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畜牧兽医毕业论文范文

畜牧兽医毕业论文精选(九篇)

畜牧兽医毕业论文

第1篇:畜牧兽医毕业论文范文

一、采取扶贫方式支持发展中兽医事业

从*年起,中兽医工作每年纳入县畜牧局对镇乡畜牧兽医站动物防疫工作的目标管理,安排2~4万元经费用于中兽医技术推广培训及中兽医科研工作;在一年一度向上级推荐评审的省市县科学技术进步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时增加中兽医推荐比例,在同等条件下推荐中兽医项目。

县畜牧兽医学会每隔1~2年编印《*畜牧·中兽医》1期,评选优秀论文1次;凡评为一等奖或已在中央级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给予重奖,并向县科协、市兽医师会推荐表彰。

二、继续务实开展中兽医技术推广与科研

一是继续推广普及中兽医技术,重点抓好经济效益高的实用技术推广。为促进*县生猪发展,县畜牧局、畜牧兽医学会联合在全县开展以防治仔猪白痢为主的“母仔壮”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研制与推广,每年筛选(引进或总结)能提高*黄牛、山地黑猪、山地乌骨鸡生产性能的中兽医验方、秘方1~2个。

二是在办好现有农广校、职业高中中兽医(动物针灸)专业基础上扩大现设畜牧兽医专业中兽医课学时数,县畜牧兽医学会协助县畜牧局抓好中兽医技术骨干培训,不定期举办中兽医学术研讨会、中兽医经验交流会。

三是抓好中兽医科研工作。近期重点抓好《古今图书集成·牧部全录》(清·陈梦雷)、《活兽慈舟》(清·李南晖)、《牛经大全》(清·佚名)等古籍新注及“川南苗医与苗兽医研究”等课题,争取启动《*中兽医经验选编(第Ⅱ集)》编印工作。

三、进一步增强弘扬中兽医事业的责任心

中兽医学是我国独特的兽医学,远在隋唐时期便已传入今韩国、日本,为世界兽医学发展做出了不朽贡献;国务院“关于加强民间兽医工作的指示”(〔56〕国议字第3号)发表五十年来,中兽医学以其整体辨证思想、中药和针灸的双向调节作用、毒物残留极少、副作用小等独特优势为我国畜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尤其是近年中兽药防治动物病毒性疾病以及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研究成果的引进与推广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畜牧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我县开始注重发展中兽医学,把振兴中兽医学作为畜牧局动物疫病防治的主要工作来抓,率先在省内成立了*县振兴中兽医事业工作领导小组,与四川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县双泉职业中学联办了国家承认学历的中兽医学专业、动物针灸专业,“振兴中兽医—推广中兽医技术”被省畜牧局授予了*年度厅级科技进步二奖,有5人成为全国中兽医学会会员。但因我县不多的“民间中兽医”逐年相继去世、大中专院校中兽医专业毕业生又迫于生计陆续改行,以致我县弘扬中兽医力度任重道远。

第2篇:畜牧兽医毕业论文范文

一、职业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办学理念落后,招生不严格

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灵魂,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只有确立了科学的办学理念,学校的各项工作才能创新,只有不断创新,学校才能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部分职业院校学校建立之初,为了扶持职业院校学校的发展,学校的钱财、物资及招生指标都是政府给的,学校领导不用花太多的精力去考虑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因为学生毕业后都是由当地政府负责安排工作,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即使差点也不会影响学校招生。

(二)教师积极性低,专业教师缺乏

由于学校发展前途不明确给教师带来的生存压力,以及生源质量差造成教学成绩没有明显的提高,在社会同行面前没有地位等因素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使教师产生了职业怠倦。有些教师课上应付学生,课下应付领导,教案不写,作业不批;不关心教学,只关心放假、发奖金等问题。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职业学校教师结构不合理、专业课教师缺乏的状况未根本改变。职业院校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到学校除学习文化课外,更重要的是学习专业课。但是,现在很多职业院校畜牧兽医专业的专业课教师,有相当一部分是普通师范院校的生物系毕业的。而农业院校对口专业的毕业生,由于没有教师资格证难以直接走上教师岗位;加之前几年国家在中等职业教育投入上的不足,使职业教育师资得不到有效的培养和锻炼,再加上教师自身对实践能力培养的轻视。这些原因造成职业院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师队伍中,中青年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专业动手能力弱;学科带头人缺少,尤其是既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很强的操作动手能力的双师型的教师更缺乏。这些师资问题严重影响了职业院校畜牧兽医专业的发展。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内容陈旧

由于专业教师的缺乏,以及教师工作积极性低。教师很少研究专业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而目前很多职业院校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是按学科教育体系进行设置的,强调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由于追求知识的系统性,课程设置门类繁多。在这种传统的课程结构下,一年级学生学的是基础课程;二年级主要是开设专业基础课,除了抽象的理论和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之外,他们并没有多少职业氛围的感受;到了三年级学习专业课的时候,许多学生已是学习疲劳,只好随便应付了事。

二、职业院校畜牧兽医专业面临问题的解决对策

通过对职业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的思考和分析,特提出以下解决对策。一是转变办学理念,多种形式办学。学校领导要转变办学理念,在办学形式要勇于进取敢于开拓创新。经常到声誉、教学质量较好的学校和经济效益较好的大型企业参观学习,积极探索校校联合和校企联合的办学道路。二是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是职业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发展的生命线,特别是要重视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这样,既解决了当前专业师资不足的问题,同时也为职业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可持续发展打下雄厚的基础。三是改革课程设置,调整教材内容。职业院校畜牧兽医专业与市场经济有着十分广泛、紧密、直接的联系。判断职业院校畜牧兽医课程的设置是否合理,其中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学生毕业后适应本专业实际工作岗位的快慢,以及工作应用中所学专业知识的程度。四是建好实验室和生产实训基地。职业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培养的是面向畜牧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型劳动者,建好专业实验室和生产实训基地对保证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三、前景展望

伴随着中国畜牧业的发展,畜禽养殖数量快速增长,特别是大规模集约化饲养为主的方式,为疫病的传播和流行提供了条件,一些烈性传染病的频繁发生与流行,严重损害了国民经济和养殖者的利益及人民的健康,成为制约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首要因素。兽医工作者是以保障畜禽健康,、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为基本任务,所以当前畜牧业与疫病防治,正需要大批具有实践性和综合能力强、基本素质高的基层综合型畜牧兽医人才。因此,只要职业院校畜牧兽医专业走好政策路线,抓住发展机遇,加强教学与生产实践的联系,及时发现、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能促进职业院校畜牧兽医专业的健康发展,更好地为我国畜牧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淑菊.畜牧兽医职业教育发展对策[D].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第3篇:畜牧兽医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 高职畜牧兽医 专业人才 素质教育

1.畜牧兽医事业发展需要高素质专业人员

1.1专业人员匮乏成为制约畜牧兽医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畜牧兽医行业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较强的行业,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其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但长期以来,绝大多数人不愿意从事畜牧兽医行业,尤其是基层一线工作者。在这种潜意识的作用下,畜牧兽医行业得不到高素质专业人才的足够投入,从而严重影响到这一行业的快速发展。

1.2畜牧兽医事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目前,我国畜牧业年产值已达到1.2万亿元,吸纳农村劳动力达1.3亿,带动相关产业的6000亿元,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35%,畜牧业纯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30%左右。畜牧兽医事业的发展,需要科学技术作支撑,要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兴牧战略。动物科技人员是将本行业科研的智慧成果变为现实生产力的主要转化者,有助于高层次科研成果和生产实践的衔接,因此,要建设畜牧大产业,必须牢牢把握人才建设这一关键,健全畜牧科技推广体系,以便促进畜牧业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2.融入素质教育的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育改革策略

2.1确立合理的高职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根据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当中人才培养规格对学生的素质要求: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行为规范及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组织性与纪律性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具有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精神。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2.2建立并完善职业素质教育体系。把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专业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纳入教育体系之中,同时将校园文化、企业实践、社会实践等纳入该体系之中,使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形成以教书育人和管理育人为核心的“全员育人”职业素质教育新体系。

2.3要将素质教育与能力教育和知识教育统一起来。通过专业课程的教学,打下本专业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实践创新、独立思考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获取职业技能,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独立思考和获取新知识能力,为适应职业变化打下坚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2.4将素质教育融入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社会实践中。结合新型农民培训、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等项工作,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毕业生进村入户,深入畜禽养殖场所为农民朋友开展畜禽养殖实用技术培训、现场技术指导、普及推广新型养殖技术等,在实践中锻炼、在锻炼中增长才干,不断提升学生的业务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服务“三农”的水平和质量。

3.对提升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素质能力的建议

3.1加强业务学习。畜牧兽医毕业生的工作和任务主要是为“三农”服务。熟悉和掌握现代农业知识,服务“三农”是时代赋予的要求,所以应重点围绕畜牧业产业化、新农村建设、畜牧业现代技术推广等课题开展专项业务教育和培训,加强学习和研究,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提升业务素质、打牢服务“三农”的基础。

3.2强化岗位锻炼。围绕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鼓励学生立足岗位成才,加强岗位锻炼。引导学生始终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竭其力,杜绝和解决“知不抵位,识不符职”的问题。

3.3提高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对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育的质量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培养一支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生产实践经验丰富的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师队伍是提高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质量的关键,是高职院校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

3.4在学生的管理中融入素质教育。通过组织学生的校园文化节、主题班会、技能大赛等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锻炼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等能力。同时加大校园公德和行为规范的宣传力度,通过思想情操的熏陶,杜绝一切不文明的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总之,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必须加强素质教育,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把毕业生培养成为智力健全、身体健康、不怕吃苦、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以便适应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的要求。必须将素质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的灵魂来抓,将素质教育的内容融合到专业知识和能力教育中去,重视素质教育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采用多种形式,使素质教育贯穿学习生活的始终并卓有成效。

参考文献:

[1]陆秀英.高职学生素质教育初探[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04(3).

第4篇:畜牧兽医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S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6-84-1

现代农业的发展,主要以畜牧业为主,以种植业为辅,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朝市场化方向发展。畜牧业发展的好坏,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发展程度。因此,畜牧兽医推广体系在我国农业推广中占据着重要的组成部分。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采取的西部大开发、调整农业结构战略,更加突出了畜牧业的地位和作用。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对于我国广大农民的增收、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所以,大力加强畜牧业的快速发展,进行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是目前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1 我国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乡镇畜牧兽医推广体系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基础设施不健全

由于我国乡镇畜牧兽医站的性质是属于全民所有制单位,在经济上是自收自支的状态。为此,我国相关部门对其并不重视,没有对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另外,各级部门对乡镇基层站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进而导致农村畜牧兽医基础设施比较简陋、不健全,缺少专业设备,技术水平不高。

1.2 缺乏高技术人才

从乡镇畜牧兽医的发展历程可以了解到,乡镇畜牧兽医站是在民间兽医、煽畜兽医组建兽医协会的前提基础下建设的。因此,乡镇畜牧站的大多数职工是通过子承父业或者拜师学艺的方式进入的,专业技术水平不高。另外,受到乡镇畜牧站自身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基础设施条件差的影响,很难吸引畜牧兽医专业的毕业生去乡镇站就业。

1.3 防疫工作没有保障

根据我国相关的动物防疫法律制度可以了解到,对于具有危害养殖业生产、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要实施计划免疫制度,强制免疫。在实施该制度时,要得到上级政府的批准后方可进行。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县级实施了该计划,大多数乡镇畜牧兽医站没有落实到实处。其原因在于:乡镇政府重视度不够,思想存在麻痹现象,并且人们的防疫意识不高。

2 加快我国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的对策

针对在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进行解决:

2.1 健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提高农民的收入,就要加快畜牧业的发展。在促进畜牧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加快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另外,在畜牧兽医推广体系建设过程中,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因此,各级政府部门需要加大对乡镇畜牧站的资金投入,健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保障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首先,制定相关的政策,加强政策的投入;然后,增加科技的投入力度,通过聘请国内外的知名畜牧兽医专家,或者畜牧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定期的组织相关的培训工作,提高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另外组建一个科技顾问团队,专门负责回答在畜牧兽医技术推广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其次,乡镇畜牧站加强与科研单位、专业院校的联系,收纳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引进先进科研技术、成果,以推广乡镇畜牧站体系、提高畜牧生产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水平为目的;最后,健全完善投融资机制,以财政投入为发展方向,吸引广大业主或者企业单位积极投入资金,建设信贷、民资、外资等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加快畜牧兽医推广体系的建设。

2.2 全面提高畜牧兽医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

全面提高畜牧兽医工作人员的素质,建设一支专业水平高、素质高的畜牧兽医队伍,有利于促进畜牧经济的发展,实现畜牧生产的跨越发展。首先,调整工作人员的比例,转变非专业人员人数多的现象,引进畜牧专业毕业生,加入到乡镇畜牧兽医建设队伍中;然后,通过组织业务培训班、岗位培训班等,加强对畜牧站工作人员的培训,着重于对饲料饲养、禽畜产品加工以及防疫检疫等内容进行培训,以提高畜牧站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另外,对于高中以上学历的工作人员进行教育,使其业务能力水平得到明显的提升;其次,让广大畜牧兽医工作人员能够具备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对其进行市场经济理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政策以及畜牧业发展等方面的培训。

3 结语

通过对我国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于加快畜牧生产方式的转变,使其朝标准化、区域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以及提高畜牧业的市场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杜友敏.我国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09,01(19):54-56.

[2]张振锋,银光荣.加强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J].中国农业信息(上半月),2012,10(2):33-35.

第5篇:畜牧兽医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职业中学畜牧兽医专业;发展前景;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8-0306-0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呈现上升趋势,畜牧业的现代化需要大批畜牧业实用技术人才。这就需要我们对职业中学畜牧兽医专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据此设计出有效的对策。

1.畜牧兽医专业前景广阔,人才紧缺

1.1国家重视。中国是农业大国,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中国的强盛离不开农村的发展,大力发展畜牧业是农村三大出路之一。发展畜牧业,可以带动加工业,促进种植业,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1.2生活水平的提高,离不开畜牧业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肉、蛋、奶等畜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发展畜牧业,满足人们对畜产品日益增加的需要,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保障畜产品安全卫生,需要大量的具备动物科学的实用性人才。同时,宠物饲养越来越流行,平均每年按30%的比例增长。

1.3加入世贸组织,给畜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我国的牛肉、羊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价格还不到发达国家的一半。我国农村劳动力闲置较多,相对便宜,肉鸡等畜产品的分割和加工具有明显的优势,既解决了就业问题又能提高产品附加值。

1.4畜禽疾病千变万化,需要掌握坚实的专业知识。畜牧技术发展很快,说到底,只有经过动物科学系统专业的学习,才能掌握畜禽生长发育规律和疾病发生、诊治的机理,以稳固、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应对多变的疾病对技术的需求。

1.5畜产品和人类健康息息相关,行业管理要求掌握专业知识。畜产品中有毒有害物的残留,危害人民健康,已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目前兽药、饲料的生产和经营已进行行业管理,下一步将和医院一样,从业人员持证上岗,不具备动物科学专业知识,不能从事这个职业。抓住机遇,争取主动,早学习,早受益。

1.6好就业。学好畜牧兽医专业技术,可以到兽药、饲料企业去担任工厂技术人员或者担任市场部技术指导,可以到规模养殖厂当技术负责人,可以自己搞养殖,可以自办兽药、饲料门市部、兽医门诊、宠物医院,自己当老板。学畜牧兽医不愁就业,不愁没饭吃,冷门不冷,就业率高。

2.职业中学畜牧兽医专业的现状

本科院校毕业生找工作时不愿下基层;大专生理论可以,实际动手能力欠缺,同样也不想下基层;中专生虽然要求条件相对较低,但动手能力较差;大部分职业中学畜牧兽医专业只重视理论教学,很少(甚至就没有)进行实践教学。这就是说,无论是本科层次的教育、大专层次的教育还是中专层次的教育,目前都难以培养出满足农村地区现实需要的实用型畜牧兽医人才。

3.设计合理课程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寻求职业中学畜牧兽医专业新出路

3.1优化师资组合,加强教师专业培养。教育成败的关键是教师,要办好一个专业,没有组合良好的强硬的专业教师队伍,那只是一句空话。如何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呢?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要抓好教师的传、帮、带活动,老教师带新教师,经验丰富的教师带经验不足的教师,人人都是帮扶者和被帮者,帮扶对象明朗化,有帮扶计划和检查评比,这样一来,教师间可相互提高;第二,有计划地派遣教师到对口高校深造,或到现代化养殖场学习;第三,要打破用人界限,聘请对口专业高校毕业生和社会畜牧兽医专业的名人到校执教,充分发挥名人效应。

3.2设计合理课程结构。课程设计理念:以突出动手能力培养为重点,以畜牧行业、企业的职业岗位对禽类生产知识与技能需求为目标,秉承"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指导思想,密切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开发与设计。突出地方特色,以学生来源和就业方向的地域性为重要参考点,归纳"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学习情境。

开设课程:畜禽解剖学与生理学、动物药理学、动物病理学、兽医诊断学、动物疫病、动物普通病、饲料营养、畜禽生产(养鸡、养猪、养牛、养羊、养兔、特种养殖)、犬猫疾病学、宠物营养学、宠物美容基础、宠物临床实践操作等。

3.3严把教学关,注重学生良好道德素养。教学质量是一个专业发展的生命线,根据专业特点,按顺序、按季节安排教学计划,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要分类教学、因材施教,按学生的意愿,学习基础好的可主攻兽医,学习基础差的可主攻养殖。在学习上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循循善诱,在实践操作中要及时纠正示范,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而教学质量的提高又与学生的素质有很大的关系。学生成才,必先成人,所以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必须把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放在首位,把当今社会中食品、药品方面的热点问题贯穿在整个教学之中,让学生明白畜牧业在我国实现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从而使学生提高了认识,激发了学习专业的责任感。同时,要把那些学习功底较好、吃苦耐劳、真正愿意从事牧医专业的学生招进来,保证培养出高素质、能动手的畜牧兽医人才。

3.4开门办学,走向社会。一方面,要充分利用门诊窗口接触医疗实践,对群众带来的病畜、禽,引导学生现场诊治、解剖,每次出诊和疾病注射,兽医教师带学生实习,手把手地教学生,使学生能诊断、敢开药治病。另一方面,每年应定期到种猪场、饲养场和兽医站实习,不定期带学生参观养殖场、饲料加工厂、特种动物养殖场、大型现代化养殖场,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以练代养,实习与人才供养互助。

总之,职业中学畜牧兽医专业应当通过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合理开设专业课程,培养出既有较高的实际操作能力又有一定理论水平、能深入基层、不怕脏、不怕累、能俯下身子干工作的实用畜牧兽医人才。

第6篇:畜牧兽医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基层;畜牧兽医;存在问题;对策

1基层畜牧兽医的存在的问题

1.1基层防疫力量薄弱

我国基层兽医体系中,基层畜牧兽医防疫工作是三级防疫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大部分的畜牧疾病防疫工作。然而,基层畜牧兽医防疫工作面临着防疫力量薄弱,工作很难开展。一般基层畜牧防疫工作地点处于乡村,面临着交通不便、工作强度大、收入低等现实问题,导致许多兽医工作积极性不强,而高校毕业生又不愿意到镇、村参加工作,这也导致了镇、村级动物防疫队伍文化程度得不到提高,知识结构很难更新,培训、交流机会也少,这就严重影响了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基层兽医人才的流失让乡镇的畜禽防疫技术力量弱化。

1.2基层畜牧用药不合理

基层畜牧防疫用药不合理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基层兽医在防疫的时候往往根据经验来决定用药,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畜禽疫病加重或出现其他疫病。例如,由于不同的疫病发病原因与原理都各不相同,因此用药的方法与数量也要有所区别,基层兽医工作或者村防员对科学用药理解不透切,往往根据经验来诊断,随意增减兽药量,导致畜禽疫病加重。另外,同一种药物采用不同的注射方式,导致药效也差别很大,稍有不慎,轻则会影响疫病治疗成效,重则会引起畜禽的死亡,造成经济损失。同时,我们也看到随着兽药监管措施和终端畜产品兽药残留检测的加强,抗生素类药物在基层兽疫队伍不合理使用的现象已经开始凸显。

1.3诊疗设施落后

基层畜牧防疫工作范围大,畜禽疾病多,对畜禽疾病的检测工作量大。然而,大部分基层兽医防疫单位的诊疗设备还相对落后,许多先进的技术没有得到推广。大多数乡镇的诊疗设备都没有得到配备,很难第一时间为畜牧兽医的诊治工作提供帮助,很容易造成对畜禽疫情的误诊、漏诊,使畜禽疫情扩散。

2解决对策

2.1增强基层畜禽防疫的业务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基层畜禽防疫人员要不断地学习,积极参加上级防疫部门举办各类的畜禽防疫培训课程,着重学习关于畜禽疾病的治疗原理、治疗案例等方面的防控知识,同时还要认真学习当前新的防疫方法,让自己的防疫水平可以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得到较大提高。除此之外,县、区级以上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乡镇兽医防治、检疫等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从而保证基层畜牧兽医防疫工作有效的推进下去。

2.2改善基层工作环境

要充分认识到基层畜牧防疫人员是广大农村动物防疫体系中的基础,也承担着大部分畜牧防疫工作,包括动物和动物产品检疫、动物疫情调查、监测、兽药、饲料监管等工作,还承担着畜牧科技推广等多项公益性职能,压力大,任务重。各级政府要切实解决基层畜牧兽医防疫工作的条件。一方面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对基层兽医待遇、晋升、职称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另一方面要尽量解决辖区内畜牧防疫单位的办公用房、车辆、基本的检测专业仪器设备等问题。各级政府只有解决基层畜牧兽医人员实际困难,才能更好地稳定基层兽医队伍,增加基层兽医的积极性。

2.3建立健全疫病防控体系

明晰基层畜牧防疫工作权责,可以使基层畜牧防疫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各级政府要建立起部门责任清单,要清晰各单位之间的责任界限,推动防疫工作落实到相关责任人、畜禽疫情报告程序和应急预案等制度,以防出现责任不清、互相推诿等现象;另一方面各级政府需要加强对基层畜禽防疫部门的考核力度,提高基层防疫能力和水平,保证能够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最后要建立常态监察机制,以基层政府部门牵头,成立联合工作组,对辖区内的基层畜禽防疫工作进行监督和考评。

3结论

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解决好基层畜牧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困难,才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以往基层畜牧防疫工作的面貌,才可推动基层动物兽医工作的顺利实施。另外,各级政府也要加强对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支持,给基层畜牧兽医提供一个良好的开展工作环境,并加强对基层兽医进行管理和监督。

参考文献

[1]李群康.加强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初探[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02).

[2]马武龙.浅谈基层兽医队伍建设[J].中国动物检疫,2011(08).

[3]刘亚.浅议如何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J].甘肃畜牧兽,2016(21).

[4]梅雪峰,许太峰.浅析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重点[J].农业与技术,2016(18).

[5]杨冬梅,何家俊.农村兽医在畜禽疾病防治中的误区及对策[J].吉林农业,2014(3).

第7篇:畜牧兽医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畜牧兽医专业 “课堂―养殖场”人才培养模式 实施与成果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B-0075-02

目前,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不少的缺陷:一是课程针对性不强;二是实验和实践教学体系单一;三是单门课程独立实验为主的实验方式占主导地位;四是课程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五是教师演示性实验为主导,学生动手实践为辅;六是实验内容与生产脱节。这些问题对畜牧兽医专业人才的培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以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为例,探索在畜牧兽医专业实施具有专业特色的“课堂―养殖场”人才培养模式,为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创建畜牧兽医专业“课堂―养殖场”人才培养模式

课题组通过大量走访畜牧兽医行业大中型企业、相关职业院校,对行业专家、企业员工及本专业毕业生进行了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趋势、企业人才现状及需求的深度调研,并邀请企业专家、职教专家进行反复论证,建立了畜牧兽医专业“课堂―养殖场”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较完善的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题体系;建成了与人才培养方案和课题体系相配套的校本教材和教学资源库。

“课堂―养殖场”人才培养模式即在进行人才培养时,需要将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分段教学与集中教学相结合,能力训练与顶岗实习相结合,由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由低级到高级,分层训练,逐级递进,完成各阶段的学习任务和训练项目,逐步实现学生基础能力、专项能力、岗位综合能力的螺旋提升。“课堂―养殖场”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分三个阶段进行培养(见图 1)。

图1 畜牧兽医专业“课堂―养殖场”人才培养模式示意图

第一A段:利用养殖场,使学生初步感知养殖环境,进行基础能力的培养。学生初次进入养殖场后,对养殖环境进行初步认识和感知;通过在校教师及养殖场外聘指导教师的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初步设计自身职业发展规划,有目的地进行重点知识的学习;通过与养殖场员工的亲身接触及对整个养殖过程的了解,培养学生“爱国、爱校、爱畜牧兽医专业”的热情及人际交往、沟通交流、法律意识、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

第二阶段:充分发挥本专业校内养殖场及校外养殖场的优势,进行岗位核心课程的教学,以实现核心能力和拓展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养殖场和校内外实训基地中逐步熟悉养殖过程,开展各个职业岗位(如饲养员、繁殖员、疾病防治员等)所必需的核心课程的学习与实践,逐渐掌握各岗位的核心技能。学校在第三、第四学期期末开展为期两个星期的综合实训,学生进驻校内养殖场(第一教学牧场、第二教学牧场)和校外养殖场(柳州宏华公司、桂柳家禽公司、广西农垦新兴畜牧公司等),开展本专业领域不同课程的学习。教师以各岗位职业工作任务为载体,根据各企业生产对象的不同,设计不同的学习情境,如猪的饲养管理、禽类饲养管理、牛羊饲养管理、经济动物饲养管理、畜禽选育与杂交、动物临床健康检查等。学生在真实的养殖环境中学习,做中学、学中做,不断积累经验,培养良好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

第三阶段:顶岗实习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阶段。根据企业人才需求,依托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开展两个学期的不同生产方向的顶岗实习。学生到企业后,主要学习内容是: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形式、人员及分工情况,熟悉生产部门各岗位职责,掌握典型工作任务。通过预就业顶岗实习,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就业竞争能力显著增强。

二、“教、学、做”一体的“课堂―养殖场”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改革原课程按学期开展教学的模式,采取集中时间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现场教学模式。学生以养殖场员工的身份,在真实养殖情境中进行现场操作,教师现场指导,学生边学边做,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培训学生的职业素养,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例如,“养猪与猪病防治”课程要求学生按照养猪生产流程,连续两周时间在养猪场开展理论实践一体化学习,进行实际养猪生产操作,同时根据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再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提高理论和实践水平。

(二)将理论教学穿插在实训课堂始终,同时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例如,“禽病防治”课程可以根据需要讲解相应的内容,设计带有相应禽病的禽只,安排学生对禽只进行观察和分析,提出自己的分析结果和解决方案,教师引领讨论,解决问题,在进行具体案例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施“三结合”“四位一体”评价模式改革。具体如下:

1.改革学生综合能力评价模式。考核方式向多样化转变,由教师评价、小组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企业评价组成“四位一体”的评价方式,倾向于评定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适岗”需求。

2.改革课程考核方法。根据课程类型、性质和教学条件,采取合适的考试方法,突出技能本位。(1)阶段性考核。对于综合性较强的临床类课程(如“猪病防治”“禽病防治”等),实行分阶段考核,期评为各种考核的总评。(2)实践性考核。把考场由教室转到实训室、养殖场、实训基地等,考核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3)项目驱动的合作式考核。对于场地规划设计、实验室诊断技术等科目可以尝试合作式考试,采用实际项目驱动的学习和考核模式,学习的过程就是考核的过程。

3.完善顶岗实习考核。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由企业外聘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共同考核。考核的主要内容是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思想素质、工作能力等。

4.将职业资格鉴定评价体系引入课程考核标准。为了专业课程与职业资格鉴定的衔接统一,将相关课程的考核内容与行(企)业认可的证书(如饲养工、繁殖工、动物疫病防治员等)考试内容接轨,为学生以后参加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打下基础。

三、“课堂―养殖场”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果

(一)教学效果显著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高,企业反馈好。实施该教学模式期间,学生学习成绩显著提高,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 98.5%,专业对口率 98%,p证获取率 98%,学生实习企业满意率 97%。广西区内外大中型企业对本专业毕业生评价高,需求旺盛。多家企业采取提供奖学金,来学校宣讲等多种形式,热诚邀请和吸引毕业生到企业就业。

(二)学生自学能力增强。通过课题研究,带动畜牧兽医专业网络课程建设,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显著提升。经调查显示,学生对网络课程的满意度达到了 92%;网络课程在学生中的使用率达到了 98.9%;有 52% 的学生每周进行网络学习的次数在3次以上。

(三)学生技能水平明显提高。教学安排、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模式的创新,激发了学生动手实践的学习能力。学生在畜牧兽医各个生产岗位上边学边做,边做边学,全面学习和掌握了岗位知识和技能,为企业培养了具备“养、防、繁、销、管”的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企业不同工位和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学生动手实践提供了平台,学生技能水平显著提高。近年来,该校学生参加区内外各类中等职业学校畜牧兽医类专业技能比赛成绩均名列前茅。

四、体会与思考

利用“课堂―养殖场”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专业技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同时推动了学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但是,畜牧兽医行业与其他工科类行业不同,畜牧兽医企业的生产对象是有生命的,学生频繁进出养殖场将会增大防疫风险。因此,在实施“课堂―养殖场”人才培养模式时,关键点是解决防疫与教学之间的矛盾,要加强学生管理,提高学生防疫意识,做好进出养殖场的消毒,在不给企业带来重大防疫风险的前提下开展岗位教学,让学生为企业完成力所能及的岗位工作,达到学校教学与企业盈利的双赢。

【参考文献】

[1]陈 颖.中职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J].新课程研究,2014(2)

[2]曹化梅.中职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3(2)

第8篇:畜牧兽医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畜牧兽医;队伍体系;法制化;问题;建设措施

一、基层畜牧兽医队伍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机构不健全

县级畜牧局和农业局是基层畜牧工作的主要负责单位,但是,在畜牧兽医工作的各地很少、甚至没有设立单独的管理机构,这直接导致了对畜牧兽医的管理效率不高,并且由于畜牧兽医管理工作的不统一,导致资源浪费问题不断发生,例如:商业部、卫生部及农业部各自管理一部分屠宰企业的检疫,内检、外检分设,职权交叉和分离现象给防疫检疫带来了很多矛盾和困难,防疫工作的协调难以统一,工作效率降低。

(二)缺乏专业的兽医人员

我国基层畜牧兽医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很多畜牧兽医人员在上岗之前并没有接受专业的兽医知识培训,很多兽医技术和知识都是通过以往的经验积累而总结出来的。就目前我国基层畜牧兽医的整体水平来看,在基层畜牧兽医队伍中,接受过专业的畜牧兽医知识的技术人员所占比例很少,很多接受过畜牧兽医专业知识的大学毕业生都选择在县级以上的畜牧兽医单位工作,这直接导致基层的畜牧兽医工作水平难以有效提高。基层畜牧兽医人才的严重匮乏直接导致基层畜牧行业动物疾病的防治工作难以有效落实,基层的畜牧兽医人员的整体水平也难以获得有效的提升。

(三)国家法律规定的行政执法职能未得到有效落实

《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动物防疫法》明确赋予乡镇畜牧兽医机构的技术推广和动物疫病预防职能,普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工作职能没有及时从动物疾病治疗转移到行政执法上来。行政执法职能没有与经营性活动分开,违反了《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有关“执法机关(机构)不得从事经营性活动”的规定,影响执法公正,损害畜牧兽医行政执法形象。

二、基层畜枚兽医队伍体系建设的法律要求

(一)《动物防疫法 》规定

第一,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所属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实施动物防疫和动物防疫监督;第二,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依法实施对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设动物检疫员,具体实施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第三,乡镇动物防疫组织应当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指导下,组织做好动物疫病A防工作;第四,从事动物诊疗活动,应取得动物诊疗许可证;第五,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不得从事经营性活动。

(二)其他法律法规

《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首先,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业务上受农业主管部门指导,行政上受当地乡镇人民政府领导;其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事业经费足额由各级财政承担。

三、基层畜牧兽医队伍体系法制化建设措施

(一)建立健全畜牧兽医行政执法机构

省、市、县三级人民政府可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对现有动物防疫、检疫、监督等各类机构及其行政执法职能进行整合,组建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作为行政执法机构,依法负责动物防疫、检疫与动物产品安全监管的行政执法工作,兽医行政管理机构负责对其进行归口管理,并加强其履行职责所必需的技术手段和能力建设。出入境动物及其产品的检疫工作,按照国家有关法律和法规的规定执行。

(二)加大对基层动物防疫机构的建设

在基层畜牧兽医站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要将经营和公益性职能区别对待。县级行政兽医主管部门要在乡镇区域设立不同的畜牧兽医站点,对兽医人员、经费和业务进行统一的管理,并在管理的过程中加强对动物免疫工作的监督、对动物疫情的调查和动物医药的监督和管理等工作。与此同时,管理部门要对各畜牧兽医站点的经营性业务进行科学、合理的界定,将经营性业务和公益性职能进行科学的区分,逐渐使畜牧兽医站点的管理向市场化方向靠拢。

(三)建立完善的监督和稽查机制

县级农业主管部门建立专职稽查队伍,统一监督、管理辖区内畜牧兽医行政执法和技术推广工作。我们认为,依照现行法律法规要求,进一步明确基层机构的工作职能,落实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待遇,建立一支高素质、规范化的基层动物检疫和技术推广队伍,从根本上将基层畜牧兽医队伍纳人法制化管理轨道。

(四)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兽医的综合素养

在畜牧兽医队伍的法制化体系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兽医的教育培训工作,并注重对兽医人员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培养。首先,在经常性的思想教育上,要注重抓思想理论的学习灌输、思想道德的劝导养成、和政治品行的操守执着,使畜牧兽医人员达到政治上的进步和成熟;在经常性的专业培训上,要针对队伍专业素养普遍较低的状况,适时开展各种培训,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究、函授等方式,使队伍在工作理念、法定职能、制度规章等方面,不断充实新知识,提高工作能力。

总之,基层畜牧兽医管理体制的改革刻不容缓,因此,要根据实际重新配置当地的兽医管理模式,优化兽医队伍结构,建立高效规范的兽医管理体制,加大对基层兽医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兽医人员专业素质,以适应畜牧业迅速发展的要求,促进畜牧业的生产安全和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第9篇:畜牧兽医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畜牧兽医;委培生;职业素养;研究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快速发展,高职毕业生成为企业技能人才的重要力量。调查数据显示,高职毕业生工作后的离职率比本科生相对要高,主要存在职业生涯模糊、专业知识不扎实、不能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等问题[1]。因此对高职大学生人才培养质量的关注,更多地体现在职业素养上。

一、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

职业素养由职业道德素质、职业行为素质、职业技术素质、职业文化素质几部分构成,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第一,职业素养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2016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已增加到了765万,创造历史新高,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职业素养的要求更加严格,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大学生,在竞争中具有显著的优势[2]。第二,有利于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衡量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主要包括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等方面[3]。第三,有利于高等院校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高职院校通过职业素养的培养,推进课程体系改革,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有利于高职院校在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方面形成自身鲜明的办学特色[4]。第四,有利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同企业文化的对接融合。高职院校的委培生,在校期间除了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的学习外,用人单位文化内涵的学习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5]。

二、高职院校委培生职业素养现状

目前许多高等职业院校实行了订单委培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制订人才培养方案,通常订单培养的学生相对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但仍存有不足。1.委培生服从意识差,缺乏团队协作精神。服从意识是衡量执行力和忠诚度的重要标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分工愈加精细化,分工合作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各职业工种之间明确分工,有效配合,对的工作指令必须坚决执行。目前高职院校的部分委培生由于感觉到没有就业压力,行为懒散,缺乏团队合作的锻炼,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表现出对工作指令的执行不坚决,不能与他人形成有效的团队配合[6]。2.职业道德信念不坚定,缺乏职业信仰。在高职院校的委培生中,存在着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就是缺乏奉献精神和爱岗敬业观念。以畜牧兽医专业为例,工作强度大、工作环境差是畜牧兽医行业的现实,大部分工作岗位需要节假日无休和倒班,没有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是难以坚持的,部分委培生由于缺乏奉献精神和爱岗敬业观念,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条件,选择毁约退出定向委培班。3.职业技能素质不高,缺乏创新创造能力。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但部分委培生与用人单位的要求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实践操作中缺乏独立思考和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创新创造性能力有待提高。4.职业意识欠缺,缺乏必要的职业认知度。委培生施行的是定向委托培养,用人单位已对用人计划做了全面规划,毕业后一般都会成为订单企业的员工。委培生在具有了这样的身份后出现学习积极性下降,学习动力不足,缺乏必要的职业认知度。

三、畜牧兽医专业委培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研究

现代畜牧业要求的是高知识技能型、高复合技能型、高技术技能型、高经营管理型的“四高”人才。畜牧行业的从业者不但要掌握基本专业理论知识、技术技能,而且还要能够将经营和管理有机结合,实现企业生产效益的良性优化。2016年5月,学院与扬州市农委签订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定向培养协议,2016年实际招收扬州户籍畜牧兽医专业定向委培生16人。这批定向委培生入学后减免学费,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毕业后推荐到扬州各区县农技部门就业。此项工作先后得到农业部、江苏省农委等各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在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经验交流会上,该做法作为典型进行推广。学院具体通过以下途径加强畜牧兽医专业委培生职业素养的培养。1.加强畜牧兽医专业委培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许多委培生在入学后并没有客观理性地思考个人的职业规划,缺乏对职业目标的思考,因此加强委培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学院针对畜牧兽医专业的特点,在学生入学时就对其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介绍畜牧行业特点、工作性质等内容,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分析,从而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通过学习掌握合理的知识结构,锻炼自身的职业技能,为实现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而努力。根据学生自身情况的不同,学院与委培单位共同设计并落实委培学生的职业生涯路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2.优化课程体系,强化职业素养教育。2016年,学院畜牧兽医专业被确定为江苏省首批专业诊断与改进试点之一,学院以品牌专业建设和专业诊断与改进为契机,在深化课程体系的同时,强化职业素养教育。学院根据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扬州市农委的需求,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并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根据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设置了《牛羊生产》、《家禽生产》、《养猪与猪病防治》等核心课程及《动物繁殖技术》、《动物外科与产科》等相关专业课。把课程学习内容和实践生产有机结合,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对接。做到专业课程内容与行业职业标准相融通、课程内容与生产实际相一致、课程模块与岗位能力相一致、校内课程考核与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相一致、校内实训与企业工作相一致。学院在畜牧兽医专业委培生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增设专门的职业素养课程,通过课程教学和专业实践过程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学院注重提高专业教师队伍的职业素养,委派责任心强、职业素质高的教师担任畜牧兽医专业定向委培班的班主任及专任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和积极引导,发挥对委培生职业素养的引领作用,促进委培生职业素养的提高。3.营造职业环境,激发委培生创新精神。学院为促进委培生职业素养的养成,积极引入优秀企业的文化,并将其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当中,着力营造良好的职业环境,将委培生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培养有机融合,大力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开拓学生的人文视野,激发委培生的创新精神。畜牧兽医专业定向委培生是学院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职业素养的培养路径应贯穿于学校课堂教学和业余文化学习的全过程中。畜牧兽医专业委培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学院将职业技能教育与职业素养培养并重,着力构建职业素养培养及评价机制。通过3年系统的高职专业教育,使其成为技能突出、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畜牧兽医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闫泽.企业培训方式在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2016,27(9):138-139.

[2]范江洪.论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0(5):42-43.

[3]张希玲.论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途径和方法[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6(3):46-47.

[4]黄立.夏世鸣.高职院校委培生职业素养现状及培养路径探究[J].科教文汇,2015,(6):86-87.

[5]黄文琳.网络时代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途径分析[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0(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