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体育教师亲和力的表现形式与作用

体育教师亲和力的表现形式与作用

教师亲和力最具代表性的表现形式是对学生的吸引与感化。相对于高校体育教师而言,对学生产生强大吸引力的主要因素是其渊博的学识。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标准发生了全新的变化,由此也引发了高校体育教师知识结构的巨大转变。这就需要高校体育教师要注重对诸如社会心理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以及人文科学等相关学科领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汲取,进而在体育教学实践活动中,能够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疑惑进行有效的答疑解惑,以激发学生的敬佩之情,增强学生的信任感。

高校体育教师亲和力的另一重要体现形式是不断满足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使得学生在实现自我发展的过程中,感悟教师所给予的重要支持与保障,进而对教师产生深厚的情感。在学生自主学习行为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中,对于体育理论与技能的学习需求日趋强烈,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把握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的能力,能够对发展动态做出理性的判断,还要求体育教师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为学生提供理论的支撑与辅助。在自身综合素质能力得到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学生对教师的钦佩、依赖与感激之心,得以激发与形成。

高校体育教师亲和力的表现形式与作用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的表情、语言以及动作是其教学行为的三大要素,在凸显教师亲和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一﹚亲切的表情能够给学生温暖的感受与体验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为了实现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与默契互动,要求体育教师端正教学思想,本着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当中。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和蔼可亲的态度,去影响学生、激励学生。可以通过一个信任的表情提升学生学习体育的自信,通过一个关爱的眼神达成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尤其是对于素质能力相对低的学生而言,教师信任的眼神、关爱的表情以及和蔼可亲的态度,是其树立学习自信、产生学习动力的重要途径。

﹙二﹚诙谐的语言是师生间形成良性沟通的重要渠道

语言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是达成师生间信息沟通与情感交流的纽带。相对于高校体育教学而言,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教学的整体效果具有决定性作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能够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热情;同时,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要求体育教师在语言表述的过程中,语调要富有抑、扬、顿、挫的变化,以避免学生因语言平淡而注意力涣散、精神萎靡不振等现象发生。由此可见,良好的言语表述能力,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感召,使之增强学习的自信、激发学习的兴趣。

﹙三﹚规范优美的肢体动作,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基础

高校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体育教师肢体动作的重要性,规范、优美而又富有感染力的肢体动作,在给予学生视觉享受的同时,还能促进其感性意识的深化,进而达成理性的理解与认知。因此,高校体育教师的肢体动作,也被称为无声的言语交流。运用手势时,要求必须凸显合理性。例如,在学生较好地完成技术动作时,教师挥拳相庆,能够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在学生动作失败时,轻轻地拍拍肩,所表达的是一种安慰;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某种问题时,及时地摇手予以提示,促使学生进行有效的调整。因此,无论是合理的手势动作、还是规范的示范动作,都能够营造与优化积极的教学氛围,进而增进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使得教师的亲和力得以充分凸显。

高校体育教师亲和力的培养途径

﹙一﹚强化师德培养,提高对情感需求的解读能力

师德是检验教师能力与水平的重要标准,高尚的师德能彰显教师人格,使之在教学活动中针对全体学生表现出公平公正、一视同仁的执教态度,建立其与学生间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以及相互尊重的关系。相对于高校体育教师而言,高尚师德的培养,能促使其以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到教学实践当中,能够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情感需求以及关爱需求进行有效解读,以便选取有效的手段加以保障与满足。因此,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加强对体育教师师德的培养,提高其品质修养,进而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能够有效地建立起以凸显学生教学主体地位为基础的师生情感交流与互动的平台,使得学生切实体验与感悟来自于教师的亲和、关爱与尊重,进而形成有机的合力,共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提高情感与关爱的表达能力,促进仁爱与关怀在体育教学中的布施与渗透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情感表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还要面对受众群体接受能力的明显差别。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加强对自身情感与关爱的表达能力的培养,提高情感表述与关爱布施的实效性,使得所有学生都能够切实体验到教师的“亲和”,进而对其学习的效果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体育教师的情感表述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全过程,使得教师的情感与关爱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得以有机的渗透,进而形成持久影响。这对于满足师生关系的不断发展与更新的需求,具有极其重要的推进与维护作用,进而为高校体育教师亲和力的形成与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本文作者:于飞 单位: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