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道德教育高校管理论文

道德教育高校管理论文

1.当前高校管理存在的弊端

1.1教师民主参与热情受阻

教师民主参与是指教师与领导者共同合作,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参与管理、发展能力的过程,蕴含着相互交流、彼此平等、相互尊重等特征。由于受管理科层制的制约和影响,将严格的管理制度体系置于师生之上,对教师的教学、科研采取量化的管理方法,从而导致教学和科研活动的短视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术的创新。作为高级知识分子虽然具有较强的民主意识,但一直以来教师在管理过程中长期处于被动地位,基本上只扮演着被管理者的角色,教师参与高校管理的积极性受抑制,教师与领导者的人际关系疏远,最终学校发展的动力机制受影响。

1.2学生主体地位弱化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课堂上学生是被动地接收知识,从而缺乏积极主动获取知识的主观能动性;重分数轻能力、重知识轻技、重传授轻方法、重规范教学轻兴趣教学的大学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主体性,久而久之,学生也慢慢淡化了自己的主体性意识,减弱了参与学校管理权的积极性,造成了学生管理道德的缺失,表现在:“第一,制度确立的价值指导思想上缺乏伦理的维度;第二,在对学生的管理中,关注的重点是知识的灌输,忽略了人格的培养,重智轻德;第三,管理者的重心在管理主体权利的维护,而忽视了学生主体尊严的维护和尊重”。高校是一个复杂的组织团体,领导者、教师和学生在管理活动中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具有主客体的双重身份,是管理与被管理、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主体的多样性决定了在管理活动中的多样性。而目前我们管理制度的目标旨在异中求同,过多地强调制度和标准化,忽视了被管理者的自觉道德规范和心理需求,从而导致高校管理活动中伦理关怀的缺失和异化现象。

2.高校管理伦理关怀的缺失及异化现象

高校管理制度是由高校制定,要求高校所有成员都必须遵守的,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其最终目的是达到主体对规范的自觉践行。在制度制定的过程中,主体依然是各职能部门,群众有参与制度制定的权利,但是制定的基本原则基本还是以领导者的意见为核心,制度制定过程本身就显示非公正性。在制度制定内容上,未能充分考虑师生的实际需求,师生所享有的权利较少,而要履行的义务却没变,内容缺乏科学化和规范化。在这种行政高压管理模式下,被管理者缺乏对制度的认同和认可,造成管理人员与被管理人员之间的冲突和对立,二者之间伦理关怀有所缺失。首先,人文关怀不足。人文关怀是教育的应有之义,关怀的目的是作为个体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现代高校管理中,人作为管理的主体,需要一种合理、规范、健全的制度来调动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积极性,但在现实中却并非如此。如某些高校的年终考核制度,考核依据量化法,即根据教学和科研工作量的多少来评定优秀,考核结果根据年终总结写的好与坏来界定,忽视教师在工作中的情感付出;低职称的教师若想发一篇高级别的刊物非常难,审稿的第一要素注重的是职称而不是文章的质量;在报销科研经费的过程中,设置层层关卡,报销手续极为繁杂,所有这些都会激起人的心理对抗和抵触情绪,把人性压抑的黯淡无光,抑制了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以至于对高校的管理工作产生负面影响。其次,管理主体本末倒置。在高校管理活动中,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学生是学校生存的核心要素,同时这两大主体也是高校管理的对象。高校的决策权和管理权往往集中在高层领导者身上,高层管理者对决策的影响力是最大的,具有决定性;领导者占据着利益分配的主体,并定夺利益分配的多少,忽视教师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政策的制定上,仅考虑的是可行性论证,而伦理性论证被排除在外,如制定严格的考勤制度,对教师的学术自由权有一定破坏,这些非道德现象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教师积极性的迸发。学生是被管理的对象,一般情况下,学生只能被动地接收高校的管理,没有较大地向上影响力的作用。如果把学校比作一个公司,学生则是公司的股东,既然学生是股东,就没有理由忽视股东的利益和要求。在高校进行决策的时候,适当放权到基层部门如一线教师、学生,让教师和学生拥有自己自由支配的空间,在这样相对自由和宽松的环境中,才能充分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归属感、被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应该引起高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给予教师和学生充分的道德关怀,是高校未来管理的走向。如果忽视师生的道德需求,用单一、机械、僵化、教条的管理化模式束缚师生,必然会带来对人性化欠缺的质疑,同时也会引起高校管理的异化现象。高校管理的异化表现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异化、科研异化以及管理活动的异化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在高校团体中扮演着不同角色,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管理者在履行管理职责过程中,因管理体制的僵化不得不面临着各种问题和压力,导致行为和理念割裂;被管理者由于没有决策权,对一些不合理的管理制度,表面上遵从指令,其实内心暗含不满却又不能发泄。管理者希望被管理者自觉服从管理,被管理者希望管理者给予更多的自由空间,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异化愈演愈烈。如今,高校无论是评职称还是科研活动中,量化考核是主要的考核标准,评职称分数的高低是根据教学工作量和科研工作量的多少而定,科研工作量的多少与发表文章的数量有很大关系,年终考核规定必须满足一定的科研分值,没达到要求的要受处罚,受这些硬性指标的影响,论文抄袭、学术造假现象越来越多,如此产生的科研成果与学术研究真谛背道而驰,学术失范事件屡见不鲜。在学生管理活动中,逃课、上网、玩游戏,考试违纪、舞弊现象日渐泛滥,考核机制狭隘,考试只注重分数,难免令高校教育管理过程衍生出人的异化。学生的学习生活单调乏味,越来越远离真实的自我,玩手机、发微信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抽烟、喝酒、聚会等,封闭思想,虚度光阴,忘却自我。所有这些异化活动,思考背后深层的原因,是制度的漏洞还是人性的缺失?这是目前教育领域值得深思熟虑的一个问题。高校管理是一个动态演变的发展过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的表现形式。目前,高校管理伦理关怀的缺失及异化现象折射出目前高校管理存在的问题,高校管理活动不仅需要硬性的制度管理,更需要尊重人性的道德管理,需要充分发掘人的潜能,尊重人的人格,高校管理伦理化是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趋势。

3.高校管理的道德维度

高校管理是一项与人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的管理活动,把人作为管理的主题,人性占据着重要地位,管理的最终目标是重视人的解放和主观能动性,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高校管理活动不仅需要制度的硬性管理,还需要道德的软性管理。在高校管理实践过程中,从新的视角诠释道德管理在高校管理中的能动作用。

3.1让学生参与管理

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校群体中的核心群体,但是大学生在高校中所享有的权利有限,话语权较少,主体性受到压制,自己的权益很难得到伸张。在目前这个信息飞速发展的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思想开放、时代感强,但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他们的思想稳定性差,有功利主义思想倾向,因此,让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可以纠正目前高校管理中欠缺的部分。高校里面的一些教学活动、学生活动、后勤管理等可以让大学生参与管理,参与到与自己利益密切相关的管理活动中,即锻炼了他们的能力,又完善了高等教育,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会处理社会关系的能力。大学生是高校管理组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管理实践过程中,坚持“无人被排挤原则”[3]和“最优共在原则”[3]172旨在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管理意识,同时也是高等教育新的使命,以此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意识。高等教育的精髓在于提供智慧与思维方法的教育,如果只注重专业知识而不注重德行的培养,很可能越有知识的人对社会的危害就越大,利用高科技犯罪的人便是很好的例证。因此,学校有必要建立一个让学生参与管理的机构,代表大多数学生的心声和学生的公共利益,让学生在高校管理制度上享有一定的决策权

3.2确立学生本位教育观念

个体本位观强调以人的能力和个性的发展为核心,把课程定位在人的发展上,在个体本位观的指引下,教育目标由单纯强调知识传授转向关注学习方法的培养,注重个人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教育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传授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离开学校教育后仍然能自主学习的个人。就学生而言,学生本位教育观就是把学生放在核心地位,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教育、关心、帮助、爱护,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为了学生。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求也随之发生不可预测的变化,高校课程的设置需要站在一个更高的视角、更富有人性化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价值的取向问题。一个时期以来,高校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高层次的专门人才,根据国家和社会的需求进行宏观调控,课程被理解为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载体,受教育者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对课程的选择权,忽视对个性的尊重。在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高校课程设置应根据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进行微观调控,以学生为本,在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个体对课程的自主探索、不断创新和永恒追求。

3.3推广大学生导师制

目前的导师制主要是针对硕士或博士研究生而言,其目的是在导师的指引和引导下,完成某一方向的研究工作。有些学校对本科生也实行了“导师制”,而这些所谓的“导师制”并没有真正践行导师的真正含义。一方面,本科生的培养计划里面并没有规定学生毕业所必备的科研学分,学生缺乏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学校没有给“导师”应有的利益保证,在意识上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客观条件的限制,主观因素的制约,造成了本科生的导师制形同虚设。而在国外一些高校里,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被纳入教学计划,占一定的学分比例;在培养体制上,保证大一的时候给学生实习机会,在实践中获得相应的学分,所参与的实践活动为今后的科学研究创建了良好的平台和基础。

3.4管理与校园文化并重高校的道德管理是借助于道德手段协调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提高高校管理的效用

实现高校的道德管理,不仅需要提高管理者的道德素质,更需要优秀的校园文化。高校管理的核心是人,高校的管理者是管理制度的制定者和管理行为的施动者,领导者的道德素质直接决定着管理质量;校园文化弥漫着整个校园,直接影响着学校师生员工的价值观,有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高校的道德管理才能真正实现。正如怀特海所讲,教育是为了传授“对思想的力量、思想的美、思想的条理的一种深刻的认识,以及一种特殊的知识,这种知识与知识掌握者的生活有着特别的关系”。校园文化致力于营造一种和谐的文化氛围,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符合高校师生追求自由的现实需求,充满人文关怀的校园环境是注重软实力的约束,体现高校管理柔性的一面,更符合高校管理的现实需要。

4.总结

高校管理不仅需要强制性的制度管理,也需要讲人性的道德管理,既有制度的强制性、权威性,又有道德的内在性,自觉性。制度是一种外在的规范,利用外部力量约束着人的行为,是硬性的;道德是一种内在法则,通过道德信念规范自觉的行为,是软性的。然而无论是制度还是道德,都是通过一种方式在高校内部形成良好的秩序,提高管理效率,制度管理和道德管理是并行不悖的,二者是互相交融的,在功能上是互补的,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发挥各自的功能。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高校管理伦理化会呈现出不同的性质,其内容和形式是不变性与动态性发展的辩证统一,高校的道德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是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未来高校的管理模式必然向着由科层制管理向多方位协同管理的转变;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由制度管理向道德管理的转变,重视人的解放和主观能动性,建立一种以人为本的伦理化管理模式是高校管理的新趋势。

作者:周红果 单位:吉首大学国际交流与公共外语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