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三农发展论文范文

三农发展论文精选(九篇)

三农发展论文

第1篇:三农发展论文范文

关键词:科学发展服务“三农”陕西新农村建设

Abstract:Thesciencedevelopmentviewisanimportanttheoryquestion,alsoisanimportantpracticequestion,sincetheinstructioneconomicsocietydevelopssignificanttheoryprinciple,alsoiswecompleteseachworkthemethodologyprinciple.Thestudysciencedevelopmentviewcoreistransformstheidea,thekeyisdarestopractice,thegoalisspeedsupthedevelopment.Astheagriculturalfinanceworkdepartment,theoretically,mustimprovethesynthesisqualitydiligently,theenhancementsciencedevelopmentinitiative;Inthepractice,mustthroughthesupportestablishmentagricultureprotectionsystempromotionagricultureefficiency,leadthefarmerthroughthesupportdevelopmentmodernagriculturetoadditionallyreceive,throughsupportsthecountrysideproductionmanagementorganizationalreformtoimpelthecountrysidedevelopment.LinkstotheShanxifinancesupportingagricultureworkreality,thestudyrealizationsciencedevelopmentview,onlytheninsistenceallroundconsideration,prominenthumanist,exertsoneselfthepromotiontoadditionallyreceive,canspeeduptheentireprovincesocialismnewruralreconstructionstep.

Keywords:SciencedevelopmentService“threeagriculture”ShanxiNewruralreconstruction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既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原则,也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方法论原则。学习科学发展观核心是转变观念,关键是勇于实践,目的是加快发展。作为农业财政工作部门,在理论上,要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增强科学发展的主动性;在实践上,要通过支持建立农业保护制度促进农业增效,通过支持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增收,通过支持农村生产经营体制改革推动农村发展。结合陕西财政支农工作实际,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只有坚持统筹兼顾,突出以人为本,着力促进增收,才能加快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1.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是全面发展,这就要求财政支农工作必须坚持两点论原则,突出重点,点面结合

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中省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财政支农投入不断加大,“三农”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我省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较低的局面还远没有改观,农村经济仍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按照科学发展观,与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财政支农工作任务艰巨。下一步,我们要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坚持科学发展观,突出“三抓”,努力实现“三个突破”,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1.1抓投入,在有效增加支农资金总量上实现新突破。健全农业投入保障制度,要在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各级财政每年新增财力20%用于农业、5%用于扶贫”的政策基础上,调整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增加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保证省市县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抓住国家大幅度增加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投入的机遇,积极争取中央支持。同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采取补助、贴息、奖励、参股等激励措施,引导农民个人、社会资本、信贷资金投资农业,逐步形成农民积极筹资投劳、政府持续加大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稳定投入增长机制。

1.2抓基础,在促进农业设施改善上实现新突破。切实加大资金筹集力度,积极争取中央专项投入,继续支持大型骨干水源工程建设,改造大中型灌区,保障“引汉济渭”、“引红济石”、“引石过渭”等重点水利工程按计划实施;继续支持农田水利建设,改良土壤,推广配方施肥,建立良种繁育体系,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对农业机械化支持力度,扩大覆盖面,提高农业装备水平。

1.3抓典型,在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按照“稳粮、优果、兴牧、增菜”的思路,大力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增加对粮食生产的投入,加大良种基地建设,推广标准化生产,稳定种植面积,确保粮食安全。增加果业和畜牧业专项资金规模,设立蔬菜生产专项资金,支持良种繁育体系、设施体系物、流体系和基地建设,积极推广果、畜、菜、沼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提高产业经营水平,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在陕北、关中、陕南大力培育和发展一批果、畜、菜示范典型,靠典型带动,用典型引路,形成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带,促进我省主导产业上规模、提档次、跨台阶,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

2.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是协调发展,这就要求财政支农工作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我国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与发达国家“大部门、宽职责”、“决策、执行、监督分离”的模式有很大的不同,计划经济的色彩比较浓,而且现行的这种行政管理体制在造成部门数量膨胀、职能交叉的同时,也分散了政府支农的政策资源。目前,财政支农资金由20多个部门和单位分管,自成体系,各自为战,不同渠道的投入在使用方向、实施范围、建设内容和项目安排等方面,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相互交叉、重复投入问题,造成不少浪费。按照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和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的要求,必须统筹安排各种资源向农村倾斜,充分调动各种要素向农业投入,形成合力,共同支持“三农”发展。为此,从长远来看,我们必须通过行政体制改革和职能的合理配置,从根本上实现资金的有效整合;从近期来看,必须通过支农资金整合来集中资源加快农村发展。

在具体工作中,要加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力度,按照“存量不断优化、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对现有财政支农资金来源渠道、规模、支持对象和支持方式进行清理归类,围绕财政支农工作重点,切实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一是扩大县级支农资金整合范围。建立县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奖励机制,鼓励全省所有农业县自主进行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坚持“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不干不支持”的原则,对县级资金整合工作予以奖励,调动县级资金整合的积极性。二是强化省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省财政要结合发展现代农业,整合省级财政农业产业发展资金,大力支持区域特色主导产业扩大规模和提档升级。将中省安排的农业专项资金全部纳入整合范围,按照全省优势农产品布局规划,统筹安排,集中使用。三是推进支农资金管理运行机制改革。对财政支农专项和部门预算资金,实行因素法分配,建立公平公正的分配机制;逐步将支农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到县,由县级根据发展规划自主安排项目,充分发挥县级财政部门的项目决策和管理作用。清理部门预算中的项目支出,归并整合性质相同、用途相似的项目支出,突出对重点产业发展的预算安排。

3.科学发展观的战略目标是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财政支农工作必须树立长远观点,立足当前,服务未来

科学发展观要求在规划制定上既要管当前,又要管长远,在经济发展上不仅要讲速度和规模,而且要讲质量和效益,在资源利用上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要满足后代人的需求,要始终坚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联系到财政支农工作实际,就必须在人与自然和谐方面,一如既往地支持生态环境建设,在农业长远发展方面,支持建立农业保护体系。

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绿色陕西”、“生态陕西”总体建设目标,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积极筹措资金,探索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多渠道增加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大力支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扩大国有林场和重点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试点,推进国有农场体制改革。支持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继续支持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完善补助政策、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支持“三北”防护林带建设,开展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支持秦岭国家植物园建设,加强生物资源多样性保护。支持渭河、汉江等重点流域和区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加快陕北防沙治沙工程建设,控制水土流失,加快植被恢复,改善生态环境。

在建立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方面,按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要求,在支农投入、农民补贴、信贷支农、农业保险等方面,加大探索力度,努力形成有利于农业长远发展的制度。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在信贷支农和农业保险方面作出进一步尝试。一是支持扩大村级互助资金试点。在加大财政支农投入的同时,要采取补助、贴息、奖励、担保等措施,引导农民个人、社会资本、信贷资金投入农业,特别要扩大村级农民生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范围,支持开展农村信用担保试点,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将村级互助资金试点村由100个扩大到1000个。二是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范围,总结苹果、奶牛保险试点经验,不断扩大农业保险范围,增加保险种类,提高补贴标准,开展种植业保险试点;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农业灾害保障机制,省财政设立农业保险基金,对农业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费用和保险费给予财政补贴,并实行免税政策,逐步建立农民参保、政府补助、企业经营、风险共担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模式。

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宗旨是以人为本,这就要求财政支农工作

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关注民生,和谐发展维护好、实践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开展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也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在财政支农工作中,我们决策的形成、资金的投放、措施的制定、工作的落实都要始终围绕以人为本这个总的要求来展开,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关心群众疾苦,发展改善民生,通过“三个落实”,实现“三个确保”,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发展。

4.1认真落实各项惠农补贴政策,确保农民直接受益。继续实施对种粮农户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地膜玉米补贴、小麦良种补贴、能繁母猪补贴、奶牛和生猪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苹果套袋补贴等现有惠农政策,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逐步扩大补贴范围。逐步把小麦良种补贴、生猪良种补贴等现有补贴政策从局部实施,扩大到在全省范围实施。增加农机具补贴品种,逐步将陕南水稻、油菜,陕北小杂粮、马铃薯、白绒山羊,关中大棚蔬菜纳入补贴范围。全面推广以现金补贴为主、以“一折通”发放为主的发放管理方式,逐步建立覆盖所有补贴、即时监控到户的惠农补贴发放信息管理平台。

第2篇:三农发展论文范文

关键词:三农;制约;经济社会

一、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三农问题形成的原因

近几年来,农民增收的势头出现有所减缓的趋势,农民增收的问题成为农村、农业工作中的头等大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改革的前20多年里,是农村得到实惠最多的一段时期,是农民最幸福的一段时期。农民纯收入增长很快,农民生活改善最为明显。20世纪80年代初,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负责任制,提高了农产品价格,直接来自农业生产的收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在改革开放的初期1979—1984年这段时期,全国农民平均纯收入在扣除物价因素后增长达14.1%,是改革开放以后,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一段时期。在1984年以后,农产品市场出现了卖粮难的现象,但是,这时农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多种经营,农民的收入仍然得到较快的增长。1985—1988年这段时期,全国农民收入年平均增长5%,农村经济仍然得到了持续的增长。1989—1991年,全国农村经济出现了负增长。1992年后,主要靠再一次提高农产品价格,同时增加农业的投入力度,农民收入再一次得到了增长。1992—1996年,全国农民收入实际平均增长达5.3%,其中19%年为9%,为90年代的最高增长年。但是自1997年以来,农民的收入普遍趋缓。1997年全国农民纯收入增长率虽然为4.6%,但比上一年纯收入增长率下降4.4个百分点。1998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又比上一年回落0.3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分析制约农民收入进一步增长的因素,既有经济发展方面的原因,也有政府宏观政策调控方面的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大致有四方面的原因。第一,农业产量总量徘徊不前,农产品价格相对于工业产品的价格有下降的趋势。第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还没有到位。第三,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困难,影响了农民收入的进一步增长。第四,农村和农业面临不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

二、三农”问题对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农”问题不仅关系到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与安全,而且关系到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安全与稳定。我国八亿多人口在农村,农村人口多,幅员辽阔。农村的现代化,意味着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农村的繁荣与稳定,意味着我们整个国家的繁荣与稳定。

“三农”问题不解决,意味着我国的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将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将影响到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发展将日益严重。我国农业发展将面临严重的可持续发展危机。耕地资源将减少,水资源将不足,草原面临退化,水土流失,农田污染等问题。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物质生产部门,人类文明也是从农业文明开始的。人类要生存,首先要吃饭,所以说农业是根本。农业的发展影响和制约着国民经济其它各部门的发展,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其它各部门发展的基础。农业为工业其它各部门提供劳动力。农业又为工业,特别是轻工业提供原料,农业的高度发达,将为工业提供丰富廉价的原料,促进工业的快速发展。

三、科学发展观与农村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与农村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简而言之,即是科学发展观是农村和谐社会构建的前提与保证的关系,而农村和谐社会构建是科学发展观在农村社会落实的途径与目标,这种落实体现在“以农民为本”的价值取向。因此,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要遵循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发展中促和谐,在和谐中寻求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同时也统领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只有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构建农村和谐社会。

四、以农民为本是农村和谐社会构建的价值取向

以人为本的“本”,不是事物的本源或本体,而是发展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是发展的力量之源,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是紧紧围绕“以农民为本”这一核心而展开的。这就表明“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具体指向不是其他的人,而是广大的农民。以农民为本的价值取向,正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这个核心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过程中的具体体现。这就要求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一定要贯彻“以农民为本”这一核心,才能真正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

农村社会如何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为我们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指明了前进方向。表现在: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要把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实现农民群众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参考文献:

[1]刘伟哲:《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中国21世纪议程》[Ml,气象出版2001版,第65页.

第3篇:三农发展论文范文

2.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 近期重点在东北粮食主产区、黄淮海粮食主产区和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开展试点示范,到2010年,建立400处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示范点和1000处秸秆集中供气站。 (1)东北粮食主产区 主要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四盟。该区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季,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主要粮食作物为玉米、水稻、豆类、高粱、谷子等,农作物秸秆产量约占全国的1/6左右。 本区域重点开展以玉米秸秆和玉米芯等农产品加工业副产品为主要原料的村镇级固化成型燃料试点示范和秸秆集中供气站,同时,积极开发炊事灶具和取暖等配套设备,到2010年建立示范点150处,年产固化成型燃料45万吨,建成秸秆集中供气站300处,年产秸秆气1.1亿立方米。 (2)黄淮海粮食主产区 主要包括河北、河南、山东三省和安徽、江苏二省的淮河流域部分。该区域地势平坦,多为平原,土层深厚、土壤肥力较高,加之光热资源充足,雨热同季,光热水土资源匹配较好,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其次是玉米和稻谷,农作物秸秆产量约占全国的1/3左右。 本区域重点建设以小麦、玉米秸秆和玉米芯、稻壳等农产品加工业副产品为主要原料的村镇级固化成型燃料技术示范点和秸秆集中供气站,配套开发炊事灶具和取暖设备,到2010年建立示范点150处,年产固化成型燃料约45万吨,建成秸秆集中供气站300处,年产秸秆气1.1万立方米。 (3)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 主要包括湖南、湖北、江西三省和江苏、安徽两省的长江流域部分。该区域地势低平,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湿润,雨量丰富,历来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产销基地,主要粮食作物为稻谷,农作物秸秆产量约占全国的35%。 本区域重点建设以稻谷秸秆和稻壳等农产品加工业副产品为燃料的村镇级固化成型燃料示范点和秸秆集中供气站,配套开发炊事灶具,到2010年建立示范点100处,年产固化成型燃料约10万吨,建成秸秆集中供气站400处,年产秸秆气1.45万立方米。 3.能源作物 按照各类能源作物的生物特性,结合各地发展空间,提出甘蔗、甜高梁、木薯、甘薯、油菜等能源作物的发展布局。 (1)甘蔗 “十一五”期间,重点在广西、广东、云南、海南、福建等南方5省区的宜蔗地区加大糖能兼用甘蔗良种的推广应用力度,加强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走能糖联产的道路,在不影响糖产量的前提下为燃料乙醇提供必需的原料。 (2)甜高粱 “十一五”期间,重点在黑龙江、山东、内蒙古、新疆、河北等地利用盐碱地等边际土地,开发推广甜高粱系列品种和先进适用栽培技术。 (3)木薯 “十一五”期间,重点在广西、广东、海南、福建、云南等5省区抓紧引进培育适宜加工乙醇的优质良种,改进栽培技术,将单位亩产量由现有的1.3吨左右提高到3~4吨。 (4)甘薯 “十一五”期间,重点在广西、重庆、四川等地扩大甘薯种植面积,不断拉长企业加工转化期。 (5)油菜 “十一五”期间,重点在长江流域的四川、贵州、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等地利用冬闲地,适当扩大油菜种植面积,同时发展高蓄能油菜品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五、重大工程 围绕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重点,认真落实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各项政策,强化政府对公共产品的供给与服务,组织实施好一批重大工程,建设我国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平台。 (一)农村沼气工程 1.农村户用沼气工程 以农户为基本单元,到2010年,全国新建农村户用沼气1800万户,户用沼气总数达到4000万户。 2.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大中型沼气工程 以“一池三建”为基本建设单元,建设沼气发酵池、原料预处理、沼气利用和沼肥利用设施。到2010年,新建大中型沼气工程4000处,使全国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大中型沼气工程总数达到4700处。

第4篇:三农发展论文范文

关键词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三农”问题

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农村建设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来,新农村建设的政治实践在全国蓬勃发展,理论探讨也不断深入。由于西部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状况、社会政治结构、文化和民族特点等因素,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呈现出与中东部不同的特点,对西部新农村建设的理论探讨也逐渐形成独特的体系,学者们或者是针对西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或者是从西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现实的角度出发,发表对新农村建设的看法。提出对策和建议。经过两年来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发展,对西部新农村建设理论进行回顾和总结是很有必要的,也必将有助于今后西部新农村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深入发展。

一、西部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意义

(一)西部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有论者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践行党的性质宗旨的需要,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有论者进一步指出加快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之所以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点,原因在于全国和谐的薄弱之处是西部地区,城乡和谐的薄弱之处是农村,社会和谐的薄弱之处是农民。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改变西部农村的面貌,改善西部地区农民的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难点所在,也是着力点所在,是突出的抓手。有论者还指出,西部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

(二)西部新农村建设的预期作用。大多数论者一致认为,西部新农村建设为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首先。在政策方针层面,新农村建设端正和明确了少数民族聚居区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思路,改变了过去单纯追求GDP的观念,更注重农村中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协调、全面发展。其次,在经济层面,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打破二元结构,促进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良性互动,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为统筹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总抓手,还可以促进农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再次,在社会政治层面,西部新农村建设还有利于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与和谐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使农民群众通过新农村建设增进对党组织的亲近和信任。最后,在思想观念层面,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农民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革,激发农民发展生产、增收致富、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和内在动力。

二、西部新农村建设的实质、内涵和关键

(一)新农村建设的实质。有论者认为。新农村建设的实质,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贯彻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方略,逐步建立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城乡关系,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繁荣。另有论者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要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缩小城乡差距,使城乡二元结构得到改观,达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目的。

(二)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有论者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集中概括。与传统农村相比,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五个方面的突出特点:其一,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城乡统筹良性互动的新农村;其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业生产比较发达。现代化水平、科技贡献率高,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的新农村;其三,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的新农村;其四,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设施良好的新农村;其五,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新农村。

(三)西部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根据西部农村的特点,将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或突破点放在哪里,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对策设计和实践成效。在此问题上,众说纷纭,争议颇大。有论者认为,要进一步提高西部农村生产力、创造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应该着重研究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农民组织化和农村合作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新型农民培养造就以及村镇建设和环境整治等五个方面的问题。有的论者更重视人的因素,认为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是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运用自己的双手创建美好家园,前提是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有的论者更重视生态问题,认为只有通过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充分利用农业的可再生资源,才能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使农民的收入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使农村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并实现农业的持续发展,加快西部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有的论者更重视经济发展,认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生产发展为首要任务,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建设重点。最后,有的论者认为,应该将改善农民生活作为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关键环节,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缩小地区、城乡之间的差距。

三、西部新农村建设的障碍

(一)地理、气候和生态等自然资源条件。所有论者都指出,西部地区地处内陆,以山脉、高原、沙漠、戈壁为主,交通信息闭塞,气候恶劣。土质贫瘠,耕地面积小,生产和生活用水短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是西部地区贫困的重要原因,也是西部新农村建设的巨大障碍。比如,贵州喀斯特地区山高林密,坡度陡峭,道路崎岖,岩多土少,石漠化严重,机械化程度低。甘肃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区,地形复杂多样。自然环境恶劣,森林覆盖率低,农业生态脆弱,土地沙化,干旱、大风、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频发。

(二)劳动力素质、结构和思想观念等人力资源条件。所有论者一致指出,西部地区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文盲率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导致劳动生产率很低。在科技文化素质方面。有论者指出,西部地区农民对新事物、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偏低,对市场的认识粗浅、模糊,对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缺乏思想准备,保守和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缺乏开拓进取的精神和魄力,大多数人缺乏一技之长,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难以推广。在劳动力结构方面,有论者指出,随着青壮年劳动力向非农部门的转移,农业生产主要依赖老、弱、妇、幼群体,使西部农业劳动力素质日趋低下的状况更加严重。在消费观念方面,有论者指出,西北地区农民的消费主要集中在物质生活方面,文化生活消费显得相对滞后。在文化消费方面,先进文化、高雅文化消费不足,而低级庸俗文化消费仍有较大市场。在道德文明素质方面,有论者指出,西部地区农民一方面受市场经济负面影响,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盛行,另一方面,愚昧落后的思想观念重新泛起,、封建迷信等思想有抬头趋势,从而导致勤劳节俭、诚实守信、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正在丧失,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等集体主义观念正在淡化,民主法治观念依然淡薄。

(三)发展总量、产业结构和基础设施等经济发展条件。就总的情况来说,正如有的论者所指出的那样,2000年西部大开发之前,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投资份额较低,西部地区传统产业相继萎缩,新兴产业发育迟滞,产业发展缺乏新的增长点。就二、三产业发展状况而言,有论者指出,西北五省二、三产业所占GDP的比重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还缺乏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持的能力,并且其产业结构侧重于资源密集和资本密集等类型,产业关联效应、产业升级效应不明显,对区域就业、城镇化以及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贡献相对较小,也没有形成明显的区域分工,不易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不足以提供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支持。就农业而言,人均耕地少,人地矛盾突出,生产性基础设施、服务性基础设施和流动性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农业产业化的模式还需要进一步创新,进一步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产业发展的低水平、产业结构的低层次和产业结构的高度偏离。成为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障碍。就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来看,西部地区区域贫困和个体贫困并存,农村贫困程度深。

(四)农村党支部、基层组织和管理等政治条件。一些论者指出,西部农村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发挥难。一是执行政策无力,二是加快发展无门,三是服务群众无钱,四是化解矛盾无法,五是自身致富无能。西部地区和一些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农村基层管理乏力,部分干部法制意识淡薄、思想观念陈旧和自身能力欠缺,、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作风严重,无法担负起新农村建设的重任。一些少数民族干部存在“等靠要”的臣属型政治文化;一些村干部缺乏平等意识,以狭隘民族主义或大民族主义处理民族关系;一些少数民族村干部受宗教的影响,以宗教价值观判断是非曲直,甚至影响政策;一些村委会主任,缺乏民主意识,在决策时一手遮天;一些村干部缺乏村民自治所必需的政治经验、政治技巧。广大农民对自己依法享有的政治、民利不熟悉,更谈不上行使,村委会选举常常是走过场,阻碍了当地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五)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社会条件。在文化教育方面,有论者指出,由于历史和政策方面的原因,教育资源在城乡分配不公直接导致了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同时,农民注重物质消费,对子女教育、农业科技投入、农民自身精神文化消费的投入明显不足。西部地区“毛入学率”和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都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另有论者指出,西部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等体系不健全,远远不能满足西部广大农民的需要。

四、西部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和策略

(一)需要处理的矛盾和关系。有论者认为,西部新农村建设需要处理和化解人多地少的矛盾、农村对人才的需要与农民素质普遍偏低的矛盾、西部资源开发的控制与农民生活基本需要的矛盾、以及分散经营与市场化经济格格不入的矛盾。另有论者指出,在新农村建设中,需要处理好民族地区以下各种关系:一是正确处理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不同地区具体实施战略的关系;二是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推进民族地区全面协调发展;三是正确处理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建设的关系;四是正确处理发展与生态人文环境保护的关系,将文化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视为完整统一的工程,实现民族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五是正确处理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与个体差异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农牧民自己的选择权利。正确处理鼓励个体积极性与合作组织协调的关系;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各民族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关系,引导民族传统文化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适应。关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有论者指出,要处理好四种关系,即新村建设与新农村建设规划之间的关系,新农村建设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传承的关系,宗教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以及生态环境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二)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主导和机制。关于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主导及其与其他各种力量的关系,还存在相当大的分歧。有论者认为,构建西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平台,必须以政府为主体,而且是中央政府的投入为主体,国家通过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投入力度、支持力度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建成具有一定水平的新农村发展平台之后,才能带动社会各界特别是经济实体的广泛参与。相反。另有论者认为,新农村建设不应该成为政府代替农民包办的新农村建设,而应是农民自主的新农村建设;同时,也不能站在政府和城市的角度来建设新农村。农民是农村和农业的主体,农民也应该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必须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了解农民的切身需求。发动农民主动参与,组织农民共同建设。没有农民积极参与的新农村建设,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没有农民积极参与的新农村建设,也很难取得成功。最后,有论者对主体和主导进行了辩证的分析:“三农”问题首先是体制性问题,新农村建设必须突破二元结构的束缚,通过“以工哺农、以城带乡”,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从而决定了政府既是启动者,又是组织者和出资者,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同时,“三农”问题又是发展性问题,是各个国家和地区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常态,“三农”问题必须在发展中解决,而农民是发展的主体,他们既是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也是新农村建设任务的主要承担者,只有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引导农民积极响应、参与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才能顺利完成。此外,新农村建设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机制就是,通过政府的帮助、支持和引导,培育农村和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在农村形成各种发展力量的合力,形成政府、农民和各种力量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有论者提出,西北新农村建设应更加注重长远性,坚持规划优先、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的原则;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推进西北地区新农村建设;与退耕还草相结合,在新农村建设中同时注重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的保护。有论者也指出要因地制宜推进新农村建设,不照搬、不强求统一的建设模式,改善农村公共服务保障体系,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基础保障,注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避免“涸泽而渔”、“杀鸡取卵”、“寅吃卯粮”式的急功近利行为,转变农民观念,培养新经济时代农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2¨。有论者提出,分类指导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原则。还有论者提出,坚持新农村建设的长远目标与渐进发展相结合,坚持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坚持内涵的新农村建设与外延的新农村建设同时并举。

五、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西部地区工业基础薄弱,“工业反哺农业”存在相当大的困难,因此大多数论者都强调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一是要争取中央和地方政府对西部地区的资金投入;二是要用好政策,加大引资力度,整合各方面的资金;三是要加强资金监管,提高资金利用效率。首先,加强公共投资向农业基础设施的倾斜,优先发展农田水利建设,以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其次,加强道路交通和电网改造等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最后,加强村内道路、自来水工程以及电视、电话等生活基础设施建设。

(二)发展县域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有论者指出,县域经济是我国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结合部,是社会经济功能比较完整的综合性经济单元,是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一个重要的关键性层次。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要途径,是实现“以城带乡”的重要支撑。是建设新农村的强大引擎。具体来讲,发展县域经济,一是要发挥资源优势,培育支柱产业;二是要鼓励和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乡镇企业发展,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服务业;三是要着力发展县城和在建制的重点镇,为小城镇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四是要发展劳务经济,把劳务输出作为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五是发展非公经济,引导企业要素聚集,改善金融服务。

(三)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

1促进农业产业化。一些论者从不同角度和方面,指出了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内容。首先。以工业化的理念推动农业产业化,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建设优势产品产业带,让农民从低水平的生产中解放出来。其次,推进一村一品,发展特色产业。根据地域特点。大力开发最具特色和个性的产品。最后,发展农业合作组织。鼓励土地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生产。探索“市场+基地+农户”的模式,实现大面积市场化、组织化;按照市场需求组织农民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和专业化生产,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还要提高农业龙头企业的素质。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农业。一些论者指出,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到西部地区,要着力解决水土流失、荒漠化防治问题;做好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和植被恢复工作;加强西部地区减灾、防灾、病虫害综合防治;推行农业清洁生产;建立生态农业的激励机制和保障体系,实现西部地区农业以及其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加大科技支农力度,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有论者指出,一是充分发挥农技站的作用;二是加强与科技部门、高等院校的联系与协作;三是制度化、规范化,甚至强制性地对农民进行农村实用科技培训;四是建立激励机制,留住本地科技人才,提供优惠政策,尽可能引进人才。

(四)发展基础教育和培训,造就新型农民。首先,有论者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切断“穷根”。在加大对西部地区教育投入的同时,还应从西部地区农村实际情况出发,采取一些非常规措施,鼓励教师资源向西部农村倾斜,应着重强调非物质性、有长远效益的激励。其次,有论者指出,提高农民素质,一是要从基础教育人手,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二是要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向农民传授现代农业技术和标准化生产知识,以及富余劳动力转移所需的专业技术;三是突出政治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农民的人文素质,提高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将传统美德和现代文明结合起来,克服小农意识和陈规陋习。最后,还有论者指出,要引导西部地区农民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鼓励农民扩大文化教育投资,克服封建迷信、铺张浪费和等陋习。

(五)巩固基层党支部,加强基层社会组织。如何大力培养年轻、有知识、有能力的村支书和村干部,并组织好外出务工农民积极参与家乡新农村建设,是西部劳务输出大省急需解决的问题。关于建立一支具有较高执政能力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有论者认为应采取如下措施:首先,拓宽用人渠道,积极选拔人才;其次,加大对现有干部的培训力度;最后,有计划地培育和选拔后备干部队伍…。有论者提出,要转变基层党组织的职能,改革村党组织设置,突出党员分类管理,建立、规范村级组织保障机制;推行“两推一选”、“公推竞选”,建立健全村委班子。还有论者提出,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健全村民自治机制,鼓励、引导和支持农村发展各种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乡村治理水平。

第5篇:三农发展论文范文

关键词:试论;“三农”理论;特点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以来都深受党的高度重视,为了较好的解决“三农”问题,党历代领导集体进行着不懈的努力探索。在不同历史时期,党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三农”思想。的“三农”思想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前提下,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过的国情的国情入手,发展了马克思关于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原理,提出了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三农”观点,为以后中国“三农”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邓小平发展了的“三农”思想,解放农村生产力,对“三农”问题作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继续强调和贯彻“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方针,突出了农业在我国整个国民经济中的特殊作用和地位,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三农”理论。在继承、邓小平“三农”思想理论基础之上,不断创新发展,丰富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三农”思想,提出了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突出强调要从政治高度认识和处理好“三农”问题,必须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新世纪新阶段,继续继承前人思想,形成了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下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思想,在2003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对“三农”问题的重视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对农业基础理论的有一次重大发展。各历史时期,党的“三农”理论虽有不同,但在理论来源和理论架构上有着一脉相连的内在体系,因此党的“三农”理论特点具有以下特点:

一、党对“三农”理论的探索具有主动性、战略性和时代性

党领导集体在对解决“三农”问题的认识上始终保持积极主动姿态和高屋建瓴的眼光。党不是在广大农民的压力下,而是着眼于解决“三农”问题,着眼于中国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着眼于中国发展战略的需求,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参与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来。党总是站在时展的高度,根据不同历史阶段的实际需要,对马列主义“三农”理论进行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的“三农”思想是根据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形成的。民主革命时期,运用阶级分析法把农民分成不同阶层,制定了土地革命路线,调动了农民及积极性,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建国后,领导广大农民进行了运动,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邓小平在总结在探索“三农”问题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大背景下,必须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改革开放的政策。在这样的背景下,邓小平根据国情并结合外国的经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三农”思想。20世纪90年代,审时度势,针对国际上经济全球化成为普遍趋势和我国在“三农”发展新阶段所面临的新问题,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进入新世纪,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深化,发达国家的科技优势、经济优势和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给我国“三农”已带来很大影响,“三农”问题已成为制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现代化建设的瓶颈。在新形势下,在科学发展观的统筹下,形成了新的、系统的“三农”思想。

二、党的“三农”理论具有科学性、继承性和创新性

党的“三农”理论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因此党的“三农”理论才能在实践过程中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即使有过错误、偏差,在科学思想的指导下也能及时发现错误并纠正,从而使得“三农”问题得到很大程度上的解决。 纵观党历代领导人的“三农”思想都是一脉相承的。他们都十分强调“三农”的地位和作用,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强调乡镇企业的发展,要加强城镇化建设,坚持对农村的改革,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现代化等等方面。党的“三农”思想在一脉相承下不断发展创新,与时俱进。的“三农”思想,在继承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形成了许多新思想。建国后,又创造性地在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提出“先合作化,后机械化”,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从互助组到初级社,最后发展到高级社,完成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邓小平继承了的“三农”思想,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农”思想。确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农业生产责任制。1990年,他又创造性地提出“两个飞跃”思想,这一思想给我国农业如何从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指明了道路和前进方向。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继续深化改革。他提出了两个转变思想,即经济体制要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经济增长方式要有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而且“农业发展也要靠两个转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他特别强调要以德治农与依法治农相结合,使农民的权益置于法律的保护之下,同时要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十六大以来,又提出了一系列系统的新的“三农”理论。针对“三农”问题的日益加剧,把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他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理论,自2006年起废止农业税,结束了两千多年农民种田交税的历史,减轻农民负担,采取多种措施增加农民收入,出台一系列政策,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在处理工农业关系上,提出了“两个趋向”理论。党的“三农”理论在科学思想指导下,不断创新、完善和发展。

三、党的“三农”理论的形成具有历史反思性和开放性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政党,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和完善。正如邓小平所说“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是宝贵财富,错误的经验,失败的经验也是宝贵财富”。在对“三农”问题认识处理过程上,新中国成立后,提出一系列正确主张,但由于晚年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他的正确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思想并未得到很好的贯彻和落实,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导致国民经济的停滞不前。“”结束后,以邓小平为首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深刻反思和总结,确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体的双层经营体制,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党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形成了适应各个时期的“三农”理论。党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和反思,保证了党在探索“三农”理论过程中做到头脑清醒、思路清晰、目标明确,从而真正解决“三农”问题。在总结和反思的同时,党也十分关注国外在处理“三农”问题上的经验教训。“三农”问题不只是我国独有的问题,而是一个全世界都普遍存在的问题,1956年2月,在《论十大关系》论述中提出要借鉴苏联经验教训,处理好国家同农民的关系,缩小剪刀差,发展以农、轻、重为序的国民经济等,也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对外开放的有力条件,更多一些利用国外资金、技术,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对于国外成功的经验,党始终以开放的姿态科学吸纳、博采众长。

四、党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

中国共产党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探索是一个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集体在探索解决“三农”问题过程中在理论上努力创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三农”理论;在实践中虽有过曲折徘徊,但克服困难取得了巨大成绩。“三农”理论为未来中国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和方向,但由于“三农”问题的形成既有历史因素也有现实原因,既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的原因,因此在实现过程中就会有许多复杂因素成为阻力,这就决定了“三农”问题解决过程中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党应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继续以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及时应对内在或外在因素的挑战,这样才能克服困难,完成使命。

“三农”理论一直在探索中不断创新、发展和完善。历经几代领导集体的不懈努力,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三农”理论体系。“三农”问题能否成功解决,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稳定,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兴衰成败。坚信在党的“三农”理论指导下,“三农”问题定会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定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必定会实现。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关于农业若干问题的部分论述[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

[2]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 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1999.

第6篇:三农发展论文范文

关键词:SWOT分析;都市农业;田园城市

基金项目:四川省社科联、乐山师范学院学科共建项目(编号:SC13XK13)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月22日

一、引言

乐山在十年“嘉州新城造城运动”中城镇建设用地和其他非农建设用地急剧扩张,郊区农地资源迅速减少。2012年乐山人均耕地资源较11年前下降15%,市中区人均耕地资源下降26%,乐山市传统农业发展空间正在萎缩。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乐山城市化进程,我们需要用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观有效整合农业和二三产业资源,使得乐山三次产业和谐良性发展。(表1)

二、都市农业的概念及相关文献

(一)都市农业的概念。根据日本农业经济学家青鹿四郎(1935)的定义,都市农业指的是:分布于都市市郊、工商业区或住宅区等区域内且依附于都市经济的特殊形态的农业。本文所讨论的乐山都市农业正是基于以上定义。

(二)相关文献。19世纪二十年代德国农业经济学家Thunen(1826)最早提出农业区位论。该理论提出以距离城市中心的远近决定不同的农业细分产业的布局和集约化生产程度。Thunen农业区位论的缺陷是没有考虑不同城市郊区的生产条件的个体差异,因而易形成单一方案的农业圈布局规划。19世纪九十年代英国社会学家Howard(1898 Howard E.)在Thunen农业区位论的基础上提出田园城市的概念,这种田园城市集市政、商业、工业生产、农业耕种放牧、疗养休闲、文化教育、绿化环保于一体。日本经济学家祖田修(2000,《农业原论》)吸取了农业区位论和田园城市论的核心理念,进一步提出“空间农学”论:中小城市应与农村结合成一个整体从而使得农业实现生产价值、生活价值与生态环境价值一体化的综合目标。“空间农学”、农业区位论和田园城市论即为本文所讨论的都市农业的理论渊源。

三、发展都市农业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s)

1、宜农的自然条件。乐山位于四川西南部,成都平原南端,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降雨量充沛,水系极为发达,土壤肥沃,昼夜温差较大,适合于发展农业生产。

乐山年均降雨量为1,300毫米,是全国均值的两倍,岷江以西年均降雨量大于1,300毫米,岷江以东年均降雨量在1,000~1,300毫米之间,市中区年均降水量为1,334毫米,峨眉地区降雨量最高可达2,050毫米。乐山年均降水日数在140~200天之间,西南部降水日数甚至高达200天以上,是全国降水日数最多区域之一。乐山不仅只是降水日数多,其夜雨次数尤多,市中区夜雨率达75%,在春季夜雨率可达到85%左右,而且夜雨高峰时段为零晨0时至2时。这种气候特点适合发展都市农业,使得都市农业生产预期稳定,从而降低农业作业劳动密集度的不均等程度,同时亦能降低都市农业从业人员的劳动收益风险。

乐山地形和土壤类型多样,有七种土壤母质,土壤分布兼有山地垂直地带性和水平地带性。土壤水补给、储存、径流、排泄类型多样,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土壤互相镶嵌,区域气候差异明显,为乐山发展多样化都市农业提供了自然条件。

2、都市农业发展的经济基础。都市农业依附于都市经济,同时立足于农业经济,只有当城乡生活水平高于生存水准时都市农业才有大的发展空间。近年来,乐山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地区生产总值连续12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根据2012年《乐山统计年鉴》数据,乐山市生产总值达920亿元,同比增长16%;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540亿元,增长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两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770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30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100%覆盖,城乡居民医保、失业保险实现市级统筹。高于生存水准的城乡经济为乐山都市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乐山都市农业生产条件良好,是四川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茶叶、蔬菜、畜牧、中药材、林竹等优势主导产业发展充分,荣膺“中国绿茶之都”称号,茶业综合发展水平和人工林蓄积量居全省第一。如果我们能有效整合茶园、果园、林园及其他种植园的农业产业资源,使之共同形成一个和谐可亲的农业生态,则能大大拓展乐山旅游休闲农业的发展空间。

乐山市现有农业产业化带动主体达3,000多个,产业化种植业基地达620万亩。拥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部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6家,部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8个,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示范单位8个,省级产业基地6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9个,有机食品44个,58个绿色食品通过认证。乐山农业产业化、组织化、标准化程度均较高,因而适合于进一步发展集约化程度高的都市农业。

3、独特的旅游文化资源。乐山是我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集名山、名佛、名城、名人四位一体,是全国四处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所在地之一。乐山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个、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个。境内还分布有峨边黑竹沟、金口大峡谷、桫椤湖、沫若故居、嘉定坊等景观景点。乐山有2处国家5A级景区和4处4A级景区,部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各2处。乐山城区坐落在三江交汇处,与大佛隔江相望,近十平方公里绿地居于城市之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森林在城市里,城市在山水中”。乐山旅游资源品位一流,旅游经济总量连续10年居全省第2位。我们可以有效整合乐山独特的旅游文化资源与农业资源,大力发展观光农业、旅游农业、休闲农业和生态农业,从而使得乐山都市农业实现生产价值、生活休闲旅游文化价值与生态环境价值一体化的综合目标。

(二)劣势(Weaknesses)。乐山全年日照时数少,光照不足,不利于发展农业生产。乐山全年日照时数均值为950小时,仅为东部沿海城市地区日照时数一半左右,在西部同类城市中亦处于低值区,如与贵州省清镇市相比,仅为其日照时数70%;乐山日照百分率偏少,年平均日照百分率处在22%~29%之间,在每年9月份,乐山南部日照百分率甚至会一度降至20%以下,四个月之后,日照百分率才能重新回升到20%之上。乐山年均晴天日数少,市中区仅9天,年均碧空日数更少,仅2天,连续两天碧空全年难得一次,连续三日碧空更是5~25年一遇。乐山这种多云寡照的自然气候是发展乐山都市农业的一大制约因素。

乐山境内暴雨日数偏多,对都市农业发展不利。乐山24小时内降雨量大于或等于50毫升的日数平均在3日以上,市中区以西的地区暴雨日数大于5日,峨眉地区可高达7日左右。乐山年均大暴雨日数(即24小时内降雨量大于或等于100毫升的日数)为1日,其中岷江以东最高日降雨量为150~200毫米,岷江以西最高日降雨量达200~300毫米,峨眉一度出现日降雨量超过520毫米的记录。暴雨对土壤的破坏性极大,易造成山体滑坡、泥石流和其他洪涝灾害。暴雨不仅会影响农业生产,而且影响城市交通和市民出行,从而在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对都市农业的发展产生危害。

(三)机遇(Opportunities)。乐山是四川首批规划建设的9大城市之一,跨成都、川南、攀西三大经济区,是成都经济区通江达海的重要口岸,我们需抓住成德绵乐同城化发展的重大机遇,使得乐山成为川南农产品转运与集散中心。乐山是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也是成渝经济区规划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乐山东与自贡和宜宾毗邻,南与凉山相接,西与雅安搭界,北与眉山接壤。随着成渝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启动和成贵铁路、成绵乐城际铁路以及岷江港航电的建设与开发,乐山在未来成都平原南部田园城市群建设中处于中心位置,市民出行和农业休闲旅游将更为便捷。

(四)挑战(Threats)。都市农业依赖于都市服务经济长足的发展,然而近年来乐山服务业的发展不容乐观。根据2012年《乐山统计年鉴》数据,乐山GDP为91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56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3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仅为26%,一三产业增加值之和的比重为38%,远远低于第二产业的比重。且自2005年之后乐山服务业比重呈下滑趋势(仅2009年同比上涨半个百分点,2006~2011年其他年份均同比下降)。乐山服务业的裹足不前直接对都市产业的发展形成障碍。服务业是都市农业与都市经济供求连接的桥梁,没有现代化的服务业,都市农业的集散、转运、物流、人才配置与安居都将失去依托。

随着川南经济区的发展,自贡、泸州、内江、宜宾的经济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乐山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相对于其他川南四市并无绝对优势。乐山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自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泸州;乐山在产业政策和资源结构等方面面临着同属川南经济区的宜宾和泸州同质性甚至恶性竞争,且宜宾无论是在面积还是人口总量上均较之乐山发展都市农业有更大的空间。

四、政策建议

根据上文所讨论的发展乐山都市农业SWOT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我们应根据不同分区的地形和气候差异重点发展不同的细分农业产业。对于低产的低山区则可大力发展茶林、果林,充分利用乐山相对于川内其他地区的茶叶生产比较优势(即乐山茶业的七个省内第一,包括良种总面积、有机茶总面积、出口总量、出口总额、总产量、生产总值、有机茶总产值),鼓励三大茶业龙头企业“竹叶青”、“峨眉雪芽”、“仙芝竹尖”之间的公平竞争,同时整合茶林和周边果林和竹林等资源,带动林区的旅游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的成片发展。

第二,对于气温低且多雾少光照的中山区则可大力发展畜牧业和经济林业,继续保持乐山人工林蓄积量全省第一的优势地位,同时使得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占比超过50%;推进林区体验游和探险游等项目的开发,协调畜牧业、林业和旅游开发三者的关系,防止对某一产业进行急功近利的过度开发,从而损害都市农业整体的发展。

第三,对于贫瘠的平坝区则可发展水产养殖业与种植业相结合的综合生态农业,这样既可以改善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又可以种养结合,互生互利。

第四,充分利用处在城市中的十平方公里的绿地资源,在绿心路两侧建文化长廊,在绿心“步行街”严格禁止机动车辆上道,同时适度发展农家生活体验游,打造集休闲、运动、文化教育和生产于一体的历史文化名城。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王向东.现代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演变[J].地理科学进展,2013.10.

[3]黄胜利,孟音.关于发展都市型农业的一些探讨[J].农业经济,2011.12.

第7篇:三农发展论文范文

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为原则,以体现新农村建设的“三新”,即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农村自然人文的全面恢复为宗旨,以促进新农村建设又快又好发展为目标,围绕“二十字”方针和“五项任务”的全面落实,对已经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活动展开一次大讨论。

主要内容和方法

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讨论活动,基本内容和主要方法是:明确一个目标,围绕一个主题,划分三个阶段,做到六个结合,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凝聚力量,最终形成一个符合我县农村实际的新农村建设总体工作思路。明确“一个目标”:就是要逐步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是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讨论活动的目的;围绕“一个主题”:就是必须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要做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做?”这个主题来开展大讨论活动;划分“三个阶段”:就是此次大讨论活动将利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分三个步骤(阶段),在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中,分别结合各自的工作性质和行业特点展开大讨论;做到“六个结合”:就是要紧密结合“呼玛论坛”的专题讨论,紧密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紧密结合今冬明春开展的“三下乡”活动,紧密结合“十一五”规划和明年工作思路的谋划,紧密结合呼玛农业县的县情,紧密结合当前我县农业农村工作需要迫切解决的实际问题开展大讨论。

时间、形式和步骤

⒈时间:从××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⒉形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讨论活动可以依据“呼玛论坛”,采取座谈、演讲、辩论、撰写调研文章等多种形式来开展。

⒊步骤:

第一阶段:学习发动阶段(××年月日—××年月日)。县委学习中心组、各党委(总支)学习中心组以及全县各单位、各部门,尤其是各乡镇党委和村两委,都要认真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论述,深刻理解和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并对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二十字”方针,结合自身工作性质和特点,结合各地、各村实际,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要做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做?”这一主题,迅速制定出本单位、本部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讨论活动安排意见》,于月日前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县直各单位、各部门在上报《意见》时,要以如何加大对农村的支持和服务力度为主;各乡镇党委在上报《意见》时,要注意重点征求村两委的意见和建议,将村级大讨论活动安排纳入其中。各单位各部门要突出搞好思想发动工作,切实提高干部群众对这次大讨论活动重大意义的认识,从而自觉地参加并推动这次大讨论活动在全县迅速展开。

第二阶段:全面启动阶段(××年月日—月日)。在深入学习和动员的基础上,各部门、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县委《方案》要求和各自所制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讨论活动安排意见》,大张旗鼓地组织本单位、本部门职工群众,紧扣目标,围绕主题,进行深入探讨。特别是乡镇党委和村两委,一定要牢牢把“二十字”方针抓在手上,并把“发展”作为大讨论活动的着力点,全面深入地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讨论活动。讨论活动必须要采取能为广大职工群众所乐于接受的、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具体形式不限,请各单位、各部门结合各自实际工作自行予以确定。

第三阶段:梳理总结阶段(××年月日—月日)。各党委、总支,各系统、各部门都要认真分析和梳理前两个阶段的讨论意见,结合“二十字”方针要求和工作实际,认真总结前两个阶段大讨论活动所取得的成绩,认真总结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讨论活动对于呼玛各乡镇、村屯三个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认真总结符合新农村建设标准、适合呼玛实际的好思路、好做法,认真总结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等等,提出各自的详尽具体、切实可行的思路、方法和举措,并形成总结材料,为县委决策提供依据和理论指导。总结材料务必于××年月日前报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来自县直各单位、各部门和各乡镇的讨论意见进行综合汇总后报县委,供县委在研究及完善我县“十一五”规划和××年工作安排部署中参考。

具体活动安排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讨论活动中,县委拟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以下形式的系列讨论活动,并随时根据形势任务需要和我县大讨论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调整。

㈠召开座谈会:拟于月下旬,组织文明办、农委、建委、水务局、民政局、文体局、卫生局、教育局、计划生育局、电业局、共青团、妇联、武装部等单位和部分离退休老干部代表召开座谈会,就如何紧密结合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何为新农村建设做好服务、献计献策等问题,畅谈思路和体会。(主办单位:宣传部,责任部门:各有关单位)

㈡组织演讲比赛:拟于月中旬,组织全县各党委、总支和中省直单位有关人员参加,以“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什么”为主题的演讲活动。各党委、总支和中省直单位要积极准备,做好预选工作,按时将参赛人员报到主办单位。(主办单位:共青团、妇联,责任部门:宣传部、文体局)

㈢开展有奖征文:拟于月中旬,在全县范围内进行有奖征文活动。县电视台将播发广告,在全县职工群众和农民朋友中广为征集,凡是以“新农村建设”为题材的各式文体都可以参加评选。县委将抽调资深人士组成评委会,认真进行评选,被评选出来的优秀作品将以适当形式在全县予以刊发。(主办单位:县委党校,责任部门:文明办、教育局、文体局、广电局)

五、其它活动:

⒈紧密结合“呼玛论坛”和“三下乡”活动的开展,于月中旬,在全县涉农部门中开展“生产发展,科技先行”、“相信科学、消除迷信”等主题实践活动,组织科技人员开展“我为农民讲科技”论坛活动。论坛形式自行确定。(主办单位:农委)

⒉紧密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于月下旬,组织全县专、兼职文艺工作者,以“三下乡”活动为载体,深入到各乡镇、村屯开展“先进文化进农村”活动。(主办单位:文体局)

⒊紧密结合当前我县农业农村工作需要迫切解决的实际问题,于月中旬,组织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各职能部门,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为农民群众办实事”为主题的大讨论和实践活动。讨论形式由各主办单位自行确定。(主办单位:建设局、水务局、计生局、民政局、卫生局、教育局、电业局)

⒋紧密结合呼玛农业县的县情,于月下旬,以广大农民为主体,以公民文明学校和“十星级文明户”的创建为载体,以“我是新时期农民”和“新时期、新农民、新风采”为主题,开展大讨论活动,形式不限。(主办单位:各乡镇党委、兴隆办事处党委)

六、几点要求

⒈各党委、总支和县直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讨论”活动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将其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严格按照各自制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讨论活动安排意见》付诸实施。县委将把此次大讨论活动作为××年目标考核工作的一项具体内容进行考核。

⒉各党委、总支和县直各单位,要充分调动好本部门、本单位人员参与大讨论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乡镇、各涉农部门要广泛发动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大讨论活动,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真正做到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⒊各党委、总支和县直各单位在大讨论中,特别是在第一、二阶段活动中,要注意收集和整理各种基础材料以及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要做好记录和归档工作。并要在每一阶段活动中,积极与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县电视台进行沟通与联系,定期报送信息,以便及时、快捷地报道各单位、各部门大讨论活动的开展动态。

⒋电视台、记者站、政府网络室要紧紧围绕我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讨论活动的开展,设专题、开专栏,加大对外宣传力度,详实、深入地报道我县各党委、总支和县直各单位大讨论活动的开展情况,以及取得的理论成果,充分展现呼玛县委、县政府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定态度和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视与关注。

第8篇:三农发展论文范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农”

Abstract: With the entering of China’s well-off society of access to China’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s also facing a new development of the corresponding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is also to address the issue put on the agenda,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put forward the building of new socialist rural areas of the historic task This is not only a response to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but also to the concept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to guide the use of the practice.

Key words: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the "five balances";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the "three rural"

前言

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完整而明确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它强调“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胡锦涛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紧密结合原则,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用新的思想理论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

首先,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其次,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建设,同时遵循自然规律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人口、环境相协调。为了更好的实践发展观,中央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战略思想,这“五个统筹”的内容集中体现了国家十一五规划的具体目标,展示了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是国家和人民需要努力做好的近期目标。科学发观展观一经提出,就深受社会各界的欢迎,全国各地均掀起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热潮。从某种意义上看,科学发展观代表了广人民群众的心声,勾画出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基本框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与时俱进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魅力的真实再现,同时也是时展的需要。

二、农村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均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城市建设更是突飞猛进、一跃千里,然而相比之下农村则大大的落后,城乡差距日益突显,“三农”问题已经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农业怎么发展,农村怎么建设,农民怎么致富,这些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众所周知,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根基,农村占据国家的大部分比例,农民是国家的主要人口,因此,农村问题解决不好,势必会动摇这个国家的发展基础,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牵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诚然,农民生活有了大大的提高,但是农村的问题仍是层出不穷,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主要有:

首先,农村的产业结构存在不合理的因素,农村经济只限于初加工阶段,这造成农村许多资源的巨大浪费。比如麦秸秆,只是有极少部分用作深加工,而且由于当地没有深加工设备只能运输到外地,大部分则是当作柴烧或者烂掉,如出一辙,玉米秸也是这种命运,即将到手的钱就这样被浪费了;农村产业结构也存在不平衡的问题,农林牧副渔明显失衡,另外,近些年来,良田被占、牧场沙化、滥砍滥伐的现象严重泛滥,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不平衡的程度,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农民真正要致富切实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切实需要政府加大对农村的关注度。

其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落后。相对于发达国家的农业而言,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尤显落后,即使和我国的 整个经济状况相比也是极其落后的。国家一贯强调科技兴农,尽管农民种田节省了不少的劳动力,但是,在便民种田方面仍有很大的欠缺。在一些落后的山区,公路、灌溉设施等配备设施依然没有解决。据调查,全国目前仍有近4万个村不通公路 ;一半的行政村没有通自来水 ;3亿多农村人口的饮用水没有达到卫生安全标准;60%以上的农户还没有用上卫生厕所;2%的村庄还没有通电。农村的生活、居住、生产条件的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

再次,农村科教卫生大大落后于城市。在农村,对于子女教育费等一些高且又必须的消费,依然有不少的农民支付不起,导致许多孩子失学,辍学;对于农村的医疗保险仍然是个极大的缺口,因病致穷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最终必将影响国家的全面发展。

最后,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缓慢,政府宏观调控更是不到位。集中表现在农民市场意识薄弱,传统计划意识依然占主流,同时互联网等先进媒介在农村得不到推广,信息交流比较差,加之地方政府宏观调控不及时,农民生产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现在看来,“三农”的滞后发展,影响了全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及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影响了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影响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最终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已经迫在眉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拉开了序幕。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进入21世纪,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与此相适应,我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也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根据这一要求,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做出的重大决策,同时也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民心工程,更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时期做出的英明决策,是党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着眼于加快推进现代化、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的一项历史任务。

1.胡锦涛强调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协调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国家战略重点的转移,是发展重点从城市向农村的转移。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尤其对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更是如此。新农村建设要求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彻底改变农村现状,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转变看待农村的传统观念。国家发展农村的决心是坚定的,农村面貌在不久必将焕然一新。从目标上来看,这既包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又包含了对农民收入、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这一目标既包含了农村村貌和环境的变化,又包含了农民素质的提高,还包含了农村的党政基层民主建设的改善与提高,是一个全面而完整的系统工程。

3.新农村建设顺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也包含在“五个统筹”的战略部署内,即统筹城乡发展。国家把城乡发展放在第一位,可见农村发展的重要性。从横向上看,即从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结构上看,三大产业需要平衡发展,眼前农业明显落后,成为整个经济发展的一大缺口;从纵向上看,城乡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在拉大,导致大量人才、资金涌向城市,农村因缺乏人才、科技和资金而愈显落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顺应时代的要求,也是党在正确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基础上提出的战略举措。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关乎国家发展前途的大事,决不仅仅是农民自己的事情,它是每个中国人的事,与我们紧密相关,因此,新农村建设,需要农民和城镇居民的共同努力,需要军民合作、党群一心,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地为之做出不懈的努力。不论怎么样,我们期待再次出现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的创举,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面貌,从而也壮大国家经济实力。

综上所述,现阶段正是农村发展的大好时机,国家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及原则为农业发展、农村致富、农民增收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今后国家将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但是,“三农”问题的关键还是要依靠农民群众自己的努力,农民要力争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三农”问题解决的难度很大、任务艰巨,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建设。总之,农村经济的是否发展及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宁,为此,“三农”问题的解决,更需要我们每个人付出积极的努力。

【参考文献】

[1]科学发展观若干问题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6).

[2]宋黔晖,郁建兴.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学习读本.新华出版社.

[4]理论热点面对面.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第9篇:三农发展论文范文

【关键词】“三农” 传播研究 媒介接触 话语权

国外对农村传播问题的研究始于1962年,美国社会学家在对农村中新事物(新农药、新良种等)的采纳和普及过程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发表了研究报告《创新和普及》。这次研究报告发展了传播学的两级传播的观点。在有着8亿农民人口的我国,对“三农”传播问题的研究有着特殊的意义。“三农”是国家的重要战略,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的传媒对“三农”的关注程度也大大提高。同时学术界对“三农”传播的研究也逐渐增多,但是这些研究大多是零散的论文形式,著作并不多。其中方晓红的《大众传媒与农村》比较具有代表性,这一成果是方晓红带领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200余名师生进行了江苏农村受众调查、江苏媒介调查、苏南农村入户访谈以及南京市城市受众调查等四项调查的结果。作者提出了“农村的变革是媒介发展的动力”、“大众媒介构建了农村与城市文明对话的平台”等观点,以及“大众传播媒介如果仍以传统观念面对现在的农村与农民,它失去的将是一个巨大的受众市场”等看法,这些对于农村媒介的发展兼具现实意义与前瞻性。(《大众传媒与农村》,方晓红著,中华书局,2002年11月第一版)。另外一本代表性的著作是李红艳的《乡村传播与农村发展》,该书从历史脉络中梳理乡村传播与发展的事件、研究观点、追溯不同时期媒体信息报道内容的变化和报道倾向的不同,力图呈现乡村传播与农村发展研究的全貌。

现基于《2006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报告》,对“三农”传播研究进行简单梳理。学者关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民的媒介接触情况

很多研究人员调查了农民的媒介接触及信息接收情况。曹刚和方晓红的《苏南农村受众群分化的调查与分析》中通过问卷调查得出大众传媒在农村中的传播效应并不高的结论,很多技术经济信息并不是通过大众媒介让农民接受的,农民更倾向于传统的人际传播,也就是说大众媒介在促进农村的技术变革经济发展方面起到的效用并不高①。进行此类调查还有刘仁圣、叶伏华的《江西农村三地传播状况的调查》,方晓红的《对农村受众选择电视节目倾向的研究》等。

二、报纸电视等大众媒介“三农”报道研究

在中国知网(CNKI)键入“三农报道”关键词,搜出109篇论文。很多研究者指出了“三农”报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其中报道中的主要问题是“三农”报道的边缘化,深层原因则是媒体从业人员为追求经济效益忽略了消费水平相对低下的农民②。这需要媒体社会责任意识的提高。还有很多研究者在业务层提出了如何更好地进行“三农”报道的建议,提醒传媒在报道中应注意生活性、贴近性等原则。如肖大顺《创新“三农”报道的启示》(载于《新闻前哨》),李杰《关于“三农”报道的几个关键问题》(载于《新闻采编》),这些文章大多是经验性的业务总结。

另一方面,也有一些研究性的理论文章。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农民形象的塑造

相对于一直处在传媒报道中心地位的城市与城市市民,农民在传媒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农民很少有机会接近媒介,缺乏参与媒介的能力与条件,更没有机会主动利用媒介放大自己的声音。另一方面,城市人也缺少亲身接触农民的机会,他们对农民的认识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媒体的报道。在这方面很多学者都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结论。如有研究者指出媒体对农民形象的塑造单一,正面典型缺失,媒体则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也有学者以《生存之民工》《民工》两部电视剧为分析样本,认为两部电视剧力求原生态地展现农民工的真实生存状况和真实形象。③

2、农民“不在场”

受国家政策的影响,“三农”问题一直是近几年来媒体关注的焦点。但是有研究者注意到,“三农”报道热的背后隐含的却是“三农”报道的边缘化。媒体关注多是对农业农村政策的解读,农业部门和地方政府领导成为报道的主角。政府和媒体都在谈论农民,农民却只是被谈论的对象,自己不在场,不关心。④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媒体报道中的“官本位”意识,缺少对农民的真正关心。

3、农民话语权

农民在面对媒体时的弱势地位及在媒体报道中被边缘化的状况,使得农民成为普遍“失语”的群体。有学者针对该问题提出农民话语权问题,指出媒体要树立农民受众意识,为农民说话,多让农民说话。同时政府和媒体也要积极实施受众教育,培养他们运用和争取媒介话语权的主动意识⑤。

三、农村受众的媒介素养

面对当下信息传播在农村失衡的现状,提高农民的媒介素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很多学者根据我国城乡分割二元体制的实际情况以及农村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这一事实,提出了提高农民媒介素养的重要性并给出了一些建议。指出政府应大力推进媒介环境建设,积极尝试在农村开展媒介素养教育⑥。还有学者力图考察农民与媒体的关系状态,使农村受众更好地使用大众传媒、参与传播活动。农村受众的媒介素养是伴随着全国性的媒介素养问题的研究而展开的,事实上,由于学者更多的关注城市受众媒介素养的研究,对农村受众媒介素养的研究一度被忽略,因此,这方面的研究并不多。

四、城乡之间的“信息沟”

在“信息爆炸”“知识爆炸”的时代,特别是随着互联网在城市的普及,农村受众无法获得与城市人同样的信息与知识。有学者对河南农村受众接触大众媒体的行为进行了实地调查,得出这样的结论:农村受众接触媒体的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对平面媒体的接触仍然不如电子媒体,这种现象反映出我国农村受众的教育水平仍然不高。有学者则调查了甘肃数个县的情况,发现大众传播“知沟”现象在西部农村的社会生活中越发严重⑦。

总之,对“三农”传播的研究大多还停留在经验介绍,政策的宣传解释方面,理论上少有大的突破,对解决农村信息传播失衡的现状也缺乏建设性的建议。同时,在各个研究方向上,对“三农”传播问题的研究的关注度不够,这与市场经济下媒体对农村市场的不够重视有关。■

参考文献

①曹刚、方晓红:《苏南农村受众群分化的调查与分析》,《新闻记者》,2002年第1期

②罗阳富,《“三农”报道存在的问题及思考》,《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3期

③方晓红、贾冰,《论〈人民日报〉“农民形象”塑造――兼议衡量媒介三农报道的一个重要指标》,《新闻界》,2005年第4期

④胡友笋、陈秀杰,《异曲同工,共造双赢》,《新闻知识》,2005年第8期

⑤周春霞:《论农村弱势群体的媒介话语权》,《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⑥郑智彬、樊国宝,《论农村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基于安西镇调查的视角》《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⑦汪霞,《信息时代西部农村“知沟”现象及对策》,《新闻界》,200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