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石化工程论文范文

石化工程论文精选(九篇)

石化工程论文

第1篇:石化工程论文范文

在工程建设中,想要确保施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好的技术,如果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能够充分采用现代化先进的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同时也可以提高整个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其中技术不仅仅是使施工技术,同时也包括人员素质、检测检验技术、装备、信息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石油化工工程建设时应积极引入各种现代化新工艺、新技术,并且引入科学的考核机制,保证操作规程、工艺流程、施工质量达到相应要求,从而提高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

二、应构建健全的质量管理责任制度

如果缺乏完善的质量管理责任制度,一旦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很难找到责任人追查原因,也不能追责,导致很多人的质量意识不强。为了进一步提高工程建设施工质量,企业应完善质量管理责任制度,将工程质量控制目标细分到每一个部门及员工身上,明确责任人。同时应建立相应的考核、奖惩制度,如果员工表现优秀,应给予适当奖励,但是如果员工出现质量问题,就需要接受相应的惩罚。这样有利于将员工的个人切身利益和整个石油化工企业的整体利益相结合,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念,自觉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应构建完善的质量监督机制

石油化工企业管理层人员应提高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视度,总工程师以及相关的技术人员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制定一套系统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各级质量监督部门、质量管理部门、技术管理部门、经理、总工程师都应该参与质量监督管理,各部门之间应相互协调、配合,共同监督石油化工工程建设中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同时,工程项目监督管理部门人员应仔细审查关于工程建设的设计文件,并且结合工程施工特点、施工难度及业主的主要要求等因素安排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专门监督、管理,并且应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制定详细、具体的监督管理方案及计划。其次,应合理安排实际工程施工中需要的各种检测设备,制定科学的工作程序及具体的工作制度和质量监控措施,提前做好质量管理的相关准备工作。另外,应重视“三检制”以及隐蔽工程的验收,必须严格根据国家工程的质量检验标准进行分部分、分项目质量评估,确保施工现场施工的规范性、有序性。

四、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确保石油化工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拥有一支高技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才可以全面贯彻落实施工质量管理的各项制度及措施,促进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开着那,提高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因此,石油化工企业应该高度重视人才队伍的素质建设,定期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不仅包括员工的技术素质,同时应重视思想能力、工作作风、专业知识、职业道德素质等多方面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培训是培养、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石油化工企业应不断根据企业员工的特点完善员工培训系统,并且建立相应的培训考核机制和激励制度,形成一种长效培训机制。如果员工表现较为出色,应适当表示一些物质奖励或者精神激励,有利于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自身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

五、结语

第2篇:石化工程论文范文

关键词:石油工程;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

随着我国进入21世纪,信息化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1]。石油工程行业也不可避免地要进行信息化建设,来适应新的时代要求。本文主要针对当前我国石油工程行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具体措施。

1石油工程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石油工程信息化建设还处在形成阶段,与发达国家的信息化建设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我国正在积极向信息化过渡中。向国外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技术,如将“地球科学与钻井系统”和“上游生产信息系统”等积极应用在我国的石油公司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2]。但是我国的石油行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个是石油行业中缺乏专业化的信息技术人才;二是在信息化过程中只注重购买计算机等硬件,而忽视对软件系统的开发,缺乏创新意识;三是信息化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是取得的效果不佳,成本耗费较大。

2石油工程信息化建设的作用

积极进行石油工程的信息化建设一方面可以将众多分散的石油组织部门紧密联系起来,把采集、生产、销售等环节相互连接可以提高内部信息的流通性;另一方面,加强信息化建设可以了解和掌握国外的石油开采状况,以及国外的具体市场需求,在掌握了这些信息后,可以更好制定石油对外输出的战略,提高石油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使我国的石油工程走出国门,更好走向世界。

3石油工程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3.1基础设施建设的信息化需求

基础设施建设条件的高低关系着石油工程发展的好坏,管理措施的有效与否决定了石油工程经营状况的好坏,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条件下的石油工程基础设施建设不同[3]。就目前来看,各地的石油工程都普遍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的问题。很多偏远地区经济落后,导致信息也相对闭塞,没有条件去接触先进的科技,且计算机等硬件设施老旧过时,甚至是将计算机当成摆设,使得一些石油工程系统长期闲置,不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3.2生产管理过程的信息化需求

我国对于石油工程的管理一般采取分专业管理的模式,然后各个石油单位再自主确定管理系统及模式。不同专业的石油单位相互分离,独立开展工作,这就导致各单位部门之间信息不畅通,造成信息冗余或者必要信息的遗漏,不利于石油开采工作的顺利进行。所以就强烈要求企业在生产管理过程中实行信息化,这样才能够保证各部门间的信息流通,实现工作效率的提高。

3.3石油工程专业软件应用的信息化需求

在石油工程的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应用大量的石油工程软件。我国的石油工程软件开发水平还远远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且软件的推广运行范围有限,与先进国家相比有很大的不足。但值得高兴的是,国家目前加大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积极鼓励人们进行自主开发和研究,并提供了资金、技术等相关的帮助[4]。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后期石油工程信息化的建设。

3.4数据信息库建设的信息化需求

石油的采集和生产过程需要提供必要的信息数据来保证石油工程的顺利进行。虽然目前我国大型的石油集团如胜利油田、大庆油田等已经开始使用了SDS石油数据采集系统,使石油勘探采集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从整体来说,这些数据还是远远不够。还需要采集大量的数据,只有建立更加齐全和准确的数据信息库,才能够更好满足石油工程的勘探采集以及最后的生产需要。

4石油工程信息化建设的具体策略

4.1结合企业发展现状制订信息化建设计划

石油企业之所以要进行信息化建设,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提高企业自身的实力,提高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最终起到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信息化建设也要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来制订相应的计划,必须要将企业的发展以及之后的规划与信息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根据企业需求以及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信息化建设方案。不能够为了进行信息化建设就盲目设立建设方案,导致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的发展不符合,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综上所述,信息化的建设必须要依据企业的实际状况来开展,不仅要注重近期发展,更要注重长远发展,确保信息化建设方案的实施能够切实为企业带来长远的利益。

4.2提高工作人员的信息化建设知识水平

人才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实际上就决定了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高低,因为最终这些信息化的软件的操作以及信息化进程的推进都是由人来操作才能够实现。因此,培养一批专业化水平高、专业技术过硬的优秀人才队伍是石油工程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一方面可以加大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让他们掌握科学、规范、专业的工作技能,让他们明白信息化的建设不是简单操作电脑等机械设备,而是一种贯彻在石油工程始终的专业化理念;另一方面,企业要加强自身的建设,优秀的企业才能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优秀的企业环境才能够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企业自身建设规范完善了,优秀人才才能够汇集起来,共同促进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

4.3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

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一定的硬件设施的投入,要想有过硬的硬件设施装备,就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设备的采购需要大力的资金支持,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的培养更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我国当前的信息化发展水平远远不能够与国外优秀的石油集团的信息化发展水平相媲美[5]。这种情况下要想提高我国的信息化水平,跟上国外的发展步伐,就必须要学习和充分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如聘请国外优秀的信息化建设公司的人才来指导我们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购买他们先进的科研成果的信息产权在我国的企业中加以利用,推动企业的信息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4确保计算机网络等硬件设施的良好运行

计算机是实施信息化建设的关键。高效、快捷运行的计算机才能够保证信息化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是,计算机在运行过程中经常会面临黑客、网络病毒等技术的威胁和攻击,导致计算机瘫痪无法正常运行,最终出现影响信息数据安全,甚至是关键数据信息泄露的严重问题。为避免这种问题出现,就要加强工作人员的危机应对能力,培养他们的危机意识,引导其对计算机规范操作,如对数据进行及时的备份保存,做好防电、防数据泄露措施。

5结语

时代在发展变化,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一种大的时代潮流和趋势,石油工程也必须要跟上时展变化的步伐,积极进行石油工程的信息化建设,满足市场上越来越多的石油需求,提高我国的石油工程质量,跟上发达国家的石油工程信息化发展步伐。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我国石油工程行业的竞争力,使我国的石油工程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作者:董广哲 单位: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沈明军.浅谈石油工程信息化建设[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4):235.

[2]张海粟.浅谈石油工程信息化需求与建设的策略[J].特区经济,2016(1):171-172.

[3]陈彤.关于石油工程信息化需求与建设的几点思考[J].当代化工研究,2016(4):1-2.

第3篇:石化工程论文范文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现代文件管理的基础理论。在石油工程中,根据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可有效加强前期文件控制。首先,本文讲述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概念及现实意义。其次,总结了石油工程前期文件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基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石油工程前期文件控制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文件管理;石油工程

在石油工程中,根据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文件管理可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里,属前期的文件生成阶段管理最为复杂,其前期文件控制也容易出现很多问题。根据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可以进一步提高前期文件控制的效率及质量,为文件实现全过程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1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概述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指从文件产生阶段到最终销毁或永久保存的一个生命运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描述了文件的属性及作用,研究各个阶段和管理者之间存在的关系,从而做到对文件整个生命周期进行有效控制。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具体内容有以下三点:(1)文件整个生命周期应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包括从文件的生成一直到文件寿命的结束;(2)整个文件生命周期可以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是文件的生成,然后再到文件投入使用,其次到暂时的文件保存,最后到文件销毁或永久保存;(3)文件周期运动变化的基础要件是其文件的服务对象、保存场所以及对文件的管理方式的变化。根据这些变化判断文件属于哪个生命阶段,对应其阶段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形成对现代档案管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现代化文件管理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基础,帮助文件管理实现现代化改革,使得文件管理满足现代工程文件控制一体化和科学化的需求。

2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现实意义

2.1为文件的全过程管理奠定了理论基础

为文件的全过程管理奠定了理论基础是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现实意义之一。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概述中得知,文件的整个生命周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都存在必然的联系。文件所记录的信息和记录方式在这一生命周期中都是均衡不变的,变化的只是文件的服务对象、保存场所以及对文件的管理方式。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制定文件全过程管理方案。确保文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在文件的全过程管理中,应该遵循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根据文件所处的生命阶段制定不同的管理方针,从而更加科学有效的对文件进行全过程管理。

2.2为文件阶段式管理奠定了理论基础

根据上文所述,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明确了文件的生命阶段是根据其文件的服务对象、保存场所以及对文件管理方式的变化而变化的。在进行文件阶段性管理中,要遵循文件阶段变化的规则,根据其所在的阶段制定适用的管理方式,从而科学有效的进行文件管理,确保文件的完整和准确。

2.3为档案部门及档案人员对文件进行前端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应该是相互连接的。在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中,管理制度应该前后统一,在管理方法上也应该达成一致,应该当作一个整体工程来进行管理。在以往的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中,其二者管理之间并没有什么联系,导致前后不一致的情况经常发生。完善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的统一结合,从而提高文件管理效率。在档案管理中,进行前端控制是很必要的。前端控制可以有效提高文件质量和完整性,从而使档案管理更加方便和高效。在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中,对于文件整个生命周期的全过程管理是极为重要的。这一理论充分证明了档案管理部门进行前端控制的重要性,把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相互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文件整个生命周期管理的统一,并确保文件和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以及系统化。

3石油工程前期文件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3.1档案意识不高

档案意识不高指的是:在石油工程前期文件控制中,文件管理并没有和档案管理相互结合,而是把之分为两个没有联系的部门进行管理。这种行为和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不相符。导致这一情况发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石油工程项目档案管理不完善,其档案管理机制不健全。档案管理应该和文件管理相结合。(2)管理层对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认识不足,没有从源头抓起文件管理。这一情况导致文件管理中很容易出现问题,导致文件不够准确和完整,严重影响文件质量。

3.2文件控制不足

石油工程前期文件控制中对文件控制不足也是存在的问题之一。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没有根据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没有重视文件的全过程管理。前端控制和全过程管理不能协调起来。(2)监督力度不够,没有制定一套完善的监督体系。对于文件中出现的问题没有及时发现,也没严格监督文件是否完整是否准确。(3)文件管理不受控制,没有具体的规范,文件管理极为分散。(4)石油工程前期文件控制和中后期文件控制不能很好的衔接,文件管理不够统一。这些问题导致在石油工程前期文件管理中效率极差,并对文件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4基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石油工程前期文件控制的应用措施

4.1完善石油工程项目档案管理

完善石油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具体指的是:在石油工程前期,建立一个完善的文件管理机制,根据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制定一套具体的管理方案和制度。在石油工程建设初期,要收集和整理档案,实时关注石油工程的进展。根据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建设的管理机构,要把档案管理逐渐扩展到文件管理之中。并且石油工程前期文件管理延伸到各个部门之间,进行统一的归纳和管理。制定一套完善的整体管理机制,实现石油工程前期文件整体控制。

4.2加强石油工程前期文件监督

加强石油工程前期文件监督可有效确保石油工程前期文件不出现问题,提高文件的质量和效益。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1)完善监督机制,一个效率高的文件监督工作和其监督机制密不可分,完善监督机制可以有效提高文件监督的效率和质量。(2)加强监督力度,在文件每个生成环节要进行监督检查,确保生成文件中不存在问题。

4.3做好全过程管理与前端控制协调统一

在石油工程前期的文件控制中,要把文件前端控制规划到文件全程控制管理中。真正做到整个文件生命周期都统筹管理。在石油工程中,根据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合理实施文件全过程管理,从而提高文件准确和完整,加强文件质量。

5总结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现代化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的基础理论,为文件全过程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且可通过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实现文件阶段式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在石油工程前期文件控制中,也可以通过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来进行完善,从而进一步提高石油前期文件控制的效率,加强文件管理,提高文件质量。

作者:丛巧克 单位: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华北分公司

参考文献:

[1]姚秋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实践意义[J].上海档案,2001年06期.

第4篇:石化工程论文范文

[关键词]目的论;石油化工;英语翻译;翻译技巧

1引言

石油是现代工业最重要的消费品,其不仅提供了生产塑料袋、服装等日用品的原料,而且是能源、工业、供暖和交通运输等行业的燃料。自上世纪40年代以来,与石油密切联系的石油化工发展迅速,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中国与其他国家石油化工项目的合作日益增多,石油化工英语翻译需求与日俱增。作为科技领域下的一个分支,由于石油化工英语的专业性和读者的特殊性,本文将目的论[1]作为指导理论,探讨石油化工英语的翻译技巧。将目的论应用于石油化工英语翻译将扩展目的论的应用领域,促进目的论的发展。同时石油化工类的英汉翻译文本也将促进东西方语言文化的交流、为今后相关翻译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2目的论下的石油化工英语翻译

2.1目的论及其应用

石油化工文本的翻译有很强的目的性,基于这一点,选择目的论作为翻译指导理论是合适的。与许多现代文学理论源于欧洲类似,目的论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目的论是将目的概念应用于翻译的一种理论,其认为整个翻译过程中翻译行为的目的是最核心重要的。也就是说,目的论强调所有翻译活动应该遵循的首要原则是“目的原则”,通常目的是指目标文本的交际目的,即“译文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目标语言的交际功能”。因此,译者应明确自己在特定翻译语境中的具体目的,并根据这一目的采取具体的翻译方法。除了“目的原则”外,目的论还包括“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这三个原则构成了目的论的基本原则。连贯性原则是指译文必须符合文本内连贯性的标准,也就是说,译文须符合目的语的文化和表达习惯,能够被接受者理解,并且在目标语言的文化和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具有意义。忠实性原则意味着原文和译文在语篇内具有一致性,译文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目的论在认知模式上为翻译学研究开辟了新方向,并在克服纯粹的文本认知模式中具有积极的反拨作用。因此目的论在翻译研究中具有广泛运用,且近十年与目的论有关的研究文献逐年增多[2]。同时目的论不仅强调了翻译过程中读者的作用和影响,同时还摆脱了以原语为中心的错误思想的束缚,这对译者提升在翻译实践对象的主观能动性、将翻译置于更为宽广的范畴进行研究、拓宽翻译研究的视野等方面有重要帮助[3]。侯易婕[4]指出石油英语中存在非常多的专业词汇、公式和数据,客观流畅地呈现出原文所要传达的信息能够让专业科技人员接收与原文相符的信息,这符合译文期望达到的忠实目的。化工英语的翻译恰如其分地体现了目的论的原则,在目的论原则的指导下,译者不仅可以灵活地采用不同翻译策略以达到科技英语传递信息的目的,而且能在当前日益频繁的翻译交流中提高翻译的效率与准确性[5-6]。

2.2石油化工英语翻译技巧

不同语言在词汇、句子、语法、时态、语篇衔接等方面都具有各自的特色,这是导致不同语言风格和语言民族性的关键,同时也是翻译人员在翻译过程中应当关注的内容。例如石油化工英语多名词、而汉语表达多动词;句子层面英语多被动句,汉语多主动句;句子结构上英语修饰结构多,犹如“参天大树”,而汉语修饰语则少而短;语篇转接上英语多使用代词或者同义词,而汉语则更多的通过词汇重复来实现;此外,石油化工英语具有语言凝练、逻辑严密、文字表述客观等特点,如何有效处理上述语言差异是保证石油化工英语译文质量的关键。“目的原则”是翻译目的论最基本的原则,该原则强调所有翻译行为都必须遵守目的读者的语言习惯,为了使译文达到这一要求,译者可使用转换词性、重组句子结构等翻译技巧对原文进行一定的逻辑转换,使得译文在逻辑表达上更符合汉语习惯、可读性更强。除“目的原则”外,“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对石油化工英语翻译的指导也很重要,为了满足译文的连贯性和忠实性,明确指代词、增译和减译、直译结合意译等翻译技巧的使用将有助于平衡译者与原文和读者的关系,确保译文在句内、句间和段落之间内容的有机衔接,使得整个译文形成一个有逻辑的、语义完整的单元。接下来,本文将通过个例的形式分析目的论指导下的部分翻译技巧在石油化工英语翻译中的应用。2.2.1明确代词石油化工英语文本中常使用代词来替代某些信息,且越复杂的句子使用的代词更多,而汉语表达更倾向于将代词指代明确,如下表所示。例1中原文前半句为theprocess引导简单句,withtemperature……at80℃(180℉)做状语,如果将theprocess翻译为“该过程”将导致读者不理解本句主语具体是什么。在目的原则和忠实原则的指导下,本句很有必要翻译时结合上下文语境明确指出theprocess指代的是水热提取工艺。由于石油化工英语存在许多专业术语,英语为了书写方便常将其缩写,而翻译时译者应将其明确化。例如例2中CHOPS指代的coldheavyoilproductionwithsand、例3中VAPEX指代vaporassistedpetroleumextraction、SAGD指代steam-assistedgravitydrainage,因此例2、例3翻译时明确了缩写词的具体意思,这有助于目的读者对译文的理解。2.2.2转换词性顾名思义,转换词性就是翻译过程中译者不必完全遵循原文词性进行翻译,而在翻译过程中有必要进行一些转换,常见的包括动词转换成名词、副词转换成名词等。英语中的名词化结构能使语句达到凝练的作用,因此单个化工英语中常出现多个动词并列作谓语以达到客观抽象、静态的特点。针对此现象的翻译时可化静为动,将其保留在原文中做偏正结构或者是将其转换为汉语动宾结构.例4中非谓语动词determiningthepositionofonewell做主语,其中的atapproximatelythesamepressureasthereservoir作条件状语限定主语,翻译时把非谓语动词部分转化为汉语偏正结构,在目的原则的指导下通过词性转换实现译文在目的语环境下的沟通目的。与例4类似,例5在翻译touching引导的非谓语从句时将其译为汉语动词“涉及”。此外,creation、development和empowerment在英语中是名词属性,如果译文不改变其名词属性,直接翻译jobcreation、economicdevelopment,theempowermentofwomen将导致译文不符合中文习惯。考虑到英语多名词表述、而汉语多动词表述的特点,这里给出的译文将三个名词转换为对应汉语的动词,这样使得整个译句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使译文更能准确传达原文作者的意图。2.2.3重组句子结构重组句子结构指的是在进行英汉互译时,为了使译文的表达更加流畅和更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在捋清原句语篇的结构、弄懂原句意思的基础上,彻底摆脱原文语序和句子形式,翻译时对句子进行的重新编排。在例6这种含有被动语态、方式状语从句、以及“in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的复杂长难句中,应先划分清楚句子的结构,主句是“Propaneisrecoveredfromthetwostreams”。在明确句子主句后,处理被动语态“Propaneisrecoveredfromthetwostreamsthroughtwo-stageflashsystems”的翻译时将其方式状语提前翻译,将被动语态转换为主动语态;处理“in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时将“which”指代明确,翻译为“汽提过程”;处理方式状语“bycoolingathighpressureinthefirststageandatlowpressureinthesecondstage”提前到“condensedandremoved”前翻译。例7是含有被动语态、介词短语作后置定语、以及“that”引导的定语从句的复杂句,与例6的处理类似,译者先划分句子的结构,提取主句“Thepressureinthesoakerdrumcanbeadjusted”,由于主句中含有被动语态,译者在目的论的指导下将其译为无主句;此句中“that”引导的定语从句实际是修饰限定“heavies”的,因此将“that”引导的后置定语从句在翻译时前置,以更加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译者也通过重组句子结构将介词短语“toreachoptimumselectivity”后置修饰“thepossibility”。由此可看出,在对于石油化工英语长难句的翻译处理过程中,句子结构重组法是非常具有实用性意义的。2.2.4增译和减译由于石油化工英语在表达上与汉语习惯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常使用形式主语“it”,冠词“a”“an”“the”等;同时英汉两种语言在词句排布方式以及句法结构上的存在很大的差异,有些在英语中必不可少的词组常在汉语中可有可无。为了满足目的原则和连贯原则,翻译时需要采用增译和减译的方法。增译即增加原文中已省略或者不存在词语,以达到与汉语语言表达习惯和思维方式相符的目的,而减译则相反。例8讨论了石油裂解原理,在翻译时增译了形容词“裂解反应的”修饰inasinglestageunit,而将reducescosts翻译为减少投资成本,通过使用增译技巧后,译文所要表达的意思更加清楚。例9中,原文真正的主语是petroleum,而“itappearsthat”为形式主语,这里对其翻译采用了减译的技巧。2.2.5直译结合意译英汉两种语言文化有相似之处,翻译时可以直接翻译,即“直译”——这既保证了译文的文体结构与原文一致,又符合了目的论的忠实原则。但与此同时,英汉语言的差异性会导致完全直译时出现“生硬的英化汉语”。因此注重原文意思表达的“意译”在石油化工英语翻译中至关重要,只有将直译与意译相结合才能既满足忠实原则、又符合目的原则和连贯原则。如例10所示,该句是由两个“where”引导的长难句,句子内部各成分之间也存在着复杂的关系,若仅采用直译,将难以表达原文意思。而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根据句子的内在逻辑关系和汉语语言习惯对句子前半部分采用直译,而后半部分用意译,这样译文就避免落入“生搬硬套”的俗套。同样的,例11也应用了直译结合意译的方法,译者应该明白意译和直译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过分主张意译或直译都是较片面的,只有将意译与直译的结合起来灵活运用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3结语

基于目的论,本文通过多个案例分析研究了石油化工英语翻译,指出“明确代词、转换词性、重组句子结构、增译和减译、直译结合意译”等翻译技巧的应用对保证译文逻辑表达清楚、语句连贯和译文可读性方面有重要作用。本文充分证明目的论对石油化工英语翻译的指导作用,同时本文的撰写也促进了译者的文学素养养成、英汉翻译技巧提升等方面的长足进步,但本文在专业知识表述和文学修养等方面还有待加强。

参考文献

[1]赵静.浅析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的发展[J].读与写(教育教刊),2016,13(01):33-34.

[2]王军,陈诗月.翻译目的论研究综述[J].现代交际,2017(18):102-103.

[3]胡桂丽,张君.翻译目的论之国内研究追踪[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03):65-66.

[4]侯易婕.目的论视阈下石油工程英语的句法特征及翻译技巧[J].广东化工,2021,48(05):277-279.

[5]胡伟.目的论下的化工英语翻译策略[J].材料保护,2021,54(03):218-219.

第5篇:石化工程论文范文

关键词:《石油工程概论》;MOOC教学模式;学习效果;依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1-0163-02

一、《石油工程概论》教学模式的现状

这门课程是石油专业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最重要的课程,它涵盖了石油开采过程中的各项专业技术[1]。例如:对石油资源勘探、定位、开发、钻取、石油加工提纯等各项专业技术和概念。它具有很大的难点和特殊性,要求石油专业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地理知识,而且要求学会利用地理信息技术、遥感技术对石油资源进行定位。与此同时,石油开发需要对机械自动化、机械运转等工学知识有一个深刻地了解,这就对学生要求上产生很大的一种挑战。并且,石油学校为了让学生修到规定的学分,不得不让每一门课程进行压缩。这种形势下,造成我们《石油工程概论》安排的学时较少,在安排规定的学时下对掌握这门专业技术知识造成很大程度的困难。因而,需要我们创新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来对当前《石油工程概论》进行改革,让学生在达到学校规定学分的基础之上,能够对这门课程有全面系统的把握,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提升。

二、MOOC教学模型的展现出来的特色和优势

MOOC是英文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缩写,它表示的意义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堂[2]。这种教学模式是运用计算机技术的方便性和快捷性,通过网络知识的全面性和扩展性,使教育教学工作产生很大益处。MOOC教学模型具有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特色和优势。它首先将先进的专业知识进行总结整合,让学生学习到的内容更为宽广和丰富,并且可以解决地域、教学设施的制约,只要有网络的地方都可以与外面世界联系到一起,从而学习到最先进的专业知识。其次,获取成本更为低廉,更容易获取想要的知识和内容。当前,我们知识的获取都是需要花费资金来获得的,而这些费用相对而言比较昂贵,让一些学习的人群望而生畏,不利于知识的传播和学习。

三、将MOOC教育运用到《石油工程概论》中会产生的问题

(一)大量的石油专业人才投入到知识学习,对MOOC教育教师产生挑战

当今,石油产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吸收大量人员的就业。因而,学习石油专业的人才众多,对于知识的需求较高,对MOOC教育教师产生很大程度的挑战[3]。石油专业需要掌握的知识比较复杂多变,不同石油领域对于知识的要求会产生不同。例如:石油勘探专业就需要MOOC教育能够讲解很多关于地理信息技术和遥感技术等先进技术,同时需要给学习者传授如何准确定位石油资源的位置好,并且探测清楚该地区石油的储备;石油开采专业就需要讲解石油开采专业知识,就如何解决不同土层来进行石油开采,针对开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何解决,如何顺利进行下去需要我们对策;对于石油机械化操作上,就要求讲解机械化操作的设备和操作技术,让学生学习到最为专业的操作流程。这些石油专业的需求,加大MOOC教育教学老师的负担,让他们需要针对不同的专业需求获得最为完善的专业知识资料和专业视频,这种情况对于MOOC教育产生很大的挑战。

(二)MOOC教育如何解决《石油工程概论》中学生社会实践的问题

《石油工程概论》是一门既要注重专业文化知识学习的课程,又需要石油专业学生投入到石油勘测、开采等社会实践过程的教育。石油专业学生需要深入到社会实践当中去,认真学习石油专业相关的社会操作实践,让学生能够在实践当中牢牢掌握石油相关的专业知识,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够胜任野外石油开采的各项任务。由于MOOC教育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进行专业知识传授的教育,教师与听课学生缺乏面对面的互动。教师不能够真正去了解学生在学习后的收获,只能通过对一些专业文化知识掌握程度来判断学生的听课效率。但是,对于专业文化知识掌握程度和社会当中运用情况明显存在着差异,这就会造成MOOC教育在学生社会实践上的存在一些问题,造成在《石油工程概论》中一些专业知识不能灵活运用,出现了学生“眼高手低”的尴尬局面。

四、如何更好将MOOC教育运用到《石油工程概论》教学当中的对策

(一)大力拓展MOOC教育的教师学生互动能力,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当中

由于大量学生选修《石油工程概论》这门课程,并且不同课程需要专业的教师参与进来,这就需要对MOOC教育的互动形式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通过发展全新的、高科技含量的互动形式,让更多人才参与到MOOC教育的教学当中,不仅石油专业的教师可以参与到MOOC的教育当中,同时,学生也可以参与到其中来,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有了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同时可以解决教师人才短缺的题。只有足够的人才投入到MOOC教育当中,教学内容才能够更加丰富多彩,才能让教学内容满足不同石油专业人才的需求。这样就可以让MOOC教育正常的开展下去。与此同时,加强学生和教师的互动能力,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喜欢学习《石油工程概论》这门课程,能够最大程度上保证选修的学生完成全部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真正掌握住这门课程的精髓之处,并且学生可以进一步的进行知识沟通和交流,让学生之间进行知识的互动,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请教,可以真正实现“一拖N”教学局面的形成,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6篇:石化工程论文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体系;珠宝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6-0022-03

一、珠宝基础理论课程的重要性

职业中学以学习技术为主要目的,更加重视专业实操课程。对于珠宝专业,不同方向所学习的技能有所不同,珠宝基础理论课程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但无论哪个方向,单纯的实操带给学生的只是技术上的提升,无法将学生培养成有文化、有内涵、有技术、有能力的珠宝综合人才。单纯地学习珠宝加工,也许能做出精美的首饰,却无法领会宝石与造型的魅力,就无法使首饰注入灵魂;单纯地设计珠宝,却不知设计的原理与意义,就无法进行真正的创作;单纯地销售珠宝,却不知宝石的性质与文化内涵,就无法将宝石的美好传递给顾客。所以,为了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也为了培养全面的珠宝人才,使珠宝专业的学生站得高,看得远,中职学生一定要重视珠宝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

二、珠宝基础理论课程的设置

珠宝专业不同方向涉及的内容各有侧重点,培养的学生能力各不相同,所开展的基础理论课程也要随着大的方向而变化。新课程体系要求职业中学课程清晰化与效率化。传统的“一锅端”课程模式与教学模式不适应人才的重点培养,课程设计无理论依据,课程开展混乱,无法实现综合素质人才与精英人才的共同培养。所以,在新课程体系下,针对珠宝专业不同方向进行基础理论课程合理设置显得尤为重要。针对珠宝专业不同方向基础理论课程设置进行归纳(见表1)。

(一)珠宝加工方向

1.基础培养

基础培养要针对贵金属知识及操作理论展开基础知识教学。开设《贵金属材料与性质》这门课程可以使学生掌握首饰加工行业贵金属(金银铂等)的性质,更好地理解首饰加工原理;开设《贵金属首饰制作》这门课程可以使学生掌握工具类型、操作方法及原理,为珠宝加工实操学习奠定基础。

2.能力培养

能力培养主要围绕宝石学知识方面的学习,《宝玉石概论》《首饰欣赏》这类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珠宝加工行业镶嵌宝石种类,从而更好地进行加工步骤设计,并结合宝石性质,针对不同款式首饰进行合理加工。

3.综合素质培养(选修)

综合素质能力还要重视学生未来的发展与提升,所以需增加设计方面的课程。《首饰设计基础》课程的开设,可以锻炼学生基本首饰设计能力,有助于首饰加工时对图纸的分析,甚至进行独立的设计及加工。

(二)珠宝设计方向

1.基础培养

绘画基础能力的培养可开设《首饰构造》《绘画基础》类课程,培养学生基础绘画能力,以此为基础才可进一步进行专业宝石的绘制与学习。

计算机基础能力的培养可开展《Photoshop》理论学习及《计算机理论基础》学习,这将为珠宝CAD、Rhino等珠宝电脑设计的学习奠定基础,补充学生电脑操作理论方面的知识。

2.能力培养

能力培养可开展宝玉石方知识面的学习,《宝玉石概论》《首饰欣赏》这类课程使珠宝设计方向学生了解更多宝玉石特征,从珠宝自身特征激发更多的创作灵感。

3.综合素质培养(选修)

综合素质的培养可开设《设计学理论知识》教学,使学生掌握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和设计规范等,有利于学生更加全面地对设计行业进行了解与扩展。

(三)珠宝营销方向

1.基础培养

珠宝销售基础培养可开设《珠宝首饰营销》理论的学习,使学生对销售原理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分析未来职业生涯所遇见的销售情景。

2.能力培养

珠宝首饰营销要针对市场需求开设《宝石学概论》《首饰欣赏》《贵金属材料与性质》等方面的基础理论课程,旨在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掌握不同宝石知识及首饰行业知识。

3.综合素质培养(选修)

开设《品牌珠宝》《营销学》等课程,可以提升学生销售理论知识及对不同首饰行业的综合了解。

(四)珠宝鉴定方向

1.基础培养

珠宝鉴定方向的基础理论课程可开设《宝石学概论》《首饰欣赏》《贵金属材料与性质》等课程,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宝石学知识,了解宝石的各种性质及特征,为鉴定宝石做好理论基础。

2.能力培养

珠宝鉴定能力培养可开设《宝石鉴定仪器》类课程,使学生在进行实际操作前,学会宝石仪器的使用原理与步骤,做到规范操作的前期准备。

3.综合素质培养(选修)

开设《钻石及钻石分级》《翡翠学》《中国玉石文化》《人工宝石》类的课程,有利于学生拓展珠宝鉴定视野,用文化知识武装自己。

三、珠宝基础理论课程的“同”中存“异”

新课程体系要求课程设计要不断创新与变化。所以,即使同一门课程,针对不同方向,也要做到“静”中求“动”。由于珠宝学科的特殊性与综合性,不同方向会学习同一基础理论课程。以《首饰欣赏》这门基础理论课为例,进行新的课程内容设计。

首饰欣赏主要讲述的是中外古代首饰、现代首饰及民族首饰特征的一门学科。是一门以理论为基础的课程。针对珠宝专业不同方向,应在课程内容上进行不同的侧重。

对于首饰加工方向,要以不同时期尤其是中国古代首饰造型为重点进行讲解,同时要将古代传统工艺如花丝、烧蓝、点翠、金银错、鎏金等工艺进行文化灌输,旨在培养一批优秀的珠宝技工人才,更好地传承中华古代首饰工艺。

对于首饰设计方向,要以不同时期与不同民族首饰所用图形、花纹、颜色、造型等为重点进行讲解,激发学生设计灵感,感受不同时期与民族的首饰风格与对美的体现方式。

对于首饰营销与鉴定方向,要以首饰所用宝石材质及造型的文化内涵与寓意为重点进行讲解,扩充学生文化体系,使学生在未来销售过程中,更好地表达珠宝首饰的意义。

四、珠宝基础理论课程的相互融合

珠宝专业虽然有不同方向,但各个方向间又有一定的联系。尤其是现代社会的要求,需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所以,珠宝专业各学科间也会有不同的交集。例如,作为珠宝加工方向的学生,如果真正要学会创作作品,首先要学会设计作品、表达作品。所以,学会设计也是一名优秀的珠宝加工人才必备的技能;珠宝营销人员,也要学会珠宝鉴定,鉴别宝石真假质量好坏,评估价钱是否合理,才能使顾客更加信服自己,所以,珠宝鉴定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能力。就珠宝专业不同方向的关系,用以下图形(图1)进行说明。

五、增加基础理论课程的“生机”

对于中职学生来讲,其文化学习能力薄弱,课堂理论知识往往引不起其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所以,针对珠宝专业的特征与特色,可以在课程设计与教学过程中进行创新。

1.课前准备

珠宝专业属于一种边缘学科,包含的内容多。历史学、地理学、矿床学、材料学、营销学,甚至是金融、社会学等方面,都会与珠宝专业有关。所以,教师的课程“生机”来源于丰富的学识,这就要求课程老师要不断学习,涉猎更多领域,用丰富的知识与见闻吸引学生,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

同时,针对珠宝专业的特殊性,增加图片与视频的搜集与展示,通过现代教学设备进行教学设计,使课程内容丰富多彩。

2.课堂教学

为了消除理论教学的枯燥性,一定要在理论课程教学中采用更多的方法,如“行为导向法”“情境教学法”等,运用现代教学方法使课堂变的“生动活泼”。

3.课程与职业相结合

在进行理论教学的过程中,灌输学生正确的理论,多从未来职业角度展开理论学习,培养学生职业素质与能力。学生认识到学习文化知识与未来职业的关系,内心就会主动充满“生机”。

4.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入

现代社会,“互联网+”已经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学生更容易接受一些新鲜的体教学验。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平台,将一些涉及珠宝专业知识链接给学生,从而达到课上与课下学习的“有机”结合。

六、结语

新课程体系下,中职学校珠宝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改革与设计要结合不同学校实际情况,不同方向进行合理设计。做到“求同存异,重在特色”的基础理论课程研究开发。实践证明,采用新课程体系,对于珠宝专业建设起到促进作用,对学生理论知识水平起到提升作用,为精湛技术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可以开拓学生视野,对培养全面的珠宝人才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邓泽民.现代职业教育[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

[2]黄德晶.高职珠宝设计与加工专业课程实践与探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8):45-50.

第7篇:石化工程论文范文

关键词:产学研;开放式;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石油石化工业无论是立足于国内石油勘探开发,保持石油产量持续稳定增长,还是积极开拓海外石油市场,都越来越依赖于高层次创新性人才培养。近年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坚持以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的需求为导向,以献身事业教育为主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利用校外优质资源探索并实践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式研究生培养模式,以与企业合作组建的研究生工作站为实践载体,通过创新政治思想教育模式与专业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艰苦创业精神,培养研究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努力为国家石油工业快速发展培养具有艰苦创业精神的高层次创新人才。

一、利用校外优质资源,拓宽学校办学渠道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一直秉承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办学理念,肩负着我国石油石化工业的快速发展培养高层次创新型拔尖人才的重任。因此,在近几年的研究生教育发展过程中一方面积极扩大石油石化主干学科招生规模,同时充分利用石油石化企业丰富的校外优质资源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与企业共同组建研究生企业工作站,积极探索开放式研究生培养模式。以企业工作站为载体,通过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解决学校由于实验场所不足、实验设备更新跟不上最新技术发展步伐而导致缺乏足够的工程实践条件;由于毕业论文选题不注意联系生产实际和科研项目,忽视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由于缺乏设计性、开发性实验,缺乏科研能力和科研方法的训练而导致创新能力不足;由于缺乏具有工程经验的导师,而导致学生特别是在创新型工程师的培养上存在一些困难等问题。高等学校是我国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承担着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双重使命,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是高等学校的责任,同时也是企业的使命。因此,学校与企业开展的产学研合作不仅是优势资源的互补,而且可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

实现优势资源的共享,构建产、学、研一体的人才培养平台,以解决企业对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较高,但是参与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比较少的问题,给研究生参与真正的科技创新和工程创新提供机会,在实践中学知识、长才干,真正创造一个产学研结合培养创新人才的良性机制。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充分利用石油石化企业丰富的校外优质资源,与企业共同组建研究生企业工作站,积极探索开放式研究生培养新模式。自2000年以来,学校先后与塔里木油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等44家石油石化企业组建了研究生工作站,学校根据研究生企业工作站建设进展及建站企业对研究生的专业需求,选拔全日制研究生进入企业工作站,进站的研究生主要以石油主干学科为主,兼顾其他的学科专业。建立开放式的研究生培养模式。2007年企业需求研究生数为161人,占全日制研究生总数的10%。

二、利用校外优势资源,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为了推进我校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规范研究生进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研究生企业工作站及在站期间管理,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确保研究生企业工作站持续发展,学校成立了企业工作站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工作站的管理工作,专门制定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企业工作站硕士生管理办法》、《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企业工作站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和答辩工作的规定》等规章制度,为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学校和企业还采取了以下措施。

1,为保障大批优秀研究生进站,学校每年为有关院系单列进入企业工作站的研究生招生指标,申请进站的考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进站研究生经考核合格可获得300-600元,月的特别助学金。拟进站的研究生须在第一学年修完培养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在第二学年的7~9月份进入工作站。

2,对在站研究生实行双导师制,充分发挥校企双方导师在理论研究、生产实践方面的各自优势。学校聘请工作站所在企业的理论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担任企业导师,主要负责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指导、工作安排、现场学术指导、学位论文初审等;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培养计划,在研究生的实践环节、论文实际工作等方面进行指导。

3,为研究生提供广泛的选题内容,其中很多研究课题都是企业发展中面临的“急、重、难、新”问题,为研究生提供大量学习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机会,更多地将目前的研究内容与生产实际联系起来,将研究成果更好地运用到生产实际。

4,狠抓在站研究生思想教育,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结合科研生产实际,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专业技术培训,如大庆油田研究院工作站专门为在站研究生举办了“大庆油田勘探开发概况”报告会,由技术专家作评委进行点评,锻炼了研究生的能力。

三、取得的成果

1,开放式研究生培养实践充实了石油石化大型企业的科研队伍,促进了企业科研水平的提升。

2,开放式研究生培养支持了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组建了我校研究生工作站的企业大都承担了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工作站的研究生为国家重点工程的顺利推进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3,为石油石化企业吸纳并输送了研究生毕业生。通过研究生工作站的建设与示范作用,我校近年在西部油田工作站实践的研究生中,有62.6%毕业后回到塔里木等油田工作。目前,石油石化企业普遍表达希望加大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建设的力度,加大派入工作站的研究生规模,期待并相信通过工作站的示范与宣传有更多的毕业生去现场工作。

第8篇:石化工程论文范文

【关键词】石油特色 实践育人 对策与建议

石油和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能源,国际上争夺石油资源的竞争,实质上已表现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掌握这些技术的科技人才的竞争。但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石油教育未能发挥出石油石化行业的特色与优势,在经济全球化、社会知识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石油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暴露出诸多不足之处。如:培养目标模糊,重“专业教育”,轻素质教育;在教学模式上,偏重理论课教学,忽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对有利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方法,缺乏尝试与创新,教学手段单一;在教学条件建设上,实验室建设投入不足,长期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少,实践教学基地利用率低。显然,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忽视了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影响了石油石化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必须对传统的石油石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强化实践育人。开展有效的实践育人活动是石油高校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形势,走出传统精英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误区,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走出石油高校特色办学之路的必然选择。

一、充分认识加强实践育人的重要现实意义

实践是大学生成才成长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开展有效的实践育人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品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另一方面,开展有效的实践育人活动,是高校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形势,走出传统精英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误区,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

二、加强实践育人工作的整体规划

把实践育人工作摆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纳入学校的本科生培养方案。紧密结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建设,突出石油石化教育的优势与特色,加强实践育人工作的整体规划。系统设计实践育人教育教学体系,规定相应学时学分,提高实践教学环节占教学计划总学分(学时)的比例。

(一)深化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开展实践教学方法研究与改革专题项目立项,推行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加强综合性实践科目设计和应用。推进成绩考核方式的改革,强化过程管理。加强大学生学科竞赛项目建设,积极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深入开展教育部“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把创新创业训练,以及创业实践项目作为选修课程全校开放。

(二)推进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加强开放性创新实验室建设

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增加实验室的开放时间和开放范围。建设多功能信息管理平台,提高实验教学中心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强实验项目管理,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建设创新实验室,使之成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阵地。

(三)提高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加强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

加强与石油石化企业的深度合作,推行以就业为导向校企联合指导的毕业设计指导模式,由校内指导和企业指导教师组成“理论”加“实践”的双导师制,共同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实现毕业设计与企业实训的结合。严把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资格审查和选题关。落实对学生进入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前的安全和纪律教育工作,做好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组织督导组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分阶段、全过程的检查和监督。规范教师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对学生的指导工作。

(四)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提高育人实效

充分发挥学校依托石油石化办学的特色与优势,以及地处大庆油田的地缘优势,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明确专业实习目标,深化实习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形式的改革。学校的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向学生免费开放,并依托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大学科技园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基地和成果孵化基地。

第9篇:石化工程论文范文

1课程设计选题

关于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的选题,目前许多工科院校选择了学校内部或学校周边企业做环境影响报告表,此类题目基本上能够符合课程大纲对该教学环节的要求,使学生得到一定程度的设计训练,但设计内容未能突出行业特色。实际上,各行业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和侧重点有很大差别,因此课程设计的选题既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来源于基础理论,又要源于生产实际,突出行业特色,这样才能调动学生课程设计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行业认同感。依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石油特色和学科优势,课程组将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的题目定为“石油石化企业典型装置工程分析专题”,该选题基于以下三点:第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具有环境影响评价甲级资质,课程组成员均为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均主持或参加过部级或省级化工石化类项目环评,具有丰富的一线环评经验,有能力指导学生进行化工石化类项目的环评课程设计。第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一所石油石化特色鲜明的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学生在课程设计之前均修习过《石油工业与环境保护概论》、《石油加工概论》、《油田化学》等课程,并去青岛炼化、齐鲁石化等企业进行过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具备石油石化方面的基础知识。第三,石油石化企业设备繁多,流程复杂,敏感程度较高,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而课程设计时间非常有限,仅为2周,因此若将课程设计题目设定得过大过深,会使学生不容易深入其中,只能停留在表面文字的整理上,这样会降低学生设计的积极性,课程设计的效果也将大打折扣。由于工程分析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是环评报告的核心,因此课程设计仅针对石油石化企业某套装置进行工程分析,这样学生通过课程设计,能够熟悉石油石化企业装置的特点,以及石油化工类项目工程分析的内容和方法,能够为今后从事环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程设计组织与实施

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共有两个班,课程设计分为四个大组,15人一组,每组由一名教师指导,承担一套装置的工程分析专题。课程组在已经完成的石油石化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选取了10套典型装置的工程分析章节,经统一整理后设计成标准题库供课程设计使用。在课程设计开始之前,首先由指导教师进行石油石化类项目环评内容及要点的讲座,对即将进行设计的几套装置的主要特点进行简单介绍,对课程设计中可能涉及的问题予以提醒和澄清,从而使学生们掌握石油石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分析专题的编制格式及要点,在设计过程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然后由指导教师给学生发放相关装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布置前期工作要求:(1)查阅相关法律法规、环评导则及标准,列出工程分析专题所需的各项内容;(2)熟悉AutoCAD绘图软件的用法;参考装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熟悉装置的工艺原理、工艺流程、污染源及污染物;(3)查阅石油石化装置物料平衡、硫平衡、水平衡的计算方法;(4)查阅石油石化装置涉及的污染治理措施。在设计过程中,各组每隔两天进行一次集体讨论和答疑,在讨论过程中,指导教师应鼓励学生把自己在课程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收获体会以及不完善之处及时进行总结,同时教师利用提问等方式,及时掌握学生的设计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最终上交的课程设计成果包括装置的工程分析专题报告和应用AutoCAD软件绘制的装置工艺流程及污染源位置图。工程分析专题报告的具体内容包括:(1)装置规模及组成;(2)原料及产品方案;(3)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4)污染源源强分析与核算过程;(5)装置平衡性分析(物料平衡、硫平衡和水平衡);(6)装置的污染源、污染物及治理措施。

3课程设计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3.1加强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绘图能力

装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给出的是装置的工程设计工艺流程图,而环评报告中需要的是装置的工艺流程及污染源位置图,重点关注工艺过程中产生污染物的具体部位、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这就需要学生首先会读图,把工程设计工艺流程图中的设备及物料进出情况摸清,然后将流程进行相应简化,突出污染源分布情况,同时要保证流程的完整性,最后应用AutoCAD软件完成装置的工艺流程及污染源位置图。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发现,有些同学在读图方面存在一定困难,而有些同学对AutoCAD绘图软件操作不熟练,绘图速度较慢。因此需要加强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构思草图的能力,同时应指导学生掌握AutoCAD软件绘图的基础知识,这样才能保证课程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3.2培养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

学生查阅文献的过程中,不仅要高质量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还应拓展与课程设计相关的知识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不仅需要学生自己的努力,也需要指导教师的配合。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查阅资料和复习有关教科书,学会正确使用标准和规范,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设计过程中鼓励学生多做深层次思考,综合考虑环保性、经济性和实用性,强化学生综合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学生过于依赖互联网,对信息的来源往往缺乏考证,指导教师应加强这方面的督导,要强调信息的权威性。

3.3保证课程设计成绩评定的公平性

由于课程设计每组参与同学较多,指导老师有限,设计内容相同,造成部分同学以逸待劳,提交的课程设计报告和绘图存在抄袭现象。针对此问题,指导教师应合理分配学生的任务,保证任务的交叉性和独特性;应完善课程管理,根据学生讨论发言情况、文献查阅情况等,加大平时成绩所占比例,同时在课程设计完成后增加答辩环节,每组学生需要面向两位以上指导教师组成的评审小组进行汇报和答辩,从而断绝环评报告的抄袭现象,保证课程设计成绩的公平性。

4结语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