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物专访新闻稿范文

人物专访新闻稿精选(九篇)

人物专访新闻稿

第1篇:人物专访新闻稿范文

一、基本原则

(一)坚持按照市委市政府对外宣传工作要求,宣传好中、省和市制定的各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各个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中心任务开展对外宣传工作,正确引导舆论,促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健康发展。

(二)围绕“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主题,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工作实绩,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增进人民群众对人社工作的认知和了解,坚定科学发展信念,增强科学发展信心,推动又好又快地实现工作目标。

(三)坚持树立全局观念,做到对外宣传与业务工作有机协调、高度一致,恪守职业道德和工作纪律,拓宽宣传渠道,统一宣传口径,保持实事求是、严肃活泼、奋发向上的良好作风。

二、建立完善对外宣传工作机制

(一)对外宣传职责分工

对外宣传工作以业务单位为主体,局政策法规科承担相关组织协调工作,局属各单位、各科室结合具体工作开展宣传报道工作,并根据需要负责提供宣传稿件和相关素材。对外宣传的新闻信息必须符合有关法规、政策和保密的要求,坚决防止发生泄密事件。对外宣传新闻信息必须经局分管领导审核同意,重大宣传内容、重要宣传稿件由局长签发。局政策法规科负责重大宣传新闻信息的初审和报送,研究和拟定对外宣传工作计划、活动方案、工作安排,以及对外宣传工作总结和目标考核。

(二)新闻信息规定

1.举办政务新闻会。新闻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方式相结合。年初由局政策法规科制定年度新闻会计划,各部门按照计划定期有关信息;遇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报请局主管领导同意后按照《市人民政府新闻办法(试行)》(府办发[]11号)要求和局“政务新闻发言人制度”有针对性地安排,局政策法规科和涉及部门共同组织实施。

2.新闻信息有关规定。局出台的非重大政策措施,一般由局政策法规科以新闻通稿的形式按程序提供给新闻媒体或网站,在本局网站进行刊载或通过政府信息公开的新闻信息由局办公室按照相关程序办理;各科室其承办的重大调查报告、研究课题或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大的重要信息,应明确范围,并经报请相关领导同意后,报局政策法规科联系新闻媒体予以;未经审核批准,不得以局机关名义对外重要信息,如以个人名义对外撰稿、评论等,必须申明属个人学术观点,责任自负。局属各单位也应制定相关的规定。

(三)接受媒体采访规定

1.局政策法规科归口管理新闻媒体采访工作,负责受理和协调媒体的采访要求,各科室或局属单位不直接受理新闻媒体采访申请。

2.新闻媒体申请采访局领导或向局领导约稿,由局政策法规科根据新闻单位的采访要求,报经局领导本人同意后,安排采访及约稿事宜。

3.新闻媒体申请采访局有关科室或局属单位,由局政策法规科根据新闻单位的采访要求及采访提纲,商有关部门并请示分管领导后,安排对有关科室或局属单位的采访事宜。

4.科室或局属单位接受采访任务后,要认真配合采访工作,尽快提供可公开信息资料或协调落实被采访人员和采访时间,并对采访内容进行核稿。对发生变化或确实无法安排的采访要求,应当及时反馈局政策法规科并与媒体沟通,以便调整采访计划。一般情况下,不通过电话接受媒体的采访。

5.除根据需要安排的采访活动外,机关工作人员不以公职身份主动向媒体发表谈话或接受采访。如情况特殊和确实需要,应当征得局分管领导的同意,并及时向局政策法规科通报。禁止以“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员”等形式向媒体透露不确定信息。

6.国外新闻机构驻中国记者和港澳台地区记者的采访,须经市外宣办同意,由局政策法规科直接受理和安排。

(四)妥善处理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

由于各种原因被电视台、电台、报纸、网站等新闻媒体曝光的,要及时向局政策法规科通报,通过多种渠道积极与新闻媒体协调沟通,采取情况说明、召开专题记者会等方式正确引导舆论、妥善解决矛盾、合理处理问题,避免造成负面影响。造成恶劣影响的,按照局相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三、加强对外宣传工作的队伍建设

按照“归口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局属单位分管领导、各科室负责人要亲自抓对外宣传工作,并在本部门落实1-2名写作能力较强的同志作为兼职宣传员具体负责。兼职宣传员是全局宣传工作的骨干力量,局属各单位、科室要为宣传员的工作创造条件,提供支持。要适时召开兼职宣传员会议,专题分析、讨论、研究宣传工作,确定每个时期的宣传工作重点。要建立制度化的培训机制,加大培训力度,原则上每年对宣传员进行一次业务培训,促进对外宣传队伍提高采写技能、掌握法规政策、掌控网上舆情、全面提高应急能力和处理水平。

四、明确对外宣传工作的目标任务

为切实加强对外宣传工作,将对外宣传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内容,作为局属各单位、科室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主要考核项目为局属各单位、科室在各类媒体的投稿量、提供新闻线索数量以及处置媒体舆论监督的情况等。年底对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部门和兼职宣传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一)保质保量完成采编的新闻稿件任务

局属各单位、科室按照职责分工,围绕工作重点和特色亮点,及时撰写高质量的新闻宣传稿件,通过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局政策法规科每半年向各部门统计媒体用稿情况,年终集中确认成绩。其中,局属单位每年至少10件,机关科室每年至少5件,计分办法按照中、省级媒体刊物(含党报党刊)每件5分,市级媒体刊物每件1分,网站(不含本局网站)每件1分,开设专题微博并坚持长期2分。另为支持电视台“以案说法”专题节目,提供新闻线索的每件计1分,被节目采编播出的每件计2分。各部门目标任务见附件1。

(二)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合作

第2篇:人物专访新闻稿范文

香港有线电视新闻台简介:有线电视新闻台是香港有线宽频i-cable旗下的成员,作为香港最早的收费新闻电视,创办至今已有十四年历史,包括《重点新闻台》、《财经资讯台》、《24小时新闻台》、《直播新闻台》四条频道,拥有五百多人的新闻团队,每天24小时为客户提供最新最快的新闻资讯。

香港实习报告

第一天:“我们的出现将会引起别人的好奇”

实习报到第一天,我们一行四个实习生与有线新闻台的采访主任黄庆州先生(大家都叫他“周官”或者“校长”)见面,他是负责我们这次实习的导师。初次见面,大家都有点紧张,“周官”坦言,这是我们双方的“第一次”(我们第一次到香港实习,他们第一次接收大陆实习生),需要摸索,亦希望实习单位与实习生都能够有所收获。

“周官”从第一天就向我们强调:不能以正常实习生的要求标准来对待我们,这是对我们的不公平。同时,他指出我们这次实习的意义:observer(观察者),寻找学习与现实的落差。更确切来讲,这也是对我们的要求。

在稍后的时间,我们参观了荃湾的新闻台总部以及位于九龙塘和中环的DC(digitalcenter)。可能是第一次去电视台实习吧,进去里面觉得什么都新鲜,不过有线新闻的办公室真的很大,而且是全开放的,一个大厅坐满了人,各个都埋头工作。

“周官”说我们的出现将会引起别人的好奇,因为我们是首批来自内地的实习生。的确,在我们参观的时候很多人都注意到我们,但后来我才发现,原来那天我们四个人穿得很正式(全部人黑色西装上阵,很有黑客帝国的味道),不引人注意才怪呢,呵呵。

香港有线电视新闻网“中环DC”

第一周:“湿台”(subsdesk)工作实录

所谓“湿台”是英文subsdesk的粤语译音,负责制作外国及中国大陆的每日新闻,每天24小时工作。我把它称作一个新闻加工场,在这里同时工作的人不多,主要是翻译外国通讯社的新闻稿以及中国大陆、台湾的电视新闻。

“湿台”的工作在别人看来是相对轻松的,因为新闻素材就摆在那里,文字与影像资料都是有限的,但对于我来说,都是具有挑战性的。

首先是英文翻译,经过大二两个学期的媒介英语翻译课程后,我们都掌握了基本的翻译技巧,但香港电视媒体的稿件是用口语文字和语法,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变成了双重翻译,在将文字口语化的过程中还涉及很多香港俚语和惯常的说话方式。记得“湿台”编辑主任Tommy曾经跟我说过:“你平时都这样说话吗?”,在译稿时我就常常问自己这个问题,提醒自己要用最简单最舒服的口语表达完整的意思。

为了保证新闻在“出街”前是最新最快,要及时查阅该则新闻的更新,完成一条新闻包括译稿,看片,定稿,剪片等工序,这样工作下来往往需要一个小时,或许该则新闻就在这段时间内有了新的进展,所以这样做是必需的。

最后需要弄清电视台里写稿的惯常用语以及写稿格式,一般情况下稿件可分为“lvo”(livevoiceover)、“sot”(soundontape)、“lr”(liveread)、“chart”等,这些都是播报新闻的不同模式,每个台都大致相同,在这里,新闻就像是加工一样产品,每样工序必需按照既定的模式来做,提高效率,这也保证了新闻的快速、新鲜。

前面说“湿台”的编辑是在有限的资料下做的,但是编辑主任与记者每天面对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闻,而且新闻的更新速度很快,在这种意义上来说,新闻资源又可以是无限的。这里就有一个取舍的问题,究竟记者、编辑应选择怎样的新闻给观众呢?在我的观察来看,有线电视的“外电”新闻很强调新闻价值中的“贴近性”,关注世界各地的华人聚居地特别是港人移民较多的加拿大、美国、英国等地区的新闻。

以下付上一则2006年1月20日我写的稿件:

SLUG:(US)MINE

美国西佛尼亚州再次发生煤矿爆炸,最少两个人失踪,一人昏迷。

{CHART}

[CG:#H_HEADER_2-4\西佛吉尼亚州煤矿爆炸\美国]

[TAKE:CHART]

爆炸发生系当地时间星期四晚,呢次系三个星期内,西佛尼亚州第二次煤矿爆炸。系个次爆炸中,有12人死亡。

煤矿发言人话,爆炸系由坑下噶输送带引起,并未引发煤矿着火。两名失踪噶矿工仍有生存机会,救援工作正在进行。

第二周:“解读”专题新闻特辑

有线电视专题新闻组(feature)大约由十人的记者团队组成,他们不参与每日新闻的制作,每个星期都会推出两条约半小时的新闻专题片,星期三播出的是《香港刺针》(清谈节目),星期四的是《时事宽频》(专题纪录片)。

由于专题片的制作周期相对较长,从选题到搜集资料再到安排采访最后到后期制作等工序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如果需要到外地采访的话,制作周期会更长。要在几天内亲身体验制作的全过程谈何容易,更不用说参与其中了。所以我在这个星期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多看,多问,多想。

多看:在feature的前半个星期,我主要就是看各个台的专题节目,包括《铿锵集》、《时事宽频》、《香港刺针》、《星期二档案》,还有记者拍回来的采访素材,制成品的文字稿等。通过观察,我发现专题组的记者们工作较为缜密,喜欢与人讨论交流,无论是自己的片子或者别人的片子,大家都会发表不同的意见,这里的工作气氛活跃,与“subs台”记者工作独立、讲求效率不同。

多问:我认为自己不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在“subs台”的日子,由于其他人都很忙,很少有时间解答你的问题,自己处于很被动的状态。但在feature就刚好相反,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人会询问你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他们希望你多问。甚至有些时候他们会反过来问你一些问题,希望听到你的意见。更有趣的是,这种问问题的过程最后会变成讨论。

多想:如果纯粹以一个观众的角度去看电视节目制作,你会觉得很容易,但当你以一个记者、制作人的角度去看时,你会觉得很吃力,这是我在feature组的感受,在设身处地的情况下,感受到的是制作一个半小时的专题片是十分艰难的,在我看来,专题新闻片需要构建脉络,起承转合,都是一个计划、创作的过程,但同时它也是新闻,必需建立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记者往往是在这两者间周旋,有些计划中需要的素材偏偏没有发生,譬如被采访者说的话没有你预期的效果,或者跟你事先的设想相违背,导致片子出现真空,这时就不得不改变计划或者寻找其他代替品了。我的看法是:如果仅仅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想问题是不足够的,你往往需要以第一人称的身份出现,多问问自己“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这样就会想得更多更细,所得也更多。

剩下的日子:“对不起,我是记者”

这次实共是五周,在经过两个星期的“规律生活”后,剩下的三周我被分配到assign组,assign算是有线新闻台的核心组成部分,负责每天香港的本土新闻,24小时不断更新。有线新闻台的口号?——“最快、最新”在这支团队上得到充分体现。一般情况下,一则本地新闻的采访需要3-4个人完成,一个记者,一个摄影师,一个车长(负责接送记者和摄影师到采访地点),还有一个工程人员(如果需要现场把画面传送到总部,需要工程人员开启微波信号传送器传送)。特殊情况下,譬如突发新闻或重要的新闻事件,编辑部会派出几组采访队同时出击。

由于之前没有任何的采访经验,在一开始的日子里觉得很茫然,跟记者出去采访的过程中,总是觉得人很兴奋,想看很多东西,想听很多东西,但最终的结果是一无所得,因为连自己都不知道想要的是什么,时而看看摄影师怎样拍摄,时而看看记者怎样记录,时而看看同行是怎样工作,很多事情在干扰着你。过了一周,我开始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身为一名实习记者,我不需要每一样都去看都去学,电视新闻采访绝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而我的角色就是记者。

通过观察以及其他记者的指导,我大概摸索到了记者的工作模式,每当我接到一项采访工作后,第一时间就要抄下这则新闻的“slug”(新闻部给这则新闻的代号),采访时间、地点、车长跟摄影师的电话号码。如果离出发还有一段时间,我会搜集该则新闻的相关报道或者询问其他记者关于这则新闻的相关信息,一般情况下,编辑部是会告知记者需要采访些什么,记者根据现场情况即时汇报总部。

去到采访现场后,第一时间是帮助摄影师架设好机器,然后就可以跟记者去了解相关的情况,一般的常规新闻会有新闻稿,而且不同媒体的记者间会互通消息,在我看来,他们之间是一种合作的关系更胜于竞争。在采访过程中,我已经很少去理会摄影师的工作了,记者一般在事前就告诉摄影他需要些什么镜头,两个人商妥以后就开始各自工作。更多的时间我是在聆听,把新闻人物或被访者的一些话记录下来,有些重要的“bite”会打上记号。结束后,记者会在现场做一个“扒”(现场报道,说几句话),而我会将自己听到记到的东西整理下来,可以方便自己写稿。

回到DC后,我会跟记者一起看拍回来的素材,当选定一些画面和“bite”后,就开始把画面传送回总部(liveroom),通常称之为“feed带”,如果有工程人员,带子会在新闻现场即时传送。然后我会根据刚才选定的画面和相关资料写新闻稿,一般的新闻不会超过一分钟,多数是30-40秒。字数大概是一百字左右,写完后我会给记者看,询问他们的意见,即时改正。写稿的工序在我看来是最重要的,一般的新闻,各个台的素材都差不多,新闻的优劣就在于记者怎样编排怎样“包装”(packstory),这才是致胜的关键。在香港,电视新闻记者都会为自己做的新闻配“vo”(voiceover),由于我们四个实习生都没有经过相应的训练,所以也只能看和听了,如果能亲身做一下也蛮好玩的。

以下付上一则我练习写的新闻稿:

SLUG:KUK

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噶代表,今朝到乡议局解释"禁止散养家禽条例",多名执委质疑政府立法仓促,欠缺咨询及无顾传统习俗,要求政府给予散养家禽户赔偿。

{sot}

{takesot}

乡议局执委批评:条例处罚严厉,希望政府给予宽限期同埋加强宣传教育。

{takebite}

{note:inque:"政府有责任"outque:"广泛宣传"}

{takebite}

{note:inque:"两个礼拜就话"outque:"太过仓促"}

{takebite}

{note:inque:"我就强烈要求"outque:"适当补偿"}

卫福局话,虽然立法会影响传统习俗,但最终噶目的都系为左保障市民健康,同时为左避免有人走私家禽,政府决定无会赔偿比呢类散养户。

{takebite}

{note:inque:"现时措施"outque:"受到影响"}

{takebite}

{note:inque:"但系为左保障"outque:"希望大家理解"}

年初二“长毛”梁国雄到礼宾府请愿

年初二农历新年烟花汇演直播现场

年初三农历新年跑马

立法会内采访现场

《散养家禽条例》生效第一日,记者与环境卫生及食物局人员到牛头角某乡村巡查

实习经验总结:

有幸前往香港电视媒体实习,实在是受益匪浅,经过这次实习,我认识到的不是“我想干什么”,而是“我能干什么”。看到自己的能力、不足,然后寻找提升的空间。

回想这五个星期的实习经历,的确是遇到不少问题,在这里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对以后到香港电视媒体实习的同学有所帮助。

1、粤语、英文、普通话一样不能少。香港人基本是粤语和英文结合使用,这时你就会发现听别人说话别扭,别人听你说话也别扭。至于普通话也是必备武器,现在走在香港街头,到处都可以听到普通话,内地自由行还有台湾东南亚旅客很多,采访的时候普通话就派上用场了。

2、最好学会“仓颉”或“速成”打字法。由于香港使用的是繁体中文,电脑打字多数是用“仓颉”或“速成”,不是五笔、拼音,而且一般大公司的系统是不准安装没有授权的软件,写稿的时候不会这两种输入法会很麻烦,最好是在去香港前先稍微学学吧。

3、准时是基本要求,手脚要快。新闻真的不会等人,而且人生路不熟,所以最最最好还是早点上班或者提早到达采访地。至于香港人的工作效率,本人真是深有体会,几次跟女记者出去采访时,明明刚才还是很优雅的,一旦工作起来,走路比跑步还快,而且他们的工作效率奇高,刚完成采访稿子就出来了,所以工作时一定得专心,细心,迅速。

4、学会看地图,方向弄清楚。香港最重要最方便的工具是地铁,弄清地铁线路基本就知道香港有哪些区域,我的方法是自己拿着地图到处走,不懂就问路,其实这也是很有趣的。

5、“有报天天读”。不得不赞叹香港的媒体发展,每天的免费报纸都有好几份,香港人每天忙碌的生活都是从看报纸开始的,在这样一个资讯发达的社会,你缺少资讯就好像跟社会脱了节,更不用说去报道新闻了。

6、自尊、自信。这两点说起来好像有点过时,但我却深有体会,当你面对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环境,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懂,什么都慢人半拍时,自尊心就会受到打击,很容易就会丧失自我,被人牵着鼻子走,在这时,你需要做的是——“精神胜利法”,我的想法是:我是来学习的,如果我什么都会,还需要实习吗?实习的目的就在于在困难中成长。

实习趣事:

我不是潮汕人

很多人一听到我们是汕头大学来的,会认为我们是潮汕人,特别是每次自我介绍的时候总要解释一番,到最后,介绍我老家也就成了自我介绍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啦。

肚子叫得很厉害

香港人的吃饭时间一般是中午一点,晚上八点,中间有个下午茶,开始的几天差点就饿晕,加上新闻采访本来就不定时,有时一整天都吃不了饭的。不过后来也就习惯了,不过我得强调的是:不吃早餐,后果很严重。

新年去马场发新年财

赌马是香港一项很受欢迎的平民活动,农历年初三香港马会会举办农历年跑马,要求很多名人政要参加,记者会在门口等官员做采访,不过还有一个任务是:“逗利是”,采访完后顺便拜年。

原来香港最高大厦的顶楼没有栏杆

记得有一次去香港国际金融大厦采访两位外国人士破爬楼梯的吉尼斯记录,可以上到目前香港最高的88层“国金”(括号里写详细的名称啦,你以为人人都知道啊)顶楼,一走出天梯,只见下面是维多利亚港还有两岸的高楼,有些地方是没有栏杆的,不知大风的时候会不会被吹下去呢?

香港迪斯尼老板哭了?

农历年间,香港迪斯尼乐园连续两天满员,导致很多买了票的游客无法进入,香港迪斯尼马上召开记者招待会解释事件,乐园老板在回答记者问题时对很多带着孩子而没有进入乐园的家长表示抱歉,说着说着就哽咽了,后来从乐园公关的口中得知,他由于工作太忙,没有时间陪自己的女儿,以至于触景生情。这究竟是真是假?我也不知道。

第3篇:人物专访新闻稿范文

专 业:级汉语言文学专

姓 名:

实习单位:《xx信息报》

一、实习动机

由于对新闻写作、报刊编辑有较深的兴趣,通过自学对新闻的定义、基本要求、写作及出版流程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想通过实习将这些理论与实际的应用相结合,在报纸出版的实践中感受和提高自己的能力,特别是新闻写作方面总体把握的能力。

二、实习目的

学习新闻写作的采编流程、实地了解报纸出版的过程,对其进行分析,并结合所掌握的理论达到提高自己对新闻认识的目的。

三、实习任务

学习报纸上已发表的新闻作品、实地采访并撰写新闻稿件。

四、报社概况

1、基本情况:位于昆明市东风西路119号

2、报社简介:《云南信息报》创刊于1985年,既算一份老报纸,也算是一份年轻的报纸。因为从去年下半年与南方报业集团整合之后,全新改版到现在还不到一年时间,报社采用南方报业集团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在版面布局、版式设计、新闻采编、思想内容上都有了很大提高。“昆明往事旧闻”、“老房子”等系列的推出,引起了较大反响。作为一份综合性都市类报纸,“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使《云南信息报》成为一份品味较高的都市类白领读物。

五、实习情

本人于2008年4月至6月在云南信息报社时政部参加了为期三个月的实习工作。

本人为时政部实习生,主要跟随本部门记者对昆明市发生的时事新闻进行采写工作。在实习之初,对于新闻采访能力和新闻稿的写作能力均感不足。报社老师让我比较同一天出版的《春城晚报》、《都市时报》、《生活新报》和《云南信息报》。哪些有价值的新闻他们做了,我们遗漏;哪些新闻他们没有做,我们做了;哪些新闻,大家都做了,但又是哪家报纸做得好,好在什么地方。通过这样的比较,感性认识新闻报道,直观地学习新闻写作。

在报社学习观摩了一段时间之后,4月26日,我接到第一个采访任务,跟随报社一位见习记者李德(南开大学2008级毕业生)一同前往昆明海贝中英文小学采访“昆明首届儿童读书节”。由于活动分两个地点进行,我们也是分头行动,最终圆满完成采访工作。并在28日发表《引导孩子阅读高雅经典作品》新闻稿。在练习撰写新闻稿的过程中,得到了报社张晓青老师、吴珊老师、凌剑伊老师的点拨与指导。由于本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虽然学习过一般新闻稿、应用文的撰写,但由于缺乏实践锻炼,因此在写作过程中,常常会采用抒情、议论等手法,此与新闻强调真实客观的原则向左,受到了老师批评、指导。导语的设置、标题的拟定以及结构上也有不规范的地方,这些在向报社老师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纠正,新闻写作能力也得到一定的提高。在此及基础上独立发表了《云大创业计划大赛决出金奖》、《“为劳动者歌唱”》等新闻稿。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几次记忆犹新的采访经历。

5月27日下午7时许,我在学校接到报社吴珊老师的电话,得知当晚8点昆明市官渡区一场以“为劳动者歌唱”为题的文艺汇演在前卫镇福德社区大礼堂举行,吴老师要我前往采访。接到采访任务之后,我与06新闻一位同学带上采访本和相机立即赶赴现场。由于不熟悉路线,加上中途转车,到达福德社区的时候已经是8点过半了。在与现场组织者接上头之后,我们马上分头行动,她负责照相,我负责采访记录。据活动组织者——昆明携手互助社工作者张绍东介绍,本次活动由世界宣明会昆明携手互助社和北京打工青年艺术团共同举办。北京打工青年艺术团是一支由打工者自行发起创办,以文艺的形式为打工群体提供社会公益性演出的民间艺术团体。他们利用工作之余开展各种文艺演出和权益宣传活动,受到广大工友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此次来昆巡演是他们第二张专辑《为劳动者歌唱》全国巡演的最后一站。整个礼堂之中座无虚席,台上台下气氛热烈。“我们进城来打工,谁也不比谁高贵……”打工艺术团青年歌手许多吼响了《打工号子》,强劲的打击乐至今会令我浮现出当时的情景。大约9点半之后,终于结束了采访工作。当时报社是这样规定的:下午5点报题,包括标题、篇幅,是否配图;晚上8点就要上传编辑。另外我也担心赶不上末班公交,于是先联系了报社编辑,编辑说明天来不及发稿,只有后天发。这就不必急着赶稿,于是我们马上去赶公交,希望能在宿舍关门之前赶回学校。

编辑推荐:

小编推荐:标准实习报告格式

暑假实习报告

实习证明大全

第4篇:人物专访新闻稿范文

超前谋划:让地方党报专刊出深度、出特色、出影响

同志在战争年代有一句名言:“不打无准备之仗。”新闻采访虽然有别于打仗,但同样需要事先做好准备,尤其是专刊报道,涉及面广、信息量大,如果没有周密的策划,很难出深度、出特色、出影响。在《天南地北怀化人》周刊推出前,我们首先明确了“叙乡情、树精神、打品牌”的办刊思路,对版面安排、素材选择、采访落实、首期内容都进行了精心策划,确保高质量出刊。

1.版面设计。整个版面讲究图文并茂、内容丰富、重点突出。每期以报道国内外怀化籍或在怀化工作多年、影响大、成就高的各行各业代表人物的《人物专访》文章为核心,同时开设《回眸故乡》、《八面来风》、《图片报道》等栏目,多角度、全方位展示他们的工作生活、探亲走访、投资善举等动态新闻,刊登他们反映对家乡民俗风情、城乡发展变化深刻印象的散文、诗歌、书画作品等。

2.素材准备。通过三个渠道寻找人物素材:一是向熟悉的人物约访。如袁隆平、洪战辉等,都是直接约访。二是向怀化各县(市、区)征集人物素材,发挥各地人脉优势,推介在外优秀怀化儿女的事迹。三是通过书信、电子邮件、网络论坛等渠道广发征稿函。

3.采访落实。为确保周刊成功运行,怀化日报社专门设立了《天南地北怀化人》周刊部,组建了由在《怀化日报》工作近二十年、有丰富采访经验的中年记者陈甘乐和刚跨出大学校园不久、在工作上有热情有冲劲的年轻记者银倩相结合的采访团队,以确保出色完成周刊稿件的采写任务。

4.打响首期。对报纸周刊来说,首期稿件的成功与否十分关键。《天南地北怀化人》周刊创刊号人物到底选谁,怀化日报社委会和部分编辑记者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大家一致认为非袁隆平莫属。这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袁隆平在怀化安江农校工作20多年,对怀化有深厚感情;二是他的低调作风、务实品格值得社会尊重。三是他和怀化新闻界有良好的感情基础。结果证明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以反映袁隆平家乡情结、粮食情结、科研精神的人物专访《情系安农话安江》为主打文章的《天南地北怀化人》周刊创刊号赢得了读者的肯定,他们说《怀化日报》推出《天南地北怀化人》周刊体现了党报的责任担当,营造了怀化的主流舆论,展示了报人的专业水准。

打乡情牌:用真情凝聚人、打动人、感染人

党报传播正能量,就是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大力传播积极健康、充满希望的人和事,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因此,《怀化日报》以乡情为纽带,用真情凝聚人、打动人、感染人,让更多的老乡关注怀化、关心怀化、为怀化发展鼓与呼,作为《天南地北怀化人》周刊的立刊之本。

1.用真情凝聚人。做新闻,尤其是采写人物,没有捷径可走,必须踏实深入,真诚对待每一次采访。只要被采访者接受采访,路途再远,我们的记者都会如约采访,用心记下他们的故事,用真情去写作。

2.用真情打动人。每一期的内容策划,我们都立足于将《天南地北怀化人》周刊搭建成“叙乡情、通信息、促发展”的交流平台,既宣传推介“怀化游子”的事业和成就,又详细地展示他们的工作与生活。比如怀化靖州籍老乡赵政国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怀化麻阳籍老乡、打工诗人刘大程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东莞梦工厂》等信息,都在《天南地北怀化人》周刊上及时跟进。

3.用真情感染人。坚持每年元旦、春节在《天南地北怀化人》周刊上以整版的形式刊登向外地老乡拜年的祝福,同时选登部分老乡的新年贺言。如2014年元宵节,我们刊发了袁隆平的新春祝语:“每逢佳节倍思亲,最忆故乡怀化人。值此中华民族传统佳节――十五元宵节之际,我谨以怀化人的身份,通过《怀化日报》向519万怀化父老乡亲拜年,祝愿家乡人民――家和万事兴,发展迈大步,前程美似锦。”

通过精心策划,每一期周刊都成为一道乡情的盛宴,让怀化游子倍感亲切温暖,他们说有责任为家乡的发展出智出力。

挖掘精神内涵:每期人物都是一个励志榜样

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舆论导向,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公众形成主流价值观,是党报的职责所在、使命所在。因此,《怀化日报》将唱响主旋律,提振精气神,用积极、健康、向上的内容为党和人民群众服务,作为《天南地北怀化人》周刊的强刊之魂。

为给广大读者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天南地北怀化人》周刊在稿件策划上坚持拓展人物素材领域,挖掘人物精神内涵,做到各行各业有典型,不同年龄层次有代表,每期人物都是一个励志榜样。

专家学者方面,策划推出了长年在雪山丛林里追寻滇金丝猴足迹,对滇金丝猴的保护和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的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项目首席科学家龙勇诚报道《崇尚科研护“精灵”》。文艺名家方面,推出了70岁高龄还笔耕不辍,坚持诗歌创作的著名诗人、原浙江省文联文艺研究室主任龙彼德报道《挥洒笔墨抒豪情》。青年代表方面,推出了曾经带着妹妹在怀化上大学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怀化学院团委干事洪战辉报道《感恩怀化 回报母校》。创业精英方面,推出了有信念有雄心,勇于在海外创业的加拿大中国之星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家安报道《海外创业谋发展》。

通过精心策划,每一期周刊都成为一道丰富的精神大餐,怀化学院、怀化医专等学校还通过周刊平台将部分优秀老乡邀请到校园开展专题讲座,激发同学们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打造品牌:用品牌促进自身和地方发展

品牌建设是党报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舆论引导力、加强自身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怀化日报》将打造品牌专刊,培养品牌记者,以品牌促发展,作为《天南地北怀化人》周刊的兴刊之要。

1.铸造品牌。为将《天南地北怀化人》周刊打造成报社的品牌,《怀化日报》在三审制度上开辟绿色通道,对周刊稿件随到随审,确保每期周刊都按时高质量出刊。通过四年来坚持不懈,周刊已成长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品牌专刊,周刊发表的新闻作品多次荣获湖南新闻奖、怀化市好新闻奖。

2.锻炼记者。中年记者陈甘乐,创造了怀化日报社多项第一,年均在外采访时间最长、里程最长,年均发稿量最多,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年轻记者银倩已成长为报社的业务骨干,在采访中能独当一面,挑起重担。

第5篇:人物专访新闻稿范文

案件,是指有关诉讼和违法的事件。案件报道属于社会新闻的范畴,是社会新闻中的法制新闻。由于案件报道是曝光社会的假、丑、恶的一方面,其在新闻中的特殊性、重要性,很容易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和震动,以及在新闻实践中其涉讼新闻侵权的比例的增多,有必要引起法制类报纸的新闻记者特别的注意。

我国对案件的报道有着严格的法律规定和新闻宣传纪律,一些基本的"游戏规则"必须遵守,否则不但与新闻宣传纪律相背,还会触犯法律法规构成新闻侵权。因此,法制类报纸的案件报道尤其要遵守"游戏规则",即案件报道要"守法"。

一、法制类报纸案件报道的"游戏规则"

1.从正面入手选择案例报道

案件报道不宜过多过滥,要为法制宣传和普法教育服务。1994年3月15日颁布的《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署关于加强管理进一步办好报纸"周末版的"意见》中规定:"不允许刊登、色情和渲染凶杀、暴力等有害读者身心健康的内容。"1995年2月20日颁布的《新闻出版署、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制类报纸管理的通知》第二条规定:"法制类报纸在宣传报道中,要弘扬主旋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要坚持报道宗旨,努力为主管部门的本职工作和本地区的法制宣传普法教育服务。要为读者提供各种学法、守法、执法的信息和知识,指导群众更好地学法、用法。"第三条规定:"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大力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刊登案例要采取正面分析的方法进行正面教育,不得渲染凶杀、暴力,不得进行格调低下的性描写,不得刊登照片。标题和图片设计要坚持健康高雅的格调。"这里针对法制类报纸的案件报道的宗旨作了规定。

2.案件报道不得擅闯法律

案件报道由于涉及法律问题,涉及罪与非罪问题和公民与法人的权利问题,因此,案件报道必须合法,必须在报道中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审查报道内容,按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规定,注意保护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以及法人的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对法律和法规规定了的不能擅自闯入,比如,对犯罪行为和破案手段不能作过细描写,对一些特殊案件报道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尤其是一些重大案件、涉及隐私案件,法律上还作了专门的规定。中央宣传部1993年曾作出规定:"新闻报道中对犯罪细节不要作过细的报道。各种过细的描写,有传播、诱发犯罪的副作用,今后凡涉及犯罪案件的报道,不要披露作案细节和有关部门特殊手段。"1999年再次规定:"新闻报道中不要对犯罪行为作过细描写,过细的报道有传播、诱发犯罪的副作用。"对以下两方面尤其要注意:

一是对涉及未成年人的报道要严格遵守有关法律规定。如:1992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第四十二条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判决前,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1991年1月26日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少年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试行)》第四十九条规定:"少年刑事案件的诉讼案卷材料,未经批准,不得随意查询和摘录,不得公开和传播。"

二是在案件报道别要注意对受害人尤其是特殊群体的保护。我国在法律中对受害人尤其是特殊的保护群体如未成年人、妇女、老人、残疾人等都有对其权益专门的保护法或保障法,在案件报道中如果受害人是这些特殊保护人群就必须注意遵守法律规定,避免案件报道对他们造成的新闻侵权伤害。

3.案件报道必须尊重司法程序和避免"媒介审判"

案件报道不能干扰司法公正,新闻记者和新闻单位必须按规定尊重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司法权力。还有一些具体的规定也必须遵守。比如,1993年颁布的《法院法庭规则》第十条规定:"新闻记者旁听应遵守本规则。未经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的许可,不得在庭审过程中录音、录像和摄影。"1992年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依法文明管理看守所在押人犯通知》第七条规定:"各地对外宣传报道务必严格审查,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准到看守所采访、参观和进行宣传报道活动。"国家公检法三家单位1990年下发的《关于严格控制在死刑执行现场进行拍摄和采访的通知》第二条规定:"严禁新闻记者到刑场采访、拍照、录像,特殊案件确因宣传需要,新闻单位要求提供照片和录像资料的,由法院酌情提供,用完收回,新闻稿须经法院审核。"《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第三条"遵守宪法、法律和纪律"中也规定:"维护司法尊严。对于司法部门审理的案件不得在法庭判决之前作定性、定罪和案情的报道;公开审理案件的报道,应符合司法程序。"

记者只能客观报道案件内容而不能代替法官"审判"案件。在法院未作审判前,记者的报道不能抢先发表,更不能用上给案件定性的评价和判断,以此来诱导读者。

4.案件报道要确保真实性和规范法律用语

对案件报道尤其要注意对所叙述的内容的真实性。在案件报道中,或者因为记者对案件情况掌握得不详细,或者对有关司法机关提供的案卷材料写作时摘录取舍不当,或者因为语言叙述的感彩等,都会被案件涉及的当事人认为侵害其名誉权等,因此在案件报道中要力争报道内容真实准确,符合事实和法律规定,并且在报道时就做好证据的搜集,只有有证据证明的新闻真实才是法律的真实,才会在诉讼中站得住脚。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证据有如下几种: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等。

在案件报道中,还要注意规范法律用语。一些带有感情倾向的措词褒贬案中人,或对案件性质的认定等也会引起案件的当事人的名誉权诉讼。在很多新闻官司案例中,由于新闻用语用了一些诸如"败类"、"歹徒"、"恶凶"、"罪犯"、"变态狂"、"劳改释放犯"、"犯罪分子"、"盗窃犯"、"小偷"等未被法院认定的不规范的法律用语的称谓和定性语言,而造成新闻侵权。在法官未作审判前,在案件报道时应注意:只有法院认定的事实才是事实,法院的判决生效后 ,法院认定的"罪犯"才能称其为罪犯。在此之前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纪检监察机关等部门所认定的事实,如要引用,只能冠以"涉嫌"来处理,并交代出新闻来源的政法机关;其案件当事人也只能是"犯罪嫌疑人",而不能称其为"罪犯"。要加强对新闻官司的防范,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精力的消耗,避免为新闻官司所累所困,记者采访和写作新闻时必须增强法律意识,以便能在履行新闻报道工作和新闻舆论监督职责的同时,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二、法制类报纸案件报道的注意事项

为了确保在案件报道中遵守"游戏规则",我们在法制类报纸的记者在新闻工作中还要对以下事项多加注意:

1.新闻采访方式的合法化

注意采访方式的合法化,真正把采访工作作为记者的职务行为来按规定履行手续。新闻记者采访,必须有完备的采访手续,如带好记者证,必要时候还要开好介绍信。一些重大案件的报道,要向所在新闻单位的部主任甚至老总报告征得同意。

除了有完备的采访手续外,记者在采访时还要注意采访方式的合法性。采访方式包括索取材料、记录、录音、录像等,都必须以合法的手段取得采访的材料,不合法的手段所取得的材料不能作为新闻官司中在法庭上出示的证据。2002年4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八条规定:"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这就要求我们新闻记者在采访活动中,一是不能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方法采访,如违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德侵犯他人隐私;二是不能以法律禁止性的方法采访,如擅自将窃听器安装到他人住处窃听。

2.采访现扬的提留证据

由于法制类报纸的特性和案件报道的特性容易引起新闻的纠纷,因此新闻记者从采访的第一步起,就必须注重案件报道时提留采访证据。

一是做好采访记录。作为记者,记好采访笔录是新闻写作的需要,也是日后为避免新闻官司的第一手证据材料。采访笔录要全面、翔实,字迹要清晰,虽然是记给自己看的,也尽量不要在上面涂来涂去,并且要在每次采访前记好时间(包括年月日,甚至是上午、中午、下午、晚上、几时几分开始,至几时几分结束)、地点、在场的有些什么人。这些具体的记录会帮助日后回忆起来清晰可辨。在做采访笔录时,要问清和核实新闻的主要事实,特别是有关时间、地点、人名、职务、职称、数据、主要情节等。做好采访笔录是帮助记者全面采访的重要手段。有些记者自以为记忆力好,采访时记录做得不完全,事后凭着自己的模糊记忆来写稿 ,这样很容易出现事实差错,给日后缠上新闻官司留下隐患。

二是注意采访录音、录像。采访时,最好要通过明示或暗示的方法,征得对方同意,进行录音。如果报社记者与电视台记者同去采访敏感问题最好,还可借助电视记者录像。征得同意录音、录像,可以作为法庭的证据。往往有的事情会这样:开始采访对象同意接受采访,而过后报道刊播后或由于自己反悔或由于受到某种压力或由于其他情况变化,而不承认自己所说过的话,这时录音、录像就会起到固定证据的作用。

第6篇:人物专访新闻稿范文

一、蹲点基层,收到实效

三峡商报开展的“走转改”基层蹲点采访新闻写作竞赛活动,自2012年7月开始,历时半年,近200人次参与蹲点采访,先后推出了11个大型专题报道,每个专题5个版面,共用50多个专版,发稿近20万字,刊登新闻图片约140幅。活动结束后,本报编辑部对这次活动进行了研讨和总结,评出了30篇好稿件。

这次基层蹲点采访涉及的人物多,既有行业主管部门的主要领导,又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和大量的新闻事件当事人;涉及的范围广,涵盖宜昌市域范围内的城市和乡村,从防洪一线到偏僻山村的田间地头、紧张繁忙的工厂车间,从社区街巷到文明创建的劝导现场,都留下了记者奔忙的足迹;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既有社区的逸闻奇事又有乡村的田间踏访,既有精悍的现场新闻又有深入调查的报道。

在这次活动中,编辑和记者走基层、接地气、增底气、深入生产一线和生活底层,亲身感受城乡面貌的巨大变化和群众的喜怒哀乐,饱含深情地排民之忧、解民之难,推出了一大批真情实感的新闻作品,宣传了党的主张,回应了群众关切,服务了百姓生活,收到了很好的实效。

抓到了一批新闻“活鱼”。真新闻在基层,好经验在一线。活动中,记者走进一线,站到采访对象面前,与他们面对面地交流和沟通,抓到了一批鲜活的新闻,采写了一批让人印象深刻的稿件。如《老伴跳舞 老太“吃醋” “格格”登门解“心结”》、《昔日借粮过年 如今种菜买车》、《一个晚上救治了82个病人》等,这样的报道是广大读者关心的,也是报媒真正需要的。

发掘并报道了一批典型人物。如《热心老汉巡逻10年,小喇叭“喊”出邻里情》一文中,记者报道了一位社区老党员,退休后拿起小喇叭,每天晚上绕社区两圈,十年如一日,义务巡逻。在《大堤卫士用脚步丈量清江》一稿中,记者报道了一位清江巡堤人17年如一日坚守大堤的感人事迹,引起读者共鸣。如果没有这次走基层活动,这些基层的典型人物不可能被发现。这些典型都是我们身边的平凡人物,他们用自己平凡的工作展现了不平凡的精神,具有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增强了编采作风和业务能力。我们的编采人员大多生活在城市里,工作于高楼大院之内,陷于文山会海之中,手不离鼠标键盘,脚不沾基层泥土,很少有机会发现真正的新闻,也很难写出佳作名篇。不少人以往采访大多蜻蜓点水,作风浮躁。在这次活动中,他们沉下去采访,静下心写作,改变了过去作风的浮躁。一位记者在采访了解到一对父子半个世纪接力守大堤的事迹后深有感触:“父子俩在半个世纪里接力守堤,每天巡视10公里,堤防站就是家。这是一种怎样的奉献精神呀。我以后一定向他们学习,认真做好新闻工作。”通过走基层,擦亮了记者发现新闻的眼睛,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基层是新闻报道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最美的风景在基层,最感人的故事在基层。一位长年“跑会”的记者说,只有通过走基层,才会在色彩斑斓的社会生活中把准时代脉搏,心明眼亮,寻找到真正的新闻。

丰富了新闻报道语言。在这次活动中,记者以现场实录体进行报道,真正做到了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来表述新闻,从而丰富了报纸的新闻语言。作为一张新生的都市生活类报纸,三峡商报的采编人员大多数为年轻人,没有基层工作的经历,缺乏和基层群众打交道的经验。在这次活动中,编采人员与群众面对面,用心与基层群众交流,学习了丰富多彩的群众语言。如《热心老汉巡逻10年,小喇叭“喊”出邻里情》、《居民家中无“小事”,就管鸡毛蒜皮那点事》、《加固堤坝,只为身后那片庄稼》、《救护车司机,放下筷子就握住“盘子”》、《农超对接,蔬菜放下“价”子》、《空巢老人,最怕“睡过去”没人知道》等稿件,用群众语言展现群众生活,让读者感到亲切。一位记者在编辑部召开的“走转改”座谈会上说:“群众语言就是一座语言的富矿。通过这次活动,我学到了很多生动的群众语言,将终生受益。”

建立了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编采人员在基层蹲点时,把笔触和镜头对准普通百姓,把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目标,真正做到与人民群众手拉手、面对面、心贴心,拉近了与人民群众的情感距离。一位记者在社区采访时得知,有个年轻女子由于小时候摔伤,10多年来一直走不出心理阴影,了解情况后,记者马上联系了心理专家与其谈心,终于帮她解开心结。年轻的女记者毕晓曦在自己的走基层采访总结中写道:“作为一名跑社区的记者,只有脚步往下走,身子往下沉,才能与群众的喜乐忧愁一同脉动。在今后的工作中,不仅要把自己当做是社区人生活的忠实记录者,更要把自己当作是广大社区居民的‘好女儿’,使自己成为媒体与群众沟通的桥梁与纽带。”

架起了人民群众与政府间沟通的桥梁。这次“走转改”活动,记者深入了解社情民意,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通报给有关部门,在党、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了连心桥,为群众解决了一批急事难事。例如。一位记者通过实地踏访宜昌市城区几处“水窝子”,写下了《内涝,不可回避的城市之痛》,把基层单位及其工作者们的心声传递给了党委和政府,也为有关部门解决问题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有力地促进了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

提升了报纸的市场关注度和社会影响力。这次活动有力地提升了地市级都市生活类媒体引导新闻舆论、回应社会关切、服务百姓生活的能力,并引起了社会热烈反响,读者纷纷称赞这次活动开展得好。一位读者来电说:“三峡商报的这组报道,是近几年我们读到的最生动的一组报道,写的都是我们身边的人和事,也是我们最关心的人和事。”市委宣传部阅评通报中指出:“三峡商报组织的‘走转改’基层蹲点采访活动是我市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中到目前为止最大的一次行动,由此采写刊发的系列专题报道也是我市新闻媒体‘走转改’报道中最有影响的报道。”

二、锤炼队伍,多种启示

三峡商报这次基层蹲点新闻写作竞赛表明,“走转改”活动是解决思想问题的“大课堂”,是联系党和群众的“连心桥”,是打造精品力作的“金钥匙”,是锤炼队伍的“大熔炉”。它给我们带来了以下几点主要启示:

第一,基层媒体也需要深入进行“走转改”。有人认为,身为地市级的都市报,其记者天天在基层,所采访的对象大多数也是市民百姓,报道的新闻也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好像再强调“走转改”意义不大。其实不然,因采访作风不深入而引起的诸多问题,地市级媒体仍然存在,只是表现程度不同而已。由于地市媒体人员流动性强,年轻记者多,大多数人直接来源于高校应届毕业生,少有实际工作经历,缺少与基层群众打交道的经验,部分记者喜欢采用电话、QQ采访,少数人甚至就是采用拿来主义,把通讯员传来的稿件署个名了事。在这种情况下,稿件事实不准确,时效性不强,语言不生动,没有现场感,成为媒体的通病,报道存在很大风险。三峡商报这次“走转改”基层蹲点采访的实践证明,基层媒体记者同样需要“走转改”,通过“走转改”培养记者深入基层的作风,培养与人民群众的感情,不仅要解决“身”在基层的问题,更要解决“心”在基层的问题。

第二,“走转改”活动要建立良好的平台。在本次活动开展之前,三峡商报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和讨论,选取了行业和几十个有代表性的基层站点作为记者的采访对象,最远的在离城区几百公里之外的高山蔬菜之乡——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火烧坪乡的高山蔬菜基地。参加“菜篮子”篇蹲点采访的一名记者在小结中写道:“如果没有上山下乡、追踪调查,如果没有跟着菜农一起吆喝、一起算账,我们可能听不到基层的声音,无法探究为何卖菜难、买菜贵。如西红柿身价上涨一稿,如果没有全程的参与和采访,很难解答西红柿为何涨价;没有坚持不懈的追踪,那么这篇新闻就会因为缺少数据支撑而显得苍白。写出来的新闻如果晦涩难懂,有距离感,如何体现民生情怀?”作为媒体,就是要努力打造富有特色的新闻平台,让采编人员有充分展示才华的空间,让鲜活的新闻有更多的版面和时段。

第三,要通过“走转改”活动培养人才。“走转改”活动是新闻战线的一次“大练兵”,是提升新闻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三峡商报的实践证明,一定要通过“走转改”活动引导新闻编采人员牢固树立政治意识、群众观念;引导新闻编采人员在接地气、访民情、问民意的过程中,挖掘别人没有达到的深度、找到别人没有找到的角度,不断增强业务能力和水平;引导新闻编采人员在实践的艰苦磨砺中,感悟生活真谛、端正职业理想、锤炼品质作风,努力造就一批新时代媒体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第7篇:人物专访新闻稿范文

一、“两分开”不能“两脱节”

以往,国内多数报社都采用编采合一的运行机制,编辑也是记者,记者也是编辑。几个人负责一个版,从采到编,甚至连划版、拼版全包。应该说,在某个阶段,这种编采合一的机制是发挥了积极作用的,但时展到今天,这种机制的弊端就显露了出来。《中国水运报》和多数报纸一样,在那个阶段运行的也是“采编合一”机制,编采人员“自编自导自演”,版面成了“个体所有制”或“部门所有制”,甚至出现关系稿丛生的现象。不仅如此,由于编辑、记者轮流当,当班的编辑往往不按照版面意图,对版式、标题、组约稿件的要求都存在临时观念,做一期报纸不考虑下一期,报纸质量没有连贯性和深度性,出版质量难以保证。这种“包版到户”的组织模式抑制了报社整体报道资源合力的发挥,限制了决策者从宏观上对编采业务的统筹规划,阻碍了多数编辑、记者工作积极性和潜力的发挥。

为进一步适应现代报业竞争和发展的需要,《中国水运报》去年初果断决定在采编部门推行“采编分开”机制,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实践,很快制止了上述问题蔓延,使《中国水运报》摆脱了一个人从采到编的作坊式运作,走向现代报业发展的轨道。尤其在多重质量监控关卡下,使新闻成为生产线上的产品,成为集体智慧的产物,最终形成了“专业人做专业事”的新局面:编辑对读者负责,记者对编辑负责。“两分开”并不是“两脱节”,采编分开后,编辑是版面制作者,对版面质量负责:记者是稿件撰写人,对稿件质量负责。编辑按照读者的要求来策划、组稿,对记者形成一定的约束和把关,并在策划的同时,在版式、图片、标题、组约稿件、文章搭配等方面下功夫,使之出彩;记者更加集中精力采写,使采编质量不断提高。

二、“制造商”指挥“供应商”

在采编分开机制下,如果说记者是新闻产品的“供应商”。那么编辑就是新闻产品的“制造商”。《中国水运报》在推行采编分开机制中,高度强调了编辑业务的主导地位,即在按照新闻采访报道策划方案,由编辑按照版面意图,与前方记者互动,让记者采写稿件,落实版面意图。在采编分开实践中,编辑记者的职责分工,一方面强调各自业务范围的彻底分离。明确要求编辑对版面质量负责,但不得在自己负责的版面上发稿;记者对稿件质量负责,但不参与组版工作。另一方面又规定编辑承担指挥记者外勤采访活动的责任,建立起以“版面质量”为纽带的新的互动关系。围绕“质量”这一核心,前方记者与后方编辑的沟通、协调逐步制度化。编辑为了更准确地处理稿件,必须掌握记者的采访进程,进而作出判断,指导记者的采访方向;记者为了能够使稿件达到编辑的要求以确保“落地”,也必须积极与编辑协商报道的角度和要求。由于编辑与记者、记者与版面之间固定对应关系的打破。业务操作上的双向选择得以强化,稿件的质量竞争不断明晰,推动了报道水平不断提升。

如果发生“制造商”与“供应商”过程中信息传递有可能不顺畅,协调有可能不一致时,编采“两条线”分管领导及时出面沟通和协调,始终保持“制造商”与“供应商”环节中紧密联系、沟通、协调、互动,真正做到“形”离“神”不离。通过编辑与记者“对立统一”进行新闻采集、制作,使新闻有多个关口过滤、报纸对新闻的选择更具一致性和衔接性。同时。通过对采编质量认定、奖罚等“考评制”环节。不断激发编辑和记者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新闻产品的质量。这种采编方式的转变,确立了《中国水运报》采编系统的全新管理模式。

三、“监控制”并行“考评制”

《中国水运报》在推行采编分开过程中,从平时编采监控到质量考评制度上,都对编辑、记者的责任作了明确规定:编辑是报纸版面的制作者,对版面的质量负责。编辑一般不采写动态新闻稿件,但要求对版面重点稿件撰写并配发言论,还可根据自己版面积累的大量素材,针对行业热点、焦点、难点等问题,写深度分析文章,只是不得在自己所主持的版面上刊发自己的稿件。记者是撰稿人,是报道内容的实现主体,是稿件的写作者,对稿件的质量负责。记者一般不参与版面的编辑,不得为自己的稿件编辑组版。记者按领域分工全面负责分管领域的新闻采写。在专家对采编人员进行考评的基础上,分管采、编的负责人随时对采编质量进行监控,督促编辑、记者向甲等版面、星级言论、星级稿件和规定任务分数努力。

第8篇:人物专访新闻稿范文

下面就是我们《晨苑》电子杂志的改版新内容:

【编辑部】

总负责人:-----

人员名单:-----  -----   -----   -----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新的挑战,新的学期已拉开帷幕,在这里,我们将以最快的速度运转起来,充分发挥编辑部的本职义务和责任。在这个学期里我们有常规性的工作,也有着新看展的特色活动。前方可能遇到不少困难,但我们坚信:只要坚持到底,就一定可以达到目的,即使结果会不如人意,但我们问心无愧!

为了将工作顺利的开展,针对实际情况,编辑部为本年度的计划做出了以下规划:

两月一期《晨苑》电子杂志,务必在原来的基础上添加更多内容更多色彩。做到精、简、美。及设计精美,结构简洁大方,图片及排版要有一定美感。制作电子杂志会经常利用到一些软件,像ps,flash等,增加电子杂志的功能及特点。

与各部门互相协调、互相合作,促进团内成员的团结和友谊。

维护求索网上的记者团站点,及时添加资料,,及时更新丰富内容来源,及时更新等。

弄好简报,最好也是每一月一刊,减轻工作量。

带动新成员了解制作电子杂志的流程。以最快的速度掌握电子杂志的制作。

整理团内资料.(新闻一类、人物专访一类、个人投稿作品一类)

电子杂志的宣传方式:(1)阳光影院播放。(2)刊登在求索网上等。

根据团内需要制作科技作品等。

<晨苑>杂志版块说明书

校内新闻:学校里的新闻、院内活动新闻(校级新闻一两篇、院内新闻若干)(由新闻部负责资料)

人物专访:每月一次人物专访(有新闻部负责资料)

阳光影评:有关电影的评论介绍(可以是播放影片的介绍,也可以是热门电影的介绍)、也可以加点电影信息.

文体娱乐:娱乐新闻、体育新闻院内体育赛事新闻、投稿作品、优秀摄影作品、笑话作品等

心情物语:散文之类

饮食健康:介绍健康饮食

奇花瓣语:每月一季花语

编者按:团内事务、个人随想

活动(一):

为把三院记者团团内杂志《晨苑》办得更好,三院记者团编辑部决定搞一次全校性的征文活动。征文内容包括校园趣事 ,班级新风,师生之间,学习心得,诗歌散文等。欢迎同学们踊跃投稿。

来稿要求观点鲜明,文字简洁生动,字迹清楚,字数不限。请写明真实姓名和所在 班级。稿件请于本月底前交给本刊通讯员。

活动(二):

为了增加《晨苑》的丰富性和,可以想院内学生征集个人摄影作品等投到记者团.

第9篇:人物专访新闻稿范文

该书责任编辑、人民出版社政治编辑一部主任张振明说,退休后,吴官正将“闲时走走、看看、想想、议议”的所得写满了四十余册笔记本,成了《闲来笔潭》一书的原始素材。配上四十余幅自学的铅笔插画,生动而“有趣”。

从工作文稿到“文艺作品”,中国“前国家领导人”出书越来越生动有趣,越来越贴近读者,而过去要求严格的送审程序也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

“文稿小组”和“出版社”

按照惯例,前国家领导人出书需要成立文稿编辑小组,有时会向自己原来分管的部门借调人员。文稿小组的成立,亦需中共中央办公厅批准。

《李岚清教育访谈录》一书同样成立了一个四人采编小组,成员有《人民日报》教育编辑组原组长毕全忠和长期跟随李岚清跑教育新闻的前新华社记者尹鸿祝等人。

整个编辑过程标准高、要求极严。尹鸿祝说,《李岚清教育访谈录》的编辑过程中,采编小组要用铅笔将修改意见圈勾出来,不允许用其他的笔,不能直接把原文划掉。

李岚清本人先后与采编小组就修订意见面谈了十余次,局部修改不算,全面的修改稿就有6次。

此外,前国家领导人作品编辑亦有严格的保密制度。“到了这个级别的领导,作品在公开发表之前都是机密件。特别是工作文稿,牵扯到一些工作秘密。”张振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排版用的电脑、整个交接手续都是按机密件来管理。”

出版社的选择也有相当严格的规定。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原新闻出版署1990年联合的《关于对描写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出版物加强管理的规定》,只有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社等少数几家出版社才有资格出版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出版物。

随着领导人的书逐渐专业化和个性化,出版社的限制也开始放宽,相关专业领域的权威出版社也获得了一些机会。如的学术专著《中国能源问题研究》由其母校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李瑞环的《学哲学用哲学》则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报批与送审

在中国,一本书的问世首先要依据《出版管理条例》报省一级新闻出版局审批,获批后还须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备案。前国家领导人的书也不能免俗,甚至更加严格。

据张振明介绍,副国级以上领导人出书,都需要报告中共中央办公厅。按照立项规定,一般存在两种方式:一是领导人本人跟中央立项,一是正常的送审报批手续。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副社长徐建中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李岚清教育访谈录》英文版报批时走的是重大选题备案程序,即外研社向当时的新闻出版总署专题申报备案。

选题的通过并不意味着一本书可以顺利面世,送审也是十分关键的一环。一般图书由新闻出版总署决定送哪个部门审阅,而中共和国家领导人的书则由中共中央办公厅根据内容决定是否需要送给某一个或者某几个部门审阅。张振明说。

除了一般的审批流程,中共中央办公厅及在任国家领导人有时还会对书稿进行最后的审定,具体工作连编辑小组也无从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