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投资方案的财务可行性范文

投资方案的财务可行性精选(九篇)

投资方案的财务可行性

第1篇:投资方案的财务可行性范文

关键词:项目投资 经济决策 经济评估

一、项目投资经济决策简介

一般来说,投资方案可分为完全相互排斥方案、不完全相互排斥方案、独立方案等。除上述三种外,还有先决方案与不完全先决方案等投资项目。最常见的是完全相互排斥方案与独立方案两种,因此我们仅讨论与分析这两类方案的决策问题。

1.完全相互排斥(简称互斥)方案的经济决策

由于互斥方案彼此都有排它性。所以对于这类方案的决策,必须进行两两比较,最后选出―个最优的。这样一来,若有n个互斥方案,则需要进行n(n-1)/2次的比较。才能得出决策结果。进行互斥方案经济决策时,要求被比较的方案具有相同的有效期、具有同样的时分特性(即现金流值发生的时间间隔相等,或者可化成相等)、具有相同的要求投资收益率,另外被比较的方案中各种费用规定的正负号必须相同。其经济决策可用指标法或增量法进行。对同一问题无论用上述哪种方法进行决策,只要没有人为的计算错误,结论总是相同的。

2.独立方案的经济决策

独立方案就是指这些方案彼此之间存在选择与比较的可能性,每一个方案是否被接受和采用,只取决于方案的本身。独立方案经济决策的问题,实质上就是运用投资方案项目经济分析和评估的基本方法。根据所要求的经济指标,判定项目取舍的问题。因此,对于独立方案的经济决策,可以采用现值法、终值法、投资收益率法等。总之,对于独立方案的经济决策,就是采用上述几种最常见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估,方案是否被接受只取决于方案本身,与其它方案无关。

二、项目投资经济评估

项目经济评估是在做好产品(劳务)市场需求的预测及工厂厂址选择、工艺技术选择等工程技术研究的基础上,计算项目投入的费用和产出的效益。财务评估是从项目可能带来的财务成果出发,对项目本身或项目的直接承受者所作的经济效果的评估,从企业的经济利益角度考察项目的盈利性。下面对项目的经济评估作较详细的讨论与分析。

1.财务评估的作用

财务评估的作用首先就是判定项目本身或对企业的财务成果,即项目是盈利或亏损,以及盈利或亏损的金额或程度,使项目的直接承受者心中有数;其次为国家正确调整财政金融政策和利用经济杠杆使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趋于一致,提供应采用的措施和建议。尤其对于两种评估不一致的项目,财务评估的结论,将为上述调整提供确实的依据,从而协调国家同企业的利益关系。最后,为项目投资者实施项目作出资金规划,以解决资金的供需平衡和谋求最有利的筹资方式、渠道与办法。

2.财务评估的原则

财务评估在资金来源较多的条件下,尽可能选择最有利的方式、渠道和办法。为了正确预测投资费用、生产成本,一定要首先确定清楚项目范围,一个企业除了生产厂区内的活动,还有各种投入品的供应,产品的交付及辅助设施的投资和运营等。确定计算期限,其是项目经济评估中,人为规定的项目计算寿命。在确定项目计算寿命时综合考虑项目的自然寿命和技术进步的情况。若计算期定得太短,评估中便会漏算项目在后期所发挥的效益,以至使可行的项目变成不可行。若计算期定得偏长,评估中的部分效益将是虚的,以至人为地夸大了评估结果。

3.项目财务评估主要步骤和内容

财务评估在项目的机会研究阶段就要开始做起,直到项目评估的审批报告完成为止。从粗到精、从慨略到具体地进行。要做到论据充分、计算可靠。其主要步骤和内容如下:

(1)基础准备,包括产品销售预测、技术方案的拟定和完善、产品价格预测(由企业订价的产品)、投资估算等。

(2)编制财务报表,项目的财务报表在决策之前是一种事前的估算(预算)报表。财务评估的报表,最主要的报表有两种:一是资金来源与运用表;一是现金流量表。

(3)进行项目的财务成果评估,首先确定适当的评估指标,在对投资项目进行财务评估时,其所需的工程项目的投资额、产品成本、销售量、销售价格、投资项目寿命期等有关数据进行确定性评估。其次进行财务成果评估,常使用的指标有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回收期及简单投资收益率等多个指标。然后进行不确定性评估,在对项目有较大影响的关键变量的可能值都可以鉴别和考虑的条件下,对每个相关变量都要估计出具有明显发生机会的可能数值和该数值的发生概率的条件下,对投资项目所进行的经济评估。最后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一般采用指标法与增量法两种方法。

(4)费用―效益(收益)的识别,在项目的财务评估中,费用与收益的识别,就是要站在企业的角度上,正确地判定现金流量中哪些是贸用,哪些是效益。一般说来,凡资金从企业内部流出,则为费用;从企业外部流入,则为效益。依据上述原则,费用与效益一般是容易判定的。对于税金、固定资产折旧、资产回收(包括固定资产残值和流动资金的回收)、财政补贴等难以确定的,根据实际情况判定。

(5)财务报表的编制,其概括资金来源与运用表的编制、还本付息方案的研究、现金流量表编制等。

(6)资金成本与财务标准折现,资金成本的大小是随资金的结构而定的。资金成本包括借款资金的成本、股本资金的成本、全部资金成本等。财务标准折现率是财务评估中重要的评估标准。一般来讲,作为评估参数的财务标准折现率应该选投资者期望资金达到的标淮收益率。

参考文献:

[1]黄超,达庆利.项目投资时机及投资概率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 2007(1)

[2]陈武.企业项目投资决策方法综述―兼论四维决策框架体系[J]工业技术经济2011(1)

第2篇:投资方案的财务可行性范文

目前,国内对电力工程项目的前期评价包括三个方面: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和社会评价。电力工程项目财务评价是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和评价的核心内容,是工程项目从经济角度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分析,决定某项工程投资决策的依据。财务评价根据国家现行财税制度体系,分析、计算项目直接发生的财务效益和费用,考察项目的盈利能力,清偿能力以及外汇平衡能力等财务状况,据以判断项目的财务可行性。

2、财务评价的原则

⑴必须符合国家经济发展规划及产业政策, 符合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以及有关法规。

⑵必须建立在项目技术可靠可行的基础上。

⑶遵循效益与费用计算口径对应一致的原则。

⑷财务评价以动态分析为主,静态分析为辅,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以全面综合反映项目计算期内全部财务效益与费用的动态财务评价指标作为考察项目可行的主要指标。

⑸国内项目财务评价使用财务价格,即以现行价格体系为基础的预测价格。

⑹财务评价内容、深度以及计算指标,应能满足审批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对项目财务评价的要求。

3、财务评价的程序

电力工程项目财务评价是在项目市场和技术方案确定的基础上进行的。它主要是利用有关的基础数据,通过编制财务报表,计算财务评价指标及各项财务比率,进行财务分析,做出评价结论。其基本程序包括:

⑴收集、整理和计算有关基础财务数据资料。根据项目确定的技术方案、工程方案、市场价格信息等基础数据和现行的财税制度,编制建设投资估算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估算表、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费和增值税估算表、总成本费用估算表等基础财务表格,作为计算财务指标的基础。

⑵财务评价指标的计算与评价。根据以上基础财务报表编制损益和利润分配表、项目财务现金流量表、借款偿还计划表等计算上述财务评价指标,并分别与对应的评价标准进行对比,同时资金来源与运行表、资产负债表反映了项目的资金运行情况和资产负债率的变化情况,对项目的各项财务状况做出评价,得出结论。

⑶进行风险分析。通过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等不确定性分析的方法,分析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并预测项目的抗风险能力,得出项目在不确定情况下的财务效益分析结论或建议。这方面的工作往往会被忽视,其实对项目进行风险分析同样是项目是否可行的判定条件之一,风险极高的项目失败的可能性就越大,决策者在决策时会衡量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对得出的风险结论提出规避风险的方法,又为项目运行阶段的管理工作提出建议,对项目经济目标的最终实现提供了保证。

⑷做出工程项目财务评价的最终结论。根据得出的财务评价指标判定项目是否可行或选取最佳方案,在此基础上根据不确定性分析的结果,对工程项目的财务可行性做出最终判断。

4、财务评价内容与评价指标体系

⑴盈利能力分析。在进行项目财务评价时,通常要计算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财务净现值、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资本金利润率等评价指标。①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财物内部收益率(FIRR)是指项目寿命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的现值之和等于0 时的折现率。它反映投资项目的实际投资收益水平。运用FIRR 判断投资项目是否可行的准则是:当FIRR ≥ic(ic 是行业基准收益率或设定的折线率)时,投资项目可行;当FIRR〈ic 时,投资项目不可行。②投资回收期(Pt)。投资回收期(Pt)是指以项目的净收益抵偿全部投资所需要的时间。在现金流量表中,是累计现金流量由负值变为0 的时点。运用Pt 判断投资项目是否可行的准则是:只有当项目的投资回收期既未超过项目的寿命期(即前者小于后者),又未超过行业的基准投资回收期Pc时, 项目才是可以接受的。③财务净现值(FNPV)。财务净现值(FNPV)是指按行业基准收益率,将其项目寿命期内各年的净现金流量折现到建设期初的现值之和。它是评价项目盈利能力的绝对指标, 反映项目在满足基准收益率要求的盈利之外所获得的超额盈利的现值。运用FNPV 评判投资项目是否可行的标准是:只要FNPV ≥0,投资项目就是可行的;否则,投资项目就是不可行的。④投资利润率。投资利润率指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的一个正常生产年份的利润总额与项目总投资的比率,它是考察项目单位投资盈利能力的静态指标。在财务分析中,一般应将项目的投资利润率与行业平均投资利润率对比,以判断项目单位投资盈利能力是否达到了本行业的平均水平。⑤投资利税率。投资利税率是指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的一个正常生产年份的利税总额(或项目生产期内的年平均利税总额)与项目总投资的比率。在财务分析中,要将项目的投资利税率与行业平均水平对比,以判别项目单位投资对国家积累的贡献水平是否达到了本行业的平均水平。⑥资本金利润率。资本金利润率是指项目达到生产能力后的一个正常生产年份的利润总额(或项目生产期内的年平均利润总额)与项目资本金的比率,它反映投入项目的资本金的盈利能力当资本金利润率>= 一定值时项目,可以考虑接受。

⑵偿债能力分析。在进行项目财务评价时,通常要计算借款偿还期、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评价指标。①借款偿还期。固定资产投资国内借款偿还期是指在国家财政规定及项目具体财务条件下,以项目投产后可用于还款的资金(包括利润、折旧、摊销及其他还款资金)还固定资产投资国内借款本金及利息所需要的时间。判别规则:当借款偿还期满足贷款机构的要求时,即可认为项目的清偿能力较好。②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是反映项目各年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程度及偿债能力的指标。流动比率是反映项目各年偿还负债能力的指标。速动比率是反映项目各年快速偿还流动负债能力的指标。③判定标准。a.按资金来源与运用表选择和判定的资金筹措方案和借款及偿还计划,计算出固定资产投资国内借款偿还期,当借款偿还期满足借款机构要求时,认为项目是有清偿能力的。b.资产负债率按年度计算,其值应不超过设定的安全值,一般为:0.5~0.7。c.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按年度计算,其值不应小于设定的安全值,其安全值依次为:1.2~ 2.0;1 .0~1.2

⑶外汇平衡分析。外汇平衡分析主要考察涉及外汇收支的项目在计算期内各年度的外汇余缺情况,编制财务外汇平衡表,由表中“外汇余缺”项可直接反映项目计算期内各年度外汇余缺程度,进行外汇平衡分析。对外汇不平衡的项目应根据外汇短缺程度,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解决方案。

第3篇:投资方案的财务可行性范文

关键词:全面财务风险管理;模型;构建;企业

构建全面财务风险管理模型既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实践的内在要求,也是财务风险管理理论发展的需要。构建全面财务风险管理模型的基本思路:以全过程的财务风险管理为基础,主要由预警系统、防范与控制系统和反馈系统组成。模型中还包含了全面财务风险管理的全方位、全程序、全企业的各种内在要求和财务风险管理的多种基本方法。

1企业全面财务风险管理预警系统的构建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指为了防止企业财务系统运行偏离预期目标而建立的报警系统。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使企业可以利用该模型或管理活动提高自身防范风险的能力,及早发现财务恶化征兆,采取有效措施避开或化解可能出现的财务危机,同时也可以使企业获得更多的有预测性、能反映企业真实价值的信息,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

(1)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设计与选择,是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建设的首要环节,具体选择哪几类指标和选择哪些指标,要根据企业的具体实际情况来定,并根据实际成果作相应的调整。如下表1可以作为企业制定自身指标体系的参考:

具体指标变现能力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管理能力指标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帐款周转天数、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负债指标产权比率、已获利息倍数、资产负债率、有形净值负债率赢利能力指标销售净利率、销售毛利率、净资产受益率、资产净利率表1企业使用的指标体系

(2)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建立。

①单变量模型。所谓单变量模型就是运用单一的财务比率来预测财务风险,单变量模型是1967年由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威廉·比弗教授提出的。可用作预测财务危机的重要的比率有:

债务保障率=现金流量/债务总额

资产收益率=净收益/资产总额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资金安全率=资产变现率/资产负债率

良好的现金流量、净收益和债务状况可以表现出一个公司的稳定发展态势,所以应对上述比率的变化趋势予以特别注意。当这些指标出现恶化,以至于达到警戒值,就必须要注意公司是否会出现财务危机。

②多元判别模型。多元判别模型的思路是运用多种财务指标加权汇总产生的总判别值来预测财务危机风险。多元判别模型认为,公司是一个综合体,各个财务指标之间存在某种相互联系,对公司整体的风险影响作用也是不一样的。多元判别模型最早由奥特曼提出,奥特曼模型如下:

z=1.2x1+1.4x2+3.3x3+0.6x4+x5

其中:

x1=(期末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负债)/期末总资产

x2=期末留存收益/期末总资产

x3=息税前利润/总资产

x4=期末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期末总负债

x5=本期销售收入/平均总资产

该模型是以5个财务比率,将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x1,x4)、获利能力指标(x2,x3)和营运能力指标(x5)有机联系起来,一般认为z值大于2.675时,表明公司财务状况良好,无财务风险可言,相当安全;当z小于1.81时,表明公司财务状况堪优,面临破产的危机;在2.675和1.81之间,说明公司财务状况不稳定,需要企业及时找出对策防范风险。奥特曼模型的预测能力也是很高的,预测准确性达到90%左右。

2企业全面财务风险管理防范与控制系统的构建

(1)筹资风险及其防范与控制。

①筹资风险的识别。

筹资风险,指由于资金供需市场、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筹集资金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

企业筹集资金的方式主要有两种: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自有资金是所有者投入的资金,不存在还本付息的问题,其风险只存在于其使用效益的不确定上。借入资金是引发筹资风险的主要原因。借入资金严格规定了借款人的还款方式、还款期限和利息率,其特点之一是定期支付固定利息,当企业资金收益率高于负债利率时,企业通过负债筹资经营获得收益,除了支付固定利息外剩余的收益,全部归投资者所有,使投资者实际收益率高于企业资金收益率。负债筹资的这个作用称为财务杠杆作用。

②筹资风险的衡量。

评价企业筹资风险程度的指标有多种,其中自有资金收益率和资金成本率指标分别从效益和成本二个不同角度反映企业筹资风险程度,具有计算简单且准确性高的特点,是较为实用的筹资风险评价指标。

a.自有资金收益率指标。

企业在筹资过程中,往往要同时安排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而二者比例不尽相同。自有资金收益率就是判断这一风险程度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自有资金收益率=投资收益率+(借入资金/自有资金)*(投资收益率-借入资金利息率)

式中:

投资收益率=(投资项目利润总额+借款利息额)/(自有资金+借入资金)

从上式可以看出投资收益率、借入资金与自有资金的比例、借入资金利息率的变化决定了自有资金收益率的高低。通过对自有资金收益率指标的分析,可以判断筹资风险程度,调整筹资决策。

b.资金成本率指标。

资金成本是企业为筹集和使用资金所支付的各种费用。资金成本率是指资金成本占筹措资金的比例。其计算公式为:

资金成本率=资金占用费/(筹集资金总额-资金筹集费)

如果企业筹集的资金为负债,上述公式中的资金占用费还应扣除因增加利息支出而少交的所得税额,上述公式可改为:

借入资金成本率=借入资金占用费以(1-所得税率)/(借入资金总额-借入资金筹集费)

企业多种渠道用多种方式同时筹集资金时,由于不同的资金成本不一样,为此就需要计算全部筹集资金的综合资金成本率,其计算公式为:

综合资金成本率=∑各项资金成本率×该项资金占全部资金比例

资金成本率指标是企业选择资金来源,拟定筹资方案的依据,通过对资金成本率变化的分析,可以判断筹资风险程度。

(2)筹资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企业通过筹资活动取得资金后,进行投资的类型有两种:一是投资生产项目;二是投资购买证券。无论项目投资还是证券投资,都不能保证一定达到预期收益。这种投入资金的实际使用效果偏离预期结果的可能性就是投资风险。

①直接投资风险。

a.直接投资风险的识别。

造成直接投资风险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企业外部经济环境和企业经营方面的问题所导致的经营风险。具体有如下3种:一是投资项目不能如期投产,不能取得效益;或虽然投产,但不能盈利,反而出现亏损,导致企业整体盈利能力和偿还能力的降低。二是投资项目并没有出现亏损,但盈利水平很低,利润率低于银行存款的利息率。三是投资项目既没有出现亏损,利润率也高于银行利息率,但低于企业目前的资金利润水平。

b.直接投资风险的衡量。

通常用经营杠杆系数来衡量投资风险:

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ebit)变动百分比/销售量(q)变动百分比

该指标用来评估项目投资风险的大小。经营杠杆系数愈大,投资项目所面临的风险愈大;经营杠杆系数愈小,投资项目所面临的风险愈小。

c.直接投资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a.加强投资方案的可行性研究:企业如果能够在投资之前对未来收益情况进行合理预测,将风险高而收益低的方案排除在外,只将资金投向那些切实可行的方案,对防范与控制投资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b.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为防范投资风险,企业必须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对各种可行方案要认真进行分析评价,从中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切忌主观臆断。

②证券投资风险。

a.证券投资风险的识别。

证券投资风险可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又称不可分散风险,是指由于全局性因素的变化,导致证券市场上所有证券的收益发生变动的风险,如经济形势变化、通货膨胀、利率汇率变化等等,都会给市场上所有的金融资本带来损失。对于投资主体来说,它不能通过多角化投资来加以消除或降低,它的影响是整体性的,所以又称不可分散风险。非系统性风险,又称可分散风险,是指因某些因素的变化,导致证券市场上个别证券收益变动的风险。图2是利用证券投资组合分散非系统风险示意图。实证研究表明,科学选择30~40种证券能够在保证收益率的情况下有效地分散非系统风险。

b.证券投资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证券投资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主要通过运用投资组合理论,合理进行投资组合来实现。根据投资组合理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同投资项目收益率的相关系数越小,投资组合降低总体投资风险的能力越大。因此,为达到分散投资风险的目的,在进行投资决策时要注意分析投资项目之间的相关性。

(3)资金营运风险及其防范与控制。

企业资金的营运过程是指从资金投入开始到资金收回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企业主要面临现金、应收账款和存货的风险。

①现金风险及其防范与控制。

现金风险主要指企业现金短缺或者现金持有过量所形成的风险。企业财务部门要掌握各部门对资金的日常需求量及资金的支付时间,来确定合理的现金余额以防范与控制现金风险。图3是现金成本分析模式,即通过分析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短缺成本,寻求持有成本最低的现金持有量。

(2)应收账款风险及其防范与控制。

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经常采用赊销方式,但往往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增加。大量的应收账款会妨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同时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由于长期无法收回而成为坏账,严重影响企业的安全性。

为了防范与控制应收账款对企业造成的不利后果,首先,应当合理控制应收账款的规模,在采用各种信用政策的时候,注重评估对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信用状况,评价其偿债能力和信誉,谨慎签订合同,综合衡量各种得失,选择效用最大的方案;其次,采取适当的催收方式和力度加快应收账款的收回。如定期分析账龄分析表,紧密跟踪应收账款的还款情况,根据不同账龄制定收款政策,必要时可依靠诉讼方式,以控制应收账款风险,减少坏账损失。

3企业全面财务风险管理反馈系统的构建

全面财务风险管理的反馈系统主要由财务风险管理的后评价系统和财务风险管理的修正系统组成。

(1)财务风险管理的后评价系统。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后评价是指企业实施财务风险管理方案后的一段时间内,由财务风险管理部门对相关部门进行回访,考察企业实施财务风险管理方案后管理水平、经济效益的变化,并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全过程进行系统的、客观的分析。通过对财务风险管理活动实践的检查总结,评价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问题的准确性、检查财务风险处理对策的针对性、分析财务风险管理结果的有效性;通过分析评价找出成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通过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为未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决策和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水平提出建议。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后评价应有一个严密、科学的工作程序,后评价工作才能井然有序地展开,评价结果才具有客观性和权威性。后评价的主要步骤为:

建立后评价机构

确定评价项目

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资料、数据的搜集与整理

对数据的比较和分析

总结与反馈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后评价的主要内容如下:

①财务风险管理决策后评价:财务风险管理决策后评价是评价现时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状况和财务风险管理决策执行的实际情况,验证财务风险管理前做出的风险预测及对企业风险抵御能力分析是否正确,并重新评价财务风险管理决策是否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

②财务风险管理方案实施情况后评价:财务风险管理方案实施情况后评价主要是评价财务风险管理各环节工作实际成绩,总结各环节的经验教训,找出每个阶段的工作对实际风险管理效益和预计风险管理效益的偏差程度。

③财务风险管理经济效益后评价:财务风险管理经济效益后评价,是对实施风险处理方案后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进行再评价,并与财务风险处理方案实施前指标对比分析偏差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财务风险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2)财务风险管理的修正系统。

财务风险管理的修正系统通过对后评价的结果进行分析,对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予以保留,对不合理的指标、方法、决策程序和措施等提出改进方案,并反馈给相关的部门,以不断完善企业的全面财务风险管理模型。具体来说,通过明确本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主要目的,参考社会平均水平、行业水平、企业特点、产业政策、本企业或同行业历史经验,制定出适合于本企业财务特点的预警指标体系,以保持预警系统的先进性和有用性。

参考文献:

[1]陈忠阳.金融风险分析与管理研究——市场和机构的理论、 模型与技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樊丽,张晓霞.浅谈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规避[j].北方经贸,2004,(7):114—115

[3]冯建.财务理论结构研究[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

[4]郭复初.财务新论[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年版

[5]侯红兵.树立财务风险观念,健全财务风险管理[j].财经论丛,2003,(5):60—62

第4篇:投资方案的财务可行性范文

摘 要 企业需要通过动态评价指标的计算对投资项目进行经营决策,内部收益率是最常用、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它由FIRR(财务内部收益率)与EIRR(经济内部收益率)两个部分组成,两者各自从不同角度、不同期间及具体情况,对项目进行评价与优选,最终得到最佳的建设项目方案。本文就FIRR(财务内部收益率)与EIRR(经济内部收益率)两个指标的基本概念、各自特点、两者的关系及其在项目建设中的运用,进行深入的了解、探索与剖析。

关键词 财务内部收益率 经济内部收益率 FIRR与EIRR的运用

FIRR(财务内部收益率)与EIRR(经济内部收益率)是项目投资决策过程中重要的评价指标,通过两项指标之间相互比较,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决策,使其两者能够在整个项目周期中,决定所能取得的经济利益的大小;对于日常投资项目而言,这两个指标能够使投资者把握想要获得的收益,起到抵御预期风险的作用。

一、FIRR(财务内部收益率)与EIRR(经济内部收益率)的概述

(一)FIRR的概述及其特点

1.FIRR(财务内部收益率)的概述

FIRR(Financial Internal Rate of Return)指财务内部收益率,是经营项目在每个财务年度内的净流量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也是经营项目财务净现值等于零的折现率,它所反映的是实际收益率的动态指标,该指标值大于等于基准收益率时该项目可行,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这个指标不是绝对指标,而是相对指标,越大越好。

2.FIRR(财务内部收益率)的特点

FIRR(财务内部收益率)的优点:财务内部收益率能够把项目的投资额与其自身的寿命相联系,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及整个项目计算期内的经营状况,便于与基准收益率相比较,决定该项目是否可行。FIRR(财务内部收益率)指标的大小不受外力影响,直接反映投资项目的收益程度,这种决定性使其具有显著特点,能够避免运用财务净现值指标预先确定基准收益率。

FIRR(财务内部收益率)的缺点:对于财务内部收益率的计算比较复杂,其在某些情况下(非常规现金流量项目)存在多个或不存在财务内部收益率。

(二)EIRR(经济内部收益率)的概述及其特点

1.EIRR(经济内部收益率)的概述

EIRR(economic internal rate of return)是经济内部收益率,又称为经济内部报酬率,指项目在各计算期内经济指标的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其反映该项目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指标,不是绝对指标,而是相对指标,如果经济内部收益率大于、等于折现率,该项目的投资总额占国民经济净贡献就会超过预想的要求,该项目可行;如果结果相反,则该项目经济指标不合理,不能接受。

2.EIRR(经济内部收益率)的特点

EIRR(经济内部收益率)主要体现整个建设项目计算期内,抵偿了总费用之后的获利能力(即获利率),它是我国进行成本效益分析过程中,得到最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主要反映项目本身的最高盈利水平。

二、财务内部收益率和经济内部收益率的确定

(一)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的确定

1.经济内部收益率(FIRR)的确定,要对其的上限和下限进行确认,在整个项目计算期间内,每年的净现金流量的累计值等于零时的折现利率,是运用内部收益率(IRR)来评价投资项目是否盈利的基本指标。

2.内部收益率的基本公式为:

公式中:FIRR――财务内部收益率;

CI――现金流入量(第f期的净现金流量);

CO――现金流出量(第f期的净现金流量);

(CI- CO)t ――项目t年里的净现金流量;

t= 0――项目开始运行的时间(时点);

N――计算期,是项目开发的经营周期(以年、半年、季度或月为周期);

3.内部收益率(IRR)考虑到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同时也考虑了项目在投资期间的现金流动情况,是评价投资项目的贴现指标,其经济含义主要是指项目在寿命周期内,内部没有收回投资款项的年度净收益率,并且还表示了项目在寿命周期结束时可以完全的被收回的投资额。

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根据财务净现金流量试差法求得。财务评价要求求出全部投资资本金(即投资者实际出资总额)、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者可以接受的最低投资收益率(MIRR)以及应该设定的基本收益率I。当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投资者可以接受的最低的投资收益率(MIRR)或者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设定的基本收益率I时,该的盈利能力能够达到最低需求标准,则该项目从财务上可以接受,反之则该项目不可行。

5.应该以财务报表的编制时期(月、季、年)来计算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在计算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时应换算以年为单位,然后与项目最低可接受值进行比较。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以季为单位的换算公式为:FIRR年=[(l+FIRR季)4-1]*100%

(二)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的确定

1.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的确定要以年资本金年值的现值为基础计算,所以,应该关注年值与其现值比较法为原则(注:项目方案必须在同等效果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比较)。

2.单个项目方案在计算该指标时,应通过收入现值等于支出的现值来确定,找出使贴现流量符合收入现值=支出现值的利率(也可以用现金流量彼此相减,即收入现值-支出现值=0,如果等于零也会得出相同的结果);在求项目利率时,通常会采用试算逼近的方法,逐步计算出正确的结果,如采用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作为贴现利率来计算,使净现值等于零,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必须界于正负净现值之间高低不同贴现率。

3.内插法:即:EIRR=Dl+(DH-DL)[NPWL/(NPWH+NRWL)]

注:EIRR是经济内部报酬率;

DL是低贴现率,它是用来计算出净现值正数;

DH是高贴现率,它是用来计算出的净现值负数;

NPWL采用DL计算出来的正净现值;

NRWH采用DH计处算出来的负净现值(其中:计算绝对值时不允许带有负号)。

三、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在项目中的运用

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在项目中的运用要从基准收益率与其比较、拟定投资方案、判断项目可行性入手

(一)与基准收益率相互比较,判断项目的财务可行性

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是一个动态的指标,一般的情况下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由一元N次方计算求得,现金流是方程的唯一解,对于非正常的项目根据其经济含义来计算、检验来确定、评价项目可行性。

(二)独立项目的比较,运用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来判断项目可行性

独立项目是在一组项目中选择某一方案,它的选择不会影响其他项目,如果项目投入的资金足够充分,就可以同时建立多个项目,使它们之间相互独立、互不排斥,所以,独立的项目能否执行,取决于本身的可行性以及项目的内部收益率能否达到预想的目标水平。

(三)企业互斥的项目相互比较,用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来评判投资项目的可行性

企业互斥项目是拟定多个项目方案,各方案之间相系排斥,如果选择其中一个,则会直接影响并改变其他方案的现金流,目前许多都面临着互斥方案的选择,即在有限的条件下只能选择最优的方案,主要表现在以下情况:

1.等额互斥项目

如果多个投资项目的内部收益率大于资本成本率,并且各个项目的投资额全部相同,这样应选择内部收益率和资本成本率差异最大的方案;

2.不等额互斥项目

如果多个投资项目的投资额和计算期都不相同,应该采取增额部分投资的收益率。在计算投资额不等的方案过程中,除了要计算净现值,还要计算增额收益率,增额投资部分内部收益率>=折现率时,投资额大的项目优选,反之,选择投资额少的方案;如果投资小的项目内部收益率大于基准收益率,则两者都可行。

四、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在项目中的运用

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在项目中的运用,首先表现在:目前世界银行在评审项目的贷款时,决大多数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它普遍表现在三个层面:

(一)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的利率水平在12%以上,该项目较为稳妥,可以实行;

(二)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的利率水平在8%~12%之间,说明该项目可以酌情考虑,有待思考;

(三)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的利率水平在8%以下,则说明该项目不能实行;

但是,就这些数据来说,需要结合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而定,比如,许多发达国家,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这个指标需要达到15%以上方可实行。

五、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与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的关系

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与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1.内部收益率在项目的经济评价过程中,根据其分析的层次不同,可以将内部收益率(IRR)分为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与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

2.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不是在整个财务计算期内初始投资的盈利利率,它的大小不仅受到初始投资规模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项目计算期,每个会计年度内净收益值大小的影响;

3. 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与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的不同之处,对于两者而言,各自有着不同的判别标准。

本文通过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与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两个指标的深入认识,快速计算正确的投资项目收益率,以获得投资者所得到的结果,避免项目投资过程中的盲目性,给出投资者正确的投资方向,因此,项目的内部收益率的正确运用、计算,对于降低经营风险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赵国杰.对等效最大投资周期评价指标的剖析.西北农林科技人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4):44- 46.

[2]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考试教材编写委员会.现代咨询方法与实务.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3]陈焕明.赵国杰.刘子先.对互斥方案选优的最低价格法的剖析与改进.中国地质人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48- 50.

[4]赵国杰,赵全超.基于边际分析对存在期间法的质疑与剖析.天津工业人学学报.2004(23)6:39- 41.

第5篇:投资方案的财务可行性范文

财务管理贯穿整个企业的利益关系,控制企业的日常资金周转,对解决企业资金问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了资金,企业才能够生产投资,显然,资金是所有企业最头疼的问题。企业在筹资方面需要选择成本低,风险较小的筹资方法,通过财务部门给出的数据,尽量减少资金成本,给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一个企业倒闭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资金周转流通,所以保持企业资金可以畅通的流转是财务管理需要重中之重考虑的,在选择投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是否资金回笼快,保证资金有效流转,这也是企业在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方面需要积极加强管理手段的。对于应收账款,需要缩短应收期限,尽量采取货到付款,钱货两清的方式,在应收账款中,尽量拖延归还欠款的时间,为企业更好的利用资金做铺垫。财务管理的主要目标就在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只有努力加强财务管理才能实现,财务管理正是企业的核心内容。财务管理依附于企业自身的管理,如果企业管理不当,那么财务管理势必会受到影响,财务管理还具有指导性,由于市场经济的不确定性,财务管理对企业的其他工作具有引导的作用。

二、利用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收益的措施

2.1科学投资,最大程度上提高收益

企业想要提高自身收益,首先就要考虑在投资回报上的收益。提高投资收益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在经过系统的调查后,确定未来投资能取得良好的反馈,选择好的投资目标和方向,这是对企业投资来说最重要的,决定着企业未来投资收益的情况和发展方向,调查清楚后投资的项目目标,还需要认清企业投资的主要方向。二是制定投资方案。其中包括财务部门对资金未来收益率的调查和分析以及风险的分析,确定该项目是否可行。财务部门需要给出两份以上的企业投资可行性方案才能供领导者决策是否在该项目上投资,选择其中最优的投资方案来实施,站在企业最获利的角度。三是评价投资方案。分析投资方案收益和风险,明确投资方案可行性。四是适时调整投资。由于投资项目的环境会变化,项目的前景也会发生变化,针对这一特点,企业要随时关注变化的大小对投资做出适当的调整。

2.2科学的筹资,降低筹资成本

投资的基础是筹资,筹集到资金才能用于企业发展,制定科学的筹资决策,降低筹资的成本,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具体的几点要求如下:一是根据投资的情况制定筹资的计划。筹资是投资的基础,筹资是为投资活动的,二者环环相扣,只有针对投资的情况才能更好的筹资,筹资是不能单独的存在的,要根据投资来决定。二是筹资费用成本。越低的筹资成本,能更有效的提高收益,财务部门需要分别计算银行贷款、股票筹资的途径所需要消耗的筹资费用来进行比较。选择最低成本,最优良的筹资渠道。三是结合企业目前的负债情况,是否能承担起新的负债,在优化负债结构上选择最优良的方案。四是选择筹资方案,前提条件是风险较低,可以控制,尽可能选择成本低的筹资措施。

2.3合理安排股利分配

做好股利分配也是企业想要提高经济效益的方法之一。股利分配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税收之后剩余的资金进行股利分配,综合企业自身发展情况,根据国家规定的最佳分配政策来进行分配,遵循以下原则:一是遵照国家规定的法律法规,严格按照分配的优先顺序来进行划分。二是首先关注企业的工作员工们,兼顾到这些企业所有者、管理者和职工的利益,在盈余公积金和公益金以及股东利润上合理分配。三是贯彻优先原则。先企业后股东,在利润不足分配的情况下,先用于企业自身的负债归还及发展上,有多余的情况下再照顾到投资者的利益,如果没有利润或以前年度一直在亏损,则不会分配利润。

三、结语

第6篇:投资方案的财务可行性范文

[关键词]集团公司 子公司 财务控制

在集团公司的管理实践中,如何掌握好集权管理和分权管理的程度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集团公司集权过多会影响子公司的积极性;分权过多可能会造成分散倾向,影响公司整体利益。一般认为,在生产经营上可以分权多一点,在财务上应该集权多一点,而两者又难以截然分开。因此,如何在集团公司内部各子公司分散经营的基础上实施对子公司的财务控制是当前集团公司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试就集团公司对子公司实施财务控制的主要方式了初浅探讨。

一、完善子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从一般意义上讲,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指公司内部权力机构的设置、运行及权力机构之间的联系机制。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通常由公司的权力机构(股东会或股东大会)、经营决策机构(董事会)、经理层(总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及监督机构(监事会)组成。根据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东会实施的财务决策权主要有: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审议批准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对公司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作出决议。董事会实施的财务决策权主要有: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制订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制订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制订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以及发行公司债券的方案;制订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方案。经理层实施的财务执行权主要有:主持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组织实施公司的年度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监事会的财务监督权主要有:检查公司财务等。

从公司各权力机构的财务管理职权来看,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是董事会,只有董事会才能全方位负责公司的财务决策与控制。因此,集团公司要加强对子公司的财务控制,首先应建立以社会化、专业化为基本特征的董事会制度,充分发挥董事会的财务决策职能和对经营者的监督职能。而董事会的关键是董事会的人员构成,从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的经验看,只有社会化、专业化的董事会才能起到它应有的作用。社会化的标志是外部独立董事的介入,专业化的象征是专业委员会的形成与运作。

二、对子公司进行授权控制

对子公司进行授权控制是指在某项财务活动发生之前,按照既定的程序对其正确性、合理性及合法性进行核准并确定是否让其发生所进行的控制。授权控制的方法是通过授权通知书或公司授权管理制度来明确授权事项和使用资金的限额。特别是对有些易造成损失和资产流失的重要项目作出明确的规定,做到有章可循。例如,可以对子公司的投资、贷款项目进行授权,即子公司有权制定一定金额以下的投资、贷款项目计划,超出授权范围的投资、贷款项目必须报经集团公司批准。同时,集团公司应建立、健全子公司对外投资、贷款的立项、审批、控制和检查制度,并重视对投资、贷款项目的跟踪管理,以规范子公司的投资、贷款行为。

另外,公司的授权控制应做到以下几点:(1)公司所有人员未经合法授权,不得行使相应权力;(2)公司所有业务未经授权一律不得执行;(3)审批人应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4)经办人在职责范围内,按照审批人的批准意见办理业务;(5)对于审批人超越授权范围审批的业务,经办人有权拒绝并应当拒绝,并及时向审批人的上一级授权部门报告。

三、对子公司实施预算控制

预算的编制要以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目标为前提,根据公司的发展规划,具体、系统地反映公司为达到经营目标所必须拥有的经济资源的配置情况。集团公司可根据子公司的组织结构、经营规模以及公司成本控制的特性进行预算控制,重点应明确如下两个方面的问题:(1)预算的编制应采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方法进行编制,这样既考虑了子公司的意见,照顾了子公司的利益,又有利于集团公司审视子公司的经营活动,进行综合平衡,从而使预算的执行能够做到相互配合和协调。(2)预算编制应以集团公司的发展规划为依据,这样可保证集团公司计划目标的实现,同时预算又给每个子公司以明确的经营管理目标和各方的责权关系,便于子公司进行自我控制、评价、调整。

四、向子公司委派财务总监来实现日常的财务监控

委派财务总监是集团公司对子公司进行财务控制的基本措施之一。因具有事前控制性、反馈及时性、高度专业性和独立性等特点,可帮助集团公司对子公司实施有效的财务控制。

集团公司委派的财务总监,其人事关系、工资关系、福利待遇等均在母公司,费用由子公司列支。被委派的财务总监,应组织和监控子公司日常的财务会计活动,参与子公司的重大经营决策:把母公司关于结构调整、资源配置、重大投资、技术发展等重大决策贯彻到子公司的预算中去,对子公司各类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控制;审核子公司的财务报告,负责对子公司所属财务会计人员的业务管理,定期向集团公司报告子公司的资产运行和财务情况。集团公司通过委派财务总监来监督、控制子公司的重大财务会计活动和全部财务收支过程,不但使集团公司的总体经营方针和目标可以在子公司得到较完全的贯彻和实现,而且能监督子公司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切实维护集团公司的权益。

五、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审计,实施对子公司的审计监督

审计在集团公司治理结构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集团公司通过对子公司的审计,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所存在的问题,增强内部控制意识,有效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为此,集团公司必须对子公司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财务审计工作。

对子公司的审计可分为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目前会计师事务所对子公司年度报表的审计属于外部审计。内部审计则主要是由集团公司审计部门负责进行的审计。内审部门的作用不仅在于监督子公司财务工作,也包括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企业内各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也是监督、控制内部其他环节的主要力量。

集团公司对子公司进行内审的内容主要包括:(1)对子公司的重大投资项目、基建项目进行事前审计,以保证合同条款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对子公司的重大投资项目、基建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审计签证。(2)对子公司的经营活动和财务收支状况进行常规审计,检查财务成果和财务状况是否全面、真实,各种经营活动是否合法、合规。(3)对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在年度或任期内的经营业绩和经济责任进行审计评价,做出审计结论。(4)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子公司的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估,监督和完善子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

第7篇:投资方案的财务可行性范文

一、财务管理和纳税筹划概念

1.纳税筹划概念

纳税筹划主要是指在法律范围之内纳税人基于税法相关的立法精神以及自身权利,详细研究和分析税法,预先计划和安排企业的经营、投资、筹资等各项活动,科学、恰当的选择最佳纳税方案,以此来减少税收的成本,为企业争取最大化的利益的一种企业活动。

(1)目的性。主要是指纳税筹划旨在遵循企业财务管理的总目标,力争为企业尽可能的减少纳税的风险,为企业争取最大利益。(2)合法性。主要是指纳税筹划活动必须在相关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进行,并且能够代表国家在该方面的纳税政策方向。若是存在多个纳税的方案,纳税人可以利用自己的经验和专业能力对纳税方案进行最佳选择。(3)计划性。主要是指纳税筹划活动带有详细的计划性质,是具有计划性质的经济相关的活动,同时该项经济活动是事前的。(4)积极性。政府要基于纳税人的心态,开办相关的优惠政策以此鼓励纳税。(5)整体性。主要是指纳税筹划不仅可以在整体上缓解税务负担,还可以在在整体上对多种纳税负担进行最佳选择,以此保证企业利益最大化。

2.财务管理概念

在企业的管理活动中,财物管理时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财务管理时企业在相关制度和法律范围之内在企业内部所进行的恰当的处理企业财务关系的工作。以下为其主要特征:

(1)广泛性。主要是财务管理所涉及的方方面面之间的联系是十分广泛的。(2)综合性。主要是指下午管理是一种具有综合意义的管理活动。(3)科学性。财务管理活动是一种综合的管理活动,其中包含许多科学的方法和手段。(4)及时性。财务管理中的财务信息可以及时的反馈企业在销售、管理、经营和生产等各项活动中的状况。

二、企业的财务管理和税收筹划之间的联系

在税收筹划的概念当中可以看出税收筹划属于理财活动,同时属于财务管理中的一种,税收筹划活动的进行必须要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环境之下,且要在整体上遵循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服务于财务管理的总目标。以下为在税收筹划方面,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1.税收筹划被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所影响

税收筹划的进行必须要遵循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整体目标,也就是要帮助企业争取最大价值。在税收筹划方面所作的就是延缓纳税时间和缓解税务压力。企业实现其目标需要将总目标划分为多个小目标,而通过税收筹划所获取的利益也被包含于所划分的多个小目标之中。所以,进行税收筹划必须要根据企业具体的财务管理来进行或进行适当的调整。

2.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大环境可以影响税收筹划

企业的财务管理大环境在总体上可以划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其中,外部环境又包含金融市场环境、法律环境以及经济环境。方方面面的因素必定会影响财务管理活动,且税收筹划的进行也是基于该种大环境,因此也会受到这些因素的作用。

3.税收筹划被企业财务管理内容所影响

分配利润、资金运营、投资与筹资都属于财务管理内容,要向帮助企业获取最大利益就要将税收筹划巧妙的结合到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中。比如,筹措资金的过程中,由于债务利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用税收,因此企业会进行债务筹资;企业进行投资的对象一般都是受到国家政策支持的;分配利润时也会考虑股东的利益和承担能力进行选择,并且根据不同的状况进行不同的鼓励。

三、采取管理中纳税筹划的运用

1.纳税筹划运用于融资活动

在现代的融资理论当中指出,融资的最终目标就是充分了解资金成本的前提之下最大程度的降低资金成本。进行筹资的过程中,因为筹资方式各有不同,则资金成本所获取的列支方式在税法当中也有不同的规定,其列支的方式和时间将直接关乎企业的纳税负担,因此企业要针对该方面进行详细的筹划,并在多种融资结构中进行恰当的选择出最优方案,若是年利润率不超过企业在息税之前的利润率,那么只有将负债增大此能够将权益资本的收益率有效提高。

在下述的事例当中,某公司预计要筹资一千万元,利用该资金来建设和生产高科技产品,根据实际情况列举有了方案A、方案B和方案C。若是该公司中负债筹资与权益筹资之比在年利率之中为8%左右,而企业在所得税缴纳方面的税率为25%左右,根据上述的三种方案,排除利息之外,每年可赚取100万元的利润。三种方案的实施中都需要股票的发行,发行的每支股票的价格为两元,发行股票一共500万支。在A方案中建议要权益筹资1000万元的资金;在B方案中建议的筹资方式为权益筹资和负债筹资的结合,并向银行借200万元款项;C方案中建议筹资方式为权益筹资和负债筹资结合在一起,且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恰当的额调整,并向银行皆600万元的款项。

在上表的数据当中可以得到负债筹资所占比重有所增加,在企业当中纳税的税额在逐渐减少,并且可以在表中体现出负债筹资方式而产生的节税效应。资本利润提高了2.5倍左右,资产息税后利润提高了一倍左右。

在纳税负担方面,不包含企业的基本结构,与权益筹资相比,负债筹资具有更多的优势,且在一定程度上负债筹资可以抵用一定的税务,以此来使资金成本大大降低。融资主要是指企业利用某种方式筹集可以保证企业运营和发展的资金,而进行纳税筹划的过程当中会由于融资方式各式各样而具有相应的空间,旨在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收益最大化。

2.纳税筹划于投资活动

投资主要就是投入资本,资本为财物上的资本,投资的主要目的为可以在短期或者长期内获取相应的利益。

在我国,纳税政策、产品、行业以及地区的不同都会为企业的投资活动添加多种因素,企业的纳税会为投资项目产生一定的现金流。同时,现金流较其他的流出,具有一定的无偿和强制方面的性质。所以,在秋野进行投资活动时现金流量的预估中,其他流出量也是不可忽视的。以下为纳税筹划在投资决策中的主要内容:

(1)确定投资方向方面。主要包含选择投资行业和投资区域,详细来讲,在选择投资行业方面可以着重考虑高新技术相关的企业,因为这种企业会享有国家政策上的优惠;在选择投资地区方面,可以着重考虑高新技术的产业园、沿海地区的开发区以及经济特区等地区。下述企业当中可以选择A、B两种行业,根据估计每年会有200度万元的销售收入,在外购项目当中包含税务的支出总共有180万元左右的支出。若是甲行业当中对增值税进行增收,且相关税率为17%左右,乙行业对营业税进行征收,相关税率为5%左右,若是对两行业设置为25%左右的所得税税率。在筹划上考虑,A行业具有7.8万元左右的增值税,教育费用及城建税等其他费用为0.8万元左右,在销售上的纯收入为11.4万元左右。B行业则为10万元的营业税,教育费用及城建税等费用为1万元左右,销售商的纯收入为9万元。对A行业和B行业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当条件一致时,选择甲行业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因此要选择甲行业。在投资行业的选择上,要针对纳税筹划预计企业的获利,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帮助企业获取最大利益。

(2)在选择企业的组织形式方面。其中包含内部层次和外部层次,内部层次为选择子公司和分公司方面,外部层次为选择企业性质方面,包括公司制、合伙还是独资企业。在分公司和子公司的的分配方面首先要对两者之间的节税效果和成立成本方面进行考虑,其次再对组织形式进行恰当的选择。

(3)在投资方式方面,若是科学的确定投资固定资产的方式可以利用租赁固定资产,可以有效的规避设备风险,同时还可以将租金作为抵免,比如可以将投资扩大,譬如对亏损或者倒闭的企业进行收购,亏损企业中账目的亏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减小所得税。

在前文中讲述了投资方面的不同对企业进行的纳税筹划造成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并由此得到纳税筹划对于企业的投资活动的重要意义,如流通资金等。

3.纳税筹划于经营之中

企业在经营过程之中,所开展的一切财务活动都以会计准则为准,会计准则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具有一定的操作空间,同时具有其灵活性。企业所开展的筹划活动要在可操作的空间之内进行,这样一来可以在短时间之内提高企业的收益。科学、恰当的开展筹划可以帮助企业减少税务负担,同时为企业带来更高的利益,并能在短时间之内提高企业运营中的利益。

第8篇:投资方案的财务可行性范文

关键词:财务风险 规避 措施 方法

财务风险是指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使企业不能实现预期财务收益,从而产生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的存在,无疑会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揭示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并对其规避的措施和方法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1、企业财务管理系统适应宏观环境的滞后性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建立的财务管理系统,由于机构设置不尽合理,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基础工作不完善等原因,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具体表现在对外部环境的不利变化不能进行科学的预见,反应滞后,措施不力,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2、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财务风险。在现实工作中,我国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3、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

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由此导致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4、有些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

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是我国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

二、企业财务管理在不同阶段的财务风险

1、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负债资金比例过高

在我国,资金结构主要是指企业全部资金来源中权益资金与负债资金的比例关系。由于筹资决策失误等原因,我国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具体表现在负债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例过高。很多企业资产负债率达到70%以上。资金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2、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投资失误

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过程中,由于企业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决策失误使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为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3、对外投资决策失误,导致大量投资损失

企业对外投资包括有价证券投资、联营投资等。有价证券投资风险包括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由于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决策失误及盲目投资导致一些企业产生巨额投资损失,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4、企业赊销比重大,应收帐款缺乏控制

由于我国市场已成为买方市场,企业普遍存在产品滞销现象。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导致企业应收帐款大量增加。同时,由于企业在赊销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不够,盲目赊销,造成应收帐款失控,相当比例的应收帐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资产长期被债务人无偿占用,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5、企业存货库存结构不合理,存货周转率不高

目前我国企业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且很多表现为超储积压存货。存货流动性差,一方面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另一方面企业必须为保管这些存货支付大量的保管费用,导致企业费用上升,利润下降。长期库存存货,企业还要承担市价下跌所产生的存货跌价损失及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规避

1、规避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措施

规避财务风险以实现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重点。本人认为,规避企业财务风险,主要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及其变化情况,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和改变管理方法;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系统,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以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2)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要使财务管理人员明白,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

(3)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防止因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财务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会使决策失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对各种可行方案要认真进行分析评价,从中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切忌主观臆断。

(4)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理顺内部的各种财务关系。首先,要明确各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应承担的职责,并赋予其相应的权力,真正做到权责分明,各负其责。另外,在利益分配方面,应兼顾企业各方利益,以调动各方面参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使企业内部各种财务关系清晰明了。

2、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技术方法

(1)分散法。即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对于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企业可以与其他企业共同投资,以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从而分散投资风险,避免因企业独家承担投资风险而产生的财务风险。由于市场需求具有不确定性、易变性,企业为分散风险应采用多种经营方式,即同时经营多种产品。在多种经营方式下,某些产品因滞销而产生的损失,可能会被其它产品带来的收益所抵销,从而避免经营单一产生的无法实现预期收益的风险。对外投资多元化是指企业对外投资时,应将资金投资于不同的投资品种,以分散投资风险。

第9篇:投资方案的财务可行性范文

【关键词】 股权转让 债务重组 所得税

一、引言

企业集团出于各方面的因素退出对下属子公司的控制权时,通常的做法是转让全部股权。但如果该子公司系特殊行业公司或处于非持续经营状态,根据行业主管部门的意见也会采用其他清算方法,有关的会计核算亦会遵循特殊的会计准则。

相关背景资料:Z集团财务公司因其所依托的Z集团按政府国企改革的统一部署进行了整体改制和重组,集团的体制和成员单位的隶属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动,被银监局认定不符合《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的规定,限期整改并进行重组。通过政府牵线,由一同地区符合资质的企业集团对Z集团财务公司实施并购重组,方式为净壳转让、非承债式重组。

Z集团根据相关会计准则,拟出两套会计处理方案。

方案一:根据《股权转让协议》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处置,损益计入“投资收益”。清理贷款及欠息,冲销负债及增加财务费用。

方案二:按照《集团及所属企业债权债务打包重组协议书》进行债务重组,损益转入“营业外收支”。

Z集团本部对财务公司原始投资额1亿,持有财务公司38%的股权,是财务公司的控股股东、债务单位;Z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A原始投资额600万元,持有财务公司2%的股权,是财务公司的股东、债务单位;Z集团控股子公司B、C均为非持股股东、债务单位。Z集团及其子公司A、B、C对财务公司的债务系贷款及欠息。

财务公司资产4亿,负债0.5亿,实收资本3亿,净资产评估价3.5亿。考虑到财务公司优质的金融资质、金融服务功能和持续经营的盈利能力,在并购时其总溢价为0.5亿元。

二、方案一的会计分析、所得税分析及相应的结论

1、会计分析

首先对Z集团本部转让38%股权和子公司A转让2%股权分别进行长期股权投资处置的账务处理,将转让损益计入各自报表的“投资收益”。然后本部及子公司还本付息,清理债务,利息计入“财务费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将所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的全部或部分股权对外出售时,应相应结转与所售股权相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出售所得价款与处置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确认为处置收益。Z集团是控股股东,子公司A2%股权不具共同影响或重大影响,都是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所以并不涉及其它权益的结转。没有股权的子公司视同一次还本付息,减少负债的同时增加“财务费用”,计入损益。就整个集团来说,股权处置影响利润表的金额是“投资收益”和“财务费用”两项之差。

2、所得税分析

长期投资的处置较为常见的方式有股权转让、收回和清算处置等,不同的处理方式可能导致财税处理产生差异。撤回或减少投资是投资方与被投资方之间交易,不涉及股权受让的问题。清算收回是指被投资方不再持续经营而从被投资方分回剩余财产的经济行为。Z集团财务公司投资方将其持有的全部股权转让给其他受让者,是股东之间的交易,所以应是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方式中的股权转让行为。所得税计税基数应是全部价款所得扣除原始成本。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79号)规定,转让股权收入扣除为取得该股权所发生的成本后,为股权转让所得。企业在计算股权转让所得时,不得扣除被投资企业未分配利润等股东留存收益中按该项股权所可能分配的金额。股权转让所得不区分股息所得和投资资产转让所得,财务公司0.5亿的留存收益是税后收益,如果不首先分配净资产中的留存收益,Z集团势必牺牲掉0.5*40%*25%的抵税效益。所以应要求财务公司先进行留存收益的分配,股东先争取到免税收入。

3、结论

方案一采用的是股权、债务分开核算,股东的全部收益就是转让所得。因为目标企业的行业特殊性,对债务的减免往往在表外利息上,如果债务单位没有预提利息费用,这部分收益会包含在利润表的利润总额上,账面上得不到体现。子公司还本付息的压力,也会转嫁到母公司,导致连锁反应,必须先清算股权,保障有资金的流入。因为整改成功与否,关键就在于企业能否筹集到所需资金。以这样庞大的资金用于重组的流程,不但对并购方的正常营运造成困扰,也会因为对资金的需求增加并购成本,影响重组的进度与成功。

在企业所得税上,可以通过先分配后转让的方式来改变交易策略,规避股东税后收益权再次纳税。其它的税务处理与会计处理不产生实质性的差异。

三、方案二的会计分析、所得税分析及相应的结论

1、会计分析

企业重组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以外发生的法律结构或经济结构重大改变的交易,包括企业法律形式的改变、债务重组、股权收购、合并、分立等。

Z集团与并购方经过商定,同意以集团为清算单位,对债权债务采用整体打包的方式进行重组。即重组以集团公司为清算对象,将集团下属所有子公司的债权债务全部转移给集团公司,由Z集团打包重组,债权债务相互轧抵的差额部分,作为并购方对股东净资产的清算分配。这实际上是债务重组类型中的一种,以资产偿债。债务人以长期股权投资清偿债务,按照股权的公允价值(本案评估价)与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债务重组利得,反映在“营业外收入”科目中;

按股权公允价与其自身账面价值(本案1.06亿)的差额,计算转让损益,反映在“投资收益”科目中。Z集团作为一个整体,母子公司不再单独进行清算,根据重组协议,有股权的子公司将资产负债相抵后余额,或只有负债的子公司,将对财务公司的债权债务关系转移,形成与母公司Z集团的债权债务关系。债务重组对损益的影响是转让损益和重组利得之和,并购协议中涉及的补价以及减免的表外利息,都体现在重组利得上,这是与方案一不同点之一;就集团整体而言,影响利润表的金额由“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和“财务费用”构成,这是与方案一不同点之二;如有预提利息费用,超出实际支付部分,转入营业外收入,作为重组利得,这是与方案一不同点之三。

2、所得税分析

方案二的协议中虽然明确债权债务相抵差额作为对股东净资产的清算分配,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为了规避税收风险,与方案一一样也存在应采取“先分配后重组”的策略问题。根据国税函(2009)698号文《国税总局关于加强非居民企业股权转让所得企业所得税管理的通知》,如被投资企业有未能分配的利润或税后提取的各项基金等,股权转让人随股权一并转让该股东留存收益权的金额,不得从股权转让所得中扣除。事实上是将税收优惠权转移给了收购方,对转让方来说是重复纳税了。

企业债务重组、股权收购,这些事项在税法中统称为企业重组。企业重组的税务处理包括一般性税务处理和特殊性税务处理。因为收购方是现金收购,根据税法规定,适用一般性税务处理。发生以股权抵偿债务,应当分解为股权处置、债务清偿两项业务,确认股权转让所得或损失、债务清偿所得或损失。由于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相同,因此税法上确认的债务重组所得与会计一致。根据国税总局限性2010年第4号公告规定,以非货币性资产清偿债务的债务重组适用一般性税务处理时,当事各方应保留签订的清偿债务的协议或合同,以及非货币性资产公允价值确认的合法证据,以备税务机关检查。

3、结论

方案二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节约时间和费用且具灵活性。财务公司停业整顿已历时三年,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银发(2000)218号文《关于实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财务公司必须限期规范,否则不得不退出市场。在金融许可证稀缺的情况下,对收购方来说,申请新设财务公司必定等待审批时间长,而且还有多种不确定因素,短期内批准新设财务公司的难度很大。Z集团财务公司目前已经基本丧失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金融功能,Z集团也无法继续保留其控制权,地方政府支持本地有条件企业介入,从各方面的情况看,财务公司的重组都易于形成合力,谈判成本较低。以集团为单位进行债权债务的打包重组,对双方来说都是在时间上比较快速、形式上比较简单的并购方式。并购方对原股东单位的不了解、对行业历史的不熟悉,挨家进行股权清算必然形成障碍,影响到收购的进度甚至并购的成功。

(2)盘活资产,实现双赢。债务重组是一种报表性的重组,优化企业的资本负债结构,盘活资产,最终实现各类复杂的资本运作的基础和前提。Z集团直接用股权向债权人抵偿,用较小的代价在短期内结清债务取得现金,有利于提高这部分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资产利用率,更有利于企业未来的经营和发展。并购方对股东及其关联企业欠款在股权转让协议中予以确认,并用部分股权转让款抵偿欠款,不但使丧失诉讼时效的债权恢复了诉讼时效,也收回了资产。是双赢的选择。

总而言之,无论采取怎样的重组方式和会计处理方式,在税法上的要求都是一致的。实际中的企业可能会遇到更加复杂的情况,应考虑到涉及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以做出最佳决策。

四、结语

针对上述重组,实际操作中还有一种声音,就是将重组的损益和债权债务的处理集中在Z集团(母公司)反映,子公司不反映损益,对债权债务采取转移处理。因为长期股权投资、债务清偿分别处置,会造成大股东(母公司)当年产生高额利润,增加税负。而负债子公司会因为较高的财务费用而产生亏损,当年报表会出现大的波动。亏损子公司的利息费用起不到抵税作用,增加整个集团的所得税支出。税负的不均衡会影响到集团的财务平衡,造成报表使用者的误读。笔者以为,这样处理在会计上不符合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应遵循的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在税务上难逃税法追究。股权收购的税收特性体现:所得与亏损是当期确认还是递延确认、计税基础、重组主体复杂化的情况下可抵税的亏损是否能在集团企业间流转等。根据“法定扣缴义务人的归属原则”及相关税法,汇总纳税必须报经国税总局审核批准,未经批准,一律就地缴纳企业所得税。

企业重组是一项复杂的非常规业务,为防范法律与税务风险,应慎重选择会计处理方式并做好纳税筹划。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S].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