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结构模型探究

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结构模型探究

摘要:自2020年疫情以来,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越发严峻,大学生能够顺利就业的关键就是自身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本文通过文献调研、问卷调查、分析总结,并通过两种实证研究与分析方法来具体阐述,从而得出了基于此的评价量表以及进一步的应用,进而对疫情形势下提高地方应用型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疫情;结构模型;评价体系;就业竞争力

0引言

大学生就业是一个永恒的问题,也是世界各国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中心问题。随着我国政策措施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社会转型、一些劳动力市场的不尽完善,高校毕业生的期望过高,毕业生总数的增加,管理人员和社保体系的不足等,如今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较为严峻。我国的高等教育制度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趋向多样化。就业竞争力是影响高等教育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一个基本因素,科学评价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不仅仅是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重点,也可以为各高校制定提供理论基础的工作人员培训方案,专业和课程编制和结构的优化,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依据。目前,大学生的高质量就业已经成为各高校的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成为评价高校实力的关键,各高校对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逐渐重视。本文就构建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结构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为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奠定基础。

1构建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模型

通过翻阅大量资料,对国内外学者文献综述进行研究,总结分析大量就业竞争力模型,得出此图。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模型分为核心能力和品质观念两部分。核心能力既要求大学生具备用人单位需求的专业技术以及社会实践动手能力,以解决工作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同时又要求大学生面对新工作环境时能快速适应,接触新知识时能够有效学习,并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能力。品质观念是要求大学生要为人端正,有责任心,在工作中发挥吃苦耐劳的品质,面对挫折时要有正确乐观的心理。核心能力和品质观念对大学生取得就业优势有重要意义,两者缺一不可。其中核心能力由技术力、实践力、创新力、学习力、适应力组成;品质观念由心理品德、道德品德、职业观组成。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模型指出大学生要追求全面发展,不但要求大学生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注重优秀品质的养成。对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模型的研究,有利于明确高校的教学方向,有助于在校大学生审视自我,查漏补缺,进而提升就业竞争力,最终获得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

2高校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建立

本小组采用基本要素特征分析法来建立高校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它是一种评价学生任何一种表现或若干综合表现的方法。小组通过翻阅相关文献、走访调查、头脑风暴法确定了影响就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指标,在此基础之上将显示性指标和分析性指标确定为一级指标,并赋予其权重。然后把一级指标逐步分解为9个二级指标并设置相应的权重。最后整理形成就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建立完成后,抽取部分高校的数据进行试验,以证明该体系的合理性和可信度。据全国青年研究中心调查显示,实习经历、毕业院校、专业知识与技能、思想品德素质这四方面的内容是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首先考虑的因素,也是衡量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实习经历可以帮助大学生丰富阅历、积累职场经验,用人单位往往喜欢挑选实习经历丰富的应聘者;毕业院校则可以反映大学生的一个整体水平,名校毕业生往往更受用人单位的青睐;专业知识与技能是处理日常工作的工具,拥有扎实过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道德败坏的人是没有企业愿意录用的。所以,根据实际将这四方面的权重赋予为0.3。之所以将在校成绩及奖惩情况的权重赋予为0.1,是因为学习成绩仅仅只能衡量一方面,大学强调的是全面均衡发展,而且有的大学奖励和成绩有注水情况,含金量较低。因此,学校应多提供实习机会,定期的就业指导。大学生不仅需要学习知识与技能,还需要锻炼一定的能力。组织协作能力和应变能力在其中占主导地位,在实际工作中,大多以团队进行工作和绩效考核,以团队为中心,才能实现个人和企业的最大利益。应变能力是在处理紧急突发情况的处理能力,优秀的应变能力可以帮助取得优势。故将组织协作能力和应变能力的权重赋予为0.3。从整体上看,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评价量表里的显示性指标更加重要一些,也就是实习经历、毕业院校、专业知识与技能、在校成绩及奖惩情况以及思想品德素质。这类指标具有一定的外显性,能够让人比较容易地感受到一个大学生在经历四年的学习之后所表现出来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同时,这类指标非常贴近于衡量大学生在校时间的表现如何,也可以为用人单位提供一张非常清晰的评价一个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优势表,让人一目了然,最终帮助用人单位筛选出最适合这个岗位的人才。上面说的显示性指标权重占0.6,而分析性指标占0.4,其实二者的差别并不大。显示性指标比较容易能够让人感受到,而分析性指标则是人内在的心理素质和能力,一般不容易表现和体会到,所以用人单位可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用期才能慢慢察觉出来。这里的分析性指标包含心理承受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组织协作能力以及应变能力,这几个能力是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必须具备的。一个人工作若不具备这些基本的能力,则一切都是白费。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应当珍惜实习的机会或者经历,因为在实际经历里锻炼出来的能力比在书本上学习的知识更加重要,自己实际具备的优秀能力以及素质在今后的单位招聘中才会成为闪光点。

3结束语

很多人选择上大学就是为了能更好地发展提升自己,从而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可以说,大学生在大学里汲取到的知识、素养以及能力会内化成为未来就业时所需要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主要给出了在目前的疫情形势下对地方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并根据相关评价量表探讨了在实际中的应用举例,希望可以为现有条件下相关高校大学生就业提出一些实用建议。并且,身为大学生的我们也应该更加清楚明确一点: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以便可以在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的才能。

参考文献

[1]张颖,樊后文.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南通理工学院为例[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9,40(04):61-63.

[2]吴宇梦,丘晓静,徐超,等.供给侧改革视域下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调查分析[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9,(09):9-11.

[3]吴海江,孙彩霞.大学生实践经历与就业核心竞争力关系探析[J].今日科技,2015,(06):55-56.

作者:蔡雨玲 唐瑜梳 杨溢 杨丽云单位:宿迁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