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舞蹈训练论文范文

舞蹈训练论文全文(5篇)

舞蹈训练论文

第1篇:舞蹈训练论文范文

关键词:体育舞蹈;形体;练习;形象

1前言

1.1选题依据

现如今青少年的生活压力学习压力越来越大,许多父母只重视孩子的学习而忽略了孩子的身体,长期以往形成驼背、O型腿等不良的身体形态,对此我选择体育舞蹈进行研究。体育舞蹈在我国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它是在音乐的伴奏下,通过人体各种肌肉关节有节奏的变化而塑造形体,表现出各自情感与技艺,可以愉悦身心增强体质培养良好体形的一项体育运动,体育舞蹈不仅能帮助青少年培养出蓬勃向上的气质而且能在参与中建立友谊,陶冶情操。体育舞蹈由恰恰、牛仔、斗牛、华尔兹等十种舞步组成,练习这几种舞蹈可以使青少年具有运动员风度、气质,又可以具有舞蹈者的神、形、情,原丽英学者在《浅谈体育舞蹈的锻炼价值》一文中描述道,体育舞蹈它不是叙事舞蹈却让人领略到浪漫飘逸的气息,它不是健美操、自由体操、艺术体操,让人在惊险难中感受到运动的美,而是让运动随着肢体的舒展,腰、髋部有节律的摆动中去体验一种特殊的美感[1],由此可见体育舞蹈对形体的影响深远。

1.2体育舞蹈的基本介绍

体育舞蹈是一项将体育运动和艺术融为一体的高雅的运动项目。体育舞蹈将强身健体和身形塑造有机结合,同时完美地融合了舞蹈、音乐、服饰、风度,深受大家的喜爱。参与体育舞蹈的过程是一种美的气氛的营造过程,许多研究者不断对体育舞蹈进行深入地研究,尝试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剖析和审视体育舞蹈与形体美的塑造的具体作用.体育舞蹈基本描述:华尔兹,其舞姿雍容华贵,典雅大方,动作如行云流水;探戈,洒脱,奔放,动作刚柔相济,快速有序,左顾右盼,前后闪头的头部动作使舞蹈更显有棱有角;狐步舞大方,悠闲,步法严谨而轻松,步态优雅而流畅;快步舞轻快、活泼,舞态飘逸稳定;伦巴缠绵委婉,柔美抒情,舞蹈情感的表达非常细腻。由于每首舞曲音乐主题基调不同,所以情感的抒发也不同,有的欢悦而旖旎,有的深沉而纯情;恰恰恰欢快风趣,诙谐花俏,极富节奏的打击乐使舞蹈动作形成一种滞动有节的“脆”劲,给人俏皮利落感;桑巴狂热,极富弹性的舞步注重音乐切分;牛仔粗犷,斗牛勇敢、激奋[2]。

1.3文献综述

现如今国内外体育舞蹈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体育舞蹈源于欧洲、拉丁美洲,16世纪传入法国,1950年在法国举行了第一次的“黑池舞蹈节”,而我国1986年才正式将其引进,1991年5月,中国体育舞蹈运动协会才正式成立,由于中国的体育舞蹈起步比较晚所以在广大人民心中还没有形成明确的概念。而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体育舞蹈对青少年形态的影响,因为这一时效性的影响,许多学者将注意力转到体育舞蹈对形体的影响这个方向上,何跃春教授曾对我国29种体育类期刊上发表的关于体舞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体舞类科研论文的数量每年都呈增长趋势,研究内容集中在体育舞蹈的作用与价值、体育舞蹈与形体[3]。体育舞蹈是具有独特风格的项目,陈智强学者认为体育舞蹈具有个性风格,这些个性风格就是通过身体姿态来表现,各个舞蹈之间既有通性又有异性,共同点是要求身体姿态舒展大方,挺拔;异点是各舞种有各自的个性化的风格,这就要求舞者用个性化的身体姿态来展现出各舞种的风格[4]。赵军学者认为体舞是舞伴之间协调配合的一项运动,它通常由一男一女组成[5],胡凯学者认为,体育舞蹈是通过人体来表达的,它始终要求舞者保持良好的姿态美:挺胸、收复、立腰、平肩、梗头、松膝、大腿和臀加紧上提,这种舒展、挺拔、刚健、优美、端庄、典雅的体态,既给人精力充沛之感,又蕴含艺术魅力[6],正是这些风格特点可以培养青少年身体形态的柔韧性、灵敏性、协调性等。我认为国内外体育舞蹈虽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通过国内众多有些学者的钻研已经逐步紧跟国际步伐,发展的迅速也是有目共睹的。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及青少年本人意识到青少年良好身体形态的重要性,以及体育舞蹈对培养青少年良好身形的时效性[7],因此许多家长选择体育舞蹈来改变孩子的形体气质。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体育舞蹈对青少年的形体作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本篇论文我通过中国知网,扬大图书馆资料库等方式选取了九篇知名学者对体育舞蹈队形体影响相关文献,然后有重点的采集文献中与我论文相关的的部分,为我的论文做基础。

2.2.2逻辑分析法

对收集的文献进行整理后,依据阅读过的文献资料等相关资料,通过逻辑分析法,对我所要研究的课题进行分析与综合,以此得出较为合理的结论。

3体育舞蹈对青少年形体影响的分析

3.1体育舞蹈对青少年体型的影响

体型是指对人体各部分之间的比例的总体描述和评定。由于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骼尚未完全定型,柔韧性适中,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在练习体育舞蹈时需要练习者挺胸收腹可以使青少年的勾胸驼背得到一定程度的纠正,使得脖子看上去更长、挺拔;坚持一段时间的压肩和手臂伸展的动作练习,可以矫正青少年耸肩,看上去更有气质;长期的绷脚尖、腿部肌肉收紧、膝盖向里收的动作可以使腿部线条的动作更加优美;跳舞时八字脚站位的要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0”型腿。不论跳探戈、伦巴、华尔兹何种形式,都必须挺胸收腹,头、颈、背、臂、腰、胯、腿、脚各部位联合协调运动,使动作挺而不僵,柔而不懈,实而不松,从而达到美的统一。

3.2体育舞蹈对青少年体格的影响

体格包括人体生长发育的水平,身体的整体指数与比例。在观赏者看来很流畅很轻盈的动作,其实每一个都需要表演者挤压肌肉全身用力,看起来轻松时则需要表演者既要有力量素质、耐力素质,又要有柔韧素质、灵敏素质。力量素质:青少年在做不同的动作时,为了保持平衡、更好发挥,需要不断改变动作,这些都需要各个肌群相互作用来实现,所以力量素质可以得到加强;耐力素质:体育舞蹈持续时间比较长、运动量比较大,节奏动作变换明显,人易感疲劳,因此对青少年的有氧耐力有一定要求;柔韧素质:柔韧素质得到发展才能使动作更加舒展,每节课前都会进行压腿、压肩等练习,有利于柔韧素质的提升;灵敏素质:体育舞蹈节奏变化快,需要各器官协调配合完成,青少年练习者迅速、准确、协调地改变自己的位置和方向,对灵敏素质有提高作用。体育舞蹈通过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改善身体机能,从而达到一定的体格提升目的。

3.3体育舞蹈对青少年姿态的影响

姿态包含站姿、坐姿、走姿。青少年期间养成良好的姿态效果尤为显著,坚持联席会受益终身,练习要求练习者挺胸收腹、两腿用力绷直、两肩向下沉,长此以往练习者的站姿、坐姿会有很大改善。体育舞蹈中的每个动作都是由不同的步伐组成,如伦巴走步,华尔兹步等,这些优美的步伐会对走姿产生积极影响,走姿变得轻盈,是青少年看上去更有活力、蓬勃有朝气。

4小结与建议

4.1小结

首先是体育舞蹈对青少年整体形象的影响,它是一项集娱乐、健身、艺术于一体的体育性质的舞蹈,它既不像竞技体育运动那样的激烈,又不像舞蹈那么的柔和。长期坚持体育舞蹈对练习者的体型、体格、姿态三者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使练习者形体更加均匀协调,不良的身体姿势得到纠正,男生看上去更加玉树临风,女生更加亭亭玉立。其次我对体育舞蹈为什么可以对青少年形体产生影响得出以下结论:在每节体育舞蹈课开始都是形体训练,而这些训练对青少年正确身体姿态的形成具有一定的针对性,通过一系列的训练对青少年的不良姿态有显著效果,它们大致分为三种:基本姿态训练、柔韧训练、组合套路训练。

4.2建议

首先我们想让青少年友好的形体就得先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形体美,再联系之前对其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形体美是人体所表现出的形体结构的美,形体美包括人体美和姿态美两个方面。人体美主要是指人体外部呈现出来的线条、比例、色彩的美,如美的身材、相貌,是静态美;姿态美是指人体各部分在空间活动所构成的各种姿态和行为举止的美,是动态美。形体美在一定程度上表现的是一种精神面貌,是人体的外形特征和体形类型。其次我们应该让他们明白体育舞蹈与芭蕾形体的关系,为什么一开始我们学的是芭蕾形体。芭蕾基本训练是一种顺应人体结构以及功能的练习,达到形体美、气质优雅、韵律感强的目的[8],而正是这样的训练让拉丁舞者在快速的肢体动作与步伐中以让能给我们呈现出轻快挺拔的身姿。这些训练可以让我们有足够的稳定性、平衡性来完成拉丁里的动作,比如转圈、绷脚尖、动作的延伸等等。

参考文献:

[1]原丽英,张继英.浅谈体育舞蹈的锻炼价值[J].2000,22(02):64-65.

[2]张战博.浅谈体育舞蹈对身体素质的影响[J].2007,(23):105-106.

[3]何跃春.1994—2013年我国对体育舞蹈科研论文的统计[J].2014,(14).

[4]陈智强.浅谈体育舞蹈对身体素质的影响[J].2007,(23):105-106.

[5]赵军.论形体训练在体育舞蹈教学中的作用[J].2009,30(10):104-105.

[6]胡凯.浅谈体育舞蹈的健身价值[J].2008,(05):260-261.

[7]陈芳.体育舞蹈对大学生形体美的塑造的作用分析[J].2014,(10):337.

第2篇:舞蹈训练论文范文

关键词:大学舞蹈教学;舞蹈表演;表演意识;培养

舞蹈是运用形体语言表达情感的一种艺术。舞蹈艺术作为视觉艺术,通过肢体语言给人以直观的视觉效果,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还传递着舞蹈思想,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正是基于此,在大学舞蹈教学中,舞蹈教师不仅注重舞蹈技巧的指导,更为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表演意识,以使大学生在舞蹈表演中,所展示的不仅是形体之美,而是将无形的舞蹈思想外化为有形的舞蹈行为。

一、舞蹈表演中具备表演意识的重要性

1、具备表演意识可以使舞蹈氛围更为浓厚

任何一部舞蹈作品,思想内涵都是极为丰富的。要运用形体语言将舞蹈思想准确地表达出来,舞蹈演员就要具备表演意识看,懂得运用肢体表达情感,使得舞蹈内涵形象而直观,舞蹈氛围也会更加浓厚,对观众更具有感染力。观众在舞蹈演员所塑造的舞蹈氛围中,对舞蹈创作思想更为深入理解[1]。舞蹈演员只有具备舞蹈意识,才能够在舞蹈表演中对舞蹈内涵充分表现,以获得良好的艺术效果。

2、具备表演意识可以使舞蹈更加富于意境

舞蹈是富于灵性的舞台表演,能够将舞蹈作品的内在思想通过表演呈现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舞蹈表演是对舞蹈的二次创作,表演者通过自身对舞蹈创作思想的理解运用肢体语言表达出来,从而塑造了舞蹈意境。因此,舞蹈演员要具备表演意识,运用形体造型和舞蹈动作将舞蹈作品的主题思想表达出来。鉴于舞蹈表演所塑造的并不仅仅是舞台形象之美,而是情感表达。那么,就需要在舞蹈中融入表演动作,使舞蹈更具有画面感,能够激发观众的联想,引起观众的共鸣。舞蹈演员在表演中情感的融入,使得舞蹈意境呈现出来。观众沉浸在意境之中,以舞蹈内涵的理解更为深刻,因此而受到舞蹈的感染。

二、舞蹈表演意识的培养

1、对大学生舞蹈习惯的培养要培养大学生的表演意识,就要让大学生养成舞蹈习惯,才能够在舞蹈表演中对每一个表演动作做到细致入微。学习舞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成功的舞蹈表演都要需要经过长时期的训练才能够获得。因此,在大学舞蹈教学中,舞蹈教师不仅要在对大学生进行舞蹈训练的同时,还要让大学生养成舞蹈习惯,才能够使大学生树立舞蹈意识[2]。

2、对大学生形象审美意识的培养

舞蹈是通过身体动作展示艺术之美,表达舞蹈作品的思想和内心的情感。舞蹈表演过程中,从任何的角度欣赏,都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极富美感的舞蹈动作是舞蹈者发自内心的思想情感,通过舞蹈动作展示在观众面前。因此,舞蹈者要具备形象审美意识。舞蹈教师对学生的舞蹈动作进行指导的过程中,要让学生领会舞蹈动作所能够表达的思想内涵,要对音乐的节奏具有一定的敏感度,以使舞蹈动作能够伴随着音乐节奏自然地舒展。此外,舞蹈表演都具有一定的风格,这也是舞蹈的灵魂。舞蹈表演中,要能够对舞蹈风格牢牢把握,才能够将舞蹈作品所要表达的丰富的涵义通过舞蹈表演动作呈现出来。比如,蒙古族舞蹈表演动作矫健,能够将蒙古族人豪迈的性格特点体现出来,朝鲜族舞蹈能给人以灵活而柔媚之感、维吾尔族舞蹈动作诙谐而充满着热情。引导大学生在学习舞蹈的同时,从舞蹈的人文背景出发理解舞蹈的涵义,根据自己的理解运用舞蹈动作表达,就可以从审美意识出发在舞蹈表演中做到形象到位。要让大学生运用舞蹈动作创造美需要经历长期训练的同时,还要对其审美意识以培养,让大学生对美以明确定位,并产生追求美的欲望,表演意识就会有所增强。

3、培养大学生的舞蹈作品表演意识

大学生的舞蹈技术能力训练中,要培养其对舞蹈作品产生表演意识。这就需要大学生对舞蹈作品的内容以及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以深入理解,在表演中将对作品的情感融入到动作中,才能够使舞蹈动作表达到位[3]。那么,在对大学生的舞蹈作品表演意识进行培养中,就要对大学生领会作品的同时能够运用表达舞蹈动作正确表达的能力进行培养。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舞蹈理解能力,还要在对大学生进行舞蹈训练的过程中,向学生介绍舞蹈作品的创作背景、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舞蹈教室在讲解这些内容的时候,还要配合舞蹈音乐,以使所讲解的内容更为感性,学生在这样的舞蹈教学氛围中逐渐沉浸在创作思维中,由此而使学生的舞蹈表演欲望被激发起来。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舞蹈表演者而言,要将舞蹈作品的主题运用舞蹈表演动作呈现出来,就需要舞蹈者全身心地投入到舞蹈表演中,其中表演意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大学舞蹈教学中,舞蹈教室在对学生进行舞蹈技术能力训练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表演意识,以使大学生养成舞蹈习惯,树立形象审美意识,随着舞蹈作品表演意识建立起来,使得舞蹈表演成为了大学生的二度创作作品而极具艺术感染力。

参考文献

[1]李苗苗.大学舞蹈专业教学中舞蹈意识的培养——以普高生源为主题研究对象[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06):18-21.

[2]装蓓,杨建宇,李彦知,张文娟,郑黎.浅谈民族民间舞蹈与养生[A]2011年中华名中医论坛暨发挥中西医优势防治肿瘤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1,15(06):641-645.

第3篇:舞蹈训练论文范文

一、在高校素质教育中,舞蹈教育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对学生艺术创造力的培养

舞蹈教育能够使学生的左右脑平衡发展,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想象力。舞蹈不仅是一门艺术,还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学生要进行全身心的配合。只有这样才能使大脑充分得到全方位的锻炼,需要舞蹈的不断激发学生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对于抽象思维比较强的学生来说,让他们接受一定的舞蹈训练,让他们通过舞蹈感受到不同的思维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们学习的质量和效率,而且舞蹈教育也是净化心灵的一种独特的教育方式。只有内心拥有丰富的感受,才能自然的在舞蹈表演中真实的表现出来。

(二)舞蹈教育能够增强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形体气质

作为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舞蹈不仅能增强学生们的身体素质,而且通过舞蹈学生们能够将自己的情感很好的表达出来。在舞蹈训练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使学生们的身新得到很大的发展,而且能够培养学生们独特的气质,学生们的审美意识也会不断的提高和增强。人们通过对自身仪容仪表的追求运用到舞蹈表演的过程中,让学生们能够做一个灵魂的舞者,从而对艺术有全新的领悟。

二、我国高校的舞蹈课程的普遍情况

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舞蹈进行教学,因此要不断地开展各项舞蹈类的活动。舞蹈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学生舞蹈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学生增进信息的不断交流和文化的传承,能够让学生们以不同的高度去感受生活,从而产生对美感的强烈支持,能够为学生以后步入社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普通高校也越来越重视对舞蹈教育的改革。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在近年来,各个高校都已经陆续开设了更多的舞蹈课程,比重也在不断地增加。虽然各个高校舞蹈水平不一致,但是把这些舞蹈课程进行分类,可以划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对没有音乐和舞蹈的专业课高校而言,音乐、舞蹈作为一门选修课出现在课程之中,学生们学习最多的是街舞和交谊舞,授课的时间为大约一个学期,一周课程主要设置在周六或周末,两节课程;另一类为

三、存在的问题

对于舞蹈教育的价值,长期以来没有从根本上得到人们重视。绝大多数人认为,舞蹈专业只是为了培养那些日后可能会从事舞蹈行业专业人员的培训。对一般同学来说,并没有实际的作用。舞蹈课程一直作为各个高校的选修课,各高校的负责人并没有意识到舞蹈的重要作用。从小学到大学教育,舞蹈都没有正视的被列入必学的课程之中。也有一些条件较好的学校,在课外活动之中增设了舞蹈教学的内容。但是从舞蹈教学的多元化角度来看,所谓的智能,就是舞蹈的能力,它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活动为智能教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在对舞蹈进行学习的时候,也是在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过程。舞蹈智能化的发展对体育和音乐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人际交往和自我认识的过程中,舞蹈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相关研究人员表示,在舞蹈的诸多价值中,最重要的价值就是对自我的认识和成长。在舞蹈的学习中能够让学生有独特的情感体验,在不断地认识自我的过程中,不断地改变和成长。舞蹈教育也能够培养学生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我国普通高校中,舞蹈教育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生源的基础太差。绝大部分学生在中小学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舞蹈教育,对舞蹈相关的知识教育几乎是空白;少数的学生接触过舞蹈教育虽然是在学校所学的,但对舞蹈教育知识的了解是通过课余的舞蹈表演。这使得高校的学生在舞蹈教育方面,存在着非常大的缺陷,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给教师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2.缺乏适合的教材。舞蹈教育过程中使用的教材是不规范的,就目前的状态而言,在我们国家还没有任何一本教材能够完全的针对各个高校所使用,在各个院校中的教材都是不统一的,有的选用的是专业的舞蹈教育教材,有的是根据自身的艺术实践所选用的教材,或者是将以往的节目重新翻版给学生。这些做法都是未尝不可的,但是带来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存在片面性和盲目性。

3.舞蹈作为一门辅助课程而言,教学课时的安排非常有局限性。在舞蹈教育真正落实的基础上,还会有其他活动对其影响。目前各个高校的舞蹈发展水平都是不统一的。有的高校有自己的舞蹈团队,发展相对成熟;而在有的高校中,舞蹈的普及范围依旧是狭窄的。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大学四年的教育中都没有接触过舞蹈教育,因为他们从未上过舞蹈课程,舞蹈课程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门选修课,学生排练舞蹈是为了应付表演,但是这些单一演绎的舞蹈动作因为缺乏创新,通常情况下很快就会被人们遗忘。对于那些发展较为成熟的舞蹈团体来说,排练舞蹈的目的也在于此。

四、现状分析与解决措施

本文研究的立足点(背景)是:传统高校舞蹈教学观念往往只是停留在辅导专业课教程,即针对性设置基本形体课,往往忽视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全民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且成为检验高校舞蹈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而且高校舞蹈教育肩负着培育舞蹈专业从事人员的使命,其教学资源较为丰富,在师资力量上也有一定的保障。但是,由于我国长期实行“灌输式”教育方式,强硬的灌输给学生舞蹈知识、动作、技能等,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力。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洪流的不断前进,高校舞蹈教学改革成为全民关注的热点。近年来,高校舞蹈教学在师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等各个方面进行了革新,且结合社会发展需求,不断的提升学生与社会的接轨度,从而便于学生毕业后顺利就业,对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基于此,本论文浅析了我国高校舞蹈教育的发展现状,并为出现的问题寻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具体情况如下:

(一)我国高校舞蹈教育的发展现状(教育问题)

1.生源质量差。普遍我国高校的艺术生生源质量较差,舞蹈学生也不例外,在进入大学之前,面对压力重重的高考,为了获取较高的分数,顺利的进入艺术院校,在其教育方面,往往重视艺术动作的培养,忽视文化素质教育,且在高校录取分数上,艺术分所占比例比较大,导致重视形体忽视素质教育的现象出现。而且往往是集中一段时间训练,没有长期的舞蹈基础训练,甚至部分学生未经受过任何的专业舞蹈训练,在集训的时间段内,对文化知识的传授及教育几乎为零,导致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较差,除此之外,这些学生的年龄早已经超过了舞蹈训练的最佳时间,身体的柔韧度以及软开度不够,甚至未曾开发,这样为高校舞蹈教学带来了诸多困难。

2.高校舞蹈教学重视理论传授,忽视舞蹈技能培养,舞蹈训练的排课时间短。目前,我国大多数的高校在舞蹈实践课上的安排比例比较小,每周大概只有一个课时,也就是两节课的时间,大部分的时间用在舞蹈理论知识的传授,这样不利于学生对舞蹈技能的掌握,也不能有效地使学生感受到舞蹈的魅力,会逐渐的打消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不利于高校舞蹈素质教育的发展。

3.课程结构不合理。高校舞蹈教学应该是以舞蹈实践为重,但是,目前我国的高校舞蹈教学依旧停留在传统的理论知识灌输,因此,在课程的安排上,往往设置了大量的理论课程,在教材上也是大篇幅的理论知识,贴合学生实际生活的舞蹈案例以及活动设置相对较少,不能满足学生舞蹈综合素质提升的需求。我国高校舞蹈教育的发展问题还有很多,在这里不一一列举。

(二)问题的解决策略

1.保障生源质量。国家教育相关部门应该调整高考,建立舞蹈形体与文化素质同等重要观念,合理的分配艺术分和文化分。对喜爱舞蹈,有意愿进入高校学习舞蹈的学生,应当端正其学习理念,从小训练基本功,不能为了应付高考而去参加所谓的集训,保障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从小感受舞蹈的魅力,高校在招生方面,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避免片面的衡量学生的综合素养。学生在进入高校学习之前,在其教育方面,要准确的把握社会发展需求,及时的调整教学方案,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高素质的人才,从而保障生源质量。

2.明确教学目标。高校舞蹈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具备明确的教学目标,即培育高素质、高技能、符合社会发展需求、便于学生毕业就业的复合型舞蹈专业人才,并且要不断地强化自身的综合素质,通过各种各样的培训锻炼方式,如上岗前参加综合素质培训、进修等,树立理论服务与实践的教学观念,重视实践教育。除此之外,教学目标需要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变化,也就是与时俱进,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既要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又要满足学生内心需求,即在满足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的基础上,结合现实生活,制定出有利于学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目标。

3.适当的调整教学内容。目前,我国的高校舞蹈教材,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过于理论化,比较枯燥乏味,因此,为了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培育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适当的调整教学内容,增加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活动,将过于死板的理论知识转换表达方式;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现舞蹈魅力,学生通过观看、欣赏舞蹈表演,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锻炼学生的综合审美情趣,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好铺垫。除此之外,加重舞蹈实践课程比例,能够全面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从而不仅优化教学内容,而且能提升教学质量。

4.合理安排课程。课程的合理设置,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是保护学生的内在需求。舞蹈实践课的比例必须增加,可以每周进行3次舞蹈实践,且实践的形式和内容不同,可以组织学生或学生自己组织舞蹈队进行舞蹈表演(包括舞台剧、唯美的伴舞、舞蹈形式的音乐剧等),可以邀请舞蹈专家、教育家、人民群众进行观看、赏评,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优缺点,及时更正学生的缺点,通过一次次的检验、磨合,全面提升学生的舞蹈素养以及心理素质,为舞蹈素质教学打好坚实的基础。

5.丰富教学手段。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式难以满足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且这种教学方式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现如今,我国的教学设备不断完善,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成熟,为我国高校舞蹈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条件。因此,单一的教学方式要改变,且要不断的丰富教学手段,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的无时空限制、视频、动画、语音等优势,实现传统课堂教学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如在理论课上,对于学生难以理解掌握的理论知识点,教师可以事先调查相关资料,将其转化成生动形象的网络语言,利用网络视频的解说,简化理论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加高效、优质的理解掌握知识,并鼓励学生自主讨论研究,将其融入到自身的五大训练之中,从而转化为舞蹈实践的内在动力,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而且能够加深理论知识点的渗透,从而保障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在舞蹈实践课上,教师可以借鉴网络视频的优势,改变传统的舞蹈动作,融入新的舞蹈形体元素,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取恰当的配乐,使得学生集中精力融入到实践学习中。除此之外,学生具备一定的表演能力之后,可以为学生创设或提供一些实地演出的机会,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舞台掌控力、心理素质等,这样能够有效的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6.加强师资力量,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师资力量是教学成效的重要保障因素,师资力量的强大与微弱,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效,教师作为学生的标杆,其素质的高低影响学生素质培养。因此,为了有效地实施高效舞蹈素质教育,必须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具备强大的师资力量。教师上岗前,均要进行综合素质摸查及培训,上岗之后,学校要为教师搭建更多的综合素质拓展平台,如定期开展交流会,教师之间进行密切的交流,传授教学经验;创设培训班,要求教师审视自身能力和素养,及时纠正教师存在的问题等。可以聘请社会上专业的舞蹈家担任教学工作,可以从他们身上获取社会信息,掌握社会发展对舞蹈专业人才的内在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目的、方法等,这样不仅能够补充教学力量,而且能够与社会发展及时接轨,有利于学生毕业后的顺利就业,同时有利于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且有利于我国和谐社会建设,能够全面的带动全民素质的提升进程,对我国的整体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总之,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很多,对症下药最为关键,准确的把握问题,循序渐进的改正,才能推动其质变。

五、结束语

第4篇:舞蹈训练论文范文

关键词:山东民间舞蹈;舞蹈教学;文化传承

中国作为多民族国家,其中汉族以广阔的分布成为国家的主体,但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汉族分布地区的特点,因为发展水平的不同也形成了特色不一的区域文化与舞蹈特色。以山东民间舞蹈为例,不仅融入了山东地区劳动人民的智慧特色,而且与当地不同的社会阶段文化特征息息相关,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舞蹈形式,与山东民间文化的紧密融合,呈现出群体性与共融性的特点。

一、山东民间舞蹈教学的意义

山东民间舞蹈以其悠久历史闻名,其中最著名和典型的舞蹈形式囊括了海阳秧歌、胶州秧歌以及鼓子秧歌等,舞蹈形式丰富多彩。由此可见,舞蹈艺术的根本特征表现为舞蹈的审美特性,综合分析山东民间的三大秧歌,它们来源于现实生活,表达了人们对生活和生命所包含的热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借助秧歌这种纯朴古老的艺术形式,实现内容与形式的结合,将舞蹈中所富含的真谛清晰准确的表达出来。

山东民间舞蹈最直接、最生动和富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将山东人民以及山东地区人们的性格、气质特性、生活方式、物质文化、宗教信仰以及生存面貌等淋漓尽致的表现。山东民间舞蹈在中国美学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构成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本篇论文通过探索和研究山东民间舞蹈教学与文化传承,以发挥舞蹈教学这一文化载体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二、舞蹈教学是传承和发扬山东民间舞蹈文化最直接的方式

舞蹈文化在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口传身授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教师的指导与动作实现统一,这种教学方式将舞蹈文化传授给学生,是一种最直接的方式。由此,在山东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过程中,舞蹈教学成为一种最主要的方式。因此,掌握民间舞蹈的形态,在山东民间舞蹈教学中最为关键,有助于更快的了解和认识舞蹈形态之后的文化内涵。以鼓子秧歌为例,在这种舞蹈形态之后包含了丰富的儒家文化内涵。基于此,在民间舞蹈教学里,要不断的从民间舞蹈所包含的文化着手,通过分析丰富的文化内涵,学习山东民间舞蹈。

建立立体的舞蹈知识结构,帮助学生从更深层次的文化上了解和认识民间舞蹈教学与文化传承,而不是停留在肢体语言的表达之上。通过增强学生对舞蹈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从更深层次上认识山东三大秧歌所富含的民间舞蹈的丰富内涵与意义,更快的掌握山东民间舞蹈文化的精华,不仅熟练的掌握舞蹈动作,还清楚的明白为什么这么做,以及这种动作背后富含的寓意。

舞蹈教学通过让学生将技术与知识的结合,通过丰富的舞蹈文化内涵支撑着山东民间舞蹈的形态,使其更具表现力,让每一个舞蹈动作因为有了灵魂更具感染力,从而在教学中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重点强调和促进文化的渗透发展。

在山东三大秧歌中的胶州秧歌与鼓子秧歌两大舞蹈形式,以独特的民族风格特色,都体现了齐鲁文化,清晰的标示出了舞蹈中齐鲁文化的差异性。第一,鼓子秧歌这种汉族民俗舞蹈主要在鲁北平原流传,在东西地区,鼓子秧歌的表演风格也各具特色。例如,东部地区鼓子秧歌以惠民县为代表,秧歌的特点表现为节奏舒缓、动作伸展、气势浑厚有力,具有柔韧性;西部地区鼓子秧歌则以商河为代表,其的特点表现为节奏顿促、线条粗犷、棱角分明,具有刚健的特性。在东西两个地区,鼓子秧歌共同的特点表现为粗犷雄浑、气势豪迈,以及神、韧、稳的特性。第二,胶州秧歌这种汉族民俗舞蹈形式主要在鲁东半岛靠近胶州湾附近流传,在传统秧歌表演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表演角色主要为女角。如,翠花演绎的为中年妇女,这一角色的动作开朗大方,扇女扮演的为少妇,这一角色动作温柔贤淑,小曼儿扮演的为小女孩,这一角色的动作活泼俏丽。这几个角色虽然不同,但是在动作上表现为拧、碾、神以及韧等特点,并且呈现出“三道弯”的基本体态特点。

通过上述综合分析“鼓子秧歌”与“胶州秧歌”这两种山东民间舞蹈形式,它们在表演中呈现出的特点也对山东人民吃苦耐劳、憨厚纯朴、善良热情、宽容大度以及自强自立等性格和社会风貌通过舞蹈形式表现出来。

因此,在山东民间舞蹈的教学中:首先,在“鼓子秧歌”教材内容上的选择中,需要特别注意晃鼓子、劈鼓子、摆伞、走伞以及杨家庙、不倒松、四面八方等动作,并对这些特色动作的动势与走势等进行重点训练。其次,选择“胶州秧歌”的教材内容,需要集中训练正丁字拧步、倒丁字碾步、小曼儿步扭以及抱推扇等动作,不仅确保动作到位,而且还要确保每个动作的韵律美,体现出该舞蹈所富含的审美心理特征。

在山东民间舞蹈教学中,通过非语言文字与语言文字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学生的训练能动性,而且加深了学生对民间舞蹈文化的理解,从而有效地实现了民间舞蹈教学与文化传承的双重效果。

三、山东民间舞蹈的教学与文化传承

(一)山东学院民间舞蹈对传统民间舞蹈的传承

对传统山东民间舞蹈加工、创作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山东传统民间舞蹈的挖掘、保护、传承,实现山东传统民间舞蹈文化与民族精神等基本要素的充分体现。在山东民间舞蹈文化强调与保护、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还要高度重视创新与发展的关系。在传承山东民间舞蹈文化过程中,在保留传统优良精神文化精华的前提下,还要实现创新发展。

(二)山东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

民间舞蹈不仅是民族的,也是传统的,特别是对待山东民间舞蹈的传统问题时,往往只认为只有对齐鲁原生态进行传承的舞蹈才是真正意义的山东民间舞蹈,反之则不是。但是站在舞蹈参与的角度分析,民间舞蹈是只有人民大众参与或者实现自娱自乐效果的舞蹈形式。通常持有这一观点立场的人,强调的是山东民间舞蹈的原汁原味。但是从美学理论的角度来看,过于强调传统,属于片面的坚守传统。

这一观点,对山东民间舞蹈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创作实践方面,使得山东民间舞蹈教学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阻碍了舞蹈文化的发展,不利于内容的丰富和舞蹈技艺的提高。因而,若促进和实现山东民间舞蹈走得更快更远,需要改变对山东民间舞蹈的认识,提高民间舞蹈技艺和民间舞蹈审美的发展。例如不管是海阳秧歌还是胶州秧歌,在看到山东大秧歌时可与清代《柳边记略》中描述的秧歌形式的源流相联系,同时为了避免出现随意性,所谓民间舞蹈应当具有特定的民族区域风格特色,山东民间舞蹈应当融合山东区域乡土风情,重现山东浓郁的风土人情,既展现传统魅力,又具有现代舞台时尚特色,最终让民间舞蹈成为表现民族文化特色的一个活化石。

基于上述分析,山东民间舞蹈形态不应该永远停留于原生态,例如胶州秧歌实现了舞蹈与戏的结合,通过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的眼光看待民间舞蹈的发展。随着历史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山东民间舞蹈也不再只是表现对神崇拜敬仰的方式,在舞蹈形式背后的内涵中,山东民间舞蹈也成为文化传承与传播的重要手段,并且从根本上实现质的跨越。

山东民间舞蹈在继承传播文化的过程中,通过一种群体化的自我审美方式来实现,从最初的个体感情抒发演变为群众集体创作,在娱乐过程中实现文化的传承。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山东民间舞蹈教学与文化传承深深植根于山东地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以不同的表达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色。

四、结论

本篇论文通过论述山东民间舞蹈的教学的意义,以及其与文化传承的关系,我们主要从山东三大秧歌舞蹈形式进行分析,在舞蹈形式的探索分析中,我们深刻的认识到,传承和发展山东民间舞蹈文化需要认真学习,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造性的发展,既保留传统优良精华,又要与时俱进不断增加新的内容,最终促进和实现中国民间舞蹈文化发展,提高民间舞蹈的艺术地位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2]马嘉.浅析山东民间舞蹈的教学与文化传承[J].教育教学论坛,2010,3.

[3]扈松松.关于山东高校舞蹈教育推动民间舞蹈发展问题的思考[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2.

[4]王奇.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民间舞蹈教学[J].通俗歌曲,2014,4X.

[5]刘琛.浅谈胶州秧歌表现风格的传承与发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

[6]郑中健.民族民间舞蹈教育对幼儿审美能力影响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7]孙爱莉.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民间舞蹈的教学[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6.

第5篇:舞蹈训练论文范文

【关键词】舞蹈教学;舞蹈鉴赏;渗透作用

舞蹈教学实践中主要包括两部分,即舞蹈模仿练习和舞蹈模拟动作。两者虽都具有独立性,但相互之间密不可分,在舞蹈教学中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在舞蹈教学中需要深入挖掘舞蹈文化,还要对舞蹈的动作进行探索,这些都需要舞蹈鉴赏。利用舞蹈可以抒发情感,可以表达思想,可用丰富的表情表达舞蹈传达的内容,与音乐的旋律相结合,就形成了舞台艺术,让人们感到生活是如此的美好,潜移默化地接受文化熏陶,由此可以提高舞蹈修养。

一、舞蹈鉴赏可以使得基本的训练成果得到优化

目前,舞蹈教学的基础训练起点就是动作训练。教学的基本形式是“言传身教”。老师示范动作,学生模仿教师。教师的动作水平对学生的舞蹈水平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学生在观察动作的过程中,所具备的观察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会影响他们的舞蹈能力。但是,在跳舞在教学中,每个教师的舞蹈规范都会有所不同,学生观察行动的水平不同。选择经典的材料的时候,主要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对舞蹈内容的理解,让舞蹈教学规范,提高学生对舞蹈的欣赏能力。在舞蹈的基本实践中,不再局限于学习,还包括掌握动作和深入理解的方案,以更好地表现舞蹈的本质。在舞蹈鉴赏中,相关材料的欣赏非常重要,可以促进学生舞动动作到位,对舞蹈深入理解,更加准确地掌握舞蹈的风格,有助于提高舞蹈的美感。

二、剧目排演中舞蹈鉴赏发挥着重要的价值

舞蹈教学的过程中,也是舞蹈鉴赏的过程理论,就好像绘画教学一样,通过排练让学生的舞蹈水平提升。在舞蹈教学中引入经典剧目,可以使舞蹈有丰富的内涵,将多种艺术元素融合到一起,形成综合性的舞蹈艺术。通过舞蹈排练中引入经典剧目,可以帮助学生熟悉舞种,更好地学习,这就需要经历舞蹈鉴赏的过程。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将舞蹈作用展示出来,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首先要学会欣赏舞蹈,吸收舞蹈文化。巩固舞蹈教学成果也是舞蹈鉴赏所发挥的作用,使学生在排练舞蹈中有更强的表现力,审美能力也有所提升,能够做到活学活用。在排练剧目的过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这就需要学生作品有更为深入的了解,特别是舞蹈的结构是领会舞蹈深层次文化的条件。通过舞蹈传达精神内涵,使得表演声情并茂。要做好这些,都需要大量地鉴赏作品,分析作品,对舞蹈动作进行剖析,确定舞蹈中的情感取向,做好归纳总结的同时,还要细致揣摩。

三、舞蹈鉴赏可以让更多的优秀舞种产生

视觉欣赏和现场表演并不是舞蹈鉴赏的所有内容。事实上,舞蹈鉴赏所涵盖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包括间原创风格的舞蹈、舞蹈壁画、舞蹈工艺品等。敦煌舞蹈诞生于民国时期,是在二十世纪50年代创立的。逐渐地,敦煌舞蹈开始走向世界,成为中国文化艺术的代表。许多舞蹈工作者开始对敦煌壁画上的舞蹈形象进行研究,将所有的资料都整理出来,还进行了实地调查。《丝路花雨》就是基于此创作出来的。这部作品生动地展示了敦煌舞蹈独特的运动规律,也体现在古典舞蹈中,与节奏良好融合,舞蹈的风格与敦煌壁画的代表形象相似,,可见,舞蹈与文化是紧密联系的,由此打造了更具有文化内涵的造型体系和舞蹈动作。在舞蹈的创作中以及建立新舞蹈的过程中,需要大规模的舞蹈实践,还需要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只有充分吸收以往的经验,将舞蹈与文化融合,才能使得舞蹈创作具有独特的风格。《现代舞之母》的创作者伊莎多拉•邓肯就是这样,充分借鉴了古典芭蕾,将动作整合,使得舞蹈具有独特的魅力。基于前几代人的工作,要继续学习、借鉴和创新。舞蹈作为一种造型艺术,需要在理解中创新,对舞蹈作品的欣赏过程,是需要不断重复的,不断地理解和创新,才能创作出生动的舞蹈作品。

四、结语

综上所述,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充分利用了人体的各种动作将精神世界呈现出来。舞蹈教学是具有实践的教学,各种教学元素已经演变为经典剧目的排练形式,从而新的作品被创作出来。新舞蹈的创作中,与以往经验的积累密切相关。在舞蹈欣赏的过程,其实就是舞蹈体验的过程。在舞蹈教学中,舞蹈评价可以使得舞蹈教学更为规范,教学内容也更加丰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