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县级公立医院工作总结范文

县级公立医院工作总结精选(九篇)

县级公立医院工作总结

第1篇:县级公立医院工作总结范文

县医院绩效考核细则一为加强武宣县县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增进县级公立医院活力,维护县级公立医院公益性,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桂政办发〔20xx〕61号)精神,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对象

在县政府领导下,由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对我县三家县级公立医院实行绩效考核。

二、考核内容

县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内容应与我县年度工作目标紧密结合,互相衔接。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一)综合管理: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实施药品零加成和降低医药费用、推行便民利民措施、实施医院精细化管理、承担基层医疗机构人员培训任务、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强化财务和价格管理、依法执业等。

(二)医疗质量管理:医疗核心制度执行情况、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医疗费用和基本药物制度执行情况、医疗安全管理等。

(三)群众评价与监督:院务公开、病人满意度调查、社会监督评价、医院职工满意度调查等。

具体考核指标详见《武宣县县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基本指标

及分值表》(附件1)和《武宣县县级公立医院满意度调查表》(附件2)。

三、考核程序

(一)成立考核小组。在县政府领导下,由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牵头,与财政、人社等部门成立考核小组,对县级公立医院进行绩效考核。

(二)建立考核专家库。由考核小组根据绩效考核涉及的专业,聘请相关业务技术与管理专家建立考核专家库。每次考核时,随机抽取一定数额的专家参加绩效考核。

(三)考核主体。考核小组及其考核专家组依据《武宣县县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基本指标及分值表》,对县级三家公立医院进行考核。

(四)考核方法与周期。通过查阅文件资料、现场检查、问卷调查、机构负责人述职、单位职工和群众访谈等多种方法进行考核。

考核小组依据本办法不定期进行检查,每年10月中旬进行1次集中考核。

(五)公示与复核。考核结果要在县级公立医院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对考核结果有异议的,可由县级考核小组或来宾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织复核。

(六)结果上报与反馈。考核小组要于每年11月底前将考核结果进行汇总,逐级报至市级、自治区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并及时反馈我县三家公立医院。

四、考核评价

(一)绩效值计算。定量指标绩效值计算方法为两种:凡要求有所增长的正向控制指标,如年住院人次等,指标绩效值按此公式计算:绩效值=实际完成值/目标值×标准分值;凡要求有所下降的反向控制指标,如次均门诊费用增长率,指标绩效值按此公式计算:绩效值=目标值/实际完成值×标准分值。

定性指标按照考核项目的具体评分办法扣减相应的标准分,得出实际绩效值。

各单项扣分最多扣完本项分,不累及其它项得分。各单项工作绩效值之和为被考核单位的总绩效值。

(二)考核评价。考核实行百分制,县级公立医院考核结果分为三个等次:分值85分以上为优秀,60-85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三)考核结果运用。考核结果作为县级财政安排补助资金的依据。考核合格的,拨付当年全额补助资金;考核不合格的,扣减补助资金,并通报批评,限期整改,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免去负责人职务。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五、工作要求

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细化三家县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完善考核办法,创新考核方式,增强操作性,提高考核质量。三家县级公立医院在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指导下,依

据相关制度抓紧制定内部岗位绩效考核标准及内部分配管理办法,建立按岗付酬、按工作业绩取酬的内部分配激励机制,医院定期对科室、科室定期对职工进行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职工个人收入挂钩,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适当拉开医务人员间的收入差距,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各部门要严肃考核纪律,严禁编造、篡改考核资料,严禁利用考核谋取个人利益,严肃查处弄虚作假行为,确保考核客观公正。对弄虚作假、截留、挪用、套取资金的单位和个人,一经发现,将予以通报,追缴经费,并依法追究责任。

县医院绩效考核细则二为加强湟源县县级试点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增进县级试点公立医院活力,维护县级试点公立医院公益性,根据《中共青海省委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青发〔20xx〕9号)、《青海省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方案》(青政办〔20xx〕111号)和《青海省14所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方案》(青政办〔20xx〕75号)精神,制定本试行办法。

一、考核对象

在县政府领导下,由卫生行政部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对我县2所改革试点县级公立医院实行考核。

二、考核内容

县级试点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内容应与地方年度工作目标紧密结合,互相衔接。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一)综合管理: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实施药品零加成和降低医药费用、推行便民利民措施、实施医院精细化管理、承担基层医疗机构人员培训任务、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强化财务和价格管理、依法执业等。

(二)医疗质量管理:医疗核心制度执行情况、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医疗费用和基本药物制度执行情况、医疗安全管理等。

(三)群众评价与监督:院务公开、病人满意度调查、社会监督评价、医院职工满意度调查等。医患沟通与群众满意度。

具体考核指标详见《湟源县2所县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基本指标及分值表》和《湟源县2所县级公立医院满意度调查样表》(附件1、2)。

三、考核程序

(一)成立考核小组。在县级政府的领导下,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牵头,与财政、人社等部门成立考核小组,对试点县级医院进行绩效考核。

(二)建立考核专家库。由县级考核小组根据绩效考核涉及的专业,聘请相关业务技术与管理专家建立考核专家库。每次考核时,随机抽取一定数额的专家参加绩效考核。

(三)考核主体。县级考核小组及其考核专家组依据《青海省14所县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基本指标及分值表》,对县级试点医院进行考核。

(四)考核方法与周期。通过查阅文件资料、现场检查、问卷调查、机构负责人述职、内部员工和群众访谈等多种方法进行考核。

县级考核小组依据本办法不定期进行检查,每年10月中旬进行1次集中考核。

(五)公示与复核。考核结果要在试点县级医院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对考核结果有异议的,可由县级考核小组或州(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复核。

州(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于每年11月底前对县级考核结果进行复核。省卫生厅进行不定期抽查复核。

(六)结果上报与反馈。县级考核小组要于每年11月底前将考核结果进行汇总(详见附表5),逐级报至市、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并及时反馈试点县级医院。

四、考核评价

(一)绩效值计算。定量指标绩效值计算方法为两种:凡要求有所增加或增长的正向控制指标,如年住院人次等,指标绩效值按此公式计算:绩效值=实际完成值/目标值×标准分值;凡要求有所减少的反向控制指标,如次均门诊费用增长率,指标绩效值按此公式计算:绩效值=目标值/实际完成值×标准分值。

定性指标按照考核项目的具体评分办法扣减相应的标准分,得出实际绩效值。

各单项扣分最多扣完本项分,不累及其它项得分。各单项工作绩效值之和为被考核单位的总绩效值。

(二)考核评价。考核实行百分制,试点县级医院考核结果分为三个等次:分值85分以上为优秀,60-85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三)考核结果运用。考核结果作为县级财政安排补助资金的依据。考核合格的,拨付当年全额补助资金;考核不合格的,扣减补助资金,并通报批评,限期整改,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免去负责人职务。具体办法由各地根据实际制定。

五、工作要求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细化2所县级试点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完善考核办法,创新考核方式,增强操作性,提高考核质量。2所县级试点公立医院在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指导下,依据相关制度抓紧制定内部岗位绩效考核标准及内部分配管理办法,建立按岗付酬、按工作业绩取酬的内部分配激励机制,定期对职工进行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职工个人收入挂钩,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适当拉开医务人员收入差距,并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重点倾斜,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各地要严肃考核纪律,严禁编造、篡改考核资料,严禁利用考核谋取个人利益,严肃查处弄虚作假行为,确保考核客观公正。对弄虚作假、截留、挪用、套取资金的单位和个人,一经发现,将予以通报,追缴经费,并依法追究责任。

县医院绩效考核细则三为进一步推进我县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增强医院活力,维护医院公益性,促进医院提高运行效率降和低运行成本,提高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更好地为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根据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县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桂卫体改发〔20xx〕2号)及《大新县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新政办发〔20xx〕125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方法和原则

由县卫生计生部门牵头组织对县级公立医院进行考核,考核采取年度考核与日常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年度考核、日常考核分值分别占考核成绩的80%、20%。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质,体现激励机制导向,客观公正提高公信度,注重实效、简便易行的原则。

二、考核对象

实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医院:大新县人民医院、大新县中医医院、大新县妇幼保健院。

三、考核内容考

核内容包括:服务评价、业务工作、平安建设、管理工作、持续发展、惩罚指标及其它考核事项等方面共七大类(具体考核指标详见《大新县县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表》)。

四、考核程序

(一)制定考核方案。县卫生计生部门根据上级部门要求制定具体考核方案,经崇左市卫生计生委审核同意后实施。

(二)成立考核小组。由县卫生计生、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联合成立县级考核小组,对县级公立医院进行考核。

(三)建立考核专家库。由县级考核小组根据绩效考核涉及的专业,聘请相关业务技术与管理专家建立考核专家库。每次考核时,随机抽取一定数额的专家参加绩效考核。

(四)考核主体。县级考核小组及其考核专家组依据《大新县县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表》,对县级医院进行考核。

(五)考核方式与周期。通过查阅文件资料(含财务收支分析、费用收入结构分析等),医保和新农合平台,现场检查、问卷调查,机构负责人述职、内部员工和群众访谈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考核小组不定期进行检查,每年进行集中考核,考核周期为一年。

(六)公示与复核。考核结果要在考核医院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对考核结果有异议的,可由崇左市卫生计生委对考核结果进行复核。

(七)结果上报与反馈。县级考核小组将考核结果报至大新县人民政府,在县政府官方网站向社会公开,并及时反馈县级公立医院。

五、考核评价

(一)绩效值计算。定量指标绩效值计算方法为两种:凡要求有所增加或增长的正向控制指标,如手术前诊断与手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等,指标绩效值按此公式计算:绩效值=实际完成值/目标值×标准分值;凡要求有所减少的反向控制指标,如门急诊人次均费用,指标绩效值按此公式计算:绩效值=目标值/实际完成值×标准分值。定性指标按照考核项目的具体评分办法扣减相应的标准分,得出实际绩效值。各单项扣分最多扣完本项分,不累及其他项得分。各单项工作绩效值之和为被考核单位的总绩效值。

(二)考核评价。考核实行百分制,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分值85分以上为优秀,60―85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三)考核结果运用。考核结果作为财政安排补助资金、确定医院薪酬总量的重要依据。医院薪酬总量及分配调整必须报县级考核小组审核报县政府备案。考核合格的,拨付当年全额补助资金;考核不合格的,扣减补助资金,并通报批评,限期整改;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免去负责人职务。

六、相关要求

第2篇:县级公立医院工作总结范文

一、目标要求

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要求,遵循上下联动、内增活力、外加推力的原则,围绕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的改革要求,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按照患者总体负担不增加、医疗合理收入不减少、政府和医保可承受的改革目标,统筹推进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人事分配、医保支付制度、监管机制等综合改革,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县级医院运行新机制。力争到试点工作完成时,县级医院医疗条件明显改善,医疗技术水平显著提升,次均门(急)诊费用和住院费用得到有效控制,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二、明确功能定位

县级医院是县域内的医疗卫生中心和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龙头,是连接城市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桥梁和纽带。主要为县域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包括运用适宜技术和药物,开展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危急重症病人救治,重大疑难疾病接治转诊;推广应用适宜医疗技术,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提供培训和技术指导;承担相应公共卫生服务,以及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等工作。

三、改革主要任务及措施

(一)改革补偿机制。将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确保前全部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医院由此减少的合理收入,通过调整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予以补偿。

1.规范药品及医用耗材的采购供应。县级医院配备使用的药品、医用耗材(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全部通过省药品、耗材集中采购平台采购,优先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和省增补药物,县级医院基本药物销售额占全部药品销售额的比例不低于35%,基本药物使用品种数占基本药物总品种数的90%以上,并逐步提高配备使用基本药物的比例。药品采购坚持质量优先、价格合理、公开透明的原则,建立药品量价挂钩、招采合一的集中招标采购机制。结合现代医药物流发展,减少和规范流通环节,控制配送成本。

2.发挥医疗保险补偿和控费作用。县级医院要提供与基本医疗保险保障范围相适应的适宜技术服务,控制基本医疗保障范围外的医药服务。医保基金通过购买服务对医院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予以及时补偿。缩小医保基金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与实际报销比例的差距。探索推行总额预付、按病种、按人头、按服务单元等付费方式,科学合理测算和确定付费标准。年底前开展的试点病种不少于20种,年末病种不少于50种。优化整合县域卫生资源,引导群众合理就医,鼓励使用中医药服务,促进病员合理分流、双向转诊、分级诊疗。

3.适度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由县物价部门会同县人社、卫生等部门通过科学评估,参照劳动强度、技术含量、风险程度、价值、成本及环境条件等因素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合理调整,适当提高诊疗费、手术费、护理费和床位费等服务性收费价格,原则上调整价格总量不超过年药品合理价差总量的80%。调整后的医疗服务收费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弥补药品零加成后的补偿差额。调整方案报市物价、卫生、人社部门批准后,于前实施。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原则,降低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价格,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政府出资购置的大型医用设备按不含设备折旧的合理成本制定检查、治疗价格,已贷款或集资购买的大型设备原则上由政府回购,回购有困难的限期降低价格。严禁医院贷款或集资购买大型医用设备。

4.落实和完善政府投入政策。建立政府财政补助稳定增长机制,逐步将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及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政策性亏损补助、承担公共卫生任务和紧急救治、支边、支农等公共服务纳入财政预算。对实行药品零加成销售后形成的缺口部分由财政通过考核给予补助。实施“先诊疗后结算”模式后,医保补偿经费应予以提前预付,以减缓医院资金周转压力。县级医院历史形成的用于建设和运营发展的债务由审计部门确认后,统一打包、锁定,由财政逐年清偿。县级医院不得出现新的债务。

(二)改革人事分配制度。要按照体现功能、按岗定编、科学设置、优化结构的原则推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1.创新编制和岗位管理。由县编办牵头,联合县财政、卫生等部门,按照《省公立医院机构编制标准》要求,根据县级医院功能、工作量和现有编制使用情况等因素,科学合理确定人员编制。县人民医院、中医院按床位、人员1:1.5-1.6的比例核定编制;县妇幼保健院按服务人口1:10000的比例核定保健人员,临床按床位人员1:1.5的比例核定编制。县级医院编制实行动态管理,每3年核定一次,按照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科学合理设置岗位。其中,专业技术岗位不低于总岗位的80%,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85%,中医院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60%。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以医、药、护、技岗位为主体,并根据工作需要适当设置非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应设置承担相应功能、职责配套到位的公共卫生科,负责本单位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

2.人员定岗竞聘。县级医院依据核定编制和岗位职责,拟定本单位设岗方案,经县卫生局审核,报县人社局核准后,确定竞聘人员,并采取考试、考核的方式统一组织竞聘上岗。县级医院实行资格准入制度,不具备执业资格的人员不得进入。对具有执业(从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如无相应空缺的岗位,可以高职低聘。

3.实行全员聘用。落实县级医院用人自,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并实行合同管理。合同应明确双方责任、权利、待遇、聘期等内容,合同文本应完整规范。县人社局、卫生局应按规定对岗位、人员、合同情况进行认定。对符合政策规定,完成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的,根据所聘岗位确定岗位工资并办理各类保险。对于落聘人员按照系统内调剂、内部退养、离岗培训、待岗待聘、自谋职业等安置方式和分流办法妥善安置。县级医院新进人员实行公开招聘,择优聘用。

4.完善医院内部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建立以岗位管理、绩效考核为主要内容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医院人员经费支出占业务支出的比例,健全以服务质量、数量、成本控制和患者满意度为核心的内部分配机制,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同工同酬的分配原则,体现医务人员技术服务价值。在县级医院内部推行“临床首席医师制”和“护理服务标兵制”,收入分配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学科带头人和作出突出贡献等人员倾斜,适当拉开收入差距。严禁把医务人员个人收入与医院的药品和检查收入挂钩。

(三)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1.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机构。积极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开。成立由发改、编办、卫生、财政、人社、审计、物价、药监、监察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县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负责县级医院的发展规划、财务预决算、国有资产管理、重大业务、章程拟定和修订等决策事项,院长选聘和薪酬制订,重大人事分配等方面职责,并监督医院运行。委员会下设县公立医院管理办公室,作为执行机构负责医院管理、考核等具体工作。院长作为医院法定代表人负责医院的经营管理。实行院长聘任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院长在聘期内可自主聘任副院长和核心岗位负责人,一般中层负责人适用竞争上岗、择优选任。

2.优化内部运行管理。健全医院内部决策执行机制。鼓励建立医疗和行政相互分工协作的运行管理机制。建立以成本和质量控制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严格执行医院财务会计制度,探索实行总会计师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实施内部和外部审计。

3.完善绩效考核。建立以公益性质和运行效率为核心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由县公立医院管理办公室与院长签署绩效管理合同。把控制医疗费用、提高医护质量和服务效率,以及社会满意度等作为主要量化考核指标,每季度考核一次。考核结果与院长履职评价、机构编制调整、财政经费预算、医院领导班子和相关人员聘用、奖惩及绩效工资总量核定等挂钩。县级医院实行内部绩效考核机制,考核结果作为岗位绩效工资分配的主要依据和晋级、奖励以及聘用、续聘和辞退的重要参考依据。

4.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以县人民医院为中心,完善县域急救服务体系,建立县域院前急救体系。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逐步按照每千人4张床位的配置标准增加床位和业务技术人员。严格控制县级医院建设规模和大型设备配置。鼓励资源集约化,适时成立检查检验中心,推行检查检验结果医疗机构互认,以及后勤服务外包等。

(四)提升基本医疗服务能力。

1.提高技术服务水平。编制县级医院重点专科发展规划,按规划支持县级医院专科建设。重点加强急诊急救、重症监护、血液透析、新生儿、传染病、职业病防治等重点专科以及县外转诊率较高的(如恶性肿瘤、儿童先心病等)病种所在临床科室的建设,对纳入医保保障和救助范围的20类重大疾病项目,在诊疗、救治、筛查、转诊和康复医疗等方面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诊疗水平和救治能力。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年开展的病种数不少于20种,年不少于60种(中医医院不少于30种)。

2.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建立以门急诊挂号、收费、药品管理为重点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平台,以及远程医学信息支持系统。前,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开通与省级医院、对口帮扶医院远程会诊系统,与乡镇卫生院、卫生室实现诊疗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一体化管理,基本实现医疗质量控制、药物合理使用、医疗费用控制等方面的信息技术监管。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制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建立健全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鼓励经过规范化培训的医师到县级医院就业。新进入县级医院从事临床工作的医师和护士,原则上须具备相应资格并进行规范化培训。积极培养县域内临床学科带头人,加强临床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增强护理人员队伍力量,按医院发展规模与需求,医护比逐步达到1:2。

4.全面落实便民惠民措施。全面开展无节假日门诊,优化门急诊环境和流程,完善门诊信息管理平台,公开医疗服务信息,广泛开展便民门诊,开辟急诊急救绿色通道,提供导诊、咨询、药品(医用耗材)价格及收费项目公示、费用查询、叫号、报告单打印等便民服务。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推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严格控制抗菌药物购用品规数量和使用率。建立患者投诉处理机制,落实首诉负责制,及时受理解决患者投诉,提高患者满意度。

5.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扎实开展“三好一满意”、医院管理“双高”活动,认真落实医德考评制度,激励广大医务人员树立大医精诚、仁心仁术、尊重生命、尊重患者、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加大对不良行医行为监管和惩戒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违规单位和个人,树立行业新风。同时,优化医务人员执业条件,保护医务人员合法权益,充分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努力形成全社会尊重医学科学、尊重医疗卫生工作者的良好风气。

(五)完善监管机制。

1.行政监管。加强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质量、安全、行为等的监管,开展县级医院医药费用增长情况监测与管理。及时查处为追求经济利益而发生的不合理用药、用材和检查等行为。建立以安全质量为核心的专业化医院评审体系;依托省、市级医疗质量控制评价中心,建立健全县级医院医疗质量安全控制评价体系,坚持定期监督、随机抽查、实时监督与网络监督相结合,确保监督到位。

2.服务行为监管。充分发挥医保机构对医疗服务行为和费用的调控引导和监督制约作用,控制医保保障范围外的医药服务,缩小医保基金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与实际报销比例的差距,逐步将医保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的监管延伸到对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底前,将医保、新农合目录药品使用率及自费药品控制率、药占比、次均费用、住院率、平均住院日等指标纳入定点医疗机构分级评价考核体系,考核结果与基金支付、诚信等级等挂钩,促进诚信服务。

3.综合运行监管。县发改、编办、财政、审计、人社、物价等部门要加强对县级医院履行功能定位和发展建设、投融资行为的监管,强化预算、收支、资产、成本等财务管理的监管。加强医疗服务收费和药品价格监督检查。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协作联动,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强行业自律行为监督,建立诚信制度和医务人员考核档案。

4.社会监督。实施公开、透明的群众满意度评价办法,加强社会监督。推进县级医院信息公开,及时向社会公开县级医院质量安全、费用和效率等信息,提高社会知情率,提升社会满意度。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发改、编办、卫生、财政、人社、审计、物价、药监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县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宏观决策和重大事项的决定。明确各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形成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第3篇:县级公立医院工作总结范文

同志们:

今天召开这个会议,目的是全面启动我县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安排部署改革的各项重点工作。这次会议对于我县医改工作而言,是一个重大的转折,是从基层向县级、从单项向综合改革的重要转折。刚才,县发改局局长宣读了县政府《关于印发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县卫生、人社、编办、财政的主要负责同志组织大家学习了改革相关的配套政策文件,稍后,李县长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务必认真领会讲话精神,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做以下具体部署。

一、切实提高对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重要性的认识

医药卫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是最为重要的民生问题之一。当前是深化医改的重要时期,县级医改推动到今天,也可以说真正进入了改革的深水区,县级公立医院作为县乡村三级医疗网络的龙头,又是医药卫生体制长期以来形成和积累的各种矛盾的汇集点,这项改革关系到医疗保障、医疗服务、药品供应等多个体系,涉及到管理、运行、投入、价格、监管等体制机制,以及人事、分配、考核评价制度,牵一发而动全身,是医改的难中之难,所以,全面启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意义非常重大。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既要充分认识县级医院综合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又要认识改革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进一步坚定改革的信心和决心,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齐心协力,坚持不懈,力促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实现重大突破。各医院要进一步统一思想,重点加强对广大医务人员的宣传,使大家更加清楚的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更加理性的对待改革,通过引导医务人员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公立医院改革工作中,保障改革顺利有序推进。

二、务实高效推动公立医院改革深入开展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方案已经制定,目标已经明确,现在已经进入改革的实质性操作阶段,必须扑下身子,克难攻坚,以扎实有力的行动来推动工作高效开展。要结合总体目标任务,进一步进行细化,按照工作的轻重缓急划分时间段,对每个阶段的重点工作予以明确,并落实责任和时限要求。归纳总结这些重点工作,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基础启动阶段

时间从*月初到*月底,重点要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全力提供财政保障。财政局要将取消药品加成补偿资金、运转经费、在职职工工资和退休人员费用尽快预算到位,同时,对核定的县级公立医院债务要在严格依据上级有关规定予以统一打包剥离的同时,尽快制定出台《县级公立医院债务化解方案》初稿,在此基础上由卫生局牵头,各医院进行分类整理,逐一与各债主签订化解协议,确保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要尽快启动药品三统一。卫生局要明确专人负责,督促县药品采购与结算管理中心组建进度,务必于8月底前组建运行,人社局和编办要按照职责和工作要求予以支持与配合。中心组建成立后,卫生局要加强规范运行管理,基本药物目录范围内的药品必须通过采购结算中心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结算,确保药品配送率达到100%。

三要按程序启动新的收费标准。物价局要在会后抓紧组织实施价格听证程序,价格听证程序完成后,各医院要按照《__县县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方案》的相关规定执行新的收费标准,物价局、监察局要加强检查指导新标准的执行情况,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

四要制定出台各个医院的改革方案。各医院要发挥主力军的作用,按照要求制定出台各自具体改革方案并按程序报批,要把措施制定的扎实些,把困难估计的充分些,把细节考虑的完善些,在推进改革的同时确保稳定。

五要组建成立医院理事会。由县卫生局、人社局根据实际情况,对三个医院理事会的组建成立分别拿出具体操作办法,各督导组要对组建过程全程参与、全程监督、全程指导,操作办法经公立医院改革领导小组审定后,县政府将对理事会人员进行任命。

六要稳定医院班子和临聘人员。县卫生局要切实做好医院班子的稳定工作,要把班子成员在改革期间的工作实绩作为以后班子聘任的重要依据,县医院班子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扎实的工作来完成医改工作任务,坚决杜绝推诿拖沓,不负责任的情况发生。同时,要稳定临聘人员队伍,保持现有人员待遇不变,在改革进行到第三阶段时将专题研究解决这个问题。

(二)组织实施阶段

时间从9月初到11月底,重点要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稳妥组织聘任聘用工作。各医院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和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在深入调查评估的基础上,把聘任聘用工作进一步做细做实,做到操作规范、程序到位、公开透明。现在每个医院的情况都不大一样,所以在坚持既定大原则的前提下,必须从实际出发,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认真调研,及时研判,不断总结经验,完善配套政策,确保全员聘用 制度的稳步顺利实施。

二要突出抓好分配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的关键是全面推行绩效工资制度,各医院要组织制定出台医院绩效考核办法,提高医务人员尤其是骨干技术人员的待遇,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分配制度改革完成后,所有不符合现行政策的分配机制要全部停止执行。

(三)扫尾完善阶段

时间从11月底到__年3月底,主要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抓好医院班子聘任工作。由各医院理事会对医院班子成员进行聘任,卫生局要加强指导,确保聘任后的各院班子结构合理、充满活力、高效运行。在此基础上,由理事会制定出台医院院长及班子成员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对目标任务和日常规范进行明确,严格用考核办法约束班子成员,对考核不合格的将予以解聘。

二要解决好临聘人员问题。长期以来,在县级公立医院缺编严重的情况下,广大临聘人员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勤恳工作,默默奉献,有很多同志已经成为各个科室的业务骨干。县委、县政府对改革后临聘人员的身份问题十分重视,此次在人员编制确定上是按政策上限向市上报的方案,待市编办批复后,人社局、卫生局要制定临聘人员招聘录用方案,在编制许可范围内实行择优招聘,通过几年时间努力,力争把更多的临聘人员纳入财政盘子。

(四)提升巩固阶段

时间从__年4月到2015年12月底,重点要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抓好医院内部的综合管理。改革取得的成果必须通过强化管理来巩固,加强医院内部管理也是加快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必须手段,一定要大力挖掘医院在内部管理方面的巨大潜力,充分发挥好医院理事会的作用,切实规范决策和内部运转程序。卫生局负责抓好《__县县级公立医院管理办法》和《__县县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办法》的组织实施,突出重大事项决策程序、债务监督、服务质量、群众投诉等重点内容的监督管理,注重在医院的布局、规划、流程、服务、质量等方面进一步改善,努力通过医疗质量与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和体验到改革带来的变化。

二要积极探索改革医保合疗支付方式。降低就医费用、提高报销比例是改革的重要目的,卫生局、人社局、民政局要加强配合,抓紧制定完成《__县医保合疗支付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同时在实施过程中要综合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新变化、新情况,结合实际,不断地加以修订完善,最大限度地让老百姓得实惠。医保和新农合经办机构要在为县级公立医院拨付必要周转金的同时,不能墨守陈规,在贯彻各项政策的前提下,创新思路和举措,减少不必要的程序,尽可能为群众提供便利。

三要加大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力度。长期以来困扰我县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各医院的医疗技术人才特别是学科带头人、高学历人才十分缺乏,极大地制约着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影响了群众的就医感受。对此,人社局、卫生局务必高度重视,确保县政府已经制定出台的人才引进优惠政策落到实处,财政局要按规定及时足额预算相关经费,各医院也要对此予以高度重视,结合实际,突出实效,把人才建设作为提升医疗技术水平的关键环节,制定出台一些更加实际、更具有操作性的政策,力争在短期内促使人才建设取得突破进展。

四要毫不放松地抓好债务化解。目前三个医院的债务压力很大,财政局、卫生局和各医院必须要开动脑筋,多措并举,加强沟通配合,在盘活处置闲置资产的同时,加强与省市的汇报对接,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力争通过较短时间的努力把这个大问题逐步消化。

五要加强软件基础资料管理。县医改办要随时掌握改革进展情况,及时总结我县的好做法、好经验并向上级报送,及时收集完善各类资料,确保按期顺利通过上级检查验收。

三、落实好公立医院改革的保障措施

今年的公立医院改革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各有关部门、各医院务必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实推进,确保各项措施任务落到实处。

一要加强领导,夯实责任。县医改办要发挥好总协调的工作职能,统筹安排,及时研究解决医改推进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务必把医改作为当前的一件大事来抓,强化领导,建立常态化的工作机制。各医改督导组要认真履职,切实强化对各医院改革情况的指导。县医改办和县政府督查室要加大督促检查力度,确保各项任务按计划推进。

二要搞好配合,增强合力。改革涉及部门很多,需要相互配合、协同推进。县医改办要全面指导和统筹推动改革工作,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各有关部门要明确任务,各司其职,加强沟通,相互配合,努力形成推动工作的合力。

第4篇:县级公立医院工作总结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为核心,以提升农村卫生机构综合服务能力为目标,以调整优化农村卫生资源配置和利用为切入点,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改革现行县镇两级医疗卫生服务体制,优化配置卫生资源,把县镇两级医疗卫生服务联为一体,使县级医疗卫生技术骨干和设备下沉,拓展县级医院的服务领域,提高乡镇卫生院的服务水平,强化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管理能力,构建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卫生管理县镇一体化格局,缩小城乡医药卫生差距,加快农村卫生事业发展,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问题。

二、工作目标

按照“三个统一,五个不变”的要求,整合医疗卫生资源,深化运行机制改革,把县镇两级医疗卫生服务连为一体,充分发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在技术、管理上的优势,完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县镇两级卫生服务功能,实现资源共享、统一管理、优化结构、合理分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达到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壮大、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水平提升的目的,让群众享受到“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三、工作模式

建立县级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使优质资源最大限度惠及基层群众,进一步提升农村卫生服务能力。结合我县实际,具体工作模式主要有:

(一)建立以管理为核心的卫生管理县镇一体化模式。由县中医医院托管蒋村镇卫生院,实行统一规范管理、统一业务指导、统一工作考核、统一人员培训、统一财务管理、统一药品采购与调配。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打破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实行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充分利用县中医医院人才、技术、管理和信息优势,构建目标明确、布局合理、规模适当、结构优化、层次分明、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

(二)建立以医疗信息为核心的卫生管理县镇一体化模式。在医院及甘河卫生院、余下卫生院之间实施医疗信息一体化管理,建立一套县镇一体化的医学影像数据库。患者在乡镇卫生院就诊检查时,通过该系统将患者医学影像资料实时传送到县级医院影像会诊中心,由县级医学专家根据影像资料即时做出诊断。同时,乡镇卫生院医生也可在当地看到患者在县级医院检查的诊断报告、影像报告和影像资料结果,及时正确地做出诊断。该系统通过“电子医生”下乡,将在最短时间内为患者提供有价值的远程医疗会诊意见,并做出快捷、及时的诊断决策,使患者在乡镇卫生院就医时,也能享受到县级医院专家的远程医疗服务,缩小县乡医疗差距,进一步提高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水平,从而实现医疗信息县镇一体化。

(三)建立以妇幼保健技术为核心的卫生管理县镇一体化模式。由县妇幼保健院对草堂镇卫生院实行对口支援,主要内容包括:充分利用妇幼保健院的专科优势,加强草堂卫生院的妇产科及儿科建设;积极建立草堂地区妇幼保健服务中心,规范操作规程及服务行为,把草堂地区妇幼保健服务中心建设成基层妇幼保健的精品工程、示范工程;开展人员的双向交流和培训,把优秀人才引向基层,并为乡镇卫生院培养“沉得下、留得住、用得上”的妇幼保健人员;把先进的技术引向基层,充分利用支援医院的医疗资源优势,形成有效、紧密的技术支撑,建立双向转诊机制,有效整合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增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四、工作任务

主要工作任务包括:

(一)优化整合医疗卫生资源

被托管的镇卫生院的医疗、防保人员由县级医疗卫生机构管理调配,一体化管理后,保持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和镇卫生院人员编制不减、财政投入不减,达到人才协调使用、医疗服务优化、利益共享的目的。县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只负责对相关卫生院的业务技术指导,不参与其内部管理。

(二)明确管理方式

一是“三个统一管理”。人员统一管理。将镇卫生院的人员管理权限并入县级医院。支援镇卫生院的人员与县级医院人员在福利待遇、职称评审、选拔使用等方面享有同等权利。按照“岗位相对固定、人员按需流动”的原则,由县级医院统筹使用调配人员,不受现阶段人事制度影响,不办理相关手续。实行岗位绩效等级工资制,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分配制度适当向乡镇岗位倾斜。财务财产统一管理。县镇两级医疗机构实行财务统一管理,独立核算;资产统一登记,分别建立台账。镇卫生院开展业务所需设备可由县级医院灵活调剂使用,原资产属性不变。加强对镇卫生院账务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指导,规范财务管理。医疗业务统一管理。镇卫生院医疗业务由县级医院统一管理,做到统一规章制度、统一技术规范、统一人员培训、统一业务指导、统一工作考核,按照功能定位和技术要求开展医疗服务。

二是“五个不变”。机构设置和行政建制不变。县级医院和镇卫生院保留各自原有机构设置和行政建制,镇卫生院可增挂县医院分院的牌子。镇卫生院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职能和任务不变。镇卫生院仍然承担行政区域内预防、康复、妇幼保健、爱国卫生、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公共卫生职能,县级医院负责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镇卫生院基本医疗服务职能不变。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乡镇卫生院最根本的职能。镇卫生院要充分借助县级医院的技术、资源优势,不断扩展基本医疗服务内容,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镇卫生院公益性不变。镇卫生院是政府举办的公益性机构,保持镇卫生院公益性是让广大群众享有“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基础。财政投入供给机制不变。保持县镇医疗机构财政投入政策和渠道不变。镇卫生院人员工资按现行政策全额拨付,可采取“财政拨付总额预算,工作岗位按需确定”的方式进行人员经费动态管理。不允许县级医院以任何形式、任何理由侵占和挪用国家对乡镇卫生院的财政投入资金。

三是“两提高”。通过实施卫生管理县镇一体化改革,提高镇卫生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当地老百姓在本镇就能享受到县级医疗机构的技术服务,而只支付镇卫生院的收费标准,不断提高就诊人次,促进镇卫生院经济效益不断提升。

四是“三制”管理。即坚持镇卫生院院长公开招聘制、卫生院全员聘用制和绩效工资制。镇卫生院仍属独立法人单位,院长实行公开招聘,由托管的县级医院提名,县卫生局考核任命,在一体化管理框架下履行卫生院院长的管理职责。镇卫生院按照批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实行全员聘用,托管模式的镇卫生院人员聘用由县级医疗机构统一管理。实行一体化管理的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院依据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分别制定年度目标管理考核方案及分配方案,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实行基础工资加绩效工资制度,根据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综合考核兑付报酬。一体化管理前,镇卫生院要进行资产登记造册,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镇卫生院所需药品、一次性医疗用品均按现行模式采购、配送。

五、实施步骤

(一)调查研究阶段(2010年10月—2011年1月20日)。县卫生局对卫生管理县镇一体化改革试点工作进行调研,对参与试点的镇卫生院的服务人数、服务半径、医院规模、医务人员数量及技术结构情况进行详细调查摸底,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县镇卫生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为卫生管理县镇一体化改革试点工作顺利开展打好基础。

(二)动员部署阶段(2011年1月21日—2011年1月30日)。召开卫生管理县镇一体化改革试点工作动员会议,扎实安排部署此项工作,并由县卫生局组织人员对被托管的镇卫生院进行资产清查,理顺体制机制。

(三)组织实施阶段(2011年2月—2011年6月)。县卫生局要及时召开会议宣布试点方案。试点医院要根据《卫生管理县镇一体化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及相关规章制度,明确职责分工,细化工作措施,认真组织实施。

(四)总结评估阶段(2011年7月—2011年12月)。对试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估,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各试点医院要进行自评,及时进行总结,认真查找和解决工作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达到“以评促管”的目的,从而进一步加强医疗技术队伍管理,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增强医务人员的奉献意识、责任意识、团队意识,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以副县长为组长,县卫生局局长为副组长,县发改、财政、食品药监、物价等部门及参与试点的县镇医疗机构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卫生管理县镇一体化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卫生管理县镇一体化改革试点的组织协调工作。各相关部门、各试点医院要充分认识开展卫生管理县镇一体化改革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及时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切实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促进卫生管理县镇一体化改革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二)加大财政投入。县财政等部门要落实公立医院政策性投入;将承担公共卫生职能的医疗机构的经费投入纳入财政预算;加大对公立医院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促进医院加快发展;落实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投入;安排专项资金,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三)健全各项制度。各试点医院要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并完善人事管理、财务管理、业务管理、绩效考核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引入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逐步形成科学、规范、系统的县镇卫生一体化管理体系。同时,要认真分析查找在机制、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及时予以整改完善,进一步规范医务人员行为,促进医院高效规范运转。

第5篇:县级公立医院工作总结范文

2018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卫计委的关心和指导下,全县卫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县域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一、2018年卫生计生工作总结

(一)、医疗卫生工作

1、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一是全力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步伐。破除“以药养医”,推行了药品“零差率”销售,两家县级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1-9月份,财政共为县级公立医院补偿345.58万元,老百姓看病总的医疗费用有了进一步降低。二是全面实施分级诊疗工作,县级医院就诊率明显提高。通过促进医疗资源和人才共享,推动工作重心下移,医疗资源下沉,逐步建立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进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就医格局,在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市级或省级医院之间建立长期稳定、规范顺畅的双向转诊机制,逐步实现了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的有序转诊。分级诊疗的病种由原来的40种增加到81种,占到了县级医院住院病种总数的60%左右,在本县县级医院住院的患者占71.85%,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4.89个百分点,逐步形成首诊基层、双向转诊、分级诊疗格局。三是深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两家县级医院基药使用品种342种,占用药盒目录的62.4%;16个乡镇卫生院(分院)、159个村级卫生室基本药物配备使用率达到100%,同时,所有药品实行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结算,破除“以药养医”机制,取消药品加成收入,实行零差率销售。

2、全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1-10月份,我县在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同时,努力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让广大患者切实感受到医疗卫生改革带来的红利。一是逐步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新农合全面推行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心病等36类大病保障,将肺癌等24种疾病纳入保障试点范围。重特大疾病按病种付费报销达70%,将高血压、糖尿病、器官移植等20种常见病、重大疾病纳入特殊门诊支付范围,减轻了慢性病、重特大疾病患者门诊医疗费用负担。二是加大对口支援工作力度。近年来,我县两家县级医院以设立分院和对口帮扶的形式,与周士庄镇卫生院、吉家庄乡卫生院、峰峪乡卫生院、巨乐乡卫生院、瓜园乡卫生院、党留庄乡卫生院建立协作关系,派驻骨干医师下乡坐诊、会诊、查房、讲座,共派出6支医疗队下乡762人次。今年,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分别对接峰峪卫生院、吉家庄卫生院和党留庄卫生院,继续开展对口援助,并加大人才、技术、设备、资金的支持力度,促进乡镇卫生院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水平的逐步提高,医疗技术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3、有序推进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

⑴.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全市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工作会议后,我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分别召开了常委会和县长办公会认真传达落实省市一体化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充分认识一体化改革对全县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改革工作的重要意义。并调整了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成员,成立了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领导组,负责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工作的领导。

⑵.深入调研,制定方案。召集有关部门对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工作进行专题调研,组织开展了摸底调查工作,出台了《大同县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基本原则及主要工作任务,基本上确定,在坚持“四个不变”原则的前提下,构建以县人民医院为核心医院,将全县16个乡镇卫生院一体化组建成县人民医院集团,县中医院独立设置,与县人民医院集团结成中医药专科联盟,实行“五个统一管理”、“三个一体化运行”、“三项制度健全落实”的集团化运行机制。

⑶.认真筹备,成立医疗集团。为切实落实好省委、省政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大决策部署要求,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成立了大同县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决定成立大同县人民医院集团。按照省、市卫计委的指导意见和相关文件精神,在坚持“四个不变”原则的前提下,构建以县人民医院为核心医院,将全县16个乡镇卫生院一体化组建成县医疗集团,并于5月26日上午在县人民医院门诊楼前隆重举行了“大同县人民医院集团揭牌仪式”。市卫计委领导、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县卫计局领导班子成员、县医院院长、中医院院长和各乡镇卫生院院长等100余人参加了揭牌仪式。

医疗集团实行“五个统一管理”、“三个一体化运行”、“三项制度健全落实”的集团化运行机制,坚持政府主导,统筹协调,点面结合,采取“帮扶式、互惠式、造血式”,从技术支持、人员培训、经营管理等对乡镇卫生院实施全方位帮扶,进一步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切实提高全县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充分体现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充分发挥全县卫生资金、人才、技术、信息和管理的优势,正逐步构建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支撑、村级卫生服务室为基础的县乡一体化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医疗集团的成立,标志着我县医改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4、加快推进医联体建设

加快推进医联体建设,推动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和纵向流动,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让广大患者在基层享受便捷、全面、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我县医联体建设以县人民医院为核心医院,通过签订长期协作协议,分别与山西省肿瘤医院、大同市一医院、大同市三医院、大同市五医院、同煤总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与上级医院成立了医疗联合体;以分院形式直接管理乡镇卫生院和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成立了县乡医联体,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一般大病不出县,疑难重病转诊大医院”的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就医格局,建立了上级医院与县核心医院、县核心医院与基层乡镇卫生院之间分工协作的新机制,“医联体”内资源纵向流动和业务分工协作,进一步减轻了核心医院诊治压力,发挥了核心医院的功能,为县级医院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一是省市专家下基层。今年省卫计委组织上级签约协作医联体单位的专家组成了省卫计委精准扶贫医疗队,进驻我县人民医院开展服务,其中省人民医院专家3名、山西省肿瘤医院专家2名、大同市五医院专家2名共计7名专家,分别在县人民医院麻醉科、妇产科、超声科、外科和肿瘤科开展工作,通过他们在医技和管理上的和帮扶,开展了胃镜、肠镜、神经内科、妇产科、乳腺科、肾内科、妇产科和护理等工作,带动了相关科室管理、医疗和护理技术水平的全面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二是市县医联体建设。大同市一医院、三医院、五医院、同煤总医院为我县人民医院医联体协作医院。大同市三医院为我县人民医院安装了医学远程会诊系统,县人民医院有疑难疾病可及时得到诊断和治疗,已会诊4例疑难病人。同时装备了扁鹊飞救系统,包括除颤仪1台、心电图机1台和心肌坏死标志物检查设备1台,超声科一名专家每周三在我县人民医院坐诊。大同市五医院儿科、心内科、肾内科、呼吸内科、中医科等科专家长期在我县人民医院坐诊、教学查房,开通了住院绿色通道,与我县人民医院签订了检验检查协议书,开展了手术预约、会诊。接收我县人民医院1名影像科医师和1名内科医师培训学习。同煤集团总医院为我县人民医院建立了医学影像远程会诊系统,我县人民医院疑难病症可及时确诊。三是县乡医联体建设。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分别和乡镇卫生院结成县乡医联体,两家县级医院通过派驻骨干医师下乡坐诊、会诊、查房、健康教育讲座和培训乡村医生多种形式,有序开展各项援助,加大人才、技术、设备、资金的支持,促进了乡镇卫生院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水平的逐步提高,医疗技术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5、全力办好省政府六件民生实事及县政府十件民生实事

在省政府六件民生实事和县政府十件实事中,涉及卫计系统实施或协作实施的任务有5项,即省政府的“3.5万名残疾预防重点干预和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36个贫困县建档立卡的农村妇女免费进行两癌检查”、“为全省城乡妇女提供免费产前筛查和诊断服务”,及县政府的“启动大同县三级诊疗医院建设”、“启动实施残疾、精神病等特殊人群筛查治疗工作”。今年以来,县卫计局通过加强组织领导、部门联动,强化资金保障、责任落实,多措并举,狠抓落实,全力办好,确保省政府实施的六件民生实事和县政府十件民生实事尽快落地,造福于民。目前,已发放产前筛查免费服务卡680张,有551名孕妇接受了免费产前筛查与诊断服务,共查出5名高风险孕妇;已完成“乳腺癌”和 “宫颈癌”免费检查8804人。

(二)、健康扶贫工作

1、为贫困人口提供便捷医疗服务。全县各医疗单位为贫困人口就医开辟“绿色通道”,设置“一站式”服务窗口,免除普通门诊挂号费,取消住院押金,为贫困人口提供优先检查、优先取药、优先就诊及优先提供双向转诊等便捷服务。对贫困患者实行“先诊疗后付费”政策,患者入院时,持本人身份证、新农合诊疗证、居民医保卡等有效证明资料进行身份认定,办理住院手续;出院时,只需支付个人自付费用。实现了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一站式”信息交换和即时结算。

2、开展健康扶贫巡回医疗和大型义诊助力脱贫攻坚。今年组建了10支巡回医疗队(县医院8支、中医院1支、诺尔泰1支),通过送医、送药、送健康下村入户的巡回医疗活动和健康扶贫大型义诊,将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延伸至乡村每个角落,为贫困人口提供安全、便捷、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让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享受到省市县专家的免费诊疗,实现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截止目前,健康扶贫巡回医疗服务175个村,5980多人接受了免费诊疗、咨询、体检、测血糖和血压服务,发放宣传资料8000余份,为贫困人口节省费用约12000多元。组织大型义诊18次,参加义诊的医务人员158人次,其中省市医院专家19人,约6800余人次接受了咨询、诊疗、测血糖、血压、B超、心电图及物理体检等免费服务,免除各类费用约16.8万元。

3、全面落实健康扶贫“双签约”服务。7月份,我县全面推进健康扶贫“双签约”服务工作,全县共组建签约团队185个,参加签约服务的乡村干部894人,家庭医生274人,贫困人口目标签约人数8495人,已签约8495人,贫困人口“双签约”服务覆盖率100%,其中接受免费体检的8342人。

4、积极推进贫困村卫生室达标建设,不断加强村医队伍建设。投资237万元,新建村级卫生室11个,维修改扩建卫生室12个。对16个无村医的卫生室实施乡镇卫生院巡回医疗或邻村卫生室代管。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对全县193名乡村医生试行一体化管理。

5、全面落实扶贫政策,建立政策兜底保障机制。一是全面落实健康扶贫“三个一批”计划,建立政策兜底保障机制,让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确保贫困群众病有所医。二是全面落实《山西省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帮扶方案》,实施“三保险、三救助”,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体系。①确保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总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到90%以上;②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个人缴费按城乡居民缴费标准由财政资金给予全额救助;③对省定24类重特大疾病晚期患者由民政部门给予一次性每人5000元的大病关怀救助。三是加大农村贫困残疾人康复服务和医疗救助力度。重度残疾人住院实行“零”门槛报销,对严重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和慢性病残疾人住院医疗费用实行政府兜底治疗。

6、提高贫困人口慢性病门诊报销比例。提高医疗保障扶贫对象因患慢性病需要长期门诊治疗的医疗费用新农合报销补偿比例,门诊慢性病补偿比例提高10%,农村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补偿比例提高20%。将贫困精神病患者纳入重大疾病保障范围。全面推进实施大病保险,提高大病保险报销水平,降低医疗保障扶贫对象大病保险报销起付线,由10000元降到5000元,并逐步取消。

(三)、疾控工作开展情况

1、传染病防控方面。上半年全县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28例,丙类传染病152例。报告的前五位的乙类传染病分别为:肝炎(29例)、肺结核(30例)、布病(23例)、梅毒(21例)、痢疾(15例)。

2、国家免疫规划工作。出生儿童预防接种建卡率和及时率均为100%,疫苗接种率均在99%以上。维持无脊灰状态工作。共报告15 岁以下非脊灰AFP 病例1例,14 天内双份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100%,其他监测指标均为100%。报告麻疹监测病例3例,实验室排除麻疹、风疹病例3例,无死亡病例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共报告AEFI病例26例,均为一般反应。入托入学接种证查验和补种有序开展。

3、艾滋病管理、结核病防治等工作。艾滋病毒管理。共管理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12例。结核病防治工作,管理病人29例,培训乡医一期35人。地方病防治工作,对200名8—10儿童、100名孕妇尿碘和盐碘含量进行了监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采集农贸市场和超市各类样品23份。生活饮用水监测。采集41份枯水期水样。重性精神病患者。累计建档人数845人。居民死因监测。共报告各类死亡病例296例。

4、H7N9疫情的应急处置和防控工作。2017年6月5日我县峰峪乡施家会村、6月28日周士庄镇王千户村共2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分别在市第四人民医院和北京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经上级医疗部门全力救治,此二人已于7月底痊愈出院。期间我县卫生部门科学处置,多措并举、疫情防控及时有效。

一是及时向上级卫生和疾控部门报告疫情。二是及时启动H7N9禽流感疫情应急响应,成立应急指挥部,安排部署相关部门立即开展防控工作,及时掌握动物疫情动态,有效评估风险等级。三是及时采样检测,采集外环境样本135份,采集咽拭子19份,及时送检,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四是县财政投入49万元,对防控工作所缺物品进行了补充或制定储备计划,增补了各项救治设备,储备了抗病毒药物、消毒药品、相关检测试剂、耗材、消杀药械和防护用具,随时准备展开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工作。五是培训宣传到位。县卫计局组织了H7N9禽流感防控培训班,对县乡村三级170名卫生人员进行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和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业务培训。同时,利用多种媒体,多种手段,全面开展了H7N9防控知识健康教育活动,印发宣传材料7种40余万份,让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六是强化动态监测。县卫计局抽调县疾控中心和各乡镇卫生院60余人,对全县的51个养鸡场进行外环境监测采样,共采集、监测样本510份。同时对密切接触者采取医学观察措施,并严格落实日报告、零报告。

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的成功处置,使我们的专业技术队伍得到了实战考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为目标,全面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城乡居民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提高到45元,免费提供12类45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面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系统,建立居民纸质档案166319份,电子档案165297份,实现了重点人群档案管理全覆盖。组织饮用水卫生安全、学校卫生、非法行医实地巡查23次。为全县551名怀孕妇女实施免费产前筛查与诊断服务,为全县8804名农村妇女实施免费“两癌”筛查。进一步实施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和诊疗,上半年,管理高血压患者17852人,规范管理17437人,规范管理率97.7%,管理人群中血压控制数15227人;管理糖尿病患者5609人,规范管理5533人,规范管理率98.6%,管理人群中血糖控制数4478人。

(五)、卫生监督工作

以保障群众就医安全为目标,深入推进整顿医疗秩序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共出动卫生监督执法人员150多人次,执法车辆40多台次,检查各类医疗机构140多家,下达整改监督意见书90份。

以保障群众饮水安全为目标,扎实开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加强对县城集中式供水、农村学校供水、农村集中式供水和农村分散式供水的监督监测,采集送检水样10份;举办了“饮用水卫生宣传周”活动,展出宣传展板6块,悬挂横幅15条,共出动工作人员60多人次,深入乡镇、街道开展了专题知识宣传,散发宣传单5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289人次,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良好氛围。

以推动卫生监督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为目标,统筹抓好公共场所、放射诊疗、职业卫生和学校卫生监管工作。对全县美容美发、住宿场所、洗浴中心等公共场所进行了集中整治,依法规范了行业经营秩序;对全县中小学和幼儿园的传染病防控、饮用水、教学环境等卫生进行了监督检查,使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晨检、传染病、因病缺课病因追查登记、新生入学接种卡证查验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六)、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全面夯实基层基础,继续保持稳定低生育水平,进一步优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不断强化计生宣传教育,推进计生依法行政;深入开展打击“两非”行动,强化行政监督。上半年设置举报箱5个,公开举报热线1条,制作发放计生宣品8000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达100%,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率达98%。

二、2019年工作打算

2019年,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精神,采取切实有效的工作措施,全面推进各项卫生计生工作任务落实,撸起袖子加油干,确保全面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1、继续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

加大对实施医改政策的投入力度,确保改革后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灵活用人机制,积极实施优秀卫生人才奖励办法,加大医学重点专科、学科建设扶持力度,努力提升医疗机构服务水平;进一步推进县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加强标准化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软硬件建设水平,切实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2、继续强化公共医疗卫生保障能力,确保群众健康安全。

进一步提高传染病预防控制的能力,全面落实综合性防治措施,继续做好H7N9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麻疹、结核病、艾滋病、狂犬病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工作,组织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月活动,组织开展卫生应急知识竞赛活动,充分发挥公共卫生职能,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提高全县卫生应急建设。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工作,加强免费产前筛查与诊断服务工作,提高孕产妇保健服务水平,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进一步健全卫生监督体系,继续整治医疗市场、加大力度打击非法行医,加大力度整顿个体医疗市场,规范卫生执法监督工作。进一步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积极开展巩固和发展省级卫生县城、省市卫生镇、村工作,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工作,改善农村卫生环境。

3、继续加强重点卫生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不断完善群众就医环境。

加快新建县级医院项目的落地实施,优化群众就医环境。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支持完成乡镇卫生院的改扩建工程,提高我县整体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4、进一步加强中医中药管理工作。

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医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中的优势和作用,组织各卫生院开展中医科中药房规范化建设,加强中医药人才培训。结合我县脱贫攻坚进程和旅游资源发展,调研制订适宜我县农村种植的中草药种植方案,为健康扶贫和脱贫攻坚加油助力。

5、深入开展健康扶贫,全面实施脱贫攻坚计划。

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入开展健康扶贫工作,扎实推进健康扶贫“双签约”服务,进一步推进我县健康扶贫政策有效落地,加大贫困人口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力度,重点解决群众政策不知晓、就医报销难问题,有效提升了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和满意度。

6、继续全面推进和深化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

继续巩固和完善流动人口“一盘棋”机制,切实落实双向管理职责,深化推进区域协作,强化流入、流出人口的服务管理; 继续开展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专项活动,规范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建档建卡、落实措施、通报反馈的情况,推广“统一采集、信息共享”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模式;继续推进“幸福家庭”建设,营造浓厚的幸福家庭氛围。

7、加强廉政教育,进一步强化医德医风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建设,提升执政水平。进一步健全全县医卫计系统改进作风的常态化制度,结合创建“廉洁诚信医院”、“三好一满意”、行风评议等活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狠抓机关作风建设。继续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贯彻落实工作,全面加强纪律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廉洁自律和拒腐防变能力。继续整治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营造廉洁行医,积极探索行风建设长效机制,努力塑造卫生计生行业良好形象。

2018年11月27日

卫健局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二

 2017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卫计委的关心和指导下,全县卫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县域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一、2017年卫生计生工作总结

(一)、医疗卫生工作

1、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一是全力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步伐。破除“以药养医”,推行了药品“零差率”销售,两家县级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1-9月份,财政共为县级公立医院补偿345.58万元,老百姓看病总的医疗费用有了进一步降低。二是全面实施分级诊疗工作,县级医院就诊率明显提高。通过促进医疗资源和人才共享,推动工作重心下移,医疗资源下沉,逐步建立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进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就医格局,在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市级或省级医院之间建立长期稳定、规范顺畅的双向转诊机制,逐步实现了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的有序转诊。分级诊疗的病种由原来的40种增加到81种,占到了县级医院住院病种总数的60%左右,在本县县级医院住院的患者占71.85%,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4.89个百分点,逐步形成首诊基层、双向转诊、分级诊疗格局。三是深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两家县级医院基药使用品种342种,占用药盒目录的62.4%;16个乡镇卫生院(分院)、159个村级卫生室基本药物配备使用率达到100%,同时,所有药品实行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结算,破除“以药养医”机制,取消药品加成收入,实行零差率销售。

2、全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1-10月份,我县在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同时,努力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让广大患者切实感受到医疗卫生改革带来的红利。一是逐步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新农合全面推行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心病等36类大病保障,将肺癌等24种疾病纳入保障试点范围。重特大疾病按病种付费报销达70%,将高血压、糖尿病、器官移植等20种常见病、重大疾病纳入特殊门诊支付范围,减轻了慢性病、重特大疾病患者门诊医疗费用负担。二是加大对口支援工作力度。近年来,我县两家县级医院以设立分院和对口帮扶的形式,与周士庄镇卫生院、吉家庄乡卫生院、峰峪乡卫生院、巨乐乡卫生院、瓜园乡卫生院、党留庄乡卫生院建立协作关系,派驻骨干医师下乡坐诊、会诊、查房、讲座,共派出6支医疗队下乡762人次。今年,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分别对接峰峪卫生院、吉家庄卫生院和党留庄卫生院,继续开展对口援助,并加大人才、技术、设备、资金的支持力度,促进乡镇卫生院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水平的逐步提高,医疗技术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3、有序推进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

⑴.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全市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工作会议后,我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分别召开了常委会和县长办公会认真传达落实省市一体化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充分认识一体化改革对全县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改革工作的重要意义。并调整了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成员,成立了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领导组,负责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工作的领导。

⑵.深入调研,制定方案。召集有关部门对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工作进行专题调研,组织开展了摸底调查工作,出台了《大同县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基本原则及主要工作任务,基本上确定,在坚持“四个不变”原则的前提下,构建以县人民医院为核心医院,将全县16个乡镇卫生院一体化组建成县人民医院集团,县中医院独立设置,与县人民医院集团结成中医药专科联盟,实行“五个统一管理”、“三个一体化运行”、“三项制度健全落实”的集团化运行机制。

⑶.认真筹备,成立医疗集团。为切实落实好省委、省政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大决策部署要求,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成立了大同县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决定成立大同县人民医院集团。按照省、市卫计委的指导意见和相关文件精神,在坚持“四个不变”原则的前提下,构建以县人民医院为核心医院,将全县16个乡镇卫生院一体化组建成县医疗集团,并于5月26日上午在县人民医院门诊楼前隆重举行了“大同县人民医院集团揭牌仪式”。市卫计委领导、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县卫计局领导班子成员、县医院院长、中医院院长和各乡镇卫生院院长等100余人参加了揭牌仪式。

医疗集团实行“五个统一管理”、“三个一体化运行”、“三项制度健全落实”的集团化运行机制,坚持政府主导,统筹协调,点面结合,采取“帮扶式、互惠式、造血式”,从技术支持、人员培训、经营管理等对乡镇卫生院实施全方位帮扶,进一步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切实提高全县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充分体现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充分发挥全县卫生资金、人才、技术、信息和管理的优势,正逐步构建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支撑、村级卫生服务室为基础的县乡一体化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医疗集团的成立,标志着我县医改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4、加快推进医联体建设

加快推进医联体建设,推动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和纵向流动,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让广大患者在基层享受便捷、全面、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我县医联体建设以县人民医院为核心医院,通过签订长期协作协议,分别与山西省肿瘤医院、大同市一医院、大同市三医院、大同市五医院、同煤总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与上级医院成立了医疗联合体;以分院形式直接管理乡镇卫生院和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成立了县乡医联体,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一般大病不出县,疑难重病转诊大医院”的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就医格局,建立了上级医院与县核心医院、县核心医院与基层乡镇卫生院之间分工协作的新机制,“医联体”内资源纵向流动和业务分工协作,进一步减轻了核心医院诊治压力,发挥了核心医院的功能,为县级医院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一是省市专家下基层。今年省卫计委组织上级签约协作医联体单位的专家组成了省卫计委精准扶贫医疗队,进驻我县人民医院开展服务,其中省人民医院专家3名、山西省肿瘤医院专家2名、大同市五医院专家2名共计7名专家,分别在县人民医院麻醉科、妇产科、超声科、外科和肿瘤科开展工作,通过他们在医技和管理上的和帮扶,开展了胃镜、肠镜、神经内科、妇产科、乳腺科、肾内科、妇产科和护理等工作,带动了相关科室管理、医疗和护理技术水平的全面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二是市县医联体建设。大同市一医院、三医院、五医院、同煤总医院为我县人民医院医联体协作医院。大同市三医院为我县人民医院安装了医学远程会诊系统,县人民医院有疑难疾病可及时得到诊断和治疗,已会诊4例疑难病人。同时装备了扁鹊飞救系统,包括除颤仪1台、心电图机1台和心肌坏死标志物检查设备1台,超声科一名专家每周三在我县人民医院坐诊。大同市五医院儿科、心内科、肾内科、呼吸内科、中医科等科专家长期在我县人民医院坐诊、教学查房,开通了住院绿色通道,与我县人民医院签订了检验检查协议书,开展了手术预约、会诊。接收我县人民医院1名影像科医师和1名内科医师培训学习。同煤集团总医院为我县人民医院建立了医学影像远程会诊系统,我县人民医院疑难病症可及时确诊。三是县乡医联体建设。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分别和乡镇卫生院结成县乡医联体,两家县级医院通过派驻骨干医师下乡坐诊、会诊、查房、健康教育讲座和培训乡村医生多种形式,有序开展各项援助,加大人才、技术、设备、资金的支持,促进了乡镇卫生院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水平的逐步提高,医疗技术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5、全力办好省政府六件民生实事及县政府十件民生实事

在省政府六件民生实事和县政府十件实事中,涉及卫计系统实施或协作实施的任务有5项,即省政府的“3.5万名残疾预防重点干预和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36个贫困县建档立卡的农村妇女免费进行两癌检查”、“为全省城乡妇女提供免费产前筛查和诊断服务”,及县政府的“启动大同县三级诊疗医院建设”、“启动实施残疾、精神病等特殊人群筛查治疗工作”。今年以来,县卫计局通过加强组织领导、部门联动,强化资金保障、责任落实,多措并举,狠抓落实,全力办好,确保省政府实施的六件民生实事和县政府十件民生实事尽快落地,造福于民。目前,已发放产前筛查免费服务卡680张,有551名孕妇接受了免费产前筛查与诊断服务,共查出5名高风险孕妇;已完成“乳腺癌”和 “宫颈癌”免费检查8804人。

(二)、健康扶贫工作

1、为贫困人口提供便捷医疗服务。全县各医疗单位为贫困人口就医开辟“绿色通道”,设置“一站式”服务窗口,免除普通门诊挂号费,取消住院押金,为贫困人口提供优先检查、优先取药、优先就诊及优先提供双向转诊等便捷服务。对贫困患者实行“先诊疗后付费”政策,患者入院时,持本人身份证、新农合诊疗证、居民医保卡等有效证明资料进行身份认定,办理住院手续;出院时,只需支付个人自付费用。实现了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一站式”信息交换和即时结算。

2、开展健康扶贫巡回医疗和大型义诊助力脱贫攻坚。今年组建了10支巡回医疗队(县医院8支、中医院1支、诺尔泰1支),通过送医、送药、送健康下村入户的巡回医疗活动和健康扶贫大型义诊,将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延伸至乡村每个角落,为贫困人口提供安全、便捷、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让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享受到省市县专家的免费诊疗,实现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截止目前,健康扶贫巡回医疗服务175个村,5980多人接受了免费诊疗、咨询、体检、测血糖和血压服务,发放宣传资料8000余份,为贫困人口节省费用约12000多元。组织大型义诊18次,参加义诊的医务人员158人次,其中省市医院专家19人,约6800余人次接受了咨询、诊疗、测血糖、血压、B超、心电图及物理体检等免费服务,免除各类费用约16.8万元。

3、全面落实健康扶贫“双签约”服务。7月份,我县全面推进健康扶贫“双签约”服务工作,全县共组建签约团队185个,参加签约服务的乡村干部894人,家庭医生274人,贫困人口目标签约人数8495人,已签约8495人,贫困人口“双签约”服务覆盖率100%,其中接受免费体检的8342人。

4、积极推进贫困村卫生室达标建设,不断加强村医队伍建设。投资237万元,新建村级卫生室11个,维修改扩建卫生室12个。对16个无村医的卫生室实施乡镇卫生院巡回医疗或邻村卫生室代管。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对全县193名乡村医生试行一体化管理。

5、全面落实扶贫政策,建立政策兜底保障机制。一是全面落实健康扶贫“三个一批”计划,建立政策兜底保障机制,让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确保贫困群众病有所医。二是全面落实《山西省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帮扶方案》,实施“三保险、三救助”,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体系。①确保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总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到90%以上;②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个人缴费按城乡居民缴费标准由财政资金给予全额救助;③对省定24类重特大疾病晚期患者由民政部门给予一次性每人5000元的大病关怀救助。三是加大农村贫困残疾人康复服务和医疗救助力度。重度残疾人住院实行“零”门槛报销,对严重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和慢性病残疾人住院医疗费用实行政府兜底治疗。

6、提高贫困人口慢性病门诊报销比例。提高医疗保障扶贫对象因患慢性病需要长期门诊治疗的医疗费用新农合报销补偿比例,门诊慢性病补偿比例提高10%,农村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补偿比例提高20%。将贫困精神病患者纳入重大疾病保障范围。全面推进实施大病保险,提高大病保险报销水平,降低医疗保障扶贫对象大病保险报销起付线,由10000元降到5000元,并逐步取消。

(三)、疾控工作开展情况

1、传染病防控方面。上半年全县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28例,丙类传染病152例。报告的前五位的乙类传染病分别为:肝炎(29例)、肺结核(30例)、布病(23例)、梅毒(21例)、痢疾(15例)。

2、国家免疫规划工作。出生儿童预防接种建卡率和及时率均为100%,疫苗接种率均在99%以上。维持无脊灰状态工作。共报告15 岁以下非脊灰AFP 病例1例,14 天内双份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100%,其他监测指标均为100%。报告麻疹监测病例3例,实验室排除麻疹、风疹病例3例,无死亡病例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共报告AEFI病例26例,均为一般反应。入托入学接种证查验和补种有序开展。

3、艾滋病管理、结核病防治等工作。艾滋病毒管理。共管理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12例。结核病防治工作,管理病人29例,培训乡医一期35人。地方病防治工作,对200名8—10儿童、100名孕妇尿碘和盐碘含量进行了监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采集农贸市场和超市各类样品23份。生活饮用水监测。采集41份枯水期水样。重性精神病患者。累计建档人数845人。居民死因监测。共报告各类死亡病例296例。

4、H7N9疫情的应急处置和防控工作。2017年6月5日我县峰峪乡施家会村、6月28日周士庄镇王千户村共2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分别在市第四人民医院和北京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经上级医疗部门全力救治,此二人已于7月底痊愈出院。期间我县卫生部门科学处置,多措并举、疫情防控及时有效。

一是及时向上级卫生和疾控部门报告疫情。二是及时启动H7N9禽流感疫情应急响应,成立应急指挥部,安排部署相关部门立即开展防控工作,及时掌握动物疫情动态,有效评估风险等级。三是及时采样检测,采集外环境样本135份,采集咽拭子19份,及时送检,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四是县财政投入49万元,对防控工作所缺物品进行了补充或制定储备计划,增补了各项救治设备,储备了抗病毒药物、消毒药品、相关检测试剂、耗材、消杀药械和防护用具,随时准备展开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工作。五是培训宣传到位。县卫计局组织了H7N9禽流感防控培训班,对县乡村三级170名卫生人员进行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和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业务培训。同时,利用多种媒体,多种手段,全面开展了H7N9防控知识健康教育活动,印发宣传材料7种40余万份,让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六是强化动态监测。县卫计局抽调县疾控中心和各乡镇卫生院60余人,对全县的51个养鸡场进行外环境监测采样,共采集、监测样本510份。同时对密切接触者采取医学观察措施,并严格落实日报告、零报告。

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的成功处置,使我们的专业技术队伍得到了实战考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为目标,全面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城乡居民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提高到45元,免费提供12类45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面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系统,建立居民纸质档案166319份,电子档案165297份,实现了重点人群档案管理全覆盖。组织饮用水卫生安全、学校卫生、非法行医实地巡查23次。为全县551名怀孕妇女实施免费产前筛查与诊断服务,为全县8804名农村妇女实施免费“两癌”筛查。进一步实施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和诊疗,上半年,管理高血压患者17852人,规范管理17437人,规范管理率97.7%,管理人群中血压控制数15227人;管理糖尿病患者5609人,规范管理5533人,规范管理率98.6%,管理人群中血糖控制数4478人。

(五)、卫生监督工作

以保障群众就医安全为目标,深入推进整顿医疗秩序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共出动卫生监督执法人员150多人次,执法车辆40多台次,检查各类医疗机构140多家,下达整改监督意见书90份。

以保障群众饮水安全为目标,扎实开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加强对县城集中式供水、农村学校供水、农村集中式供水和农村分散式供水的监督监测,采集送检水样10份;举办了“饮用水卫生宣传周”活动,展出宣传展板6块,悬挂横幅15条,共出动工作人员60多人次,深入乡镇、街道开展了专题知识宣传,散发宣传单5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289人次,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良好氛围。

以推动卫生监督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为目标,统筹抓好公共场所、放射诊疗、职业卫生和学校卫生监管工作。对全县美容美发、住宿场所、洗浴中心等公共场所进行了集中整治,依法规范了行业经营秩序;对全县中小学和幼儿园的传染病防控、饮用水、教学环境等卫生进行了监督检查,使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晨检、传染病、因病缺课病因追查登记、新生入学接种卡证查验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六)、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全面夯实基层基础,继续保持稳定低生育水平,进一步优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不断强化计生宣传教育,推进计生依法行政;深入开展打击“两非”行动,强化行政监督。上半年设置举报箱5个,公开举报热线1条,制作发放计生宣品8000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达100%,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率达98%。

二、2018年工作打算

2018年,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精神,采取切实有效的工作措施,全面推进各项卫生计生工作任务落实,撸起袖子加油干,确保全面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1、继续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

加大对实施医改政策的投入力度,确保改革后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灵活用人机制,积极实施优秀卫生人才奖励办法,加大医学重点专科、学科建设扶持力度,努力提升医疗机构服务水平;进一步推进县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加强标准化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软硬件建设水平,切实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2、继续强化公共医疗卫生保障能力,确保群众健康安全。

进一步提高传染病预防控制的能力,全面落实综合性防治措施,继续做好H7N9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麻疹、结核病、艾滋病、狂犬病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工作,组织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月活动,组织开展卫生应急知识竞赛活动,充分发挥公共卫生职能,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提高全县卫生应急建设。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工作,加强免费产前筛查与诊断服务工作,提高孕产妇保健服务水平,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进一步健全卫生监督体系,继续整治医疗市场、加大力度打击非法行医,加大力度整顿个体医疗市场,规范卫生执法监督工作。进一步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积极开展巩固和发展省级卫生县城、省市卫生镇、村工作,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工作,改善农村卫生环境。

3、继续加强重点卫生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不断完善群众就医环境。

加快新建县级医院项目的落地实施,优化群众就医环境。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支持完成乡镇卫生院的改扩建工程,提高我县整体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4、进一步加强中医中药管理工作。

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医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中的优势和作用,组织各卫生院开展中医科中药房规范化建设,加强中医药人才培训。结合我县脱贫攻坚进程和旅游资源发展,调研制订适宜我县农村种植的中草药种植方案,为健康扶贫和脱贫攻坚加油助力。

5、深入开展健康扶贫,全面实施脱贫攻坚计划。

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入开展健康扶贫工作,扎实推进健康扶贫“双签约”服务,进一步推进我县健康扶贫政策有效落地,加大贫困人口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力度,重点解决群众政策不知晓、就医报销难问题,有效提升了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和满意度。

6、继续全面推进和深化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

继续巩固和完善流动人口“一盘棋”机制,切实落实双向管理职责,深化推进区域协作,强化流入、流出人口的服务管理; 继续开展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专项活动,规范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建档建卡、落实措施、通报反馈的情况,推广“统一采集、信息共享”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模式;继续推进“幸福家庭”建设,营造浓厚的幸福家庭氛围。

第6篇:县级公立医院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 中医医院 人才引进 探讨

现代医院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溯源是人才的竞争。优秀的医学人才是医院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医院的建设和发展来说,缺乏人才这一切都将是纸上谈兵。长兴县中医院近几年通过大力引进硕博士,在优秀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已经初步扭转了县级中医院普遍存在的人才队伍底子薄、基础差的局面,人才效益初显成效。现将长兴县中医院人才引进工作的成效和体会介绍如下:

一、主要成效

(一)人才结构得到优化

通过近几年的人才引进机制和自然淘汰机制,长兴县中医院人才队伍结构得到优化,人才梯队日趋合理。自2008年至今,长兴县中医院已引进硕博士60余人,985(211)院校毕业生10余人。截至目前,长兴县中医院在岗人数668人,卫技人员601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59人,占职工总数的8.98%,占卫技人员数的9.98%;大学本科学历人数为342人,占职工总数的51.2%。在岗医师人数为251人,其中硕博士56人,占医师总数的22.3%。高级职称82人,中级职称172人,中高级职称比例结构合理。长兴县中医院的硕博士以中医药专业为主,中医药专业占硕博士总数的96.7%。硕博士人数位列本县的三家公立医院之首。

(二)人才优势凸显成效

通过大批优秀人才的加盟,长兴县中医院的人才优势日益凸显。一是技能比赛屡次获奖。自2008年以来,长兴县中医院有3名选手在市级技能比赛中脱颖而出,代表湖州市参加省级比赛,并获奖。多人在县级、市级各类技能比赛中获奖,获奖次数和级别在县级公立医院中名列前茅。二是科研能力提升明显。近年来,长兴县中医院科研课题的申报以及项目结题数量逐年提升。截至2015年底,长兴县中医院共拥有国家发明专利5项,省部级科研课题2项,厅局级科研课题19项,市局级科研课题8项,县级科研课题6项。三是学科建设全面发展。医院人才队伍结构的优化,为医院学科建设提供了人才保障。医院目前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特色专科1个,浙江省第二届县级龙头学科1个,浙江省重点学科1个,浙江省重点中医专科1个,湖州市重点中医扶持专科5个,县级重点学科6个。四是科普继教广泛推广。借助于中医人才的优势,长兴县中医院在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起到龙头单位作用。目前,已开展了二期全县的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班,共培训学员80余名。与全县各乡镇社区的基层医务人员建立了广泛联系,有效地传播了中医药知识,为基层群众提供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技术。仅2016年已成功组织举办了部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1期、省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2期,受益人数近千人。

(三)人才培养持续可为

大力引进优秀人才使医院人才培养工程得以顺利进行,长兴县中医院制定了一系列培养举措促使人才成长。一是优先推荐各级各层次人才培养计划的申报。在湖州市1112人才培养对象,浙江省医坛新秀培养对象,以及省、市级青年名中医培养对象的申报过程中,积极鼓励优先推荐中医药专业硕博士。二是职称晋升评聘中设置倾向性条件。在中高级职称评聘考核中,设置硕博士的学历分值、中医专业分值,鼓励优秀人才立足临床,充分发挥中医药专业优势。三是建立硕博士新型师承制度。在2016年要求所有的临床硕博士医师,每年不少于2次重回母校跟师学习。将自己在临床上遇到的问题或是未来专业发展的方向,通过跟师学习再次提升理论和技能水平。完成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一个不断上升成长的过程。截至目前,长兴县中医院拥有国家优秀中医临床人才2名、浙江省中青年临床名中医1名、浙江省基层名中医3名、浙江省医坛新秀培养对象1名,湖州市名中医3名、湖州市首批特聘专家1名,湖州市青年名中医1名,长兴县名医、名医技师7名。

二、主要体会

(一)人才引进须科学规划

县级医院位于三级医院体系的末端,县级中医院更在县级医院的末端,人才招聘工作先天困难重重。长兴县中医院根据医院现状和发展规划,分别制定未来3~5年的人才招聘和引进计划以及年度招聘计划。综合考虑学科建设的进程、人员的自然淘汰、医院基础建设规模扩展、每年业务增长指数等,确定年度内招聘人数的最高值及保底值、学历层次的结构、专业紧缺梯度等。在实施招聘工作中做到定位准确、心中有数、宁缺毋滥,严把数量关和质量关。

(二)人才引进须主动出击

县级中医院在人才招聘中处于被动地位,因此作为医院要主动出击,采取多种招聘方式。长兴县中医院的主要做法有:一是广泛信息。在招聘过程中,常规联系的大专院校有10余家,保证医院的招聘信息能在大专院校的网站上及时公布。二是参加专场招聘会。借助主管部门和人社部门的统一组织,每年赴各高校参加专场招聘会至少5场。三是校友介绍推荐。通过已在医院工作的硕博士介绍和推荐,吸引同校的同学、学弟、学妹等来医院应聘。四是服务细致到位。在人才招聘过程中,长兴县中医院充分发挥情感留人的作用,为应聘者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例如,充分的前期沟通、报销差旅费,安排来医院实地考察、解决男女朋友一起就业的问题等。

(三)人才引进须医院实力

医院的综合实力和发展前景是吸引人才并留住人才的关键因素。医院的硕博士在近几年中仅流失3人,2人系夫妻因读博辞职,1人回老家就业,稳定性高于县级中医院的总体水平,这主要得益于医院实力快速提升。长兴县中医院整体搬迁至新院区后,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使医院管理模式进一步清晰化、具体化;医院运行进一步规范化、效率化;医院服务进一步优质化、人性化。医院顺利通过浙江省三级乙等中医医院评审,部级三级乙等中医医院的评审;取得了服务数量不断增长、经济效益稳步攀升、职工收入逐年提高、社会声誉不断扩大的良好成绩。“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医院实力的提升不但有助于已有人才队伍的稳定,还进一步吸引了更多优秀人才的加入。

三、思考建议

(一)人才引进和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动态管理是关键

医院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是持续渐进的过程,在外部引进和内部管理之间要掌握平衡。对于年轻人才要帮助做好职业规划,确定自身发展的方向,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让人才脱颖而出。人才激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要紧紧围绕医院发展的方向与目标,要与时俱进、个人目标与医院目标一致共同成长。

(二)人才引进和培养是一项基础工作,使用人才是目的

人才的合理使用是人才引进和培养的最终目的和价值所在。如何合理使用人才,达到人岗匹配也是当前人事制度改革、公立医院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医院要积极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岗位管理制度,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事相宜、优劳优酬。让人才资源发挥最大效益,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为群众提供满意的医疗服务。

第7篇:县级公立医院工作总结范文

为深化我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农村卫生工作,不断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深化农村卫生体制改革,加大农村卫生投入,优化农村卫生资源配置,着力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不断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

(二)工作目标:提高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面和保障水平,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到2015年,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争取把个人承担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降至30%以下,农村卫生和农村居民健康的主要指标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每万农业人口执业医师人数达到1名、执业助理医师人数达到1.5名,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20/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0‰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14‰以下,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以县为单位达到98%以上,平均期望寿命在2010年的基础上增加1岁。

二、巩固发展新农合制度

(三)完善新农合制度建设。农民参合率稳定在95%以上,参合农民数逐年稳中有升。不断提高筹资标准和医疗保障水平,按规定落实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比。加强新农合即时补偿工作,确保一次报账率90%以上。以乡镇为单位全面推进门诊统筹工作。开展大病统筹按人头付费、病种付费、总额预付以及分段付费等支付方式改革,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监管,合理控制医药费用。积极探索以设区市为单位进行统筹,增强基金抗风险能力。

(四)提高新农合监管能力。按照《关于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县乡经办机构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市县乡三级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设置有关问题的通知》文件要求,农业人口在20万以下的(含20万)县级经办机构配6至8名专职人员,每增加10万农业人口增加1名,人员总数原则上不超过15名,编制由县(区)政府解决,乡级经办机构配备2至3名专职人员。经办机构工作经费按县级人均不少于0.5元、乡级人均不少于1元,分别列入同级年度财政预算,并随新农合制度发展逐步提高。探索工作经费县级集中管理模式。加快新农合信息系统建设,改善监管手段,提高监管能力,实现新农合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的联网,实行县级网上审核,信息系统建设经费由县级财政统筹安排解决。

三、健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五)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全覆盖。全市所有乡镇卫生院及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严格执行基本药物及非目录药品使用管理规定,落实配备政策,统一网上招标采购,统一执行零差率销售。国家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医保“三张网”报销目录,并落实有关补偿政策。积极探索已实行人、财、物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探索在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六)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补偿机制。健全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的多渠道补偿机制,多渠道补偿收入由医疗服务收入、各级财政补助收入、医保补偿收入、风险基金等构成,统筹用于卫生院房屋维修、设备维修和人员经费支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要保障基层医务人员合理收入水平不降低。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核定补助、绩效考核”的原则,县级财政按政策规定的分担比例,足额将补助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采取当年预拨,下年结算办法实施。

四、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七)积极开展创建农村卫生工作先进县活动。切实加强全省农村卫生工作先进县创建活动,以创建活动为抓手,加强和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创建方案要求,抓好各项具体工作落实。2011年具备基本创建条件的县(区)要积极参加第四轮全省农村卫生工作先进县创建。到2015年,力争60%以上的县(区)达到全省农村卫生工作先进县标准。

(八)加强基层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建设。到2015年,建立起基本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卫生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食品安全、职业病防治、计划生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明显增强。力争80%以上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达到二级标准。所有县(区)拥有职业病防治技术服务和监管机构。县、乡两级医疗机构设立公共卫生科室。

(九)加强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到2015年,实现县县有标准化综合医院,60%的县级中医医院在硬件设施和内涵建设上达到县级医院标准化水平,50%以上的县达到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标准。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优化管理运行机制,综合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加强传染病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落实传染病人的归口管理。加快中医中药事业发展,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都要设置中医科和中药房,配备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实现每个村卫生室都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逐步建立健全医患纠纷调解机制。

(十)加强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县(区)政府负责在每个乡镇举办一所标准化卫生院,不得以任何名义采取拍卖、承办、租赁、分散经营等有损其公益性质的经营方式。乡镇卫生院主要提供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受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承担公共卫生管理职能。除乡镇卫生院所在地外,原则上每个行政村要有一所标准化村卫生室。

五、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十一)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运行机制。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作为重大民生问题纳入政府年度考核目标,落实县级补助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并及时足额补助到位。根据本地公共卫生情况、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适当充实调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宣传,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

(十二)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工作。为农村居民提供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继续实施结核病和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国家免疫规划、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光明·微笑”工程、农村改厕、农村妇女补服叶酸、农村妇女乳腺癌和宫颈癌检查、儿童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脏病免费救治以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项目。

六、深化农村卫生体制改革

(十三)完善乡镇卫生院财务集中管理机制。县(区)卫生行部门成立乡镇卫生院会计核算管理中心,在坚持预算管理权不变、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财务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按照“集中管理,分户核算”的原则,对所辖乡镇卫生院财务实行统一管理,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药品收支两条线管理,所有药品费用由县卫生行政部门会计核算中心统收统支。未成立乡镇卫生院会计核算中心的2011年底前必须组建到位,已经成立乡镇卫生院会计核算中心的必须加强管理,完善机制,提高运行效率,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撤并。

(十四)落实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保障机制。足额发放乡镇卫生院人员基本工资,省级财政对乡镇卫生院人员基本工资给予补助后,县级财政对乡镇卫生院经常性财政补助不少于上年度预算规模。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建立以服务质量和数量为核心、以岗位责任与绩效为基础的绩效综合考核,实施绩效工资制度。在核定收支、核定补助不变前提下,通过提供优质服务,完成医疗服务任务后取得的利润用于乡镇卫生院事业发展和发放绩效工资。

(十五)稳妥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规划和组织实施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改革,逐步实行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人员、业务、药械、财务等方面一体化的管理体制。到2015年,60%以上的村卫生室实行一体化管理。凡已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所,优先作为新农合门诊服务的定点医疗机构和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机构,引导农村居民到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就诊。要保护好乡村医生的合法权益,做好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的发放和考核等工作,不得向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收取国家规定以外的任何费用。探索建立乡村医生养老保险机制,提高乡村医生养老保障水平。

七、提高农村卫生队伍素质

(十六)健全农村卫生人才培养机制。制定和实施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努力建设一支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定向为乡镇卫生院培养医学生,招聘执业医师,招募“三支一扶”医学院校毕业生,开展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培训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开选聘乡镇卫生院院长,选拔培养农村专业技术带头人,加强对口支援、卫生人才服务团工作。鼓励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到基层卫生机构工作,对农村卫生人员在职称晋升、待遇政策等方面予以优惠。继续开展“从事农村卫生工作三十年荣誉奖”和“优秀乡村医生”的表彰活动。

(十七)完善乡镇卫生院人事管理制度。按照“总量管理、卫生行政部门统筹调剂”的原则,及时将省编办下达的乡镇卫生院编制落实到乡镇卫生院,要求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占总岗位的90%以上,从事公共卫生服务岗位占总岗位的20—40%左右。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实行合同管理,定期考核,优胜劣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结合实际在编制范围内对乡镇卫生院人员进行动态管理。

八、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组织领导

(十八)明确农村卫生工作政府主导地位。县(区)政府要把农村卫生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列入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每年专题研究不少于2次,不断解决农村卫生工作中存在的动态性的突出问题。要切实承担保障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立和有效运行的应尽责任,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卫生投入增长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提高政府对农村卫生和医改工作的投入比重。不得以任何名义收取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调控基金。

第8篇:县级公立医院工作总结范文

一、改革综合成效及主要目标实现情况

一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十三五”期间,我县加大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通过国家、省、州和对口支援帮扶,累计投入资金1.28亿元,总建筑面积29940平方米,完成县医院、藏医院、妇计中心、疾控中心和16所乡(镇)及119所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成功申创县医院、县藏医院、县妇计中心为二级甲等医疗机构;投入186万元,在全州率先建成标准化负压病房140平方米并投入使用,完善县人民医院发热门诊流程再造70平方米,提升公共卫生服务应急能力。为县级医疗机构配备了dr、彩超、腹腔镜等先进医疗设备和仪器;为乡镇卫生院配置了智能体检系统、生化分析仪、心电图机、血球分析仪等,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群众就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二卫生资源总量持续增长。截至2020年6月底,全县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4.49张,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6.3人,卫生技术人员人均服务面积22.6平方公里。全县医疗机构房屋总建筑面积43558万平方米,共拥有万元以上设备200余台,总价值约1666万余元。三是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全县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由2015年的27185人次增加到2019年的49696人次,增长率82%;住院人次由2176人增加增加到4128人,增长率52%。引进乡镇卫生院紧缺卫生专业人才69名,累计选派26名医务人员到对口支援单位进修学习。建立了肛肠、骨科、心内科等重点专科,开展了腹腔镜微创手术、电子胃镜检查、ct检查等技术。传染病实现有效控制,全县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死亡率逐年下降。四是群众健康水平显著提高。截至2020年6月底,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从2015年82.56%提高到现在99%,全县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大幅下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补助经费提高到74元,服务项目增加到14类,全县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3%,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健康体检覆盖率均达100%。

二、改革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落实完成情况

(一)落实预防为主,推动转变卫生健康工作理念。1.全面推进健康2030行动。2019年按照机构改革要求,组建了卫生健康局,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印发的县卫健委“三定”方案,明确了卫生健康部门的职责任务,体现了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卫健局组织全局干部职工集中学习了“三定”方案,要求全局干部职工要准确把握“三定”方案的精神实质,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加快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职能转变,全面有效履行好各项职责任务。要更加注重预防为主和健康促进,加强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工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健康服务体系。更加注重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推进卫生健康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贫困地区和生活困难群众倾斜。更加注重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推进卫生健康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更加有力协调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力度,推动卫生健康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多元化、方式多样化。2.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我局坚持一手抓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一手抓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一是完善应急指挥体系。成立了由局班子成员和各股室负责人组成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和县、乡两级医疗业务骨干组成的医疗救援工作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实行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一行动,确保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我县医疗救援与疾病预防控制应急工作能高效、有序开展。二是建立完善网络信息直报系统。建立了乡镇卫生院与县疾控中心传染病网络直报信息系统,乡镇卫生院可通过直报系统在第一时间向县疾控中心提供疾病信息,指导乡镇卫生院采取应对措施,及时应对突发事件,降低人员伤亡。三是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2019年县疾控中心成功创建“二级乙等”疾控机构。2016年投资2675万元建立了康北片区包虫病康复治疗中心7550平方米,已于2018年竣工验收投入使用。2019年县委、政府落实疾控中心创建“二级乙等”疾控机构资金615.718万元,用于采购完善各类仪器设备,提升信息化建设力度。积极争取锦江区疾控中心对口帮扶力度,落实帮扶资金50万元。3.健全公共卫生投入机制。2015年以来,中央、省、州、县及时足额配套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卫生应急、重大传染病防治等补助经费。为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高效开展,进一步规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分配和使用管理,切实提高补助资金整体使用效益。2019年我局制定了《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管理方案》,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费用分摊权重系数进行了调整,提交县委、政府同意印发各单位执行。4.开展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县爱卫办每年组织全县爱国卫生成员单位广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努力创造群众健康的良好环境,有效预防和控制春夏季传染病发生与流行、全面提高群众文明卫生素质。一是认真开展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意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和手机短信、微信媒体,加大宣传搞好爱国卫生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参与爱国卫生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积极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组织各单位、各乡镇开展了“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周末大清扫”行动,对所辖区行政村、公路沿线、河道、院内院外开展垃圾清除、污染治理和街面卫生大整治活动;三是开展以春季灭鼠为重点的病媒生物防制活动,采取孳生地治理和药物消杀相结合的办法,有效降低老鼠、蚊蝇、蟑螂密度;四是开展春季全民健身活动,组织城乡居民和在校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二)全面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2015年10月,我县全面推行实施分级诊疗制度,县政府分管领导多次召集卫生、医保部门专题研究,制定印发了《县建立完善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意见》,统一制作了分级诊疗政策宣传手册,并召集各乡镇负责人培训讲解,各乡镇再组织宣传到村组,让全县干部职工和农牧民群众人人知晓。我县在执行分级转诊政策中,借鉴省内外各地好的经验和做法,促进分级诊疗制度顺利实施,方便患者就医。一是建立县域医共体。2019年5月,我县出台《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试行)》。《方案》结合乡镇卫生院所处地理位置与业务发展短板,以4家县级医疗机构为牵头单位,18个乡镇卫生院为成员单位组建县域医疗共同体。县级各牵头单位负责组织协调相应片区及受援单位制定医共体年度实施计划,统筹落实具体任务,定期梳理、分析和上报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4个医共体协作片区中心卫生院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以点带面带动全县16个乡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实现全县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队伍总体稳定且待遇水平合理提高。二是调动基层人员积极性。出台了《县医疗卫生人才激励机制(试行)》,为充分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起到了积极作用。全面推行乡村一体化管理,在局机关成立乡镇财务核算中心,在18个乡镇卫生院实施“收支两条线”财务管理制度,由乡镇核算中心负责核定乡镇卫生院收支情况,做好经费预算、管理及使用。按照“政府主导、财政补助、核定收支、绩效考核、合理分配”的原则,每年由局机关成立绩效考核小组,对各单位工作开展情况实施目标绩效考核,按照考核结果兑现补助,充分体现了多劳多得,充分调动基层卫生人员工作积极性。建立健全乡村医生管理制度和乡村医生多渠道补偿机制,加强对乡村医生规范管理。乡村医生可通过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基药、处方等获得相应补助。三是全面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按照“对象全覆盖、服务个性化、就医便利化”的要求,由18个乡镇卫生院医生通过包村联系的方式,进村入户向签约家庭宣传便民惠民政策,区域化推进签约服务,签约服务覆盖率达80%以上,其中贫困人口签约服务覆盖率达100%,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90%,常住人口签约服务覆盖率达62%。(三)持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一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调整充实了县医改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发改、财政、人社等单位为成员。制发了《县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实施方案》、《县建立完善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方案》等配套文件,明确改革主要任务、实施步骤、时间安排及医改各成员单位主要职责。二是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县财政对3家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收入进行认真核算,采取多元化补偿形式,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通过实施取消药品加成政策,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负担进一步减轻。三是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根据《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医院医疗技术服务项目调整表》,将公立医院门急诊诊查费、住院诊查费、护理费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服务收费适度上调,并纳入医保报销,同时下调ct等大型设备检查、检验项目费用,群众看病就医费用明显降低。四是强化重点专科建设。在城市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帮扶下,县人民医院建立了肛肠、骨科、心内科等重点专科,开展了腹腔镜微创手术、电子胃镜检查、ct检查等技术。县藏医院在州藏医院的帮扶指导下,建立了藏药浴中心。县人民医院加强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与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成都肛肠专科医院、州人民医院开展了远程会诊,及时会诊疑难杂症。与华西医院心血管内科建立了专科联盟,不断拓宽医院业务范围。五是深化医院分配制度改革。修订完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绩效考评办法》,对公立医院改革试行效果评价,督促各医院改进公立医院内部绩效考核办法,合理确定医务人员收入水平,着力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重点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突出贡献人员倾斜。六是创新医院人员编制管理。全面实行编制和新增人员备案制,医院在人员控制总量内制定并执行用人计划,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县编办批复县人民医院员额编制70名,为医院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根据规定自主拟定岗位设置方案,按规定公开招聘、直接招聘并实行备案制管理。(四)建立完善全民医疗保障制度1.基本医疗保险整合情况。一是按照机构改革要求,2019年度将县人社局下设的医疗保险局升格为县人民政府组成局,下设基本医疗事务中心负责统筹基本医疗保险相关业务,各医疗机构均设医保办并安排专职人员负责医疗保险日常工作,正在逐步推行一站式服务、一窗口服务、一单制结算。二是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于2019年7月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医疗救助二类对象进行长期保障,县级医疗救助金上划400万元作为州级统筹资金进一步对医疗救助县外一单制结算工作进行保障。三是执行省统一的“三个目录”(药品、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服务范围),我州藏药自制制剂(含各县市特色制剂)大部分按要求和程序也纳入,我县俄色制剂正在申请纳入。四是目前我县医疗保障业务从中心到两定机构统一使用核三系统(县人民医院和县藏医院已开通接口实行异地联网结算,18个乡镇卫生院使用核三医院前台端系统)。五是严格执行州级制定的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报销办法,基金实行全州统筹管理。六是在制定整合方面,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执行全省统一的目录,于2019年7月将原由民政部门负责的医疗救助工作划转至医疗保障局负责,于2019年底将由原发改部门负责的药价管理工作划转至医疗保障局负责,于2020年7月1日将原生育保险整合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基本医保稳定可持续筹资和保障水平调整方面。一是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方面,我县通过政府统筹、医保牵头、部门配合、乡镇具体实施的模式开展筹资参保工作,“十三五”期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基本维持在95%以上,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参保率保证100%;城镇职工由各单位组织参保,始终保证100%全覆盖。二是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按照国家制定的最低筹资标准进行参保缴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财政全额代缴一档。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严格按照我州制定的城镇职工参保缴费相关规定执行。三是定点医疗机构严格按照定点医疗机构协议开展医疗保险工作,医疗保障局按照协议规定开展监管工作,保障基金安全运行。“十三五”期间做到了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四是“十三五”期间,州级多次统筹调整了医保待遇、门诊统筹、住院费用实际报销比例等,目前执行良好。职工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可用于异地就医联网结算。3.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情况。我县尚未全覆盖实现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县人民医院、县藏医院已经全面执行总额付费,2020年年初开通按病种付费;18个乡镇卫生院现已完成医院信息化系统建设,目前正在推进医保接口开通工作。4.重大疾病保障机制。按我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相关规定,只有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就参加了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筹资标准、报销比例、统筹水平等均按照全州统一办法执行。从2020年7月1日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按照相关规定全部纳入医疗救助二类对象,执行保障待遇。(五)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我县2009年开始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执行药品集中统一采购政策。全县医疗机构全面贯彻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管理相关政策,县卫健局适时对各单位开展药品采购和管理工作的监管。一是认真做好药品采购“五统一”,全县21家单位严格按照基本药物制度统一在“省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上采购药品。除中药饮片外,所有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二是严格监管“非基药”采购。我局严格执行县、乡两级医疗单位非基药采购制度监管,严格落实备案管理工作,确保非基药采购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三是加强短缺药品供应保障。为解决医疗机构常用低价药品短缺和供应不及时的困难,我局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及时统计上报我县常用低价药品需求,并要求乡镇卫生院正常储备常用药品,保证临床需求。四是全面实施药品采购两票制。在药品采购中我县全面推行“两票制”,加强医疗机构与药品生产企业直接结算药品货款、药品生产企业与流通企业结算配送费用。通过“两票制”的实施,切实减轻了我县医疗机构和流通企业票据审核、管理,有效保障了药品的及时供应。(六)加强全行业综合监管印发了《卫计系统行业作风整治专项行动方案》,《县卫生健康系统重点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治理工作方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县卫生健康行业乱象治理工作方案》、《关于开展医疗乱象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明确了全系统突出问题乱象治理的具体内容、治理范围、治理目标和治理工作相关要求。一是不断规范医疗机构合理用药。运用医疗“三监管”平台,严格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使用耗材、药品情况进行监管,对违规行为进行及时查处。结合平安医院创建、网络信息领域乱象治理及扫黑除恶等工作,着力整治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整顿和规范医疗秩序,推进我县卫生健康行业突出问题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二是严厉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利用广大群众力量,通过设置举报箱、举报电话等方式,对各医疗卫生单位医务人员违规违纪行为进行监督,同时督促各医疗卫生单位利用“廉政教育”、“中心组学习”等契机定期组织单位职工开展警示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同时积极配合县纪委派驻纪检组,对违规违纪现象进行走访排查。截至目前,共计查处违规违纪行为1件,我局通过召开局务会议对涉事人员进行了研究处理,相关处理结果已上报县纪检监察部门。三是坚决打击联合欺诈骗保行为。将行业领域突出问题治理与扫黑除恶治乱工作共同推进,对县域内各医疗单位医保报销情况进行抽查,对已报销患者资料进行再核实“回头看”,未发现欺诈骗保行为,医保基金使用安全平稳。四是着力整治各类违法违规执业行为。依法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出动执法人员4次,发现多点执业问题1起,给予警告处分;发现诊所使用非技术人员执业案件1起,经立案调查对涉案诊所实行行政处罚;发现卫生院违反《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案件1起,给与警告处分;接群众举报开展无证行医事件1起,经核查,不属于非法行医事件范畴,以上发现问题均已整改完毕。(七)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一是抓好人才培养。“十三五”期间,省市对口帮扶单位先后选派58名医疗卫生管理和技术骨干到我县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一对一、一对多帮扶指导,为我县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各类人员128名。通过送出去的方式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并分步实施,先后选派26名技术骨干到成都、、广东进修学习。二是提升人才素质。实施全科医生规范化、转岗等培训工作,组织医务人员务实进修,开展医护人员业务培训,促进基层医务队伍整体水平提升。积极派员参加全科医师转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职医务人员专升本脱产学习等培训项目;全面推进实施基层卫生“三个行动”,重点开展了b超、检验、放射、心电培训。三是注重网底提升。每年组织乡村医生和村级药具员集中理论学习培训,提升医技水平和服务能力。选派30名村医参加省三州民族地区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项目;实施6名在职村医定向培养。(八)加强信息化建设我局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成立了卫生健康信息中心,安排专人负责推进全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一是加大资金投入。2019年我县投入资金100万元,在县疾控中心建立了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计免冷链系统、突发卫生公共事件监控系统、实验室诊断系统和实验室病原学快速检测等系统,疾病监测、报告管理和应对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得到全面加强。二是加强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县级3家医疗单位和9所乡镇卫生院建成了电子处方、电子病历系统;实施了医院his系统与医保有效连接,实现了一站式结算服务,方便了群众看病就医。积极配合州卫健委实施了县藏医院、妇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远程医疗、远程教学系统建设,目前已完成设备安装。在县人民医院建立远程继续教育中心,目前正在开展前期工作。三是加强人员培训。在新建立的系统测试、试运行和运行中,对各医疗单位负责信息化建设人员进行了多次集中培训,要求人人过关。经过培训各单位信息化人员都能熟练地运用信息系统开展工作。(九)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一是持续深化健康扶贫“五大行动”。全面落实“十免四补助”政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个人缴费部分由县财政按缴费标准全额代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率达到100%。卫生扶贫基金自2016年建立以来,累计救助建档立卡贫困患者3975人次,救助资金670余万元,贫困患者医疗费用个人支付占比控制在5%以内。二是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县域内各级医疗机构严格执行医疗控费政策,按照医保目录范围开展诊疗、检查和用药,严格掌握出入院指征,坚决防止住院标准过宽,压床、挂床住院等不合理医疗和违规行为,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县域内就诊率达95.8%。三是稳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和健康体检服务。我局整合县级医疗卫生资源,深入各乡镇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免费健康体检,覆盖率达100%。开展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服务率达100%,慢性病患者管理率达90%以上;四是全面消除“空白点”。逐年实施了全县151所村卫生室建设,配备了合格村医,统一采购了药品、器械等医疗设备。全县18所乡镇卫生院全面达到标准化建设,并具有至少一名执业(助理)医师。开展了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和贫攻坚问题排查整改清零行动,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制定整改清单和整改方案,逐项整改落实,为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健康保障。(十)全面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一是成立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县应对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工作方案,抽调县委办、政府办、卫健局、交通局、统战部、宣传部等重点部门人员组成指挥部办公室。二是组织医务人员、公安干警、民兵和交通执法人员成立仁达、泥巴、朱倭三个检疫卡点防输入工作组,及时控制重大疫区人员流入。三是投入129.5万元用于抗疫工作,投入415万元建设完成北路核酸监测中心实验室,新建标准化负压病房140平方米,为疫情防控提供基础设施保障,在全县医疗单位设置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哨点),同时科学布置居家隔离、集中医学隔离、隔离医学治疗点,分类分级开展隔离工作;四是严格人员出入管理工作,建立网格化防控方案,加强复工复产复商复学、返乡返岗人员管理,强化各项工作管理流程,以湖北武汉及其他省外重点疫区人员为重点,对辖区内外来人员进行摸排调查,及时隔离重点疫区人员35名,严格按隔离工作流程进行隔离观察后再实施解除隔离。五是深入开展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建立健全农村疫情防控工作专班机制,从县到乡、乡到村、村到组,组织力量压实责任,形成专班。六是及时支援道孚抗疫,向道孚县支援防护服200套、n95口罩150个,先后派4名业务骨干前往道孚开展防疫工作。截至目前,全县出动检测排查人员累计32466人次,检疫点排查车辆累计14478辆49218人,网格化排查累计14.291万人次,医学观察人数累计1599人,解除隔离医学观察人数1599人,接收核酸标本3000余份(道孚籍标本1500余份,北路8县标本1500余份,在检测过程中确诊色达籍1例病例,并及时向色达提供血气分析仪、治疗药品和氧气),建立农村工作专班县级1个、乡级16个、村(组、社区)362个。

三、“十三五”医改的主要困难问题

虽然我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在深化改革、科学发展的前进道路上任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任然比较突出,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距离上级要求和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一是医药卫生改革的综合性、系统性、协调性还不够,公立医院改革在补偿机制、人事分配、法人治理等关键环节还没有重大实质性突破,医疗、医保、医药缺乏稳定性和高效衔接。二是公共卫生仍然面临巨大挑战,重点传染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居民疾病谱变化、环境污染、公共安全等多种复杂因素交织叠加,城乡居民健康需求不断升级,对我们提出了更高要求。三是基层技术人员不足、人才匮乏,服务能力尚不能满足居民需求。城乡医务人员收入差距仍然比较大,医学毕业生不愿到基层、现有技术骨干留不住、村医队伍老化严重青黄不接的问题十分突出。乡镇卫生院不仅要承担公共卫生还要承担大量的诊疗业务,全科医生比例不足,医护人员技术水平尚需进一步提高。四是医改投入不足。基层医改是一个以财政大量投入为特点的民生工程,服务体系建设、公立医院改革、公共卫生服务等项目都需要政府大量投入。

第9篇:县级公立医院工作总结范文

新农村建设

为进一步完善和巩固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决定》(中发[2006]13号)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2006]3号)、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财政厅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补偿技术方案的通知》(桂卫基妇[2006]63号)、中共南宁市委、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南发[2006]4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坚持政府组织引导、农民自愿参加、多方统筹基金,互助共济、分级管理、民主监督的原则。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由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实行全县统筹模式。各级财政的补助资金和农民交纳的统筹金主要用于农民的大病住院医药费补偿和大额医疗救助。

(三)巩固和发展2006年度我县新农合工作成果,继续做好农村合作医疗宣传发动工作,2007年农村合作医疗全县农村人口覆盖率达到75%以上。

二、组织管理

(一)继续执行2006年度我县新农合的领导和管理模式,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协调领导小组、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监督委员会继续领导推进、管理、监督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

(二)县合管办负责监督乡镇合作医疗服务和审核费用结算,监督农民医药费用的审核和报销,查处各种违规行为,对乡镇合管办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报告工作,处理合作医疗争议,完成区、市交办的各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任务。乡镇合管办负责参合农民医疗费报销工作,负责参保人员报销补偿的登记,及时公布合作医疗报销情况,协助上级做好合作医疗统计工作。

三、实施步骤

(一)前期准备阶段:2006年10月1日-2006年10月30日

在综合分析2006年全县运行情况、科学测算的基础上,制定我县2007年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方案。

(二)筹资阶段(2006年11月5日-12月31日)

1、以全县参合人员补助专项资金进行健康体检的契机,大张旗鼓进行新农合政策的宣传,将2007年度更加优惠的补偿政策印刷在挂历上发至各家各户,要求一户一份宣传资料,让大农民群众对2007年新农合的新政策有进一步的认识,踊跃参加合作医疗。

2、召开启动会议。11月5日前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各乡镇书记、镇长、分管领导、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会议,传达区、市新农合有关新精神,部署2007新农合工作,并签订责任状,落实工作责任制。各乡镇根据县方案制定本乡镇具体实施方案,逐级召开会议,落实工作任务。县民政局及时做好资助残疾军人、老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五保户、特困户、烈属、困公牺牲军人家属、病故军人家属等参合的有关工作。

3、2007年度参合截止日期为2006年12月31日,在这期间未参加的农户只能在下期参加,农民享受农村合作医疗的时间从2007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农民缴交参合统筹费后,收款人应出具由区财政厅统一印制,加盖(乡镇)合管办公章的新农合基金收款收据。

(三)查漏补缺阶段(2006年12月20—31日)。

对参合的各种表、卡、证、票据进行归整。对没有参加新农合的农户及参合率未达标的村屯进一步宣传动员。

(四)总结及申请上级补助资金阶段

2007年1月1日—31日为总结及申请上级补助资金阶段

县合管办根据全县参合人数做好各级财政补助资金的申报工作,确保中央、自治区、市、县扶持配套资金及时到位。

各乡(镇)合管办负责组织做好参合票据、合作医疗证、登记表“三核对”工作,对本乡(镇)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并形成书面材料报县合管办,县合管办汇总后报县合管委、县政府审定。乡镇收缴农户的资金和各类帮扶资金应在12月底前全部划入县农村合作医疗财政专户,以财政专户入帐资金核实上报参合人数。

四、保障措施

1、各乡镇党委政府根据上级的布置,负责做好宣传发动本乡镇农民缴交2007年度新农合统筹金的有关工作,由政府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乡镇、村委要指定专人负责合作医疗工作。

2、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列入政府综合目标考核。

3、村委会负责宣传发动本村村民参加合作医疗,协助筹集合作医疗资金,做好农户参加合作医疗的造册登记及发证工作。

4、按参合人数人均0.3元的标准安排农村合作医疗2007年度启动工作经费,保障工作的正常运作,从政府财政资金中安排。

五、参合人的权利和义务

1、凡横县户籍的农业人口均可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2、参加合作医疗,以户为单位参加,即同一家庭中必须全家成员参加,实行一户一证。

3、参合人权利:享有规定范围内的医疗服务和医药费补偿,获得新农合制度的知情、建议、选择和监督的权利;

4、参合人义务:履行个人缴费、遵守新农合各项规章制度的义务。

六、资金筹集

合作医疗基金由财政补助、农民自筹、集体支持等部分组成:

1、财政补助。2007年度各级财政对参合农民的补助增加到每人40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参合农民每人20元,区财政补助11元、市财政补助4元、县财政扶持5元。

2、农民自筹。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个人出资每人每年10元。残疾军人、老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五保户、特困户、烈属、困公牺牲军人家属、病故军人家属等参合的,其个人出资部分的由县民政局按有关规定给予补助。

3、集体支持。有集体经济的村委会和村民小组,要积极筹措资金扶持本村农民参加合作医疗。

七、基金分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分配为门诊补偿基金、住院补偿基金、大病救助基金、风险储备基金四部分。

(一)门诊补偿基金:门诊补偿基金占总基金的16%,按参合者每人每年8元的基数,以户为单位设立家庭门诊帐户。主要解决参合农民公平享有基本医疗的问题。门诊补偿基金报销金,不能超过家庭帐户存款。

(二)住院补偿基金:住院补偿基金占总基金的69%,主要用于参加合作医疗者住院医药费用的报销补助。解决农民因为经济困难不敢看病或看不起病的问题。兼顾受益面,住院补偿基金设置起付线、报销比例和封顶线。

(三)大病救助基金(也称二次补偿基金):大病救助基金占总基金的10%。主要消除参合农民因患重病或大病而导致返贫、致贫的现象。一年内住院医药费用累计超过10000元,且已获得封顶线补偿的参合农民可申请大病救助基金。

(四)风险储备基金:风险储备基金占总基金的5%。主要用于防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出现透支而设置的基金。交由自治区财政统一监管使用。

八、补偿办法

(一)补偿起付线、报销比例、封顶线

1、住院报销起付线、报销比例、封顶线。

起付线:是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对参加合作医疗者进行补偿时计算报销金额的最低起点,起付线以下的费用由参合者自己支付。县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报销起付线为0元,县级以上定点医院及县外非营利性医院住院报销起付线为300元。

报销比例:是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对参加合作医疗者进行补偿时计算报销金额的比例。乡镇卫生院报销比例65%,县级医疗机构报销比例40%,县级以上及县外定点医疗机构报销比例25%。

封顶线:是指参加合作医疗者每人每年能够获得的最大住院报销金额。每人每年不超过5000元;

住院报销计算公式如下:

报销金额=(住院总医疗费-自费项目费用-起付线)×报销比例

2、门诊报销起付线、报销比例、封顶线门诊报销起付线为0,报销比例为100%,封顶线为该家庭门诊帐户余额;参合者年度未发生门诊或住院费用,可凭合作医疗证到当地卫生院进行健康体检,体检费用从家庭门诊帐户中支付

3、县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正常分娩的,定额补助250元;县外医院住院正常分娩的,定额补助100元。难产剖宫产的按同级住院报销比例报销。

4、在县外因病住院,起付线为300元,报销比例为25%,封顶线每人每年报销金额不超过5000元。

5、特殊报销政策。

参加合作医疗者患(1)高血压ⅱ期;(2)糖尿病;(3)甲亢;(4)肺源性心脏病;(5)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6)先天性、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衰;(7)结核病;(8)慢性肾炎及尿毒症透析;(9)恶性肿瘤门诊化疗、放疗;(10)脑血管意外(长期瘫痪卧床不起);(11)系统性红斑狼疮;(12)脏器移植后抗排斥治疗;(13)银屑病;(14)冠心病合并心衰;(15)癫痫;(16)帕金森氏病;(17)泌尿系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18)肝硬化失代偿期等疾病;(19)横政办发[2006]119号文指定范围的矽肺病人,经县合管办批准,可以在指定的定点医院门诊治疗,治疗费用按同级住院报销比例报销。

五保、特困对象因病住院的,按同级定点医疗机构报销比例乘以住院医药总费用的计算金额给予报销。

横政办发[2006]119号文指定范围的矽肺病人,按分期治疗规范的住院医药总费用给予全额报销。

6、大病救助补偿比例

大病救助起付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者年度住院总医药费用超过10000元,且已获得封顶线补偿的可以申请大病救助。由个人提出书面申请,所在村委会证明,乡镇合管办核实材料,县合管办审核、批准,并公示无异议后支付救助。

大病救助补助比例:

(1)、年住院总医药费10000元至20000元,按住院医药费总额10%给予一次性补助;

(2)、年住院总医药费20000元以上(不含20000元)至30000元,按住院医药费总额12%给予一次性补助;

(3)、年住院总医药费30000元以上(不含30000元)至40000元,按住院医药费总额14%给予一次性补助;

(4)、年住院总医药费40000元以上(不含40000元)至50000元,按住院医药费总额16%给予一次性补助;

(5)、年住院总医药费50000元以上(不含50000元)至70000元,按住院医药费总额18%给予一次性补助;

(6)、年住院总医药费70000元以上(不含70000元)的,按住院医药费总额20%给予一次性补助。

7、大病救助封顶线:每人每年大病救助补助总额不超过20000元。

一年内累计大病救助补偿基金和住院补偿基金两项合计不能超过25000元。

(二)、报销程序

1、住院期间发生的医药费用,由病人先行支付,出院后,持户口本或居民身份证(户口未迁移的出具村委会证明)、住院疾病证明、转诊证明(县级以上及县外医院住院时)、住院费用清单、住院发票、合作医疗诊疗证、参合缴费票据等,到县、乡(镇)合管办办理报销补助手续。

2、住院费用8000元以上的,需到县合管办审核报销。

参合农民因探亲、访友、外出务工等原因离开本县在异地治疗的,入院前必须用电话告知乡镇或县合管办,经同意后,并在当地公立医院(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住院治疗的,持疾病证明书、病历复印件、住院费用清单、有效正式发票、医疗证和参合缴费票据、身份证等材料到县合管办审批报销。

(三)药品报销范围

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中的甲、乙类用药范围核销(以下简称《药品目录》)。

参合农民因病情需要使用非《药品目录》的药品和开展非检查项目的检查,要实行告知制度,并要求患者签字同意。凡因不实行告知制度而引起参合农民投诉的,经县卫生局查实,其发生的医药和检查费用,由所在医疗机构自己支付。

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必须由县合管办审核确认,并签订协议书。协议书要规范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职责与义务,并将修改过的《药品目录》的药品比例和检查项目纳入协议书的重要内容。

属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补偿。

1、报销手续不全者;

2、未经批准转诊到县(市、区)级以上的医疗机构发生的医药费用;

3、使用非《药品目录》的药品和开展非检查项目的检查费用;物价部门规定不可单独收费的一次性医用材料;

4、酗酒、打架(含夫妻打架)、斗殴、吸毒、戒毒、自杀、自伤、自残患者的医药费用;非己方责任所致的交通事故、工伤事故所发生的医疗费用;

5、近视矫正术、气功疗法、音乐疗法、保健性营养疗法、磁疗等费用;各种美容、健美、整容项目及非功能性矫形手术等费用;各种减肥、增胖、增高项目费用、假肢、义齿、眼镜、助听器及各种自用的保健、按摩、检查和治疗器械等器具费用;

6、各类器官或组织移植的器官源或组织源;

7、院外会诊费、病历工本费、出诊费、检查治疗加急费、点名手术附加费、优质优价费、自请特别护士、就(转)诊交通费、急救车费、空调费、电视费、电话费、婴儿保温箱费、食品保温箱费、电炉费、电冰箱费及损坏公物赔偿费、陪护费、护工费、洗理费、门诊煎药费、膳食费、文娱活动费、各种预防性健康体检、各种预防保健性的诊疗项目、各种医疗咨询、医疗鉴定。

8、各种不育(孕)、障碍的诊疗项目;各种研究性、临床验证性的诊疗项目;用血时所收取的押金、补偿金管理费等费用;

9、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其中包括:未婚怀孕、非法胎儿性别鉴定、非法选择胎儿性别引产、符合落实长效避孕措施但未施行造成的计划外怀孕等所发生的医疗费用。

10、《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服务价格(试行)》未列有的诊疗收费项目。

九、基金的监督

(一)由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监督委员会定期对合作医疗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审计和指导。

(二)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公示制度。县、乡镇合管办每月定期公布本辖区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的收支情况(包括住院报销人数、名单和报销金额等),公示到每个村委和村卫生所,接受村民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三)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工作人员在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管理过程中,,营私舞弊,弄虚作假的,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十、医疗卫生服务

(一)加强医务人员的管理和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健全优质服务体系和便民服务措施,合理检查、合理用药,不断改善医疗服务水平,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二)建立定点医疗机构承诺制度。定点医疗机构由县合管办确定,并与其签定协议,明确责任和义务,提出约束要求,严格监督其行为。定点医疗机构应严格控制住院费用的增长,对参加合作医疗的住院病人,必须按照《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诊疗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诊疗范围,对病人进行治疗,出具住院费用清单。

(三)医务人员如有开大处方、开搭车药、出具假证明、假文书、假发票等弄虚作假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给予相应的处理。

十一、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