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学教育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大学教育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信息多元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方式的转变,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新尝试。高校学生的思想独立性和自我意识有着显著的增强,对于事情的理解方式和处理方式有着明显的时代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如果还按照以往的方式,一成不变的展开教育工作,势必会形成冲突与矛盾,传统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遇到了阻碍和挑战。所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以其潜移默化的特点,成为了不可缺少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高校中实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弥补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冲突与反作用,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影响,并且能符合信息时代的传播开放、多途径化的要求。文本主要就大学教育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运用方法和目前的不足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大学教育;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特征;运用方法;不足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的大变革,其变迁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因此导致其社会成员的组织方式与活动方式呈现出了新变化。其中一个重要的变化是人们对于获得信息的来源越来越依靠大众传媒。在这种形势下,对于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依靠以大众传媒为代表的新教育资源,即隐性资源对于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了一种不错的新选择、并且会起到积极的效果。因此,想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对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及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方法进行科学的研究。

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一)隐蔽性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其具有隐蔽性。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手段,依附、渗透在其它形式和内容中对学生们进行贯穿式、指导式的教育方式,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其在教育手段中不是特别明显的外露和直接的指出,更多是采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达到教育的目的。比如大众传媒的文章、新闻、娱乐节目、教育节目、社交媒体等,都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于人们的思想、行为进行者引导式的教育。

(二)丰富性

丰富性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的特征。现代社会网络媒体发达,许多的电视节目、广播、报纸、杂志、社交媒体等通过其展示的内容都可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等的实施,并且高校中众多内容不同、方向不同、涉猎面广泛的实践活动也展现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替代的丰富性。

(三)愉悦性

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又一个特征是愉悦性。因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通过寓教于乐、寓教于游、寓教于文等多样化的方式对于人们进行教育。如经典的相声、小品、综艺节目、喜剧类的影视作品等,都是通过充满幽默、丰富的语言及动作等方式表达出自己作品的核心思想,引起大家对这个问题的思想共鸣或者是深刻反思来达到对于人们进行教育的目的。

(四)自主性

自主性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特征。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往往不能明确地看到教育者的灌输式传授内容,也不会有明显地自身处在被教育的位置观念,无论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作品产生、还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作品最终表达的思想都没有强制性、依靠的是大家对于作品的自身理解和感悟。

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运用方法

(一)注重社会环境的变化

在大学教育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方法首先是注重社会大环境的变化。比如经济环境变化、政治环境变化、社会人文环境的变化、家庭环境的变化、大众传媒环境的变化等。因为这些环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大学中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例如,近些年,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在进行全面的反腐败行动、对于腐败行为采取零容忍、无禁区、全覆盖、老虎苍蝇一起打。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高校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可以利用相关素材,以社会反腐败题材为突破口,可以在相关活动中体现该层面内容,对于学生进行深刻的警示教育,告诫他们一定要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行为观、思想观,时刻的牢记基本的行为规范准则,不要学习已经落马的贪官的行为作风,避免成为后代的前车之鉴。

(二)对课堂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深度挖掘

对于课堂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深刻的挖掘也是一个具体的应用方法。无论是文科专业、还是理科专业都包含着深刻的育人思想。教师需要对于这些具有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进行深刻挖掘,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高尚道德情操与优秀思想品质的培养。以历史学科举例来说,教学工作中往往会涉及到大量的人物,这些历史人物或者是政治家、或者是军事家、或者是思想家、或者是科学家,他们身上具有这样或者是那样的优秀品质、大学历史教师完全可以通过对这些优秀人物身上具有的优秀精神品质进行深刻的讲解,用榜样式的方式、号召学生向他们进行学习,学习他们坚毅不拔的精神或者高尚的道德情操,以此来达到对于学生进行教育的目的,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三)大学教师自身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示范

在大学教育中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方法是大学教师自身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示范。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对学生潜移默化地教育,让学生可以形成正确、积极的学习和工作态度,养成正确的、符合社会现状的思想道德行为规范;又比如,教室可以利用网络多媒体播放一些具有积极思想教育意义的小短片或者是优秀的节目,通过现代传媒的手段、运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对于学生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近几年,许多家卫视都推出了不同的关于搞笑小品的竞赛式节目,其中不乏有许多作品的构思都是通过具体的情境小品或者是相声表演来达到对于人们进行思想的教育与价值观的重塑。其中有一个小品是关于珍惜时间的,通过对于未来虚拟场景的设置、时间是可以进行买卖、交易、传导的,而兄弟两人一个珍惜时间、一个浪费时间,最终珍惜时间的弟弟用时间的传导挽救浪费时间的哥哥而死去。这个小品是用直观、震撼的方式来对人们进行刻骨铭心的教育,带给人们以极大的警示与反思。同样高校教师也可以利用这种方式对学生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例如开展舞台剧演出、正能量小品作品征集等活动,与学生一起参与其中,构思作品,并融入社会上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让学生在娱乐中领悟其中道理。

(四)注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

注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如多参加学校社团组织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把自己课堂上学到的思想知识运用到这些活动中,让自己更加的了解社会、认识社会、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独立自主的行为方式。例如,现阶段社会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许多空巢老人和福利院的老人得不到良好的关注,在高校学生组织和各个学生社团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就可以增加该方面活动的频率,加深活动深入性,让学生深刻理解和认识到社会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提醒学生从自我做起,关注老人生理和精神生活,更好地面对和处理生活中碰到的该类型问题。

(五)立足于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校园为载体,以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建设,以学校校园为主要展示空间,以校园主题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主要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等方面,是利用环境氛围的打造对学生进行相关思想精神的引导。充分利用丰富醒目的校园内环境物品和校训、主题活动等,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外的时间中慢慢积累正确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灌输,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三、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开发不足的问题

(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有待扩充

自古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教育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的思想家、教育家十分关注的重点问题,目前大多数高校内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生动性,形势较单一,所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条可行路径,势必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发展,我们应该明确重视其在育人中的作用。但是在现代社会高校中,不管是专任教师还是专职辅导员,大多数人把目光放在了显性教育,重视显性教育的作用而轻视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并没有有意识地去充分利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所以,要让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起来,不仅要加强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的建设,还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充分融入教育思想,更要在教师的日常行为中贯彻这一思想,积极利用新媒体,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用潜移默化的方式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有待提高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科学健康的保障机制,保障机制就是指所需要提供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机制。完善的保障机制能够让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最大作用与功能,能让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各方面协调运作,良性循环。目前来说,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机制、评价机制、奖惩机制、经费投入机制尚不健全,都对充分发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性有着不小的影响。

(三)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存在局限性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有着覆盖面广,愉悦性较强的特点,较能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接受规律,可以弥补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但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也有着自身的局限性。首先,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较为零散,不能完全系统地完成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其规划性、计划性稍有不足,不能完成全面完整的教育,只能就某些问题进行针对性教育;其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属于具体形象的教育,理论性略有欠缺,深刻性也时有不足,所以造成其教育成果不够稳定,易产生波动和变动。

结论: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与正确的思想观念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因其符合青少年接受规律,能在寓教于乐中不知不觉的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引导,对学生身心成长都可以起到非常有利的积极作用,所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进一步的推广和深入发展,并不断的完善其保障机制,改善目前面临的微小弊端,在教育的各个层面运用这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教育,将会起到不可估量的正面作用。

参考文献

[1]高永生.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2]林伯海,李锦红,宋刚.试析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03:79-82.

[3]闫真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4.

[4]王丰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创新[J].宜春学院学报,2011,07:160-162.

[5]莫丽琴,齐俊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1,32:73-74.

[6]刘军卫.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J].安徽大学,2011.

[7]王艳秋.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论[J].华中师范大学,2007.

[8]曹阳,葛宜元,梁秋艳.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J].科技视界,2012,(34).

作者:张茜 单位:徐州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