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口支援工作计划范文

对口支援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对口支援工作计划

第1篇:对口支援工作计划范文

3月29日至30日,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动员全国19个省市对口支援新疆和兵团,确保新疆和兵团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在新疆和兵团改革发展稳定进入又一个关键阶段时,中央决定今年上半年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将就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重大决策部署。新疆工作座谈会后,各项加快新疆和兵团发展的政策措施将相继出台,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和兵团工作也将掀起高潮。

目前,对口援疆、对口支援兵团的工作正全面启动。为此。本刊特开辟“对口支援在兵团”专栏,大力宣传中央对口支援兵团和即将召开的新疆工作座谈会的重要意义,全面宣传中央推进新疆和兵团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决策,深入宣传兵团各级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的新举措、新成效,充分报道承担对口支援省市在工作中的先进事迹和典型经验。

4月7日至4月21日,北京、浙江、广东、江苏、山西、河北、河南、辽宁等省市派出由主要领导带队的“高规格”代表团。先后赴兵团就新一轮援疆工作与对口师进行商谈和对接。而此时,各师、团也抓紧研究规划具体方案,从思想上、组织上、工作上作好充分准备,为确保对口支援取得成效打下坚实的基础。

按照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对口支援新疆工作的实施方案》,浙江省对口支援阿克苏地区1市、8县和农一师、阿拉尔市。为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农一师经社会征集、项目论证、审批立项等程序,规划了涉及新品种选育、高产栽培及标准化、资源与生态、农业工程与机械、工业与制药、医疗卫生、科技服务和素质教育8大类共47个科技项目,其中延续项目17个,新立项目30个。

“农二师紧紧抓住这次对口援疆的重大历史性机遇,通过河北省的援助,推进农二师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改善,不断增强经济社会自我发展能力,努力实现农二师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前不久,农二师师长黄金忠说。

该师提出了对口支援工作的目标:从现在起到2015年,确保全师经济以不低于兵团平均水平的速度增长,力争13%以上;在此基础上,再经过5年的努力,最大限度地缩小与内地的发展差距,确保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结合制订“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农二师还把社会民生事业、支柱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企业落户农二师、人才培养和干部人才援疆等方面作为承接对口支援的重点,确保对口支援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农三师、图木舒克市是是新一轮对口支援工作的重点。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要求,广东省和深圳市分别对口支援喀什地区疏附县、伽师县、农三师图木舒克市,喀什市、塔什库尔干县,并将在未来5年安排资金96亿元用于对口援建工作。

面对这一机遇,农三师、图木舒克市确定把对口支援资金用于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干部人才培养培训I等方面;促进师、市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图木舒克市工业园区发展规模,扶持现代农业示范生态区和特色林果标准示范园区建设,加大干部人才培训力度,力争在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民生改善、维稳能力提高、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目前,农三师、图木舒克市已确定今年试点项目为41团军垦历史文化城、50团城镇基础设施项目。

按照江苏省对口支援方案,镇江市对口支援农四师。该师抓住机遇精心筹备对口支援工作,初步确定对口援助建设项目29个,其中民生项目15个,产业发展促进就业项目10个,人才培养项目4个,编制了总体援建规划草案,初步选定62团、71团为先行试点单位。

根据规划草案,农四师将围绕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建设,集中力量建设霍尔果斯工贸园区,利用霍城片区团场相对集中、自然条件相对较好、交通便利等优势,积极构建64团可克达拉新区;推进团场小城镇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强配套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建设。加大文明生态小康连队建设力度;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努力形成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带和优势产业区;着力发展设施农业和特色林果业;加紧实施特克斯河北岸旱改水配套水利工程、霍尔果斯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等。

“湖北省与农五师对接后形成了统一意见,初步确定了先期启动农五师双语幼儿园整体搬迁工程、农五师双语高级中学运动场续建项目、农五师师部城区职工培训文化体育中心3个对口支援项目,总投资7300万元,3项工程4月底开工。”农五师发改委主任马晓宏说。

目前,农五师已经形成了2010年、2011年和2012年至2020年重点支援建设项目计划,启动了对口支援总体规划、团场总体规划和8个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确定了产业优势突出、区位优势显著、人口聚集程度高、具有发展潜力的86团和89团作为产业援建试点单位,重点支持86团建成1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和89团建成一个区域性农产品交易中心,依托阿拉山口口岸优势,开展面向国内国外市场的商贸流通。

自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确定山西省为农六师对口支援省后,农六师紧锣密鼓地进行项目申报、审核、编制等承接对口支援准备工作。

该师党委提出,以改善职工群众基本生活条件、支持产业发展、促进职工就业、培养干部人才为重点,坚持“输血”和“造血”相结合,职工持续增收与团场持续增效相结合,经济援疆与干部、人才、教育援疆相结合,当前和长远相结合,切实改善民生,增强发展后劲,推动农六师实现跨越式发展。目前,农六师已基本形成重点支援建设项目计划,启动了对口支援总体规划、团场总体规划编写工作,确定102团、芳草湖农场试点实施工业园区及城镇基础设施和设施农业项目。

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确定江苏省为农七师的对口支援省。农七师依托江苏纺织服装、机械加工制造、电子信息、高新技术等发达产业,着眼自身优势资源,重点引导棉纺织及纺织机械、食品、农副产品加工等相关产业向纵深发展,同时,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天北新区工业园区建设、天北物流园区建设,并确定今年试点项目为124团高泉镇2.57万人饮水安全供水项目、130团集中供暖项目。

“让辽宁省的企业到石河子市落户后能有大发展,让石河子市的企业也能在辽宁省有所作为,进而促进双方共同发展。”前不久,兵团党委常委、农八师、石河子市党委书记宋志国就辽宁省对口支援工作提出,对口支援的资金要重点放在师、市农业产业化项目上,重点支持力量要放在团场。

针对辽宁省对口支援工作,农八师、石河子市党委将口支援资金重点投向农业产业化发展、工业园区建设、经济协作、人才引进和开发等4个方面;依托现有的资源优势和农业产业化基础,选择2个团场作为对口支援的试点,进一步完善配套温州工业园和北泉镇工业园基础设施,加快团场发展步伐;吸引辽宁省

的企业加大向西部转移的力度,借助对口支援这个平台,帮助本地优势企业乘势而上、走出新疆,进一步提高自身发展能力。

4月17日,辽宁省对口援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兼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董晓时一行来到农九师,落实相关对口支援工作,确定拨付1797万元用于农九师对口支援试点单位163团、168团建设职工群众住房、基础设施等首批建设项目。

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召开后,农九师党委按照辽宁省援助计划调整细化了项目规划,确定团场经济基础条件和发展环境相对较好、经济和人口规模较大、中小企业发展具有一定基础、师“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点发展城镇163团、168团为试点团场。

针对黑龙江省对口援助项目,农十师出台了《对口支援专项规划纲要(草案)》,初步选定2010年对口支援试点团场为181团、183团和188团。为使对口支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农十师结合实际,确定加快肉食品加工业、水产品繁育养殖及深加工、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口岸经济和旅游业、工业物流园区建设、煤化工业建设等7个方面的建设,拉动经济健康快速发展;通过借助支援省市的力量,大力实施人才援疆计划、专项人才支援计划、人才挂职锻炼计划和人才培训计划,并通过联合办学、教育对口支援、定向招生等,提升农十师人才素质;在北屯火车站站前广场建设。城市供水、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北屯城市市政配套工程建设、北屯体育馆建设、农十师煤矿环境改造建设、职工住房改造项目建设等方面获得援助省市的帮助,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发展。

河南省是农十三师的对口支援省。4月19至20日,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率领河南省党政代表团来到农十三师考察。双方确定今年先行启动建设1000座日光温室大棚设施农业项目、建设1万亩红枣特色果园基地项目和柳树泉农场沙枣泉危房改造前期规划项目,并明确今年的启动资金为3000万元。与此同时,双方初步商议到2015年,河南省拟对口支援农十三师项目29个,约计20.45亿元,商谈合作项目36个。该师还就河南省在农十三师建立果树研究所以及与河南省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合作达成初步意向。

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确定北京市新一轮对口支援农十四师。4月12日上午,北京市对口支援农十四师红枣加工基地建设项目启动,拉开了北京市对口援疆工作的序幕。

第2篇:对口支援工作计划范文

自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确定了“结对支援”方案后,10个对口支援省市分别派出高规格的考察调研团前往兵团12个受援师考察调研,联系对接,并已全部完成对接任务。各受援师也积极予以回应,9个师派出代表团赴对口支援省市加快各项工作衔接,积极推进试点项目,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与此同时,兵团各师、各部门认真编制对口支援总体规划和新型团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产业及工贸园区、促进就业、干部人才培养等专项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对口支援工作的目标、任务、项目和标准。

更令人可喜的是,在受援师和支援省市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已有8个师按照“科学规划、民生优先”的原则确定了一批职工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试点项目,并且已经落实援助资金,陆续开工建设。

根据中央安排,浙江省对口支援农一师、阿拉尔市和阿克苏地区八县一市。浙江省将支援方案进一步细化,由台州市对口支援农一师、阿拉尔市。

为进一步推进对口支援工作,浙江省制定了《浙江省对口支援农一师、阿拉尔市项目专项规划》,项目分为设备器材类、智力援助类、补助资金类、全额投资类。项目建设坚持民生项目优先、中小型项目和工业项目为主,突出项目支援和人才培养。

浙江省已初步确定了首批5个对口援建项目,预计将投入援助资金1.42亿元。项目包括新建农一师高级中学教学楼和综合楼,新建农一师第二中学综合教学楼和餐厅、浴室,改建阿拉尔市水厂及配套工程,新建1团水厂及配套管网设施,建设解决职工应急抗旱、农业生产用水问题的产业发展项目等。这些项目全部由浙江省投资,计划2011年年初开工,年底完工。

7月1日,河北省保定市援建的农二师农业科技研究推广基地项目隆重开工。这意味着河北省对口支援工作已进入实施阶段。

农二师农业科技研究推广基地项目总投资4500万元,其中,用于研发中心建设投资2571,52万元(包括设备及实验仪器)。

就在这个月月底,农二师派出考察招商代表团先后到保定市和石家庄市的一些企业参观考察,并在两市举行了对口支援产业对接会,推出了棉纺、库尔勒香梨、塔河马鹿、石棉、旅游等五十余个项目。

根据国家对口支援实施方案和兵团的总体要求,农三师、图木舒克市结合自身实际以及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思路,制定出对口支援建设总体规划,确定了对口支援的重点建设项目。

总体规划要求,2011年至2020年10年间,农三师、图木舒克市将完成三大类48个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投资82.76亿元,其中,申请对口援助资金57.95亿元。

总体规划中,涉及改善职工群众基本生活条件的建设项目29个,计划投资65.2亿元,申请援助资金41.08亿元;促进职工群众就业和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建设项目6个,人才培训方案1项,计划资金4亿元,全部申请援助资金;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工业发展的建设项目12个,计划投资13.56亿元,申请援助资金12.87亿元。

“湖北省将保证援建资金及时到位。全力以赴抓好对口援疆试点项目建设,高质量、高水平、高标准地完成项目,使其尽早惠及当地人民群众。”前不久,湖北省委副书记、省长李鸿忠在农五师现场办公时说。

湖北省投资1亿元援建的农五师楚星双语幼儿园、楚星文化体育馆等试点项目工程已于近期相继开工。该省孝感市、鄂州市、十堰市、随州市、仙桃市、黄冈市等9市在产业项目、民生工程、人才队伍、教育科技等方面已与农五师90团、84团、86团、87团等团场完成工作对接。

山西省确定对口支援农六师、五家渠市后,积极开展各项援助工作。目前,102团400座温室大棚示范项目破土动工,拉开了山西省新一轮对口援疆项目实施工作的序幕。

该项目计划投资4000万元,总规模1万亩,其中,大田蔬菜8000亩,反季节蔬菜2000亩。计划建设温室大棚600座,配备塑料大棚600座。项目建成后,可新增就业人员1600人,实现年产无公害蔬菜7000吨,户均年增收1.1万元。今年实施的一期援建工程,计划投资1450万元,新建温室大棚200座,配备塑料大棚200座。

6月24日,江苏省淮安市今世缘酒业有限公司与农七师129团签订了白酒生产销售意向书。此合作意向是农七师与淮安市达成的首个合作发展项目。

今世缘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今世缘”系列白酒为江苏省知名白酒品牌。公司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生产规模和销售收入位居中国白酒行业前10名。今世缘酒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在“十二五”末将帮助129团实现白酒年产销量1万吨。年销售收入超亿元。

“辽宁省对口支援农八师、石河子市的7个试点项目将在今年年底竣工投产。”农八师、石河子市发改委相关人员称。

今年,辽宁省在农八师、石河子市选定了152团、143团的7000亩酿酒葡萄建设项目,148团千头股份制奶牛场建设项目,石河子总场部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项目等7个项目。这7个试点项目基本采取股份制经营管理、市场化运作、公司化经营,对口支援项目总投资为1.3亿元,其中辽宁省对口支援资金为三千余万元,缺口部分将依靠社会投资。

同时,辽宁省对口援建农九师163团屯垦戍边新型连队建设试点项目也于近期启动。这一试点项目,投资1061万元,建设内容包括新建职工住房96套,新建办公、文化、卫生、商店等综合活动中心,新建和改造道路、绿化、照明、给水、排水、供暖等基础设施,同时发展果蔬和特色养殖业。

此外,农九师完成了辽宁对口支援5年规划编制工作。该规划编制按照“统筹兼顾、民生优先,富民安居、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积极创新,分期分批、突出重点”的原则,把改善民生放在优先位置,着力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促进就业,解决就业、教育、住房等基本民生工程,建立起人才、技术、管理、资金等全方位对口支援的有效机制。

该规划共编制56个项目,规划总投资11.93亿元,主要项目包括屯垦戍边新型连队建设项目、3000户棚户区改造工程、4.8万人安全饮水工程、文化体育及广播电视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干部人才培训项目等。

7月19日,黑龙江省对口支援农十师100座日光温室大棚建设项目在183团启动。183团紧紧抓住黑龙江省对口支援农十师的机遇,将发展设施农业作为团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与青河县神农公司合作,建设100座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大棚。工程首期建设50座大棚,其中,30座实现当年种植、当年见效。大棚建成后,不仅可以缓解该团的就业压力,而且能促进团场实现绿色无公害蔬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

河南省自确定对口援建农十三师后,一直积极推动对口援建工作。目前,3个试点项目全部开工建设,1800座日光温室大棚已投入使用,1万亩红枣基地建设项目已完成果树定植工作;柳树泉农场沙枣泉少数民族困难群众聚居区水源汇流工程、危旧住房改造工程前期工作已全部完成。

另外,农十三师已与河南省文化厅、省广电局等部门以及河南神火集团、平煤神马集团、洛阳广电总台等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合作内容涉及文化、医疗、农林水利、能源等多个领域。届时,投资150亿元的河南神火集团煤电铝一体化等一批工业项目将落户农十三师。

47团是北京市对口援建农十四师的首批试点单位之一。今年6月初,北京市党政代表团在47团考察调研时,了解到去年47团种植的红枣因远距离运输、加工不及时、阴雨天气等原因损失400多万元的情况后,当即决定帮助47团建设红枣加工厂,扶持该团发展农业产业化。

随后,北京市拨付首批2000万元援建资金帮助47团建设红枣加工厂,并派出援建专家3名、技术人员5名、干部3名,专门负责工程项目可研性报告、厂址勘察、图纸设计、厂房建设以及协调对接等援建工作。

目前,红枣加工厂主体厂房地基已完工,正在进行主体建设。红枣加工厂建成后,将解决该团5000多吨红枣的加工问题,可增加收入1200多万元。

第3篇:对口支援工作计划范文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使对口支援工作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关键工程

教育部对口支援计划的实施对加强新疆大学的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学校改革和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新疆大学党委高度重视对口支援工作,多次召开常委会议,为加强对口支援工作的领导,成立了以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为组长的“新疆大学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由党委(校长)办公室行政管辖,专人负责的对口支援办公室。学校各职能部门、各学院也成立了专门的工作机构,做到了对口支援工作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校党委把“加强和改进对口支援工作”作为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经常组织学习教育部关于对口支援工作的新精神、新安排、新部署,研究解决学校对口支援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提高学校各单位做好对口支援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学习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开发和学校管理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基础上,紧紧抓住对口支援这一有利契机,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发展。

二、我校开展对口支援工作情况

(一)西安交通大学

2004年以来,西安交通大学对我校的支援工作力度不断加强。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王建华在一年内四次访问我校,磋商对口支援工作。2005年5月,我校领导多次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前往西安交通大学讨论对口支援工作,双方在干部挂职交流、研究生培养、师资培训、实验室建设、图书馆建设、经费保障等方面达成了一定共识。

1. 学科建设

两校的领导经过深入细致的分析,认为加强我校的学科建设是对口支援工作最好的切入点。在2006年全国第十批博硕士点申报工作中,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王建华、校长郑南宁多次来新疆大学指导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并派遣挂职干部专门负责博士点申报事宜。

2006年在全国第十批博硕士学位授权审核中,我校新增7博士点,其中工科博士点4个,实现了零的突破。这与西安交通大学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密切相关。通过新增博士点、博士生导师和西安交大的专家的力量,加强了我校工科的学术团队建设,提高科研和人才培养水平。

2. 干部挂职交流

2006年3月新学期伊始,西安交通大学陆续派出4名干部来我校挂职,分别任我校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副院长、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和后勤服务中心主任助理。这些挂职干部不畏艰苦、勤勉敬业,特别是在我校机械工程学院挂职任副院长的尚春阳教授,主动向组织申请继续在新疆大学工作半年,以帮助机械工程学院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较快发展。

为了进一步加强两校对口支援工作的深度与力度,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王建华亲自将王小力同志送到新疆大学,担任新疆大学党委委员、常委、副校长,帮助新疆大学加强工科建设。与此同时,我校也派出2名干部赴西安交通大学分别挂职图书馆副馆长和后勤服务中心主任助理。

3.师资培养工作

2005年11月,西安交通大学聘任我校15名教授为其博士生导师,并从2006年春季开始在西安交通大学招收博士生。

2005年西安交通大学接收了我校经管、信息和电气专业4名推免研究生,毕业后作为我校的师资。同年11月,为加强新疆大学的师资队伍建设,西安交通大学向国家学位办积极申请了30个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专门为我校相关专业教师单独组织考试。与此同时,我校15名被西安交通大学聘为博士生导师的教师也开始进行2006年的博士生招生工作。2006年春季,我校兼职导师共招收博士生13人(13人均为我校在职教师,其中物理学专业2人,机械工程专业2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7人,电气工程专业2人);2006年秋季,西安交通大学招收我校8名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以单独考试方式招收我校12名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学位。

4.成立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新疆大学研究生分院

2005年11月5日,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新疆大学研究生分院揭牌仪式在新疆大学隆重举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努尔·白克力、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王建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党组书记赵德忠、新疆大学党委书记王桐等领导同志和新疆大学师生代表共350余人参加了揭牌仪式。在揭牌仪式上,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王建华与新疆大学党委书记王桐签订了《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新疆大学研究生分院建设方案》。研究生分院的建立,对于进一步加强新疆大学研究生教育,争取正式成立新疆大学研究生院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5.教师讲学工作

西安交通大学谢友柏院士、卢秉恒教授、王兆安教授等学科带头人来我校开展学科建设研讨和学科前沿讲座。2004年7月~2005年7月,选派李旭祥教授到我校相关院系讲授环境工程设计及过程控制、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西安交通大学信息学院刘仁江教授系统的给本科生讲授了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课程,并为学院学科专业建设提出指导性意见。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王建华教授、电气工程学院院长王兆安教授、电气工程学院索南教授等曾先后来院讲学和指导工作。

西安交通大学数学学院于2006年3月至7月委派博士生导师彭济根教授来学院担任挂职副院长,为师生举办学术报告,并讲授本科生课程和负责研究生的教学与管理工作,使学院的管理和学科建设工作收益颇多。同年7月,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徐宗本教授也前来讲学,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

6.图书馆信息建设和网络教育建设

目前,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已向我校图书馆免费提供自建数据库:《钱学森特色数据库》、《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题录)》、《重点学科导航数据库》、《联合书目信息数据库》、《西文生物医学期刊联合目录》。2004年8月,西安交通大学向我校赠送了1200个品种、6000余册、价值11万元的图书资料;同时,还为我校专门培训了两名图书馆工作人员。上述工作,对进一步推动我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网络教育建设。西安交通大学赠送给我校价值八万元的远程教育卫星接收设备,帮助我校建立了一个校内地面卫星接收站。

7.实验室建设

2004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王建华书记亲自带队,赠送给我校价值25万元的实验设备,用于我校工程训练中心的工业系统测量和驱动与控制实验室建设。

(二)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的支援学科为法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和数学。

1.干部挂职交流

武汉大学法学院皮勇博士到我校法学院担任副院长,为我校对口支援工作的开展做了大量的工作,在他的积极努力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

2.交流与合作

2006年6至7月,武汉大学法学院书记莫洪宪、院长曾令良来学院就对口支援建设以及学科发展进行指导,同时就援疆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与教师们进行了交流,并赠送给学院5000余元的专业书刊。

在“数学学科战略发展规划“和“师资队伍发展规划”的制定过程中,武汉大学数学学科有关专家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使这两个协议更加完善。此外,武汉大学还为数学学院复制了近1000册最新外文期刊和图书。

3.师资培养

我校建工学院测绘系系主任阿里甫、易学锋于2006年年底前往武汉大学签定了对口支援协议。该校于2007起,在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方面给予我校特殊政策。

武汉大学法学院2007年接受我校法学院两名青年教师进修,1名博士进入其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2007年9月将接受法学院2名本科生和2名硕士生前往武汉大学进行专业学习。在数学学科人才培养上,武汉大学将于9月接受我校一名教师去武汉大学进修。

4.教学指导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陈允平教授、副院长谈顺涛教授一年来为电气工程学院学科建设和博士点申报给予了热情指导和帮助。学院两次派人去武汉大学进行短期调研、学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法学方面,2006年12月,武汉大学法学院选派了法律史学柳正权教授来学院讲学、指导,并对法律史硕士点的建设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

(三)大连理工大学

2006年8月,大连理工大学派出赵宗昌教授(博士生导师)到我校化学化工学院担任副院长,具体落实双方所达成的协议,并协助学院开展学科建设等工作。

1.师资培养

基于我校实际情况,赵宗昌副院长主动和大连理工大学联系,争取适当减免培养费,并为考生联系博士生导师,去年10月已经有4名考生参加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生入学考试,其中三名教师被该校录取。

2.学科建设

大连理工大学利用自身人才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协助新疆大学申请“应用化学”、“物理化学”博士点。在大连理工大学的指导和帮助下,在2006年全国博硕士学位授权审核中,我校这两个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均获得了批准。

3.教学与学术交流

2006年下半年,赵宗昌副院长为学院30多名研究生讲授了“计算流体力学和传热学”课程。同时,为学院全体师生举办了专题报告,学生对讲座普遍反映良好。

4.实验室工作

2007年,教育部已经正式批准在新疆大学建立“石油天然气精细化工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赵宗昌副院长作为技术专家之一参加了重点实验室”立项论证工作,并为该重点实验室提出了许多可行性意见。

5.积极开展科研工作

充分利用大连理工大学技术优势,结合新疆太阳能特点,赵宗昌副院长整合两校的学科力量,主持开展了“太阳能空调关健技术研究和示范化装置”项目,并同新疆一家企业签订了技术开发合同(开发经费20万元),目前经费已经到位,设计研发工作开展顺利。

(四)与北京大学等高校的工作情况

根据教育部关于对西部地区高校实行政策倾斜的有关规定,我校还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以及东华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对口支援联系。2006年3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接受我校孙素荣副教授作为访问学者,时间一年。今年3月,我校化学化工学院已有1位教师考取北京大学的相关专业的博士生。北京大学积极协助学院申报“应用化学”、“物理化学”两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加强了两校在该学科建设方面的合作。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与我校建筑工程学院建立了两校学生实习基地,并无偿提供本科培养计划、教学大纲、国内外专家的讲座光盘以及各类教材等。我校选派三位教师先后在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进修。2007年,我校二级学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硕士点获得批准,同济大学将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给予支持。2006年10月,同济大学派遣2名博士到我校建筑工程学院从事教学工作。2007年3月,同济大学城规学院规划系主任赵民教授及3名博士研究生来我校建筑工程学院授课。

北京外国语学院著名学者王福祥被我校外国语学院聘为客座教授,他对我校俄语语言文学硕士点的申报给予了大力帮助;并提供了该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帮助我校对现有的英、俄语本科专业进行学科调整。每学期派2-3具名有硕士以上学历的研究生来我校任教。2007年招收我校俄语专业博士委培研究生1名。同时,委派教师与我校教师联合申报了校级课题,并派教师为我校师生作学术讲座。清华大学先后接受我校3位教师和2名研究生调研和短期学习。2006年暑期,清华大学副校长龚克教授、电机系的梅生伟教授先后来我校电气工程学院进行讲学和业务指导。

东华大学帮助和促进我校艺术学院的学科建设工作,合作领域涉及纺织工程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以及艺术设计专业等。

2007年4月,我校塔西甫拉提副校长一行赴中国矿业大学就对口支援工作进一步进行接洽。2007年,中国矿业大学招收我校1名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

(五)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口支援工作,西安交通大学等有关内地高校不论是在具体工作方面,还是在办学思路、教学理念、发展模式等方面,对我校的进一步发展都予以了支持和帮助。但是,也有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

1. 对口支援中,我校一些院系由于承担的费用过大,成本过高,对口支援工作难以顺利展开。

2. 现有支援高校在学科上还不能充分满足我校多学科发展的需要,希望增设援疆学科数量,以促进这些学院在重点学科上的突破和发展。

3. 对口支援双方高校要进一步加强联系,更深入地推进支援和合作。

三、今后的工作计划

通过一年的援疆学科建设工作,我校已与上述11所高校在不同程度上建立了支援合作关系。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大大促进了我校相关学科建设的发展,提升了教学与科研水平,为我校培养了一批教学和管理人才。今年4月,塔西甫拉提·特依拜副校长、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贾殿赠、人事处处长李永晟等一行前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中国矿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东华大学就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培养及合作研究等方面与对口支援学校达成共识。

(一)继续狠抓落实援建工作,把援建工作纳入到我校“十一五”规划中,作为本校发展规划中的重中之重。开展人事制度改革等相应配套措施,调动各学院教师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并将援建工作实施效果作为校各学院领导业绩考评的重要指标。

(二)计划今年8月与各支援高校举办一次“对口支援工作年度例会”,检查、总结一年来的工作进展情况,并就下一阶段主要工作进行协商部署。

(三)积极保持与各支援高校的密切联系,就援建事宜进行沟通接洽,根据我校和支援学校的实际情况,形成有目标、有重点的对口支援协议。双方进行深入具体的合作,落实协议中的各项意向,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四)一年来,优秀干部来我校挂职大大提高了学校管理工作水平,使学校的本科生、研究生管理得到一定改进。我校将在管理工作水平和推动管理队伍建设方面不断加强与各支援高校的合作,计划下一年度相应增加到支援高校的干部挂职人数。

(五)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对口支援院校的优势,积极把握有利条件,实现我校我在重点学科上的突破和发展。

第4篇:对口支援工作计划范文

新疆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是我国战略资源的重要储备区,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当今世界独有、中国唯一的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组织,是稳定新疆、建设新疆、繁荣新疆的一支关键力量。作为兵团高等教育的龙头,石河子大学担负着兵团“人才库、思想库、智力源”的重要任务。正是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北京大学高度重视对口支援工作,将对口支援我校纳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整体规划中,并作为北大服务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积极落实。天津大学也将对口支援工作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本着实事求是的校训把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援疆学科建设计划”支援高校也都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对口支援工作,积极支援我校。石河子大学更是将对口支援工作当作新时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充分利用、深入挖掘对口支援的各项资源。

五年来,石河子大学以对口支援为契机,抓住机遇,统筹规划,乘势而上,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辉煌,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突破。2005年我校成为省部共建高校,在新疆率先顺利通过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博士点从无到有,已建成4个博士点学位授权点,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取得立项,国家“863”高科技计划项目实现零的突破,文科硕士点申报成功,留学生教育和国际科研合作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本科生就业率连续四年位居新疆高校前列,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社会美誉度迅速提升。这些成绩的取得,标志着我校正一步步朝着建设高水平、综合性、开放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目标迈进。对口支援工作在我校的发展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北京大学全方位对口支援成果丰硕

(一)名校名师支教,教学水平、师德师风建设明显改善

五年来,北大先后有100多位学者、教授来我校讲学、支教。2003-2005年教育部实施“李嘉诚基金会重点课程教师选派计划”,北大派出具有丰富教学经验、较高学术水平的30位教师来我校支教,重点支持我校新办专业,使新办专业的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在短期内都得到提高与完善。我校给每位支教老师配备了1-2名助教,使这些青年教师足不出校就可得到名师们的指点。一批批北大教授来我校支教的同时,将北大百年名校的精神在我校传递。中文系孟二冬教授就是他们中间的杰出代表。支教期间,他忍着病痛坚持完成了支教任务,最终咳血住进医院。他在我校支教的先进事迹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为孟二冬同志题词:“为人师表,品德高尚”。北大精神孕育培养了孟二冬,同时,他对学生高度负责、对科研锲而不舍、对事业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在我校得到了升华。

名校优秀教师群体所传递的奉献精神与我校一贯秉承的艰苦奋斗的兵团精神高度融合,这两种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校的教师,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我校教师扎根边疆、献身边疆教育事业的决心明显增强,我校教师流失率从2000年的10%下降到2006年的1%。

(二)实施“文化西援”工程,开展“名校名师讲坛”,校园学术氛围空前浓厚

“文化西援”工程是北大对口支援的文化盛宴,是弘扬学术精神的主阵地,是推动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项目。截至目前,已有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北大医学部主任韩启德院士、北大校长许智宏院士、北大常务副校长林建华、柯杨、原北大校长吴树青、著名学者梁柱、陆俭明、阎步克、魏英敏、曹文轩、王晓秋、胡壮麟等在内的31位专家学者先后到我校开展了66场学术讲座,内容涉及哲学、历史、文学、语言学、伦理学、经济管理、医学、化学、生命科学等学科领域,听讲师生多达三万余人次。“文化西援”工程引起了新闻界、学术界和社会的极大关注,在新疆地区产生了强烈反响,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名校名师讲坛”掀起学术高潮。为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扩大学校影响,带动科研和学科建设,2007年3月我校全面启动“名校名师讲坛”计划。邀请北大、天大等国内著名高校的名家名师来我校开坛讲学。从2007年4月至10月将陆续有40位国内一流学者来我校讲学,为我校十年并校庆典营造崇尚科学、尊重学术的浓厚氛围。

(三)加大人才培养,提升教师学历层次,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对口支援工作伊始,我校就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对口支援的中心任务认真落实。五年来,石河子大学共派出120余名教师赴北大进修,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7人作为师资后备力量前往北大学习。2005年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大学新疆研究生培养基地”在我校挂牌成立,重点为我校培养高层次教师。目前共招收我校21名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占目前我校攻读博士学位教师总数的18%。

(四)重点扶持学科建设,以科研为突破口,四个学科取得重大突破

对口支援工作伊始,北大确立重点扶持我校汉语言文学、生物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药学四个专业。五年来,四个专业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药学方面,在北大专家的指导帮助下,申报新专业1个、硕士点1个,立项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兵团级重点实验室1个,合作申请国家“973”前期预研项目1项,联合申报部级科研项目2项,省级科研项目3项。生物技术方面,两校共建植物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加强实验课教学,提高综合类、设计类实验课程的开出率,申报国家“863”转基因项目获得立项。计算机科学方面,我校教师与北大教师合作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采取共建EDA电子系统设计实验室、计算机联合实验室、实施远程授课等形式,提高了我校计算机理论和实践教学水平。在自治区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课程评估中,我校名列第一。汉语言文学方面,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主,我校成立了文学艺术学院,改变了我校文轻理重的局面。2006年6月在北大的帮助下,文学艺术学院成功举办了“文学与文化研究:问题与方法”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十几个省区的专家、教授在会上进行学术交流。

在北大的带动下,我校学科结构进一步优化,办学层次显著提高。在国务院学位办第九、十次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中,我校共获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新增32个硕士点,博士点和文科硕士点取得零的突破,我校学位点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五)举办干部培训班,互派干部挂职,干部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

北大充分发挥学科齐全、知识信息密集的优势,于2004年10月为我校中层干部举办了为期两周的管理干部高级研修班,我校42名机关部门、各学院、直属和附属单位主要领导参加了培训。短期干部培训开拓了我校干部的视野,转变了我校干部的思想观念。北大还通过与我校互派挂职干部,帮助我校提高管理水平。北大先后派东方语言所所长赵杰教授、校长助理于鸿君教授出任我校副校长。根据我校需求,北大派出研究生院彭万华、国际合作部潘庆德、药学院李长龄、政府管理学院王磊担任我校相关部门和学院领导。挂职干部们管理经验丰富,管理理念新颖,管理思路明确,管理方法科学,既能出成绩,又能带队伍,为我校的管理队伍注入了新鲜活力。同时,北大接受我校10名中层干部到相关部门挂职,加强了两校干部交流。

(六)积极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毕业生自愿留疆工作人数逐年增加

我校十分重视学生工作,把人才培养作为服务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对口支援以来,我校每年都选派优秀本科学生赴北大插班学习,感受北大名校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对口支援工作中,我校联合北大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不仅活跃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增进了两校学生间的友谊。2003年,两校学生开展题为“西部开发,教育先行”的同台演讲,以“相约在西部”为主题举行了两场文艺晚会。此外,应北大邀请,我校非艺术专业学生艺术作品在北大图书馆展出,我校学生参展的87幅美术、摄影作品受到北大师生的欢迎和好评。2003年12月,应北大邀请,我校5名优秀学子赴台湾参加了“海峡两岸大学生交流实习营”活动。我校每年接受北大学子暑期社会实践团来新疆兵团进行社会实践,加强了双方学生的交流。通过开展活动,与北大学生交流对话,开阔了我校学生的视野,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我校学生素质得到很大提升。

随着我校的快速发展,随着新疆及兵团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量逐年增大,让许多内地毕业生看到了巨大的创业空间和自身发展的希望所在。对口支援五年来,一批优秀的内地毕业生志愿“服务地方经济,投身西部开发”,到新疆和兵团基层农牧团场建功立业已成为我校毕业生就业的一大亮点。西部大开发人才需求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我校创设的教书育人的内部环境共同作用,促使教育留人扎根西部的新的人才流向机制逐步建立起来。自2003年以来,学校毕业生中自愿留疆工作的内地生源人数和比例不断扩大。2003至2006年内地生源毕业生中在新疆和兵团就业率均在53%以上,2006年达到了70%,截止目前已有2084名内地生源毕业生扎根在了西部,不少学生已成为新疆及兵团各条战线的骨干力量。

(七)开放办学,扩大交流,石河子大学声誉明显提升

对口支援之初,北京大学就积极帮助我校做好外事工作。经北京大学牵线搭桥,我校已同日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日本岩手大学、韩国忠南大学、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新西兰梅西大学、欧亚太平洋地区大学合作中心等多所境外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在学者和学生交流、交换图书资料和学术刊物、科研合作、举办学术研讨会等方面与上述高校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近年来我校接待国外友好院校访问团近30批次,接受日本岩手大学赠图书700册,与国外高校合作科研项目2项。北大还介绍国外基金资助我校教师到国外研修,和我校共同组团参加国外和港台学术交流活动。自2004年起我校开始发展留学生教育,目前已培养巴基斯坦、韩国、日本留学生百余人。通过不懈的努力,外引内聚,我校五年来的外事活动量超过了建校以来外事活动量的总和,形成了开放办学的局面,极大地提升了我校的知名度、美誉度。

(八)物资捐赠,资源共享,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北大组织出版社每年向我校捐赠新版图书,动员全体教师为我校捐赠自己的出版著(译)作。五年来共捐赠图书一万四千余册。由北大牵线,北京大学图书馆、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石河子大学图书馆签署了三校学术资源共享协议。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北大图书馆向我校开放了网上电子资源,北大图书馆在外文全文期刊查新上给予我校支持和帮助。

为改善我校办学条件,北京大学方正集团向我校捐赠了100台电脑建立了“第五微机实验室”。北大向石河子大学化学系捐赠价值30万元的化学实验设备。北京大学资源集团向我校捐赠了40台NC机和4台服务器,由北大牵线,美国明导公司向我校捐赠了价值1亿元的计算机软件,三方建立了美国明导公司一一石河子大学——北京大学“电子系统设计联合实验室”,该实验室成为新疆电子设计第一家,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二、天津大学全方位对口支援,注入新鲜活力

(一)两校互访频繁,重点突出

我校校领导先后多次赴天津大学访问,就对口支援工作与天大领导沟通交流。我校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机电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水利建筑工程学院先后组团赴天津大学寻求支持与合作。2006年6月22日,天津大学校长单平率代表团来我校,落实两校的对口支援协议工作,并签订了两校“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协议书。11月23日,天津大学化工学院院长元英进、党委书记冯亚青率相关专家教授等一行13人来访我校,就天津大学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召开科技洽谈会。2007年4月,来自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化工学院和社会科学与外国语学院的领导、老师一行12人参加天津大学和石河子大学联合招生的工程硕士班开学典礼。

(二)人才培养措施得当,力度显著

天大化工学院与我校化学化工学院签订联合开办“化学工程类专业”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班协议,并于2006年在我校招生。经过组织报名、考试,目前已有我校和新疆农垦科学院的22名教师、工作人员被录取。该工程硕士班的开办,对于我校提升化工专业教师学历层次,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同时帮助兵团培养高水平化工人才,适应兵团经济社会发展由以第一产业为主向二产、三产转型等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今年,我校化工学院教师徐晓琳考取了天津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天津大学免收全部学费。为帮助石河子大学提高英语语言学等专业的教学水平,天津大学研究生院、社会科学与外国语学院还与我校外国语学院决定为我校联合培养单考英语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天大研究生院和社外学院领导、教师等多次来我校组织报名考试工作,该班今年招收我校15名教师作为师资培养。同时,天津大学接受我校选派的第一批工科类5名教师赴天大进修。2007年4月,天津大学聘任我校化学化工学院李春、代斌两位教授为该校的博士研究生导师。

(三)积极搭建合作平台,带动学院发展

在天津大学的支持帮助下,我校基础化学实验中心的组建工作进行得有条不紊。2006年11月,该实验中心通过自治区教育厅组织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评审,实现了我校自治区级基础实验课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零的突破,并成为自治区向国家推荐的两个实验中心之一。目前,该实验中心正在积极准备申报2006年部级示范中心,迎接教育部组织的评审。为了更好的加强院际之间的合作,天津大学化工学院与我校化学化工学院正在积极准备组建联合学院,搭建人才培养平台,并针对新疆生物质富集畅通等特点,筹建旨在解决能源短缺等问题的生物质转化工程中心。

(四)选派名师支教,我校教师受益匪浅

截至目前,天大已派出9位教师来我校短期讲学。天大派出的教师都是多年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具有丰富教学经验、荣获多项教学科研成果奖的老教授。他们怀着对西部教育的满腔热情来到石大,认真准备了授课内容,将自己长期从事教学、科研的心得体会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校师生,详细介绍学科前沿动态,受到我校师生的热烈欢迎。2007年5月22日,天津大学李淑芬教授来我校为化学化工学院、食品学院、药学院的师生们作的题为“超临界流体技术研究进展”的专题讲座,使我校三个学院的师生们受益匪浅。

三、实施“援疆学科建设计划”,构建全新办学格局

(一)签订学科建设计划协议,积极出访加强校际交流

2006年4月-6月,我校党委书记周生贵,校长向本春分别带领有关学院、部门前往这5所支援高校就落实“援疆学科建设计划”事宜进行磋商,初步达成合作意向。2007年2月,我校党委书记周生贵带领相关部门领导就进一步落实“援疆学科建设计划”专程前往天津大学、浙江大学等5所高校考察,具体商洽选派援疆干部事宜。

2006年6月,教育部在新疆召开“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工作会议,教育部部长周济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上,我校与天大、浙大等5所高校分别签署了“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协议书。2006年8、9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孙武学校长、四川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文心田等先后率团来我校进行调研考察,落实两校签订的有关协议。

2007年伊始,我校校领导、各院系组团积极出访各所“援疆学科建设计划”支援高校,落实对口支援各项工作。2007年3-6月,我校党委书记周生贵、校长向本春先后组团访问天津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江南大学等支援高校,就学科建设、选派挂职干部、申报部级重点学科、师资培养等事宜与各高校深入交流,达成多项合作意向,并落实了工作。在此期间,我校化学化工学院、水利建筑工程学院、农学院先后组团赴天津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访问,加强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重点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我校师资水平

2006年10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接受了我校医学院选派的10名优秀中青年教师参加该校在职博士研究生班学习。该院还决定在我校医学院举办一期在职硕士研究生班。2006年10月,根据两校签订的协议,四川农业大学破格录取我校动物科技学院一名教师为动物营养学博士研究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接收我校选派的两名硕士研究生前往该校相关实验室进行硕士论文实验。今年,我校动物科技学院一名教师报考川农大的动物营养学博士,三名教师报考浙江大学动物学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也确定与我校联合培养博士生两名。

(三)广泛进行教学、学术交流,促进相关学科建设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研究生部石年、李龙和吴汉荣三位教授先后来到我校,为我校2002级预防医学专业方向班学生讲授课程,并留下了他们的授课资料及相关多媒体课件。近期,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又将有4位教师来我校讲授课程。

2006年11月,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黄祖辉教授来我校举办讲座,并被我校特聘为客座教授。2007年4月,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动物营养学教授许梓荣应邀来我校访问,与我校动物科技学院院领导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学科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谈。许教授为我校师生做了题为“介观动物营养的研究进展与展望”的学术报告,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他在我校有关领导的陪同下专程前往兵团科技局、兵团发改委及兵团农业企业就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与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共同申报部级项目、联合研发产业化项目等事宜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结合新疆地方资源优势特点,我校动物科技学院联合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共同起草了兵团“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受到兵团有关部门的重视,并争取到了兵团科技局工业科技攻关计划的立项支持,双方教师还共同参编专著1本。近日,我校动物科技学院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达成两项科研项目意向。

(四)挂职干部积极沟通,促进学院学科交流

对口支援实践证明,选派挂职干部是加强学科交流的有效途径。我校党委研究决定,以共同院长、挂职干部、副院长等形式大力引进支援高校的优秀管理人才,在1-2年间给我校17个专业学院都选配上支援高校的领导干部。2006-2007年,共有7名“援疆学科建设计划”所属高校的挂职干部来我校工作。他们是天津大学张毅民博士任我校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吕家高博士任我校医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余东游博士任我校动物科技学院副院长,北京阜外医院任晓庆博士、熊长明博士先后出任我校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四川农业大学傅体华教授任我校农学院副院长,江南大学王洪新教授任我校食品学院院长。这些挂职干部都来自名校,学有专长,不仅能够承担一定的授课任务,指导实验室及学科建设,而且能够结合自身专业为学院建设出力,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发挥与支援方良好的沟通作用。

此外,2004年8月,教育部实施“50所内地高校对口支援新疆高校选派教师计划”,确定中国政法大学对口支援我校。三年来,中国政法大学派出9位教师来我校支教,成功举办两届“西域法学高峰论坛”,极大地促进了我校教师教学、学术水平的提高。通过对口支援工作,我校更加积极地与内地名校进行多方面的交流合作。我校先后与南开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签订合作协议书,开展校际之间的合作。

四、对口支援工作几点体会

五年来,我校党委紧紧抓住对口支援这一历史机遇,在教育部的大力扶持下,借助北大、天大、援疆学科建设计划高校等支援高校的力量,我校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对口支援工作硕果累累,对口支援工作规模逐步扩大。回顾五年的对口支援工作,我们总结以下经验: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措施到位。从受援角度讲,兵团领导、学校领导对对口支援工作十分重视。我校将对口支援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写入规划中,把对口支援当作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来抓。从支援角度讲,北大领导也十分重视对口支援工作,闵维方书记一直强调:“对口支援是北京大学一项光荣的政治任务,一定要把它做好、做实,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北大许智宏校长把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看成是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天津大学单平校长也明确表示实事求是、求真务实、高起点、见实效地做好对口支援我校的各项工作。支援、受援双方成立了对口支援工作组,由主管校领导任组长、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工作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对口支援日常工作,每年切块对口支援专项资金。建立了对口支援例会沟通机制。中央、兵团、学校都制定了相应的政策,采取了有效的措施,为对口支援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全面开展,重点突出,树立精品。在对口支援中,我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采取教师单科进修、访问学者进修,推荐免试研究生攻读学位,建立北京大学新疆研究生培养基地,与天大、华中科技大学等支援高校以联合开办研究生班等形式加大师资队伍的培养力度。共培训、培养师资近200余人,占全校专任教师的1/6。同时,以管理干部高级研修班、互派挂职干部等形式提高管理层整体素质。落实“重点课程教师岗位计划”,带动我校药学、生物技术、计算机科学以及汉语言文学四个学科的发展。天大通过学科重点建设带动我校化工专业建设。我校强力打造“文化西援”工程、“名校名师讲坛”、“西域法学高峰论坛”等扩大我校学术影响力的精品项目,提高社会声誉。

(三)积极合作,优势互补,科研攻关。我校教师与北大、天大、浙大、华中科大等教师利用新疆的地区资源特色,结合双方相关学科的优势资源,一同立项申报科研项目,取得包括国家“973”预研项目立项1项,国家“86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在内的多项科研合作项目。申报立项省部共建实验室1个,兵团重点实验室1个,植物分子学实验室1个,EDA电子系统设计实验室1个,组建基础化学实验中心1个。我校充分利用新疆的资源优势与支援高校合作科研项目,在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上取得了突破。从兵团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出发,我校同天津大学联合与新疆石化企业合作,增强我校科技服务能力。

第5篇:对口支援工作计划范文

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实施以来,九师对口援疆项目主要有改善民生、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干部人才培训等援疆建设项目34个,计划总投资56169万元,援建资金为21385万元。截至目前,2011-2012年对口援疆项目全部完工。其中,2012年实施援疆项目23个,计划总投资25947万元,援建资金11385万元。截至11月底,2012年援疆项目开工率和援疆资金到位率均实现100%,已完成投资27076 万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104%,完成援建资金投资11385万元。

援疆项目促进了以民生为重点的经济社会发展。除九师双语幼儿园以外,总投资7300万元,援建资金4795万元的小白杨中学拔地而起,并投入使用,被称为全兵团硬件设施最好的中学;龙珍高级中学运动场项目、九师职业技术学校校舍加固工程也已投入使用,这些教育项目的投入使用,极大地提升了九师教育设施水平,优化了九师整体教育环境。团场有线电视联网工程的实施,将使全师职工群众可以观看更多的电视节目,职工群众文化娱乐生活更加丰富。1.5万平方米的师医院综合楼正在抓紧实施,明年将投入使用,建成后九师医院硬件条件达到三级甲等医院水平,将为垦区职工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就医环境。两年来,通过实施屯垦戍边新型连队、富民安居工程等援建项目,全师1480余户职工告别偏远连队破旧平房,搬进宽敞的楼房居住,九师团场职工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九师把人才智力援疆作为对口援疆工作的关键点,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努力将援疆干部人才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加强人力资源交流合作,为九师屯垦戍边事业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援疆队伍。

九师在重视资金和项目援助的同时,更加重视人才、科技、教育、文化援疆,充分利用好援疆干部资源,切实激发其政策衔接者、发展促进者、稳定维护者、经验传授者、合作联络者、兵师宣传者的重要作用,为援疆干部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设身处地地为援疆干部着想,纠正实权不落实、实职不到位的现象,真正做到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放手、生活上关心、管理上严格、服务上到位,让援疆干部生活舒心,让干部家人放心。

两年来,辽宁省及四个对口支援市共选派干部和专技人员44人来师开展援疆工作。援疆干部人才带来了先进的理念、开放的视野、创新的意识,他们积极主动作为,认真做好项目策划、招商引资、支医支教等工作,全力推进了九师对口援疆工作向前发展。通过开展智力人才援疆,开阔了干部眼界、拓宽了发展思维、提高了工作能力。

积极开展了干部人才培训工作。今年,九师共完成培训挂职738人。其中,师直职能部门能力素质提升班、师直和团场县处级领导干部理论提升班、团场和基层连队干部轮训等“交钥匙工程项目”280人;赴辽宁挂职、教育系统培训、卫生系统培训、“三化”人才培养、师党校前期培训、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培养等“交支票工程项目”270人;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特殊专业人才培训等188人。在城镇规划修编等方面得到了对口支援市的大力支持。抚顺市、丹东市设计院帮助一六八团、一团完成了乌什水重点镇、乌拉斯台镇城镇规划修编工作。支医、支教、支农工作成效明显。辽宁省卫生系统确定抚顺市、丹东市卫生系统对口支援九师卫生系统,已为九师培训2批10余人次医疗卫生人员;朝阳市去年又选派2名专业技术干部和5名专科医生为一六一团和一七团开展支援工作。

第6篇:对口支援工作计划范文

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全国工会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六师、五家渠市总工会紧紧抓住山西省总工会对口援建机遇,坚持把“输血”与“造血”、“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物质支援与工作交流相结合,抓基层、打基础、固根基,工会基层建设显著加强,工会组织活力明显增强,工会组织作用有效发挥。师市工会被师市党委评为“援疆工作先进单位”,师市工会1名同志被评为 “兵团援疆工作先进个人”。

一、落实“三个到位”,对口援建推进工会基层建设基础扎实。一是党委重视到位,师市党委将加强工会基层建设作为全师对口援建推进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任务,把支持工会基层建设与加强党的基层建设通盘考虑、统筹兼顾、协调推进。二是科学规划到位,师市工会根据《2011-2015年全国工会对口援疆工作指导意见》和师市对口援建规划,在与山西省总工会充分商讨的基础上,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因地制宜、保持特色”的原则,编制了以加强工会基层建设为重点的对口支援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三是责任落实到位,明确工会主席是对口援建第一责任人,并将工作任务分解到年度,具体到项目,落实责任主体。

二、建立“四项机制”,对口援建推进工会基层建设有章可循。一是建立定期互访机制,2010年以来师党委分管领导先后3次带领师市工会人员赴山西省总工会对接援建工作,山西省总工会领导也多次来师市考察指导,并举行援建资金捐赠仪式和援建项目揭牌仪式。二是建立“一对一”援助机制,积极争取山西省总工会重视支持,建立了山西各地市工会与师市各团场工会“一对一”援助机制,签订了对口援助协议。2013年,山西各级工会累计为六师捐助资金269万元,培训工会干部282人,捐赠图书1.2万册,其他各类交流互访22批268人次。三是建立援建项目资金监督管理机制,制定出台了援建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将援建项目和资金向基层倾斜,并对项目申报、设计、实施、资金使用、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确保援建项目建成示范工程、民心工程。四是建立评选表彰机制,将对口援建工作作为年终评选“模范职工之家”和优秀工会干部的重要标准,今年首次评选表彰了一批对口援建工作先进个人。

三、着力“五大工程”,对口援建推进工会基层建设成效显著。一是资金援建助推“职工自主创业示范工程”,2013年师团工会共计投入236万元援建资金,扶持特色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业、“农家乐”、“牧家乐”等职工自主创业示范项目34个,带动782户困难职工户均增收5000元。今年又拿出50万元援建资金,以贷款贴息形式扶持困难职工加入合作社,帮助他们多元增收。二是智力援建推进“千名工会干部培训工程”,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邀请山西省工运干校专家来师市举办培训班,并分批次选派基层工会干部赴山西培训学习,3年来累计培训462人次。三是技术援建推动“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师市工会去年选派39名企业班组长赴山西进行了为期15天的培训锻炼,今年又拿出8万元援建资金扶持8家企业建立了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四是文化援建提升“职工素质工程”,争取山西省总工会援建了团场“职工书屋”4个,其中新湖农场“职工书屋”被全总评为示范点,去年又为师市援建了1个职工教育培训基地。五是设施援建加强“困难职工帮扶工程”,在山西省总工会资金支持下,15个基层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硬件建设得到加强,为困难职工办事能力得到提高。

第7篇:对口支援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对口支援;新疆;继续教育;运行机制;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一、对口支援和运行保障机制的内涵

(一)对口支援和运行保障机制的内涵

“对口支援是指由政府主导和启动,在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有关机构与学校之间建立起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引进发达地区的物质与智力资源,从而促进不发达或者欠发达地区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援助模式”。这里的定义:一方面,阐明了对口支援政策如何实施;另一方面,对政策实施的主体进行界定。但是它仅仅对教育对口支援方做了明确的定义,而对于地区之间的其它方面的对口支援没有给出一个很好的界定,因而尚需进一步完善。“对口支援也就是结对支援,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与协作精神的综合体现,是区域之间、行业之间乃至部门之间开展合作和交流的一种有效形式。一般来说,它是指在国家制定宏观政策的时候为了支援某个区域或者某个行业的发展,而采取的不同区域或行业之间形成的一种支援关系,从而使得双方在区位或者行业方面的优势得到有效地发挥。同时在对口支援过程中,提倡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长期合作。”这里有关对口支援的定义较为全面,但是就对口支援的实施主体没有明确界定。

管理科学认为,运行保障机制是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和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形式,是系统良性循环不可或缺的要约。对口支援运行保障机制是将对口支援实施过程中的人、财、物、事、时间、信息等要素,按照一定的组合方式、运行方式、运行路线,经过不断的协调耦合反应和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连结,形成有序的集合状态,从而保障对口支援工作正常、高效地开展。在实施对口支援的过程中,从整体上思考并构建一个适应我国当前形势和实施对口支援地区的实际情况、确保对口支援不断取得新成效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是实施对口支援的首要目标。

(二)研究对口支援运行保障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对口支援从背景层面上看,我国东西部地区在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上存在的巨大差异,这主要原因是自然资源的分布不均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性的客观背景造成的;从战略层面看,我们国家实施的对口支援计划是为了更好地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从目的层面上看,国家实施的对口支援计划是在内地发达地区与西部不发达地区的机构、行业或者部门之间以政府为主导建立起来的一种相对稳定、相互支援的关系;它以干部和人才的支援为核心和纽带,对相对落后地区经济、文化以及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展开支援,从而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实现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促进民族大团结,实现共同富裕。

任何组织所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一个组织资源的稀缺性和有限性,决定了这个组织应该充分有效利用这些有限的资源,使其能够发挥最大的价值。但是,这些资源要发挥其最大的价值,高效的运行机制是不可缺少的。没有有效的保障机制,再多的资源不仅不能发挥作用,而且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对组织目标的实现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建立高效的运行保障机制就成了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关键环节。

对口支援是集人力、物力、财力、以及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一项规模很大、时间较长、任务非常艰巨的系统工程。因此,应从对口支援主体之间的具体实际情况出发,建立有序、高效的运行保障机制,使支援方投入的有限资源发挥应有的功效和实现价值最大化。

(三)对口支援的原则和特点

对口支援中需要把握的四条基本原则是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长期合作,这是深化对口支援并促进受援方教育发展的根本。互惠互利是指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和支援方之间经济利益的关系,是保持对口支援工作获得良好发展的核心;优势互补是指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和支援方在各方面条件存在的长短相济的一种关系,它是对口支援工作开展的前提;共同发展则是指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和支援方之间存在的行为效果关系,它是对口支援工作开展的目的,更是对口支援经济相对落后地区能够持续深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长期合作则是在时间限度上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和支援方存在关系的体现,更是对口支援工作能够深入持久开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借助对口支援这一平台,合作双方都可以获得良好发展,经济相对落后地区不但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增强了教育和经济发展的实力,而且还促进了当地教育和经济的良好发展;而支援方在进入经济相对落后地区之后,通过帮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自身发展提供空间。因此,它们各得其所或者相得益彰。对口支援不同于通常的经济技术合作和横向联合,与国家直接援助相比,也有不同之处,具体来说它有以下的特点:

1 计划性与行政性相结合

对口支援作为一种重要的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是我国政府部门组织和协调开展。因此,对口支援的对象与任务是有明确方向的。

2 支援性和互补性相结合

从支援的角度来看,对口支援是我国特有的一项政策,这种政策是经济发展快的地区给予经济欠发达地区在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的援助,带有强烈的政治责任与义务,它是落实政府重要决策的战略部署。这就要求支援方注意一定的工作风格、给受援方多做些贡献,从而反映支援与受援的关系,由此促进西部落后地区发展与富裕,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努力。与此同时,从经济的角度来研究,支援和受援是互惠互利的,它体现了我国的经济发展规律,也就是发达地区局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转移到西部落后地区的规律;通过支援,双方能够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甚至到一定阶段后出现受援方“反哺”支援方的现象。

3 稳定性与全面性共存

对口支援的双方由于相对稳定,存在长期支持与合作的关系,同时双方合作的范围较广,既有教育、经济、公益事业、技术、劳务等方面的支援与资助,也有工业、农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合作,涉及到双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而且其合作的形式也没有限制。

4 具有实用性与灵活性

援助方可以按照受援方的具体情况来展开支援工作,由此可以确定支援的重点和方向,还可以根据受援方的地方特色和存在的不同情况对援助计划作出适时的调整。

二、我国高等院校继续教育资源配置和对口支援的关系

(一)对口支援是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政府配置

我国高等院校继续教育资源的配置经历了从计划经济方式到市场经济方式的转变。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是高等院校继续教育资源配置的主体。在资源配置方式转变成为市场经济的配置方式后,政府在高等院校继续教育资源配置中的职能有所削弱,但在目前我国经济正在转型的过程中,政府部门依然是高等院校继续教育的主力军,这种模式依然是我国当前配置教育资源有效的形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全面提高教育,尤其是高等院校的继续教育,并发挥高等教育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同时发挥它对其它教育的价值导向功能。因此,我国在高等院校继续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中,通过内地发达地区的优势教育资源来帮助西部地区落后的高等院校继续教育的发展,即对口支援就成为必然的有价值的举措。

(二)对口支援是政府宏观调控西部继续教育配置的一种有效方式

在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部门对于高等院校继续教育资源的配置和调控主要立足教育的总体运行方向,调节和控制继续教育活动。这是一种有效的继续教育资源配置。我们知道,当前我国政府在高等院校继续教育资源配置中发挥的职能主要是拨付政府预算内的教育资金和宏观调控高等院校继续教育资源的配置。对口支援是对高等院校继续教育资源进行优化和配置的主要措施之一,反映了政府参与高等院校继续教育资源的配置。在所有的继续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中,市场需求是政府借助宏观调控手段对于高等院校继续教育资源进行配置和发挥作用的一个要素。然而有限的继续教育资源和整个社会对于继续教育资源需求的无限性就决定了有效地优化和配置好继续教育资源成为重中之重。在高等院校继续教育资源优化和配置的过程中,对口支援计划就是我国政府能动地找到市场的需求,然后根据市场的需求和高等院校继续教育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有选择地和适当地进行配置,使这些资源就能够实现“帕累托改进”。(是以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Vil-fredoPareto)命名的,是一项政策能够至少有利于一个人,而不会对任何其他人造成损害。)因此,提升政府配置高等院校继续教育资源的能力、水平与素质,就可以充分地把握好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资源在不同层次领域配置中的效能,对高等院校继续教育资源的配置情况做出较为合理的评价,对于配置过程中的部分问题及其根源做出一个相对公平的结论。

(三)对口支援是政府优化和配置高等院校继续教育资源的渐进和动态的过程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高等院校继续教育资源的配置也是一个渐进和动态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可以看作是全社会和学校不断完善政府配置和控制教育资源的有效过程。对口支援有助于我国政府对于继续教育发展规模、质量、结构和布局以及高等院校继续教育运行的调控,确保高等院校继续教育是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前提下引进市场机制,在优化配置和实现高等继续教育资源的同时,为国家与社会培养出大量人才。我国现在投入到高等院校继续教育中的财政经费及其资源都是非常有限的,这就决定了政府在继续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利用上需要坚持高效的原则。因此,作为对口支援计划的双方高校要能够从我国现有的继续教育对口支援实施地区及其部门的现实出发,建立起一个高效、良性的运行和保障机制。

三、构建对口支援的运行与保障机制

(一)建立起对口支援的目标机制

我国实施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对口支援的计划,其主要目的就是从国家的长远发展与基础发展来看,借助对口支援这一平台帮助受援地区高等院校继续教育提高其教育的水平和开发人力资源,从而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教育和经济差距,并最终实现科教兴国、人才兴国与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宏伟战略目标;从其实施的范围来看,对口支援的目标主要是帮助受援地区高等院校继续教育提高其教育教学的水平与质量;从继续教育对口支援开展和实施的具体目标来看,主要是为了改善受援地区高等院校继续教育的办学环境、办学条件,提高其教育教学的现代化程度,从而更好地促进受援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高等院校继续教育的均衡性发展。双方建立良好的对口支援合作关系,在教师的培训、人才的培养模式、专业点的建设、课程的设置、教材的建设、办学理念的创新、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实训条件利用等方面进行交流与合作;在各自具有优势的领域推进优势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双方优秀人才培养。这是对口支援的真正目标,也是对口支援继续教育的目标机制。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通过师资培训、教师研修、参观学习等方式,更新继续教育教育理念,培养更多的双师型教师。每年选派部分教师到大学进行挂职锻炼,挂职时间为3~6个月,这使新疆继续教育各方面都有质的飞跃。在搭建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上,充分利用支援高校清华大学在国际合作方面的优势,使新疆继续教育搭建起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加强与国外大学合作,提高国际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二)构建对口支援的动力机制

动力机制可以增强发达地区支援西部地区高等院校继续教育的能力,更提升了西部地区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工作的能力与动力。加强目标机制的导向作用,目的是积极推动运行机制有序高效运行。现在,对口支援对于发达地区开展支援的高等院校继续教育来说,是一种义务与责任,因为现阶段国家没有专门的资金支持,教育部在这方面也没有配套资金,只是强调要求支援的高等院校要从政治与大局出发,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作出应有的贡献。然而就在我们提倡奉献精神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到必须建立一套与之相匹配的对口支援激励机制。如果没有足够的动力支撑,就很难实现对口支援的目标,尤其是高效、快速地实现,则更为艰难。在当前的形势下,对口支援逐渐从学校下移至学院、专业,从领导下移至教师,当这种趋势逐渐成熟之时,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普通教师投入到对口支援这一事业上来。到那时,构建起连接支援学校与受援学校的动力机制将显得尤为必要。只有建立起完善的对口支援激励机制,让社会力量参与到这项活动当中来,才能集思广益,优化资源,使对口支援更有成效。因此,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势在必行。

一方面,建立协作补偿机制。我国的教育资源有很大的不平衡性,在继续教育这方面,差距同样很明显。因为各自之间的教育模式、教育设施、教学资源都存在着不同,而社会对继续教育的需求又在与日俱增,这使得对口支援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及发展前景。但由于各自的优势不对等,这种双方之间的合作就会变得复杂。仅仅依靠双方的道德诚信来维持这种长期合作关系是不现实的。因而,建立起能够维持这种长期合作关系的利益机制就成为了关键。如果没有长期利益或未来收益作为支撑和鼓励,这种对口支援的高效合作是很脆弱的。由此可见,当对口支援的合作双方感受到了利益方面的补偿,这种合作动机就会变得强烈一些。现在,很多的对口支援是政府主导的结果,如果想要这一模式发展的更为成熟有效,政府就必须为此制定完整的奖励补偿机制,使得对口支援的双方能在利益均沾的基础上开展长远合作。

另一方面,尝试新的激励方式。过去的激励方式以评优为主,这种精神层面的激励显然不够。应将精神激励、公平激励与活动激励结合起来,再辅以物质激励,这样激励方式的内容就更为科学全面。以清华大学――新疆大学对口支援激励机制为例。根据对口支援前期工作的安排,清华大学将选派专业教师到新疆大学进行交流学习,这对新疆大学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学习交流机会。这些教师的先进教学理念、管理理念以及科研的信息等,都值得新疆大学学习与反思,都会为本校深化教学改革、完善教学制度、提高办学质量提供很好的借鉴与帮助。因此,新疆大学以及上级组织管理者需要以全新的激励方式对这些教师进行激励,增加其奉献对口学校的决心和责任心。

对于进行交流学习的部分教师来说,他们都是希望真心实意地相互交流学习。为了帮助新疆大学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质量,他们会从新疆的经济、民族习惯以及新疆大学的具体情况出发,积极探讨与开展各种符合新疆大学教育特点的教学活动。这些活动将会得到新疆大学师生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将很好地鼓舞新疆大学教师们的积极性与信心。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一个人在社会活动中都有被他人、组织与社会理解、尊重与认可的需要,而当这些需要得到满足时,人们的积极性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反之就会受到影响。倘若新疆大学对口支援过程中每一期或者每半期都能举办一两次双方教育工作者参加的教学交流活动,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和激发双方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积极性,更好地提高新疆大学的教学质量与水平。因此,政府在活动激励等方面应多做一些这样的工作,最好能够形成一套激励管理制度,通过一定的形式到受援学校进行一系列的讲座或座谈,真正实现这种活动激励机制落到实处。由此可见,从政策与制度层面上来鼓励与支持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对于激发教师、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与动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第8篇:对口支援工作计划范文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

我局历来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年初就成立了由局长为组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并建立专家组,制定了《县卫生局2012年度城乡医院卫生对口支援工作实施方案》,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分别与县中医院、县平通镇中心卫生院、木里县人民医院、县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了对口支援协议。

二、团结协作,勤奋工作

依据方案计划,2012年4月1日—2012年9月30日我局安排县级单位分批的向受援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派驻思想作风好、业务水平高、管理能力强、身体健康、能够指导受援医院医务人员工作的高年资中级职称以上的医疗、管理、护理或医技等人员近100人,根据受援医院管理和临床实际工作需要免费为受援医院规范化培训医院管理人员和临床医务人员6人。专家组成员和派驻医务人员在受援医院内开展临床查房、临床教学、会诊、技术培训、手术示教、疑难病例和死亡病例讨论等,指导受援医院医师开展疑难危重病症诊疗;培训受援医院医务人员;对受援医院的管理工作提出建议;帮助受援医院建设重点科室;充分发挥上级医院的综合能力与优势,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

三、工作扎实、成效显著

通过对口支援,我县县直医疗单位与受援医院结成了长期稳定的对口支援和协作关系,受援医院在医院管理、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控制、基础设施、学科建设、医疗服务能力等方面得到显著提升。2012年共计开展学习讲座80余次,带教查房120余次,各种疑难病例、危重病例讨论30余次,开展手术示教30余次,从而大大提高了各受援医院的业务技术水平。全年减免进修学习费用2万余元,向受援医院捐助无影灯2台,胃镜2台,肠镜2台,救护车及检验设备共计价值70余万元。各受援中心卫生院整体达到一级甲等医院标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卫生主管部门验收标准。在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复查验收活动中,均以高分通过,获得了评审专家组的一致好评。

第9篇:对口支援工作计划范文

随着中央新疆工作会议日益临近,中央新一轮促进新疆稳定与发展的决策部署也趋于清晰。

根据最新出台的对口支援新疆计划,中央将采取“5・12”特大地震灾后的灾区重建模式对新疆进行扶持。

2008年“5・12”特大地震一个月后,中央《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18个省市以“一省市帮一重灾市县”的制度分别对口支援四川、甘肃、陕西严重受灾的县市。

借鉴此模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80余个县,将获得来自19个省区市的对口支援。

最近两周,北京、辽宁、天津、江西、广东等多个省区市的主要领导或发改委等部门负责人已赴疆开展调研,为明年全面开始实施的对口援疆工作预热。

新一轮援疆项目也开始启动。北京市委书记刘淇表示,仅北京市就将在2011年至2015年拿出72亿多元资金,支援和田地区和兵团农十四师发展。

可以形成对比的数字是,在过去13年里,各援助省市和单位累计向新疆无偿援助资金物资折合人民币43亿元,实施合作项目1200多个,到位资金250亿元。

新的对口援疆机制代表了中央解决新疆发展问题、特别是基础问题、民生问题的决心。在初步明确了资金来源之后,相关政策将在不久后举行的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出台。这次会议将就推动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重大决策部署。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高层人士向本刊记者透露说,中央将会在税收政策、产业政策、改善民生等方面加大倾斜和扶持力度,“拟定中的政策支持力度之大、含金量之高前所未有。”

复制地震灾区重建模式

3月29日至30日,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根据会议精神,19个援疆省区市将建立起人才、技术、管理、资金等全方位对援疆的有效机制,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置于优先位置,着力帮助各族群众解决就业、教育、住房等基本民生问题,支持新疆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在会上强调,今年要深入调查研究,编制专项规划,加强人员培训,抓紧做好对口援疆的前期准备。明年起全面实施对口援疆工作。力争经过5年努力,在重点任务上取得明显成效;经过10年努力,确保新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与会代表还观看了对口支援“5・1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专题片,听取了广东、江西、辽宁、山东、河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中组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负责人的发言,围绕如何做好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进行了讨论。

截至2009年底,全国援建省市已与四川地震灾区确定援建项目3126个,接近四成已经完工;已确定对口支援资金超过680亿元。根据之前中央提出的“力争在两年内基本完成原定三年的目标任务”的要求,“5・12”地震灾区援建应在今年收尾。

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结束后不到两周内,多个在四川地震灾区援建中承担重任的省市就向新疆派出了由主要领导带队的党政代表团。

发达省市援助南疆

10年来,新疆民生财政投入增长了10倍,使自治区的民生状况大为改观。但同时,民生问题依然突出,在扶助贫困人口、完善社会保障、解决就业难题、改善公共服务等方面仍需做大量工作。

目前全自治区有30个贫困县,其中部级贫困县27个,贫困人口253万,其中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占96%。

新疆社会科学院《2009~2010年:新疆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经济社会蓝皮书》认为,必须把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切实提高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为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构筑牢固的群众基础。

根据公开报道,北京将对口援建和田市、墨玉县、和田县、洛浦县和兵团农十四师;江西省对口支援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为确保援助效果,江西省打算2011年至2015年安排对口支援资金约10亿元。

4月11日,江西省新一轮援助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第一批项目启动暨江西大道等三个项目奠基仪式在阿克陶县举行,三项目总投资近8000万元。

广东省和深圳市分别对口支援喀什地区疏附县、伽师县、兵团农三师图木舒克市,喀什市、塔什库尔干县。

2011年起5年内,广东省及深圳市将安排资金96亿元对口援建喀什地区“两市三县”。

带领百人考察团赴疆的广东省委书记表示,新一轮援疆与过去相比有质的变化。“这次援疆的任务更硬,是党中央直接下达的任务,必须坚决完成。”

浙江对口支援阿克苏地区1市8县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的阿拉尔市。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在浙江新疆对口支援座谈会上也谈到,援疆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浙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也是我们应尽的政治责任。”

而在之前举行的上海新疆对口支援座谈会上,上海市副市长胡延照表示,率团到新疆调研,主要是研究商议对口支援喀什地区发展工作方案。

在“5・12”特大地震后,北京市对口援建什邡市,上海市对口援建都江堰市。按照目前模式,援建北川县的山东省可能也将在此次援疆中承担任务。

发展与稳定密切相连

南疆五地州是指天山以南的喀什地区、和田地区、阿克苏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以及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其中,又以喀什、和田、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三地自然环境最为艰苦。

早在2009年初,中央已决定在上述三个地州的资金投入方面进行重大突破,以促进这些地方加快发展,全面缩小新疆南北部发展差距。

根据国家批准的《南疆三地州建设项目专项规划》,在2009年至2013年间国家将补助投资500亿元人民币,在三地州建成大中小型项目超过1.3万个。

自治区党校副校长、教授高建龙认为,新疆“家底”薄弱,近年来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呈逐渐扩大之势,南部五地州仍有许多贫困人口;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油气产业在工业中占60%的份额,经济发展过度依赖重工业;区域经济不平衡,南北疆发展差距过大;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等,这些“先天不足”意味着新疆未来道路上不会一帆风顺。

2009年是新疆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乌鲁木齐发生了“7・5”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同时,新疆的石油行业也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和中石油减产计划影响。

自治区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回落9.4个百分点,石油工业对全区工业增长贡献率“缩水”6.3个百分点,石油开采加工领域的投资减少了48.28亿元,全区来自油气的税收收入则锐减了105.4亿元。

不过无论是资源开发还是招商引资,无论是调整结构还是保障民生,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社会稳定的基础之上。

自治区主席努尔・白克力在之前举行的2010年新疆经济工作会议上曾提到:“新疆不安全、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依然存在,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的任务异常艰巨繁重。”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2009年8月在新疆考察时曾指出,新疆要一手抓改革发展,一手抓团结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