导论、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考虑到环境与资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很多的环境问题是在自然资源利用中产生的,自然资源的有效配置可以减少环境问题的产生。而且在环境经济政策的制定中,自然资源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如果对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只重视环境经济学的教育而忽略自然资源经济学的教育,不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用整体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在整个专业的教学体系中,由于总课时的限制,往往很难同时开设环境经济学和自然资源经济学两门课程。所以笔者认为,从完善学生知识结构的需要出发,设置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基础课程为宜。

 

另外,大多数环境管理专业将环境经济学设为选修课,一些学生因害怕该课程难学而放弃这门课的学习。根据笔者了解,现在很多环境科学/环境管理的研究者和管理者因为没有经过环境经济学的基本训练而造成知识的欠缺,提出的一些政策或者政策建议有背经济学常识而被责难。所以笔者认为应该将本课程设置为专业基础课。

 

2 教学目标

 

如上文所分析环境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它不仅与经济学、环境学有直接的联系,而且与地学、技术科学、管理科学以及法学等学科也都有一定程度的交叉。总之,其涉及知识面宽,内容广。尽管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的自然科学的背景较好,但社会科学,特别是经济学和公共管理学的知识比较欠缺。面对这样的学生背景和有限的计划学时,制定明确可行的教学目标至关重要。在有限的时间和学生知识背景的条件下,必须考虑学生将来实际工作的需要、课程的特殊性,以及该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来制定教学目标。根据笔者本课程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相关研究经历,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应该定位于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经济学思维三个方面。具体为:(1)掌握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分析评价方法,达到“入门”的目的;(2)掌握运用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分析和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基本能力,特别是掌握环境经济手段的经济学理论基础;(3)培养学生从经济的角度审视环境与资源问题的习惯;(4)为相关的课程(如:环境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打下必备的基础。

 

 3 教学内容

 

环境经济学包括了从微观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到环境和环境问题、自然资源和自然资源问题、环境与自然资源管理政策、绿色GDP核算(涉及宏观经济学知识),以及最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和应用等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和内容。国外高校这门课的课时为54学时(每周2次4课时),并且要求学生有微观经济学基础。即使对非经济学专业开设这门课,课时也为54学时。而我国高校环境科学专业的教学体系中,本课程只安排了36课时。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显然不可能涵盖环境经济学的全部内容。因此,必须根据教学目标、课时的限制以及学生的背景来确定教学内容。我们认为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以下5个模块:

 

(1)导论。导论模块主要介绍当前主要面临的环境与资源问题(如污染、资源利用冲突、全球环境问题等),分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联系;由此导入什么是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为什么需要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等问题。

 

(2)基本经济学概念和理论。这一模块主要是针对没有微观经济学背景的学生建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涉及的概念和理论包括费用和效益、供给和需求、经济效率、外部性、公共物品、产权等,以及环境质量经济学。

 

(3)分析方法。这一模块主要介绍环境与资源经济学中两种最基本的也是应用最广的分析评价方法:环境资源价值评估方法和成本收益分析方法(Benefit-cost Analysis)。在环境资源价值评估方法部分,侧重向学生灌输这样一个理念:与其他财产一样,环境与资源是有价值的,必须将环境与资源的价值纳入决策过程之中。收益成本分析是将环境资源价值评估得到的结果纳入到决策过程的有用框架。

 

(4)环境经济政策。这一模块主要介绍国内外现行的和拟议的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及其理论基础、这些手段优劣和对资源环境影响的经济学分析方法。从而引导学生今后在政策的制定和评价中的经济学思考。

 

(5)自然资源利用和管理。这一模块主要介绍自然资源(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水资源)在时间上最佳配置的理论。重点介绍渔业资源问题、管理政策以及这些政策制定和影响的经济学分析方法。

 

以上的5个模块,首先通过导论让学生对环境与自然经济学有一个总体的了解,然后从基本概念和理论入手,依次过渡到环境经济的分析评价方法、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与政策,自然资源利用及管理政策,从而将各章节的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系统框架,有助于引导学生认识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内在的逻辑规律。

 

4 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既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下,采用何种方法进行教学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与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多媒体技术的进步为我们开发先进的教学手段提供了有利条件。改变传统的黑板板书方式,建立以先进的多媒体手段为依托,课堂讲授课后练习、课堂演讲与讨论、现场教学以及观看录像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体系,可以大大提高本学科的教学效果和效率。根据笔者的经验,以下几种教学手段特别重要。

 

(1)启发式教学与案例教学。由于本课程具有文理渗透、交叉性质,初学者对一些经济学知识及其在解释环境科学问题上的运用理解较困难。因此,在讲授过程要尽可能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对基本概念、理论的叙述注重确切和深入浅出、对关键词的讲解力求准确透彻、对分析评价方法及有关环境管理经济手段的介绍尽量理论结合实际,并通过提问、启发、举例使同学们理解掌握每个知识点。在启发式教学时配以实际案例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如针对目前我国严重的雾霾问题,配合华北地区经济增长、人口增加、消费增加、重工业布局来分析雾霾产生的原因;启发学生用经济学的思维来分析问题,考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权衡,从而提出以成本更低的环境经济手段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强制关闭企业这样高成本的命令-控制性手段。

 

(2)多媒体课件。为了使课堂讲授更加明了、生动,并节省教师在课堂上的板书时间,首先要完成与原版教材相对应的英文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在设计与制作多媒体课件中,充分利用字体、颜色和动画等功能,并通过插入各种图表、与相关网站链接,力求达到条理清晰、突出重点、加深印象、扩大信息量的效果。由于学生在课前课后很容易通过互联网或email等方式获得多媒体课件,故上课时不必将精力用于记课堂笔记,从而让他们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积极思维、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3)双语教学。英文教材、英文课件、中英文相结合的阅读材料和讲授,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和透彻理解课程的基本内容。现有中文教材大都从英文教材翻译或者编译而来,无庸讳言,翻译和编译中存在很多晦涩和谬误之处。因此笔者认为双语教学效果要好于单语教学。而且学生在将来工作中要涉及到大量英文文献,双语教学可以让学生熟悉本学科的专业词汇,为学生将来工作和学习打下基础。

 

(4)课堂讨论和现场调查。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除了具有鲜明的交叉性,应用性也是其一大特点。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授课内容,以问题为导向,定期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讨论,让每一位同学都有上台演讲的机会,师生平等参与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取长补短。同时尽可能安排现场教学活动(包括观看有关录像),或结合教学组的在研课题组织学生参与现场调查。实践证明,这种生动活泼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同学们调动积极思维、发挥潜能、发展个性、展示才华,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学和对环境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及其综合素质,同时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5 结论

第2篇:环境科学研究范文

>> 农科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的构建 学术交流频繁 科研合作广泛 学术交流模型研究 由数字学术交流引起的思考 学术交流视阈下影响科研人员接受开放存取期刊出版的因素分析 开放科学中的学术交流研究综述 数字化环境下的音乐教学研究 数字化环境下的读者研究 首都科研人员学术交流状况调查研究 我国科研人员对在线学术交流的态度和需求调查 难忘的台湾学术交流之行 学术交流 泛在知识环境下图书馆学术交流研究与实践进展 基于数字化校园环境下的职业院校教科研内控制度建设及管理的研究 国际学术交流背景下研究生英语教学体系优化研究 浅谈网络环境下学术交流的创新机制 浅议研究型大学中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的构建 关于导师与研究生学术交流的调查研究 数字化语境下环境艺术设计的民族化研究 试论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能力的培养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5]Palmer, Carole L. Scholarly work and the shaping of digital acces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Vol. 56, no. 11, 2005: 1140-1153.

[36]Cecelia Brown. Communication in the Sciences. Annual Review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Vol. 44, Iss. 1, 2010: 285-316.

[37]Martin Weller. The Digital Scholar: How technology is transforming scholarly practice. London, UK and New York, US: Bloomsbury Acadmic, 2011.

[38]Rob Kling, Geoffrey McKim. Not just a matter of time: Field differences and the shaping of electronic media in supporting scientific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51, 2000: 1306-1320.

[39]Nancy Fried Foster, Susan Gibbons. Understanding Faculty to Improve Content Recruitment for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D-Lib Magazine, Vol. 11, No. 1, 2005.

[40]Lynch, Clifford A.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Essential Infrastructure for Scholarship in the Digital Age" ARL, no. 226. February 2003: 1-7.

[51]Swan, A and Brown, S. To share or not to share: Publication and quality assurance of research data outputs. Report to the Research Information Network. 2008. http://eprints.ecs.soton.ac.uk/16742/

[52]Brian Fitzgerald, Kylie Pappalardo. The Law as Cyberinfrastructure. CTWatchQuartely, Vol. 3, No. 3, 2007:51-57.

[53]Jerzy Lepa, Arthur Tatnall. Using Actor-Network Theory to Understanding Virtual Community Networks of Older People Using the Internet. Journal of Business Systems Governance and Ethics, 2006, Vol. 1, Iss. 4: 1-14.

[54]Bruno Latour, Steve Woolgar. Laboratory Life: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Facts. Beverly Hills: Sage Publications, 1979.

[55]Park, J. -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STS). Journal of Scholarly Publishing, 39(3), 2008: 257-73.

[56]Borgman, Christine L. What can studies of e-Learning teach us about collaboration in e-Research? Some findings from digital library studies. 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Vol. 15, Iss. 4, 2006: 359 -383.

[57]Borgman, Christine L. Scholarship in the Digital Age: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and the Internet. Cambridge, MA: MIT Press, 2007.

[58]Hert, P. Social dynamics of an on-line scholarly debate.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1997, vol.13, no. 4: 329-360.

[59]Robert K. Merton. The Sociology of Science. Chicago, US: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3.

[60]Rob Kling. Social Informatics: A New Perspective on Social Research about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Prometheus, Vol. 18, No. 3, 2000: 245-264.

[61]Rob Kling. A Bit More to It: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Forums as Socio-Technical Interaction Network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3, 54(1):47- 67.

[62]Rob Kling, Geoffrey McKim, Joanna Fortuna, Adam King. Scientific Collaboratories as Socio-Technical Interaction Networks: A Theoretical Approach. http:///ftp/cs/papers/0005/0005007.pdf

[63]Birger Hj rland. Domain Analysis: A Socio-Cognitive Orient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3, 30 (3): 17-21.

[64]Birger Hj rland, Hanne Albrechtsen. Toward a New Horizon in Information Science: Domain-Analysi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1995, 46(6): 400-425.

[65]J. Fry. Scholarly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practices: a domain analytic approach.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Management, Vol. 42, Iss. 1, 2006: 299-316.

[66]Jenny Fry. The intellectual and social organization of academic fields and the shaping of digital resources.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2007, vol. 33 no. 2: 115-133.

[67]Whitley, R. The intellectual and social organization of the sciences (2nd ed.).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68]Barbara A. Holland. Scholarship and Mission in the 21st Century University: The Role of Engagement. http://depts.washington.edu/ccph/pdf_files/AUQA_paper_final_05.pdf

[69]Charlotte Hess, Elinor Ostrom, ed. Understanding Knowledge as a Commons: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2007.

[70]Paul Genoni, Helen Merrick and Michsele A. Willson. Scholarly communities, e-research literacy and the academic librarian. The Electronic Library, 2006, Vol. 24 No. 6: 734-746.

[71]Charlotte Hess, Elinor Ostrom. Studying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Can Commons Research and the IAD Framework Help Illuminate Complex Dilemmas? A conference presentation at Oaxaca, Mexico, May 10, 2004. http://dlc.dlib.indiana.edu/dlc/handle/10535/2147

[72]Schatzle, Chad J. A Proposed Solution to the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Crisis. Scholarly Works. Paper 611. 2007. http://scholars.law.unlv.edu/facpub/611

[73]Richard Fyffe.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the Scholarly Communications Reform Movement: Reflections on Castells and Giddens. Library Resources & Technical Services, vol. 46, no. 2, 2002: 50-61.

[74]Lievrouw, L.A. Reconciling structure and process in the study of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In: Borgman, C.L., ed.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and bibliometrics. Newbury Park, CA: Sage, 1990, 59-69.

[75]Christine Hine. Connective Ethnography for the Exploration of e-Science.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2, 2007: 618-634.

[76]Palmer, C. L., Cragin, M. H., Hogan, T. P. Weak information work in scientific discovery.Information Processing & Management, 43(3), 2007: 808-820.

[77]Dana Rotman, Jennifer Preece, Yurong He, Allison Druin. Extreme Ethnography: Challenges for Research in Large Scale Online Environments. iConference '12 Proceedings of the 2012 iConference: 207-214.

[78]Joyce L. Ogburn. Defining and Achieving Success in the Movement to Change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Library Resources & Technical Services, 2007, 52(2): 44-53.

[79]Neil Jacob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terests in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a discourse analysi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1,Vol. 52, Iss. 13: 1122-1133.

第3篇:环境科学研究范文

(一)创新区域综合研究方法当前人居环境科学中的区域综合研究主要表现在反映现象,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与过程,对问题进行综合探讨,区域发展研究中收集大量相关的区域资料,对资料作出分类、整理、分析,最终用于论证问题结果的准确性,所获得的成果往往不太理想,也缺乏可信度,没有按照科学的方法对其作出处理,不能全面的表示历史区域与现象的因果关系。由于事物的发展呈复杂的、不规律的过程,研究区域文化与现象的同时,应从多维度、多学科进行研究。首先要转变区域综合研究方法与思路,区域问题过于复杂的情况,应不断调整研究方法,以人居环境科学为核心,对区域建设、规划等内容作出综合研究,采用多种学科的技术方法,例如类型学、统计学、地图学等,对区域内容进行精细化的定量处理。基于系统论的思想指导下,区域综合研究无法做到全面发展,只能不断向深处挖掘,这种专业性研究过于局限,制约了区域综合研究的发展,没有对区域研究发展进行更系统、全面的了解,因此,在实际的区域综合研究中,应建立专业丰富的人才队伍,从不同专业的角度对区域问题作出综合探讨,集思广益下易于获得理想的研究成果。综合研究是区域研究的重要途径与方法,根据多学科提出全方面的观点与看法,有助于扩张区域研究课题的深度、广度,促进学术研究与实践的发展。

(二)人居环境科学中的区域综合研究对象区域综合研究是一门综合性、专业性、复杂性的研究过程,其中涉及到度学科的知识,因此,对区域综合研究对象的要求比较高,研究人员涉及专业学科越广越好,不同专业的研究人员能够基于本专业的基础上提出不同的看法,有助于促进区域综合研究的发展。综合性研究方法在许多学术研究中得到应用,参与研究项目的人员跨度较大,包括历史学、天文学、地理学等领域的内容,相关技术水准也在不断提高。例如在研究我国从东北至西南的半月形文化传播带这一课题时,采用文化人类学、考古学、地理学等学科的内容,从多角度、全方位的论证了东北至西南的半月形文化传播带。在学术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中,专业结构是界定各学科的规划线,许多区域研究中均可采用多学科综合的研究方法。

(三)区域综合研究中地理学的应用地理学在区域综合研究中作为地方尺度的明确界限,以地球磁极为主要背景知识,对不同区域的历史、发展过程、现象进行阐述,通过多维度的思考方式对区域作出综合研究,在人居环境科学中的区域综合研究优先采用地理学学科。在建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多学科的综合研究,通过加强人文学科、技术学科的相关内容,增加人文地理学科的教学比例,事实上,人居环境科学中涉及到许多地理学方面的内容,在对区域综合研究中有许多可借鉴的地方。地理学是基于地理角度对环境、社会等进行研究,在地球表面演化过程中的研究,会对自然、空间、人文环境造成不同的影响,对区域产生作用与影响的研究,这些研究内容也是人居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近几年,许多基于地理学角度的研究文献或资料在许多领域得到引用,可用于解决科学问题、社会问题,地理学涉及十分广域的研究范围,例如教育、卫生、环境、民族等,这些内容与人居环境科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曾经有位著名学者这样说过“地理学是自然科学走向社会科学的桥梁,”地理学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可见一斑,随着时代与科技的发展,人文发展逐渐走下坡,人居环境科学与地理学一样,属于研究地球表面活动的学科,人居环境科学以人类为中心,地理学以地球表面无规律的发展特征为主,通过地理学研究,加强科学技术与人文的有效衔接,促进人类与地球的和谐同存。

二、结束语

第4篇:环境科学研究范文

(一)财务治理

财务治理研究起源于西方,但早期西方学者是从财务理论和公司治理两个角度单独进行研究的,直至1992年《公司治理的财务方面》面世才开启公司治理财务问题的研究。在西方财务学百年发展历程中,分别在20世纪30年代、50年代和70年代遭遇了三次重大变革,实证研究成为西方财务研究的主流方法,绝大多数财务治理研究都是实证研究,以西方新资本结构理论为主,探讨融资结构、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及经营者激励问题等,却没有深入研究财务治理概念、相关理论及财务治理体系构建等问题。相对而言,中国学者在此方面进行了更为透彻的分析探讨。至今为止,我国财务治理理论研究已经历四个无法精确划分的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中后期的初步认识阶段,我国学者将产权理论引入财务理论,代表观点有:汤谷良的“财务的产权思考”,干胜道的所有者财务治理,李心合的财会治理结构,谢志华的“出资者财务”思想等。第二阶段是奠基阶段(2000年至2002年),学者们对财务治理进行了专门研究,提出了财务治理、财务治理结构、财权、财权配置等概念,虽然成果颇丰,但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第三阶段是理论体系探索阶段(2002年来),随着财务治理内涵研究的深入,财务治理理论体系框架研究提上日程,多数学者认为财务治理框架构建应该围绕以下因素进行:以公司治理框架为主导,以利益相关者为主体,以财权配置为核心,以财务信息为载体,以提高公司治理效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主要内容包括财务治理结构研究、财务治理机制研究(尤其是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的研究)与财务治理模式研究。第四阶段是实证应用阶段(2008年来),成果虽然不多,但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学者们研究了资本结构与财务治理的关系,并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财务治理效应问题。

(二)势科学

势科学是信息动力学的一个分支,与其相对的是已被众多中外学者充分研究的耗散结构。尽管国外学者早在20世纪中期就提出了熵,并对其进行了深入而充分的研究,但并没有明确提出熵的对立面“势”,而是用负熵来对其解释,直到21世纪初,中国学者李德昌结合传统文化精髓,提出了“势科学”。势科学研究的本质是信息及其相互作用机制,即信息动力学,与耗散结构相对应,主张在开放系统下而非孤立系统中研究信息作用机制,以变换对称机制的势增原理对应传统的置换对称机制的熵增原理,认为“差别促进联系,联系扩大差别”而非“差别消减联系,联系缩小差别”,推崇信息人假设,主张对称化管理。势=差别÷距离=差别×联系;在势科学原理下构建系统强势要求组成元素是差别最大联系最紧的对称化元素。李德昌致力于研究势科学视野中教育、管理及创新问题,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这些领域。此外,其他学者的研究较少,其中,周海洋等(2011)在势科学视角下分析了企业家精神与企业外部环境多维势场的融合,分别构建了显隐两个势场,确定了企业家精神的六维和九维势场。

(三)小结

综上所述,西方财务治理研究以实证研究为主,很少涉及财务治理理论的研究,相对而言,我国学者在此方面研究较多,不过尚处于理论的构建初期,并没有形成完整成熟的财务治理理论体系,未来研究空间很大。国内财务治理相关研究已有30多年历史,势科学研究也历经10余年,然而,至今二者都没有交集。尽管势科学已涉及管理学问题的研究,从管理的不确定性、管理信息势、对称化管理、理性信息人假设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但未涉及经济学问题的研究,由于财务治理属于应用经济学与管理学的交叉研究范围,因而财务管理与势科学的交叉研究还是空白。本文将对此领域尝试探索性研究。

二、信息人假设与财务治理主体

传统经济学是以“理性人”假设为前提的,随着时代的变迁,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理性人”假设已无法为自身固有的缺陷辩解。李德昌提出人类不断地从“物质人”“、生物人”“、社会人”变为“信息人”,提出六维信息人假设———货币信息人、权利信息人、知识信息人、情感信息人、艺术信息人和虚拟抽象信息人。人与人之间的本质区别,不仅仅是外在动物性的表现,更多的应该是内在信息的储备与体现。资本市场是信息市场,需要市场参与者具备相应的信息含量,信息量越大的主体越能在资本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信息势越强的主体越能影响市场。随着财务治理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财务治理主体范围逐渐扩大,不难看出财务治理主体呈层次化分布、多元化发展趋势。势科学认为“差别促进联系,联系扩大差别”,由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在众多理论中更具有包容性、前沿性,更加复杂,隐含了李德昌的六维信息人假设,将独立的、有差别的个体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差别越大联系越紧,产生的“势”越强,因而,利益相关者理论生命力更强,学术界多数学者对其青睐有加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信息人假设下的财务治理利益相关者可称为利益相关信息人。利益相关信息人参与公司财务治理主要取决于利益相关度、谈判能力高低等条件。从信息人与企业的关系来看,可大体上分为内部利益相关信息人和外部利益相关信息人。内部利益相关信息人包括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和员工等;外部利益相关信息人包括债权人、中小股东、证券市场、经理市场、劳动力市场、政府部门、客户等。整体上看,无论从信息不对称角度,还是从利益相关角度或是从谈判能力高低角度来看,内部利益相关信息人的信息势要远强于外部利益相关者,“内部人控制”现象就是很好的证明。在外部利益相关信息人中,债权人由于自身固有特点及与企业建立的债权债务契约,相对其他主体而言,更加关注企业财务治理状况,加之我国企业债权人多为银行等金融机构,因而,债权人更强“势”,在企业财务治理中所起的监管作用强于其他利益相关者。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中小股东势单力薄,但是在特定环境中有时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例如在2010年“国美控制权之争”中,小股东的投票成为焦点,决定了投票的最终结果,在事关企业未来的争夺战中,小股东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三、信息势与财务治理客体

财务理论界对“什么是财务治理客体”存在不同声音:张敦力认为是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油晓峰认为是财务冲突;大多数像伍中信、杨淑娥等学术专家都赞同财务治理的客体是财权。势即导数,即将复杂的现实用简单的字或符号抽象表示,用以表达其中的内涵,使得大量的信息得以在最短的路径传播,途中尽可能少地损失势能,避免信息传播过程中噪声的干扰。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财务冲突只是客体中的某一方面,而财权是财务治理众多客体的一个抽象概括。“财权”两字内涵的信息更多、更广、更复杂。复杂即信息量、信息势,“复”即联系,“杂”即差别,复杂即差别×联系。财权表现为对财力的支配权,财权与抽象的货币资本和财产权利紧密相连,在产权构成要素中六维信息势最大。因此,财权更适合作为财务治理客体。如果将企业抽象为人,有钱的人即拥有财力的人,借助高度抽象的“钱”与周围的人发生联系,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信息势“摆平”困扰;有权的人即拥有狭义财权的人,通过信息的占有,源源不断地从周围获得信息,增强权力信息势;既有钱又有权的人往往是大众关注的焦点,通过强大的货币信息势与权力信息势造势,吸引着潜在的关联者,通过信息流的有序流转,拓宽财权的影响范围,减少管理的不确定性。财务治理的核心在于财权配置。笔者认为势原理下的财权配置包括财权的分配和分配中冲突的化解,通过财权的有序分配,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权、责、利的平衡;通过矛盾化解,减少组织的不确定性,提高企业经济效率。

四、势场与财务治理环境

财务治理不同于财务管理:财务治理关注宏观制度设计,是对企业战略高度的把控;而财务管理侧重微观运营管理,是对财务关系和财务活动的操作与控制;战略财务是两者的桥梁与纽带。因而,对财务治理宏观环境的分析可以借助宏观环境分析模型(PEST模型)。PEST模型中的P代表政治和法律环境,E代表经济环境,S代表社会和文化环境,T代表技术环境。财务治理所面对的政治和法律环境是2006年颁布了新《公司法》、新《证券法》、新会计准则及《企业财务通则》等;经济环境是转轨经济背景下,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持续进行,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基本结束,现代规范化企业越来越多,资本市场不断成长,公司治理成为企业管理的重点;文化环境是企业越来越重视文化,很多企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财务文化是财务观念在企业文化中的体现,目前财务文化研究尚属起步阶段,财务文化的树立、推广还有待发展;技术环境是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拓宽了企业信息收集的渠道,提高了大规模数据处理的可靠性,完善了网络财务软件的性能,降低了企业信息系统的运营与维护成本,为基于财务信息的财务治理提供基本保障。势场是某种有序事物或信息构成的物质场或信息场,营造一种像电场那样的“势场”,就具备了作功的能力,当势场强大到一定程度,趋于某种临界值时,系统内创新及发展的机遇就会凸现。财务治理的外部环境为企业营造了一个势场,但这个势场并不一定是有效的,即使有效,起到的可能是正效应、负效应或混合效应,这与企业的类型、性质及文化等因素息息相关。有效的势场,能促进企业的发展,激发其潜在的活力。因此,企业需要分清现有势场的效应如何,其构成要素中哪些是显势哪些是隐势,思考这些因素是否相互对称,如果不对称的话该如何协调从而改进势场的效应等问题。

五、结论与展望

第5篇:环境科学研究范文

一、海洋环境科学人才培养的需求

国家战略需求:随着陆地资源日渐枯竭,海洋资源已成为国际社会竞相争夺的焦点。十三五规划描绘了“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坚持陆海统筹,壮大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蓝图[1]。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不合理的海洋开发活动给海洋环境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水体富营养化、溢油污染、海洋生态系统失衡等问题将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亟须相关的人才和科技支撑。

浙江省“两区”建设需求:浙江是海洋大省,海洋资源丰富,区位优势突出,在全国海洋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两区”建设提出要加快培育海洋新兴产业,积极推进海岛开发,同时努力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然而,我省海洋经济发展中水体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油类污染以及有机物污染物等问题极其突出,已经成为我省海洋经济增长中亟须解决的难题。

市场需求:我国海洋环境领域人才严重匮乏。据估计,至2020年,我国海洋环境类人才需求将达8万人以上。随着国家及我省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的就业前景广阔。

二、海洋环境科学人才培养优势

培养环境优势:我校位于“千岛之城”舟山市,区位优势得天独厚。舟山是我国群岛型地级市,地处我国东部黄金海岸线与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处,海洋资源、海洋产业等优势明显,是海洋环境人才培养的天然实验室。

战略机遇优势:随着《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等一系列部级、省级规划的实施,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这成为浙江和舟山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是海洋环境人才培养不可多得的战略机遇。

学科建设优势:我校目前拥有海洋科学省重中之重学科、海洋科学省重点学科和环境科学校重点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平台完备。“十二五”以来,学科围绕我国海洋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核心问题,创建和培养海洋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的学科优势明显。

三、海洋环境科学人才培养方案设置

(一)培养计划设置的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知行合一、综合培养”的教育思想,秉承“德育为先、理论为基、应用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2],以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宗旨,注重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建构特色化、自主化、个性化、实践性、研究性的专业培养方案。

(二)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高尚健全的人格、宽厚的学科知识、较强的海洋环境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海洋环境科学专业人才。

(三)培养方案设置的原则

为构建与学校发展目标相适应、具有鲜明特色的海洋大学本科教育体系,培养和造就高素质海洋人才,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海洋环境科学专业的培养计划设置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遵循全员性与社会性相结合的原则

培养方案的设置要树立全员育人的观念,教学与育人要有机结合。方案不仅要体现学科性、专业性,也要体现职业性、素养性[3];培养方案的设置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规格提出的要求,为学生进入社会做好衔接。

2.遵循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

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有机结合,积极探索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重视人文素质、科学素养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协调性,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

3、遵循基础性与个性化相协调的原则

坚持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加强通识课程,培养学生的核心知识、核心能力、核心素养;科学设置专业方向课程,加强学分设置的弹性,提高课程修读的选择性,充分实现学生能通过选择、组合不同课程,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案[4]。给人才以激励,给“怪才”以平台,给“歪才”以空间,满足学生自主组合课程。

4.遵循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整体优化的原则

培养计划要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和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处理好基础与专业、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系统与局部、主干学科与相邻学科、教与学等方面的关系。进一步凝练专业核心课程,灵活设置专业方向课程,引进优质视频课,拓展教学时空,推进网络助学,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5.遵循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相促进的原则

培养计划要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建立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推进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提高实践教学学分;分层次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有效整合基础性实践、提高性实践和各类创业创新教育实践活动,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校内外相结合、多元化的实践环境和实习基地,拓宽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渠道[5]。

(四)课程体系的设置

课程体系是培养人才和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课程体系设置决定了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时,注重开设交叉学科、边缘学科课程,以适应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广泛交叉和相互渗透。根据学校培养计划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引进海洋环境生物学、海洋生态学和海洋环境科学(双语)课程、海洋环境监测技术、海水分析化学、化学海洋学、海域使用论、海洋环境污染防治等具有海洋环境科学特色的课程,引进0.5学分制的前沿课程如:海洋生物处理技术、海洋环境新材料、海域生态价值补偿评估(双语)、海水利用新技术、海洋溢油污染控制与修复、海藻资源开发与利用和海洋环境微体生物指示(双语)等课程。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占总学分30%以上。有课程实验、海洋环境科学综合实验(1)(2)(3)海洋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创新性实验、科考船实习,认识实习、专业实习、职业技能培训和毕业论文,通过实践教学、实践基地、开放式教育的教学平台,培养“零适应”能力的复合创新性人才。

(五)培养计划的特色与创新

1.跨学科复合创新人才培养

培养计划充分体现了环境科学和海洋科学两专业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有利于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互补,有利于培养复合创新性人才。

2.课程设置灵活多样

增加双语教学、全外文教学课程,设置小学分课程,增加自主选课和自主实践的课程,创导创新性实验的研究。

3.个性化人才培养

从大一开始选派具有高级职称且责任心强的教师作为导师,负责学生的学业、科研训练,进行个性化的创新思维的培养,充分展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达到个性化人才培养的目的。

4.多元化的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通过构建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如学业学习(课堂、实验、视频、网络、作业等)学习来培养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学科竞赛、科技创新实践、科研项目和专业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科研创新精神;通过交流性学习、探索性学习以及校园文化的熏陶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素养。

培养计划是高等学校落实人才培养目标,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总体设计蓝图。将专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行业为依托,以就业为导向,制订以海洋环境保护和防治为特色的海洋环境科学专业培养计划,服务国家海洋经济的发展,为我国海洋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全文).[DB/OL]http://finance.ifeng.com/a/20151103/14054325_0.shtml.

[2]谭海,毛淑华,谌洪茂等.信息工程专业培养计划及其特色定位研究.东华理工大学学报[J].社会科学版.2015,34(1)76-81.

[3]钟世云.麻省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的分析.中国大学教学[J].2013(3)89-95.

[4]赵玉琳,马锦.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招生培养就业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文山学院学报[J].2013,26(6)98-100.

[5]徐新成,朱建军,赵春锋,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程训练教学改革.实验室研究与探索[J].2014.33(5)224-226.

第6篇:环境科学研究范文

普通招考考试科目及考试方式

1.考试分初试、复试两个阶段。

2.初试的笔试科目为:政治理论课(已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和应届硕士毕业生可以免试)、英语和两门业务课,每门科目的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为100分。政治理论课、外国语由中国科学院大学统一命题,业务课由我中心自主命题。

3.初试时间

2017年3月11、12日

第7篇:环境科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科学传播;困境;对策

科学传播作为提升国民素质的一种有效方式,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进入21世纪以后,信息技术革命催生的新媒介为科学传播提供了一个捷径,并不断将其推向更高层次。然而,新媒介背景下的科学传播仍然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和发展隐忧,如何破解这一困境,是科学传播界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

一、新媒介环境下科学传播存在的问题

(一)传播主体泛化,科学共同体缺失

新媒介普及为大众提供了充足的获取科学信息的途径和多渠道的信息平台,这就使得社会公众参与科学传播近乎零门槛。不仅是科学精英、政府机构,普通大众也能成为科学传播的重要主体。实质上,我国掌握较多专业知识的科研人员在科学传播过程中的参与度并不高,许多科技工作者往往只注重论文和专著成果的发表而轻视科普工作传播,因此网络上相当大比例的科学信息是通过普通民众或传播的。这些传播主体并不全部都具备采编科学信息的科学素养和专业技能,因此科学信息的准确性与合理性是无法保障的。更糟糕的是,新媒体的交互性、及时性、互动性等传播机制会形成裂变式传播,其负面效应就会得到几何级放大。因此,这种传播门槛低、主体泛化的现象就会导致科学传播过程中专业性缺失、虚假信息泛滥以及科学权威性受损等弊端。

(二)传播内容混杂,监管机制弱化

新媒体的开放性特征,降低了各类主体进入科学传播领域的门槛,这种特征为大众提供了参与平台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由于新媒介环境下科学传播过程中“把关”的弱化,各种夸大、虚假的科普产品和服务“浑水摸鱼”,让大众难辨真伪。例如,许多未经核实的“伪科学”被传播漫延,许多优秀的原创作品被无限制的抄袭、转载,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类似于占卜、算命等迷信活动也凭借新媒体的传播特性和技术手段,打着科学的幌子变相传播。由此可以看出,新媒介背景下的科学传播仍然缺乏规范有效的市场准入机制,健全的传播行为监督管理体系以及完善的政府支持配套设施,这也是阻碍新媒体科学传播健康发展的枷锁。

(三)新媒体科学传播人才匮乏

科学传播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活动,且涉及领域广泛,受众层次不一,要求相关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一方面要对自然科学及社科类知识有一定储备,要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另一方面要具备过硬的传播基础知识,能够熟练地掌握新媒体传播技术、手段和渠道。当前,我国科技知识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在职业形态上不断分化,尚未形成专门的系统的新媒体科学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导致大量科学信息资源无法发挥其潜在效能。例如,科技记者或编辑等媒体工作人员,他们大多数人都未接受过科技传播的系统训练,普遍缺乏相关的科学知识和素养;现有科学传播工作人员因进修学习的机会较少,而导致专业知识跟不上时展,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欠缺等问题。

(四)受众层次化特征明显

虽然新媒体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时展潮流,但由于现代科技事业发展的专业化、科技信息分流以及科学传播功能分化状况日益明显等因素,使新媒体科学传播的受众范围存在一定局限性,尤其体现在传播与认知群体上。一方面,科学传播中难免会涉及到专业用语,科学传播从业者往往倾向用公式、模型、实验数据以及晦涩难懂的学术用语来解释科学新发现或证明科学问题。对于那些非专业领域的受众或者科学素养较低的受众来说,这样的科学知识“高不可攀”,从而会降低对科学信息的关注度。另一方面,虽然新媒体的使用和操作简单、便捷,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很好地掌握新媒体的使用方法。除了年龄偏大的人群因生理发展阶段特性导致其不善于学习、接受新技术手段以外,青年人群中不擅于使用新媒体的也大有人在。

二、新媒介背景下科学传播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科学传播主体的制约因素

新媒体为掌握专业知识的科研人员提供了广阔的信息传播平台,一些博客、公众号以及松鼠网、果壳网上都不乏高质量的科普文章,但总量上仍然相对较少,专业科研人员在科学传播过程中的参与度并不高。究其原因,首先科技发展政策和科研项目投资主要科技管理职能机构确定并实施,公众在科技政策和科研工作中的影响力微不足道。科学家、科研工作者不必像国外科学家一样,要通过科学传播争取公众的认可与支持获得科研经费。这是我国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在内生动力不足的原因之一。其次,以科研成果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迫使很多科学家不得不疏于科学传播把更多的精力花费在自己的研究成果上。除此之外,科W在前进中难免会“犯错误”,即使是科学家也在所难免,但在公众看来这些失误往往 “不可原谅”,而对其施加舆论压力。因此,在这样一个舆论压力巨大的媒介共同体下,科学家对于科学信息的传播不得不“谨言慎行”。所以说,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科学共同体在科学传播中缺位的问题,光靠责任感召、政治号召是不能实现的,必须建立一套切实有效的保障和激励机制,让科技工作者从科学传播中获得多重收益和保障。

(二)科学传播的内容障碍

科学传播内容的问题,首先是因为把关人缺失,导致权威性下降以及内容可信度差。在传统媒体中,专业责任编辑对内容重重把关,能够确保内容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在新媒介传播环境中,由于人人都有权参与科学传播,信息的传播源头根本无法控制,导致内容五花八门,良莠不齐。其次,这些粗制滥造的科普产品以及有伪科学精神的虚假新闻,之所以能够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不仅与新媒介传播过程的及时性、裂变性等特性有关,大众媒体的责任失范也难逃其咎。这种现象的存在,久而久之就会造成科学知识的滥觞,继而混淆视听、损害科学的权威性,消解大众对科学的兴趣。

(三)科学传播中的受众制约因素

受众的制约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网络中受众的集群化现象突出。在科学传播中,当公众感到与自己的利益或诉求相关的时候,往往会产生非理性情绪而变得冲动,再加之一些“领袖”的推波助澜,极易形成强大的“集群效应”,这种非理性判断不仅阻碍了科学知识的传播,也可能助长了迷信和伪科学横行。另一方面,基于我国新媒介受众群体异常庞大的现实,受众群体成分的多样性、科学素养和新媒体应用能力上的差异等,也是导致科学传播效率欠佳的重要原因。

三、新媒介背景下科学传播的对策研究

(一)加强科学传播中新媒体体系建设

在科学传播的历史场合中,媒介作为河流的中游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科学传播工作需要给予新媒体高度的重视,加强新媒体体系建设、提高新媒体的科学传播能力,充分发挥新媒体在科学素质建设中的渠道作用。首先,应加强新旧媒体之间的合作。既要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优势为科学传播提供更多平台,又要适应信息传播分众化趋势,积极构建科技传媒融合发展体系,由此培育一批受众量大、知名度高的传播媒体,打造科学传播媒体品牌,提高新媒体科学传播的整体实力。其次,通过科学传播与“互联网+”充分结合实现传播手段创新。通过建立和开辟专业的科普网站、科学公众号、科普资源库等,让新媒体深入科学传播的整个过程。此外,积极发展科技界与传媒界的合作交流关系,建立良好的互动协作机制,让专业科学知识人员深度介入对于新媒体科学传播是至关重要的。

(二)加强对新媒体科学传播的监管

对新媒体的监管并非是要过滤每个新媒体,而是要确保科学传播的导向问题,提高科技信息传播的质量和水平。在当今鱼龙混杂的新媒体环境下,要想有效减少传播的科技信息内容参差不齐、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等问题,就要加大对新媒体科技传播与普及工作以及大众科学传播参与行为的监管力度,应尽快建立科学传播的责任问责制度,完善新媒体环境下科学传播的法律制度。通过法律规范来明确公众、专家学者在新媒体传播中的职能和责任,加强公众在参与新媒体科学传播过程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三)强化人才培养的保障和激励机制

拥有一支结构优化、素质优良、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的专业科学传播队伍,是新媒体科学传播事业发展的基本保证。对于科学传播的人才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加强科学知识和科普创作能力培训,提升大众传媒和新媒体采编人员的科学传播素养,培养复合型的科学传播人才。2.适当放宽复合型的科学传播人才的招录标准,不断优化充实新媒体科学传播人才队伍。3.通过人才合作、项目合作等途径,引导、培训基层科学传播人员加入到新媒体科学传播的宣传推广中来,扩大新媒体科学传播兼职人才队伍,为科协新媒体科学传播事业提供强大的助力。

(四)培养科学传播者的大众化意识

一方面,要强化科学家或者是媒介从业人员的科学传播的大众意识。科学传播者需要综合考虑受众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和区域等因素,“投其所好”地提供“个性化”科学传播产品;另一方面,作为科学传播者主导力量的科学家乃至整个科学共同体,都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媒体界加强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实现与公众之间的深度交流,由此才能形成一个良性的交流传播模式。

参考文献:

[1]魏峰.浅谈新媒w时代的科学传播[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09).

[2]科学技术普及概论编写组.科学技术普及概论[M].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

[3]高健,陈玲,张会亮.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守则――浅析《科学家与媒体交流指南》[J].科普研究,2015(05).

[4]任福君,翟杰全.科技传播与普及概论[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第8篇:环境科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 模型; 科学学习环境; 环境设计;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孙丹儿(1981—),女,浙江宁波人。学科教育博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学习科学研究所博士后,主要从事科学课程研制、学习科学研究。E-mail:daner.sun@nie.edu.sg。

随着技术的进步,计算机支持的学习环境也得到了不断更新和发展,越来越多此类产品用于支持学生的认知及其相关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尤其是各种基于模型的科学学习环境的开发和应用,为研究者所关注和重视。大量研究显示,基于模型的科学学习环境在教学中的应用,不但有助于促进学生科学概念的学习,且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推理能力、自我监控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等。[1][2]所以,基于这些优点,国外研究者开发了大量基于模型的科学学习环境(Model-based Science Learning Environment,以下简称MbSLE),有学科专用型和学科通用型两种。[3]学科专用型学习环境,如生物学科适用的BioLogica 和PlantMod, 化学学科适用的Connected Chemistry和ChemNet;学科通用型学习环境, 如ModelingSpace、Model-It 和 Belvedere。除了适用学科的范围有所不同外,由于设计要素的不同,学习对象也会有所不同,如STELLA对于高年级学生科学概念的学习有帮助;[4]与只含模型的学习环境相比,含有建模工具的学习环境对于培养学生的反思和调控能力更有帮助。因此,依据学科范围、知识以及使用对象等的不同,不同的MbSLE在设计和使用效果方面会呈现不同的特点。作为教师,应如何根据教学环境和影响因素,选择适合教学的科学学习环境;作为开发者或研究者,如何从已有学习环境中提取开发要素,设计出对科学学习更有价值的学习环境。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计算机支持的科学模型是指借助计算机技术通过一定的表达方式对科学现象,尤其是抽象或复杂科学现象、过程、概念以及理论的一种模拟或概括。其特点是能够最大程度地通过对科学现象机制、因果关系、功能等的体现,对科学现象及其相关概念进行描述、解释和预测。科学模型能够体现科学现象最为基本的属性和特质,体现要素之间的基本联系。[5][6]在已有研究中,对计算机支持的科学模型进行了不同的分类。本文将分类依据和相应的类型进行了归纳,见表1。

在MbSLE中,建模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建模是指建构和产生模型的过程。研究表明,以形成、测试和修改模型为基本步骤的科学建模过程是科学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不同类型的模型的形成与建模工具密切相关,学生对于建模工具的使用和相应模型的形成,可以表现学生对于概念理解的水平。因此,建模成为教师评价学生心智模型及其水平的重要依据。研究表明,建模不但可以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深度理解,还能促成其有意义学习

二、分析框架的形成

在文献研究基础上,本文将MbSLE的分析要素归纳为学科内容、教学理论、设计特点以及预期学习效果等四个方面。[13][14][15]通过对四个方面中不同内容的分析,得出不同类型的MbSLE设计及其应用特点。分析要素及其内容见表2。

三、 基于模型的科学学习

环境的比较和分析

本文将国外MbSLE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主界面只含一种模型的学习环境、主界面含多种模型的学习环境、主界面含共享建模区(shared modeling workspace)的学习环境。依据分析框架,以下对这些学习环境的设计要素进行分析和比较,得出有关结论。

(一)主界面含一种模型的MbSLE特点分析

类型1中主界面一般只提供一个模型或一种模型,界面设计相对比较简单。类型1中的模型有直接模拟实物现象,也有模拟抽象事物,如数据等。本文选取PhET、WOW、APoME、Belvedere、Simquest和PlantMod,对这些属于类型1的MbSLE进行要素的分析。其主界面分别如图1a~f所示。

由表3可知,类型1大多为单机型软件,便于在无网络环境下使用。在模型类型来看,类型1中以相对抽象的数据模型居多,因此,适用对象大多为高中生甚至高中以上年级学生。在模型的支持性工具设计方面,为增强模型的调控功能,大多设置可控制因素及其数值大小的操作工具,有些则结合数据输出和输入功能,为观察实时数据提供支持。与其他由开发人员设计模型的方式不同,Simquest为教师提供了自行设计模型的后台工具,借助该工具,教师可以使用简单的设计语言,设计模型及编辑配套的教学内容,如问题、前测等;另外,作为唯一一种含有建模工具的学习环境,Belvedere为学生提供了三种表征方式从简单到复杂的建模工具,为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模型建构提供了支持。研究者还为不同的学习环境提出了不同教学模式及策略,如应用5E教学模式APoME,采用发现式学习理论设计的Simquest。从预期学习效果来看,类型1的设计特点向设计者和研究者传达了一种信息,即抽象数据模型面向的群体为相对认知水平较高的学生,已有研究表明,对于这些学生的科学学习,侧重概念的深度认知、培养其推理能力、批判性思维、数据管理能力、探究能力以及用系统观点认识复杂概念的能力。[16][17][18]

(二)主界面含多种模型的MbSLE特点分析

从上述分析也可知,类型1在使用上存在一定局限性,如适用对象、适用的学科范围不广;虽提供了一些支持性工具,但模型的可操作性不强,支持学生自主建模的设计不多。因此,此类MbSLE对学生自我调控、推理能力以及反思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支持不够,也不利于教师分析学生科学概念的形成和修正过程。从类型2的设计特点来看,此类学习环境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弥足了类型1的不足,也体现了其特点。本文选择该类学习环境的典型设计Co-Lab、 ModelingSpace、Model-It、NetLogo进行分析。其主界面分别如图2a~d所示,具体分析内容见表4。

从类型2的性质看,均为软件,可以在无网络的环境下使用,且大多数可支持联网后学生的合作学习。这些学习环境的共同点是主界面含多种类型的模型,且面向的适用对象和学科范围较广,绝大多数可以满足不同年级水平学生的学习,尤其是中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此类MbSLE强调建模工具在科学学习中的应用,因此,在模型工具设计中,均设计了建模工具,使得学生能够依据自身对概念系统的理解,建构不同水平的模型,并运行模型后再修改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分析、反思和自我调控,也为教师评价提供了依据。部分设计则融入了渐进式建模的观点,支持学生模型建构水平的逐级递增,如Co-Lab和ModelingSpace,使得建模工具能够面向不同认知能力和建模水平的学习者。

如在ModelingSpace中,学习者可以建构两种形式的模型,一种为概念图,属定性模型,一种为结构图,结构图又分为定性结构和定量结构模型两种;在Co-lab中,存量—流量图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描述也可以由定性和定量两种来表征。类型2中支持性工具的设计也更为多样化,融入了模型要素库及共享建模区和聊天工具的设计,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更为多元。如ModelingSpace中, 建模者对自己建构的模型具有所有权,可以决定是否与其他学习者共享模型,如同意,其他人可以在此基础上,对该模型提出修改意见;[20]在Co-lab中,其构成要素中增加了合作白板和建模白板区,聊天框及其聊天记录查询等工具,这些设计均为学生合作学习提供了有力支持。

所以,类型2的MbSLE设计特点,决定了其在科学教学的应用中,除了有助于学生概念的深度学习外,在思维能力训练以及合作学习能力培养方面更有优势。

(三)主界面为共享建模区的MbSLE特点分析

共享工作平台是一种能够使不同地点的人在用一时间一起工作或学习的设计方式,通过共享工作平台的设计来促进实时在线合作是计算机支持的合作学习的一种重要途径。[21]从上述分析可知,在MbSLE中,也融入了这种重要的设计理念,如Belvedere、Co-Lab 以及ModellingSpace。以下本文选取更为典型的含共享建模区的平台进行MbSLE分析:Cool Modes、Cacoo和 CmapTools。其主界面如图3a~c所示。分析结果见表5。

由表中分析可知,含有共享建模区的MbSLE 设计有简单也有复杂。该类环境均强调不同类型的建模工具的使用,高年级学生侧重定量建模工具的应用,低年级学生则侧重定性模型工具的使用。建模工具的设计大多比较简单,易于大多数学生学习并使用。在共享程度的设计方面,共享水平有高有底,有些能够共享已有模型,有些则是共享建模的过程,且提供了多种合作学习的支持性工具,如共享聊天框以及共享文件夹等。如Cacoo,该软件不但提供了共享建模区,使得不同的学习者通过同一个建模区达到实时合作的效果,并且可以辅以聊天框,以便在建模过程中进行交流、讨论并对模型结果作出评价,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互评和反思。这种基于共享建模区的合作建模方式不但有助于促进学生完成复杂任务形成专家导向的概念模型,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反思和评价能力。

四、结论和启示

(一)模型和建模工具的设计

1. 提供简单的建模方式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总结国外MbSLE的建模方式主要分为三种,一种是以PhET和WOW等为代表的需编程人员针对特定学科、特定主题而设计的模型,是基于编程语言的建模方式。使用者较难依据自己需求修改并设计新的模型,因此,该类方法设计的模型种类也相对比较单一,更新慢,适用范围较窄。第二种是以NetLogo和 Simquest 为代表的通过为教师提供模型编辑区,提供相对编程语言简单的建模语言供教师建构所需模型,并可编辑一定的教学内容,是基于模型编辑区的建模方式。这种环境中往往还提供共享平台或模型库来帮助用户上传、存储以及共享所建的模型,模型种类丰富,更新率高,但不适合建模水平较低的学生使用。第三种是以Co-Lab、Cacoo、ModelingSpace和 Model-It为代表的通过提供面向学生的简单建模工具,并辅以所需的图库或符号库等,以结构图的方式通过一定的关系来形成模型的设计,是基于建模工具的建模方式。这种建模方式更为简便、直观,适合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使用。这三种方式的建模难度层层递减,从面向编程人员到面向学生,适用群体也进一扩大。第三种方式中除了提供简单的建模方法外,还为建模提供符号、图片、视频、动画等,使学生从更为直观的角度来理解概念系统的组成。因此,相对于前两种,第三种建模方式更适合中学的科学学习,建议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多选择含有此类建模方式的科学学习环境。而对于教师自身,也应适当关注并使用第二种建模方式的学习环境,不但有助于增强自身的建模水平,更能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模型。

2. 使用结构图来表征模型

结构图对科学原理或概念的高度概括能力,使得其普适性较其他形式的模型表达方式更强。用结构图表征科学模型能够加强学生推理、概念的深度认知以及系统观点的形成,[22][23]研究也表明,学生更容易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概念的认知。[24]在这些结构图示的组成要素中,主要包括主体、变量以及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本文对上述学习环境涉及的结构图中模型的要素、要素的表达方式进行了总结,见表6。

可见,大多数结构图用特定的图形或符号来表征概念系统中的主体、变量及其关系。

面向不同的使用者,设计策略不同。当面向低水平学习者时,资源库中包含更多能够表征一定主体和变量的图片、视频以及动画等。在面向高水平的学习者时,资源库则提供了不同种类的符号以及图形等。在结构图变量关系的表征中,也使用了不同的符号,如直接用直线、直接加文字描述、直线加方程、直线加符号等。便于学习者依据自身能力,建立不同水平的模型关系。这样的设计,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了启示,即面向不同水平的学习者,认知符号和表达方式的设计需要有一定的层次性,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从显性到隐性描述的设计原理,为用户提供一个更为灵活的学习环境。

(二)支持性工具的设计

支持性工具主要分为三种:支持控制和执行模型的工具、支持学生学习过程的内容设计、促进学生合作交流的工具。[25][26]

1. 提供不同控制程度的模型支持性工具

在模型的建构中,学习者主要通过改变模型要素,参数以及变量关系等来形成模型。在模型的形成中,通过模型建构来生成模型的方式,变化性最强,由学习者全新建构而成,对学生认知水平和建模技能要求较高;附有因素控制的支持性工具的模型可控制性次之,如在类型1中,大多通过设计可控制按钮使因素种类和大小改变来观察模型的变化。这些均属于可调控模型的范畴,模型的要素大多已经确定,变量关系也由计算机生成而非学习者定义,因此,这样的模型对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建模水平的要求相应降低。而无调控工具的模型则适合教师演示和学生观察,对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要求降低。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学习者的学习水平,选择不同层次控制程度的建模支持性工具,便于学生观察和控制各种模型。适当对认知水平较高的学生,提供相应的建模工具,为锻炼学生思维、促进系统观点的形成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持。

2. 设计不同程度的共享工具

除其他支持性工具外,当前国外MbSLE的最大特点是共享建模区的设计。该设计使建模过程融合学生的讨论、互评、自我反思等方法,[27]进一步体现了基于计算机的合作学习的价值。在共享建模区中依据共享程度的不同,分为实时建模和非实时建模,实时建模往往表现为共享建模过程,非实时建模则表现为共享建模结果。实时建模是一种更为严格的共享方式,允许少量的合作者共同建模,技术难度较大。在ModelingSpace 和CmapTools中,建模主体为一人,其他学习者若想共享模型,则需提出请求。这种一个共享界面在固定的时间只能允许一人建模,是非实时建模的一种。而在Cacoo 和Cool Modes的设计中,建模过程和结果均可以和其他人实时共享,多个合作者可以在同一时间同一界面合作建构一个模型为实时建模方式。与非实时建模方式相比,实时建模方式对于学习者的交流、合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适合具有较高水平合作能力的学习者使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介入更多的干预,以加强学生的配合。

第9篇:环境科学研究范文

 

我院的环境科学专业实习分为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两大部分。为了培养面向21世纪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使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主动发现和努力解决环境问题等各方面能力有所加强,我院在各方面做了积极的尝试与探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一、实习内容的优化

 

(一)实习基地的选择和实习时间的安排

 

针对环境科学专业多分支的特点,我们尽量保证实习内容的多样化和系统化。在完成传统意义的实习基础上,不断创新、优化,开辟出一系列实习场所,并及时更新实习内容,以顺应环境科学发展潮流。

 

在学生完成大学二年级的相关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环境学、环境生态学、环境生物学)之后,进人为期两周的教学实习。经过考察,结合吉林地区的实际情况和本院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松花湖自然保护区和的发展方向,分别确立吉林省的部级自然保护龙潭山自然保护区,以及吉林市生态示范工程——百里清水绿带工程等四处实习基地,组织学生学习参观,主要目的在于学习基本的野外实践技能,直观地了解和掌握一些在地质、地貌、水文、生态等方面的环境现象,巩固专业基础知识,加强环保意识,并增进从事环保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完成大学三年的大多数专业课程的理论学习和校内实验环节之后,进行为期四周的生产实习。实习地点选择了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下属的污水处理厂和动力厂、吉林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和江北垃圾处理场等单位,实习内容与环境科学专业的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管理和环境工程学等专业课程紧密联系,涉及水、气和固废等各领域的实际应用。

 

学生通过多内容多角度的实习,能够掌握一些具体处理环境问题的实际方法,锻炼、提高生产实践能力,寻找到与理论之间的差距,从各个角度深刻领悟解决环境问题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方面为即将进人的毕业环节阶段做准备,也都为今后步人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的层次把握

 

实习内容的丰富不意味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完全掌握所有知识,需要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实习内容的安排不仅要符合专业特色(我院的研究方向以环境化学为主,环境管理和生态学为辅),更要利用所处地区的一些地缘优势,最大限度发挥实习基地的资源优势,提高实习教学质量。

 

无论是教学实习还是生产实习,都根据教学要求安排了重点实习和一般参观两种性质、不同层次的实习内容(见表1)。通过重点实习,学生可以从深度上掌握实习单位不同部门或岗位的技术要点,具备一定的实践技能;通过参观实习可以帮助学生在广度上了解本专业在更多不同实习单位的实际应用情况,扩展知识面。

 

在教学实习中,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因为有着丰富的环境资源,实力强劲的科研院所和成熟的管理经营模式被确定为实习重点。其中一些典型区域和场所被用于环境学和生态学的实习教学(具体安排见表2)。实习内容丰富,实习时间充裕,这样做不仅有助于学生集中精力掌握野外实习的基本方法,也加深对环境学基本原理的认识和理解。而松花湖、龙潭山和百里清水绿带都属于一般参观性质,主要是利用地域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方便学生从其它层面,如水资源利用、地方优势物种生长特点、松花江水文特征及景观生态等形成比较全面的初步印象。环境保护监测站各两周的实习为主,以动力厂和垃圾处理场的参观实习为辅。重点设在污水处理厂不仅是因为我院经过努力与国有大型企业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签订了长期的校企产、学、研合作协议,更重要的是由于该单位在污水处理、固废综合治理以及给水排水方面都有着国内领先、相对成熟的清洁生产工艺,能够提供学生良好的实习氛围。吉林市环境保护监测站不仅分析、监测设备条件先进,且有着正规的环境监测程序与严谨的管理手段,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学习条件。并且,每个实习单位都有专人讲解或指导,让学生实际接触并了解有关环境管理、环境监测、仪器分析、环境工程和固废处理的一些实际发展现状。实习单位一般管理相对严格,但是经过长期的接触和沟通,也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相对成熟的实习基地保证了教师熟悉相对稳定的内容来指导实习,为确保正常完成生产实习起着决定性作用。传统的实习方法不利于大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新时期的实习方法改革要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之在整个实习的过程中锻炼独立工作能力、社交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9]。在实习的各个阶段都渗透着方法的改革与研究,综合发挥着实习指导教师的作用。

 

(一)实习动员多元化

 

实习动员实际是实习关键的起步。随着科技进步,教学方式多样化发展,我们将传统的说教改为形式多样的多媒体动员。首先播放相关资料片,结合实际介绍一些生产工艺、基本原理或可能在现场看不到的内部结构等。如长白山的生态资源和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我们都准备了详尽的资料,制作了光盘。第一保证了学生对实习内容留下初步印象,在实习现场重复讲解时学生更容易进人状态,非重点部分适当省略,为从事校外实习的其它工作节省宝贵时间;第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变被动为主动,在实习之前积极查阅相关资料,为深人生产实践做好准备,有利于实习过程中强化教学。其次利用网络资源,在师生共享空间里上传相关的文件(包括实习大纲,实习指导书,实习分组和时间安排),方便及时沟通,答疑解惑。之后进行安全教育,提出实习要求,就会顺理成章,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重视。

 

(二)实习指导模式化

 

实习指导是实习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指导教师的角色和指导策略方面的研究今年来正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W_U]。与校内学习有本质区别,校外实习更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在生产实习过程中采用了“1+2”模式,即每一组学生配备校内指导教师和校外指导教师各一名,两者协作完成每组学生的实习指导工作。校内指导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调动学生主动性,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学生进行宏观管理。校外指导教师针对具体实习内容和要求详细讲解,回答学生提出的有关工艺流程、环境监测、环境化学机理等方面的细节问题。“1+2”模式充分发挥了校内指导教师理论水平和校外指导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优势互补,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达到校外实习的目的。

 

(三)实习管理层次化

 

一直以来,实习管理工作在整个实习过程中都占据重要地位,不容忽视[12]。“安全第一”是校外实习尤其要重视的一方面。除去实习动员时进行人厂前安全教育,人厂后还要由企业进行二级、三级安全教育。由于我们实习地点多、范围广,还涉及野外作业,所以安全隐患多,每个指导教师在要求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同时也会加强管理。在教学实习中配备专人负责安全,严肃纪律。如在教学实习中做到每到一地都要清点人数;在生产实习中做到每天至少一次岗位巡查,对违反纪律的情况零容忍。学校的良好组织和教师的高度责任感保证了本专业十多年的实习指导没出过任何安全事故。

 

(四)实习考核多样化

 

针对不同实习目的、具体实习环境,考核方式也是灵活掌握,而不一定完全依赖最后的笔试。经过长期实践,我们总结实习考核可以从现场实际操作能力(20%)、口试(10%)、实习日记(10%)、实习报告(30%)、笔试(30%)几方面综合评定,并可以在实习过程中因提出合理化建议,或在笔试后组织的分组答辩中因表现突出获得10~20的加分。

 

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调动学生积极性,满足年轻人的表现欲,也可以借此机会锻炼各方面的能力,并通过竞争、比照从而意识到自身不足之处。如有的学生理论水平高,沟通协作能力低;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表达能力弱;抑或相反,都需要今后或全面发展,或取长补短,或发挥集体作用形成优势互补。实践证明,通过校外实习,学生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返校后学习目的性增强,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普遍提高。

 

三、结语

 

总之,对于校外实习,需要深人研究和探讨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我们在该环节的改革得到了学生们的肯定,专家们的认同。通过近年的毕业生去向考察,由于学生熟练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踏实的工作作风,部分学生得到了实习单位的继续留用,还有部分学生在其它专业对口单位得到了领导的认可,正在各自岗位继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