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传统建筑的环保材料生态农场建设

传统建筑的环保材料生态农场建设

摘要:文章通过阐明生态农场在当今社会出现的必然性,以及结合经典案例进行具体分析证明生态农场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存在的正确性。生态农场建设中借鉴传统建筑中的材料应用与选择,可以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设计师利用专业理论知识与当地乡民的本土智慧建设出一种低耗高效、无废无污染的生态发展模式,探讨生态农场对乡村建设的影响。

关键词:生态农场;传统建筑;环保材料;乡村建设

生态农场在开发和应用上遵循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原则,合理的设计可以使农场系统内部有序、绿色、环保的循环转换。可持续、低污染、易回收的环保材料是构成可持续生态农场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农场需要设计师与当地乡民共同建设,努力形成“各尽所长,共同合作”的互动互长关系,设计师具有广阔的眼界和专业的知识,而乡民对当地材料的认识更为深切,有丰富的农作知识。因此,设计师与乡民要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建设生态家园。探讨生态农场对乡村建设的意义可以增强设计师和当地乡民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理念和发展理念的理解,使之成为生态农场建设的出发点。

一、生态农场的构成背景及组织理念

(一)生态农场产生的背景

近代工业革命开始,世界经济都因为生产力的巨大进步而受益,然而生产力在改变世界格局的同时,也对大自然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沉重而无法弥补的伤害。在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CO)《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呼吁全球关注环境、关注未来。在各国政府的大力推广宣传下人们逐渐明白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纷纷踏上环境保护之路。遵循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生态农场这一概念在环境保护的潮流下悄然出现,体现低耗高效、无废无污染的生态模式。美国女生物学家雷切尔•卡森在她的书籍《寂静的春天》最早提出了环境保护的概念,她在书中描绘严重的污染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的影响。中国作为世界农业大国之一,自上而下开始贯彻落实生态保护政策,积极实施生态工程建设。明确提出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建设生态文明,其中包含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论述中包含尊重自然,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永续发展,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指明了方向。提醒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维护人—环境—产品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统一,深思未来乡村将如何发展方向。

(二)生态农场的理念

生态农场运用生态学理论,遵循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原则,以绿色、环保、自然村为理念,建设良好生态环境。中央美术学院建筑系的张倚僈教授在一次访问中提到“现在各国的发展都把重心放在保护地球可持续发展上,人类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设计师不能再给地球增加负担”,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设计之路。中国原有约600万的自然村,有一半都人为毁灭了。张倚曼教授也提到“城市不应该去搞许多浪费资源的装饰,反而更关心这些农民”,希望通过设计师、规划师和建筑师的努力,保护自然乡村、改善生活环境,帮助乡民提高生活水平。在规划建设、材料选择、资源利用等方面遵循生态、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原则,营造更具人性化的生态环境。在乡村规划建设过程中,激励政策与相关优惠政策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激励政策的不健全与构建生态农场的相关优惠政策的短缺,会直接减少投资方投资且生态农场的营利性相较于一般建筑要低,难以吸引投资方对生态农场接手承建,进而影响乡村的生态建设。因此加大政府的干预力度,增强对生态农场规划建设的重视程度,乡村劳动人民属于弱势群体,虽然没有足够的资金和能力对自己的家园进行修缮和改造,但可以进行小部分的出资和劳动。而政府补贴投入余下的资金,吸引专业建筑师和规划师参与,协同帮助当地乡民把建筑内部条件与设施进行改善,构成生态系统,在改造结束后仍然让当地乡民使用居住。这一项措施也可以为当地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更多同外界接触发展的机会,促进城乡结合工农一体化的持续发展,加快经济政策的落实,有助于生态农场在当地的基础形成。

二、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生态农场作为绿色环保观念的衍生物,其出现不是偶然,是历史洪流中长期环境问题的遗留,因此,最终形成也必然需要古与今的结合才会更具感染力、冲击力与号召力。以传统建筑为载体,以传统材料为框架,以现代工艺为指导,以环保生态为理念,相互结合、相互支撑,才能设计真正有实际意义的生态农场。当代材料的应用愈加宽泛,对传统材料处理技术更加先进,旧材新用、就地取材成为环保建筑设计成功的关键。2011年西安世博会设计的“山之迷径”的主题公园、“太阳公社”与临安农场合作共建的生态猪舍、日本建筑师坂茂设计的新西兰纸板大教堂等等,这些建筑运用的传统材料与结构,经过现代工艺加成改造之后,不仅造就了同一材料的不同应用,更使得整个建筑成为现代环保的典范。生态乡村建造猪圈所使用的材料是当地的竹子,设计师用竹子当支撑,用现代化的架构体系进行建造,其最环保之处在于房子可随时拆掉,以随时恢复农田而又不污染环境;而婺源茶油厂则以青砖、青瓦、旧门板为主,青砖主要能墙体自承重,空间围护旧瓦保温隔热,旧门板用于天棚吊顶,屋顶采用对角或双坡顶,可降低建筑体量对环境的压迫感。这些建筑在建设过程中循环利用当地资源,这类材料具有更好的耐久性和更长的使用寿命。日本建筑师建筑的大教堂则是对纸材料利用的创新案例,使用98个等大纸板构成A字形结构,使纸材料具有更强的抗压能力。从此看出传统材料与环保并非毫不相关。传统材料通过现代工艺的加成可以承担环保建筑主料的角色,而设计师们也越来越倾向于就地取材,使用传统材料进行设计。随着时代变迁,不断有传统建筑被淘汰,这样会导致传统文化逐渐流失。利用现代工艺改善传统建筑,使其更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将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地域的划分也形成各自不同的生态环境,江南水乡的民居大多依水而建,错落有致,古称“虽为人作,宛自天成”,正是这样傍水居住的环境导致人们可能直接将生活生产废水、生活生产垃圾倾倒在江河湖水里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为防治这一问题,引入地下水道系统极为重要,庞大的下水道系统采用活性炭处理系统,可使20%左右的水得到再利用,同时也减少对江河湖泊的污染。北方地区以华北平原为例,居民大部分是平房,屋顶结构以木柱托梁架支撑椽条和轻瓦屋顶,黄泥毡盖顶以保温隔热,然而长时间使用难免漏风漏雨,重新更换装填材料又过于麻烦,则可以在建造时添加环保材料,屋顶上轻瓦混合石膏可以长期防水,木梁表面涂上生物漆料,起到防水防蛀的作用,四周围墙运用加气混凝土砌砖,增加了结构的稳定性。传统建筑承载着先民的智慧,是古代文化的代表物,利用和借鉴传统建筑中环保材料对现代的生态农场有着启示作用。同时保护古文化古建筑,同样也是设计师和乡民应有的责任,将现代工艺和环保材料共同作用于传统建筑,不仅变得坚固环保,也更适合现代审美。

三、乡村共建

晏阳初在《乡村运动成功是基本条件》一文中提到“全国从事乡村建设工作的团体与机构最多时达600个,先后建立了各种实验区1000多处”,可见我国对乡村建设极为重视,众多工作者和团队投身其中,贡献巨大。而作为另一个重要参与者——当地乡民,通过自己日积月累的经验,掌握了对当地传统材料的运用,为热爱自己的家园、建设自己的家园做出贡献。规划师和建筑师参与其中的意义重大,在乡村建设中不可或缺,运用先进理念合理规划设计出具有当地文化气息的生态农场。设计师具有分析材料及环境特性的能力,能够科学合理的设计生态农场,实现生态有机循环可持续,建造有中国特色和传统文化的农村。如华黎设计的武夷山竹筏育制场项目,结合当地的自然景观、地方性的材料和传统工艺进行具有民间特色的乡土建设,使得建筑具有一脉相承的中国文化内涵和地方乡土文化气息。(图4)建设生态农场不仅需要设计师的智慧更需要当地乡民的支持,乡民有着先辈流传下来的建屋经验和对当地风水气候的了解。昌化在过去以盛产鸡血石闻名,一直利用当地的卵石筑堤建屋,无须从外面运输,当地乡民可以熟练掌握卵石砌法,形成大小交错、纹理自然的自然生态美。“太阳公社”建造猪圈时,设计师们利用了现代的架构体系进行建造,其材料的编制、晒干、堆码则需要当地居民丰富的经验和帮助,营造出新时代背景下健康有机的特性和朴素的自然观。中国地大物博,56个民族源远流长,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不同于他族的生活环境、习惯、技巧等,这就造成了文化与智慧的差异,如客家楼的土墙受到日照多的一面干得快,往往会向日照少的一面倾斜,如果死板的垂直做墙,墙干后会倾斜变形,在当地称为日送墙。因此这面墙就要做得外倾一些,经过太阳晒后再矫正过来,这完全依靠经验。集庆楼就有一面墙倾斜30多度,这不是靠理论,也不是靠一时的学习就可以做到的,需要日积月累的经验。综上所述,设计师、建筑师与当地乡民相合作将是建设生态乡村的不二选择,一旦设计师独立出来,其本身所创造的现代美学建筑会令人眼前一亮,但因缺少乡土特色无法长存,另一方面,本土乡民自行建设的建筑物,由于缺少现代工艺的打磨,将会“泯然众人矣”。由此来看,只有设计师、建筑师与当地乡民深入合作,共同建设才会创造出让人叹为观止的特色建筑。传承传统工艺文化中的本土文化及民族精神,将文化的精髓充分体现,同时在设计的语言、科学的进步中勇于创新,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神韵”融入到设计中,运用现代设计的表现元素体现传统文化的意蕴。

四、结语

“生态农场”遵循的可持续和生态平衡原则对构建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起推动作用,生态发展的理念长久的存在于人们的思想里,而生态农场则是这一理念从理论到实践的第一步。设计师建筑师在其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在对材料的认知和使用上主要侧重于两点:一是对当地材料的运用,既可以环保又可以节约运输成本;二是对环保材料的运用,大多环保材料具有低碳排放,易回收、易分解、可再生的特性,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在建造过程中,建筑师和规划师要与当地居民共同合作,两者各有其优势,共同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努力,以设计出可以有序循环转换的内部系统为己任;以构建低碳、高效、无废、无污染的模式为使命,最终实现人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孟凯宁,房慧.基于生态观的产品包装功能“1+N”设计原则探析[J].包装工程,2014(12):15-18.

[2]祁叶.室内建筑师对张绮曼的访谈[J].建筑创作,2002,4(04):50-53.

[3]毛显强,郭秀锐,胡涛.激励生态农业发展的环境经济政策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10(02):66-68.

[4]刘珊.新农村聚落建筑材质设计的案例研究[J].科技视界,2013(24):108-113.

[5](美)尤德森•J.绿色建筑集成设计[M].姬凌云,译.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212.

[6]胡玮.传统工艺对现代工业设计发展的思考[J].包装工程,2009(05):129-131.

作者:李君华 赵亚文 单位:武汉工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