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思考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思考

摘要:目前,我国的传媒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电视媒体是我国的“第一媒体”,是人们日常生活、生产和学习过程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随着计算机网络、电信网络和有线电视网络这三大网络的融合与发展,促使我国的电视媒体行业快速发展,在这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需要大量的人才。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阐述了在高校开设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重大意义,并对如何培养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创新型人才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基本特征;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要求,逐渐的对人才的培养重视起来,很多高校将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为教学目标。近几年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培养创新型人才不仅是各高校的教学目标,也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深入发展后对高等教育事业的要求。目前,广播电视新闻行业,是一个划时代性相对较强的行业,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可以有效地推动广播电视新闻行业的快速、良好的发展,具有较大的积极作用。分析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中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根据社会的需求和时代的发展,建立一种新的培养创新人才教育模式,这样做不但能满足社会和时代的需求,还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相关学校的发展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

(一)知识结构

首先,创新型人才必须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广播电视新闻媒体是通过声音和画面为主要的传播媒介,提供给大众信息,简单来讲,就是必须要具备传统的传媒媒介相关的知识以外,还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充分的掌握新型的媒体知识,例如网络媒体,只有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将广播电视新闻媒体更好的发展起来。其次是必须具备学科知识,主要是以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为主,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涉及到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科学,因此,掌握全面的学科知识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第三就是方法类的知识,捕捉信息、筛选信息都要具备较强的思维方式,不仅要用思维分析做出正确的分析,还有结合其他的科学方法进行定量分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基础[1]。

(二)智力结构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必须具备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较强的记忆力和创造性的思维力。人才具有感知力才会具备敏锐的知觉,从而带来灵感,随着广播电视新闻媒体行业的不断发展,新闻直播的情况经常发生,这就要求人才必须具备较高的现场报道水平,根据自身的所见所闻进行报道。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较强的记忆力是不同与其他专业的特殊要求,媒体传播的主要媒介就是声音和图像,因此,要求人才应该具备将声音、图像转换翻译的能力和迅速记忆的能力。创造性的思维力是创新人才能力的核心,用新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

(三)非智力结构

非智力结构主要包括兴趣、性格、情感、动机以及意志等。非智力结构与智力结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2]。培养人才创新能力的基础就是非智力结构的培养,但是受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影响,很多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存在很多的弊端。因此,要创新教学模式,培养人才的非智力结构,从而使创新人才同时具备良好的动机、坚定的意志、丰富的情感、开朗的性格以及广泛的兴趣于一身的新型创新人才。

二、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一)广播电视新闻媒体本身的发展需要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媒体本身发展的需要。我国的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在创新的道路上一直未停下脚步,在创新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媒体典范,就这一点来说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我国大多数的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创新的过程中仍然会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有些媒体过分的追求利益,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缺乏创新能力,致使你模仿我我模仿你的风气泛滥,媒体内容缺乏创新、形式单一、大同小异,大大的降低了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的综合竞争能力。经过了很多的媒体之间的竞争经验来看,能够决定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在整个市场上地位的直接因素就是媒体的自主创新的能力[3]。因此,广播电视新闻媒体想要发展,就必须要创新,而这重点就在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本身的教育发展的需要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本专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人类的繁衍途径分为两种:一种是生殖繁衍,一种是文化繁衍[4]。在生殖繁衍的过程中有遗传同时也存在着变异,为人类在生物学上的进化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文化繁衍的过程中,因为文化无法遗传,因此只能依靠一代一代的人传承下去,在这传承过程中有继承也存在着创新,为人类文明的进步起着推动的作用。传承文化的手段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通过教育的方式培养人具有社会实践的能力,在教育的过程中,不但要继承原有的文化,还要在这基础之上创造出新的文化。没有继承就没有文化的传承,没有创新就没有文化的进步,因此,必须要求培养出不仅具有继承能力还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要想将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发扬光大,适应当今教育的发展,就必须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三)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国内的发展建设来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在这过程中,要求高校的教育要抓住历史的机遇,严格要求高校的教育和管理,对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培养出适合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提高人才的综合设置,从根本上实现我国的经济增长转变。从国外的发展建设来看,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国家逐渐强大和崛起,这过程中的发展和强大就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强大。从人类进入到经济时代至今,在发展过程中对文化的产生、发展和创新都离不开人才的培养[5]。学校是传承知识、发展知识和创新知识的摇篮,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中明确指出,要求高校培养学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信念、品德、知识和技术等全方面发展的新型创新人才为教学目标。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但要适合国家的建设还要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根据调查显示,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学生就业对口专业率相对较低,根据这一点就说明了该专业的学生就业质量相比不高,这会影响到学生未来发展的问题。广播电视新闻媒体行业的变化相对较快,不但要求人才要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还要具备较大的后劲。通常来讲,在校接受系统的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点,然而,目前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还未定型,准确来讲,当前的学校只挖掘了人才的创新潜能,具备了基本的创新素质,在实际的社会实践当中,人才的创新能力逐渐成型,使人才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进取,有效的推动了广播电视新闻媒体行业以及自身的长远发展。

三、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策略

(一)创新人才培养均衡化

从我国目前的趋势和社会发展等方面来看,将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为我国高等教育工作的重点,将教育质量和教育理念的转变作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重点,根据相关的调查分析显示,我国在进入21世纪以后,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增长不符合当前社会的发展,而且专业的分布不均衡。基于此,我国相关的教育部门应该控制专业的增长,通过一些社会调查进行严格的评估,控制一些招生过多专业的招生数量,将专业人数和招生人数少的专业进行帮扶政策,优化专业的分布区域和结构层次等问题,以达到均衡化发展的要求,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二)创新人才培养层次化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要具备层次化。目前没有关于创新人才的统一的定义,但是很多的研究和分析表明:创新人才的培养要具有层次化和普遍化。我们通常将具备技术型人才、实用型人才和理论型人才等称为创新型人才,这些种类是根据不同的需求标准所形成的。但是不管是哪一种人才都必须要具备创新能力,并且成为创新人才。在实际的很多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教育当中,培养创新人才固然重要,但是每个学校的性质和种类不一样,在一定的程度上会影响教育工作的开展,因此,无论是哪一所学校一定不能忽视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将培养大批优秀的创新人才为己任,并根据社会的不同层次进行不同层次的创新人才培养[6]。

(三)创新人才培养整体化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要具备整体化的特点。专业的知识结构、智力结构与非智力结构等都是培养创新人才所具备的基本特征。学生只有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再进行其他方面的整合,从而建立有机的教学体系,这样做才回有效的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然而,当前我国的教育受传统的教育模式影响,“重文轻武”的现象极为普遍,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存在很大的弊端,是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存在缺陷。基于此,要求高校必须要进行教育课程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整体化的发展,将创新培养深入到学生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去。

(四)创新人才培养共同化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要具备共同化的特点。我国的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一直在教育的主体地位上存在着教学误区:首先是学校与媒体之间的误区,通常将学校作为主体,将媒体作为客体;其次是学校的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误区,将学校的而管理者作为主体,将教师作为客体;最后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误区,将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将学生作为教学的客体。如果在教学的过程当中缺乏对主体的认识,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就不能充分地满足媒体的需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从根本上就将学生的创新思维扼杀在摇篮里了。基于此,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建立共同化的主体理念,将该学校的管理者、该专业的教师、学生以及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看作是具有共同性的主体,不但可以共同担任培养人才的责任,还可以共同参与到培养人才的过程当中,科学、有效的满足了社会以及学生自身的需求,充分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五)创新人才培养科学化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要具备科学化的特点。从广泛意义上来讲,关系到教育的主管部门以及相关部门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教学评价,从狭义意义上来讲,关系到学校的教学水平以及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针对这些评价和管理不能只从片面的角度讲,不能按照传统的教育模式定标准,应该充分的体现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特色教育,有效的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制定科学的、有效的管理和评价制度,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进一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四、结语

人才的培养是呈周期循环发展的,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又相对系统的工程。综上所述,培养创新型人才有助于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良好发展,是人才本身发展的需要,是国家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广播电视新闻媒体以及专业的需要,因此,创新性人才必须具备知识结构、智力结构和非智力结构的特征,并且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要做到均衡化、层次化、共同化和科学化,将培养大批优秀的创新人才为己任,培养人才整体化的发展,将创新培养深入到人才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去,不但可以共同担任培养人才的责任,还可以共同参与到培养人才的过程当中,科学、有效的满足了社会以及人才自身的需求,为人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莉.远程开放教育实践教学:教学一线的探索与反思———第三次“中国远程教育教师论坛”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14,04:5-14+17.

[2]曾致,罗赛清,李燕湘.通识教育与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改革思路[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1:66-69.

[3]张勋宗,张晓霞.新闻专业创新实验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探析———以成都大学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07:74-76.

[4]孙宜君,刘进.媒体融合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11:120-123.

[5]姜小凌.“卓越计划”背景下地方高校联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湖北文理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为例[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2:119-122.

[6]赵雅文,张语,冯湛,任庆军.我国高校传媒人才培养质量分析与模式研究———以天津市高校为例[J].新闻大学,2013,06:139-149.

作者:许晓博 单位:西安外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