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描写劳动的古诗范文

描写劳动的古诗精选(九篇)

描写劳动的古诗

第1篇:描写劳动的古诗范文

唐代诗人李绅把劳动者的勤苦写到了极致,他的那首《悯农》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全诗生动刻画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汗珠洒在灼热土地上的情景,劝导人们珍惜劳动成果。

明代冯梦龙有诗云:“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告诉人们所有的富贵荣华,无不是从艰苦的劳动中创造出来的。除此之外,无论是刘禹锡的“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还是郑遨的“一粒红稻饭,几滴牛颔血”,都在告诫我们,要懂得尊重劳动人民,并珍惜那来之不易的劳动果实。唐太宗李世民在这方面做出了表率,他这样教育太子:“朕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朕一衣,则思纺织之辛苦。”意思是说,我每逢穿衣吃饭,都会感念耕种的农民和织女的艰辛。

生命因劳动而美丽,美丽因勤劳而精彩。宋代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兴》中如此描述农民通宵打稻的情景:“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写出了农民收获的欢乐和劳动的愉快。而他在自己的另一首同题诗里有云:“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又把那种男耘田,女织麻,孩童也学种瓜等几幅饶有意趣的农家生产小景描绘得淋漓尽致。李白一生写诗无数,流传下来的就有近千首。他有一首题为《秋浦歌 炉火照天地》的诗:“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这是一首正面描写和歌颂冶炼工人的诗歌,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中较为罕见,因而极为可贵。透过短短二十个字,我们不难感受冶炼工人的辛苦以及作者在字里行间对他们的赞美之情。

第2篇:描写劳动的古诗范文

2.藏情于比这里的“比”有两层意思,一是比喻的比,一是比较的比。先看藏情于比喻中的例子。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全诗四句,三句运用比喻,特别是最后一句,用具体无生命的“剪刀”来比喻那虽看不见,却能感觉到的“春风”,从而告诉人们:大自然是以艺术为师的。它正如人们裁剪衣服那样在给柳树创造美丽的“细叶”。这一形象生动的比喻,蕴含着诗人向往春天的情思,同时也非常含蓄地赞美了“裁剪”春天的劳动者。再看藏情于比较中的例子,即通过两种不同事物的对比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梅尧臣《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前两句写劳动人民,后两句写封建统治阶级。劳动人民“陶尽门前土”,理应“居大厦”,但是他们所居之屋却“无片瓦”;封建统治阶级“十指不沾泥”理应“无片瓦”,但是他们却公然“居大厦”。这一鲜明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制度的不合理,评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表达了对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同情。

3.藏情于事即只客观地叙述或描写某一件事,不作任何评价,诗人之情蕴藏于叙事之中。例如胡令能《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从诗题看,这首诗既写了人,又写了事,人与事相互联系。诗的前两句描述了小孩钓鱼的姿势和河边的景色,后两句描述了小孩钓鱼时专心致志的神态。全诗抓住小孩钓鱼时表现出的某些特点,用客观平实的语言,在描述中将一个天真活泼、聪明伶俐的儿童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蕴含着诗人的一种喜爱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童心未泯的天性,写得很有情趣。

4.藏情于人即把自己的感情掩藏起来,借他人来透露自己的感情。例如张愈《蚕妇》:“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诗人撷取生活中的一个片断,一个缩影,通过一位养蚕妇女进城回来后的感受,借女主人公之口,表达了诗人对封建社会剥削阶级剥削压迫劳动人民的愤懑之情,以及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起句交代时间和事由,第二句陡起波澜,以“泪满巾”设下悬念,牵人思绪。结局以“罗绮者”与“养蚕人”的鲜明对照,直接揭示主题。全诗以《蚕妇》为题,在客观叙述的基础上蕴储诗人鲜明的爱憎,虽未直接阐述出来,但蚕妇字里行间的控诉,无不渗染着诗人爱憎分明的感情色彩。

第3篇:描写劳动的古诗范文

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文化财富的宝藏,对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进行了生动的刻画和描述,其中有很多是关于古代劳动人民的体育活动的描述,是我们对古代劳动人民的体育活动状况进行研究的重要文学材料。本文将选择若干的文学作品为载体,对其中关于体育活动描述的片段进行解读,借此对我国古代的体育活动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有关角抵体育活动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角抵这项古老的体育活动是一项把相扑和散打结合起来的运动,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主要是在唐朝的青少年贵族中比较流行,后来流传开来。角抵这项古老的体育活动在唐朝的文学作品中也有比较多的描述,深受广大唐朝人们的喜欢和欢迎,在五代时期王定保所著的《唐摭言》中,就有专门的《角抵赋》对角抵运动进行描写,从赋中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出,角抵运动结合了相扑和散打二者的特点,是一种对抗性的体育活动。对角抵运动的描写许多都出现在明清的小说当中。在《水浒传》当中就对角抵运动有着详细的描写,在书中把角抵运动描绘成为一种能够以小胜大,四两拨千斤的运动。在《水浒传》的第七十四回当中,就详细地描写了燕青利用角抵以小胜大,战胜擎天柱的过程。擎天柱原本是“身长一丈,貌若金钢,有千百斤气力”,相比较之下,燕青的身材瘦小,所以在比赛之前,所有人都不看好燕青能够取胜,但是在书中描写的角抵运动是一场斗智斗勇的比赛,在比赛的过程当中,燕青采用迂回的战术,并没有直接的与擎天柱进行正面交锋,而是不断消耗擎天柱的体力,在擎天柱脚法乱时,燕青看准时机,抓住机会,将擎天柱摔倒在地,这也是文学作品当中对角抵运动的精彩描写之一。在《水浒传》的第八十回中描写燕青与高俅之间的角抵比拼中,燕青也是利用自己的巧劲儿制服高俅的。书中这样描写到;“燕青手到,把高俅扭摔得定,只一跤,颠翻在褥上,半晌挣不起。这一扑唤做‘守命扑’。”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角抵比赛当中,不仅要有力量,而且还要运用自本文由收集整理己的头脑,要学会以巧取胜。

在小说《水浒传》中,不仅对角抵的比赛过程进行了详细描写,而且对角抵运动所采用的场地和主要的规则进行了描述。书中的角抵运动主要的比赛场地是在用杉木搭建的高台之上,这样可以使观众能够更为清晰地观看到比赛的全过程。从文中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已经有了专门的角抵运动的裁判,角抵运动受到当时民众的喜爱。

二、有关球类活动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有关球类的活动在我国古代很早的文学作品中就有记载,但是足球活动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一直被称之为蹴鞠、蹋鞠、筑球等,足球活动最早的文学作品记载是在《史记·苏秦列传》中,文中记载了当时的齐国国民丰富多彩的娱乐项目,文中记载,当时的临淄居民非常富足,他们的主要娱乐活动包括“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而这里所描写的蹋鞠指的就是足球。在中国古典文学当中,内容中包含足球运动的诗歌、戏曲、散文、小说不胜枚举。在汉代,人们就经常在文学作品当中表现足球运动,例如在李尤所著的《鞠城铭》一文就明确地对当时的足球运动进行了描写,他在文中写到:“圆鞠方墙,仿象阴阳。法月冲对,二六相当。建长立平,其例有常。不以亲疏,不有阿私。端心平意,莫怨其非。鞠政犹然,况乎执机。”完整地描述了当时足球运动的主要比赛方式和比赛内容,在文中详细地表述了当时足球运动的场地、规则、参加运动的人数以及评判胜负的标准等问题。对我国古代足球运动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足球经过不断的发展,在唐朝已经变成了人们最喜欢的一项体育活动之一,特别是每逢大型的节假日或民间庆典的时候,人们都会自发地组织足球比赛。在段成式所著的《酉阳杂俎》当中就写到当时“寒食日,与其徒游于郊外,蹴鞠、角力。”而在徐坚所著的《初学记》中描述了足球的主要制作过程,文中写到“蹴鞠之球,古用毛纠结为之,今用皮,以胞为里,嘘气,闭而蹴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足球在制作方面不断发展的过程,当时的足球与现在的足球也有极其类似之处。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已经出现了充气的足球,显示出当时的足球已经有了现在足球运动的雏形。

元代是我国曲剧艺术发展的巅峰时期,大量的元曲作品问世,在这些众多的元曲作品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关于足球活动的描述,在李开先所著的《宝剑记》一文中就对足球运动进行了描写,并且把足球运动与舞台表演结合起来。在元代,许多诗歌中也有对足球运动有着描写,例如在张可久所著的《气球》一诗中,就对足球运动进行了描述,诗中把足球运动描绘成为“一脚腾空上紫云,强似向红尘乱滚。”在元朝诗人汤式专门为足球做了一首诗,他以蹴鞠为题,在诗中写到“脚到处春风步步随,占人间一团和气。”在元朝对足球描写的文学作品当中,最具有代表性,也是最能够体现足球运动的作品是邓玉宾所著的元曲《侍女圆社气球双关》以及萨都剌所著的元曲《妓女蹴鞠》,在这些文学作品当中,主要对足球的踢法和一些足球的技巧和姿态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并且还着重对男女青年在一起踢足球的场景进行了详细的描写。

明清是我国古代小说创作的高产时期,创作了“四大名著”,其中在“四大名著”之一的小说《水浒传》中就有关于足球活动的记载,高俅因为踢球而受到宋徽宗的赏识,从而使自己官居太尉之职,权倾朝野。这件事情也是根据真实的史料来作为支撑的,在《宋史·徽宗本纪》当中就明确记载了高俅任职太尉的事件。根据《水浒传》中的描述,高俅是王晋卿派去给端王送玉玩的,高俅在端王的花园当中表现出了高超的球技,他也因此得到了升官的机会,小说中的事件有具体的史实作为参考,符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在《水浒传》的第五十一回中,描写的高唐州知府高廉的小舅子段天锡,“将引闲汉二三十人,手执弹弓、川弩、吹筒、气球、粘竿、乐器,城外游玩一遭。”文中所描述的都是当时的闲散子弟的娱乐方式。我们从中可以看出虽然才仅仅过了一二百年的时间,但是足球的社会地位一落千丈,从宫廷娱乐项目变为一种街头市井的娱乐,这也标志着中国的足球运动逐步走向衰落。

第4篇:描写劳动的古诗范文

一、播放恰当音乐,营造诗意氛围

早期的古诗词与音乐是融为一体的,诗词就是歌词,随着诗词的发展,诗与歌才逐渐分离,各成体系。但是诗词中韵律节奏依然蕴含着音乐之美。因此,在教学中结合诗歌的内容,运用恰当音乐,可以刺激学生的感官,营造诗意氛围,引领学生尽快走入诗歌的情境之中。

比如,在执教苏轼的《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时,在导入环节中,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王菲演唱的《明月几时有》,在那空灵美妙的歌声中,学生们对这首词的作者苏轼产生了强烈的好奇,苏轼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在接下来的介绍中学生听得全神贯注,很快沉浸在诗词的情境之中,他们在我的介绍下,了解了苏轼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他性直开朗,仕途不顺,诗词以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等风格见长,与辛弃疾并称“苏辛”……通过音乐的播放,成功地导入了这堂课的学习,学生在流溢着诗歌之美的气氛中,感受到诗词之美,充分调动起了学习的激情。

二、深情朗诵诗词,增强艺术感染

深情的朗诵可以通过声音的表现力,生动形象地表达出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情感,增强诗词的艺术感染力。深情朗诵可以引领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诗歌的情境中,激发学习的兴趣。在诗词朗诵教学中,首先要做好范读,这是学生领会诗词的主题思想和情感的切入点。教师首先要多听一些专业人员的朗读,通过对照体会,找到自己朗诵中的不足之处,加以完善。要处理好朗诵中的停顿、重读、语调等环节,对于表现诗人情感的关键之处要重读,结合情境、情感的变化来变换语气,做到恰当地表现诗歌的情感。范读之后,进行领读,然后让学生熟读、精读,加深学生对诗词情感的体会。

比如,在教学《十五夜望月》时,我注重在“白”、“栖”、“湿”、“望”几个关键字上引导学生去体会诗歌中的情感、情境之美。在我的示范朗读、领读、学生自己的朗诵中,诗中浓浓的游子思乡之情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信息技术,再现诗歌情境

古诗词有较强的画面感,所谓诗情画意,在教学中能够再现这些画面,营造诗词所表现的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其中,会更加准确地理解诗人的创作动机。多媒体具有集声文图画于一体的特点,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在古诗词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来创设情境,作为辅助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比如,在执教刘禹锡的《秋词》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了很多美丽秋天的景色图片,秋高气爽,晴空万里,仙鹤直冲云霄飞翔,暗合了诗人所描绘的秋天景色,再现了诗歌情境,使学生的思想融入了画面之中,对学生理解诗歌情感奠定了基础。

四、通过角色扮演,置身诗歌意境

在古诗词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深刻、更准确地理解古诗词中作者的情感,可以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地追随诗人的情感发展,让学生完全走入诗歌,融入诗歌,对古诗词教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比如,在教学《木兰诗》时,我结合诗词的内容,编写了课本剧让学生来表演。剧中人物有木兰、天子、母亲、父亲、姐姐、弟弟、伙伴等,通过角色表演,学生渐渐走进了诗词世界,感受到人物的丰富情感,在表演中与角色产生了强烈共鸣,通过角色扮演,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的主体性,促进了学生对古诗词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五、生动语言描述,加深情境理解

语言描绘突出了情境,提高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力,教师在古诗词课堂教学中,要结合诗词的不同基调,运用相应的语言,形象地展示诗的意境。这样的描述还要注意与体态语言的结合。教师的形象气质,知识水平,人格魅力等对教学氛围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第5篇:描写劳动的古诗范文

一、《咏柳》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关于作者:贺知章 字季真,号四明狂客,主要擅长写绝句。另外一首《回乡偶书》也广为流传。

2、这首《咏柳》是一首咏物的诗,通过对于柳树的描写,赞美了春天给大地带来的勃勃生机。

3、相关考题

(1)本诗中妆的意思是_________(打扮),丝绦________(用丝编成的绳带)

(2)本诗中运用了(拟人,比喻,设问)的修辞方法。

(3)诗人把(春风)比作一把剪刀,形象,富有美感。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二、《古朗月行》 唐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1、《古朗月行》:朗月行是一个乐府古题。李白用了这个题目所以叫“古朗月行”,但李白并没有袭旧,而是自成以风格。尤其是前四句,通过简单的文字写出了儿童对于月亮懵懂的认识。

2、李白是我国历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这首诗同样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神话传说的巧妙结合,表现了一个神奇而又合乎情理的艺术意境。

3、相关考题。

(1) “又疑瑶台镜”中的“疑”和“疑是地上霜”的“疑”都是(怀疑)的意思,这两句诗分别出自李白写的(古朗月行)和(静夜思)

(2)李白的这首小诗写得是他小时候对月亮的看法,诗人把月亮比作(白玉盘)和(瑶台镜),十分幼稚而可爱,语言质朴,比喻有趣。

(3)诗中(又疑瑶台镜)这一句借助神话传说,表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点。

三、《锄禾》 唐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这首诗又叫《悯农》,作者唐代诗人李绅。《悯农》共两首,这是其一。诗的重点是写农民的辛苦,并告诫人们要爱惜粮食。

2、相关考题

(1)这首诗当中的名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告诫人们要(珍惜粮食,不要浪费)。

(2)诗的开头描写了烈日当头(农民)的辛苦,提醒人们(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诗歌表达了对农民(敬重与同情),诗人范仲淹《江上渔者》中也有两句诗写出了劳动人民的饥苦,这两句诗是(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3)请说说你读完这首诗的感受。

四、《悯农》其二 唐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译文:春天中下一粒种子,秋季能收万颗粮食,全国都没有闲置的土地,但仍然有农民饿死。

很多学生,直译这首诗是没有问题的。但农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遭遇呢?既然收了那么多粮食,为什么还会有农民饿死呢?这实际上是封建社会的剥削制度造成的悲剧。

2、相关考题

(1)《悯农》二比《悯农》一更加深刻,对农民的辛劳及悲惨命运做了真实的描写,你有什么感想请说一说。

(2)诗中第(1)句写春种,第(2)句写秋收。春华秋实概括了(农民)生产粮食的(辛苦)。“一粒粟” 和“万颗子”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农民劳动(创造的巨大财富)。

五、《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作者:王之涣 字季凌。是盛唐时期的诗人。

2、重点词语解释:

(1)鹳雀楼:是在现在山西省永济市西南,因为经常有一种叫鹳雀的鸟在上面栖息而得名。

(2)依:傍着 尽:消失 穷:达到极点 更:再。

3、相关考题。

第6篇:描写劳动的古诗范文

一、品析字词

古人写诗作词,非常讲究“炼字”。所谓“炼字”,即诗人经过反复推敲,挑选出最贴切、最传神、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因此,诗词中那些形象生动、内涵丰富、表达效果显著的字词,自然成了考查的重点之一。品析字词,就是品味、分析古诗词中用得精妙的字词,分析其作用或表达效果。常见的命题形式有“诗词中的某字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说说它的妙处”“诗词中某字用得好不好,能否改用其他字词,为什么”“最能体现出诗人情感的是哪个字”“某个字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作用”等等。品析字词,应从古诗词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和形象性三个方面考虑用词的精妙之处,感受诗词在写人绘景中营造出来的情态美、画面美、色彩美和动态美等等,特别要注意的是,品析时不能就字论字,架空分析,而应坚持字词不离句的原则,将该字词还原到作品之中,联系上下文,并结合全诗主旨、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分析其表达效果。

2012年陕西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过山农家

[唐]顾 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后两句诗中的“莫嗔”“却喜”,反映出山农怎样的心情?

答: 。

[解析]这两句是诗人到了山农家后,正忙于劳作的主人对他讲的表示歉意的话。屋子里因为焙茶烧菜充满烟雾,屋外晒场上的谷子又时时需要翻晒。因此好客的主人由衷地感到歉意,山农的话不仅神情口吻毕肖,而且生动地表现了山农的朴实、好客和雨后初晴山农的繁忙与喜悦。

[答案示例]“莫嗔”写出了山农劝说客人不要嫌怨焙茶烟雾熏蒸的歉意之情;“却喜”写出了山农看到天晴,想到可以晒谷的欣喜之情。

二、读懂诗意

读懂诗意,就是读完诗词后,要明白诗词所叙的是什么事、所绘的是什么景、所咏的是什么物、所抒的是什么情,同时能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作正确的判断、概括、分析和探究。此类题常见的题设方式是“某个词指的是什么或是什么意思”或“写出某(几)句诗的大意”等。解答此类题目,可从四个方面入手:1.审视标题。标题是了解诗句思想内容的钥匙,往往对诗歌内容起重要的提示作用。2.联系背景。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做到知人论世,有助于把握诗歌内容。3.借助注释与提示。为降低理解难度,命题者往往会提供一些注释或提示等相关资料,它们对理解诗歌内容起着重要的作用。4.字斟句酌。这是理解诗词内容最基本、最关键的一环。答题时,一定要沉下心来,字斟句酌,推敲每个词语的含义,准确理解诗歌内容。

2012年江西卷 阅读下面古诗词,回答问题。

玉楼春·戏赋云山

辛弃疾

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

西风瞥起云横度,忽见东南天一柱。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住。

下面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词的上片是写青山为浮云所遮盖,下片写重睹青山。

B.上片后两句是写执著寻觅“常时青山”的青山终有结果。

C.下片的前两句写浮云散尽青山重见的自然景观。

D.这首词描写了自然景物的变化过程。

[解析]通读全词,纵观四个选项,就不难发现B项对上片后两句的内容理解有误,上片后两句通过描述自己寻觅“常时相对两三峰”的行动和“走遍溪头无觅处”的结果,进一步证实青山被浮云所笼罩,并隐然透露出词人的遗憾心情,其实是寻而未果的。所以B项“上片后两句是写执著寻觅‘常时青山’的青山终有结果”是不正确的。

三、体味情感

诗歌是一种抒情性很强的文学样式,它们或抒游子逐客之悲、怀乡思亲之感、忧国忧民之情,国破家亡之痛,或写离别之愁,怀古之思,仕途之苦、闺中之怨等,无不感人至深。体味情感,就是要体味诗词中传达的思想感情,蕴藏的感情基调以及作者的情绪等。此类题型,考查的是考生“批文入情”的能力,即透过文字进而感悟、领会作者情感的能力。常见的提问方式是“这首诗词(或诗词中的某一句或某几句)抒发(表达、蕴含、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心情)”等。答题时,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1.明确诗歌题材。古诗词的题材大体可分为山水田园诗、边塞诗、送别诗、思乡诗、咏物诗、怀古咏史诗、闺怨诗等,不同题材的诗词中蕴涵的情感往往不同。2.分析诗中意象。古诗词中很多意象的意义指向都比较固定,如杨柳、孤篷、浮云等表达离愁别绪,明月、鸿雁、杜鹃等表示思乡怀人。抓住这个特点,可迅速而准确地把握诗中感情。3.分析景物描写所营造的情境氛围。“一切景语皆情语”,透过诗词中的景物特征,可以体悟其中蕴涵的感情。4.抓住关键词语。古诗词的标题,正文部分中,有时会有一些直接表露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答题时,要善于借助这类词语,把握诗中情感。另外,为了概述流畅、表达精确,还应记住一些专业性词语,如“乐观旷达、壮志未酬、忧国忧民、离愁别绪、孤寂惆怅、恬淡闲适、清高孤傲、怀古伤今、物是人非”等,在分析古诗词情感时会经常用到。

2012年河南卷 阅读下面一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 。

[解析]这句诗的意思是:“自古以来谁能不死呢?既然是死,那就不如留下一片丹心照耀史册吧。”这就表达出文天祥不怕牺牲、甘愿为国捐躯的思想感情。

[答案示例]抒发了诗人愿为国捐躯的思想感情。

四、描摹画面

“诗中有画”是写景类古诗词的最高境界。古诗词里面有许多写景句子,都刻画了美丽动人的画面。描摹画面,就是要求考生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所刻画的画面。它要求考生有较高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常见的设问方式是“用自己的话,描绘某一句(联)所展现的画面”。答题时,可分三步进行:1.读懂诗句,理解内容,弄清诗句描绘了哪些景物,把握画面的构成;2.借助联想和想象,调动各种感官,从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等多方面感知画面的特点;3.运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描绘画面,描述时,既要忠实于原诗,又要通过联想和想象进行合理的再创造。

2012年陕西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过山农家

[唐]顾 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述。

答: 。

[解析]诗的前两句构成各自独立又紧相承接的一幅图画。前一幅“板桥人渡泉声”,画的是山农家近旁的一座板桥,桥下有潺潺的山泉流过,人行桥上,目之所接,耳之所闻,都是清澈叮咚的泉色水声。后一幅,写在温煦的阳光下,茅檐静寂无声,只传出几声悠长的鸡鸣。这就把一个远离尘嚣、全家都在劳作中的山农家特有的气氛传达出来了。

[答案示例]伴着淙淙的泉水,走过板桥;鸡鸣声声,太阳高高地照在山农家的茅檐上。

五、感知形象

古诗词中的形象,主要有自然形象和人物形象两类,其中人物形象又包括诗人的自我形象和诗中的人物形象。感知形象,就是要求考生分析、把握诗词中的景物或人物形象的特点。这类题的常见命题方式是“这首诗(或某一句)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解答此类题目,需从以下方面思考:1.了解常见的人物形象类型,如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超凡脱俗、清正高洁的形象等。2.结合诗词内容,联系诗人经历和生活时代及写作背景,进行具体分析。同一时代的人物形象往往带有某些共性,如晚唐诗歌多表达对国家衰亡的忧伤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南宋诗歌多表达壮志难酬的忧愤和对朝廷苟安的不满。3.从描写方法入手,把握形象特点。诗词中往往通过描写肖像、语言、行为、心理等细节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借助景物、环境等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形象,抓住这些,便能迅速、准确地感知诗中的人物形象,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12年连云港卷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结合诗句,概括采莲女的形象特点。

答: 。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能力,答题时,要结合诗句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概括时层次要明晰,语言要精炼、准确。

[答案示例]从“采莲”看出勤劳,从“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看出美丽,从“乱入池中”“闻歌”看出活泼。

六、欣赏意境

古代诗人在写诗作词时,非常重视“意”与“境”的有机融合。这里的“意”,即作者的主观情感,是整个作品的灵魂;而“境”,即作者所以创设的生活图景,主要是由景物构成。赏析意境,其内容主要包括描述意境、概括意境氛围和选择与某种意境相近的诗句等。该题型常见的提问方式有“请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述某一首诗或某一句的意境”“某一句或几句渲染了怎样的氛围”“下列与某一句意境最接近的是哪一句”等。同学们在答题时,首先要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感悟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然后再通过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诗歌中的画面。值得注意的是,描述时既要忠于原诗,又要有通过合理想象加以再创造的内容,表述语言力求简洁生动有诗意,能与景物的特点和情调相契合。为了表达准确,平时还应掌握一些用来概括意境的常见术语,如宁静、清幽、深邃、清凉、壮阔、雄奇等等。

2012年临沂卷 阅读唐诗,回答问题。

鸟鸣涧

王 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创设了怎样的意境?

答: 。

[解析]回答这道题可根据景物及其特点理解作者所抒发的情感。首先找到诗歌中所描写的景物“桂花”“春山”“明月”“山鸟”等,“落”“空”“出”“惊”等动词点明了景物的特点,构成了“静谧”“优美”“空寂”的意境。

[答案示例]诗人描写了桂花、春山、明月、山鸟等景物,创设了静谧、幽美、空寂的意境。

七、鉴赏名句

名句是古诗词的精华所在,它们或情真意挚,感人至深;或幽默风趣,妙趣横生;或形象生动,诗意盎然;或蕴涵哲理,发人深省等等。诗词名句之所以千古传诵,正是由于它们在景、情、理、趣等方面有值得称道之处。鉴赏名句,就是对古诗词名句的精妙之处进行品评分析。对诗词中的名句进行鉴赏,能培养学生感受美、咀嚼美和表达美的能力。这类题目最常见的提问方式是“某一句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其妙处”。解答时,要根据名句的类型有针对性地进行赏析,如果是写景名句,则从它运用了哪些写景方法,描绘了怎样的优美景致等角度进行赏析;如果是抒情名句,则从它的抒情方式,情感的色彩与倾向等角度进行赏析;如果是说理名句,则从它的说理方式及其哲理带给人们的启示等角度进行赏析;如果是修辞名句,则从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角度进行赏析。

2012年株洲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诗文,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 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请赏析诗歌的三四句“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答: 。

[解析]这两句诗的字面意思是:住了这么久,亭边柳树枝头的黄莺,也跟我是老相识了。在这即将分离的时刻,别情依依,鸣声悠悠,动人心弦,使人久久难以平静。诗人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黄莺以人的情感,写得生动有趣。题目没有限定赏析的角度,一般可以从修辞、用典、词语、写法特点、抒感等方面去考虑。

[答案示例]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移情于物,表达了诗人依依惜别之情。

八、表达赏析

表达赏析,即对古诗词的语言表达技巧进行赏析,其内容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类。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常见的表现手法有烘托(衬托、反衬)、对比、用典、铺垫、象征、虚实结合、以小见大、欲扬先抑等。常见的修辞方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借代、设问、反问、反复、双关、对偶、互文等。古诗词的语言特色,通常可用形象生动、简练传神、含蓄隽永、清新明丽、婉约细腻、沉郁慷慨、雄浑豪放等词语进行概括。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表达技巧往往并非单一使用,而是综合运用。常见的提问方式是“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写法上有什么特点”等。答题时,要辨明技巧,分析效果,能结合具体的诗句或词语,指出其中运用了何种手法或技巧,表现了什么样的内容,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揭示了什么样的道理,取得了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2012年河北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节选),回答问题。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请对画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

答: 。

第7篇:描写劳动的古诗范文

【关键词】 绿化树;反思文学;马缨花

一、《绿化树》的思想主线

苦难与女性是张贤亮传达主旨的主要意象,《绿化树》是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下人对自我内心的审视,主人公章永除了有自我生存的需求,也我来自本我、超我的面对信仰和社会责任的苦恼,在作品中时时透露着主人公的反思与忏悔,在大量的形象描写之中穿插有大段的理想分析,这种带有理性色彩的叙事形成了张贤亮独特的艺术特色。

二、语言的艺术表现张力

张贤亮在被划为“”之前在学校里教授中国文学,他对古诗古文、现代诗歌等都有很深的研究。他良好的文学素养和深厚的生活积淀都是他的小说既理性深刻,又充满着诗情画意,简单的景物描写都能传达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1.语言应用的美感。张贤亮在对小说语言的运用上,追求简洁凝练、形象生动,充分展现语言的表现力,而摒弃一般化的描写。他通过有力量的情节,有诗情的情节创造富有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刻画有血有肉的任务形象,并重在揭示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传递真挚的感情。作者用诗的语言描绘海喜喜的歌声,在他描绘的图画中,歌声好像是会动的活物一样会静会动,在田野上穿梭而去,不是干巴巴的“优美”,而是动态的、有情感的“优美”。贯穿整篇小说的都是这样一种真实却又不失丰富的描写,朴实的场景中流露着真挚深厚的感情,象征性的意象、诗一样的语言带给读者内容之外的阅读享受。

2.修辞手法的运用。与同时代和老一代的文学家一样,作者注重情节的同时更注重艺术的美感,而只有有色彩、有魅力的文字才能打动读者的心,起到引导、启蒙或是引发思考的目的。张贤亮在《绿化树》的写作中,动静描写结合巧妙,排比、对偶等多种修辞手法纯熟的运用,使文章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像乐谱一样呈现在读者的脑海里。

三、情感与现实的融合

张贤亮在《绿化树》大量的简单、朴实的农场劳动生活画面中,在当时灰暗、甚至有些看不到光明的背景下,写出了主人公思想的转变、勾画出了章永和劳动人民的明亮的人生与积极的人生态度。

1.劳改所。描写劳改所的日子是一段灰色的文字,知识分子在饥饿的威胁下,已经绞尽脑汁地将自己的智慧和知识运用在多喝100cc粥、多吃点馒头渣上面。作者用了几百字的笔墨介绍章永的罐头盒,“这100cc是利用人的视觉误差得到的。物品的文化知识就用在这上头!”一个惊叹号结束了前面两页纸的沾沾自喜,而是点明了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矛盾与痛苦,也是一种自嘲。无论是罐头还是后文中用土豆与农夫换黄萝卜玩的“逻辑游戏”,章永在事后都进行了深刻的反省和反思,思维沉浸在虚伪与真实的矛盾之中。这说明,尽管条件如此恶劣,章永的内心仍然是有正直的,在辛酸之中包含着反讽与自嘲。

2.农场生活。伤痕文学不能仅仅是揭露伤痕的痛楚,更应该是发掘特定历史背景中的人心,发掘伤痕中的伤痕美,找到其中使人震撼的一面,追求意境与诗意,在悲剧中剖析人物的灵魂。农场生活应该是最令章永欢心鼓舞的日子,作者对农场生活描写得细致入微、栩栩如生,一幅幅农家劳作图在笔者脑海里呈现出来,甚至连马缨花的馒头上都有热气腾腾。行文之中,“我在心里敲着大鼓,背着背篓在荒原上迈着大步”“你死去!你跳河去!”“他们的牲口也是一副恋槽模样”等等这样生活化、生动的人物描写、语言描写随处可见,无论是人物描写还是景物描写,无论是艰辛的劳动还是阅读时的惬意,无论是与马缨花的爱情还是对朴素的荒原人性的赞扬,《绿化树》中处处可见情感与现实的交融,除了理性分析的部分之外,一切的事物都饱含着挥不去的深厚情感。

四、马缨花形象对主题的深化

前文的分析中几次提到马缨花,她的形象代表了广大的中国普通劳动妇女,虽然普通,却是善良、温柔、真诚、可爱的。张贤亮对马缨花进行了细致的人物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和心理描写等富于动感的描写,一个淳朴、开朗的农村妇女形象几乎呈现在读者的脑海里。马缨花无疑是用她的关怀和精神感化了章永。她从来没有夸奖过章永,却在无形无疑之中将她的敬佩、喜爱和为之骄傲表达出来,完全不把其他的男人看在眼里,她的真情真实感人。章永从马缨花的敬意中摆脱的作为“分子”的自卑心理,“扫除了昨天接受她施舍的时候多少还有一点的屈辱感”,心里意识到“我有充分的信心能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马缨花绿化了章永心灵中的黄土高原。

参考文献

[1]张贤亮.《绿化树》.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8篇:描写劳动的古诗范文

关键词:诗句内容;气氛与基调;时令诗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005-01

《豳风·七月》的解释向来众说纷纭,关于其主旨问题,据焦绪霞《经学解读与历史主义解读的博弈》,认为基本有三种说法,一为“农奴悲歌说”,认为是一首农奴一年到头咏唱的劳动生活凄惨的悲歌。二为“周公陈诗说”,认为是周公以成王未知稼穑之艰难,“故陈后稷先公风化之所由, 致王业之艰难也”。三为“西周农家乐图”。在《七月》的接受史上,第一种观点长期占据着主流地位,尤其郭沫若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认为“这首诗描写的当时农夫周年四季一年到头没有休息的时候。”

《七月》作为我国古代农事诗的发轫之作,其影响和地位不置可否。那么,这样一首时代久远的诗其反应的主旨到底应如何界定,我认为应从两个方面考虑:诗句中所反映的内容和整首诗的感情基调。

一、诗句中所反映的内容而言

如“女心伤悲,殆及与公子同归”许多研究者在谈到本诗反应严重阶级对立时,都引用此句。认为“妇女劳累了一天了,还避免不了被奴隶主掠夺回去,遭受蹂躏的命运”。此句同上一句“无衣无褐,何以卒岁”可以称为“农奴悲歌说”论点的最具典型的两个支撑,每位“农奴悲歌说”的认同者都几乎无一例外的提到这两句诗,“女子伤悲,殆及与公子同归”依主流的观点,被解释为“姑娘心中十分悲伤,只怕被公子强行带回家去。”认为姑娘是因为怕被公子强行娶回家,被蹂躏而伤心,这种观点也被大多数的学者接受。

《诗经》形成于一个古风尚存的时代,儒家文化作为其正统的文化,强调“礼”与“仁”,这种光天化日之下强取豪夺、掳掠民女的行径排斥于儒家文化范围之外,也是周代整个社会的道德意识形态所不容的。有学者认为这是古代的一种“抢婚制度”,但如果这样理解本文的主旨,那“就与整首诗的气氛不协调, 这两句就有游离全诗之外的感觉”。在春天这个暧昧的季节,万物复苏,春光明媚,蚕桑女采桑看见树芽、花苞,看见大地开始孕育一切,看见万物都蠢蠢欲动,心里该是多么微妙,于是易伤感的女子便突然思起春来,而那个意中人尚未出现,当是有一些惆怅的,以致“殆及与公子同归”,期待着有一个心爱的人把自己娶回家,如同杜丽娘看见乍泄的春光时为自己伤感一样,后文中“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女子炫耀自己织的红布最为艳丽,用它为心爱的人做衣裳。所以“女子伤悲,殆及与公子同归”易理解为“女子(看见春光)惆怅起来,尚没有等到心爱的人把自己娶回家。”

二、整首诗的气氛与基调

第一章“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二之日”、“三之日”、“四之日”的农事安排,总括全篇, 从寒冷的冬天叙述到初春整理农具,一家人携子同妇一同下地耕种。第二、三章写春日之时,伴着黄莺欢快的鸣叫,女子采桑养蚕、修剪桑树、收割获苇、纺线做衣。第四章写收完庄稼、树叶纷纷陨落时的狩猎活动。第五章写天气转冷、隆冬即将来临,小动物们开始准备过冬,农夫也得准备御冬的物资以度过寒冷的冬天。第六章写“副业生产”。第七章描述筑场圃、纳禾稼,描述收获完庄稼后去公家干活。第八章写年终共同庆祝、烹羊祭祀,举杯同庆的宴饮。可以看出, 农夫是辛苦而且忙碌的,整首诗的气氛是舒缓客观的,叙述了各个月份的农事安排和生产生活状况,没有很明显的主观色彩,称之为一首类似于“二十四节气歌”的时令诗更为恰当。

其中第七章中不少的学者认为,农夫去公家为统治者干活劳役,正体现了阶级剥削阶级压迫的本质。笔者认为在当时等级制度森严的社会,农夫处于社会下层地位,认为为统治阶级服务为本职所在,因此也并不会发出反抗的强烈呼号,现在农村仍存在一种现象,即在农闲时出“义务工”,即每家按人口计算,分配必须完成的公家任务,这可能也是每个时代公共劳动的范畴。

再者,本文客观性强,因为《七月》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农民劳动稼穑之艰难,但这并不单指农奴,而是整个当时的古代的艰难的生活环境,这与《诗经》中因《硕鼠》《伐檀》两篇不同,这两篇用强烈的不满和明显的讽刺,矛头直接指向统治者,而《七月》整首诗的氛围是温和客观的“怨而不怒”。也正因此才会出现诗中结尾处发出的“万寿无疆”的其乐融融、共同欢庆的宴饮的场景。

所以从诗句的内容和诗基本的气氛基调而言,《七月》反应的是古代人民顺应时令,依时而作,全面的反应了周代早期豳地农业的生产状况,客观的叙述了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所以笔者认为这是一首充满了古代农民智慧和经验的时令诗。

第9篇:描写劳动的古诗范文

在这里的“景物”是指自然景物和某些器物、动物,还有某些场景,而“描写”也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描写,现代汉语的描写和叙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叙述),像亭亭的的裙(描写)。层层的叶子中间点缀着些白花(叙述),有袅娜的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描写)。但是由于受字数、押韵等的限制,古诗歌中的描写一般分为三种情况:一、基本同于现代汉语的描写,如,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二、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叙述,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三、仅仅用一个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也算描写),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在这里我们要谈到中国古典诗歌中一种非常特殊的修辞方式(或者说是一种奇特的句式)——列锦,即全句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里面没有动词或形容词谓语,却同样能起到写景抒情、叙事述怀的效果。

以上说的是诗歌中的景物描写,明白了什么是诗歌中的景物描写,我们再来看高考题在诗歌中的景物描写上的设题角度,具体说来,一般分为下面三个角度:一、描写的景物特点是什么;二、诗歌是怎样写景的;三、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下面我们就从这三个角度结合实例来分析一下。

一.描写的景物特点是什么

这一问题可以层层深入地来提问:诗歌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诗歌描写了哪些意象——创设了怎样的意境(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诗歌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此类问题可以从下面角度来考虑答题:先将诗歌中的景物一一列举,再总结其共同点,如都是冷色调的景物,都是早春时节的景物等,然后结合诗人情感看意境特点,如凄清、荒凉等。即:景物+景物特点+意境(氛围或者画面)+情感。我们可以从画面色调来推断意境特征,进而把握诗人的情感。一般说来,如果画面色调是鲜活、明快、昂扬向上的,那意境就是优美、恬淡、闲适的,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就是愉悦的;如果画面色调是阴暗、凄冷、低沉的,那意境就是萧索、凄迷、荒凉的,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就是忧伤的。当然,也有例外,有时诗歌中也会出现以乐景衬哀情的例子。

二.诗歌是怎样写景的

这一问题可以变形为:诗歌是怎样描写景物的——诗歌是怎样来营造意境的——诗歌是怎样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诗人情感的。此类问题,实际上是在考查表现手法,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考虑。1、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等);2、写景的顺序(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由夜晚到白天、由乐景到哀景等);3、写景的角度(由视觉到听觉、由声到色;4、用笔(大处着墨、粗笔勾勒、工笔细描等);5、描写的手法(动静结合、虚实相映、有声衬无声、侧面描写衬托、想象和联想等)。以上方面诗歌中有几条就回答几条,在回答景物描法时,因为这些景物都与作者情感有关,所以有时要考虑景物对情感的烘托和渲染作用。

三.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此题也可变形为:这首诗在情和景的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分析景与情的关系,就要明确景与情的结合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等。示例:

谢亭送别

许 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诗中两处描写自然景物,其作用有何异同?

答案:都采用了衬托手法,前者写红叶青山的美景,以明丽的色彩反衬别离之愁,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可恋,别离的难忍。后者写满天风雨凄凄、暗淡的景色,正衬黯然神伤的别离之情。

以上仅是诗歌鉴赏的一个方面,虽然是一个重要的考点,但是仅仅掌握这些还是不够的,同学们还要注意学会其他的切入角度。

参考文献:

1、黄焕英 诗歌景物描写学习方法指导工业《学园》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