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摘要:根据国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实践育人已成为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本文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共同体的含义,从实践育人的必要性、现状分析以及建设路径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阐述,以期能够推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实践育人工作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共同体

实践育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当前高等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方向和新思路。教育部也多次颁布相关文件推进实践育人共同体的建立,2014年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启动“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2017年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要着力提高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的建设水平和质量;2021年,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明确表示通过推动形成“实践育人共同体”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升高校师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1思想政治实践育人共同体基本概念及核心要素组成

目前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共同体还没有明确的阐释,但从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来看,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精神内核、以实践为教育载体,从而形成的“目标共同、风险共担、资源共享、相对稳定”的统一体。通常由学校、学生、社会等要素共同参与,其中,学校作为共同体的组织要素,是育人活动的主要实施者,主要由学校的教育团队组成,包括教学管理团队、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以及辅导员等成员;学生作为育人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共同体的必备要素,由所有高职院校的在校大学生组成;社会组织作为环境要素,提供育人情景,由企业、家庭和团体等要素构成。

2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必要性

2.1民族复兴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众多的历史实践证明,将实践育人融入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可以和其他的开展形式形成互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目前,高职院校开展实践育人的具体形式包括主题教育实践、社会实践、教育教学实践等等。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最大的价值是为国家和民族复兴作出贡献,具体要以对于党和国家以及社会的实际行动来体现。

2.2高等职业教育提升人才质量的必然需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契合新时展的要求。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实现,对当前的高等职业教育也提出了新要求。构建由企业、家庭、社会等多元主体参与的育人共同体,既可将当代大学生培养的阵地拓展开来,也可将人才培养的空间进行延展,在这种多主体、多阵地、多空间的育人实践引领下,学生能够将社会意识潜移默化的转变为自己的自主意识,将国家和社会的需求转变为自我需求,自主成长为符合国家战略发展、契合新时期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2.3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实践育人共同体工作相辅相成、互为依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理论指导、以实践育人活动为载体的育人。高职院校实践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教科研实践夯实高职学生理论基础知识,通过开展专业实践提升高职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通过进行社会实践培养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将各种实践活动作为育人方法,必须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精神核心来开展,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实践育人工作融合开展,真正实现思想政治课程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升育人效果。

3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现状分析

3.1部分实践育人实施主体目标认识不够深入。目前,作为实践育人实施主体的高职院校教育团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认识比较深刻,对于实践育人活动开展也较为积极,但是还有少部分教师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到实践育人的重要性,以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促进作用。行为的先导是理念,行动的旗帜是目标,缺少了对于理念和目标的深刻理解和认识,将会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和实践育人的效果。在当前大思政的格局下,高等职业院校被赋予了重要的历史使命和民族复兴的任务,需要培养既有理想信念,又有专业技能的符合新时期要求的技术人才,因此还需要从理念和认识上提高实践育人实施主体的教育观、格局观和大局观。

3.2考核评价体系建设有待优化。在高等职业院校中,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考核评价大多是重视结果而轻视过程,还有一部分是重视过程而轻视结果。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过程与结果同样重要。能够对思政教育实践育人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合理的考评,必然要依赖科学的、健全的考核评价体系。从考核评价功能上来看,同样依靠于科学健全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如果考核评价侧重于结果导向,实践育人的主体和客体则追求对于实践结果的获得,而忽略过程;反之,考核评价侧重于过程,则实践育人中的主客体的重点也会相反,因此,应当着力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共同体考核评价体系。

3.3实践育人过程中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利用。当代大思政格局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共同体大致可分为校内与校外两大主体,其中仍以校内主体占主要地位,校外主体包括社会、家庭及企业等,主要以提供育人环境为主。目前仍存在部分高职院校实践育人校内校外主体之间协调不足的情况,其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造成了各主体之间并没有形成育人合力。一方面,高职院校内部育人主体之间统筹和协调不足,教育管理团队、专业教师团队、思政教师团队以及辅导员团队这几大实践育人主力团队虽然同样承担者育人的使命,但却因为专注的侧重点不同而导致并未达成育人共识,进而出现实践育人的连续性、系统性不足的情况。另一方面,校内、校外主体的协调和衔接不畅通,一定程度上会导致育人断层,大大减弱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共同体的育人实效。

4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路径探讨

4.1厚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共同体的育人理念。大思政格局下,思想政治教育不单单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工作任务,而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使命,让思政教育不仅在思政课堂,还要走进专业课课堂、走进学生日常生活、走进社会实践活动等。实践育人活动也不只是思政课教师的任务,同样需要专业课教师、教学管理教师和辅导员等的共同参与。厚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实践育人共同体的育人理念,能够大大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和实践育人的融合,使育人目标和育人使命高度统一。在统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共同体共同育人理念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育人活动,在实践活动中科学合理的融入思政元素,使实践活动拥有思政育人的功能,从而促使育人环节能够系统性、接续性的发展。

4.2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过程充分利用资源促使育人载体多样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是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路径,是决定实践育人成效的关键所在。通过充分整合利用各种资源促使育人载体多样化,也可促使实践育人活动多样化,着力提升实践育人活动的魅力,使高职学生愿意并乐于参与多种多样的实践育人活动。依托高等职业院校资源和社会资源开展各类项目载体的实践育人活动,如学科研项目载体、社会实践项目载体、传统文化项目载体和网络平台项目载体等。其中,互联网平台可以作为技术手段,叠加其他项目载体开展如“互联网+学科研育人”、“互联网+社会实践育人”和“互联网+传统文化育人”等,全方位开展实践育人活动,大力盘活校内校外思政教育资源,并为实践育人活动融入新时代特征。

4.3构建科学合理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效果考评机制。首先,重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三个方面的结合,避免单一评价带来的弊端。学生之间交流频繁,彼此更加了解,在评价方法上可以采取匿名网评的形式来进行学生间的互评,以保证评价活动的公平公正。其次,同学互评也可以侧面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活动的真实效果。在教师评价过程中可以关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两个指标,以此得到真实的结果。最后,充分将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的评价进行有机结合,可以得到较为全面客观的评价结果。实践育人效果需要持续一段时间的观察与考核,并且需要将一段时期之内的众多育人实践活动进行综合测评,将短期评价与长期评价都作为实践育人结果进行综合参照,这与实践育人效果具有隐蔽性和长期性的特点相契合,因此可将这些评价作为考评的重要参数,以此得到真实全面的育人成果,构建起科学合理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共同体考评机制。

作者:庄岩 田长永 单位: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