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妇科肿瘤手术患者个体化健康教育探析

妇科肿瘤手术患者个体化健康教育探析

妇科肿瘤是影响育龄妇女身体健康的常见病,手术治疗仍是对妇科肿瘤的临床有效手段,但手术是一种强刺激性操作,可引起患者身体急性应激,导致心理状况改变,而不良的心理变化可直接影响正常内分泌,反过来增加手术的危险性,如何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去应对手术,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笔者运用个体化健康教育实施护理干预,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妇科肿瘤手术患者18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子宫肌瘤84例,子宫内膜癌42例、宫颈癌35例、卵巢肿瘤23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2例,年龄38~56岁,大专及以上学历42例,高中及中专学历86例,初中及以下学历56例,所有患者预计生存期均超过6个月,无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并发性疾病,无手术禁忌症和精神障碍,两组患者的病情、年龄、学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行妇科常规护理。

1.2.2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干预:①由主管护士指导患者填写《个体化健康教育需求评估表》,详细了解患者受教育水平、生育史、既往病史、手术治疗史等基本信息,正确评估每位患者需求,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健康教育培训处方,针对性实施健康教育和指导;②入院指导。对新入院患者详细介绍病区环境和主治医师情况,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和不安全感,尽快完成角色转换;③入院宣教。由主管护士讲解疾病成因、机制、临床症状体征和在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让患者了解手术治疗对疾病的必要性和可行性;④术前指导。术前主动和患者沟通,对患者提出的问题给予详细解答,用通俗的语言讲解手术过程和在手术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指导患者做好术中配合。⑤术后指导。术后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患者心理异常,对术后的不适症状做出正确解释,消除患者不良心理,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缓解。⑥院外指导。建立咨询热线,正确指导院外患者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健康知识掌握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PSQI)评分、生活质量(QLQ-C30)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首次排气和进固体食物时间。健康知识掌握率评价标准:运用自制调查问卷,问卷分值100分,>85分为掌握,84~65分为基本掌握,<65分为没有掌握,总掌握率=掌握率+基本掌握率。1.4统计学处理本研究所有资料数据均由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SAS、SDS、PSQI、QLQ-3C评分比较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SDS、PSQI、QLQ-3C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首次排气时间、进食固体食物时间比较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固体食物进食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妇科肿瘤手术摘除过程中切除的不仅是病灶,对部分脏器,如子宫、卵巢也同样给予切除,破坏了女性机体的完整性,对患者的心理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特别是年轻、未生育女性,心理压力更大,再加上对所患肿瘤的认知匮乏,治疗期间,很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这些负性情绪直接导致患者生物钟紊乱,身体机能下降,增加手术感染系数和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率,影响身体恢复。健康教育是在护理工作中通过各种形式,将有关医学知识和护理技能传授给患者,指导其建立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积极参与到护理工作中来,从而达到尽快恢复健康的目的。本研究结果提示,个体化健康教育干预的观察组,抑郁、焦虑、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1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例,首次排气和进食固体食物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即充分说明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患者康复治疗的积极意义。又可说明个体化健康教育能够让患者更加牢靠掌握妇科肿瘤“可控可治”信息,利于患者消除不良情绪影响,实现自我控制。综上所述,在妇产科护理中应用个体化健康教育,可增加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促进术后恢复过程。

作者:候琳琳 张宁 单位:河南省濮阳市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