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舞蹈基本功训练在民族民间舞中作用

舞蹈基本功训练在民族民间舞中作用

摘要:任何一门技艺都离不开扎实的基础功底,舞蹈同样如此,甚至可能对舞者基本功的要求更加苛刻。本文重点就舞蹈基本功的训练对民族民间舞的表演作用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民族民间舞爱好者与表演者提供一定的帮助与参考。

关键词:舞蹈基本功;民族民间舞;训练;运用

舞蹈是运用肢体完成一系列动作,来表达自身情感或描述某个事件的艺术表现形式。一般情况下,舞蹈都伴随音乐同时出现,可以给观众带来视听上的愉悦体验。中国民族民间舞的种类繁多,每一个类别的民族民间舞都是经历了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历史发展演变历程,同时也是各民族的文化形式的代表。众所周知,中国少数民族的百姓能歌善舞,几乎每一位少数民族的人们都能通过舞蹈来表达自身情感,但这样的舞蹈还并不能称之为艺术表演形式,当舞蹈被搬上舞台,呈现给更为广泛的观众时,则对舞者的基本功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舞蹈基本功足够扎实的舞者,才能通过高难度的肢体动作和流畅的表演将舞蹈本身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因此,要呈现出更加优秀的舞蹈作品,就需要舞者不断对自身舞蹈基本功进行训练,不断提高自身舞蹈专业素养,才能完成直击人心的舞蹈艺术作品。

一、舞蹈基本功训练概述

舞蹈是透过肢体动作来进行表现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的美感往往在一瞬间的完美造型上,因此,为了这一瞬间能够完美展现,舞者们就需要在平时不断刻苦强化练习自身的舞蹈基本功。舞蹈基本功动作以把杆为临界,分为把上和把下两大部分,其中把上动作主要包括:擦地、蹲、划圈、小踢腿、跨掖蹲(单腿蹲)、腰、控制、压腿、朝天蹬、大踢腿等;把下动作主要包括:大踢腿、擦地、蹲或控制、转、腰或翻身、跳(小、中、大)、手位或身段、步或圆场步等。压腿,压肩,推脚背组合,把杆训练组合,踢后腿,劈腿跳,大踢腿等。将这些基本功动作进行一系列串联编排便能形成我们常见的舞蹈高难度动作或一些舞蹈组合,这些基本功的训练能够帮助舞者在舞台上完美展现技术动作,从而提升舞蹈的整体质感。

二、舞蹈基本功对于舞蹈表演的意义

古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起初是描写戏曲演员早年的艰辛,实际上,这句话放到当下舞蹈演员的身上也合适不过了。一名优秀的舞者一定是经历了千万次基本功的苦练,才可能换来完美的表演。因此,舞蹈基本功对于舞蹈表演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舞者能够最大限度表现舞蹈作品的艺术内涵,这种表现是建立在标准且具有难度的舞蹈动作基础上的。因此,一名舞者想要达到称职甚至优秀的水平,则离不开坚持不懈的基本功训练。基本功的训练不仅可以让舞者的舞台形象塑造起到最关键的支撑作用,还能够在长时间的基本功训练过程中逐渐优化舞者的形体只有将舞蹈基本功训练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才能更好的诠释民族民间舞的魅力,也才能够将民族民间舞蹈发扬光大。因此,涉及到舞蹈表演的舞者们都应该将基本功的训练贯彻到底。舞蹈基本功的训练并不会违背人体肌肉组织和骨骼的生长特点,而是通过训练使形体在舞蹈表演中能够标准的展示一些较为困难的动作。芭蕾舞的基本功训练注重加强腿部的力量。在中国的民族民间舞中,舞蹈基本功的训练主要表现在为了演艺舞蹈中的一些角色动作而进行的身体条件的锻炼,从而加强技能训练,增加肢体协调性与韵律性,将肢体动作变现的能力进一步提高。现代舞的基本功训练则更倾向于对身体开合度的释放,深层次挖掘舞蹈者的肢体运动潜能,多体现在对肢体关节的韧性训练上。无论是那一种形式的舞蹈表演,都有其独特的,旁人难以完成的技术动作,而舞者要想将这些技术动作完美展现出来,就离不开基本功的训练。

三、舞蹈基本功对民族民间舞的影响

舞蹈基本功对任何舞蹈的表演水平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笔者挑选了旋转、跳跃、翻腾三个难度相对较高的舞蹈基本功动作为例,详细阐述舞蹈基本功对民族民间舞的影响。

(一)旋转对民族民间舞的影响

大多数舞蹈都会运用到旋转这一项基本功,旋转在舞蹈学中的定义为以舞者中轴线为轴旋转。旋转可以说是许多不同舞蹈的基本训练之一,是最常见的舞蹈语言的表现形式之一。在民族民间舞蹈旋转训练中,我们要结合自己的表现,因为旋转的内容和技巧是不同的,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效果。正因如此,在具体应用中,我们可以结合原创旋转动作来进行改编和创新,与其他肢体动作进行整合,表达民族文化内涵,创造不同的舞蹈动作。

(二)跳跃对民族民间舞的影响

在中国舞众多基本功动作训练中,跳跃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训练中,跳跃项目都是用来锻炼舞者的弹跳能力的,这也是一种独特的中国舞蹈训练方式。在进行中国舞蹈训练时,要注意区别于其他类型的跳跃训练,可以对舞蹈的位置和技巧进行中国舞蹈式的训练,还要注重身体节奏与跳跃训练的结合,形成更加成熟优美的舞蹈姿势。这样,民族民间舞蹈技能的训练,在上述跳跃技能训练的基础上,才能完美地展现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和内涵,再加上音乐,舞者优美的跳跃动作令人赏心悦目。

(三)翻腾对民族民间舞的影响

翻腾是大多数舞蹈中的常见表达形式,也是舞蹈中的一种内容形式。很多民族民间舞蹈都有其独特的翻腾技术动作,这些翻腾技术动作可以充分突出民族个性。翻腾这一特殊的技巧,主要是以腰为轴来完成的,动作与舞蹈的结合,达到民族民间舞蹈的灵活性和流畅性。总体来说,翻腾的技术性和难度都比较大,所以表现它的时候方法也有很多。在大多数民族民间舞表演中,翻腾技巧的使用始终是难以避免的,进而可能会出现众多相似或雷同的动作。因此,在民族民间舞动作编排时,可在原有的翻腾动作技巧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改编和创新,从而将民族民间舞个性进一步强化和突出,这就是民族民间舞蹈的魅力所在。

四、舞蹈基本功在民族民间舞表演中的作用

(一)帮助舞者规范“形”

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中的“形”实质上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概念,它包含了扭、倾、圆、曲的曲度美,也包含了跳、翻、转、滚的动态美。在不同民族的舞蹈中,对“形”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比如,朝鲜族的舞蹈对舞者“形”的要求体现在含、垂、稳、柔上;藏族舞蹈对舞者“形”的要求体现在颤、开、顺、左、绕上;蒙古族的舞蹈对舞者“形”的要求体现在扭、转、跳、抖上。无论是哪一种民族民间舞蹈,都有其典型的“形”。舞者如果在表演中想要完美演绎这些舞蹈中的“形”,就离不开基本功的训练,也只有扎实的基本功才能规范舞者演绎民族民间舞蹈中的“形”。

(二)帮助舞者展现“神”

舞蹈中的“神”指的是神韵,优秀的舞者展现的舞蹈绝不单纯只是对“形”的完美演绎,更重要的是舞出了灵魂,直击观众心灵,也就是舞蹈带有神韵。那么在训练和表演中,必须清楚地理解和表达舞蹈的神韵,才能展示舞蹈的生命力。神韵的表达取决于表情和眼神,所以在基本功训练中要始终注意表情和眼神的控制,展现舞蹈的内涵。不同民族的舞蹈有着不同的内涵表达,但无论如何,这些内涵都需要透过表演者富有神韵的表演来进行体现。例如,东北秧歌是一种节奏欢快的民族舞蹈,因此舞者的脸和眼睛需要更加活泼灵动;而藏族舞蹈则需要一种较为稳重庄严的神态。不难发现,民族民间舞蹈表演中神韵的体现是离不开舞者在平时基本功训练是对神韵的理解与发展。

(三)帮助舞者表达“劲”

在正常的基本功训练中,舞者注重真实“劲”的表达,对“劲”理解不好,舞蹈的质量则会明显降低,其在舞蹈中的感受和内涵无法表达。民族民间舞蹈的节奏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多数会在舞蹈节奏中呈现出缓急相错,动静交替的情形。如维吾尔族舞蹈有“三步一踢”的动作就是对“劲”最好的体现。另外,对东北秧歌也有明显的“劲”体现。不难发现,在民族民间舞中“劲”的表现是很容易吸引观众眼球的,但这种突然的动作变化表现程度往往很大程度决定了这支舞蹈的艺术表现水平,因此,舞者需要在台下不对进行基本功训练,来强化对“劲”的表现力。

参考文献

[1]杨军红.浅析中国舞基本功训练在民族民间舞中的作用[J].戏剧之家,2017,(12).

[2]江竺颖.中国舞基本功训练在民间舞中的作用分析[J].通俗歌曲,2015,(09).

[3]周威.浅谈中国舞基本功训练在民间舞中的作用[J].大众文艺,2013,(08).

[4]郭春敏.浅谈中国舞基本功训练在民间舞中的作用[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1,(03).

作者:赵凯 单位:巴中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