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境问题范文

环境问题精选(九篇)

环境问题

第1篇:环境问题范文

任何一种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都给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且主要是负面影响;能源的大量开发和利用,是造成大气和其他多种类型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主要原因;尽管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也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但化石能源(主要是煤炭、石油、天然气)引起的环境影响是最显著的,它们在开采、运输、加工、利用的各个环节都会对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2、能源开发利用引起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

2.1生产技术水平较低:尽管我国能源工业现代化程度比过去有了显著的提高,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由于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特点,洁净煤技术开发和应用落后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我国石油工业的技术水平十分落后,工业增加值的增长主要靠的是固定资产的大量投入,其比重达到了110.72%,因而使得技术进步和劳动投入对于工业增加值的贡献都表现为负值。

2.2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目前我国8个高耗能行业的单位产品能耗平均比世界先进水平高47%,而这8个行业的能源消费占工业部门能源消费总量的73%。按此推算,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中国的工业部门每年多用能源约2.3亿吨标准煤。这导致使用同样数量的能源,有较多的能源物料没有转化为其他能量就成为危害环境的污染物被排放到环境中,加重了对环境的污染;因此,我国的节能降耗工作应主要放在提高工业部门的能源效率上。

2.3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我国煤炭消费比重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煤炭燃烧中会放出几十种污染物,SO2和NOX会引起酸雨。酸雨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绝对优势,油气等优质能源所占比例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比世界平均水平也低近38个百分点。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不合理性在世界各国中是尤为突出的。

2.4能源消费总量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而迅速增加:使污染也相应增加。经过50几年的勘查开发建设,我国能源工业取得了辉煌成就,2000年的能源生产总量达106988万吨标准煤,居世界第3位;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建设规模的扩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1992年开始,能源消费总量已经超过了能源生产总量,能源自给率下降为85%,成为世界第二能源消费大国;原油从1993年开始也由净出口转化为净进口,且每年均在递增,2000年进口原油达7000万吨,已占消费总量的30%,而且缺口将会进一步扩大。

2.5能源地区分布不均:我国能源地区性分布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发达地区能源短缺和农村商业能源供应不足。中国的能源资源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化特征。从能源矿产资源探明储量的六大区域分布看,矿物能源资源的80%左右分布在北方,煤炭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这一特点决定了能源运输长期以来存在着运输能力不足、运力紧张等问题,更使得能源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和污染从点源到面源不断扩散,进一步加剧了能源环境问题。

第2篇:环境问题范文

关键词:环境功能;环境问题;环境保护

社会在进步,人类资源却在日益减少,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面临枯竭。地球是人类共有的家园,解决严峻的环境问题,需要全社会携手共进。事实告诉我们:离开经济发展谈环境保护必然是“缘木求鱼”,离开环境保护谈经济发展势必是“无源之水”。因此探索走环境与经济融合的环保新道路是新时期治理环境问题的必由之路。

1 环境问题形势严峻

十一五计划以来,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果。但是,由于中国面临的环境问题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彻底解决的。中国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自然生态环境破坏等环境问题仍然相当严峻。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向城市集中的同时,城市的环境污染也随之加剧,生态破坏的范围和程度也在扩大和加深,并有明显向农村蔓延的趋势。这些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甚至影响社会的稳定。

1.1 水污染

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淡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淡水资源匮乏。近年来,水污染现象严重,悄悄挤入世界贫水国家的行列。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紧张,污染性缺水的城市日益增多。全国水环境局部有所改善,但总体上呈恶化态势。水污染已成为水资源利用中的一大障碍,成为威胁人民健康和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的水环境污染已经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

1.2 大气污染

中国大气污染主要污染物是烟尘和二氧化硫。主要是由燃煤造成的,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能源消耗的增长,城市机动车辆的增加,温室效应、酸雨呈蔓延之势,大气污染程度日益严重。空气污染严重影响人的呼吸系统疾病,造成人群死亡率增加。酸雨污染造成我国粮食、蔬菜和水果减产,鱼类等水生生物生长繁殖能力下降,以至整块农田绝收,甚至成片的林木死亡,建筑材料等严重腐蚀。

1.3 水土流失

国家环保局和中国科学院调查表明:我国自然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十分严重。其中以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壤盐渍化为标志的土壤环境破坏问题明显。长期以来,违背自然规律的掠夺性开发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破坏,恶化了生产、生活环境,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4 土地沙漠化

近几年,因生态环境恶化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巨大损失。土地沙漠化是土地荒废的最终形态。土地沙漠化面积的扩展是我国面临的一个突出的环境问题。造成土地沙化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由于过分采伐;过度放牧造成的;其次由于土地的过分使用;沙丘的移动;城市和工矿企业的建设占地等。土地沙化导致日益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给人类带来损害。

1.5 环境污染从城市向农村扩展

现代化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我国是世界上使用化肥农药数量最大的国家。它在防治害虫提高产量的同时,残留物对土壤、江河造成了各类污染。近年来,随着乡镇企业的迅速崛起,基础设施和管理上的滞后,工业污染开始向农村蔓延。农村工业垃圾露天的堆放、农村工业污水直接排放,加剧了农村环境的污染的局势。

2 掌握环境功能

这里所说的环境功能主要包括:一是提供人类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当人类索取资源的速度超出自然供给的能力时,便会造成环境问题。二是消纳和同化人类活动产生的产品,当废物排放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时,环境质量会下降。三是满足人类生存的精神享受。优美舒适的环境,使人们心情放松、精神愉悦,身体健康,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可见,环境是社会发展的依托,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环境资源的多寡、优劣决定着经济活动的规模和速度。在开发资源、利用环境的同时,认识并掌握环境功能意义深远。掌握环境功能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3 加强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它关系着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是国富民安的大事。环境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一点已达成共识。我们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统筹考虑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向着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轨道进发。

3.1 制定切实可行的环保制度

国家在规划和调整环境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时,本着经济、社会、环境相统一的原则,将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首要任务,要将环境管理作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措施。针对面临的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压力,制定环境保护目标,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制,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保护作为干部晋升的标准。另外,建立健全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机制,利用新闻媒体,文化长廊,宣传标语等各种形式,及时披露环境信息,提醒人们的环保意识。

3.2 鼓励民众参与环保行动

目前,我国的公众环保意识普遍较差。对许多根本性的环境问题缺少了解。平时没有参与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对环境问题的严重后果缺乏一个清醒的认识。为了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政府不能只在每年的“世界环境日”前后大张旗鼓宣传环保,应该打持久战,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领域,让公民真正认识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只有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水平提高了,政府的环保工作才能落到实处,才能充分发挥环境功能,为人类造福。

3.3 增强环境科技创新能力

实现环保工作跨越式发展,提高环保管理水平,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依靠科技对重大环境问题进行研究调查,获取可靠的基础数据,以此作为解决复杂环境问题决策的基础。可见,稳定的环境科技投入机制是环保工作实现历史性转变的决定因素之一。

3.4 培养高素质的环保人才

加强创新型环保科技队伍建设是深化环境科技体制改革的基础。坚持自主培养为主,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培养和选拨科技骨干,使中青年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全面实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用好人才,留住人才。要通过环境科技创新、环保标准体系建设和环保技术管理体系建设工程的实施,加强科技人员培训和技术交流,完善科技人员继续教育制度,以及国内外进修培训等多种有力措施,培养和造就一批批有创新精神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4 结 语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关系之一,随着全球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问题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重大议题,也是困扰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只要全世界各个国家、各个阶层的人士携手合作、共同保护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定能打造一个和谐怡人的生活、生产、学习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黄文清.掌握环境功能加强环境保护;决策探索2011.18

[2] 肖建武,康文星,尹少华.城市森林净化环境功能及经济价值评估——以"国家森林城市"长沙市为例;浙江林业科技;2009年第29卷第6期

第3篇:环境问题范文

关键词:环境生态设计城市环境艺术设计郑东新区

一、环境的含义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的场所,也是向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所必须的自然资源的供应基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明确指出:“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其中,“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就是环境的科学而又概括的定义。它有两层含义: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所说的环境,是指以人为中心的人类生存环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毁灭。同时,环境又不是泛指人类周围的一切自然的和社会的客观事物整体。比如,银河系,我们并不把它包括在环境这个概念中。所以,环境保护所指的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环境,是作用于人类并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外界事物。

(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这个概念也在发展.如现阶段没有把月球视为人类的生存环境,但是随着宇宙航行和空间科学的发展,月球将有可能会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组成部分。

二、环境问题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由于自然环境因素的破坏和污染所引起的。如:火山活动,地震,风暴,海啸等产生的自然灾害,因环境中元素自然分布不均引起的地方病,以及自然界中放射物质产生的放射病等。

另一类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破坏。在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污染物(或污染因素)进入环境,超过了环境容量的容许极限,使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超越了环境自身的承载能力,使生态环境质量恶化,或出现自然资源枯竭的现象,这些都属于人为造成的环境问题。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问题,多指人为因素造成的。当前人类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于是人们呼吁“只有一个地球”,“文明人一旦毁坏了他们的生存环境,他们将被迫迁移或衰亡”,强烈要求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环境问题的产生,从根本上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伴生产物。具体说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人口增加对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

2.伴随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产生的环境污染;

3.人类在开发建设活动中造成的生态破坏的不良变化;

4.由于人类的社会活动,如军事活动,旅游活动等,造成的人文遗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破坏,珍稀物种的灭绝以及海洋等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破坏与污染。

三、环境治理和保护

在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方面,郑州市这几年下了很大的工夫。对于母亲河的治理就已经略见成效。2007年5月,总书记亲临黄河视察工作,黄河市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我们一定要把她治理好,一定要把环境治理好。

以前,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的破坏,黄河两岸的环境一度非常恶化,绿城经常在开春的时节会经受一次又一次沙尘暴的洗礼,而我们的母亲河也在很多河段出现了断流的现象。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在人们日益追求生活环境优化的今天,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和环境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激化了。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可持续发展战略已在世界范围内推行,我国也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设计”正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设计领域的一种战术回应,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也因此从观念转变到理论建构乃至设计,创作的方法技巧等方面都必将得到重大的发展。此间,“生态经济”,“生态产业”,“生态美学”及“生态建筑”等新概念应运而生,冠以“生态”的各种词汇频频出现在各行各业的文本中,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实现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设计绝非易事。

城市生态环境系统规划是在城市发展战略或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指导下相对独立的规划体系,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进行。从宏观到微观可分为:

城市生态环境系统规划———绿色空间系统规划———环境设计三个层次。每一层次含空间性质,功能,生态质量,绿化,环卫,人群特色及景观风貌等研究内容。

1.制定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生态平衡质量,绿化水平,社会服务及特色风貌等指标,在定性的基础上逐步定量化,使目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

2.城市人群休闲行为的研究和预测。其中包括价值观念,心理需求,文化取向;人口规模,人口特征(年龄,职业,性别,消费层次等等);人群在城市空间系统中的流动,集散和停留时间等规律;休闲方式选择与休闲文化取向。

3.城市生态环境空间序列规划。对城市的生态绿色空间进行调整,空间规划从用地规模,空间规模,空间序列组织,空间视线及环境效益等方面综合研究,形成“点,带,场”相结合的空间系统。这些空间包括有:城市广场,主要步行街道,城市滨水地带,公共绿地,居住小区绿地,大型建筑庭院及市郊农产品绿地等。

4.城市空间环境功能规划。包括生态效益功能,活动利用类型(游憩,娱乐,运动,集会,展示,分隔,交通……),人流及文化艺术表达等各项功能。规划同时要对城市各主要空间作出系统的主次功能的认定。

5.城市特色风貌的规划。在总体特色风貌目标的控制下,充分考虑环境主要空间的艺术风格和文化主题等方面的规划。

6.绿化规划对空间进行全面的指标控制。基于各空间功能,生态指标,建设条件确定各空间绿化指标时效要求。绿化指标包括绿化覆盖率,绿地率,郁闭度及叶面系数等。绿化规划要对各主要空间值等特征加以规定。

7.局部空间环境规划。对城市“绿色空间”的人口容量进行测算,制定生态环境目标(空气,湿度,土壤,灰尘,噪音及风等)和环境保护治理的措施。

8.城市生态环境系统与区域生态系统的关系。城区与郊区绿地系统的协调关系,区域空间调节关系,休闲人口流动的关系等等。

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的开发和建设现今已经即将完工,首先从设计和规划上来说就是与国际接轨的,世界著名建筑师黑川纪章对整个新区的建设做了一个全面而又详尽的规划和设计,无论是从制定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城市人群休闲行为的研究和预测、城市生态环境空间序列规划、城市空间环境功能规划、城市特色风貌的规划、绿化规划对空间进行全面的指标控制、局部空间环境规划、城市生态环境系统与区域生态系统的关系等等这些入手,都是将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和环境很好的融合到了一起,很好的解决了当地环境和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在某些问题上的矛盾。

很好的解决环境问题和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美化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参考文献

[1]吴良镛,面向21世纪的建筑学[Z],国际建筑师协会“北京”(讲稿),北京,1999

第4篇:环境问题范文

 

1.人类共有的遗产——南极

 

南极洲是世界第五大洲,位于地球的最南端,总面积为1366.1万km2。其中,大陆面积为1190万km2,周围岛屿面积为19.3万km2,冰架(又称陆缘冰)面积为156.8万km2。南极大陆绝大部分位于南极圈内,周围为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所环绕,肆虐的西风带一直使南极大陆处于恶劣的气候环境之下。南极洲由此成为人类最晚发现的大陆,也是地球上最寒冷、风暴最大、平均海拔最高、最干燥、最遥远、最偏僻、最孤独的大陆,离最近的南美洲也有970km。迄今为止,人类所测量到的南极绝对最低温度为-89.6°C,这也是世界最低气温记录。南极洲年平均降水量仅有180mm左右,越往大陆内部降水量越少,而且空气中的水分也很少。

 

南极横断山脉将南极大陆分成东南极洲和西南极洲两大部分。南极大陆常年覆盖着厚厚的冰盖,其平均海拔高度为2350m,尤其是东南极洲构成一个穹状的高原。东南极洲海拔较高,气温比西南极洲要低,且气温随海拔、地形和离海岸的距离而变化。南极半岛气候相对适中,沿岸一带在1月份气温较高,平均温度略低于0C。98%的南极地表终年为平均厚度达2160m余的冰层所覆盖。内陆高原夏季(1月份)平均温度为-28°C,冬季(7月份)平均温度为-50°C。

 

南极大陆(包括冰架)约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0%,南极大陆和周围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和淡水资源。南极冰盖冰的总体积约为2800万km3,约占世界总冰量的90%、总淡水量的80%。南极是驱动全球大气和大洋水体循环的冷源,由此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南极冰盖中不仅保留了大量的陨石,而且储存着过去数十万年地球气候与环境变化的记录。南大洋环绕南极大陆的四周,在这一冰冷的水域中形成了具有数千万年历史的独特生态系统和大量的海洋生物。

 

因此,从太阳系的起源、大陆演变历史到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南极大陆是自然科学研究的数据宝库和天然实验室,从而强烈地吸引着各国科学家前往南极进行考察与研究。然而,南极大陆的大部分地区都尚未留有人类的足印,这是因为在恶劣的南极自然环境和艰苦条件下进行研究活动极为困难,人类仅仅对其中的一部分有了粗浅的了解。因而,南极洲仍保留了大量未知领域和科学之谜有待探索。所以说,南极洲在未来的自然科学研究中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区域,南极研究和观测活动对认识地球环境的演变历史与预测其未来变化变得越来越重要。南极研究不仅是为了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而且与生命科学、遗传学等其他学科领域密切相关,这些均可能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的未来。因此,南极科学的重大贡献就是通过科学考察与研究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为人类社会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正因为南极具有这些十分独特的地理与气候环境,所以南极洲及其周围地区是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在地球其他地区无法进行这类研究。到2004年为止,人类已在南极建有82个科学考察站,其中,47个为常年考察站、35个为夏季考察站,主要开展地球科学、生物科学和物理科学领域内的多种观测与研究。

 

南极大陆储存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是人类最后的一个资源宝库。这些宝贵的资源包括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和淡水资源。例如,南极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储藏地区,位于东南极大陆的铁矿蕴藏丰富,含铁品位高,有‘南极铁山”之称,可供世界开发利用200年,为世界之最;世界上最大的煤田一南极大陆二叠纪煤层广泛分布于东南极洲的冰盖下,储藏量约达5000亿t。南大洋因其独特的水文特征蕴藏丰富的生物资源,仅南极磷虾蕴藏量约有4亿〜6亿t,每年可捕获5000万t而不会影响其生态平衡。此外,南极还是世界最大的淡水资源库,仅南极大陆就储存了人类可用淡水的80%。

 

南极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气候,同时也形成了多样而又特点迥异的微生物生境,包括南极的海洋、海冰、冰川、湖泊、沉积、原始苔地等土壤环境、地衣苔藓等先锋植被等各类生境,在这些极端的环境中生存着具备了独特的生物学适应机制和生理生化特性(如嗜冷-耐冷特性、嗜盐-耐盐特性、抗辐射特性等)的微生物。因此,南极微生物作为极端微生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国际研究的热门领域,日本、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均启动了南极微生物的研究计划,以揭示极端生命形式的奥秘以及利用其特殊生理机制与特殊代谢产物。南极微生物资源已成为各国生物高科技公司极力勘探、获取与开发的对象。

 

2.南极环境及其保护现状与意义

 

南极是世界最大的一片人迹稀少的荒芜之地,具有迷人的自然风貌、无与伦比的绚丽景色。南极环境对人类具有重大的意义,例如南极冰盖中蕴藏着过去几万年前、甚至数十万年前的大气记录,由此可以研究地球的自然气候周期,并以此来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在南极生活着数百种特有的而又脆弱的野生动植物种类。例如南大洋中生活着种类繁多的海洋哺乳动物,其数量和种类比北极地区还要多。相对其他地区而言,目前南极环境和南极生态系统较少受到外界的影响。南极不仅对全球的生物多样性作出了贡献,而且在全球的海洋和气候系统中起到重要作用。其中,南极海洋生态系统,由于其食物链较短而又相对简单,因此十分脆弱和极易受到破坏。南极的大陆与周围水域为全球大洋的其他区域提供基本的营养物质,供给数千千米以外的生物系统。南极地区同时还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最敏感的指示器,气候变化引起气温上的微小变化(如气温升高将引起冰的融化)将会对全球海平面产生重大的影响,从而影响整个人类社会。无疑,保护南极环境不仅是保护南极地区,实质上是保护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和我们人类自身。

 

人类在地球其他地区的活动已经造成南极上空出现臭氧洞,使南极的动植物遭受紫外线(UV)辐射;而且,所产生的化学污染物也被带到南极,在南极的冰盖和动植物细胞中均发现这些示踪物质。南极对认识工业社会带来的全球性环境影响十分重要,因为全球变化可能对南极环境和南极动植物产生不良影响。例如,全球变暖会促使南极冰架大面积分裂,从而使依附其上的动物失去其栖息地;紫外线辐射增加可能使浮游植物群落发生变化并对食物链产生影响。南极地区是全球变化的一个敏感的指示器,在全球变化可能给南极带来变化的过程中,这种变化可能反过来对世界的其他地区产生严重的环境影响。例如,南极冰中蕴藏的水量变化可能影响到全球海平面变化。

 

虽然南极洲地处偏僻并一直远离现代社会,但仍未免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现代工业和现代技术革命已经给南极洲带来了各种环境问题:废物、旅游、过度捕捞、动植物生存环境的破坏,以及潜在的矿产资源开采等。更为重要的是,诸如全球升温、臭氧损耗、空气与水污染以及核辐射微尘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南极地区。近20年来,南极的环境问题更加突出和引人关注:卫星数据显示2000年的南极臭氧洞最大,创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为2970万km2余,2003年次之,面积为2820万km2余。研究人员还发现,通过臭氧洞的紫外线破坏了冰鱼(一种没有血红素的南极鱼)的DNA,同时表明先期的臭氧损耗损害了一种单细胞南极海洋植物。

 

自20世纪以来,南极环境已经明显受到人类南极活动的影响,尽管这些影响是区域性的或者局地性的。从当初的捕鱼与狩猎活动,到近数十年来的科学考察与旅游活动以及近几年掀起的生物资源调查活动所产生的种种影响。近20年来,南极的环境问题更加突出和引人关注。例如,2002年区域升温引起南极冰架大面积崩解,南极科学家在2005年预测,世界上最大的冰山可能在南极洲附近着地,这将给科学考察基地和企鹅栖息地带来新问题,如栖息地的成千上万的企鹅幼雏将面临饿死的危险。

 

南极地区的环境和生态系统十分脆弱。长期的低温环境,使任何污染物(如人类遗弃的各种垃圾与废物)在南极地区都会长久保存下来。地球的温室效应正导致南极冰盖出现大面积崩塌、融化,这将严重地扰乱和破坏地球气候和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保护南极地区的环境对于保护地球环境和人类生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南极环境的整体结构表现为不均一性和不平衡特性,而环境结构的不稳定性决定景观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由此造就了南极大陆边缘无数大小冰川和拥有绝大部分露岩区,并成为动植物主要栖息场所和人类活动的主要地带。另外,景观单元的多样性使大陆边缘成为整个南极地区景观丰度的最高分布区。无疑,景观稳定性和景观对外来干扰的抗性,与景观修复能力有直接的关系。例如,南极乔治王岛菲尔德斯(Fildes)半岛人类活动频繁,原有鸟种南方巨鹱的种群数量在近15年之间下降了90%,同时该地区沿海植被有多处在近20年间遭人为破坏而退缩,至今未见任何复原迹象。这表明,南极大陆边缘地带景观单元的抗干扰能力和修复能力远较人们想象的要低。

 

进入21世纪,随着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人们已经认识到地球环境面临的巨大危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需要综合监测和研究极地环境与全球环境变化,尤其是全球气候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正在发生的快速变化。2003年国际科学联合会(ICSU)和世界气象组织(WMO)共同发起2007—2008国际极地年活动,其科学主题充分反映了人类对极地环境发生快速变化的深度关切。

 

《南极条约》的签署(1959年)标志着南极开始了和平利用、科学研究的新时代。而《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签订于1991年,生效于1998年)则首次为保护南极环境提供一部综合性的国际法,同时也为各国制定南极环境保护法律与南极考察管理条例提供了框架。联合国从第三十八届大会(1983年)开始就南极问题进行辩论,并在《21世纪议程》等多个国际公约中特别表明对南极环境及生态问题的关注。将人类在南极活动带来的环境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以保护南极的固有价值,包括其荒野价值、美学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在国际社会已达成广泛的共识,但如何圆满实现这一目标是人类共同面临的,而又必须解决好的全球性问题。

 

南极环境管理的机构、法规、条例和措施是由《南极条约》的早期概念逐步发展而来的。其中,《议定书》是保护南极环境所采取的所有举措中最富有历史意义的一部综合性法规,也是国际社会管理南极的另一个里程碑。根据该〈议定书》,在第二十二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ATCM,1998年)上设立了南极环境保护委员会为常设委员会。

 

ATCM在南极环境保护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生态与环境保护问题一直被列为其主要议题。例如,第二十四届ATCM上设立了专门工作组来讨论法律问题和南极环境损害的责任与赔偿问题;第二十六届ATCM,除设立了南极旅游问题特别工作组来讨论南极旅游和非政府组织活动问题外,还正式通过了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市成立南极条约秘书处(已于2004年9月1日正式运行)这一议案;第二十七届ATCM上则专门讨论南极旅游、环境综合评估等问题。

 

许多成员国于1998年前后依据《议定书》制定相应的国内法律或政策,及时调整了其南极考察实施过程和作业程序,并对考察活动预先进行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估。当然,在具体实施和执行《议定书》各项条款中仍将面临许多具体问题。例如,如何更好地控制和管理南极地区迅速发展的非政府组织活动和商业旅游活动,尤其是来自非南极协商国的,这些活动已对南极环境和科学考察造成影响。

 

二、人类南极活动对南极环境及其生态系统的影响

 

1.人类在南极的活动

 

南极洲通常被认为是一片未被人类污染的净土,但目前的情形已并非如此。人类发现并涉足南极已有100余年,其间人类到达过南极的部分地区,除足迹外还留下许多垃圾和其他污染物。由于《议定书》的生效,在南极全面禁止所有矿产资源勘探活动。所以,自南极发现至今,人类南极活动主要包括海洋捕捞及加工活动、科学考察活动和旅游活动。这些活动已使得一些南极生物种类濒临灭绝,土壤、植被、大气与海洋等环境受到污染。

 

南大洋生物资源极为丰富,自17世纪以来,尤其到19世纪和20世纪,人类已相继对其进行过度捕捞。首先是海豹被捕杀,接着是对鲸,然后是对鱼、磷虾和头足类动物的捕捞,从而使南极生物资源处于危险的状态。

第5篇:环境问题范文

关键词:贸易与环境问题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环境问题由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低级阶段的局部的点的问题逐渐演变成为如今倍受关注的全球化的面的问题。特别是当今我国正处在高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经济的增长基本还是建立在“三高”(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长的发展模式基础之上,这就造成我国一些地区的环境污染严重,环境形势非常严峻,迫切要求对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积极发展环保业,以此来遏制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本文着重阐述与贸易相关的环境问题,并介绍了由此引发的思考,同时提出了几点建议。

贸易与环境问题产生的背景分析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社会的发展观念、消费观念以及医疗保健观念也不断发生变化,特别是在21世纪的今天,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和资源的日益稀缺使各个国家纷纷倡导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几年来,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对贸易的关注,这也使得各国以及国际社会不断加强对环境的管制,一些环境贸易措施也相应出台,影响着国际贸易的正常进行。环境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日益密切,环境作为一种新的贸易资源和新的贸易产业而以新的面貌倍受世人关注。

贸易与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剖析

贸易与环境问题之所以会倍受世界的瞩目,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些国家利用环境因素,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制定严格的环保技术标准或使用绿色的产品包装制度、绿色环境标志等来限制外国的产品,增强本国产品的竞争能力,从而达到保护本国产品和市场的目的。这种标准只适用于发达国家,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或者不发达国家则根本达不到这种标准,因此这种环境壁垒带有明显的歧视性质,这与WTO倡导的自由贸易的非歧视原则是相违背的。

由国际贸易给环境带来的问题日益突出。换句话说就是国际贸易与环境两者之间的发展不协调,突出表现在一部分对环境会造成影响的敏感产品的进出口贸易上。农产品和畜牧产品及矿产品的大量出口,造成局部地区的自然资源骤减,严重恶化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石材的出口造成景观的破坏和水土流失。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产业结构发生的重大调整致使发达国家将污染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因生产外国的污染严重的产品,造成本国的环境严重恶化,但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的不足,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治理,由此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这就造成了发达国家的环境外部性问题没有内部化,加剧了环境问题的国际化。

由贸易与环境问题引发的思考

贸易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我们应该如何去看待这个问题,进而采取一些措施去应对这个问题,笔者对贸易与环境这一问题有以下认识:

贸易问题和环境问题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贸易的目的是维护一个公开的、无歧视的和公正的多边贸易体制,同时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和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最佳地利用资源。环境保护的目的是改善所有人的生活水平,更好地保护和管理生态系统,争取一个更为重要、更为繁荣的未来。所以贸易与环境保护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两者都是促进人类生产、改善人类生活的重要手段,均致力于促进人类自然资源的最优化配置,真正达到可持续发展,因此环境与贸易本质上是统一的。但是由于贸易与环境各自的具体目标的不同,两者又是相互对立的。国际贸易政策的目标是消除贸易障碍,减少政府的干预和管制,实现贸易自由化;而环境保护的目标是为防止市场失灵(包括自由贸易)对环境的消极影响,通过政府的干预和管制,保护和改善环境。正确地认识贸易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为我们更好的解决贸易与环境问题打下了厚实的基础,贸易与环境之间应当有一种协调机制来使全球的环境与自由贸易之间的相互协调发展。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是两者不协调发展的深层次原因。当今世界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他们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使他们在资源消费和环境保护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不平等:发达国家经济高度发达,在发展过程中为保护本国的资源和环境,经常从广大发展中国家进口大量的木材、能源和矿产品,同时将那些污染严重消耗大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造成发展中国家很多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严重影响生态环境。不仅如此,广大发展中国家对治理环境的投入严重不足,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平均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8%左右。正是存在着上述这种事实上的不平等以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在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中涉及权利义务责任的分配承担不明确,使得贸易与环境问题之间矛盾重重。

解决贸易和环境问题的几点建议

前面已经分析了贸易与环境问题产生的背景、原因以及笔者对这一问题的几点认识,我们已经知道目前国际贸易与环境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协调。不仅如此,两者之间的协调问题已经被列入WTO谈判的焦点内容,那么我国该如何解决贸易与环境问题,促进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呢?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解决环境退化问题。经济的全球化使环境问题呈现出全球性的特点,因此单个国家的力量只可能会部分的改善环境,根本不足以改善全球的环境问题,必须通过开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来整合各国之间的技术、人才、资金,使资源达到最优化配置,各国共同努力来解决目前的环境问题。各国可以制定多边环境协议,规定各成员国各自的义务来解决全球性及跨越转移的环境污染问题,对于不遵守义务的国家实行严厉的制裁。同时也有利于解决各国在环境政策的制定方面的“政策失灵”问题,将有利于贸易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完善我国对外贸易法规,加快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与国际接轨。在制定对外贸易法规时应当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注重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三者相结合,注重出口产品的结构调整,以及出口产品对环境的影响,提倡环保产品的对外贸易,同时也要提高进口产品的环境标准。目前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存在很多立法方面的空白,而且已有的环保条款数量少,缺乏可操作性。为此应当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增强各项规章的可操作性程度。

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关于贸易与环境问题的谈判,共同反对发达国家以保护环境为名义的贸易保护主义。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当积极参与国际社会有关环境与贸易关系的讨论和谈判,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强合作,坚决抵制发达国家的环境贸易保护主义,以集体的力量去谋求公平合理的谈判地位,充分利用WTO的有关规则来保护本国利益。

建立贸易与环境的有效协调机制,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加强对企业的环境管理,积极发展环保产业,利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引进和发展国外新技术、新产品来推动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从而使贸易和环境有机协调发展。

贸易与环境问题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全世界各国共同努力解决,各国应建立在相互信任、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在保障各国的基本权益下,建立健全一套全球的贸易与环境的有效协调机制,消除歧视,相信有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贸易与环境问题能够得到圆满的解决,使之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贾建华,阚宏.新编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第6篇:环境问题范文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主要是从保护环境出发,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以及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实施环境监测计划,以监控环境污染、防止环境质量下降、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作用

环境监测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环境监测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只有通过对建设项目拟建地进行环境现状调查,开展环境监测,才能得到真实的环境现状数据,进行正确的环境质量现状评价。②通过追踪分析已有污染的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寻找污染源,预测污染变化趋势,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依据。根据监测数据,结合同步观测的气象、水文等资料和污染源料,验证或调试评价预测模型,为拟建项目地区常规监测点的优化布局和项目环境监测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③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的建设项目环境监测计划是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管理部门执法的依据之一。环境监测计划的执行能预防和及时发现企业引发的环境污染事故,也可及时发现环境保护措施的不足,是确保区域环境质量的有效措施。④通过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可验证建设项目周边地区环境质量是否满足环境管理的目标要求,同时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质量进行检验,这也是对环境评价单位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质量进行定量考核、监督与管理的重要措施。⑤相同类别的已建建设项目环境监测资料为拟建建设项目提供类比调查的依据。

2.环境监测的基本职能

环境监测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是以环境为对象、运用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技术手段,对其中的污染物及其相关组份进行定性、定量和系统的综合分析,以探索研究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环节,贯穿环境影响评价的整个过程。环境监测分析有两大特征:一是以统计学为基础,互相渗透,又互相结合的白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组成。二是为社会服务,有效的环境监测分析数据是环境监测的主要产品,各类环境监测数据充分反映了大气环境、水环境、噪声环境以及各类生态环境的各类环境容量,背景浓度,为各类环境规划、环境质量和环境评价提供了基础数据,为环境质量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是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时期,各种环境因素是否满足环境建设项目要求,则必须由环境质量结果来表明,环境评价体系中环境要素是否可以满足建设项目必须由环境监测结果来支撑,因此环境监测在环境评价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3.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

3.1现状环境影响评价

对环境评价单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首先必须委托监测部门对项目拟建地进行环境本底监测,在环境本底值未超标的情况下再对具体项目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并制定监测计划。待项目已经建设后稳定运行一段时间,产生的各类污染物达标排放,对周围环境已经形成稳定系统,根据各类污染物监测结果来评价该建设项目建设后对该地域环境是否产生影响,是否是环境可接受范围内。

3.2环境预测与评价

根据地区发展规划对拟建立的项目进行环境影响分析,预测该项目建设后产生的各类污染物对外环境产生的影响,并做出评价。

3.3跟踪评价

主要是指大型建设项目和环评规划,在建设过程中或者建设后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跟踪评价,当项目出现了与预定的结果差异较大时必须改进的一种评价制度,跟踪评价是现阶段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4.环境监测在环境评价体系中的影响与分析

4.1环境监测是环境评价的基础环境评价是以环境监测为基础,当每一个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首先要对该项目建设地环境要素分析,项目拟建地是否具有环境容量主要指大气环境、水环境、噪声环境以及生态等要素的环境容量);当项目建设后是否带来新的环境影响和变化:项目拟建设地是否具有环境可载力。为了说明这一系列问题必须有环境现状监测数据来表明,该地域的环境质量具有可行性,大气环境中污染物浓度小于区域质量标准,水环境质量满足功能区要求,噪声现状达到功能区要求。只有具有准确的环境监测基础数据,才能表明该地域具有环境容量,方可建设。

4.2环境监测在环境评价中的监督功能对环境评价体系有多种方法对环境评价进行监督,但环境监测是一种最基本的监督方法之一。项目建设后,对环境的影响结果是否具有环境可行性,是否可以满足区域环境区划要求,就必须有科学的数据来证明,可靠的科学数据来源于环境监测数据,项目建成后大气环境是改善还是恶化、水环境是好转还是逆转、噪声环境是否改变区域环境、生态环境是否产生时间和空间变更,这都要由环境监测数据来表达、证明。

4.3环境监测贯穿于整个环境评价体系中项目方委托环境评价后,评价单位必须先委托对项目拟建地进行环境本底监测,对本底监测数据评价,在环境本底可行的情况下进行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同时叠加环境本底后具有环境可行性。在项目建成后并试运行3个月后对项目进行验收,也是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最主要的环境要素预测评价和监督,建成后对环境影响是否超越了预测结果,必须进行环境监测。通过对废气污染源达标排放、厂区下风向污染物监测、环境大气敏感区监测,说明大气环境未改变环境现状;产生的废水达标排放,不改变原有水环境功能;噪声环境达标等由环境监测数据来支持。在项目运行一段时间后,进行回顾性评价时还需要监测数据来说明建设项目建成后未改变环境现状,具有环境可行性。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评价初期、建设期、运行期及后评价期,均由环境监测数据来支撑结果,因此,环境监测贯穿于整个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之中。

5.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在环境监测中’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干扰限制,致使监测频率低、监测点位不全等现象时有发生,从而使获得的监测数据木具代表性,某些监测数据结果不能准确地反映环境的实际状况。同时,由于时间和经费的原因,环境评价单位对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的一些监测工作进行压缩或省略,为了赶进度,监测单位对于某些监测项目的分析未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如固体废物或土壤的监测分析本应在磨碎后自然状况下进行风干,但为了省时间而采用烘干。此外,在生态环境监测方面,由于方法、技术及数据表述形式等方面的不足,造成该工作目前处于空白状态或无实际运用价值,大多数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只是走形式。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监测数据准确性不高,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从而影响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质量。

6.几点建议

6.1加强环境评价单位和监测单位对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监测工作的认识,从思想上认识环境监测对于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尤其是加强对环境本底值的监测,为拟建项目的环保审批提供数据.确保对拟建项目在环保审批上的严格把关。

6.2完善环境评价报告书评审责任规范制度。在环境评价报告书和环境评价大纲审查时,要求环境监测技术专家参加,评审监测内容。

第7篇:环境问题范文

由于伦敦的工业化进程具有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其环境问题在不同的阶段也具有不同的特点。工业化的发展与环境问题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新的工业化阶段,往往会在旧的环境问题上产生新的环境问题,新的能源的广泛使用往往就带来了新的环境污染。随着工业化程度的加深,伦敦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每当伦敦工业化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伴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就会出现新的污染源和污染形式,所以其环境问题会在以前的基础上大大加深。通过总结和分类,本文将伦敦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分为以下几种。

1.1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煤和石油燃烧所排放的污染物。工业革命的进行带动了煤炭和石油的使用,煤炭和石油在燃烧过程中往往产生大量烟尘和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这些气体排放到空气中后就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大气污染造成了恶劣的后果,如伦敦空气质量越来越差、日照时间变短等。

1.2河流污染

河流污染是伦敦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工业化时期,大量的工业污水与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流中,造成极为严重的河流污染。在河流污染这点上,泰晤士河的例子就十分典型。工业化以前,泰晤士河畔景色优美,绿树成荫,但是工业化彻底改变了泰晤士河的命运。随着工厂以及居民区工业污水与生活污水不断地排入其中,泰晤士河水质发生恶化,到工业化高潮阶段时期,它简直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臭水沟,河中生物基本绝迹。

1.3人口膨胀、居住环境恶劣

伴随着工业化的步伐,伦敦的城市化水平也越来越高,由此造成的后果是伦敦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加之缺乏规划及住房短缺,从而引发人口膨胀和居住环境恶劣。

1.4放射性污染和有机氯化物污染

放射性污染是由于利用原子能和发展核电厂而产生。人类在利用核能不当的情况下会产生放射物质泄漏和放射性污染,从而威胁人类生命安全。有机氯化物污染主要指因大量生产和使用农药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1.5其他环境污染

在以上几种环境问题外,伦敦的环境问题还包括固体废弃物污染、噪音污染、城市资源短缺、城市热岛效应、城市光污染以及城市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等问题。

2伦敦环境问题的成因

伦敦城市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既包括工业化进程中对环境的破坏和消耗,也包括政府和群众对保护环境的薄弱意识,同时加之技术水平的限制,使伦敦在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本文在总结和研究的基础上,将伦敦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为一下几种。

2.1技术水平的限制

工业化进程是技术变革的过程,其中新技术在发明和推广过程中,主要关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不考虑给环境带来怎么样的破坏。例如,由于污水净化水平不成熟,工厂只能将污水排放到河流中,依靠河水的流动来净化污水,这样只能加剧河流的污染。再者,受限于没有成熟的排水系统和固定的管道供水设施,伦敦城市居住环境恶劣以及卫生条件的恶化也就在所难免了。最后,由于燃烧以及净化设备的落后,加剧了煤和石油燃烧所带来的空气污染程度。以上一系列的环境问题都由于技术水平的制约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从而为环境的恶化埋下了隐患。

2.2环境理论的偏差

“自由放任”理论是由亚当•斯密与大卫•李嘉图提出的。其理论核心是对环境污染的行为放任自流,认为工厂选址、工厂的垃圾排放都是私人的事情,政府不能干预和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了政府关于环境保护的职能。在这种理论的驱使下,工厂盲目追求利润,社会上形成了以牺牲环境来促进经济发展的风气,这样必然会导致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加剧。

2.3人类对环境问题的意识比较薄弱

伦敦的工业化进程中,人们只顾追逐利益和金钱,从而忽视了生产过程中得环境污染问题,不会有人在生产过程中还用考虑保护环境。

2.4能源结构不合理

伦敦在工业化进程中主要以煤炭和石油为主要能源供给,随着煤和石油的广泛应用,各类与之相关的工业部门快速发展,如采矿和汽车工业,煤和石油在燃烧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从而造成环境污染问题。

2.5工业布局不合理

伦敦在工业化的进程中以高度集中的工业布局为主,工厂把大量的工业污染物集中排放到较小的区域中,导致了极为严重的环境污染。

3工业化进程中环境问题的对策分析

3.1调整能源结构

积极开发新能源要改善环境问题,首先必须要改变以煤和石油为主的能源消耗方式,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电力、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从而降低有害物质的排放,降低工业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3.2完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包括城市供暖系统、排水系统、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道路系统和城市环卫设施等方面。应通过不断完善以上环境基础设施,减少城市生产和生活废弃物的排放量,加大环境的消化能力。在城市建设方面,要积极推行以城市绿化为主的城市环境建设。通过不断大力开展城市绿化水平,极力提高城市环境对调节城市气候、净化空气和减弱城市噪声的作用,提高城市生态功能。

3.3通过科技进步来带动环保产业的发展

技学技术的进步在保护城市环境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应通过大力研制和开发先进且实用的环保技术,加大对环境治理技术的投入,加强工业废水治理,控制汽车尾气和固体废物污染等。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的作用,积极促进市场化、产业化的环境治理方法,全方位带动环保产业的升级,提高环境保护的技术水平和整体支撑能力,并使环保产业逐渐变成支撑城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3.4加大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

政府应充分发挥在环境保护中得监管职能,积极建立一支具有执行力度的环境执法队。首先,要不断提高环境管理者的素质和技术以适应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其次,积极吸收和引进国际和国内先进城市的环境保护经验,努力克服现有体制的弊端,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最后,要建立一个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环境保护体系。

3.5发挥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和监督作用

一方面,应努力号召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地参与到环境保护的活动中来,让群众树立起积极保护环境的意识,如杜绝使用一次性产品,积极植树以及循环使用包装物等。另一方面,应充分发挥公众对环境保护的监督作用,对污染环境的企业世家社会舆论的外部压力,同时监督企业的排污行为,促使企业形成先达标再排放的行为。

3.6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要按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努力搞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可以通过开展以经济健康发展、改善环境质量为主题的城市活动,结合一些切实有效的综合治理措施,努力减少城市中得各种环境问题。

3.7调整工业布局和城市布局

在工业布局上,把必须发展的重污染工业尽可能配置在用地、用水条件良好、环境承载能力大、环境净化能力强的地区上,使同样的工业污染排放所引起的环境污染尽可能的降到最低。同时,在城市布局上,把工业区配置在城市下风下水区,使工业污染对城市的环境污染降到最低。

4小结

第8篇:环境问题范文

【论文摘要】: 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都已经成为危害人民健康、制约一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对目前我国环保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资源环境破坏和社会各种体制的不健全等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现阶段应采取的措施。

1. 引言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是人类面临的重要问题,然而环境问题却一再为我们所忽视。自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以来,一眨眼35年过去了,我国的环保问题却并不尽人意,很多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其中资源环境破坏和社会各种制度不完善成为环保建设过程中的最大两个障碍。

2. 资源环境的破坏

资源环境问题已日渐成为制约各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首先,资源储存量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和核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另一方面,资源开采利用又与我们生存的环境质量息息相关。因此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关键,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资源与环境已日渐成为制约中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1]。

2.1 资源消耗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在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人类极大地依赖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和需要,人类开发利用资源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

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地幅辽阔,各种自然资源在总数上跻身于世界前几名。可是,由于受到传统发展观点的影响,我们认为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量的“三高”原则是实现经济技术腾飞的法宝。因而这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一直没有得到改变,掠夺式开发使资源储备量锐减,使资源开发利用处于一种混乱无序状态。资源消耗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我国成为一个自然资源紧缺、供需矛盾日趋紧张的国家。

2.2 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与治理是中国环境保护最重要的领域。中国的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海洋,淡水,土壤,固体废弃物,噪音,辐射污染等七类,污染面从城市蔓延到农村,从发达地区扩大到欠发达地区;形成点源、面源共存,生活污染与工业排放叠加,新旧污染与二次污染相互复合,环保冲突事件时有发生,尤其是工业发展所产生的污染,呈现出逐年加剧的趋势。如果不选择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继续保持对环境污染和资源粗放型开发保持不予重视的态度,我们为资源环境问题买的单会大大抵消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效益。环境污染投资总额占GDP的比重,呈逐年上涨的趋势。

3. 环境问题产生的社会根源

3.1 法律不健全

目前我国已经出台的有关能源、环境的各项法规制度名目繁多,研究结果政策建议更是林林总总,但是仍然不能扭转我国目前环境恶化、能源使用效率低下的现状,主要问题是法律法规不健全。

首先表现在法律不够与时俱进。《环境法》自颁布以来至今已18年多了。这么多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适应新的形势发展的要求,这也给一些污染户们钻了空子却无法予以惩治。

同时法律中一些条款只是制定了基本原则,却不具备实施条件。一些主要的环境法律尚有空白,立法的缺失,使人身健康以及所涉及的环境保护问题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2]。

3.2 监管制度不完善

在许多地方,往往因地方经济保护的干扰,一些排污大户同时是利税大户,轻易便能轻易避开法律追究。比起加速实现工业化,我国政府对环境保护显得不够重视,因此环境保护的法制、体制、机制都存在一定的滞后,环保投入明显不足,特别是当经济发展和环保发生冲突,往往是后者服从前者。或是由于一些政府官员的地方保护主义和个人利益,使得国家环境政策难于得到有效地执行。许多地方官员为了提高当地GDP而对其污染企业实行地方保护主义。

3.3 缺乏技术支撑

开发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共性和关键技术的能力不强,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还不能适应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需要。而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部门是专业性要求很强的部门[3]。可是我国地方环保部门特别是基层环保部门的人员结构却不能适应这种要求,所以,即使有了法律作为武器,环境问题依然频频发生,基层环保部门素质不高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3.4 公众环保意识薄弱

2006年1月15日,《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正式对外公布。公众的环保意识总体得分为57.05分,环保行为得分为55.17分,环保满意度得分为60.2分[4]。公众环保意识薄弱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人民大众长期以来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即在中国政府才是环境保护的主导因素。因此,逐渐形成了一种依赖感,认为环境保护仅仅是国家的事,与自己没有关系。

4. 现阶段应采取的环境保护对策

4.1 完善立法,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必然引起传统的环境保护观念的转变。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理念, 在污染治理方面应当反对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 法律的制定要确立预防为主的理念, 在环境资源法律保护方面,应树立整体环境资源观, 用整体观点去看待自然资源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在加强环境保护执法和司法的力度方面,要健全环境执法责任制,理顺各个执法部门之间的关系, 明确各部门的执法责任和权限。对于法律有明确规定而执法不力的, 应该由有关机关予以监督。尽可能地防止行政权力缺位、越位现象的发生。做到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4.2 优化能源结构以提高能效

提高能效和开发利用清洁、可持续能源的根本在于科技进步,既要继续扩大技术引进的力度,又要提高我国的技术创新水平。在环保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我国环保科技的发展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对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的投入,提高了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因此政府可以鼓励开发和应用有普遍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如洁净煤、煤层气利用,绿色照明、再制造等。

因此我们可以效仿,加强环保科技的投入,加速环保产业的发展,不仅得强化环保科技内容,提出可操作的政策措施,还大力培养环保科技人才,满足对环保产业发展和执法队伍人员的需求。

4.3 增强全社会环境意识

在推进中国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政策等工作的同时,还需充分认识到公众在解决环保问题上的力量。首先,要通过各种宣传手段,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只有提高了意识,手法,间顿,环保,参与才能变成一种自觉的行动;其次,鼓励公众与新闻媒体舆论对政府、工业污染大户等监督,施以压力才能使环保政策切实。尤其要指出的是一些环保民间组织的兴起开始影响到政府决策的形成与实施,并在引导环保节能社会风气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沈昊婧, 袁绪英. 对资源环境的思考——熵率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7).

[2] 梁从戒. 2005:中国环境危局与突围[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 田文富.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 学习论坛.2007.

第9篇:环境问题范文

[关键词]环境保护 政府环境审计 绩效审计

一、开展政府环境审计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国内外已开展的环境审计实践表明,环境审计是控制和防范环境污染、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管理措施之一。随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一目标的正式实施,我国环境保护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环境管理的领域也不断拓宽,这就要求不断改革和完善环境管理方法,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监督机制,以确保国家实施有效的环境管理。总之,环境审计作为现代审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有效解决当今环境问题的重大举措。

二、 政府环境审计面临的问题

1.环境审计法律依据不明确。我国目前环境审计关注的重点领域主要包括生态建设审计和环境污染治理审计两个基本方面。本文从这两个方面分析政府环境审计存在问题。

2.环境审计法律依据不明确。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在审计过程中就会碰到了种种执法阻碍。同时环境审计法律依据不明确也会大大制约了环境审计手段,作为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和环境审计的前提,环境审计的法律依据不充分,造成审计机关在执法权上的盲区,这也给我国政府审计机关开展环境审计业务合法性、合理性带来了制度上的制约,降低了环境审计监督力度。

3.环境审计范围狭窄。基于环境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环境审计领域可用纵向、横向进行划分。从现阶段看,环境审计的纵向、横向领域都有待拓展。首先,从纵向进行分析,环境审计中的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计划整治项目落实情况、整治项目建设及管理情况、评价计划整治资金投入管理情况。公共受托责任理论认为,公共受托责任是广泛存在的,不仅表现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各个方面,而且表现在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因此,环境审计的领域也应至少包括这些层面并且不局限于此。其次,从横向看,环境审计应包括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固体废弃物、其他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多维性决定了包括土壤、生物生产力、生物多样性、淡水、海洋和大气都应是环境审计的内容。

4.专业人才缺乏,技术手段落后。审计员应当具备与其从事的审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审计人员专业胜任性不足,导致在环境审计中广泛用到的测定、鉴定等审计技术受限制。审计组技术受限制的结果是:无法采取有效技术判断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无法判断分析相关责任部门有无虚报、瞒报污染物排放总量数据等问题,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大打折扣,存在很大的审计风险。

三、完善政府环境审计的建议

受托责任制约环境审计,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提供环境审计信息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自觉地将审计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之中,切实履行公共受托责任,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环保及环境审计意识。通过政府环境审计,大力开展水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树立全民持续、持久的治理思想,不断提高市民和有关部门的环保意识,促进环境监管部门严格执行环保政策。同时通过对企业经营活动影响环境程度的审计,促使企业从自身长远发展和承担社会责任出发,树立良好的负责任的企业形象,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从而促进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确保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开展政府环境审计的目标之一。

2.健全法律法规,推动环境审计有法可依。解决环境审计无依据问题,通过环境审计立法,使环境审计的开展有法可依,以促进国家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全面有效执行,同时能及时揭示和反映环保法规制定和执行上存在的问题,当然,根本的办法是修改现行的《审计法》、《环境保护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和《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使环境审计新的审计领域、审计对象和审计范围能在法规中进行明确规定。

3.扩大环境审计范围。环境绩效审计,主要是从经济性和效益性对环保资金的分配使用也环保部门的业绩进行审查。对每届政府官员的考察应从单一GDP标转为绿色GDP标准,使政府部门负责人和企业领导人不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获得经济发展,促使环境审计纳入常规审计,把环境责任审计纳入到对政府负责人的审查中,同时将环境审计纳入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之中。

4.加快培养和引进环境审计人才。环境审计的难度和广度对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挑战。为此,针对环境审计的现实,从两方面入手,加快环境审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一是加强审计人员在职培训。要求政府环境审计人员必须接受正式培训和在岗培训,取得从事环境审计的能力。借鉴环境审核指南关于环境审核员资格的要求来加强环境审计人员培训。在对环境审计人员培训的基础上实行环境审计人员资格认定制度,以此规范环境审计人员的知识技能、工作经验和学历要求。另一方面是加强对环境审计人才的引进力度。借鉴国外经验,去各个部门招收工作人员的做法,政府审计面向公共部门招收工作人员,缺少哪一方面的专家就在哪个部门招收。从而引进熟悉环保知识、环保技术的专门人才,充实审计队伍,为搞好环境审计工作打下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媛.风险导向环境管理审计程序研究.中国海洋大学硕士论文,2008,6

[2]蔡春.陈晓媛.环境审计论.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