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学教育管理研究(6篇)

大学教育管理研究(6篇)

第一篇:大学教育管理模式问题及创新

【摘要】由于高等教育不再是精英教育,大众教育开始逐渐普及,各个高校普遍都呈现出扩招趋势,所以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在具体的实行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面对当下大学教育管理模式的现状,有必要对于大学教育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和发展以便于适应目前新的大学现状。文章主要探究的是大学教育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对于大学教育管理模式进行创新。

【关键词】大学教育管理模式;问题;创新策略

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下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好坏,不关心学生个人的发展与规划,培养出的大学生并没有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与发展道路,面临着人生的困境,加之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众多大学生面对的是一毕业就失业的困境。

一、大学教育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教育管理观念陈旧

长期以来,大学的教育管理实行的是僵化的模式,最终造成大学的教育管理观念陈旧,不能够适应新的大学教育状况。教育的本质是教师运用恰当的方式向学生传递知识,并且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以正确方向的指引。但在实际的大学教育管理过程中,管理者不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不重视学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只重视自己的利益得失,使学生处在被动的地位。例如一些负责学生工作的教师,为了使自己在学生工作方面取得成果以便于获得升职的机会,就会开展一些看似对学生有益,实际上只为让上级满意的活动。同时,在一些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只能任由教师指挥,由此造成负责学生工作的教师大量占有学生的上课时间,为了活动最终的完满开展,不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

(二)不重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由于许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进入大学以后,很难适应集体的生活与学习,主要体现在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并且团队意识欠缺。许多的大学生在于同学的相处过程中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大学的教育管理模式只重视学生的成绩水平,相对来说忽视了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实际上,一名能力出众并且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大学生不仅仅是在学习能力上出众,在实践能力、人际交往、生活能力等方面都应该具备较高的水平。而在对于大学生进行大学教育管理过程中恰恰忽视了对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学生接受大学教育的目的就是能够得到综合能力的提升,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但是进入大学学习以后,学生不仅自身的学习能力没有提高,其他方面的能力也没有得到进步。

(三)教师育人观念落后

在传统的对于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影响之下,教师队伍中的育人观念、教育模式也相对落后。首先从育人观念来说,大学不同于其他阶段的学习,原则上讲求的是学生应该具有自学能力,教师进行相应指导即可,但是由于我国的教育体制问题,大学生仍然不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面对这种情况,一些教师并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指导,只为了应付教学任务,教师在整体上出现,平时讲课应付教学任务,考试时给学生划重点的现象,以至于学生的各种能力包括学习能力都在大学期间不但没有提升反而出现下降趋势。还有一些教师多数时间都在忙于自己的科研,为自己以后评职称进行谋划,根本不重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二、大学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策略

(一)大学教育管理模式的综合化考量

首先大学教育管理模式在形成过程中要站在全局的角度思考问题,不仅仅要考虑到学校建设,教师队伍发展,最重要的是要考虑到学生的成长、成才。首先要规范教育管理的相关制度,借鉴国内外大学教育管理的成熟经验,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教育管理制度。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对于大学来说是一个改善教育管理模式的一个好的机遇,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于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创新,可以为学生营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高校教育水平的提升。

(二)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校应该转变对于学生的管理方式,应该重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在大学教育管理过程中,对于学生的管理要具有针对性。例如对于一些家庭情况相对较差,或者家庭遭遇过变故的学生要进行重点的关注。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来说,不仅仅需要学校在经济上的帮助,还需要学校重视这类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减轻学生的自卑感,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对于遭遇到家庭变故的学生来说,心理上的伤害一时无法弥补,容易发生极端行为,所以学校应该从各个方面给予学生以帮助,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并且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让学生顺利走出心理阴影。大学教育本该做到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根据社会的发展制定培养人才的战略,但是实际情况就是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仍然被众多高校所运用,对于大学生的成才就业造成不当的影响。因此,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需要社会、高校、与教师共同努力培养出更加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作者:梁晓倩 单位: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

第二篇:大学教育管理模式创新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竞争力越来越大,我国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便显得有些落后,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对大学生的高标准要求。因此,在高校扩招和体制不断改革中,大学教育管理中对管理模式的创新便显得十分重要,同时也成为了社会上所关注的重点。下面本文就大学教育管理模式的现状和创新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并做出相应的规划。

关键词:大学教育;管理模式;创新

1引言

随着我国对学生教育的不断的重视,现有的教育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需求,因此其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便成了工作的重中之重。由于我国现在提倡实行精英教育,现有的管理模式无法观察到学生平时的生活学习习惯,所以我们需要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进而更好的帮助大学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确定自己的正确的人生目标,成为企业、国家需要的“四有”人才。

2大学教学管理模式的现状分析

第一,管理模式不灵活,过于僵硬。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大学教育模式仍然沿袭老师为主体,学生为被管理者的模式。使得学生仍然没有脱离原来的被老师管教,无法独立做事、独自思考的生活学习模式。正因如此,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多数时候是以一种应付的心态来完成考试,完成学业考核,无法深入研究学习内容,同时也就无法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得大学四年专业知识和个人能力没有提高。

第二,教育效果无法测试。在教学过程中,部分老师会为了保证合格率而降低考试要求,出的题基本是一些基础题,并且在考试前,会给出考试重点和试题类型,进而考试内容无法真正的体现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对于部分同学来说,他们并没有掌握一些知识。

第三,学生态度散漫。学生在进入大学后,由于脱离了父母、老师的束缚,被一些新鲜事物吸引,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不再积极努力,健康向上。对待一些事情,不再诚实守信,无法正确的处理好生活和学习之间的关系,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问题的出现,发现了大学教育管理的弊端,进一步要求我们不断改革和创新大学教学管理模式。

3大学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

大学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无法在短时间内形成一个固定模式,形成一个体系。因此,需要学校不断的进行改革,进行摸索和探究,从而找到一个适合我国大学教育发展的理论体系。同时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思想文化的加强,促进学生思想文化的提高与完善,进一步促进大学教育管理模式的完善。

第一,深入开展大学的实践活动,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传统的讲与听的过程,教师要注意丰富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进而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外,要多增加一些实践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能更好的帮助学生融入课堂,体会到大学课堂与高中课堂的不同,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全方位的培养学生,帮助大学生健全各方面的品质,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闪光点,在面对选择时做出正确判断。唯有此时,大学教育才体现出其真正的价值。

第二,增加专业课考试,提高考试难度。在专业课考试中,要严格考察出勤程度,同时考前不再进行考试范围的划分,而是在讲课过程中点出哪里属于考试重点,不能给部分学生侥幸心理,认为只要好好复习,平时不听课也能过。另外,要进行专业答辩,对于本书所学内容,每位同学通过查阅其他书籍写出一份研究报告,并通过检查查阅笔记判断是否是抄袭网上的论文,严格要求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从而激励他们不断向上,同时帮助他们积累专业知识,培养专业素养。

第三,建立科学系统的思想教育体制。首先,相关部门的领导要积极动员全社会人员参与到完善教育管理体制中,通过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创造一个全面的、系统的教育管理体制。其次,我们需要不断的扩大思想教育的影响力,通过家庭和社会的双重影响,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最后,通过学校不断进行思想理论课的教学,改变大学生原有的消极思想,从而实现大学生健康的思想教育。

第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加强对思想政治教师的选拔和培训,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模式,营造一个较为活跃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通过一些团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通过一些小游戏培养学生帮助弱小,诚实守信的美德等等。

第五,加大对教师队伍的选拔。师德高尚的专业教师会对学生起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关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选拔,要通过职前的层层选拔,入职前的认真培训,入值后的仔细培养,工作后的年度考核等方式,不断的加强和完善,挑选出品德更好的教师,从而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榜样。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毕业生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因此,现有的大学教育的管理模式无法满足对人才的要求。我们需要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不断的摸索,从而创造出一套更加完善的教育管理模式。通过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改变其价值观,人生观,从而培养新时期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路径研究.李文刚苏媛媛郝磊哲.2015

[2]浅议班主任在大学管理教育中的意义.杨筱.2014

[3]班主任在大学教育管理中的作用探讨.何孟良.2013

作者:谭诗麒 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第三篇:大学教育管理中科学化管理推动作用研究

摘要:现代大学教育管理要遵循科学管理、依法治校的原则,在社会多元文化变化、大学生群体分化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要注重对大学生的人本管理和科学化管理,要融入各种管理学科的交叉理论,对高校学生的教育管理实施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教育,要深入把握科学化管理的本质内涵,分析高校学生管理的问题,并从各个管理层面实现对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构建科学化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体系,积极探索新的思路和模式。

关键词:大学教育管理;科学化管理;推动作用

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是一门科学,它是对大学生管理的最高精神境界,要依循科学的路径实施对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要依法行政、科学管理,体现出高校学生管理的价值追求,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在不断反思和创新的引领下,树立新的高校大学生管理理念,推动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一、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必要性及其作用

(一)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必要性

1.是社会发展的形势要求。我国正在全面构建法治社会,在新的社会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理念,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要转变管理的重心和价值取向,由纯粹的“管理学生”拓展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是高等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在高校推行素质教育的发展进程中,要推行民主管理、人本管理,遵循依法治校、依法保护学生合法权益的原则,在大学生权利意识苏醒的政治意识之下,加快大学生思想更新的速度,纠正和修改高校大学生管理中的不和谐因素,实现大学生的素质提升。

3.是大学生个性特征的需求。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下,社会政治文明的步伐在加快,注重对大学生个体权益的保护和创造性的发挥,高校对学生的管理要根据学生个体的特征,进行科学化的、法治化的管理,由于现代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个性较强,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弱,有现代大学生独特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需要及时加以解决和处理[1]。

(二)大学生教育科学化管理的作用体现

1.有助于实现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推进高校大学生的教育科学化管理,可以深化管理体制,使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而减少学生管理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依循科学的规律,引领高校大学生管理走上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2.有助于提升高校教育管理者的素质和层次。为了实现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科学化,要提升高校教育管理者的素质和层次水平,运用科学的手段和教育方式,从科学的角度分析问题,把握大学生科学化管理的内在规律性,从而在实践中摸索科学管理的新思路,从传统的经验主义思维中解脱出来。

二、高校大学生教育科学化管理的内涵

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的科学化进程,不仅是一个教育管理的目标,同时是一个管理过程,它在科学理念的引领之下,依循大学生教育管理规律,注重对大学生管理的理性和求真本质,在这两个核心要素的统领下,从不同层面实现大学生教育的科学化:

(一)科学化的教育管理理念

大学生教育管理理念要与现代管理进程相契合,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与服务理念,转变原有的专政意识,在现代科学发展的创新要求之下,弃旧扬新,与时俱进。

(二)科学化的管理体制

这是实现高校大学生管理的科学化前提,只有在科学化管理体制的条件之下,才能合理地对各层管理机构和人员进行优化配置组合,合理而明确地划分各层管理的职责和权限,做到资源共享和互补。

(三)科学化的运行制度

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要制定相应的科学管理制度,以达到实现组织高效运作和管理的目标,只有在规范化的制度约束下,才能确保组织的正常运作和严格的管理,在严格而有效的工作程序和管理程序之下,才能提升工作效率[2]。

(四)科学化的学生管理程序

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是一个活动过程,它要实现对学生的公正、合理的管理与服务,这就需要科学化的正常程序作为保障,要在正当的程序下实现对学生的管理协调,并在高校大学生管理中体现出法治的精神和宗旨,侧重于对学生管理的有序性和目的性,确保达到要求的程序运作效应。

(五)科学化的学生管理手段

在高校大学生管理过程中,要紧随科技进步的脚步,要运用科技中所蕴含的理性和科学本质,实现对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服务,要运用科学的、普适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实现对学生全过程动态的有效管理,并强化对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效能。大学生的科学化管理的内涵,总括而言,依循民主化、科学化、程序化、动态性的原则,实现对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增强科学管理的预见性,强化管理效果。

三、高校大学生教育科学化体系建构的有效路径

(一)树立以人为本、依法管理的科学化管理理念

1.用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理念,推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高校学生的科学化管理要倡导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强调人本管理的主导和前提,将人置于科学管理的体系之中,满足人的交际需求和成长需求,从关心人、激励人、培养人的角度,转变对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意识,实现大学生管理的价值取向转变,并将人本思想贯穿于大学生的具体管理工作之中,采用以情服人的方式和策略,体现出学生的自由和创造才能,用富于人情味的柔性管理替代规范的硬性管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用“情”替代“法”,而是抓住学生管理的核心因素,实现对学生的管理[3]。

2.用依法管理的科学理念,强化高校大学生管理的民主意识。在现代法治社会的背景下,树立高校大学生管理的法治民主意识是重要内容,这就需要首先树立高校的依法治校的观念,突出高校的法律责任,使高校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言行,保护学生的法定权利。同时,也要树立高校学生管理者的权变观念,注重对现实情况的分析和研究,灵活地根据外部环境状况,选取适宜的组织结构、领导方式和管理方法,确定不同变数条件下的关系类型,从而提出更切合实际的有效管理对策。

(二)拟定高校学生管理的科学化目标

在目标管理理论下,管理目标对于管理具体活动的方向和性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高校管理者要围绕科学化管理目标实施目标管理,从而激发学生的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良好地解决“动力”的问题,在学生对科学化目标有明确意识和认知的前提下,积极地投身于高校管理活动之中,实现高校整体目标和个体目标的契合与协调。在拟定学生管理科学化目标的过程中,管理者要注意目标的平衡性,注重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的平衡,还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适当调整,依循目标之间的逻辑顺序,实现对目标管理的控制,在动态的、反复的循环过程中,及时调整和不断完善[4]。

(三)构建科学化的大学生管理机制

为了使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产生最大效益,需要有合理的组织结构,根据结构决定功能的原理可知,合理的组织结构的匹配可以产生巨大的凝聚向心力,使系统有序运作,否则会导致系统各要素之间的混乱和崩溃,因此,在高校学生管理的科学机制中,要注意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匹配性,要强调授权和分权的最佳组合,从而在理顺结构关系的前提下,最大化提升科学化管理效益。构建科学化的大学生管理机制,要健全高校组织领导管理机制,要在高校领导的统一领导下,建立齐抓共管的责任机制,实现高校各院系之间的协调,明确各院系的职责和权限,同时也要健全学生的自我管理机制保障机制,实现对大学生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并在激励机制的引领之下,在激励艺术的引导下,有效地激发出大学生的创造力,形成强大而持久的激励力,强化管理效果。

(四)推进高校教育管理的科学化决策

现代科学化管理的核心问题是决策,决策要依照科学的原理、方法和程序,实现决策原则的科学化、决策形成过程的科学化、决策程序的科学化,高校教育管理的决策要具有明确而清晰的实际方向性,还要注重系统决策的综合平衡和整体性,要使决策具有可行性,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和分析论证,生成最优的整体决策方案,并且要将信息化贯穿决策过程,要用全面而准确的信息,成为决策过程中的基本要素,从而实现决策目标[5]。

(五)构建科学化的教育管理制度

科学化的教育管理制度是对学生群体调控的根本性制度,主要有以下几个:(1)管理责任制度。将教育管理任务合理地分配到组织各部门,明确高校部门和学生不同的权利和义务。(2)管理奖惩制度。这是切实落实管理责任制度的保障,要扩大奖惩效应,保持奖惩的严肃性和权威性。(3)管理监督制度。为了切实保障权力和自由的适度,需要严格执行法治精神,依法办事和管理。

四、结语

大学生教育管理涉及多个维度和面向,要以学生为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要遵循依法管理、科学管理、规范管理的原则,构建科学、合理、合法的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体系和制度,从而推进现代化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显现出大学精神的应有之义和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田建国.确立高校德育核心理念的人本化———也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之一[J].河南教育(高教),2013(01).

[2]吴凯,杜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研究述评[J].广西社会科学,2012(12).

[3]佘双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现状与发展路径的回溯与展望[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12).

[4]徐军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刍议[J].高校理论战线,2012(10).

[5]徐军保.高校德育发展的基本经验和前瞻性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0).

作者:王欣 单位: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第四篇:大学教育管理改革强化策略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各个高校的软硬件实力都在不断的增强,高校之间的竞争也变得越发的激烈,与其同时在大学管理方面的途径一直处于变革之中。大学是学生走上社会之前的摇篮,是一个锻炼人才,培养人才的地方。建立一个创新的高校大学管理机制,能够为学生今后走上社会奠定坚实的工作基础。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高校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为建立健全高效的大学教育管理的新途径,提出笔者一点浅见,意在抛砖引玉。

关键词:大学教育;管理改革;方式方法

科教兴国,只有重视教育才能够让我们的国家真正的强大起来。只有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才能够为祖国今后的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由此可见,对于学校管理方法的创新与改革是十分必要的做法。但是传统的教育管理方式在人才培养的方面已经出现了种种的弊端,只有通过对过去的管理模式进行改变和创新,才能够更好的进行人才培养,才能够突破过去种种管理弊端的限制。特便是最近这几年,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的增强,在经济上,政治上和教育上都有了明显的效果,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高校的教育现状有了很大的改观,然而仅仅这样是不够的,我国高校管理中仍然有很多问题等着我们去改善。

一、为什么要改进当前的大学教育

我国大学的教育很早就已经开始进行改革了,因为教育是一国之本,教育改革如果能够取得成功将会对我国各个领域水平的提高起到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想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就要从教育改革上入手。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快,如果还是沿用过去的教育管理模式会使得我国的教育发展与时代脱轨,这样的脱轨更会让当代中国的的发展落后以至于脱轨,严重影响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当今时代,是创新的时代,是变化的时代。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不能够培养出大量的创新型人才。大学的教育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让当代中国大学生真正成为我国发展建设的中流砥柱。

二、当前我国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最近几年,我国的大学教育管理改革有了非常显著的成效,但是改革的本身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是我国教育水平提高的绊脚石。

(一)学分制教学模式只有形式而没有精髓。学分制的教学模式从1919年引进到现在,我国的所有高校几乎都在实行这一模式。然而,真正能够将学分制的优势充分利用起来的例子几乎是没有的。很多高校实行的学分制只是一个形式,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体验来说,和过去的教学模式没有差别,他们根本感受不到学分制模式所具有的优势,即使有能力的学生也必须在学校同其他学生一起进行学业。这样的模式可谓是“生搬硬套”,没有真正的让学分制的模式给整个学校带来真真正正的优势。

(二)在我国的大学教育中,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过去的教学模式是以应试教育为主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的,这样舍本逐末的教学方式根本无法提高学生们的整体素质,不能够让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得到发展。这就是造成很多大学毕业生并不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的原因;如今的教学观念追求的是素质教育,它注重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不是学生的应试能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重心放在了素质的全面提高,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素质培养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培养成功的,需要学校下大力气去进行各方面的改革,逐步将应试教育淘汰,将素质教育进行到底,为我国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三)教育改革方式过于死板,缺乏创新意识。创新是当今时展的主题,同样也是教育培养的重点,虽然在教育改革方面我们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想要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并且推动社会的进步,必须加强对创新意识的培养,大学的教育中在这一方面做的还有很多不足。一个人如果在社会上没有一技之长,那他将举步维艰,只有具有创新思维,掌握别人所没有的技术才能够在社会上立足。虽然说,在大学的学习中主要靠学生的自主学习。但是,老师的引导却是至关重要的。由于大学教师不够年轻化,很多教师的观念都十分的陈旧,他们缺乏的正是创新思维。这使得学生的创新思维没有一个正确的引导。所以在大学的教育内容中,一定要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增强教育管理改革的高效性

(一)将对学生的教育作为管理改革的重心要有学生是教育的主体的观念。人是社会的主体,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明白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育是为学生服务的。在高校,那个同学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性。由于每个同学的成长环境不同,地域条件不同,经济状况也有差异,这就导致他们价值观的差异性。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方面有着强弱之分,老师在大学教育管理改革的教育过程中要注意这些差异和区别,尊重学生们的个性发展,对于理解能力较差的同学们要给予鼓励和支持,不能忽略他们的感受。由此,在大学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多给学生们一些自我学习,自我思考的空间。不能只是一味的约束学生。大学的教育不仅仅是提供给学生理论知识,还要给学生创设一个能促使学生思考,加速学生锻炼的一个自由的环境。大学生主要的生活和学习的场所就是在校园里,如果一个校园有着良好的创新型学习良好氛围对于大学教育管理改革的实施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二)突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特色。我国的高校在最近几年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在高校的合并或者组合的过程中造成了很多的教学资源的浪费,很多高校为了盲目的攀比,设置了很多的专业。然而,专业的多少并不能够代表教学能力的高低,太多的专业设置并不能使学生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随着高校与高校之间的竞争越来的越炽热,大学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也是越来的越具有特色,建立具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是今后教育改革的重点。这要求学校要对过去的专业课程进行一个合理的改进,同时在优化的过程中要结合大学生的发展特性。想要培养具有特色的人才,就要建立具有特色的课程。在专业课程的改进过程中,最根本的目的还是培养创新型人才。

(三)引入多媒体教学富有人性化的交互式以及生动的动态多维效果是多媒体教学所独有的特点。它的引入能够让学生们更好的对所遇到的知识进行探究,并且能够培养学生们多角度的去看问题和思考问题:多媒体的教学模式可以将众多老师教育的经验和方法集中起来,从而达到传统教学模式所不能达到的教学效果。在表现形式上,它减少了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的精力投入,更好的节约教学资源并且能够让学生把看到的知识更加的直观学起来,也就会更加的高效。

四、结语

由此可见,对过去传统陈旧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和发展,是符合时展的要求的,也是我国教育水平提高必须经历的一个重要阶段。想要提高大学教育的教学水平,一定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完善,发挥出新型教育系统对于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才能够为祖国今后的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为我国进一步的增强综合实力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晓辉.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2]宫小明.普通高校教学管理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3]谢延龙.大学理念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2):28-32.

[4]谢延龙.大学理念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2):13-16.

[5]熊斌.加强大学教育管理改革途径探讨[J].成功(教育),2011(12):16.

作者:郑海 单位:辽宁医学院

第五篇:大学教育管理模式创新措施

摘要:大学教育管理包括大学教育的管理制度、教育体制及教学质量等多方面内容。当今,我国大学教育管理虽存在一些垢病,但大学教育管理模式正在进行改革,创新先进的大学教育管理模式即将启动,本文就当前大学教育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创新大学教育管理模式策略提出了粗浅建议,有望为大学教育管理模式改革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大学;教育管理;创新策略

1大学教育管理模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散漫不严谨的管理制度

散漫不严谨的大学教学管理变成了治学不严谨的自由市场,这对于大学教育培养国家精英骨干人才的宏伟愿想成为空谈。现今,随着国家对于高等文化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大学或是高等学院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随着高等院校数量的不断增多,悟守严谨的大学管理制度却被忽视。大学课堂呈现一种教师只管上课,学生交头接耳,丧失了师生之前讨论学术问题的学习氛围。另外,一些教师的临时聘任、临时上课,学生的旷课、缺勤等现象更使得大学教育管理成为了一个没有严谨管理秩序的市场。另外,由于辅导员管理的同学数量过多,无法做到对每一位同学的心理、道德、学业等各方面的辅导,这又怎么称得上是大学的辅导员?辅导员不关心学生,学生不体谅辅导员工作,这种恶性循环严重影响到大学教育管理工作。

1.2扩招导致的大众化教育体制

大学教育讲求的是精英教学,病态的扩招模式定然导致大众化教育体制,这就造成了职业院校与高等学府的大学毫无差别。大学教育讲求的是做学问,只知道盲目招生、收钱、再招生的大学教育贯通体制,又如何谈得上是做学问的精英教育。这也不奇怪,许多大学生在毕业后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及学到的东西均感到迷茫。

1.3师资匿乏导致的低劣的教学质量

虽然现在的大学管理系统对于教师的教学评价都采用了网上评教,但是,仍然有这种现象,即使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方式、教学质量不满意,或是碍于麻烦、或是碍于来自老师方面的压力,网上评教总会反馈一些好的评价,而对于确实被学生评差的老师,似乎也习以为常,对于这种劣质性的大学教学管理模式确实成为了大学教育改革道路上的绊脚石。另外,匿乏的师资导致了大学生普遍的无人管理状态,大学生自身约束能力较差,加上教师的疏于管理、玩忽职守,学生逐渐丧失对上课能获取知识的信心,学习从此消极颓唐,大学教育管理日渐衰败。

2大学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策略

若想重新燃起大学教育的希望,重新振作中华民族的雄风,找准毒瘤、脓疮,用对药方、手术,必将提升我国大学高等文化素质教育构建宏伟蓝图的信心。

2.1做好招生管理工作,确保精英教育

扩招本意是满足更多有能力的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也为实现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转化。而对于曲解了这一愿想的执行人员,大力扩招造成的学院泛滥现象似乎并没有按照原来预想的方向发展。教育的本质是提高能力,大学教育是从专业角度人手,更加注重对于人才的专业能力的培养。做好招生管理工作,确保教学资源对于大学教育管理的需求。另一方面,师资问题,古语就有名师出高徒这一说法,现今更是如此,师资水平严重影响大学教育管理的质量。教师应该加强自身对于专业技能理论及实践上的双重能力,不能只满足于课本知识。再有,对于这个现实的社会,很多大学生可能失去了脚踏实地、努力就有回一100报的信心,对于这一点,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2.2大力抓好辅导员队伍建设

辅导员老师是经常直接与大学生进行交流沟通的辅导老师,辅导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大学教育的质量及水平。对于辅导老师的选拔,应该通过推荐出辅导员候选人,再由评定小组进行评审,对其进行综合测评,严把辅导员关口,从源头上掌控好辅导员老师的质量。另外,对于辅导员的培训工作应该切实遵守完善考评体系,凸显工作能力;加大培养力度,理论结合实际;注重个人发展,坚持不断学习的方针政策,从专业化水平、专业素养、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等方面对辅导员进行培训。辅导员作为大学教育的引导人,自然应是学生精神、言行举止的榜样,因此,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一项崇高而又艰巨的任务。

2.3营造激励浓厚的学习氛围,培养创新型人才

青年一代是国家的新生力量,代表着蓬勃,代表着希望。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视野的多元化新型人才。因此,大学教育不应只是学习一些技术专业知识,对于大学生潜能的开发、人文教育思想、跨学科合作能力等,大学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激发大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些都需要创造出一个激励的学习氛围,具有一定灵活性、具有创新意识的大学校园环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所必须的。形成激励浓厚的学习氛围的目的是能够让学生真正热爱上学习。

2.4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大学不仅仅是大学生学习的殿堂,也是教师们工作学习交流的场所,因此大学教师也是大学的学生,大学教师若能保持学习的态度,一方面能对学生产生言传身教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大学教师不断完善自我的途径。师资队伍建设既要不断完善教师的专业素质,还应不断提高教师的德育素质及工作积极性。

3结语

大学是学生表选自我、实现自我的平台,也是学生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跳板。大学教育是精英教学,做好招生计划、提高师资水平、营造学习氛围、培养创新人才是大学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策略。面对大学教育管理,学校管理层应切实做好原则坚守、认真落实工作;教师们应坚持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的追求;学生们应努力配合学校管理,实现正确的人生定位。

参考文献:

[1]严万山.浅谈大学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田.改革与开放,2011,(10):79一80.

[2]曾艳.“刚柔并济”的大学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叶教育与职业,2014,(26):27一28.

[3]员艳答.大学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探析叶课程教育研究,2015,(28):24.

作者:郭嫔 单位: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

第六篇:大学教育管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摘要:由于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高等院校竟争力也不断增强,但大学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仍然是显著的。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高校资源利用率不高,人才培养模式陈旧,专业建设水平低;二是人力管理不到位,造成人力资源浪费;三是根本的管理理念不清晰,没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本文将就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相应的应对方式,促进高校建立科学高效发展方式。

关键词:大学教育管理;问题;应对方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产业结构的调整,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大学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不断凸显,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中有着重要角色。但是当前的大学最为重要的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在摘要中已经提及。本文将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应对方案。

一、提高高校资源利用率,推陈出新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大学的合并和重组是一个较热门的词,尤其是在二流高校中。但是专业杂乱,专业的层次参差不齐,造成大学培养的人才也是差距很大,使得很多大学生学到的东西和社会需求脱节。学校资源利用率低,没有发挥出各个学校具有的优势方面。国家对高校政策的放宽,高校之间的竟争显然愈演愈烈。如果学校的综合实力不是很强,显然创办具有办学特色的专业是高校提升自身竟争力的重要发力点。这种具有特色专业的院校也是深得社会的认可。因此,大学教育管理应该不断深化专业结构,根据自身的优势,重点组织自己的优势专业。同时,不断的对已有专业进行调整,使得优势专业和专业人才优先发展。优势专业的发展和优化,意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提升能力,为社会提供优秀的人才。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可为学生设置弹性学习模式。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在课程要求,教学方式上等做出适应不同学生的方案,使得每个学生都可以深层次的挖掘自身的潜能。

二、引进吸收科学管理体制

当前,大学中大都存在着人力等资源分配不合理,甚至是浪费的现象。很多空职,虚职、因人设岗现象造成了学校资源的严重浪费。另外,在很多中级管理人员仍然担任教学任务学校管理任务,这使得大学的教育水平和质量难以保障,同时学校的管理也难以科学有效的进行。甚至一些大学中,中层干部自己是自己的教学监督人,这是对教育的不负责任,是教学资源的不合理分配的体现。

1.大学的管理要建立严格规范的管理体制,使得决策权、执行力,和监督三个方面相互联系也要各自分立。可以由有关专家和专门的委员会组成决策层面;由大学的中层管理部门组成执行层面;学校全体教职员、学生、社会相关人员等众多团体可以组成的监督结构。在这种三种的管理体制完善的基础上才能使大学在教育管理体制上更加合理、有力、到位。

2.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有一定学术能力的优秀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在各项实践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实践和管理能力,自身在学生中,对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方面比较了解。没有硕士、博士授予点的学校也可以设置高年级辅导低年级的导员职务,在有硕士、博士点的学校设置硕士带本科生,博士辅导硕士的导员职务。通过这种工作形式,不但为学生实践创造更好的学校平台,有利于对兼职辅导员学生的工作实践能力的提升,而且能够降低学校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的成本,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

3.提高教育管理人才队伍专业水平。在改革开放的深人推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的背景下,高素质的教育管理人才需求量也是日益增加。因此众多大学迫切的需求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高校教育管理人才队伍。从理论上来说,高校需要借鉴发达国家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经验,以及新模式、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等创新之处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同时还要结合我国具以及各个高校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创造性地发展适合自身教育管理理论。从实践角度来说,高校教育管理队伍应该拥有一支教育管理培训队伍,可以我国经济、社会形式、以及学生发展特点设计科学合理的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使得教育管理者队伍的实践能力、实践经验等得到提升。按个人角度来看,教育管理者个人应该不断学习教育管理理论知识,积极总结自身在教育管理工作中的经验,谦虚的向优秀的教育管理者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等,也要结合个人的特点,建立适合自身的工作方法,使自身教育管理工作水平不断提高,不断专业化。

三、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

管理本身是一门艺术,如果教育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本身是对峙、冲突的,如果教育管理者只是认为自己只是负责颁布、发号施令的,而教师和学生则是无条件的服从的,产生的恶果将是危及整个学校的建设以及师生的正常利益得不到根本性的实现。这样的管理下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期望更是无从i炎起。大学教育管理应该是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师生的发展为根本目标的。因此,大学教育管理改革必须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以人为本”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管理理念,体现的是学校管理的先进性,表达的是在管理过程中对所有人的尊重。只有建立不断促进师生的自我实现为目的的现代大学教育管理理念才能实现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管理过程中,只有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学习的热情,最大程度的实现知识的创新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保障大学教育管理的活力、生命力。因此这要求大学教育的管理者在制度设计时,应考虑到给学生留出充分的自主选择的学习空间,让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更好的发展。总而言之,伴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拥有越来越多的自主权,要实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以教师和学生作为主体的校园得到长远发展,必然要不断的深化教育管理改革。高校改革中必然要充分秉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理念,需要不断逐渐的完善大学内部的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积极学习、引进、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才能为社会发展,人才强盛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曹晶.当前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新问题与应对方法[J].文教资料,2013,(21):121一1224

[2]李若彬.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学园,2014,(22):34一35.

[3]杨丽媛.高校教育管理的问题解读与对策探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3,23(6):107一110

作者:党文婷 单位:吉林大学珠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