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投资估值法范文

投资估值法全文(5篇)

投资估值法

第1篇:投资估值法范文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投资;应用探索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企业开始重视财务报表分析,系统的财务报表分析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开始主要用于西方银行对信贷者的信用分析,之后广泛用于投资领域及企业自身的内部分析需要。将财务报表的具体数据转化成可理解的有用信息,就形成了财务报表分析;通过运用一些具体的方法手段并结合一些相关的企业价值估值模型,结合各种运筹金融数学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对企业未来的营运能力及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判断,为各个企业在具体的投资决策中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一、财务报表分析与投资决策概述

(一)财务报表分析概念与演进

1.财务报表分析概念

财务报表分析用定义来说就是以财务报表为依据,对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加以判断分析,进而对企业整体的财务状况质量进行评价并为报表使用者经济决策提供财务信息支持的一种分析活动。广义上还可以结合财务报表之外的一些其它信息进行企业战略及实施、管理质量、行业竞争格局及自身竞争优势、未来风险及挑战、发展前景及投资价值分析等。财务报表分析其实就是一个综合企业“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利用专门的分析方法及手段将企业各个方面、各个部分、各种因素的变化产生的经济业务按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类、汇总综合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揭示企业各种经营管理活动与企业财务状况之间的内在联系、企业战略制定实施对企业财务状况影响;进而更加合理评价企业整体的价值,更加科学预测企业的发展趋势;为将来的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2.财务报表分析演进

信用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分析发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在美国工业大发展之初,企业规模小、银行根据个人信用发放贷款,但此时经济危机经常发生,市场环境、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且企业破产倒闭比比皆是,信贷风险急剧上升。对于银行而言,如何发放贷款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此时美国的银行纷纷要求在对企业的发放贷款的时候,都会去查看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情况,分析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以及信用状况用于判断是否贷款给该企业。之后通过一些学者的研究并系统总结出一些具体的分析方法就此形成了一门新兴的学科。投资分析。这个阶段的分析主要是对于股票投资而言,这些投资者,在买股票前通过观察一些企业或者某个行业的经营状况,投资股票是为了有收益,对企业盈利能力及可持续性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财务报表分析从信用分析阶段,转换到投资分析,也就是从以前的稳定性分析到现在的收益性分析。内部分析。由最开始银行对企业的进行财务状况评估,信用值评估,去了解企业的一个资产负债情况,到后来企业也开始意识到自我发展自我经营上需要进行财务结果的分析,财务报表分析,可以及时了解到公司近期经营发展情况,能够帮助企业高层在做决策的时候提供参考性意见,此时的财务报表分析从外部被动的分析转变成企业主动的自我需要的内部分析并成为当下财务报表分析的重心。

(二)财务报表分析与投资决策分析框架

1.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主要是企业盈利能力评估,简单说,企业利润越多,企业盈利能力越强,反之就越弱。不同分析人员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有不同的运用;通过盈利能力分析有助于评价及预测企业的经营战略实施效果、有助于评价考核经营者经营业绩、有助于预测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有助于企业做出更科学的经营决策;可以从利润含金量、持续性、以及与企业战略吻合性上来分析考察盈利的质量为具体的投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2.企业投资风险分析

企业投资活动一般有三个目的:第一,为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打基础,像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其它长期投资;第二,为企业扩张或其它发展而进行的权益性和债务性投资;第三,利用企业暂时闲置的资金进行短期获利性的投资。为此分析主要是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吻合性上来进行分析;可以从企业对内投资扩张或调整与企业战略吻合性分析;企业对外扩张或调整战略吻合性分析;企业对内对外投资相互之间转移的战略吻合性分析来对企业投资的现金流入量的盈利性上进行分析判断具体投资的风险大小。

3.未来盈利预测(会计利润及现金流量)

企业未来盈利预测是目前财务报表分析中的一个难点,不同的分析者、不同的分析目的、以及不同分析环境以及企业经营模式的变化等等都会对预期的盈利产生巨大的影响。随着移动互联普及,人类协作方式、商业活动规律、逻辑、管理思路都产生了巨大改变;目前在用的四大会计假设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到来基于互联网模式的生产要素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像粉丝数量、用户黏性、直播带货等等对企业的盈利分析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会计利润及现金流量需要结合价值链报告、整合式报告、动态管理报告、其它各因素报告来进行动态分析;总之非会计信息在未来盈利预测上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4.利用适当的价值评估模型估计企业内在价值

企业的投资决策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企业内在价值重新估值的过程,企业的价值就是企业获利能力的货币化体现;是对企业价值的整体性评估。关键是分析判断企业的整体获利能力有多大、可持续性有多长。目前流行的企业估值模型是利用收益法评估思路结合股利折现模式、股权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模式、经济利润折现模式等三种具体的评估模型来量化企业的内在价值。

二、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应用投资者经济决策现状分析

(一)对财务报表分析框架方法认知不一(股利折现模式、股权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模式、经济利润折现模式)

股利折现模式实质是说明股利决定股票价值。股票自身价值能够用股票每年的股利折现值总和来说明;股利指的是发行这个的股份企业每股盈利或盈余,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平均对外发行的股份所享有的净利润。如果一直拥有该股票,股份公司每股股利贴现值之和将是这个股票的价值。股利折现模式通常适用于缺乏控制权股东部分权益价值的估值。在具体的使用中需要关注股利增长率与股利支付率之间的关系;其它的还需要注意企业内非经营性资产、负债和溢余资产的处理。股权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式可以理解为股东可自由支配的现金流量。股东是企业股权资本的所有者,拥有企业产生的全部现金流量的剩余要求权,因此股权自由现金流就是在扣除经营费用、偿还债务资本对应的本息支付和为保持预定现金流量增长所需要的全部资本性支出后的现金流量。具体公式:股权自由现金流量=净利润+折旧及摊销-资本性支出-运营资金增加-偿还付息债务资本金+新借付息债务。股权自由现金流是收付实现制的体现;不容易受到人为的操作与干扰;在具体运用中除了净利润、折旧及摊销、资本性支出和运营资金增加额外,新发行债务和偿还本金等参数也是需要做出合理的预测或判断;否则不宜采用该模式。同时折现率以及永续价值的计算也需要有合理的预测依据,否则容易产生估值明显的偏差。经济利润折现模式是指用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减去资本成本后的经济利润进行折现得出企业整体价值的模式。在采用该模式进行估值过程中需要满足三项条件:其一、能够准确计算投入的资本;其二、能够合理估计企业收益期及收益期的经济利润;其三、能够对企业未来经济利润的风险进行合理量化。同时还需要关注折现率的合理性以及与收益额之间的结构与口径上的匹配与协调。经济利润属于全部投资所产生的超额贡献值并非仅由权益资本或者债务资本所贡献的。

(二)财务报表分析过度依赖估值模型,忽视预期收益预测以及折现率的可靠性

企业价值估值的各种估值模型在具体使用中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只有是否合适合理的区分;合适合理的估值模型才是企业价值或者投资价值决策的可靠保证。但在各种估值模型运用上预期收益预测以及折现率的选择上需要注重可靠性,预期收益要结合历史以及企业未来收益趋势对影响企业收益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正确运用定性及定量的分析方法。折现率本质上是一种期望投资报酬率是将未来各期收益折算成现值的比率;是投资者在投资风险一定的状况下对投资所期望的回报率。简单理解就是投资者要求的报酬率。折现率受时间偏好及投资风险因素影响较大;一般由无风险报酬率和风险报酬率组成;无风险报酬率指没有投资限制和障碍,任何投资者都可以投资并获得的投资报酬,是对时间价值的转换及反映,一般以一定时间的国债利率为基准。风险报酬率是对风险投资的一种补偿由于是冒风险的投资存在着投资回报的不确定性以及人们对风险采取回避态度;因此从数量上看是超过无风险报酬率以上部分的投资报酬率。折现率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且受历史统计数据以及行业统计数据以及投资偏好等影响较大;因此在确定折现率上需要慎之又慎。

(三)财务报表数据来源、具体分析能力水平、“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大幅提高分析的便捷性、时效性、准确性等

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企业发展模式、经营模式、管理思路及方法以及盈利的模式已经发生巨大的改变;尤其是在财务数据时效性、准确性上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财务数据的收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化。财务数据是刻板不变的,但财务数据分析尤其是报表分析是有灵魂及活力的;企业需要做好财务从业人员各项专业技能培训,强化各项工作技能,借助互联网的便捷性、及时性、准确性强化财务报表分析能力。现阶段,各企业从事财务报表分析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很难保证整体分析工作的有效性,因此,企业应该在平时的管理工作之外加强对员工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应该注意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使他们能够始终坚持脚踏实地、客观公正,按照自己工作的基本原则诚实信用、实事求是,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企业可以根据分析工作的要求设立财务分析岗位,培养专业的财务分析人员,根据工作能力设置不同的薪酬水平,作为员工晋升和绩效考核的重要参考标准,调动从业人员的积极性。

三、发挥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作用,提高投资者经济决策能力

(一)增强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深度认识,选择合适投资价值估值模式

从经济学本质上来讲,只要有需求存在就会有价值,当需求与供给互相平衡后,价格=价值。但市场并非都是有效的,而且需求与供给基本上是不匹配;故价格与价值不可能是一致的,价格一直是会伴随价值不停波动(价值回归)。价值投资可以解释为,当价格低于价值时买入,当价格超出价值时卖出。价值投资三大永恒主题:价值成长行情,估值恢复行情,困境反转行情(业绩爆发式增长模式)。估值恢复行情主要指因各种原因,造成市场价格严重低于价值而产生的低估股恢复到正常估值的行情。困境反转行情则是指经营困难企业因各种原因,比如景气回升、重组或技术/市场突破而产生的业绩反转行情。其实,这两种行情本质上同属一类,都是一种估值恢复。困境反转行情是因业绩变化带来了新价值、严重超出其原有的估值定位,所以必然会产生估值修复动力。区别主要是,长期低估股的价值恢复属于白马行情,发生变化的是市场情绪和估值;而困境反转则是企业基本面的变化,是一种需要被市场发掘出来的黑马行情。所有估值修复都是阶段性的,估值到位后就会进入一种新的平衡态。相比于以上两种估值修复行情,做价值成长行情更是一种长期投资行为。如果成长股还兼价值低估,那当然皆大欢喜,那就可能有估值修复和价值成长双轮驱动,即所谓的戴维斯双击。但价值成长股经常可能并没有绝对的低估而只是相对的低估甚至没有低估,这时就只能做由业绩成长的推动了。比如,在现在和可预期的未来一两年时间,业绩成长不低于或在30%左右,那这种价值成长股虽然几年内市盈率都可能在30几倍左右波动,但股价却会被成长性推动着上涨。在成长股前加上价值两字是有特定含义的,是特指至少其成长具有几年可持续性(一般可持续的成长性也就百分之几十而已)、而估值也并不过分的成长股,这种股应该是持有越久收益越高。

(二)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优势,提高财务

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和分析能力、分析方法及分析质量“互联网+大数据”对财务管理专业人员的各项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财务人员在复杂的财务问题中做到抽丝剥茧,及时发现关键问题所在,还要求其在熟练掌握财务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之上,很好地分析处理经济事务和解决层出不穷的问题。因此,财务管理人员要具备更强的实践能力和更好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财务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各种能力都需要从实践中不断学习,可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校并没有为提高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水平而建立相应的平台和安排充足的学习实践时间,而且软件搭载系统和实际训练操作管理的发展也不能够及时跟进,使得在校期间的实践实训环节与现实发展脱节并未发挥出相应的作用,同时对现有的在岗在职财务人员培训也不够及时进而导致复杂情况出现后难以得到及时处理,以至于财务人才不能很好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在财务报表分析上的优势更快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和企事业单位对财务报表分析的要求。

(三)建立与完善财务报表分析中预期收益、折现率等分析

基础数据的收集统计分析整理为不同行业投资活动提供参考依据“财务分析中,一般将内部收益率的判别基准和计算净现值的折现率采用同一数值”。“在有国家行政主管部门统一测定并的行业财务基准收益率时,在政府投资项目以及按政府要求进行经济评价的建设项目中必须采用”。如果项目所属行业有《方法与参数》第三版推荐的或该行业主管或协会公布规定的内部收益率的判别基准,项目的折现率应该等于该基准。但《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中推荐的内部收益率的判别基准分为:融资前税前指标和项目资本金税后指标两种,分别用于判断项目融资前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和项目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是否达到基准。基于此目前急需要相关的主管部门以及行业协会建立与完善财务分析以及资产评估过程需要利用的预期收益率、折现率等资产、资本估值分析基础数据库的建立并出台相关的利用基础数据的指导意见或者使用准则,为不同行业投资活动提供基本的数据参考依据。

四、结语

我们不知道市场将会如何变化,与其去判断市场的趋势还不如从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着手,通过财务数据分析了解企业优劣势,分析企业战略的实施效果并结合外部环境以及企业内部的核心竞争能力来预测企业未来发展态势。我们只期待通过企业财务状况质量分析,提供用于识别企业“质地”、判断企业质量“好坏”的一些基本信息情况;进而帮助投资者做出理性且有价值投资决策。就像巴菲特所说:“我不知道未来市场将会如何变动,只知道如何选择值得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持有的股票”。因此选择一家好企业要远比决定何时买入投资重要的多。

参考文献:

[1]侯谦谦.科大智能财务报表分析[J].知识经济,2016(23):75-76+79.

[2]韩东.基于发展战略视角的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以美诺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例[J].财会通讯,2016(35):75-79.

[3]牛津博洋.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研究——以A公司为例[J].经济师,2016(12):88-90.

[4]张婉倩.基于企业价值视角的财务报表分析研究[J].新经济,2016(35):80-82.

第2篇:投资估值法范文

当期盈余可以预测未来盈余,未来股利一般是根据未来盈利发放,而当期股票价格等于未来股利的折现。会计信息于是就通过这一个过程引起了股价的变动。信息观从另一个方面回答了“会计信息有什么作用”这个问题。后来,学者们开始探讨利用会计信息怎样反映出企业的价值,由此产生了“计价观”。人们通过计价模型的计算得出理论的股票内在价值,然后和实际价值比较,选出低估的股票进行投资。典型的代表就是20世纪90年代Ohlson(1995)、Feltham,Ohlson(1995)确立了剩余收益估值模型(ResidualIncomeValuationModel)其中,表示公司在t时刻的价值,为公司在t时刻的账面余额,表示t时刻的净利润,r表示折现率,该模型还可以变化成从变形中可以看出,当净资产收益率超过股东要求的回报率越多,股票价值就越高,反之,则越低。该模型就把公司价值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等的会计信息联系在一起,通过这个公式,报表使用者就可以利用已知的会计信息估算企业价值,并对自己的投资进行指导了。这不得不说是一项重大突破。

二、会计信息在估值模型中的运用

学者在计价观的理论下创设了几种主要模型,主要的估值模型分为五类,首先是股利贴现模型(DDM),即企业的价值等于未来各期股利贴现之和。式子中r表示折现率,表示第t期股利。这种方法在西方较发达的资本市场是一种主流方法。可以看出,如果一个公司股利分配稳定,则适合运用股利贴现模型。而且这种模型比较适用于进入稳定增长期的企业,因为这个时候企业利润已经比较稳定,多数都表现出高分红低增长的特征。相反,这种模型不适用于初创期和高速增长的企业,这些企业需要进行大量投资,所以分红很少,甚至不分红。另外,这种模型也不适用于周期性企业。特别的,如果一个公司发放股利以固定速率增长,则该模型变形为股利增长模型,即其中,为第一期股利,r为折现率,g表示股利增长速度。这种方法的好处是道理直接,因为该理论反应的就是公司价值和盈利的关系,但它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当公司长期不发放股利或者发放的股利与公司收益无甚关联的时候股利贴现模型就无法使用。第二种方法是现金流贴现模型(DCF),这一模型最大的区别就是用自由现金流量代替股利。但是自由现金流分为两种:公司自由现金流(FCFF)和股东自由现金流(FCFE),分别对应的是公司价值和股东价值。公司自由现金流(FCFF)=净利润+非现金支出-营运资本净流出-资本性支出;而股东自由现金流(FCFE)=FCFF+债务净流入。这一种方法的好处之一就是能避免股利贴现模型的缺点,免受股利政策的影响,但是也有自身的优点,比如对于一些高成长性的公司,由于高速投资等原因最初几年的自由现金流可能为负。第三种方法是经济增加值贴现模型(EVA)或者剩余收益模型,经济增加值是指税后净营业利润超过资金成本的部分。用公式表示即为:EVA=NOPAT-Capital*WACC,其中NOPAT是指经营业利润,它是通过净利润加优先股股利加税后利息计算得到;Capital是指公司的债务和权益资本;WACC是指企业资金成本。EVA模型认为公司的价值等于当期净资产账面价值加上未来经济增加值贴现值,即。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避免未来盈利的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因为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价值净资产账面价值额占大部分。而剩余收益模型(ResidualIncomeValuationModel)则是由Ohlson(1995)、Feltham,Ohlson(1995)在20世纪90年代确立。公式可以表示为其中,表示公司在t时刻的价值,为公司在t时刻的账面余额,表示t时刻的净利润,r表示折现率。模型就把公司价值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等的会计信息联系在一起,通过这个公式,报表使用者就可以利用已知的会计信息估算企业价值,并对自己的投资进行指导了。这不得不说是一项重大突破。第四种方法是基于资产的评估方法,这种方法直接用资产的价值减去负责的价值等于剩余价值,主要运用于衰退企业和濒临破产的企业的估值。上述三种方法都可归于直接估值方法。另外还有间接估值方法,比率估值法。它是利用参考企业的市盈率、市净率、市售率等进行估值。这种方法比较实际,但是关键需要找准和待估值企业风险收益相似的参考目标。后来还发展出一种比较特殊的期权估值法,通常用于企业并购中。它是将莱克-斯科尔斯(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运用到了企业估值中。

三、总结

第3篇:投资估值法范文

关键词:缓慢增长型;内在价值;股票估值;价值投资

一、引言

股票市场是国家经济的晴雨表,它不仅能反映整体经济的波动,还能通过细分企业反映各个类型公司的特点与发展,通过研究不同行业的共性特征更好地为资本市场服务。因此,对公司进行分类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大多数的学者普遍采用彼得•林奇的分类方法,依据收益增长率的不同进行分类,将可行的标的划分为六种类型:缓慢增长型、稳定增长型、快速增长型、周期型、隐蔽增长型、困境反转型。已有不少学者对其他类型的企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然而还很少有人研究缓慢增长型的企业,它往往指规模通常巨大且历史悠久、收益增长速度要比国民生产总值稍快一些,并且会定期慷慨地支付股息的企业,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电力公用事业上市公司。在A股市场,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与上述特点比较契合,其近三年净利润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85%,且近三年的股息收益率为4.36%,属于典型的缓慢增长型企业。因此,本文选取长江电力为标的,基于股票估值的基本方法对其进行投资价值分析,以阐述价值投资策略在股票市场中的适用性。

二、长江电力简介及行业分析

(一)公司简介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电力”)是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三峡集团”)作为主发起人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创立于2002年,2003年11月在上交所IPO挂牌上市。长江电力主要从事水力发电业务,现拥有三峡坝、葛洲坝、溪洛渡和向家坝四座水电站,是国内外大型的水电上市公司。

(二)行业分析水电站企业属于典型的固定资产集中投入、逐年回收成本的重资产企业。该类企业的优势在于基本无需考虑市场需求情况,产品的流通环节完全由电网企业负责,无需对流通环节的资本投入。其次也无需面对终端客户,更不存在产品质量问题。故水电企业的销售费用较低,主要支出是财务费用和折旧费用,而财务费用又主要集中于建设期。因此,其费用支出往往呈现先逐步增加到峰值后再逐步降低的特征。水电站企业的原材料是水,成本无限接近于0。只要上游来水比较平稳,在机组正常运行的情况下,稳定的上游来水等同于稳定的发电量,也就意味着稳定的现金流。

三、财务指标分析

2016年,长江电力的控股股东中国三峡集团最终完成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因此本文以长江电力2016-2018年的财务数据为基础,分别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及盈利能力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直观、形象的综合分析与评价。

(一)偿债能力分析偿债能力是指一定期限内企业偿还所欠债务的能力,是企业抗风险能力的最好体现。如表1所示,长江电力近三年的资产负债率每年呈下降趋势并逐渐接近50%,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在有效提升。企业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每年都比较稳定,表明企业存货的库存量基本接近于0。这也证实了水电站企业产销比基本相同,无需考虑市场需求情况,产品的流通环节完全由电网企业负责这一行业属性。

(二)营运能力分析本文选取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三个指标对长江电力的营运能力作出评价。如表2所示,企业的回款速度较快,坏账损失较少。在营业成本稳定的前提下,存货周转率逐年提高表明企业的年平均存货逐年下降。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有待提高,建议管理层进行科学合理的决策,加强对资产的管理,进一步增强其营运能力。

(三)盈利能力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是投资者衡量该企业是否值得投资的重要指标,如表3所示,长江电力近三年的净利润稳步上升,销售净利率基本维持在44%左右,表明其盈利能力十分稳定。总资产净利率相对较低,管理层需在营业收入稳步增加的同时考虑节约资金使用。

四、长江电力的股票估值

股票的价格总是围绕着它的内在价值波动,在股票价值被低估时即股价格低于其内在价值时买入,反之卖出,从而获得一定的利润。对于股票估值,常见的相对估值法包括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和市盈增长比率等。本文选用市盈率指标来考量长江电力估值的合理性与业绩的真实性,从而估算出长江电力股价的合理区间。

(一)估值的合理性由于长江电力在2015年发生了重大的资产重组,必然会导致企业内在价值的重估。价值重估通常分为周期性重估和交易性重估。周期性重估指的是当行业处于下行周期时,企业整体估值会下降。当行业进入复苏阶段,产品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时,企业整体价值又会获得重估。交易性重估主要是指企业以市场价格收购或卖出某一资产后,使得企业的原有价值获得重新定价。长江电力的资产重组就类似于交易性重估,在2015年通过定增方式以797.04亿元(以12.08元/股的价格发行股份35亿股及支付现金374.24亿元)的交易对价购买川云水电公司100%股权,进而全资持有溪洛渡、向家坝两座巨型水电站。本文对此次重组估值的合理性进行检验。从表4可以看到长江电力在重组前市盈率接近20倍,作为一家缓慢增长型公司,20倍的市盈率是非常有泡沫的。但是长江电力收购的标的川云水电的市盈率为8倍,说明其重组标的的估值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彼得•林奇认为对于一家缓慢增长型公司市盈率合理的区间在8-12倍左右,故重组之后13倍左右的市盈率相对比较合理,重组的价格12.08元也具有一定的业绩支撑。由此可以认为,重组后的长江电力获得了明显的价值重估,且估值也相对比较合理。

(二)业绩的真实性长江电力销售的产品是电力,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电价是由发展改革委来确定,故产品单价非常稳定且几乎不存在造假的可能性。投资者只需要关注长江电力自身发电量的真实性和稳定性。如表5所示,近三年的电价都维持在0.238元,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收入都维持在90%左右,表明长江电力经营业绩的稳定性。且近三年的财务费用和折旧费用都维持在一个合理区间。根据公式:税前利润=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财务费用-折旧,可以推算出长江电力各年的税前利润。可以看到的是推算的税前利润与实际的税前利润相差不大,说明长江电力披露的业绩具有一定的真实性。

(三)业绩预测长江电力价值重估的合理性和自身业绩的真实性得到验证后,本文对其2019年的净利润做出预测。首先估算长江电力2019年的发电量,如表6所示,根据其披露前三季度的发电量以及近三年第四季度的平均发电量,可估算出全年发电量大约在2154.80亿千瓦时。如表7所示,估算出2019年的营业收入为512.84亿元,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为461.56亿元,根据2019年半年报估算全年的折旧费用和财务费用分别为121亿元、53.13亿元。最终估算出2019年的净利润为240.14亿元。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1.本文结合水电行业自身特殊的商业模式,通过对长江电力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分析,检验其重组后估值的合理性及业绩的真实性,对2019年的业绩做出预测并结合缓慢增长型企业合理的市盈率区间(8-12倍),最终得到长江电力股价合理的区间为8.7-13.1元。2.根据企业收益增长率的不同,对公司进行分类并结合合理的市盈率区间,最后估算出企业的内在价值。采用该类投资策略在股票市场中进行价值投资具有一定的实操性,能为我们在股市中寻找具有发展潜力的行业和具有投资价值的优质股票提供参考。3.2019年外部环境风云多变,经济发展面临着一定的压力,整个市场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也比较多,因此价值投资策略很适合当前的经济环境。在中国股市中,股票价格偏离其内在价值的情况比较常见,通常偏离的幅度也较大,时间也比较长。因此,具有耐心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价值投资者在市场中更具有优势。

(二)建议目前,我国股市更加注重融资功能却忽视了资源配置功能,导致投资者对价值投资不信任,只能通过频繁交易以获取投机价差。为促使我国资本市场更加健康地发展,使股市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完善退市制度。监管层应当加大对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健全上市公司主动退市机制,严格执行市场交易类、财务类强制退市指标,进一步明确重大违法企业及相关人员的赔偿责任。2.完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以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目前我国的制度体系仍比较粗放和单一,为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利益需要监管层加大对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以及对违规行为的惩罚。此外,需要督促证券机构提高相应制度的执行力,强调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彼得•林奇.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珍藏版)[M].刘建位,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黄雅芳,肖丽萍.医药物流类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以国药股份为例[J].商业会计,2019(2):37-39.

[3]马天宝,杨洪波.股票投资价值分析———以通化东宝为例[J].中国市场,2019(2):48-50.

第4篇:投资估值法范文

[关键词]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金融资产;公司估值;创投业务

江苏华西村股份有限公司是以华西集团为主发起人设立的上市公司。公司于2015年在传统主业不景气的情况下,不得已进行战略转型,在原有化纤产业基础上,以资产管理为核心开展并购投资业务,在建立核心能力的基础上构建金融生态圈。截至2018年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约120亿元,其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约66亿元,长期股权投资约16亿元,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约4亿元[1]。股权投资合计约86亿元,占公司总资产的72%,可以说公司已经发展成为资产管理公司。至2020年,公司的短期目标是借助战略股东的资本实力和产业资源,将子公司一村资本打造成为一家具有垂直整合能力的前50强资产管理公司。公司的中长期战略目标设定为第三方投资机构排名评价机构的年度排名前30强资产管理公司[2]。

1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概述

2017年国家财政部分别修订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及《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新准则要求,在境内上市的企业自2019年1月1日起需施行新的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新准则中规定:以“业务模式的目标是为取得合同现金流”和“合同现金流仅为本金和利息的支付”两个条件为维度,具体分类成: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则需划分为“摊余成本类”;但如企业业务模式是通过既收取合同现金流,同时又出售金融资产来实现目标,并“合同现金流仅为本金和利息的支付”时,则划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损益的金融资产”;对于尚不满足合同现金流测试的企业,或其他业务模式的,一律按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规定执行。初始分类确定后,新准则对金融工具的重分类提供了指引,在企业仅限于改变内部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情形下,允许金融资产不同类别之间进行重新分类。对于重分类应当以未来适用法处理,企业不得重述以前已经确认的任何利得、损失(包括减值损失或转回)及利息。对于所有的金融负债也均不得进行重分类。

2金融资产的重新分类和计量对会计报告质量的影响

公司持有的战略资产主要服务于公司短期战略目标。一类是服务于公司资产管理而投资形成的金融资产,例如参股的江苏银行和华泰证券;另一类是可能被培养成公司的优质产业的金融资产,例如参股的宁德时代,持有期限初步定为3年以上,如果在持有期间公司发现不符合公司新的战略和发展,可能被出售[2]。在原准则下,企业根据持有意图将金融资产划分成为应收款项和贷款、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及交易性金融资产四类。在原准则下,江苏银行、华泰证券、宁德时代等股票类金融资产被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列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列为非流动资产,股利收入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在新的准则规定下,企业要根据金融资产管理业务模式和现金流特征把金融资产分别划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依据此规定,类如江苏银行、华泰证券、宁德时代等股票类金融资产即被划分为了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其在资产负债表中也被列为流动资产,股利收入和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3]。相比之下,新准则可以提高金融资产分类的客观性和有关财务指标的相关性。首先,持有意图是企业管理层的主观决定,随着市场环境变化而变化,而金融资产管理的业务模式和现金流特征通常由合同文件载明或可验证,金融资产分类是根据按照企业持有的意图变更为按金融资产管理的业务模式和现金流特征,减少了金融资产分类的主观性,提高了会计处理的客观性。其次,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新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表现形式是非流动资产变成了流动资产,这部分资产的变动会提高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让流动比率指标更高。问题是这部分资产的短期变现能力是否符合流动资产的定义,即是否能在一年内变现?华泰证券的股份为无限售条件股份,在2018年被出售了1500万股,剩余1500万股随时可以被出售。江苏银行股份和宁德时代股份会在2019年解禁,即便江苏银行股份尚未解禁,在2018年公司追加质押4210万股江苏银行股票实现部分套现。由此看来,只要管理层愿意,这部分资产的短期变现能力是很强的,由非流动资产变成流动资产有其合理性。最后,新准则有助于会计报告更大程度上如实反映经营成果和风险。采用新金融工具准则进行分类和计量方法,也许会导致更多的金融资产被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而不是被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市场股价波动将导致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浮盈浮亏直接于损益表中体现。在2019年股市逐步回暖的背景下,公司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有望保持增长态势。

3期初留存收益的一次性调整对公司估值的影响

在2019年1月1日,约13亿元其他综合收益年初数被调整至未分配利润年初数,换句话说,由于金融资产分类和计量的会计准则不同,13亿元没有计入营业利润,而直接计入了未分配利润。13亿元的其他综合收益基本上由江苏银行、华泰证券、宁德时代等股票类2015年、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的金融资产累积公允价值的变动额,其中江苏银行约为8.9亿元,华泰证券约为1.8亿元,宁德时代约为1.75亿元。2015年、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的利润总额分别为1.13亿元、0.81亿元、2.49亿元、4.22亿元,四年利润总额为8.65亿元。若是以上股票类金融资产累积的公允价值变动额计入了当期损益,那其四年总计利润总额为21.65亿,增加250%。如果基于市盈率估值法,公司的估值会有巨大的差异;如果基于市净率估值法,公司的估值不会有明显的差异。

4损益波动性对公司估值的影响

自2019年1月1日起公司即执行新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江苏银行、华泰证券、宁德时代等股票类金融资产把原来以公允价值计量列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项目核算的,要重新分类到以公允价值计量,并对其变动计入到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项目来进行核算,此类金融资产所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变化则为2019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1亿元。在2018年12月31日,公司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价值里,江苏银行14.85亿元、华泰证券2.43亿元、宁德时代2.89亿元。2019年第一季度,江苏银行涨幅为21.78%,华泰证券涨幅为40%,宁德时代涨幅为13.95%。华西股份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5亿元,同比增长2665.47%,靠着三个月的股票浮盈,几乎覆盖了2017年整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2亿元。假若公司继续采用旧准则,2019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0.4亿元。由此可见,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华西股份一季度损益的影响是巨大的。公司在2019年可退出江苏银行、宁德时代等多个项目,江苏银行的股份在2019年8月解禁,宁德时代的股份在2019年6月解禁,华泰证券的股份为无限售条件股份。公司重视投资周期性,在股份解禁后,可择机卖出股票,落袋为安,做实盈利,真实反映投资业绩,提高公司估值。

5对创投业务的估值的影响

科创板轻盈利、重技术的要求为相当数量的创投项目降低了上市门槛,尤其是拥有自主可控技术的公司,更加被鼓励上市。公司并购投资团队分为TMT、大健康、智能制造和新能源、半导体、夹层业务五大事业部,坚持以价值投资为中心挖掘成长性公司,聚焦高科技领域投资布局,已有大量的项目储备,科创板落地后将丰富项目退出手段,同时可能带来惊人的超额收益。子公司上海华伊持股2.11%的澜起科技已申请科创板上市,其申请文件于2019年4月1日上交所受理。后续可能上马的项目有芯片硬科技企业纵慧芯光、仓储机器人行业头部公司凯乐士、肿瘤药物研发机构NMS集团、第三代和第四代磁存储研制公司磁宇信息等。公司于2018年报告期内纳入合并范围的结构化主体共42户,主要包括合伙企业、基金、信托计划等。公司主要通过参与设立相关结构化主体时的决策和对该类结构化主体的整体经济相关活动决策而享有可变回报。通过结构化主体,公司以最少的资金领投作为普通合伙人,吸引了大量社会资金跟投作为有限合伙人,积极参与了大量高科技领域成长性公司。结构化主体通常约定投资收益超过一定的收益率之后,公司参与超额收益的分配,比如在年化收益率8%以下按所投资金额分配,在年化收益率8%以上的超额收益按40%的比例分配给普通合伙人,剩余的60%按合伙人所投资金额分配。一旦所投公司在科创板成功上市,公司执行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以公允价值计量及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对该类金融资产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变化带来的影响将可能是非常大的。

6总结

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实施,会提高会计报告质量,加大损益的波动,对公司估值产生影响,尤其是创投业务的估值可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结合国家科技强国的战略,以资本驱动科技创新,提升拥有自主可控技术公司的估值,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这类创投公司的估值提升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从而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科技创新项目。

参考文献:

[1]江苏华西村股份有限公司网站[EB].

[2]江苏华西村股份有限公司网站.2018年年度报告全文[EB/OL].

第5篇:投资估值法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独角兽企业;并购;企业估值

一、引言

“独角兽企业”(Unicornenterprise)的概念由美国著名风险投资家、CowboyVentures的创始人AileenLee于2013年首次提出,是指那些创立时间不超过10年,成长迅速,私募和公开市场的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创新型领军企业[1]。作为近几年新出现的企业群体,独角兽企业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区域创新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彰显一个国家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评价指标[2]。独角兽企业的概念自提出以来,已经得到科技界和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受到各路资本的追捧,并成为战略管理领域新的研究热点。根据长城战略咨询于2019年5月的《2018年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中国目前有超过200家的独角兽企业,总估值高达7441亿美元,其中包括7家市值超过100亿美元(含)的超级独角兽企业[3]。2018年11月15日,国家正式宣布设立科创板,监管层频频对“四新经济”领域的独角兽IPO释放利好消息[4],独角兽企业成为新经济时代下的热门话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首次提出国家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成为社会各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互联网+”是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融合之后创造出的全新体验,为企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对于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引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培育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级都具有重要意义。自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以来,我国互联网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近几年,新兴企业群体———独角兽企业出现,凭借独特的商业模式和创新的信息技术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就取得了巨大发展,成为互联网某一细分领域的领军者,产生了突出的示范效应,例如并称为TMD的三家独角兽企业———今日头条、美团点评、滴滴出行,其产品分别占据中国资讯、消费和出行的入口,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目前,独角兽企业主要分布在科技领域,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催生了独角兽企业的快速崛起,而独角兽企业的发展对于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和经济高速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并购作为现代企业实现快速扩张和整合的重要方式之一,实质上是企业对资源重新整合与配置的过程,如果能合理整合被并方的资源,以实现协同效应,将会给主并方创造巨大的价值,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高溢价并购形成的巨额商誉,对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存在潜在风险,容易引起股票市场的动荡。目前,资本市场普遍认为估值的高低是评价一家独角兽企业成败的决定性标准,同样是成立不到10年的创业型企业,为什么有的独角兽企业估值非常高,有的估值却比较低[5]?在中国,绝大多数独角兽企业都处于经营亏损的状态,其估值没有现有利润作为参考,纯粹是一种未来预期,从而导致高估值实质上成为一种对未来价值的透支,具有极高的风险性[5]。基于此,本文试图填补独角兽企业并购估值领域的研究空白,基于中国情境,分析独角兽企业在并购活动中的估值情况,以理解这类新兴企业群体的成长机制和估值规律,同时为科学且准确地评估独角兽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以促使其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二、文献综述

独角兽企业虽然是新生事物,但其爆发式的成长速度和巨大的估值空间使其成为新经济时代现象级的企业,能够引领区域新经济的快速发展[6]。独角兽这一企业群体,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引起了广泛关注,但是目前对于该群体的研究比较少见[5]。独角兽企业估值之高,融资速度之快、资产扩张规模之大是其它类型的创业企业所无法比拟的[7],但是未公开上市导致其难以由市场给出公允价值,同时轻资产、轻利润、重模式、重流量等特点又使得传统估值方法失效,因此,独角兽企业的估值既可能存在泡沫也可能被低估[5],目前关于独角兽企业估值的研究和实践探索都处于初级阶段[8]。蒋光祥以京东数科为例,谈到多数金融科技领域的独角兽企业至今为止仍然处于亏损边缘,虽然业务基础不好,但估值被吹得很高,独角兽企业未来的发展重心应当是尽快找到盈利变现模式[9]。白雪认为目前独角兽企业的市场估值水平普遍较高,由于未上市且多为轻资产企业,导致其财务信息透明度较低,商业模式不明确,经营风险比较大,因此,很难合理评价独角兽企业的市场估值情况[10]。吕梅萌和杨银娥以小米集团为例,分析独角兽企业价值评估的影响因素,提出应当考虑行业影响、独角兽企业的特点、经营状况、文化理念和架构,同时对资产基础法、市场法和收益法进行比较分析,认为收益法在目前独角兽企业价值评估中的适用性较高[11]。宋立丰、祁大伟等从独角兽的内涵与外延出发,对传统估值方法进行调整,引入媒体报道、企业类型动态发展、血统、制度环境与制度创业以及社群五个新要素,结合独角兽企业自身的特点,综合考虑和判断企业估值的高低,并提出独角兽企业最核心的差异体现在估值上[5]。陈靖、徐建国等首次对独角兽企业的估值进行量化研究并分析其背后的驱动因素,从全球四个重要的初创企业数据库中整理和分析了273家独角兽企业的信息,发现独角兽企业的估值呈现两大趋势:一是初创企业达到独角兽估值所需的时间迅速缩短,二是独角兽企业的估值水平不断提升[12]。通过梳理现有文献,本章对独角兽企业的估值研究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分析。目前关于独角兽企业估值的研究和实践探索都处于初级阶段[9],很少有学者将独角兽企业的估值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5],独角兽作为一个较新的企业群体,关于它的研究有着巨大的现实需求,而且相关实践进展已经远远快于理论,因此,也有着迫切的研究需求。

三、独角兽企业并购估值分析

独角兽企业作为互联网经济的典型代表,有创新和话题,在资本的助推下以迅猛之势崛起,随后开始野蛮生长,但也频现成长之痛,目前只有少数独角兽企业探索出一个比较清晰的盈利模式,绝大多数独角兽企业仍处于经营亏损的状态,其业务持续性亏损,每年的现金净流量为负,导致难以用现金流量折现模型对独角兽企业进行价值评估。价值评估作为并购决策的关键环节,合理的评估方法有助于提升并购决策的科学性,并购的价值评估既需要考虑并购的协同效应,又要考虑并购后市场竞争结构变化的影响。成本法、市场法和收益法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三大价值评估方法,也是我国价值评估理论和实践中普遍认可且采用的评估方法。独角兽企业具有轻资产的特点,核心价值是品牌、技术和人才等,这些都无法用数字量化,因此,成本法无法评估独角兽企业的真实价值。而市场法要求在市场中找到与被评估企业相同或类似且具有可比性质的公司,独角兽企业一般成立时间较短,相关业务领域内很难有可比的已上市公司。在市场竞争中,主并方一般更加关注被并方未来能为企业所带来的收益,而收益法就是将被并方的未来预期收益折算成现值以确定公司的价值。例如美团并购摩拜,看重的并不是摩拜所拥有的共享单车这类固定资产,而是注册用户和出行大数据,希望共享单车用户能为美团带来持续流量的增长,同时给已有平台上的客户群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品质化服务,以满足客户不同的场景需求,创造更大的价值。扩大资本收益也是并购活动的重要动因,资本市场对独角兽公司主营业务未来前景的看好将会推动并购活动的高估值。基于此,本研究认为采用收益法对独角兽企业进行估值更为合理。大数据时代,流量为王,用户信息作为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互联网公司的命脉,为此,企业不惜通过大规模烧钱和给用户补贴来实现快速扩张,抢占市场份额。车培荣和尚茹南通过对36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活跃用户的信息数量能够极大提高公司的市值[13]。企业价值=活跃用户数×单位用户价值,这一计算公式能够体现处于成长期的独角兽企业流量价值,但这一指标的关键在于单位用户价值的估量。目前,国内不少学者已经开始研究数据资产的价值评估,这一新兴领域将会有一个不断完善的研究过程[14],这对于提高独角兽企业价值评估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四、并购估值活动的风险以及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