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育教学建议范文

体育教学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教学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体育教学建议

第1篇:体育教学建议范文

关键词:体育教学;教学现状;改进;建议

学校体育教学是国民体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体质、促进国民体育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我国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进行反思,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探讨并对此提出若干建议,希望能使体育教学逐步正规化。在此,需要广大体育工作者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将体育课程改革推向深入。

不久前,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卫生部、国家民委、国家科委联合对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了普查,发现学生的耐力、柔韧性、肺活量等状况较之十年前有下降的趋势。据专家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学生体育锻炼得不够,包括锻炼时间和锻炼强度均达不到体育锻练的达标要求,情况令人担忧,应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重视。当前,学校体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场地不足、资金短缺,这是多数学校的普遍问题。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还没有消除,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突出。一些学校随意更改教学计划,任意缩减体育教学课时;有的学校课程表上安排的体育课时得不到保证,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无法得到保证。体育器材管理不善,一些学校常用的体育器材残缺不全,仅有的器械长期束之高阁,闲置不用,造成散失或破损。体育教师队伍青黄不接。近几年来,青年教师逐年增加,但思想教育、业务培训缺乏强度和力度,教师的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还不能达到相应的水平。一些青年体育教师对待学校的体育工作往往是课时无保证,课程无进度,教学无计划,体育课处于一种“放羊”式的状态。

在目前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生大部分对体育课不感兴趣,少数体育特长生也只是把体育锻炼当成获得体育加分的手段。体育课上自由活动时,只有少数男生在打篮球,大多数女生和一些男生不是在从事其它体育活动而是在旁观或无所事事,更有些学生选择留在教室完成其他科的作业而放弃体育课,体育课对他们根本没有任何意义。目前这种现象在中学体育课堂中普遍存在。

目前国内中学体育教学的教材内容大多为运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内容单一,不具备科学性和实用性,缺少对身体锻炼的方法与原理、体育保健等知识的介绍。体育教学过分突出了竞技体育的传授,而忽略了体育娱乐、健身等其他功能。体育教材不能全面发挥体育的功能,达不到学校体育教学的目的。

教学内容和形式上存在误区,忽视了不良行为对学生身体健康的不利影响。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关注学生体能的锻炼,却经常忽视了去改变学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激烈运动后大量饮用冷水,或者倒地休息等对身体健康不利的行为。

中学体育教育不只是体育技能的训练,更是培养良好品质的重要途径。中学体育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增加体育兴趣,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以陶冶学生的美好情操。同时,中学体育教学还肩负着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任。

为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中学体育教学应提倡“快乐体育”。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享受到运动学习和体育锻炼的乐趣的同时掌握到一定的运动技术、技能,去感受运动的魅力。打破原来传统的竞技运动模式,增加体育教学的活力,让学生热爱体育课,并且在体育运动中发现乐趣、掌握技术,从而培养其终身的体育意识。具体来说,体育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价值高、实用性强、学生感兴趣的运动项目,用一个或几个周期。让学生学会实用的运动技术技能,并熟练从事其运动项目;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体育意识,为其以后更好地从事体育锻炼打下基础,并使其受益终身。

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一是要在关注学生的行为细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发展体能的同时,注意使他们了解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损害,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二是可以按照新课程标准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注重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品质和调节情绪的能力,防止只重视运动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心理健康目标的达成现象。

提高体育教材的质量。中学体育教学应该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因此,对现有教材应进行一定改革:打破目前体育教材单一的现状,增加趣味性、娱乐性的教材,增设学生喜爱的、娱乐性强的健身效果较好的项目。加强体育理论课的教学,增加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的常用知识的传授,如不同年龄段的体质特征、身体锻炼的方法与原理、体育保健知识、运动创伤的预防与处理等知识,使学生明确方向、掌握方法,激发其自我锻炼的意识。

那么,如何改善当前学校体育的工作状况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认真贯彻实施国家教委颁发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从根本上变升为素质教育。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全民健身计划,开满体育课,上足体锻课,充分运用现有的体育设施和器材,加强体育教学研究和体育活动的指导,切实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有一定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其次,加大教育投入,购置必备的体育用品和器材,建立和完善体育设施和体育器材的维修、保养和使用的管理制度。

第三,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加大思想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的力度。1.在思想上积极引导,举办科学理论讲座,请模范体育教师做报告,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深入领会体育教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使他们热爱本职,重教敬业;2.在业务上悉心培养,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举行教学观摩,开展优质课的评选活动等,多渠道、多层次地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鼓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使他们尽快成为学科的带头人。

第四、改善体育教师待遇,提高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体育工作相对辛苦,学校采取一定的倾斜政策来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是十分有必要的。评优、评先要重视体育教学工作的成效;职称评定设置岗位要考虑到体育学科的职称结构。对于贡献大、能力强、素质全面的青年教师要破格晋升,不拘一格地加以重用,使青年体育教师能够自觉地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为学校体育工作多做贡献。

初中的体育教学奠定了一个人体育的素养和认识,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所以,做好初中体育的教学工作非常重要,必须改变现在的错误观念和认识,加强对体育教学的重视,才能真正地把一个人培养成材,从而促进我国国民体质的增强,促进我国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第2篇:体育教学建议范文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问题;建议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发展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基础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阶段,体育课必须改革与之相适应,体育教学改革在学校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改革体育教学,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是完成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根本保证,是发展学校体育的重要途径。

体育教学的改革是把体育课变成学生尽情快乐的场所,而怎样把学生导入这快乐之中,是上体育课的重中之重。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增强体质,培养优秀品质及高尚品德的重要阵地,因此,搞好在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是对学生素质教育不可逾越的阶段,笔者在初中体育教学方面有如下几点建议:

一、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观

在素质教育的大气候下,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学生主体创新的精神,应成为体育教师新的教学观。这要求体育教师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对学科意义及相关理解的传达,改变教学组织形成及教学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科探究能力。教师的教学观必包含以下四个观念:(1)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体验学科魅力。(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3)强化人际互动,使学生踊跃参与教学活动。(4)改变评价观,强化评价的发展。具体地说,新的教学观要反映出如下特点:第一是开放性。这是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条件。

开放性是针对传统教学的封闭性而言的,它集中体现在打破“三个中心”——教材、教师、课堂。第二是民主性。教学的民主性主要反映的是师生平等、参与、互助、进步的过程。第三是生成性。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在本质上是一种指向活动对象的主动构建,积极探索,不断改造的过程。因此,对学生的传授不仅仅是技能的培训,重要的是对教学问题进行了认真探索、发现和创新,在学习和活动中不断形成新的标准,并使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

二、强化意识,培养兴趣

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识还不高,这在很多初中生中普遍存在。他们重视中考科目的学习,家长和其他任课教师都给学生的学习施加了很大的压力,学生便集中精力进行考试科目的学习,尤其在初三阶段。因此强化学生的体育意识,提高他们对体育功能认识,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非常重要。为了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为健康做投入,为终身体育打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体育教师应怎样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的教学、体育意识的培养、体育习惯的养成,都是提高学生体育兴趣和意识的重要内容。体育教师在设计环节时应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情况,从他们的需要和兴趣出发,从而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三、培养能力,自觉锻炼

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教是为了不教。体育教师应该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最重要的是形成他们的体育意识,进而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这就需要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使他们能够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并且把这种能力作为体育教学的一个目标去实施。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让他们在体育运动中享受运动带来的愉快,从而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产生体育锻炼的动机,引发体育活动的兴趣,这是体育教师必须认真考虑和实施的教学任务。

四、体育游戏是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方法

体育游戏是一种积极有效的身体锻炼手段,经常参加体育游戏活动,能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为提高运动能力打好坚定的基础。如“跳山羊”游戏中,通过假“山羊”的练习,不仅可以消除真山羊器具在学生心中的恐惧障碍,增强了跳越成功的信心,而且能够在跳越假“山羊“的同时体会跳山羊的动作技术。因此,体育游戏即可作为中学体育教学基本教材之一, 通过在体育课中进行体育游戏的活动, 使学生直接达到锻炼身体、掌握知识的目的,又可作为体育教学和训练的手段,为完成教学和训练服务。

五、个性化教学是目前体育教学改革的难点

体育课堂教学是体育课程的主战场,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随着体育教学观念的更新,体育教学将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兴趣爱好进行分层次。单元式引导型教学,如何体现体育教学个性化,是目前体育教学改革的难点。第一,建立和完善学生健康的体育观和价值观;第二,公平性原则,每个学生都有接受公平教育的权利,学生不存在好生和差生,只有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才能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三,学生是体育课的主体,每个人都有充分享受快乐的权力,体育运动是奔放而富有激情的,是学生尽情快乐的场所,因此要淡化教师课堂教学中的权威性,教师是体育教学的引导者,是快乐情景的设计者,只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才能使学生动则有趣,动则有方,动则有理,动则快乐,动出健康;第四,重视学生自我评价。

只有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健康水平进行自觉、科学的评价,体育教学质量才能才有“质”的提高,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才能充分体现出来;第五,体育教学应大力推广游戏法教学,这样教学既能很好地吸引学生,使学生们在游戏的活动中不断了解自己,评价自己,并能在快乐中锻炼身体,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第六,不断创新,创新是教学的灵魂,是教学改革的动力,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学生发展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教学创新不仅是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的创新,更重要的是教学理念的创新,因为它决定着教学改革的深度和发展水平。

第3篇:体育教学建议范文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大学女生 问题 建议

一、大学女生体育锻炼中的问题

目前,大学生平时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很不乐观。据统计,只有30%的大学生形成了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有50%的大学生其体育锻炼行为还需进一步的强化,还有20%的大学生根本就不参与体育锻炼;而在这些大学生中,女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又远远低于男性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1]。

从具体的体育锻炼行为来看,女生普遍不喜欢篮球之类强度较大、对抗性较强的项目[2]。而在实行体育自主选课学校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女大学生偏向于运动强度不大、授课条件较好的项目,如健美操、形体舞蹈、体育舞蹈、体育保健、乒乓球等项目,而足球、篮球、排球等一些较脏和累的室外项目则相对冷门[3]。

1.这种状况的影响

首先,不参加或过少参加体育锻炼对女大学生的身体健康都有危害。

其次,女大学生完全依照自身意愿来选择运动强度不大的运动方式,这就容易造成身体难以得到全面锻炼,也不利于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第三,女大学生对体育锻炼不积极的态度也会影响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完成。比如有些女生“身体稍感觉累或不适就停下来休息或请假,特别是到生理期就会有学生请假不上课,甚至不来上课,这样造成一些学生一旦不想上课就以生理期为名请假或不上课,直接影响了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4]。

2.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首先,女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极大地影响了她们的学习兴趣。有些女生对体育运动存有偏见,认为“女孩子就应该文文静静,而不应该像男孩子那样又跑又跳;还有些女生害怕运动使肌肉粗大,或者运动后停止锻炼会发胖影响其外在形态美;还有的人怕苦、怕脏、怕累”[5]。这些认识上的原因使得不少女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

其次,体育课的教法和考核方式对女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很大影响。有的体育课教学方式陈旧死板,缺乏乐趣,整节课都是教和练,难以让学生有机会充分展现自我,特别是体力不那么好的女生,这就会使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趣降低或失去兴趣。而有些体育课课业负担太重,比如对篮球课的考核就包括身体素质、技能和战术三方面,在这些考试内容中,学生既要速度达标,又要技能和战术达标。和其它体育项目考试相比,篮球课的学习负担较重,所以女生容易对篮球课产生厌倦的心理,从而导致厌学[2]。

第三,体育课场馆设施不完善、器材设备落后也是影响女大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的重要因素。在高校扩招及实现全员选项后,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缺乏的现象比较突出,大部分高校现有的体育教学条件和环境不能满足学生和教学的最低要求[6],这也使得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减弱。

二、对大学女生体育教学的建议

有鉴于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改变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转变女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偏见来增加其体育兴趣。可以通过在教学中系统地讲解相关的体育知识,通过理论教学帮助她们树立科学的身体观、体育观,帮助她们消除心理顾虑和心理障碍[5]。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优化课程结构、丰富教学组织形式和内容,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以此来培养女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女大学生最喜欢的体育项目是健美操、形体训练、羽毛球、体育舞蹈、篮球、乒乓球、瑜伽、游泳等可以看出,高校女生更希望通过体育锻炼使自己身材健美,更注重体育的健身、娱乐、趣味、交际等功能。因此,高校体育活动应考虑到女大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在体育教学内容、教材的安排、教学考核标准和方式上做出适当调整。比如可以开设女生感兴趣的健美操、街舞、体育舞蹈、瑜珈、跆拳道等课程[7],也可以在专项课的教学中加入一些休闲项目,如毽球、网球、瑜伽等,以此来培养她们的体育兴趣,巩固自我锻炼的习惯,还可以建立女子健身俱乐部并安排专业教师进行指导,使女生可以自由地进行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活动,实现课内外的有机结合[6]。健美操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把形态、姿态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节奏明快的音乐伴奏下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动作舒展、韵律感强,很适合女大学生的体育需要。街舞能提高练习者的协调性并达到健身减脂的目的,既时尚健康,又可以培养大学生审美能力。瑜珈则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塑身练习,能帮助练习者伸展肌肉、灵活关节[8]。新颖的教学内容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体育教学。

对于不同个性的学生,应该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比如对于抑郁型的学生,可以适当降低练习标准,让她们可以通过努力很容易获得成功的经验,并在练习中不断提高要求,使她们感受到经过自身努力不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兴趣,帮助她们逐步树立信心。而对于豪爽型和活泼型的学生,则可以在练习中对她们适当提高要求,在练习中增加难度,在练习的关键时刻,注意鼓励其积极面对,沿着既定的目标,不放弃努力,使她们面对挫折时能努力克服困难,并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锻炼自制力和坚韧性品质[3]。

最后,可以通过增加体育投资,改善锻炼环境来帮助女大学生培养体育锻炼的习惯,让她们感到想锻炼就有项目,有场地、有设备,这样她们自然会更愿意参加体育锻炼[6]。

总之,通过体育课程授课内容、授课方式和授课环境的调整和改善,相信女大学生不爱锻炼的状况能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改变。

参考文献:

[1]栾丽霞.大学生体育习惯的研究.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2).

[2]李晓红.对普通高校女大学生篮球课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山西体育科技,2007,(3).

[3]余勋.体育课中对大学女生意志品质培养的教学研究.广西教育学院学报,第4期.

[4]王安芬.女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培养初探.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5]张晓鹏.运动美学――激发女生体育学习兴趣的钥匙.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3).

[6]陈佩辉.影响女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因素及对策研究.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6).

第4篇:体育教学建议范文

体育课程是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近年来,很多学校院校开始对体育教育进行相应的改革,将体育教学提到学校教育的重要日程中,对体育教学的投入力度也逐渐增大,针对当前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养。学校院校的体育课程改革在不断深入,已经取得了相应的进步,对体育产业的发展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尽管当前学校院校教育过程中已经十分重视体育教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1.1学校领导者以及师生对体育课程的认识存在偏差

当前很多院校的领导者以及师生对体育课程的认识存在误差,认为体育课程教学只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部分,但其实体育教学的作用十分广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养,还能拓展学生的其他能力,对体育课程的认识误区不利于体育课程目标的实现,不利于体育课程教学效率的提升,也不利于各种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1.2体育课程的设置存在问题

当前很多学校院校的体育教学过程中,课程内容的设置存在一些问题,没有太多创新的东西加入到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而且学习内容的重复性比较高,学校院校的体育教学内容与中学的教学内容之间的变化不大,除了一些少数的新的课程项目,其余的内容是很多学生中学时候就已经学过的内容,这会导致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丧失学习的兴趣。此外,当前很多学校院校的体育课程结构都是按照传统的教育纲要进行编排的,在课程结构设置方面,仍然是比较老旧的,没有对体育学科的内在性质进行深入的挖掘,也没有建立起来系统的体育学科知识,对学校院校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体育需求有一定的忽视。

1.3体育教学的方法有待改进

教育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当前很多学校院校进行体育教学都是采用传统的教师示范学生练习的方式,比如单杠练习,教师进行动作示范之后由学生进行模仿练习,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会使得学生的厌学情绪比较严重。很多学生甚至是为了考试而进行被动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积极发挥相应的主动性,不利于体育课程效率的提升,也不利于学生的体质健康的改善和全面素养的提升。

2.学校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2.1对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进行改进

体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校院校的体育教育,要从学生个体的发展出发,为社会的发展培养更多全面性的人才。体育学习过程中不仅需要体力的投入,也需要各种活跃的思维活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传统的体育教育观念认为学生进行体育训练只是为了提高完成素质教育的目标,并没有真正领悟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意义,对学生的体育技能以及身体素质的提升有很大的影响。在素质教育中,应该把以人为本作为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原则和基础。首先要明白体育课程教学的目标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育人,而不仅仅是各种体育知识以及体育技能的传授。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在学校院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应该将育人当做是最高的目标,将提升学生的整体水平以及社会需要相结合,进行现代化教学。

2.2对体育课程的设置进行完善

体育课程的设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体育教学内容的设置,二是体育课程结构的安排。体育教学的内容比较单一,是当前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要加强体育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拓展,在体育课程的内容上应该要突出健身和娱乐的性质,使得学生能够对体育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加强对体育教育的认可程度,主动进行学习。因此在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时,应该要将结合时代的特征,将健身、文化、民族等方面的内容与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结合,满足学生的各种体育需求。另外,在课程结构的设置上,需要学校院校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课程安排。将课外的体育锻炼与课堂上的体育活动进行有机的结合,将一些课外的锻炼以及体育活动纳入到具体的体育课程考核中,形成一种全新的课内外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在评价方面要不断健全课外体育活动的评价机制,促进课外体育活动的丰富,对于各种体育课程而言,应该给学生更多的选择,帮助学生能接受更全面的体育课程锻炼。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兼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2.3对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推进,在学校教学过程中应该要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对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一种填鸭式的教育,一味地示范和模仿只能让学生的创新能力被抹杀,因此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应该要对传统的教育方式进行改革,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该要给学生更多的主动性,采用现代化的教学理念,比如采用互动合作、体育游戏、情境教学等方法进行体育教学,使得学生对体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所提高,从而能够积极参与到体育课堂上来,体会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意义,而不是简单地进行各种体育动作的模仿。

第5篇:体育教学建议范文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知识化,就必须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但是,就目前中职体育教学的现实情况来看,中职体育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中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自身教学经验提出了三点希望可以改善中职体育教学质量的建议。

关键词:体育教学 问题 方法 内容

随着国内教育改革的深化,新的课程标准已经对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使得原有的体育教学模式不能够适应新时期的中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发展。由于新的课程标准对于中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要求都有了较大的变动,这就对于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挑战。

一、中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兴趣和主动性的培养问题

在中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实践中许多老师仅仅将学生的体育成绩与教学效果挂钩,忽视了培养学生对于运动的兴趣,让学生对于体育运动失去了自觉性,这对于学生以后走上社会建立良好的运动习惯,在人才竞争中保持活力是不利的。而且僵化的体育教育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不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2、体育教师的教学内容、方法单一

首先由于学校领导的不重视,对体育教师的整体专业化水平要求也不高,加之繁重的教学任务,许多教师得过且过,上体育课时依旧是传统式教学,对课堂内容创新不重视,经常是“自由式、放羊式”的课堂教学。这些表现出教师责任心不强,对体育教学抱着敷衍了事的态度,没有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所以,随意的体育课既没有规范的体育动作,也元丰富的教学内容,时间一长学生必定失去兴趣,长此以往,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普遍偏低。

3、体育教学缺乏创新性

与时俱进才能够保持中职院校教学的发展和活力,一味的固守传统的教学方式就会脱离实际,学生毕业以后也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许多中职院校的体育老师不能够清楚的认识到体育教学创新的重要性,不能够有效的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不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这对体育教学是很不利的。

4、现有的成绩考核方式不够人性化

许多中职院校在进行体育成绩考核的时候按照学生在该项目的时间、完成量进行打分,看似十分公平,却失去了合理性。一些身体条件差或者由于肥胖等其他原因造成学生已经经过了很大的努力,但是成绩依旧不能够达到标准。依据现有的考核标准只能够判定学生不合格,这样就抹杀了学生的努力成果,打击了学生的自信,严重影响了学生努力进步的积极性,导致学生产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反感和畏惧。

二、改善中职体育教学可采取的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根据自身的经验,提出如下建议,期望对改善中职体育教学,增进学生的健康有一定的帮助。

1、激发学生的兴趣,要让学生乐学和会学

中职院校开设体育课程的初衷并不是以完成教学任务和制定学习指标,而是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对于运动的兴趣,放松学习的压力以及通过体育运动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养成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打好学习各方面知识的基础。让学生在课堂中体味到学习是一种精神需要,感到锻炼是一种快乐的生活,对学习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学的轻松、愉快。如,在教急行跳远这个项目时,教师可以首先测定每一个学生的最好成绩,然后以每人最好成绩的80%一90%的成绩作为目标,比赛正确完成跳远动作的能力.由于目标比自己最高成绩低,便于学生反复练习。由于留有一定速度与力量余地,这样才学生体会到掌握运动技术的喜悦,从而强化对运动技术学习的兴趣,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教学“立定跳远”时,为了能使学生通过自我验证,体验到成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了不同远度的练习场地,由学生自己选择有把握跳过的地点,并随时进行调整。这样,一些以前的失败者南于在多次跳过的较近远度后,在教师耐心细致的讲解和鼓舞下,逐渐消除恐惧心理,自信心得到了增强,进而,南易到难。由近及远,成绩逐步上升。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及新颖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提高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明确体育锻炼所带来的益处和今后的发展的关系,以达到终身受益之目的。

2、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中有许多教学方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应落脚于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任何方法都是无效的。只有灵活机动地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最好、最优地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首先,教学的形式要多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了者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使教学成为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不同的教学内容决定了我们要探究不同的教学形式,使学生能产生强烈兴趣和新鲜感的组织形式。其次,要根据学生实际选择适合的方法。例如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由于学习基础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教学方法也不能一样:自学能力强的班级可以采用自学法、尝试法;基础相对较低的班级则可以采用实际操作、设疑法等。

3、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要保证体育新课程课堂的有效教学,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必须要精选有效的教学内容。面对可供选择的诸多内容,应如何选?选什么?选多少?本人认为,首先,选择的教学内容要利于目标的实现。其次,选择的教学内容要具有实效性。例如,在课的开始准备部分,好多教师都会设计游戏活动,期望通过游戏活动来调动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学生身心,为下面的教学做好准备。我们在选择游戏内容时千万不要为了游戏而游戏,游戏内容应该是下面主教材内容的前奏,能紧扣主教材,能为主教材的教学起剑辅助作用,为整堂课的教学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选择的教学内容要适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在不同的水平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体育活动有不同的需求。在同一水平阶段,学生在身体条件、心理个性、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也存在着个性差异。在选择教学内容前,要深入到学生中去考察和分析,了解学生体育兴趣、爱好、态度、个性心理特征、实践能力,同一个内容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目标,将教学内容分解、分级,让学生选择练习,不一定苛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严密性,真正做到困材施教,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4、调整和完善现有的考核方式

在对于学生的体育考核中一定要注重学生的隐形成果,诸如努力、实践、探索等能力的分数。对于学生要采取鼓励政策,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知识,锻炼体育技能的积极性。进而使得中职院校的体育考核机制更加人性化和客观公正化。

参考文献:

第6篇:体育教学建议范文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情境教学是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讲解,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体验体育的快乐。体育教学是一种艺术,其效果好坏与教师的语言表达有直接关系,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上得生动活泼,我运用了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来带领学生投入体育教学中。如此教学,不仅是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和享受运动的乐趣,也是让教师从教学实践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干,获得教学成功的喜悦。总之,良好的体育教学是让学生更扎实地学好技术,在活动中更充分地享受到乐趣和成功感,进而使学生得到更全面和更生动活泼地发展,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在洋溢着快乐与愉悦的课堂气氛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感受快乐的神奇!在教学中要树立新的理念,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

2、竞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体育课有无兴趣,关键在于教师的诱导和培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好胜心强,将教学内容融入到生产劳动中,例如课题:“播种”、“丰收的场面”等。使学生对劳动产生间接的兴趣。而学生对体育活动直接的兴趣来源于丰富多彩的游戏与竞赛活动,无论多大的学生都如此,教学时学生自主地进行游戏竞赛活动,情绪特别高涨,竞争特别激烈,对其生理机能有良好的提高作用,使活动结束后让学生还意犹未尽,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锻炼意志,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培养学生自主学练能力是当前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新课标》的需要,也是体现主体性教学的一种现代教学思想。每节课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建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课以“运动技能”“社会适应”“运动参与”“心理健康”为主要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印象,直观的体验和感受,并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学生的发现性思维及多样性思维和自我的创新能力。在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采用了尝试,启发,点拨的方法。使学生对新动作有个总体的了解,同时根据不同水平,让学生自主选择辅助练习,完善技能的不同练习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乐趣。同时,还能拓展学生思维空间,超越过去那种“授之以鱼”的被动教学模式,更好地贯彻“授之以渔”的思想,使学生在学习中做到会学、会用、会举一反三。通过热身游戏和素质练习游戏,培养了学生的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合作精神,激发了学生爱国,爱军的高尚思想。

由于体育课大都是在室外进行,组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排除各种干扰,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只有合理而周密地组织教学,才可能使学生从物质上、从心理上作好充分准备,从而保证体育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的顺利进行。因此,组织教学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体育课是通过身体的各种练习,使体力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和技巧以及室外上课的特点,行之有效地组织教学。

3、抓好体育课堂常规的组织教学。

体育课堂常规是规范体育课必要条件,教师必须严格认真,坚持不懈地抓好体育课常规教育。尤其本节课依据新程标准精神及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大纲的要求,坚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动脑,互相协作,互相探讨,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兴趣程度,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

从新课程标准所设置的学习目标来看,在义务教育阶段,应注重学生基本的运动知识、运动技能的掌握和应用,不过分追求运动技能传授的系统和完整,不苛求技术动作的细节。本节课我选择排球,而排球源于游戏,是一项深受广大学生喜欢的球类运动。长期以来,我们在教学中更多地追求它的技术性,忽略它的趣味性、娱乐性、观赏性;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这样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如何以人为本,全面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真正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到实处;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如何使球类教学做到源于游戏,回归游戏,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是本节课力求探索的问题。抓好体育课堂常规的组织教学。体育课堂常规是规范体育课必要条件,教师必须严格认真,坚持不懈地抓好体育课常规教育。尤其是要抓好集合整队、服装、精神状态、组织纪律、场地器材的布置与收拾等常规训练与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使学生变成自觉行动,以保证体育课的顺利进行。

4、抓好体育各阶段组织教学。

第7篇:体育教学建议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环境;体育教学

教学环境是教学活动所必备的各种物质因素和师生关系、课堂气氛等社会心理因素的复合系统。教学环境研究是近年来引人注目的一个崭新研究领域。体育教学环境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的学生的学习情趣、主动性及学习效果。体育教学环境可分为物化环境和人文环境。物化环境包括各种体育教学设施、班级规模、社会信息等,人文环境主要包括校风、教风、学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教学管理制度。

一、高职院校物化教学环境现状及对体育教学的影响

1.体育馆和各种体育场地数量欠缺

近几年来,虽然国家非常重视高职院校体育场地与设施的建设,曾多次颁布和规定学校体育场地与器材配备的标准,并且各省都组织专家对高职院校进行评估,标准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的变化。然而,受各种因素的制约,高职院校的场地仍很尴尬,特别是近几年学校规模增大,而体育设施建设缓慢,体育教学受到一定影响。只有部分院校设施比较完善,基本能够满足体育教学要求。但大多数高职院的设施简陋,如网球、游泳这些课程根本无法开展;室内体育场地的欠缺,尤其是阴雨、风、雪天无法进行教学,无形中造成课时减少,致使教学任务无法完成,影响课程的教学质量。有的学校室外场地也少,无法满足学生的课外活动锻炼的要求。

2.缺乏信息交流

一部分的普通高职学校,经济条件比较差,地理环境也偏僻,在信息交流方面很少,特别是偏远落后地区的高职院校几乎没有与外界交流的机会,虽然全国各省高校每年都组织大学生体育系列竞赛,给各高校的学生提供一个很好交流的平台,但是,部分高职由于经济条件或者不重视交流只重视名次等其他因素,只参加部分项目,有的干脆不参加,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

二、高职院校人文教学环境现状及对体育教学的影响

1.校风、教风、学风现状及影响

(1)校风疏于规范

目前,个别普通的高职院校存在着一些陋习。例如:一些层领导不是以学校的发展为己任,而是;公共场合说一些不利于学校发展和团结的语言;个别教师不能做到一身作则,为人师表,上课懒散;开会期间接打电话窃窃私语不断;公共场所卫生差;学生没有以校为家的意识,果皮纸屑随手即扔;在校园内学生见了老师没有礼节;夏季在校内穿拖鞋的学生随处可见;校园内的没有统一的学院标志和道路指示牌等等。校风疏于规范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教学目标的达成,也和企业严格的管理制度相违背。

(2)教风不够严谨,课堂气氛缺乏激情

由于高职院校的教师进修机会少致使知识更新慢、教学方式陈旧,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不同于体育专业院校的教师,他们在授课过程难免会出现在专业能力受限制,导致体育教学对付着进行的现象。例如:有些学生在体育舞蹈方面较突出,有些学生酷爱街舞、国标交谊舞等,但是没有专业的授课老师,无法进行深入辅导,只能上课对付,致使学生对课堂教学不满意,心理产生厌学的情绪,导致教风严谨、课堂教学气氛缺乏激情。

(3)学风松懈

随着近几年的扩招,高职院校的生源素质明显下降,由于高考分数低,学生到了高职自卑心理严重,学习情绪低落,加之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专业,学习目标不明确,加之学生意识不到全民健身重要性,缺乏学习兴趣上课迟到、早退、逃课的现象普遍。开学选项第一节课学生就到不齐,个别有的到了选完就走了,期末考试还要班长电话通知,这种现象不难看出高职学生的学风松懈。

2.学校体育教学管理制度流于形式

通过调查得知,有些高职是通过中专和升上来的,有些是学校合并在一起的,所以体育教学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但是通过最近几年国家对高职院校各个专业的评估,迫使学校制订了符合国家要求的规章制度,如:教学管理的基本文件和基本规范;教学的计划;教师教学管理制度;对学生的考勤和考试考核制度,但是大都是文字形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执行力度不够。如大学生每年的体育成绩及格与否无所谓,不列入期末考试成绩单;每年国家要求的体质测,待学生毕业时必须装入学生档案袋,通过调查,几乎没有一个学校能做到。因此,造成体育管理制度流于形式的现象。这也是影响体育教学任务完成质量的主要因素。

三、建议

1.克服困难改善体育场馆、器材等硬件设施的建设

建议各高职院校领导高度重视体育教学,克服困难努力完善场馆、器材等硬件设施的建设,使体育教学能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学任务,并确保《全民健身计划》在高职院校顺利开展。

2.多提供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的平台

建议学校多给体育老师提供出外交流学习的机会,吸取先进的教学经验,开展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兴的、能广泛推广的体育项目。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类体育系列竞赛,即给更多的老师和学生一个与外界信息交流学习的平台,同时也打开一扇展现、宣传学校的窗口。

3.树学院新风,提升学校品味

针对校风、教风和学风不正的种种现象,建议引起各个高职院校的高度重视,树立良好的校风、教风,引导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学风,从而提高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接班人的培养质量,提升学校品味。

4.结合企业,制定并执行与企业相通的管理制度

针对高职高职要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人员为目的,就必须强调管理、强调纪律性。建议高职与企业紧密结合,制定并执行与企业想通的管理制度,这既有和企业管理相通的因素,又是客观现实的需要。不仅是对学生,对教师的管理也是如此,这样才能教好、管好学生。

【参考文献】

[1]王军.论体育教学环境[J].南京王程学院学报,2001,(2).

[2]姚蕾.体育教学环境的构成要素、功能与设计[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5).

[3]孙军.长沙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环境对体育教学影响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硕士论文.

第8篇:体育教学建议范文

关键词: 中学体育教学 学习评价 误区 改进建议

一、中学体育学习评价的误区

目前,我国已在中小学普遍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体育学习评价的效果是新课标实施效果的一个重要观测点。体育学习评价是对学生体育学习的学习进程、学习效果所作的一种价值评判,其不仅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判定,而且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建立合理的、科学的学生体育学习评价体系非常重要。总体来说,新课标的实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总结实践经验,我们发现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评价方面存在以下误区,应引起大家的重视。

1.主观性评价流于形式。

新课标评价体系改革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核心,以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进步程度为标志,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改革。在评价中要求以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教学过程中的表现为中心,更好地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从而改变过去过分重视技术评价的做法,以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为重点,同时看学生学习的进步幅度。这种改变,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评价的激励功能,促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步。

新课标评价体系的这一指导思想从理论上规定了评价指标的选择视角,即评价指标不仅要多元化,而且要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实行主客观评价相结合。但在实践中,评价内容的选择往往不能很好地贯彻这一指导思想的要求,具体表现如下:第一,评价指标仍然以便于测量的项目为主,对学生主观因素的评价往往流于形式。例如,有的学校为了减少体育课评价的复杂程度,一方面出台详细、合理的评价指标,另一方面却仍旧在实施传统的评价方法,特别是一些边远地区的学校,几乎不实施新课标评价体系。第二,对学生学习态度等主观因素的评价形式和内容过于简单化,不够科学,学生学习主观因素的评价流于形式。实践中,一些学校主观地认为对学生的主观性评价就来自于体育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认识,缺乏对学生个体的了解,特别是学生体育意识形成过程的了解。

2.过分关注学生情感评价,忽视学生对学习技能能力的要求。

新课标评价体系内容的最大转变之一,就是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获得,以学生健康为主,改变过去以选拔和甄别为主的评价。因此,各个学校在落实体育新课标的过程中,都注意把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和心理健康的评价作为实施新课标改革的重点。但是在此过程中往往过分关注学生情感的评价而忽视学生学习一定的体育技能。在评价中过多地强调学生情感因素,容易使体育课教学丢失其最基本的作用――锻炼身体和提高身体活动能力。教师简单地把学生是否在体育课程中玩得高兴、开心,作为新课标体系下的评价内容,这种认识容易造成教师授课缺乏系统性和严肃性,使得学校体育课与学生课外的休闲娱乐活动混为一谈。

3.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在评价体系中“度”的把握不当。

评价方法是落实评价目标的途径。一般来说,评价方法有定性和定量评价之分。对体育基础知识和动作技能掌握的评价适用定量,对身体素质的评价以定性为主。定量评价比较客观、准确,而定性评价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模糊性。新课标的评价取消了百分制,实行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分制,相对看学生的进步幅度就容易一些,因为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难用百分制来衡量。但是,对于运动能力的测验,由于有时间、高度、远度之分,因此,仍然需要制定一个参考量表,作为附件,供教师在评定学生运动能力的进步幅度时参考。在实践中,一些学校为了突出新课标与过去评价方法的区别,否定过去体育课考核中的定量评价,不加选择地大量采用定性评价,模糊了学生在学习体育技能方面的客观差别,也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带来了负面影响。还有的学校在评价的过程中,对某些评价指标的评价属性没有很好地理解,采用了不恰当的定量或定性评价。

4.全面评价体系中各个主体发挥的作用与评价目的不符。

新课标评价体系的主体,改变了过去单一的以教师评价为主的局面,采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方法。这种“全面参与”的方法,主张让所有参与评价的人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要求评价者在评价中充分尊重每个人的“尊严、人格与隐私”,所有参与评价的人,不论是评价者还是评价对象,都是平等、合作的伙伴,是作为具体、完整的个人而不是传统评价中的试验者与试验对象。“全面参与”观点的最大贡献,在于它把评价过程的控制特点与评价对象的伦理要求成功地协调起来。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在这种全面评价的体系中各个主体地位的不同,评价主体难以有效地发挥各自的评价效用。一是教师在评价体系中仍处于绝对核心的地位,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价最终来自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不被最终采纳进入评价的结果,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效果不言而喻;二是过分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特别是互评,但又缺乏有效的机制保障互评的真实性和客观性,造成一些“有威信”“人缘好”的学生获得较高的体育学习评价,这些问题的出现是与全面评价体系的目的是不相符的。

二、问题的原因与改进建议

体育新课标实施后,各级教育单位都非常重视,但由于对新课标的理解有一定偏差,加上各类学校自身条件的限制,出现了以上评价体系方面的问题,具体原因分析及改进建议如下:

1.传统观念具有惯性。

传统体育学习评价在评价主体上注重教师的作用,在内容上重视体育技能能力的学习和提高,在方法上以定量为主,在目的上以选拔和甄别为主。这种评价方法相对于新课标的评价体系来说简单、明了、容易操作。而新课标评价体系细致、复杂、主观评价增多。由于传统惯性的作用,一些老教师在实施新课标过程中有很多的不适应,新课标的评价体系在实施过程中有时难以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建议:加大对体育新课标宣传的力度,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加强对新、老教师的培训,加强对实施效果的检查。

2.各类学校体育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新课标评价体系的有效实施,必须建立在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的基础上。特别是在评价方法的选择、运用上,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科研基础知识和科研能力,然而现实是,中学体育教师的科研水平尚待大幅度提高。要改变这种现状,建议:一是学校应严肃对体育教师录用资格和能力的审查,提高体育师资的水平;二是学校应定期举办和参加有关新课标的培训和会议,完善对教师的继续教育;三是学校应通过各种激励手段,鼓励中小学体育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自学。

第9篇:体育教学建议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问题;建议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发展,高职体育教育也在改革的浪潮中不断摸索未来的发展思路与方向。尽量做到符合学生要求,促进学生对其所学专业的掌握,同时适应高职院校自身发展要求。

一、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缺乏,跟不上高职院校的发展水平。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中,教材作为一种必要的教学工具,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教材编写应科学、合理。结合实际,针对水平不同的学生,要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材。而教材中的内容应与学生年龄以及水平特点相适应。没有对应教材,便会给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带来许多问题。

2.缺乏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不仅仅是国家对高职院校教学与管理的指导文件,同时还是学校开展体育教学,进行教学评估,建设相应课程的依据。到目前,国家还没有颁布跟高职院校有关的教学大纲。当前各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模式,大都是照搬了其他普通高校的教学大纲,这必然不能与高职院校的特点相适应。

3.没有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方式。虽然当前各高职院校对学生体育成绩的评价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完善,可还是将出勤率以及专业的考试成绩作为学生体育成绩的主要指标。在许多方面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的精神。经过有关调查显示,在目前评价系统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为对动作的技术评价,大都在50%以上,相对于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评价,其占到的比重则要小,个别的院校甚至没有设这项评价指标。这便使考核缺乏有效性和科学性。同时还致使学生对身体锻炼不重视,进而导致学生身体素质降低,承担不了往后工作所需强度。

4.教学设施落后以及教学场地少。学校落后的教学设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体育教学的发展,基础的达标要求也很难满足。而且一些院校的校区面积有限,大量的学生集中在学校里,让已经较为狭小的空间显得更紧凑。

5.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男女比例失调,女生大多不喜欢运动。多数的高职院校其学生来源都较为复杂,所以使得学校内的学生素质水平参差不齐。与此同时,多数高职院校男女比例不协调,这同样是制约体育教学活动不能够正常进行的因素,而且因各方面原因,女生大多数都不喜欢运动,这对于那些女生较多的学校来说,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加困难。

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问题原因分析

1.长期以来忽视了体育教学的作用,没有对体育教育的意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体育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可对体育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经过相关研究发现,高职院校许多领导、教师和学生对体育教学的认识都存在很大偏差。没有给体育教学足够重视,个别学校的领导只专注提升学校表面形象,对体育教学通常只是在口头上强调,而在行动上忽视的态度。

2.学校建校时间短,教学基础相对落后,发展不平衡。当前,多数的高职院校是刚建立不久或是从中专、技校发展而形成的,建校的时间大都较短,学校的教学设施相对落后。因目前国家仍旧没有指定相关教学大纲。所以,绝大多数的院校只能够延续之前的教学模式。

3.相关体育教师对职业教育认识模糊。经调查发现,目前各个高职院校的体育老师大都是源自普通高校体育系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与负责职业教育的教师也缺乏沟通。因此,对高职院校特征,培养学生的方式和学生专业对其身体素质要求等方面的认识都较为欠缺,无论是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还是于理论教学中对学生都缺乏科学合理指导。所以,体育教师如果依据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模式开展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这不但不利于高职院校职业教育,对体育教学发展也有较大影响。

三、 针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问题所提出的一些建议

1.制定符合高职院校特征的体育教学纲要,改进现有教材。相关教育部门,应组织体育教学专家对目前各高职院校体育工作开展调查与研究,编制出符合高职院校基本特征的体育教学纲要,结合实际,改进现有教材。根据高职院校办学特点与思想,界定高职院校中体育教学的任务与目标。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在教学上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加强教师自身素质是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工作。高职院校中的体育教师不仅仅要完成普通院校那样的教学任务,同时还应结合高职学生的专业要求,让当前的体育教学为学生职业教育进行服务。

3.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大胆创新。因生源的不同,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应运用不同的手段开展教学工作,不应拘泥一格。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结合学生专业特征,选择合理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调整主动参与运动的习惯与兴趣,于锻炼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进而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并提高其自主学习意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