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与对策(6篇)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与对策(6篇)

第一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摘要:教学“有效性”是所有教育从业者的追求。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表达信息的能力,高效的阅读教学水平可以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阅读技巧,提高表达能力,形成语文学科的专业素养。本文以如何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为研究对象,旨在为高中语文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途径

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最关键也是最难落实的一部分,传统教学模式刻板,学生的阅读能力长久得不到锻炼。随着时代的发展,对阅读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高中语文阅读能力教学的有效性再次引起重视。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教学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和学生。下面笔者将从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方面对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

1.教师“教”

通过对高中语文课堂的调查,我们发现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这样的现象,尽管教师用尽浑身解数创新课堂形式,试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学生依旧对阅读课堂存在抵触情绪。这就暴露了语文阅读教学的弊端,即教学载体单一化。能够被精挑细选搬到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必是精华,学生本不该提不起兴趣。教材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但教师并不陌生,甚至讲过百遍,因此,在丰富的教学经历中逐渐形成了思维定势,很难彻底改革教学模式。教师在多年的语文阅读教学经历中获得了丰富的教学心得,认为能够抓住教学重点和精华,因此,教师很容易忽视与时俱进的重要性,忽略学生的差异性,从而造成阅读教学的形式化。除此之外,教师把课堂重点放在自己教案中标记的教学重难点上,禁锢了学生的思想,很难挖掘出文章更多的内涵。

2.学生“学”

独立性意识强是高中生的主要特点,对异性好感上升,自我意识强,但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大多数高中生忽略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认为语文教学是“多余的”“无用的”,在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学生不听教师的讲解,导致阅读能力得不到锻炼与升华。有些学生虽跟随教师的讲解去理解课文,但很难跳出固有的思想去独立思考、提出问题,这种机械式的学习也难有收获。

二、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有效途径

1.“打破”

教师要从原有的教学经验中去粗取精,更新教学思想,与时俱进。这要求教师打破原有的固定模式,如教案、课堂环节等,树立可持续的、有创造性的教学方式。为避免学生注意力分散,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采用教、说、写结合的模式,在完成必要的讲解后,安排小组讨论或者思考环节,让学生找出文中不解之处再尝试找出答案。学生彼此分享自己解决的问题并予以点评,或者提出实在无法解答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全班讨论得出结论,加深印象。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课文讲解结束后留给学生10~15分钟的时间写一写与本堂课有关的题目,如讲解完《苏武牧羊》后,教师让学生以“假如你是苏武,请你写出你牧羊北海边时的心情”为主题写一写,然后找学生读一下自己写的内容并进行点评,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涵,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深入剖析教材,打破以往的思维定势,击破“忽略点”。所谓忽略点是指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发现的问题因缺少深入探究和思考导致难以或无法理解的情况。这时教师要及时发现,趁热打铁,引导学生突破“忽略点”。在扫清“忽略点”时,教师首先应判断该“点”是否存在探究的必要,如果是偏离课题且不符合新课改要求的可以简单提点,不用做过多讨论。

2.“引导”

高中生的心智已经成熟,自主性较强,理解力和独立性在某种程度上是其优势,教师适当引导就可以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性。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思考,提出能够被高中生认可的、可行的课堂形式。基于此,教师也可以主动出击,听取学生的建议,了解他们想要体验的课堂,从中得到灵感,丰富语文阅读教学课堂,这样不仅可以高效完成任务,还能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3.“自主”

高中生对于自由的渴望是其叛逆的出发点,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给学生自由,让学生自主阅读。阅读课上,教师可以尝试着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调动理解力,自主理解课文。如在《沁园春•雪》的教学中,学生自行朗读,感受万里冰封、千里雪飘的美,感悟豪迈的心情。自主性课堂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存在新鲜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有效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途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离不开语文教师的努力,找到适用于学生的课堂形式,根据时代的变革加入新元素使语文阅读课堂保持效率,能够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阅读技巧,提高表达能力,形成语文学科的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张谭.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考及建议[J].科学教育,2016(8):353.

[2]徐美琳.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初探[J].新课程(上),2012(3).

[3]唐凯.如何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6(30).

作者:刘绍秀 单位:龙川县田家炳中学

第二篇:提升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方法

摘要:语文课程中的现代文是一种能展现作者真挚情感和时代鲜明气息的文体,并且在各类语文考试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但是由于高中生在阅读现代文时无法领会文章主旨,造成了在考试中多次失分的困境。所以,本文针对这种现象谈一谈可以有效提升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的具体方法,望对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方法

现代文是一种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以及写作方法的复合文体,许多高中生在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因而在考试中形成了多次失分的尴尬局面,教师也因为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任务中无法进一步开展工作而苦恼。难道就没有什么方法能解决这一难题吗?答案是否定的,以下笔者将结合自身的现代文阅读教学经验发表些许观点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开展现代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无法开展系统化阅读教学工作

随着语文教学工作的不断深入,如何培养和提升高中生理解、分析、评价以及鉴赏现代文的阅读能力这一任务应当提上工作日程,阅读水平的整体提高是一种从母语的体验,然后逐步感受、揣摩并最终实现全部领悟的过程。但是,由于高中语文现代文的阅读教学缺少系统化的教学过程,导致许多教师从根本上忽略了这项工作重要性的局面,这也是致使高中生学习现代文难以取得阶段性进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高中语文教材中其实附录了一些不同文体、具有鉴赏价值、不同文学流派的精选阅读材料,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常常被教师从教学计划中剔除,实施了这种破坏教学系统性的做法还妄想让现代文阅读能力实现深层次的提升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2.阅读实践与高考阅读相脱节

这里所说的是高中现代文的阅读在实际练习时取得的效果无法应用在高考上,大家都知道,高考是检测高中学体水平的一道最终的关卡,学生和教师所有的努力都是围绕高考开展的,但如果不能将日常现代文阅读取得的成功运用到高考上,那对于学生来说必定会是个天大的不幸。很多教师在开展现代文阅读教学时过于盲目,不能严格依据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开展工作,这对高考测试的本意以及符合程度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意这一点,永远不要脱离高考大纲开展现代文阅读教学实践。

二、提升现代文阅读教学水平的实践方法

1.阅读内容的选取应慎重在实践中

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能够将多样、抽象的阅读内容转化成几个主要的方面进行分析的能力,因为高考中遇到的现代文阅读材料很多都是由社会经验丰富和人生感悟深刻的成年人所作,教师若想帮助学生将阅读材料理解透彻,就需要在日常阅读教学中勤于锻炼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分析能力。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和所阅读的内容展开对话,让学生走进阅读材料中,切身感受文中所描绘的人物、景象以及作者通过景象向读者抒发的真实情感。另外,教师要重视结合不同材料指导学生积累知识,能够从观察社会的形态中展开思考,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观点和看法。

2.明确指导体裁

所谓的文学体裁是指文学作品的具体样式,简称“文体”,主要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形式,但目前高考中涉及最多的就是散文和小说这两种体裁,也正因如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现代文阅读时应当重点对这两种文体加强训练,强化高中生的文体意识,重点向学生灌输这两种体裁的概念、分类形式、文章语言、结构特点以及表达方式等相关知识,为学生顺利迎接考试铺平道路。

3.了解考点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的考点多为对重点词语、句子的理解程度,整片文章的思想概括能力,文章写作手法和表达效果的认识最后还有对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的理解水平。对于重点词语的理解可以通过原文内容或者整体含义的理解最终确定答案。对于句子的理解,可以通过结合上下文详细解答。对于整片文章的思想概况,可以通过结合文章题目,结构和重要语句分析句子的主要情感和中心思想,进而概括整片文章思想。对文章写作手法既表达效果的认识,可以通过结合文章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耐心体会其写作手法的具体融合。对于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的理解可以从客观的角度判断文章内容和作者的表达,引导学生充分发散思维做出具有个性的回答。

4.掌握解题捷径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的解题捷径是有章可循的,其解题可大致分为五个步骤:一是确定文章主旨;二是研究文章思路;三是体会文章语言;四是分析文章表达技巧;五是仔细组织答案。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第四点分析文章表达技巧是阅读中的重点也是难点,以下笔者将举例加以说明。例如,请分析下面这句话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其作用是什么?“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进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间向外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经过分析可以知道,这段话里共运用了抒情和描写两种表达方式,这里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的作用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深冬寒冷的景象具体的描绘了出来。运用借景抒情的方式抒发了作者沉闷悲凉的心情。总之,想要提高高中语文教学中现代文的阅读效果,就需要语文教师在选取教学材料上面予以慎重,明确指导文章的体裁,了解现代文考查的重点,总结解题技巧探寻解题捷径,当然这也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唯有师生齐心,才能提高高中生现代文阅读的总体水平。

参考文献:

[1]赵永贵.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09.

[2]王欣欣.探究高中语文教学中现代文阅读教学提升方法[J].才智,2012(35).

[3]覃巧兰.对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的反思[J].学周刊,2014(32)

作者:王学成 单位:宁夏中卫市中宁县中宁一中

第三篇: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高中生正处于人文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阅读名著对于他们的发展来说有着重要作用。在高中教材中选编了不少国内外名著,这说明名著在教学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成为教学重点之一。但是,在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却存在部分问题,对教学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针对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试论,并提出一些有效对策。

关键词: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

名著阅读不仅是高中语文课程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让学生阅读名著,通过接触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能够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完善人格,促进身心得以健康发展且提升文学鉴赏能力。虽然不属于考试范围,却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内在需求。为此,高中语文教师需认真做好名著教学,合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和文学素养。

一、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首先,当前在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以自身为主导对学生干涉较多,导致他们缺乏阅读体验,和普通课文一样只是关注对语言文字的理性讲解,没有过多引导学生对名著进行感性品读,无法理解名著内涵,名著阅读教学效果被弱化。其次,有的高中语文教师在名著阅读教学中,比较关注学生对汉语知识的获取和积累,忽视对他们个性特点和思辨能力的培养,仅仅停留在对名著中人物、事件和经典片段的记忆,整个学习过程缺乏创造性、目的性和主动性,这与阅读规律相悖。再次,学生不仅要对名著作品进行品读、感悟和鉴赏,也应适当延伸拓展相互比较阅读,在对比中发现经典之处,并感悟人生和社会的发展规律。不过事实上并非如此,不少教师在名著阅读教学中都注重文本自身,而忽视延伸拓展,致使学生的阅读视野受到限制。

二、解决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问题的有效对策

1.丰富名著阅读教学形式

在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要想提升教学质量,首先应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教师可以采用课堂内外相结合的方式。在课上,高中语文教师可以介绍一些中外典故、名人经历、欣赏优秀文学作品等方式;在课下则开展名著推荐活动,让学生之间相互推荐优秀的中外名著,一起阅读和欣赏。同时,针对语文教材中的名著课文,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应的视频片段为学生带来直观感受,或者让他们分角色表演名著内容,体会学习乐趣。比如,在《雷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熟读课文,接着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电影《雷雨》中和课文内容相对应的片段,让他们结合文字和视频进行比较阅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电影中人物的动作、表情、语气等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分别扮演周朴园、鲁侍萍、鲁大海、周萍、周冲、蘩漪和四凤等,在课堂上还原课文情景,通过亲身体验提升对人物形象的认识。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相比不仅更具趣味性,还能为学生提供更为充足的阅读空间,体会到学习名著的乐趣,让他们运用多种方式去阅读名著,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改善教学效果。

2.鼓励学生思考名著内涵

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纯粹学习里面的汉语知识,学习名作大家的遣词造句、表达技巧、语言风格和巧妙构思等,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学会感悟名著的文化取向和价值观,理解这些优秀文学作品中蕴含的哲理,情感受到熏陶、思想受到启迪。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名著阅读教学中应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名著的内涵,采用辩论会、征文比赛、读书小组等方式,让他们畅所欲言,说出自己对作品内涵的理解,体会审美乐趣。例如,在进行《装在套子里的人》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先介绍这篇小说的背景资料:19世纪末期,俄国的工人运动逐渐展开,马克思主义已在全国传播,工人阶级的政党正在形成;沙皇政府极力加强反动统治,疯狂镇压人民。教师可以让学生重点讨论小说中的“别里科夫”这一人物,先从他的生活习惯和思想性格进行分析,再深入研读他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表现?平时最爱说哪些话?并探讨本文的矛盾点:别里科夫也曾尝试与华连卡结婚来走出套子,但结果却以失败告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如此,学生在学习本文的讽刺语言与作者高超的幽默讽刺艺术的同时,领悟到因循守旧的危害性以及勇于改革创新的重要性。名著阅读教学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应追逐语言文字方面知识的讲解和传授,还应引领学生体会名著中蕴含的道理,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思想情操,真正体现名著阅读教学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黄雪艳.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D].云南师范大学,2015.

[2]赵招娟.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6.

[3]谢晶晶.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方法探究[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4(Z2):33-34.

作者:黄玲 杨再胜 单位:铜仁市民族中学

第四篇:高中语文阅读审美教学探析

摘要:语文素养是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而传统文化则是人文素养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在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很难看到传统文化的影子,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尤其是阅读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对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接触和认可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对促进高中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也有重要意义。在分析高中语文阅读审美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如何在高中语文阅读审美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审美;中国传统文化

一、高中语文阅读审美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现阶段在高中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占有很大的比重,但由于考试等功利化的认识等因素的影响,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阅读中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传统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扬和继承。语文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进行文化的传承和创造。新课标中也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语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优秀文化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因此,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字词句的教学,还需要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重视文化遗产的传承。在目前的阅读教学中,很多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和阅读较为发怵,普遍反映很难,如果没有字典等工具书就很难读懂,在学习中还是传统的字词句、内容理解、句型模仿等学习内容,缺乏对文章的感悟,有的学生甚至很少读古代的文学名著,不喜欢古诗词,只看教科书和参考书,缺乏必要的人文滋养。更多的则被现行流行的时尚元素所吸引,认为传统的孔孟思想、唐诗宋词、书法绘画等已经落后于时代,不值得学习。

二、高中语文阅读审美教学中传统文化融入方法分析

1.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改革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可以将经典的传统文化融入阅读材料中,减少一些说教类的阅读内容,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的价值观,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给予接触传统文化知识的机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接受传统美德、爱国主义等思想的熏陶。如,高中语文阅读中《陈情表》等文章的加入,使学生充分理解勤学、忠孝、珍惜情感等传统文化的精髓,教师在教学中通过主动点拨和重点解读启发和影响学生,使其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样不仅实现对学生的教育功能,同时对传统文化起到继承和发扬作用。

2.引导学生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加深阅读印象

课堂的讲解固然重要,但课下的动手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之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下进行必要的写作,以此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如,在学习完《论语》《陈情表》等内容后,引导他们在课下写读后感。在重要的传统节日时,如清明、中秋等可以引导他们去图书馆或网上搜索有关节日的历史和趣闻进行自主阅读,然后在班级中进行开放式讨论,通过互相学习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识程度,产生与传统文化亲密感,通过以上多种途径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认可,并能更好地促进高中语文阅读学习的开展。

3.加强课文阅读中传统文化内容的渗透

课文阅读活动是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相互渗透的重要途径。在课外阅读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内容的学习和理解。如,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经典诗词、美文背诵与赏析。在每堂课的前五分钟安排学生将自己喜欢的经典诗词或者美文以背诵和讲解赏析的形式展示给大家,学生通过事先的内容搜索、选择、阅读、理解和表述,不仅加深了对传统文化内容的了解和欣赏程度,同时也带动其他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这一活动中,通过每日的坚持和持续不断的进行,在长期的积累中学生自觉地积累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并提高了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升了自己对传统文化内容的理解和审美能力。另外,教师可以在每个学期安排学生选择一到两部经典名著进行阅读,课外时间阅读一些国学经典,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道德修养,让学生通过博览国学经典,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读书会,让学生交流和共享读书心得,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4.在教学中积极营造课堂文化氛围,加强人文熏陶

在部分传统文化阅读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营造学习的文化氛围,以此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如,在学习《荷塘月色》一文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将李白的《古风》中有关荷花的诗词融入其中,还有杨万里的《莲花》等,再配上相应的古典乐曲,这样很容易将学生带入荷塘月色的真实美景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对荷塘月色及相关诗词所蕴含的文化底蕴的理解和掌握,加深对传统文化知识内涵的理解和认识程度,并自觉地形成对该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再现,以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诵读文章来营造课堂的文化氛围,让学生通过文章的诵读不仅记住文章内容,同时在诵读过程中准确理解和深刻体会文章所蕴含的思想主旨和精神,形成对文章内容的认可。

5.深刻挖掘阅读教材中的文化内涵

高中语文教材中不乏古代作品中的诗词、小说等内容,这些内容是传统文化知识的载体和重要传承形式,蕴含着丰厚的传统文化精神和内容。因此,在教学这部分内容的阅读时,教师不仅要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如,字词句的理解和掌握等,还需要对文章的写作历史背景、作者写作处境、所体现的文化内涵等较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进行讲解和说明,只有深刻挖掘这部分学习内容的传统文化思想,才能真正实现学习和教育的目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从课外的注释、阅读提示入手引导学生关注文章所涉及的文化常识。或者从文章的故事情节入手,给学生主动展示整部著作的文化内涵。或者从课文的主题入手,为学生深入分析文章中所蕴含的传统美德、文化背景和哲理境界,让学生体会文章的文化意境和趣味所在。通过全面、深入的学习,让学生从整体上掌握文章的文化意境和内容。

6.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

新课标指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因此,在语文传统文化内容的教学时,要重视语文的熏陶和感染作用,在重视教学内容价值取向时也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古代诗词或其他文体内容时,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找出阅读文章的中心思想,让学生表达对该文章的理解,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和比较,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对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的主题大意及文化内涵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总之,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传统文化内容的融入及深刻挖掘和传授,主动引导学生进行相关国学经典的阅读和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创造性地学习,真正发挥传统文化对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滨.试析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J].亚太教育,2016(21).

[2]朱君秋.世界遗产与中职语文教育的新使命:以旅游专业为例[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5(10).

[3]程勇刚.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分析[J].课外语文,2015(12).

[4]张雪平.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J].学周刊,2015(8).

[5]朱君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将世界遗产教育渗透到旅游专业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4(12).

作者:王华土 单位:浙江省三门中学

第五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阅读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阐述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对策

随着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提出,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一直在不断地变革,如何提升阅读的效果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过程流于形式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流于形式的现象,教学观念比较陈旧。教师过分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却忽视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仅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注重教材内容的理解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仅仅注重教学内容的教学,但是却忽略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教学主要是通过教材进行传授,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阅读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阅读内容有待丰富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由于受到教学内容以及时间的限制,教学内容仅限制在课本上,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在高中语文阅读中进行拓展性阅读显得尤为重要。在当前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如果不能很好地意识到拓展教学的重要性,也就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1.更新教学观念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明确阅读目标和教学内容,注重阅读方法的丰富化。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应用,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分析学生在学习中的特点。教师不仅要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还要具有丰富的知识底蕴,并要不断提升其文化素养,以此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2.注重阅读方法的培养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阅读方法的培养,学会理解剖析文章的结构,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细节。例如,在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文章时,要让学生理解文章中林教头的思想变化,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通过学生熟悉的文章与学生不熟悉的文章进行对比,以此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

3.拓宽阅读内容

教学设计往往围绕考试内容进行设定,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阅读的内容和范围,也就使得学生的学习视野比较狭窄,不能取得较好的阅读效果。阅读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为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拓宽阅读内容,让学生借助互联网、图书馆的方式进行阅读,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当前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流于形式的现象,教学观念过于陈旧。教师仅注重教学内容的教学,却忽略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仅仅限制在阅读的课本上。因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注重对学生阅读方法的培养,阅读方法就是在阅读中能够对文章的结构进行理解剖析,以便理解文章的细节;拓宽阅读内容,让学生可以借助互联网、图书馆的方式进行阅读,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英娜.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7):8.

[2]日孜万古•艾合买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J].赤子(上中旬),2015(2):263.

[3]梁晓.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10):81.

[4]岳曲.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文学教育(中),2014(8):113-114

作者:唐蕾 单位:西吉县职业中学

第六篇:高中语文大阅读生本对话教学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一直是难点和重点。在新课改中,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从未停止教改探索之路,但也有困顿、迷惘,这是一条艰难曲折的漫漫之旅。笔者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大阅读教学理念和策略,希望可以为语文阅读教学改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虽然,高中语文大阅读并非灵丹妙药,但只要把握好大阅读的教改方向,势必会给阅读教学带来一个全新的格局。

一、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整体把握是指把握文章的整体文意和思路层次,要回答两个问题,文章写了什么和文章是怎么写的?即文章的主旨和内容,把握文章作者如何展开思路,设计结构层次。在大阅读中,弄明白这两个问题,就读懂了整篇文章。把握整体文意和写作思路也是读懂文章的前提和基础。想要弄明白这两个问题,可以关注文章标题,分析文章的“眼睛”,文章的信息都汇集在标题中。通过关注标题,揭示文章意义;正确概括段意,理清作者写作思路,理解文章主旨思想和写作内容;关注文章注释和写作时间,明确文章写作背景和写作时间,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如《我们为什么而活着》一文,从标题就可以看出课文的主旨。在知识大爆炸时代,高中生受各类思想的影响,通过课文的阅读学习,让学生正确认知“自己为何而生”这个问题,给予学生人生引导,理解作者的博大胸襟和崇高品质,理解课文的主旨和感情,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作者罗素是20世纪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思想家,在他的一生中,著书71种,涉及数学、政治、哲学、宗教等方面,有着“百科全书式作家”称号。罗素一生经历了多次婚姻变故,但罗素是真诚的,他一直在追求爱。罗素一生坚持为公众进行良知辩护,在1961年甚至因反战静坐而被监禁两个月。

二、重视技巧,奠定基础

文体写作技巧是语文工具性的集中表现,也是大阅读深化的基础,重视大阅读中的基础知识和阅读技巧,为大阅读深化奠定基础。这就需要在大阅读教学中,教师把握文章体裁,梳理出不同文体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顺势而读。如小说有环境、情节、人物三要素,如何渲染环境、叙述情节、塑造人物就是小说大阅读的重要基础,也是解读叙事类文体的重要流程。掌握文学技巧,主要是了解章法结构和修辞,解读作品的叙述逻辑顺序、辞章和文字美,看作品设计的用意。如《我们为什么而活着》的结构特点是总分总的结构模式,是一种议论式随笔,开头总提文章主旨,中间三段进行具体阐述,在课文的最后再总结。在行文中,思路是这样的:总提人生追求,归纳作者的追求,明确作者“对纯真爱情的渴望”“对无穷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的深切同情”,而恰恰是这三种追求,使得作者执着而又痛苦;分述追求的理解,渴望爱情,因为爱情带来狂喜,摆脱孤独,爱的结合能见到天堂;追求知识,可以了解人类的心灵,知道星星为何发光,理解毕达哥拉斯思想;同情苦难,因为有饥饿中的孩子,被压迫被折磨者,孤苦无依的来人,全球性的贫穷、孤独和痛苦,最后表明态度,值得为之而活着。

三、巧用经典,培养能力

经典阅读,跨越古今中外,带领学生体验各种情感、思想、生命、人文内涵。通过阅读经典,体会经典作品中词语、句子、思想和作者态度,通过整体把握经典,结合上下文语境理解作品,理解作品写作背景、思想倾向和主旨,分析作品结构,统领作品主题。然后,结合自身实践经验,感悟作品,体会作品,品味作品,欣赏作品,判断作品价值。在《我们为什么而活着》教学中,分析三种追求的理由时,教师可以引入名人名句,如追求爱情———冰心:“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学生在课文理解中,讨论归纳出作者的三种追求,概括作者追求的原因,分析追求之间的内涵关系,结合自己的感悟,谈一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最后,在课文鉴赏的基础上,让学生想一想自己的人生追求是什么?提高学生思想境界,让学生从作品中得到启示,明确人生方向。“大阅读”以开发学生生命潜能为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笔者以大阅读教学理念为指导,在教学中整体把握,理清思路,重视技巧,奠定基础,巧用经典,培养能力,关注学生在阅读中的成长,强调学生阅读整体感悟和文化积淀,养成语文阅读习惯,增强学生语文素养,使他们成为“阅读专家”。尽管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一直是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通过理解全文内容,理清思路,把握课堂所教授的技巧,举一反三,合理运用。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最好穿插经典,然后通过体验式教学,让学生结合自身情况来体验作品表达的感情。总之,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督促学生多阅读,多思考,多运用。

作者:陈碧清 单位:江苏省泰州市第三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