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护理学教学论文范文

护理学教学论文精选(九篇)

护理学教学论文

第1篇:护理学教学论文范文

    交互式教学最早是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朗和帕林萨提出的一种旨在改善学生阅读理解和自我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之后又得到了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在我国当前的研究中,对于交互式教学的定义与内涵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多数学者认为,交互式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合理地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交流互动的合作关系,使学生完成由乐学、好学到会学、学会的转变。病例教学法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师运用真实的或者经过精心设计的病例,将学生引入特定的情景中,引导学生对病例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与传统讲授法相比,采用以病例为中心的交互式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以及对典型病例的分析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从而在知识、思维和情感方面进行综合交流,使教与学相互呼应、相互启发,实现“做中学”“、做中教”。

    2以病例为中心的交互式教学的开展

    2.1遵从临床实践规律,重组教学内容,实现教师与教材的交互内科护理学教学应该将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如何将内科基础理论和临床护理工作相结合上。由于学生很少接触临床,只具备相应的医学、护理理论知识,不容易将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以致理论知识与护理技术操作脱节。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临床思维方式,树立整体护理理念,有必要将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将典型病例导入新课,围绕病例,以发现患者健康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评价为主线,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教学手段,把内科护理学知识、护理人文、护理学基础知识及护理操作技术等有机融合,按照护理程序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传授科学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护理工作方法和思想方法。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护理工作的认识,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沟通能力,使其尽快进入护士角色,同时还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护理操作技术得到很大提高。

    2.2打破“师传生受”、“师问生答”的传统模式,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交互以病例为中心的交互式教学实现了教与学过程中师生“双主体”的良性互动,打破了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形式,学生不仅需要听课或是简单回答一些问题,还必须作为主体参与到病例讨论中来,在眼、耳、手、口多种感觉器官的密切配合下,积极参与教学。而教师通过PBL和任务驱动教学设置问题、布置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启发学生的临床思维,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并提供指导。

    2.3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实现学生与教材的交互新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课前发放学案,预设问题,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教材、网络资源(包括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等获取大量知识信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启发学生的思维并加深学生对教材的认知,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想像和思维空间。然后让学生根据学案对各种学习资源进行取舍、挑选、重组,从而找到与主题相关的内容。这样不仅实现了学生与教材的有效交互,使学生感受到了知识的魅力,还提高了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使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2.4运用多种教法学法,实现学生与学生的交互内科护理学开设于第三学年,此时学生已经学习了文化基础课、医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对临床专业课程有着一定的兴趣和好奇心,对护理操作技能较为感兴趣。因此,他们较重视专业课程,在教师的引导下能主动完成学习任务,可塑性强,对未来的职业无限憧憬。故在教学中运用角色扮演法、病例分析法、情景教学法、理实一体化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学生通过分析病例,进行小组讨论,分工合作,共同探究来发现患者的健康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实施整体护理,实现了学生与学生的交互。

    3讨论

    全球医学教育的最基本要求包括职业态度、科学基础、临床技能和群体保健、沟通交流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等的培养,因此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1开展以病例为中心的交互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终身教育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的获得必须通过积极思考和实践活动,因此必须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学生依据学案,通过预习,针对预设的问题、任务,主动查询相关资料,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实现了与教材的交互,对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有了初步的了解,然后学生带着疑问参与课堂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增强了自主学习能力。

    3.2开展以病例为中心的交互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所谓临床思维能力,实际上指的是合理分析、处理临床所见的各种症状,以便有效地实施治疗的能力。针对护理专业,临床思维能力是指临床护士根据护理程序,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利用所获得的健康资料,包括病史、身体评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结果等,结合自己的理论知识及临床经验,用一定的思维方法来综合分析,提出正确的护理诊断、制订护理目标、实施护理措施及进行效果评价的能力。内科护理学因其实践性很强,临床应用广泛,故受到师生的重视。但是由于主客观方面的一些原因,内科护理学教学仍然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学生也是以记忆知识点应付考试为主要目的,但学生总有一天要从教室走入临床,从理论学习进入临床实践,因此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以病例为中心的交互式教学,通过问题设置、任务驱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小组讨论、评判总结等方式,改变了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与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将重心转移到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来,培养了学生求疑、实证、严谨和理性的临床思维。

    3.3开展以病例为中心的交互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护理人际沟通能力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说过:与人相处的学问在人类所有的学问中应该是排在前面的,沟通能够带来其他知识不能带来的力量,它是成就一个人的“顺风船”。护理学的服务对象是人,学生毕业后多数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每天接触最多的是患者,现代护理理念强调的是以患者为中心,良好的护患沟通技能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在以病例为中心的交互式教学中,通过设置情景,学生扮演护士、患者,体验不同角色内心的不同感受,使学生学会了运用语言和非语言沟通技巧,同时也使学生体会了不同的言行在患者心理上引起的不同感受,体会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心情,了解了患者的心理需求,学会了换位思考,培养了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3.4开展以病例为中心的交互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职业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如果能在轻松、活跃的环境下学习,并勇于表现自我,积极发表观点,便会逐渐形成创新意识。在以病例为中心的交互式教学中,学生通过与教材的交互、与教师的交互、与同学的交互,课前查阅资料,积极思考,课中在教师的组织、指导、帮助下,通过自我探索、小组学习、相互讨论,分析病例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由师生共同评价、总结,从而融会贯通新旧知识,建构新的知识体系,活跃了思维,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还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3.5开展以病例为中心的交互式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素质是群体或社会对扮演教师这一特定角色必须具备的心理和行为品质的要求。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对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医护知识和技能的主要传播者———临床护理教师,其素质状况是培养护理人才的关键。以病例为中心的交互式教学的开展,不但要求教师不断汲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熟悉护理教育的发展趋势,还要求其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基础护理学知识、临床护理学知识,且熟悉并掌握目前临床新进展、新技术及人文社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向精深的方向发展。这就促使内科护理学教师加强自主学习,不断扩充知识容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驾驭课堂教学,控制教学节奏,以渊博的知识、高深的理论、独到的见解指导和帮助学生,并通过师生良性互动产生新知、巩固旧知,从而掌握技能。

第2篇:护理学教学论文范文

1.1专业能力

临床实习阶段护生主要进行基础护理的实践,同时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及专科护理进行学习。临床护理教师首先应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丰富的基础护理和整体护理知识及实践技能,熟练掌握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及护理知识,并具备相关的法律知识。在实习过程中指导护生正确评估患者病情,用医学术语对病情进行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记录,指导护生对患者病情进行及时、充分的评估并给予治疗处置、健康教育、康复指导、药物相关知识宣教等。

1.2教育教学能力

实习过程中护生要接触丰富的病例,了解前沿临床知识。临床护理教师在临床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典型病例和相关知识点进行系统、互动的讲解,对护理技能操作进行详细示教。学生入科前,各临床科室要根据本专业特点制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根据核心能力培养要求提出需要解决的护理问题,进而制定入科教育、教学查房、业务讲座的内容。这就要求临床护理教师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能力,包括运用教育基本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表达能力、应用多媒体的能力等。

1.3领导能力

领导能力包括决策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协调能力、指挥能力、沟通能力、亲和能力等。当前医疗市场较以前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对护理工作的需求更高,患者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加强[9];实习护生自身存在护理技术操作能力、护患沟通能力、基础知识及临床经验等方面的不足。同时,护生的年龄普遍偏小,实习过程中遇到繁琐的实际工作和意想不到的困难时,往往会出现挫折感。在这种情况下,临床护理教师要有较高的领导能力,才能带领护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良好的沟通和亲和能力,有助于临床护理教师与护生的沟通,及时发现护生的心理波动,并疏导护生的心理问题,提高护生对专业工作的认同感;较强的协调能力和指挥能力,能使临床护理教师合理安排日常护理工作和护理临床教学,实现临床工作和教学工作的共赢。

1.4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能力教学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应用核心能力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临床护理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并制定教学目标、重点,结合临床工作和教学实际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还要面对患者及家属对实习护生工作能力的质疑和维权。这就需要临床护理教师具备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公平、公正的评估护生的工作;对日常工作中的突发事件有敏锐的判断力,合理安排协调日常护理工作与护理临床教学的关系,避免护理纠纷发生。

2核心能力教学模式对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的促进作用

核心能力教学模式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实习医院各科室的支持,实习医院建立护理教研体系专门负责实习护生的教育和管理问题。医院自护理部到临床科室分别设立内、外、妇、儿、五官等护理教研室,设置教研室主任、教学秘书,并设立教育学院对护理临床教学质量全程监督。医院制定教研室各级人员岗位职责、护生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评估制度等,对临床护理教师进行相关管理和培训。

2.1定期业务培训

实习护生入科前,有教学任务的临床科室,按照实纲要求制定本科室的实习教学计划和具体内容、题目,并上报教育学院统筹安排。实习教学计划和内容确定后,在护士长支持下由教学秘书组织科室临床护理教师分别准备具体的教学内容。临床护理教师作为临床护士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为护生提供前沿的临床知识,但综合专业理论知识、人文学科知识不足,对疾病相关知识点缺乏结合临床病例进行突出的、系统的、互动的讲解能力。因此实习医院和科室定期组织临床护理教师进行专业和教学相关培训,提高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要求各科室临床护理教师均应按照核心能力教学模式的要求进行实习带教,规范入科教育、业务讲座模式,规范实习护生考试及评价模式。教育学、心理学培训可帮助临床护理教师更好的了解实习护生的心理变化,因材施教、合理组织教学,更好地传授临床知识。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对知识点的学习更加直观,通过应用多媒体课件将知识灵活多样的展现给学生,可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计算机及多媒体使用培训,可帮助临床护理教师掌握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并熟练应用于授课中。科室常用技术及最新进展培训,可提高临床护理教师的专业能力,更好的适应临床教学的要求。

2.2合理应用评价体系

第3篇:护理学教学论文范文

1.教师只完成教学任务、不重视教学质量,更少育人

大多数高校教师认为大学生学习应该有一定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对学生上课迟到、旷课现象习以为常;课堂上与学生互动不积极。另一方面,大多数专业课课时删减较多,完成教学任务就已比较困难,所以大多数教师采用填鸭式教学,一堂课45分钟基本是讲授理论知识与技能,很少能照顾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如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育人的职责与任务更无力也无心去完成。

2.教师教学方法陈旧

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教学,填鸭式教学,缺乏指引启发,这不仅导致学生学习无积极性、上课无精打采、课堂教学质量低下,而且不符合应用性学科的发展需求。

3.教师的知识储备与临床脱节

大多数教师多年在校内理论教学,与临床接触较少,青年教师刚从学校毕业就又直接到了学校教学,这直接导致了教师临床知识储备少,知识储备与临床实际脱节,导致学生刚进入临床时显得茫然不知所措,学生不自信、不敢动手操作或心理负担较重。

二、医院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

(一)、护生存在的问题

1.缺乏责任心现在学生独生子女比较多,从小娇生惯养,在护理病人过程中脏活、累活不愿干,工作中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

2.理论与实践脱节有些学生虽理论知识扎实,但实践中不能灵活应用,生搬硬套,遇到危重病人不知所措。

3.缺乏与病人交流沟通的技巧初到临床的护生,面对着不同文化程度和家庭背景的病人,不知如何与病人沟通,有的只会埋头操作,无任何语言交流,导致与病人或家属之间产生误会甚至纠纷。

4.重操作、轻生活护理,健康教育意识淡薄学生常常只愿意学习注射、输液等技术操作,对于翻身、拍背、晨晚间护理不愿做,健康教育意识淡薄。

(二)、临床带教老师的问题

1.临床带教老师的任命不是自始而终的,因为工作的问题可能不停的更换带教老师。导致带教老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不了解、不信任,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与技能。

2.带教老师自身素质参差不齐,许多临床护士学历偏低、经验尚浅,教学经验不足。再有日常工作较多,很难集中精力钻研教学。

3.临床护士带教意识淡薄,她们的主要工作是临床护理,带教知识储备少,在授课中不能将整体护理意识融入教学中,仍沿用传统带教模式,带学生去病房传授单纯的知识与技能。

4.随着医患关系的紧张,病人对护理要求的提高,临床带教护士在有些情况下自己操作的多,护生看的多,实际操作少。并随着护士工作量的加大,指派护生跑腿打杂多,理论讲解和操作示范少。

三、对策研究

(一)、护生存在问题的对策

1.新生入学,定期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如对南丁格尔的宣传教育,使学生了解、认识护士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使其做好无私奉献的心理准备。

2.改变学生思想认识的偏差,大学的专业课学习与日后的工作内容联系紧密,为事业成功的重要基石,在大学更应努力学习,并以提高学习能力为主要目标。

3.学校加强教学管理,只有严格的管理和健全的管理制度,才能督促护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4.加强人文课程的教学(如护理伦理学,护理心理学,护理礼仪),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课外多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性活动(如进社区普及医学常识,对常见病的健康宣教,到养老院、孤儿院看护老人和儿童),培养护生大爱的人文情怀。

(二)、教师存在问题的对策

1.我国古代韩愈对教师的理解是"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做一名现代的高校教师,不仅授专业理论知识,更因传"杏林"之道,解学生人生之惑。一名优秀的护士,必须具备充足的护理知识、娴熟的护理技能,再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这才是人民心目中的"白衣天使"。任课老师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应抓住教育的最佳时机,与护生灌输做为一名护士应具有的责任心、爱心,不怕苦、不怕累、甘于奉献的精神。

2.鼓励教师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改变以往的"填鸭式"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结合护理学科的特性,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等。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提高自学能力,提高课堂效率,不仅授之鱼,还要授之以渔。

3.学院制定相应的政策并鼓励教师定期到临床实践,只有教师与临床零距离接触,不断更新已有的知识,才能培养出临床乐意接受的合格的护生。

4.医院严格选拔带教老师,带教老师的素质要求:丰富的理论知识、娴熟的护理技能、高度的责任心、积极的进取心。定期培训,培养其教学理念和方法,以保障临床教学质量。

第4篇:护理学教学论文范文

1.1问题的设置是关键。问题应是开放的,复杂的、综合的、真实形象的。老年护理学的实践性强、学科跨越幅度大,设置问题应在充分理解教材和学习目标的基础上,选取学生能够理解并且感兴趣的部分,以文字、表格、图片、视频等形式将问题放在真实的情境中,学生通过情境的展示找出问题,而不是我们直接给出,但是问题的难度要合适,是现阶段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可以找到解决的方法的,因此问题的设置比较有难度。我们在老年人常见疾病的护理一章中,综合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临床表现拍摄视频,帮助学生提高兴趣,促进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1.2网络设施的提供。在本研究中将网络作为一个开放学习的交流平台,我们给学生提供局域网和计算机教室,开课前检查硬件环境,装好相关软件环境如WinXP操作系统、powerpoint、媒体播放软件、authorware软件等,并教会学生使用。学生通过网络获取相关资源,小组成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流讨论,教师通过网络与学生交流,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学生将学习成果直接在网络系统上传:如PPT报告、实物模型,教师通过网络评价系统直接给予考核评价。

1.3网络系统的网站板块设计。《老年护理》网络辅助系统的板块包括:(1)问题情境区:每一章节综合理论内容设置真实的老年护理活动场景,学生点击感兴趣的问题进入;(2)课堂资料下载区:提供相关的教学理论资料如教学大纲、PPT和教学录相等;(3)理论测试区:提供试题库供学生复习考核使用;(4)作业上传区:学生上传完成问题后的作业区如健康宣教资料、网页制作等;(5)交流讨论区:学生自主学习后互相讨论心得体会以便提高工作效果,教师可以通过此处跟学生交流;(6)电子资源下载区:教师提供相关的书籍资源;(7)相关学习网站链接:提供老年护理学精品课程网站、国内外常用护理网站;(8)评价区:供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使用。

2网络辅助系统的应用

2.1展示问题情境并提出问题。教师在认真学习PBL教学法和研究教学大纲、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制定相当难度、复杂性、真实性、趣味性的问题,以视频、图片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启发学生的思考。学生通过对网络环境下真实情景的分析和理解,自主学习后找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在这个阶段要引导学生找出正确的问题。

2.2建立学习小组分析问题。建立小组可以通过合作取长补短,更好地分析问题,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促进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在建立学习小组时要充分考虑小组成员的合理性,将学习能力及性格差异有一定层次的学生安排在一起,没组5个人左右,选定组织能力较好的学生为组长,每个成员承担相应的任务,为今后的小组学习分工合作打好基础。大家可以通过网络系统找到相关问题的资源,教师在学生获取资源的方式上要给予指导,帮助学生找到相关的资源,而不是大量无关的网络资源,浪费时间和精力。学生留好相互的网络联系方式,今后可以不限制时间和地点在网络上相互交流讨论,教师在这过程中是引导者,学生是否正确找出问题,老师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2.3讨论解决问题完成成果展示。通过自主学习后大家完成各自分配的任务并带有一定的困惑进入到小组讨论的阶段。学生通过网络交流平台直接上传自己所收集到的相关资源,并提出自己的困惑,同组成员间就这些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教师通过交流平台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可适当参与交流给予指导。问题解决后由一个同学将大家的共识以成果展示。学习成果的展现多种多样,如PPT、电子文档、Flash等。

2.4评价。网络辅助系统的PBL教学的评价贯穿于教学始终,如学生在提出问题及自主学习和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都可以随时给予指导,在学生完成成果展示后可以做最终的评价,而评价的方式也可以多样的,如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评价的内容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查找资源的能力、交流协作的能力等等。评价的展示可以是在线测试、技能考试、PPT、电子书等等。在评价后学生及老师进行教学反思,对做得好的方面肯定并今后继续加强,做的不好的方便找出原因下次改进。

3讨论

3.1网络辅助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学生对PBL教学的兴趣。本次研究中学生对教学感兴趣的程度为91.2%,学生的学习态度明显改变,学习有动力,经常向教师提问。真实的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问题是真实的画面、视频,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给学生提供了生动逼真的网络情境,学生更易理解,更加感兴趣;学生可以通过更丰富的网络资源来找出相关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得他们更有成就感,在获取资料的过程中了解到老年护理的重要性,加强了认识,因此学习更有目标和兴趣;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和其他成员或教师进行交流讨论,还可以在网络上向国内外的老年护理专家进行咨询,学习范围的广泛,让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加强。

3.2网络辅助系统的PBL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次研究中91.9%的学生自我评价此种教学模式有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86.3%的学生认为此种教学法比较好,87.6%的学生认为此种教学法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帮助。网络辅助系统的PBL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不再直接灌输知识提出问题,学生必须自己分析得出问题并通过网络资源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加强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相关知识,不断地思考问题,否则学习效果还不如传统教学法。

第5篇:护理学教学论文范文

(一)对象。

采用便利取样法,选择本人授课年级12级高职护理1班36名为试验组,其中男生1名,女35名,12级高职护理2班37名为对照组。其中男生2名,女35名,两组学生年龄在18-21岁,平均年龄为19.9岁。经比较,两个班的学生在年龄、户籍、性别、一年级成绩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二)方法。

1.授课阶段。授课时间在二年级第一学期,总课时44学时。相同的教学内容,相同的教学进度,相同的教学方法,同一时间由同一教师合班完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共73人理论授课。教学重点、难点一致,各种教学资源同时同步发放给学生。

2.作业阶段。(1)试验组:①认识概念图:课后时间约50min(第一次)。概念图由节点、连线和连接词组成。概念、命题、交叉连接和层级结构是概念图的4个图表特征[2]。主要介绍有关概念图的基本概念、类别及绘制方法,用图像式辅助工具(KeystoneConceptMap软件)进行绘图的操作程序,同时告知学生一些可供参考的教材、文献与网站。最后老师以已学过的内容展示1-2例概念图。②分组协作:试验组共36名,根据自由组合的原则,将学生分组,每组6名学生,各组经讨论后推荐一名小组长,负责组内成员的学习任务分配和人员协调,负责将讨论、修改后的概念图提交。③安排任务:选择儿科基础的生长发育,新生儿疾病的新生儿黄疸及我国儿童保健重点防治的“四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小儿腹泻、小儿肺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等6次教学内容做为课后完成概念图作业,并要求在相应的理论授课后一周内完成。④过程评价:教师将批阅后的概念图返回给学生,组长负责组织组内同学再讨论、再修改。最后老师随机抽取每组一名护生讲解合作完成概念图的思路、过程、感受。其他组学生分别以组为单位打分,平均得分即为本组护生一次小测成绩。附图为小组再次讨论合作完成的VitD缺乏性佝偻病概念图。(2)对照组:①准备复习题,包括选择题、概念题、简答题、病例题等。②布置作业,同步在生长发育、新生儿黄疸、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小儿腹泻、小儿肺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等6次教学内容理论课后完成。③批阅作业。④反馈总结。

3.评价工具。(1)问卷调查:在该课程开课前和课程结束后两组护生均填写第二军医大学姜安丽教授的《护理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3]。本量表共28题,由自我管理能力、信息能力和学习合作能力3个分量表构成。其中自我管理能力10题,信息能力11题,学习合作能力7题。采用Likert5级计分法,每题得分1-5分。课前和课后共发放问卷各73份,回收率100%。(2)知识考核:采用相同的试卷和评分标准,在课程结束后对两组护生实施理论考核。

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使用SPSS17.0录入,采用描述性统计(如均数、标准差)、方差分析和t检验对现况进行描述,检验水准a=0.05。

二、结果

(一)两组护生授课前后自主学习能力比较(见表1)。试验组护生在授课后自主学习能力总分为106.92±9.56,在自我管理能力,信息能力,学习合作能力等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二)两组护生考试成绩比较(见表2)。试验组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优良率88.89%,不及格率2.78%,对照组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优良率78.38%,不及格率8.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1.作业式概念图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高职学生有学习热情,但动力不足,自觉性不够,如果单纯听课,容易下课就走人,如果布置书面作业,也容易从书上照抄应付。老师将学习内容安排成课后作业:绘制概念图,让学生了解到“我有事做”,“我可以做”,“我必须做”,同时这项活动过程与内容无可复制,又激发学生思考“我通过反复练习可以做得更好”。这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2.作业式概念图能有效激活和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概念图的制作过程实际上是学生思考与话题有关内容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大脑中背景知识被激活的过程。在VitD缺乏性佝偻病的学习中,通过概念图的制作,学生很容易把VitD的来源、VitD的代谢、VitD的生理作用、VitD缺乏的原因的背景知识理解和复习。概念图将背景知识可视化后,可以随时为学生复习、理解学习提供“信息”支持。

3.作业式概念图能促使学生有效学习。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忙于记笔记,少有时间听教师讲解,或忙于听讲而无暇记笔记。概念图使知识可视化,又简洁而直观。在掌握了概念图制作的一般方法后,学生可以用来做笔记或用来整理笔记,从而抓住知识脉络,形成知识结构,进而促进学生整合新旧知识,建构知识网络,浓缩知识结构,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书越读越薄。通过编写课后作业式概念图,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促使学生有效、高效学习。

4.作业式概念图能丰富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概念图可以检测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及对知识间相互关系的理解,而且是一个动态过程,因此完成的概念图“作业”可以作为教师“形成性”评价的工具。6次作业式概念图完成后,学生可以有6次“过程成绩”。教学改革不仅关注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也应强调了对学生评价方式的变革,作业式概念图可以丰富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

5.作业式概念图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试验组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优良率达88.89%,授课后试验组在自我管理能力,信息能力,学习合作能力等均优于对照组。表明概念图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学习工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受到学生的欢迎。同时老师在批阅、点评概念图时可以更客观的评价、分析学生学习中有欠缺的地方,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提高教学效果。

第6篇:护理学教学论文范文

护理管理学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强的特点[2],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知识传授和灌输式的教学方法[8],难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更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效果不理想,改革势在必行。

1.1护理管理学教学模式的改革

1.1.1适应市场需求,调整课程结构的教学模式改革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需求各层次的护理人才,而原有教材的课程结构及形式单一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对各层次护理人才的需求。张丽君等[9]提出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应突出高职教育特点,即以“工学结合、院校融通”,紧扣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整合课程内容,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体现“教、学、用”一体化的新型教育模式。

1.1.2拓展教学平台,应用网络系统变革传统教学模式进入二十一世纪,信息科学快速发展,曹枫林等[10]应用计算机设计辅助护理管理学教学课件,实现计算机情境教学模式;王庆华等[11]开发制作成人护理管理学网络课程、方进博等进行护理管理学网络精品课程建设[12]和课程素材类教学资源建设[13],实现我国高等护理教育不脱产的学习模式;黄秀凤等[14]、姚伟江等[15]、姜小鹰等[16]应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开展护理管理学网络教学模式,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创新,使护理管理学教学模式融入新的内涵,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及相关知识资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1.1.3融入现代教育新理念的教学模式改革新的教育理念是素质和创新的教育[17]。饶艳等[18]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加入建构主义理论指导的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随机进入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孙铮等[19]将和谐视角下护理管理学案例教学模式运用于教学;丁永霞等[20]将认识知识结构迁移理论在护理管理学教学中应用;张俊娥等[21]针对护理本科生具有更高层次学习活动的能力,推行融合学习与研究为一体的教学模式。融入现代教育新理念的教学模式改革,极大发挥学生的个体潜能,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独立思考与自由创新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同时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双方最佳状态的发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此外,高玲玲等[22]在护理管理学部分章节中尝试双语教学模式,认为高校应建立鼓励双语教学的机制,积极培养双语教学师资,科学选用教材,以利于培养具有护理管理能力且国际化的护理人才。

1.2护理管理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护理管理学教学方法改革中,莫选荣等[23]应用案例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分析、判断、解决问题及沟通表达能力,提高教学效果。顾艳荭等[24]应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去独立思考,教师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收到较传统教学方法更好的教学效果。谢延香等[25]应用小组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相互交流思想和感情,接受他人观点,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及与人交往等综合素质,同时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孙铮等[26]应用情境模拟教学法,围绕护理管理中的事件及设定的问题进行论证,为学生提供仿真的实践平台,铺设了一条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有效路径,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起到积极作用。黄芳[27]通过团队组建、制订规则、制订项目、项目探究、成果展示、总结评比等步骤,模拟各种临床团队情境,配合课堂理论教学内容和进度,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毛世芳等[28]应用任务驱动法教学,以任务为驱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并让学生参加临床护理管理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职业情感,实现教学目标。马嘉[29]应用互动式教学法,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师生双方共同确认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吕胜南等[30]将模拟面试引入课堂,学生自主选择角色及面试话题,通过模拟面试场景,既能反映学生对护理管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为学生提供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可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教学质量。范宇莹等[31]在护理管理学实践教学改革中,充分利用8个学时的实践教学机会,让学生深入病房,由护士长负责带教,结合临床护理工作的内容、重点及难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如业务讲座、护理查房、小组座谈、案例讨论、走访护士、文件阅读等进行临床实践教学。

2护理管理学考核方法的改革

第7篇:护理学教学论文范文

1医用化学实验教学现状

1.1实验教学内容缺乏新颖性

医学化学作为护理专业一门极为关键的基础性课程,但在学校一般都归属于公共课,并未将其重要性体现出来,进行教学的时候内容未得到改进,而且实验条件也非常简陋,导致这一门基础性的课程在实验上根本不能得到创新性改革,仅仅依靠填鸭式灌输,学生学习时处于被动状态,无法得到良好的教学实验效果。

1.2实验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如果想要真正的从基础上改善学生化学实验部分的实验水平,首先就要更新教学模式,摒弃原来的传统模型,真正让学生自主学习,而老师只需要在学习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指导,使得学生可以离开老师的带领自主进行实验,如此才能让学生真正的掌握技能,才会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实验中的乐趣,从而更加主动、积极。

1.3实验考核缺乏实效性

进行医学化学实验课考核的时候,单纯的考虑其最终实验结果是不够的,更应该注重其进行实验时思考问题、得出解决方案的水平,不过因为这一类的实验课程一般都是从属于理论课程的,而且在整个课程中占到的比例也不大,进行考核的时候,成绩的高低仅仅取决于实验报告的优劣,无法将学生进行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水平、解决问题的水平体现出来,更加无法将学生是否认真对待实验体现出来,这就导致学生在进行实验课程的时候会出现忽略实验、重视报告的现象,更有甚者干脆不做实验,然后抄袭他人的实验报告。像这样的仅仅以实验报告的优劣来决定实验成绩的评定方式,只会使得学生对实验技能的重视度大大降低,同时也不会对医学化学实验造成任何好的影响。

2教学体会

2.1优化实验内容

现如今,在高等院校里面开展的医学化学实验课程,其实验内容非常陈旧,一般都是在做一些验证已有明确结果的实验,这就导致学生对将要进行的实验兴趣平平,甚至产生抵制情绪,无法从根本上激发起学生的实验兴趣,也会使得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所以,一定要尽快进行医学化学实验的课程改革,首先就是内容的创新,以护理专业的人才根本要求为基础,将其实验内容进行改革,将主要关注点放在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学生实验积极性之上,努力提升其主动参与实验的积极性。

2.2明确实验目的,规范实验操作

在进行护理专业的医学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里,一定要使得学生了解一次实验的根本目的、此次实验课程要达到怎样的水平、需要学到哪些知识,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医学化学的实验教学中去,进行实验操作的时候必须按照规范标准实验,使其体会到进行科学实验时严谨的重要性,这也能够决定一次科学实验是否成功。比如,进行苯甲酸含量检测的时候,第一部就是申明教学目的,让学生们知道为何要进行此次实验,不能够是为了完成试验任务而进行实验。具体操作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操作步骤,一次实验不成功往往就是因为试验中步骤不规范产生误差,例如,配制缓冲液的时候,需要用到不同的吸量管来吸取不同的共轭酸碱溶液,假如其中出现偏差,就会导致最终测得缓冲液浓度误差明显。

2.3改进考核制度,注重技能培养

在进行护理专业的医学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里,需要不断地改善其成绩评定制度,将重点放在实验技能的提升之上,将课程中实验部分的比例加大,考核内容可以划分成实验操作部分以及最终考试部分,前一部分主要考核课程中的实验技能水平、对试验中出现的现象的理解、试验出现问题时的解决办法以及操作水平,而后一部分就重点考察其对整个课程涉及到的课程知识点以及实验具体操作步骤的了解、掌握水平。如此,将课程的考核分成这样的两个部分可以大幅度的提升学生实验兴趣,并且最后学生也能够掌握更多的实验操作技能以及课程知识。

3结语

第8篇:护理学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改革

当前,医学教育改革正在不断的发展和推进过程中,要对传统妇产科护理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教学改革包括改革教学观念,加强师资队伍力量的建设、加强技能训练和考核,完善实践教学模式等。

1传统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性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教学的理念缺乏先进性

一直以来,我国传统的妇产科实践性教学,都属于妇产科护理理论教学的范畴,在进行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导致目前教师的教学理念缺乏先进性,重视理论多于重视时间。这种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加不能顺应社会对于临床型护理人才的需求。

1.2陈旧的教学方法与内容

就针对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妇产科护理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其所采用的通常都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缺乏培养,导致临床型高素质护理人才的理念难以实现。再加上近年来我国妇产科护理实训与操作的方法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导致其出现了技术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1]。

1.3缺乏必要的实践教学条件

由于妇产科疾病往往都会涉及到女性的生殖系统,因此,在实际的护理过程当中,患者往往会表现出焦虑、害羞甚至是抗拒等情绪,因此,导致妇产科的护理实践教学难度相对来说要大一些。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护理学实训室是一个重要的技能训练场所,但是,由于目前其所用到的人体模型仿真程度比较低,并且价格较为昂贵,因此难以满足实践教学要求。

1.4临床实习的教学效果不高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就少不了要进行临床见习与实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这个过程的管理和重视程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护理实践性教学的效果。然而,就针对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临床实习的教学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导致教学质量不佳。

2《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的改革措施

2.1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现阶段,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国家也进一步加大了对卫生保健的投入力度,有效的释放了群众对于就医的需求和能力。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医疗卫生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进行实际的学习过程中,要求护士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护理专业知识,同时也要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护理教学应当及时改变教学理念,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水平的培养,坚持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强化对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视。

2.2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

2.2.1病案讨论法

通过运用病案讨论法,能够更加生动形象的将问题展现出来,并以此来引起学生的关注于积极性。并且,通过运用病案讨论法,不仅能够强化学生们对于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2]。例如,在进行对产后出血患者护理方法的教学时,其重点教学内容,在于明确产后出血的原因。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病例展示的方式,帮助护生掌握这一难题。例如:患者年龄27岁,足月临产,因第二产程延长行胎吸助娩,新生儿体质量4000g,胎儿娩出时伴阴道持续大量流血,呈鲜红色,有凝血块。通过这个病例,让学生们根据诊断,来得出软产道损伤及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特点,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通过对病例的分析与理解,也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

2.2.2角色扮演法

从本质上来说,角色扮演法能够贯彻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针,并通过让学生充当观众或者演员的角色,变被动为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学习当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自然流产”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因为针对先兆流产患者所进行的心理护理有着很高的地位,而学生们对这一点有比较难以掌握,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运用角色扮演的方式,由教师扮演孕妇,学生扮演护士。在实际的表演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先兆流产患者的常见心理问题表现出来,并以此来引导学生,借助于自己学过的知识,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工作。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有效的活跃课堂气氛,也能实现教学效果的改善。

2.3强化对妇产科护理技能的训练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通过课堂练习与课后训练之间的充分结合,能够帮助学生们对于课堂上所讲解的各种操作技术有一个深入的掌握。例如,在进行“会阴擦洗“操作课的讲授之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自习时间相互操作,并且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也应当对其进行轮流的讲解指导。这样一来,就能够有效的解决课时不多问题。长期以来,在妇产科护理学的考核大纲大昂中,都会把科护理学的技能考核成绩单独的列出来,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同时也能引导其自主的参与到学习当中。

2.4强化对临床实习管理的重视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临床实习的内容与标准,不仅要充分满足教学大纲的要求,同时也要具有足够的可操作性,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够落实到位。例如,就针对于护生的病房实习过程来说,要求其必须要对妇科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有一个充分的掌握,并为妇科疾病患者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等。为了能够达到这一标准,就要求每位护生分管3~5张病床,在每日的查房时间,要求护生必须要在床边进行患者情况的汇报,并对其进行护理体格检查。只有通过制定详细的实习内容,并对其进行严格的管理,才能迅速的提升护生的临床应用能力,确保其能够对整体护理的方法与要求有一个全面的理解与掌握。

3结论

现代医学发展过程中,对于综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实际的妇产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求我们必须要针对实际情况,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并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妇产科护理基本技能训练和和考核,加强学生的临床实习管理等,实现实践与理论的全面结合,从而更好的促进护理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并以此来推动现代护理教学的发展进步。

作者:高莉 单位: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第9篇:护理学教学论文范文

    1.我校参照二级医院护理岗位和工作流程设计建成了现代医护实训中心———仿真病区。实训中心设有多媒体教室,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能进行实训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授课中涉及操作就地使用用物给学生演示,学生也能立即练习,使理论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提高学生整体知识的掌握。弥补了传统教学先在教室讲授理论,下次课再到实训室上实训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的弊端。

    2.仿真病区实训中心坚持高标准、高起点、以模拟真实护理临床工作环境,让学生体会到“上课就是上班”,尽量缩短学校和临床差距。教学中及时调整教学大纲操作项目并增购实训用物,实训内容和操作用物与临床相匹配,添置临床上常见的器械和仪器如超声波雾化吸入器、静脉微量注射泵等,教会学生在校期间正确应用这些仪器和操作技术。为了能使学生亲自体验一些操作,如鼻饲、静脉穿刺、肌肉注射等,除在模拟人上反复训练外,还为学生提供练习的一次性用品,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互相进行真人练习,使实训练习与临床工作实现“零距离”,既可以让学生亲自感受,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可以让学生体验患者的感受,让学生每次实训课都置身于仿真环境,犹如在医院病房、以护士角色进行各项操作及对各类患者进行护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实现教学与临床工作的无缝对接。

    二、教师管理与学生自主管理相结合

    由于护理学实训课学生是在操作中完成的,教师又需兼顾教学、指导和管理等职责,往往存在管不过来的现象,课堂纪律会比较混乱。改革后将班级人数分为10~12个小组,每组大概4~5人,按学习和动手能力强弱合理搭配,每组选择责任心强、操作水平高的成员为小组长,对其他学生进行管理和指导,班长和课代表负责管理各小组长,教师管理班长和课代表。这样就形成了“教师—班长(或课代表)—小组长”三级管理体系,各个负责人各司其职,管理好自己的人员,课堂纪律就比较有序。

    三、传统实训课

    由实训管理员安排实训,上课前实训管理员将操作用物准备好,学生对于某些用物的使用目的都不知道,更不会自己准备用物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学生在开课前预习操作项目,熟悉操作相关理论知识,课前学生自行根据课程内容准备用物,实训管理员给予指导,而且小组内成员轮流准备用物,将学生角色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管理者,使学生向主动学习、手脑并用型转变,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有较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