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湖北高考语文作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当然,我们认识事物总是从外表入手的,但表并不代表本质。有人外表美丽,内心却很污浊;有人肢体残缺,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灵。演员出身的,她外表的美丽可以说倾国倾城,但在这美丽的外表掩盖下的却是一颗毒辣的心肠,一颗篡权夺位、祸国殃民的心肝。与其相反,高截位瘫痪的张海迪,凭借着与病魔顽强抗争的毅力,在病床和轮椅上依然抒写着自己璀璨的人生,成为世人景仰的楷模。我想任何事物的内含都需要去分析,像茶一样去品味,品出其中的志趣、风格和精神,品出其内在的生机、兴旺和顽强,由此感染你,让你拥有更多的激情去投入生活。
品味人生,认识世界,要善于透过表面看内在。一朵美丽的花,必定有健康的内部结构;一个人的思想、意志,可以通过一个眼神、一次行动表现在外;一个自信的人,表面一定是面带微笑、昂首挺胸,一个团结强大的民族中,一定凝聚着无数善良、友爱、勤劳的子民。所以当一个人站在你面前,无需过分去在意他精致的五官,或高挑的身材,请你去观察他的眼神、表情、行为动作以及精神面貌吧!这样有利于你认清眼前到底是高致值得欣赏的真美;还是只限于外表却败絮其中的空壳了。
“入乎其内。出平其外”是我们认识事物、认识世界的最好方法。“入平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我们认识事物,必先入其内,这样才能接触到活生生的事物,才能获得第一手的素材。试想没有见过马的人,怎知骏马奔驰如风?没有吃过葡萄的人又怎知葡萄的酸味?只有深入鲜活的大千世界之中,才有对万事万物的感性认识。当我们有了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后,还应“出乎其外”。置身子万物之外,才能对事物进行比较,才能看到事物之间、生活之中的差别和规律,才能体味出对事物的情趣、对生活的热爱。这样才真正了解了生活的真谛。
使用问号,大致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在疑问句中使用(存在提问);一种在设问句中使用(设想提问);一种是在反问句中使用(没有提问)。
如果是一般的疑问句,在疑问句子后要点问号,这不用多作解说。
当连续提问时,每个问句的后面都应点问号。
例1。我们的船开向哪里?是回到往古还是驶向未来?是堕入地府还是飞向仙界?我不知道。
在高考中也有这样的试题。
例2。“是谁找我们来凿墙的?是您老人家吧?先凿哪面墙呀,是都凿了哇还是留下一面啊?”(2005湖北卷6题C句)
例2是个有错误的句子。它是连续提问,应该在每个疑问句后点问号,“先凿哪面墙呀”后面应该变成问号。“是都凿了哇还是留下一面啊?”这个句子属于选择问句,“哇”的后面不点问号,由于语句简短,语气紧凑,可不点逗号。
在疑问句中,如果是选择问句,前面问句的句尾应点逗号,在最后一个问句的句尾点问号。
例3。然而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的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那我可不知道。
例4。我们是去公园,还是去大商场,还是新华书店?
推荐:2009高考语文最后冲刺 大幅提高成绩有诀窍
看高考中这类的一道试题。
例5。姚明在整个NBA赛季中都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成为关注的目标。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是他的体型?他的亲切?还是他的什么?(2005山东卷5题A句)
例5属于选择提问,前三个问句的问号都应改为逗号才正确。
设问句的后面要点问号,是因为它属于疑问的范围。
例6。由谁来教育文艺工作者,给他们以营养呢?的回答只能是人民。
在疑问句中,倒装句的问号不应点在问句后面,而应点在问句后面的陈述句之后。
例7。你去哪,我的朋友?
例8。写完了没有,你那篇论文?
反问句虽然表达一个明确的意思,但它属于问句的范围,它的句尾应该点问号。
例9。春华秋实,没有那浩荡的春风,又哪里会有这满野秋色和大好的收成呢?
我们还应该注意到,有些句子使用了表疑问的词语,但它不是疑问句,对无疑而问的句子,句尾不应该点问号,而应该点其他点号。
相关资讯推荐:
经典时事素材及运用:两岸“三通”改写历史
2009年高考作文模拟练习题及写作思路点拨
解答复习疑问:高考语文备考经典十大问题
说说2005年高考作文
高考语文,还有什么话题比高考作文命题,更能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更能牵扯无数学子、家长的心?从6月7日高考开考以来,关于各地高考作文题目的探讨从网上延伸到现实生活中,从身居庙堂之高的文化名流到引车卖浆的贩夫走卒,无不津津乐道,口若悬河。2005年高考作文试题究竟难不难?有何特色?未来发展趋势如何?记者就此综合各方意见,并采访了有关专家。
全国考题难,广东考题易
2005年高考作文试题,较之往年,多元化倾向更加强烈,比如北京以“说‘安’”为题材,要求考生自行选定角度写议论文;上海卷要求考生对武侠小说、流行歌曲、卡通、韩剧、休闲报刊及时装等等流行文化,进行一番“审视和辨析”,谈谈它们对考生的成长正在形成怎样的影响;广东45万考生要以“纪念”为题,展现“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历史的回音”这一主题。
其他地区的命题则以话题性居多,而且题材五花八门。例如全国卷Ⅱ的《位置与价值》,天津卷的《留给明天》,四川卷的《忘记与铭记》,山东卷的《双赢的智慧》,辽宁卷的《2005年花胜去年红》等。此外,福建卷以图形为题,浙江卷充满哲学意味的《一枝、一叶、一世界》,以及湖北卷的以王国维《人间词话》为源头的题目,都被认为是具有相当技巧性的题目。
2005年高考的语文作文题究竟难不难?在某门户网站组织的专项调查中,42.67%的受访对象认为题目“比较难,得高分更难”,认为“非常难,无话可说”占24.55%,两项加起来超过了67%,居于主流;而其他认为“一般,跟平时差不多”的和“容易”加起来不到33%。而在另外一项“2005年最难高考作文题目”的民意调查中,全国卷Ⅰ以24.83%的得票率拔得头筹,江苏卷(《凤头猪肚豹尾》)与浙江卷分别以13.43%和10.12%的得票率位居次席,而广东和天津地区的题目以不到2%的得票率垫底。
与此同时,新浪组织的“你认为广东卷的作文题难吗”民意调查显示,78.11%的人认为不难,仅21.89%的受访对象认为难。
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中
自2004年新课程标准颁布试行以及全国11个省市单独命题以来,高考作文的题目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状态,而这一两年来作文命题也向“内”转,其回归个人情感、意志、意识、心理等心灵坐标的悄然变化,和紧扣时局、呼应主流生活、折射当前社会价值判断体系两条发展轨迹的交融,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比如全国卷的《位置与价值》,暗合在当今中国社会日趋激烈的竞争中,人们寻找发展机遇和自身定位的重要课题。这一类题目被认为正如全国卷Ⅰ作文试题题目那样??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但具体到全国各地考试题目的合理程度,从专家学者到坊间百姓,则有各自不同的看法,例如著名作家梁晓声赞叹北京卷的《说“安”》是“我活到50岁见到的作文考试最有技巧的题目”。他和曹文轩等名家均认为这一题目可以让考生比较自由地发挥。但陈晓明则认为正好相反,这个题目的局限性是比较统一模式化,给人发挥想象的空间不大,写作风格个性化的考生拿到这个题目会有点犯难。而许多网友们不约而同地指出,题目看似简单,其实需要很高的文化积累和文字控制能力。
高中各科中,语文是一门平易近人的可爱学科,是一门只要努力,人人都能学好的学科。我们可以简单地分析一下高考湖北卷,题目大致可分为三类:基础知识题、阅读理解题和语言表达(含作文)题。基础题里的前三道,一般是对字音、字形和熟语短语的考查。对于这一块,如果我们掌握了课本上及平时练习的重要字词,尤其是课文下的注释,基本就没什么问题了。我的方法是备一本小册子,将课本上、练习上的生词,重要的词语和考卷上易错的字词摘录下来,经常翻看,熟记于心。对于文学常识这道题,抓住课本上的相关内容,尤其是标注中对作家作品的介绍及名著导读的内容,再结合老师补充的知识,也就解决了。又快又好的方法,就是把平时考试遇到的这些题全部剪贴起来集中在一块儿,抽早自习的时间熟悉背记。修改病句也是规律性很强的题目,我通常先找主干,即主谓宾,如果主干没问题,再看定状补。其实,病句常涉及的问题,是比较固定的一些类型,例如句子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句意不明等等。对于这些,很多资料书上都有总结,我觉得连续做几十道高考病句题就可以拿下了。
阅读题比较灵活,最能拉开距离,也最能体现语文能力,而形成阅读能力最重要的阵地是课堂。课堂上跟着老师走,学习老师分析理解文章的方法和思路,既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又能提高写作能力。在答题方面,要注意总结各种不同文体的阅读要领和答题规律。例如,小说阅读题,分析某个场景的作用,比较典型的答案一般包括交待背景、渲染气氛、暗示人物心情或命运,或是具有某种象征意义;再比如说分析文中某个句段的作用,可以从几个常见角度来考虑,例如在结构上的作用、在人物性格塑造方面的作用、在情节的推动或转折方面的作用、在揭示或深化主题方面的作用等等。此外,诗词鉴赏也是有规律的。比如说分析一首诗,先看题目,再联系诗人身世和时代背景,最后分析诗句及具体意象,把握好诗的情感基调,大体就不会错了。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我一般是先读一遍,做题时在原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区间,并且紧扣原文,认真鉴别,因为这类题很注重精确性,有时候和修改病句有些类似。
最后说说占“半壁江山”的语言表达题,其中作文是重头戏。高考作文不同于文学创作,它更像一道证明题,按照一定的步骤和规则做了,分数就不会很低。高考作文,因为阅卷老师的阅卷时间有限,对于文学功底不够深的同学,最好还是求稳。开门见山地亮出观点,主体部分旗帜鲜明地提出分论点,结尾再进一步深化主题,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当然,前提是不能跑题,所以,第一步审题立意一定要准确。另外,向高考满分作文学习,多读一些自己感觉不错的句段,积累一些新鲜生动的材料,或是分析文章的写作思路和构思技巧,这些都是很有效的方法。当然,才思敏捷和文学功底深厚的同学,还可以在文章的创新上下功夫,以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
高中三年,高三一年至关重要,这是高中阶段我们成长最快的一年。我认为这一年中我们的学习应该更主动,更有条理,应该清楚自己的学习状况,合理定位。首先,课堂上仍然要紧跟老师的步伐,对老师发给我们的习题、资料,一定要不折不扣地完成。如果一意孤行地只做自己买的资料而把老师布置的任务搁置一边,那就是舍本逐末了。而且,老师布置的题目和资料都是依据多年的经验精心挑选的,把这些吃透了,大部分问题都可以解决了。但是,每个人情况不同,我们如果想取得更好的成绩,要做的就不仅仅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还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增加一些。我们可以在每个学习阶段开始之前,与各科老师交流看法,了解老师的复习计划,然后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量身制订属于自己的学习计划,做到步步为“赢”。再者,对于高三各期的考卷,我们应该好好利用。考完了要认真分析错题,找到错因,进而发掘出知识的漏点和盲点,及时解决。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可以在错题旁批注,也可以贴上小纸片,注明解题思路及答案,定期分类整理做过的试卷,分析比较各个失分点,针对性地进行训练,是将失分点变为增分点的好方法。
[关键词] 新课程背景 语文高考改革 “课改卷”重庆卷
进入新世纪以来,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大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语文高考命题也随之变得异彩纷呈。新课程的实施与语文高考命题已然成为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共同关注的议题。因此,在总结“课改卷”的新特点和新规律的基础上,笔者结合教育的区域特征对重庆市2013年第一轮新课改语文高考命题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希望推动本地区新课改工程的顺利开展,最终达到促进语文教育发展的目的。
一、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高考改革
中学语文课程的设置总是在探索中逐渐趋于合理化,语文高考命题改革亦是如此。高考命题的变化能直观地反映课程改革的脉络,二者密切的相关性决定了我们在关注课程改革的同时也必须关注高考命题的改革。
自1985年上海、2002年北京、2004年天津、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湖北、湖南、辽宁、重庆九个省市单独自主命题以来,到2005年新增的山东、江西、安徽三省自主命题,我国已有十四个省市实行了“统一考试,分省命题”。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海南、宁夏、山东、广东四省区,江苏、福建、辽宁、安徽、浙江、天津五省分别于2007年、2008年以及2009年开始了新课改的第一轮高考。
至此,我国的语文高考命题呈现出了命题的多样化。
二、新课改试验区语文高考卷与重庆自主命题卷的比较
2010年,重庆市基础教育开始实行新课程改革,新课改的成效直观地体现在与高考的衔接上。为了对2013年“重庆卷”提供有益的参考,我们首先应该分析“课改卷”与重庆自主命题卷的异同。
(一)新课改实验区语文高考命题的新特点
1.结构和形式的创新
广东卷、江苏卷、福建卷、山东卷等“课改卷”在结构和形式上最显著的特点是现代文阅读部分设置了选做题。在文学类文本与实用类文本中任选一题作答,或是在论述类文本与实用类文本中任选一题作答,而其分值均等,既符合新课程选择性的特点,也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个人阅读体验,有利于学生展现个性化的语文能力。
2.对学生能力的新要求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在原来五个难易不同的等级基础上增添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考查。
3.选材的“经典性”
翻开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试卷,透过那些经典的阅读材料,我们感受到的是浓郁的文化氛围、文学气息。比如,2010年山东省的作文考题根据阅读“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列夫•托尔斯泰”后的感想和联想作文,等等。古今中外的传统经典出现在考题中,不仅从一个侧面透露出语文命题思路的新变化,同时也大大提升了高考语文的文化品味,对学生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有极大促进作用。
(二)课改卷与重庆卷的比较
1.共同特点
(1)内容的基础性,突出语文应用能力。对语言基础知识以及语言表达的考查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点,重视对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2)关注热点,贴近现实。高考是检测性的考试,不仅要体现其选拔性的功能,更要充分体现学科课程评价体系的特点。“评价要充分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而语文高考试题中选择具有时代性和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体现了社会的发展要求和当今时代的价值体系。
2.不同特点
从结构方面来说,重庆卷没有选做的考题,全是必考题。内容上,“课改卷”更具丰富性和普遍性,广东卷、江苏卷、山东卷及福建卷,其内容都丰富多彩。“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部分致力于突破正史传记文的樊篱,在选材角度和范围上继续创新,古代诗歌鉴赏部分在选材范围和体裁方面较以往的唐诗宋词元曲又做了新的拓展。而现代文阅读部分2010年山东卷选用文体特征鲜明的《人生的四种境界》。重庆却以相对浓厚的本土色彩来体现独有的重庆精神,如2010年第20题:有人用“千里为重,广大为庆”来解释“重庆”二字,请你以此开头,续写一副对联,等等。
三、对重庆新课程背景下语文高考命题的思考和建议
(一)依据“课程观”命制试题
新课程理念中明确提出应用新的“课程观”取代旧的“教材观”,“课程”的内容比“教材”的内容丰富得多,社会人文环境、校园人文环境、教师资源、学生素质、网络资源等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在新课程教学工作中应该以课程为中心而不是以教材为中心,因此高考试题依据“课程观”来命制是必然的要求。山东卷、广东卷在这方面做出的努力尤其突出,对重庆以至全国大部分地区语文新课程改革、语文高考命题改革都有较大的借鉴作用。
(二)加大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将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新课改试验区语文高考命题中,对情感、态度、价值观考查的探索已初见成效,这对重庆新一轮高考试题的命制乃至当前新课程实施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实践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三)加大对“过程与方法”考题模式的命制
《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试行)》提出:应继续坚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基本理念,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对“过程与方法”的强调不仅要在课程目标中,也应该在课程评价中。但是在语文教学与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所以加大对“过程与方法”考题模式的命制显得极为重要。
福建省对探究能力考查的探索比较具有代表性,但探索都还只是初期的,还待所有关注语文教育、学生成长的人们付出艰辛的努力。重庆正处于新课程改革的初始过渡期,这就对探究性题型命题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高考命题是一项关系全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每年都有上千万的孩子、老师、家庭的心受之牵动。在新课程背景下,高考的功能并没有改变,改变的是命题的思路和方法。重庆在借鉴新课改试验区教学经验的同时,也当借鉴其命题经验,结合中国的国情和重庆地区的区域特色进行探究和思考。路漫漫其修远兮!在已全面推进新课改的当前,唯有不断学习,取其精华,吸收经验,才能有效地推动本地区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1.
一
高考新课标卷到底新在哪里?我们通过研读考试大纲,特别是把大纲版和课标版两个版本的考试大纲进行对比分析,可以了解课标版的最新理念。两者有着明显的不同。
(一)原来的考试内容分五大板块:“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古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新课标高考卷分为六大部分:(1)现代文阅读(9分);(2)古代文阅读(36分);(3)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4)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5)语言文字运用(20分);(6)写作(60分)。从考题的设置及分数的分布来看,新课标更注重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加大了对古代文识记理解能力的考查力度。
(二)现代文阅读由原来的“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变成必考题的“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和选考题――文学类(小说、散文、歌、戏剧等)、实用类(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文本阅读。
(三)删掉了考查“文学常识”一项。
(四)把原来的考查“名句名篇”放在了第二部分“古代文阅读”中,这无形中告诉考生要考查“古代文的背诵”,掉了现当代文默写的考查,且不再是二选一,2007、2008年是四个题选做三个,近三年都是必做题,而且选句涉及初中、高中教材及传统文化经典,例如2011年考到了《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 。择其善者而从之, 。” )。
(五)从五年来的新课标考卷看,必考题是自然或社会科学文,考查能力没有变化,仍然是“理解”和“分析综合”能力。选做题的“文学类文本阅读”一直在考查“小说”体裁的文章,选做题的“实用类文本阅读”一直在考查“人物传记”类文章。预计2012年高考语文卷也应该以此为模版,不会发生什么变化。
(六)选考题现代文阅读考查的能力变成“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增加了对“探究”能力的考查。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探究”能力要求:(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探究”能力要求:(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是一个信号,要求考生有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某一问题,能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在考查考生答题方法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同时,还考查考生的内涵、人文修养和潜在的价值取向。
(七)语言文字运用中的“修辞”除原来高考考纲明确要求的八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外,还增加了“反复”。成语、病句、衔接、仿写四个题型五年来很稳定,占十五分。2012年高考在题型上变化不会很大,只是在成语的考查上更关注熟语和俗语,在仿写修辞上更注重比喻、排比、拟人、夸张等的运用,在仿写内容上更注重学生对人文精神的理解。一部分题型和考试内容不断变化并呈现出开放的趋势。“语言文字运用”有一道题是不断变化的。五年考了五种题型,命题灵活:2007年是用赞扬的语言概括保洁员董劲松的事迹(压缩语段类),将推荐材料补充完整(表达得体类);2008年是将几个虚词插入文中适当的地方(连贯得体类);2009年是指出并改正一则文稿在表达上的五处不妥当之处(病句修改及得体类);2010年是为“感恩教育”评论文章中的一段文字补写内容(情景表达类);2011年是长句变短句(句式变换类)。2012年可能考到其中一个题型,也可能考到短句变长句、漫画图表类或新闻消息类等题型。
(八)作文在材料的选用上,时代性更强,甚至选用一则时事让学生谈自己的见解。关注社会生活,关注世道人心,关注励志成长,这是高考作文立足现实的体现,也是高考指引当代年轻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体现。如:2007年的作文,通过别涅迪克博士获得法国科学界突出贡献奖的事例,让学生思考“创造需要什么样的精神”;2008年的作文,通过放生小鸟的故事,促使考生和整个社会思考“人与自然的和谐”;2009年的作文,通过几个高中生在街头探讨的一幕,引发“诚信与行善”的思索;2010年的作文,涉及人才成长的问题;2011年的作文希望考生就“中国变化”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写真心作文,不套作、不虚假,要能够记录自己生活中的真情实感并有所感悟,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结构上,鼓励采用灵活自然的作文形式。语言方面,要求质朴、真实,不一定要做到雕章琢句、铺排华丽。堆砌带有浓厚人文气息却与中心无关的名人事例,都存在套作嫌疑。
(九)个别题分值有变化。古鉴赏(11分)较原来分值增加了3分;名篇名句默写(6分)较原来的分值增加了1分,文本阅读(选做题)共25分,分值增加了3分。
二
针对考纲的变化,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一)夯实基础,强化识记,联系课本,构建知识网络,融会贯通。
(二)全面备考,重点训练必考、常考题型,掌握答题技巧,强化解题步骤,规范答题思维。
目前我们高考作文考查的东西太多,如阅读理解(情景作文或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结构技法、语言修辞、思想情感、思维能力等等,我们学生很怕写作文,而且大多学生不是“写作文”而是“造作文”,老师出的题目也是千奇百怪,简单的问题,经过老师的加工,就成了学生难以把握的迷宫。于是很多时候“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材料作文题一出来学生就不知道东西南北了,学生常被挡在写作的门槛之外,这不能不说是作文拟题的失败。
我们来看2013年情境作文,以包含丰富思想内容的材料为代表的江苏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几位朋友说起这样一段探险经历:他们无意中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因对洞中环境不清楚,便点燃了几支蜡烛靠在石壁上。在进入洞穴后不久,他们发现了许多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安静地附在洞壁上栖息,他们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唯恐惊扰了这群美丽的精灵。但数日后再去,却发现这些大蝴蝶早已不在原地,而是远远地退到了山洞的深处。大家若有所悟,那里环境也许更适宜吧,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
这则材料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显示出极强的开放性。学生没有一般的联想理解能力难以立意成文,笔者认为可作如下立意:
从蜡烛与环境的关系来看,“点燃了几支蜡烛”是探险者无意间所做出的虽小却有破坏性的行为,这既可以直接联想到自然气候中的“蝴蝶效应”,联想到人们无意间的小举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也可以作比喻性的发挥,联想到人们的小陋习甚至小恶(如随地吐痰、中国式过马路、某某到此一游等)无意间影响到我们的社会风气、国家形象。当然,从“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这个关键句,考生更可以联想到微与大的关系,联想到细节决定成败。
从探险者和环境的关系来看,由探险到人迹罕至的山洞而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可联想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联想到人的行为要适度,不要过度开发,对自然常怀敬畏之心。
从探险者与蝴蝶的关系来看,由爱蝴蝶(唯恐惊扰了这群美丽的精灵)就不要不自觉地伤害它(点燃了几支蜡烛),可联想到对所爱的人(如朋友亲人等),要有理性,讲究方法,学会尊重,而不要无心伤害人。
单从蝴蝶来看,它喜欢“人迹罕至的山洞”,当环境被人类的脚步声干扰,便离开原地,“远远地退到了山洞的深处”。由此可联想到那些热爱和追求宁静生活的人(如隐逸之士),写静的境界、静的美、静的智慧(如善于保全自己)等。
今年重庆卷、辽宁卷等地的作文题都是这样,比较难以审题。
近年来国外高考作文也陆续被国内关注,国外作文题涉及文学、艺术、体育、政治、技术、科学、历史及社会时事等,这些作文要求学生用事实支撑论点并加以分析即可。其作文题给人一种谈笑风生、潇洒自如、机谋睿智的感觉。更有意思的是,这些作文题都是学生自己设计,并由教授们组成的招生委员会选择出来的。相比之下我们的作文多是专家们艺术性加工“做”出来的,闭门造车的结果是文题缺少生命关怀、人文关怀,很多考生根本就读不懂材料,最后除了一少部分打入冷宫的偏题作文获得低分外,只有少得可怜的所谓高分,绝大多数都是趋于平淡的中等得分。
首先要知道作文即是生活。它是学生生命的独白、心灵的对话、个性的展示、情感的宣泄、生活的感悟、人生的体验,是最富个性生命特征的思想情感活动载体。所有语文老师都应看到,优秀学生作文无一不是学生真实个体生命的表达,而作文题拟得好不好直接关涉到学生倾诉欲望强烈与否,影响到学生平时对生活细节关注的深浅或详略,影响到学生对社会现象、身边人事物的敏感度的强弱,所以说,好的作文题是引导学生关照生活或反思自我、感受细腻生活、体悟人生百味、人世百态的最佳视野,是引导学生走向真、善、美的道德航标,是培养学生多情、善感、自省、深思的鲜活德育课题。
写作题目就是一个范围的圈定,而这个圈子就是广阔无边的生活。透过任何写作题目,都可以看到生活的运动,生活永恒的发展变化;任何写作题目,也都是在展示生活的发展变化中才具有思维的意义。
再者,写作题目重点考查写作能力,却要阅读理解能力做保障,而且是“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走迷宫式的阅读理解,这不利于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客观评价;写作教学的注意力也被纠结于立意,这严重地异化了写作教学。
高考作文命题我们走过了由给标题,到给话题,到现在给情景材料的过程。其实,给情景材料拓宽圈子的做法,无非是在扩大窗子,或者说泛化写作思维的原点,模糊思维腾跃的踏板。这是不科学的。
那么如何设好作文题呢?我个人认为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作文命题来源要生活化。
高中生虽然经历了12年的教育,但他们还只是中学生,生活阅历、社会见识、思想认识都有限,加上中学教育还是一个基础教育,学生的学习内容也只是掌握基本的学科知识、生活常识。人生观、世界观也没有完全建立,他们不可能像一些社会评论家、社会观察家、道德家、研究者对一些道德、社会思想、文化、价值观进行深刻的论说评价,也不能像文学家有精彩个性的语言表达对自然万物的独到领悟,他们只是普通的中学生,将来大多数从事的也只是普通的社会职业,所以对他们的语文写作要求不应太高,《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表达与交流中要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这并不等于要给学生设置“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审题障碍。
既然我们的学生将来绝大多数都是普通的社会劳动者,我们就不需要在写作上要求他们写出思想深刻、见解独到新颖的专家型议论文,也不应要求学生写文化涵养高、感悟独到、技巧娴熟、语言典雅优美的大家散文,或是故事生动有趣、甚至新奇的记叙文或其他文学作品样式,我们应只要学生能用自己已积累的各方面知识流畅正确地写出真实、真情、真感、真我即可。既然如此,那么我们老师在设置作文话题时就不需要故弄玄虚或用远离学生生活的话题,否则学生要么无话可说,要么就是拾人牙慧、套用仿做。
例如2013年全国新大纲卷涉及的“经验与勇气”情景材料作文,学生理解不难,但缺少时代感,远离学生实际生活,相信假大空甚至是套用仿写的不在少数。
其次,作文命题表达要简洁清晰化
我认为,高考写作题目要力求简洁清晰,过于模糊的情景材料和格言材料,不适合在高考中使用。
作文是学生思想与情感倾诉的载体,是学生展示自己积累或创造的平台。他们正处在多情多梦的人生花季,生活在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面对多元化的冲击和社会发展的巨变,他们的经历和感受相对以前的学生丰富不少。其丰富细腻的情感世界定有强烈的表达欲望。我们拟题就应该满足他们倾诉的需要,而不应该用一些古怪刁钻的含蓄难解的题目把学生挡在题外,如果学生一下笔就害怕离题偏题,那么在这种担心害怕中,又如何能畅所欲言写出真灵性的文章出来呢?
像2013年广东卷作文涉及的“捐助”话题,就比较好,清晰明了,学生好把握写作的要点。类似的还有今年山东卷“给作家作品挑错”的材料让学生感到很亲切。而像上面提到的江苏卷就因命题太模糊不便于学生审题行文。
材料给出立意选择的余地多,并不代表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多,所以内容过于丰富的材料不应在高考中使用,特别是一些寓意含蓄的材料作文最好远离考场。
第三,作文命题思想要人文化
考场的重要目的是选拔,自然我们在设题时就偏向考题的甄别功能。但语文作文命题不好把握,目前作文题一般出现三种情况:一是较简单,一读就懂;二是生活化,要一定的积累;三是较抽象深奥,偏重于对学生理性思维分析能力的考查。我们在设置时,既要考虑到能力差、一般、较强三种情况,又要考虑他们能有话可说,而且能说得有差别,有层次,而不是直接把考察对象指向学困生或中等生或优生。
如2013年湖北卷话题作文“方圆”就是比较难,不但理解引入话题的材料需要功底,就话题“方圆”本身就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偏向哲理,学生要有较高逻辑思辨能力才能写好本文。对能力强,语文素养高的学生来说就比较好做,而对一般学生来说则是无法可说,就是说了也是空话连篇,言不由衷。所以我个人认为这么一道很欠人文性的作文题,理性思辨色彩太强,偏离了语文作文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修辞 高考 表达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2(a)-0006-01
修辞是运用语言的艺术,是恰当地表达思想感情的主要手段。它是通过对语言的加工、调整来达到更好地表情达意的效果。修辞从广义讲,包含遣词造句、句式变换,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以及规范等;从狭义讲,是指各类修辞格。近年来,高考题目淡化了学生对修辞概念的掌握,更加注重对学生修辞应用能力的考查。从201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看,修辞手法的考查基本集中在现代文阅读、诗词鉴赏和语言运用三个部分。
1在现代文阅读中考查修辞手法
这类试题考查学生的欣赏、领悟作品艺术魅力的能力,答题时,考生应准确把握修辞手法,掌握修辞的作用,分析其修辞在该语段乃至全文中的作用。
[例一]2011年天津卷第19题:请细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一段80字以内的赏析性文字。附“最后一个自然段”原文:
依依不舍告别这座不知名的古塔,我登船飘向凤凰。问船员,这塔上的树留下什么传说,他们也不明白。或说树鸟连理、相依相偎,像恩爱执著的夫妻,或说那塔是守护凤凰城的忠诚卫士。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他们都为鸟的布施、树的精诚、塔的圆融而心怀崇敬。船员的说法虽极为简单,但给我的思索却很多,因为眼前之景道出了自然万物的亲切默契,它向人们展示的是一个随顺自然,一切皆真,物我通融,宁静致远的生命画面。于是,我忽然觉得这塔,这树,这鸟,这山,这水,这舟,都留着沈从文笔下的万种风情。
参考答案:①借助传说,领悟到世间万物和谐共生的道理,升华了主题;②船员的话增添了浪漫色彩;③运用了比喻、拟人,生动再现塔、树、鸟共谐共生的画面,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④联想沈从文,首尾呼应。
[例].12011年安徽卷第13题第(1)小题:对小说中画线①处的人物语言进行赏析。
附画线处文字:这鸟笼根本不用养鸟,只要在树上一挂,它自己就会叫起来。
参考答案:运用了夸张、比拟的手法;写出鸟笼的精美,表达了老大夫对鸟笼的赞赏之意。
2在古诗词鉴赏中考查修辞手法
这类试题考查考生对古诗词艺术手法的鉴赏能力。题型比较明显的是炼字类和直接提问使用何种修辞手法。而高考中,大多考题,是把修辞融入赏析题中。解答时,要先指出使用何种修辞手法,再指出该修辞手法在诗词中的体现,最后结合诗词分析运用该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例]2011年福建卷福建卷第6题第(2)小题: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
晓至湖上
[清]历鹗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
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
参考答案:①对比: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的景致的深阔。②对偶: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相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或形象丰富,或层次分明),意境深阔、淡雅(或幽静、清新)。
3.在语言运用中考查修辞手法
这类试题考查学生的运用修辞的能力。考查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集中在仿写和语言的综合运用题型上。仿写整句,是高级语言表达能力的体现。虽然我们反对语言表达上堆砌华丽辞藻,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使用修辞,采用整句来表达,具有鲜明、生动、形象的效果。这种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要靠长期的仿写训练和思维训练,非一朝一夕能达到的。句子仿写要做到这样几点:修辞相同、句式一致,感彩一致,具有文采。
[例]2011年大纲全国卷第20题: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谅解是一股和熙的春风,能消融凝结在人们心中的坚冰;
谅解是一场绵绵的细雨,能洗涤飘落在人们心头的尘埃;
谅解是一束温暖的阳光,能驱散积聚在人们心上的阴云。
参考答案:(示例)宽容是一盏明亮的路灯,能照亮徘徊在人们心里的黑暗;宽容是一朵芬芳的鲜花,能驱走沉淀在人们心中的阴霾;宽容是一首动听的歌曲,能驱赶累积在人们心头的乌云。
语言的综合运用题基本上要使用修辞手法。有的试题提干不提出要求,有的题干明确要求使用修辞手法。解答此类题,由于不受例句的限制,难度比仿写要小些,只要保持语段的内容的一致性,前后语言的连贯性即可。
[例]2011年湖北卷第22题:某中学文学社举办“感动心灵我最崇敬的课文人物”评选活动,请从入选的蔺相如和刘和珍中任选一位,为其写一则颁奖词。要求:①请先将所选人物姓名写在答题卡上,然后写颁奖词:②符合人物特征:③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④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参考答案:(示例1)蔺相如:身为门客,胆识超强,完璧归赵,智勇无双;渑池赴会,舌战群狼;位超廉颇,忍辱避让;国家为先,如海器量。伟哉蔺相如,千秋美名扬!
新课程遭遇中考之坎
翟晋玉 今年是新课改实验区学生参加中考的第一年,据悉,2004年,广东省考试中心将会就实验区和非实验区所使用的不同教学大纲分别出题进行考试。另据《中国青年报》报道,2004年高考,湖北省将首次和其他23个省、区、市一起使用按照新课程标准命题的高考试卷。该报道称:“高考语文关注的已不是知识的多少,而是关注考生知识、技能是否已经转化为语文素质。考试有可能侧重于对学生认知能力、表达技巧、生活阅历的考查,注重考查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靠死记硬背得分的题会很少……” 这两条消息令人欣慰,对于深受考试之苦的广大师生来说,无疑更是好消息!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长期以来,评价和考试制度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决定着千千万万师生的命运。它是师生快乐、愁苦、希望和恐惧的源泉,是师生对之顶礼膜拜的上帝和偶像。这其实使得我们的教育从根本上成了对人本身的否定:人不是被当作人,当作一个本身就是目的的存在而得到直接地、无条件地肯定,而只是由于他们的成绩才被间接地、有条件地肯定,而这种肯定恰恰是对人本身的否定。教育的基础是生命,我们的教育却摧残生命;教育是成长,我们的教育却扼杀成长。因为没有从根本上对生命本身、对人本身的尊重和肯定,人就不可能真正成长起来,人的道德、智慧、审美、批判性和创造性等也都无从谈起。 目前,建立以师生的发展为本的考试和评价制度已是全国上下的共识。《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指出:“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保障。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使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教学发展与提高的过程。” 无疑,中央这些关于考试和评价制度改革的精神是很好的,但在基层是如何落实的呢? 老师们总是围着指挥棒转来转去 深圳市福田区景秀中学今年刚刚实施新课改,现在他们期末考试不再进行全区统考了,“比过去好一点儿。”教科学课的葛秀萍老师评价说。她希望中考“不要那么认真去算分,要让学生能够快乐地学,培养他们的素质”,“现在已经在推行素质教育,应该淡化分数和排名。” 葛老师告诉记者,还不知道中考时考不考科学,如果考,又将会以什么形式来考也不清楚。她很想知道上面怎么考,因为上面怎么考,下面就怎么教。当前学生的考试成绩仍然是衡量一名教师教得好坏的标准。“现在做老师挺难的,学生考不好,就会认为是老师教不好。”葛老师说。更令人痛苦的是,综合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科学课目前仍然被看作副科,上面不重视,“除了语、数、英,其他都是副科。” 葛老师认为,如何评价科学课的地位、量化科学课老师的工作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尽管葛老师认为新课程很好,但在目前情况下,教科学课“特别困难,还是分科好”,葛老师有些无奈地感叹道。我想这或许是许多科学课老师共同的心里话。 当记者提到有的地方中考仍然将物理、化学、生物分开考试、分开评价时,葛老师认为,分开评价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是不可取的。因为科学课中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知识是分不开的。比如讲植物的光合作用,要讲到光线、空气的成分和进行的化学反应等,这里面物理、化学、生物的知识都有,并且它们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 据说现在福田区出了一份样卷,各校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情况加以修改。“考试结果需要报上去,但不排名,所以不会因此束缚我们。”尽管如此,“老师们总是围着指挥棒转来转去,压力很大,如果能很快知道怎么考就好了!”教研员也在了解下面希望怎么考,但还是没有结果。 “没办法,上面让教什么就教什么。”葛老师的话语中透露出深切希望高考和中考有一个大改变的心愿。 “世界各国都有考试,关键是如何考。”葛老师说,她希望考试能够贯穿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考察,多一些联系生活实际的内容,多考察学生的能力。葛老师认为,能力与知识并不矛盾,能力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如果连基本的知识都没有,又怎么会有能力呢? 深圳市南山区是首批国家级课改实验区,今年第一批参加课改的学生将进入中考。南山区北师大附中教务处的张老师告诉记者,南山区2004年中考方案的基本思路已经确定为等级制评价,具体怎样操作尚未确定。区里对于这个方案很重视,已开了不下10次研讨会,估计最近方案可以出来。南山区教委禹主任说,中考方案事关重大,对广大师生特别是家长有很大影响,在最后完成之前不便透露。 发稿前夕,记者再次打电话到南山区教委,得知中考方案初步讨论稿已出来,但具体内容目前仍不便透露,方案会贯彻教育部的精神,最后定稿尽可能在放寒假前出来。 如果高考这根指挥棒不改变课改会大打折扣 湖北省钟祥市石牌二中是课改试点。对于中考的现状,石牌二中的唐永平老师认为,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阅卷的方式,现在阅卷往往是随便指定几个老师,一般是教研组长或年级组长,或者是三年级的老师。选择的阅卷老师有些是非改革实验区的,年纪偏大或偏小,视野和知识修养有限。比如,“写出某位诗人其他的诗句”这样的考题,一般的阅卷老师都没有能力评判,因为他们对这位诗人了解太少了。 二是中考命题形式。中考是各地、市、州教研员自主命题,很多教研员对课改的研究并不很深,盲目借鉴高考,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水平。“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切入到学生的实际中来,对老师的指导性不大。老师知道按照新课程不该这么教,可是按照考试却该这么教,老师们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他们不敢完全搞新课程,因为那样中考看不出老师的水平。”唐老师说。 唐老师认为,中考题和高考题常常惊人相似,高考有什么题型,中考马上就出来什么题
型。高考和中考对教学的影响非常大,如果高考和中考不根本改变,无论怎么改革都是失败的,新课改也不可能有质的变化。唐老师认为,现在越是重视教育的地方,往往越是重视分数。新课程对学生的发展和素质培养有益,教材怎么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怎么变,是需要深入研究的。唐老师认为,组织教研员讨论中考和高考问题,对教师有较大指导意义,而目前在这方面比较欠缺。唐老师希望我们的报纸在这方面能够更多地反映教师的心声。 唐老师建议能否进行一些这样的尝试: 采用阅卷老师资格制。阅卷资格采用考核的方式,取得资格方能阅卷。考试应该让素质好的学生得高分,但是在目前阅卷人员良莠不齐的情况下,没有在“新课程”里学习的学生反而能考高分,那新课程能推行下去吗?还有老师敢上“新课程”吗?还有学生愿“走进”新课程吗?不是说新课程就不能考高分,也决非否定新课程。相反,现在师生都非常欢迎新课程,只是,没有谁愿意为新课程付出代价。所以,目前当务之急是尽快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一系列评价体系,就目前来看,尤其应该优化命题和阅卷老师的素质。否则,新课程就走不了多远。 另外,语文试卷应该一卷多人阅(而且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作文),并且制定评分的细则。语文考卷中的开放性试题,往往只提出答题的基本要求,不大可能提供所谓的“标准答案”,试题的开放性带来了答案的多样性。面对“丰富多彩”的回答,评卷的误差是在所难免的。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减少这种误差。评分的标准越细,阅卷老师死抠字眼的就越多,这不符合语文评价的宗旨。相反,如果评分标准太“活”的话,阅卷的结果就可能失去有效的区分度。因此,对试卷中的主观性命题都应该像作文那样制定评分细则,从观点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周全、表述是否清楚、语言是否流畅等四个方面进行评分。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语文试卷阅卷时开放的随意性和咬文嚼字的僵化性,使语文试题有合理的可信度和区分度。 还有就是阅卷的时间限制问题。语文中考试卷基本上都摒弃了客观题,改以主观题为主。可以说其他任何一门学科的试卷都没有语文这样“主观”。基于这种特殊性,语文试卷的阅卷也应该特殊——在时间上要特殊,应该比其他学科更长一些。目前我们阅卷老师用在中考作文上的时间有多少?恐怕一般只有几十秒钟,用在其他答题上的时间呢?那就可想而知了! 江苏省灌南县教育中心教高三的周如俊老师说,尽管他们那儿已经实施了新课程,但教师上课基本上还是老一套。学校通常只是派一些人去学习一下,买一些新的教材,请一些专家、领导来讲,对教师的系统培训很少。学校只是在用新教材,教学方法的变化却很少。为了应对高考,学校组织专门的任课老师进行试题研究。周老师认为,高考命题肯定会变。他最近感到压力比较大,教师大多不知道该怎么搞,学校也搞不清楚高考会怎么改。 周老师认为,新课程的方向是对的,它改变了过去那种纯应试的教育,但实施起来有较大的阻力,从上到下要有一定力度,不是仅靠几个理论和讲座就可以实现的,关键是教师的思想观念要改变。现在大多数老师也在变,他们平时从报纸杂志上看到一些关于课改的理论和实践,对于新课程会有一些个人的看法,但这种学习并不系统。 周老师希望教育主管部门能够尽快脚踏实地地实施新课程。现在其实还是应试教育,市、县会把各校的高考成绩进行排名,并暗地里予以公布。“不是教师不想改,是不敢改。如果高考这个指挥棒不改变,课改会大打折扣。”对于课程改革,关键是怎么实施,基层的学校怎么应对。周老师希望我们的报纸能对此进行深入调查。 考试评价统一还是分开? 不久前,北京市教委了2004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工作方案。方案规定: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由北京教育考试院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分区县阅卷。进行新课程实验的区县,考试科目、阅卷与全市一致,原则上统一命题。 针对课改实验区与非课改实验区中考统一命题一事,记者采访了北京市海淀区教委胡副主任,他告诉记者,“北京市中考统一命题是吸取国外的教训,对学生评价统一标尺,从国家的要求统一命题,统一考试。海淀区在1994年被北京市政府批准为教育改革实验区,1995年海淀区就开始独立命题,到现在已经9年了。2002年,海淀区参加了国家课改,到2005年,第一批参加课改的学生将面临中考,应该有自己跟课改配套的新的中考方案。海淀区目前正在打报告申请明年(2004年)独立命题,不久前报告已递到市里,估计可以批下来。市里的文件说是‘原则上’统一命题,我们应该是被照顾的对象。” “1995年以来,我们一直坚持教育改革的思想,每年中考命题都有变化,都有自己的特点,学生都能接受。明年新的中考方案内容很多,肯定要增加一些内容,卷面成绩不能成为评价学生的惟一标准。比如,在这3年里孩子的成长过程要考虑进去,一个孩子3年表现都很优秀,由于各种原因中考一时发挥失常,不能就此判定这个孩子的成绩就是这样。” 胡副主任认为,面对新的评价改革,教师理念的端正和改变非常困难,而且他们缺乏“招数”。为此,区里按照新的课改理念,对教师开展了全新的培训,工作量极大。在培训中,所有的人都是完全平等的,他们在一起共同讨论如何进行教学,教师在这里获得了亲身体验,然后再去教自己的学生。比如,“大白纸讨论法”,每个小组4个人,围绕一个问题进行讨论。一个班分成5个小组,每个小组进行讨论修正,把自己的想法写在大白纸上,然后在上面挂出来。各组通过讨论得出更优的答案。这样,答案不是惟一的,而是开放的,可以有多种。与过去固定惟一的答案相比,现在的答案是开放和多元的,在各种答案中看谁的更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与世界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 困难和希望 当然,现行考试和评价制度的弊病不止是这些。在这次采访中,我还不只一次听到“副科”老师们对他们不被重视的痛苦和不平,史、地、生、音、体、美等“副科”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元旦前夕,记者在“博物学与中学教育有机结合研讨会暨《博物》杂志创刊会”上,听到与会多位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反映地理、生物、历史等学科不受重视,使孩子们的视野和心胸变得狭窄,缺乏爱心,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听到一位已退休的白发苍苍的特级教师对几十年来地理、生物等学科不受重视的悲痛和感慨,更让人在同情之时深思。 评价和考试制度之弊年深日久,背后更有其深厚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中国古代讲“学而优则仕”,这儿的“学”和“优”却大有问题。狭隘的甚至教条化的考试内容、单调而缺乏变化的考试形式以及僵化的评判原则,培养了一批批传统的忠实继承者,却严重束缚了中国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从某个角度来说,以中考和高考为核心的现行考试评价制度正是这一传统的延续,毋庸讳言,要彻底改变这一制度有相当大的困难。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看到了希望。近年来,要求考试和评价制度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央对评价和考试改革的认识和要求也越来越深入、具体,特别是这次新课改的力度和投入是前所未有的。教育部副部 长王湛日前强调指出,中考改革是当前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中必须抓紧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要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惟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力求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定、高中招生录取三方面予以突破。2004年要进入中考的实验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支持他们单列计划、单独命题、单独招生的要求,以保障中考改革和整个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后 记 有人说中国最苦的是中小学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大概是不错的。半个多世纪前鲁迅先生曾大声疾呼:“救救孩子!”面对今天的教育状况相信他若活着仍会这样疾呼。解放孩子,要从改革教育着手;改革教育,要从改革决定他们命运的“那只看不见的手”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