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电视新闻采编中的人文精神研讨

电视新闻采编中的人文精神研讨

摘要: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新闻采编工作越来越走进大家的生活中。记者负责新闻的采集,编辑工作者负责新闻的编辑方面。记者采访是新闻采编的重要渠道,在采集信息时必须贯穿人文精神。然而,现在的新闻报道中却出现恶意报道,不实报道等问题,缺乏真正的人文关怀精神。编辑工作者在工作中会根据当前社会反映情况,观众喜好等方面进行编辑报道,从中选取更加符合正能量,意味深长的新闻,为新闻报道夺取更多的关注。

关键词:电视;新闻采编;人文精神

当前,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同时,对新闻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媒体采访与现实生活相结合逐渐替代了传统的新闻采编工作。所以,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性质与方式都发生了改变。本文首先介绍了何为人文精神,其次又从人文精神如何从新闻采编中体现,具体分析了四个方面。最后对电视新闻采编中的人文精神进行总结,以及对我国以后的新闻业发展提出了期望,希望大家共同维护新闻业,有更好的更直观的新闻分享给大家,杜绝缺乏人文精神的采访和报道出现。

一、人文精神的定义

人文精神是指人的文化修养方面,是个体独立的思想,这也是当代人文精神的解释。人文主义在文艺复兴时期发生过一场运动,其主要是想重视人的精神世界,重塑尊严,维护自己的权威。当时的运动提出的口号是“一切为了人”。

二、电视新闻采编中的人文精神

(一)确保新闻的真实性

在新闻报道时,新闻的真实性是重中之重,是新闻重要的价值定位。试想一下,大家如果看到的不是真实的新闻,那么这个新闻报道的意义在何处,是为了恶意抹黑新闻内的消息还是有所包庇事实的真相。这些在高速蓬勃发展的今天,都是不能出现的,必须给人们以及社会一个真实有效的交代。在报道新闻时,记者在采集信息时,为了能够让大家看到事实的真相,所以有时会用画面的方式来呈现。这也就要求记者采集信息时必须全方位各个时间段都有所录像,不能只播放一个时间段,这样做可以更加追求画面的真实性。另外,记者在采集信息时,要把各个注意事项转交给编辑,不能模棱两可,避免在新闻报道时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和分歧。但是,人文精神和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有时候是有所冲突的,比如,在没有被采访者同意的情况之下,侵犯被采访者的隐私,这就违背了人文精神的关怀,播出时会引起各行各业不同角度的议论,这就要求新闻报道在保证真实性的同时,必须要考虑人文关怀问题。

(二)重视职业操守,正视新闻报道

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很多人为了一些经济利益去违背人文主义精神的关怀。越来越多的商业化,广告化走进人们的世界。比如说在新闻报道时,会有各种广告的植入,屏幕下方出现的广告语,招商电话等等,这些东西不但在新闻报到时分散大家的注意力,可能会引起大家的兴趣,而且很大程度上违背了新闻业报道的页面规格,也影响新闻的收听程度。容易在大家收听报道时,注意力分散,理解错误新闻的真正含义。每年的3月15日是打假日,在一些打假的报道中,会有一些新闻报道人员从中赚取利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不法商家,这样做也就使打假没有了原来的意义,也对消费者是很大程度上的伤害。如今,各行各业为了发展得更好,也会选择在电视新闻上进行赞助,从而提高知名度,这样一来,广告铺天盖地,各个角度都在追求自己想要的利益要求,这对新闻报道的精神培育方面有很大的冲击力,不符合新闻业向上的发展。

(三)采集信息时进行人文关怀的精神

电视新闻的采编人员也就是记者和编辑,他们在选取材料和制定主题时,要注意突出人文精神的关怀方面。这样做是为了让被采访者感受到社会乃至个人对他们的个人关怀,从而更加配合和尊重记者的采访,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材料出现。新闻记者对被采访者,要有礼貌,采访的问题不能过多的涉及到被访者的隐私问题,不能出现不尊重被采访者的行为。如果采访的地区或者民族有所禁忌,这就需要记者在采访前做好准备,准备充分一点,显示人文关怀精神。被采访者受到关怀之后才会放下戒备真情流露,情感最能打动人,这也就更能感染收看新闻人的心情,从而推进新闻业的发展。

(四)保护被采访者的隐私,尊重话语权

在一个新闻采集信息以及后期报道时,对所有的参与者都必须保护他们的隐私,以及尊重他们话语权,不能带有有色眼镜去采访。当然,在采访时,被采访者的地位和过去都不一样。如果被采访者犯过错误,那也要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被采访者,不能就因为他的一个过错对整个人带有偏见,还可以对被采访者进行打码。在采访时,我们要尊重被采访者的话语权,不能恶意抹黑。还要对事情的背景进行了解和分析。总之,充分体现人文主义关怀,不可以一味的唾弃被采访者,更不能用偏激的办法去对待被采访者,保护被采访者的隐私,并且尊重他的话语权,体现人文精神。

三、结语

在电视新闻的报道中,要求体现人文精神的事情并不少见。新闻工作者首先要正确认识什么是人文精神,其次要在保证真实性报道的同时适当保护被采访者的隐私,权衡利弊,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还要淡化利益关系,重视人文精神,不能因为利益的驱使,而忘记初入这个行业是为了什么,避免包庇打假的商家进行贿赂,保持初心,不畏前行,把更好的新闻报道带给大家;注重人文关怀,心与心的联系,真情流露,尊重被采访者的生活与背景;在最后,记者在采编时不能偏激的看待事物,也不能带有有色眼镜去看待被采访者,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尊重,让被采访者不受到伤害。希望在新闻工作者的努力以及大家的维护下,电视新闻中的人文精神更加根深蒂固。

参考文献:

[1]王珏,黄昌林.深度融合中新闻报道的形态变化[J].新闻战线,2011(07).

[2]赵志明.西方哲学与人文精神[M].洛阳:解放军外语音像出版社,2006.

[3]高钢.以科学发展观推进新闻教育改革[J].当代传播,2012(03).

作者:邢占山 何卫杰 单位:涿州市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