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领导力论文范文

大学生领导力论文精选(九篇)

大学生领导力论文

第1篇:大学生领导力论文范文

摘要:唯有以全球性视野、前瞻性理念来指引大学生领导力教育,方能培养出能和其他任何国家相媲美的“时代引路人”;深度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会发现其光芒万丈、包罗万千,大学生领导力培养之所需,必能充分给养;两者结合,同心并力。

关键词 :大学生领导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领导力是指具备坚定的信念,能够唤醒个体或群体内心或灵魂的自觉,且能凝聚、引导、组织团队或群体朝积极有效的方向(或实现某一共同目标)集体前行的能力,准确说领导力是种综合能力,是智慧、勇气和魄力的集成和瞬间绽放,是英雄或领袖的化身。我国领导力研究专家陈彬认为,领导力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基因之中,我们都具备成为领导者的潜力;领导力从远古走来,还将一路向前。大学生领导力教育是一门跨学科教育,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研究和实践走在世界前列,已取得良好实效,目前国外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仍方兴未艾。国内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研究起步于本世纪初,近十年来,国内很多高校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积极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步,但这些探索更多停留在浅层次的实践层面,理论探索和研究薄弱。研究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高校基本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自研究成果有交集,但缺少足够的沟通和交流,以致无法形成有关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共识,更无法在理论层面进行深层次探讨、交流和研究。

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急剧的社会、技术变革,高校培养的人才必需能够快速适应、直面挑战、果断应对、引领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必需具备这样的能力,唯此,才能担当大任、不辱使命。这就需要高度重视、强化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实践探索国内很多高校已有丰富经验积累,理论研究才刚刚起步、迫在眉睫。笔者查阅过国内有关大学生领导培养的研究文献,大都体现为多维度、多学科的特色研究。既然大学生领导力培养是一门跨学科的科学,就不能仅停留于微观层面,必需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唯此,方能从整体上把握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脉络,探寻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本质;才能更全面地勾勒出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基本维度,论证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思路和途径。

笔者认为,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理论研究应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具备引领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理论研究资质和品性。

一、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理论研究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共通性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理论研究是应然之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及特性决定了其社会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内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意识形态教育,放眼全球,也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价值理念指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根基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吸纳世界文明精华的一种价值观,是经过实践证明的人类智慧结晶,也是中国人民引领时代做出的具有前瞻性的历史性选择,更是其他价值观的渊源和“内核”。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中国特色的意识形态教育。

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理论研究的主题需求、角色定位注定了其必需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理论研究不仅需要多学科的微观理论支撑,也必需有统摄全局的、具有前瞻性的价值理念指引,否则,我国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理论研究就会陷入“支离破碎”“永远是学生”状态。我国高等教育目标是要培养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一部分,因而,必需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扬弃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理论研究的现代性困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超越现代性(超越我国当今社会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内核,能够对当代社会实践发展进行前瞻性的指引,破除我国当今时代各种社会实践的现代性困境。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但这种反映具有滞后性。我国是跨越资本主义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国家,我们的社会意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不但不是滞后的,而且是具有超前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超前性更具体是指对资本主义社会意识(现代性)的超越。

我国虽能跨越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但必需实现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对任何一个国家、社会而言,生产力发展的历程是根本不容跨越和逃避的。因而,我们就不得不借鉴资本主义社会一切可以利用的先进文明成果,但在借鉴、交流、学习、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现代性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现代性困境。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理论研究处于我国急剧推进的现代化进程中,当然也会面对现代性困境,然而,富有前瞻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指引我们应对现代性带来的挑战。

3.大学生领导力培养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实践性、长期性、多学科性是大学生领导力培养课程的鲜明特征,其课程特性决定了其能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大学生领导力培养课程是侧重实践的教育活动,国内很多高校甚至建立了多个实验室平台(如上海理工大学建立了“沟通与表达”“心理宣泄”“演讲”等实验室)。大学生领导力培养也是一跨学科、多门类的教育实践,如礼仪学、演讲学、心理学、国际关系学等。大学生领导力培养更是一项长期的教育实践,领导力的养成,需要多学科支撑,更需要理论素质积淀,不是一蹴而就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社会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周期特别长、任务特别艰巨的工程,需要全社会多渠道、多载体合力来参与、实施。在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理论研究中做好顶层设计——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精髓,双方都能取得更好的实效。

4.大学生领导力培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终极目标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大学生领导力培养,从表象来看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从根本上讲是教育引导人向其本质的回归,正如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所言,“如何培养真正的‘人’是中国教育首要问题”,真正的“人”也即人的本质。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的现实性本质规定,想准确、深入地研究大学生领导力培养,就必需把大学生放在社会关系中(现实性本质规定中)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超越现代性的、为了使人成为“真正”的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最新体现,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述:“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是为了实现“人之为人”目标而努力的,因而,大学生领导力培养和社会核心价值观在终极目标上是一致的。

二、大学生领导力培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融合途径

1.深度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其全球性视野、前瞻性理念引领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理论研究

伴随着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到来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世界各国不仅致力于构建自己国家的价值观,更是主动、有目的地在全球范围内推销自己文化和价值观,增强自己的国际影响力。那些在经济、政治、文化上实力强大的国家,更是借其实力强力推行其价值观,比如美国。每个国家都必需注重和加强本国文化和价值观的建设,否则,就真如鲁迅先生所言,“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如20世纪80-90年代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为了不步的后尘,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都在想方设法保护、推行自己的思想和文化,即便结盟也在所不惜,比如欧共体、东盟等。在意识形态斗争风起云涌的当今世界,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要想继续前行,我们必需打造出具有中国本质特色的、能引领世界发展潮流的价值观。

全球各地之所以如此大张旗鼓地挖掘、宣扬、推销自己本土文化和价值观,这和美国推行的文化战略有关,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科技进步带来的全球化以及世界各地本土文化对全球化带来的世界同质化的反应。随着科技日益更新,全球化带来的同质化会趋强,本土化会日渐式微。正确、深刻解读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需具备这种全球性、前瞻性的开阔视野,汲取世界文明给养,方能心领神会,积极培育和躬行实践。

大学生领导力研究,即一特殊个体(或群体)某方面能力的研究,据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论,需纳入人的本质范畴内探讨,否则即是有名无实,无异于异化的职业技能培训研究。大学生领导力研究,首先应分析其社会属性,因为领导力根基于社会(领导及领导力本身就属于管理学范畴),可以说社会属性是领导力的本质属性,大学生领导行为是其社会性本质丰富多彩的展现。因而,分析当今大学生所处特定时空背景、社会发展状况及社群特征等(社会属性)对研究大学生领导力而言已为必需。但是,仅研究这些还远不够,因为在当今科技发达、全球一体化进程加速的时代背景下,“社会”概念的范畴早已突破其地域界限,因而大学生领导力培养,其“社会属性”的内涵和范畴将更加多样和广阔,全球性意识也必然要纳入社会属性范畴。也唯有如此,我们培养出的“领导者”才能和世界上任何国家的领导者相“媲美”,才可能培养出“全球的领导者”。正因如此,我国大学生领导力研究和实践才比我国历史上任何时代更加凸显其意义和价值,更加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因而也更需革新的、前卫的、科学的理念去引领大学生领导力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社会属性终归于社会意识、意识形态,意识形态虽多样,但终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是一种意识形态教育,而且是集中国优秀传统和世界文明精华的一种“核心”价值观,更是其他价值观的渊源和“内核”,因而,应当成为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指引理念、价值精髓。

2.革新高校课程内容和制度设置,拓展大学生领导力培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空间

大学生领导力培养,需多学科理论和实践支撑;开展大学生领导力教育,高校就需要开设相关基本课程,保障相关师资基本要求。就目前国内高校的课程设置而言,不符合大学生领导力培养要求。以大学生领导力培养教育走在全国前列的上海理工大学为例,就没有开设《国际关系学》《国际政治学》等专业和课程以及师资设置,而这些课程的学习能开阔大学生视野,培养其全球性意识。

大学生领导力教育基本要求,需制度化形式给予明确规范、保障。大学生领导力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其特定时代背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特定主体身份、特征(基本脱离社会生产实践)注定了在短期内是不可能取得理想效果的。当代大学教育是“异化”的——不是大学生主体真正诉求的,为克服“异化”,就需科学规划大学生领导力教育,充分论证,以制度化形式规范对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基本要求,提升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实效。正如马克思所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以复旦大学为例,该校为综合性大学,开设了有关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基本课程,但这些课程对所有大学生而言并未纳入通识课程。笔者建议,有关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基本课程,应该以制度化形式明确纳入大学生四年课程计划,拓展大学生领导力培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空间。

3.以大学生领导力教育载体为依托,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长效机制

充分利用第一课堂主渠道途径,增强理论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对第一课堂而言,大学生领导力教育是多学科教育,每门学科都有严格的考核目标、标准,这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最佳载体。在第一课堂中以灵活多样的形式融入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以第一课堂的要求和标准进行考核、反馈和提高,这也是最直接的教育方式。

合理利用第二课堂形式多样的载体,提高实践教育的实效性。对第二课堂而言,可制定统一的、基本的考核标准或开展相关的、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例行竞赛来取得相应实效。以大学生社团为例,可制定每学期或学年的考核标准,在标准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团活动实践中提升大学生领导力;或在每学期或学年开展评选“年度最佳社团”“年度最佳社团领袖”等活动来督促、鼓励大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通过获奖同学,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大学生前行方向,通过竞争激励他们提升领导力。

参考文献

第2篇:大学生领导力论文范文

关键词: 《领导学》 案例教学 权变量 控制点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运用典型案例,将真实生活引入学习之中,“模仿真实生活中的职业情境”,创作“剧情说明书”用来做详细的检查、分析和理解,帮助学习者像从业人员那样思考和行动的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的实质是一种情景式教学方法。领导学案例教学法旨在提高学员的领导力,包括提高领导素质和各种领导能力,体会领导艺术。未来社会最稀缺的资源是领导者,《领导学》案例教学作为培养领导力的重要的实践环节,具有重要的讨论意义。

一、《领导学》案例教学的现实意义

1.案例教学是学生感受领导不但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艺术的过程。

领导学原理、方法是能清楚表达和记录出来、便于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的,属于显性知识,而领导艺术是对领导学原理创造性的发挥,是建立在个人经验基础上的,拥有者能自如地应用但不能清晰表达出来的知识,属于隐性知识,是不容易习得的。通过对复杂案例的分析,学生可以感受领导者的矛盾处境,体会领导活动的不确定性或者复杂性,感悟领导不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2.案例教学是培养和锻造学生领导者素质,提高其领导能力的过程。

一个合格的现代领导者,除了需要具备一定的思想道德素质、知识素质、心理素质,还应该具备较高的能力素质。案例教学,通过学生的思考、发言,教师的启发、引导,可以使学生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使学生的个性特点得到彰显。具体来说,通过讨论、辩论,学生可以提高思辨能力、批判反思能力,增强自我意识、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安排学生自我组织讨论或安排学生总结发言,以及让学生进行角色的扮演,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说服能力;通过对风险性决策问题或者不确定性决策问题的综合分析,学生可以培养综合决策的能力。

以上各种能力、意识,都是一个领导者必须具备的。通过案例教学,学生不仅可以对某一特定领导环境下的领导问题有一个专门的感性体认和理性把握,由此直接增长相应的实践经验、见识、才干和胆略,而且可以在案例设定的特定领导情形下或者以当事的领导者的角色培养相应的领导意识,训练相应的领导能力。

3.案例教学是师生良性互动和发现未来领导人才的过程。

学生是高等教育过程的客体,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对象。成功教学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了解学生。如果学生只是被动学习,教师就很难了解他们的真实水平、分析和理解能力,以及他们的兴趣点和个性心理特征,等等。通过案例教学,教师可以获得这些信息。另外,通过教师参与讨论、进行启发和案例总结,学生对教师的知识素养、综合能力和思维方式等也有了更多的了解。教师与学生平等讨论和对其观点客观点评,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尊重和信任,促进相互间的沟通与理解。良好的互动不但有助于教学效果的增强和教学模式的改进,还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中的领导人才。

二、案例教学中的权变量

1.学员成熟度。

成熟度的概念源自生命周期理论,后经过情境理论的发展,简单解释为对待工作的态度是否愿意和是否有工作能力。高等学校开设《领导学》课程面向在校学生,以及社会上接受再教育的人员,这些听课对象在年龄、学历、工作经历,以及个人学识、阅历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本文用“学员成熟度”的概念反映上述差异。“学员成熟度”可以简单理解为学员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按照是否有工作经历,领导学授课对象可以分为在校学生和社会再教育学员两类,这两类学员成熟度不同,案例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也有所区别。

(1)在校学生

在校学生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多数都尚无工作经历。他们对领导活动的领悟,仅仅来自学生团体中领导活动,因此,对于学习领导学,无论是兴趣还是领悟能力都不高,属于低成熟度群体。对他们进行领导学案例教学,案例内容的选取和案例讨论方式就要结合他们的特点和兴趣。当前在校学生的主要群体是“90后”,“90后”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富有个性,兴趣取向呈多元化趋势并表现出较强的主体意识。例如,“你心中的领导人物是谁”的课堂调查结果,表现出强烈的不一致性:有人觉得商业领袖引领社会,有人认为政界领导人更能决定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有人对国外那些跨国组织的领导者感兴趣,有人把国内平步青云的创业者奉为偶像;有人感怀历史人物对社会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有人对当今的变革者欣赏不已。此外,部分同学在选择心目中的领导人物时,还会考量性别、出身、奋斗历程、同年龄层次等因素。因此针对在校学生选择案例,老师必须同时考量学生的特点及他们的兴趣取向。另外在教学方法上,应该根据“90后”学生乐于彰显个性的特点,设计诸如扮演领导角色或对知名领导者的现场提问等模拟活动,比如可以先看视频,再进行现场提问,或者直接分配角色进行模拟。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效果是明显的,不但让学生表现了自己,而且通过模拟让学生有了一些新的心理体验。

(2)在职学员

在职学员是来学校接受短期学历教育的,如MPA、MBA,以及其他短期培训形式的学生,这些学生来自社会各界,有一定的工作经历,有的已经是中高层领导,他们已经从工作实践中获得了很多社会经验,对领导活动有所感悟,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熟度较高。因此在案例教学方式上不适合角色的模拟,而应该从领导学理论切入,选择对案例中的领导者的成功之道和失败的教训进行全方位的深入剖析,特别是从职位、体制、领导力的角度分析领导成功和失败的原因,讨论增加领导力的途径,以及怎样做才会带来更好的效果。在选择案例时,应结合听课对象的行业或工作经历,选择与他们的行业背景、专业背景相关并且时效性强的现实案例。在案例分析中,不能理论脱离实际,尤其在分析现实问题的时候要注意去掉学院派风格,鼓励学员用日常用语分析问题,注意提高学员的理论驾驭能力。

2.学生专业背景。

(1)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专业开设的目标是培养公共部门管理的专门人才,《领导学》作为公共管理专业的必修课,授课内容的安排要注意和最大的公共部门――政府的管理活动相联系。例如,在“领导者和被领导者”这个章节,重点从领导者的个人魅力阐述领导者的唯一定义是身后有追随者,政府领导者代表国家管理社会,其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是领导素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领导活动特性”这个章节,应该与公共管理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目标相联系,重点强调领导活动的服务性;在“领导权威及领导者类型”这个章节,重点强调政府领导者在社会变革时期应该充当能人型领导者的角色,树立强硬的权威,在社会稳定发展时期应当充当仁人型领导者,提高自己的个人魅力,坚持原则、以身作则,发挥领导的示范作用。

(2)企业管理

企业和公共部门的差异在于前者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后者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组织目标的不同,决定了其领导风格,以及领导者素质的核心要素有所不同。为了企业的利益最大化,企业领导者在领导风格上表现出任务取向是可以理解的;公共管理部门的领导者更应该关注领导风格上的关系取向,获得高的支持率和满意度。企业有生命周期,在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对领导和管理的匹配比例的要求是不同的,企业的领导者必须了解到这一点,在用人上及时做出战略调整;同样的问题,政治体制中的情况远比企业复杂,因此,给企业管理的学生讲领导学,可以偏硬科学一些,即强调《领导学》的科学性。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三、《领导学》案例教学的控制点

案例教学需要实际的、可操作性的典型案例加强运用。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克里斯坦森(C.R.Christensen)认为:“案例就是一个执行官或其他管理人士曾面临的情景的一个部分的、历史的、临床的研究。它运用叙述式的表达方式,来鼓励学生的参与,并为可替代许多方案的构建和为认识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和模糊性提供资料――实证的和过程的材料――这是对于一个特殊情景的分析所必需的。”[2]案例教学主要是指通过组织学生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讨论,让学生用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案,从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体会实践中运用相关理论的复杂性,并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一种教学模式。案例教学大致可按以下环节开展(见图1)。通过几年的实践,我认为,在这五个环节中,精选案例、组织讨论和总结三个环节是案例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和难点。这些难点的突破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挑战。

1.精选案例环节。

这一环节是案例教学能否成功的前提基础。学生对案例讨论是否热烈,首先取决于对案例的兴趣是否浓厚。什么样的案例学生才能感兴趣?首先要如上文所述,根据学员成熟度和学生专业背景等权变量选择合适的案例内容。其次要考虑案例的典型性、现实性和复杂性。典型性是指案例的选择应该突出所要验证的相关理论。现实性是指所选案例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距离现实社会不是很远。学生是对时事最敏感的群体,而且由于就业的压力,部分学生会有急功近利的倾向,如果案例的社会背景距离他们太远,就往往不能触动他们的神经,因而不可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复杂性是指案例中描述的情景,常常充满了多重矛盾,隐藏着多个分析问题的视角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决策者处于两难甚至多难境地。案例的复杂性有利于学生综合决策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深刻体会实施有效领导需要灵活驾驭领导学理论和具备现代领导者素质,从而感悟领导艺术的魅力。选择兼有典型性、现实性、复杂性的案例,既要求教师具备敏锐的嗅觉和一定的教学经验,又要求案例的挖掘有通畅的渠道。因此,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案例教学实际上是对教师素质包括专业素养、教学经验、敬业精神的一种挑战。

2.组织讨论环节。

案例讨论组织的成败是验证案例教学是否成功的一个关键环节。根据以往的经验,案例讨论冷场往往跟组织者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紧密的关系。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结合学生的特点组织讨论。除在“布置查阅资料”的环节给出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做准备外,讨论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在组织讨论开场的时候,可以借鉴头脑风暴法,启发学生畅所欲言不必顾虑自己可能会说错什么,让大家感觉“不用听我的立场,我只是一个主持人。”“我们没有标准答案,因为过去有过太多的标准答案了。”[3]在这个环节,老师需要做的,一是让大家感觉师生是平等的,甚至老师示弱,鼓励学生示强;二是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与发言学生一对一的讨论,引导全体学生参与,或通过学生的发言引出新问题,抛砖引玉。在组织讨论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要把握两点:一是不要跑题太远,适当展开是必要的,但必须有一条主线;二是注意发言同学的前后衔接,只有前后发言衔接得好,才能对某个问题的分析或解决方案形成争鸣,最后才能启发学生扩展思路,发挥集体的才智,领悟现实问题的复杂性,进而深刻体会领导活动的特性和实施有效领导的关键所在。案例讨论的顺利开展,要求教师不但有深厚的专业功底、宽泛的知识面、一定的科研积累,更要求教师具备很好的组织能力、启发能力、平衡能力、沟通能力及亲和力,等等,这无疑是对教师综合素质的全面挑战。

3.总结的环节。

这一环节在案例教学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总结得好,学生会感到案例教学有收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下次案例教学的组织打下基础。但是,由于时间关系,总结的环节往往被省略掉了。如果省略掉,就有两个弊端:一是同学各持己见,大家不知道哪种看法更符合社会现实和领导活动的规律;二是集体讨论的效果没有得到及时肯定,不利于保护和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总结环节应该受到应有的重视。总结的环节可以由老师自己完成,也可以指派某个同学完成,老师加以补充。老师在总结时要注意对学生观点的评价,肯定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和所持的独到见解,阐述自己的观点,并指出讨论的不足。对于存在争议的案例,可以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课下继续思考或在以后的实践中体会,如果能够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对于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和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就是大有裨益的,也符合现代教学从知识的灌输向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方向的要求。这个环节,要求教师在短时间内整理学生的发言的同时,理顺分析的脉络,提炼学生观点的精华,做出恰当的点评。另外如果讨论激烈甚至学生情绪激动,就要引导学生从“对人”的感性思维转到“对事”的理性思维上。如果组织讨论要求教师担当“导演”的角色,总结环节就要求教师担当“主持人”的角色。总结能否做好,与教师的分析能力和综合素养高低等有直接的关系,也反映了教师教学艺术的高低。综上所述,《领导学》课程案例教学比传统的教学方式难度大,对教师提出了全方位的挑战。

《领导学》案例教学虽然还存在着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但是成效是毋庸置疑的。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和输出机构,在教学模式的改进、教师素质提高,以及建立产、学、研一体化机制等方面应该不断改革,走出一条新路。就学校而言,可以改革教师和学生的考评体系,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实施案例教学;对教师来说,案例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可以根据现实条件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形式,比如,把企业家请进课堂,等等。我认为,案例教学的形式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化发展,在《领导学》这类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中,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尝试。

参考文献:

[1]陈潭,程瑛.Seminar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及其课堂教学模型构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4).

[2][美]小劳伦斯・E.列恩著.郗少剑等译.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指南[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1-12.

第3篇:大学生领导力论文范文

关键词: 中国高等教育管理 西方教育领导学理论 启示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在改革开放前对西方的高等教育学术理论等采取了排斥的态度,近些年来,随着学术的进步和发展,此现象已经改变。在此大背景下,包括教育管理工作者在内的各行业从业者,客观上需要了解西方的教育管理理论,并结合自己的工作进行探索。本文拟对西方领导学理论发展演变中几个主要的、有较大影响力的理论作概括的分析,并指出它们的实用性和局限性,通过分析,谈谈这些理论对目前我国国情下的工作环境,尤其是教育工作环境的适应性,以及对未来领导学研究的一些启示。

二、西方主要的教育领导学理论的实用性和局限性

(一)领导特质概念和理论及其实用性和局限性

1.西方领导特质的概念和理论

作为西方最早成型的领导学方面的概念和理论,领导素质的概念和理论在上世纪初左右逐步被广大行政学、政治学及法学等相关学者接受。领导特质理论从20世纪初到40年代左右的研究以韦伯的西方政治学为基础,以侧重探索领导者的素质为主要方向,学界称此阶段的理论为“领导素质论”或“领导特质论”。该理论的核心概念是“领导者素质是与生俱来的”。该理论的代表人物先后主要有斯多基尔、切斯利、本尼斯等。领导特质论早期的研究重点是,对成功的领导者的素质进行分析,从而期望从中获得领导者的共同素质特征,如斯多基尔、切斯利等领导学理论的研究学者;后期的研究重心则逐步从具体素质的分析转变为分析如何塑造领导者的风格,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如何培养领导者应具备的各方面的素质,如本尼斯等领导学理论的研究学者。

2.西方领导特质理论的实用性

从该理论的产生时期背景,核心概念和理论,以及研究重点的概括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领导特质论”的实用性。它打碎了中世纪“神学天定”的思想牢笼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不再强调领导必须是由血缘决定的天定观念,强调领导的个人基本素质,注重对于领导特质的研究,认为领导者的个性和领导特质才是选拔、决定和评价一个领导者的主要标准,因此,领导的个性和特质理所当然地就成为当时领导学研究关注的核心内容,该理论对当代领导者的选拔标准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3.西方领导特质理论的局限性

当然,由于该理论产生的特定历史时期和理论基础,因此,它是存在比较明显的局限性的。该领导理论的内涵强调领导者的个人能力,个人的能力决定整体的决策和行动的观点,为西方的个人英雄主义提供了理论支持,也成为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具有重要影响的理论,它和唯物历史观相违背。总之,它过于强调了个人能力和性格的决定作用,是片面的,和我国各行各业,尤其是教育界强调的团队协作和分工专长的精神相左。

(二)领导行为概念和理论及其实用性和局限性

1.西方领导行为的概念和理论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二战的结束,从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到60年代,领导理论学界的研究者试图从工作和行为的特点来分析和论证领导者所领导的有效性,以此作为判断领导成功的标准和选拔领导的尺度,这就出现了新的领导行为概念和理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先后主要有斯多基尔、弗莱西、罗伯特・布莱克、詹德、伦西斯・ 利克特等。具体来说,先后有“四分图模式”领导行为概念和理论、“管理方格”领导行为概念和理论、“PM型领导模式”的领导行为概念和理论、“领导系统模式”领导行为概念和理论、“领导作风”领导行为概念和理论这五种理论,尽管它们各自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都以领导者的行为和工作作为切入口,因此,都属于领导行为理论的范畴。

2.西方领导行为理论的实用性

领导行为理论对二战前的特质理论所影响的个人崇拜等问题进行了反思,对20世纪下半叶的领导理论具有重大的积极作用和实用性。它们的共同点都在于关心两个基本问题(“怎么”的问题,即“HOW”的问题),即“领导怎么做”、“领导怎样或通过何种方式来领导群体”。因此,它们都在研究一个核心问题,就是领导者的哪些行为(如何做)有助于他自己进行有效的领导。这样,就部分否定了早期的领导特质概念和理论所主张的“领导者的能力和性格起主要作用”的观点。这样,就对组织机构选拔和评价领导者的标准和尺度提供了新的指导,为更好地推动包括教育管理在内的各项事业快速协调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客观上适应了新科技革命时代,分工专业化和细化后,很少有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能完成一项工作的全部流程这样一个新的强调专业分工和协作的发展浪潮。

3.西方领导行为理论的局限性

领导行为理论产生有它的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在根本上它还是领导特质理论的一种延续和发展,无非是把研究的方向转移到行为和工作上,进行数学模型化和量化的更理性分析,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完全放弃了领导个人性格和能力的评价,而行为和工作的本身又很难出现一个现成的可对比的对象,该理论本身并不过多涉及对领导者的行为和工作的结果的评价,因此,如果出现同样或类似的工作,由于不同的领导,领导者的行为和工作按照5种领导行为理论的模型来判断和评价,就可能出现占优势的一方其领导的具体工作行为的结果反而不如领导过程劣势一方的情况,这种结果和过程相背离的现象对领导行为理论是一个重大质疑。

三、西方教育领导学理论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我们应该在概括分析了解西方先后出现的几个领导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文化传统,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真正掌握这些理论思想的精髓,对这些理论对中国教育领导的积极作用和不适用的方面,作出自己的判断,形成自己的观点。

我们在运用西方的各个主要领导理论时,不要忘了从它形成的时代文化背景入手,对其进行全面客观的了解,切忌从一开始就带着“有色眼镜”,简单认为某个经典的领导理论好或不好,更不能根据提出的时间的近远来判断其适应性。

(一)领导特质理论对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的启发

中国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传统文化强调对领导选拔任命的熟悉程度和关系网络的影响,因此,出身和人际网络往往成为领导选拔和判断的主要依据和标准。

1.中国高教管理借鉴领导特质理论的必要性

在建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后,我国人事选拔和领导任命的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但是传统的领导文化理论还是存在一定的影响。因此,领导特质理论所倡导的“任人为贤”理念,相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领导观念是进步的,是有很大积极作用的,改变了任人为亲的传统,强调根据性格和能力来决定选拔领导者,是我国各行业,包括教育事业,应该大力推行的。

2.领导特质理论在中国高教管理中运用的方法

“又红又专”、“任人为贤”的理念和指导思想,在改革开放后成为我党和政府的主导的领导选拔思想,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具体的落实和操作的方式方法上,还做得不够,需要形成一套符合领导特质理论的较为科学的选拔体制和操作流程,这样既能融合西方领导特质理论的进步理念和指导,又能改变我国传统文化中落后于现代化大生产的因素。

(二)领导行为理论对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的启发

1.中国高教管理借鉴领导行为理论的必要性

领导行为理论结合我国目前的国情,使很多教育工作者逐步接受了“天资绝顶的人不一定能够成为领导者”的思想,可以说,它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的适应性,即强调领导不仅仅是一个“能不能”的问题,更是一个“会不会”的问题,真正决定一个人成为领导者的因素是他的行为。因此,有能力的人未必就一定能有实际的领导效果和达到领导的目的。

2.借鉴领导行为理论的注意点

领导行为理论对我国改善领导体制和理念具有重大的积极作用,应该得到深入的研究、学习和借鉴,当然,要注意渐进过程,不能生搬硬套,一定要对它和中国传统管理体制的抵触方面进行有效的理论本土化的探讨研究。

四、结语

未来的我国高等教育管理者在对领导理论的学习、借鉴、分析和讨论等过程中,应加强各理论学派的融合和交叉;强调领导特质、行为与权变环境因素的互动关系等的研究;使诸如此类的理论研究和学术探讨等形成一定的领导理论的具体可操作的模式,从而指导我国教育事业的领导选拔、培训、行为提高改善、领导方法与技巧的个性化等的具体实践。

参考文献:

[1]郑晓明.领导权变论:西方领导理论的主流[J].人力资源,1999,11.

[2]PETER・G著.王力行,王怀英,吴纪明译.卓越领导力―十种经典领导模式[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第4篇:大学生领导力论文范文

作者简介:翁文艳,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领导研究院教授,美国麻省州立大学教育领导系访问学者;吴智育,河北师范大学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通讯作者;刁静,电子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讲师。(上海/201204)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新途径研究”(项目编号12CKS044)和上海市“阳光计划”项目“积极青年发展视野下大学生领导力培育模式的研究” (课题编号112YG14)的研究成果,并获国家留学基金资助。

摘要:将以价值观为核心的大学生领导力作为分析框架,本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大学生在价值观上呈现出一些特点,如诚信上的知行分离,虚心态度与服务意识不足,合作关系难以建立,较少重视团队目标等。研究还发现,学习过领导力的大学生具备更积极的价值观,更强调患难与共的诚信与责任,更擅长合作与助人的友善关系,更重视团队价值和民族使命感。建议将大学生领导力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一门拓展课程,作为高校价值观教育的一种新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领导力;以价值观为核心;实证调查

一、 研究背景

领导力是21世纪学习、工作与生活的必备技能。它强调在发挥影响力的过程中遵循诚实、正直等价值准则并在行为上体现社会责任感。[1]帮助学生发展诚信及坚强的性格以使其成为领导者,已成为高等教育最具挑战性的重要目标之一。[2]国外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实践表明,培养领导力可促进大学生树立合作、服务、责任、奉献等积极价值观。[3]美国高等教育标准促进委员会所制定的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目标包括价值观、能力、知识三个维度,以价值观为总目标导向,以知识为学习的基础和前提,以各种各样的个人品质和能力素质作为培养目标的主体内容,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领导力价值层面的核心素质。[4]可见,培养大学生领导力,不是要强化学生的“官本位”意识,而是要培养和提升他们在以后的职业领域、工作岗位上的影响力以及服务他人、团队合作与沟通等人际交往能力[5],并强调社会责任感等价值核心。

我国高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的主阵地,承担着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使命,需要适应时展的新要求和学生生活的新特点,不断地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进步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学生认同和养成价值观的过程与他们从自我走向社会的亲社会行为的养成过程有关,属于从小我到大我的社会性成长过程。针对90后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强调自我中心和实际利益的普遍倾向,大学生领导力教育从学生自我能力提升的实用角度出发,通过培育以价值观为基础的重要人际影响力,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奠定基础。本文采用大学生社会责任型领导力量表对全国6所高校的120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实证角度发现我国大学生在价值观上呈现出一些特点,学习过领导力的大学生具备更积极的价值观,试图为高校价值观教育提供新思路。

二、 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以价值观为核心的大学生领导力分析框架

目前世界各国大学生领导力教育中运用最广泛的理论是美国高等教育研究所针对大学生群体提出的大学生社会责任型领导力理论。[6]该理论是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高等教育研究院(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提出的,认为社会责任型领导力是“有目的的、合作取向的、以价值观为基础的引领社会的积极改变”的过程。该理论专门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发展,整合了服务型领导、变革型领导、合作型领导等强调道德伦理要素的领导理论,形成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代表性理论,成为当前美国高校大学生领导力教育中最具影响力、用最广泛的模型。该理论强调两个核心原则:一是强调领导力发展与社会责任感紧密联系,强调领导力是通过激发变革、改善社会来促进公众的共同利益;二是领导力发展需要提升每一个人的自我认知能力及与他人合作共事的能力。

通过社会责任型的领导力发展,致力于帮助学生在以下七种价值观方面有所发展。这七种价值观是该理论的核心要素,可分为个人价值观、团队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三个层次。个人价值观包括自我认知、言行一致、承诺三种价值观。团队价值观包括合作、共同目标和礼貌地解决争论三种价值观。社会价值观,也是社区价值观,包括公民责任感(或社会责任感)这一最为重要的价值观。在学生身上发展上述三个层次的七种价值观,反过来又促进了第八种价值观――积极改变,即为了公众的共同利益而促进社会的积极改变。这些价值观之间形成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格局,共同构成了促进社会积极变革的社会责任型领导力的发展的模型,该发展模式非常强调学生在领导过程中的积极实践。本调查采用的大学生社会责任型领导力量表围绕这8个维度的价值观设计了68个题项,这8个维度成为本文的分析框架。见表1。

(二)研究对象

课题组于2014年3-5月采用随机便利取样方法选取东、中、西部高校各2所,并在选定高校中选取文科或理科院系各1个,从中选取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年级的学生各50名,每所高校共计200人。采用无记名团体施测方式,共计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159份,回收率96.6%。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东部高校为381人(32.8%),中部高校为391人(33.7%),西部高校为388人(33.5%),地区分布基本均衡。其中男生526人(45.4%),女生633人(54.6%),基本符合目前大学在校生女生比例略高于男生的总体情况。其中大一284人(24.5%),大二305人(26.3%),大三299人(25.8%),大四271人(23.4%),被调查大学生出生年龄在1990~1995年之间,是典型的90后青年。调查样本在各年级分布基本均衡。文科或社会科学专业大学生538人(46.4%),理科或自然科学专业大学生621人(53.6%),基本均衡,符合我国在校生理工科学生略多于文科生的总体情况。被调查大学生成长地区在农村的573人(49.4%),城市383人(33.0%),都有过的203人(17.5%);独生子女的492人(42.5%),非独生子女的667人(57.5%)。据此样本的调研数据结果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全国在校大学生的总体情况。

(三)研究方法

采用大学生社会责任型领导力量表作为研究工具[7],对我国大学生领导力的现状进行分析。该问卷源自美国,已被国内研究证明同样适用于我国大学生,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8][9]

调查问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内容主要为大学生的各种特征及是否学过领导力的情况;第二部分为“大学生社会责任型领导力量表”,共68个题项,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量表。量表共分为8个维度,包括:(1)礼貌地解决争论;(2)自我认知;(3)改变;(4)合作;(5)言行一致;(6)共同目标;(7)承诺;(8)公民责任感。量表整体α系数为0.941,每个维度和每个题项的α系数均为0.94左右,显示该量表的信度良好。

采用描述性分析,比较领导力8个维度的均值,得出大学生领导力各个维度的现状。采用频数分析,看大学生总体在相应的价值行为或态度题项上所达到的水平。由于正态分布或方差齐性不能满足T检验的要求,因此采用非参数检验中的秩和检验(Mann-Whitney 检验),检测学习过领导力的大学生在领导力行为(含8个维度)上是否与从未学习过领导力的大学生有差异。零假设是两类大学生的领导力行为相同。P值指Mann-Whitney 检验的渐进显著性(双侧)水平,P

三、结果与分析

(一)我国大学生领导力的现状

总的来看,大学生领导力量表中8个维度依据均值的高低依次为:礼貌地解决纷争、改变、共同目标、自我认知、公民能力、合作、言行一致、承诺。进一步分析大学生领导力量表中8个维度68个题项的百分比,分析大学生在相应的价值行为或态度上所达到的总体水平,发现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自以为真诚,但因缺乏自信、自省、自知而导致知行分离

言行一致是指思想、情感和行为的一致性,是真诚待人的基本表现。调查发现,大学生总体上重视真诚、正直的价值观,有85.8%的大学生同意或完全同意“我是一个真诚的人” 的题项,有79.3%的大学生同意或完全同意“对我而言,别人认为我正直很重要” 的题项。但只有刚过半数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行为与信念相符(57.1%),能容易坦诚自己(53.2%)。仅仅三分之二(68.8%)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在思想和行为上一致。总体上看,大学生在言行一致上比较欠缺,这与我们强调要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的一般看法也是一致的。

准确客观地自我认知,是培育价值观的基础,一个不能认知自我、无法建立自信的人是无法建立一套合理的自我价值体系的。调查发现,仅49.7%的大学生认为很了解自己,58.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很自信,24.8%的大学生认为自省很难。自我认知是实现其他价值的必要条件,是驱使自我采取行动的价值、态度和情绪的认知和自觉。大学生总体上不了解自我、缺乏自我反省的能力,因而不能建立足够的自信,这些都会阻碍他们构建诚信、正直、友善等符合道德伦理的自我价值体系。

2.在思想上有合作的态度与意愿,能尊重他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但在实际行为上不擅长合作且缺乏虚心态度

合作包括包容不同文化、善于沟通、表达与倾听,能够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礼貌解决争论包括倾听、沟通、谈判、对话的能力。

调查发现,85.9%的大学生愿意为了共同目标和别人一起努力,81.1%的大学生表示信任合作伙伴,79.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乐于听取别人的意见,75.7%的大学生认为合作会带来更好的结果。82.4%的大学生认为自己能尊重别人的意见而不是独断专行,80.8%的大学生认为讨论能激发创造力。然而,仅有67.3%的大学生认为自己乐于接受别人意见,57.8%的认为自己在别人眼里是很善于合作的,49.3%的J为自己在合作中能发挥重要作用。可见,大学生总体上能尊重他人而不是独断专行,能积极地参与讨论,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看法。但在实际合作行为上自认为不擅长合作,不擅长接受他人的意见,觉得自己对团队的贡献和作用没有得到其他人的认可,这也许与之前大学生的自信度偏低且比较自我有关,所有这些特征都会影响大学生建立友善、合作、互惠的人际关系。

3.态度上认同团队共同目标,但实际行动上缺乏足够的参与支持

共同目标意味着为了共享的价值和目的而工作,具有与组织一致的价值观是个体激发敬业精神的前提,只有具备共同目标和使命的组织和团队才能激发成员之间的高度信任感。承诺是在行为上与价值观保持一致,并信守诺言,为自己的承诺付出时间和精力,且有效实现承诺。只有在承诺之下坚持到底,才能最终对国家、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大部分大学生能认同组织共同目标或共同价值的重要性(84.6%),愿意与他人共同努力使所在团队更好(87.7%),并对所在团队具有较强的责任感(86.3%);但是在行为上却相对较少参与那些有利于共同利益的活动(80.8%)。这也佐证了之前部分大学生在言行一致上比较欠缺的特征。

大学生总体上具有较高的承担责任的意识。86.3% 的大学生认为自己会承担自己应允过的责任;但在言出必行、言行一致方面,比较欠缺,仅有65.8%的大学生认为自己言出必行,66.4%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在困难时期会和同伴在一起。可见,大学生总体上相比其他社会人群是比较单纯而真诚的,但由于抗挫能力较弱,在遇到困难时,会因惧怕困难而导致逃避责任、不能践行自己先前的承诺而产生言行不一致的情况。

4.态度上愿意为团队作贡献,实际上却不愿意为他人花时间做重要事情,使命感较弱

公民责任感包括作为一个合格公民的能力与行为特征。公民责任感产生于个人与所在社会或社区之间的责任关系,具有责任感的个人在行为上表现为能够积极主动地采取行动通过参与社区活动、为他人提供关爱和服务来改善所在社区、造福于社会。其中,也包含服务他人的意识,服务他人的体验经历是培养学生领导力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服务他人、关爱他人与社区是爱国情感产生的基础。大学生群体有负责任的态度和意愿,87.7%的大学生认为愿意与别人一同努力使团队变得更好,85%左右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对团队负有责任,并表示很珍惜能为团队作出贡献的机会。但在实际行为上,却并不太愿意花时间为别人做重要的事情,缺乏使命感。此外,仅有60.4%的大学生相信自己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使命,表现出大学生相对较弱的民族使命感。

(二)W习过领导力的大学生具备更积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对学习过领导力和从未学习过领导力的两类大学生群体进行非参数检验中的秩和检验,结果发现两类大学生群体在领导力总分及除“礼貌地解决争论”之外的7个维度上都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见表2),学习过领导力的大学生都普遍优于从未学习过领导力的大学生。可见,学习过领导力的大学生在态度和行为上都表现出更为积极的价值观。

1.更强调患难与共的诚信与责任。与从未学习过领导力的大学生相比,学习过领导力的大学生在困难时期会更多地与同伴患难与共,做事情时具有更强的责任感,更加为其他同伴所信任,在言行一致方面做得更好,在日常行为中表现出更强的真诚、诚信的观念与行为。

2.更擅长合作与助人的友善关系。与从未学习过领导力的大学生相比,学习过领导力的大学生在与他人合作时,更能发挥重要作用,这也是领导力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更乐意帮助他人、为他人争取权利。更认同了解他人的重要性,更强调合作的好处,更乐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分享自己的看法,在日常行为中更容易建立友善、合作、互助的人际关系。

3.更重视团队价值和民族使命感。与从未学习过领导力的大学生相比,学习过领导力的大学生在完成团队目标和任务时,更能认同团队价值观,更能积极主动地为制定团队目标和完成团队任务作贡献,具有更强的民族使命感和爱国意识。

4.具有更客观的自我认知和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与从未学习过领导力的大学生相比,学习过领导力的大学生表现出更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更为自信并能在变化的环境中也工作出色,能积极寻找新的做事方式和认识问题的新方法。

四、讨论与建议

大学生领导力作为21世纪合格公民必备的素质,已成为我国大学生必须具备和需要掌握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一直以来,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学生组织、担任学生干部、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来自发地提升自己的领导力。研究表明,这些实践经历都有利于全面提升大学生领导力。[10]近几年,上海、广州、北京、成都等地一些高校也尝试开展大学生领导力项目或开设大学生领导力课程,将大学生领导力教育作为公民教育、通识教育的一种新途径。参加过领导力项目或课程的大学生比没有参与过相关项目或课程的大学生具有更高水平的领导力[11][12],具体表现为更具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更加关爱他人、服务他人并能积极参与造福社会的活动。开展以价值观为核心的大学生领导力教育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价值观培育。

(一)以价值观为核心的大学生领导力教育可以作为促进高校价值观教育的新途径

笔者2010年上海地区的调研结果表明,64.1%的大学生没有参加过任何形式的领导力教育。[13]四年后的本研究发现,从全国范围看,从未接受过领导力教育的大学生比例下降了约一半(为34.6%),而且,学习过领导力的大学生具备更积极的价值观。参加大学生领导力培训项目或课程能显著提升大学生领导力[14],能帮助学生主动总结以往参与领导过程的各种经验体会,进而积极主动地发展以价值观为核心的领导力。建议高校不断探索并优化大学生领导力培养模式,开发以价值观为核心的大学生领导力培训项目或课程,作为培育大学生价值观的一种新途径。比如,在大学生领导力教育中加强大学生的自信教育、自我认知教育,作为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基础;在大学生领导力教育中加强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并注重在困难时期、在遇到挫折的情况下坚守承诺的坚持性、意志力的教育;在大学生领导力教育中加强社会服务、社会实践的活动教育,让大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用实际行动体验社会责任感、国家使命感的精神实质等等。

(二)以价值观为核心的大学生领导力教育从培养内容和教学形式两方面都对学生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从培养内容上看,领导力是21世纪技能中有效学习、并获得工作与生活的成功的必备技能。笔者多年的大学生领导力教学实践表明,领导力作为90后大学生必备的一种职业素质,对大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大学生学习领导力的主观愿望比较强烈。本调查也显示,约20%的大学生主动自学领导力的有关书籍和视频。可见,领导力是大学生喜欢并愿意学习的新内容,对其未来职业与生活的成功有很大助益。从教学形式上看,大学生领导力教育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新主题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有吸引力,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促进学生养成诚信、友善、合作、奉献等价值观的形成。比如,通过课堂内的游戏活动、小组研讨、情境模拟、电影教学和课堂外的志愿服务、小组调研、现场参观等体验式教学形式,在“课堂-实践-课堂”的教学循环中帮助学生先在课堂中进行理论学习,再在实践活动中感知各种价值情感,最后在课堂中反思各种实践体验,潜移默化地促进其价值观的养成。

(三)以价值观为核心的大学生领导力可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一门拓展课程

借助大学生领导力的新载体,可强化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为价值观培育奠定基础。课题组在上海多所高校的教学实践研究表明,学习过领导力项目课程的大学生中,73.3%的学生提高了团队合作的意识与能力,68.0%的学生激发了主动服务他人的意识和行为,49.4%的学生激发了主动承担责任的意识,48.6%的学生确立了友善、诚信的态度。大学生领导力教育作为丰富并拓展高校价值观教育一个新途径,可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门拓展课程。笔者自2013-2016年在上海某高校开设了“大学生领导力:信念与思维”、“大学生领导力:技能与实务”等课程,作为该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一门高阶拓展课程,深受学生欢迎,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这种反映21世纪时代前沿理论与未来需求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教学内容与形式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探索与思考。

参考文献:

[1]Thrlling,B.,Fadel,C.21st Century Skills:Learning for Life in Our Times[M].San Francisco:Jossey-Bass,2009:140.

[2]King P.M.Character and Civic Education:What Does it Take?[J].Educational Record.1997,78(3/4):87-90.

[3]Klau,M.,Boyd,S.,Luckow,L.,et.al.Youth Leadership:New Directions for Youth Development[M].San Francisco,CA:Jossey-Bass,2006.

[4]Mitstifer,D.I.CAS 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 Higher Education[A].Council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tandards in Higher Education[M].Washington,D.C: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2012:449.

[5]翁文G.培养大学生领导力: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载体[J].当代教育科学,2013(11):32-35.

[6]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A Social Change Model of Leadership Development:Guidebook Version III[M].College Park,MD:National Clearinghouse for Leadership Programs,1996.

[7]Komives,S.R.,Wagner,W.,Associates.Leadership for a Better World:Understanding the Social Change Model of Leadership Development[M].San Francisco,CA:Jossey-Bass,2009.

[8][12]陶思亮.中国大学生领导力发展与教育模型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76-88.

[9][11]刁静,陈正芹,郑芬.上海大学生社会责任型领导力的调查研究与思考[J].当代青年研究,2013(3):77-84.

[10]李夏妍.大学生组织参与度对领导力的影响[J].高教探索,2016(8):115-121.

第5篇:大学生领导力论文范文

现将县委宣传部领导班子今年思想政治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做法及成效

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是领导班子建设的基础。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全面提高领导班子思想政治素质和水平,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根本性任务。县委宣传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为全县宣传思想及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抓好理论武装,进一步解放领导班子的思想。理论素养是领导干部素质的核心,理论素养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领导水平的高低。近年来,县委宣传部始终把深化理论武装工作作为加强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按照建设学习型领导集体的要求,采取部机关内部学习、党校培训、专题辅导、研讨交流等多种方式,组织班子成员认真学习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学习邓小平理论、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通过学习,较好地解决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班子集体和个体有效预防了不健康思想的滋生,打牢了思想政治工作基础。通过今年全县解放思想大讨论学习我们不断解放思想,真正学会了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精髓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通过积极开展查摆问题、转变作风、整改提高工作使我部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成为提升部门广大党员、干部思想认识的重要方式,思想障碍得到初步破除,发展难题得到基本破解。在宣传工作方面坚持“内宣鼓干劲,外宣树形象”的原则以县委党校、文化中心户、学校为主要阵地,先后举办了学习中央、省委“1号文件”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培训班等共10期;举办迎奥运学文明礼仪宣讲1场,以县委为核心在各支部和党委(党组)讨论的基础上召开全县范围内的“都兰要发展,我该怎么办”的解放思想大讨论研讨会。积极开展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征文活动,全县各单位踊跃参加,最终确定29位作者撰写的论文送海西州评审。

在今年3.1后,据省、州有关文件精神,认真贯彻州委、县委关于维护稳定工作的重要部署,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和改进维稳宣传工作,确保工作导向正确、积极主动,把握有度,取得良好的社会成效。在外宣方面,先后在《青海日报》、《西海都市报》、《党的生活》、《柴达木报》、《经济日报》、新华网等登载各类新闻、通讯、专访共238篇。其中,《都兰县探索城乡互动村企联手党建工作新路》、《都兰县出现全省第一家牧民股份制生态牧业合作社》被青海日报头版头条刊发,对我县农牧区经济发展、基层党建等情况作了深度报道;在青海日报刊发《绿洲农牧业都兰展风彩》专版,对我县农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取得的进展进行了重点介绍极大地提高了都兰的知名度。在精神文明创建方面,继续加大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开展积极组织周末文化广场演出、三下乡文艺演出、新春广场社火文化活动、“三八”妇女节文艺汇演、庆“七一”、“八一”、国庆文艺汇演等。极大的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在加大对文化中心户的工作指导的基础上,今年在香日德镇香乐村创建了全县首个文化大院,为我县农牧区文化建设创造了新的活力。文明创建活动中今年共有12个单位被评为州级文明服务(执法)示范窗口、职业道德建设示范窗口单位。新申报创建县级文明单位(乡村、学校)22家。在面对汶川地震、我县洪涝灾害、青南雪灾时积极开展献爱心活动,充分发扬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

(二)以团结和谐为关键,领导班子的整体效能得到充分释放。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生产力,团结也有利于干部的成长。一是注重协调同与县委、县政府各部门的关系。明确了工作职责和权限,遇事先商量,多沟通,常联系,增加透明度,工作中默契配合。二是注意处理好班子成员间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既讲原则,又讲感情。班子成员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补充、互相爱护。在工作中出现不同意见时,坚持对事不对人,使每名成员都能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坦诚相见,最后达到思想统一,从而形成了团结合谐、积极向上的氛围,抵制了那种吹吹拍拍、不讲原则、不分是非的庸俗作风。

(三)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提高领导班子的决策水平。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增强领导班子团结的关键。近年来,县委宣传部始终坚持把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作为促进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重大问题来抓。通过建立健全党内议事规则等制度,确保了部领导班子整体效能的发挥。贯彻执行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县委宣传部领导班子成员都能以一名普通党员的身份,带头参加党支部的学习,并且在会上带头发言,落实好党支部提出的工作任务,密切了党员领导干部与普通党员之间的关系。

(四)以纪律制度为约束,班子成员树立了廉洁自律的良好形象。权力好比“双刃剑”,用得好,就能为人民服务;用得不好,就会自我毁灭。几年来,县委宣传部始终自觉将开展好党风廉政建设作为自身的重要职责,把党风廉政建设纳入工作全局,通盘考虑。一是狠抓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分解。通过建立层级管理体系,明确了正职与副职的责任,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有了较为完善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网络。二是坚持落实责任制与目标管理相统一,狠抓了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追究。我们把严肃责任追究作为强化干部廉洁自律意识的关键环节来抓,将党风廉政建设纳入部内大目标管理体系,将责任追究与业务考核相结合,与干部的考评、使用相结合,极大增强了班子成员廉洁自律的意识。

二、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学习有待进一步深入,领导能力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主动学习的意识有些不够,过多强调工作,以工代学、以会代学的现象存在;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二)制度建设尚需完善,班子整体功能有待发挥。主要表现一些问题的处理上,班子成员的思想和行动还需进一步统一。

(三)作风建设应要改进,抓工作落实的力度有待加大。主要表现班子成员听汇报多,研究具体工作不够。

第6篇:大学生领导力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校;领导;文化型;分享式

中国

近几十年来,随着高校间国际交流工作的开展,西方教育界的一些相关理论逐渐被引进国内。跨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如何借鉴西方高校理论为我所用,是一个需要慎重对待的课题。本文仅以文化型领导理论和分享式领导理论为例,对此稍作探讨。

一、文化型领导理论难以运用于中国高校

斯米瑞奇(smiricich)是文化型领导理论的提出者。他认为文化是“组织凝聚的粘合剂”,一个组织一旦形成统一的信仰与价值观念,此组织便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其文化功能相应体现为四个方面:第一,给予员工组织认同感;第二,提高员工的团队责任;第三,增加社会的稳定性;第四,促进员工对环境的了解。施因(schein)则把文化定义为“群体或组织内部全体成员共享的基本潜意识假定和信仰”。他们都把文化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即文化是高校赖以生存的精神信仰。

笔者认为,文化型领导理论难以运用于中国高校。理由如下:

(1)中国文化注重“和而不同”。中国包容性极强,先秦以来,诸子百家,各自争锋;当代中国文化仍秉承“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存同求异”,追求个性。20世纪初,北京大学“兼容并包”,招揽各色名家,他们的信仰与追求各不相同,甚至互相对立,但仍能在北大各成一派。时至今日,求异思维仍盛行于各大高校,追求文化多元,追求与众不同的办学特色,仍是他们的一贯目标。如学者王立军所言:“高校领导成员由于学术背景、工作阅历和个人秉性的差异,看问题的视角不同,对事物的认识、对人的看法、处理问题的思路等也往往不同。”[1]在求异的文化背景下,以求同为核心的文化型领导理念,恐在中国高校碰壁。

(2)时下中国社会正遭遇信仰危机。“五四”以来,传统文化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很多优秀的文化因子被错误地抛弃。新中国成立以来,共产主义思想成为全国人民的精神追求,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高校管理工作的精神指导。但现今贪污腐败、堕落退化现象屡禁不止;这些现象虽数量不多,比例不大,但它严重挫伤了全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如何审视传统文化,如何加大反腐力度,恢复、提升共产主义理想的号召力,在全民族范围内树立牢固的精神理念,已成为一个亟须解决的社会问题。文化型领导理论把高校共同的文化信仰设定为全体成员共同的精神追求,但时下的中国高校领导层正面临着道德滑坡、信仰缺失的挑战,文化型领导理论将举步维艰。

(3)中国高校遭受的非文化性因素干预太多。余承海、程晋宽曾说:“中国高校的管理显得僵化有余,灵活性不足。多数中国高校的管理依然在历史的惯性推导下运作,缺少生机与活力。”[2]这里的“历史的惯性”指的就是高校管理受行政干预成分太多。过多的行政干预会打乱高校已有的战略部署,冲击各教职工原有的脆弱的文化信仰。虽然国家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但还存在学术权力弱化,党委与行政职责边界划分不清等问题”[3]现今,中国高校的领导体系还不是十分完善,一些管理政策经常摇摆不定,高校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受限制于行政体系。因此很多教师都选择闭门造车,远离管理系统,高校也难以形成自己独立的文化信仰体系。

二、分享式领导理论可运用于中国高校

分享式领导理论又叫分散式领导理论或分布式领导理论,它追求集体成员间的联合作用,强调努力方向和所用资源的相合与一致,然后按照自己的计划,参照其他成员的计划,调整行动,以求达到同步。这种理论应用于高校管理领域则呈现出一种扁平化特征,负责全局的校长评估不同教师的不同能力,然后因材施用,把相应的人才放到最合适的位置,调整集体为了一个共同任务和目标而奋斗。

笔者认为,分享式领导理论在中国有着良好的运用前景。理由如下:

(1)分享式领导的实质是民主、公平,这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基本方向。综观历史,由专制到文明的发展路

线已成为社会前进的共同指向。分享式领导权力分散、共同参与的管理理念,与人类文明发展方向完全一致。学者刘延庆说:“关于高校领导人才的遴选程序的改革,关键是要使遴选程序进一步体现公开、透明以及多元化、民主化的精神”。[4]从发展的眼光来看,这里所说的“民主化的精神”并非局限于选举时公开、公平、任人唯贤等选举原则,在未来成熟的高校管理理念当中,这种精神更当包含普通教职员工分享管理权力,“领导”概念相对弱化,而共同参与、联合作用等概念将被进一步凸显出来。

(2)分享式领导的管理策略是利用集体智慧,共同参与管理,这有利于激励教职员工,并充分、合理地利用教育资源。当今很多高校,管理权过于集中,很大一批教职员工失去了参与管理的机会;学校管理大多成为领导阶层的事,出台的相关政策得不到员工的全力支持。蒋园园在《学校分布式领导概念新思维与领导力实践体系的集成》一文中就说:“显而易见,某些学校领导任务和事务必须得由那些担当正式领导角色的人来完成。但是更重要的,成功的分布式领导的关键在于使教师们参与到共同指导和规划教学及制度发展的过程中。”[5]从西方高校的发展经验来看,成功运用分享式领导理念的高校发挥团队领导的优势,利用高级管理人员和集体的共同智慧,相关决定、制度日趋集体化,其管理经验值得借鉴。

转贴于中国

(3)分享式领导的基本策略与中国社会传统及现实相吻合。秦汉时期,政府权力分割给九卿共享;魏晋以后,尚书分曹治事,分工合作;隋唐以来,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独立,各司职能。分工合作的管理方式长期存在于中国社会的管理体系之中,社会各阶层对这种管理模式还是非常认可的。在现今的民主社会,专制主义失去了生存土壤,这给高校实行分享式领导提供了可能。综观当今中国各大高校的管理模式,分工合作依然是共同模式,这也给高校实行分享式领导提供了基本的条件。中国

总而言之,如何放眼未来,杜绝行政命令对正常教学秩序的干扰;如何让部分高校领导放弃家长制作风,真正实现权力的平等分享;如何转换思想,实现由“领导”向“合作”的转变,将成为分享式领导理论能否在中国高校取得成功的关键。

中国

参考文献:

[1]王立军.传统文化对我国高校领导行为的影响[j].齐鲁学刊,2009(6):42.

[2]余承海,程晋宽.从“超级市场”到“专卖店”——美国高校管理模式的新趋向[j].大学教育科学,2009 (5):37.

第7篇:大学生领导力论文范文

党领导哲学社会科学的历程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领导主要靠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真理性的魅力和吸引力,思想上的领导,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党员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模范作用和党领导的革命事业的感召。

党成立初期 党领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围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进行了研究,党的早期领导人陈独秀、、李达、瞿秋白、等人亲自传播、研究、运用马克思主义,并与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展开论战,后,与资产阶级思潮进行了四次大论战: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论战、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关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关于科学与人生观的论战。有力地批驳了各种错误思潮,广泛地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这一时期出版的我国第一部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著作《社会哲学概论》(瞿秋白著)、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第一本教科书《现代社会学》(瞿秋白著)、第一部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著作《史学要论》(著),代表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领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取得的重要成就。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在十年革命内战时期,“这时有两种反革命的‘围剿’: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也有两种革命深入:农村革命深入和文化革命深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通过广大共产党人和进步文化工作者的不屈不挠的斗争,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和实际应用。

1929年秋,中央宣传部成立了专门机构――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简称“文委”)统一领导革命文化工作。“文委”成立后,立即着手筹建统一领导中国新兴社会科学运动发展,团结党内外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共同战斗的统一战线的组织――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简称“社联”)。1930年5月20日,“社联”在上海成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党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进步文化人士开展了以下工作。如,大量翻译和出版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努力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认真探讨中国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种问题。不妥协地同形形的封建主义、资产阶级的反动思潮进行论战,党中央通过“文委”领导了中国社会性质、中国社会史和中国农村社会性质等论战,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从理论上为党领导的民主革命提供了科学依据,使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科学领域和文学艺术领域逐渐扩大影响,逐渐占据领导地位。

抗日战争时期 适应党的中心任务的转变,党根据抗日根据地和国统区、敌占区的不同环境,采取了不同的政策,组织了文化统一战线,领导和团结广大进步知识分子围绕抗日战争展开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在抗日民主根据地,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社会科学得到了发展。为了提高全党的理论水平,1938年5月,中共中央在延安成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学院(简称马列学院),马列学院是一所专门从事马列学习、研究和宣传的干部学校,设有马列主义、中国问题、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等研究室。并在学院内成立了党的历史上第一个编译马列著作的专门机构――编译部。有领导、有计划地组织翻译、出版了一批马列著作,并以中国实际问题为中心,进行广泛的研究,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愈益广泛深入的传播。

成立社会科学的学术团体。延安的社会科学研究团体主要有抗日战争研究会、中国现代史研究会、民族问题研究会、历史研究会、延安新哲学会、延安时事问题研究会等。各研究会积极开展研究活动和学术交流活动,并有不少重要的成果问世。

在国统区,党领导的哲学社会科学也得到大力发展。中共南方局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抗日民主宣传,领导党的社会科学工作者,支持进步文化运动的发展,团结进步人士,利用合法途径,开展社会科学研究。不仅保存和发展了党在统治区的社会科学组织和力量,在党的周围团结了更多的进步力量,而且为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第二条战线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这一时期,以延安为中心的党领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成为党领导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第一个繁荣时期。在这个阶段,新民主主义理论得到系统阐述,标志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在党的七大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解放战争时期 适应革命即将胜利的新形势,党一方面领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从思想文化战线上配合革命武装斗争,成为第二条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促进哲学社会科学队伍的大团结,保护大量进步知识分子,为新中国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准备了宝贵的力量。胡绳的《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王亚南的《中国官僚政治研究》、许涤新的《新民主主义经济论》等,是这一阶段的重要成果。

党领导哲学社会科学取得的成就和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哲学社会科学,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立了一支精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中作出了重大贡献,促进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开辟了中华文化发展的新道路,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学术的新纪元,并积累了领导哲学社会科学的初步经验。这些经验主要包括:

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并为其创造条件。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把哲学社会科学作为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曾经指出,“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革命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在内的中国社会发展创造政治前提。党在领导革命的过程中,尽可能地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创造条件。

1929年12月,在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中提出加强“游击区域社会经济的调查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研究”“社会经济科学的研究”“革命的目前阶段和它的前途问题”研究。

1940年2月5日,《在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人们为着要在社会上得到自由,就要用社会科学来了解社会,改造社会,进行社会革命。”

1942年5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我们为中国人民解放的斗争中,有各种的战线,就中也可以说有文武两个战线,这就是文化战线和军事战线。我们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但是仅仅有这种军队是不够的,我们还有文化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

1941年5月1日,起草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保证一切抗日人民(地主、资本家、农民、工人等)的人权、政权、财权及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信仰、居住、迁徙之自由权。”“奖励自由研究,尊重知识分子,提倡科学知识与文艺运动,欢迎科学艺术人才,保护流亡学生与失学青年,允许在学学生以民主自治权利,实施公务人员的两小时学习制。”

1940年8月9日,在《抗战中的文化工作和文化运动》中指出,“既要开展新文化运动就须加强对它的领导。”“我们应当从各方面重视文化运动,具体地加以帮助,使军事与文化两条战线并进。”

加强政治领导。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哲学社会科学时,注重从政治上引导哲学社会科学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展研究,坚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和学术方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服务。

1930年,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纲领规定:“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中国及国际的政治经济,促进中国革命;研究并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它普及予一般;有系统地领导中国的新兴社会科学运动的发展,扩大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宣传;革命的马克思主义者,决不能限于理论的研究,无疑地应该努力参加中国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实际斗争。”

1934年,在“二苏大”报告中指出:“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

1942年5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使文艺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作斗争。”

1944年10月30日,在陕甘宁边区文教工作者会议上所作的讲演《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中指出:“我们的文化是人民的文化,文化工作者必须有为人民服务的高度的热情,必须联系群众,而不要脱离群众。要联系群众,就要按照群众的需要和自愿。一切为群众的工作都要从群众的需要出发,而不是从任何良好的个人愿望出发。”

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吸引和指导作用。党在领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时,注重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的魅力和吸引力。

马克思主义是一门认识社会的科学。诚如所说:“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大家对于社会的历史只能限于片面的了解,这一方面是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社会的历史,另方面,则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人们能够对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全面的历史的了解,把对于社会的认识变成了科学,这只是到了伴随巨大生产力――大工业而出现近代无产阶级的时候,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为全部科学提供了合理的世界观和先进的方法论,使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上发生了根本变革,使社会科学第一次有可能真正成为科学,开创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纪元。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权威不是由某种政治权力所赋予的,而是在人类社会科学的发展中,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经过斗争树立起来的,并深深扎根于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实践之中。

马克思主义自传入中国以后,特别是十月革命和以后,在中国不可遏制地传播开来。1941年5月19日,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指出:“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才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最好的真理,作为解放我们民族的最好的武器,而中国共产党则是拿起这个武器的倡导者、宣传者和组织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

尊重、团结知识分子。要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党在领导哲学社会科学时,非常尊重、团结知识分子。

1939年12月1日,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决定《大量吸收知识分子》指出:“在长期和残酷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在建立新中国的伟大斗争中,共产党必须善于吸收知识分子,才能组织伟大的抗战力量,组织千百万农民群众,发展革命的文化运动和发展革命的统一战线。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

1941年5月7日,在给当时在香港任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负责人的廖承志的电报中指出,对待文化战线上的朋友及党与非党干部,“我们必须学习列宁、斯大林对待高尔基的眼光、态度和尺度,才能帮助和提拔这班文化人前进。”

1944年12月15日,在《一九四五年的任务》中指出:“我们解放区的知识分子,绝大多数都是好人。他们的缺点甚至错误,可以在工作中改造。他们是人民事业的可贵资本,他们应该被重视。”

1945年4月24日,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一切知识分子,只要是在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著有成绩的,应受到尊重,把他们看作国家和社会的宝贵的财富。”

依靠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感召、党的领导人垂范、党员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进步文化人士的榜样作用。中国共产党从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作为一个正义的事业,吸引了无数进步哲学社会科学人士投入到党的事业中来,以他们从事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来服务于党领导的革命事业。

党的领导人不仅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而且亲自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这对党领导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是一个很大的促进。就是党的领导人亲自研究和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代表。

1938年10月14日,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号召:“一般地说,一切有相当研究能力的共产党员,都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都要研究我们民族的历史,都要研究当前运动的情况和趋势;并经过他们去教育那些文化水准较低的党员。特殊地说,干部应当着重地研究这些,中央委员和高级干部尤其应当加紧研究。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

第8篇:大学生领导力论文范文

[关键词]社会责任感 领导力教育

[作者简介]翁文艳(1973- ),女,湖南长沙人,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领导研究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学生领导力培养。(上海 201204)吴智育(1974- ),女,河北正定人,河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河北 石家庄 05002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新途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12CKS04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3-0167-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将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列入教育发展的战略主题。明确在当今时代特征下社会责任感教育中应着重培养什么、怎样培养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现在的学生多以自我为中心,对物质的追求更为强烈,对家人、集体、同学、社会的责任感在降低,这也是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成为紧迫问题的原因。学生领导力是一种影响力,不是具有领导职务和权力,而是包括决策、沟通、协调、执行等多种素质与技能的综合实力。培养学生的领导力,不是要强化学生的“官本位”意识,而是要培养面向未来、全面发展的高质量社会人才。领导力不仅是美国大多高校招生所要求的重要能力之一,也是国内外企事业单位招聘员工所要求的重要素质能力。国内外学生领导力教育非常重视社会责任感在领导力素质中的核心地位,重视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一、在愿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1.培养什么:基于共赢的价值认知。社会责任反映的是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其价值取向是社会的整体利益。如果说社会是人与人关系的总和,那么社会的整体利益则体现为在领导过程中要兼顾个人和他人的利益,寻找多方共赢的利益重合区间。这符合当下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需要,立足于青少年学生自身社会性发展的需求,需要贴近青少年学生的发展特点与发展规律。杰出的领导者一定拥有个人的明确愿景,即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或理想信念。愿景型领导理论认为,对个人愿景的价值认知是领导者具备的基本认知能力。注重愿景是杰出领导者的共同特征。杰出领导者的个人愿景,往往与对他人、社会的关心、奉献与服务精神密切相关。社会责任感通常蕴藏于杰出领导者的个人愿景中。个人的领导力因素与领导者建立组织的未来愿景能力相关。愿景型领导者不是凭空想出组织的未来愿景,强加给追随者,而是从个人愿景出发,基于追随者的需求和组织的长远利益来提出组织或团队的共同愿景。这样的组织愿景通常容易被组织内每一个成员所接受和认同,不仅能促进组织的整体利益,而且能促进每一个成员的能力发展;通常兼顾领导者与追随者的个人利益、组织的整体利益、组织对社会的责任与义务等。需要领导者具备社会责任感这一基本素质。

2.怎样培养:基于价值澄清的愿景陈述。明确愿景是学生领导者应该具备的典型特征之一,包括明确个人愿景和明确团队愿景两个层次,这两个层次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明确个人愿景是明确个人的未来理想,体现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属于价值观教育的内容。美国学生领导力教育课程中专门设有为期一个月的“领导力的道德伦理”模块,通过阅读经典领导理论中关于道德领导的内容、讨论学生个人和组织可能面临的各种道德两难情境、调查所在学校的学生守则实施情况、反思所在社会的普世价值观等一系列课程活动,让学生从理论到实际,从个人到组织、社会等多方位视角来了解、讨论、澄清、分析一种适合有效领导者的价值观,从而学习有效领导者的人格道德素养。这种价值澄清的方法,为学生提供了检验多种备选价值观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判断、选择自己的个人价值观。一位优秀的学生领导者善于创设氛围,让团队成员充分交流各自的想法,善于敏锐地领悟到好的想法,用精练、生动的语言总结概括凝练出共同愿景。在美国的学生领导力项目中,愿景陈述是培养学生明确团队愿景的主要途径,包括团队从提出愿景、讨论愿景到最终表述愿景的全过程。一般而言,在最终的愿景陈述环节,教师会要求团队或小组派代表做关于团队愿景的演讲,演讲时长约5分钟。在愿景陈述的过程中,教师会引导学生关注并讨论团队愿景如何受到团队中每一个成员的价值观影响的问题,也会引导学生思考一位领导者的愿景陈述会如何影响追随者的问题。学生在学习愿景陈述的过程中,逐渐懂得只有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领导者,才能真正吸引一批忠实的追随者,组建一支具有凝聚力的团队。

第9篇:大学生领导力论文范文

摘 要:本文在简要分析大学引领社会道德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基础上,着力探讨大学引领社会道德文化建设措施、条件、机制、途径及载体,最终达到进一步深化、丰富和提升大学引导社会道德文化建设相关理论,对改善当前社会信仰缺失、功利思想严重、违法腐败现象增多、道德滑坡现象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社会转型加速期 大学 引领 道德文化

关键词:社会转型加速期 大学 引领 道德文化

社会转型是一个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我国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后,社会进入转型加速期。在社会转型加速期各种矛盾突显,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能否处理好这些矛盾直接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影响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与失败,关系到国家软实力的提升。加强公民道德文化建设,是提高公民道德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认同感,促进社会文明、和谐、进步的一种有效途径,而大学又是社会文化建设的排头兵,如何发挥大学引导社会道德文化建设作用值得探索。

社会转型是一个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我国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后,社会进入转型加速期。在社会转型加速期各种矛盾突显,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能否处理好这些矛盾直接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影响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与失败,关系到国家软实力的提升。加强公民道德文化建设,是提高公民道德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认同感,促进社会文明、和谐、进步的一种有效途径,而大学又是社会文化建设的排头兵,如何发挥大学引导社会道德文化建设作用值得探索。

1.社会转型期道德文化建设的紧迫性

1.社会转型期道德文化建设的紧迫性

在转型加速期,社会转型的面更加广泛,程度更加激烈。其主要表现在:社会比较烦燥,不稳定因素增加;社会各阶层功利意识较强,利益竞争激烈;文化多元化明显,社会各种思潮起伏;违法乱纪现象增多,政府维稳成本上升;社会初次分配不公更加明显,贫富差距继续拉大;官员腐败现象严重,社会不满情绪加剧等等。这些现象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著名社会学家郑杭生、汪玉凯指出: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义利观和公平观等深层观点所代表的价值观的转型,加强社会道德文化建设和引导极为重要和紧迫。刘燕、罗国杰、宋晔等学者也指出:在社会转型加速期,要将文化发展提到与政治经济不可分割的高度,并在发扬我国传统道德文化同时要汲取西方道德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精华。同时,道德建设也引起了国家高度关注。总书记曾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是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 。总理在2011年4月,谈及“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时,曾说“这些恶性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并指出“同经济发展相比,当前的文化建设特别是道德文化建设仍然是一条短腿”。为此,2011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指出“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更加紧迫”。 可见,加强社会道德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尤为突出。

在转型加速期,社会转型的面更加广泛,程度更加激烈。其主要表现在:社会比较烦燥,不稳定因素增加;社会各阶层功利意识较强,利益竞争激烈;文化多元化明显,社会各种思潮起伏;违法乱纪现象增多,政府维稳成本上升;社会初次分配不公更加明显,贫富差距继续拉大;官员腐败现象严重,社会不满情绪加剧等等。这些现象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著名社会学家郑杭生、汪玉凯指出: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义利观和公平观等深层观点所代表的价值观的转型,加强社会道德文化建设和引导极为重要和紧迫。刘燕、罗国杰、宋晔等学者也指出:在社会转型加速期,要将文化发展提到与政治经济不可分割的高度,并在发扬我国传统道德文化同时要汲取西方道德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精华。同时,道德建设也引起了国家高度关注。总书记曾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是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 。总理在2011年4月,谈及“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时,曾说“这些恶性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并指出“同经济发展相比,当前的文化建设特别是道德文化建设仍然是一条短腿”。为此,2011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指出“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更加紧迫”。 可见,加强社会道德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尤为突出。

2.大学引领社会道德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2.大学引领社会道德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大学应该引领社会道德文化的崇高使命,这是东西方学者所共同持有的观点。道德文化建设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这种软实力的建设,其下手点、着力点和考评点都比较难把握,而大学作为沉淀道德文化最集中及汇集社会精英的地方,理应承担引导社会道德文化的崇高使命。在我国近代史上,北京大学等高校在新文化运动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就是大学引领文化的典型案例。华东理工大学校长钱旭红提出:大学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传统与文化底蕴的独特组织,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大学要成为创新型文化的开拓者。中国科技大学原党委书记郭传杰认为:大学应发挥对社会文化“过滤”作用及对社会文化引领的角色和使命。美国布莱恩特大学校长Machtley指出,校训作为一所大学精神文化的核心,它能以其特有的方式无形中转化为控制力、感染力和凝聚力,传承历史,把握方向,弘扬精神,洗涤灵魂,对社会的道德文化建设起到引领作用。

大学应该引领社会道德文化的崇高使命,这是东西方学者所共同持有的观点。道德文化建设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这种软实力的建设,其下手点、着力点和考评点都比较难把握,而大学作为沉淀道德文化最集中及汇集社会精英的地方,理应承担引导社会道德文化的崇高使命。在我国近代史上,北京大学等高校在新文化运动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就是大学引领文化的典型案例。华东理工大学校长钱旭红提出:大学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传统与文化底蕴的独特组织,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大学要成为创新型文化的开拓者。中国科技大学原党委书记郭传杰认为:大学应发挥对社会文化“过滤”作用及对社会文化引领的角色和使命。美国布莱恩特大学校长Machtley指出,校训作为一所大学精神文化的核心,它能以其特有的方式无形中转化为控制力、感染力和凝聚力,传承历史,把握方向,弘扬精神,洗涤灵魂,对社会的道德文化建设起到引领作用。

显然,国内外各界人士就有关大学引领社会道德文化建设应起的引领作用进行了充分的论证。但是,笔者认为,各学者研究的重点主要是在阐述现状,比较分析,感悟呼吁上,大多是在认识和理论层面上,对如何发挥大学引领社会道德文化建设的具体政策、可行措施和途径等实操方面上缺少系统研究。即在回答大学引领社会道德文化建设的“5W1H”(为什么要引领、引领内容、由谁引领、何时引领、何地引领及如何引领)问题上缺少系统研究,对“应该引领”、“引领作用”论述的多,对“能否引领”、“如何引领”论述得少。大学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小系统,其自身的道德文化建设既有单纯、独特一面,也有受大环境浸润、影响、趋同一面,既受到社会对其影响作用,其亦能反作用于社会。所以,要发挥大学引领作用还有许多值得研究地方。首先,要从大学优势、劣势及外部环境分析入手,‘过滤’社会不良文化,提高自身“免疫力”,夯实自身道德文化基础;其次,要探究“引领”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能力和环境;再次,在探索“如何引领”上,即如何把优秀的大学道德文化传导、影响社会道德文化核心问题上,重点探讨引领的机制、内容、途径、形式、方法、载体等。并对汲取、弘扬传统道德文化和容纳、取舍现代道德文化,以及对西方道德文化“如何洋为中用”要进行深入探讨。

显然,国内外各界人士就有关大学引领社会道德文化建设应起的引领作用进行了充分的论证。但是,笔者认为,各学者研究的重点主要是在阐述现状,比较分析,感悟呼吁上,大多是在认识和理论层面上,对如何发挥大学引领社会道德文化建设的具体政策、可行措施和途径等实操方面上缺少系统研究。即在回答大学引领社会道德文化建设的“5W1H”(为什么要引领、引领内容、由谁引领、何时引领、何地引领及如何引领)问题上缺少系统研究,对“应该引领”、“引领作用”论述的多,对“能否引领”、“如何引领”论述得少。大学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小系统,其自身的道德文化建设既有单纯、独特一面,也有受大环境浸润、影响、趋同一面,既受到社会对其影响作用,其亦能反作用于社会。所以,要发挥大学引领作用还有许多值得研究地方。首先,要从大学优势、劣势及外部环境分析入手,‘过滤’社会不良文化,提高自身“免疫力”,夯实自身道德文化基础;其次,要探究“引领”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能力和环境;再次,在探索“如何引领”上,即如何把优秀的大学道德文化传导、影响社会道德文化核心问题上,重点探讨引领的机制、内容、途径、形式、方法、载体等。并对汲取、弘扬传统道德文化和容纳、取舍现代道德文化,以及对西方道德文化“如何洋为中用”要进行深入探讨。

3.大学引领社会道德文化建设的条件和举措

3.大学引领社会道德文化建设的条件和举措

综上所述,在社会转型加速期,道德文化建设的紧迫性、危机感十分明显。而大学(截止2011年5月21日,全国共有高校2101所)作为先进文化的倡导者和创新者在社会道德文化建设中应该、也有能力承担引领作用。笔者认为做好以下几方面是基础。

综上所述,在社会转型加速期,道德文化建设的紧迫性、危机感十分明显。而大学(截止2011年5月21日,全国共有高校2101所)作为先进文化的倡导者和创新者在社会道德文化建设中应该、也有能力承担引领作用。笔者认为做好以下几方面是基础。

3.1大学要建立抵御不良文化侵蚀的“防火墙”,提高自身“免疫力”。大学要起引领作用,首先自身要有榜样力量。当今社会文化越来越多元化、国际化,各种思潮相互碰撞、交融,并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阶层,大学作为社会一个子系统和国际交流合作的窗口之一,难免受到各种文化影响。事实上,恰恰因为文化多元化的影响,从潜意识中淡化了大学的防范意识,让大学放松了警惕,纵容文化泛滥,使得各种文化良莠难辨,无孔不入,大学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道德危机。如果对各种文化意识、思想观念、价值标准不加以辨认、引导、防范和有的放矢的吸收,必然会破坏大学原来文化氛围,侵蚀大学所应具有的价值体系。所以,大学要树立“防火”意识,加强自身“防火系统” 建设,增强免疫力是首位。为此,大学应该从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建立相应制度,加强文化宣传管理职能部门建设,建立文化培育、过滤、防范的机制。

3.1大学要建立抵御不良文化侵蚀的“防火墙”,提高自身“免疫力”。大学要起引领作用,首先自身要有榜样力量。当今社会文化越来越多元化、国际化,各种思潮相互碰撞、交融,并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阶层,大学作为社会一个子系统和国际交流合作的窗口之一,难免受到各种文化影响。事实上,恰恰因为文化多元化的影响,从潜意识中淡化了大学的防范意识,让大学放松了警惕,纵容文化泛滥,使得各种文化良莠难辨,无孔不入,大学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道德危机。如果对各种文化意识、思想观念、价值标准不加以辨认、引导、防范和有的放矢的吸收,必然会破坏大学原来文化氛围,侵蚀大学所应具有的价值体系。所以,大学要树立“防火”意识,加强自身“防火系统” 建设,增强免疫力是首位。为此,大学应该从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建立相应制度,加强文化宣传管理职能部门建设,建立文化培育、过滤、防范的机制。

3.2为社会树立道德标尺,发挥道德示范效应,是大学引领道德文化建设的着力点。社会各阶层在功利意识影响下,变得更加浮燥,诚信缺失现象增多,道德标准模糊,道德危机日益严重。面对现状,社会道德文化建设缺少动力、氛围和机制,极其需要打开一个突破口或重塑榜样的力量。社会呼唤作为文明程度最高的殿堂――大学肩负起道德文化创新、建立道德文化标杆、烘托道德文化氛围、引领道德文化建设使命。大学要重视从古今中外汲取道德精华,从纵向对比分析国内大学在不同历史阶段大学道德文化建设的特点,吸收与当今社会相吻合的内容;从横向对比分析国内外大学引导社会道德文化建设的思路、途径和载体,并寻找可借鉴之处。大学有义务也有能力率先树立新的道德标杆,发挥道德示范效应,净化不良社会风气,弘扬优秀道德文化。

3.2为社会树立道德标尺,发挥道德示范效应,是大学引领道德文化建设的着力点。社会各阶层在功利意识影响下,变得更加浮燥,诚信缺失现象增多,道德标准模糊,道德危机日益严重。面对现状,社会道德文化建设缺少动力、氛围和机制,极其需要打开一个突破口或重塑榜样的力量。社会呼唤作为文明程度最高的殿堂――大学肩负起道德文化创新、建立道德文化标杆、烘托道德文化氛围、引领道德文化建设使命。大学要重视从古今中外汲取道德精华,从纵向对比分析国内大学在不同历史阶段大学道德文化建设的特点,吸收与当今社会相吻合的内容;从横向对比分析国内外大学引导社会道德文化建设的思路、途径和载体,并寻找可借鉴之处。大学有义务也有能力率先树立新的道德标杆,发挥道德示范效应,净化不良社会风气,弘扬优秀道德文化。

3.3加强大学道德文化建设,大学校长要由“专家型”向“大师型”转变。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精、气、神,是大学的灵魂,也是大学育人功能实现的重要保证。大学文化主要靠大学校长或主要校领导去凝炼、培育,需要校长自身有相当的文化底蕴和水平,特别是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从某种程度而言,校长的人格、人品、学识、办学理念、管理风格对大学的文化形成起到决定作用。与传统大学校长的选聘制度不同的是,现在大学校长主要由行政主管部门任命,大部分是属于“专家型校长”,即校长往往是由于个人业务或科研能力突出被委以重任;而传统大学校长更多的是“大师型”,其大师的内涵不仅体现在突出的个人业务、科研能力上,更是体现在学识渊博、思想前卫、品行优良、人格高尚层面上,对倡导优良风气、弘扬先进文化、灌输现念、统率全体师生行动起关键作用。换而言之,大学校长就是一个“布道者”,是大学文化的倡导者、设计者、执行者和监督者。大学更需要的是“大师型”校长。卸鸸丶饔谩;欢灾笱3ぞ褪且桓觥安嫉勒摺保谴笱幕某颊摺⑸杓普摺⒅葱姓吆图喽秸摺4笱Ц枰氖恰按笫π汀毙3ぁ

存入我的阅览室

3.4引领道德文化建设,大学要从以硬实力建设为重向以软实力建设为重转变。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由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对人才需要急剧扩张,我国大学在数量和规模上都有了大幅度增长。特别是高校扩招后,各高校为了扩大办学规模、拓展办学空和提高办学竞争力,在硬件投入上下足功夫,人员更多、校园更大、楼房更高、设备更先进。硬件的建设消耗了高校的绝大部分精力,导致软实力建设乏力,特别是对大学文化的弘扬、培育和创新重视不够、领悟不深,精力投入明显不足,文化建设在一些大学甚至有被边缘化危险。大学文化缺少内涵,尤其是道德文化更显苍白,这明显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文化生活现代化的步伐。高校要把加强内涵建设,弘扬优秀道德文化,提高大学软实力作为大学的中心任务之一。

3.4引领道德文化建设,大学要从以硬实力建设为重向以软实力建设为重转变。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由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对人才需要急剧扩张,我国大学在数量和规模上都有了大幅度增长。特别是高校扩招后,各高校为了扩大办学规模、拓展办学空和提高办学竞争力,在硬件投入上下足功夫,人员更多、校园更大、楼房更高、设备更先进。硬件的建设消耗了高校的绝大部分精力,导致软实力建设乏力,特别是对大学文化的弘扬、培育和创新重视不够、领悟不深,精力投入明显不足,文化建设在一些大学甚至有被边缘化危险。大学文化缺少内涵,尤其是道德文化更显苍白,这明显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文化生活现代化的步伐。高校要把加强内涵建设,弘扬优秀道德文化,提高大学软实力作为大学的中心任务之一。

3.5树立诚信榜样,倡导优秀学术道德,并在大学评估体系中加入道德文化建设的考核指标,是提高大学道德文化水平重要措施。迎评做假和学术腐败是大学和大学教师诚信缺少,道德沦陷最具典型实例之一。倡导优秀的学术道德,对假文凭、假论文、假学术说不,是大学教师重塑为人师表形象的第一步。重新审视大学评估目标和导向作用,修订评估指标,在评估体系中加入文化建设软指标,特别是把道德文化建设指标作为考核指标之一,从软要求变成硬指标,对倡导大学文化建设,加强高校道德自律很有积极意义。

3.5树立诚信榜样,倡导优秀学术道德,并在大学评估体系中加入道德文化建设的考核指标,是提高大学道德文化水平重要措施。迎评做假和学术腐败是大学和大学教师诚信缺少,道德沦陷最具典型实例之一。倡导优秀的学术道德,对假文凭、假论文、假学术说不,是大学教师重塑为人师表形象的第一步。重新审视大学评估目标和导向作用,修订评估指标,在评估体系中加入文化建设软指标,特别是把道德文化建设指标作为考核指标之一,从软要求变成硬指标,对倡导大学文化建设,加强高校道德自律很有积极意义。

3.6网络文化教育是大学道德文化教育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互联网快速发展,网络文化已经成为文化的主要传播渠道。网络文化的快速性、隐蔽性和包容性,使得网络文化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的重要因素之一,并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大学要从加强网络监控、过滤不良信息、倡导优秀文化、弘扬高尚情操、建立道德标准等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为新的挑战。

3.6网络文化教育是大学道德文化教育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互联网快速发展,网络文化已经成为文化的主要传播渠道。网络文化的快速性、隐蔽性和包容性,使得网络文化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的重要因素之一,并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大学要从加强网络监控、过滤不良信息、倡导优秀文化、弘扬高尚情操、建立道德标准等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为新的挑战。

3.7全面创新大学道德文化建设的机制。大学道德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慢慢沉淀升华的过程。要从大学办学理念、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校长制度、道德标杆、形式内容、考评体系、示范推广等多角度探讨加强大学道德文化建设机制,解决大学“能引领”问题。

3.7全面创新大学道德文化建设的机制。大学道德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慢慢沉淀升华的过程。要从大学办学理念、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校长制度、道德标杆、形式内容、考评体系、示范推广等多角度探讨加强大学道德文化建设机制,解决大学“能引领”问题。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王冀生.大学文化的科学内涵[J].高等教育研究,2005(4).

[1]王冀生.大学文化的科学内涵[J].高等教育研究,2005(4).

[2]睦依凡.关于大学文化的理性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12).

[2]睦依凡.关于大学文化的理性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12).

[3]王芳,王大伟.论新经济时代的大学文化精神[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6).

[3]王芳,王大伟.论新经济时代的大学文化精神[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6).

[4]赵普光.和谐文化视角下的高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整合[J].中国高等教育,2007(22).

[4]赵普光.和谐文化视角下的高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整合[J].中国高等教育,2007(22).

[5]宋晔, 寇茜.中西方文化差异与道德文化自觉--兼论德育现代化[J].教育探索,2010(12).

[5]宋晔, 寇茜.中西方文化差异与道德文化自觉--兼论德育现代化[J].教育探索,2010(12).

[6]于俊如,徐世强.诚信教育,缘由、目标和内容――兼论现代市场经济对大学生人格前提的基本要求[J].思想.理论.教育,2002.

[6]于俊如,徐世强.诚信教育,缘由、目标和内容――兼论现代市场经济对大学生人格前提的基本要求[J].思想.理论.教育,2002.

[7]郑杭生.走向更加有序的社会:快速转型期社会矛盾及其治理2007――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7]郑杭生.走向更加有序的社会:快速转型期社会矛盾及其治理2007――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8][英]约翰・亨利・纽曼著徐辉等译[M].大学的理想,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8][英]约翰・亨利・纽曼著徐辉等译[M].大学的理想,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9][德]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M].什么是教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9][德]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M].什么是教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10][西班牙]奥尔特加・加采特著,徐小洲等译[M].大学的使命,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0][西班牙]奥尔特加・加采特著,徐小洲等译[M].大学的使命,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梁儒谦(1971-),男,广西财经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品牌营销、企业文化。

梁儒谦(1971-),男,广西财经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品牌营销、企业文化。

存入我的阅览室

3.4引领道德文化建设,大学要从以硬实力建设为重向以软实力建设为重转变。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由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对人才需要急剧扩张,我国大学在数量和规模上都有了大幅度增长。特别是高校扩招后,各高校为了扩大办学规模、拓展办学空和提高办学竞争力,在硬件投入上下足功夫,人员更多、校园更大、楼房更高、设备更先进。硬件的建设消耗了高校的绝大部分精力,导致软实力建设乏力,特别是对大学文化的弘扬、培育和创新重视不够、领悟不深,精力投入明显不足,文化建设在一些大学甚至有被边缘化危险。大学文化缺少内涵,尤其是道德文化更显苍白,这明显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文化生活现代化的步伐。高校要把加强内涵建设,弘扬优秀道德文化,提高大学软实力作为大学的中心任务之一。

3.4引领道德文化建设,大学要从以硬实力建设为重向以软实力建设为重转变。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由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对人才需要急剧扩张,我国大学在数量和规模上都有了大幅度增长。特别是高校扩招后,各高校为了扩大办学规模、拓展办学空和提高办学竞争力,在硬件投入上下足功夫,人员更多、校园更大、楼房更高、设备更先进。硬件的建设消耗了高校的绝大部分精力,导致软实力建设乏力,特别是对大学文化的弘扬、培育和创新重视不够、领悟不深,精力投入明显不足,文化建设在一些大学甚至有被边缘化危险。大学文化缺少内涵,尤其是道德文化更显苍白,这明显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文化生活现代化的步伐。高校要把加强内涵建设,弘扬优秀道德文化,提高大学软实力作为大学的中心任务之一。

3.5树立诚信榜样,倡导优秀学术道德,并在大学评估体系中加入道德文化建设的考核指标,是提高大学道德文化水平重要措施。迎评做假和学术腐败是大学和大学教师诚信缺少,道德沦陷最具典型实例之一。倡导优秀的学术道德,对假文凭、假论文、假学术说不,是大学教师重塑为人师表形象的第一步。重新审视大学评估目标和导向作用,修订评估指标,在评估体系中加入文化建设软指标,特别是把道德文化建设指标作为考核指标之一,从软要求变成硬指标,对倡导大学文化建设,加强高校道德自律很有积极意义。

3.5树立诚信榜样,倡导优秀学术道德,并在大学评估体系中加入道德文化建设的考核指标,是提高大学道德文化水平重要措施。迎评做假和学术腐败是大学和大学教师诚信缺少,道德沦陷最具典型实例之一。倡导优秀的学术道德,对假文凭、假论文、假学术说不,是大学教师重塑为人师表形象的第一步。重新审视大学评估目标和导向作用,修订评估指标,在评估体系中加入文化建设软指标,特别是把道德文化建设指标作为考核指标之一,从软要求变成硬指标,对倡导大学文化建设,加强高校道德自律很有积极意义。

3.6网络文化教育是大学道德文化教育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互联网快速发展,网络文化已经成为文化的主要传播渠道。网络文化的快速性、隐蔽性和包容性,使得网络文化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的重要因素之一,并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大学要从加强网络监控、过滤不良信息、倡导优秀文化、弘扬高尚情操、建立道德标准等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为新的挑战。

3.6网络文化教育是大学道德文化教育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互联网快速发展,网络文化已经成为文化的主要传播渠道。网络文化的快速性、隐蔽性和包容性,使得网络文化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的重要因素之一,并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大学要从加强网络监控、过滤不良信息、倡导优秀文化、弘扬高尚情操、建立道德标准等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为新的挑战。

3.7全面创新大学道德文化建设的机制。大学道德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慢慢沉淀升华的过程。要从大学办学理念、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校长制度、道德标杆、形式内容、考评体系、示范推广等多角度探讨加强大学道德文化建设机制,解决大学“能引领”问题。

3.7全面创新大学道德文化建设的机制。大学道德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慢慢沉淀升华的过程。要从大学办学理念、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校长制度、道德标杆、形式内容、考评体系、示范推广等多角度探讨加强大学道德文化建设机制,解决大学“能引领”问题。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王冀生.大学文化的科学内涵[J].高等教育研究,2005(4).

[1]王冀生.大学文化的科学内涵[J].高等教育研究,2005(4).

[2]睦依凡.关于大学文化的理性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12).

[2]睦依凡.关于大学文化的理性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12).

[3]王芳,王大伟.论新经济时代的大学文化精神[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6).

[3]王芳,王大伟.论新经济时代的大学文化精神[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6).

[4]赵普光.和谐文化视角下的高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整合[J].中国高等教育,2007(22).

[4]赵普光.和谐文化视角下的高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整合[J].中国高等教育,2007(22).

[5]宋晔, 寇茜.中西方文化差异与道德文化自觉--兼论德育现代化[J].教育探索,2010(12).

[5]宋晔, 寇茜.中西方文化差异与道德文化自觉--兼论德育现代化[J].教育探索,2010(12).

[6]于俊如,徐世强.诚信教育,缘由、目标和内容――兼论现代市场经济对大学生人格前提的基本要求[J].思想.理论.教育,2002.

[6]于俊如,徐世强.诚信教育,缘由、目标和内容――兼论现代市场经济对大学生人格前提的基本要求[J].思想.理论.教育,2002.

[7]郑杭生.走向更加有序的社会:快速转型期社会矛盾及其治理2007――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7]郑杭生.走向更加有序的社会:快速转型期社会矛盾及其治理2007――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8][英]约翰・亨利・纽曼著徐辉等译[M].大学的理想,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8][英]约翰・亨利・纽曼著徐辉等译[M].大学的理想,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9][德]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M].什么是教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9][德]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M].什么是教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10][西班牙]奥尔特加・加采特著,徐小洲等译[M].大学的使命,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0][西班牙]奥尔特加・加采特著,徐小洲等译[M].大学的使命,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梁儒谦(1971-),男,广西财经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品牌营销、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