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体育课程设计范文

体育课程设计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体育课程设计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体育课程设计

微型课程体育课程设计应用

1微型课程在体育课程设计中的可能应用

体育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其他学科类似,也需要有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过程等,是一个相对缩微版的课程。微型课程让学生学习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和拥有感,也给教师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1.1弥补缺失型微型体育课程

据了解,从应试教育阶段开始,我国体育课教学主要以讲授运用技能、进行身体素质方面练习为主,对学生体育教学没有先从学生体育兴趣培养方面入手,而是直接给予学生行动刺激,造成长期以来我国人民对体育从行、到信、最后到知的发展过程,其中相当一部分人一直停留在行的阶段,随时间推移造成行动力下降,体育随着他们学生时代的结束也一同在他们社会生活中画上句号。因而对学生进行体育兴趣培养、体育认知学习对于终身体育理念实现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连续25年下滑后,已止跌回升,但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面临的形势仍不容乐观。超重,肥胖,近视眼,运动能力低下,高血压,糖尿病,这些字眼与我国青少年联系到一起,这是他们目前体质健康的真实写照。学校体育是学生身体素质的根本保证,有人问:学生上体育课的时间本来就有限,如果再对学生进行体育兴趣培养、体育认知学习那需要很长时间,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如果占用体育课时间来专门做这些事的话,那学生真正动起来的时间能有多少?的确,在学生宝贵的体育课面前我们不能忽视,微型课程的出现为我们解决了这一难题。微型课程以时间短、主题鲜明、配合信息技术的应用等自居,在应试教育阶段,根据学生年龄增长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为他们制作适合的微型课程内容。如在小学三年级以下主要是动画视频为主、内容主要是关于体育兴趣培养,播放一些关于体育趣事的小故事,每隔一段时间让学生交流他们已经观看的小故事。对于四年级及以上的学生可以适当加入最简单的体育认知知识,比如让学生观看在体育活动中发生意外受伤事故如何应对的视频等。对于其他高年级的学生,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给予如营养知识、运动解剖知识、运动生理知识等。弥补缺失型体育微型课程的较好发展需国家、各级学校支持,在课程安排上保证一个星期或半个月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学习,相信学生经过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此类体育微型课程的学习,会对他们进行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1.2完善课堂型微型体育课程

我国体育课主要以讲授运动技能、身体素质方面的练习为主,传统体育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和动作示范为主,而这种教学方式的局限日益凸显,一些动作技术稍微复杂的项目学生很难掌握,老师在做示范时,由于有些动作需要连贯性,尽管教师反复示范,仍造成学生对部分细微动作的忽略,不利于学生知识掌握,已不能适应体育教学的整体要求。微型课程给体育教师带来方便,网上关于各种体育知识的教学比比皆是,在上课时,教师可以携带笔记本,对讲解的动作技术进行慢镜头反复播放,再加上自己的讲解示范,有利于学生对动作技术更准确理解和把握,尤其是对低年级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而言,效果更佳。

1.3自主学习型微型体育课程

点击查看全文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计改革研究

1体育课程设计

1.1体育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

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前提,以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主线,以协助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为辅助,以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为目标。

1.2体育课程设计

1.2.1教学目标的确立根据学校现状和学生的需求进行了重新定位,在满足体育课普通教学目标的同时,适当加入具有针对性的身体训练,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在专业身体素质的到提高的工程中起到辅助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作用,进而能使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得到提高。

1.2.2教学内容的选择采用了“三结合”的方式,拓展了校外体育项目,增加了体育理论及养成锻炼习惯的讲授,对学生所选的内容进行归类和取舍,具体项目为: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健身操、武术。另根据学生所选专业,提升出了适合的运动项目,增加了钓鱼、射击校外项目,但是由于实施的难度较校内体育课的实施较大,故采用了“业余”上课的方式,上课的次数根据现有的条件确定。

1.2.3课程的组织与实施课程的组织实施可分为校内和校外两部分。校内体育课程的组织与实施采用原来的教学方式,加入了身体调节、伤病的预防、运动后的放松等知识,起到了较为突出的效果;校外体育课程的组织实施的采用了课外活动时间和周末的部分时间进行,利用学院的有利地理位置,学院东侧的鸢都湖距离学院只有500米,且学院有许多教职工都比较喜欢钓鱼,聘请他们作为技术指导,钓鱼设备自备。射击的项目的实施难度较大,教学资源是联系的野战训练的俱乐部,鉴于是收费项目,实施的次数较少,效果不明显。

点击查看全文

高职体育课程设计思考

摘要:高职体育是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体育学分制改革是全面深化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学分制的实施能有效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文章结合浙江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实施情况,对高职体育学分制改革的实践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高职体育;学分制;改革

前言

2004年8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在职业学校逐步推行学分制》的若干意见文件后,许多高校相继开始研究和试行了学分制。当前,国内多数高职院校实行的是学年学分制,即学年制和学分制相结合的管理制度。高职体育实施学分制改革,是推进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高职体育实行学分制改革,在课程结构与教学运行机制方面与高等教育的学分制改革存在着很大差异。高职体育学分制的实施与管理要以高职院校的特殊性质为依据,多层次多角度地设置学分认证标准,以及学分绩点的考评机制。

一、高职体育学分制的内涵与特征

1.高职体育

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是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技术性、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职业性、岗位性、实践性和实用性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院校。我国高职体育的教学主要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授课,完成学年制教学任务,学生以班级为单位接受统一的课程学习,强调的是学习的共性和系统性,其特点是学制固定,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很少实行学分制教学,更少有高职院校实行体育学分制的教学管理。

点击查看全文

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设计理念及实施路径

本文作者:陈观亮 单位: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一、体育高职院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培养目标

民族传统体育的课程设置要依据教育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工作总体要求,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作为办学第一目标,从体育高职院校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出发,洞察社会发展中不断出现的各种社会需求,制定出能够及时满足这些社会需求的教学内容,培养出具有时尚性、创新性、主动性相结合的学生,个性突出,特长突出,而且对民族传统体育保持有很大的兴趣度、具有高尚的武术精神和职业道德;熟练掌握科学健身知识等方法、教学与指导;通过武术、散打国家二级裁判员与社会体育指导员考试,最终能够满足完成社会上时尚流行的各种机构的教学任务,使他们成为高素质、高技能的职业人才。

二、体育高职院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一)注重课程的思想教育价值

思想教育价值是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关键所在,作为从民族共同体文化中剥离与凸显出来的一种民族体育文化形式,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安排各种课程教学中都要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度,从中感受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不盲目崇拜西方的思想体系,有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并把这种精神体现到学生的日常行为过程中,形成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例如:在教学中始终贯彻从礼仪等外在的形式到内在的思想意识,把传统武德与现代公德、社会道德以及法律意识相结合,形成学生自觉的行为规范、礼仪规范、思想规范。从课内到课外形成一种良好的风范,培养学生学会做人,正直正派,有宽广的心胸,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美德,磨炼出慈、勇、智、恒的坚强意志,发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为社会做出贡献。

(二)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专业结构,提高就业率

点击查看全文

体育微型课程设计研究

1不同视角下微型课程的概念变迁看微型课程的发展动态

1.1学科视角下的微型课程

1960年,美国依阿华大学附属学校首创“微型课程”,英文为“Minicourse”,由单词“mini“和“course”组成,虽然“mini”表示微小的意思,但是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微型课程在美国的课程发展方面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这一概念20世纪70年代已出现在美国教育文献中。当时对于微型课程的定义:以教师和学生为基础,侧重于深度的短期选修课程[1]。美国所创造的这种“微型课程”是基于学科视角下所展开的,它可以进一步理解为,一门教学课程,以内容为出发点,分解成或相对独立、或相对完整的单元群。各单元分别以一个中心内容或专门主题为重点。[2]

1.2计算机信息技术视角下的微型课程

在新加坡的课程发展中,由于教师对于课程资源的需求量是巨大的,这些课程资源既要与信息技术相关,又要适合学校的课程要求。商业化的资源无法满足这些要求。所以教育部门开发属于自己的资源这一行为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这些资源需要按照学科领域进行分类。[3]1998年,新加坡教育部基于信息技术视角对学科教育进行规划,启动了微型课程实施计划,对微型课程的概念进行了拓展。对其概念及范围进行了详细阐述。它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采用涉及多门课程小容量教学单元,教授特定内容的教学材料。其具体形式多样化,有教学活动,有模拟游戏,有问题解决活动及教师演示材料等等。[3]此计划的目的在于,通过已掌握微型课程开发技能的教师的课程教授,可以使学生自发地去学习,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与热情。教师可以采用多种使学生感觉真实的教课形式,只要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效益。[4]

1.3校本课程视角下的微型课程

2001年,我国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新课程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三级管理体制。由此,学校开始享有自主开发课程的权力,经过学校的不断开发,校本课程开发深化到了作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各个科目教学之中,从而开创了校本微型课程开发领域,逐步创建了微型课程开发的校本模式。[5]这里的微型课程实质上就是校本课程的一种独特形式,它是由教师根据学生学习需求,所进行的短时间(从一节课到半天不等)班级性校本课程开发的活动。[6]

点击查看全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