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雕塑创作地域文化性分析

雕塑创作地域文化性分析

摘要: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各个地区、不同民族因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的不同,文化习俗、价值取向的差异,塑造出人们不同的思维观念和文化审美情怀。不同艺术家所成长的生活环境、教育经历存在着较大差异,在雕塑家的创作实践活动中蕴含着其独特的创作风格。艺术家体验、观察人民的日常生活,在艺术语言表现上明显刻有不同民族、地域特有的文化烙印,为自身的艺术实践与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灵感。本文通过对地域文化的地理性、民俗文化性特征的研究,分析地域文化在艺术家雕塑创作的题材选择、风格形成和艺术创新上的积极影响和作用,丰富时代文化内涵。

关键词:雕塑创作;地域文化性;地理环境;民俗文化

中国地域辽阔,文化博大精深,孕育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文化习俗,塑造了不同文化审美风格的人文环境。而在雕塑创作上,艺术家正是养成了不同地域的独特文化风俗习惯,从而形成了特有的雕塑创作风格和视觉审美感受,创作出的作品呈现出其独特的文化特色,让世界文化丰富多彩。

1雕塑创作中地域文化的地理性与民俗文化性

“地域”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也叫区域。“地域性”是指不同区域因自然环境、人文地理的不同而产生的经济、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只有该区域所特有的特征。①地域文化是指文化在一定的环境中与环境相融合,并打上该地域所独有的一种文化。而地域文化的地理性、民俗文化性等特征为艺术家雕塑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积累、题材选择和风格形成。“只有扎根脚下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文艺才能接住地气、增加底气、灌注生气,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因此,雕塑艺术家要创作有深度的作品,就必须长时间住在那里,吃在那里,与那里的人真诚深切的交谈,融入到那里的生活,并且了解他们那里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只有这样,才可以源源不断的获取艺术创作灵感,激发出创作的欲望,真正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来。不同的地理环境,塑造了不同的人物性格和文化习俗,形成了丰富多彩民俗文化资源,为艺术家的雕塑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资源,也丰富了艺术家雕塑创作题材的选择性,更形成了艺术家独特的艺术创作风格。首先,地理性是地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不同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不同的文化习俗和生产方式,可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雕塑艺术家在长期的生活成长之中,总会在有意无意中带有该地理环境中长时间以来所形成的独有的文化特质,并将其带到雕塑家的艺术创作实践中去,形成独特的艺术作品风格。雕塑家何鄂虽出生于江南上海,却在甘肃兰州扎根生活六十余年,塑造了她独特的艺术创作风格,代表性《黄河母亲》(图1)雕塑作品一方面源于地理上兰州深居中国西北内陆,属于干燥少雨温带大陆性气候,而且黄河自西向东从城区穿过,因此,在作品的选材上采用了接近黄土地颜色的大理石,安放于兰州黄河岸派,与天地相辉应。在对雕塑中母子的具体塑造上,采用了圆雕与浮雕相结合的手法,同时,基于雕塑家何鄂先生对敦煌彩塑的临摹与消化,继承了传统敦煌彩塑以线造型的语言和人物形象的古朴与浑厚,人物脸型丰满而圆润,流动的线条将母子二人质朴、敦厚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颇具西北人的淳朴与柔情。这个作品屹立于黄河岸边,成为了兰州城市文化发展中的标志性杰作。其次,民俗文化性是地域文化中的又一个重要特征。在不同民族地域环境里,受自然环境、图腾崇拜、生产生活方式等各方面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民风民俗,这在新时期,越来越得到艺术家的普遍重视,为艺术家雕塑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选择和素材积累,尤其是对民俗符合和元素的挖掘与运用,大大拓宽了雕塑创作的表现语言和风格。贵州地处中国大西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交通闭塞,经济条件较差,长时间以来当地合族人民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民俗文化,无论在服装穿着还是生活方式上,都拥有自己的特质。雕塑家田世信虽然是北京人,但却在大学毕业后,怀着对贵州神秘独特环境的向往,于20世纪六十年代分配到贵州山涧担任教师。在贵州任教25年间,通过观察、体验当地独特的民俗民风,选择当地人物作为自己艺术创作的题材,受到当地文化的深刻影响,雕塑创作上形成了独特的表现语言和审美观念,其代表作《苗女》《山音》等雕塑作品,都源自于他对贵州苗族民俗文化的观察体验与人文感知。在《山音》(图2)作品中,表现了青年苗族男女行走中弹唱着山歌,人物性格张扬而自然,落落大方而不拘束,突出表现了人物的乡野气质,有一种少数民族特有的乡土气息,朴实而厚重,展现出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内涵。在服饰的表现上,雕塑家并没有刻意强调苗族服装颜色的装饰性语言,仅仅抓住了服装整体的造型特点,不拘小节,造型语言粗犷而厚重,自然而淳朴,整个雕塑人物、动物组合错落有致,整体和谐,既深刻表现了贵州苗族民俗文化的山野特质,并将其内在的文化内涵融入创作中,又将个人的见解与思考融入在艺术创作实践中,形成了艺术家独特的雕塑创作风貌。

2雕塑创作中地域文化性丰富时代文化内涵

地域文化的地理环境、民俗文化等特征为艺术家雕塑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资源和题材选择,形成了艺术家独特的创作风格。同时,艺术家在雕塑创作中对地域文化的挖掘与利用,创作出了既具有地域文化元素的雕塑作品,又在新时期打造独具时代地域文化和丰富城市主题文化内涵中发挥了价值。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地域文化的价值,挖掘、保护地域文化逐渐成为多数人的共识。而对地域文化最好的保护并不是原封不动的保护,而是要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充分的学习、消化,创造性的发挥传统地域文化的价值,以适应变化了的新时代要求。创作地域文化性雕塑可以塑造城市文化形象。牛有勤劳、无私奉献的寓意精神。出生于广州的雕塑家潘鹤在改革开放时期,面对一大批具有奉献精神的青年投身于深圳的城市化发展中,默默无闻,无私奉献,辛勤付出。雕塑家潘鹤以“牛”的精神寓意奉献在建设深圳的所有人,创作了雕塑作品《开荒牛》(图3),塑造了一头牛身体前倾,用尽全身力气向前拉动树根的形象。创作者见证了深圳的崛起,将深圳发展过程中人们不畏艰险、埋头苦干、勇于开拓、务实进取的创业精神融入进了《开荒牛》的雕塑中。雕塑作品极具表现力,手法写实,寓意深刻,造型准确,以局部的夸张造型与整体的协调配合,加强了牛的肌肉棱角和块面结构,整体形象给人以力量感,成为深圳崛起的地标性雕塑杰作,也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演进速度,为深圳发展增添了城市文化的精神内涵。创作地域历史文化雕塑可以提升文化影响力。雕塑创作在新时代的发展,并不是要对传统文化的彻底否定,相反,发展新的时代文化,创作适应时代需求的雕塑作品,离不开对传统地域历史文化的传承、学习、消化,只有真正做到对传统文化的再创造,才能让地域文化适应新时代,为繁荣时代文化注入活力,提升文化自信心。青岛五四广场《五月的风》(图4)雕塑因采用螺旋向上的钢体结构组合,以单纯洗练的造型元素排列组合为旋转腾升的“风”之造型,充分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基调和张扬腾升的民族力量。该雕塑以“”导火索为主题背景,展示了青岛的历史文化在新时期的浓厚现实意义。整体造型宛如火炬,鲜红的颜色,雄浑的体魄,给人一种气势磅礴、奋发向上的升腾感,文化内涵深刻,在青岛现代城市化发展中提升了青岛的精神内涵和文化自信。

3结语

在新的时代,社会文化发展需要艺术家创作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文艺,就必须立足传统,不断挖掘、学习、消化地域文化,才能再创作出具有时代内涵、地域特色的艺术新文化,提升审美品位。新时期,要发展好中国雕塑创作,提升中国雕塑创作的影响力,一方面离不开对地域文化的深入研究。正如何鄂创作《黄河母亲》雕塑作品,在充分挖掘兰州独特地理环境与其周围深厚的历史文化宝藏在城市发展中发挥的新的创造;田世新创作的雕塑《山音》作品,深入挖掘、消化的贵州苗族淳朴的山野民俗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创作出大量具有贵州独特地域民族文化的经典艺术作品。另一方面,探索独特地域时代文化特质以应用于雕塑创作,创作出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时展要求的作品是必不可少的。雕塑《开荒牛》代表了一批批创业精神的青年人,响应号召,战天斗地,见证了深圳速度与城市精神。青岛《五四的风》主题雕塑创作中,融合青岛历史往事,让人铭记历史记忆,彰显青岛红色时代文化。这正是体现了艺术创作者对其地方性文化的自我理解与感知,才创作出既具有地域文化性,又不失时代特征的艺术佳作,为繁荣城市文化,丰富时代精神内涵,提升中国文化自信而贡献出力量。因此,如何深入挖掘本土地域文化,不断消化、吸收,再创造性地应用于雕塑创作实践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参考文献:

[1]苗鹏.戈壁、黄河、母亲———中国女雕塑家何鄂艺术成就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1.

[2]孙惟宏.结缘贵阳著名雕塑家田世信[J].贵阳文史,2020(03):36-39.

[3]广州美院人事科.城市雕塑中的开荒牛———记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著名雕塑家潘鹤[J].高教探索,1987(03).73-75.

[4]刘晏华.地域文化对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发展的影响[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0(05):68-69.

作者:刘鱼鹏 单位:景德镇陶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