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分析(9篇)

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分析(9篇)

第一篇: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分析

摘要:情感教育是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的基石,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创建高效课堂的关键。那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该如何实施情感教育,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结合教学经验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情感教育

地理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要想提高高中生的地理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十分重要。然而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对于教学方法却并没有深入研究,只是一味进行照本宣科式的教学,这就使地理课堂呈现出来的场景常常是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进行讲解,学生却在底下昏昏欲睡。而为了应付考试,学生对于地理的学习方式通常都是死记硬背,毫无方法与兴趣可言。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创建高效的高中地理课堂只能成为一纸空谈。那么,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呢?实施情感教育是一个有效的手段。下面结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浅谈几点实施情感教育的方法。

一、转变教师角色,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很多教师为了求稳,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味沿用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对于地理课程的学习便形成一种思维定式,那就是学习地理只需要死记硬背即可。这就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极大削弱,没有了学习的兴趣,学习效果也是可想而知。事实上,地理知识是十分丰富有趣的,为了让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体会到一定的趣味性,教师应首先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将自己从课堂主导者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课堂的参与者,同时应树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当然,这种角色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改变自己高高在上的地位,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首先,教师应当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课堂教学中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用自己良好的行为、品德感染学生,让学生“爱屋及乌”,因喜欢上授课老师而对所学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其次,教师应当学会运用积极的评价方式,及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并对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进行表扬、鼓励,从而激发学生学好地理的信心。最后,教师应当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对每一个学生都表现出充分的信任和尊重,从而使他们在心理上感受到极大愉悦,进而转化为他们学好地理的动力。通过以上种种方式为学生建立一个和谐、民主的地理课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必然能使他们对地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深入挖掘地理的趣味性,培养学生乐于学习的情感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对于地理学习兴趣的第一步,而要想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还需要高中地理教师对于课程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对地理知识的趣味性进行深入挖掘,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本身的热爱,从而培养他们乐于学习的情感。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热爱自己所教的课程,并积极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入研究,精心备课使一堂堂完美的课堂教学呈现在学生面前。首先,教师应当在课程开始之初做好课程导入设计,好的课程导入可以起到复习旧知、承接新知的重要作用。同时课程导入还可以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兴趣。其次,在授课过程中,学生难免会产生一些疑虑和困惑,如难以理解的概念、复杂的地图以及难懂的逻辑推理等。对此,教师除了以口、手、耳、目来相传、示范、模仿来传递信息之外,还应审时度势,根据本节课知识的特点、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等,运用教学的艺术,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来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新知的热情。最后,教师还应在教学过程中处处体现出对于地理学科的热爱,用这种浓厚的情感感染学生,使学生发自内心对地理学习产生兴趣。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地理情感

地理学科内容丰富多彩,包含了宇宙星空、山川大河、风土人情、各种有趣的地理现象等,而这些知识内容通过枯燥乏味的讲解很难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一个具象,因此也就无法调动学生探知地理奥妙的兴趣。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在各学校逐渐得到了普及。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很多教学难点都能通过多媒体直观、形象、生动地在课堂上呈现出来。为此,地理教师可以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通过多媒体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让学生在强烈的视觉刺激下感受到地理学科的奥秘和魅力。总之,地理是一门充满科学性与趣味性的学科,对于学生了解自然、人文具有重要作用。为此,高中地理教师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运用情感教育,从而提高学生对于地理知识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倪婷.高中地理教师情感教育实施状况调查分析:以信阳市为例[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25(2):134-136.

[2]赵小月.探究情感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4,11(17):155.

作者:霍燃 单位: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

第二篇:高中地理教学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内容摘要】高中地理教学当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地图。所以说对于学生而言,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对于高中地理教学而言是关键的,但是在现代地理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本文就简要分析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从而让学生具备高素质的读图技巧,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地理水平。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读图;能力

相比于传统的地理课堂,在新课程要求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当中更加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高中地理课堂当中,通过学习地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地理知识,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培养他们的空间能力和逻辑能力,而读图能力则是锻炼学生这些能力的最好的培养方式。但是对于很多学生而言在学习地理的时候往往缺乏相应的读图能力。所以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就成为摆在地理老师面前的一个难题,本文就从高中地理教学的实际出发,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地理成绩和综合素质。

一、掌握扎实的基本知识

高中教学的目标有了明确的改变,即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地理课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等,还能开阔学生的眼界。但要想学好地理,地图是必须克服的难点。要想在高中地理课堂当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首先要做到的一点就是要求学生对于地理的基本知识有一个非常扎实的掌握。通过对于基本的地理知识的掌握,进一步来巩固和提高读图的基本知识。在平时的授课和练习的过程当中,作为地理教师,应当对于学生严格要求,要求学生对于一些常见的地图上的元素做到了如指掌。只有通过让学生掌握了基础的地理知识,才能对学生提出进一步的要求,才能在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时候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举例而言,地图当中有三要素,即所谓的图例,方向,比例尺,这三个要素是一个地图构成的基本要素,同时也是任何一个高中地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当中所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知识,除此之外,地理上面还会出现一些要素,比如说等高线,海岸线或者一些常用的标注,对于这些常用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当中也要加强自己的记忆,达到一种看到地图这些元素的时候就可以非常迅速的反应过来,从而提高自己的读图能力和地理水平。

二、培养良好的读图技巧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除了要求学生掌握非常基础的地理知识和地理元素之外,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还应当传授给学生正确的读图技巧和读图习惯,从而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图方式,这同样也可以培养高中生的读图能力,在高中地理当中,尽管地图当中的元素是非常有限的,但是通过这些有限的元素却可以表现出来各种各样的地图的形态。这样构成的地图,需要学生通过强大的读图能力来排除掉干扰的信息,并且提取相应的有效的信息,最终加以利用。所以对于广大高中文科生而言,要想学好地理,培养出强大的读图能力,就一定要掌握相应的读图技巧,这些读图的技巧和方式获取方式各异,有的可能是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教授给学生的,也可能是学生在平时的地理学生当中自己摸索出来的,但是无论是哪一种方法,都是有利于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的。举例而言,学生在读了很多地理图之后就会形成一些惯性思维,比如说经过了大量的训练,很多学生便可以根据在地图当中等高线的形状来判断出来当地的地形地势,比如说在等高线密集的地方比较陡,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比较缓。双闭合的等高线是马鞍型的地形,还可以根据山脉,河流等自然信息非常迅速的判断出地图当中的一些隐含要素。这些隐含要素的判断本来需要学生进行逻辑分析一步一步得出来的,但是学生经过了大量的训练,养成了良好的读图技巧和读图习惯,在做题的时候就可以非常迅速的依靠直观反映判断出来从而提高了做题的正确率和速度。上述的读图方法只是读图的技巧之一,对于高中生而言,需要在平时的学习当中培养自己独一无二的读图技巧和习惯,唯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三、加强课外的读图巩固

最后,要想切实提升高中生的读图能力,一方面要让学生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也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读图技巧,除此之前,在课堂之外的巩固和提高同样也是必不可少的,老师要求学生在课外进行巩固的过程当中,应当遵循由浅到深的原则,引导学生多看地图,通过多看,加强自己对于地图的熟悉程度和理解程度,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结合实际来加强对于学生读图能力的巩固。比如说可以让学生观看天气预报来学习和巩固相关的地形地势,冷暖流,冷锋暖锋等地理知识。加强课外的巩固,笔者认为最行之有效的巩固方式就是让学生多看地理图册,老师甚至可以选择将地理图册当中的一些地图留给学生当作作业,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对于地理学生更加感兴趣。伴随着新改革的推进,高中地理的教学目标越来越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读图能力可以帮助学生锻炼观察能力,同时也可开阔学生的视野,所以说对于地理老师而言一定要重视对于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通过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技巧,加强课外的巩固等方式,来让学生培养出优秀的读图能力。

作者:郭美玲 单位:江苏省金湖中学

第三篇:地理比较法中高中地理教学的应用

地理是高中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知识点复杂,内容繁多,如果没有认识其中的规律,未能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容易混淆知识点,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这些不足,采用地理比较法开展教学活动,能够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增进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理解,巧妙把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进而加深印象,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本文结合高中地理教学的基本内容,就地理比较法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启示。

一、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地理比较法包括同类比较法、自我比较法、图标比较法、概念比较法等,每种方法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该根据高中地理教学具体情况,巧妙引入比较法,对高中地理知识进行多维度的比较,为学生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使学生把握教学内容的异同点,推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一)从整体到局部比较

学习高中地理知识时,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地理事物的特征,然后深入了解细节部分,通过整体和局部的比较,深化学生理解,加深印象,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区域地理比较分析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异同点时,可先从地理位置、面积大小、人口数量等进行比较,再细致比较它们的自然环境特征、人文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通过整体和局部比较,让学生从宏观到微观上对这些内容有细致的了解,进而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体系,深化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二)从已知到未知比较

高中地理教学时,对已知和未知内容的比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策略。该教学方式能复习已学知识,同时还能拓展学生视野,让学生快速吸纳新知识,掌握新内容。例如,俄罗斯地形地貌学习中,可以利用已学的美国和加拿大的地形地貌知识,将新旧知识进行比较,寻找它们之间的异同点。这样不仅巩固了已学知识,还能更好地掌握所学的新知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注重因果关系比较

应用比较法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活动时,应该善于抓住不同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从因果关系的角度进行比较。例如,学习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时,可首先比较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然后比较二者在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人文地理活动等方面的差异,深化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工农业生产、人文地理环境不同特征的认识,进而可以得知,区域地理环境不同,区域发展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采用这种层层递进,逐层推理的教学方式,对二者的因果关系进行比较,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增强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

(四)不同知识内容比较

采用归纳法、演绎法、综合分析法等,比较不同知识点的联系和区别,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印象,区分知识点之间的异同点。尤其是在图册和图标教学中,更应该对不同知识点和学习内容进行比较。例如,要想让学生记住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所在位置,大致掌握其经纬度,对地形地貌、气候特征、人文地理特征有基本了解,教学中应该合理利用地图和地球仪。这样既能让比较教学活动顺利进行,还能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为了让地理比较法更有效地发挥作用,教师应该做好备课工作,根据具体内容灵活采用多种比较研究方法,同时还要注意以下问题,让比较法得到更为有效的利用。

(一)重视对知识点的概括与综合

使用比较法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时,除了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比较之外,还要概括并综合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印象,让学生熟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锋面气旋学习中,除了掌握气旋与反气旋的相关知识外,还要引入气流运动的内容,让学生回忆所学的大气水平运动,利用近地面等压线图,绘制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南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然后对高压和低压系统的气流和天气状况进行仔细分析,深化对气旋与反气旋的理解和认识。通过概括、综合、比较这些知识点,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印象,牢固掌握所学内容,还能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技能。

(二)确保比较内容的直观有效

地理知识比较时,要善于利用表格、图标和图像,让比较变得直观形象,方便学生理解,从而使学生能够更为有效地学习和掌握知识。例如,在五种基本地形的概念、特征、分布区域等学习中,可以综合应用地形图和表格,对丘陵、山地、盆地、高原、平原进行细致深入的对比。不仅有利于深化学生对各种地形特征的认识,还能更好地区分它们的不同点,牢固掌握所学内容。

(三)保证比较的适宜与恰当

虽然高中地理教学内容丰富,知识点繁多,应用比较法能取得良好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进行比较。内容不同,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不一样的。教师应该合理应用比较法开展教学活动,确保比较内容适宜与恰当,同时还要灵活应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创新教学方法,让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比较法的应用,不仅能丰富课堂教学形式,还能让高中地理教学内容变得直观形象,有利于学生更好把握地理知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对拓展学生思维,牢固掌握所学内容,提高学习效率也具有积极作用。作为任课老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应用比较法开展教学,让高中学生更好地学习并掌握所学知识,促进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提升。

作者:李莉 单位:江阴市第一中学

第四篇: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摘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的研究能力进行培养,需要在课堂上利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提升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保证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相关的学习方法,促进自身技能的稳步提升。

关键词:高中地理;学生;能力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不仅需要系统学习,基于相关目的有效学习,促进自身研究能力的有效提升,还需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相关的探究方法,促进开放式学习方式的有效形成。

一、发现问题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书本中、社会中以及生活中获取知识,通过课堂知识与实际的结合对其进行研究,保证分析的问题具备较大价值。根据当地的实际条件,分析区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比如:研究资源短缺问题、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等。还需要引导学生对当地的发展情况进行观察,利用学习的知识对问题进行解决,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还能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在地理学科教学中,观察为主要的学习方法,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培养可以在课内、课外完成。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地图等资料,引导学生学会对图进行观察,理解其中的内涵,保证在其中能够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在这种观察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语言、思想等都能被激发。因为地理学科存在直观性,其含有丰富的地理信息,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分析、研究等,能够促进自身能力的提升。比如:引导学生对京九铁路地形图进行观察与研究,观察其中含有的城市、河流等,并根据该线路的原理,分析该线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优势,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研究能力,自愿参与到问题观察过程中。

二、实践能力

地理课程实践活动是除了课堂以外的时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地理学科知识参与到实践学习中去。实践活动是课内学习的延伸,不仅能使学生掌握更丰富的知识,促进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有效培养,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提升,使学生养成合作精神。在课外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进行观察,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究问题。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对研究课题进行选择与研究,保证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研究中去,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有效提升。因为研究性学习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养成动手动脑能力。基于教师的积极引导,根据某个问题进行实验,使学生能够对其中的现象、产生的规律进行了解,获取正确的学习结果。在地理教学中,还需要根据实际发展需求,引导学生学会操作,在不断研究与探索中掌握知识,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

三、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生活条件与社会现实,选择一些有意义、具备社会背景的相关材料,对其进行有效分析与研讨,实现相互合作学习,保证在这期间能够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学会观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保证在观察过程中能够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某个问题的存在,学生还能主动查找资料,解决遇到的问题,这样才能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创造能力得以提升。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还需要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并在不同程度上引导学生利用课本知识或者课外知识对问题进行解决,从而提高学生的主动意识。同时,需要引导学生自行对研究目标、话题等进行设计,每个学生在这期间都有发言的机会,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进步。

四、创造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地理知识与人们的发展存在密切关系,当前,社会存在的人口问题、环境问题等都影响着人们的可持续建设与发展。所以,实现研究性学习,能够使学生体验到地理知识,促进研究方法的获取,保证对学生的各个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社会调查、资料查阅等方式,充分将自身优势发挥出来,促进创造能力的充分发挥。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还需要学习多元化的知识,借鉴先进经验,培养自身的科学态度与责任意识。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学科知识也得到延伸,为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在研究性学习中,需要实现多个学科之间的联合,增强学生对学科的关注和认识。期间,学生也可以善于发现其中的观点和意见,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之间不仅能相互交流、互相沟通,还能对自身的合作精神进行培养。

五、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依靠教师的课堂讲解只是提升地理综合素质的一个方面,要想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还要结合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强化教师的引导作用,才是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高中地理教学更是如此。所以,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及时地转换自己的角色,由传统的课堂主导者逐渐向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引导者转变,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有效的引导和启发,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运用有效的形式,激发学生对于地理知识学习和探索的欲望,从而使学生逐渐摆脱对老师的依赖,养成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为以后的深入学习奠定坚实基础。除此之外,在地理课程内容的组织和设计方面,老师应该重点关注知识本身的基础性和实用性,以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基本技能作为地理课程的主干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注重在保留原有知识体系和价值的基础上,从其他学科的教育成果中汲取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丰富高中地理教学的内容,体现出更强的学科教育特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学习能力。

六、合作学习能力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交往和表达的频率,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是高中地理教育的主要目标,也是素质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合作学习不是简单的活跃课堂形式,改善课堂氛围,而是应该强化和训练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的合作意识,但是,在合作学习开展的过程中,老师不能仅仅为了追求合作学习的形式,而忽略合作学习的最初目的。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所以,在此过程中,老师应该对合作学习的时间加以控制。也就是说,如果合作学习的时间过短,很可能使合作学习流于表面形式,起不到提升教学质量的作用,如果时间过长,又可能会使学习和讨论偏离教学主题。所以,在运用合作学习方式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时间的控制,最理想的应用状态应该是,既起到了提升教学质量的作用,培养和训练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不至于偏离教学的主题,起到相反的作用。在此过程中,老师对于学生的个性化教育也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制定和实施个性化的高中地理教育方案,使每个学生在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上都能有所提升。基于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研究性学习能够使学生获取更多渠道,也是提升教学效果的主要途径。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够感知实践学习经验,提高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促进高中地理教学工作的优化完成。

参考文献:

[1]黄师刚.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2012,(2).

[2]孟宪雷.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识图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4,(33).

[3]尹仕敏.在高中地理学习阶段如何训练高中农村学生的识图能力[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5,(9).

[4]林森.高中地理教学中读图能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12,(16).

作者:张继煌 单位:安徽省明光市明光中学

第五篇: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独特的思维工具,是处理、分析、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是记忆和理解知识并形成相应的知识框架的有效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思维导图使繁琐的文字变成相应的图案,有助于加强事物之间的联系,使得知识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思维导图在各个领域中被广泛运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有助于使地理知识具体化、生动化,便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要求。主要从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复习三个方面来研究和分析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地理教学;运用

一、引言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是西方国家教学实践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并取得显著效果。在我国教学实践中,思维导图的运用还比较晚,其研究还处于引进阶段,自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还运用比较少。高中地理作为高中教育中比较重要的一门学科,富含大量知识,涉及面比较广,知识结构比较复杂,内容繁杂,在教学实践中占据着重要作用和意义。在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运用思维导图,能够化抽象为具体,化繁琐为简单,便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二、思维导图在地理教学的课前预习运用

课前预习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学习新知识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是保证学习高质量和高效率的前提。地理知识作为一种比较繁重的知识体系,没有一定的预习量,是很难全面掌握相关知识的。因而,地理知识的预习是地理教学实践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督学方式,教师在进行新知识讲解之前,可以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新知识的各个事物之间的联系通过图示的方式展现出来,便于学生根据思维导图,进行循序渐进地预习,便于学生根据思维导图形成更加系统全面的知识框架。一旦学生在地理知识预习的作用下形成相应知识体系,对于课堂学习能够起到承上启下的效果,便于学生明确地理知识中的重点、难点、疑点,而后实施各个击破,从而掌握地理知识。例如,在学习“城市空间结构”的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以相关概念、外延、特点作为第一层的思维导入图,而以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政治地理区位等作为第二层的思维导入图,进而再以交通、农业、工业等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作为第三层思维导入图,使得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能够有明确的偏向,便于形成系统化的知识框架,从而全面掌握“城市空间结构”的地理知识。可见,思维导图在教学实践中有着重要作用,有助于丰富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促进教学发生质的飞跃,从而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

三、思维导图在地理教学的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课前预习的思维导图是为课堂的思维导图作为铺垫的,在课前的思维导图中知识结构比较笼统,需要学生根据框架,将相关知识点进行研究和分析,使得思维导图更加丰富,便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在课堂教学中的思维导图,便是教师以课前预习的思维导图作为基础,将相关知识点进行补充,使得地理知识的框架更加细致化。同时,这种思维导图能够很好地为学生提供参照,便于学生完善自己课前预习的思维导图,有效地解决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全面和具体。例如,在学习“农业”知识的时候,教师给学生的思维导图一般比较笼统,但是却有着指向性的作用,可能以农业作为中心,将世界农业、区位因素、中国农业等作为导图的基础框架。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提升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识,会在预习的思维导图上进行相应的补充,将地理知识各个知识点充分展现在思维导图中,便于学生整体把握相关知识四、结语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在课前预习中起到指引的作用,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起到补充的作用,可以在课后复习中起到巩固的作用,这对学生学习地理知识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助于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重难点,形成系统性的知识框架,从而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郭斌.试析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求知导刊,2015,3(22):123-125.

[2]袁刚.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才智,2016,3(21):96.

[3]邹少华.浅谈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4,1(24):126-127.

作者:孙连东 单位: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第一中学

第七篇: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摘要:地理作为高中理科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高中地理的学习也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然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一些典型问题,它们是阻碍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包括教学理念落后、方法单一、考核评价机制不合理等,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促进教学有效发展十分必要。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理念;考核评价

高中地理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学习到的地理知识。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快速发展,高中地理教学中出现一些困难,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展的需求,本文将针对教学中出现的典型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为未来地理教学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1.教学方式单一

高中时期学生的性格和智力水平都各不相同,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也有一些差异。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单一的教学方式,那么会导致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尤其是对于本身基础知识掌握较差的学生来说,他们会出现明显的挫折感,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动力。每个人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历都不同,对待问题的思考方式和解决方式也各不相同,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过分强调自己的主导性和权威性,就会明显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甚至厌恶学习。

2.教学理念落后

我国实行的应试教育理念使得教师完全依照教学大纲开展教学,教师没有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只是盲目地完成教学任务,仅仅教授学生考点知识,导致很多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只知理论,不会运用,失去了教学的应用价值,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地理教学中教师教学理念的落后是很严重的问题。

3.考核评价机制不科学

当前对高中生地理科目的考核主要是考试成绩,教师片面地追求分数,使得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局限于传统的僵局之中,很难进行突破。因此,如果高中地理教学的考核评价机制不合理,就完全违背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要求。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典型问题的解决对策

1.因材施教,丰富教学方法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地理知识的方法之一就是依据学生的需求采用合理多样的教学方法。比较有效的一种方式就是分层教学,教师依据不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和计划,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任务。比如,在进行教学时,对于较高层次的学生可以让其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去总结知识的难点和重点,并搜集课外知识充实自己;中等层次的学生可以开展小组讨论学习的方式,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而基础知识水平较差的学生,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耐心讲解,树立其学习的信心。

2.创新教学理念

高中地理教师教学理念的革新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前提,教师需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明确教学的意义,提高自身的素质,帮助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教师在教学中不应盲目地追求分数,要将教学的目标定位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3.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考核评价机制

科学的教学考核评价机制有助于激励教师树立创新的教学理念,丰富其教学方法,明确教学的意义是培养高素质的地理人才。科学的教学考核评价机制不应该仅仅以学生的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而应该在教学中开展各种类型的地理竞赛,提高学生对地理的认知和对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教师结合实际生活为学生编制题目,让学生在趣味的比赛中对地理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更新对教师考核的标准也有助于提升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促进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地理人才。

4.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当前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设备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可,但是在一些学校依然没有应用先进教学设备,可能是由于经费的问题或者是教育观念的影响。这一现象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学生学习水平的提升,因此,国家应当对教育机构给予足够的支持,完善先进教学设备的应用,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与目前教育发展的方向保持一致,通过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来提高教学质量,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高中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学校对学生的教学和培养方式会直接影响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提高教学的质量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会影响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质量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降低教学的效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依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不同层次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和计划,不断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改善高中地理的教学现状,培养出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晓燕.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学周刊,2017(12):59-60.

[2]张亚晶.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对策探析[J].赤子(上中旬),2016(17):250.

作者:许万阳 单位:安徽省宣城市第二中学

第八篇: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学能力提高的冷思考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新常态下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进行梳理,并对造成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加以剖析,并且,从实践教学的视角上,笔者提出提高新常态下地理教师群体实践能力的具体策略,以期为地理教学人员以及教学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问题;实践;思考

众所周知,地理教育作为个体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石,在我国的课程体系与基础教育阶段中已经获得了较大程度上的普及。然而,当下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不断的关注与修正,从而,来提高地理教育教学质量。同时,新常态下,随着人们对综合能力的关注,人们也越发的关注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基于此,本文意在针对新常态的情况下,关注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针对促进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与师资能力的提高等方面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地理教学人员以及教学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1.当下高中教学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当下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相对不足。当下,地理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学人员对课程内容掌握不够清楚,其专业性相对不足现象较为突出。这一类现象的出现可能与师资培养的方式有关。首先,是由于师资培养过程中,侧重于“模式式考试”为主的师资培养模式所致。在地理教学师资培养中,往往部分师范生的考核注重地理相关的专业性知识的培养,对于其它的能力并没有严格的要求。而师范生通常只需通过一段时间的“突击”学习,把相关知识点记下,即可通过考试。而教师进入工作岗位后,由于这类师范毕业的教师对一些地理知识的认知度不够,对专业知识把握不牢固、缺乏教学技能和缺少课堂教学的相关实习环节的实践经验。1.2地理教学中实践知识教授相对较少。当下,由于国内理论课程、学术型的课程占了较大的比例,国内地理教师的职前教育或师范生的实践课程相对较少。在某种程度上,当下地理教师整体上侧重于以“考试模式”来权衡师范生的学习成效。使得大部分教育缺乏充足的实践课程教育,导致大部分地理教师实习环节上,面对突发情况往往不知所措。同时,也往往会使教师在真正走上教师岗位时,对其所教的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有所欠缺。同时,目前部分学校地理教师的师资能力提升路径有限,缺少区域性或全国性的地理教师联盟帮助与参与。当然,即使在部分地区存在联盟形式,但在大多情况下,由于对学校联盟的定位缺少认知,联盟的结构则偏于松散。

2.提高高中地理教师教学能力的具体策略

2.1以“伙伴式”合作的教育方式进行高中地理教学。从实践操作上来看,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地理教学。部分地区的地理教学,已经开始开展了合作伙伴学校培养模式的实施,在促进地理教师改革的发展的同时,也有效的提高了教师教学的实践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伙伴学校培养模式有一个鲜明的特色就是伙伴导师,伙伴导师是由教育学院的专业教师和部分高中优秀教师组成的实践型团队。伙伴导师通常由协调老师、专业老师和指导老师组成,共同制定地理教育课程。由于地理教学这一教育内容的特殊性,在教育过程中要结合教育实践过程,结合其独特性,要以灵活性管理策略进行管理。在京、津、沪地区的部分学校中,有诸多学校采用了较为先进的教学方式,采用了合作式教学方式,值得借鉴、学习或参考。当然,在地理教学中,伙伴导师制教学的方式的采用,需要地方教育局的介入。伙伴导师需要选拔,需要地方教育局定期举行伙伴导师的培训活动,目的是为了提高伙伴导师的指导能力。在其教学方式上也要较为注重合作式教学,来满足当下地理教学信息化的要求。2.2结合区域性联盟促进地理教师能力的提高。为了有效提高地理教师的教学能力,则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首先是学校教学实践知识的融入,除了需要教学单位与伙伴学校的介入。同时,需要地理教学研究协会或者地理教学的学校联盟的帮助,加强教师联盟的互助性作用。学校联盟不仅仅是针对在职地理教师群体,而且,也针对初任地理教师群体,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地理教师职前培训和入职一体化的实现。尤其是在联盟的内部,大部分地理教师可以通过分享优秀的实践经验,以及借助跨层次性的合作,可以更加充分的实现了实职地理教师、在职地理教师之间的合作,为新地理教师的进入教学岗位提供一个稳定的分享与合作式的平台。当下国内地理教师的来源主体,很大程度上,还是源于各大师范类院校,同时,也存在于各类的综合类大学之中以及特色专业院校。为了提高地理教师的教学能力,教育监管部门应该设立职前地理教师要求、合格地理教师资格标准、地理教师从业规范等多种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对我国地理教师和学校进行改革创新,从而,不断地提高地理教师准入水平,来保证地理教师的教学质量。结语为了促进当下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则需要多方位来整合相应的教学模式,并提出新的教育机制与模式。在地理教学或教育革新过程中,结合学校发展,高度重视地理学科的基础性地位。同时,要充分赋予地理从业教师的自主权,高度的自由权可以使得每个地理教师在教学方法、课程内容设置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促进教师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中心,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梁洁.新媒体辅助高中地理教学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

[2]彭友斌.高中地理教学难点突破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

[3]谢上可.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0):194.

作者:郭宇 单位: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蒙古族中学

第九篇:科际联系中高中地理教学的应用

【摘要】科际联系是地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手段,适当进行科际联系可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综合思维。本文试论了数学、物理、语文、音乐几门学科与高中地理知识的联结点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科际联系;地理教学;高中

科际联系是指两门或几门学科之间知识、方法、思维、情感等多方面的相互渗透与融会贯通。地理学科是一门横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综合性学科,与其它学科知识联系紧密,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地理教学必须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以提高教学效率,同时有助于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数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自然地理部分涉及诸多计算问题,例如经纬线长度的计算、线速度的计算、飞机最短航线问题、正午太阳高度公式的推导等都需要借助数学演算来解决。飞机最短航线问题的解决关键就是找到飞机飞行起讫点所在大圆上的劣弧,“大圆”是经过球心的圆,“劣弧”是小于180°的圆弧,它们都是数学上的概念。而有的学生不理解为什么大圆上的劣弧就是最短航线距离,这又得利用数学演示法来解释。又如正午太阳高度公式的推导需要借助初中数学中平行线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特点。除此,数学思想对地理教学也意义重大,例如,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图就是典型的数形结合思想,天体系统的层次关系和淡水资源的概念利用集合思想使学生理解更为深刻。

二、物理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自然地理中许多地理现象需要用物理知识来解释说明。例如季风环流、热力环流、海陆风、山谷风、城市热岛效应等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到物理中“比热容”“热传递”等热学知识。根据物理公式:Q=cmΔt,Q:热量,c:比热容,m:物体质量,Δt指温度差。质量相同的物体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时,比热容大的物体温度变化小,比热容小的物体温度变化大。陆地比水体的比热容小,因此温度变化大,季风环流的形成原理就显而易见了:夏季陆地升温快,为低压,海洋升温慢,为高压,风从高压吹向低压,即从海洋吹向陆地;同理,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由此可见,物理知识可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现象的形成原理。

三、语文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诗词歌赋不仅体现了韵律之美,文学之美,升华情感,陶冶情操,许多诗词,细细品读,还会发现其中蕴含诸多地理知识,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就是山地垂直地带性的写照,“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种春风有两般”暗含不同坡向对植被的影响。“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绘了我国内蒙古草原水草肥丰美,牛羊成群的景色。“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说明蜀道之险峻崎岖。由此可见,语文中蕴含诸多天气、气候、地形地势等地理知识,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可适当将语文与地理知识进行联系,其联系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可利用诗词、谚语等进行地理课前导入,课中提问,课后复习。例如在讲到《锋与天气》内容时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导入新课,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课中用“坐地日行八万里”来加强学生对赤道长度约为4万公里的记忆,课后用“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区别天气与气候。

四、音乐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它不仅带给人们听觉上的享受,而且本身就带有地方特色,体现了地理事实。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融入音乐元素可放松学生心情,帮助学生理解地理事实,提高学生地理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讲欧洲西部的水文特点时,一般会总结如下:河流水量充沛,季节变化小,水流平缓,无结冰期,航运价值大。而中国的河流季节变化大,水能资源丰富。这两地水文特点之差异,用《蓝色多瑙河》与《黄河大合唱》的韵律就可作鲜明的对比,《蓝色多瑙河》的韵律就如多瑙河流水潺潺,温文尔雅,它幽兰、清澈,时而舒缓,时而激越;时而温婉,时而欢快。而《黄河大合唱》就如万马奔腾,气势磅礴,似乎看到了黄河波涛海浪、奔腾不息的景象。在地理教学中让学生欣赏这两首音乐后说出自己感受,不乏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既陶冶了学生情操,又加深了对欧洲西部和中国两地河流的了解。又如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教材中《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这一节,该节内容涉及改革开放政策,因此可用《春天的故事》导入新课,提醒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注意聆听歌词,音乐欣赏完毕,教师让学生思考歌词“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是指哪里?“崛起座座城”在地理学中指什么过程?为什么会迅速“崛起座座城”?由此可见,在地理教学中用音乐合理进行导入,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迅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此外,地理与历史、政治,化学、、生物等学科联系也非常紧密,新课程理念强调必须改变“学科本位”的教育观念,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进行科际联系不但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地理现象的形成原理,牢固掌握地理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融会贯通,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创新能力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胡立强.试论相关学科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史志,2008,24:118.

[2]马红梅.地理教学要注重加强学科间联系[J].今日科苑,2009,16:253.

[3]邓海艳.多学科知识辅助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4.

作者:向红 王丹丹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