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现爱国思想的诗范文

体现爱国思想的诗精选(九篇)

体现爱国思想的诗

第1篇:体现爱国思想的诗范文

唐朝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的盛世。大唐帝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外交样样都是世界第一,远远超过当今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以至于直到今天在海外,中国人依旧被称为“唐人”,中国人的聚集区依旧被称为“唐人街”。在唐代这个繁荣而强盛的朝代里,我们的先辈们创造了从文学到艺术、从哲学到美学、从医学到天文学,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全面繁荣的大唐文化。在大唐文化的百花园里,诗歌无疑是一朵奇葩。唐代诗歌“声韵的铿锵和格调的度化,集诗歌的大成,为后来的学者所效法” 。“文学能转移民族的习性”而诗歌是民族心灵最集中的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时刻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一点在唐诗里表现的尤为明显。唐代诗人多以天下为己任,胸怀博大,普遍关心国事,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尤其是陈子昂、李白、杜甫、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孟浩然、白居易、韩愈、柳宗元等人,“他们继承了前代优秀诗人忧国忧民的传统,或投笔从戎,献身报国;或固守田园,吟咏山川;或远谪遐荒,心怀魏阙;或直言敢谏,为民请命。” 在他们的诗中充分体现了关心祖国前途命运和人民疾苦的悲天悯人精神。在唐初的近百年里,“初唐四杰”王杨卢骆的出现,初步摆脱了齐梁浮艳文风的影响。陈子昂高举“风雅兴寄”、“汉魏风骨”的大旗,倡导诗风改革,他的《登幽州台歌》,抒发孤愤,倾诉理想,充满着爱国激情。

在盛唐的的开元、天宝年间,经济繁荣,政治统一,国力强盛,诗歌也发展到繁荣的顶峰。在这个时候,诗坛的主流是蓬勃向上的精神和浪漫主义的诗风。在一岑参、高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身上,唐诗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得到集中的体现。他们“出门不顾死”,用浪漫的诗歌来表达将士们从军报国、抵御外侮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边塞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的生活的乐观豪迈精神;描绘了边塞雄奇壮丽的风光,给唐诗增添了无限的光彩。在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的诗里,处处体现出诗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其爱国精神是以潜移默化的审美方式体现出来的。“唐人不管是儒家的兼善,或是道家的独善,都是以热爱祖国和家乡与修身为基础的,体现了他们身、家、国一体的爱国主义的人生观。”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就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自幼怀着报国济世、匡扶天下的宏伟抱负,积极入仕。但这时候,唐朝的统治阶级已经开始走向腐朽,诗人的美好理想难以实现,便用诗歌来表达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祖国的热爱。特别是用他那天才之笔,积极地描绘足够的大好河山。在安史之乱后,他又写了很多忧国忧民的作品来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时代的感慨。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生活在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时代。他密切关注各种社会矛盾,揭露黑暗的社会现实,积极表达对国家社会的关注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安史之乱时,他同人民一样,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以至最后穷病而死。在这一时期,杜甫更是写下了大量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诗篇,也赢得了“诗史”、“诗圣”的伟大称号。

生活在这样的时代里,思想是开放的,心态是自信而从容的。作为知识分子代表和与统治阶级有着广泛联系的诗人,在这方面显得尤为突出。唐代大多数诗人,出入三教,思想心态都十分自由,很少有思想束缚。最典型的就是李白,在他的身上现出了唐代诗人的敢想、敢说、敢写、真歌、真哭的大无畏精神。李白自由出入三教,其思想和想象如天马行空,不受拘束,不为任何思想所束缚。“他不畏权贵”视同列如草芥,戏万乘若僚友,“不留连富贵,”“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他所追求的是人生的价值的实现和精神的自由。“天生我材必有用”、“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下生”是他人生的信条。他不迷信圣贤,敢于嘲尧舜,笑孔丘,他容不得世间的丑恶的东西,其批判的矛头甚至直指最高的统治者——皇帝。得意时,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愤怒时,他出口大骂:“董龙更是何鸡狗!” 悲痛时,他放声大哭:“揽涕黄金台,呼天哭昭王!”高兴时,他“屈盘戏白马,大笑上青山”! 李白从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他敢爱敢恨,敢哭敢歌,他的思想和心灵是自由的,这正是盛唐时代思想开放的结果。“ 唐代的文禁相对比较松弛,思想比较宽松,很少有因文得祸的,不像宋以后的朝代,文人动则得咎,大兴文字之狱。由于思想的多样化,唐代诗人的思想面貌也是丰富多采的,于是他们或信儒,或崇道,或奉佛”,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就是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产生的。思想上的自由开放,给唐人带来了极大的精神自由和创造活力,因此唐人才写出了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诗歌,形成了唐诗百花争艳的局面。

第2篇:体现爱国思想的诗范文

用6000行长诗献给中国共产党九十华诞,这就是一个年逾六旬而又满怀青春激情的共产党员的理性选择与浪漫情怀。

《东方的太阳》的写作,是诗人理性的选择。诗人在《后记》中引用勃朗宁夫人著名的十四行诗《我是怎样的爱你》,深情地表达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党的“无限理性和圣洁诚实的至爱”。这种深沉的挚爱,就是诗人谭仲池历时近一年,三易其稿,完成这部长诗的原动力。作为党的一名高级领导干部,回首人生道路上的鲜花和荆棘,他深知自己离不开阳光的照耀,他把中国共产党比作“东方的太阳”、“东方的圣母”,深情地歌唱。他说,“我感谢共产党,感谢祖国,感谢父母,感谢人民,感谢阳光、空气……”这种感恩之心,是圣洁至诚的,它构成了诗歌的基调。或许,6000行的长诗还有不完美之处,但自始至终贯穿全诗的诗人的真诚和深情,则是诗歌的艺术魅力之所在。诗人清晰地意识到,“写这部长诗,或许会有人误解,这一定是一部充满溢美之词的浅薄,充满概念说教的呆滞,充满空泛虚脱的苍白的政治诗歌。”然而,我们从作品中看到,诗人以丰富的艺术经验和充沛的才情,圆熟地处理了政治概念与艺术形象的冲突。为什么诗人意识到了政治抒情诗的难度而又要迎难而上呢?我们只能说是理性的力量,理性让他选择用诗歌去歌吟“东方的太阳”,因为诗人对“东方的圣母”的爱,是用整个心灵和生命,乃至永远的灵魂眷恋。

《东方的太阳》充满了思想的力量。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中国当代政治抒情诗繁盛的时期。贺敬之的《放声歌唱》、《雷锋之歌》,郭小川的《致青年公民》、《林区三唱》,还有阮章竞、张志民、闻捷、李瑛等都创作过名重一时的政治抒情诗。政治抒情诗往往以其现实性品格和与主流意识形态共鸣的价值追求获得艺术张力。湖湘文学浪漫主义传统的先驱之作《离骚》就是一部忧国忧民、抒发诗人屈原政治理想的经典。湖湘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大师柳宗元就是在参与政治改革失败之后,将政治理想融入文学创作,叙写底层社会的生活境况,直陈民生之艰难,其“苛政猛于虎”振聋发聩。我国新时期文学自从“躲避崇高”、“零度写作”之后,文学的思想性渐弱,文学创作难见对社会、人生、人类命运的思考和价值判断。文学除了给人消遣、休闲,难以给人类和谐发展赋予精神上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当下文学面对现实的失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思想判断力的问题,是作家精神资源贫乏的问题,是作品思想力贫困的问题。《东方的太阳》在描绘岁月中那些花瓣时,处处闪烁思想的光芒。诗中的“大我”融入了“小我”, 在“宏大格局”中可见作者的个性,在“认识历史”中可见作者的思考。作者以理性节制感性,用思考深化抒情,以使抒情不流于空疏化、浅表化、概念化、口号化。在《东方的太阳》中,我们读到的不只是党史、政史、民族史,我们还读到了作者个人的心灵史。作者对许多历史人物和政治事件,都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和见解,给人无尽的启迪和遐思。《东方的太阳》是唱给中国共产党的颂歌,也是讴歌中华民族的史诗。诗人以五千年中华民族文化为基点,从鸦片战争以来丧权辱国的历史中寻找中国共产党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历史逻辑。诗人用时间这条经线将一个个历史人物,一个个重大历史事件串联起来,将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的坎坷历程,放在世界文明的大格局中来叙述。同时,在叙述历史中反思历史,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发展的规律来分析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命运。《东方的太阳》在抒写那些影响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巨人时,蕴含了诗人自己对历史人物的道德评判和历史评价,在这些独具慧眼的历史选择和判断中,阐明了历史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政党的命运、个人的命运,“是如此的紧密,又是如此的曲折颠簸;是如此的苍凉,又是如此的波澜壮阔”。诚如熊召政先生所言,“一位成熟的诗人,往往从感情出发,收获的却是思想的光芒。通读长诗,我感到仲池并不是在唱廉价的颂歌,而是让自己走进一代又一代东方赤子的心灵,同他们一起拷问、鞭挞、思索与奋进”。

《东方的太阳》不是哲理诗,它是在“爱”和“感恩”的驱动下,爱党、爱国家、爱民族、爱人民,尤其是爱中华文化;感恩党……感恩自然和空气,一切的一切,诗人真情的奔涌,激情的飞翔;它是真情和大爱的抒发,是艺术和政治的融合,是历史与现在的交流,是心灵与时代的交响,是主体与文化的碰撞,是理想与现实的对话。《东方的太阳》充满激情,是诗人内心炽烈情感的最直接充分的抒发。作品中反复渲染、铺陈的句式,形成了简单、明快、强劲的美学特征。需要指出的是,《东方的太阳》与上世纪五十年代政治抒情诗的一个重要区别,是抒情主体的变化。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政治抒情诗,诗人往往是某一阶级、集团的代言人,排斥抒情主体的个人情感与经验;而在《东方的太阳》中,自始至终贯穿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与经验,如长诗中,面对遵义会议、面对延安、面对,诗人就在诗歌的“现场”。从这个意义上说,《东方的太阳》是一部充满了作家个体人生经验和情感的史诗,它反映了作家的理性选择和思想的睿智。

(作者单位:湖南省文联)

第3篇:体现爱国思想的诗范文

    关键词:杜甫 儒家思想 忧国忧民 忠君爱国 仁爱精神

    一 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渊源

    杜甫自始至终执着地关注现实是与他头脑中的指导思想有关的。杜甫是以什么思想为指导呢?杜甫常常自称“儒生”、“老儒”、“腐儒”,谈到自己的家世也说“奉儒守官”,所以历来批评家认为这是儒家的思想意识的体现,儒家的入世精神和仁政学说铸就了杜诗中的忧国忧民的主旋律。

    郭沫若先生的《李白与杜甫》一文中强调儒家思想对杜甫的影响,并认为这对杜甫的“阶级意识”“门阀观念”“功名欲望”起了决定性作用。但事实上决定他思想的,还是十载长安的“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屈辱和辛酸,是“三年饥走荒山道”和人民共同饱尝的战乱、饥饿之苦,是“田父要皆去,邻家问不违”和人民亲密无间的生活。这些,正是这些,是杜甫思想决定性的因素。

    中国古代诗人绝大多数也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然而这些难以计数的大批诗人中真正弘扬了儒家思想、应该在儒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惟有杜甫一人。这不仅是因为杜甫以“儒生”等自命,更重要的还在于他内心之中常常激荡着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精神。这种精神深入其骨髓、融化到其血液。它使得杜甫对孔孟所倡导的忧患意识、仁爱精神、恻隐之心、忠恕之道有深刻的理解,并用感情强烈的诗篇淋漓尽致表达出来,打动与感染读者。特别是作为儒家思想核心的“忠”“爱”精神,这几乎成为杜甫一生坚持不辍的创作主题。

    忧国忧民思想的表现之一

    ——忠君爱国

    传统的儒家观点认为,忠君即是爱国。如孔子强调“尊王攘夷”,即尊奉周天子,抵御外敌入侵中原地区。孟子则宣扬“大一统”,力主以“仁政”统一中国。即对百姓施以仁政,以体恤百姓。真正做到想民所想,忧民所忧。此为儒家忧国忧民的光辉典范。而且儒家关注群体意识的最高境界就体现在对国家、对天下(当时对儒家来说“天下”就是国家,国家就是“天下”)“一统”和安定的关注上。杜甫承继了儒家的对“天下”“一统”的思想片断,把它发展成为忠君爱国的强烈的意识、并成为古典诗歌创作中的永恒的主题。

    实现和维护天下一统是儒家群体意识的最高境界,能够达到这个境界的人,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时代是很少的。那时人的眼界极为狭小,大多只是局限在个体生命的自生自灭上。一生执着于“忠君爱国”,其道德、其胸襟都是那个时代很难达到的境界,这样的人是需要具有忘我的灵性的。在杜甫那里,“君”不是坐在皇帝高位上的独夫民贼,而是天下民众这一群体的代表。特别应该提到的是杜甫的忠君爱国不是作为臣工的职业性的奉献、更非泯灭了个性以后唯一的选择。杜甫是注重个体自我价值的人,他把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融入了对群体的关注之中。这些在他的诗歌中有长足的表现。

    流传到现在的杜诗绝大部分写于滞留长安以后,从长安诗开始,杜甫大多作品中表现了他的忧国忧民精神。从早年的志向:“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直到临终,仍在惦念着:“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杜甫的拳拳之心,永远是那样执着。杜甫不仅随时随地不忘君国,如苏轼所说“一饭不忘君”(当时的“君”就是“国”的代表);更令人感动的是,他把这种感情视为其生命的一部分。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开篇就描写忠君爱国之情,当时摆在杜甫面前有两条路,一是归隐田园,过“潇洒送日月”的浪漫生活;一是出仕做官,介入纷纭复杂的官场争斗。选择引起杜甫内心的激荡,诗人把自己的内心的矛盾如剥春笋似地一层一层地展示出来,最后,杜甫表明自己心迹:

    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葵藿向太阳,物性固难夺!

    忠君爱国之心已经成为了诗人的天性(如葵藿之向阳),想纠正也不可能了。正是这样的“物性”,当事关国家之时,他不仅能够这样要求自己:“济时敢爱死”(《岁暮》),而且对于朋友他也能说出:“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奉送严公入朝》)。后者看来更难。所谓“严公”就是杜甫落难成都时全身心依靠的顶头上司严武。严武入朝有可能出任宰相,为这样有光辉前程的人物送行,帮忙或帮闲们大约要说尽人间的祝福话语的。我想聪明的今人更会如此。而杜甫本着儒家的“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的精神却讲了这样不吉利的话,而且讲得如此富于激情、掷地有声!

    杜甫的忠君爱国又不是后世儒家倡导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式的“愚忠”。杜甫是着眼于民众群体的,当他感到皇帝这个独特的个体在违反他本应该代表的老百姓的利益时,便把批评的矛头指向皇帝。杜甫的“忠君”主要就表现在对皇帝的批评讽刺上(这也是原始儒家所主张的为臣之道),杜甫敢于写作这类作品。孔孟这些儒家的创始者们谈到君臣关系时,多是从相对关系着眼的。所谓“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孟子说的更情绪化一些,“君之视臣如土芥,臣视君如寇仇”。强调臣子要绝对忠顺是法家。杜甫对“君”的批评的情绪化是不让于孟子的:“边庭流血成海水,我皇开边意未已”(《兵车行》);“唐尧真自圣,野老复何知”(《秦州杂诗》);“关中小儿坏纪纲,张后不乐上位忙”(《忆昔二首》):“贵人岂不仁,视汝如莠蒿”(《遣遇》)!这些诗句在“怨”之外,还有愤怒,然而它与忠君爱国之心并不矛盾。

    忧国忧民思想的表现之二

    ——仁爱精神

    杜诗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其中所体现的仁爱精神,杜甫的仁爱渗透其作品的各个方面,而且表达得十分完美,能给读者以长久的感动。给读者留的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可能是他的“老妻”。杜甫的仁爱精神应该说是始发于妻子的,因而其作品中涉及到妻子的篇章就格外动人。无论是“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咏怀五百字》)那不能稍去于怀的惦念;还是“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月夜》)对团圆的期待,读者都可以从中体会诗人的一往情深。杜甫一生逆境多、顺境少,特别是四十岁以后,穷困、衰病、奔走、逃难,接踵而至,几乎没有过几天好日子。他的妻子杨夫人在饥寒交迫中担负起抚育儿女的重担:“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遣兴》);晚年又时刻关心着疾病缠身的丈夫:“老妻忧坐痹,幼女问头风”(《遣闷奉呈严公》);丈夫漂泊在外,她没有埋怨,只有理解:“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客夜》)。杜甫笔下的妻子是那么可亲可近、可爱可敬、是那么具有奉献精神,这里的“敬”不是出于某种功利的考虑,更不是令人产生冷冰冰之感的“相敬如宾”,而是表达了杜甫对妻子歉疚之感。“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竿”(《江村》),从这样的诗句中,读者可以想象,坐在一旁的杜甫看到“老妻”“稚子”居处稍稍稳定、生活又有些兴味时的喜悦之情。读者从中感受到的是诗人对妻子的爱。

    然而杜甫的仁爱精神绝不仅限于此,他还将对妻子的爱推及他人,甚至是一些与己无关但和自己有同样命运和遭遇的人,杜甫也是本着儒家所倡导的仁爱精神处理与偶然相逢的人们的关系的。晚年,他逃避战乱、漂泊湖湘,深感“乱世少恩惠”(《宿凿石浦》);然而,杜甫仍然是:“减米散同舟,路难思共济”(《解忧》),并没有因为个人的苦难而减少对他人的同情。

    孔子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忘“爱人”之心,并付诸实践,这是很难的。读杜诗会感到最难得的是,杜甫时时刻刻关注着弱者的不幸,并用他宽广的心胸去温暖这冰冷的世界。例如杜甫一生中最困难的时期就是他由秦州到同谷和由同谷到成都期间。此时,正如他所写的“岁拾橡栗随狙公,日暮天寒山谷里”(《寓同谷县作歌七首》),过的像原始人的日子。然而,在这个时期写的二十首纪行诗中处处可见诗人对其他不幸者的关怀。在路过绝险之地石龛时是“天寒昏无日,山远道路迷”,就在这种环境下,他看到在山峦高处的伐竹者:“伐竹者谁子,悲歌上云梯。为官采美箭,五岁供梁齐”(《石龛》),杜甫把他们的悲歌传达给千百斯年之后的读者。诗人在过嘉陵江经水会渡时,船夫的勇敢和撑船的技术的高超引起他赞叹:“篙师暗理楫,歌啸轻波澜。”但此时他也关切着他们的艰辛:“霜浓木石滑,风急手足寒。”(《水会渡》)这种精神贯穿他的后半生的所有作品之中。许多人当自己处于不幸时,变得谁都恨,仿佛整个世界都欠他的,甚至要向所有的人报复(其中最极端的就是发生在四、五年前一个留美学生卢某的在校园开枪杀人事件)。杜甫为人正与此相反,他在遭遇苦难时往往能想到比自己更不幸的人。

    再如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有句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在实践家看来这种“空论”有什么用?郭沫若更说“如果那么多的‘广厦’真正象蘑菇那样在一夜之间涌现了,诗人岂不早就住了进去,哪里会冻死呢?”(《李白与杜甫》)这种批评是很可笑的。杜甫不是住房部长,他要表现的也不是一种许诺及其实现,而是在困难之中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有人说这种想法可能很多人都会有。是啊,这就是人的善根之所在,然而,即使古往今来的亿万人都有这种想法,但是有谁把它表现了出来了呢?正因为这种推己及人的想法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诗句才能激起一切善良人的体验与共鸣、才能感动人。更重要的是,杜甫把人人皆有、但又不被人们关注的善念——仁爱精神用充满感情的诗句揭示出来、把它固化下来,并传达后世的读者,用以培植人的善根,使人灵魂得到升华,这是诗不同其他一些揭露性文字意义之所在。因此,杜甫的伟大和杜诗的震撼的力量不单纯在于他对世上苦难的揭露和对苦难制造者的抨击;更在于他歌颂了人性中的善良、美好的一面,并满怀善意地描写它,希望它能发扬光大。

    这种仁爱精神使得他与邻里乡人多能和睦相处。《又呈吴郎》是一首写得很通俗、很平淡的诗。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杜甫对那位“无儿无食”的老妇人的同情和关爱。而且诗中所表达的不仅是一般的恤老怜贫,更感人的是杜甫对老妇人格的尊重:“不为穷困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只有深入其心,才能有这样深刻的理解。我们从杜诗中还看到,无论住到哪里,邻人对杜甫都是非常友好的。《羌村三首》中的:

第4篇:体现爱国思想的诗范文

超验主义兴起于30年代的新英格兰地区,成为美国思想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从1836 超验主义俱乐部的成立到此后的二三十年间,超验主义先是酝酿于几个人的小圈子中间,但很快变成了一股思想大潮,荡漾在整个新英格兰地区,并波及全国各地。超验主义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学说体系,它更主要是一种思潮。其核心是寻求一种新的信仰和生活理想,并由此导致在美国思想史上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

超验主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强调超神,人类就是类上帝,人人心中有上帝,普通人可以超越中间媒介,用直觉直接与上帝交流;其次,自然观,自然是有生命的,人与自然是一体的;最后,个人主义,意为相信自己,依靠自己,对于人的能力的推崇,其实质是对人的本质精神的颂扬,这就是自由和民主的精神。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1803-1882)是美国十九世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文艺评论家,对超验主义产生过重要影响。在其作品《论自然》中,主要探讨了自然、人和灵魂之间的关系。爱默生宣称,自然是人的物质的保障,而人的灵魂在自然中得以体现。自然刺激着人的灵魂和知觉。通过直觉的力量,人可以获得真理,掌握自然。爱默生说:“宇宙是由自然和灵魂组成”,“精神无处不在。”这些都成了超验主义所表现的核心。

二.《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中超验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

《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孩子对世界认知的发展。这个孩子通过接触不同事物,发现事物之间的对比和反差,逐渐形成了他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惠特曼在诗的开篇就提到:

有一个孩子逐日向前走去;

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倾向那东西;

或继续了好几年,或好几年结成的伸展着的好几个时代。

这一部分是对整首诗的总括,表明一个孩子来到新的世界,他将用很长一段时间去感知这个世界并逐渐成长,为后文具体描述成长过程做好铺垫。

早开的紫丁香变成了这孩子的一部分;

还有草,白色和红色的牵牛花,白色和红色的牵牛花,和楠木鸟的歌

还有三月里的羔羊,母猪生的一胎淡红色的柔弱的小猪,牝马生的小马,母牛生的小牛,

还有在棚里的、或者在池边泥沼旁的一胎喧噪的小动物,

还有鱼儿,把自己有趣地悬在水中——和美丽有趣的流水,

还有水生植物,生着优美的平顶——这一切都变成了他的一部分。

孩子通过和自然的互动,对自然有了整体上的认知,诗中描述了三月里花草获得新生,动物们一代又一代的繁殖,各种植物与环境和谐融合的景象,而“这一切都变成了他的一部分”。由此可见,植物,动物,人类都是相互联系的,共同构成一幅美丽的初春万物生长图,他将自然界中的各个事物看作是一体,而非各自独立存在。惠特曼以三月春天来临,万物复苏为切入点,实际上是讲孩子对生命起源的探究,而当这一切都变成他的一部分时,是孩子和自然融为一体,是人类和客观世界相结合,是人与自然的共同相处。

紧接着孩子开始探索自然界中不同事物互相结合,根可以滋养幼芽,最终开花结果。自然的生长也伴随着孩子的成长,他开始逐渐认识到各种不同的结合:人类以一种不同于植物的结合方式存在。将要回家的醉酒者和走向学校的女教师;友好的男孩和聒噪的男孩;整洁的、面色绯红的女孩和赤脚的黑种男孩和女孩,这些对比却构成了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孩子在逐渐更加深刻地认识这个社会。

在经历了大自然之后,孩子转而来探究自己生命的根源——描述自己的父母和生活。父亲健壮,但脾气易怒,说话高声而急促;母亲却温和从容,贤惠慈爱。诗人的父亲自幼学做木工,他身材魁梧,性格倔强而沉静,不过一旦控制不住自己也会暴躁起来。不过他母亲是个贤妻良母,单纯、宁静而慈祥。从诗中的描述可以看出这个孩子或许就是惠特曼的化身。诗中那位母亲就是惠特曼所最爱的自己的母亲,而那位父亲也与惠特曼的父亲惟妙惟肖,从形象到习性都是如此。同时那些生活环境中的情景和气氛也与惠特曼早年的经历有所相似。追溯到惠特曼早年的经历,笔者发现家庭对诗人的影响最突出的方面就是宗教信仰上。惠特曼的父母都是一位杰出传教士埃利亚斯·西斯克的崇拜者。希斯克反对社会上奉行的那种过于形式化的教义和宗教生活的一切组织,主张“只需在你心中寻求真理”。而超验主义中所主张的就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上帝,摆脱传统教派的束缚。结合惠特曼的家庭生活经历,我们可以看到超验主义思想在惠特曼年幼时就有所萌芽,作者将自己的家庭生活写入诗中,实际上是超验主义在宗教方面的思想在诗歌中的体现。

在诗的结尾部分,惠特曼又转而描写自然景观,街道、车辆;日落;船只和河面。孩子对世界的认知视野越来越宽阔,深刻。孩子所看到的世界,用爱默生的话来说就是“永恒的浪漫新生活”,而孩子就是自然的产物,伴随他成长的一切都是自然。这种对自然世界不停地探索其实也是在发现自我的过程。但是在诗中,诗人并没有直接写出孩子对自然的感受,只是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转换说明了孩子在不断地探索着这个世界。孩子对世界到底有何认识,我们无从知晓,因此对事物的认知更多的是个人的直觉意识,这一点与超验主义所强调的正相契合。

纵观全诗,从内容上,是一个孩子探索客观世界,与自然融合,自己逐渐成长的过程。从形式上,是一首典型的自由体诗歌。从思想上,一方面是探求生命,追寻生命的本源;另一方面,本诗虽不是典型的哲理诗,但颇有哲学意味。一个孩子每天出门,看到什么事物时那事物就变成他身上一部分,体现了“天人合一,万物一体”。变成,其实是说留在他身上的影响,是客观事物在孩子主观上引起的变化,即孩子在客观环境影响下不断成长发展,是唯物主义认识论思想。

三.爱默生对惠特曼超验主义思想的影响

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推动了当时美国思想文化的空前繁荣,促进了美国文化的独立,对那个时期美国许多重要作家、诗人都产生过巨大影响,而惠特曼就是深受其影响之一的诗人。

惠特曼早期从事报业工作的时候,在百老汇纽 约图书馆听了爱默生的一系列演讲,他曾在自己工作的小报《曙光》上称赞讲《论诗人》一讲“从内容到风格都是最丰富、最美的文章,是我们从没听到过的”。爱默生在演讲末了断然指出:谁要怀疑美国是否会出现自己的诗人,“就等于怀疑白天和黑夜”。这句话使年轻的惠特曼有了立志当诗人的想法。之后惠特曼的诗集《草叶集》在出版初期,并没有得到大众的认可,但是却受到了爱默生的大力赞扬:“《草叶集》是美国迄今作出的最不平凡的一个机智而明睿的贡献。我十分赞赏你那自由而勇敢的思想……”正是爱默生给予的鼓励和鞭策使得惠特曼的诗歌开始在美国诗坛引起争论,使自由体诗在美国文坛独树一帜。

在思想上,爱默生倡导超验主义,强调个性的解放,摆脱神学、学院派教条主义及传统思想的束缚,“提倡天人合一,万物一体”。惠特曼在《草叶集》初版序言里就提到,其诗歌思想的核心是将自己的思想融入自然与客观现实之中的一种表现。在惠特曼的众多诗歌中都有人与自然相结合的体现,例如《红杉树之歌》、《雨的声音》等。在表现形式上,惠特曼诗歌的最大特点在于自由体的应用,他强调诗歌表现中所表明的一种个性和自由,认为诗歌表现的形式不在于韵律的节奏或形式的均匀,这与爱默生倡导诗歌形式自由的观点接近。在惠特曼的诗歌中,诗行的长短已无关紧要,韵律的体现已无法表达诗歌内在的关系,反而成为一种束缚。除此之外,惠特曼还是一位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歌所表现的另一个主题就是平等,民主,对自由的追求,这正呼应了爱默生呼吁美国文学的独立,强烈要求美国要有完全属于自己的文学家和诗人的思想。

惠特曼在诗歌上的大胆革新和创新,一方面使诗歌表现形式上摆脱了传统诗歌和学院派诗风的影响,从而创立了惠特曼式的自由诗歌体。另一方面,惠特曼的诗歌强调的个人独立,民主平等促进了美国文学的发展,创造出一别与欧洲文化的、具有真正意义的美国文化。

参考文献:

[1]李野光.惠特曼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2]超验主义对惠特曼诗歌创作的影响[J].语文学刊 外语教育教学,2010,7

[3]常耀信.A Survey of American Literature[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

[4]David S.Reynolds.A Historical Guide to Walt Whitman.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Vols. I).New York: New York UP,1984.

第5篇:体现爱国思想的诗范文

文/曹舒怡(人文院第二学生党支部)

穆旦的《诗八首》是爱情诗,是中国近代新诗历史上的佳作。《诗八首》也被公认为是最难解的现代爱情诗,用朦胧晦涩的笔法抒发对爱情的认识,从爱的发生到结束的过程,意象新奇,在阐释它的时候总是见仁见智的。下面将从四个方面去分析穆旦的《诗八首》。

一、穆旦《诗八首》的艺术技巧

(1)语言十分深刻,常用矛盾修辞。你的眼睛看得见火灾,却看不见我,这是一种强烈的修辞效果,使得所表达的语义更强烈。我为你点燃了爱情,但你的眼里却是一场火灾,这组矛盾修辞形象生动地表现女性在情感渴望中怀有的恐惧或婉拒的一面,表现主人公的那份失落,对爱情的的热烈,到头来只会伤得更深。

(2)意义十分抽象,很难把握。用具体和抽象结合的方法来创造意象。在你我爱情表述之间,第一首诗中引入上帝意象,增加朦胧度,使得诗更加晦涩难懂。再如第二首诗中水流山石是暗示自然的意味,死底子宫是生存状态的感悟,象征一件事件包括爱情于一定的时间中孕育诞生,抽象可见一斑。

二、《诗八首》思想内容

第一首诗开门见山,写的是初恋,一方的爱的浓烈和另一方的冷静形成鲜明对比,说明爱情是每个人的人生历程上都会经历的生理欲求。主人公生理成熟却是单相思,对方眼里更是看不见自己,于是乎,他得出结论,我们如同相隔的重山一样,不是彼此的唯一,爱情只是必然会经过的生理欲求罢了

第二首诗承接着第一首诗,是初恋感情的加深,同时也有机智和情感斗争,喜欢用水来表示时间流逝,岁月更替,生命流变不息,我们在岁月的脚步声成长,但是这个时代却是不完美的,死底子宫表示战争年代,生命过程布满了偶然性和不确定性,世间的任何情与事都不可能具有永恒性,无法无辜生命的长短大小,必须去爱,“我”全身心的去爱你,却又无法控制自己,最后两句颇有内涵,我们都不能控制自我,写出由本我到超我的蜕变,穆旦诗的哲理性可见一斑。

第三首诗是真正进入到爱情阶段,诉说了两个年轻的生命互相探知,由爱的本能和欲望使然,爱欲疯狂滋长 ,像青草贪婪吸收空气一般,渐渐地,它使你沦丧在温暖的黑暗中,然后女主人公却是被动,拘谨,放不开,这显然是不负责的浪费生命,我们的爱情像渲染的草场那般充满希望,尽管你犹豫不前,但是已经让我足够惊喜了

第四首同样也是热恋的描写,时间无法掩盖爱情瞬间的美丽,男女主人公已经彻底被爱征服了,比第三首更上了一个台阶,不同于卞诗的委婉,穆旦诗直接写出了我们紧紧拥抱在一起,沦陷在爱情的陷阱里,沉浸其中的我们再也无法区分甜言蜜语的生与死,言语却又是两面性的我们想游离却又陷入更深的漩涡中。

第五首诗歌盼求使爱情的内涵多样化,点出爱情是历史的一部分,我们所做的是在一样和不一样中平衡。微风吹拂一样的希望的田野。心随景变,古老树木和屹立岩石表示我愿同时间静止,而爱情流露的美丽使我变得成熟。

第六首诗,写出了固定的思维和人事,机械般的日复一日打磨着对生活的热情,对爱情的激情,那么在经历了初恋和热恋后,还剩下什么?主人公表示除了在感情和理智中挣扎。怎样的爱才圆满呢?主人公和对方在恋爱中同亦有不同,必然存在差异,这差异间又透露着陌生,自己一个人在爱情陌生化的这条道路上走着,惴惴不安,他在听我的呼唤但是把我留在了孤独里,在上帝的秩序要求我们不断寻找的情况下,只能痛苦的往前,在爱情的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纵使我们求得了残缺的爱情,却失去了秩序。我们渴求稳定的爱情,但这稳定会被倦怠等诸多不和谐音符打败,两者不能达到一个统一,因而我们常常受着求异心理的侵袭。

第七首诗写出了我俩的爱情得到了升华。在时间在流逝中,我们经受了风暴和无数个孤独的夜晚,在时间的漩涡中记忆,我唯有在你的怀里才会得到安憩,而后,看到你那孤独的爱情笔立着,和我平行,注定我俩没有交集,而是只能默默叹息与孤独。

第八首是作者对爱情做出的总结赞美了升华的爱情,随着时间的推移,爱情会积累到完美的境界,感情不用质疑,所有尘世间的不确定都会定型,然而爱情的生命却是有限的,等季候一到就要各自飘零,所有一切都会随风而逝去,在永恒的老根中化为平静。

分析:(1)《诗八首》是以爱情为主题的组诗,用朦胧晦涩的笔法抒发对爱情的认识,过程完整,从爱的发生到结束。表现一种爱而不得的痛苦的爱恋。

(2)透露着理性,理性之光闪烁在《诗八首》中,认识的理性,思想内容十分有深度,在哲学方面体现对爱情的看法,并包含着自己的体验以及思考。在如第一首中“那燃烧的不过是成熟的年代”,着反映了诗人的判断过于理性,认为爱情的发生更多地归于生理的需要,而“自然底蜕变的程序”刚好与之呼应。而“相隔如重山”把诗人的理性认识抒发得淋漓尽致,对方式恐惧和婉拒,自己是冷静和思考,开始变预示着爱情的不顺快。

(3)结构严密,八首诗是内容和情感都紧密相连的整体,每首之间都有联系,诗歌的情感也是层层起伏的,像一曲交响乐一样,有内在的起伏、升腾、起承转合。

三、《诗八首》哲学与思考

(1)诗八首在哲学的层面上来抒发对爱情的哲理思考,写爱情的发展过程,初恋(一、二首),热恋(三、四首),沉思(五、六首),升华(七、八首),以及自己的一些体验思考。

(2)很强的哲学性和思想力度,诗八首不仅是爱情的启示录,也是生命沉思曲。如《诗八首》之二,“水流山石间沉淀下你我”用水流山石来表现生命的川流不息,已经注定了世间的任何感情与事物都不可能具有永恒。

四、《诗八首》对爱情理解

第6篇:体现爱国思想的诗范文

关键词: 雪莱 抒情诗 浪漫主义

英国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一生短促而又光辉。他一生猛烈地反对专制暴政,抨击宗教迷信,热情歌颂自由民主,支持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他像古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那样坚贞,无畏地同一切黑暗势力勇敢搏斗,因此,屡遭统治阶级的迫害,同时也深受各族人民的爱戴。在欧洲“神圣同盟”疯狂镇压革命运动的腥风血雨中,雪莱作为一位“真正的革命家”(马克思语),创作了许多如火的诗篇,它们像一束火炬,在黎明前的黑夜里闪烁出绚烂夺目的光辉。

雪莱的抒情诗按思想内容,可分为政治抒情诗、自然抒情诗和爱情抒情诗三部分。政治抒情诗是闪烁着现实主义光芒的一组优秀诗篇。诗人一生始终注意政治、研究政治、热情地投身于政治,他不倦地探讨人类社会中的种种问题,很早就觉察到了宗教的邪恶、贫富的对立。诗人在1809年到1821年间创作的几十篇诗歌,反映了他的思想深刻之处:不仅揭露了社会罪恶的根源,号召人们为自由而奋斗,而且英明地指出了要获得真正的自由和解放,就必须挣脱统治阶级加在人民身上的重重经济枷锁。

雪莱从小就热爱自然,向往自然孕育的神秘气息。从事诗歌创作后,他还常常走出书房,整日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或仰卧于林中草地,或泛舟于湖海碧波,或漫步于鲜花原野,大自然清新流动的美,成为他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源泉。他毫不掩饰自己对自然的深情:“我也热爱你所爱的一切,/你快乐的精灵!嫩叶乍吐时清新的大地,/星光下的夜景,/金色的迷雾升起时的清晨,/和那秋日里的夕阳黄昏。我爱白雪,我爱霜的一切闪光的形态,我爱波浪、清风、狂风暴雨,/我几乎热爱/一切自然的,未被人的不幸/沾染玷污过的事物和情景。”借助大自然抒怀是浪漫主义诗歌的共同特征。雪莱诗歌中的精彩篇章要数抒情诗《致云雀》,诗人盛赞云雀身影,歌声酣畅淋漓,盛赞云雀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美。由于爱,雪莱充分感受到了世界的美,也坚决主张创作一定要表现美。他认为,诗歌创作必须与美相伴,《致云雀》一诗就向读者展示了一系列美的事物。例如,美的色彩:“a cloud of fire,the blue,the golden lightning,the pale purple”;美的光线:“Keen as are the arrows/of that silver,the moon rains out her beams,and heaven is,overflowed sphere,like a glow-worm golden/in a dell of dew,scattering unbeholden/its aerial hue”;美的声音:“singing still dost soar,and soaring ever singest,rain-awakened flowers”;美的芬芳:“Till the scent it gives/Makes faint with too much sweet these heavy-winged thieves”;美好的人生体验:“a high-born maiden,chorus hymeneal,triumphal chaunt”等。这些对象原本是日常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东西,我们很少感受到它们的美。但是,当雪莱选择了它们,用自己的爱赋予了它们灵气和生命后,我们竟然觉得它们是如此的美。郭沫若曾视雪莱为自己最敬爱的一个诗人,认为他是自然的宠儿,是泛神论的信者,是革命思想的健儿,认为他的诗便是他的生命,他的生命便是一首绝妙的好诗。[1]

《西风颂》是雪莱抒情诗中的登峰造极之作。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艺术价值上讲,它都可以称为世界诗歌宝库中的明珠。西风吹开了慧眼,向沉睡的大地发出了清醒的预言:“如果冬天降临,春天还会远吗?”“春天”意味着新生、重振、复兴,它是雪莱理想的化身。这句诗成为后世的革命者从中汲取力量的至理名言。

诗人以传播革命思想的重担为己任,愿意化作“预言的号角”(the trumpet of a prophecy),把对革命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传遍天地间万户千家”(Scatter my words among mankind),让“沉睡未醒的人”(unawakened earth)觉醒起来,振奋起来,去掀起轰轰烈烈的民主革命斗争风暴,去摧毁一个罪恶的旧世界,开创一个美好的新世纪。把诗歌作为战斗的号角,是雪莱一贯的创作思想。他认为这是他作为一名革命诗人的神圣职责。他曾说:“诗人们是祭司,对不可领会的灵感加以解释;是镜子,反映未来向现在所投射的巨影;是言辞,表现他们自己所不理解的事物;是号角,为战斗而歌唱,……是力量,去推动一切,而不为任何东西所推动。诗人们是世界上未经公认的立法者。”[2](P192)雪莱就是自觉地去成为这样的“号角”和“立法者”的。他面对黑暗,发出了“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样鼓舞人心的革命预言,事实证明它的确极大地激励了工人群众的革命斗志,如英国派刊物在十九世纪中叶就曾把雪莱的诗印发给广大的工人阶层阅读,从而促进了英国的工人运动。[3](P204)所以,恩格斯曾赞誉雪莱为“天才的预言家”。[4](P528)在西方抒情诗的领域里,雪莱一直被公认为英国最伟大的抒情诗人之一,尤其是他的这首《西风颂》,更被视为世界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灿明珠。《西风颂》那处处借自然景物表现诗人的思想情感,又时时以诗人丰富的想象来创造自然景象,以臻于景情结合,融汇一体的艺术创作手法,更值得我们去认真探究和借鉴。

爱情抒情诗在雪莱的诗作中占重要位置。诗人以他对美好事物的敏锐感受力,细致地表达了他对幸福、和谐生活的渴望和追求。在雪莱看来,爱情不仅仅是相爱,还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同情、友谊和崇拜,包括世人对美满幸福、和谐生活的追求。所以,他反对庸俗的爱情,反对把爱情看作柏拉图式的纯精神的东西。他在诗里所表现的爱情,正是高尚而热情的情感,《爱的哲学》就抒发了这种感情。《心与灵》是雪莱爱情抒情诗中卓越的篇章,它全面地阐述了诗人对爱情的理想。

诗人的浪漫主义体现在为自然,为自由而欢歌,《致云雀》中云雀形象给人审美感受最深的便是它的自由,它好像完全摆脱了地球的引力:“Higher still and higher,From the earth thou springest”“singing still dost soar,and soaring ever singest.”它是那样的自由,无拘无束,令人向往;“the blue deep thou wingest”“thou dost float and run”“like an unbodied joy whose race is just begun”。最终,它溶化在“the pale purple even”,和天地万物化为一体,“All the earth and air/With the voice is loud/As,when night is bare,/From one lonely cloud/The moon rains out her beams,and heaven is overflowed.”“Waking or asleep,/Thou of death must deem/Things more true and deep/Than we mortals dream/Or how could thy notes flow in such a crystal stream.”因此,我认为,在某种意义上云雀就是自由的化身,云雀的歌就是自由的歌,“That from Heaven,or near it/Pourest thy full heart/In profuse strains of unpremeditated art.”

这便是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便是他的理想追寻,对人类和自然的爱是其思想的核心,把握了爱,也就把握了他诗歌创作的灵魂。

注释:

①《创造》季刊,1,(1).

②③雪莱.诗辩[A].外国文学教学参考资料(第三册)[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④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参考文献:

第7篇:体现爱国思想的诗范文

关键词:杜甫 儒家思想 忧国忧民 忠君爱国 仁爱精神

一 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渊源

杜甫自始至终执著地关注现实是与他头脑中的指导思想有关的。杜甫是以什么思想为指导呢?杜甫常常自称“儒生”、“老儒”、“腐儒”,谈到自己的家世也说“奉儒守官”,所以历来批评家认为这是儒家的思想意识的体现,儒家的入世精神和仁政学说铸就了杜诗中的忧国忧民的主旋律。

郭沫若先生的《李白与杜甫》一文中强调儒家思想对杜甫的影响,并认为这对杜甫的“阶级意识”“门阀观念”“功名欲望”起了决定性作用。但事实上决定他思想的,还是十载长安的“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屈辱和辛酸,是“三年饥走荒山道”和人民共同饱尝的战乱、饥饿之苦,是“田父要皆去,邻家问不违”和人民亲密无间的生活。这些,正是这些,是杜甫思想决定性的因素。

    中国古代诗人绝大多数也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然而这些难以计数的大批诗人中真正弘扬了儒家思想、应该在儒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惟有杜甫一人。这不仅是因为杜甫以“儒生”等自命,更重要的还在于他内心之中常常激荡着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精神。这种精神深入其骨髓、融化到其血液。它使得杜甫对孔孟所倡导的忧患意识、仁爱精神、恻隐之心、忠恕之道有深刻的理解,并用感情强烈的诗篇淋漓尽致表达出来,打动与感染读者。特别是作为儒家思想核心的“忠”“爱”精神,这几乎成为杜甫一生坚持不辍的创作主题。

忧国忧民思想的表现之一

——忠君爱国

 

传统的儒家观点认为,忠君即是爱国。如孔子强调“尊王攘夷”,即尊奉周天子,抵御外敌入侵中原地区。孟子则宣扬“大一统”,力主以“仁政”统一中国。即对百姓施以仁政,以体恤百姓。真正做到想民所想,忧民所忧。此为儒家忧国忧民的光辉典范。而且儒家关注群体意识的最高境界就体现在对国家、对天下(当时对儒家来说“天下”就是国家,国家就是“天下”)“一统”和安定的关注上。杜甫承继了儒家的对“天下”“一统”的思想片断,把它发展成为忠君爱国的强烈的意识、并成为古典诗歌创作中的永恒的主题。

    实现和维护天下一统是儒家群体意识的最高境界,能够达到这个境界的人,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时代是很少的。那时人的眼界极为狭小,大多只是局限在个体生命的自生自灭上。一生执着于“忠君爱国”,其道德、其胸襟都是那个时代很难达到的境界,这样的人是需要具有忘我的灵性的。在杜甫那里,“君”不是坐在皇帝高位上的独夫民贼,而是天下民众这一群体的代表。特别应该提到的是杜甫的忠君爱国不是作为臣工的职业性的奉献、更非泯灭了个性以后唯一的选择。杜甫是注重个体自我价值的人,他把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融入了对群体的关注之中。这些在他的诗歌中有长足的表现。

    流传到现在的杜诗绝大部分写于滞留长安以后,从长安诗开始,杜甫大多作品中表现了他的忧国忧民精神。从早年的志向:“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直到临终,仍在惦念着:“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杜甫的拳拳之心,永远是那样执着。杜甫不仅随时随地不忘君国,如苏轼所说“一饭不忘君”(当时的“君”就是“国”的代表);更令人感动的是,他把这种感情视为其生命的一部分。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开篇就描写忠君爱国之情,当时摆在杜甫面前有两条路,一是归隐田园,过“潇洒送日月”的浪漫生活;一是出仕做官,介入纷纭复杂的官场争斗。选择引起杜甫内心的激荡,诗人把自己的内心的矛盾如剥春笋似地一层一层地展示出来,最后,杜甫表明自己心迹:

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葵藿向太阳,物性固难夺!

忠君爱国之心已经成为了诗人的天性(如葵藿之向阳),想纠正也不可能了。正是这样的“物性”,当事关国家之时,他不仅能够这样要求自己:“济时敢爱死”(《岁暮》),而且对于朋友他也能说出:“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奉送严公入朝》)。后者看来更难。所谓“严公”就是杜甫落难成都时全身心依靠的顶头上司严武。严武入朝有可能出任宰相,为这样有光辉前程的人物送行,帮忙或帮闲们大约要说尽人间的祝福话语的。我想聪明的今人更会如此。而杜甫本着儒家的“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的精神却讲了这样不吉利的话,而且讲得如此富于激情、掷地有声!

杜甫的忠君爱国又不是后世儒家倡导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式的“愚忠”。杜甫是着眼于民众群体的,当他感到皇帝这个独特的个体在违反他本应该代表的老百姓的利益时,便把批评的矛头指向皇帝。杜甫的“忠君”主要就表现在对皇帝的批评讽刺上(这也是原始儒家所主张的为臣之道),杜甫敢于写作这类作品。孔孟这些儒家的创始者们谈到君臣关系时,多是从相对关系着眼的。所谓“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孟子说的更情绪化一些,“君之视臣如土芥,臣视君如寇仇”。强调臣子要绝对忠顺是法家。杜甫对“君”的批评的情绪化是不让于孟子的:“边庭流血成海水,我皇开边意未已”(《兵车行》);“唐尧真自圣,野老复何知”(《秦州杂诗》);“关中小儿坏纪纲,张后不乐上位忙”(《忆昔二首》):“贵人岂不仁,视汝如莠蒿”(《遣遇》)!这些诗句在“怨”之外,还有愤怒,然而它与忠君爱国之心并不矛盾。

 忧国忧民思想的表现之二

——仁爱精神

杜诗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其中所体现的仁爱精神,杜甫的仁爱渗透其作品的各个方面,而且表达得十分完美,能给读者以长久的感动。给读者留的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可能是他的“老妻”。杜甫的仁爱精神应该说是始发于妻子的,因而其作品中涉及到妻子的篇章就格外动人。无论是“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咏怀五百字》)那不能稍去于怀的惦念;还是“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月夜》)对团圆的期待,读者都可以从中体会诗人的一往情深。杜甫一生逆境多、顺境少,特别是四十岁以后,穷困、衰病、奔走、逃难,接踵而至,几乎没有过几天好日子。他的妻子杨夫人在饥寒交迫中担负起抚育儿女的重担:“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遣兴》);晚年又时刻关心着疾病缠身的丈夫:“老妻忧坐痹,幼女问头风”(《遣闷奉呈严公》);丈夫漂泊在外,她没有埋怨,只有理解:“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客夜》)。杜甫笔下的妻子是那么可亲可近、可爱可敬、是那么具有奉献精神,这里的“敬”不是出于某种功利的考虑,更不是令人产生冷冰冰之感的“相敬如宾”,而是表达了杜甫对妻子歉疚之感。“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竿”(《江村》),从这样的诗句中,读者可以想象,坐在一旁的杜甫看到“老妻”“稚子”居处稍稍稳定、生活又有些兴味时的喜悦之情。读者从中感受到的是诗人对妻子的爱。

然而杜甫的仁爱精神绝不仅限于此,他还将对妻子的爱推及他人,甚至是一些与己无关但和自己有同样命运和遭遇的人,杜甫也是本着儒家所倡导的仁爱精神处理与偶然相逢的人们的关系的。晚年,他逃避战乱、漂泊湖湘,深感“乱世少恩惠”(《宿凿石浦》);然而,杜甫仍然是:“减米散同舟,路难思共济”(《解忧》),并没有因为个人的苦难而减少对他人的同情。 孔子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忘“爱人”之心,并付诸实践,这是很难的。读杜诗会感到最难得的是,杜甫时时刻刻关注着弱者的不幸,并用他宽广的心胸去温暖这冰冷的世界。例如杜甫一生中最困难的时期就是他由秦州到同谷和由同谷到成都期间。此时,正如他所写的“岁拾橡栗随狙公,日暮天寒山谷里”(《寓同谷县作歌七首》),过的像原始人的日子。然而,在这个时期写的二十首纪行诗中处处可见诗人对其他不幸者的关怀。在路过绝险之地石龛时是“天寒昏无日,山远道路迷”,就在这种环境下,他看到在山峦高处的伐竹者:“伐竹者谁子,悲歌上云梯。为官采美箭,五岁供梁齐”(《石龛》),杜甫把他们的悲歌传达给千百斯年之后的读者。诗人在过嘉陵江经水会渡时,船夫的勇敢和撑船的技术的高超引起他赞叹:“篙师暗理楫,歌啸轻波澜。”但此时他也关切着他们的艰辛:“霜浓木石滑,风急手足寒。”(《水会渡》)这种精神贯穿他的后半生的所有作品之中。许多人当自己处于不幸时,变得谁都恨,仿佛整个世界都欠他的,甚至要向所有的人报复(其中最极端的就是发生在四、五年前一个留美学生卢某的在校园开枪杀人事件)。杜甫为人正与此相反,他在遭遇苦难时往往能想到比自己更不幸的人。

再如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有句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在实践家看来这种“空论”有什么用?郭沫若更说“如果那么多的‘广厦’真正象蘑菇那样在一夜之间涌现了,诗人岂不早就住了进去,哪里会冻死呢?”(《李白与杜甫》)这种批评是很可笑的。杜甫不是住房部长,他要表现的也不是一种许诺及其实现,而是在困难之中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有人说这种想法可能很多人都会有。是啊,这就是人的善根之所在,然而,即使古往今来的亿万人都有这种想法,但是有谁把它表现了出来了呢?正因为这种推己及人的想法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诗句才能激起一切善良人的体验与共鸣、才能感动人。更重要的是,杜甫把人人皆有、但又不被人们关注的善念——仁爱精神用充满感情的诗句揭示出来、把它固化下来,并传达后世的读者,用以培植人的善根,使人灵魂得到升华,这是诗不同其他一些揭露性文字意义之所在。因此,杜甫的伟大和杜诗的震撼的力量不单纯在于他对世上苦难的揭露和对苦难制造者的抨击;更在于他歌颂了人性中的善良、美好的一面,并满怀善意地描写它,希望它能发扬光大。

这种仁爱精神使得他与邻里乡人多能和睦相处。《又呈吴郎》是一首写得很通俗、很平淡的诗。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杜甫对那位“无儿无食”的老妇人的同情和关爱。而且诗中所表达的不仅是一般的恤老怜贫,更感人的是杜甫对老妇人格的尊重:“不为穷困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只有深入其心,才能有这样深刻的理解。我们从杜诗中还看到,无论住到哪里,邻人对杜甫都是非常友好的。《羌村三首》中的: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这里邻人简直与乡党宗亲差不多了。中国古代社会基层关系是由宗法家族构成的。杜甫后半生没有生活在宗法家族之中。但他把偶然居住在一起的邻里视作宗法亲族,建立了亲密的关系,对他们倾注了爱,所以我们才能看到邻人父老对杜甫的热忱。

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与他生活的时代和自身曲折的经历,以及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杜甫生活和创作的时代正是唐王朝由极盛走向衰落的转变时期,他在困居长安的十年中,由于失意和贫困,以深深感受到唐王朝的腐朽及其危机,并在不少诗中反映了当时人民生活的痛苦。安史之乱之后,由于他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写下了不少反映当时现实的诗篇,无不流露出其忧国忧民的思想。

参考书目:

《李杜诗学》 杨义 北京出版社 2002年11月第2版

《杜甫诗选注》 萧涤非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年1月第1版

《唐诗二十讲》 张爱华 新世界出版社 2004年10月第1版

第8篇:体现爱国思想的诗范文

【关键词】李清照 诗 爱国主义

李清照在中国文学史上享誉盛名。她是一位诗词文赋兼擅,有着多方面艺术才能的女作家。可惜,其诗文散佚太多,欲窥豹一斑者不可得,历来学者鲜有提及。然而学者对其诗评价却极高,称她的诗可与李白、杜甫、陶渊明等比肩。

她的一生既享受过幸福,也饱经了苦难。尚18岁,与情投意合的赵明诚结婚。期间,夫妇俩诗词酬唱,生活舒心适意。此时,闺房绣户是她的生活世界,而美满幸福的婚姻爱情便成为她主要的人生理想。李清照甜蜜宁静的生活使之诗词风格意境舒畅。随着赵明诚的出仕,夫妻恩爱却短暂分离,生活出现了暂时的缺憾,此时多创作表达相思夫君之词。靖康之难是李清照的人生转折,她家破夫亡,受尽劫难和折磨。南渡后,她遗留下来的诗多是这以后所作,仅存诗近20首。这些诗文“抒情言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对往昔美满自由生活的回忆,体现了李清照不图偏安,志图报国的士大夫情怀。

靖康之难前,《分得知字》为李清照和诗友在一起分韵作诗所成。《感怀》作于宣和三年,是在与赵明诚屏居之后,赵明诚出仕时所作,表现了夫妻二人的共同理想和正直廉洁的品格。《诗和张文潜二首》分析了唐朝之所以发生安史之乱的原因,通过总结历史教训,表现了李清照对北宋末年朝政的担忧。“呜呼,奴辈乃不能道辅国用事张后尊,乃能念春荠长安作斤卖”借古讽今,揭示当朝政治危机,不难看出李清照赤忱的爱国之心。靖康之难以后,李清照于建炎三年,1129年,随夫乘舟出芜湖,沿江而上至乌江县,创作了千古流传的《乌江》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表现了诗人崇尚气节的精神风貌,讽刺了宋朝统治者偏安偷生。《咏史》是借古嘲今,斥责了由金人扶持的伪齐、伪楚政权,对于在民族危难之际保持民族气节的人士给予赞扬和肯定。李清照于杭州所作五篇帖子系应酬后宫,是歌功颂德之作。《偶成》于赵明诚去世后所作,诗中抚今忆昔,从“十五年前花月下”到“安得情怀似往昔”,表达了诗人对亡夫思念哀悼之情。作《题八咏楼》时,李清照在金华避乱,“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于后人愁”她感叹祖国山河破碎,徒成半壁,表现了她强烈的忧国之心。同时作的《钓台》,“臣舰只缘因利往”形象地刻画了受名缰利索所羁的世人形象,“往来有愧先生德”,是对汉隐士严子陵表示崇敬之情。李清照于病中越发思乡,作《春残》以抒发思乡之情,“春残何事苦思乡”可见她思乡之切、之苦。《晓梦》是唯一一首记梦诗,全诗想象丰富,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寻求解脱苦闷的心情。《上枢密韩肖胄诗》二首,其中,李清照表达了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中原百姓的关切怀念。《断句七则》描述了诗人南渡以后的生活和时时感伤。

在李清照遗留下来的诗篇中,其中《诗和张文潜二首》是一首为数不多的和诗佳作,诗作中充分体现了诗人的过人之识和高超文艺。

众所周知,安史之乱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但自唐以来,人们多把责任推到杨贵妃身上,即史家也不例外。而李清照的这两首和作,不附和歌颂中兴大业,也不同于即景抚今吊古、感叹百年兴废,而是着重解析天宝事变的历史根源,昭示安史之乱后皇室内部斗争的深化,从总结历史教训方面拓展诗作意蕴,其中不乏警句“夏商有鉴当渠成,简策汗青今具在”、“时移势去真可哀,奸人心丑深如崖”,见出诗人有超人的识度,应该说没有深刻的历史反思是难以做到的。

在宋代,几乎没有哪一位诗人没有写过和韵次韵之作。但是和韵之作,因受原唱思路、用韵的限制,一般不容易写好,所以和韵之篇少有名作。关于这两首和诗,人们评价不一。有认为二诗“奇气横溢,尝鼎一脔,已知为驼峰,鹿革脯矣”。也有认为二诗“未为佳作”,不过基本都承认“出妇人亦不易”。

从这两首诗来看,应该说写的比较直白,但也应看到两诗写得非常流畅恢廓,两首诗在思想内容上浑然一体。而且诗作采摭了唐末以来的正史、野史笔记传说,融化了大量历史掌故,写来蕴含深远,显示出诗人深广的文化素养。而且诗人有时作诗用险韵,即以她和张文潜的这两首诗来看,实际不是和韵,而是次韵。即完全按照原诗的韵字和次序。以次韵之作,完全按照张文潜的原诗的韵字和次序,受到的限制可想而知,且受张文潜思路的限制,能写到如此不能不让人佩服其诗艺之高超。

诗在中国古代很早就获得了很高的地位,而且中国古代文化中是以史带论的。一个文人要想证明自己有识见、有思想,他不是要在哲学中作抽象的思考,而是要在具体史实的褒贬中体现才力。在这里史与诗有着血缘关系,钱谦益说:“诗之义不能不本于史。”李清照在和诗中回顾了具体史实,但就在这种回顾中表达了自己的历史识见。

中国古典诗歌讲究意境。诗词的最大特点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李清照和诗虽行文较直白,跳跃性不是太大,但其笔力还是凝练的。关键是她没有人云亦云,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体现了自己对历史的感受,且识见卓越,不能说没有自己的意境。尤其是两首诗的结尾用典,让人感觉意味深长,细细琢磨又觉得很微妙、含蓄又透彻,完全可以说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了。

由此不难看出,她的诗多有哲理感悟、爱国抗敌的大夫情感。所以,爱国主义精神是李清照诗文创作的亮点。

李清照在她遗留下来为数不多的诗作中,生动地展示了她的情感历程和生命历程:崇尚高洁之志;爱国抗敌之思想;针砭时弊之情感。这些诗大多与民族兴亡直接有关,几乎没有一首是感叹个人得失,际遇不平的,充分展示了李清照作为一个女子却难得的政治胸怀、民族气节、雄伟气概。而这些诗歌的创作也无不体现其艺术价值之高。

首先,诗人善于根据不同题材选择不同的形式内容构成和谐统一的诗境。《偶成》是悼念亡夫之作,属七言绝句,基调凄凉,诗中只有花与月,都是红颜易碎,感怀伤时之物。作者触景生情,传达了南渡以后,国已不国,家已不家,四处流浪之感,和对昔日花前月下幸福美满生活反对怀念。其次,诗人针砭时弊,干预现实,还巧妙地引用历史人物故事,与现实社会形成对比,增强诗歌的政治倾向性。在《咏史》中,引用两汉王莽篡政的历史借古讽今,严斥了金人扶持的伪楚伪齐政权。史中还赞扬了嵇康注重气节,敢于斗争的骨气,表达对当朝卖国求荣小人的愤慨。最后,李清照的每首诗都各有其特点,都有典故。

总之,李清照的诗具有的政治情怀,强烈的政治批判色彩,和对英雄主义人生观的歌颂。无论生活在幸福美满的家庭中,还是处于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涯,李清照都传达了一个声音:爱国思乡!这种士大夫的情怀非闺中女子所能言。

参考文献:

[1]陈祖美.李清照作品赏析集.巴蜀书社,1996.

第9篇:体现爱国思想的诗范文

诗歌内在美学生人文品格素养中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为主要任务,目标是打造合格的中职技能型人才,为学生毕业后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作为一个最终要走上社会立足社会的技术型人才,他不仅需要拥有坚实的专业技能,还需要有健康优良的品格和素养。因此他除了需要接受本专业的技能学习,还必须接受以培养健康人格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为目的的各种综合教育。比如,文学素养方面的教育,在中职语文的文学教育中,文学不仅能陶冶人的性情,提升人的素质,而在文学中,诗歌尤其能体现文学语言的精炼性、形式的优美性、内容的深刻性。因此,诗歌的教育在中职生的课堂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职学校的语文老师,要善于利用语文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下面谈谈如何在诗歌教学中提升中职生的思想品格和文化素养。

一、诗歌形式美的赏析在教学上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影响

诗歌是所有文学样式中语言最为、表达最为简洁,并且内容往往最为深刻的一种文学样式。诗歌之所以称为诗歌,是因为它有“歌”的音韵美和节奏美。现代诗歌的音韵美和节奏美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如舒婷的《致橡树》,用“我如果爱你”“也不止……也不止……”“我必须是”“甚至”等关联词串联起来,形成反复咏叹、感情层层递进又动人心魂的效果,并且因为感情的需要,诗里面多处使用短句和意义相连贯的句式,使朗诵充满连贯性、抒情性,如“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诗歌优美的音韵节奏,能够融合在人的心灵节奏里,反复吟咏,能够让心灵唱出一首首无比动听的歌,从而开启心灵深处的黑暗,这就是诗歌形式之美对人的灵魂的影响。中职生跟其他的中学生一样,往往对事物的美感疏于体验,他们往往缺乏的是对美的发现、感悟和享受,因此,对他们及时地进行美的教育是很有必要的。诗歌的形式美可以让他们从感性上对事物进行初步的审美,通过大量和反复的诵读,可以让他们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用诗歌形式的美去体验事物形式的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增强他们的审美意识,使他们在美的熏陶中熔炼成一代知美、爱美、追求美的文明青年。事实上,美是一种文化,一个人审美水平的提升,就是文化素养的提升。中职生在诗歌学习中首先感悟的是其形式之美,首先给他们带来愉悦之感的也是其形式之美,形式美熏陶了他们的心灵,也一定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他们的文化素养,体现了诗歌形式之美的赏析对中职生文化素养的提升作用。

二、诗歌思想内容的教学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影响

诗歌语言的内容量是十分庞大的,一首诗歌一定包含某种深刻的社会思想或人生哲理性。因此,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思想领域,感受诗歌博大而深刻的思想内容是每个老师所应该努力做到的。中职生无疑是基础文化水平比较低的一群人,他们选择进入职校有一定的功利性,他们进入职校就意味着要在短短的三年中学好一门技能,日后走上社会就靠着这一技之长来生存,这个过程时间短,见效快,但必然导致一个人文化素养和文化沉淀的欠缺,从而当他们走上社会时,会缺乏显而易见的素养魅力和文化能力。面对这样的现实,语文老师应当肩负起教化的作用。文学的教化形式多种多样,而我认为诗歌的教化是最有力量的。我在教学舒婷的《致橡树》时,就从一而再、再而三的深挖掘中,引导学生感悟了诗中所表达的崇高而伟大的爱国情怀。往往其他人对诗歌的分析,只停留在大众认同的诗歌的思想内容上,即本诗通过什么,表达什么,如果按照这样贫乏而又单一的思维模式去理解,学生对于诗中真正的伟大的爱国情怀,可能不容易理解或理解不深。我的分析是:诗人在诗中让他的爱国情怀等同于自身的爱情,爱情何其伟大,令人追求不懈、生死相随,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感情比爱情更伟大呢?诗人告诉我们,对祖国的爱比爱情更伟大。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挖掘到这样深刻的力量,一定能让学生受益匪浅,从而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他们的爱国情怀,使他们的身上悄然多出一份文化素养。事实上,当前社会上大多数的技术型人才,他们在具备出类拔萃的专业技能的同时,却并不具备与之相匹配的高尚人格和文化素养,唯利是图、不讲诚信,只顾私利,不讲大局是他们“小我”的通病。一首好的诗歌,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三、诗歌意境教学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影响

诗歌意境的取是跟诗歌内容的表达相关的,诗歌的情感,借助各种不同的意境来表达,所以在诗歌教学中品尝诗歌的意境美,除了能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之外,也能陶冶读者的心灵,提升读者的思想境界,因而在对学生的教学中,意境美的深度挖掘是十分必要的。中职生对于现代诗的理解往往停留在一些相关意境的肤浅理解上,教师一定要引导他们去理解意境在诗歌中所体现和象征的真正意义,这样才能够让他们作为读者的感情像作者一样深刻地融入这些意境中去。如中职语文教材中,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这首诗要表达的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忠贞爱情,常人千言万语说不清楚,诗人却用种种相关的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动人心魂。诗中,诗人借急流中的小鱼、荒林中的小鸟、废墟上的常青藤、风雨中的火焰、广漠天空中飘来飘去的云朵和破旗,用这一组种种意象来表达平凡爱情中的真挚情感。美丽的浪花里游着美丽的小鱼,河流两岸的树林里飞着美丽的小鸟,废墟上青春不老的常青藤,风雨中坚贞不屈的火焰,这些或凄美或荒凉的事物,在作者的笔下,却形成了一幅幅与爱情有关的艳丽无比的图画,从而升华了爱情的意义,体现了爱情的可贵。现实生活中不乏种种美的意境,关键是中职生怎样去发现、去感受。作为中职学校的语文老师,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走进诗歌的意境里,让诗歌中美的意境陶冶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与诗歌内容产生共鸣的感情支点,以达到提升他们文化修养的目的。

四、结语

中职教育是以专业技能教学为目的,在使学生掌握一定专业技能的同时,辅以语文学科的教育,目的是提高中职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成为一代有技能有文化涵养的国家建设者。鉴于诗歌固有的语言形式的纯粹性、诗歌思想内容的深刻性和诗歌意境的优美性,诗歌的教学应该成为迅速提高他们文化素养的一种手段,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一定要利用好诗歌教学这一阵地,引导他们多阅读、多赏析,让他们将来成为社会技术性建设者的同时,也成为一代新的优雅的中国绅士。

参考文献:

\[1\]何政生.叶圣陶语文性质观新探\[D\].广西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