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短跑训练论文范文

短跑训练论文全文(5篇)

短跑训练论文

第1篇:短跑训练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中体育;短跑训练;方法

在短跑训练中,一定要注意学生的跑姿,绝不能出现内外八字脚,摆臂过大或过小,坐着跑或身体过于前倾等不正确的姿势。训练时间安排上,每周的前半周体力较好,周一、周二以速度、跳跃、爆发力、协调性训练为主,周三、周四可以安排大负荷的综合力量训练,周五以大负荷的速度耐力为主,周六以柔韧性练习为主。特别是冬训期最为重要,主要提高学生各主要系统的机体能力,训练特点是手段多样化、量大、强度大,广泛运用大负荷的训练课。

一、协调性

协调性是影响短跑成绩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为了跑得更快,必须协调四肢的动作和自身力量的运用。任何不正确或效率低的肢体动作都将不利于短跑成绩的提高。因此,进行训练以使身体动作在短跑时协调而有效率就显得非常重要。高抬腿跑、后踢腿跑、单腿跳绳、双腿交替跳绳、双腿连续摇绳跳等短跑训练方法和练习都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二、绝对速度训练

(一)速度训练采用的主要内容

1.提高反应速度和启动速度。2.提高肌肉收缩速率和力量。3.提高运动过程的协调与放松能力。

(二)训练方法主要包括各种利用辅助设备的练习和成组练习

1.高频率原地低抬腿跑+(30+60+80+60+30)×N组。2.利用皮带两个体重相似的同学轮换牵引跑,当前者跑出20米后,后者松皮带,前者冲刺30米,轮换N组。3.根据自身能力让距离追逐跑。最后到终点者做相应处罚,根据能力调节队员距离,跑动距离随时改动。4.4×100米接力×N组。5.上坡跑、下坡跑。在大约30°的直线斜坡上高频率冲刺跑。6.半蹲踞式姿势,听到枪声迅速向上跳起并触及高物。7.直立姿势开始,逐渐向前倾斜接着快速跑出。8.在2°~3°的斜坡跑道上,快速完成上坡或下坡加速跑练习,距离40~50米。9.双手推滚球接着起跑追赶滚动球的练习。10.双手向前上抛出球,接着跑出去追赶并接住球的练习。注:N随量的大小而改变。

三、爆发力训练

1.双腿跳栏架+30米冲刺跑。栏架的高度随队员的能力提高而逐渐提高,栏间距要合适,要一次性跳过栏架,不能出现垫步,跳完后,30米冲刺跑。2.跳台阶+30米冲刺跑。单双腿分组跳,注意向上跳收腿要快,落地注意缓冲,要用前脚掌。3.利用皮带,将皮带一头拴在学生脚腕处,另一头固定在肋木上,原地向前摆腿N次,注意快收快放。4.立定三级跳、多级跳、跨步跳、单足跳。5.屈膝跳。连续双腿跳起屈膝收腹,大腿尽量接近浅谈高中体育生短跑训练的途径胸部。6.在沙坑中的各种跳跃。以上这些跳跃练习要遵循先软地后硬地、先双腿后单腿、先数量后强度的原则。

四、力量训练

(一)短跑全过程与肌肉力量的关系

力量的提高,是以肌肉最大力量为基础,改善肌肉协调用力的能力,使最大力量得到更大的发挥,结合提高肌肉收缩速度的力量训练,从而实现力量的增长。1.工作肌群的最大力量与短跑的起跑、起跑的加速能力密切相关。2.工作肌群的爆发力与加速跑、最大速度跑的能力密切相关。3.工作肌群的力量耐力与终点跑保持速度的能力密切相关。

(二)短跑的力量训练

1.上肢力量训练。(1)仰卧推举,60%~80%,10次×(5~6)组。(2)站立斜上推举。(3)俯卧撑,40%,(15~20)次×(3~4)组。(4)引体向上。(5)持重物摆臂,40%,(20~30)次×(3~4)组。2.下肢力量训练(杠铃)。训练时,要注意立腰,双脚一定要平行,两脚距离与肩同宽,要慢下快起。(1)45°半蹲跳+加速跑。(2)90°半蹲跳+加速跑。(3)提踵(在最高点时停留几秒)。(4)跨步走。(5)左右腿交换跳。3.背肌、腰腹肌训练。(1)仰卧起坐。(2)肋木举腿。双手抓住肋木挂立,双腿并起,直立向上举,大腿尽量向胸上靠,快起慢放。(3)两头起:双手踫双脚。(4)两手抱头俯背起。

五、耐力速度训练

短跑能够保持较高速度跑完全程,取决于速度耐力水平的发展。由于大强度跑时整个机体处在紧张状态中,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频繁的转换并不断地接受来自骨骼肌的大量传入冲动,使皮质细胞较快出现疲劳,同时由于无氧糖酵解过程,使体内的血乳酸的含量明显上升,造成后程跑速降低。因此,不断提高无氧糖酵解代谢能力和肌体抗酸能力以及加强神经系统抗疲劳能力的训练,是提高速度耐力能力的基础。1.各种距离的不同强度间歇跑。2.短距离变速跑(60米快+60米慢)或(100米快+400米慢)×(8~10)次,2组;或(100米快+100米慢+200米快+200米慢+300米快+200米慢)×(3~4)组。3.不同距离组合跑(100米+200米+300米+400米+500米)×N组4.递减间歇跑200米×N组,间歇5分钟、4分钟、3分钟。5.接近比赛期,安排模拟跑,要求两项成绩之和接近或超过专项成绩。如400米组合方案为(200米+200米)、+(100米+300米)+(250米+150米)等。每组间歇时间走100米距离。6.较长距离跨跳(负重或不负重)(100~300)米×(5~6)次。7.超主项距离跑(300+400+500+400+300米)×(1~2)组。8.不同距离变速跑:(200米快跑+100米慢跑+100米冲跑)×(3~4)次;(300米快跑+100米慢跑+100米冲跑)×(2~3)次;(500米快跑+200米慢跑+60米冲跑)×(2~3)次。9.连续接力跑,2×200米接力赛×N组,多个组进行接力赛。10.400米接力赛×N组。

六、柔韧性练习

柔韧性练习是显著影响短跑成绩的重要因素。没有足够的柔韧性,即使一个强壮、协调性好、速度快的运动员,其短跑成绩也不会达到最佳。大幅度完成动作的能力是提高短跑速度所必需的。没有足够的柔韧性,将限制步长和步频(由于爆发力下降)。应注意以下部位的柔韧性:跟腱、腓肠肌、腘绳肌群、髋屈肌群、髋伸肌群、双肩和躯干(特别是髋关节的柔韧性)。柔韧性训练主要在运动活动中拉长肌肉和韧带,在定位静力活动中拉长肌肉和韧带。1.有支撑的前后、左右大腿振摆练习。2.进行中做正踢腿、侧踢腿、向内、外绕腿、正压腿等。3.前后劈腿、左右劈腿。4.半背弓桥、全背弓桥。5.肋木压腿。一级一级升高单腿,直到两腿在一条直线上,两腿贴到肋木上。注意:两脚并行,两脚与腿垂直,不能出现歪脚现象。6.跨栏式压腿。7.跪撑慢后倒,跪撑坐。在上述训练中可以增加游戏和球类等运动。这是在笔者训练中摸索出的训练方法,效果颇佳。

参考文献:

[1]刘启全.高中体育生短跑训练放松技术问题初探[C].基础教育理论研究论文精选(下).中国教育教学丛书编委会,2005:560-561

第2篇:短跑训练论文范文

关键词:青少年;拳击运动员;速度素质;体能训练;训练方法

前言

“快”作为拳击的第一制胜要素[1],是拳击运动员体能训练的重中之重,青少年阶段运动员的速度素质发展处于窗口期,把握此阶段进行科学训练对运动员的运动生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影响着我国未来拳击事业的发展。而目前我国还没有相关研究能够系统地说明如何科学训练青少年拳击运动员的速度素质,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对青少年拳击运动员的速度素质进行训练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关于青少年拳击运动员速度素质训练方法的论文进行综述,为这一训练理论提供进一步的参考。

1文献检索策略

本文以“青少年”“速度素质”“训练方法”“体能”“拳击运动员”为关键词查阅近20年相关文献资料。

2拳击运动员的速度素质

速度素质是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包括了动作速度、位移速度和反应速度。[2]业余拳击的竞技特点和比赛的规则决定了青少年拳击比赛主要以技术和速度为主,因此在拳击项目中,速度素质至关重要。

2.1动作速度的训练方法研究

动作速度指人体某一部分快速完成一个动作的能力[2]。在拳击运动中,动作速度主要体现在快速完成技战术动作的能力,可以分为上肢的击打动作、下肢的蹬伸动作、防守动作、攻防转换动作。在动作速度训练中,核心和下肢的动作模式与训练中大多部分练习相同,因此已有的动作速度训练方法研究几乎都是围绕上肢动作速度的。据资料显示主要有八种训练手段:基础技术训练、自重抗阻、负重抗阻、身体对抗、电刺激、跳绳、沙袋、手靶。这八种手段都侧重运动员的上肢。同时,从表1也可看出,2010开始,学者们研究的内容逐渐从训练手段和内容向练习与间歇的时间安排转变,开始对负荷的结构进行研究。例如,张小军提出最高频率重复动作练习的时间不能超过10秒,且提出5s快速/25s放松×4的击打沙包和跳绳训练、10s快速/20s放松×4的空击和手靶的训练方式,2min为一组,间歇1min,速度训练中给予运动员充足的恢复时间[3]。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对动作速度训练主要采用重复训练法和持续训练法,重复训练法提倡短时间、长间歇,练习手段主要为自重抗阻训练、负重抗阻训练、身体对抗练习、电刺激、跳绳、沙袋、手靶,基本技术练习采用持续练习法。

2.2位移速度的训练方法研究

位移速度指运动员在某一方向上快速移动的速度[2],在拳击运动中主要表现为多方向的快速启动、移动和着地缓冲。影响位移速度的因素主要为步长和步频,因为拳台小,运动员位移距离短,需要快速、高频的位移能力,所以步频就成了位移速度训练的侧重点。事实上影响步长的能力(如技术合理性、神经兴奋性、柔韧等)在其它训练中也练到了,所以对于位移速度大都是围绕提高步频进行的,采用高频率移动练习。高频率的移动练习指的是一定速度、多次重复的练习。表2的数据表明,从2000年到2019年,我国对于位移速度素质的练习方法和手段研究内容主要为短跑、跳、跳绳、球类练习,都是高频率的移动练习。其负荷小、刺激频繁、形式多样的特点非常符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梁峰认为跳绳练习的强度为160次/min比较合适;跳跃类练习一般融于其它训练中,学者们并没有过多研究;球类练习使用比赛训练法,让运动员既放松又练习;短跑训练在位移速度的训练中虽广为使用,但实用性还存在争议。安俊刚等人都认为十字变向跑、沙坑步法、20m滑步折返跑、30m短跑能够很好地提升运动员的速度素质,而夏吉祥、张波的研究采用了同样的训练手段和内容,研究表明:其内容对于青少年拳击运动员速度素质无显著提高,他认为可能是遗传因素太大,或是训练方法欠妥。综上所述,对于位移速度训练主要进行高频率移动练习,跳类、短跑、跳绳练习采用重复训练法,球类练习采用比赛训练法;间歇时间长,练习负荷较小,约30-50%;对于短跑类练习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表1)

2.3反应速度的训练方法研究

反应速度是优秀拳击运动员的必要能力,表现为运动员的进攻反应速度、防守反应速度、防守反击的反应速度。因为在比赛中视觉感受对运动员反应速度影响较大,所以学者们以视觉感受训练为主。近20年国内主要采用重复训练法、比赛练习法、游戏训练法,内容为条件反射练习和非条件反射练习两类。条件反射练习是通过动力定型原理,运动员通过长期反复重演某种动作,逐渐建立且巩固的条件反射。将动作技术与反应情景结合,练习有特定条件限制,如看到对方进攻做出闪躲动作通过不断重复加深大脑皮质高级神经系统中的条件反射,加强运动员的预判能力和反应速度,具体练习内容主要有固定动作练习、固定攻防练习、条件攻防练习等,如一人出拳另一人做相对应的躲闪,也可根据运动员实际需要和个人特点进行设计。此练习用于初级阶段,难度较低,为初步建立条件反射打牢基础,训练负荷低、时间长,使用重复训练法。非条件反射练习是条件反射的进阶,将初步建立的条件反射逐步运用至实战场景,减少了条件限制,增加了真实性和复杂性。相对于条件反射练习其自由性和可能性更多,练习从固定的、可预知的内容变成自由的、未知的,其情境更加复杂、难控制、贴合真实的比赛需要,可以更好地加强运动员的反应能力和快速决策能力。如:反应手靶练习、模拟实战、比赛、球类等。反应手靶、移动手靶使用重复训练法进行练习;球类练习、模拟实战使用比赛练习法进行;摸肩摸腿等信号反应类练习用游戏练习法进行。对于负荷安排,目前并没有学者进行过多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探索。综上所述,目前我国青少年拳击运动员反应速度的练习方法主要有重复训练法、比赛训练法和游戏法,内容为条件反射练习和非条件反射练习两类,包括动作空击、手靶、实战、球类、小游戏等,也可根据运动员需要进行科学设计,已有研究中多以专项技术结合为主,目的是建立熟练的与专项技术相关的条件反射。(表2)

3结论

动作速度练习主要采用重复训练法和持续训练法,侧重上肢。手段有基础技术训练、自重抗阻、负重抗阻、身体对抗、电刺激、跳绳、沙袋、手靶;位移速度练习以提升动作频率为主,其中跳跃类、短跑、跳绳练习采用重复训练法,球类采用比赛训练法,间歇时间较长,练习负荷较小,约30-50%,对于短跑类练习的有效性还需进一步探索。反应速度练习主要使用重复训练法、比赛训练法、游戏训练法,内容分条件反射练习和非条件反射练习,包括空击、手靶、实战、球类、小游戏。虽然训练方法的研究已从横向往纵向发展,但目前对于负荷结构研究还不全面、不系统,并没有将训练安排的所有元素包括在内,且大部分的文献还只是经验性的分享,其科学性和指导性不足,需要加强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陈超,王德新,吴国栋,邓爱民.新规则下拳击运动项目特征研究[J].体育科学,2018,38(10):89-97.

[2]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2.[5]张小军.浅析拳击速度练习[J].搏击(体育论坛),2013,5(10):71-72.

第3篇:短跑训练论文范文

关键词:初中体育;长跑训练;节奏训练;技巧

初中体育一直都是学校和教师重视的项目,也是中考必考的科目。长跑对于学生的体育能力和学生的中考成绩都有巨大的影响,长跑也一直是体育教师重视的一项训练内容。想要帮助学生提升长跑的能力,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而长跑中节奏又十分重要,把握好节奏,不仅能够减缓学生的疲累感,还能够让学生在奔跑过程中获得快乐,让学生在奔跑中感受愉悦。因此,体育教师必须着重分析长跑训练中节奏训练的技巧,帮助学生在长跑中的困难,让学生获得更快乐的感受。

一、初中体育长跑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没有探索训练技巧

许多教师让学生在长跑练习的过程中并没有探寻最优的方法。许多教师在上课时仅仅是让学生几人一组,采取比赛训练的方式,或者每节课反复训练,让学生反复、机械地跑步。比如,教师给学生规定一定的时间,如800米,3分25秒以内算优秀,4分钟以内算合格。在这样的奔跑过程,中学生只会将时间作为评判标准,认为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就算是掌握了长跑的技巧。许多学生不知如何把握跑步的技巧,教师也没有帮助学生探索跑步的技巧。在奔跑过程中学生头脑中想的仅仅是“时间、速度”的问题,这样会加大学生的心理负担,学生的身体也会越来越累,从而体力不支。长此以往,学生会对长跑训练产生厌倦感,甚至一些学生会形成条件反射,听到“长跑”两个字就会恶心,呕吐。

(二)忽略了学生的反馈

学生的学习反馈对于制定体育训练方法十分重要,许多体育教师在训练中,没有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仅仅按照自己的意志对学生进行训练。在学生长跑训练过程中,永远都是“一言堂”,教师说什么学生就做什么,在课堂上,教师没有给学生发言和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也没有私下征询学生的意见和对体育课的建议,尤其是对于长跑训练的看法。以教师为主体的训练方法,必然不能最清新、最完整地了解学生的身体特点和心理特点,没有掌握学生这两方面的特点,也就不能根据学生自身的原因,制定最适合学生的训练方法,没有好的训练方法,也不能使学生的体育素养得到最全面的提升,这会严重影响体育训练的发展。

(三)没有让学生掌握长跑节奏

长跑不是只需要体力就行,在长跑过程中依旧需要一定的技巧。但是,教师却忽略了探索长跑训练的节奏技巧。许多教师对技巧重视程度很低,他们认为学生只要在规定时间内跑完几圈、跑完几千米,就算完成了任务,教师却没有注意到,在整个奔跑过程中,学生都十分痛苦,跑完之后更是气喘吁吁,一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甚至会恶心、呕吐、晕厥。学生产生这种反应必然有自身的生理因素,这种过激的反应也与教师有关。如果教师注重探索长跑的节奏技巧,教会学生一些呼吸技巧、一些奔跑技巧,学生跑完之后,也不会有这么强烈的反应。

二、初中体育长跑训练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耐力和意志力

当谈到意志力的时候,人们会将它与人类的本能联系在一起。但是,意志力与后天的训练也密不可分。意志力是人的一种精神,在生活中只有不断解决困难,才能够提升自己的意志力。长跑对于培养人的意志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想要提升意志力,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但是,长跑是最有效的。在长跑过程中,学生可以一眼就看到终点,但是,要到达终点,却需要不断努力,不断奔跑。为了到达终点,学生会努力克服自身身体的疲倦,努力调匀自己的呼吸,冲着终点线这个目标不断努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耐力和意志力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提升。

(二)有利于让学生身体更健康

初中时期是学生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身体健康十分重要。但是,在当前,由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许多学生从小就摄入高热量的食物,长期摄入高热量的食物,让学生身体过于肥胖,看起来臃肿不堪。而这类学生的身体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许多学生小小年纪就患了脂肪肝、高血压等老年人才会患的疾病。一些学生身高较矮,想要长高不仅需要营养物质的帮助,也需要不断锻炼。长跑的成本很低,只需要围绕操场甚至是平地奔跑,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帮助人塑造健康的身体,不需要再额外花费其他的东西。长跑有利于帮助学生塑造完美的身形,也有利于帮助过度肥胖的学生减轻体重,还有利于个子不高的学生长个子。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便宜、有效、方便的训练方式。

(三)有利于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

当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的压力也从家长身上无形的转移到学生身上。家长为了让学生将来能有一个好工作,从小就对学生要求严格,因为这些要求,学生的学习任务变得更加繁重。当学生学习劳累时,通过跑步能够缓解学习上的压力,在奔跑过程中学生会出汗,出完汗学生感到身心放松,在长跑中,大脑会分泌多巴胺,多巴胺也能让学生更加快乐。长跑也有利于调节学生的视力,黑板上密密麻麻的字会让学生视觉疲劳,但是跑步可以释放眼睛的压力。比如在忙碌、烧脑的数学课之后,上一节体育课,会让学生感觉眼睛视力得到放松,头脑中混乱的思绪也能够厘清,有利于学生缓解压力,也有利于帮助学生调节心情,能够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塑造一个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精神。

三、初中体育长跑训练中节奏训练的技巧

(一)分段讲解长跑训练节奏技巧

长跑看似是围绕操场跑圈,但实际上整个长跑过程要分成不同的段进行训练的,每一段都有每一段的技巧。教师应该分段讲解长跑训练中节奏训练的技巧。(1)做好准备活动。长跑需要考验人的耐力,长跑对准备活动也有很严格的要求。在开跑前,教师需要让学生做一些肢体运动,舒展身体。让学生在做肢体运动的过程中还要让学生调节好自己的呼吸节奏。做了伸展运动之后,教师还需要让学生通过慢跑200~400米,调动学生身体的适应能力。调动了身体适应能力之后,需要做40~60米的变速跑,这一过程是为了提升学生关节的灵活性和柔韧性。(2)注重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起跑时,学生身体的重心应该落在前脚上。在这一过程中,身体需要保持稳定。起跑后,上体应该向前倾斜,蹬地前摆还有两臂的摆动都应该快速积极,然后逐渐加大步子和摆臂速度。随着速度的加快,学生的上升逐渐抬起来,跑向自己所需的位置之后,就进入了中途跑。这一阶段要采用加速的节奏。(3)中途跑。在中途跑的过程中,也应该掌握节奏技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脑袋和脊柱应该在一条直线上,下颌微收,两只眼睛平视前方,颈部肌肉必须放松。中途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生不宜速度太快,应该保持匀速。在匀速奔跑的过程,中学生尽量要做到放松自然,步履均匀,手臂摆动的幅度也应该保持匀速,身体姿势应该正直或稍稍前倾。中途跑的长度对于学生来说,十分漫长,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一再强调匀速的重要性,这一阶段一定要保持稳定的节奏。(4)终点跑。终点跑是到了冲刺的阶段,这一阶段不仅能够缩短跑步所用的时间,还能够超越竞争对手,所以这一阶段必须加快摆臂速度,还有迈步的频率。这一阶段需,学生应该有顽强的意志力,跑步的节奏必须加快,要竭尽全力向前冲刺,直道跑过终点线。这一阶段必须提升奔跑的节奏。

(二)控制好呼吸节奏

呼吸对于学生奔跑来说也十分重要,由于在长跑中身体能量消耗巨大,对氧气的需求也很多,为了保证身体能够供养充足,正确的呼吸方法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跑步时不仅需要探讨跑步节奏,也需要探讨呼吸节奏。如果没有掌握正确的呼吸技巧,学生在奔跑过程中会呼吸急促,胸闷气短,这是换气频率太低头脑和肺部缺氧的表现。在奔跑过程中。学生必须掌握气体交换和血液循环的条件,把握呼吸节奏。在长跑过程中,一般要采用“两步一呼、两步一吸”或者“一步一呼,一步一吸”的办法。在奔跑开始的阶段教师就不能让学生过于猛烈的吸气,学生应该用鼻子进行气体交换,当进入跑步的中途,这时学生可能就会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的现象,学生跑步速度也开始降低,这一阶段,教师就应该让学生口鼻并用,同时用嘴巴和鼻子呼吸,到了冲刺阶段,学生应该调节呼吸,深吸一口气,紧咬牙关,然后将鼻子呼吸,奋力向前冲刺。

四、结语

长跑训练对于学生来说极其重要,长跑训练中的节奏训练尤其重要。想要把握住长跑的节奏,体育教师首先应该分析长跑训练中的一些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教师没有探索训练技巧;第二个问题是教师忽略了学生的反馈;第三个问题是没有让学生掌握长跑节奏。教师必须积极探寻长跑训练的节奏技巧,长跑节奏训练时,教师必须分段技巧,教师应该将长跑过程分成准备活动、起跑和起跑后、中途跑和终点跑四个阶段来把握跑步的节奏。教师还应该让学生控制好呼吸节奏,根据起跑和起跑后、中途跑、终点跑三个阶段调整呼吸。学生只有掌握了节奏技巧,才能够在奔跑中获得快乐,才能够在奔跑中提升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魏江鹏.初中体育的中长跑训练策略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0(30):153–154.

[2]彭开琴.试论初中体育的中长跑训练方法及其策略[A].部基础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课堂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部基础课程改革研究中心:部基础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3]周哲禾.初中体育中长跑训练中节奏训练方法的探究[J].新课程(中学),2019(11):96.

第4篇:短跑训练论文范文

关键词:初中体育;长跑训练;节奏训练;技巧

初中体育一直都是学校和教师重视的项目,也是中考必考的科目。长跑对于学生的体育能力和学生的中考成绩都有巨大的影响,长跑也一直是体育教师重视的一项训练内容。想要帮助学生提升长跑的能力,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而长跑中节奏又十分重要,把握好节奏,不仅能够减缓学生的疲累感,还能够让学生在奔跑过程中获得快乐,让学生在奔跑中感受愉悦。因此,体育教师必须着重分析长跑训练中节奏训练的技巧,帮助学生在长跑中的困难,让学生获得更快乐的感受。

一、初中体育长跑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没有探索训练技巧

许多教师让学生在长跑练习的过程中并没有探寻最优的方法。许多教师在上课时仅仅是让学生几人一组,采取比赛训练的方式,或者每节课反复训练,让学生反复、机械地跑步。比如,教师给学生规定一定的时间,如800米,3分25秒以内算优秀,4分钟以内算合格。在这样的奔跑过程,中学生只会将时间作为评判标准,认为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就算是掌握了长跑的技巧。许多学生不知如何把握跑步的技巧,教师也没有帮助学生探索跑步的技巧。在奔跑过程中学生头脑中想的仅仅是“时间、速度”的问题,这样会加大学生的心理负担,学生的身体也会越来越累,从而体力不支。长此以往,学生会对长跑训练产生厌倦感,甚至一些学生会形成条件反射,听到“长跑”两个字就会恶心,呕吐。

(二)忽略了学生的反馈

学生的学习反馈对于制定体育训练方法十分重要,许多体育教师在训练中,没有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仅仅按照自己的意志对学生进行训练。在学生长跑训练过程中,永远都是“一言堂”,教师说什么学生就做什么,在课堂上,教师没有给学生发言和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也没有私下征询学生的意见和对体育课的建议,尤其是对于长跑训练的看法。以教师为主体的训练方法,必然不能最清新、最完整地了解学生的身体特点和心理特点,没有掌握学生这两方面的特点,也就不能根据学生自身的原因,制定最适合学生的训练方法,没有好的训练方法,也不能使学生的体育素养得到最全面的提升,这会严重影响体育训练的发展。

(三)没有让学生掌握长跑节奏

长跑不是只需要体力就行,在长跑过程中依旧需要一定的技巧。但是,教师却忽略了探索长跑训练的节奏技巧。许多教师对技巧重视程度很低,他们认为学生只要在规定时间内跑完几圈、跑完几千米,就算完成了任务,教师却没有注意到,在整个奔跑过程中,学生都十分痛苦,跑完之后更是气喘吁吁,一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甚至会恶心、呕吐、晕厥。学生产生这种反应必然有自身的生理因素,这种过激的反应也与教师有关。如果教师注重探索长跑的节奏技巧,教会学生一些呼吸技巧、一些奔跑技巧,学生跑完之后,也不会有这么强烈的反应。

二、初中体育长跑训练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耐力和意志力

当谈到意志力的时候,人们会将它与人类的本能联系在一起。但是,意志力与后天的训练也密不可分。意志力是人的一种精神,在生活中只有不断解决困难,才能够提升自己的意志力。长跑对于培养人的意志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想要提升意志力,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但是,长跑是最有效的。在长跑过程中,学生可以一眼就看到终点,但是,要到达终点,却需要不断努力,不断奔跑。为了到达终点,学生会努力克服自身身体的疲倦,努力调匀自己的呼吸,冲着终点线这个目标不断努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耐力和意志力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提升。

(二)有利于让学生身体更健康

初中时期是学生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身体健康十分重要。但是,在当前,由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许多学生从小就摄入高热量的食物,长期摄入高热量的食物,让学生身体过于肥胖,看起来臃肿不堪。而这类学生的身体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许多学生小小年纪就患了脂肪肝、高血压等老年人才会患的疾病。一些学生身高较矮,想要长高不仅需要营养物质的帮助,也需要不断锻炼。长跑的成本很低,只需要围绕操场甚至是平地奔跑,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帮助人塑造健康的身体,不需要再额外花费其他的东西。长跑有利于帮助学生塑造完美的身形,也有利于帮助过度肥胖的学生减轻体重,还有利于个子不高的学生长个子。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便宜、有效、方便的训练方式。

(三)有利于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

当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的压力也从家长身上无形的转移到学生身上。家长为了让学生将来能有一个好工作,从小就对学生要求严格,因为这些要求,学生的学习任务变得更加繁重。当学生学习劳累时,通过跑步能够缓解学习上的压力,在奔跑过程中学生会出汗,出完汗学生感到身心放松,在长跑中,大脑会分泌多巴胺,多巴胺也能让学生更加快乐。长跑也有利于调节学生的视力,黑板上密密麻麻的字会让学生视觉疲劳,但是跑步可以释放眼睛的压力。比如在忙碌、烧脑的数学课之后,上一节体育课,会让学生感觉眼睛视力得到放松,头脑中混乱的思绪也能够厘清,有利于学生缓解压力,也有利于帮助学生调节心情,能够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塑造一个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精神。

三、初中体育长跑训练中节奏训练的技巧

(一)分段讲解长跑训练节奏技巧

长跑看似是围绕操场跑圈,但实际上整个长跑过程要分成不同的段进行训练的,每一段都有每一段的技巧。教师应该分段讲解长跑训练中节奏训练的技巧。(1)做好准备活动。长跑需要考验人的耐力,长跑对准备活动也有很严格的要求。在开跑前,教师需要让学生做一些肢体运动,舒展身体。让学生在做肢体运动的过程中还要让学生调节好自己的呼吸节奏。做了伸展运动之后,教师还需要让学生通过慢跑200~400米,调动学生身体的适应能力。调动了身体适应能力之后,需要做40~60米的变速跑,这一过程是为了提升学生关节的灵活性和柔韧性。(2)注重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起跑时,学生身体的重心应该落在前脚上。在这一过程中,身体需要保持稳定。起跑后,上体应该向前倾斜,蹬地前摆还有两臂的摆动都应该快速积极,然后逐渐加大步子和摆臂速度。随着速度的加快,学生的上升逐渐抬起来,跑向自己所需的位置之后,就进入了中途跑。这一阶段要采用加速的节奏。(3)中途跑。在中途跑的过程中,也应该掌握节奏技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脑袋和脊柱应该在一条直线上,下颌微收,两只眼睛平视前方,颈部肌肉必须放松。中途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生不宜速度太快,应该保持匀速。在匀速奔跑的过程,中学生尽量要做到放松自然,步履均匀,手臂摆动的幅度也应该保持匀速,身体姿势应该正直或稍稍前倾。中途跑的长度对于学生来说,十分漫长,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一再强调匀速的重要性,这一阶段一定要保持稳定的节奏。(4)终点跑。终点跑是到了冲刺的阶段,这一阶段不仅能够缩短跑步所用的时间,还能够超越竞争对手,所以这一阶段必须加快摆臂速度,还有迈步的频率。这一阶段需,学生应该有顽强的意志力,跑步的节奏必须加快,要竭尽全力向前冲刺,直道跑过终点线。这一阶段必须提升奔跑的节奏。

(二)控制好呼吸节奏

呼吸对于学生奔跑来说也十分重要,由于在长跑中身体能量消耗巨大,对氧气的需求也很多,为了保证身体能够供养充足,正确的呼吸方法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跑步时不仅需要探讨跑步节奏,也需要探讨呼吸节奏。如果没有掌握正确的呼吸技巧,学生在奔跑过程中会呼吸急促,胸闷气短,这是换气频率太低头脑和肺部缺氧的表现。在奔跑过程中。学生必须掌握气体交换和血液循环的条件,把握呼吸节奏。在长跑过程中,一般要采用“两步一呼、两步一吸”或者“一步一呼,一步一吸”的办法。在奔跑开始的阶段教师就不能让学生过于猛烈的吸气,学生应该用鼻子进行气体交换,当进入跑步的中途,这时学生可能就会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的现象,学生跑步速度也开始降低,这一阶段,教师就应该让学生口鼻并用,同时用嘴巴和鼻子呼吸,到了冲刺阶段,学生应该调节呼吸,深吸一口气,紧咬牙关,然后将鼻子呼吸,奋力向前冲刺。

四、结语

长跑训练对于学生来说极其重要,长跑训练中的节奏训练尤其重要。想要把握住长跑的节奏,体育教师首先应该分析长跑训练中的一些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教师没有探索训练技巧;第二个问题是教师忽略了学生的反馈;第三个问题是没有让学生掌握长跑节奏。教师必须积极探寻长跑训练的节奏技巧,长跑节奏训练时,教师必须分段技巧,教师应该将长跑过程分成准备活动、起跑和起跑后、中途跑和终点跑四个阶段来把握跑步的节奏。教师还应该让学生控制好呼吸节奏,根据起跑和起跑后、中途跑、终点跑三个阶段调整呼吸。学生只有掌握了节奏技巧,才能够在奔跑中获得快乐,才能够在奔跑中提升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魏江鹏.初中体育的中长跑训练策略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0(30):153–154.

[2]彭开琴.试论初中体育的中长跑训练方法及其策略[A].部基础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课堂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部基础课程改革研究中心:部基础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3]周哲禾.初中体育中长跑训练中节奏训练方法的探究[J].新课程(中学),2019(11):96.

第5篇:短跑训练论文范文

关键词:人性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1.我国高校体育改革已经获得的成果

自改革开放以来,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突飞猛进。各高校针对体育教学展开人性化调整,并以全球化的高度重视,对高校体育的科学研究展开实践。积累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及丰富的教学经验,使高校体育课堂质量化、标准化,推进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1明确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性质与方向

在我国,高校体育近30年来一直处在不断探索与实践阶段,事实证明,传统的体育教学理论框架,无法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方向的选择提供建设性意见与理论基础。改革是解决高校体育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学改革改善了体育照搬传统教学模式的陋习,通过发展的方式解决课改问题,使高校体育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将体育教学的性质从运动类提升至人文类,在运动的同时为学生提供自我思考与发展的空间。

1.2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主导思想

高校体育通过教学改革呈现出一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将违背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与体系,把握不同时代的特点,在高校体育中体现人的本质与权利,将改革发展放在首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潜能,梳理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健康意识,发挥体育的人文特点。

1.3构建多功能高校体育教学体系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从课程结构、课程功能、课程内容、教学模式与评价体系五个方面着手,建立与发展具有中国大学生特色的科学思想与教学体系,使教学与时代相适应,与人性化理念相适应,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体育课堂奠定基础,为中国新一代大学生提供更优质的课堂。

1.4建立高校体育教学融入学术观点的改革趋势

高校体育改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高校传统体育课堂的再剖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多方面的学术观点相融合。包括生物化体育、人文化体育等等,将高校体育教学目的从完成测评转移到体质论思想的建立,无论哪一派别的学术观点,都从根本上反映了高校体育的教学思想---终身体育,全面发展素质教育。高校体育改革强调了教育的本质,将竞技转化为学科模式,实现了体育教学的过渡与转变。

2.我国高校体育改革目前存在的问题

2.1教学模式有待更新

随着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推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逐渐以人性化视野去看待教学问题,但是教师在实际教学应用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实际教学中对人性化教学理念的理解、操作、理想教学模式之间存在着差异。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的影响,教师在课堂环节中具有主动权和决定权,学生在课堂中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安排。除此之外,高校体育教学因为公共课程,课堂人口基数庞大,教师一对多教学时缺乏一定的服务意识,直接导致教师的教学互动地位更加主动化,严重阻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化。附某高校排球课教学案例:该高校排球课由教务处负责体育的老师共同确定教学模式,即排球发球、排球对颠以及摸线跑三方面内容,在一学期的排球课堂上,学生会长时间练习发球和对颠球,一学期的排球课结束之后,对于排球的基本理论知识获知尚少,只收获了两个排球基本功。导致课后学生仍然无法进行排球场上的正常活动。老师主观规定学生的学习内容,该内容在体育教学中较浅显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学生在体育课堂上除了练习基本功、完成期末考试,就没有思考与自由发挥的空间,对体育丧失兴趣,由于教学模式的固定化,高校体育教学效果得不到明显提升。

2.2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2.2.1人性化理念缺失。在高校体育教学人性化理念提出之前,高校体育教学理念及教学目标等方面仍处于不断摸索前行之中。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状态因不具备人性化理念作为指导,使体育教学缺乏人性化管理。高校体育教师在学习与培训期间,都是相对简单的机械训练,教学理念不够新颖。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缺失。2.2.2宽松的考核制度使教师安于现状。高效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照以往的教学模式一层不变地进行教学,不同于高中要求升学率因素的束缚,高校体育教学过于安于现状。在实际教学中,不能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与时俱进地调整教学模式和自身知识结构,教师没有了后续学习的动力,体育教师的现状直接决定了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阻碍了人性化理念的教学运用。人性化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不断被推广,接受理念与应用理念直接存在着时间差,高校体育教学对于人性化理念目前处于理论认识阶段,未上升到实施运用。教师是教学改革行动的组织者,当教师对人性化理念认识存在缺陷时,高校体育改革终将是谬论,要想获得良好的课堂效果,必须进行规模化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与时俱进地看待教育问题。

2.3教学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高校体育教学模块分类和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影响教育教学中学生评价方式的两个重要因素。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通常采用集中评价的方式,以期末分数对学生进行定位。这种评价体系,直接导致学生只关注最终分数、学分,忽略教学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转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相对丰富,他们的成长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果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不能统一化、人性化,不能对学生做出公正而准确的评价。由于教学模块的分类,学生每学期都具有固定的考核项目,例如:篮球分为定点投篮、三步上篮、50米短跑等模块。这种固定的考核模块使考核体系十分单一,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浓厚。对于体育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做不到收获最大化。建议在开课前增加一次考核,针对学期前后学生的进步及课堂表现进行综合评分,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主观能动性、人性化,达到学生乐于运动,主动锻炼的效果。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还存在体育课堂地位未落实、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未实现课程目标、“基本形式”与“辅助形式”需要重新认识等诸多问题尚待解决。只有形成人性化理念基础,才能实现高校体育课堂的优质化。

3.人性化的高校体育改革未来展望

3.1人性化视野下高校体育内涵解读

对于人性化的高校体育教学,首先是以人的需求为教学目的的体育运动传授。即为了满足人的自身需求,得到专业体育运动指导和训练。其次,高效体育教学的核心理念是满足高校学生的体育需求和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处于平等地位。充分发挥人性化教学的本质,尊重学生、关怀学生。高校体育教育以人性化为出发点,根据人的成长规律来调整教育模式,做到弘扬人性、崇尚人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终身体育的意识。

3.2人性化视野下高校体育发展对策

3.2.1加强教师学习与培训,提高教师职业素养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要组织者与实施者,高校体育教学趋于人性化,必须加强教师的服务意识与人性化理念,并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进行实施与改进。高校体育教师在入职后,应当精心进行职后学习,进行人文素养培训,正确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倡导师生平等交流,课堂上多与学生进行互动,充分了解学生体育课程中的学习需求,配合教学改革与实践。在教师中渗透“以人为本”的教学指导思想,对学生进行理性引导,避免形式导致体育教育本质的缺失,不能用分数等硬性要求曲解体育课堂的真实目的。3.2.2营造人性化教学氛围教学氛围的缺失直接导致教学效果的减弱。人性化教学氛围通过体育资源设备硬环境和教师与学生互动软环境两个方面:体育资源设备硬环境,即体育教学中,体育设备与资源的充分利用,不断改善现有的教学条件,满足学生学习与锻炼的需求;教师与学生互动软环境,人性化氛围的营造重在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倡导师生平等。教师虽然是课程设置与安排的主体,但学生可以对其内容加以建议与补充,根据学生的真实需求,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鼓励学生通过多角度、多方面进行教学创新与实践研究,使高校体育教学是师生相处融洽、学生学习轻松愉悦的人性化教学氛围。3.2.3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课程评价体系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评测保障,课程评价体系是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成果的综合评价,相对于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改革中的高校体育教学应融入学生、教师双向评价,即学生在学期末也可对教师进行评价。将人性化理念融入评价体系之中,重视学生个体的学习进步程度和学习方式,进行多方面的综合评价。同时,课程体系需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无论体育基础好坏都能够得到公正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从体育锻炼中磨练出顽强的意志,让学生在人性化视野下体育课堂中真正有所收获。

3.3人性化视野下高校体育发展模式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出至今,经历了一体制、两段式、三段式及五三教学等多种模式,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在不断地实践,愈加丰富与优化;因此,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与资源不断开发,各高校开设的体育课程数量与种类逐渐增多,学生具有更多的主动权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高校体育教学人性化理念越来越强,课程设置与学生的需求愈加贴近;随着体育设备与资源的优化,各相邻高校之间可进行区域资源共享,在资源利用最大化的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体育资源与学习内容。高校体育在人性化理念的推广下,不断进行实践创新研究,从传统的场地固定到走向自然与生活,例如:增加户外运动、军事体育课程等,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愈加强烈。

3.4人性化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趋势与展望

随着我国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对于“以人为本”的思想渗透越来越浓厚,人是社会组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元素,人在受教育过程中应受到尊重,改革旨在改变传统教育中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地位的状态。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将经历从理论研究与实践实施的全过程,理论研究过程又分为理念形成与理念贯彻,将理念融入教学模式之中,做到人性化教学的推广。高校体育要想实现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人性化教学是其改革的必然趋势,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将逐渐实现人性化。

4.结论

根据1995年我国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国家对各级院校体育教育的高度重视,同时,该文件也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政策保障。人性化教学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融入与运用能够改善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占主导地位的弊端,坚持以人为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适时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学习状况,摒弃以考试成绩和学分加减为目的的传统学习模式。对体育教师而言,人性化教学职后培训能够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使其与时俱进地更替自身知识结构。将体育教学改革中的问题进行重新调整与解决,过去与将来对接。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教育改革随之获得新的进步。社会及教学工作者应正视现实,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目标,提高整个民族的身体素养,承担时代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周遵琴著.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

[2]张振华.学校体育二十八年改革历程的回顾与透视[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

[3]刘勇,周健生,蒋炳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成就与思考[J].学校体育学,2013(29).

[4]周遵琴.现代体育思想与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改革[J].当代体育科技,2015(14).

[5]但鸿江.人性化视野下高效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展望[J].体育时空,2015(04).

相关热门标签
友情链接