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发展战略范文

大学发展战略精选(九篇)

大学发展战略

第1篇:大学发展战略范文

关键词:大学发展:战略规划:战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3)07-0019-05

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成为大学在适应变化以谋求发展的过程中所普遍采用的应对策略。从现实情形来看,大学发展战略的制定主要有三种分析模式:一是大学决策层会同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大学发展战略分析;二是委托外部战略规划专家团队进行大学发展战略分析;三是将前两者结合起来,既充分发挥本校决策层与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又借助外部战略规划专家的智慧支持。大学发展战略的制定建立在制定者对大学发展及其规定性的深刻认识基础之上,一般可通过理性和结构化的分析程序对大学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清晰的定位,从而引领大学实现卓越发展。

一、大学发展及其规定性

首先,大学发展是大学完成自身使命的一种积极变化过程。这一过程可以有量的扩张,但更为重要的是质的提升。在大学发展的语境下,大学的要旨在于:一是通过发展满足社会成员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并实现大学人的发展:二是通过发展实现大学的现代化。其次,大学发展是大学内外部各种矛盾综合作用的结果。大学发展既建基于环境遗传因素,又是一个逐步完善和走向现代化的东西方互动过程。第三,大学的发展与演变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和必然性,既是大学发展规律作用下的必然产物,也是大学组织成员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实现发展的结果。大学发展既不是自然的变化也不是随意的过程,而是有意识的改变自然状态的一种变化过程。大学发展有一种价值理想,这种发展以大学人为中心,或者说是以大学人为根本。大学发展的核心动力在于发展的主体。而不是外部环境的干预。

大学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高度相关,高等教育发展有赖于大学发展。高等教育发展具有整体性,大学发展则具有具体性与实在性。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是通过大学组织的具体发展而得以实现的。大学发展包含以下维度:(1)大学形态发展。主要是大学物化形态的表现形式。即通常所指的大学基本建设的发展。(2)大学治理发展。主要是大学制度建设与大学治理结构的优化,是从无到有,从零散到系统,从古典到现代的变化过程。(3)大学学术发展。包括大学学科、专业的发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的发展以及学术理念的发展。(4)大学人员发展。包括大学学术人员、管理服务人员等的发展。大学人员的发展决定了大学发展的水平,但并非拥有一流的人员就会带来第一流的发展,进行有目标的匹配以实现优化组合,才能达到最佳的发展效果。大学形态的发展意味着大学基本建设得以完善,办学客观条件得以改善;大学治理的发展显示了大学制度逐步完善过程。然而,这些发展只是大学形式上外显的发展表现,并不能显现大学的实质性且内在的发展。大学实质性的发展是大学核心的发展和大学主体的发展。[1]只有大学核心和大学主体得到了发展,大学才能或才算是真正的发展。大学发展有以下两个特征:(1)价值取向性。大学发展的过程就是价值选择的过程,价值取向是决定其发展选择的深层次影响力。[2]与生命有机体不同的是,大学作为一类社会组织,其发展总是在一定的价值取向引领下实现的。(2)阶段性。大学发展是大学从简单到复杂,从初级到高级的变化过程,这一过程往往具有阶段性。大学发展具有阶段性并不意味着大学的发展不能超越其阶段性。

二、大学发展战略制定的依据

首先,战略管理理论为大学制定发展战略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20世纪60年代,随着企业间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各个职能部门协同性差的特点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战略管理理论逐步兴起,[3]为企业管理提供了重要行动与决策指导,成为企业在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所普遍运用的管理手段。另一方面,大学组织的企业化或者知识的资本化特征,又使得战略管理理论具有某种适切性。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进入社会经济发展体系,成为一种类似于企业的组织,既在外在表现形态上具有某些企业特征,又在事实上构成了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经常得到的政府政策鼓励的大学及其组成人员对从知识中收获资金的日益增强的兴趣正在使学术机构在精神实质上更接近于企业”。[4]大学组织特征的变化,学术机构的企业属性增强,为应用战略管理理论提供了可能。

其次,法律意义上的充分自与现实意义上的相对自的确立,为大学制定发展战略提供现实可能。《高等教育法》赋予大学七项办学自,在高等教育管理现实中,虽然办学自尚未完全兑现,但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可能性依旧得以确立。这就使大学发展战略的制定与选择成为可能。此外,知识生产模式的变化使大学开始“从只重视生产和传播知识,转向技术转让和组建企业。大学的重心发生变化,并与生产部门形成了一种新的组合。大学正日益从依赖别人捐助的机构变为自力更生的机构”。[5]大学依靠其所掌握知识的资本化来获取发展资源变得具有现实可能性。

第三,竞争法则的确立及大学所赖以生存的内外部环境深刻变化,使大学发展战略成为迫切之需。竞争法则在大学的确立是制定大学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因。换言之,没有竞争或者说没有竞争法则的确立,大学就没有必要担忧其生存与发展问题。从外部来看,高等教育已不是稀缺资源,高等教育机构数量和规模超越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选择的多样性与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供给主体进一步侵蚀了大学得以安逸发展的空间。现代大学已走向社会的中心,大学作为知识生产与供给的唯一主体地位已悄然发生变化。一些大型企业或研究机构开始成为新知识与新技术的发源地,部分实力企业正在设立研发中心或企业大学等机构,开展实质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在人才集聚、科学研究、社会声誉等方面各大学正面临着竞争对手多而可替代性强的外部竞争形势。生源短缺将危及大学,加之国外大学抢滩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大学问的生源竞争将日趋激烈。竞争语境下的“特色发展”、“个性发展”成为高等教育应用转型的时代需求。任何大学想要生存必须极力彰显自己的个性,实现特色发展,才能在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觅得一席之地。外部的发展资源获取过程也是竞争性的,大学必须得采取某种策略以应对种种竞争性的发展机遇。从内部言之,大学发展资源的有限性与发展可能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始终存在。大学所拥有的资源往往相当有限,而大学要获得充分的发展又必须耗费大量的资源。这成为大学必须应对的一对矛盾。在资源紧缺时代,运用战略规划合理配置发展资源,进而实现大学发展成为一种可供选择的策略。

最后,部分大学通过制定发展战略,实现了快速或跨越发展,为大学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了相应的参照依据。二战后,发达国家的一些大学引入战略管理理念,运用战略规划指导办学实践。走上了一条能够被控制和预计的道路,学校整体实力得以超越平庸,迅速地脱颖而出。例如:斯坦福大学原来是一所很平庸的学校,在美国高等教育机构序列中默默无闻。这所大学在1955-1975年间迅速崛起,发展成为一所饮誉世界的高等学府,秘诀就在于其制定了良好的发展战略。斯坦福大学的发展战略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是最重大、最核心的战略就是几年中引进了150位美国最优秀的学者;第二是有序的重点发展,先是发展具有相对优势的学科(工程学和物理学),接着是社会研究领域,然后是人文科学,重视研究生院和专业学院;第三是大规模地筹资,以改善办学设施,建设有吸引力的住房,吸引有才华的学者。[6]就国内大学发展而言,改革开放以后,战略管理理念被引入大学管理之中,一些大学根据自身资源条件,依靠制定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趋势的大学发展战略走出了发展困境,开创了学校事业健康良性发展的新局面。

三、大学发展战略制定的分析范式

大学发展战略的分析范式就是在一定时期内可供研究者或实践者参考的具有典范意义的发展战略分析框架,或对于大学发展战略制定的基本看法和分析思路。事实上,战略分析有时更倾向于提供一种思考方法而不是提出一种立场,因为对问题具有洞察力的判断比提出一个解决办法意义更为重大。

(一)大学发展的外部分析

大学发展战略制定必须对复杂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从而使决策者能敏锐地审视大学所赖以生存和对大学长期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外部环境因素,使大学发展战略的决策具有相对可靠的现实基础,以识别环境对大学未来发展的战略影响,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战略决策。大学发展的外部分析主要涉及大学发展的一般环境分析和特殊环境分析。

1 大学发展的一般环境分析

政治和法律、经济、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环境等构成大学发展的一般环境,这也是不同类型大学在竞争中需应对的环境因素。大学发展无法脱离于社会政治发展与法律政策环境,大学的管理体制、办学行为等均会受到社会政治发展与法律政策的制约。具体来说,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政策以影响大学发展。社会政治和法律环境制约着大学发展的同时,也会给大学发展提供未来事业拓展与延伸的战略机遇。经济发展环境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依存环境,也是大学发展的客观基础。经济发展的体制、结构、水平、形势等既为大学发展带来机遇,也会给大学发展带来强烈的冲击。大学学术发展中的学科与专业结构往往具有与经济结构的若干联系性,大学人员发展中的毕业生就业也与经济形势紧密相关。经济发展水平则直接决定了国家整体的教育财政投入。因此。客观分析与预判未来经济发展环境将会使大学在发展中规避经济发展过程中那些对大学发展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社会文化环境分析往往聚焦于社会人口因素、社会需求与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对大学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人口变化对大学入学人数的影响,社会整体对人力资源开发的需求对大学教育供给的影响以及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对大学发展造成的影响往往成为社会文化环境分析的着眼点。社会需求往往也会成为大学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生长点。在科学技术环境因素对大学发展的影响方面,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向与潮流应成为大学学术发展的重要向导。快速发展变化的科学技术要求在战略环境分析时,必须及时预测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趋势,以便大学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能将资源配置、人员发展、学术发展等诸方面与知识经济的发展保持相对同步。

2 大学发展的特殊环境分析

大学发展的特殊环境是指大学在发展中所处的具体竞争环境,它对大学发展战略的制定有着更为直接的影响。首先,分析大学发展的竞争格局。大学发展是个体鲜活的发展,个体大学在大学整体发展中的地位悬殊。就具体大学的发展而言,具体大学的发展总是置身于大学整体发展也就是高等教育发展之中的,大学发展竞争格局分析就是分析具体大学在高等教育发展中所处的位置与发展阶段。其次,分析大学发展的区位环境。这是大学发展战略分析的重要一环。主要将具体大学辐射地的那些可能影响大学未来发展的区位环境因素进行全面解析,以便从中找出大学发展战略的突破点。第三,分析大学发展的竞争对手。高等教育内部各大学的发展是存在激烈竞争行为的,尤其是在这个资源稀缺时代,谁掌握更多资源,谁就有可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超越竞争对手。大学之间竞争的激烈程度取决于以下三方面因素:竞争者的多少及力量的对比;竞争者的办学战略;竞争者办学能力大幅度提高。[7]竞争对手分析就是要理性地分析主要竞争对手的战略资源与能力,以深刻认识并应对大学发展的外部竞争威胁。大学往往可以规避竞争对手的优势,从比较优势中或自身发展的薄弱之处寻求一些具体发展战略的突破。

(二)大学发展的内部分析

很多大学往往具有相似的发展可能性,而其发展可能性的实现过程却是漫长的。在所处的外部环境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一些大学之所以能在外部一般环境与特殊环境基本相同的境遇下得以跨越式发展,就在于这些大学具有其竞争者无法复制的资源与核心能力。大学发展战略的外部分析为大学决策者描述了大学在高等教育发展背景下的现实状态及发展的若干可能性选择,即大学可能在哪些方面进行战略选择,而大学发展战略的内部分析可明确大学能够选择怎样的发展战略。

1 大学发展组织范式分析

正像战略的经验视角所认为的,战略制定是个人和集体经验的结果,同时也是组织文化最能代表的前提假设作用的结果,是在组织经验和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大学发展战略的形成,有的建基于组织范式,有的则会违背或者颠覆组织范式。“战略规划可能改变大学的传统与价值观或者调整其导向,也许会改变学校的抱负。但是学校如果不重视这些无形因素,那么它是永远不可能生效的”。[8]大学发展战略分析必须深入了解存在于大学中的组织范式,“尽管学校的某些传统追求就像旧衣服一样,显而易见,已不合身,但学校的战略只有在这些传统和追求大体保持一致或者对其在某些方面予以拓展延伸时,才能得到较好地实施”。[9]这些传统与价值观往往会形成大学的某些组织范式,成为大学人恪守的行为导向。有些传统与价值观有利于大学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现;有些传统与价值观则可能成为制定与实现大学发展战略的隐。大学发展战略分析必须首先着眼于这些组织范式或者大学文化传统。

2 大学发展资源分析

大学发展的内部分析必须对本校的资源基础进行全面深刻的分析与研究。进而认识本校的资源优势与不足,以寻求相应的战略选择。“大学在战略选择过程中选取哪种模式,取决于两个重要的事实:学校的资源基础及学校的主导性学术定位”。[10]由于战略行为是一个资源消耗与重新配置的过程,通过发展资源分析也就可以为战略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指标。严格意义而言,大学发展资源分析主要包括大学的物质资源清查,大学的财政状况评判等有形发展资源的分析以及大学人力资源评估,大学的品牌度测量等无形发展资源的分析。大学发展建立在基本建设基础上,建基于大学物质资源的储备。大学发展有稳固的物质资源储备,将会为大学人员发展与大学学术发展奠定未来发展的基础。大学发展的历史也早已证明,资金是大学发展的重要基础性资源,是大学基本建设、大学人员发展、大学学术发展等的重要保证。大学发展战略必须紧紧依靠大学财政的有力支持才能得以实现。大学财政状况评判主要分析大学经费总额,财政来源,筹资能力等。大学发展是由大学人来推动的,要靠人力资源开发来实现。大学发展资源分析中的人力资源评估主要是评估大学人力资源的结构、素质、水平等。另外,大学发展往往会带来大学品牌度的累积,它是大学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对大学发展阶段性结果的评价。

3 大学发展能力分析

大学发展能力是指组织协调和运用内部发展资源的能力。大学发展能力分析主要包括校长及决策层的领导与管理能力以及大学核心竞争力分析。从某种程度上说,资源的拥有不一定意味着发展。它只是奠定了发展的基础或具备了发展的条件,大学发展必须依靠战略性的管理内部各种资源,以实现资源的优化,达到大学发展的战略目的。虽然大学发展战略并非校长或决策层意图的直接转化已获得普遍认同,但他们在大学战略形成与执行过程中实在是不可或缺。由于领导与管理能力往往不可直接度量,而大学的组织结构、管理制度、治理结构则与大学的管理能力高度相关,因此也就成为校长或决策层领导与管理能力分析的重要因素。资源与能力的组合构成大学核心竞争力。内部分析中大学发展核心竞争力分析是构成大学发展能力分析的重要一环。大学只有充分运用核心竞争力在与竞争对手竞争时才能占取优势。从大学发展核心竞争力所在之处谋划发展战略行动,往往也会取得大学发展的若干战略突破。

参考文献:

[1]康翠萍,学术自由视野下的大学发展[J],教育研究,2007,(9):55-58

[2]钱强,大学发展内涵与价值取向探析[J],教育评论,2007,(4):21-23

[3]王昶,战略管理:理论与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25

[4][5]亨利·艾兹科维茨,劳伊特·雷德斯多夫,大学与全球知识经济[M],夏道源等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183,182

[6][8][9]乔治·凯勒,大学战略与规划[M],别敦荣等译,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184,205,205

第2篇:大学发展战略范文

关键词:斯坦福大学 发展战略 启示

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始建于1885年,是曾任加州州长的利兰德・斯坦福(Leland Stanford)及其夫人琼(Jane)为纪念他们早夭的爱子而投资兴建的。在经过六年的筹划与建设之后,斯坦福大学于1891年10月1日正式开学,至今其办学历史已有一百二十年左右。目前斯坦福大学论品牌、论质量都与哈佛大学等东部历史悠久的名牌大学并驾齐驱、平分秋色,被誉为美国西部之“哈佛”,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典范。因此,分析斯坦福大学的发展战略,对于我国高校创建区域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明确办学宗旨,确定战略定位

斯坦福夫妇在建校之初就决心创办一所伟大的、不同于东部传统的大学。他们明确提出斯坦福大学的培养目标是:“造就有文化教养的、有实用价值的公民,这些人在校期间必须为今后各自选择的职业做准备,以便成就计日可待。”其思想的核心是“有用”,大学要培养“有教养的和有用的公民”,将教化与培养学生未来职业所需的实用技能结合起来。它规定大学的目标是:“使学生为个人的成功和生活中的实际工作做好准备;促进公共福利,为了人性和文明施加影响,教授法令所赋予的自由福祉,灌输对政府伟大原则的热爱和尊重,这些原则来源于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不可剥夺的人权。”这份文件把“有用”、“人性”和“公民”作为斯坦福大学办学理念的基石。1959年斯坦福大学以文件的方式正式将斯坦福的建校目标明确为“与东部最好的学校同一水准的西部最好的学校”。

二、斯坦福大学典型的发展战略

1.加强与工商界的合作,谋求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持续不断地保持大学和工商业界的合作关系,是斯坦福大学的传统,是保持科研的高水平和实现公共服务的重要方式。1951年,斯坦福大学采用特曼的建议,将其中6000英亩划出,开辟了工业园,许多企业搬迁了过来。斯坦福大学工业园是美国最早的工业园之一,被特曼称为“我们的秘密武器”。 1953年,特曼在斯坦福大学建立了“优先合作项目”,也就是允许附近的企业派自己的雇员到斯坦福大学业余攻读硕士学位。除了学费之外,参加这一项目的企业要交项目费,而企业得到的好处是参与斯坦福大学的科研活动。“优先合作项目”非常成功,后来特曼还不得不限制每个企业派来的学生数。50年代末,特曼的工学院又建立了一个“企业联合项目”,参加这个项目的企业可以优先获得斯坦福大学的科研成果。

2.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追求大学的优异与卓越

“选聘一流的教授,建设一流的大学”这一建校的重要指导原则在斯坦福大学的发展中多次受到检验。从学校创建初期开始,斯坦福就非常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斯特林和特曼力提出了“构建优异的顶峰(优秀的教授队伍)”的师资队伍发展战略思想。首先扩大杰出教授的数量,他们确信有了优秀的教授将使大学进入良性循环,优秀教授会带来更多的经费,更好的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和宿舍,吸引最好的学生,从而促进学校的发展。目前斯坦福大学一千三百多位教授中,有16位诺贝尔奖得主,五位普利策奖得主,142位美国艺术科学院院士,84位国家科学院院士和14位国家科学奖得主。

三、斯坦福大学发展战略的启示与借鉴

1.大学要准确、科学地确立自己的发展定位

斯坦福大学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学校的历史长短并不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建校时间短未必不能办成一流大学。因此,在大学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时代,各高校应该首先分析自身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也要分析国外高等教育与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结合国家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准确、科学地确立自己的发展定位,找准切合学校实际的发展起点和突破口,形成并发展富有鲜明个性的特色领域或特色学科、特色专业,要根据学校实际准确预见未来发展趋势并建立学校的近期规划和远景展望,并全力按照确立的发展目标实施学校的规划。

2.大学应广纳世界一流人才,争聘一流教师

斯坦福大学在百余年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海纳百川的传统,善于博采众长,广纳世界精英,以优异的治学环境和优厚的待遇吸引聘请世界各地的一流人才、教授、专家。正是因为斯坦福历届领导人求贤若渴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努力,吸引了众多才华出众的各个领域的精英汇集斯坦福,共同创造和续写了斯坦福大学辉煌的历史。斯坦福大学引进人才战略对我国高校的发展有很大的启发意义,一所大学要树立良好声望,取得并巩固在社会上的地位,必须大力吸收和引进优秀的教师。

3.大学要积极探寻适合校情的产、学、研一体化模式

在竞争中求生存是当前高校发展的主题。大学要想跟上经济发展的主流,并保持强劲的竞争力,不仅需要努力提高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而且需要把知识的传播、创新和应用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教学、科研、生产的共同进步。在这一方面,斯坦福大学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榜样。“斯坦福大学工业园”的建立是产、学、研一体化的完美结合。工业园及硅谷的成功既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又促进了斯坦福大学自身的发展,使其具备更加雄厚的资金,为日后的异军突起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从而保证了它在高科技领域内的霸主地位,实现了展翅腾飞的历史性突破。各高校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及各自的校情,积极寻找自身的优势、特色与长处,走一条适合自己快速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周少南.斯坦福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2]乔治・凯勒著,别敦荣主译.大学战略与规划――美国高等教育管理革命[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

第3篇:大学发展战略范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统领;西部大开发

[作者简介]高咏霞,林芝地区电视台助理编辑;胡利,中共林芝地委党校党建讲师,林芝860000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6-0017-03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和集体、局部和整体、当前和长远、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推进改革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初步改变了贫穷、落后、闭塞、荒凉的面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实现了质的飞跃。但由于受传统经济体制和开发模式的影响,西部发展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此,我们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一、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必要性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取得了快速发展,同时也积累了一些问题和矛盾,在今后的发展中还将产生一系列新的问题和矛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给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新的任务和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无疑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科学决策和顺利实施找到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一)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西部大开发是确保西部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

西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但生产力发展仍然面临诸多体制性、结构,相应的配套改革还尚需跟进;西部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与之相比还亟待加强;西部地区发展与全国其它地区,尤其是东部地区相比,差距还十分明显,而且这种差距是全方位的。科学发展观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理念的提出及相应措施的出台,为西部地区逐步缩小这些差距,从根本上改变片面强调经济增长的传统模式,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蓝图。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西部大开发战略,在开发中牢固树立“全面发展”的科学理念,整体推进西部地区的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社会体制改革,致力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全面进展、统筹兼顾,并为之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全面进步、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西部定会最终实现。

(二)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西部大开发是实现西部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经济发展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与此同时,西部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也日益突出。西部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严重滞后于物质文明建设;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渐突出;城乡差距十分明显,且有逐步扩大的趋势。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西部大开发战略树立了新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西部大开发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协调发展的理念,在抓好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同时,切实防止片面性和单打一,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防止出现因发展不平衡而制约发展的局面。要牢固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保护环境的观念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不断缓解发展矛盾,消除体制弊端,实现良性循环。

(三)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西部大开发是增进西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西部地区受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尚未根本改变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凸现,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任务设置了障碍。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出路,在于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将增进发展的可持续性,增强发展的后劲和动力作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关键环节,坚决落实、常抓不懈;既积极实现当前发展的目标,又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为子孙后代提供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只有这样,西部发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对策

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与发展趋势的科学总结和深刻把握;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前进方向。如何将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在西部大开发的实践中,真正做到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西部大开发战略全局。这不但是西部大开发战略顺利进行、取得圆满成功的关键,也是摆在党和政府以及全国人民面前的一项艰巨课题。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科学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而发展首先是经济发展,这是其它一切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时指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因为离开了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西部大开发战略也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始终把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作为整个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中心任务来抓,为整个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的经济基础。

(二)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西部大开发战略应关注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理论指南和总的指导思想,为西部地区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蓝图、铺垫了道路。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发展模式要从以“物”为中心的“增长优先”模式转向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模式;第二,发展既要有较快的增长速度,更要注重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第三,西部大开发只能重点突破、分步实施,最终实现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全面发展”;第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是确保西部经济发展的有效平台;第五,处理好代内平等原则和代际平等原则的关系,实现西部可持续发展。

(三)西部开发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也是西

部大开发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指出,一定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着眼于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着眼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素质,切实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坚持以人为本、始终着眼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来落实西部大开发的各项措施;才能使西部大开发的宏伟战略真正达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惠及人民的目的;才能调动和激发各族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西部

良好的生态环境,雄厚的资源储备,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也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基础。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资源环境保护虽然取得了积极进展,但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环境治理的任务依然相当艰巨。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西部地区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一些地方滥占滥用耕地和乱采滥挖矿产资源的现象特别严重,资源保护的形势十分严峻。高度重视生态资源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

第4篇:大学发展战略范文

【摘 要】 笔者通过对2014-2019伦敦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的分析,总结出伦敦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其对自身资源优势的认知整合以及积极获取外部资源的战略行为对其院校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而这其间的诸多举措对于中国大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资源;大学发展;战略规划

一、资源的重要性

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一种可以用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具有一定量的积累的客观存在形态。全面认知自身已有的资源优势,并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同时以资源优势进一步弥补本身资源存在的不足,扩大资源的来源和渠道,不但能够为大学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且有利于大学审时度势,紧跟时展,在激烈的大学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免于被淘汰的命运。

二、基于资源观的发展战略

早在20世纪30年代,钱柏林和罗宾逊已经就企业而言探讨资源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在此后,也有专家和学者陆续就企业资源与企业发展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彭罗斯的《企业成长理论》的出版,被学术界认为是资源观理论开始的标志,他认为资源获取对企业维持竞争优势有着重要意义,认为资源的积累是解释企业获得超额收益,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

总体而言,资源观构建了“资源—企业—竞争优势”这样一个企业发展的基本战略框架,从理论上分析了资源的重要性,并且指出获取优质资源是企业发展的首要原则。这样一套理论虽然是在探讨企业的发展,但是对于大学发展仍然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孙建和王沛民在《基于资源观的大学发展战略初探》中以印度理工学院为例,就优质资源的获取于大学发展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作了相当精彩的论述,但是笔者认为,以伦敦大学为例再度探讨资源与大学发展的关系并非老调重弹,而是在分析不同类型和级别的大学时,其对资源的运用和获取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伦敦大学作为世界一流大学的代表之一,其在对自身资源的评估和认知,并利用自身资源优势,重视自身特色和国际声誉的打造,积极与社会互动从而获取社会资源,对人才资源的重视,对资金来源渠道的扩充等方面都有着值得借鉴和学习的独到之处。

三、伦敦大学发展战略中的资源优势利用

在伦敦大学2014-2019年的战略规划中,伦敦大学明确提出其发展愿景:利用我们强大的成员机构组成的网络,我们的全球影响力和声誉,以及高质量的创新型学术服务和基础设施,建立起独特的学术研究模式。

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句话,却反映出了伦敦大学在制定发展规划时如下的几点特征:

1.准确的定位:世界顶尖大学,追求全球影响力

2.优质的资源组成:强大的成员机构

3.重视声誉:保持并提升学校的品牌形象

4.学术追求:健全完善的基础设施,追求创新高质的学术成果

由此可以看出,伦敦大学在对于自身资源的认知和运用方面确实有着独到之处。笔者将从以下几点来对此进行分析:

(一)优质的学术资源组成与整合

这是一个讲求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时代,闭门造车只会固步自封,最后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时代所淘汰。伦敦大学早已深谙此间之道,从最初伦敦大学学院与国王学院合并,诞生了伦敦大学以来,伦敦大学从未停止过联合其他优秀学院的步伐。

在伦敦大学2014-2019的战略规划中,目标一即为追求卓越的学术成果,其中重点突出了其学院间的联合与协作。在这一条目中,我们可以看到,伦敦大学认为,联邦制大学的成员关系为学术研究强有力的网络联系,是促进成功的重要途径,使整个学校都有机会与世界一流的机构合作。大学的中心学术主体将继续与各个学院通力合作,机遇共享,风险共担,学术协商,建立以互补代替竞争的模式。

有着这样雄厚的学院资源基础,伦敦大学成为一流的学术中心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二)利用良好声誉,打造一流学校品牌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微利时代,企业已经日益感受到生存和发展的危机,这样的危机感同样存在于大学的竞争中。笔者相信,在这样一个时代,品牌的力量所能带给学校的丰厚利益是无人可以否认的。它能使大学具有统一的品牌形象,减少大量的宣传成本;获得利益相关者的高度信赖,从而产生持续的投资愿望;能够产生高度的员工凝聚力,员工会以自己所在的大学为荣,节省了人力资源变动成本,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它能够形成持续增长的无形资产。

伦敦大学的战略规划中深刻的体现到了这一点,它认为品牌和声誉是大学的核心资产,学校将继续保证伦敦大学的学位质量,寻求利益相关者对工作的看法和推进学校的各项活动,以确保大学继续作为一个公认的学术和提供卓越服务的中心来参与到竞争中。

(三)积极开放校园,获取社会资源

在传统上,西方大学与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以维护其学术研究和教学的自由,而二战后,世界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一直处于一种互动的状态之中。在现代社会,大学是难以回避社会影响的。伦敦大学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过度的纠结,而是积极发展其为社会服务的功能,甚至试图通过召开伦敦级别的倡议和论坛,对伦敦地区的政治经济的发展产生有效的影响。(下转第9页)

(上接第8页)

在2014-2019年度的战略规划中,伦敦大学积极以其强大的科研力量发展服务,以此来抓住商业机遇,其中包括大学将会采取一系列措施继续调查和发展一系列的联邦和教育部的共享服务,如商业共享服务,提供给其他机构的一系列的非学术支持的服务,这会通过与私人提供者和投资者的潜在合作关系来实现。

(四)对人才资源的重视

人是所有生产要素中最具创造力也是最为活跃的因素,在21世纪,谁拥有了人才,便获得了竞争最有力的砝码。伦敦大学一直将人才的选拨、培养和管理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上,这里的人才不止是学生,更包括众多的工作人员。

在学生管理方面,在此次战略规划中,伦敦大学增加了国际项目中的学生人数,通过一系列的商业模式提供了不同层次的合作和参与,同时通过改善学生的住宿环境来吸引更多的学生和在英国高等教育管理的质量评估中获得更好的评价。

在员工培养方面,伦敦大学制定了新的人才战略,确定一系列的主题,通过新的工作和管理人才的方式,伦敦大学组织在为改变做准备。它们认为实施战略中的计划需要进一步发展自身的技能和能力,并且建立员工与学校之间的相互理解。大学也将试图改变人员配置来更好的反应多样性和更广泛的学术界和社会的组织编排。

(五)资金来源的扩充

现代高等院校的发展面临着环境、科技和资金的三重挑战,资金的短缺并不是伦敦大学独有的问题,而是普遍存在于各个国家高等院校的发展中。面临资金短缺的现状,伦敦大学并没有束手无策,而是出台了详实的金融战略规划,极大扩充了资金来源的渠道。除了争取政府的资金投入外,更过的依靠于商业服务的合作利润,国际项目的收益以及房地产投资的盈余。

伦敦大学提出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增加金融经营盈余:

1.学术方面。增加了国际项目中的学生人数,通过一系列的商业模式提供了不同层次的合作和参与;为学术工作筹集额外的收入,这些额外收入是从学术研究投资中产生的,并且是对现有的信托基金和捐赠基金的进一步的应用。

2.服务方面。额外的收入来自于新的客户和市场,来自于新的合作伙伴的可能的投资;在现有的提供服务的范围内选择回收成本低和效率高的地区。

3.资产方面。更高的资产回报率,主要通过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和通过租金和租赁来增加收入。

4.组织方面。通过更好的采用、空间利用和运算效率来节约成本。

四、结语

伦敦大学作为世界一流大学的代表,在其对资源的发挥和利用上有众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只有对本身的资源状况有了清醒准确的认知,才能够理清思路,为大学后来的发展找对方向,通过整个自身的资源优势,提升学校声誉,积极争取外部的优质资源,扩充资金来源的渠道同时注重与社会形成资源循环的发展模式,不仅从社会获得资源,也要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积极为社会服务,只要这样,中国的大学才会有可持续的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C].上海三联书店.1994

第5篇:大学发展战略范文

[关键词]地方综合性大学 教育 国际化

[作者简介]尹志国(1966- ),男,江苏镇江人,江苏大学校长办公室副主任,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江苏 镇江 212013)薛艳(1977- ),女,江苏盐城人,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南京 210046)

[课题项目]本文系教育部2010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0JDSZ3054)、江苏省教育厅2011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模型法分析及提升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1SJD880126)和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哲学社会科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项目“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研究”(项目编号:SZJ11104)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4-0023-03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重要的转型期,国际化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重要的转型标志,交流与合作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题,改革与特色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本源。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趋势下,我国的地方综合性大学面临着国际挑战和国内竞争的双重压力,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地方综合性大学因其所处地域环境、办学水平、学生认知、国际化氛围等因素的制约,教育国际化水平尚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浪潮中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并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和更宽领域与国外高校、科研机构及跨国公司开展更加频繁有效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是地方综合性大学必须直面的课题。

一、充分认识地方综合性大学教育国际化面临的形势

1.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潮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增强,各国政府都加强了国际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潮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交流合作水平,这为我国教育的国际化之路指明了方向与路径。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与人力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整合与配置,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影响。世界范围内的教师、学者、学生的流动性越来越大,加快国际化进程成为大学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世界一流大学纷纷抓住这一机遇,通过广泛接受外国留学生和访问学者,不断提升自身国际影响力。成立于1994年的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之所以能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就跃居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其创新举措之一就是瞄准学科发展前沿,聘请全球最优秀的教授,1998年以来就涌现出了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同样,成立于1991年的香港科技大学,也采取从全球聘请最优秀教师的策略,几乎所有教师都拥有世界名校博士学位,也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一举跻身世界最佳200所高校的第39位,书写了大学跨越发展的传奇。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力倡导各国教育要在教育国际化的浪潮中学会生存与发展。这方面,欧洲国家给我们率先做出了榜样。大学通过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在世界范围内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国际化水平成为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积极投身高等教育国际化,紧跟世界科技创新步伐,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综合素质高的创新型人才,既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全面服务国家总体战略的迫切需要,也是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使命和需要着力完成的艰巨任务。

2.加快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内在需求。一所大学要成为高水平的大学,必须要走国际化发展的道路。世界一流大学都是世界学术分享和科学文化交流的中心,都普遍把国际化程度作为自身学术实力的体现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标志。地方综合性大学要建设高水平大学,就必须要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培养质量、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水平等置于世界高等教育的平台上加以评价,查找与国外高水平大学之间存在的差距,借鉴国外高水平大学先进的理念和经验,通过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在推进与世界高水平大学之间深层、高端合作的过程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水平大学。所以,加快国际化进程是学校实现新发展、取得新突破的迫切需要。加快推进国际化工作进程,就是加快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进程。

二、地方综合性大学教育国际化面临严峻挑战

第6篇:大学发展战略范文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就业效应 关联效应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根据教育部统计,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继续攀升,高达749万。与此同时,一方面,经济增速放缓,受到自身技术结构的制约,产业的大学生就业吸纳效应无法充分释放;另一方面,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影响了大学生就业质量。战略性新兴产业属于知识高度密集型产业,对人力资源的依赖性较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促进当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而会带来就业结构的调整,具体表现在各层次劳动力需求比例会不断变化,高技能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会不断提升。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刚刚起步,对高素质专业人才需求量相当大,而专业人才主要来源于大学毕业生。因此本文基于对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互动效应的认识,从大学生就业的角度,探讨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大学生就业效应。

一、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学生就业现状

(一)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1、产业发展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2010年浙江省确定了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自此,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不断推动浙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其中产业产值占浙江省GDP比重持续增长,由2010年的32.46%增长到2014年的48.92%,年均增幅近25%。2014年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为3073亿元,占省规上工业增加值的24.50%,比2013年提高了1.05个百分点。

2、产业综合经济效益持续改善

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注重推动重大技术突破和增强核心竞争力,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持续向好。2014年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6万亿元,占全省规上工业的24.60%,同比增长5.31%,增幅高于全省规上工业平均增速1.1个百分点。2014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利税总额1001.35亿元,同比增长9.32%,增幅比规上工业平均增速高4.3个百分点。

3、产业集聚特色开始显现

浙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呈现集群、集聚发展的态势,产业链不断完善,区域特色逐步凸显。其中杭州的发展特色和优势是信息软件产业,拥有包括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核心区―杭州高新软件园在内的 27个特色软件园及公共服务平台。新能源产业是嘉兴发展最快和最具潜力的新兴产业,中节能嘉兴产业园、海宁光伏产业基地、海盐秦山核电关联产业园已成为省内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和国内重要的LED产业基地。宁波利用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优越的区位条件,重点发展海洋高技术装备、海洋生物育种及健康养殖两大优势海洋高技术产业,抢占了海洋高技术产业制高点。

(二)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学生就业现状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产业,具有高技术知识密集型的特征,因此对具有专业技术知识的高等教育人才资源具有强烈的依赖性。为了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际人才需求,浙江省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新兴产业人才开发政策,并积极开辟毕业生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就业的新渠道,因此浙江大学生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认知度以及向往度普遍较高。从2010-2014年,浙江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大专以上就业人数逐年攀升,占就业总人数的比重也稳步增长,2014年该比重已经达到51.7%,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最佳平台。

二、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学生就业的实证分析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效应分析

从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演变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历程上来看,技术知识密集型的新兴产业增长与专业知识型就业人员的需求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一方面,产业的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人才的需求量都在提高;另一方面,从生产要素角度分析,人才投入的合理化增加,必然会反哺于产业,使产业发展得到提升。本文利用Eviews8.0统计软件,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学生就业是否真正存在相关性,推算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大学生就业的实际吸纳能力,为减少时间序列中的异方差现象对模型的影响,本文对模型中的变量进行了对数化处理:

lnyt = a0 + a1lnx t +μt

其中y为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大专以上就业人数,x 为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工业总产值。模型的回归结果如表1:

从回归结果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总产值与大学生就业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正向相关性,产业工业总产值每增加1%亿元,大学生就业人数可增加0.76%。由此可见,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较高的大学生就业吸纳潜力。但是从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来看,由于处于起步阶段,产业规模较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欠缺,产业集聚度不高,制约了对大学生就业的吸纳能力。同时因为高校专业设置较为滞后,导致专业对口的大学毕业生供给量不足,从而影响了产业的大学生就业效应的进一步释放。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1、产业规模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通过前文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性分析可知,代表产业规模的指标――工业总产值与大学生就业呈正向关系,因此一定时期内,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较强劲的扩张势头必会带来大学生就业的增加。产业规模的扩张与大学生就业之间存在持续的协同发展效应。目前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的扩大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率还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现有产业规模扩张的有效扩张,能最充分释放对大学生就业的正向影响效应。

2、产业集聚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是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集聚发展载体,产业集聚的外部经济性能有效提升人才聚集效应,对大学生就业具有积极影响。本文利用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测算浙江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度,该指数是某一市场上最大的50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之和,能较好地测评产业市场集聚度。计算公式为:

式中:X表示市场的总规模,Xi为i企业的规模,Si=Xi/X为第i个企业的市场占有率,n表示该产业内的企业数。HHI越大,表示产业集聚程度越高。根据测算结果,除了海洋新兴产业和核电关联产业外,其他产业的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II)都低于0.5,可见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度还较低,未能充分吸引并带动大学生就业。

3、产业政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目前已经出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政策是以财政税收政策为主,人力资源建设、技术创新、市场推广等政策为辅。从产业政策实施的成效来看,财政扶持资金投入分散,未突出重点支持领域,导致资金使用效益不明显;技术创新支持政策以支持科研机构、院校和企业等供给面政策为主,注重刺激市场的出现或者重构的需求面政策支持不足;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的人力资源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现有产业政策更是难以应对。产业政策存在的制度性缺陷将直接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就业吸纳力度。

4、高等教育体制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在中国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下,高校缺乏招生和专业设置自,无法根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抑或在可以进行专业调整时,因为缺乏对就业形势科学的论证和中长期预测,导致专业调整对市场反应失当。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很多高校延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学内容更新难以与时俱进。这种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学以致用的专业技能,无法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高素质专业技能人力资源的需求,从而影响了产业对大学生就业的吸纳力度。

三、结论与对策建议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大学生就业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效应,是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和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渠道。要充分释放产业的大学生就业效应,还需做到以下四点:一是进一步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健全产业投资、融资的风险规避机制,积极引导民营企业资金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从而拓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空间,加快产业规模化发展;二是要破除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而不聚”的局面。以产业技术路线图来集聚产业的高端资源,以产业战略联盟来提升集聚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链高端的控制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产业集聚创新网络,推进创新型产业集聚模式的建立,进一步加快产业集聚化发展步伐;三是政府除了要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还要创新产业扶持政策。首先,创新财政资金管理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其次要帮助企业创造市场需求,采取由单一的供给侧向需求侧与供给侧并行的双向激励政策,从而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拉动力;四是高校要定期进行市场调研,有效预测市场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把握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动变化的关系,及时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高校还要改革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诱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叶生新. 基于竞合战略的战略性新兴中小企业发展路径探析[J].改革与战略,2014(12)

[2]庞诚,王福鑫,戈逸秋. 战略性新兴产业视域下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实证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4)

[3]刘艳.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度变动的实证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3(2)

第7篇:大学发展战略范文

胡主席关于以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的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是党的军事理论的重大创新,为推进军队建设科学发展和战略转型提供了根本依据和科学指南。军事变革从本质上讲,就是军事文化的变革。军事文化作为军事实践活动的生动反映,如同人的灵魂与血脉,直接渗透和影响各项军事活动,对提高军队建设的质量,提高部队战斗力,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军队院校是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源头和基地,在发展繁荣先进军事文化中起着重要的奠基、辐射和引领作用。我们必须按照主题主线重大战略思想要求,大力推进军校文化建设。

一、聚焦主题主线重大战略思想,牢牢把握军校文化建设正确方向

当前,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自觉地以主题主线统领各项建设和工作,就必须真正做到用主题主线规范,向主题主线聚焦,围绕主题主线落实。因此,要从“保方向”“出人才”的战略高度,积极主动地占领校园文化阵地,确保军校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一是着眼铸牢军魂,强化校园文化的政治特色。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也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精髓。胡主席多次强调指出,要始终把确保人才政治合格摆在第一位。培养的人才政治上是否合格,是事关枪杆子未来掌握在什么人手里的大问题。因此,牢固确立首位意识,对军校来说具有更为特殊的意义。就军校校园文化而言,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形成强烈的以党的纲领为纲领、以党的宗旨为宗旨、以党的灵魂为灵魂的政治品质,使官兵永葆与党同心同德永不变质的意志,真正让校园文化环境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课堂”,让官兵在浓厚的政治氛围中坚定听党指挥、献身国防、爱国奉献的崇高理想信念。当前,强化校园文化的政治特色,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本”,以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魂”,以我党我军优良传统为“源”,努力形成特色鲜明、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生态。

二是紧紧围绕打赢,弘扬校园文化的尚武精神。尚武精神体现了不畏艰险、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的意志,它是一个民族的活力所在,是国家发展和强大的精神推进器,也是军事人才成长的精神动力场。弘扬军校的尚武精神,最主要的就是突出战斗精神培育。为此,必须努力引导广大官兵爱军习武,时刻想打赢、学打赢、谋打赢、练打赢,贯注强烈的竞争意识和积极的进取精神,组织开展军事色彩浓厚、充满激烈竞争、需要团结协作的文体竞赛活动,锻炼和提高学员的身体素质和军事技能,把党和人民对军队敢打赢、能打赢、必须打赢的要求内化为学员的意志品质,为将来走上部队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是突出以人为本,体现校园文化的人文关怀。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军的优良传统,是军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青年学员精力充沛、活泼好动、兴趣广泛、渴望成才,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学员具备这样或那样的特长。对此,必须予以热情关心扶持、积极帮助引导,及时了解他们的兴趣特长,积极举办各种兴趣培训班,有针对性地提高他们的文体技能。通过开设美学、艺术鉴赏、传统文化等选修课,定期举办各种文化交流活动,不定期邀请社会文化名人和地方高校著名专家教授举办学术报告会,以此提高广大学员的人文素养,全方位普及、渗透艺术教育,使学员真正拥有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

四是坚持与时俱进,拓展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校园文化是特殊的社会文化体系,是学校精神风貌的物质反映。在构建和完善校园文化体系中,应该以拓展内涵为创新点,可以将校园文化衍生细化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四大模块,实现以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以精神文化建设塑造高尚人格,以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机制,以行为文化建设形成良好校风学风,从而使校园文化成为军校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员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育人氛围。

二、适应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需求,推动军校文化建设内容形式创新

军校文化以忠诚为灵魂,以使命为主题,以传统为根基,以创新为品格,以严谨为特质,在培养坚定举旗人、可靠接班人、优秀带兵人方面日益发挥着重要的独特作用。加强军校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紧贴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需要,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目标,继续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不断完善教育教学内容形式,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手段和方法途径,努力提高军校文化建设的质量效果。

一是突出强调核心价值观培育内容。正确的价值观是先进文化的内核。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我军官兵理想信念、价值追求、道德情操的集中体现。面对市场经济带来的利益调整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少数官兵对军人职业价值的认同有所减弱、利益观念发生偏移、享受思想有所滋生、战斗意志有所淡化。突出的特点是单一文化价值观念被打破,各种各样的文化价值观念交织在一起,多元文化潮流中塑造主流精神日益艰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第一位的要求就是把核心价值观作为灵魂贯注其中,作为主线充分体现,始终坚守精神高地,走在时代前列。为此,必须在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上聚焦用力,把文化熏陶与思想教育、舆论引导、典型示范、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合力机制。

二是科学构建军校文化框架体系。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校园精神以及培养这种精神所需要的文化环境的总和,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为进一步适应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对军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在当前,必须针对军事人才文化素质的结构要素,围绕军事斗争准备的实际需要,以大教育、大政工、大文化的人文教育观念,把知识、理论、技能有机结合并促使其向素质和能力转化,为提高学员综合素质、打牢学员立身做人的思想基础发挥积极作用。首先,要着力建设以人为本的物质文化。校园既是官兵工作、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战斗力培育、生成、提高和蓄积的重要依托。为此,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应着力凸显人文关怀,增强官兵在军校工作生活的安全感、责任感、归属感和自豪感。要遵循教学基础信息化、科研基础现代化、工作基础规范化、生活基础人性化的建设原则,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基础建设;按照动态文化与静态文化、室内文化与室外文化相结合,绿色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协调的原则,努力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其次,要锻造凝炼催人奋进的精神文化。虽然精神是无形的、内在的,但它可以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转化为有形的、外在的物质力量。为此,军校教育工作者应注意结合使命任务和专业特点,提炼办学思想、教育理念,形成有自身特质的校训校风、价值观念和精神风貌,培育适应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要求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奉献精神;以战斗精神培育为核心内容,广泛开展科学、理性、温馨的人文素质教育,将人文素质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将人文素质教育落实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再次,要建立完善共同遵循的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被广大官兵普遍接受、共同遵循,并在长期办学治校中行之有效的各项规章制度,主要包括领导制度、管理制度、人才标准、奖惩机制等。在适应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过程中,制度文化的核心任务是促进良好的风气建设,即通过制度的约束,不断强化广大官兵令行禁止、雷厉风行的军人作风,为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提供重要的力量支撑。最后,要注重培育健康向上的行为文化。文化是流淌在血液里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行为文化凸显的是精神文化对官兵行为的要求,包括官兵的精神状态、工作作风,部队的风尚习俗等。行为文化直接反映制度文化的时代内涵,同时又受到精神文化的深层约束和影响。对战斗精神培育而言,英勇顽强、敢打必胜的精神气质,忠诚敬业、严谨细致的道德操守,敢为人先、担当重任的积极作为等,都属于行为文化的重要内容。

转贴于

三是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手段。要以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方法组织实施教学,力求达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闭路电视系统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具体内容,精心制作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课件,进一步增大教育的信息量,增强冲击力、感染力和实效性,力求实现现代科技成果与教育教学的无缝对接。针对青年学员的思想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综合运用实例分析、场景模拟、问题辩论、对话交流等新的教学方式或手段,强化学员的参与意识和“主角”意识,加强师生间的双向交流与沟通。

三、着眼促进官兵全面发展,不断强化军校文化育人功能

提高官兵素质是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根本要求。培育高素质军事人才,要充分发掘校园文化的教育和育人功能,努力增强校园文化,扩大先进文化的覆盖面和影响力,逐步实现由一般的开展活动、舒缓身心向怡情养德、励志益智的方向拓展。

一是紧贴形势任务,发挥校园文化在坚定学员理想信念上的激励凝聚功能。要紧密配合思想政治教育,突出校园文化的政治性和时代性。在主要节日、纪念日,开展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电影周、歌咏比赛、演讲比赛、文艺晚会等活动,激发官兵对党和祖国的情感;在重大会议召开和改革政策出台时,通过开展系列文化活动,坚定学员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信赖,始终保持革命军人的政治本色;面对封建腐朽思想文化、西方资产阶级“军队非党化、国家化”思潮的侵蚀,举办各类文化讲座,召开中西方文化比较座谈会,让学员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明,激浊扬清,去伪存真。

第8篇:大学发展战略范文

出会的领导和嘉宾有: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会长周道炯,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第一副会长王茂林,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龙永枢、万良适、罗海藩、杨重光,秘书长张巨功,中共大同市委书记郭良孝,中共大同市委副书记、市长丰立祥,中共大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高印,山西省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赵振亮、吴德春、袁纶华、许一友。大会特别邀请的专家有: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云,国务院发展研究 中心副巡视员、研究员岳颂东,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耀,中共山西省委原副秘书长、省人大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主任李淳,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国情所所长郑延涛、山西大同煤矿集团董事长刘随生等。

周道炯会长为论坛致开幕词,万良适副会长致辞,郭良孝书记致欢迎词,高印常务副市长向与会领导、专家介绍了大同市生态环境现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王茂林第一副会长作大会主旨报告。王茂林说,大家汇聚在“煤都”大同召开这次主题为“科学发展・战略转型”的会议,一起探讨大同及我国城市的战略转型问题,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科学推进战略转型是重振大同雄风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资源型城市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大同市要以这次论坛为契机,广泛吸纳各位专家学者的良好建议与对策,真正实现重振北方重镇雄风,开拓“煤都”发展新路,在优化结构、加快转型、提升实力、创新形象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王青云、岳颂东、陈耀、李淳、郑延涛等专家理论联系实际,分别从各自研究领域对大同的转型、发展乃至全国的资源型城市转型作了有针对性的演讲,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同煤集团董事长刘随生从同煤的实际出发,介绍了循环经济塔山工业园区的基本情况和今后发展的战略定位。论坛还特别安排了“专家、学者及兄弟城市经验交流会”。发言的城市代表有:北京决策咨询中心主任、北京城市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钮德明,太原社科院院长刘锦春,芜湖市发展研究中心吴林,青岛市委党校经济学部主任、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秘书长刘文俭,上海城市经济学会常务副秘书长、高级经济师施蔷生,同济联合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所所长李秉毅,马鞍山市发改委副主任舒慕苏,云南财经大学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秘书长罗宏翔。与会代表就大同市的科学发展和战略转型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24日上午,由罗海藩副会长主持,在团结、友好的气氛中,“2007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年会”隆重召开。周道炯会长对一年来学会的工作给予了肯定。他说,学会成立二十多年来,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中央的精神,开展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广大城市经济领域专家、学者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为城市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龙永枢副会长在讲话中强调,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将隆重召开。十七大将为城市发展提出科学的指导思想,提出新问题、新任务、新思路、新战略,也给中国城市经济学会提出新的课题和新的挑战。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办好中国城市经济学会。

张巨功秘书长就一年来学会开展的主要活动、学会的自身建设及2008年工作设想等几方面向学会各位领导、理事、代表作了学会工作报告。

第9篇:大学发展战略范文

“钱学森大成智慧教育研究与实验”开题会暨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战略研讨会近日召开

“钱学森之问”蕴含了钱学森怎样的教育诉求?钱学森教育思想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有怎样的内在联系?中国基础教育怎样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杰出人才奠定基础?怎样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袁贵仁部长关于“要认真研究、总结和运本文由收集整理用钱学森教育思想”的讲话精神对实施《教育规划纲要》有何启示?

4月20日,“‘钱学森大成智慧教育研究与实验’开题会暨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北京怀柔区隆重召开。著名教育家顾明远、陶西平、朱小蔓、查有梁以及总课题组长赵泽宗、怀柔区教委主任夏占利等,纵论钱学森教育思想,深层解读“钱学森之问”,权威阐释新课程标准,高端指导教改方略,并现场展示了实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