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广播电视对农宣传的对策探析

广播电视对农宣传的对策探析

一、坚持“创新、求深、精品、真实”的工作标准,使“三农”宣传工作迈向更高的层次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党的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相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更加充实,逻辑递进关系更加清晰,为在新时代“三农”工作发展指明了重点和方向。因此,当下对农广播电视宣传工作必须坚持“创新、求深、精品、真实”的工作标准,产出高质量的、新闻价值含量高的优秀作品。

(一)树立创新意识。

所谓“创新”:这是乡村振兴的新形势客观要求与对农广播电视宣传工作的自身本质特征相融合而形成的特定标准。离开了创新,将失去对农宣传的导向性、激励性和感召性的功能。要实现“三农”宣传工作迈向更高的层次,就必须树立创新意识,用创新思维研究策划对农广播电视宣传报道工作,要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的高度,宣传“产业兴旺”的新业态、“生态宜居”的新环境、“乡风文明”的新气象、“治理有效”的新经验、“生活富裕”的新境界,通过推广有价值的新事物、新典型、新举措,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目标。

(二)追求深度挖掘。

“求深”是对农广播电视宣传工作强度、力度集中的体现。对农广播电视宣传报道工作要讲深、求深,从深层次反映乡村振兴的实践。新闻工作者要用创新这面透视镜,用发展这面扫描镜,用乡村振兴这面反馈镜,选好主题,对新闻素材进行分类整理,对新闻线索进行深入挖掘,分层筛选,把最本质的,最有生命力,最有说服力的新闻营养,从新闻的一个特定角度加工,从理论上、政策上、规律上、发展趋势上予以回答和解释。这样才能形成有特色的新闻作品,进而加大新闻作品的信息量和新闻释放量,发挥对农广播电视宣传报道工作超前性、探索性的功能。

(三)打造精品力作。

“精品”是对农广播电视新闻作品引领性、服务性、时代性的聚合体现,也是新闻作品贴地气,指导乡村振兴、传播时代精神的示范体现。打造精品力作,必须聚焦建国70周年来乡村所发生的巨变,对所有选定的题材和素材,用工匠精神捕捉新亮点,进行精准化筛选、采编、剪辑,形成讴歌新时代精品。进而使新闻作品具有“小角度、大视野”的特点,达到接地气有力度、有深度、有温度、有情怀。

(四)提炼真实内容。

“真实”是对农广播电视宣传报道赖以生存的看家本领,对农宣传内容是以真实性为准绳和依据。这就要求广电记者要深入农村、深入百姓家中,做好真实采访,摒弃过时的思想、方法和材料依赖,做到采访深入、记录真实、内容全面、制作精良,切忌先入为主,必须使新闻原素材与乡村实际情况真实一致。作品提炼的内容要在真实中求新颖,在真实中求深度,在真实中求精品。如湖南卫视推出的《咱们乡亲好样的》精心选取怀化鹤城区大坪村、永州蓝山县毛俊村、娄底新化县油溪桥村、邵阳绥宁县插柳村、华容县华一村等典型农村,讲述乡村振兴一个个小故事,既生动鲜活地展现了当地脱贫致富的火热生活场景,又深入挖掘、传播了乡村振兴的典型经验和新时代乡村振兴大有可为的信念。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的大战略,乡村要富怎么干?资源匮乏怎么办?陈规陋习怎么治?人心人气怎么聚?乡村规划怎么做?系列报道《咱们乡亲好样的》从5个普通村庄的发展故事里寻找到了答案。它们振兴的经验,可复制、可推广。

二、坚持“整体、联系、变化、准确”相配套的工作方式,使对农广播电视宣传工作的运作更有序协调

乡村振兴战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升华版。在新时代,内容更充实、要求更提升、方向更明确。这就要求我们站在时代高度,将对农广播电视宣传工作放在符合乡村振兴的大环境,符合新时代农业发展规律性特征方面,坚持“四性”配套的工作方式,协调得体的全方位开展对农业宣传工作。整体性:要把对农广播电视宣传工作放到整个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体系中去考虑,考虑到对每一个新闻素材、新闻线索的取舍,新闻作品加工在客观体系中是个什么位置,取舍的这一点,这一画面,这一句解说词(同期声、录音、配音),这一事件,这一典型,是不是与整个宏观体系相容,可否产生游离相悖的问题,真正体现用宏观体系,从整体上把握住宣传报道工作的口径,把握住准确性,避免一叶障目,只顾一点不及其余,不规范的新闻行为的发生。联系性:乡村振兴是一个大系统,从结构优化的角度看,现代化农村的产业之间、业态之间有个联系性,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之间有联系性;从农业发展机制角度,所有制结构、分配结构、农业的组织结构都有联系性;外部环境、政策环境、社会优化服务体系环境间也有联系性,即便是农业的结构、农业环境、农业机制之间也是有联系的。我们要抓住以上这些联系点,通过深入采访、发现和组合,揭示相容作用、互补、互促、互进作用的新闻素材,起到对乡村振兴产生画龙点睛、举一反三的连锁效应。变化性:乡村振兴是一个动态的发展变化的过程,我们在进行对农广播电视宣传工作中,要以变应变,建立起对乡村振兴变化过程进行快速反应、全程反应的工作网络;对乡村振兴实践,进行同向接收、同步收集、同频反映的工作系统。在变中,找到对农宣传报道工作的结合点、生长点,开掘出推动乡村振兴宣传永不枯竭的源泉。准确性:如前所述,乡村振兴受诸多因素掣肘,尤其是农业发展自身对农业发展外部环境之间相关度紧密。比如对农业所需外部所需环境的报道,要对政策环境、社会化服务环境的把握要准确。既能反映农业产业自身的需求,又能反映出外部环境的农业扶持满足的具体程度。因此,要求对农广播电视采编人员不仅通晓农业,而且要通晓宏观经济,通晓产业政策,进而把握住对农宣传报道工作的“度”,更好地发挥广播电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中的作用。

三、充分利用广电媒体优势,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导好向服好务

一是确立新思路,打好主动仗。在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建设进程中,永州广播电视台不断创新宣传内容、宣传形式和宣传手段,为永州乡村振兴导好向,服好务。一方面在抓好经常性宣传的同时,精心组织重点宣传报道;另一方面及时召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联席会议,确立报道思路,并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中间,了解群众需求。努力做到把党委政府的要求和基层群众的需求统一起来;把广电媒体的力量和相关部门的力量协调起来;把宣传主体的热情和宣传对象的热情互动起来;把载体设计的创新和典型报道的创新结合起来,较好地发挥反映实践、指导实践、推动实践的作用。二是创新新形式,把握关键点。乡村振兴宣传点多面广,为着重策划、推出一批新农村的新典型、新经验,使新农村的新发展、新进步、新成效展示出来。永州广电先后推出《潇湘春早》《乡村振兴》等大型主题报道。报道紧紧围绕现代农业的新发展、农村市场的新主体、乡村治理的新机制、乡村生活的新环境、乡风民俗的新风尚、公益事业的新进步、农村和谐的新局面等方面,从“大”处着眼、“小”处着笔,到实践中去报道小变化、小事件。三是设置新议题,提高影响力。2017年起,永州广电在乡村振兴战略宣传上,主动设置传播议题与载体,与央视及省级媒体联动,与新媒体互动,提高传播的影响力。2018年,永州广电精心策划,组织精兵强将,动用全台力量,倾情策划、制作、打造永州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和系列主题报道,并在卫视新闻联播播出。通过永州广电APP、今日永州等融媒体平台同步推出,获得社会各界高度赞誉。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的一项战略大策,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将继续抓住乡村振兴报道的重点和亮点,加大宣传力度,紧扣主题、把握导向,用创新思维和平民视角全面报道乡村振兴的新经验新成果,充分反映乡村振兴新气象新风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徐宏强.浅谈广播电视对农宣传报道的新追求和新目标[J].中国报业,2018,1.

[2]曾小强.践行“四力”的实践解读----以乡村振兴故事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8,11.

作者:伍时华 单位:永州市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